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22 03: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1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篇2

於老师今年已经有58岁了,记得刚从初中到小学哪儿会,学校领导让他到丰小听一课再回去上一课,於老师当时还听过我不少的课。印象中,於老师特别的认真,前两天,为一道题目还特意跟我联系过。虽说年龄大了,但这种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一直延续着,走进校园,就看到於老师正好拎着黑板进教室,所以在点课的时候就开玩笑说,於老师准备得很充分,不听他的课,我反而有点过意不去。

走进他的课堂,就看到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学具,有长短不一的小棒,有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於老师告诉我,小棒是上课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用的,这课用不上,但是学生还是带来了。不过,从这儿可以看出,於老师对每节课都是相当用功的。

於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它先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360度,两个特殊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度,引发学生猜想,再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学生通过量一量、撕一撕、折一折等途径都验证了猜想。教者在巡视中发现了一位同学用的作高的方法来推算任意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的方法,给予了表扬,并让其作了介绍。随后,设计了一组练习:(1)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把分成的小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4)用一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5)如果是用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

应该说,於老师的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涵。通过思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不管是剪出来的还是拼起来的,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这组题目不是教材中的,教师的用心可见一斑。

58岁的老先生,能够坚持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值得我学习。课能上得如此,我感到实在不容易。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感到老师还有点不放心孩子,指导得还有点越位,显得包办偏多了点。

第二课的徐老师是位已经三十多岁的青年同志,说其青年是因为学校里教数学的就他一人在四十岁以下,其实,徐老师已不年轻。徐老师上的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的练习课,这节课从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入手,随后分块引导学生探讨“两个数间有特殊关系时,求最大公因数的口算方法”。再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以巩固。这个班的学生数不少,有62人,在村小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我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两个数之间有特殊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学层次上不够清晰,且顺序最好作些调整。可以采用这样的步骤:(1)独立地算一算;(2)集体校对一下结果;(3)引导学生找一找规律;(4)得出相应的结论;(5)口头出题,请学生直接口算出最大公因数。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练习与反馈的形式,而且通过这种“兵教兵”的练说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达成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当然,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必须在小组长的设置与培训、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以及合作时机的把握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思考与持之以恒的训练,这样,方能使这种小组合作活动不断地走向高效。

三是每组题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总体感觉每组题学生独立计算的时间偏少,有好多孩子来不及完成。

四是对教材第9题的处理。老师设计了练习纸,让学生先按要求写出1至12的自然数与3、2、5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再观察思考,这种设计是很好的。但教者对这道题理解与挖掘不够,我想,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应该有以下发现:(1)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3,非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1.(2)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最大是3,最小是1.换句话来说,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3大。也就是说,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小数大。

篇3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0年有43名,2011年有54名,2012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3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

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XX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篇4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0年有43名,2011年有54名,2012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3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人民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

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14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篇5

本次调研工作,采取面上了解情况和重点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区各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情况调研上报表和自查报告为主,并选择20多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实地查看、听取工作汇报、个别教师、学生访谈等,对永川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系统的调研,探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管理和应用。

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的综合调研,重点是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和“六大”功能室的建、配、管、用、研工作,获得了一些定性的调研结果和客观数据。我们对调研情况和数据采取了定性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以摸清本区教育技术装备的基本情况,找出成绩和不足,寻找解决措施。

2 基本情况

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配备基本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123所,在校生12.3万人。

1)“班班通”情况: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班班通”设备2314套,村小5个教学班以上、中心小学和镇街初中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2013年秋期因学校增班,“班班通”设备尚差125套。

2)计算机网络教室情况:2011年为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计算机5105台(直属中学除外),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全覆盖。全区中小学生机比100:5.4,与创建工作的100:8.5的标准还有差距。

3)校园网建设情况:中心校、直属中学、镇街初中都建有简易校园网,少数学校教室已通互联网,但带宽不够,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4)实验室配备情况:2010年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初中和小学科学仪器24套(每校为一套),2012年12套,2013年(正在采购)23套,共计79套。全区中小学实验室被挤占134间。

5)图书室建设情况:2010年配备图书79 113册、2011年配备175 557册、2012年配备图书169 944册、2013年(正在采购)156 908册,共配备581 522册,所有学校都有藏书室,但只有永中、萱花、北山、文理附中、红河小学、南华宫小学等6所学校有一定面积的阅览室,无标准阅览室。电子图书处于学生有账号,但因网速慢登录困难和无电子阅览室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

6)“六大”功能室建设:2010年配备了106间“六大”功能室设备、2011年配备了144间“六大”功能室设备、2012年配备了199间“六大”功能室设备、2013年配备了177间“六大”功能室设备,共计626间。全区中小学“六大”功能室被挤占483间。

信息技术教师,实验、图书、六大功能室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1)信息技术教师。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共137人,专职教师102人,兼职教师35人,平均年龄36岁,45岁以上17,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12.5%。高级职称2人,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1.5%,中级职称19人,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13.9%。

2)实验室管理员。全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应配196人,实配156人,其中专职54人,兼职102人(不少兼职管理人员只管一把钥匙而已),45岁以上85人,专职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无高级职称实验管理员,中级职称22人,占中小学实验管理员的14%。对照课程标准、课时要求,各校实验管理人员非常紧缺。

3)图书管理员。全区中小学共有图书管理员149人,其中专职23人,兼职126人,45岁以上82人,无高级职称图书管理员,中级职称29人,占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19.5%。

4)“六大”功能室管理人员。全区都未设“六大”功能室专职管理员,音乐、体育、美术多数是由学科教师在管理钥匙,科技和劳技室基本上是教务处或后勤处在管理钥匙,卫生室基本上放在了门卫室,造成管理人员不确定,无明确的职责,管理不规范。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主要成绩

1)教育信息化稳步提高。据现场调查和相关数据调研分析,近几年依托薄弱学校的改造,教育装备总投入近亿元。生机比逐年优化,实验仪器配备标准、生均图书拥有量、校园网敷设等均呈稳步提高。

2)教育装备管理不断创新。相当部分学校领导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较为重视,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功能室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萱花中学、上游小学、红河小学等学校创造性地设立了教育信息技术装备中心,管理效果很好。

3)计算机课开设持续稳定。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没有被挤占的情况,虽然部颁计划里没有单设计算机学科课程,但所有学校都在课程辅助活动中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计算机教学活动,学生至少间周能到计算机网络教室上机操作。

4)“班班通”使用率高。“班班通”运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视听等信息功能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深受师生的欢迎,小学语数、中学中高考科目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区教育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在数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教学专用功能室严重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学校、中心场镇学校超大班额现象严重,学前教育挤占中心校用房,大部分学校的功能室被挤占,存在着有设施设备无用房。能够安排出功能用房的都陈旧,分布零乱。

2)无专项教育装备维修维护经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总额无疑在逐年增加,但学校相对重视教育技术装备配置经费投入而忽视维修维护经费投入,在维修维护经费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3)教育装备管理队人员不稳定。学校对教育装备管理思路不清,有的把设备管理归后勤,把应用归教务处,形成两张皮,有的学校把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列入教辅人员,在政治、经济待遇上与其他教师不能同等对待,造成队伍不稳定。

4)网管和科劳技辅导员教师紧缺。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推进,学校网络和计算机的维修维护工作日益凸显,多数学校的网管员由计算机老师兼任,不能很好地完成维修维护任务。科技劳技辅导教师多由其他学科转过来,业务不熟悉。

5)实验室和图书室的使用效益不高。部分学校专职管理人员不足,加之任课教师非相关专业毕业以及不愿亲自做实验,造成设备的闲置。学校图书室藏书陈旧,人均图书册不足,学生不愿借阅图书,导致实使用效益不高。

6)优质教育资源未形成共建共享机制。片区教研、领雁工程、捆绑式发展等活动开展比较活跃,但名校强校、名师骨干教师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各自为政,辐射和引领作用还未真正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发挥出来。

7)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各种赛事不积极。教育技术的各种赛事经费投入较大,虽然ONC大赛纳入了高考加分项目,但参与的人也较少,特别是教师参赛或指导获奖,评职、晋级和评先评先不能加分。

4 建议与措施

加快功能教室和辅助用房建设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功能教室和辅助用房建设的经费投入,要把功能教室和辅助用房建设规划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工作之中,超前规划,将教学用房和功能室用房相对隔离和集中。

推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分离 加大对学前教育办学投入的力度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尽快推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分离,将学前教育挤占小学教育的教室归还于小学 ,从而推动“六大”功能室的建设。

设立教育装备维修维护专项经费 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设计寿命一般在5年,教委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解决教育装备的维修维护经费投入问题,将学校划分不同档次予以补助,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成立校级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学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设立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解决管理和应用两张皮的现象。

加强教学设备管理平台的应用 教学设备管理平台是推进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要将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的填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以平台促管理,以管理促应用,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篇6

(一)现状

从课程设置看,我区自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信息技术教育曾经红火一时,各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信息技术课。至2007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中小学新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学科由原来的独立学科被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教材的问题,开课年级的问题,课时的问题,教学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硬件配备看,我区于2005年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为每所中学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及一间计算机教室,小学也初步建成多媒体教室和农远资源接收室。小学计算机教室是自筹经费建成,购置的计算机配置低,数量也不足,现在设备老化严重,不能正常运行。

从教材建设上看,2005年长春市电教馆组织省内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家编辑出版了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现已改版两次。

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我区99%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专业不对口。现有约40%的专任教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在职培训,并获得学历证书。目前,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41人,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有15人。

(二)我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缺少检查力度。教师的教学相对随意,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没有实用性。

2.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不统一,版本混乱

从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里,教材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各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不统一。

(1)由于我区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一的局面。初中继续沿用长春市电教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但教材版本混乱,更新不及时。同时,部分小学使用综合实践教材,综合实践教材只有五、六年级才有部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而区教育局要求小学只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导致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难以真正开展。另外一部分小学则使用长春市电教馆开发的教材,但往往版本老旧难以满足学习需要。给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为学生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师自编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课时难以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区信息技术课开课年级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课时为每周2课时。自新课改实施后,教育局重新统一开课年级与课时,规定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为每周1课时。后来初中信息技术课调整为每周2课时。调研中发现,我区各个小学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有在五、六年级开课的,也有在三、四年级开课的,少数学校一、二年级也上信息课,课时为1课时。初中基本按照教育局要求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课时又不统一。

4.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没有考试和考评。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学业结束,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一个综合考量。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6.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对本学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还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教师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免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7.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

此次调研的6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教室建设不达标,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设备严重老化。即使有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法实践,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个别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8.学校领导不重视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由于部分学校近年来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信息技术教室建设长期无法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导致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二、建议

(一)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合理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立足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配备水平,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保证信息技术课正常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要达到标准,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管理要明确到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领导分工,狠抓课时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管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地实施。

全区对信息技术教学要统一管理,统一信息技术教材,统一开课年级,统一课时。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坚持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上机操作与电子作品结合、一次考试与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结合。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估督导检查,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方案。

(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岗培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建议每两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60-02

1.调查目的与方法

为了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适应当代教育观念的变革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广大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普遍愿望,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近十多年对学校教育的空间范围作了调整,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正适应了这种形式的需要而应运而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成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小班化教学在我市逐步推广之际,我校今年也实行小班化教学,作为一位即将担任小班教学的数学教师,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及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促进我校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特作这个研究。为此,我们对本市的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其中一份是学生的调查问卷,一份是教师的调查问卷,收回调查表140份,其中学生60份,教师80份。此外,我们还查阅了有关教师上课的学案和学生的作业。从而制定适应小班化教学的"知识点题型化"的教学方法和学案。

2.调查情况分析

2.1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很大关系,但教师上课的教学手段才是最关键的调查结果表明:以往我们老师是采用传统式"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由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只光是听,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并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实际上知识的收效甚微!但当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这种效果往往发生惊人的变化。老师上课前就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点题型化”。在课堂上布置这堂课的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老师将本节课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等的形式制作学案,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么就能清晰地理解,却不需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地记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见多识广”,从而可以灵活地应用它们,增强综合解题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要优于以往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提升。比如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生成绩(初一、初二级)明显优于没有实行小班化(初三级)教学的学生成绩,初三的学生数学成绩在区里36个学校的成绩是33名,而初二的学生上学期学生的成绩在区里排名可以排至19名,有的班级的成绩甚至可以是全区的第9、第13名。

例如在学到一次函数的这一章时,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为了学生理解以及使用这个知识点,选取例题: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3,5)和(-4,-9)两点,

①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②若点(a,2)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通过调查,发现实行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教学的重点班的学生100%通过,实行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教学普通班的学生也可以95%的学生通过,那5%的学生可以求出第①问,第②问基本上掌握,只是因为将x=a、y=2分别代入而不是同时代入解析式求a值而扣分;实行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教学的学生关于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基本上能掌握,但初三的学生仅仅有28%的学生可以完全得满分,41%的学生完全不能得分,知识没有等到及时的训练,不能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更不能应用,更别提活学活用了,由此可见,“知识点题型化”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2.2 学生学习成绩比以往要好。调查结果表明,小班化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往往实行"0+40"或"5+35"或"10+30"的授课安排时间,讲课时间很少超过20分钟,完全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合作交流,通过渗透知识点的学案来完成学习,课堂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管理者以及辅导监督者,这样学生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学生学习情况好的,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表扬,特别是学习吃力甚至不好不过关的,老师及时发现也可以给以及时辅导和帮助,及时解决问题;“知识点题型化”能当场帮助学生引导学习的方向和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以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个很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学得好而有信心,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得到及时帮助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

有的学校条件限制,还没有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的状态与以前是差不多,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成了书呆子;有一大部分学生怕学数学、甚至厌学等等不良情绪,老师对这种情况又往往无能为力,照顾不了那么全面。实行小班化的教学的学生可以很明确课堂学习的学习目标,通过老师的学案中检验自己自学的状况,不懂的地方可以得到老师和小组成员的及时帮助,不会遗留问题或者不懂的地方,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合作交流中,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同学的友谊,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较慢的学生,在学习和做题中,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学生的学习状况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兴趣。通过调查问卷,只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起码50%的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很惧怕数学,认为数学是最难的一门学科;实行"知识点题型化"教学的学生基本不怕数学,喜欢数学,认为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有信心学好数学,也喜欢钻研数学,特别是比较灵活的题。

例如:利用函数y=2x+6的图像图象解答下列问题:①求方程2x+6=0的解;②②求不等式2x+6>0的解;③③若-1≤y≤3,求x的取值范围。

初二的学生可以很快作图,并且回答出答案,但初三的学生仅仅有两个同学可以回答出来。这是平时上课的一个训练的结果,学生见识多,讲知识点渗透到题中得到训练,效果肯定好过只有知识理论听讲而没有动手操作过程体会的学生,解题能力也要强很多。

2.3 学生学习的素养提高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坚持每堂课知识点题型化,即将知识点渗透到题型中,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的理解更透彻,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数学素养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2.3.1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例如做一件事情,有时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比较这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行动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在选择方案时,往往需要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涉及变量的问题常用到函数。学生通过做学案中例题:

例如:一种节能灯俄功率为10瓦(即0.01千瓦),售价为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即为0.06千瓦),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如果电费价格为0.5元(千瓦·时),消费者选择哪种灯可以节省消费?

学生可以体会如何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一次函数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2.3.2 会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地整合相关知识。例如《轴对称》时,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能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机的整合。把"形"与"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3.3 当经历了观察、实验、探究、归纳、推理、论证、比较等的过程,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在学案中选择习题:

例1:在ΔABC中AB=AC (已知),∠

=∠

例2:①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那么它的顶角为

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

③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底角为

④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30°,则底角为

学生通过这两道题的训练,学生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能清晰地理解和灵活使用。

3.建议

本调查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解题的能力,我们的课堂要"以生为本",教师将我们要传达的数学知识和理念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知识点题型化"完全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以及我们的学生。针对我们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数学课堂教学,现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首先,认真备课,不仅要认真研究我们上课的教材,这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确定我们的教学过程,上课需要采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同时还需要备学生,明白学生学习的进展和接受能力的程度,确定需要加深或拓展的知识点,涵盖课本知识点,题型多变,制定适合学生上课用的学案。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填空题型出现:

选择题:实数-1.732,π2,34,0.121121112…,-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2个 B. 3个 C.4个 D.5个

填空题:在-π2,π3,2,-116,3014,0,2-1,52, |4-1|中,其中:

整数有

;无理数有

;有理数有

.

这样学生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同时对知识点的外延和提升也能得到训练,以后做这个知识点的题完全可以把握。

其次,把握上课的节奏,让学习能力慢的学生能学到知识,能得到训练,同时也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也有事做,恰当安排适当的事恰当的题,或者辅导学生,或者检查其余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这一类学生能力能得到充分训练,能及时得到复习巩固。

再次,及时检测,及时批改。在学案中的要有小测题,对学生进行摸底和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清楚哪些学生需要课后辅导,哪些学生有哪些部分需要加强的地方,要整堂课的效果清楚。

最后,及时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我们只有通过上课时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

(上接59页)4.从“交际”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

所谓交际,就是要把学生的“读”“想”“说”“练”作为切入点,实现认识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实践过程。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读题”是感性认识的过程;“想”是思维向理性过渡阶段;“说”则是理性认识的一种表现;"练"即是对实践的指导。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只要感性认识充分,才能保证思维的正确。在读题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认真审题,理解其意。

篇8

第二部分 基础调研内容与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对象

调研主要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毕业生反馈法、现场考察法、文献法等方法。

参与调研的单位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不同类型的汽车相关行业企业。

二、调研内容

了解企业的企业岗位设置情况、行业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专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从而判断“双岗双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否适应本地区行业企业需求。

三、调研数据及分析

(一)汽车类企业岗位设置情况

其主要就业岗位群包括:汽车销售顾问、机电维修工、钣金工、喷漆工、前台接待、配件仓管员和其他与汽车相关的岗位。

(二)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及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情况

经过调研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职毕业生在4S店中数量较少,比例相对偏低,大部分汽修专业中职毕业生集中在汽车制造厂一线岗位、汽车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就业。

(三)汽车类企业常见岗位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四)广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各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技能往往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职业素养如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勤劳踏实等素养,更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提高。

(五)广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大多数仍以相互介绍为主,市场招聘为辅的模式。中、小型的综合汽车维修厂中,这一情况更为普遍。其原因并非企业不愿意招聘学校应届毕业生,而是因为应届毕业生知识并不扎实,对于维修所需的技能并不能熟练掌握。可见当前中职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不能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

(六)广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状

从调查的情况看,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总体仍不尽合理,并未很好地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一些学校仍然采用老旧的专业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勉强要求其掌握不切实际。但从各学校的计划来看,这一情况正在改变。

(七)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适应情况

在调研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型综合汽修厂、4S店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一汽大广西弘捷4S店为例,企业学校合作,每年从学校招聘数名优秀的毕业实习生,经过实习选拔,最终选定其中最优秀的毕业生转正。这样就保证了企业所招聘到的员工的素质,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开支。近年来,校企双方开始有意或无意地运用现代学徒制理论指导教学和就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一般性的学习,还得到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可见现代学徒制更能适应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本地汽车相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第三部分 结论和建议

一、调研结论

篇9

一.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概要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介绍

交互式电子白板产生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是结合电子技术与软件技术的电磁感应产品,可以实现电子白板与教室计算机的无缝通信操作,它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比的优势在于提供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环境,其功能表现为:1.教师可以通过操作感应笔,将课堂内容同步显示在计算机与电子白板中,实现信息的及时输出与输入;2.教师可以随时对内容即兴批注与绘画,亦可采用页面书写功能进行书写、擦除,比传统黑板功能和多媒体功能更及时更简便;3.电子白板还有捕捉屏幕画面的功能,即增加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的聚光灯、拉慕功能,操作性更强。

(二)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背景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的应用首先是源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大改变,现代教育不得不走向个性化、多元化,它的应用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还是发展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技术条件。其次,传统黑板教育虽然在多媒体教学的跟进中实现了趣味化,但是多媒体教学仍然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多媒体教学的制作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不容易逐一记录,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此方面电子板板教学更能适应师生的协作学习,因为电子白板教学中教师是在白板钱操作,教学过程可记录可书写可标记,而多媒体教学需要提前进行设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造成了课堂交互的局限。

(三)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原则

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原则是趣味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以及发散性原则。首先,小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意识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机之一是促使其有趣性、生动性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热情。参与性原则是教师要在课堂中促使学生一起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传统多媒体教学中是教师在进行相关工具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就是学生也可以进行操作。发散性原则即是顺应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领域的辐射化,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数学知识的应用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呈现数学应用的广阔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创新意识、求异意识、联想意识。

二.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依据

(一)小学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交互式电子板白板的理论依据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情景化教学,一方面是借助情境创造生成“知识场”,方便提供学生问题原型,另一方面是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信息环境来建构学习内容。对此,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可开放性、可视化效果为教学及时的反馈与临场决策提供了基础,便于开展不同情境下的交互学习。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习者与周围的世界发生作用,提供信息亦收获信息,交互式电子白板处理信息的自由化是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真正实现了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二)小学数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理论依据在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对学习刺激与学生反应之间的关照。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做是教师的刺激与学生的反馈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有利于信息刺激与反馈的教学机制能最大显得的强化学生主观学习方向与行为。对此,交互式电子白板即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呈现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随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更改、纠正、添加等协作活动,实现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灵活性、动态化。

(三)小学数学认知发展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理论依据在于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将知识看做旧经验与新经验的整合,即新知识的形成是对旧知识的顺应、同化、异化的结果。因此,认知发展理论不鼓励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它一方面要求学生投入对知识的全新建构中,一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呈现新旧知识的原型,而这些原型的呈现应该是有联系的生动的直观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创造的学习环境不仅包含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等多媒体因素,还通过感应笔的应用做到信息难点、细节、重点等内容的拖动、勾画,可有效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方便学生认知思维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三.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交互式电子板板的应用重在“交互”。首先应该在数学情境导入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师生交互。比如学习平面中的东、南、西、白方向,教师可以在白板中播放《迷路的小兔》视频,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迷路小兔的同情之心。

教师:同学们,迷路的小兔好可怜,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帮助它找到应该走哪个方向。

教师:好的,那么老师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新方向,带领小兔回家好不好?

学生:好!

这样关于方向教学的导入就结束了,可以正式进入教学。正式讲课中的师生交互应促使学生参与进来,即让学生动手!比如教师在电子白板中提供一张四个方向被覆盖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太阳升起的地方辨认东方,那么在地图上或者其他物品中怎么认识方向呢?请同学在白板中填一填方向,大家看看对不对?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师生同时操作电子白板,这在多媒体教学中是做不到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动手,让学生亲自在白板中填写东、南、西、白四个方向,最好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都来填写,利用电子白板呈现不同答案,让学生进行判断。

教师:大家现在看看,哪个同学的答案正确呢?

教师倾听学生意见,最后宣布答案,并在白板上进行及时纠正。

教师:请同学们记住了,不要变成视频中那只可怜的小兔回不了家。

参考文献

[1]丁兴富:《交互白板教学应用调研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篇10

课堂氛围即班集体在课堂中的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氛围直接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败,学生唯有在和谐、平等的课堂中才能够得以真正的提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必要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加重要。其一,数学属于一门相对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得以提升,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其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课堂学习中必须要有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相对较强,我们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必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性格、爱好来组织教学活动。其三,教育的关键在于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的发展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另外也和课堂学习环境氛围直接相关。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说是学生徜徉知识海洋的指路明灯,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要获得创造价值的真正的“自我实现”,就应当具备一个可以促进学生个体潜能激发的空间。

二、小学数学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对策

1.让饱满的情感感染课堂

教师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属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拥有极强的感染作用,可以说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决定性条件。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教师必须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自身渊博的知识、真挚的情感以及高超的教学水平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受其感染。教师自己的情感状态能够让学生形成共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身作则,对数学教学保持积极和热情的态度,进入课堂后带着饱满的情绪,用自己的真诚与热烈来感染课堂、打动学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2.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以更加饱满、积极的情绪投身于学习。比如,我们在教小学生认识数字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领到操场中来,实地开展游戏活动。凭借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老鹰抓小鸡”的活动来让学生认识和学习1~10的数字。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同学参与游戏?男女学生分别有几个人?等问题,在数一数扎长辫子的女同学排在第几的问题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整堂课下来学生玩得非常开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收获了知识,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3.让课堂教学活动更丰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也得以推广,随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走入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变得日益丰富。同样,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正是如此,我们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选择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课堂教学方法不能是单一化的,对小学生而言,我们应当努力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这也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对他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例如,我们能够把数学知识和一些小的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可以使用数字来猜谜语、编制脑筋急转弯等,还可以组织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真正打造有趣的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努力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应当善于观察、不断创新、大胆质疑,为教育改革贡献绵薄之力,让小学数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篇11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EB/OL]

[3].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技能大赛选手越来越有文化和气质 [ EB/OL]

htttp://61.164.87.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30701140942408&cata_id=N002&page=1

[4].叶琳,刘文霞.国外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目标,更要强调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数学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完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传授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

一、合理运用情境,为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搭建平台

人们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表达情感以及体现价值观等方面,都离不开必要的过程和方法,而过程和方法的有效运用则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实现。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上讲,学生在面对抽象的符号、难记的概念、陌生的公式时往往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尚未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畏惧感。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情境实质上就是过程与方法的一个平台和载体,教师通常都是利用这一平台来落实过程和方法的。不同的情境会使学生经历不同的过程,在相同的情境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也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例如,有些教师经常会把握课堂上的一些机会,并借此让同学针对某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讲出来,换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审视,从而使学生将整个学习过程中好的方法作为经验积累下来,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有效的情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活思维、掌握方法,进而达到提升自身水平的目的。不仅如此,这也是三维目标中对过程与方法加以强调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加强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交流,不仅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跃,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同时还能让每位同学都获得相应的发展。数学的概念、方法和问题等等,虽然可以由某一个人创造出来,但却必须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数学成分。换个角度讲,某个人的经验需要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进而达到共同建构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在课堂多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尽可能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照顾到全体同学。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之间多进行讨论,当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个问题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然后由小组成员推选代表对大家探讨的结果进行发言。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体现出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三、准确选择教学方法,掌握课堂教学节奏

小学数学与其它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所决定的。正因如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课堂经历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经历感性的认知;理性分析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经历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由此可见,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所经历的生活更加完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全面,教师应当准确选择教学方法,并尽可能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教学方法带来的不同经历,而且教学质量也必然会有所提高,最为重要的是这有助于过程和方法的有效落实。

四、以任务为驱动展开探索学习,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讲,想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凭借自己不断地探索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主动学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为此,学生在课堂上不应一味模仿教师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不要对概念、公式等进行死记硬背,而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探索,并从这一过程中领悟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物体的长短进行比较,然后呈现出一个不能直接比较的情境,再让学生想办法找出一个标准的长度分别对这两个物体进行度量。通过上述问题的设置,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地对问题展开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尺的真正意义,而且还能进一步领悟到标准长度的价值。为此,只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抓住任务的本质特征,就能不断推动学生为了找寻任务目标而积极进行探索。这既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又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基本相符。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当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核心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运用新课改下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将小学数学课堂从传统的认知性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航.实现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