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22 03: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1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篇2

於老师今年已经有58岁了,记得刚从初中到小学哪儿会,学校领导让他到丰小听一课再回去上一课,於老师当时还听过我不少的课。印象中,於老师特别的认真,前两天,为一道题目还特意跟我联系过。虽说年龄大了,但这种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一直延续着,走进校园,就看到於老师正好拎着黑板进教室,所以在点课的时候就开玩笑说,於老师准备得很充分,不听他的课,我反而有点过意不去。

走进他的课堂,就看到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学具,有长短不一的小棒,有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於老师告诉我,小棒是上课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用的,这课用不上,但是学生还是带来了。不过,从这儿可以看出,於老师对每节课都是相当用功的。

於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它先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360度,两个特殊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度,引发学生猜想,再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学生通过量一量、撕一撕、折一折等途径都验证了猜想。教者在巡视中发现了一位同学用的作高的方法来推算任意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的方法,给予了表扬,并让其作了介绍。随后,设计了一组练习:(1)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把分成的小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4)用一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5)如果是用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

应该说,於老师的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涵。通过思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不管是剪出来的还是拼起来的,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这组题目不是教材中的,教师的用心可见一斑。

58岁的老先生,能够坚持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值得我学习。课能上得如此,我感到实在不容易。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感到老师还有点不放心孩子,指导得还有点越位,显得包办偏多了点。

第二课的徐老师是位已经三十多岁的青年同志,说其青年是因为学校里教数学的就他一人在四十岁以下,其实,徐老师已不年轻。徐老师上的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的练习课,这节课从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入手,随后分块引导学生探讨“两个数间有特殊关系时,求最大公因数的口算方法”。再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以巩固。这个班的学生数不少,有62人,在村小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我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两个数之间有特殊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学层次上不够清晰,且顺序最好作些调整。可以采用这样的步骤:(1)独立地算一算;(2)集体校对一下结果;(3)引导学生找一找规律;(4)得出相应的结论;(5)口头出题,请学生直接口算出最大公因数。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练习与反馈的形式,而且通过这种“兵教兵”的练说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达成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当然,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必须在小组长的设置与培训、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以及合作时机的把握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思考与持之以恒的训练,这样,方能使这种小组合作活动不断地走向高效。

三是每组题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总体感觉每组题学生独立计算的时间偏少,有好多孩子来不及完成。

四是对教材第9题的处理。老师设计了练习纸,让学生先按要求写出1至12的自然数与3、2、5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再观察思考,这种设计是很好的。但教者对这道题理解与挖掘不够,我想,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应该有以下发现:(1)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3,非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1.(2)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最大是3,最小是1.换句话来说,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3大。也就是说,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小数大。

篇3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0年有43名,2011年有54名,2012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3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

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XX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篇4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0年有43名,2011年有54名,2012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3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人民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

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14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