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必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8 18:14: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一历史必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一历史必修总结

篇1

课改是一项重大的探索,其实质是唤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但历史课改因为种种原因在具体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对历史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知识体系与新课标模块式的教学体系相脱节

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由于中考时,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只是把它当成故事课,而且部分老师或学校领导班子也视之无关紧要,所以,有些学校的历史课常常被冷落。

二、农村学校没有历史专业的教师,随便哪个教师都能参与历史教学

在许多生源较差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许多教师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中照本宣科、得过且过,学生则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再加上许多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时还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三、课程如何设置,各校没有具体标准

对于历史课程该如何设置,目前也没个定数,各个学校各行其道,自行制订方案。但在没有指挥棒的情况下,多少会有些盲目性。如,历史必修共三册,在初一是应该开几册呢?很多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另外,这三册应该如何安排,据我了解,各个学校也不同。有的学校按以往惯例先上必修一后上必修二;有的学校先上中国史部分,再上世界史。把三本书重新整合成类似以前的通史形式,把专题史又改回到原来的通史,这种形式学生容易接受,老师也容易教,效果也不错。

篇2

  虽然不清楚这次的支教之旅具体会在哪一天画上句号,但掐指一算,距离现在最多也就还有一个月罢了。回想起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仿佛昨天报到的情境还能清晰地跃于脑海,明天就要与这里说再见,只好感叹一句:岁月匆匆!

  在**中学这个大家庭里,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的帮助。来到这里才知道,早在我们几个支教生来学校报到之前,领导们就忙前忙后地帮我们打点好所有:落实我们的住宿,帮我们联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队老师来看我们,学校领导会抽出时间热情接待;平时在饭堂,领导也会经常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甚至有时还亲自来听我们上课,鼓励之余还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李校对我的关心,邝校对我的指导,初一级王主任给我的建议,初二级巢主席给我的经验分享,还有初一,初二级两个级长对我的帮助……学校领导的热情与关怀温暖了我的心,让我不敢轻易忘记。

  另外,感谢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师们。平时跟老师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他们是我的老师,同事,朋友!在办公室,在饭堂,在宿舍,我们会聊聊班上的情况:哪个班的学生怎么怎么样,家长怎么怎么样;讲讲热点新闻:有没有打算生二胎啊,延迟退休啦,绩效工资;谈谈一些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最近的羊肉很便宜啊,还要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啊,八卦一下我谈恋爱没有啊……这些经历,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最真实的教师生活。放学后,我们也会一起去练瑜伽,既释放了压力,又锻炼了身体,还学了本领,一举多得。还有一件让我既感动又难忘的事:办公室里一个老师结婚,居然还邀请我去当姊妹。在我印象中,只有好朋友才会被邀请去当姊妹,我又何德何能,能获如此信任?

  当然,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我很荣幸能够先后接手两个班:初一4班和初二10班,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当初跟初一的孩子们道别,说我以后不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恨不舍,说我骗人,之前明明答应他们教他们一个学期的。现在在校园里见到他们,他们都会很热情地跑过来跟我打招呼,这样就能让我很满足了。初二这个班,说实话,没有初一那个班听话,有时会惹我生气,但是有时又……他们总是问我下学期还教不教他们,说希望我还教他们;我还有几个得力助手,就是我的课代表,他们很懂事,也很能为老师分忧,给他们点个赞吧。

  最后,感谢我的带队老师:艾**老师和两个最可爱的人:我的支教小伙伴。艾老师每次都是坐车来从化的,很辛苦,还要赶场,上午在这个学校听课,下午还有赶去另一个学校。这样满满的档期,如果是明星,应该赚得不少啊。至于我的两个支教小伙伴,我们在一起时会互相鼓励,有时互相开玩笑,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进步。我们就是这样像兄弟姐妹一样,以至于他们两个把一个老师送给我们仨的番薯全部吃光才告诉我也能做到面不改色。

  想到自己的青春曾挥洒在**中学的校园里,我无悔当初的选择。

  中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2

  20xx年度的工作已顺利结束,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很多成功的喜悦,但也有很多的遗憾,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同时也是依此为契机更好地干好下一学期的工作,现在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教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职业道德素质是尤其重要的,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我时时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热爱自己的职业,也热爱自己的学生。

  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还通过读书看报,收听时事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并记了大量的笔记,还积极和其他教师加强交流,探讨相关问题。通过这些形式及内容的学习,我自身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及研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深深感到教育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是一个教师不断进步的阶梯,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天不进行充电,就意味着退步,进行教育自修是每一个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努力坚持自觉地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必须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之余,积极参加教师教研活动,并经常和其他教师探讨有关教学问题,还记录了大量的教育教理论笔记,注意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还与自身教学实践相联系,写了相关的论文,自己所写的论文《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文在《烛光教育研究前沿》一书中出版发行,自己平时不断把积累的经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借此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三、紧抓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常规教育,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力争作到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教学仪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直观地进行学习;努力落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教学真正收到实效。

  4、努力加强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落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英语、地理、音乐学习资源。

  5、积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6、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创造性地进行思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7、努力做学生的朋友,做到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创设条件,进行教学的改革。经过努力,英语、地理、音乐教学中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己在本年度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叙写和视频演讲比赛中均获得县级三等、州级二等奖。

  四、积极参加各项文艺体育活动,争当文体学习标兵。

  本人辅导的学生周玉庆在参加本届全县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荣获全县“三等奖”。搞好与其他教师的团结合作,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教育教学中既锻炼了自己,还使自身素质又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中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正是以后我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会再接再厉,力争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干得更好。

  中学老师年终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的历史课教学。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作为毕业班教师,我更加认真的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工作中,我力求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既掌握好基础知识,又提高了技能。我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循循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初三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学习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5000多字。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围绕学校听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历史专题报告会。

  (3)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

  (4)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5)社会生活情况调查。

  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5、配合学校、班主任完成了毕业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篇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世界文明和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经撰写了7卷本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写道:“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一、明清课程设置

在“明体适用”思想的指导下,明清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的设置,均是为政治服务的,不仅不能促进科技的发展,反而成为科技发展的阻力。

1、明清国子监的课程设置

作为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教育机构,明清的国子监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国子监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清的教育发展情况。

为了详细考察明清时期的教学计划,我根据《明实录》、《南雍志》、《明会典》、《辟雍纪事》等史料,查证了明初国子监课程设置,内容如下:

经史类科目,具体课程:《四书》、《五经》,为必修课程,但学生通常只需选择一经主修;

律类科目,具体课程:《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明律令》,为选修课程;

礼、乐、射类科目,均为必修课程;

书,具体课程:名人法帖,为必修课程;

算类科目,具体课程:《九章算术》,为必修课程,此课程在洪武年间开设一段,以后退出国子学。

从明初国子监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在必修课中,“经史”是各代皇十分重视的。洪武二十年的监规规定:“三日一次背书,每次须读《大诰》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不但熟记文词,务要通晓义理。若背诵讲解全不通者,痛决十下。” 虽然国子监中以《五经》作为首选的教学内容,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去学习全部的《五经》。相反,每个学生通常只需要选择一经作为主修。正因为如此,博士才分经教授。虽然“律”是选修,但是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因此实际上变成了必修。礼仪、乐、射、书、数同样是必修,但并不是主要的科目,是“经史律”科目的陪衬,仅是作为未来官吏必备的技能而已。

明代国学教学科目的安排,在藏书上也有着清楚的反映。以北京国子监为例,除字帖外,在嘉靖年间,有藏书54种,其中各朝所颁的8种,儒学著作18种,子书6种,史书22种,没有一部属于算数类。

明北监藏书表内容如下:

颁书类:《》(空格为字迹不清,不能辨认为何书,共三本,推想应是《大诰》一类的著作)、《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五伦书》、《大明会典》、《历代名臣奏议》、《明伦大典》、《大明集礼》;

儒学典籍类:《易经大全》、《书经大全》、《诗经大全》、《春秋大全》、《礼记大全》、《易经本义》、《书经集注》、《诗经集注》、《春秋胡传》、《礼记集注》、《仪礼》、《祭礼》、《丧礼》、《孝经》、《四书大全》、《四书集注》、《性理大全》、《周礼全书》;

诸子类:《太学索瘾》、《杨子太玄》、《老子》、《列子》、《尉缭子》、《杨子法官》、《读书记》;

史书类:《史记》、《汉诏》、《蜀汉本末》、《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北齐书》、《魏书》、《南史》、《北史》、《五代史》、《元史》、《宋辽金正统》、《资治通鉴》、《文献通考》、《通鉴纲目》、《梁书》、《后周书》;

其他类:红签字帖、白签字帖。

南监的情形也与北监相似,除当朝所颁图书外,儒学典籍、史书乃是其藏书的主要部分,所有藏书中同样没有算数类著作。

清代国子监的课程设置与明代基本相似。国子监“所习《四书》、《五经》、《性理》、《通鉴》诸书,其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极群书者,随资学所诣。日摹晋、唐名帖数百字,立日课册,旬日呈助教等批晰,朔、望呈堂查验。”可见,清国子监开设的课程也是经史律书科目。在乾隆时期,采纳孙嘉淦仿胡瑗经义、治事斋遗法教学建议,国子监“分经义、治事以教诸生。经义以御纂经说为宗,旁及诸家;治事若兵、刑、天官、河渠、乐律之类”。表面上看,增加了一些实用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根本不去学习与科举无关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将来为官做准备的。

2、地方儒学的课程设置

明代府、州、县学的课程内容,奠定于洪武年间。

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学者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重新规定了各地儒学的教育内容,计分礼、射、书、数四科:

(1)关于礼的内容,要求诸生熟读朝廷所颁布的经、史、律、诰,以准备科贡考试。经,从“五经”中可任选一经修习。史,即诵十一史和朱熹《通鉴纲目》等历史著作。律,即《大明律》。诰,即《大诰》、《大诰续编》与《大诰三编》。

(2)关于射的内容,即规定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各地教官等人督导诸生习射,要按朝廷所颁布的仪式进行,凡射中目标的赏酒。

(3)关于书的内容,临摹名人法帖,每日习五百字。

(4)关于数的内容,则为熟习《九章算术》。

3、社学的课程设置

明代官方设立社学的时间始于洪武八年(1375年)。明代官方设立社学是“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庶可导民善俗也”。这表明统治者意图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来普及教化,诱导民众、美化风俗。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诏,“民间子弟读御制大诰”。以后又令“为师者率其徒能诵《大诰》者赴京,礼部视其所诵多寡,次第给赏。又令兼读律令”要求民间子弟讲读《大诰》和律令,并且给予奖励。可见统治者强调的是政治教化,而不在于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所以在教学别重视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这就直接影响了社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明代的小学教材主要有《小学》、《孝经》、《孝顺事实》、《家礼》、《论语》、《春秋》、皇帝的圣谕、明代的律令(如明太祖的《大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九章算术》等等。从中可见,明代社学所使用的教材比较单一,偏重于道德和语文知识训练,而缺乏科技教育方面的内容。

清代的小学教材大致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四书》、《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八股教材《小题正鹄》等等。

让我们看一下同时期西方的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对东西方课程设置的比较,从而分析出课程设置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二、西方的课程设置:

十四世纪以前: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文艺复兴(14-16世纪):文法、文学、历史、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地理学、天文学、力学、音乐;

17-18世纪:文法、文学、历史、修辞学、逻辑学、伦理学、算术、代数学、三角法、几何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力学、物理学、化学、音乐。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进行分析:

第一,西方科学的发展和新学科的出现。文艺复兴时代和在这个时代影响下的后来几个世纪里,学校课程的范围大大加宽了,总结人们知识成果的学科不断增加并日益分化,到17―18世纪已发展到17种学科。实学科目地理、天文学、力学均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西方自然学科的增加分化尤为显著。西方的逻辑学、代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三、结语

教育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其变化的过程中,总会增加某些课程或是淘汰某些课程。然而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却保持一种亘古不变的稳定性,

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因此现代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的经济需求,克服脱离实际的现象,设置一些实用的学科,同时还要避免因迎合市场而盲目追求最新的理论和课程,而忽略以至丧失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课程。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30-03

将电影宽银幕理念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广州市真光中学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宽银幕课程到宽银幕德育,真光中学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宽银幕德育的理路求索

真光中学创新实践的宽银幕德育,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它基于宽银幕课程的成功实践,回应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要求,还汲取了“求真教育”的学校文化精髓。

(一)源于宽银幕课程的成功实践

真光中学宽银幕德育理念,首先源于宽银幕课程的成功实践。

所谓“宽银幕”,是指在电影放映中,把放映画面展宽,以适应人的两眼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的特点;也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景物并无限界,具有“扩大视野、增加临场真实感”的寓意[1]。

真光中学借用“宽银幕”而创生的校本课程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将宽银幕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模式,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第二,宽银幕电影的观感和内心体验正是宽银幕课程追求的学习境界。对于学习者来说,课程不仅是“风景”和“观看”,也是“参与”和“欣赏”。宽银幕课程基于以学习者为起点和中心的课程论立场,可以让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也必将使学习者的内心体验更为深刻。第三,宽银幕课程不仅体现了“广见识、宽基础、厚人格、雅气质”的古典课程追求,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的代名词,是凝聚着时代诉求的学习方式[2]。基于宽银幕课程研究的坚实基础,真光中学对宽银幕德育进行了新的探索。

(二)回应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要求

真光中学宽银幕德育理念的提出,还回应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要求。

2016年1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在其于“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题为《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评价探究》的报告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我们认为,核心素养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一是热爱大自然,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然是井底之蛙;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三是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四是有远大的目标,视野宽广,前景宏大而光明;五是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纯粹、无惧、坚贞……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六是知道害怕,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4]。真光中学把培育有核心素养的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致力于培育具有宽特质的博雅教育。“博”指广博,即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技能;“雅”指素养,即做品行雅正之人,具有全面高尚的素质修养[5]。

(三)汲取学校文化的丰富养分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真光中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为宽银幕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学校充分挖掘和扩展“求真教育”的内涵及外延,要求学生扬真光、求真知、做真人;弘扬真光的四大文化 ,即“爱”的文化、“行”的文化、“创”的文化、“和”的文化,用真光文化元素来引领真光德育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出宽银幕德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重要途径。

通过整合德育资源,将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真光中学逐步构建和形成了宽银幕德育的雏形。

二、宽银幕德育的实践建构

真光中学宽银幕德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所开设的“一轴三线E型”课程模式下的特色系列课程,是宽银幕德育理念的载体。而相关专题活动的开展,则是宽银幕德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拓展和提升。

(一)课程是灵魂

在宽银幕德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创生了“一轴三线E型”课程模式的特色系列课程(见右图)。

“一轴”是指基础必修课程。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开齐必修课程、开足必修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三线”课程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开设信息技术课,定期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活动;每年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到荔湾区劳动技术学校劳动学习;组织学生定期到岭南湾畔社区、协和幼儿园等地做志愿服务;每年新入学的初一学生,都要在开学前进行国防教育及校史教育活动;每年都组织学生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每年5月都会组织学生到香港开展游学交流活动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体验式学习,积累和丰富了直接经验,培养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真正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线”课程之二是真光校本课程。学校共开设了二十多门校本课程,如:书法、推理与益智游戏、吉他弹唱、寻找历史足迹、天文兴趣、篮球基本技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人生理想来选择课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既践行了学校“自能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又能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开设课程,从而激发起创生课程积极性。

真光讲坛是学校特有的校本课程,包括三个系列。一是教授进校;二是名师引路;三是校友关怀。比如,第十五期真光讲坛是由《羊城晚报》副刊编辑部主任陈桥生为全体师生带来的“享受阅读――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能力”讲座。陈主任通过书本匮乏年代和书本过剩年代的对比,解决了选择什么书阅读、怎么阅读的问题,提醒看书应从经典入手,进行精读以提高写作水平。他还强调,专注的阅读、有思考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才能产生真知灼见。优秀的写作是真情实感与真知灼见的结合。

“三线”课程之三是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其以独具特色的活动模式,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现有五大类62个社团。社团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有两节课的活动时间。

比如,模拟联合国社团以“立足现实,关注社会,放眼全球,合作发展”为主题,为学生走向国际打开了一扇窗,每年都吸引着来自省内外的三十多所名校参会。2015年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与跨文化对话”,学生以国际眼光审视、讨论问题,激发了潜能,提高了组织与策划、研究与写作、演讲与辩论、沟通交往等素养。

(二)专题活动是亮点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计了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以提升师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崇德向善,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国旗下,真光中学的同学们举起右拳大声宣誓,表情庄严而神圣。

这不是普通的国旗下讲话,而是真光中学精心策划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开学典礼中的一幕。

作为真光中学宽银幕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学典礼活动处处透着浓浓的真光味。典礼中,教导处魏剑主任首先作了“铭记抗战历史,信念筑梦中华”主题发言,带领大家回顾历史,缅怀抗战英雄。卢岳飞副校长作为核心价值观原创歌曲《我们都是好公民》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团委副书记王得刚、初中部全体师生首次集体合唱这首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刻在每一个真光人的心中。在严美棠主任的带领,同学们用《感恩的心》手语操表达对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勇士和先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在颁奖环节,真光奖学金获得者“旭晖”三班的梁斯雅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十分感谢真光大家庭的这份奖励。正是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句句鼓励,才让我从一年前的一株小苗,长成了现在的一棵小树。谢谢你们!”

随后,全校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制作一本《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册》。该纪念册是在学校利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开展活动的基础之上制作而成的,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专题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而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拓宽了视野,夯实了基础。

在宽银幕德育理念的引领下,每个月学生都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些节日活动的开展,很好地渗透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学校教育理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领导、策划、执行等各项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群合作、互帮互助等核心素养。例如在体育节中的大课间展示、英语节中的校园十大英文歌手大赛以及艺术节中的经典美文诵读大赛等活动中,同学们勇于突破自我、为集体荣誉而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充分地展现了宽银幕德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巨大作用。

根据真光中学“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学校将不断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宽银幕德育课程,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拓宽德育的范畴,整合德育资源,建构宽银幕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德育的理论化、系统化、校本化。真光中学宽银幕德育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道的路上,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前苏联]戈尔陀夫斯基.宽银幕电影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12.

[2]杨四耕.课程模式的三个观察维度[N].中国教育报.2015-12-23(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