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08 18:14: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园林工程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园林工程师论文

篇1

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园林专业最初成立于农林院校,改革开放后,一些综合类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继开设园林专业或类似专业,如景观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效显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园林专业人才。但是,与国际着名高校的园林专业相比,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平时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另外,个别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

2.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或科研院所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是来自书本,是间接的。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年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践经验少,教学语言不够准确,实践操作能力不强。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由于受到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条件的影响,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轻实践活动的问题。教师基本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前写论文,忽视了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滑。

4.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教学中,教师视野不够开阔,多强调本地化的专业知识,不重视国内外其他区域相关知识的介绍,不能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

5.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亟须完善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较低的劳动报酬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风以及教学质量;领导意志表现突出的教师评聘机制不能制度化,导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判考核;落实各项人才待遇的时效性较差,使得部分教师的晋升空间受到挤压。这些现象都严重挫伤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部分教师不再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谈不上去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果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学生深受其害。

6.专业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待改善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园林专业教师的收入与劳动付出并不成比例。例如高校教师与同等学历、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行业人员相比,工资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这也导致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园林专业人才选择了薪金待遇更高的企业单位。

三、对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篇2

2城市绿化园林工程的关键技术

2.1规划设计技术

园林工程的技术上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性规律,这样才能够使得园林设计的整体规模看起来自然而合理。首先,要注重生态设计,也就是要遵循植物生长的生长周期和种类将其分配种植在相应的区域,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力争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其次,注重文化设计,城市园林设计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能够通过城市园林建设体现出来。在园林绿地的植物、造型设计上融入城市文化的标志元素,更加能够彰显一个城市的个性。再次,如今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破坏大气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绿色植被具有吸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净化空气的功能,所以要注重科学设计,将植被安排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能够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亦或是针对绿色植被的美化功能,制定出美观而有特色的设计。

2.2植物造景技术

植物造景,顾名思义,旨在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相互协调与搭配,通过专业的设计构图,使各种植物的色彩和形态得到充分的体现。将植物赋予寓意,使其灵活、生动起来。能够使得植物从整体观赏的角度充满张力,对观赏者构成吸引力,产生联想和美好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够看到利用植物的色彩再通过设计剪裁形成一副规则整齐的图案,这就是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

2.3植物配置技术

植物配置技术也就是采用构景的主要元素,进行组合和改造,灵活运用植被、山石、水体、建筑等。通常有两种配置途径,一种是根据土壤和气候的不同特点,更改植物的配置,另一种就是根据植物的需求,更改土壤的选择。

2.4植物管理技术

我国各大城市之间对绿色植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不断得对其进行扩大与创新,那么植物的管理水平就需要随之提高。植物培育管理技术是城市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植物健康成长。对各地区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保养和防护,为其施肥、浇灌、修整、防治病虫害等等。

3城市绿化园林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城市绿化工程的培植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植物的培养涉及到专业生物科学,需要专业性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大多是由退休职工和年龄较大的群体组成,无法落实植物的科学培育,防治病虫害、修剪枝叶等方面的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绿化园林工程的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绿化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而不能出现歪曲、表现不完整的情况发生。在管理人员责任的确认和工作的分配上应有所加强,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绿化工作质量,建造出令社会人民都能满意的工程园林。第三,应加强绿色园林的现代化投入,由于城市的绿化面积在不断的扩大,一味的依靠人工修建、浇灌和监管,很难保证工作速度和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或政府应有意识的将现代科学应用到绿化园林工程的建设中。

篇3

②在进行大树放线时,要考虑本身大小与确定位置的协调性;如果进行规则式种植,则必须保证树穴位置的整齐性,可用白灰标记树位中心;在进行行道树定点时,可以依据路牙或道路中线,依据图纸规定的株距,间隔10株插1根木桩,作为记号;进行孤植时,也要利用木桩标明树穴的中心,并且要标明栽种的树种和大小等。

③设计当中的绿篱、色带、色块等,也要进行定点放线,可以应用方格网法进行,使用白灰作标记。

④自然式种植,在进行定点放线时,要保证曲线的光滑,不要出现过急的弯路,用白灰线标明。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树木要稀密相间,不要形成一定的规则图形,防止出现“等腰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图形。

⑤在施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设计苗木品种,也可能因为施工现场与设计图不符,出现苗木过多、过少的情况,这时施工单位要召集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在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一定的改动,但注意不要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⑥如果设计图纸中的位置与现场不同,要请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前来,采取一定的调整。

二、植物栽植技术

2.1挖穴

定点放线完成后,就要进入挖掘种植穴的步骤,在挖掘时,要以定点为准确位置,沿四周向下深挖。要根据苗木的大小确定种植穴的大小和深度,一般情况下,种植穴的大小要比苗木所带土球直径大20~50cm以上,比土球深10~30cm,这样的坑穴可以使苗木的根系充分伸展,穴的底部最好是圆形,上下口大小要相同,与字母U类似,如果遇到特殊苗木种植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另外设计。假如种植穴内的土质不好,或者存在一些垃圾,就需要换土。

2.2修剪

为了保证苗木能够成活,在种植苗木前必须进行修剪,防止苗木过多水分蒸发。不同的树种应该运用不同的修剪方法:(1)常绿阔叶树,要疏枝,将受到损害的枝、干枯的枝、过于密集的枝去掉,同时去掉短枝上的树叶;落叶乔木,对树形较大的乔木要大量修剪,可以去掉一半以上的树冠。(2)常绿针叶树,只将受到损伤、病死、枯死的枝去掉即可。(3)当作绿篱的灌木,不要大量修剪,只将病死枝和干枯枝去掉即可;花灌木要疏枝,将短枝树叶全部去掉,同时去掉干枯枝和病死枝。(4)土球保留不好的苗木,可以截干,少留树叶。修剪苗木的地上部分,同时,地下部分也作一定的修剪,去掉较长的、病的、断的、裂开的根。在对苗木进行修剪时,保证苗木的自然形态不改变,剪口要光滑,及时涂抹防腐剂,防止发生各种病害。

篇4

1园林工程安全施工的有效措施

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安全建设,首先要注意的安全因素就是环境。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土建、装饰、机电、给水排水等行业的交叉作业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此时在施工现场就一定要按照规定树立警示牌,给施工人员及时的安全提醒,还要注意施工机械的管理,尤其是在使用电力作业的时候,用电安全的注意事项是一定要重点确认的。与此同时,还要在施工人员之间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避免出现施工人员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而出现不戴安全帽等不规范施工行为,并使得施工人员能够认真落实自己的工作,肩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园林工程的安全检查部门也应该严格执行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条例,对于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使得监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园林工程安全施工建设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地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及时地纠正不安全施工行为,提出改正措施,并且可以适当设立一些惩罚措施,注意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能够做到安全施工的所有的要求,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2对于园林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园林工程建设已经不单单是单纯的植树种草的建设,结合了土建、装饰以及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建设,行业的交叉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园林工程的内涵,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在生态保护不当的状况下。在园林工程设计施工期间,应当对于周边的特殊地势环境进行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对当地地域环境的破坏,并且在园林建设施工期间,合理地规划建设时间,减少噪音污染对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破坏。在施工期间,合理有效地利用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废物的产出,充分地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不可循环且不可降解的建筑垃圾,在处理的时候也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不能因为节约建筑成本而采取任何一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害的处理办法,对此,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做好这方面的监督,及时地提醒建筑团队,并提供最科学的解决办法。园林工程的生态环境主要是靠植被来维护的,当加入了建筑之后,植被种植的面积有所缩小,生态建设的规划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一定要做的就是合理地规划园林工程内的生态建设,对园林建设的地域进行重点考察,针对当地的地域特征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规划园林建设。园林工程内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也要依照当地的生态建设计划进行改变,减少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娱乐设施的出现,避免出现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生态保护的现象出现。对于园林工程内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进行考察,园内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丰富的专业知识的辅助下护理好园林工程内的植被,还要能够为园林生态环境的长远保护提出适当的发展建议。只有做到这些,园林工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才能长远发展。

作者:陈传海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园林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