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播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12 11:35: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普通话与播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普通话与播音论文

篇1

二、提高普通话语音标准是播音主持的关键

在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提高普通话语音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告诉学生,目前是一个具有科教、论坛、现代信息的社会,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说好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播音员看做自己学习普通话的榜样,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楚,使自己的语音准确、规范、优美,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70-02

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播音主持行业对从业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刚性需要,同时也是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普通话课如何做到让学生人人能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无疑是对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等综合教学素质的检验。多年普通话课教学探索的实践告诉我们,本课程采用针对性差异认知法和系统化纠正训练法是实效性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一、针对性差异认知法

所谓针对性差异认知法,就是针对学生家乡方言所属品种的不同,教师以普通话为参照系,指导学生认知清楚各自话与普通话之间系统差异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源于我国是一个多方言大国的客观实际。不同方言间分歧严重,品种繁多,这是历史在汉语应用领域给国人留下的沉重负担。据20世纪60年代国家方言普查公布的资料,现代汉语共有七大方言,其下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次方言小类,许多省份一个省内就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彼此难以听懂的话。各种不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或多或少都会保留在来自不同方言区学生的语言生活中,因此,普通话课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就须搞清楚各不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系统差异及对应关系,并对来自不同方言区学生口中的不同方言面貌实施针对性差异认知指导,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做到成系统地梳理清楚自己家乡话哪些方言成分与普通话不一致。因为只有让学生自己做到能够找出系统差别,并能做到成系统地认知这些差别,那么其后的系统化纠正训练才有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跟其他课程相比,多数学科学生们学习新知的起点基本一致,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等问题也基本相同,整齐划一的高共性特点使专业课教师教起来相对容易,学生们学起来也相对简单。而普通话课跟别的课程相比却表现出自己明显的特殊性,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们因受不同家乡方言影响的程度各异,故说普通话的能力基础参差不齐,虽入学时都通过了面试关,但十几年形成的风格迥异的家乡方言母语表达习惯,已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每个人大脑记忆的仓库里,随时随地都会下意识地反映出来,且多人多样。同一个教学班里因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故多种不同方言都会次第亮相。因不同方言特点各异,少有整齐划一的共性问题,因此教师就需分门别类分别指导不同方言区学生辨识清楚各自家乡话究竟在哪些方面与普通话不一致,学生也需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整理出并能详细掌握各自家乡话跟普通话之间的系统差异,这就是针对性差异认知法在普通话教学中,于课上课下要完成的基本教学任务。由于针对性差异认知是其后要配套使用的系统化纠正训练法的必要条件,因此,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认不清自己家乡话与普通话的系统差异是不行的,这是普通话课教学的专门要求;但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若仅停留在能够认清自己家乡话与普通话系统差异层面上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根据自己找出的系统差别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化的纠正训练,而这也是普通话课教学的专门要求,后者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强化运用并被教学实践反复证明效果明显的系统化纠正训练法。

二、系统化纠正训练法

所谓系统化纠正训练法是指学生们在认清了各自不同家乡话与普通话系统差异的基础上,对其再进行成系统的纠正方言成分的强化训练教学方法。

系统化纠正训练法来自对语言自身客观规律的自觉遵循,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系统性特点,汉语的普通话和各不同方言也是如此。例如,语音是成系统的,语音系统内部具有层级性结构,这些都是语音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普通话音系的第一个层级是由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4个调类构成的语音总系统,第二个层级则分别由声、韵、调各自独立构成相应的子系统,它们各分别领属自己众多的音节和汉字。不同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立分解在语音上主要表现在从总系统到子系统都存在诸多系统性差异。在总系统方面,如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而辽宁的沈阳话只有17个,上海市区话则有27个;又如,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而辽宁的庄河话只有36个,江苏苏州话则有47个;还如,普通话共有4个调类,而山东的胶东半岛话和辽宁的黄海沿岸话只有3个调类,客家方言、赣方言则有6或7个调类,吴方言、闽方言有7或8个调类,粤方言有9或10个调类。在子系统方面,普通话声、韵、调各有自己固有的众多领属音节和汉字,而不同方言在这3个子系统中却都与普通话具有种类繁多的终端差异。比如同是辽宁方言,大连话翘舌音声母领属的汉字远少于普通话,而锦州话翘舌音声母领属的汉字则远远多于普通话;又如同是北方方言辖属的西北次方言,陕西话鼻化音韵母领属的汉字要多于山西话;还如同是普通话阳平调35值领属的汉字,大连市区话把其多读成近似普通话读音34值,而大连的庄河话、长海话却因缺少阳平调把其领属的汉字分别读成312值、213值、42值三种完全不同的调值。总之,从总系统到子系统,各不同方言跟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可谓五花八门。

既然各不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呈现的是各不相同的系统性差异,那么在普通话教学中对学生不同方言成分的纠正训练自然就不能仅是个别的。比如,针对学生在声母方面较多存在平翘舌领属字分不清或相互混淆等问题,我们就指导学生把现代汉语1000余个平翘舌声母领属的常用汉字制成专项训练用字表,让历史上没有翘舌音声母的沈阳籍、抚顺籍、庄河籍等地的学生针对其中700余个翘舌音声母领属字,逐字进行见字组词反复发音训练,直至全部熟练读对;让历史上没有平舌音声母的锦州籍、兴城籍、葫芦岛籍等地的学生针对其中的300余个平舌音声母领属字,逐字进行见字组词反复发音训练,直至全部熟练读对;让历史上同一个字却平翘舌随意转换任意混读的营口籍、大石桥籍、盖州籍等地的学生把整个1000余平翘舌声母领属字,全部逐字进行见字组词反复发音训练,直至全部熟练读对。还比如,针对学生在韵母方面存在鼻化音及前后鼻韵母混淆等问题,我们就指导陕西籍、甘肃籍、宁夏籍、山西西部地区、内蒙古汉人区、山东济南地区、辽宁朝阳地区等有鼻化音或前后鼻韵母混淆地区的学生,把普通话8个前鼻韵母和8个后鼻韵母领属的所有常用汉字分别制成专项训练用字表,并要求须逐字进行反复发音训练,直至正确读音全部烂熟于心为止。

我们实施的这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言问题分别进行系统化的强化纠正训练,就是要做到让每个字的普通话声音形象都牢固地存储于学生大脑的记忆仓库里,进而达到使正确读音不受各自家乡话干扰,在说话或朗读瞬间都能跟思维同步呈现的训练目标。

多年普通话课教学实践的探索告诉我们,运用针对性差异认知法和系统化纠正训练法是最符合我国语言国情,最尊重语言自身客观规律的教育方法,二者配套使用不仅起效快,效果好,而且具有被纠正过的方言成分不易反弹等长效特点。

篇3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本文来自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篇4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做!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了!

篇5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1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篇6

近些年来,传媒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外,又出现了被人们誉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业的激烈竞争,实际上就是内容的竞争、节目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受众需求的细分化、小众化、节目的窄播化、频道的专业化已成趋势,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纷纷着手运作,力求推出自己的名牌栏目、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播音员。

作为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桥梁和纽带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就被推到了这场竞争大潮的“风口浪尖”上。如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在大声疾呼要以名栏目带动名播音员、名主持人,以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带动名栏目,互动互利。因为播音员、主持人类似电影明星、歌星的公众效应,播音员、主持人这一行当成为许多人追求和心仪的目标,主持人热逐步升温。

然而与这一行业的热度不相符的一个事实是,现阶段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评价从总体上来看不高,网络、报纸、杂志等其他媒体时常出现一些对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批评。在大众的眼里,许多主持人除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有甚者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念白字、解错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他职业技能相当欠缺,综合性的文化修养就更谈不上了。这样的主持人实际上仍是记者、编辑的传声筒,离开了别人写的稿子就无所适从。也有业内人士评价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上手快但后劲不足”。这显然是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文化素质造成的。

受众对于主持人的这些不满,的确应该引起我们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工作者的关注,警醒我们应该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从媒体发展的趋势出发,来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不仅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播音基本功,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协调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是基础,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普通话标准的基础条件之后,都必须经过吐字归音和气息的训练,这是一个艰苦枯燥而又持久的过程。

播音员、主持人是吃“开口饭”的,除了字正腔圆,普通话基础好,以及较好的知识修养,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还应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表达又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策划、选题、立意、编导组织、摄像、编辑等一系列工作的最后体现者,现在受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的发展不仅要求他们会说,能出口成章;而且要求他们能写,要落笔成文,集采、编、播于一身的复合型主持人越来越受到青睐,如杨澜、敬一丹、白岩松等,他们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播音主持人才,既是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又能做到上一线可采访、到机房能编辑。

口语表达的机敏睿智又称为语智。语智能力的高低常常决定了主持人在即兴状态中的语言水平,为了真正做到“有稿时锦上添花,无稿时出口成章”,就要加强语智训练。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根据情况进行培训”。由此可见,相关职业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是越来越明确,更多的人出自于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对普通话测试也越来越重视。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是唯一没有文字凭借的题型,旨在考察应试人说普通话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该题所占的分值比例为40%,是四个题型中分值比例最大的一题;在测试中,也是大多数应试人最易失分的一题。那么,如何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题呢?

一、“说话”题的特点

该题为应试人单向说话,要求应试人在预先给出的30个备选话题中就某一特定的话题发表谈话,限时3分钟~4分钟。其目的在于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表达方式更能真实地反映语言运用的规范程度及表达的流利程度。“说话”题的确是语言测试中最为重要的手段。我们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测试中已经明显地感受到,许多应试人在前三题测试中发挥尚可,“说话”题却大相径庭,而这往往才是应试人的真实水平。

“说话”题的评分属于典型的主观性测试,但由于该题重点测查的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更借助于主观性测试(对语感的把握),所以,评分的可信度更为准确、可靠。

“说话”题的内容多为叙事类,多是同应试人的学习生活有紧密关系的话题,应试人更能贴近实际,自然发挥。

二、“说话”题测试中多种因素影响之分析

(一)方言区域、城乡区域差别的影响

在“说话”题测试中,我们容易发现应试人方言区域、城乡区域的差别因素的影响是明显的。总地说来,北方应试人比南方应试人,城市应试人比农村应试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更为明显。而这一点在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越明显。

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为例,从地域上讲是南方省份,从方言区域上讲有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

方言从语法、词汇上与普通话相差不大,而语音方面差异较大,突出表现在平翘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韵方面。北方人尽管语音方面也有许多问题,但他们更容易区分平翘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韵等主要问题,学习时难度小、速度快,表达相对流畅自然;南方人由于缺乏普通话的生活语言环境,在学习上难度大、速度慢,更易造成测试时的紧张、焦虑,从而影响了表达的规范度和流畅度。

此外,城市应试人在接受普通话学习、培训、使用等方面条件相对要比农村应试人好,这也是造成差别的一方面因素,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二)应试人性格因素的影响

“说话”题是单向、限时3分钟(时间不足,酌情扣分),选题限定内容的测试,应试人的性格往往对此影响很大。

外向型应试人性格乐观、自信,喜欢说、愿意说,充分表现出对“说话”的浓厚兴趣,即使抽到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的题目也不会影响其发挥,能自由大胆地对所抽题目侃侃而谈,语速较快、表达自然流畅,3分钟的时间通常是不够他们发挥的,一般需要测试员提示时间已到,不会出现时间不足而扣分的情况。内向型应试人恰恰相反,他们性格内敛,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加之面临的是将“说话”作为考试的内容,面对陌生人更是紧张、腼腆;如果又正好抽到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的话题更会影响其正常发挥,不敢与测试员进行目光交流、表达内容“口是心非”(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语速相对较慢,语感僵硬,甚至会出现沉默、无话可说、说话时间不足等情况,从而影响了成绩。

(三)学习普通话时间长短的影响

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比成年后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自信心要强得多,在“说话”题中,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出现的是“失误”,而成年后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出现的往往是“偏误”。“偏误”是语言的系统性错误,而“失误”是语言的非系统性错误。比如,湖南方言中没有轻声词一说,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可能会出现“啊”的音变错误,这是“失误”,而成年后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如果将“了(le)”读为“了(liao)”就是一种“偏误”。

从小就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会注意到整个句子因语气词的正确与否所带来的语感表达如何,成年后学习普通话的应试人却只注意到一个字的发音是什么的问题,忽略了整个句子的语感。从“偏误”到“失误”是一个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越短,应试人的自信心就会越强。

(四)专业的普通话理论学习的影响

有了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就永远都不会明白发音的正确方法,专业的普通话理论知识可以告知学习者发音的正确方法、发音特点等。从身边学习普通话人群分析,规范的学习过理论知识的人说普通话肯定要比没有学过的标准,因为就算是说再长时间普通话,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不明白自己说的哪里不规范,还是不能改变说普通话的标准程度的。只有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通过练习才能改变说普通话的标准程度。普通话说标准了才更加有信心说话,更加喜欢说普通话,应试的时候才能发挥更好。

三、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

(一)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加强“听”的训练

应试人大部分生活在方言区,受到方言的影响很大,必然会导致普通话的发音不标准、不正确。所以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加强“听”的训练,主要依靠媒体的输入来实现,媒体主要指广播、电视、电影等。应试人应通过媒体纯正、正确、规范的普通话来纠正、规范、构建自身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认知结构。

(二)加强阅读,培养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进而说出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句子和搭配正确的词语。阅读的介质主要是报纸、杂志、书籍等

阅读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通过阅读,能使应试人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不仅能培养普通话的语感,更能培养用普通话进行思维,从而达到语法规范、搭配正确。应试人在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往往由于思维上的错误导致。比如说,贵州人指的“吃”,可以搭配的不仅是固体,还可以是气体、液体,想“吃饭、吃酒、吃烟”这样的词语搭配在方言中很正常,但如果在普通话中也如此表达就错了。别人递根烟给你,你摆摆手说:“谢谢,我戒烟了,好长时间没吃烟了。”这里就要改成“抽烟”。所以,加强阅读是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

(三)加强运用,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

如果应试人以考试为目的,是很难真正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的,如果抱有考完了,学习的过程也就结束了的想法,即使在测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也不能代表应试人真实的水平。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积累、运用、体会、实践的过程,不经历这样的过程,语言的功能就会退化,水平就会降低。所以要树立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的意识,扩大普通话使用的范围;要长期加强普通话语言的实践,希望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来掌握普通话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实践才会达到目的。

(四)树立信心,增强勇气

在语言的学习上,年龄大的确不是个优势。许多应试人都是成年人,惟恐发音不准招来别人的嘲笑,怕栽面子。所以,没有勇气坚持说普通话。学习普通话不怕犯错误,怕的是因为犯错误而不再说普通话。只要有信心、决心和勇气,坚持下去,定能熟练掌握普通话。

参考文献:

篇8

始于1994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以下简称PSC)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SC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PSC与高校的汉语言教学关系密切,也是检验学校规范用语、用字教学水准的全新尺度与手段,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科重大的实践与突破。

推广普通话工作以测试形式出现,虽已有十四年了,但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地贯彻执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也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作为参考。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工作十多年的测试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工作思路,要在高校推进PSC工作,关键是要在长期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测试工作中,逐步构建起一个集普通话教学、培训、测试为一体的科学体系,即:准确定位PSC的性质是前提;加强普通话口语教学是基础;强化测前培训是保障;确保测试质量是关键,同时要在工作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步使PSC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准确定位测试性质是前提

目前,PSC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准确定位PSC的地位和性质,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确认PSC的地位和特点。PSC具有法定地位,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都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一基本语言政策为PSC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确保了测试的政府行为,具有国家法规的尊严性、强制性与严肃性。PSC是在综合吸取测试学与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PSC具有教育测量特性,“属于目前比较通行的标准参照性或者说达标性测试范围”。PSC本质上是一门学科,学术性强,知识体系完整,能力训练要求高,这项工作来自语言统一的必然要求。PSC以推广普通话为目的,并服务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是国家新的推广普通话方针“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应用与体现,并已成为全国性推广普通话工作中一个关键性和不可缺少的环节。PSC将推广普通话工作提高了一个层次,改变了过去“标准模糊、界定困难”的评价状态,使得推广普通话工作具有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新特点。

其次,要正确定位PSC与高校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准确应用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规范的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但传统的不重视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昔日模糊的“开口就好”的评价理论,对于参与言语活动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无法定量、定性辨析的弊端,也随着社会进步而日渐与现代口语教学要求发生矛盾与冲突。PSC正是出于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目的,正确引导、评价、推动口语课的教学与科研,以适应推广普通话工作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顺应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及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潮流。PSC的口语特性、教育测量特征及语言学科的属性都恰如其分地解决了当前口语教学的种种弊端。PSC寓测于教,寓测于学。基于这种特性,对PSC工作地位的确认必须高屋建瓴,统摄全局。

二、加强普通话口语教学是基础

高校要把普通话口语课程纳人教学计划,作为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清楚地认识到PSC和教学的正确关系,PSC只是一种监督和检验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手段。在普通话课程建设上始终强调增加投入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力求让学生自如、自觉地运用普通话,而不是简单地设置成应试性的测前培训课。只有扎实搞好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才能在确保PSC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普通话口语教学:

1.多学科相融的原则

普通话口语教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诸如:语言学、口才学、交际学、教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普通话口语的理论建设,而口语课的大量实践经验,又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在教学中加强这些学科与口语课的联系,走多学科融合之路,能更好地共同担负培养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任。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口语训练不可急于求成,要采取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析到综合的“阶梯式”训练方法,按照听说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及提高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化、层次化、序列化的训练。

第一阶段:听说能力的培养阶段。这是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训练的内容是:(1)以方言辨正为重点的普通话语音训练;(2)发声技能训练;(3)朗读技巧训练;(4)态势语训练。

第二阶段:听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内容是:(1)演讲;(2)辩论(3)情景会话等一般交际口语训练;(4)职业口语训练。

3.精讲多练的原则

提高口语水平关键在于多说多练,口语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

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在口语教学中可采用“三三制”的时间分配方法:理论指导+教师示范+多媒体教学占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训练+师生评议占三分之二时间。

课上导练与课下自练相结合。仅靠有限的课堂训练是不够的,要将课上导练与课下自练相结合。

积极参加口语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口语表达能力比赛,诸如: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比赛成绩在课程考核中占一定的分值。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化整为零,实行分组、分层式教学。针对课时少、班级大、学生多、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现状,可采用分组、分层式教学。

分门别类,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每组同学的情况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和难点。

个性化训练。在训练中要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避免一个模子、一种风格、一味求同。

根据不同的方言特点确定训练重点。根据不同方言的语音错误与缺陷,来确定训练的难点和重点。在进行方言辨正时,把同一方言区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指出存在的相同问题。

三、强化测前培训是保障

I.高度重视测前培训工作

PSC要遵守“以训保测、以测促训”的原则,对考生进行测前培训。一方面,由经验丰富的测试员对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程序、等级、评分标准、正误界定、测试内容及应试技巧等。另一方面,可以安排推广普通话的辅导员到各班去督促、辅导训练。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测前训练,如利用校园广播台、调频电台、网络电视等在考前滚动播放训练内容,创造一个普通话听、说、读、练的良好环境。

2.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测前培训帮助考生熟悉测试程序,强化针对性训练,掌握应试技巧,有利于正常发挥,取得较好的测试成绩。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1)确定努力方向和训练重点

教师可帮助考生根据自己现有的实际水平确定不同的努力方向和训练重点。如果考生平时就能够自然流畅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和自由交谈,声、韵、调、词汇和语法基本准确,确定的目标可以是努力进入一级乙等。首先要明确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把训练重点放在纠正语音错误上,在朗读练习中要找准重音,正确使用停连不错读漏读。在说话练习中语言自如流畅,不出现或少出现语音、词汇、语法的失误。

如果考生平时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但声、韵、调不够准确,在朗读和自由交谈时,有方言语调和使用方言词汇、方言语法的情况,确定的目标可以是进入二级。考生要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从词表人手,重点练习声、韵、调,准确掌握语流音变规律,认真辨正方言词汇和语法,纠正交谈中的方言语调,提高认读的准确率和自由表达的流畅度。

如果考生平时基本不讲普通话或讲普通话时基本不准,声、韵、调的错误和缺陷较多,词汇和语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部分考生必须先系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然后再阅读词表通过练读朗读材料,以读带说,尽量在有文字凭借材料的测试部分少丢分。

(2)把普通话语音作为训练的重点

因为语音“是评定应试人员普通话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测试内容中,语音的比重明显大于词汇和语法”。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可以看出,在四项测试内容里,第一、二项读单音节字和多音节词部分是纯粹考察语音标准程度的,占总分的3O;在第三项朗读中,语音考察也是重点,占总分的25;第四项说话中语音面貌占了总分的2O。在全部考察内容里,语音总共占了759/6。因此,要把训练重点放在语音辨正上。

(3)纠正方言语调,改善语音面貌

多数考生在有文字凭借的测试项中能够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失分比较少,但在说话测试项中却暴露出浓郁的方言语调。测前培训要侧重有效地纠正方言语调,首先,要善于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多说多练,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其次,要强化声调训练,读准四类调值,避免由于语调变化而使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另外,声韵调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要正确,纠正语音错误,克服语音缺陷,把朗读中的一些良好的语音习惯,如停连恰当、重音准确、语言运用妥当等技能转移到说话项中,确保语音标准,自然流畅。

(4)恰当控制语速,准确把握时间

在PSC的评分标准中,都有限时这一项。如果语速过快(超过270个音节/分钟),字词发音不到位,就可能造成语音缺陷;如果语速过慢(低于150个音节/分钟),影响正常表达,也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普通话水平。准确把握好时间,一是要控制好语速。在备考时,先测出自己的语速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要及时纠正。可以跟读新闻播音,调节词语之间的疏密度,控制好段落之间的空歇。还可以加强唇舌锻炼,多读些短诗或绕口令,使自己口齿清晰,唇舌灵活,语速适当。二是要做到临场不急不慌,从容应战。测出自己的语速后,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一般讲,3分钟的说话时间大约能讲500个音节,至少应准备800~i000字左右的说话材料。

(5)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临场发挥能力

PSC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心理素质的检测。怯场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考生的心理素质缺少锻炼;另一方面是精神压力太大所导致。克服怯场现象,一是要对PSC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此次测试成绩不够理想,还可以在3个月后申请复测,争取进入更高的等级。二是要在平时加强锻炼,增强自己面对众人说话的勇气和胆量,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三是要坦然自信、舒缓松弛地参加测试,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才有可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四、确保测试质量是关键

篇9

一、熟练掌握五度标记法的相关理论对普通话语音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五度标记法的定义

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变化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来进行记录,用一条竖线表示声音的高低,由下面最低点到国最高点共分为五度,即低、半低、中、半高、高,分别用1、2、3、4、5、依次表示。普通话各种声调的调值为:

阴平:高平调,55

阳平:高升调,35

上声:降升调,214

去声:全降调,51

1、五度标记法与普通话语音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度标记法记录的是汉字声调的调值与语势走向,而在普通话语音学习当中,学生练习的重点亦在熟悉每个升调的发音的基础理论与掌握每个升调的发音方法。

掌握五度标记法理论与普通话语音的学习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切不可在学习当中忽略五度标记法等基础理论的学习。

2、五度标记法在普通话语音学习当中的实际应用

熟练掌握五度标记法理论有益于方言区学生纠正系统的语音问题,如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学生语音语势普遍呈下降趋势,例:在“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通辽市。”中,“内蒙古通辽市”的调值应该是“51、35、214、55、35、51”,而东部地区学生会将其调值读成“51、35、214、44、24、41”。这种情况下,熟练掌握五度标记法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有利于系统的纠正学生存在的语音语势下降趋势的的问题。

(1)熟练掌握五度标记法理论,有利于学生在播读稿件时准确掌握语势走向,将稿件文字的调值读的标准,来准确表达稿件内涵。如学生在古诗朗诵练习时读准诗文的语调语势,练习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在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将“白”字的“35”调值读成“34”,将“尽”字的“51”调值读成“41”或“31”时,诗文的韵律与内在情感表达就不够丰富圆满。

(2)熟练掌握五度标记法理论,有利于学生在播读稿件时更加准确的体现稿件的层次。例:在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练习当中,读准诗文的语调语势时,稿件层次会体现的更加明显。诗文节选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诗文练习中有些同学将诗文中的去故字的“51”调值读成“41”,“乱”字的“51”调值读成“41”……稿件前后的气势、层次转换就很难有所体现。

二、正确掌握换气要领有利于增强学生驾驭稿件的能力

(一)换气的要领理论

呼吸控制的换气练习,是实际应用最重要的练习。话筒前呼吸的弱控制,也体现在换气方式上。不必在话筒前表演你一口气能说多长的话,而是随说话语意的自然语段,不断地补气、换气。换气的总要求是:句首举手换气应无声到位,句子当中应小量补充,句子之间应从容换气,句子结尾应该余气托送。要达到以上要求,除了掌握其基本状态时的“保持两肋支撑感时调节腹肌吃力状态控制呼吸”以外,还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换气、补气技巧。

(二)换气的基本方法

1、偷气:以极隐蔽的方式,一位人察觉不到地迅速进气,是播音时常用的补气方式。

2、抢气:情感和内容到需要时,不顾及有没有杂音,明抢气口。

3、就气:听感上有停顿而实际上不进气,运用体内余气予以补贴,“就气”说完后一句话,已达到语意连贯的效果。

(三)准确控制换气的深浅,是划分稿件层次和播读者体会稿件情感的有效方法

1、在具体的稿件播读当中,换气的深浅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体现稿件的层次性。

2、在具体的稿件播读时熟练的控制好换气的深浅,有利于播读者对稿件内容的理解。

有些学生在播读稿件时,换气意识是模糊的,如何换气、换气的时机与换气的深浅控制的不好,那么他播读的稿件情感也会受到局限。如在柳永所作的古词《雨霖铃》中,播读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时,有些同学将稿件气口处理成如下方式则稿件内容则略显单薄。

三、自我提问法与教师提问法相结合的引导作用

(一)自我提问法与教师提问法的含义

自我提问法就是学生在稿件的准备阶段或播读阶段,在原本没有文字或问题的语句开头(或语句连接处)给自己设置与稿件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在下文中自主找到回答的或者其他的语势语态。 转贴于  教师提问法就是教师在学生准备或者播读稿件的阶段,在原本没有文字或问题的语句开头(或语句连接处)给学生设置与稿件内容有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下文中自主找到回答的或者其他的语势语态。

(二)自我提问法与教师提问法的实际应用

自我提问法在具体稿件中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就是在准备稿件或播读稿件的阶段首先给自己设置问题,如:“稿件说的是什么?”“我想要做到哪些要求?”“这篇稿件的内容有什么?”等。

例:在散文《珍珠鸟》的播读练习中,有些同学语气过于平淡,而所表达的稿件内容会略显匮乏,不够充实。假如事给自己提出如下问题,这种现象就会有所好转。

“真好!(怎么啦?)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然后呢?)放在(放在哪儿?)一个简易的笼子里,(之后呢?)笼内还有一卷(一卷什么)干草。”

教师提问法与自我提问法具体操作雷同,只不过是有教师给学生设为,而非学生自己设问,用意相同。

四、在前后鼻音练习当中加入方向感控制与定位强化练习的积极作用

(一)前后鼻音练习当中方向感控制与定位强化练习的含义

在众多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学生当中,有多同学存在前后分不清的情况。而前后鼻音练习当中的方向感控制就是在练习前鼻音时启发学生用意念(或感觉)让气流或语势向前,在练习后鼻音时启发学生用意念(或感觉)让气流或语势向后。

在众多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同学分不清(或者感觉不到)语音的前后差异。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强化练习,从而使学生在强化练习当中领悟到前后鼻音的正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或者让学生在理论理解困难、技巧掌握吃力的基础上抛开固有的教学、学习方式而顺利的掌握前后鼻音的正确发音方法。

(二)前后鼻音练习当中的方向感控制的具体方法

1、在前鼻音练习时,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体会前后鼻音在听觉上的具体差异;然后教师指导正确的前鼻音发音方法,例:前鼻音“in”的动程是由“i”到“n”的一个练习过程。

如果学生还不能正确掌握方法,可以“以手带气”、“以手带音”。具体操作就是将右手举起,伸出右手食指,在发前前鼻音“in”的同时,让手直举做一个向前推动的过程。这样在右上向前推动的同时,学生的语势语感亦会跟着手的动向而发生改变,从而达到矫正发音的积极效果。

后鼻音的练习与前鼻音的练习相反进行即可。

2、前后鼻音的方向感差异的具体表现是很细微的,但经过认真体会也可以被认知。如:

(1)发前鼻音时共鸣最明显的是鼻腔部分,而在发后鼻音时鼻腔共鸣稍弱,口腔共鸣则会更加明显。

(2)前鼻音发音将尽时舌位稍稍考前,主要集中在口腔前部,而在后鼻音发音将尽时舌位比较靠后,有下凹的趋势。

(3)发前鼻音时气流向前趋势明显,需要气息相对较弱,而在发后鼻音时气流趋势相对靠后,需要的气息较前鼻音稍强。

(三)前后鼻音练习当中的定位强化练习

在前鼻音的“in”定位强化练习当中的,让学生练习由元音“i”到辅音“n”的定位延长练习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前鼻音“in”的发音方法,其他前鼻音练习与之类同。这种练习也可以与前鼻音方向感控制练习相结合,加上前鼻音的语感、舌位体会与“以手带气”、“以手带音”等技巧的练习,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前鼻音的发音方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40-01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接传递情感和思想感受。在赤峰市宁城县,人们从出生学会说话一直是另一种“普通话”。自从学习了声乐,我才发现,原来宁城人说话在发音方法及其发音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一声、二声混淆。这给我在声乐学习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让我清晰的认识到:想要准确的歌唱,语言是基础,改变发音习惯、规范吐字发音,才能提高歌唱技能,丰富歌唱表现力。在这里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同行在这方面的共鸣。

一、普通话是歌唱语言的基础

有句话说的好“歌唱的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的语言”。在声乐艺术中,语言是构成声乐艺术的重要素质之一,同时也是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基础,要想准确的表达歌曲的蕴意,歌唱时的咬字、吐词必须规范。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学者们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那就是,语言咬字吐词要讲究四呼、五音。把四呼、五音、运用到歌唱的咬字吐词当中,使声乐演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普通话中的四呼。四呼指的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它是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主要由元音构成。

例:(1)发音部位在喉部的叫开口呼,举例:a o e ai ei ou ao 等;(2)发音部位在牙齿的叫齐齿呼, 举例:i ia ie in ing等;(3)发音部位在唇部的叫撮口呼, 举例:v van vong 等;(4)发音部位在满口的叫合口呼,举例:u ua uo ong uai uan 等。

2、普通话中的五音。五音指的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它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例:(1)在唇部发音的声母成为唇音,包括:b p m f。发音时双唇要有力,但是不能僵死,双唇要有爆破力,并且要短而有力。(2)在舌尖发音的声母成为舌音,它包括:d t n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根形成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着力点要发在舌尖上,舌尖要有力度,在解除阻碍时控制气息,以免冲击过大,形成杂音。(3)在舌根与软腭相触的地方阻碍气流而形成的声母成为喉音,它包括:g k h。发音时不要靠后,尽量往前发。(4)在舌面前面抵住硬腭前部的地方阻碍气流而形成的声母为牙音,它包括:j q x z c s。发j q x的时候,在舌面前部发音,避免出现舌尖音;发z c s的时候,避免舌尖伸到牙缝之间。(5)在舌尖与齿根后部硬腭前缘的地方发音的声母为齿音,它包括:zh ch sh r。发音时避免舌尖过分翘起,发成卷舌音,也要避免舌尖没有翘起,发成平舌音。

综上所述,歌唱中的语言并非一般语言,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想掌握歌唱中规范的语言,我们必须学好普通话中的语言规律,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最终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二、地方方言对声乐演唱艺术的影响

方言是民间生活、思想最朴素、最通俗的表现形式。本文着重讲的是宁城地区的人说话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从声调、发音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从而找出方言对歌唱的影响以及方言对声乐的作用。

宁城方言对声乐演唱的影响。宁城方言是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之间的一种过渡方言,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宁城汉语方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方面。如果将非正规的普通话的歌曲录音制成歌碟,播放出来,就会发现很大的问题,所以,在声乐学习中,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做到咬文嚼字,让学生在歌曲学唱中做到字正腔圆,这也是我们学好声乐的关键。这两年的声乐学习当中,我一直都在下大力气纠正自己的方言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细致比较,并引用到实践当中,总结如下:

1、二声的声调把握不准。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它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声调不同,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宁城人说话就是一、二声不分,比如:“豆包(dubao)”这个词语,标准的发音“豆”是四声,“包”是一声,而宁城人说这个词语时往往把“包”读成二声,这样会让人误解词的意思。

2、纠正方言发音的具体措施。在进行歌词学唱之前,先完整朗诵歌词,纠正发音。经常进行朗读锻炼,可以增强嗓子使用的持久性,又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多听广播,多看电视,从主持人、播音员的讲话中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使自己逐步学会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学会运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去演唱各种歌曲。

3、方言对声乐演唱的作用。通过对语言和地方方言的了解,我们知道,方言对声乐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地方方言是我国语言的一部分,方言的存在使我国各地域的声乐艺术呈现出色彩斑斓、多层次多元化的风格特征。例如:歌曲《乌苏里船歌》,用本地区的方言来演唱,就会表现出质朴的原生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方言也是艺术花园中的一朵。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从方言表现的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对各类民间音乐的表演艺术进行研究,将其上升为理论并应用于声乐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饶清翠.纠正方音发好标准音.[期刊论文].-大理学院学报2003(11).

[2] 薛 亮 著.歌唱语言艺术,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1).

[3] 赵梅伯 著.歌唱的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 潘乃宪 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5] 肖黎声 著.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报.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16-02

职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学生重“专”轻“文”,这就陷入了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实际上,仅就文化课中的语文学科而言,这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还远未发挥,应起的作用不甚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优化职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一、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实用性强,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校语文课程吸引学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看到学习语文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看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语文教师要注意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以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中职生。

(一)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很多学生已不太重视写规范汉字和练一手好书法。殊不知,在生活中手工书写还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学生如果字写得不好,且错别字过多,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影响文字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素质不高的印象。为此,从第一堂语文课起,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平时应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再通过临摹字帖提高字体的美观度,最后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要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练字必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对于这样的“课外作业”,学生并不厌烦,反而乐于接受,因为这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也是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且经过不断的练习,他们看到自己在进步,自信心、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笔者的学生每天都坚持练字,既有钢笔的,也有毛笔的。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们的书写能力跟三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近年来,社会对中职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选会上,能说会写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可见,接收信息是否准确,语言表达是否顺畅,遣词造句是否生动,这都是关乎求职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顺利走入职场了,学生还要懂得如何在语言交流中获取他人传达出的重要信息,如何在不同场合中进行洽谈、答询、协商,等等。因此,职校语文教师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进行普通话训练。职校生多来自乡镇、农村,普通话往往不够标准,方言音较重,所以从入学起,教师就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课堂上鼓励他们开口读书,在提问交流的同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此外,建议学生多收看《新闻联播》,学习主播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发音技巧。职校学生往往带有一些自卑心理,只有多鼓励多训练,他们才能逐渐摆脱方言的影响,说一口较为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从而彻底打破与人沟通困难的障碍。其次,教会学生“怎么说”,即如何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训练的内容包括,从声音的运用技巧开始,学习用腹腔而不是胸腔来呼吸,说话时把声调放低;然后是心理素质训练,多说“我可以”之类增加信心的话,说话时配合一些手势;最后是说话的态势和一般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等。

(三)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表达与交流”模块对中职生作出了明确要求――“掌握日常生活、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以及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但有人错误地认为,应用文写作很容易,模仿、套用一下书里现成的文章就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要写好应用文,不仅要掌握格式,而且应懂得该文的内容、用语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好好地教,学生反复地练,直至写作这类常用应用文得心应手。另外,语文写作教学不可脱离社会,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说明文、议论文、商业信件等实用性文体,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深造打牢基础。

(四)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职校生走出学校后,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培养他们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重要。

我们利用语文课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做法是:第一,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有限,处处大包大揽,课堂上经常“自问自答”,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缺乏锻炼,成绩、水平只能原地踏步。其实,教师应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智慧,要敢放手,多放手。第二,加强指导,教会方法。备课时,教师要深入教材,仔细研究学生学习时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同时寻找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解决方法,课堂上加以指导。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类似问题,请学生试着解决,加深认识。第三,创造机会,鼓励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养成积累与实践的好习惯。第四,加深认识,提升自我。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还可以不断扩大知识面。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校语文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专业,提升职业素养

职校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语文课程的学习联系紧密。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一“职”字,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手中的文本,密切关注学习主体。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一)专业思想教育在语文学习中加强。职校语文教学,可将自信与自强、敬业与爱岗、责任与诚信、团结与协作等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其中。如给新生补充阅读《技能人才成功之路》、《李嘉诚的深圳演讲》等励志文章,帮助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全人格,增强道德修养,使其不再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情绪低落,感觉低人一等,务必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职生经过努力也能收获成功。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中的人文性延伸至职业素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是今后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如在《我喜欢出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合作探究:人能走多远,人能攀多高,这取决于什么?作者所喜欢、所追求的“出发”是一种盲目的、无目的的“出发”吗?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难领悟到年轻人要时刻追求进步、给自己不断充电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只要意志坚定,人生会变得丰富而充实。

(二)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巧妙结合,还可以体现在通过挖掘专业方面的资源,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拆卸发动机可谓得心应手,于是,在练习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就可以出这样一个题目――《汽车发动机的拆卸》。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写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就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写作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再如,给美术专业学生上《米洛斯的维纳斯》时,笔者借助绘画语言来品读课文,使学生在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交融体验中汲取语文的素养,唤起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职校语文教学应利用传媒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而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都已配置了电脑,有的家长也为孩子购买了电脑,为此,如何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传媒资源,成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一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课前了解写作背景、时代特征,知晓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收集美文、格言、警句,探究文本所引发的人生思考,等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获取、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借助网络快车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再现当时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引导学生上网观看《红楼梦》等经典影视作品。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利用电视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音、每天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央台的“焦点访谈”,甚至广告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等,都值得好好学习与借鉴,由此丰富、充实语文教学的内容。

总之,职校语文教学应凸显学科的价值与特色,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为今后走进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亮.建设切合中职生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篇12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中职语文教师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精心设计,饱含激情的讲述课文,学生却不予配合,在下面有窃窃私语的,有堂而皇之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看课外书的……教师的讲课情绪直线下降,不得不停下课来,或训斥学生,或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劝学生学习,但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中仍然有不少人依然无动于衷。什么原因呢?当前同行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学生文化基础太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顾及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结论的灌输,看轻过程的享受等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一、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寻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就是要把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除了要求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备的有趣味外,教师还应在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上下功夫。即:储备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一笔漂亮的粉笔字。规范、优美、悦耳的课堂口语,漂亮、潇洒的板书字体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即美感。”美感能使人产生对美的感动,产生愉、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

    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也较差,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有逆反心理,单靠教师的正面说教,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很难取得效果,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而”润物细无声”的美感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试想:当学生们发现那的充满感情的、标准的、播音员似的声音,一行行整齐、舒适、潇洒的板书字是出自正在给自己上课的老师处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和联想呢?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学或中学的老师的课堂口语或板书字体给自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许多人练字就是由羡慕、模仿老师的字体开始的,许多人对语文、文学的学习兴趣也是从羡慕老师的口语、朗诵、字体开始的。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只会按部就班地顺着课文的思路讲述,口语不标准,不清楚,或者说错音,字体一般、或难看、难认,学生难免感觉乏味,怎么能对课程产生兴趣呢?而教师美妙的课堂口语和字体却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的魅力

    (一)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

    说话、写字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工具,几乎伴随人的终生,一个人的说话、写字水平不仅是自己的门面,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而语文课是学生进行说话、口语交际、写字练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字体发展趋向的主要启蒙者和引导者,因而教师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不多,许多学生不会正确握笔,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没有字形,更谈不上字体,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矫正。20世纪80至90年代,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在课外把听收音机作为感悟和模仿悦耳的语音的一种补充形式,借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许多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中体验字体的作用。这些因素在客观上为教师的指导和矫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的说教容易起到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电视、电脑越来越垄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课余时间里,愿意听收音机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重视自己的字体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电视的精彩画面取代了单纯语音的收音机,电子打字取代了手写字,不少学生认为字写得好坏无所谓,只要会打字就可以了。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说话、写字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呢?中职学生在知识、学习方式、语言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能主动学习的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想学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朦胧状态,要想使他们能自己思考、感知、领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需要一种特殊的魅力来引诱。魅力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观察到,特殊的,让人难忘的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如:相同的一段话语,由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普通人、语文教师、学生说出,其效果明显不同。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能使话语产生不同的魅力,让人难忘、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兴趣,甚至时常模仿。著名书法家的字体让人赞叹、羡慕、向往。字写得工整、漂亮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扬,使家长自豪。因此,面对那些不愿学习、知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的中职学生,我们与其和颜悦色或声色俱厉地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劝说他们学习,还不如用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魅力来无声的吸引他们发生兴趣,自觉学习。

   (二)怎样使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产生魅力

    魅力是一种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语、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魄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书法的魅力等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万的源泉。魅力一旦产生就有了一些神奇色彩,,它能吸引人对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时间、物质上的投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好,讲课被学生所欢迎,就得有能吸引学生的魅力。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业精,师更亲”,教师有了魅力,学生就愿意亲近你,相信你,接受你的说教。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把课讲得有声有色,还应在课堂口语,板书上有让学生佩服的特色。

    首先,在课堂口语上要努力做到发音准确,不读错音,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说普通话。汉字,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其数量、字义在变化中,难记、难认,有些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字义;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们念错字,发错音的现象,即使是汉语专业工作者,有时也难免出现误差。但中职学生文字根底较浅,不理解这点,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不允许念错字,读错音的;倘若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一次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认为这位教师没水平,在心中形成长时间的不良印象,直接影响其学习情绪和兴趣,教师形象和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语文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发音、字义研究清楚,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方言,是不同地域的人日常使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习惯性,固定性,但普通话既是我国的国语,又是我国的通用语,作为一名国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说普通话,为学生做榜样,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说好普通话。要想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就要在说普通话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发音准确、规范,克服方言的影响。如:”事情,shiqing”不能说成”siqing",,生活,shenghuo”不能说成”senghuo"”你,ni不能说成nen"”学习,xuexi不能说成xiaoxi”等等。另外还要有声音的抑扬顿挫、激情起伏的配合等。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说得标准、漂亮、动听,课堂口语就显得生动,有特色,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魅力就会在学生的欣赏中显示出来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