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5 09:53: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果园科技化管理

篇1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性,并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国际化课程教育的机会,甚至有些高等学府对本科生也同样进行了国际化的教育。但尽管如此,我国对于研究生的国际化课程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主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在现有的课程中,添加一些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技术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②开设与国际教育相关的新专业;③使用国外名牌大学的出版的教材;④进行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包括与省内其他院校、国内其他院校及国外院校交流;⑤聘请海内外各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学生讲学,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桂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深知国际化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措施,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国之栋梁,在国际化课程教育方面为研究生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基本保证每个月聘请海内外知名人士(包括教师、研究人员或是一些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为研究生同学开设专题讲座,过半数的研究生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其次,大力促进研究生同学与高等院校、国外院校的交流,基本保证每年都会有许多同学外派到高等学府学习或是到国外交流学习。除此之外,不定期派一些教师出去学习,间接地拓宽研究生的视角,给他们带来更前沿的知识,同时也会根据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潮流趋势开设新的课程,研究生同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因此,许多受益的研究生都纷纷表示出了支持的态度。

其中,“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课程就是针对当今社会水资源危机这一热点问题所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许多研究生都积极报名参加,可见这门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作为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很多关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会给他们介绍最先进的一些理念、国内外的一些做法及国内的一些形势分析等。与此相应的,我们还专门请了国外教授给学生讲学,并且好评如潮。可见国际化课程对研究生来说是很受欢迎的,是对他们专业知识的一种补充与扩展。

2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必要性

2.1国情的需要,要求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纵观世界,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各国家的各领域都在相互合作中,因此对国际化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不断地学习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或是国际化高级人才。由此可见,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能把国际理念融合到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中,肩负起我国强盛所必需的国际化人才的重任。

具体就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来说,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为了经济实力的增强,使资源过度消耗,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人类这种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这其中就包括“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一课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所谓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就是指为支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査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然而,针对当前形式来说,能有效实施这些活动的便是那些国家化的高级人才,它们能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国际化的视角来处理问题。可见,对人才国家化培养十分的重要,也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对此,我校专门为研究生同学开设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门国际化课程,让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就打下基础,为成为国际化人才做准备。

2.2学校自身特点决定了需要实施国际化课程学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努力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更为优秀的人才。就目前而言,国家所需要的就是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它们可参与到像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这样的领域中。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为研究生提供更为国际化的教育,开设国际化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校深知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性,在研究生原本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灌输各种国际化的理念。就像对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门课而言,是在“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等基础课的前提下开设的,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国际化的视野,才能使国际化人才培养事半功倍。

2.3研究生自身对于课程国际化的渴求

对于研究生来说,多年的学校生涯让他们知道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要注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才能增强未来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张,每年毕业的人数在逐年增长,这就意味着研究生就业将会越来越难,研宄生文凭也不在就业中再占有优势。因此,研究生必须要更高的要求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巳经成为了他们奋斗的新目标。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一课吸引了大批的研究生,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不单单能让他们学到什么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了解目前在这一领域别的国家或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最终它们能以国际化的思维视角来看待问题。不难看出,研究生对于国际化课程是十分渴求的。

3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正如前文所说,目前国际化教育正处于初始阶段,那就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学校及教师拥有国际化的理念是国际化教育的基础;二是缺乏有力的制度与法律保障,目前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三是国际化课程的设置分散不均,许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多集中于个别专业和部分领域,导致一些专业的研究生根本没有接受国家化课程的机会;四是教材的问题。除了这些,学校资金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也都是制约国际化课程发展的因素。

篇2

一、在维护档案实体安全、确保档案内容的保密方面采取的措施

1、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组的每个成员签订保密协议。

2、配备项目所需要的计算机,签封计算机USB接口,在项目工作间安装监控镜头。

3、不定期对项目组全体成员进行档案安全、保密意识培训。

二、结合档案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实现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

1、档案整理方面: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关于移交进馆档案质量检查办法》为标准,并多次邀请中央档案馆保管部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档案整理的实施细则。

2、档案数字化方面:以国家档案局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为标准,确定档案数字化以“保真”为原则,尽可能使数字化文本版式、字体、标点接近原文式样。档案数字化采用彩色JPEG格式,文字的扫描分辨率为300dpi,照片的扫描分辨率为600dpi,数据按照“年度――组织机构代码――案卷号――卷内顺序号――页号”的路径进行挂接。

三、在项目管理方面实现流程管理全程化和人员管理规范化

1、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明确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设计了《中国科学院文书档案提卷与还卷单》、《档案整理与数字化流程单》,对项目17个环节严格把关,实现了项目流程的全程介入管理和全面细节管理。在项目完成后将各环节的记录按照年度汇总成册,便于日后出现问题能够进行回溯性检查。

2、采取“三审制”对项目成果质量进行把关。一审: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进行自查,合格率达到100%后,再提交文档处进行检查;二审:文档处对档案实体逐卷逐件检查,对数据进行抽查,比例为70%以上;三审:中央档案馆业务指导处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抽查。

通过层层审核,确保项目质量,使档案实体整理符合进馆标准,档案数字化数据清晰准确。

3、为切实贯彻项目的相关标准,保证项目质量,文档处和中央档案馆的专家多次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4、通过《工作间管理制度》,对卫生值日、水杯放置、人员进出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文档处与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对项目管理、标准执行、质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每次会议均形成会议纪要。

四、项目成果

在院、厅领导的支持,中央档案馆的具体指导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中国科学院机关1949~1966年5071卷档案的整理与数字化工作。

1、在档案整理方面:形成了90699条卷内目录,比原有44453条卷内目录增加了46246条,对每一年度每一卷档案中每份文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形成《中国科学院文书档案整理记录》,并按照中央档案馆的要求形成了每年度档案的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

在档案整理过程中,一一解决原档案分件不清、部分档案无标题或原有标题不规范、档案著录项缺失(如文号、形成时间、责任者不详等)、未翻译的外文档案题名等问题,做好档案数字化前期的基础业务工作。

篇3

技术革命、科学理论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然而,一旦人的行为、心理甚至所接受的知识被标准化,人就会被机械化。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机械化的历程。

一、雇佣管理:机械化的开始

雇佣管理是人的机械化的开始,也是人的对象化的开始,雇佣管理时期正是机械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一旦运用近代自然观方法论于管理时,管理的机械化,对人的机械化就成为可能。

1.第一次科技革命与雇佣管理。18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器运作代替了手工操作,大规模的工厂取代传统家庭手工作坊,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工业生产方式。这种机械化大工业生产方式要求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需要组织对其分工协作进行管理,但当时人们习惯于原来的工人手工操作完成整件产品的小生产方式,不适应这种大生产方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人与事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人事管理的雏形。从整个社会来看,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因此这一时期对人的管理称为雇佣管理,也叫劳动管理。

2.“商品人”假设与雇佣管理人事政策。第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发展和大规模的资本密集的经济组织的出现,管理重视资金和技术而不重视人力的价值。在管理观念上,视人力如一般的商品,在管理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函数里,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在取得时追求廉价,并充分利用,一旦用不着了,就会弃之如敝履。劳资之间的关系是以劳动力、货币的交换关系为基础的,是一种典型的雇佣关系。

二、人事管理:体力层面的机械化

人事管理阶段主要对人的行为动作采用更多标准,通过对行为的管理提高生产率,是体力层面的机械化。

1.二次科技革命与人事管理。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过去那种凭借经验和个人的管理方式与大生产方式不能适应,迫切要求科学的管理方法协调工人与组织生产的关系,以泰勒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

2.人性假设与人事管理。

(1)“经济人”假设与人事管理的产生。管理观念上“经济人”人性假设代替了“商品人”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学者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的阐述,他认为自利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人们怀着自利的动机从事经济活动。人事管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根据“经济人”假设,认为员工所需要的是金钱物质的激励,人事管理的功能只要重视员工物质福利即可达到激励员工的目标,因其管理模式机械化,忽视了人的其他因素尤其是高层次需要在管理中的作用。

(2)社会人假设与人事管理的发展。由于“经济人”假设忽视了雇员的社会和心理需要,之后,二十年代,梅奥和他的同事们以霍桑实验结果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说,他们认为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满足。

基于这种人性假设的管理模式是: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工作任务,而应注意满足工人的社会要求;管理的职能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等,而应了解情况、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坚持实行参与式管理,注重劳资双方的沟通。这一阶段,管理从以事为中心,追求“人”与“事”的配合,以完成目前工作或任务为目标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潜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层面的机械化

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强调激励人,以大量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这是心理层面对人的机械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的大变革,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销扩张到全球,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周期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成了决定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如何吸引、保留优秀员工,如何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了企业经营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于是人力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2.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观念上对人性假设具有多样性。如“自我实现人”假设、洛希和莫尔斯的“复杂人”假设。

(1)“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1953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提出的“自我实现人”理论,认为人有多种需要,按层级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即是指人体内有一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人只有将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华充分表现出来,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该理论假设,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指导的。

在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的前提下,管理的模式为:管理的着重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管理者的任务是寻求、设计和创造一个人能深造学习,施展才能,形成自尊、自立,发挥创造性等有内在奖励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才这一资源的潜力;奖励制度上重视职工内部的激励;管理制度上通过建立参与决策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制定发展计划,选择具有挑战性工作等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该管理模式下,员工有较大的满足感、不竭的创造力、充分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通过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创造好的条件等举措以帮助员工成长,达到自我实现。

(2)“复杂人”假设与弹性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70年代初雪恩等人提出“复杂人”假设,认为上述理论虽各具合理性,但却不能说明人性的全部。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就总体而言,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工作的,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就同一部门的不同个体而言,随着年龄、时间、知识、地位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人的需要、潜力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各种需要和动机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动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单一的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复杂的心理现象。

基于这种假设的管理模式为:依据工作性质不同,采用固定的或变化的组织形式;依据组织情况不同,采用应变的、有弹性的领导方式;依据工人能力、动机、性格的不同,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和激励方式。这种管理模式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功能”与“工作环境”的关系上,提供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员工提供灵活多变的人事管理,使每个员工的需要都尽量得到满足,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发展:意识层面的机械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文化组织形象的建设更多地表现在知识上,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企业以自己需要拥有什么样知识的人来对人的知识结构进行标准化,如何塑造人的知识成为企业的课题,这就有可能扼杀知识多样性,对人的意识进行机械化。

篇4

1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 在工作过程的实践性课程中,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去策划会展”的专业课程,其重点通过对会展策划原理及会展策划与管理流程的阐述,激发学生在会展策划中的创意和创新,使学生较为全面和熟练的掌握会展策划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现代会展的策划运作。《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应该打破传统课程中按照知识体系来划分教学单元、组织教学体系的模式,而是在对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及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建立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并以项目推动教学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具体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和技能,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项目引导教学法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采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分析项目,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二者都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中做、做中学”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任务是具体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围绕一个具体教学内容或者技能的;项目驱动的项目是综合性、持续时间长的、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工作的复杂过程。任务驱动主要在课堂内组织,项目教学则延续到课外。

1.3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无论是项目导向还是任务驱动,都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并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承担不同的项目(任务)角色,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协调、统筹等合作方式来共同实施项目、完成项目、总结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在合作中创新和完成项目(任务),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式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的实际能力。

2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根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任务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根据对会展策划与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以及参照了国家关于会展策划师等岗位的描述和职业标准,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会展(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项目的市场调研;②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运营管理及相关活动等方案的策划;③会展项目的销售;④会展的现场运营管理。⑤展会活动的全程策划协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典型任务的对应关系。(图1)

根据图1的分析,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会展策划前的计划——会展立项策划方案的形成——会展策划的具体运行与实施——会展策划的评估的工作基本过程进行组织,使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了解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在实现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化基础上,结合会展活动的四个主要类型——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奖励旅游,设计了四个项目(学习情境)。每个项目里设计了4-5工作任务(子情境),涵盖了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且每个项目中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在每个具体的会展项目中都反复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尽管工作过程是重复的,但由于项目不同,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 学生的会展策划与管理的能力得以不断强化和提升。

3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3.1 知识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流程;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技能。

3.2 能力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能够对某一会展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能够与团队合作完成会展活动的策划方案;能够围绕会展策划方案开展推广和实施工作;能够有效地对会展项目实施管理和评估。

3.3 素质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观念、职业精神;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基础与实践并重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踏实肯干,执着敬业的价值观和处世的态度。

3.4 整体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在对该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基础上,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提出了对应的能力和知识目标,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了标准参照,更加科学,也保障了整体教学的有效进行。

4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的保障

4.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项目课程,以真实的会展活动框架,按照会展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有全面的掌控,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所以,为配合课程的有效进行,必须围绕课程打造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4.2 模块化教学 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为保证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工作任务的有效开展,该课程的时数安排必须打破2课时为单位的组织,按照内容,可设计3~4课时为一单元,灵活实现地的模块化课程教学。

4.3 教学场所 在《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每个项目的完成都以某个会展活动形式的完整举办贯穿始终,所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托会展专业的实训场所和实训条件,来辅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4]沈伟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2(1).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144 in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By a random number table,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umanistic nursing was adopted.The QOL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y GQOL-74,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ref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fter finishing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GQOL-74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function,mental function,physical performance,and social function with regard to GQOL-74 score,and differenc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Humanistic nursing;Quality of life;Nursing satisfaction

心血管内科临床收治患者相对年龄较大,慢性病居多,且多数合并有其他合并症,病痛的折磨和长期住院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人性化护理是指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一种护理模式[3]。人性化护理要求护士不但要重视医疗及护理操作,更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问题[4]。本文就人性化护理服务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41~76岁,平均(56.7±6.9)岁;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40~78岁,平均(56.9±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用药观察、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除常规护理内容外,主要补充和加强以下几点内容。

1.2.1环境护理 病房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休息场所,病房环境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医院这个特殊机构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陌生感,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开窗换气3次/d,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在病房和走廊墙壁上粘贴温馨提示标识,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自觉降低语调,尤其夜间执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要尽量只开床头灯,控制仪器发出的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1.2.2饮食护理 慢性病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充足的营养供给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加速康复。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充分考虑心内科疾病的特点,建议患者多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牛奶等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1.2.3加强巡视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身体状况及疾病程度做出准确评估,并记录在册,根据患者病况不同定期进行评估,随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变化情况,除了正常的护理巡视外,对于高危患者应当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体征变化情况,告知患者一旦发现不适应当立刻利用床头呼叫器呼叫护士。对于特殊用药的患者应当做好用药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立刻对症处理并反馈给值班医师,必要时停药,将患者的用药情况纳入交接班记录,对于高危患者和特殊用药患者要双人床头交接。

1.2.4安全护理 心血管内科的安全护理一直是重点环节,由于所患疾病的因素,加上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在院治疗期间往往存在多种多样的风险因素。为了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在病房内设置各类辅助装置,病床加装床栏,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易湿滑地面铺设防滑垫并用醒目标识提醒,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安排专人负责病房安全设置的检查和维修,定期进行维护,将结果记录在册,责任到人。

1.2.5心理护理 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治疗,长期治疗仍未见好转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抗拒治疗。考虑到心内科患者的特点,护理人员应当找准切入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心结所在,安抚与开导患者,说明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要求护士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沟通交流技巧和人文学、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

1.2.6健康教育 与传统模式的健康宣教不同,人性化护理充分考虑到以往工作中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不再单纯采用责任护士一对一宣教的模式,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宣教体系,除了责任护士按计划宣教外,定期为患者举行专题讲座,针对心内科常见疾病的特点、治疗及康复知识进行教育,印制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患者,利用病房电视实施多媒体教学,用多元化的宣教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记忆程度,拓展患者的知识获取途径,提高宣教效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5]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对比,并在干预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GQOL-74共包括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4个方面,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护理部统一问卷,将患者的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已经转型为服务型的经济实体,因此必须有高度的服务理念,才能为医院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6-7]。护理服务作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重视患者的需求,从以往的以治疗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切实考虑患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8-9]。对于心血管内科而言,患者相对固定,年龄层偏大,多为慢性疾病且合并症较多,在此环境下,更应当强调患者的心理感受,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0-11]。人性化护理强调以人为本,在工作中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制定护理对策,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精神、社会、生理、心理等全方面的服务[12]。胡小红[13]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用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赵芳[14]研究也指出,人文关怀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2.6%上升至96.7%,提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符合当下患者的护理需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在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人性化护理更具有立体性[15],补充了传统护理中的不足,不但强调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更强调环境、饮食等护理细节,全方位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并且加强了传统护理中不足的地方,如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生存质量也到了全面的改善。从护理满意度调查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性化护理强调与患者的互动,并且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关怀和重视溢于言表,从而获得了患者的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更符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从环境、心理饮食、安全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颖,王凤霞.心血管内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7):116.

[2]王美英.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的护理策略[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210.

[3]金蓉.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716-717.

[4]黄艳.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2):263.

[5]金纳新.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56.

[6]许虹波,姜丽萍,尹志勤,等.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32-335.

[7]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5(7):40-41.

[8]李姝颖.护理在CCU监控室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9(29):777-779.

[9]朱梅.老年重症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27-228.

[10]沈婵娟,曹培国.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 37(1):87-90.

[11]陈朝华.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8):1770-1771.

[12]孙淑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1206-1207.

篇6

中图分类号:S6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91

近年来,华亭县按照 “稳定面积、强化管理、提升效益”的总体思路,以新幼园管理、挂果园提质增效、丰产园高产高效和低产园提升改造为主的果园标准化管理为重点,不折不扣的落实土水肥管理、高接换优、抹芽拉枝修剪、防病治虫、幼树防寒等关键性措施,优化思路,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使果园早果丰产,为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提业支撑。但是,与一些核桃产业大县相比,华亭县规模种植起步较晚,经营管理粗放,特别在果园管护技术应用推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

1 存在问题

1.1 基地管理粗放

因思想认识落后和短期利益驱使,果农意识观念淡薄,对一些栽植技术不懂,加之一些散种区域犁耕耱压人为破坏现象严重,造成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低,部分果园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目前,全县核桃累计栽植面积1.75万hm2,但挂果园面积只有0.4万hm2,仅占果园总面积的 1/5,产业效益提升难度较大。

1.2 服务机构不健全

因机构编制紧缺,目前各乡镇林业站建设有名无实。部分乡镇指定1~2名干部兼职负责林业工作,果园管护专业化水平不高,日常管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影响了经济效益。

1.3 经费投入不足

受财力所限,近年来,县财政每年只落实部分苗木基地建设补贴,而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有限。

2 建议及对策

2.1 是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统一组织领导,明确建设任务,逐级靠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落实。县上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落实核桃管理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果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总,随时调度,确保管理措施的落实。组建乡镇果树服务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实行目标管理,乡镇与林业站,林业站与工作人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按照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要求,常年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示范,指导果农不折不扣的落实核桃幼园管理各项措施。

2.2 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全面提供高效服务

围绕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优质核桃标准化管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高效防治技术。县、乡、村要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保证科技服务效果,增强技术水平。具体而言,应做到:及时更新核桃科技信息,并加强传播效果,建立专门的服务网站,并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保证网站信息的及时性与完整性,通过强化信息交流,完善科技传播;建立健全科技服务机制,重视对科技服务队伍的建立与管理,在核桃基地村设置专门的科技服务机构,并加强乡与村的队伍联系,保证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与充分体现,通过科技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强化科技知识推广,完善科技运用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核桃良种繁殖体系,通过良种育苗基地的设立,完善核桃生产环节与生产质量,保证核桃的良好供应;加快普及核桃主要实用技术,推广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间作套种、适时采收、科学调制等丰产栽培技术;重视核桃低产林改造,并加大力量推进低产林改造步伐。在前几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造力度,提高改造成效;强力推进核桃标准化生产,规范丰产栽培技术方法,探索病虫害防治新方法,确保核桃丰产增收。

2.3 建设核桃管护队伍,实行核桃精细量化管理

通过进一步完善核桃管护体系,成立核桃产业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乡核桃林场,对部分核桃园进行对外承包,对集中栽植和分散栽植户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制定管护措施,并进行量化考核,按照考核成绩予以奖励或惩罚,以全面加强核桃管护力度。同时,邀请核桃专家、教授及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对乡域核桃从栽植到挂果到丰产进行全程管护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核桃的生长率、产出率及挂果率。

2.4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成F代精品核桃园区

为全面推进核桃基地建设向精品园区化发展,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为目的,以疏通基地道路路网为目标,加强核桃基园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将全县核桃园区建设打造为现代精品核桃园区。

参考文献

[1]马桂梅.核桃采果后果园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29-130.

篇7

庄浪县地处黄土高原,属全国苹果栽培的适宜区域,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大部分地域具有发展绿色和有机果品的优势和自然条件。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苹果产业现状

近年来,庄浪县依靠优越的自然气候资源条件,全县上下齐心合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栽植、整乡推进、整流域发展的思路,统一规划布局,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

1.栽培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基地逐步建成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全县苹果面积1.23 hm,苹果园占总耕地面积的28.9%,全县人均占有苹果园0.04hm,初步形成了以水洛河、葫芦河、庄浪河流域河谷川等地为主的优质苹果生产带,培育出了14个苹果生产专业乡镇和56个评估生产专业村,其中万泉、阳川、朱店、大庄、卧龙、南湖、赵墩等乡镇基本实现了苹果栽植集中连的规模,全县苹果适宜区苹果栽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产量单产稳步提高,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目前,全县苹果挂果园0.50万hm,产量11.50万t,平 均产量达2295kg/hm;果品总产值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71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果园收入最高的超过4万元,果农果品年收入最高可达20万元以上。全县果园收入客观,苹果生产重点推广矮砧宽行密植、果园覆 沙、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杀虫灯、性诱剂、粘虫黄板、防雹防霜网应用等先进实用技术,苹果生产的科技含量得到了大提升。截至2011年底,全县果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超过70%;95%的苹果园实现了无公害生产,0.69万hm果园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77.47hm果园获得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生产基地认定。

3.创建上百公顷以上的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省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4个,其中万泉镇用矮砧宽行密植、沙田覆盖创建的国家苹果标准园得到农业部领导、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专家及各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认为该果园的模式具全国一流水平。

4.服务体系逐步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县14个苹果主产乡镇组建成立了果树服务站, 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常年驻村入园指导生产,培训果农。同时,在苹果生产重点乡镇培育成立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并积极培养扩大果品经纪人队伍。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苹果良种苗木繁育、果品贮藏、包装、加工、销售等相关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培育的"紫荆红"牌苹果已成为著名商标,苹果产业初步形成了产、贮、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庄浪县苹果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够,苹果产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部分干部、果农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潜力认识不够到位,苹果产业发展的宣传和政策措施得彻底全面落实,技术推广、果农培训不能完全领先果业展。另外,果业部门仅限于果业技术的推广和果业生产服务,对果品产业发展的其他方面参与管的甚少,苹果苗木质量、土地流转、果品质量安全、果品交易等方面产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决,严重影响到全县苹果产业的发展。

2.管理欠缺,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没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苹果园缺乏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部分果园还处于粗放或半粗放管理状态,特别是个别新建园和幼龄园还有毁苗现象出现,苗木定植后成活率低,补栽不及时,影响到全县苹果整体推进伐。成龄果园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果园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导致单产低,

总产量少,优质果率和果园整体效益不够高。

3.体系不全,果品产后各环节还没形成有体。全县大部分果园处于果农自主经营,分散管理的状况,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果品交易市场设不全,品牌的知名度不够高,大部分果品销往本地和省内,外销相对不畅,个别区域还存在"搭车"销售现象,致使果品价格不够高。果品产后贮藏加工营销等环节建设不全,产贮、加销等产业发展有机体还没真正形成,产业链条短,产后附加值低,优越的资源优势没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果品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建议

1、科学谋划发展,合理调整布局。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利用一系列低产田改造项目,加快建设生态化果园建设,进一步扩大果园面积,保障我县规模化集中连片示范园的建成。

2、完善制保护政策,鼓励苹果产业发展。一是划定产业保护区域,杜绝破坏和污染产地环境的现象发生;二是设立科技推广和攻 关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产业创新;三是制定配套政策,争取项目建设,四是加大投资力度,壮大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

3、重视标准化建设。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认识,做好巩固提高工作,按照区域规划抓好果品产地建设,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专市专批,专柜专营目标,提升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

4、推动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推广。要大力推进大型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技术示范区域,积极支持大户承包推广,加快品种更新,调整产业结构,使整体效益提升不断加快,使我县苹果产业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5、促进协会工作,支持加工企业发展。要鼓励果农协会和苹果企业发展壮大,对新建扩建加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吸引县内外能人富户投资办厂,经营市场,全面提升市场集散功能和果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建立协会联基地,市场加果农的利益共同体,加快苹果产业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田利. 庄浪县苹果产业发展经验.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广西教育出版社

[2] 刘汉成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5期

篇8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16-02

滨州作为市辖区,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品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于绿色生态观光,休闲果业观光也随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休闲观光果业主要通过走进果园的方式,让市民感受到果树季节生长的发展变化,做到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并通过多种休闲附加产品来丰富休闲观光旅游,让果园经济、生态文化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果业发展的生态、休闲、科普、经济等功能,从而推动休闲观光果业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1 滨州市城郊型休闲观光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作为滨州市辖区的休闲观光果业,主要是依托地方果业特色、黄河水系观光带、景区景点、设施栽培、综合农业区进行建设而形成了不同的观光体验或休闲度假发展类型。当前滨州市辖区的休闲观光果业主要点达到16处,果树品种主要有冬枣、黄金梨、火龙果、无花果、葡萄、苹果、山楂、杏等15个品种。由于各果业观光园发展特色不一,规模及发展程度不一,经营效益也有较大差别。

1.1 地方果业特色型

滨州的果业特色是冬枣,冬枣由于皮薄脆甜,深受市民的欢迎。雁来红冬枣采摘园是滨州市辖区比较大的自采摘园,该园建立于2003年,园区规模6.67 hm2,当前冬枣已进入盛果期,每年吸引着淄博、济南、潍坊、廊坊、天津等省内外的游客20余万人,为枣农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1.2 黄河水系果业观光型

黄河是母亲河,滨州一直致力于发展沿黄特色经济带,其中突出的是梁才张王上梨下莓园,建立于2004年,规模24 hm2,“上梨下莓”立体式休闲观光果已初具规模。春天在这里观赏梨花,夏季采摘草莓,秋季采摘黄金梨,平日里感受黄河母亲河风光,吃住渔家乐。每年吸引博兴、沾化等市内游客5万余人,创造经济效益50余万元。

1.3 景区景点果业观光型

依托景区景点进行建设,果园建在景区内外,市民在果园游玩的同时,还可以在景区游玩,或吃住在农家乐,三河湖“百果园”就是其中代表。三河湖“百果园”依托三河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该园建立于2009年秋冬,园区栽植不同月份成熟的桃、苹果、梨、山楂、柿子、石榴、枣、葡萄等果树,使之成为春天看花、夏天赏叶、秋天摘果、冬天踏雪的田园情趣体验区。每年主要吸引博兴、东营、天津等省市内游客8余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 000余万元。

1.4 设施栽培特色果业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适合本地的经济效益高的特色水果进行设施栽培,供游客进行自由采摘,比较有特色的是滨州天宝农业园无花果采摘和腾达农庄火龙果采摘。滨州天宝农业园无花果采摘基地有3.3 hm2设施栽培无花果,该园建立于2012年底,引进美国无花果鲜食品种波姬红为主,其他如布兰瑞克、金傲芬、新疆早黄等5个品种为辅的无花果品种。腾达农庄火龙果采摘基地建立于2009年3月,采用先进的设施栽培方式使火龙果实现“南果北移”,让北方人在家门就能看到火龙果、品尝到火龙果。到该设施栽培果园游玩的主要是家长带孩子观看果实,体验感受采摘的快乐,每年吸引主要是市区等游客5余万人,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1.5 综合农业区特色果业型

依托农业产业园进行建设,果业种植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比较有特色的是滨州万绿农业园区。滨州万绿农业园是一家以绿色果蔬种植为主的旅游休闲园,并栽植了苹果、葡萄等果树,在进行农业采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果树采摘,采摘内容非常丰富。每年吸引主市民带孩子进行综合体验,人数1万余人,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时间比较单一

由于果树生产的季节性与管理限制性,比如夏季的用药管理期,游客就不能随意进入果园,单一的果业休闲观光最佳时间仅为春季的看花期和秋季的赏果品果期,从而导致游客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较大。

2.2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果品生产基本上是以单户经营为主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存在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致使果园园容园貌外观不整齐、果树品种混杂,加之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管理接待水平差[1]。

2.3 果品品牌包装宣传不够

果品观光缺少品牌包装,缺少地域特色,未形成品牌合力与影响力,加之宣传不到位,仅为当地及周边区域知晓,也就是近郊生态观光采摘,难以实现外地团队的观光采摘,宣传广度与深度还需进一步提升拓宽。

2.4 与果业文化有机结合不够

一些观光果园“农““果”味不强,果业科技文化气息不浓,无法让人体验到果品文化,无法让人感受到科技给果树带来的效应,多数果园只是简单的采摘活动,没有果树栽培、果品文化长廊,削弱了对城市消费者的吸引力[2]。

3 发展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发展休闲观光果园,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发展休闲观光果园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发展观光旅游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做到生态环境友好。

3.2 经济性原则

发展旅游观光果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开发多种项目。如以采摘为主的观光果园,游客数量的季节性变化非常大,年内分布不均匀,在非采摘季节要开发新型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增加农户收入。

3.3 参与性原则

自己动手、参与其中已经成为当前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旅游方式。城市观光休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将休闲果园生产的环节纳入旅游项目中,让消费者体验多层次的农村生活乐趣。

3.4 突出特色原则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中,鲜明的特色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中,要根据果园自身的特点,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果园的特色更加鲜明。

3.5 文化性原则

在充分发挥水果食用和观赏特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掘蕴藏在水果中的文化内涵,在果园的环境发展中应体现出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4 发展对策

4.1 做好系统规划

做好观光果园要长远考虑,制定一个适宜的系统发展规划,需要认真分析市场,对类型和建设要点要胸有成竹,发挥独特生态优势,在果园的规划、布局、设计等方面考虑周全。观光游客都有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要充分展示果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要积极推出集观光、采摘、品购、学习、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式项目,方便游客参与,可举办火龙果、冬枣、无花果、黄金梨等主题展览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休闲果业的知名度。

4.2 做好基础条件建设

良好的果园建设管理和优质的果品是开发旅游、观光、采摘的前提和保证,基于果园完整的基础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并借助观光果园优势,向游客展示现代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品园的现代风貌。在原有果园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丰富景观群落的同时,对果树进行规划配置,形同植物专类园,但仍以生产功能为主,其观赏效果却大大加强。要进一步加强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提升果园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使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采摘园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3-4]。

4.3 做好科技创新应用

加强对果树资源和传统名优果品品种的保护利用,加快果树新优品种选育与引进力度,推进主要树种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主栽品种,形成具有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大幅度提升果品的优果率,形成具有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推广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省力关键技术,推进新型农机农艺的融合,提高果园设施化水平,延长鲜果供应期,减少气候对果业生产的影响。

4.4 建立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由技术人员、职业果农牵头实施,覆盖果区的示范园,并发挥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技术服务作用,形成以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新型技术推广体系,支持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完善果农技术培训体系,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能扎根、敢创业的现代果农队伍,提高经营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带动和引领休闲观光果业的转型升级。

4.5 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对休闲观光果业进行“三安”技术生产,制定果品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完善市、县、乡3级果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贯通产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生产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产品可召回的机制,坚决禁用高残留农药和防止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着力构建从果园到市场全程监控的果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6 推进品牌创建发展

按照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企业品牌支撑原则,培育一批品质好、具有地域特色和南果北移的果品品牌,用特色来吸引观光目标,用品牌来建立声誉,并进一步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电商、微商等现代果品宣传业态,充分展示果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融合发展。

4.7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果业

鼓励多种方式推进观光休闲果业园区建设,支持建设融精品果生产、科技信息服务、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果业园区,用社会资金投入休闲观光园建设,打造出精品果业,并增加附属产品设计与生产,提高壮大休闲观光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形成“一业带多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5]。

5 参考文献

[1] 陈华玲,黎小萍,李洪波.关于发展观光果业的几点认识[J].中国果业信息,2007(11):7-8.

[2] 王斌华,姚忠华,陈思思,等.临安市山区休闲观光果园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9):382-383.

篇9

2开发平台及工具系统

采用C#语言编写,以Microsoft.NETFramework为开发平台,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为工具,数据访问与存取采用ADO.NET技术。ArcGISServer9.3为GISAppServer,通过ArcSDE+MSSQLServer实现数据存储;单机系统采用ArcGISEngine组件结合Access进行集成二次开发。采用ArcGIS9.3、ArcGISGeostatistical、GS5.3等软件进行数据的前期处理。在系统中,通过ArcGISEngine提供的地图浏览工具可实现GIS数据加载、地图缩放、漫游、数据查询等功能。

3系统组成与功能标准化

果园信息服务查询系统供果农、管理人员等进行查询与管理,根据不同用户对象提供不同的功能,通过后台维护进行功能控制。根据果树生产中的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主要生产环节,设计系统功能。

1)园区概况。主要介绍园区的基本情况、农业资源、种植历史、果树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规划等。

2)果园档案。果园档案主要功能是供果农、管理人员、消费者等进行果园信息的管理与查询。系统以“农户+品种”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来与果园信息、农事操作相关联,对各种农事操作进行记录并管理。采集生产者农事活动记录、投入物记录、收获记录等构建果品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管理单元区域各个生产者姓名、面积、土壤养分、树体状况、果品质量等信息的管理、查询。针对消费者(包括批发商)的需求,实现产品基本信息查询(品种信息、农户名称、光温水土壤产地环境信息等)、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信息查询(种植时间、结果年限、种植过程中肥水投入情况、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等)、采收后信息查询等。用户可通过对果园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工具查找到想要了解的地块所在位置进行信息查询,或直接输入果园单元编码进行查询。系统直接以表格形式分页列出包括农户姓名、果树基础情况、管理情况、农业投劳记录、采收记录、农药肥料的采购及使用情况记录等在内的果园档案记录。用户按月份进行查询,系统自动列出该单元果树当月所有的农事操作记录。

3)标准化栽培管理。为提高果树栽培的科学性,以园区主栽或推广果树品种为对象,整理归纳了果树品种介绍、育苗技术、建园、果园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标准化生产、采收等信息。针对纯文本信息显得生硬、呆板的问题,对于一些用文字描述很难表达清楚的部分或技术要点,在资料的表述上尽量采用图像等形式,使之直观易懂。以标准树形、枝形、果形等图形为基础,按不同栽植密度、不同生长年龄、不同产量水平给出果树的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措施,并辅以大量照片或图片进行直观的介绍,供农户参阅。

4)科学施肥。果树种类不同,其需肥特性也不相同。为深入推广果园科学施肥技术,系统利用果树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形成、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的特点和现行的技术,构建了果园推荐施肥模型,辅以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果树缺素症状、肥料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果园影像图为基础,按“户+品种”划界为基本单元,通过各单元采集的土壤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用地统计方法,进行Kriging空间差值来制作土壤养分图[7]。将果树品种树龄、肥料分配和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施肥比例及用量等内容整合嵌入推荐施肥系统,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及果树需肥规律,在土壤养分含量的基础上,给出不同单元果树适宜的施肥量。系统在进行施肥决策时,所有“条件”在一个界面完成选择输入,在“条件”方面系统调用前期采集的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果树品种、树龄、土壤养分测试值等),以简化咨询流程。农户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及自身经验对界面中参数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后,点击“计算施肥量”进行施肥量计算,系统自动打印施肥推荐卡。施肥推荐卡上包括该单元地理位置、用户姓名、果树品种、树龄和株数、土种类型、土壤养分测试值、目标产量、总肥料用量和各期追肥用量等内容,更加直观地为农民提供土壤资源情况和安全施肥信息。

5)病虫害防治。以果树主要病虫危害特征为基础,配备大量特征图片,提供相关病虫害信息及防治措施,为农户准确识别病虫害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服务,同时介绍果园杂草、自然灾害防御、农药使用等相关知识,为果农提供了先进的果园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治技术。

6)影像课件。结合果园生产现状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以适合果园推广应用的标准化技术为主题,制作适合贵州果农文化水平的果园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实景课件或flash+实景课件。影像课件的生动直观性为农民提供快捷、方便的导航服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7)后台维护。主要用于维护和更新技术资料数据库。网络版系统中果农或技术人员可通过后台的“数据更新”栏目添加农事操作信息(中耕、修剪、施肥、施药、采收等),经过管理员审核后进行信息。单机版和触摸屏版系统中果农将农事操作等录入特定表格,管理员通过后台窗口的“内容管理”栏目导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增加、更改或删除操作。系统还提供了数据查询和数据导出功能。

4系统应用

近年来,贵州省开阳县农业局、贵阳市南明区农水局、贵州省关岭县农业局等引入标准化果园信息服务查询系统在当地标准化果园进行推广应用,以提高果园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系统以当地影像数据为基础,测绘开阳县禾丰乡枇杷基地20hm2,划界基本单元15个;南明区永乐乡桃园30hm2,划界基本单元37个;关岭县板贵乡火龙果园14hm2,划界基本单元7个单元;锦屏县龙池柑橘园66.7hm2,划界基本单元30个。利用GIS技术建立背景本底数据库,根据当地果园主栽品种、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等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系统已在开阳县枇杷基地、南明区桃园、关岭县火龙果园、锦屏县柑橘园应用,为标准化果园精准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篇10

1.1 编好技术人员网,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一是在加强现有县乡果技人员的培训、管理基础上,培养一批乡土果业技术人员,充实县乡果业技术人员,按照乡镇果业面积,每133.33hm2果园配1名果业技术人员,健全技术人员网,满足果农技术服务需求;二是以基地、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脐橙标准化修剪、喷药、采果等专业服务队,健全技术服务网,提高脐橙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1.2 编好病虫防控网,确保产业安全

充实一批基层果业技术人员,确保技术力量和防控经费,完善柑桔病虫害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柑桔黄龙病、桔小实蝇等危险性病虫害的观察、监测、调查、信息上报、信息、预测预警、应急处理等,编好县、乡(镇)和果业基地综合防控网络,确保产业安全。

1.3 编好果品销售网,提高果品价格

开展主攻城市免费品尝推介和专销区建设活动,巩固开拓主攻城市脐橙销售市场;加快设立高档社区直销点和大中型超市信丰脐橙销售专柜;加强农超对接,引进超市到信丰建立水果直采基地,拓宽脐橙销售渠道。同时,抓紧贮藏库建设,引导果农、合作社、营销加工企业加大贮藏量,延长供货期,避免集中抛售,提高果品价格。

1.4 编好线上淘宝网,促进脐橙鲜果销售

加强信丰脐橙网站建设,利用信丰脐橙网站的网络技术优势,搭建信丰脐橙“微博营销”和“网上脐橙树认养”活动平台,鼓励引导营销企业、合作社和社会各界通过开设淘宝店开展信丰脐橙果品购销。同时成立信丰脐橙网购协会,规范网上脐橙销售行为,编织信丰脐橙网上销售网络,促进脐橙鲜果销售。

2 走好“四条路”,促进脐橙产业持续发展

2.1 走好高品质栽培之路

一是抓好标准果园创建工作。重点抓好标准果园创建技术培训和标准果园创建技术措施落实,推广大枝修剪、节水灌溉、生草栽培、花果管理等八项主推技术,重点引导果农安装滴灌、杀虫灯等设施,提升全县脐橙管理水平,提高信丰脐橙果品质量;二是调优品种结构。引导果农通过高接换种和在新开发果园种植早晚熟和特色柑桔品种,调优柑桔品种结构;鼓励全园柑桔黄龙病清除果园转产种植非柑桔类果树,调优信丰果树品种结构,丰富信丰水果种类,延长鲜果供应期。

2.2 走好优质品牌打造之路

一是坚决打击早采、催熟、染色等损害信丰脐橙品牌的行为,确保信丰脐橙的天然品质。二是加强“信丰脐橙”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在统一赣南脐橙品牌的基础上,规范使用“信丰脐橙”证明商标,并在全县推广使用农产品身份追溯防伪标贴;要对“信丰脐橙”证明商标、防伪标贴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跟踪管理。三是加强对信丰脐橙包装箱生产、销售的管理。指定印刷企业按照标准式样生产信丰脐橙包装箱,坚决打击不规范的脐橙包装箱生产厂家和经销户。四是严格要求信丰脐橙经销商按照“三统一分”(即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宣传口径,分级销售)的要求规范销售行为,严厉打击各种损害信丰脐橙品牌的行为。五是进一步加大信丰脐橙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在主攻主销城市举办果品推介会、刊播宣传广告组建专业流动宣传队等多种形式,提高信丰脐橙的市场知名度。

2.3 走好家庭农场扩展之路

篇11

1 珍奇瓜果园的建设

利用现代化温控玻璃温室,经过温室室外造型与室内的艺术性造景,品种布置、多种栽培方法相协调配合,充分体现珍奇瓜果的丰富多彩,使园内周年瓜果满棚,同时融趣味性、观赏性、教育性和室外推广为一体的旅游区,以此吸引人们来观赏、参观国内外各种瓜果品种,并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理念,了解新品种瓜果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同时享受舒适的生态环境,并带动农业产业的观光旅游发展。

1.1 珍奇瓜果园与配套温室的建造

珍奇瓜果的主体结构建议由玻璃组成,顶部可由钢材结构和阳关板结合建造,这样可形成明亮、大方且稳固富有现代气息的整体,温室的顶部安装能够活动的50%防晒进口黑纱网,两侧安装水帘和抽风机,可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让参观的游客感觉舒适,冬暖夏凉。

1.2 园内艺术布局

在园内建设喷泉、凉亭、假山、小桥流水以及金鱼池等等,体现山水的自然协调性,带给游客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搭建多种不同类型的竹架,布局应灵活、复杂多样,使每个竹架就像一件大自然的艺术品,同时应适宜植物的生长需要,果园内道路回环相通,移步景异,让游客犹如进入大自然中,增加其观赏兴趣,。

1.3 栽培的形式多样化先进化

可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栽培植物,目前国内主要的栽培方式有华南地区常用的沙培、深水培和无机机质,北方地区常用的有机质无土栽培,配合立体栽培方式,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栽培技术,供肥供水运用喷灌、滴灌和电力输送方式,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与适宜的肥力,让植物良好的生长,将科技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

1.4 栽培植物品种应具有奇异化和观赏性

周年种植国内外出名、优良、奇特、稀有的各瓜菜品种。棚架主要种植可供观赏的瓜类品种,结合气候变化与季节种植的品种不同,让瓜棚一年四季都处于瓜果满棚的状态。例如周年种植大头瓜、凸肚刺瓜以及玩具南瓜。地面种植供观赏的花卉和蔬菜类,可将鲜花与蔬菜相间种植,或是种植在盆栽或是槽内,或者是悬挂在瓜架下,艺术化的组合摆放,使瓜果菜相应成趣,从不同角度能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

1.5 周年可观赏性

为了满足在不同时期的游客进园参观,珍奇瓜果园应具有周年可客观赏性,这样就给园内的植物的管理栽培带来较大困难,多数的瓜菜品种都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想要使一株瓜苗长盛不衰是不现实的。经过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运用不同瓜架错开播种期、高苗定植和盆栽等多种方法,较好解决了衔接的问题,使游客不管在何时入园观赏,都能够见到奇异的瓜果世界。

2 珍奇瓜果园的周年种植技术

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开展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无土栽培、滴灌技术等。在管理上做好植物基质消毒、水肥管理,各植物修剪整枝与病虫害防治,将趣味性、观赏性和科教性溶于一体。

2.1 观赏植物品种的选择

2.1.1 观果类。对这种蔬果的观赏主要是观赏其果实为主,果实千姿百态而且果形奇特,果色较为鲜明,其观赏性较强,招人喜爱,例如观赏玩具南瓜类的白蛋、瓜皮、玉女、佛手、龙凤瓢、金童等,表皮存在凹凸小瘤状南瓜、白皮南瓜、巨人南瓜、元阳南瓜、东升南瓜、永乐、青葫芦、金丝瓜、蛟龙、樱桃番茄、黄皮灯笼椒、红鹰五彩椒、阳光五彩椒、红皮灯笼椒、象牙椒、黄蜡天椒、五指茄、非洲红茄等,这类蔬菜不仅形状奇特、而且株型美观、五颜六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1.2 观叶类。对这类蔬果的观赏主要是观赏其菜叶为主,菜叶的颜色鲜艳多彩、五彩缤纷或是叶形奇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例如甘蓝类的桃鹰、白鹰、红鹰、白孔雀、红孔雀、白露、白鸥、球茎甘蓝、羽衣甘蓝等,七彩菠菜、紫叶生菜、观音菜、土人参、冬寒菜、红叶生菜、细菊生菜,清香菜、薄荷叶、玉丝菜、新西兰菠菜等,这类蔬菜的茎叶有金色、深红、紫色、黄色、绿色、桃红、白色等7种颜色。

2.1.3 观花类。对这类蔬菜的观赏主要是观赏其花为主,例如黄秋葵、夜香花、荷花等

2.1.4 花卉类。根据不同的季节,摆设和种植各类不同的花卉。除了种植生长周期较长的杜鹃、玫瑰、海棠等,还应种植以一些名贵和观赏性较强的花卉。例如春季可种植文兴兰、红掌、蝴蝶兰、等品种,夏季可种植鹤望兰、虞美人、荷花等,这些品种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2 果园种植季节安排

在春、秋、冬季在果园内植物品种的种植安排相对容易,但在夏季,珍奇果园内的种植品种最难安排,因为在夏季,温度较高,需要安排能够耐热的植物品种,例如紫贝菜、老鼠瓜、苦瓜、本地南瓜、广东黑皮冬瓜、盆栽观赏辣椒及红豆角、刀豆等瓜菜,花卉类的植物可选择盆栽的虞美人、杜鹃、鹤望兰等。

篇12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212-02

1 引言

苹果在果树栽培中占有较重要地位,特别是滨州市以栽植红富士苹果为主。红富士苹果由于品质好,且具有晚熟、丰产、耐储存的优势,果农进行了大进行面积种植。但是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园管理措施不得当,技术落后等原因出现了果形不正、品质差、果园效益低下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一课题,经过多年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了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解决了果农在果园管理中的实际困难。

2 技术要点

2.1 栽植

红富士苹果栽植应避开重茬果园,建在地势较高、土壤透气性好的地块,最好建在沙壤土质的地块上。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红富士苹果建园要避开工业区,在距离工业园区5 km以上的地方栽植,这样可避开污染。栽植品种以短枝红富士为主,提倡挖沟栽植。栽植密度株距2.5 m,行距4 m效果最佳。果树走向以南北行为主,挖50 cm见方的深沟,挖沟时间大约在阳历10月底到11初,把生土和熟土分离。沟挖好后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日晒雨淋,既能冻死一部分害虫,也能对土壤进行熟化。经过一个冬天后,来年3月上旬栽植即可。栽植时沟的底部要铺稻草或者是麦秸,并撒施尿素调节碳氮比,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2 土肥水管理

通过扩穴深翻、秋施基肥、中耕松土、果园覆草等多种措施综合利用,使果园熟化土层的厚度达到60~80 cm,土壤有机含量达1%以上。红富士苹果定植后1~2年,行间可间作花生、绿豆、毛叶苕子、紫花苜蓿、三叶草等。穴储肥水是比较好的肥水管理方式,挖沟或穴施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 kg,磷肥50 kg。然后覆盖麦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止果园杂草出生,又便于果园作业,经过一年的环境变化,麦草腐烂后,对果园进行深翻,配合施入少量氮肥,调节碳氮比,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证果园土地肥沃。土壤的通透性好,便于土肥水管理。新栽植的红富士苹果定植后,当新梢长到100 cm以上时,开始追肥(尿素),每株1~15 g为宜,半月1次,促进快速健壮生长。据报道,花芽分化前施氮与磷肥有利于花芽分化。总之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越有利于增强树势,增加树体的抗逆性,让果树健康的生长,生产出优质的果实。

土壤中的水是通过溶解土壤中各种养分,进入植物体内来维持植物生长的,所以控水要适当。控水控得太厉害了,根系不生长,对营养吸收不足就会反映在枝叶花果上了,所以过度控水或缺水时也会诱发缺素症。当植物感到缺水的时候,会产生脱落酸ABA,抑制营养生长。红富士苹果既怕旱也怕涝,在果园管理中,雨水少的年份要及时浇水,浇水要以滴灌为主,不要大水漫灌。雨水多的年份要在果园四周挖排水沟,注意大雨后果园的排水工作,要做到大雨之后果园无积水。因为当果园土壤含水量超过35%的时候,果园极易造成病害的流行蔓延。红富士苹果自萌芽到果实成熟,需要充足的水分,总之果园土壤湿度要保证在一个合理值范围。果园灌水一般在萌芽前,春季灌水要适当晚一点,因为一般不提倡春灌,春天灌水过早不利于地温上升,也影响树体发育成长。秋季一般不灌水,冬初11月中旬灌封冻水,保持树体水分充足,增强抗寒性。

2.3 果园综合管理

果园管理的目的是培育强壮的树势,增强树体的抗逆性。首先要合理调控叶幕,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就要对树体进行合理地修剪,以达到果园最佳的光照条件。苹果树修剪主要分冬剪和夏剪(生长季修剪),冬季修剪保持“四基本”原则,即基本不短截,基本不回缩,基本采用长放,基本采用疏枝法。夏季修剪尤为重要。生长季修剪是达到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关键措施。夏季修剪主要有以下措施。

(1)抹芽、疏枝:当新梢长到5 cm左右时,抹去无用的芽和新梢。一般在5月上中旬,此时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养分。6~7月疏枝的目的是改善光照。

(2)扭梢:对竞争枝控制其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时间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3)摘心:早期摘心在5月上中旬,促进分枝占有余下的空间。后期摘心在7~8月份目的是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4)缩剪果枝:对冬剪所留过长的果枝,上间未座果的缩剪到有果部位。无果的果枝缩剪成预备枝。

(5)疏花疏果:为了节省营养,连年稳产,优质高效,这项措施是最关键的技术。一朵苹果花在开放的过程中要消耗1 mg储藏的氮氧营养,果树上有成千上万朵花开放,消耗的养分太多,会严重影响当年成花,影响树势。红富士花序间距应为25 cm左右,尽量留侧生的壮花序,必须疏除过多的花序。果园管理在花期天气正常,坐果可靠的情况下,采取以花定果技术,但必须配合人工或放蜂传粉确保坐果可靠。合理疏花疏果是红富士苹果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止红富士苹果大小年的重要措施之一。

2.4 果实套袋的推广应用

果实套袋既能使果实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又能防止农药的侵染,套袋的果实光滑鲜嫩,着色匀称,美观。同时也是保证果实绿色无公害的唯一捷径。

(1)套袋:在疏果3~4周后进行,在主要蛀果害虫进果以前完成。套袋前应进行喷药。喷洒无毒杀菌剂为主,波尔多液或者是石硫合剂即可。

(2)撕袋时期:采前15 d,将袋撕开以促进果实上色。果实上色时期要配合摘叶,转果,铺设地下反光膜的技术,保证果实全面着色,更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

3 结语

红富士苹果果园管理只有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以上管理方法,可生产出优质的苹果,果园效益就会明显提高,增加果农收益,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