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训练范文

时间:2023-05-15 09:53: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数学课堂训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数学课堂训练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59-01

“说”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目标要求:“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数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与他人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体现。结合教学实践,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说”的训练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说

当前,农村儿童以留守者居多,他们受隔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表现为胆小羞怯,不愿表述,不善交流,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发言的学生人数亦占相当比例。《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才会敢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亲切的语言,慈和的面容,富于亲近感的肢体语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没有怕说错的心理负担。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好胜心强,急于表现自己,极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要求其他孩子认真听,可从不同角度评价激励学生,如“声音真响亮”“说得好”“真勇敢”“你的声音真好听,不用急,慢慢说”“再想想”等等,充分肯定每个孩子敢于发言的勇气,激励学生有信心、有胆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要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发现自己说话也有亮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自信,敢于和其他孩子一样去说,进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次听语文课时,我无意间发现一向不爱发言的邓怡朗读课文声音甜美,很有感情,课后我与她交谈,特意表扬了她,后来数学课上开始主动发言,而且说得越来越好。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想说

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但在教师精心组织、安排的活动中,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故事化、情节化、具体化的实例,诱发学生说的欲望,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活动,提供大量的信息刺激,引发学生对身边数学有关的事物的好奇心。学生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促使大脑在情感的驱动下去想象,去思考,并急切地想说出来。

1、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时,教学活动从调查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入手,如何快速地知道喜欢某种活动的人数,让学生想办法并说出来。他们对课外活动十分感兴趣,听说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喜爱情况建立兴趣小组,都想着早点报上名参加,积极举起小手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情绪被极大调动,所以接下来的课堂异常活跃,他们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的调查办法,真可谓精彩纷呈。

2、加强合作交流,鼓励求异思维,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的异同,从而产生好奇,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巧妙引导,恰当点拨,让学生会说

学生敢说是前提,想说是基础,会说才是落脚点。只有学生会说,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说。学生只有目的明确,表述才会清楚,才能减少心理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以观察、操作、调查等实践活动为依据,抓住问题的关键,说到“点子上”。如教学《平均分》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6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都有哪些分法”,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分最合适?为什么要这样分?当学生说出“分得一样多最合适,这样分最公平”时,导出“平均分”的概念,轻松自然。

篇2

1.训练的目标不明确。由于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不熟悉,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要求不清楚,对知识点的教学在每一课时应当堂达成的目标和单元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界定不清。因此,在预设课时练习时,或在新授课时人为地拔高训练的要求,或在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及时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新知时学得很辛苦,目标达成率低,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复习课时没有新内容,学生参与率低,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训练的内容欠整合。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练习数量上“做加法”,预设的练习题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加之对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不甚清楚,无法根据训练的目的有机地选择题类,恰当组合形成有效训练。只能尽其所知、倾其所有为学生呈上一道“满汉全席”。造成了学生成天陷于“题海训练”之中苦不堪言。

3.训练的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轻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加之在工作中懒于动脑动手,习惯于拿来主义,把教材的配套的练习册的使用作为练习的主要手段,很少或从不对练习的设计进行有效的原创,基本不把动口、动手等实践性练习带入课堂。造成了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就是做练习,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训练的设计无弹性。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待进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5.训练的时间没保障。部分教师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新授内容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预设了活动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新授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掌握,因此课堂上互动多练习少,甚至没有练习的时间。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完成课内的练习,同时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导,教学的效益自然不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训练的对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追求:

1.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在“精”上求突破,追求意图明确,重质轻量,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由于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有效的练习活动一定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题量达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减负提质。所以,平时的练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精”上求突破,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切实提高练习的效率,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与学生,制订出适合本班的最佳方案。在备课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篇3

一、在问题解决中发散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的“四能”培养,即: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考虑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注重练学生思维,使他们形成发散思维,对他们的今后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一位教师创设带领学生去游乐场的情境。每个学生带了58元钱。游乐项目有以下4种:激流勇进28元,过山车30元,滑梯9元,摩天轮10元。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游乐项目,最好把58元钱正好花掉。

生1:玩1次激流勇进,玩1次过山车。28+30=58元。

生2:玩1次过山车,3次摩天轮。28+10×3=58元。

生3:玩1次过山车,2次滑梯,一次摩天轮。28+9×2+10=56元。

生4:两次摩天轮,3次滑梯。10×2+9×3=57元。

生5:玩一次过山车,两次摩天轮30+10×2=50元。

游玩即将结束了,教师分别让学生汇报游乐情况。听了学生的汇报后,教师问生4:“你剩的一元钱打算做什么?”生4:“我打算送给生5,这样她可以玩一次滑梯。”师问生3:“你剩的2元钱打算做什么?”生3:“回家把它放到储蓄罐里,攒多了献给灾区的小朋友。”

通过这道习题,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解决了乘加的问题,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了数学。

二、在尊重个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课本,用不同的方法来体验数学。比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课。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把4种车分类。

首先,教师出示了一个生活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图上有什么?

生:小轿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大卡车。

师:你认为这些交通工具,谁和谁可以是一类,为什么?

生1:我认为公共汽车和大卡车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小汽车和自行车是一类,因为它们是红色的。

生2:我看应该分3类,4个轮子的小轿车和公共汽车是一类;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是一类,6个轮子的大卡车是一类。

生3:可以按照大车和小车来分,公共汽车和大卡车都是大车;小轿车和自行车都是小车。

生4:小轿车、大卡车和公共汽车都是走快车道的,它们是属于机动车;自行车是走慢车道的,它属于非机动车。

生5:我是按照有挡风玻璃和没有挡风玻璃区分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受生活经历、知识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感觉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分类就会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数学”,并赋予他们充分的交流和表达的权利,珍惜学生那种想象的丰富性,让他们带着主观看法(哪怕是错误的),将感性认识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在算法多样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在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实现算法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选择算法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强迫学生选用教师指定的算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与他人的算法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距,提出自己算法的不足,从而产生优化自己算法的内在需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片段。

师:(讲台上摆放着一个大盒子,内装杯子,教师出示算式:17-8。)谁能根据算式编一道题?

生:超市里有17个杯子,卖出8个,还剩几个?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师展示了讲台上的杯子,盒子里有10个,外面还有7个,恰好17个。)

师:题目编得不错,谁能上来拿走8个杯子?

生:老师,我能打开盒子吗?

师:为什么要打开盒子呢?

生:因为外面的7个杯子要拿走8个,不够拿,所以要从盒子里面拿 。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了不够减,要向十位“借”的道理。通过这名学生的表达,其他学生在头脑中很容易就建构了“借位”的思想。

生:我两只手拿不了,给我一个塑料袋吧!

师:好!你怎么装?

教师关注学生怎么装,也就是让学生说出怎样算的问题。在这里,作了一个概念的转换,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动手,还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让台上的学生与全体学生共鸣,以学生装杯子的过程说出了教师要教的算理。

生:我先把7个杯子放在塑料袋里,再从盒子里拿1个放在塑料袋里,我就可以拿走8个杯子了。17-8=17-7-1=9。

师:真是个好办法。可是,塑料袋不是环保的物品,最好不用,还有其他办法吗?

除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之外,教师更重要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拿法(算法)来解决问题。

生:那个盒子可以拿走吗?

篇4

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 合作学习要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篇5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篇6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们应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人就这一方法的实践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先学――揭示学习目标

所谓“先学”是指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学习目标的揭示,要求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在揭示目标时,教师的语言应简明扼要,具有准确性和明确性,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订这样的学习目标:①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意义;②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先学”的指导。

二、后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所谓“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依靠自己或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明确教学内容:这里指的教学内容应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不能解决和掌握的问题,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倾向性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坚决不教。②明确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学尺度,明确知识应达到怎样的深度,避免出现“就题讲题”的现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除法”时,通过观察学生的先学成果,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运用竖式计算“7.65÷0.856=?”和“10.25÷12.5=?”时,并没有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同样的倍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失误进行点拨: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将除数的小数点右移使其变为整数,然后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右移同样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加0),被除数小数点右移的位数取决于除数小数点右移的位数。然后提出问题:“谁能说一下小数点右移位数取决于除数小数点右移位数,而不是被除数右移位数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结论: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小数除法的内涵,以突破教学难点。③明确教学方式:让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先讲,在讲不对的情况下,由教师适当补充。

三、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篇7

一、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说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想说又不敢说,说话时紧张的心理障碍,就需要将课堂营造成为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敢于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何来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呢?我认为应该是教师对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赏识、鼓励,这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觉得会不负所望,才会积极地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才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惧怕的心理。因此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使孩子们乐学、渴学、会学、会说、敢说,是我在课堂中一直所努力的目标。

学习离不开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导,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不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中融入故事、儿歌、擂台赛等等方法。另外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语言方式,提示问题语气上要具有协商、诱导性。比如:“你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好吗?”“我们来共同探究吧!”这样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朋友、平等互助的关系,让学生不再紧张、不再胆怯,愿意勇敢地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很难说出它的算理算法,但不管如何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只要在教学时注意形象化、直观化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对算理算法进行描述。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八路公交车上原来有12名乘客,到站下车4名,上车有3名,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这道题如果让一年级的学生解答,大多数学生会很正确地列式解答出来,但如果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就会很少有学生敢说并说出算理来,这时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同学们想一想在和爸爸妈妈坐车时上车的人应该是多了还是少了,下车之后又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坐车时所经历的,就能够联系实际去思考,“下车就是少了应该是减法,上车就是多了应该是加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并且还能够很完整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这样的数学知识如果从实际出发就能让学生借助生活经历来理解数学知识,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路,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借助动手操作训练学生数学口语表达能力

数学不像语文,它要求用词准确、简练、逻辑性强,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而动手操作是学生大脑和动手的协同活动,在动手中拓展思维,思维又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动手操作是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中,如果让学生看图形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大多数学生并不会说,因为抽象的观察并不能使其正确理解,所以并不能表达出来。如果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观察,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就能够说出:“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当然这个过程还需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

三、在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是锻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既能外显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数学语言表达锻练的机会,更能通过交流、讨论相互促进。学生为了表达自己和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而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合作交流的带动下逐步学会语言表达,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篇8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有效,是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有效训练的现状

1.训练的目标不明确。由于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不熟悉,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要求不清楚,对知识点的教学在每一课时应当堂达成的目标和单元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界定不清。因此,在预设课时练习时,或在新授课时人为地拔高训练的要求,或在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及时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新知时学得很辛苦,目标达成率低,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复习课时没有新内容,学生参与率低,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训练的内容欠整合。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练习数量上“做加法”,预设的练习题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加之对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不甚清楚,无法根据训练的目的有机地选择题类,恰当组合形成有效训练。只能尽其所知、倾其所有为学生呈上一道“满汉全席”。造成了学生成天陷于“题海训练”之中苦不堪言。

3.训练的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轻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加之在工作中懒于动脑动手,习惯于拿来主义,把教材的配套的练习册的使用作为练习的主要手段,很少或从不对练习的设计进行有效的原创,基本不把动口、动手等实践性练习带入课堂。造成了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就是做练习,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训练的设计无弹性。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待进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5.训练的时间没保障。部分教师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新授内容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预设了活动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新授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掌握,因此课堂上互动多练习少,甚至没有练习的时间。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完成课内的练习,同时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导,教学的效益自然不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训练的对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追求:

1.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在“精”上求突破,追求意图明确,重质轻量,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由于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有效的练习活动一定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题量达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减负提质。所以,平时的练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精”上求突破,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切实提高练习的效率,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与学生,制订出适合本班的最佳方案。在备课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篇9

心理学分析,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最短的,一般只有一节课的1/4。因此,教师得根据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来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达到有效互动。如:认数教学中,可以编一些儿歌,帮助记忆,让思维更形象,有动感。解决问题时可以创设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采用故事情境贯穿整个课堂,保持思维的热度。

相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中年级的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与约束能力,对于师生间的互动已能形成一种自觉意识,但有时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就会导致他们的思维过程平缓,被动。因此,也需要采用一些方法让他们的思维热起来。除了创设故事情节,这时,更需要创设生活情节,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更积极的、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让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他们这时已是比较理性的,睿智的,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因此,教师应该在怎样学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其思维的积极性。如新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基础,让他们在会的基础上探索不会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方法与策略的指导、点拨,让学生体验知识间的联系与建构过程,让他们的思维在不同的起点上进一步得到强化有效训练。

二、 细化思维过程

1、计算教学,让思维更敏捷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从表面看,看似简单,大多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加强训练,多做习题,没有什么思维的训练,其实不然。因为计算的速度能反映一个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其熟练程度首先在于方法的掌握。因此,计算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练,还得通过让学生多说来熟练方法,进而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达到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如,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让学生说出笔算过程:321×54,先用个位上的4乘321,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对齐4),再用十位上的5乘321,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对齐5),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总之,计算是一种技能训练,多样的计算,不同的方法,通过多说、巧练,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2、动手实践,让思维更缜密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会运用公式计算面积,但当问到为什么这样用时却答不上来,原因在于公式推导的过程不清晰。因此,这部分教学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探讨发现。学生只有真正参与思考了,他们的思维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否则教师讲的遍数再多也无济于事。如圆的面积推导中,只有理解了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由来,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出面积计算公式。如此系统长期的加以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3、解决问题,让思维更灵活

篇10

[正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创造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谈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导入求新,以兴趣激发思维

(一)由生活导入,认识要新数学本来是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由于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劳动”的内在乐趣。教师在讲述内容时,应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回味、追索、咀嚼中引起丰富的联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由旧知识导入,手法要新

由旧知识导入是顺理成章的事,关键是手法要新,给学生以鲜明的新奇想,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1)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商不变的性质;(2)板演247÷19;(3)思考在2.47÷0.19中,如果除数是整数,你会计算吗?(4)出示自学例题提纲:A、除数扩大了10倍,变成了多少?变后的数是整数吗?B、除数扩100倍后,为什么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C、计算哪两个数的商,可以求出原题的商?D、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E、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应根据被除数和除数中哪个数的小数位数来确定它们所要扩大的倍数?这样,通过引导、点拨、启发、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明确了思考问题的方向,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三)由故事导入,角度要新生动有趣的故事固然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中,实际上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情境。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一上课,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猴山上的小猴子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A一块,猴B见了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干平均分成八块,分给猴B两块。猴C更贪,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C三块。接着,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当讲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又引导学生讨论“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应怎样分?”“如果五块呢?”学生们兴趣盎然、精力集中,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奇心,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满堂。

二、讲课求实,以联系促进思维

上课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要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旧知结构同新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教材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并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场。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而是创设“活动场”,教师要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8÷3”这道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在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并且产生每份只能是2个还余2个时,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里,多出的一个叫做余数。”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余数”概念的建立十分清楚,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了。

三、练习求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篇1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技能训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多只是充当观众,而教师则把自己降置为演员。因而造成严重的弊端:费时、低效。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还是观众,首要差别是技能的训练,当然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最根本在于技能。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道题考试前刚刚讲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懂呢?”其实,要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训练是不可能的。正如教人开车的教练把开车的要点、技巧讲清楚,然后叫学车的学生马上开车去考试一样。试问: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时,能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专心去听?能否保证每一个专心去听的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否保证每一个听得明白的学生都能解同一类题目?可见:“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听就会懂,懂就会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想法,教师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讲清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技能。那么,技能训练是如何实施的呢?

1.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前提

以目标教学模式为例:“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以及“课外作业”是五个基本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应该有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以及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能使学生做到:“笔不离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实现技能训练。

2.在课堂上引导得法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先作示范,然后再由学生动手,这样做既费时、低效,又间接地打击了优生的极积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无须讲,尽量减少举手、口答等无谓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只有教师时刻记住自己在课堂上的“导演”身份,对学生作出适当的点拔、引导、辅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作为“演员”的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的技能训练。

3.“限时”是实现技能训练的保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组训练题作出限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学生记录实际所用的时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以分层训练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放松差生、缚住优生的现象。差生在课堂上由于不懂而显得无事可做,优生在课堂上仅用5至10分钟就已经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其他时间也是无所事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那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与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度,以实现因材施教。

其次,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练习的设计中准备好差生会做的题目。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实践中,我还没有真真正正碰到一个每次考试都是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师对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就会先让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简易方程。另外,在课堂上重视差生的辅导、偏爱差生,给他们树立信心与希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还有,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分层训练。比如:“导学达标”和“课外作业”一般为A、B、C三组题目,其中A组题为预备知识,B组题是专为实现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C组题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下层生,只要求完成A、B两组题目,而优生则可完成A、B、C三组题目。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做的题目。也就收到了课堂教学和高效益。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培养费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人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就是说,教师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注重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

篇12

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选择相关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①有四个同学跳绳,②小明跳了240下,③小强跳的是小明的,④小明跳的是小刚的,⑤小亮跳的是小强的,⑥小亮跳的又是小刚的。

片断一:大问小提

几分钟过去了,因为要求太过笼统,学生无从下手。便将问题分解为以下两个要求。

要求一:编出用乘法或除法计算的。

生1:选②③,问题:小强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生2:选②③⑤,问题:小亮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生3:选②④,问题:小刚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要求二:编出用乘除法混合计算的。

生1:选②④⑥,问题:小亮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生2:如果没有④,选①②③⑤⑥,问题:小刚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学生的回答已达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要求:能根据不同的信息条件,能区别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至此,可以进入巩固阶段了。

片断二:意外的收获

谁料,还有学生举着手,似乎还很激动。

生1:选②④,问题:小明比小刚少跳多少下?算式:240÷-240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提出问题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其他学生边举手边嚷道:

生2:选②③,问题:小明和小强共跳多少下?算式:240+240×或240×(1+)

生3:选②③,问题:小明比小强多跳多少下?算式:240-240×或240×(1-)

生4:选②④,问题:小明和小刚共跳多少下?算式:240+240÷

生5:选②③⑤,问题:小明、小强和小亮三人共跳多少下?算式:240+240×+240××或240×(1++×)

……

二、课后思考

普通的一节《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学生通过选择信息并解决问题,使它从分数乘除的意义开始逐渐向外延伸,最后向分数应用题的纵深拓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老师的控制下有序进行的,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师的课前预设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意愿,即教师的思维牵引学生的思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改变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探究性学习课堂中,老师的引导与组织就是选择适当时机和方式“介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与合作角色。

转变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学习势在必行。自主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及时分析整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学生障碍阻塞处点拨,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才能取得成功,学习也才能确保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有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机智;要遵循学科特点,课堂语言简练、准确,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摄取与处理教师提供的信息;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做好“大问小提”,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如果问题与要求太大,没有思考的方向,就会使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而流于形式,也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教学中应适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标准》评价建议:“……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中因为一个学生的激动,得到了一次发言的机会,老师的肯定使其他学生的思维开始“决堤”……精彩就在意料外生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