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5 16:15: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经费的管理

篇1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联系也逐渐紧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近来,科研经费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差普遍存在,从政府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管理的制度,使科研经费既能合理的使用又能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到位,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教学资金与科研资金来源于不同的资金渠道,在使用时,要按规定计入各自的成本,但是在实际中,通常很难严格的将两者成本准确核算。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报销费用时,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使项目成本核算难以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地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成本严重的挤占、挪用了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支出不合理,甚至发生违规调账。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疏于对结余资金的管理。

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途径与办法已成为提高科研水平,保证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能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经费的效益。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应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三方共同协作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对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而言,应尽早介入科研项目,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财务信息的支持,编制更科学合理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

根据教财[2005]11号文件指出的,“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为了控制具体科研项目的支出金额,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纵向课题经费开支上,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对这三项经费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人员费不能用于人员奖励,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支出;项目管理费用应在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规定的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中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分摊计入课题成本。

在横向课题经费开支上,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按科研收入的一定比例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使用学校教学设备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并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票据是否合法真实,签字是否齐全;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是否有结题不结账,结题后仍长期挂账报销科研经费等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篇2

引言

科研项目经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从国家专项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科研经费高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1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些单位认为,既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很多办法,单位只需遵照执行,没有必要制定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便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国家部委的制度,关键环节只做原则性规定,没有结合单位实际细化完善,真正地发挥作用。

1.2预算编制不科学

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材料,预算编制关系到项目的立项和执行。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预算执行“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单位对预算编制重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争取项目,走后门、拉关系,一些项目未经评审已经内定,他们认为项目已经确定了,预算编制就是走形式。第二,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差,预算质量不高。有些单位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人员编制,财务人员参与较少,一些科研人员对政策理解不足,仅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有些单位虽然财务人员参与了,但是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与科研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对项目研究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如农业季节性特点)的整体把握,编制的预算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执行。

1.3经费执行与预算脱节

经费使用中预算执行随意、超支、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人认为项目是自己争取的,经费可以随意支配,发生虚列支出、超范围支出。有的单位领导私自挪用项目经费弥补办公经费不足,造成项目经费流失。财务部门只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正常报销,无法做到预算执行有效控制;二是项目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执行时无法与预算匹配;三是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晚或科研人员工作滞后,临近项目结题时经费支出比例过低,为防止资金收回,科研人员突击支出;四是项目时期长,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预算无法正常执行。上述原因造成经费预算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作用,给社会服务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4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责任不够明确,经费管理中财务部门和项目执行部门相互脱节,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制衡,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其次是经费预算和执行缺乏有效监督。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部门和个人监督,预算编制的质量完全依赖编制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经费支出通常由科研人员自己把握,财务部门只是会计核算,没有进行监督和约束,外拨经费、结余资金更是缺乏监督。最后是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多是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支出过程中的问题,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严重缺位。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违规风险低,违规使用项目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1.5经费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重视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如劳务费支出明显超出合理标准、高于市场价格购置仪器设备等问题,由于支出项目属于预算内容,并且报销手续完备,审计一般难于发现。另外,目前我国评判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准,一般是对照项目实施目标检查,但实际上,为了顺利结题,很多单位都存在数字造假的现象,如虚报推广品种和面积,虚报培训场次、参加人员等,这些问题很少被关注。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更是评价的空白领域。忽视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必然影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造成科研项目的高成本、低产出。

2完善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费管理的需要,应当建立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即由上级部门组织,科研部门、财政部门、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适当提高人员经费、间接费用的比例,扩大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发创新,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以及弥补日常经费不足。

2.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项目经费规范管理的根本保障。首先,应在遵循国家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包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和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机构职责,强化课题组长负责制,加强预算的审核,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其次,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细化经费管理流程,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控制措施。加强支出的审核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支出集体联签。实行资金支出动态管理,加强经费支出的跟踪检查,实行项目执行的验收和评价监督。单位要积极确保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的宣传,使科研人员充分了解自觉遵照执行,使制度落到实处。

2.3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科学化是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应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科研部门按照项目目标和任务提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科目和概算,财务部门按照财务制度和预算编制要求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对概算提出修改建议。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

2.4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管理

应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控制,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各类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经费开展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对支出真实性严格把关,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确需调整预算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经费实时查询机制,使课题组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支付与项目实施进度相适应,实现经费高效规范管理。

2.5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评价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二是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经常性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公开,对非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单位应对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甲.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研究,2016(7):55-56.

篇3

1 科研经费的定义及其基础应用理论

1.1 科研经费的定义

科研经费是指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在进行科研活动中所应用的人力资本和各种物质资料的费用是科研经费,在科研活动中还需要专业的科研仪器来得到精确的数据,这些设备购置费也属于科研经费,实验时应用的实验材料及试制费,科研经费还包括科研业务费和其他管理费用等。想要把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到迅速和稳定发展,就必须有科研经费的支持,因此可以说科研经费是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物质前提条件,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能够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更能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研经费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基金会等单位组织通过委托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决定科研项目的承接单位,然后根据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用来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1.2 科研经费管理中所应用的理论

文章主要简述科研经费管理中应用的三个理论。第一个理论是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已经制定的目标指导下,对单位组织将要举行的活动和活动使用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在执行预测的过程中监控,然后把实际财务情况与制定的目标预算做对比,最后以最大程度地去实现已经制定好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是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重要应用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让高校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参与科研工作过程中拥有一份成本和效率意识,降低科研经费浪费使用。正确地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还可以让科研机构组织能够达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目标和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综合水平。第二个理论是激励理论,影响科研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外在元素有很多,如科研单位的政策、工作管理制度、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因此高校在科研经费合理健全的情况下应该应用激励理论去充分调动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在进行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能够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科研任务。第三个理论是协同理论,它是指系统各部分要素之间的协作,通过协同合作系统各个部分会出现新的有序结构,这样系统整体就会有良好完整的运作。在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各个科研和管理部门都应该进行协同工作,协同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尽量去避免经费的挪用和浪费。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篇4

近年来,在我国的科学研究中,由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幅增长,其筹措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俨然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作为高等院校资金重要来源的科研经费,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

高校的科研经费概况

高校的科研经费,按照经费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是指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直接拨付和通过其他单位转拨的科研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包括以学校名义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委托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境外合作研究项目经费[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足

高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高校应确立由学校、科技处、财务处、资产设备处、审计处、监察处等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行使管理和监督的职责权限的管理制度。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相关的科研人员都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管理只是科技处一个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没有任何的关系,只要科技处履行了本部门的职责,制定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就可以了,科研经费管理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其他管理部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参与的积极性,缺乏全面管理的思想。

2.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科研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是国家科研经费立项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科研经费执行的准确性,也制约着科研经费的管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部分课题负责人对国家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经制度、各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了解不充分、不透彻。预算编制过程没有财务人员参与,对财务成本管理知识欠缺,这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盲目承诺配套资金,支出明细不科学,甚至是在不同渠道重复申报同一项目等。科研项目负责人片面地认为,只要争取到科研项目就可以了,至于预算的编制是否全面、真实反应了科研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所需要的成本,这些都是次要的[2]。

3.科技处与其他的科研经费管理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

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但是,各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紧密的联系,沟通也不及时,造成科研经费的执行监管效率低下。科研项目经费到达高校的财务账户后,财务处通知科技处办理经费入账手续,科研部门不能及时将课题的经费预算明细单传递到财务部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办理经费入账手续。

4.科研经费购置的国有资产浪费、流失严重

科研资产的流失,既包括有形资产的流失,也包括无形资产的流失。首先,高校的各个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费是用于实验设备资源的购置,由于科研经费实行的是专项经费制度,每个项目负责人的课题研究方向不一致,课题内容不同,所购置的科研设备资源也不同,很难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设备利用率低。当然,也有不同系部、不同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方向相近的,但是由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课题、不同的部门,项目负责人也需要重新购置设备。所以,设备资源往往独享,共享性差。其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从名义上说,是由科技处、资产设备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现实的情况却是缺位管理。购置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都办理了入库手续,财务也已经登记入账。但是,大部分都是由课题组负责保管和使用,当课题组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岗位调整,这些资料也物随人走,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第三,高校现行的财务制度中没有针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虽然科技处登记了专利权,但是由于缺少资产入账价值的管理,致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无形资产浪费严重,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培养科研经费管理意识,重视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的各部门、院、系、部及项目负责人等必须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充分重视,认识到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到按要求及时、如实地提供报销资料,保障科研经费工作开展的顺利。

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主要是明确经费管理部门及其相关人员的职责,健全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订相关规章。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会计法》、《税法》、《发票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和规定,建立适合高校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使科研人员能够深入理解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定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

2.科学、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首先,科研人员要全面了解《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会计法》等相关规定,适应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新要求,正确认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4]。其次,根据项目任务的合理需要,坚持预算编制的“三性”原则。即预算编制的支出内容要紧密围绕科研项目最终要实现的总体目标进行,与项目不相关或者关系不紧密的内容都不能用科研经费安排支出;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国家的财务制度、财政政策等规定的要求;预算的编制要符合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最后,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必须认真填写科研经费预算表,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减少不合理支出,避免编制虚假预算、擅自调整、变更预算的问题发生。

3.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

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科研经费管理的各个部门要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目的,有序联动,共同行使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科研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离不开财务管理,离不开财务监督;资产设备处对利用项目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处和监察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年度和结题审计与监督,并作出审计结论,对违规使用经费或经费使用不当者及时予以指导整改。通过明确各科研经费管理职能部门的自身职能,提升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效率。总之,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资产管理,减少浪费

科研经费是专项资金,是由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而高校是代表国家在行使权力,所以,使用科研经费所购置的资产应当归学校所有。

一方面,对于科研设备的使用采取有偿使用的手段,实现各院系、部、各课题组之间的实验设备共享。设备的购置要严格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并进行定期的清查。课题组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岗位调整时,要及时办理资产的变更登记手续,避免科研资产的流失。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加强对科研资产设备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此外,在科研设备经费支出时,财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对设备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经济性仔细审查、考核,从财务管理这一根本层面上减少科研经费中的不合理支出,节约经费,一定程度上保证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高校虽然没有形成对无形资产的具体的管理制度,但是,高校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也是要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统一管理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对学校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5]。因此,对高校出台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以便高校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评估和及时、规范的管理。

结论

总之,高校是我国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它承担着培养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大审计力度,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效益,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顺利、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史晓凤:《科研事业单位课题经费管理浅论》,《学习月刊》2013年第2期,第35页。

[2]张立伟:《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管理视野》2013年第6期,第133页。

[3]陈庆华、吕海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财会研究》2008年第16期,第55-57页。

篇5

科研经费指国家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费用,包括所有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公司以及某些基金会通过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科研项目是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的重要保证。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经费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和使用这部分资金、降低项目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完成科研项目的计划合同创造条件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科研经费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和做好科研经费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大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方法也不同,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不同。而教育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高校在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而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却有许多内容不统一,因此,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收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还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对课题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认识不足

课题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政策相符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但项目负责人往往不是财务人员,为了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对项目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进行客观估算和分析,而是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造成编制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虚列支出等问题。另外,项目立项后科研部门不按项目申请数额下拨经费,往往少于项目申报金额,致使原预算经费与下拨项目经费差距较大。

3.经费申报预算与经费使用情况衔接不够

高校内部科研项目管理归不同的部门,大多是科研部门管理项目、财务部门管理经费。科研部门的工作侧重于争取项目的级别、数量、资助经费和成果鉴定;财务部门的工作则注重经费收入与支出的核算,而对科研资金的取得、运用、耗费等全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作用。科研项目经费一般由项目组或项目负责人个人支配,不能完全按项目申报时的经费计划使用。由于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进展信息与财务开支信息不能共享,沟通不够,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从而使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不能按项目申报的预算指标进行使用和管理。

4.项目经费的支出与实际支出相脱节

高校财务核算方法只能控制每个项目的总经费不超支,而无法将每个项目的经费按项目相应的使用计划和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预算控制,这就使该项目不能严格按照经费计划使用资金。科研项目经费由于没有经费预算的约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无序性,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往往超出合同规定的范围,将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纳入经费列支,套取、挤占有限的科研项目经费。

5.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与财务分类之间存在分歧

项目经费具有特殊性,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而高校财务又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一般按用途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实验设备等几大类。这样一来,项目负责人购买的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等相关费用在财务归类方面就存在分歧,从项目本身的角度来说应该归于科研,而按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则应归于实验设备。

二、高校科研经费实施财务管理的新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要针对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依据规范、灵活的原则,制定一套科学严谨、操作方便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财务部门要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确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建立财务项目细化管理体系,独立设置科研项目管理编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完善报销手续。科研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部门搞清经费的来源及特点,对不同的经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无论项目经费的管理人员还是项目经费的执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注重监督,控制不合理支出,注重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收能力。

2.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的管理,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

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是科研经费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还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细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内容,遵循“实事求是、上下结合、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的原则

在项目申报时应细化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合理规划支出预算,细化预算内容。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已经立项的,项目组应严格按照预算合同支出经费,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应从源头和过程严格把关,成立专家组,对项目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定期或分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校内科研经费有关管理办法予以结账,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作用。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强化项目经费的具体实施和事后控制管理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财务核算系统建立科学的网上信息查询平台。财务部门要根据财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所提供的详细数据,结合项目进展程度和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进行监督,对不合理的预算支出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引导他们合理支出,并随时接受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监督。科研管理部门要结合项目进展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进行监督,随时掌握结题项目的经费结余情况。项目负责人要随时通过财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查看项目各类指标的实际支出、项目经费的结余、可使用经费等情况,从而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预算编制情况及时调控支出内容。在项目完成时,财务人员要按照真实的财务支出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并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管理提供科学有据的参考,并做到项目经费的事后控制。

高校要降低项目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就应建立财务项目细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经费合理预算、合理分配、科学管理,将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为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平台,从而规范合理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徐耀琪.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二级预算管理[J].财会通讯,2010,(11).

[2]陆学文.科研经费预算报账制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9,(6).

篇6

doi : 10 . 3969 / j.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3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67- 02

民办高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软硬件基础差,科研力量薄弱,纵向经费拨款有限,科研投入主要靠学校自筹。学校存在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会计控制弱化、管理平台落后、效益不高等现象。现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浅谈若干点看法。

1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下,科研经费渠道单一,数额较少,因此,普遍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重争取,轻管理”的客观实际。科研管理部门往往由教务处派出人员兼管,不甚专业。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不知情,对经费去向不过问,这些现状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科学管理的需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①民办院校起步晚,科研实力弱,纵向经费较少,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②大多民办院校职能部门少,存在身兼多职现象,管理粗放。

1.2 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规定,高校科研管理由科技处、财务处、课题组负责人共同承担。由此在三者之间形成互相依托、分工合作、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民办高校财务部门难以获取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更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进行分析,根本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预算制定、中期开支去向、后期结题及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处与财务处没有会商机制;课题组脱离了财务监管。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无法有效落实,出了问题往往财务部门背黑锅。主要原因有: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经验不足,未形成一套规范且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因。②课题组缺乏对科研经费意义的认识,主观上不愿意受财务部门约束。

1.3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存在挪用、侵占经费现象。个别课题组责任人借协作科研之名,把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转入关联单位,最后中饱私囊。

(2)存在经费结构错位,支出混乱现象。大部分科研项目中的差旅费、餐饮费、劳务费占比较大,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占比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不在科研活动时间范围内或者未附购物清单;使用收据、假发票等票据不规范行为;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松懈,财务部门会计科目不明细,把关不严,这都给一些部门违规核销有机可乘,甚至报销与科研业务无关的汽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存在“结题不结账”现象,造成资金沉淀。民办高校缺乏结余经费处理规定,管理松懈。有些项目已终结,但部分项目负责人总是想方设法用完结余资金,把项目结余资金用于部门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消费等方面。由于结账时限制执行不严,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不仅影响到财务日常账务管理还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甚至人为贪污浪费。

(4)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名义上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院所、财务部门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甚至成了私人财产,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科研投入的固定资产财务无记账,处于失控状态。

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①财务缺乏监督检查能力。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更是无章可循。②费用支出约束性差。科研经费如何运用,科研管理部门一般不管,财务部门也只有流水账,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科研经费不规范开支严重、甚至产生。③人情因素干扰,财务控制职能弱化。财务部门即便有科研经费时限结算制度,但实际执行中由于人情因素干预,总是执行不力,造成报销拖延。

1.4 缺乏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低

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自筹,每年经费预算较少。抢报科研项目申报成了各个学院普遍的例行“公事”。而对应项目研究的结果却鲜有奖惩措施,这就导致“有申报无汇报”的现象。申报项目落后,科研结果应付了事,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主要是因为缺乏对科研过程及结果的绩效考核制度,客观上造成为申请科研经费而申请经费的现状。

1.5 没有信息管理平台,监督管控不力

多数民办高校没有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财务部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科研项目资金的最新使用情况,何谈风险监控。学校也没有建立三方商讨机制,科研资金使用全凭项目负责人一人管控,没有了过程监督,最后结算很难避免出现支出混乱,马拉松结算等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监督技术难道大。

2 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2.1 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民办高校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增多,纵向科研经费呈现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学校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科研立项、成本核算、项目预算、合同审查等岗位职能,加强会计控制;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2.2 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中要扮演主导角色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从科研立项、资金划拨到位开始,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统一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备案,对资金去向进行跟踪。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审计。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信息,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参与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2.3 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财务报销制度。财务要用公示的方式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核销流程及要求,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无序性、随意性;严格按照核销标准执行,打消票据作弊侥幸心理;相关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减少人情干预财务制度。

(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经费使用办法。针对科研项目的学科特点,组织专家团队核算项目成本,科学预算,不搞一刀切,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对其中的经费使用核销明细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结题时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6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财务处根据学校管理办法予以结账,直至冻结资金。

(4)明确固定资产归属。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项目结算时要持有《固定资产清单》及移交、保管情况方可进行课题结算。

(5)为了预防项目组或个人利用学校的设备和技术等资源私自换取横向收入,防止学校资产流失,项目结题时财务部门必须审核确认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后,才能出具报告。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

2.4 财务与科研部门携手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1)产出绩效考核。具体选取以下指标: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支出经费、专著论文数量及质量、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收入等方面考核评价,在政策上加大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对于科研水平低,项目效果差的则采用惩罚措施,比如按比例核销经费,减少下一年度的申报项目数量和资金预算等,对于弄虚作假的甚至可以停止科研项目经费的申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水平和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2)扩展评价对象。实行个人与项目组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式,鼓励内部竞争,形成将个人利益与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

(3)公示考评结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2.5 建立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向先进院校学习管理,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将科研项目预算审核、经费支出、查询、决算结题等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的信息查询平台。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科研经费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方便及时快捷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促进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科研及财务部门根据网上数据信息,对项目的进展程度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规范的费用支出要及时踩刹车,实现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核算[J].事业财会,2001(4).

[2] 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学院

学报,2005(4).

篇7

科研项目是对高校综合科技水平以及综合实力进行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同时也是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重点学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的必要保障。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项目所需的科研经费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因此科研经费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而言,如何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管理,在保证科研经费可以充分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共同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概述

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由于来源渠道上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纵向的科研经费和横向的科研经费。纵向的科研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性的拨款,包括国家科技专项经费,例如973计划、863计划以及支撑计划等等,同时还包括国家和地方上的各种基金,比如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社科重大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等方面的基金,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归国留学生基金等等。由于这些财政性的科研经费没有包含创收的成分,在管理和使用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同时依照合同预算来对开支进行规定。横向科研经费主要就是指高校和各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进行的横向联合,利用高校对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协作、科技成果转让以及技术支持等手段而获得的收入,这是高校在科技创收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

我国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表现为高校在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统一。由于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在其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时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校科研资金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由于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这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同时也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矛盾。

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我国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在2001年共同了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所有和科研课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直接费用就是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直接纳入到成本中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其他科研费用,而间接费用就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无法对成本进行直接计入的费用,包括各种行政管理费用、服务人员费用、各类设备的使用费和折旧费,而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研究一般和教学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很多科研支出包括使用费、折旧费、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等等都被纳入到了教学事业费用支出,因此对科研支出进行了虚减。

科研经费的运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首先表现为科研预算编制上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高校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预算,很多在研究中被消耗掉的费用并不是可以事先进行预见的,这就给科研预算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很难进行合理准确的估算;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高校研究课题组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预算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导致预算出的编制不够准确和科学,最终导致预算和决算上的巨大差异。

其次表现为科研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国家的财经政策以及国家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对预算的执行意识不强,同时学校的财务部门也对学校的科研项目不够熟悉,对票据报销中的相关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把关不严,导致了科研费用在支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严重。根据2009年山东省对省内的十所高校的265个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相关审计,发现在费用开支上直接费用仅占到费用总开支的49.8%,而附带的间接费用占到了一半多。

最后表现为科研经费的结余资金过大。根据国家审计署2008年公布的针对16所高校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截至2009年初,在13所高校中将近1.73万个科研课题没有按照规定结账,其资金累积达到3.23亿元,导致了大量的账面资金被闲置,同时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这都给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上采用的都是课题组负责制,给予了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较大的经费使用权和自主支配权,很多高校为了对科研项目进行鼓励,往往在经费管理监督方面都采取了宽松的管理方式,绝大部分的经费都集中在课题组负责人手中,对科研项目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而由于课题组负责人往往都对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了解甚少,从而导致了在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随意性和违规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对高校科研经费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上的不完善。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个科学有效、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财务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进行细化,制定一个详细、可以操作的资金核算和管理制度,同时对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划拨、结题时费用结算、费用结余、课题验收以及各类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环节,保证高校的科研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调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在重大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上的积极探索。

对经费管理责任制进行强化。随着我国目前高校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体制的改革,高校应该就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增强其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上实现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并将具体的责任明确到人。在分级管理上,高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项目和课题负责人需要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实现各尽其责,同时要确定高校校长的统一领导,对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实行跟踪考核,在建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对所有管理不善以及计划项目目标完成不力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对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方面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保证费用可以得到合理使用的前提,同时也是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高校一旦对课题的经费预算进行审批通过一般不要进行随意的调整,必须要实现严格的执行,同时高校的财务人员需要帮助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以及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目标相关性等原则,经过科学测算以及充分论证制度之后对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保证所编制出来的预算不但可以满足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同时还能符合财务管理中各类制度的客观规定。

篇8

党校科研是党校的重要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党校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党校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更加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防止科研资金与资产流失,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党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财务制度设计方面主要是针对常规业务,注重收支管理。科研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制度,往往是重视和鼓励科研项目承揽的多,对经费的使用和项目的收益关注的少。科研制度与财务制度衔接不够,从根本上导致对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监督,部分单位出现了“公款私用,挪用拆借,铺张浪费”等现象。

2.预算编制不科学

目前,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很少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因此,编制出来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另一方面,课题组之间相互独立,缺少交流,在设备购置方面各自编制预算,导致了大量重复购置,降低了经费的使用效率。

3.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相分离

科研管理部门则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工作;财务部门则仅对科研经费开支报销进行核算。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并且项目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力度不够,从而使项目管理、经费管理严重脱节,即不能通过项目管理来控制经费的使用,也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展,从而严重影响了经费的管理。

4.资金使用不规范

党校课题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校外资助与校内资助。对于校外资助,项目课题组认为是自己争取来的,项目经费也应该属于课题组,只要是正式的发票,符合正常的报销制度,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使用,不考虑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使用效益;财务部门由于不了解项目的进展,无法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认为只要支出没有违反财务规定即可;科研管理部门过只关注项目立项的命中率,对项目的经费使用不能做到跟踪、控制、监督。这就导致了资金使用混乱,甚至是课题组成员的生活费用也从课题经费报销。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结题不结账的想象,导致了相当数量的科研经费转化为沉淀资金。

5.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党校评判科研项目成功的标准,一般都是根据的档次、数量以及获奖数和被权威机构检索数等,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空白区域,并没有纳入相关考核中。这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松散,在立项、执行和结题等环节存在各种问题,降低了经费的使用率,造成了不良的学术之风,甚至影响了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1.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

党校应根据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按制度办事,对于违反制度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2.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时,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充分协商、沟通。课题组根据课题内容、特点及程序提出初步预算方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根据相关制度对预算方案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预算的编制往往要经过多次循环,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最后形成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项目经费预算方案。预算编制审核后,要严格执行,并定期进行考核,以确保按要求执行。

3.统一管理,提高管理绩效

经费管理应该结合项目管理的进度,从项目设计阶段、投标阶段到实施阶段,把项目研究发生的费用控制在预算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才能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管理过程中,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即要明确相互职责,也要相互协商、相互支持,在保证课题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所有经费都必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所有经费支出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所有经费支出实行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联签制度。对于科研经费按项目设立明细账,同时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卡片,逐笔记录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管理卡片一式三份,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持有一份。这样财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行为,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已结题未结账的科研费用,限定使用期限,逾期按原渠道收回。

5.建立绩效评价机制,鼓励科研创新

党校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不能局限于项目自身的成本考核,要对整个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不断增强科研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同时,要评估项目结束后对党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方面有何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鼓励科研创新,结核绩效考核,对项目组或个人再次承接项目时可以从奖励和加大资助金额两方面进行激励。

篇9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大量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科技需求猛增。高校作为专业研究机构以外的重要科研力量,顺应时展的要求,参与到各个领域的科研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的多少从数量上标榜了其所具有的科研力量,高校需要用科技水平来体现自身拥有的深厚底蕴,吸引学生,提高高校的排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创造能力、工作能力和教师本身拥有的科研经费的多少也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发展,高校自身科研人员本人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使得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占高校部门预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的管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结构和现状

高校科研经费根据资金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

纵向的科研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性的拨款,如:国家科技专项经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和地方上的各种基金,“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等方面的基金”,“归国留学生基金”等等。由于这些资金都是财政性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同时依照合同预算来对开支进行规定。

横向科研经费主要就是指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横向联合,承接技术和产品开发、 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成果推广或转让等项目获得的资金。为吸引和争取这些资金,提高教师(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经费的积极性,横向经费管理相对松散,在获得合作方认可的情况下,以合同为依据列支经费。

二、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都是纳入到单位的部门预算中,作为科研专项收入,虽然我国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在2001年共同了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所有和科研课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直接费用就是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直接纳入到成本中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其他科研费用,而间接费用就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无法对成本进行直接计入的费用,包括各种行政管理费用、服务人员费用、各类设备的使用费和折旧费。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没有独立核算,没有科研经费的收支报表及会计制度,科研经费的核算是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或高校会计制度,难免会和部门预算中的教学、公用经费相关联,部分间接科研支出包括使用费、折旧费、实验用消耗品、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等无法从教学事业费用支出中区分出来,虚减了科研支出成本。核算方法不能适应科研管理的需要。这样的一种核算模式,对高校的好处是科研经费的存量资金调剂了部门预算资金的周期性缺口,维系了高校资金链的稳定。

(二)缺乏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

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科研经费申报获得成功,需要有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方案,由于科研项目专业性很强,财务部门往往不参加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编制预算的科研人员又不懂财务制度,且科研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算往往只是对项目经费的简单的切块。内容空洞宽泛,预算编制合理、合法性无法保证,更不可能达到精细化的程度。科研经费审批部门重视的是科研任务如何完成,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也不够重视。没有通过专家论证,预算经费多了少了也不管。科研经费到位后,由于没有精细的预算和计划,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经费使用和科研项目进程脱节,往往项目已经完成,经费还有大半没有用。只能突击化钱,或用和该项目无关的费用来冲抵。

(三)缺乏科学的经费管理分类

高校科研管理办法,是根据资金来源划分为横向科研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来管理的,没有按照科研类型(学术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来分类管理,同一类型的研究,可能因为资金来源不同,管理的方法也不同,科研人员获取的科研收益大相径庭。科研人员自然会产生不满,挖空心思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套取科研经费。学校因为管理上的久缺,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科研经费管理的诸多乱象就产生了。

(四)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

我国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上采用的都是课题组负责制,给予了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较大的经费使用权和自主支配权,课题组负责人往往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向委托单位负责就行,希望学校不要有太多的监管和约束。而高校作为科研经费的受托监管方,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经费进入学校,从科研经费的数量上来体现学校的科技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学校和科研人员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严格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势必影响科研人员引进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的受托监管职能形同虚设。很多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引进科研经费,采取宽松管理方式。科研经费监管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屏障。而委托方对科研项目的验收注重的是科研成果是否完成,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就是由本人提供的一个汇总表。由此可见,科研经费的监管是科研人员反对管,高校不愿管,委托方无意管,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五)缺乏对科研劳动的认可

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是一个过程管理模式,科研经费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按预算使用完毕。而对高校非专职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劳动,在预算中没有体现或被限制。特别是学术类的科研活动,大部份是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很少需要其他间接费用,在正常途径体现不了科研人员劳动的情况下,部分科研人员会以:会议、出版、咨询、伪造科研人员名单、签订虚假科研协作合同、购买假发票等行为,套取科研经费,部分养活了一批会议中心、杂志社和咨询公司,部分中饱了科研人员的私襄。

三、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

(一)建立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高校应制定一个详细、可操作的资金核算和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划拨、结题结算、结余结转、课题验收、资产管理等。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把科研经费从高校大帐套中分离出来,开设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账套。

(二)建立科研支出科目体系

建立独立的科研经费收支科目,把握科研教学共用的设备、场地、水电、实验耗品的分配。做到既不占教学的便宜,也真实的核算了科研支出。在学校的大账套中设科研收入和科研支出,科研结余三个总账科目,每月进行报表合并。衔接科研和教学支出。科研经费的收入不单独开设银行账户,科研沉淀资金仍在学校大帐上周转。

(三)建立精细的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帮助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的合理需要以及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目标相关性等原则,并对科研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的预估,经过科学测算并请专家进行论证后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科研经费有科学精细的预算,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科研费用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为审计监督和财务核算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建立科学的经费分类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科研项目分类不清晰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是按经费来源不同,分为横向科研和纵向科研,没有按科研的性质去区分为学术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从科研性质来看,学术型研究,以脑力劳动为主,研究过程的经费消耗很少。研究结果一般不产生经济效益(非核心期刊发表还需支付大额版面费,也是学术型研究的主要支出),高校教师作这方面的研究,于公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于私是为了个人评职称所需,和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是高校的特色。学术型研究应从科研中剥离出来,这部分科研经费可不作科研经费收入,改为学术性资助,除支付必要的调研、出版等经费以外,其余经费作为学术研究所付出的劳动的报酬。应用型研究是高校真正参与到社会科研活动中的部分。这类科研经费的管理应根据市场规律来办事,严格按合同和预算来执行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人员的劳动一部份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以预算的形式固定下来,大部分的科研劳动应该由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承担,用市场的追捧程度来量化。科研经费按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分类,理顺了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把学术型研究从科研经费管理中分离出去,使的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社会接轨,破解高校科研重量不重质的现象,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五)建立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可以结合经费公开的相关规定,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的水平。科研项目经费进入高校,建立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档案,类似公安系统的户籍制度一样,一旦科研项目进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项目的整个状态就反映在信息系统中,项目经费总额、项目实施时间、项目目标任务、学校经费配套情况、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项目协作情况、经费预算标准、经费使用进度、结题情况等一一列示。接受内部审计和群众的监督。减少科研项目弄虚作假的可能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更加透明和公开。

(六)建立完整的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普遍存在内审缺失的现象,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主要还是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意图。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项目资金长期挂账等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状况普遍存在,内审缺失使高校科研管理的重担都压在高校财务人员身上,独木难支,顾此失彼。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一定要建立科研经费内审制度,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对展开定期、不定期的审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对违规使用资金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整改, 造成损失的要及时查清责任。科研项目结题要对项目的收支结余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及时评价,结余资金按高校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审计结果交给科研项目委托方,作为结题报告的组成部分。只有实行对科研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才能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预见性,才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科研经费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我们不能从科研机制、体制上根本改变科研经费的管理,但各级科研经费的主管部门,和科研经费的使用单位,都要从现存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到解决科研经费管理症结的办法,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综合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高校在科技兴国战略实施中任务艰巨。随着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迅速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为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多采用科研项目归研管理部门管理,科研经费归财务部门管理的方式。但是财务部门往往并不熟悉项目管理,只有在项目开支时才对项目情况有一定了解,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而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指导,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后期项目经费管理不到位,出现经费使用不当、超支、报销不合规等现象。

1.2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过于依赖学校管理

学校虽然进行科研项目管理,但学校往往采用直线职能制约的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且部门之间职能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现象,造成学校管理不到位;项目负责人重视专业技术,但对经费管理不精通,对学校管理过于依赖。

1.3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长期挂账,资金浪费,为课题重复申请提供了机会,甚至课题负责人随意支取,虽有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影响国家科研投入的使用效果。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2.1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综合化管理

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院系等多部门联动,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各部门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书,监督审查项目决算,在权限范围内规范课题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科研管理部门从项目初评、立项、执行、结题等各个环节跟踪检查,保证科研项目任务有效落实,完成预期目标,推动项目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应按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努力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各部门各负责人应密切配合,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科研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科研项目分类管理

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级别不同、重要性不同,因此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分类管理。对国家重点支持的、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应重点支持,对项目研究进度、预算执行情况全程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报项目负责人,提出相应对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对一般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也应规范管理,力争实现科研成果新突破。

2.3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并贯穿项目全过程。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交流,即时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办法,与国家管理办法相配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罚。对科研项目执行良好,成果突出的项目给予奖励。负责人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接受各方的监督检查。

2.4加强科研经费结余资金管理

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结余资金的用途,对科研项目结余资金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跨项目使用经费。

2.5加强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

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高校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等手续,以防止产生账外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学校资产部门应有权调配仪器设备,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购置,妥善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高校科研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春.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点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3).

[2]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12).

[3]傅雅慧,张亚超,刘爱国等.科研经费优化投入动态管理机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4]李红宇.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因素探析[J].财务与管理,2008(7).

篇11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03-03

一、加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迫切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量呈现井喷式持续增长,很多高校提出走科研兴校之路。然而,随着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的急剧增长,科研经费管理的粗放的问题日益突显,频繁出现的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给国家造成损失,也在社会上给高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高校财务管理重要问题。

2011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旨在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及转拨管理,提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等要求。2012年12月,教育部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依法严惩套取、滥用、中饱私囊等违法违纪行为。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部署院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3〕12号)。该文件对高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普遍弱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把脉问诊,找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深入剖析,寻求积极解决路径,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根本着力点。

(一)分散式管理导致管理弱化

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经费实行分散式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这种分散式管理必然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弱化。按分工及职责,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申报及日常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项目日常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但实际工作中须交叉配合共同负责的地带却成为了管理的盲点。财务人员在繁忙的日常财务管理中,过于依靠科研部门管理,加之对科研项目的科学性不了解,导致财务管理越来越弱化。科研部门认为,科研项目申报不易,要多鼓励,不易管得太紧。项目主持人更认为自己对经费享有当然的支配权,财务人员的管理就是服务。分散式管理导致管理弱化,而支出管理的失控,必然产生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约束力弱化

预算管理是高校各类经费管理的核心所在。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全程管理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各类管理制度约束力弱化。首先是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一般是项目负责人向科研管理部门报草案,科研管理部门既不懂财务也不一定懂科研项目,因此对项目负责人上报的预算审核意见基本同意,财务部门也只有认可科研部门的预算批复。最终造成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使得科研人员把预算管理抛在一边,等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再做调整应对,导致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无法保证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此一来,各类管理制度约束力严重弱化,直接造成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随意,管理不善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对大型专用设备的购置往往是项目负责人说了算,学校层面缺少可行性论证,造成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对项目主持人的设备购置要求,最多是走个程序,然后一路绿灯,财务、审计监督严重缺失,导致购置的科研设备出现大量闲置浪费和流失。高校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重视,科研积累的大量专利、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无形资产都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未能形成有效路径进入市场转化,造成的流失浪费难以估算。

(四)科研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使得科研成本分析评价失去意义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的核心是科研项目成本的分析评价。国家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的文件,将科研课题费定义为:课题研究产生的全部直接和间接费用。近年来,高校科研成本研究也成为热点,直接费用容易量化,核算相对简单,而间接费用构成复杂,难以量化,核算困难。高校的科研活动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学校的实验设备、场地设施、实验耗材、水电等公用能耗均为教学科研共享的,项目负责人一方面很难区分应分摊到项目列支的摊销费用,另一方面也认为“肉烂在锅里”,没必要分这么细,而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没更好的办法确定费用分摊机制,最终使得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完全,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科研项目的成本归集,导致科研成本分析评价信息失去现实意义。

(五)科研项目结题与经费结余相背离,后续监管缺失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失控,导致科研项目结题与经费结余相背离。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决算不及时,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结题不结账,从而产生很多项目已结题但项目结余经费仍然长期使用的现象。科研项目结题后结余经费管理的使用监管缺失,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审计都无从管理,课题负责人的后续支出更是五花八门,还有些课题负责人将剩余经费长期挂在账上随意支取,已变性为项目负责人的账内“小金库”,后续监管严重缺失。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一)理顺流程、规范管理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部门应处于中心地位,由财务部门牵头协调,逐步理顺与科研、资产管理、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的业务处理流程,使规范管理成为常态。

1.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提供预算管理先导的财务管理服务,实行项目资金专户管理制,与项目负责人要加强沟通,确保项目资金确认到项目负责人;预算管理和执行方面,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指导科研人员执行预算,项目结题由财务提供真实报账数据,并对项目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财务报销时审核支出的规范性、合规性,对无预算、超预算的支出不得列支;对国有资产购置、验收手续和签批流程等应与资产管理部门协同管理;按财务核算要求进行科研项目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核算,尽可能是完全成本归集,真实、完整地反映科研项目最终成本。

2.资产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控制,联合设备采购部门从全校层面出台大额设备采购政府采购制度,对大型设备采购须组织学校层面的专家论证,还要履行审批和备案程序,校级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要对科研资产购置信息予以公示,加大监督范围。

3.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组织申报、合同的审批与备案等常规工作;项目实行过程中要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结题工作;健全项目经费剩余管理和监督制度。

4.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把握学校科研经费的实时动态,监督结题项目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完成结题审计。

具体业务处理流程图如图1。

(二)科学制定科研经费的预、决算制度

1.制定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体制。从现状看,预算编制的问题较多,主要是项目负责人预算意识不强,预算成了估算,失去规范性和科学性。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帮助科研负责人加深对科研经费科目的理解,项目的支出标准及支出结构比例要明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规性是维护预算执行刚性的必要前提条件。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定期告知科研人员预算执行进度、支出等情况,有条件的要为科研负责人提供网络实时科研经费查询。科研负责人也要学习相关财经制度,在实际报销中理解支持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科研负责人如因特殊原因须要预算调整,应先书面向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得到审核同意调整后方可执行,科研负责人不得擅自调整、变更预算,更不得扩大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

2.完善科研经费决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为3~5年,由于前期预算编制不到位,预算执行控制力弱化,编制科研经费决算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科研经费决算报表编制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填报,填报的随意性造成报表数据与财务账面数据产生较大差异。还有少数科研人员日常支出随意,到决算时擅自调整、美化支出结构,造成虚假决算报表与实际支出账面两张皮的现象。因此要加强科研项目决算的审计工作,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及上报需经学校财务人员审核签章,确保账实相符,而经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的决算报表仍需由校内审计签审后方可生效。

(三)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网络管理信息平台

高校应尽快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网络管理信息平台,科研经费管理应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高校依托网络可以对科研经费实现动态化管理与监督。首先是科研部门将科研课题名称、经费来源、研究期限及预算方案等信息录至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门将到账的每笔收入、发生的各类支出明细也录入课题负责人名下,此时课题负责人只需通过密码认证即可查询到自己名下科研经费的各种信息,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各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真实完整信息,从而形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管理变得更为高效透明。如:科研管理部门可实时监督管理;审计人员可全过程跟踪监督审计,实现科研经费由事后监督审计向事中监督审计的转变;财务部门更是服务与管理并重,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构建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1.科目设置要规范。首先要设置科研收入、科研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科研结余等一级会计科目,反映收入、成本及结余情况。然后对科研收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科研结余等设立二级明细科目,进行二级明细核算。对科研成本除设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二级明细科目核算,还要分类进行三级明细科目核算。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科研项目支出管理各项规定,制定合理的支出范围和标准。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鉴于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混乱现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对高校科研经费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是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完全成本归集,尤其是要将间接成本合理分摊到各个科研项目成本中去,真实还原科研项目成本。

(五)加大科研项目绩效考评与审计力度

1.加强中期结题评估、严格结题绩效评估

高校科研项目中期结题评估工作历来不受重视,追究原因既有科研管理部门的失责,也跟评估指标设计不科学有关,长期以来项目中期检查评估的关注点为研究计划进展情况、有无阶段性研究成果等方面,对项目预算执行与控制是否合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内容均没有涉及,因此无法全面反映项目中期情况,影响了检查评估效果。科研项目中期检查评估应把预算支出的执行与控制也作为中期结题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项目负责人立即整改。

2.加强审计监督,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主要有:一是高校内审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收入、支出等情况进行审计。二是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对于50万元以上科技厅重大项目及其他厅局要求外审的项目,一般采用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方式。三是相关部门联签,对于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由科技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其经费财务决算报告进行审签。高校内审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应明确规定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审计采用的不同审计方式,要明确规定审计的主要内容及审计要求,从而让被审计人加强自律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有利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促进学校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促进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守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3).

[2] 袁素琴.谈加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J].财会月刊,2012(1).

篇12

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如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科研项目编报是否出具虚假决算等。二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如科研经费是否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等。三是管理机制的建立情况。重点关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如科研经费用于设备采购是否实行政府采购,用于项目建设的是否执行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立项时预算编制不合理部分高校科研课题负责人不重视经费预算的编制,编制的项目预算缺乏科学性。确因实际需要必须调整科研经费预算时,不按规定变更程序报批,随意调整预算。导致科研经费实际经费支出与项目预算偏差较大,无法按合同约定执行预算,不利于科研经费的精细化考核和监管。

(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不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研经费支出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对经费支出合理性判断缺少依据,费用的相关性认定困难。二是部门间配合不够,财务处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及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了解,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对科研经费的合理性无法把关,导致超标准超范围列支经费现象存在。三是科研经费结余比例高。由于科研项目合同签订与经费拨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部分项目负责人重研究、轻报账,项目结题验收后,不按规定进行财务结账,导致合同预算执行率偏低,结余金额较大,不能及时结账。

(三)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一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涉及高校的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业务控制与监管,造成高校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职能的缺失。二是高校没有开展科研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高校科研审计多为事后审计,尽管也能发现问题,但却不利于及时改正错误,难以发挥内部审计过程控制作用。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一)强化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一是科学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在项目申请时,高校财务部门要协助科研项目申请人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规章制度的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二是杜绝预算随意调整,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科研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应按规定履行相关的调整程序。为了保障资金安全,督促项目承担人按批复的预算内容安排科研业务支出。可以通过合同形式约束科研活动,严格要求项目负责人全面履行科研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对违约的科研人员应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定期分析通报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科研经费收支平衡。三是完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财务验收是项目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合同通过验收,意味着合同任务已经完成,不应再发生成本费用。项目通过验收后,应及时结账,完成账务处理。

(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一是高校科研经费应当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高校要完善科研经费支出审核制度,杜绝虚假票据,严格执行公务卡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二是高校科研经费各项支出必须严格依据经费预算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严格外拨经费审核,严禁以任何方式挪用、侵占、骗取科研经费,以免造成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科研管理任务繁重的高校可以设立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机构,有条件的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可安排科研秘书,协助完成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工作。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应该采用项目明细账核算,避免几个项目的费用混杂在一起,对科研项目的验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便于科研项目效益考核体系的建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