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15: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基础教育成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笔者于2012年9月至10月参加了由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SIDA)发起、瑞典隆德大学主办的“儿童权利、课堂及学校管理(Child Rights,Classroom and School Management)”国际项目,期间在斯德哥尔摩、隆德、马尔默等城市参观访问了当地各类学校,深切地体会到瑞典学校英语教育的成功之处。与中国的情况相同的是,英语在瑞典也是一门外语,瑞典人也是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是与中国不同的是,瑞典人的英语应用能力非常之强。绝大多数瑞典公民都够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几乎所有大学均开设了英语授课的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反之,我国儿童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参加各类英语早教班,到了小学、中学阶段,在规定课时之外,家长还热衷于送孩子参加各种英语辅导班。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孩子学会的都是“应试英语”、“哑巴英语”,教学效果堪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研究和分析瑞典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此作为发展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事业的借鉴。
二、基本概况
虽然瑞典的英语教育卓有成效,然而瑞典儿童用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从学前教育阶段看起,瑞典并不强调对学龄前幼儿进行英语教育,除了部分国际幼儿园之外,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开设专门的英语学习课程。在学前教育阶段,他们更加强调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非常重视幼儿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帮助儿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易于接受并学习外国文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瑞典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自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平均周学时为2—4课时;6年级开始,学校会为学生提供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汉语等第二外语的选择;8年级学生可以选修第三门外语。同我国相比,瑞典的校内英语教学课时少了许多。并且瑞典的语言教育强调外语学习不得以弱化母语学习为代价。除了瑞典语之外,他们还专为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儿童开设母语学习课程。如笔者走访的OSTRATORN SCHOOL,就为在该校就读的中国移民、中东难民儿童开设了汉语、阿拉伯语课程。与大部分中国学校相比,瑞典的英语教育更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儿童充分认识母语与英语的差异;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规定课时的英语教学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结束。
高等教育阶段,除英语专业外,瑞典的高校不再开设像我国一样大面积普及的公共英语必修课,但是学生有多种机会可以选择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如英语文学作品选读等等;并且在课上和课外都有充分的机会利用seminar、workshop、presentation等形式进行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英语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瑞典公民,普遍具备熟练的英语使用能力,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日常交际及学术交流。
显然,瑞典的英语教育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跟我国的英语教育相提并论,那么他们是如何取得如此显著的教育成果的呢?
三、成功经验
1.尊重个体差异,倡导民主教育理念
瑞典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高度。让人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是瑞典教育始终坚持的重要理念。瑞典实施从零岁到坟墓的全国免费教育体制,即使是近20年来世界教育私人化和营利化的风潮强劲,瑞典人仍始终坚定地把全民免费教育作为重要的既定方针,并不断地增加拨款,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他们对儿童从小就进行大量的智力投资,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在瑞典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笔者走访的学校教室都配置了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外,传统的教学资源如学校图书馆、录音机、地图、班级小书架以及各种学习用具和游戏用具一应俱全。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瑞典学校的教室安排非常灵活,不同课程都有不同的授课地点。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学生都配有2个以上的教室以便于分层次教学,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环境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瑞典英语教育不主张太急于督促甚至逼迫儿童学习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更加注重儿童个人生活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旨在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通过组织有关戏剧、音乐、美术、体育、自然常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的各种室内外活动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并不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此外,学校正视儿童个体差异,并为有阅读障碍等“特殊需要”的儿童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瑞典人普遍认为,不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不顾及儿童智力发展的自然过程和个体差异,一厢情愿地揠苗助长,必然对儿童的终身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因此,充分尊重儿童的“民主教育”可以说是瑞典教育的精髓。课堂上老师尊重儿童意见,鼓励自由表达,从而保护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在参观瑞典学校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瑞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主动、轻松的状态。
2.重视英美文化的渗透,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课堂并不是瑞典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唯一途径,甚至有45%的瑞典学生认为媒体和校外其它场所才是自己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瑞典地处欧洲,其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英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瑞典有多家电视台每天24小时播放英语节目和影视作品;英语图书、音像资料随手可得;英语路标、指示牌随处可见;同时,开放的网络也是一个供儿童接触英语环境的绝佳媒体。瑞典的社会与媒体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而这样的学习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贫困落后的偏远地区几乎不存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体验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在充分尊重儿童权利的指导思想下,瑞典的学校教育坚持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中心,坚持教育以儿童为本。瑞典的课堂主要采用讨论和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基础英语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游戏和主题活动为主,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且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如笔者亲身参与了一个教学小游戏,教师分组带领儿童到森林里去(瑞典森林覆盖率高达66%,随处可见的森林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森林里悬挂着老师们事先准备好的一些英语指示,孩子们被要求按照指示回答问题,如:瑞典有多少个湖泊,瑞典第三大城市叫什么名字;此外还有一些极具趣味性的问题,如A,B,C三位老师的身高之和加起来是多少,等等,引导孩子们完成任务并走向终点,孩子们在森林里度过了愉快的下午。老师引导儿童在学习的同时认识自然,在游戏的同时掌握知识,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四、三点借鉴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采用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在固定的时间里讲授和引导儿童学习英语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目前大部分开设英语课程的中小学所采用。二是全英教学模式,即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在固定的时间里讲授和引导儿童学习英语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浸入式(或半浸入式)教学模式,即儿童在学校的全部时间(或大部分时间)都被浸泡在全英语环境中,教师直接用英语组织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受师资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只应用在北京、上海等较大城市的某些国际学校。笔者认为,瑞典基础英语教育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保护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与瑞典相比,我国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多数儿童从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英语教育。有的家长为了加强英语教育,特意把孩子送往“双语幼儿园”,或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英语培训班,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孩子彻底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
反观瑞典的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并不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而是重点培养儿童的多元文化观,使儿童乐于接受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而逐渐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瑞典的时候多次问到瑞典的小学生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学英语?”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瑞典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瑞典语是一门很小的语种,只会讲瑞典语不足以在这个国际化的社会上立足。因此我们要学习英语以及其他多种语言,长大了可以去到很多国家,和全世界的人交朋友。”瑞典儿童从小就培养起了国际化的视野,了解到英语是与世界沟通的有效工具,从而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然不会排斥英语学习,反而乐于学习,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儿童的国际化视野,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不能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学习。
2.创造家校合作的英语学习展示平台,使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与瑞典相比,我国的中小学无论是采取汉语教学、双语教学还是浸入式、半浸入式教学,社会和媒体能够提供给孩子的英语学环境都远远不够,因此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在学校内外为儿童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大环境。
根据瑞吉欧教育理念,学校环境作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而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涵。笔者发现瑞典的学校环境创设温馨而有趣,同时与教学活动紧密相关。教室里陈列着来自不同国家的特色艺术品,墙壁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图片,从埃及金字塔到中国版的世界地图。班主任老师解释说,这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看待同一个世界的不同视角”。还有的教室贴着孩子们自己制定并且用英文表达的“班规”,包括许多条“Do”和“Donot”(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环境的教育价值在整体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家庭教育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跟孩子用英语对话,而是希望父母提高环境创设意识,尽量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如给孩子听一些有趣的英语歌曲,看一些简单的英语动画片,在游戏中与儿童进行基本的英语对话,在墙上贴一些带有英文单词的彩色图片并常常更换,以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借鉴瑞典的学前教育模式,建立家庭游戏小组,让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家长带领其他家长和孩子们开展双休日英语活动,组织家庭表演会等等,与孩子共同表演在学校所学的英语对话、故事、情景剧等,从而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
3.加大游戏教学和活动教学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瑞典在基础英语教育的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游戏教学和主题活动教学。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强调,儿童的语言学习必须与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相结合。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明确指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在诸多的英语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法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主题活动则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空间、运动、音乐、人际等能力的培养目标。主题活动教学法比较贴近儿童生活,能为英语学习创设逼真、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为儿童提供有趣的练习形式,切实提高其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也应当避免枯燥单调的照本宣科,设法通过游戏和主题活动使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语言应用能力,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同时,在儿童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儿童个体情况和兴趣为指向。借鉴瑞典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也应该根据儿童的知识经验、个体需要和兴趣指向来设计。并且在开展这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不要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要求,避免儿童产生畏难情绪;而要增强其自信心,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Per Wickenberg,2009.Taking Child Rights Seriously—Reflections on five years of an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me.8.
[2] Gerard Bonnet(Ed).The Assessment of Pupils’Skills in English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2002-A European Project,March,2004.96.
[3] 张小情.北欧四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英语基础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7(5).
一、研究背景
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日益受到关注。就上海地区而言,写作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并且在历年中考卷中所占分值和比重一直上升。2005年写作分值10分,占卷面总分120分的8.3%;2006年作文分值14分,占总分150分的9.3%;2007年作文分值16分,占卷面总分150分的10.7%;自2008年开始作文分值为18分,占卷面总分150分的12%。
但整体而言,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尽如人意。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的平均得分率为60.1%,2008年中考的平均得分率为64.2%,2009年各区县中考练习中作文的平均得分率大多在65%至70%之间。这些数据显示了在初中阶段加强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目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教与学两方面。就教师的教而言,尽管新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至于写作教学,由于它耗时长、作文批改量大,教师大多按照考试的模式给出题目和提示让学生自行完成,或者给学生一定的范文进行模仿,很少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由于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不仅缺乏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往往提笔就写,没有一定的写作策略和方法。他们的作文普遍存在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时态不正确、信息不全、条理紊乱及文章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不只是初三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应贯穿于所有年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从初中低年级开始就有计划地开展了英语写作教学,并在教学中初步探究了基于教材的“过程写作法”,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理论基础
近年有关于写作教学的理念有“过程法”和“产品法”,其中“过程写作法”影响最大。过程写作法的代表人物Brown(1994)把写作教学的特点归纳如下:(1)以引向最终写作结构的写作过程为中心,侧重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想写的话语;(2)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构思、写初稿及修改初稿等方面的策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写和重写,要特别重视修改初稿的过程,要给学生及时的写作反馈;(3)师生共同参与写作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应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过程写作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过程写作法需要一定的载体。我认为目前所使用的牛津教材就是最好的写作教学的载体。现行教材是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指导思想编写的。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牛津教材还遵循着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因此,教师充分地利用并挖掘现有教材中的资源进行过程性写作教学是可行的。
三、基于教材的过程写作法初探
(一)依托教材体系,实现听说与写结合、读与写结合。
新课程标准认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情境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技能,尤其要将写的技能落到实处,这在用牛津英语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行牛津英语教材每册书包含Modules,Project和Word bank,每个Module包含三到四个Units,Now listen,Using English和More practice。每个Unit包含Read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Writing,Language,Word box和Notes版块。其中Reading版块重在语言材料的积累,以及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Listening and speaking版块旨在提高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Writing版块则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初步基础;Language版块通过归纳各单元主要的词汇和句型,通过模仿和替换等句型操练形式,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清楚地认识到Language版块语言点要在Reading和Listening and speaking版块充分地操练和内化,因此非常关注学生掌握Language版块内容的情况,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如果在教学中能将读与写结合、听说与写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发展得更好,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1.听说与写结合有利于学生积累、内化并应用词汇和句型,夯实写作基础。
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版块,学生通过听和说反复操练并运用关键的词汇和句型。作为post-task activity,教师可以创设新的、要求学生写的情境,使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词汇和句型来完成写的任务。这样的微型写作过程通常是有效的,因为学生不仅乐于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而且已经具备了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型,因此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语言做事”,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得以增强。如:牛津教材6A Unit 3中Listening and speaking:planning a visit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在熟练掌握对话中词汇、句型及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周末活动计划,并将此计划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通过写汇报稿这一任务,学生将听、说活动中所获得的信息输出并转换成了书面的表达,写作能力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2.读与写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句子组成段落,培养谋篇布局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认知理论,阅读与写作相互关联,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教师不仅要在Reading版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将Reading版块的素材为写作所用。牛津教材Reading版块的素材是由许多专家精挑细选的,无论是词汇、句型还是段落篇章的构成都体现了英语语言的规范性,它们完全可以用作学生写作的范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post-reading activities,使学生可以仿写、改写、扩写、缩写或续写Reading部分的素材。如:牛津教材6B Unit 1 Reading:Great cities in Asia 介绍了北京、东京和曼谷的情况,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够写一份有关于上海的介绍。教学实践证明,绝大部分的学生通过仿写原文的结构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主题为“上海”的作文。由此可见,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掘教材并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可以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有章可循的写作,并逐步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整合Writing版块的写作素材,进行系统的过程写作教学。
牛津教材每个Unit的Writing版块都设计了围绕本单元主题的写作任务。如下表所示:
此外,在More practice版块,教材还提供了若干与主题相关的图文并茂的写作素材。由此可见,牛津教材为师生提供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和资源,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活用这些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和方法,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初步基础。
我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过程教学法,初步形成了如下基于教材的过程写作教学步骤。
1.确定写作主题及问题提示。
写作主题的确定要结合Unit的主题及Writing版块的要求,如:6A Unit 6 我设计的主题是“On my way to school”。该主题紧紧围绕着Writing版块的主题“On the way to school”,同时又明确了要写作者自己的上学之旅,体现了过程写作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想写的话语”。
教师所给的问题提示必须尽可能涵盖本单元Read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及Language版块的内容。如:就上述主题,我给出了四个提示问题:a)Do you live near or far away from school?b)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c)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d)What do you see on your way to school?这四个问题涵盖了该单元所有版块的重点,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有话可写。
2.审题、议题。
在主题及提示问题明确后,学生将进行审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对主题及提示问题各抒己见。同时,我引导学生不仅要能确定写作的内容重点,还要注意写作所用的文体、时态和人称;不仅要能联系已学的内容,还要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一环节有利于养成学生动笔之前构思作文的好习惯。
3.列提纲。
在明确写作要求后,学生将以关键词和短语的形式列出写作提纲,其中包括如何开头,如何按照主题和提示问题写作文的主体,如何结尾,如何进行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连接等。列提纲有利于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为顺利写初稿奠定基础。
4.独立成文。
在学生确认自己的提纲不需要修改后,就可以着手写作文。我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将提纲中的要点扩展成文,并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自然连接和过渡。根据教学需要,该步骤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
5.自评并修改初稿。
当学生的初稿完成后,我并不急于批改,而是要求学生先自评并修改初稿。为此,我在上第一次写作课时就指导学生如何自评和互评作文。
在这一课上,我首先出示作文的评分标准,即从内容、语言和组织结构三方面进行评价,基本要求如下:
当学生初步了解评价标准后,我出示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由全体学生对照上述标准进行评价,我进行补充和总结,确保学生明确如何评价作文。当学生掌握了评价标准后,每位学生自评作文并据此修改初稿。
通过自评,学生不仅能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能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6.互评并再次修改。
当学生对自己修改后的初稿作文感到基本满意后,就可以和同伴进行互评。我对于互评有三个要求:一是按照作文的评价标准,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个方面给出中肯的评价;二是如果你认为同伴的作文需要修改,要和同伴进行沟通和讨论,达成共识;三是要发现同伴的作文中的可借鉴之处。
我的教学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互评活动中,并能恰如其分地评价、交流并及时修改。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关注各小组的互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7.教师批改并反馈。
一般而言,学生的作文经过“自评―修改―互评―修改”的过程已经比较完整和流畅了,但仍需要教师的批改和反馈。我在批改时,遵循自评与互评相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以正面激励为主。不仅圈划出学生需要修改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标注出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在批改过程中,我很欣慰地发现85%的学生作文属于优良以上水平,反馈时只要针对其中存在的极少数共性问题就可以了;而对于另外15%的学生作文,我则进行面批和个别的反馈,逐一解决这部分学生作文中的薄弱环节。
8.习作汇编和展示。
当学生收到教师批改过的作文后,需要根据教师的反馈完成作文的最后一稿。我不仅要求学生将所有的作文写在作文本上,而且通常会将每个单元学生的作文汇编成册,陈列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为此,学生会非常认真地使自己的作文更完美。此外,每个单元的过程性评估试卷的作文题通常也是同类作文题,因此学生还会将自己的习作背出来,以便于在单元测试中表现不俗。久而久之,学生不仅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还积累了不少自己的文章,写作水平自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合理安排过程写作的步骤,使写作教学更有效。
写作教学的“过程法”与“产品法”的区别之一就是“过程法”因为注重写作的过程而耗时较长,这一点从上述教学步骤中也可以看出。但就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只要合理统筹好教材与专题写作的关系,即真正实现基于教材的过程写作,合理地安排好课内写作和课外写作,写作教学还是非常有效的。一般而言,牛津教材Writing版块建议课时为一课时,而完成上述基于教材的过程写作教学通常需要两课时。尽管多了一课时,但学生从该过程中所获得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就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而言,这一课时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结语
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依托于现有牛津教材的过程写作法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思路。当然,该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细化的课题,如:如何使自评、互评更有效。相信只要教师做写作教学的有心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詹先君.2008高考英语写作命题理路的瑜与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9).
[2]方敏,周道义.浅谈英语高考半开放式作文的备考策略.教学月刊,2009,(5).
[3]张启富.高中生英语写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素质教育论坛,2009,(6).
[4]姚春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初探.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09,(5).
[5]王玉娟.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2009,(18)上.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人的发展方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称,其实质是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其中,“培养什么人”主要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用什么培养人”主要涉及培养内容,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如何培养人”涉及培养过程、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而真正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粗放,尚存在诸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明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现着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水平,并会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事关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客观地讲,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基础教育在功能定位和培养目标取向上一直处于矛盾与冲突的状态之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由此产生了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论”“公民论”“就业准备论”“成人论”“建设者和接班人论”等诸多提法。我们只要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政策表述和相关规定便不难发现,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基础性”,但是目前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还是过于宏观,表述也模糊不清,且缺乏对实践的操作性指导。这种政策表述上的缺失状态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过分重视高深知识的传承,而忽视公民基本素养的养成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确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日本在《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未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生存能力”。其主要包括:扎实的学力(表现为学习的意愿、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特别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化的学习方法);丰富的人格(包含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等);强健的体魄。美国则提出了五种核心能力,即适应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非公式化问题的能力、自我管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这些是不同国家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与素质提出的要求,其对于明晰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颇具启发意义。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直接使命是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服务,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人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领。学校教育仅是人的终身学习历程的一个阶段,基础教育又仅仅是人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而非熟记高深知识、只会考试的所谓“精英人才”。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后续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打下初步基础。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应在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这一培养目标,使之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凸显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综合化”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倾向仍然比较严重,“考什么,教什么”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特征。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这与《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倡的“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是相违背的。二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被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与国外“浅而广”的课程设置相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在不断强化学科的专业性,推崇“窄而深”。总之,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已少有“基础性”的特征,而更多地侧重于其选拔功能。“难、繁、深、多”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偏离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得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这种弊端正是学生负担日益加重以至厌学、厌世等不良情绪出现的根源。
从本质上讲,基础教育的最大特性就是“基础性”,即为学生的身心成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打好基础。其不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还包括思想道德基础,教学生学会做人,为社会成员的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它要保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只关注升学率和分数,还应当关注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不能成为文化的孤岛,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面“死读书”“读死书”,而要让学生主动关心社会问题,使其把个人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因此,未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提倡综合化,即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等。
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向来看,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一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即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综合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调整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与编写教材和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并设置综合能力考试科目。这些综合课程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可见,要创新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载体实行综合化改革。
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般认为,教学方式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广义的教学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也包括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的方式。而狭义的教学方式仅指教师教的方式。在这里,笔者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方式。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运用已学知识和检查测试等环节。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维持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传授新知识,以“题海战术”巩固已学知识,以“掌握技能技巧”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其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讲授法为主,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众多新概念感到迷惑不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尽管部分教师努力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索,但他们更多接触的是课程理念的指导,如何将课程理念转变成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仍是推进中的难题。因此,为了使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变得爱教、乐教、会教、善教,转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总体而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师生互动等各方面均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应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三者的特殊性,力求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和经历实践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并讨论各自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已获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总结评价。其次,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为此,我国应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切实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和城乡间开放共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及社会参与。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改变,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改变。
不同的学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非置于主体的位置来看待,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教师“很少开展以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使得学生只能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死记硬背和机械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和意见。这使他们感到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强等结果。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改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机会的现状,彻底变革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更加多样化,让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基于对实现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考虑,笔者认为,未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为理想而学、为兴趣而学、为爱好而学的活动;其二,学生通过“做中学”“说中学”“试验中学”“网络上学”“图书馆中学”“合作研究中学”等主动研究和主动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其三,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走进社会中去,坚持学习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其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体现“三效”原则,即效率、效果、效能。总之,学校教育应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课堂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职业能力要求:第一,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第二,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第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具备运用标准、规范、设计手册、设计图册等设计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第一,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第二,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第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能力目标:第一,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第二,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第三,具备初步运用标准、规范、设计手册、设计图册等设计资料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给学生的印象是理论性强,抽象,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而培养目标在于实际工程问题。本人自2005年开始接受《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以来,有过失败,但也取得过成功。
一、重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前布置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向模拟工程设计过渡的重要训练环节,对训练学生初步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正确使用工具书,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一开始,我是按部就班地从键、销、螺纹、带轮、链条、齿轮、轴承、轴、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顺序讲,到十二月开始做课程设计,但效果不佳。我在辅导学生设计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对设计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好。虽然在前面理论教学中已经学过,但此时却不会应用,有的甚至已经忘记了,辅导时很费力气,影响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理解能力差,第二,计算能力不强,第三,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第四,过度依赖老师的思想严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的差异较大,尤其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二是钻研精神不够,主动性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首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参观C6136主传动系统,认真观察工作时的啮合状况,以及它的连接方式。其次提前布置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之中,课程设计是紧接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把课程设计融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在开学初把课程设计的任务书与课程的授课计划一起发给学生(学生暂不分组),让学生从学习本课程开始,就接触设计课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设计课题。把设计课题分解成带传动、齿轮传动、轴传动和轴承等四个设计模块,融入有关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去,把设计课题中的理论计算,如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轴的设计等,与教材中相应的练习题结合起来,作为课外练习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并且画出相关的零件图,标出公差、尺寸、粗糙度。由于这些课外作业与课程设计联系紧密,学生大多十分重视,积极性很高。到进行课程设计时,设计课题中的理论计算部分已经经过了一次演练,大多数学生对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已经不再陌生。这时,只需用分组后各自的原始设计数据代替前面练习时的数据,将所作过的资料(计算)进行修改、连接整理,便可以较顺利地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装配图的结构设计和绘图,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设计任务分解到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是我组织实施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防止少数学生偷懒,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设计题目分成一级齿轮传动、二级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几个课题,并给予不同的参数。二分组小、任务足,每个设计小组一般为4到6人。小组之间的原始设计数据各不相同,并且在小组内把设计任务分解到人,小组成员之间既相互合作,又都有自己的任务,人人都必须自己动手、抓紧时间才能按时完成。三是在设计过程中,强化平时考核,每周检查各小组的设计进度,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为评定学生设计成绩的一个方面。四是准确把握设计工作量,在给每个学生分配设计任务时,根据能力不同区别对待,既做到任务充足,又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抓紧时间都能按时完成。四是指导注重培养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指导的重点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查阅设计资料和工具书;对较差的学生则以答疑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
图纸必须上机绘制,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计算机绘图是工科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早已纳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之中。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将CAD机房向学生开放,要求学生所有图纸必须用AutoCAD绘制。通过实践,我觉得这样做有三点益处:一是满足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愿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在计算机上绘出的图纸干净整齐,避免了过去用图版绘图存在线条粗细不匀、图面难以保持干净等问题,学生把自己绘制的图纸打印出来,容易产生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了绘图质量。三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把所学的CAD绘图技能应用于设计的机会,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大有益处。
三、充分重视检查环节,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
学生在完成设计后,把设计资料交给教师评阅,往往只关心成绩,而不关心自己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因而,教师的评阅环节对学生的进步没有多大帮助。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设计的效果,尽可能使学生多受益,我在评阅设计资料时强化了纠错环节,通常在每一个模块结束时安排2节课进行纠错。先让学生互查,再由老师指出其中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实践表明,以上做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的有两点:一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去做,避免了过去按“优带差”分组常常演变成“优代差”的弊端。学习较差的学生不得不自己去完成设计任务,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了锻炼,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他们以后的进步大有益处。二是把课程设计贯穿到课程理论教学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率,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章节时有了明确的针对性,看到了理论的应用性,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互相促进,有利于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实施,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满足,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良好的职业素养得以养成。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
职教论坛,2004(6).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向城市聚集,农村教育问题愈显突出,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上。
(一)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我们在不少农村学校看到、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教育的宗旨、目标被有意无意地抛开了,升学成了唯一或者说是重要的追求,农村教育成了农民子女进入城市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自然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生命线。为使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尚有能力的家庭纷纷送孩子到附近的城市学校学习。学校教学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也有重点地选择和安排课时,对于升入高一级学校必考的科目教师要重点安排,课时要打足,而对于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科目则完全是一种应付,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未来农村建设需要什么也很少考虑。所以有很多农民说,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对于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际作用并不大。
(二)城市教育“诱导着”农村学校办学理念异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还客观存在,有的还在扩大。教育不仅要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而且还要提供科学技术,但是从学校办学条件到教材内容选择,现在教育适应的都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广大农村和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重点学校的“磁场”效应,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放射出强烈的吸引力,吸引着周边的农村学生舍近求远,使一些农村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而面临关闭的危险,而不少城市学校生源爆满以至于超负荷运转。我们在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听到这样一个例子:该镇小学毕业的前50名学生基本上都不在本镇初中上学。城镇中那种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整日埋头在田间的农民及其后代构成了巨大的诱惑,让孩子成为真正“城镇人”而不是充当“农民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强烈愿望,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烙上了离开农村的印记。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曾这样对我们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应付,很无奈。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
不少农村青年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这表明农村教育在发展思路、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一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在实践中感到:不学习那么多知识,一样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甚至比大学毕业生赚的钱都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的现实,使得他们对于依靠读书离开农村的目标产生了动摇。家长们担心花了钱让孩子读初中、高中,有了离开的思想,却又缺乏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就是到了城市也无法适应;即便读了一个高职,找个工作,仍然是城市的高级“打工仔”,他们又将和父辈一样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还不如早点工作,多挣点钱。因此,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放弃高考的人也很多,使得一些重点大学里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逐年减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目标和任务,农村家长和学生没有看到现代城镇文明对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特殊要求,而单纯地从急功近利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则要从教育公平这个根本问题上去探究,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起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
二、农村教育特色弱化,未来迷茫
教育既有它的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标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彰显人的个性。尽管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然占大多数,“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要把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怎样办好农村教育?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来,农村教育就可以现代化了吗?只有从农村的现实和未来出发,把农村教育扎根在农村的土地上,把农村教育改革立足在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才能使农村教育发展充满活力。到农村学校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教育弱化了农村的特色,离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今天的农村教育没能够充分考虑到80%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实际。一是我们的改革方案没有认真研究和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的背景和优势,农村孩子的成长离开了千百年来农村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是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翻开中小学教材,看到的是大量城市的例子,满眼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拥挤的人群……而农村里那一望无垠的土地、翻滚的麦浪、新鲜的空气等则很少被提及,反差非常明显。在开展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校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而要提高这些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则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研究和制订活动方案。在这方面,农村有城镇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去研究农村这些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只是简单地模仿城市学校的做法,或者把城市学校的课件拿来依葫芦画瓢,让农村学生失去了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没有很好地组织开展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农村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爱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如果以此为基点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活动,自然会极大地调动农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有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省事,为保持与城市学校的一致性,不考虑农村的特色和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照搬照抄城镇学校的活动方案,让农村学生被动地跟着这些他们所不熟悉的一套来做,其活动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四是没有很好地考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需要。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从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会给农村学生和家庭的生活带来一系列变化,并反映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学生毕业后要进城工作,如何适应于城镇化的生活需要;学生的未来生活中需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文明礼仪,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等。一般学校在统一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作用下,都不考虑这些与教材不太相关的教育内容。
推进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更好地发展农村,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教育既要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农家子弟,又要为未来的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两者的结合点就是未来农村教育的方向。它既要为一大批走向城市的农家子弟打好基础,提供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素养,同时在传递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时不忘“三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多开展一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介绍一些现代农业的科学知识,多组织一些有农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把校本课程的内容紧紧贴近农村实际,让孩子们看得到、学得活、用得上。但是,以上几方面向我们表明,农村教育并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付各种统考,农村学校不得不把迎接各种类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上级所组织的视导、督导往往也只是检查农村中小学对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因此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是不太可能专门研究和探索适应于农村学校优势的一套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做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教育缺乏自身特色,使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十多年,却不了解农村。
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事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同心协力;它不仅需要均衡的物质条件,而且需要理想的人文环境。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打破了过去那种平静的教育氛围,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使宁静的农村校园的育人环境变得不安宁,对学校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上。随着城市的扩大与建设,人口越来越集中,同时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原本就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加脆弱,如骨干教师流失、教学设备不齐、教育经费紧张,使得农村孩子从入学开始就与城市孩子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其次,生源在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和利益的驱动,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民营学校、职业学校,采取各种手段到农村学校去吸引生源。一拨又一拨的招生宣传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学校施教区范围内的学生,还通过一些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农村学校的风气。例如:四星级、三星级高中为了争夺好学生,到乡镇初中散发宣传广告,甚至开宣传车到农村学校去招揽学生填报他们学校的志愿;城市初中专门委派人员深入到农村小学六年级的课堂、课间、操场、家庭,与学生和家长直接地面对面接触,小学还没毕业就搞得他们无所适从;甚至是一些职业学校、民营学校与一些初中教师订立地下约定,若送一个学生到他们学校注册,给教师数百元不等的好处费。政府的招生文件成了一纸空文,施教区的划分有名无实。这不仅使农村学校的优质生源大量流失,而且使以施教区学生数为基数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给学校发展带来困难。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基础会计 教材 结构 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6-01
一、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至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通常是平行或者分离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计划在内容上协调不充分,很难实现两个学习场所(即课堂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学习。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一本理论教材和一本实训教材。学生也很难将在理论和实践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融汇一体,形成整体化的职业行动能力。这样,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概念繁多、理论抽象的课程,对学生专业思维和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以往有些学生觉得理论教材上很多问题看不懂、不能有效理解,特别是对会计基本原理的学习,由于没有感性认识,都是抽象的理论阐述,学生理解非常困难。这就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异常困难,所以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可行性
实际上,本课程传授的是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程有较强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要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不但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原则的概念,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的技能方法。该课程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教材时都可以体现出来。针对传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逐一解决,在新编教材中体现其实务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教材的名称可定为《会计原理与实务》,顾名思义,该课程集理论、方法、技能于一体;其次结构和内容上也要有所调整以体现实务性,实现可操作性。
戴士弘提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为’原则,或者说‘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在当前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项目课程’”。根据这个原则,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内容重新分解、整合为九个教学项目,即:会计工作认识、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产的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基本业务综合核算。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重新组合后的九个项目与原有的原理、方法、技能等知识容量基本相同。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要突出特色
教材建设的特色表现体现在结构和内容的精心安排。
首先教材要紧扣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打破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建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开始,逐步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处理全过程,以及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从而将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溶于工作过程中,实现项目教学,突出会计原理的应用性。
结构安排上的特色,第一个项目是“企业会计工作认识”,是让学生先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方法有个总体认识,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接着介绍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会计人生有个初步的描绘,对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做出初步的规划。第二个项目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让学生清楚,“会计精明算计”是“算”什么,借助什么工具来算。接着第三个项目是“借贷记账法的认知”,是告诉同学们要用“借贷记账法”运用“账户”这个工具来“算账”。紧接着,教材在介绍了借贷记账法后,以一个模拟的会计主体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案例,采用仿真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各项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相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内容上,教材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在教学中,首先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主动去寻找和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会计原理和方法,接着教材还应列出任务实施的结果,以便有助于学生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然后,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进行实务演练,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后每个项目设考核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尚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类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教材建设改革的地方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要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都提供流程日志,如果能根据流程日志进行流程挖掘,构建出业务流程模型,就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各个业务流程的实际执行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流程日志就是信息系统中记录业务流程中各个任务活动发生的顺序序列,包括有时间标志型和无时间标志型两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没有日志记录的业务流程信息,需要通过非系统提取的方法进行收集。业务流程模型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并行结构、循环结构等简单的任务结构,也包括非自由选择结构、隐含结构等复杂的任务结构,目前的流程挖掘方法虽然能够分析简单的任务结构以及部分复杂的任务结构,但还不能表示所有结构,因此影响了所挖掘出的模型的准确性。
一、出纳交接流程挖掘技术及步骤
(一)出纳交接流程挖掘技术
流程挖掘技术是工作流的一个分支领域,业务流程是一个概念实体,而工作流是它的具体实现,流程挖掘的目的是从流程日志中重构流程模型。流程挖掘最早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进行需求分析时,由于面向的是业务分析师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时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偏差的影响,导致无法对业务流程进行精确建模,只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不断优化,因此需要流程挖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流程挖掘研究的一大分支转向研究能够适应于商业中的业务流程建模的模型语言,其中有代表性的ADONIS、Petri-net和活动间依赖型模型语言。
(二)出纳交接流程挖掘步骤
流程挖掘一般包括获取流程日志、日志预处理、流程挖掘和合规性检查四个步骤,具体如图1所示。
二、出纳交接流程挖具体过程探析
(一)提取流程日志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都记录了流程日志,真实记录了系统中所有流程的实际执行状态。日志的质量越高,挖掘出来的结果越有效,也更有拓展意义,可以服务于如内部控制、审计等其他领域。但要从庞大的系统日志中提取出具有研究价值的流程日志,数据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有时甚至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数据范围应该限制到只与所要分析的过程有关的事件日志,但即便明确了数据范围,在实际的提取中还可能存在分散数据的关联性、时间戳不准确或标准不一致、案例的生命周期超出事件日志记录范围快照等几个难点。
(二)日志预处理
获取到的流程日志可能是不完整的、含有噪音的,会影响挖掘算法的执行效果,因此要通过过滤规则进行过滤,保证得到完整的、不含有噪音的完备日志。日志过滤后还要考虑流程挖掘工具所支持的日志格式,如果格式不符,则要进行格式转换。以用友A++流程挖掘平台为例,用友A++支持可扩展事件流和面向挖掘的可扩展标记语言两种格式的文件,都基于XML语法,XES是MXML基础上的扩展,文档包含了一个由任意数量的轨迹组成的日志,每个轨迹就是一个与特定案例相对应的顺序事件列表。
(三)流程挖掘
在挖掘流程模型时,需要根据日志的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挖掘算法,例如对于完备日志可以选用α算法,对于含有重复任务的日志可以选用α-算法、对于含有短循环的日志可以选用α+算法、对于想要挖掘出非自由选择结构的日志可以选用α++算法等。除了α系列算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式规则或基于块结构的挖掘算法进行流程挖掘,甚至可以将α系列算法与其他挖掘算法进行结合。目前用友A++平台的插件不仅可以实现从流程日志中挖掘出流程模型,还可以根据日志里的组织、人员、时间戳等维度进行组织结构挖掘、社会网络挖掘和时间等其他维度的挖掘,使流程挖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例如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等。
(四)合性检查
评价挖掘模型的质量一般有拟合度、简洁度、精确度和泛化度四个维度,拟合度指模型重演日志中轨迹的比例,拟合度最高的模型能够完全重演日志中的轨迹,拟合度低的模型完全不能重演日志中的轨迹;简洁度指模型的简单程度,可以通过结点数和弧的数量来判定。由于有能够重演目前已知的所有日志的花型模型和通过穷举日志中所有轨迹的枚举模型这两个极端模型的存在,在拟合度和简洁度之外还要引入精确度和泛化度的评价维度。排除花型模型和枚举模型这两个极端模型,拟合度是四个评价维度的基础,并且可以影响其他维度,所以可以使用拟合度来进行合规性检查,根据验证结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研究需要改进的情况:一种是模型不正确,不能反映日志中真实的行为,则需要改进模型;一种是模型正确,但日志中的案例偏离了模型,则需要针对案例进行改进,也就是优化流程。这也正是事业单位应用流程挖掘技术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和办学优势,迎接挑战,主动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成为继续工程教育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继续工程教育办学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继续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继续教育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囊括了继续工程教育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研究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等。因此应该将其放在日趋走向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来进行深度的思考与研究。
一、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全球化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分工,促使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国内市场竞争的局限走向国际市场
这种发展趋势给我国的继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要走向国际市场,必然要求各个领域和部门以国际通用标准为准则,同时也要求劳动力市场提供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专门人才。此外,随着涉外企业大幅增加,人才“本地化”势必产生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人才的培养由从业的“标准”到“资格”和“能力”都需要参照国际通用标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紧紧围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来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组织教学。
(二)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增强竞争能力,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不断研究国际继续工程教育的成功模式和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继续工程教育培训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以有效利用海外继续工程教育机构在技术、培训、教育信息化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增强竞争力,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人才。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继续教育机构增强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继续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的道路,不仅对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继续工程教育界必须面对的趋势。诚然,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还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但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继续教育院校自身,都应主动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拓展教育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推动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面向世界,步入了国际化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吸收了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育市场的开发性,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为我国教育事业走向世界创造了契机。目前,诸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人利亚等国家采取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为我国输入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推进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二、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涵义及实施意义
(一)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内涵
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通常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继续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继续工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教育现象,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二)实施继续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拓宽我国继续工程教育市场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和国际教育资源在我国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巨大作用,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这有利于拓宽我国继续工程教育市场。近年来,英、美、法等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都在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输出教育资源,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继续工程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希望接受发达国家优质继续教育者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建设的进程。
2.有利于提高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现代化水平
我国继续教育机构在引进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不断外派学生出国学习的同时,也在走出国门,在海外积极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工程教育项目与专业,同时引进更多国外学者来华学习。通过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国际化推动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紧密结合。
3.有助于推动我国继续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
多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向国外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继续工程教育学生,他们通过学习回国后,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教育内容、专业设置、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质量评估方法和考试模式等。他们中一些人成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依据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来进行现代化改革,直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
4.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受到国际化中商业化思潮的巨大冲击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而高教国际化进程中,很多来华办学外国高校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随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教育贸易化和商业化行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是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设计编写的教学大纲,它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推动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的改革,使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更加强调实践的环节,真正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明确要求“技能素质”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人才规格及其智能结构的具体规定,把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作为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某一职业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了解该领域劳动组织结构、熟悉该行业就业环境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缩短在企业的岗前培训时间。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加强调培养目标中“技能”的分量。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并不等同于技能,技能是人们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执行一定生产活动的方式。技巧是一种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技能和技巧只能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因而,岗位(群)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毫无疑问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是追求培养目标较“完善”的有效途径。普通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线,它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它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它要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它追求岗位(群)技能的熟练性、完美性,这只有通过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对完整的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技术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能体现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工艺不断被企业采用,企业对技术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基于当地现有的大型企业在岗人员所必备的岗位技能为参考依据而制订出来的技能大纲就能显示出优越性,它能及时消化地区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教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地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能推动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改革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束缚,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推进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改革,能树立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以社会实践衡量人才的职业教育新观念,突破“学的越多越好”、企图以3年职校教育包揽学生终身、以成人高考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要求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把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技能作为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依据,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形成。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使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更加合理。为了使学生掌握岗位(群)工种的操作技能,在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打破学科体系,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学科为资源,把最必须的知识、必备的技能重新组织加工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的几门专业(职业)课程,精简课程的门类,压缩理论教学时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而实践能力以“必备、会做”为准,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为技能训练服务,形成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能够促进教学环节的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的实施会更加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岗位(群)技能纳入课程内容后,在促进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改革的同时,必然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环节的改革,过去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机会少了;先生操作,学生模仿的局面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的场面多了,身临其境的机会有了,再也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定理和公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会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实现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变化,实现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业务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克服职业学校教师常常按照大学的方法来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做法,同时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很好的机会。
如果教师按照技能大纲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只局限于某一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他们会经常研究专业(职业)岗位技能,以职业教材为参考,先制定实验或技能训练的课题项目,后确定理论知识的内容。换句话说技能大纲会迫使教师岗位技能发生变化,会迫使他们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及地方经济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从事科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的编写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是:
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主要是了解和分析该教育职业相应的职业与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2,了解职业教育条件。主要是调查和获得该教育职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所需要的条件。3,确定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确定和统计该教育职业所涵盖的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4,描述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描述和界定所确定的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的资格或能力。5,评价选择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以此作为学习领域的初选标准及相应行动领域选择的基础。6,转换配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框架。7,扩展描述学习领域。对各个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8,扩展描述学习情境。主要是通过行动领域定向的学习领域具体化来扩展和表述学习情境。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编写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准确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定位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过程中,坚持“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理念,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合作完成。为保证课程的准确定位,要组织深入的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充
分发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行业技术专家的作用,与劳动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并依据毕业生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
在课程教学大纲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能力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团队为课程保障”,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编写大纲的依据和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依据――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依据编写专业(职业)课程大纲;性质――说明本课程的课程类型(即专业或职业技能课);任务――说明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向学生传授哪些技能、培养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技巧;要求――说明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其技能、知识、能力上分别要达到什么程度。
(2)课程内容的时间分配。时间分配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列出各课题训练或实验的时数,各课题所含理论知识讲授的时数等。
(3)课程的具体内容。具体教学内容按课题顺序编写,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理论知识点写在相应课题之后,内容的详略要以能表述清楚实验的原理、技训的要领、技能的范围为度。这一部分是教学大纲的主体,要充分反映出专业(职业)岗位的技能,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特点。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界相关人士从各个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归纳出了各种教学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材料进行了多方位的深挖和研究,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方式。本人认为重视单方面的教学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对教学工作进行把握,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深挖和研究,这与新课程标准中重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一致。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递“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课标教学,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重点。文章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课后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
教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教,一为学,因此教学的备课阶段也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准备。这里的“教”主要针对教师,“学”主要针对学生。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备课活动主要是教师将课本上的固有内容,依次拷贝到教案中,然后用特定的几种讲授方式将其串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过多的注意力倾注在了方式的选择或者创新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其主要作用在于“导”,而要将“导”的工作做好,首先对将要“导”的对象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也就是要对课本的文章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撰写该文章时的具体情况有所研究,做足以上功课,才能说是做到了与文章和作者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大量的阅读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并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根本上对文章进行感知、赏析、重解、评价,最终形成独到的见解,并将这些都反映到教案上,因此教案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应包括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资料的查阅、对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百科知识的储备、对多媒体或其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的熟练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爱好兴趣、性格特点、思维逻辑、思想层次、各方面能力等等,因人而异,此所谓学情复杂,通过教学欲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收获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课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提前有预测,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有系统的布置,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预习,了解学生所想、所需,这样的预设,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锻炼了教师本人,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同时把学习前移,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向 45 分钟要效益,可见课堂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过程。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主动学会其中知识,从而能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加上课前预习,此时可由学生归纳自己的所得,有不准确的,可留待后面集体讨论,之后由学生再次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透视其后面隐藏的内涵。放手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梳理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大胆让学生自己得出阅读理解的结论,这时教师不能靠边站,要深入学生中间,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师生互融。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指导和点拨的最佳时机,使指导和点拨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快速的思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强度、创造性的工作过程 , 教师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多下功夫,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身动脑、动动的结果。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上的活动尤为重要。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可有多种形式,如朗读、讨论、质疑、提供相关资料等,关键在于活动有序。有的语文教师担心权力交给学生,课堂将会失控,或者学生任意发挥,导致时间延长,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等等。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是绝对自由的,也不是随意的,学生活动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安排与调控。教师可在课前按男女生比例、学生成绩优劣分成6—8人小组(前、后、左、右桌,便于课上交流),小组成员在粗读、精读课文时会发现不少问题,容易的问题小组内自行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再解决不了的,求助于全班同学或老师。学生讨论针对性要强,讨论要到位,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形成习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坦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虚心地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能不断地体验成功,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逐渐得以培养。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制要求
通信产业是当今经济下发展迅猛的行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它的教学要求就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前提。迫切的需要这样的教学体制。首先;教材的选取方面需要有:理论与技能想结合,有包含工程项目的教材或者指导书,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想结合,通过工程项目来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来支撑实际工程项目。其次;教师方面,在讲解课程的时候,从工作岗位出发,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知道学生完成工作过程中相适应的实训课程,加强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制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立足真实职业环境组织一体化教学。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的定义: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泛指从事一切职业的行为过程。以我校移动通信专业为例,它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在选择这个专业时,对它有着全面的了解,学什么?做什么?有哪些工作岗位供其选择。
本专业教学团队紧密联系通信行业企业,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解析通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并请企业专家组成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1)任务分解:RNC开局配置、NodB开局配置、后台管理、例行维护、故障处理。(2)情境设计:设置实景环境(共建基站)并用动画展示建站实际过程。(3)能力形成: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2.移动基站工程督导:(1)任务分解:督导移动基站机房的设计、安装、基站开通。(2)情境设计:设置实景实物环境,明确建站环节用动画展示实际过程。(3)能力形成:移动基站、工程督导。3.无线网络测试:(1)任务分解:无线网络测试、评估工作、制定测试路线、撰写测试报告、现场投诉处理。(2)情境设计:利用与江津联通共建的基站群实施教学。(3)能力形成:无线网络测试。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开发,我校移动通信系在专业课程开发中已经产生了结果。以《移动通信设备与实训》为例,它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支柱性支撑作用,主要培养学生一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的开局与维护,基站设计与安装等技能。在岗位方面,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岗位: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工程师,移动基站督导工程师等职业岗位。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工程师:1.专业面向:通信服务公司、电信运营商、通信外包公司、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2.典型工作任务:(1)主要负责所辖区移动基站的日常巡检和故障处理工作;(2)根据要求完成基站应急抢修、扩容等工作,协调配合无线优化人员改善所辖区基站指标;(3)定期、不定期提出基站维护工作改进建议。3.主要核心专业技能:(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维护能力;(2)无线网络优化路测能力;(3)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能力;(4)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及设备安装能力;(5)移动通信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
移动基站督导工程师:1.专业面向:通信设备厂家通信外包公司。2.典型工作任务:负责督导基站的安装,基站开通。3.主要核心专业技能:(1)具有移动基站勘测建站的能力;(2)具有移动基站的安装、调试的能力;(3)具有移动基站常见故障处理能力。
该课程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训一体化”,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校企联合开发,充分体现课程的:知识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以能力培养喂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实际学习项目,在模拟实境条件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学习中,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