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1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由于听和说是直接的交际活动,所以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和说的关系最为密切,成为交际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呢?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及我几年来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希望对我们的以后的教学会有帮助。
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 Talk
Free 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可谈及英语学习、新闻趣事、校园生活、班级活动、个人轶事、地区气候等。如发现学生出现某种口语方面的错误,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同时教师也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口语中表达习惯差异的知识。如英语中用“Hi!”“Hello!”“Good morning!”等来打招呼。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Free 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重视训练强度,注意方法指导
训练时间过长、量过大,会导致学生的疲劳和厌倦情绪。所以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常置身于生动有趣的英语文化环境中去,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组织学生欣赏英语歌曲、英文对白电影、情景对话,既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理解英语口语和英语表达方式。
三、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课时,用英语介绍作者和背景知识,用学过的英语讲解新词、新句型和课文。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容,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四、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像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我在教Life in the future一课时,根据课文录制了配乐录音,并制作了八张彩色幻灯片。形象、生动、有趣的彩色画面及优美的音乐配音,自然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画面上的一系列动作使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印象,学生不仅理解得快,上口也很快。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借助幻灯片简要地复述课文。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整个身心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重视课堂交际,让学生参与表演教学,发挥真实情景的作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用英语授课,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又帮助学生用英语来思维,最终达到听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需要主动积极地用英语交流,创造英语氛围。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不但要依靠教材,还要让学生主动以生活素材对话,进行交流,将学生置身于外语学习环境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学生们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地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78-01
一 强化听力训练,注重听力效果
在听的练习中培养听力。教师要让学生平时多听英语,训练其听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多听、多说、多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运用英语听力练习进行教学,作为教师应尽量多讲英语,少讲汉语。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同时要注意重音、连读、弱读略读、失去爆破等。养成良好的习惯,熟悉地道的语音。听力的理解出发点是词汇的辨识,因此,要提高听力就必须要准确地辨识相当数量的英语单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掌握对句、段的理解。朗读是学习语言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朗读既要注意语言材料的音形义,又要把音大声念出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音形义结合的完整的深刻印象。作为教师,对听力训练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更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做表面文章。因此只有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进行听力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
二 课堂上多让学生听地道的、纯正的英语
听地道、纯正的英语,对于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在播放放磁带时,应遵循以下三点:(1)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应先放一遍录音,这样使学生做到先入为主,掌握地道的英语语音;(2)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要再播放一遍录音,做到课后余音不绝于耳,并加以模仿;(3)课后教师要尽可能地播放几遍录音,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正确的发音。
三 正确掌握句型与听说结合的密切关系
听与说两者紧密相关。教学的最初阶段就强调听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语音、语调、节奏,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逐步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首先,对口语句型要高度熟练,要能做到脱口而出。只有这样,才能把已学会的词汇迅速地、自动化地组织成有完整意思的句子来表达各种思想。有些人能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能学好英语口语,但有些人学英语学了几年甚至几十年,却不能开口说话,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否熟练掌握基本的口语句型。一个对口语句型熟练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个常用词和短语,就能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反之,一个对口语句型不能上口的人,哪怕是学会了五六千个单词,结果还是开不了口。其次,表达某一意念时,要学会在什么场合或情境对谁应该怎么说。熟练掌握了口语句型,还不能完全学好口语,因为把词汇套在句型的公式里,有时可以造出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句子来表达某一个意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的情境或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某一意念时,常常使用为数不多的习惯话语。学好英语听说,只有语言能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交际能力。所谓的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知道在某一社交场合(如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和情境(如问候、告别、请求、祈使)中,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如上级和下级、老年人和青少年、老师和学生)之间和不同社交地位的人(如主人和客人、请求人和被请求人、熟人和陌生人)之间,表达某一意念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正式的交际场合下不能使用非正式场合的语言,对陌生人不能使用对熟人的语言;反之也是一样的。
四 与家长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生活环境优越,但缺乏独立做事能力。45分钟是短暂的,仅在课堂上的听说练习远远不够,更多的时间还在课下,所以课堂之外与家长配合,注重学生的养成习惯更为重要。可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给孩子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用的磁带、电影、卡通册、漫画等。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玩时、吃饭时播放,时间长了,效果也就出来了。
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听说任务。如学习完一节阅读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可以给自己复述,也可以给小组成员复述。还可以要求学生听文章复述内容,可以是大意,还可以是信息填空。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听说素材,进行听说素材剪辑、编排和筛选。运用强大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给学生创造常新的听说课堂效应。
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所重视的部分,而且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阅读课也是我们大多数英语教师英语教师教学中唯一感觉比较成熟的课型。课堂上,教师都能从训练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出发,设计课堂阅读和任务。通常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几个教学活动和环节:skimming、scanning、careful-reading等环节,并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几种阅读技巧和能力。长期如此进行,学生上英语阅读课时,就能知道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步骤和任务,从而也能促进学生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导学稿在阅读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一份好的阅读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长期使用导学稿,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养成教育,解决学生“不会学”的问题,最终使学生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全日制高中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执行大纲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抓好高中英语听说训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作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教学大纲的保证。自6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听说领先法已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主导方法。近年来,两个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根据大纲所编写的教材中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培养。”“全日制高中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要大些。”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2.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汉语文字是表意文字,体现了形、音、义有机结合,使人见了汉字即可会读知义。英语文字形、音、义并无有机的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差异。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的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中国学生必须多听,多读,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时间稍久些不听不说,就很容易忘记。
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有模可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英语教学的高中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的,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呢?笔者认为:
1.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
2.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把每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固定为讲英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轮流作简短的值日报告。具体作法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法。值日生报告内容从短小浅易,分阶段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这样做,首先应由教师编写代表性的报告范文,印发给学生,选定几名语音语调好一点的学生当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学轮流值日。
3.课文教学坚持听说领先法。把听说训练同课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4.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