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总体要求范文

时间:2023-05-15 16:1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村庄规划总体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村庄规划总体要求

篇1

2014年全镇农业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镇政府重点实事工程,美化镇区、村庄生态环境;完善农业区域化布局规划,加快陆舍水稻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完成区政府下达的永久性水稻种植面积9000亩;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规模化种养面积;“三品”农产品的申报认证有所增加;观光旅游农业有所突破。

二、2014年全镇农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永久性保护水稻种植面积9000亩以上,机插秧面积3600亩以上。

(2)加快生态绿化建设。新增林地、绿化150亩,建设生态河道绿化3公里、村庄绿化3个。

(3)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三品”上有所突破,扶持重点农业项目快速发展。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开展农药、兽药、鱼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确保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免疫密度达100%。

(5)推进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建设步伐,配合区农发公司做好临湖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完成环镇路沿线的陆舍农业水稻示范基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确保2014年6月底前建成。

三、2014年全镇农业工作的重点措施

(一)稳定粮油面积、强化工作措施。根据全镇永久性水稻面积9000亩种植任务,各村应在2013年秋播前全面落实水稻种植面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并将水稻种植任务列入镇政府2014年对村的考核内容。

(二)以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设施高效农业建设。

各村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必须符合全镇整体规划的要求,在合适的区域建设设施农业基地。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根据自愿、规范、合理的原则,加大土地流转步伐,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控制内塘、西瓜、芡实等影响地力、环境农产品的种养规模。禁止以任何形式的新增内塘水产养殖。在发包养殖面积时,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在同等条件,优先由本镇种养户承包经营,期满后能流转到村规模经营的,一律由村统一经营管理。各村要认真清理,不得再以村民小组为主体发包给种养户。

涉及以上各项中的重大事项须报镇党委,政府同意后才可实施。

各村应做好废弃土地的种植,禁止大面积抛荒;做好已征用土地的管理,禁止乱垦乱种,确保征用土地的正常使用。

篇2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duction and behavioral geography, induction space affects human behavior in some space. In China's vast rural areas, the layout of the village is still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self-sufficient peasant economy, closed, conservative, and the lack of a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This is far shor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opening up in the new era ahead, invigorate institutional needs. Start from the sensor space, the the village sensing spac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induction space theory in village planning. The form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and village sensing space is complementary, and its purpose is to make a living in one of the villagers. Emphasis on the theory of the induction space in the village planning applications can enhance the goodwill of the villagers on the village, change farmers' backward ideas, is conducive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break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eterogeneity equivalents.Keywords: induction space; village planning; planning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轨,根据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一般原理, 一定的感应空间影响着一定空间中的人的行为[1]。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村庄的空间布局仍然受到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封闭、保守,缺乏集体意识。这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开放、进取、搞活的体制需要。从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关于感应空间功能的角度而言,落后的村庄空间布局不仅会制约当地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方式。

在村庄规划中重视感应空间理论的应用,能增强村民对村庄的好感,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使城乡之间真正的实现异质等值。

一、感应空间概念

感应是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听觉、视觉、嗅觉)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2]。空间是指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3]。村庄空间就是一个村庄用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塑造的让村民生活其中的空间。村民对村庄空间的感应形成了村庄感应空间,它是人们通过对村庄中客观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认识(spatial cognition),在头脑中形成的村庄客观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印象,是村庄在人们心理上造成影响而形成的抽象空间,在感应与行为地理学上被称为感应空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意识、行为与村庄空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的总和,是各类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之间的关系组合,它与特色场所密切相关。

二、感应空间研究的理论成果

感应空间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的空间行为,包括寻找工作、居所、运动、购物等,多数不是由客观的空间组织所决定,而是由个人的感应空间组织所支配。村庄空间结构的感应研究,最基础的方法是居民构想图[2]。

村庄居民构想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村庄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村庄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的刺激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更美的村庄空间和村庄环境提供依据。

图1人对环境的感应过程[2]

村庄居民构想图是居民根据自己对村庄的记忆、理解、感应画出的一种简图,这种简图省略了许多细节,并将复杂的几何形状简略为更容易理解的直线和直角。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K. Lynch)早在50年代就做过这方面的研究[4]。他曾要求波士顿、新泽西市、洛杉矶三个城市受调查的居民画出各自城市的居民构想图。林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居民构想图的五项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道路(Paths)、边界(Edges)、区或区域(Districts)、枢纽或节点(Nodes)、标志物(Landmarks)。

1道路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

2边界

边界是线性要素,包括自然的或人为的各种边线,但观察者并没有把它与道路同等使用或对待,它是区与区之间的分隔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是一种横向的参照,而不是坐标轴。例如湖畔、斜坡、铁路等。

3区域

篇3

一、提高认识

村镇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把村镇规划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努力推进村镇建设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村镇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

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村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二)突出地方特色。

村镇建设要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要结合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村镇。

(三)注重生态保护。

村镇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实现村镇建设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四、目标任务

20*年,完成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乡、*乡、*镇、*镇、*镇等5个试点乡镇完成规划修编工作;*镇*镇、*镇、*镇完成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0个村庄的规划工作;20*年前完成全部村庄规划工作。各乡镇要做好垃圾处理示范项目试点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

根据农村生活人口减少的现状和村庄逐步迁并的趋势,以及交通、通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情况,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按照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引导村庄集中、统一建设,提高土地使用率。住宅单体设计要经济实用、造型美观。

(二)创新发展模式。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凡能够商业化经营的要实行有偿使用、企业化运营。要盘活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公用设施冠名权和广告权等无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三)严格监督管理。

篇4

一、提高认识

村镇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把村镇规划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努力推进村镇建设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村镇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

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村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二)突出地方特色。

村镇建设要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要结合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村镇。

(三)注重生态保护。

村镇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实现村镇建设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四、目标任务

20*年,完成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三店乡、范集乡、丁集镇、郑郭镇、南顿镇等5个试点乡镇完成规划修编工作;秣陵镇、孙店镇、贾岭镇、李寨镇完成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0个村庄的规划工作;20*年前完成全部村庄规划工作。各乡镇要做好垃圾处理示范项目试点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

根据农村生活人口减少的现状和村庄逐步迁并的趋势,以及交通、通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情况,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按照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引导村庄集中、统一建设,提高土地使用率。住宅单体设计要经济实用、造型美观。

(二)创新发展模式。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凡能够商业化经营的要实行有偿使用、企业化运营。要盘活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公用设施冠名权和广告权等无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三)严格监督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