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15: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后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真正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单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毫无疑问归属于管理学;但是在学术界,则一般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将其置于教育学系、教育科学学院等教学研究的机构内,鲜有将其归于经济学门类的。这样既造成了其学科归属的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乃至混乱无序,也折射出这种合并的难以操作乃至有名无实。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影响深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就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做基层管理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数较少,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必须适时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严峻,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其就业意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人到金融、证券等行业。总的就业形势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地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来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毕业生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找工作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是比较容易。比如,杭州的高校,受学校所在地影响及杭州自身的优越性,杭州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首选就业目标,历年均有半数左右研究生选择在杭就业。其次,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形势的发展,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上海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又一择业集中地。北京、广东、江苏等地,也是研究生择业考虑较多的地方。但在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教育条件的落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意向基本上都是选择教育系统的工作单位,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在行业选择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在选择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往往竞争不了经济类研究生。三是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但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考取博士生的研究生每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择业去向我们可以看出,既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如行业分布),也具有一些与整个研究生择业去向的共同的特点(如就业地区分布)。笔者认为,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择业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毕业生自身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首选。而愿意主动去企业、公司工作,或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而近几年用人需求减少的单位大多是高校,囚为高校的辅导员大都饱和,而教学岗位多需博上才能胜任囚此,“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研究生的真实现状。
(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研究生教育是种专才的培养,但好多学生在就读期间不能很好地对自我职业目标形成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就势必导致研究生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脱节。因此,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必要的对教管专业而言,由于都认识到对日就业困难较大,不对口的就业就显得有点迷茫,所以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模糊,平常人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教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困难。
(三)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影响研究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人良性循环,虽然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并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设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沪工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利用挂职锻炼等渠道,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应该以需求导向为基点,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比如浙江大学是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最早的学校之一,研究生到地市、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管理体制创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挂职锻炼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每位研究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业现状分析中发现有有些毕业生选择金融行业就业。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拟选一部分既有专业理论素养(高级职称以上),又是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实业家,如银行行长、外企公司经理,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抓好培养环节;安排部分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到金融机构实习,结合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必须与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相联系。应该切实从关心学生出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应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关心每位毕业生的需要,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要关心贫困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推荐机会。对于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高度关注,鼓励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给予就业推荐机会。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强基层意识。就业大众化背景下,以往只要高中学历毕业生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学校应该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教育大学生将眼光放低,降低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分析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不足,寻求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功利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应看重长远发展前景,将追求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
五、结束语
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能否得以改善还要在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程度,使社会接受并认可本专业的现实性与重要性,这将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赢取一片天地;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加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庆华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和探讨[J].人才开发,2008(5).
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二、专业前景分析 许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后的就业问题,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自然也是考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研究生专业可能就是未来要伴随一生的工作领域。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晓玲(1975-),女,河南长垣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河南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培训的成人教育策略研究”(编号:2015-JKGHZD-0019),主持人:刘晓玲;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创业教育背景下基于工作分析视角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编号:2015-JSJYYB-051),主持人:刘晓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0-0062-05
作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经济学是以成人教育与经济增长和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出发点,探讨成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揭示成人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分析成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和变动趋势的学科[1]。近年来,成人教育经济学逐渐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归纳和梳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成人教育经济学并非空穴来风,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有研究者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有代表性的是李志远和朱建文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通过教育、医疗保健、劳动者的迁移、移民和信息获得等途径形成。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的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的资本投资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鉴于此,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通过教育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社会秩序;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适应动态经济的需求,增强国家竞争实力;注重劳动培训,促进劳动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在行业和区域间迁移[2]。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认为,应立足于的政治经济学,以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紧紧围绕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教育与劳动力、干部专家培养的问题为立足点来构建成人教育经济学科体系[3]。
(二)成人教育经济功能
李文鹏结合老龄化社会的特征,分析成人教育经济功能,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塑造人才的功能。成人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主要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塑造人才。二是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成人的学识素养或者使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从而作为新增劳动力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三是社会福利的功能。对企业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福利,超过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传统福利项目。此外,他还指出为更好地实现成人教育经济功能,一方面,就成人教育而言,要注重调整与转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便于学员接受。另一方面,就社会而言,要对成人教育进行良性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身国情,给予成人教育各方面的保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成人教育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4]。吴农对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教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重要因素。一是教育投资的产业性与市场性。成人教育投资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向社会和市场;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和设置专业,注重有效性和回报率;较少由政府进行投资,而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投资。二是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针对在职人员的需要和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规格、人才素质要求设置课程,彰显职业性和实用性,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创造力的培养,着眼于主体意识的提升,着眼于在未来社会中适应能力的增强[5]。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63-0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的下降及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成本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衰减。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需要由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和集约发展转变,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1]。而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这就要求我国经济要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培养各行业的产业技能人才。那么,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如何?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对高职教育经济贡献进行分析和测算。
一、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认为教育可提升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和模仿的速度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不足或过度教育都会抑制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通过高职教育提高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的攀升[2-6]。国内学者在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初级教育(小学和初中)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级教育(高中及以上);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不断增长,但仍低于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各区域中,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总体呈现由东向西梯次分布[7-10]。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欧、日等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相关研究也较为深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大都利用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缺乏全球金融危机后高职教育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无法反映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济贡献的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利用我国2008-2013年间统计数据对高职教育的经济贡献进行测算,试图探讨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能否成为经济的增长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占比4.4%,2013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占比8.5%。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8年0.132增长到2013年的0.255,年均增长14.08%。
2.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2008-2013年间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79%,而1993-2004年间我国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为1.859%[13]。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不断提升。
3.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仍然偏低。2008-2013年间,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绝对数值仍然较小,在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中占比仅为10.67%,且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低于本科教育0.73个百分点。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中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建议
20世纪60~70年代,伴随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国外教育经济学理论得到确立和快速发展。一种教育新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育不仅是消费,而是投资”,“教育事业不仅是消费性事业,而且是生产性事业”,“教育是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事业”。为使教育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西方各国政府与经济界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援助,更多地投资于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经济学理论界对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侧重从教育投资问题入手,对教育投资是否合理、充足,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和在政府预算中的份额来定义。世界银行采用的衡量标准包括:有关年龄组就读小学的比例;妇女受教育的比例;相关年龄组在中学注册人员的比例;盲率等。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有西奥多•舒尔兹(美)、亨利•莱文(美)、曾满超(美)、布鲁斯•约翰斯通(美)、马克•贝磊(美)等,他们卓有成效系统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获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领域。
(一)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与贡献美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通过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翻一番中所增加的1520亿美元进行分析发现,上述增长中物质资本贡献率为25%,劳动力贡献率为75%。在劳动者总收入从570亿美元增加到1140亿美元过程中,劳动人口数量增加所引起的劳动者总收入增加的数量是430亿美元,劳动者总收入增加的另外710亿美元,是人力投资的结果。美国1929~1957年雇佣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从不同年限看,1929年,美国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收益率分别是34.9%、15.3%和9.0%,各级教育平均收益率是17.3%;1958年,美国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收益率分别是40.2%、11.8%和11.0%。从不同教育级别看,美国1929~1958年间,小学教育收益率在34.9%以上,中学教育收益率在10%~15%之间,大学教育收益率一般是10%以下,最高年份为11%。为了使各级教育收益率更近似实际经验,使数值更符合雇佣劳动者的能力,舒尔茨把影响劳动者收入差别的所有因素,包括学校和家庭因素、个人动机、智商都考虑进去,对各级教育收益率加以调整即“能力调整”,得到的各级教育收益率是:小学35%,中学10%,大学11%。舒尔茨用各级教育经费所占教育总经费的平均比率(小学28%,中学45%,大学27%)分别乘各自教育的收益率,算出美国各级教育对美国经济收益的贡献率是:小学9.8%,中学4.5%,大学2.97%,三级教育合计为17.27%,近似值是17.3%。这个数字成为美国一段时期测算教育收益率的一般常数。舒尔茨因为首次对教育收益率进行宏观定量分析,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3]
(二)丹尼森关于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率研究与贡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Denison)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1962)、《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1974)等论著中,通过自定义模型,对教育在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计算出美国1929~1969年,个人通过劳动就业收入增长率为23%,个人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收入增长率为41%。1929~1957年,个人通过教育就业个人的收入增长率为42%,同时段工人增加物质投资收入增长率仅为29%和9%。又据丹尼森在对美国1929~1969年国民经济实际增长中教育贡献率量化分析,1929~1969年,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是3.33%,归因于教育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是0.14%,占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的12.3%,因此,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12.3%。研究中,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率中其他可计量的因素减去,余下的“余数”,就是知识进展对国民收入增长所做的贡献。根据丹尼森的计算,1929~1969年间,美国知识进展对国民收入增长所做的贡献率是27.6%,如果把知识进展因素的一部分也看作教育因素,那么,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12.3%,很可能接近舒尔茨的计算结果。[4]
(三)舒尔茨、丹尼森研究贡献小结根据舒尔茨的计算,1929~1957年,美国对劳动力教育和训练投资增加了约8.5倍,物资资本投资增加了4.5倍,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利润增加了17.5倍,物资资本投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利润只增加了3.5倍。根据丹尼森的计算,1948~1982年的3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中,由教育水平提高和技术革新提高而获得的增长约占83%。“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里,等量的资本用于劳动力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明显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主张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转向人力。“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研究结果及其政策主张,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世界范围迅速出现教育投资增加并导致教育大发展。美国中等和高等教育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37年是3.5%,1968年达到6.3%。同年英国达到5.5%,德国达到5.7%。国外学者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时普遍认为,“是过去几十年教育成果的积累”,是“存在于人民中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所致。“人力资本理论”成为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扩大教育投资、促进教育大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筛选假设理论”研究与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追随者从“人力资本理论”阵营分离出来,创立了“筛选假设理论”。1973年,迈克尔•史潘斯(M.Spence)发表《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论文,系统阐述“筛选假设理论”,成为该理论标志性成果。197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明瑟(J.Mineer)出版《学校教育、经验和收入》一书,对学校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进行研究。之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陶布曼(P.Taubman)出版了《作为投资和作为筛选工具的高等教育》(1974)一书“,筛选假设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属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另一种是后天可以改变的,如教育、婚姻、经历等。后天属性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信号”。人与人之间能力不同,同样的教育投入,能力高的人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低的人只能获得较低的教育水平。这就是说,能力低的人要想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需要支付多得多的成本费用,所以,能力低的人不要为获得较高教育水平支付过多的费用,从而得不偿失。该理论认为,教育信号与工资收入关系极为密切,教育水映求职者能力,教育水平高的人,教育和培训所需成本较高,生产率也较高,雇主应支付他们较高的工资。教育主要的经济价值是对求职者进行筛选,把不同的人安置在适当的岗位。该理论认为,较高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是雇员们固有的较高能力,教育只是反映个人的能力,但没有提高个人的能力,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因此又被称作“文凭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对教育投资政策制定的价值是:1.教育文凭作为筛选依据,将具有不同文凭从而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安排到不同的岗位。2.教育可以使人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人们普遍希望获得较高文凭,那些能力差的人必将为追求高学历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推动了高等教育过快发展,导致了企业不断提高雇佣标准,造成人力资源的“炫耀性消费”。受社会发展制约,高水平教育与高失业率往往并生,出现“教育膨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应当适度。3.就职后的在职培训,能提高雇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这种培训应克服“集团培训”,针对雇员不同特点进行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应当大力实施各种专业资格考试,以考查人的真才实学。主张无论上过什么学,都要参加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国家要承认其“学历”,根据考查成绩择优录用。4.教育与工资水平呈正相关,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工资水平也应当越高。“筛选假设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一经创立就在许多国家获得传播。社会在人力资本配置上,更注重教育文凭为信号的能力;雇主对雇员工资的确定,除依据其教育水平,还要依据其实际生产率并不断调整,使工资与生产率相吻合。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重点,适度向职业教育与培训倾斜。
三、西方“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研究与贡献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教育将人们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包括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和次要的劳动力市场。主要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晋升机会平等;次要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企业、小公司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教育文凭、考试成绩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一些国家政府对高层次教育过度的财政支持,助长了高等教育过度。政府应缩小高等教育投资份额,加大基础教育投资比重。“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指出,在主要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在次要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间却不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或关系不明显。其原因在于:由主要的劳动力市场获得有满意职业保障和工作条件的人,具有较高文化教育教养,具备根据一般经济、技术、科学文化和管理原则进行运用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必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高认知能力,通晓特定技术、专业知识、公司资本价值、利润和运营情况。这些职位占有者的行动,将影响公司全局的生产率和利润,拥有较大的自,能获得优厚的工资和良好的晋升机会。由次要的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条件的人,绝大多数是妇女,虽然有些妇女具有高等教育水平,但往往只能被充当劳动后备军,成为廉价劳动力。次要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只需要较低教育水平或根本用不着接受教育,次要的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只能获得较低工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制度主义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如:美国多林格、皮奥里等)认为,雇主往往根据雇员的种族、性别、举止、口音、文化程度、考试成绩等特征,做出就业分配和安置,从而将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固定化。主要的劳动力市场要求雇员的工作有规律,要准时、守纪律、周转率低;次要的劳动力市场容忍雇员迟到、缺席和周转率高,很多次要的劳动力市场本身就是短期和临时的。许多工人被挡在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之外是必然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新学派(代表人物如:美国卡诺•爱得华兹•戈登、罗思等)认为,在资本主义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过程中,大企业制度形成了工人同类化趋势,垄断资本为了追求长期牢固控制,有意识地把劳动力场分化,把劳动力分割成白领和蓝领,白领加入到公司管理队伍,以优惠方式提升,蓝领工人由于不具备某些资格,不能进入白领队伍,成为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对教育投资政策制定具有的价值是:20世纪60~70年代,许多国家政府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图把穷人从次要劳动力市场转移到劳动力主要市场,改善他们收入,缓解社会矛盾。然而受当时经济制度制约,为穷人提供的技能培训并不适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需求,这些人不可能由教育和培训改变就业与收入。[5]
四、国外教育投资理论研究贡献小结
概括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教育经济学对教育投资的研究,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都曾产生重要影响,一些国家积极调整各级教育投资结构,削减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增加基础教育投资份额。有的调整高等教育专业投资结构,更加注重应用学科建设。许多发达国家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希望改善社会就业和分配。上述政策对缓解过度教育压力,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产生了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学校质量对教育收益的影响,使人力资本理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迅速地改善了各国教育投资行为,带来教育的大发展。“筛选假设理论”主张将教育文凭作为依据,将具有不同文凭的人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使教育在人力资本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张加强在职培训,加大了各国政府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对各国政府加大在职教育与培训,重视次要劳动力市场公平问题,削减高等教育投资比重,增加基础教育投资份额,起到了指导作用。上述理论尽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从世界各国教育投资政策改革的实践看,仍显示了重要的经济价值。20世纪80年代,国外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学者对政府向学校拨款的方式、拨款的比例,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等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实证分析、个案分析和国际比较,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收益、教育财政、教育投资总量和由谁来承担教育投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有多项研究证实,人们接受较多的学校教育与具有较高的收入相关联。学者(Johnson1982)、(Castells1989)通过对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比较研究认为:在其他情况相同时,一个较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在成功的经济实体中,国家政策应重视发展教育,以鼓励人员参与的机会均等,以刺激企业的革新创造。研究指出,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证实了高质量的公立教育在培养劳动力适应激烈竞争、变化多端的现代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证实了“发展主义政府”的关键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文(H.M.Levin1998)提出,历代以来,受教育程度总是决定代际社会与职业流动的重要机制。提出,应寻求新的经费来源、降低单位产出成本和提高教育质量,以改进教育投资决策。著名美籍教育经济学者曾满超(M.C.Tsang1998)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大量文献证实: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通常高于物质的收益率;初等教育具有在所有教育水平中最高的收益率;学术性中等教育具有高于职业或技术教育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认为,应鼓励有关教育成本的研究。对生均成本和其他成本指标的研究,应当周期化进行,以用于监控和诊断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述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促进教育适时地发展。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
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1、经济与金融专业
从整体上看,金融学专业这几年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文都教育经济学考试中心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毕业生一般会进入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在管理与财务咨询公司和大型工商企业就业,或者选择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这是很多男生都会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学习机电一体化可以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4、护理学类专业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5、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珠三角外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操作、销售、工艺、设备维护等部门。此外还能从事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以及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等。
大学专业怎么选
1、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虽然未来就业不一定会专业对口,但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以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判断,中国高速的城市化速度并未带来较高的城市化质量,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中国城市化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农民工融入城市涉及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政治融入和文化融入多个方面,其中经济融入是基础。农民工实现经济融入的关键是能够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能够实现体面就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在其他方面融入城市。
面对后工业化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井喷式需求,可尝试将农民工培养培训为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能够促进阶层流动,因此在理论上,农民工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的职业技能走进城市的正规就业岗位,获得融入城市的第一块敲门砖,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可持续生计,逐渐融入城市。其中,职业教育主要用于培养农村潜在劳动力,旨在赋予潜在劳动者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顺畅实现乡城迁移,为实现产业转型建构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促进潜在和新增乡城移民实现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另外,要引导青年农民工回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则主要是针对存量农民工,旨在通过职业培训使之获得产业转型中岗位所需的新技能,消除结构性失业风险。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传统界定范畴的语言和语言教育,忽略了其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语言经济学却赋予了知识经济时代中语言研究特有的视角。外语教育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学科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此背景下,辽宁省的外语教育应该重新思考其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服务辽宁经济振兴为导向,为构建辽宁工业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坚持语言必须为经济服务的理念,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包括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这一观点奠定了语言经济学的基础。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教育经济学,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作用,因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其后的研究者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投资;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可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个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并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可见对英语的教育投资和学习消费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反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英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对区域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现状
高校外语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外语专业教育和非外语专业教育,即大学外语教育。目前辽宁省各高校外语专业基本上都采用“基础+方向”的课程设置模式,即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基础英语教学,然后根据学生兴趣分流为语言文学、商务、金融、翻译等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不同方向;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实行统一的两年基础教学模式,使用统一的教材,安排统一的课时,大部分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终极目标。
我省现行的英语教育仍然偏向应试教育,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仍然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这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了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根据语言经济学的观点,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任何一个理性的学习主体希望以稀缺资源的最少使用来达到其目标。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出现供不对求的现象,即目前提供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后的使用需要。为了满足未来就业形势的需要,实现其预期收益,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得不出钱到社会上参加各种语言辅导课程。
此外,目前的高校外语教育缺少与就业,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关的教学实践。一些师范类院校一般有时间不长的教学实习,而综合类院校的工作实习实效则各有差异,效果不一。而对于高校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基本没有实践外语的机会,因而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在两年的基础教学后暂时搁置甚至停止。对他们而言,作为一种投资,英语学习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三、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外语教育的进步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为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着外语教育规模扩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把越来越多的外商吸引到该区域,引发外语人才的需求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外语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总量水平使不同区域对外语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需要不同层次的英语人才,高素质的懂外语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客观地要求外语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外语教育。
(二)外语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高校外语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促使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直接发生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语言消费对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拉动作用。语言消费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我省区域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也拓展了教育资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和根本动力,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会间接起到吸引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其次,外语教育有助于构建本地区融入世界的平台,推动进出口贸易。外语学习包括对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禁忌等的学习,使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下的经济活动能够协调发展,有效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提高贸易成功率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区域经贸的发展。再次,培养外语人才可有效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提升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带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助推辽宁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最后,外语教育对地区旅游业有着促进作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吸引国内游客外,更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对海外推介,吸引海外游客的光顾。这一切都对外语教育和人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对外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方式加快转变,东北四省区等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辽宁省经济要取得可持续的长久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支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要求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几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等这种纯学术、理论性较强的结合的专业人才往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社会需求量较少,而大量需要又比较稀缺的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贸易、医学、化工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我们必须以多元的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加强专业建设力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确保大的方向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凝练专业特色。对于普通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来说,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外语素质培养。根据区域差异,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手段,突出外语学习的实用性。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确立人才培养模式,使一部分外语基础扎实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外语的专业教育,拓宽其外语知识面、夯实外语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另外,还应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校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育管理经验,以及语言教学资料,以便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辽宁省地方高校的外语教育应以服务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履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高辽宁省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软实力,使区域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
四、结语
在语言经济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客观科学地认识到外语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应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对现行大学外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以市场需求和帮助就业为导向,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更好地培养外语能力突出的高级专业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从而推动辽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Marschak,J.(1965),Economics of Language,Behavioral Sci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