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养的能力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8: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培养的能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篇1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会议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二十一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它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发展特点,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大学毕业生在高校的培养下,可以说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了从事某一职业的基本能力,是社会上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很显然,高校若能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能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更好更准地挑到自己心仪的职业,就能更加理性地采用一种独立的更加成熟的自我就业方式。

(二)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对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的国家来讲,如果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而无法找到工作,高等教育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那么,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将失去意义,因此,高等教育应切实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三)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

劳动力相对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之路。这样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社会劳动力就业。从长期来看,这对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不失为一条道路。

二、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之难,失业人数之多,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大多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要面向市场。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能自主创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上来。

(二)改革管理制度,营造创业环境。

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方式,许多地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死读书者不会创造,不会创造就难谈创业。因此,学校应尽快在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环节上让学生多参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有利于年轻教师和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脱颖而出的土壤;营造鼓励学生冒险、当领头雁,崇尚知识、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充实创业指导队伍。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各类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创业思想的渗透,在创业专门课程讲授中更应结合实际,突出学生的能力及素质培养。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队伍。

(四)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许多学校都安排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进行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做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等,同时可以请一些创业成功者讲自己的奋斗史、创业史。让学生撰写创业纪实,既体验创业的艰辛,又感到创业的乐趣。

(五)政府和社会要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很多高等院校设立了创业风险基金,用来帮助和解决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但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学校创业基金能得到的面太狭窄了,这就需要政府或社会出台一套完善的帮扶学生创业的政策。依法为他们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予以税费减免、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小额贷款,提供人事档案托管、职称评定,等等,这些工作都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和意义,能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活力的保持。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适应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51-02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育”一词的古文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即使人成其为有德、有智、有为之人。自孔孟以来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这种“德、美、体、智”的育人理念,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19世纪,马克思从人类本质的视角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就个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塑造完美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由此可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把人培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

(二)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导价值观,理论深层蕴涵着人本主义,其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满足人的人本主义诉求,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能力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目标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以时展需要为价值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将素质教育渗透、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建构高校大文化育人环境,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大文化育人的内涵及特征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知识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贯穿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并指导教育教学评价行为。实质是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课程、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理念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或途径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大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拓展和科学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发挥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力,强化综合育人工作队伍的职能,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人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弘扬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塑造完美的知、情、意、行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构应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始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类活动,四种氛围”,即大文化育人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渗透,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染与开放学习、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三类活动,课堂、宿舍、校园、社会四种氛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创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大文化育人模式。课程评价按照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性和实效性标准;考核主体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协调发展,实现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实考核一体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氛围中感悟、修为、外化,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情感式教学。情感式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教师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渊博、思想奔放、胸怀开阔、品德高尚。教学过程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变“无情”为“有情”,用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其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大文化育人是一种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情感认同,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2 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疑惑、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强调教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问题教学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式灵活多样。如,案例讨论、重要理论、热点问题、学生兴趣等。尊重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不同想法,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辨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理论修养和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备课、讲课、讨论,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优化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

4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将某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进行,通过学习、应用知识及技能,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式教学立足学校特色、区域特点和学生兴趣,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就业创业、企业实训等。引导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6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建设和接班的重任,面对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将来走向社会,难以及时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人,在独立学习的条件下,能够学得深、学得活、学得快、学得多,并能根据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善于将新的知识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自学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对于以往的大学生,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未来社会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求职者。”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了高等学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自学能力又是创造能力及其他多种能力的基础,由自学能力逻辑地向创造能力发展,正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从幼儿园到大学,其实都是鼓励来学的人自学成才,唯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事实上,创新并不神秘,成才并不艰难,具有自学能力的大学生均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也曾说过,具有了独立求知的自学能力,就能广采博览,主动地获取、积累知识,把知识向前推进一步,向更广、更深、更精、更新的方向迈出一步,都是创新的一步。

二、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监察、评价、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决定学生未来学习成败的关键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已逐渐由重知识传授,到重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的转变,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并完成由被动型学习者向策略型学习者的转变,也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例如,医学本科生一年级课程压力相对轻一点,不要产生进入大学就可以无节制地玩耍的松劲情绪。应充分利用美好的学习时光,除学好所开课程,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拓展自己的人文社科及相关知识,还可抓紧时间学习外语、计算机知识,以便尽早过级,为后面学习专业基础和临床课减轻压力,为圆满完成学业和就业、考研早作准备。

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是知行合一,即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把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联系起来,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把原理学习和实验操作统一起来,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应该体现灵活贴切,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比如,医科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加强实验、见习、实习及社会调查,在实际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掌握仪器设备的运用、实验反应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本领。实行知行合一,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建立在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三、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科学精神

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能够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反映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与研究的齐头并进,可促进大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前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可以驾驭书本知识,又能够探索未知领域的双重能手。大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他们兴趣广泛,乐于求知;心智活动上愈来愈表现出自主性、独立性、探索性与创造性。

一些大学生,往往不满足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课堂讲授。若能把学习与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的浓郁兴趣,发展探索创造精神,从而克服某些自由散漫习气。对这些大学生及早地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受到严谨科研态度的早期熏陶,接受到严密科研方法的早期训练,为以后从事专业理论或应用研究打下基础,为大学生闯进科学研究领域开辟门户。例如,美国的一些大学,提倡本科从低年级起就参加科学研究;法国实行大学生从他的大学学业开始,便从简单的形式着手研究工作;俄罗斯认为开展大学生科研工作有助于获得新知识,扩大科学眼界,提高专业兴趣,学会分析本领等。

学研结合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低年级学生应了解研究本门学科的特点与方法,并通过个案分析,明了专题调查、实验设计的程序,了解图书馆的利用。中年级的学生,应该通晓本门工具书的应用,熟悉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运用网络技术获得网上文献信息,并具备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技能与分析统计的技巧,能结合专题研究,写出研究总结、论文。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本门学科的技术发展史和最新学术动态;具备比较研究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芳.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新型学习能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54-156.

篇4

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倡导教育改革,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 中小学教育仍然应试倾向明显, 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后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导致他们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该学什么; 也不知如何去学。现代大学只有培养学生的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适应时展的劳动者和创造者,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 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 填鸭式” 灌输的教学方式,沿用中学的一套学习方式,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方式单一,跟随教师的指挥棒来进行学习,结果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 , 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精讲,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以期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时,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2、对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生活上已经基本独立但是在学习上并没有完全独立起来,学习活动没有树立起明确的目标,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许多学生却并不懂得珍惜和利用当前有效的课余时间,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认为只要在大学阶段能够坚持上课,有作业则完成无作业课后用不着再学习的观点,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许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最终的目标,进了大学后就有松劲、怕苦怕累的思想,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有一部分学生,虽有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缺乏计划性、意志力和信心。

4、不会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效率低下。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已有自主学习意识,但找不到很好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未达到科学的安排,结果事倍功半,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1、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需求、兴趣、自我效能、归因等因素有关。自主学习程度高的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强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要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具体的、可以完成的目标。还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的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监控、自信心等方面都要优于低自我效能的学生。

2. 加强教师引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既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持续,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 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否形成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首先要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培养素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关键是看老师能否用自己人格、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等去影响、引领他们去发现并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不但可以制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3.发挥图书资源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进入新世纪,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图书馆有极其丰富的图书、报刊和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不竭之源。为了适应这一变革的需要,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可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题目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种教育资源,资助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学习,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各种专业文献数据。为此,学校图书馆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及时引进、更新图书资料, 随时提供查阅文献资料的技巧、方法,介绍各种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及特点和使用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独立思考、综合判断、创新思维等能力。

最后, 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和掌握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生为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前者即学生对所输人的语言知识进行处理并发展该语言知识的过程; 后者指用来监控、调节或自主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作为教师, 应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 教授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有目标, 有时间的同时, 学习会自主学习, 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效的过程, 只要我们尽心研究探索, 多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机会和条件,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言语能力 综合素质 隐性课程 高素质人才

key words:or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ural activities high-quality talents

课题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江苏大学教改与研究专项“言语表达能力与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及其考评方法研究”(JGYB2009047)和镇江市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课题“具有镇江特色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策研究――关于镇江市区社会噪音现状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茅海燕,上海崇明人,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的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常常在言语交际中有所展现。言语交际能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成就的大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文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大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生言说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语言习得的制约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必要的实践训练, 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存在放任自流或停止不前的状态。

1、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由于紧张或担心被别人耻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对开口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一般不愿也不敢在课堂、座谈会等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宁愿选择“看书”、“欣赏音乐”、“网络对话”“QQ聊天”等不打照面的交际活动。

2、书面色彩过于浓重。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体系是听写读说并重,但多年的教学过程往往把“说”的环节忽略,或用“读”来替代“说”,加之少年时期的羞涩,让更多的青少年失去了“说”的勇气,只好用“读”来应急,自然就形成了浓厚的“读书腔”。

3、口语表达词不达意。由于缺乏系统的“说”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不完整、不流畅、不简洁的现状特别突出。不少学生爱说套话,表达模式化,没有个性,没有新意。词不达意或用语粗俗。有些学生吞吞吐吐,说话时离不开口头禅“这个、那个、嗯、啊”,极大地影响了口语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4、选词用语多不得体。口语交际必须讲究礼貌,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尽量理解对方的心境,掌握分寸,适度说话,同时注意避讳,尽量避免无原则的争论。但是有的学生讲话不得体,不能根据场合、情景、对象说话,没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甚至出现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让人皱眉的尴尬场景。

5、应变的思维能力欠周密。劝说别人、安慰别人、称赞别人、批评别人、就连说笑话,开玩笑也需要周密的思辨能力。有的学生在几个知心朋友之间可以侃侃而谈,但一遇到突发事件或陌生人,应变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很苍白,不仅不能化解矛盾,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言语冲突。

6、情绪自控力影响表达。有的同学面对突发事件,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甚至不能自控情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除了具备人文教育,科学教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同时,还应具有比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才能在情急之中较准确地运用言语沟通技能。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与言说能力对比

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演员、师范生、部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实施了近18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为PSC),对推广普通话,推进社会和谐交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PSC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员口头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试和评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PSC由四部分组成:单字、词语、读文章、说话。前三项考评总计60%。“说话”这个项目的测评,占测评总分的40%。《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描述“说话”这个项目为“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1]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当代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时代对人才的言语需求有较大的距离。张一清[2]也(2009,105)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自身的测试目的,其测试内容绝大多数针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所占得比列并不大。”

从我们掌握的针对师范生和在岗教师的PSC情况来看,应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确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师范生面对测试划定的话题范围常常“无从说起”,致使测试成绩极其不理想。PSC中“说话”这个项目是单向表述。尽管允许话题范围事先可以准备,但是在实际测试时,被测者仍然不能把那些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人或事,使用较准确的普通话较完整地顺畅地单向表述三分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高校师范生中开展的PSC考前培训,多数辅导人员把培训重点放在“单字、词语、读文章”三项上,“说话”项目的培训只介绍考核中的注意事项,对“说话”训练几乎是放任自流。二是PSC培训采用的是典型的语言考核应试训练形式,没有在语言思维训练方面多做文章,应试者一旦没有准备好“腹稿”或紧张“卡壳”忘记了“腹稿”,就无法继续表述从而匆匆结束“说话”。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目前需要的是言说能力的系统指导,而不是应对PSC。因为口语交际使用更多的是双向交流,是动态交流。无论是在学校学习、公司实习,还是去应聘工作,或代表公司参加商务谈判、讨论问题、交流沟通都离不开言语表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表达技能与07级学生毕业成绩挂钩[3]。无独有偶,09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也开始施行“一口话”测试制度。这种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契合了经管职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这是应用语言测试方式的一大进步!

三、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 :教育应当培养未来人才的四种基本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 ,共同生活的能力 ,参与合作的能力 ,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展现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语言素质的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于沉默寡言或照本宣科。这种口语表达现状严重地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削弱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性格情操、礼仪风度等。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开拓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经济中就业竞争的胜出率。社会交际的实际需求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欠缺。加之在“考碗”背景下出现的考证书、考雅思、考托福、考GRE、考编制、考公务员等等现状又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锻炼交际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训练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言说能力的培养,如何大面积地开展交际言语的测评工作,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开设丰富多样的校级公选课,提供综合素养供给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开设了“交际语言艺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公关语言艺术”、 “大学语文”、 “广告语言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实用语言艺术”、“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结合每门课程的学习,设置一些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在临时组成的教学班主动寻找朋友,并且把寻找过程、交往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评价总结;要求学生设置调查问卷,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发放,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座谈会,就校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要求学生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完成分析报告;提供文字材料,课堂开展讨论或辩论等等的言语应用活动。当然,因为是公选课,所有的课程学生有权自由选择;因为是公选课,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公选课,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训练极其有限。这个方面还有待相关的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来整合、调整、梳理并完善。

2、加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还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产生的结果有时常常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其《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中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行为和情感态度,具有“潜在性”。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还具有涉猎范围的宽广性。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正常的生理发育。校园建筑、校园设施和校园美化物等物质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让隐性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认为首都师范大学08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的“校长邀你喝下午茶”、“校长助理招聘”等系列活动就是与提高大学生言说能力有关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最好尝试。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解决困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设文明社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篇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与发展,知识的创新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动力的经济,而教育和学习则是其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因为无论何种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都离不开人的学习。也就是说知识经济萌发的是知识社会,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则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力、消化力和运用能力。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谁创造出新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产品,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谁就拥有财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更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培育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更新把人才的适应性提到重要地位,而这种适应主要靠他们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陈旧周期不断缩短。19世纪人类科学知识的增长速度每50年才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则每10年就增加一倍,现在几乎每3年就要翻一番。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据统计,现在知识量积累两年半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现在即使学校把知识都教给你了,两年半以后你现在的知识也已差了一半……我们的学生如果不懂得去获取新知识的话,将来是无法工作的。1998年,《学习的革命》一书风靡全球,书中声称:“世界正飞速地经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就像以前字母、印刷和蒸汽动力的发明那样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这就是“学习的革命”,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重要得多。所以,高校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获得,而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掌握。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予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另外,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他们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他们认为许多有意义的知识经验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中学到,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是最有用、最宝贵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学习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以运用到其他情境中去。可见,高校教师的责任首先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扩大和加深知识的方法。当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时,就得到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就获得了立足于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不仅可能而且必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的教育发展报告。这份报告的突出主题是:教育世界的昨天和今天似乎过多地依赖于教育者的完整设计;教育是教育者的事,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或主宰,而被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即教育对象;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者体现并加固着教育全盘设计和全盘实施的责任与权威;而受教育者只有遵循其设计与实施的义务。因此,报告陈述了“网络教育”的基本格局:大学再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的机器,重要的是它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作用于一个人的一生,这种在大学中获得一种能力,并用这种能力自我教育一生的教育模式,就是“终生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加剧的时代,是职业变动频繁的时代,是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时代。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生存与发展的趋势。在这样一种形势下,高校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做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

首先,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和推动学生不断探索,走向成功。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有利于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的研究表明,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与智力高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优势。可见,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究知识,推动学生更多、更深入地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得快、学得活、记得牢,而且能够对所获得的知识灵活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大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将进入社会独立地生活与工作。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可供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逐步地学会独立地做出判断,寻求最佳的发展途径最终能够独立地学习和生活。

其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当今这种知识总量飞速增长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已经不能再把一个人的生命机械地划分为青年时代的受教育期和成年时代的劳动期,而必须进行终身学习。据统计分析,人们在职前接受的教育,其中只有10%左右在生产中能够得到应用,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华罗庚曾说过,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总是自学的时间多。另外,钱三强也说过,自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可见,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离不开自学。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最后,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学习的老师。学生是为未来工作的,他们不仅要解决教师已经会解决的问题,而且,还会遇到许多还没有解决以及还没有想到的问题,因此,更多的知识需要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去学习、去发现,甚至还要创造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新情况与新问题面前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在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己去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时代的呼唤与人才的培养》,汪永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匡迪:《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左飚:《教海驾舟――百名教师谈教学》,上海交大出版社,2003。

[3]刘向前:《超越传统 超越平凡――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左飚:《教海驾舟――百名教师谈教学》,上海交大出版社,2003。

[4]冯致光:《关于培养未来人才的思考》,汪永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5]田建国:《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健康发展》,《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6]邹长城:《论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教育导刊》,2005.1。

[7]蔡克勇:《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大学教育》,2005.3。

[8]纪洪娟、陈 勇:《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煤炭高等教育》,2005.1。

篇7

一、引言

古人曾说过“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行无过矣”,“一日三省吾身”,与“一日十问吾身”等等至理名言。它们体现的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强调反思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反思本身是一种批判的、反省的、探究的思维活动。而反思(reflective action)指的就是对实践中某一问题的探讨、思考、评价和解决等活动,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监控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对自身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思考。[6]

美国教育哲学家Dewey早在1933年就提出了反省性思维的概念,另一位美国思想家Schon进一步对传统技术理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坚持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动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2]

业内同行早就意识到反思的作用,并且反思性教学也已成为业内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反思作为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学习反思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向思考,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等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学习反思是学习者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是学习者提高自我觉知水平、促进学习能力发展并使自己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途径。[3]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1.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科学道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样的,建构主义等当代学习理沦认为,学习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或机械地全盘复制或同化,而是有选择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自生产的系统活动,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内化才能产生出效果。[3]

1977年心理学家贝尔蒙特等系统分析了100项有关研究,当没有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策略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的时候,没有一项策略训练在迁移上获得成功。1982年贝尔特蒙等又评述了7项策略研究资料。这7项研究都要求被试者对策略的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结果有6项获得了迁移。可见,通过反思可以促进学习者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从而达到内因的改变而改变结果,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教育目的。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要求

现代教学己逐渐把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反思不足以真正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我们应注重把反思的策略运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把理论的重心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反思以及对反思策略的运用上。[6]

学生成为反思主体,即反思实践者,是引发深层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进行反思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多种方法手段,指导学生掌握反思技术、养成反思习惯,并激励学生通过反思实践推动学习逐渐趋于合理化。培养学生成为反思主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5]

3. 学生反思能力的现实状况

学生关于学习的思想多源于他们日常、具体的经验,并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头脑中,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坚持错误的观点,这些观点一直影响乃至干扰他们学习科学观点。换言之,学生最终不得不通过冲突促使既定概念变化。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不大可能意识到他们思维冲突的存在,所以也没有理由去改变它。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显得尤其重要。[4]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反思能力普遍较差。不少学生不懂得反思,不会反思,很多人甚至没有反思的意识,同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容乐观,这也说明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反思,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反思的实践者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反思能力

若想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我们应该用有条理的方法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和同伴间的观察,分析和评估。

1. 录音录像观摩分析

大家都有一个体验,每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往往最容易认知自己的长相。而其它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往往对别人的所为有最清晰的观察。

而录音和录像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们反观自己。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一些发言进行录音并转写下来,甚至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录像的方式,然后再和他们回放,反复研究并一起分析讨论,让他们意识到其中的优缺点,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基于课堂实证的材料往往最有说服力。

2. 反思日记档案袋法

研究发现,学生建立日常日志、学习档案袋有利于形成反思的习惯。通过日志,学生可以了解到今天做了什么,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哪些方面有经验教训,日久天长,反思习惯就会形成。

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积极的反馈,否则学生很可能不清楚要记录什么或者丧失兴趣,很难坚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记录及时鼓励好的做法,遏制不良的倾向,帮助学生分析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帮助学生把成功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

3. 英语学习问卷调查

在学生还不是很会记反思日记的时候,教师不时地出一些调查问题或问卷也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如:你最喜欢课堂上的哪些活动,为什么?你最不喜欢哪些活动,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你主要的困难是什么?你计划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你认为你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情况如何等等。

4. 讨沦反思法

所谓讨论就是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对话交流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习监控能力的一种方法。[3]

现代的学习方法注重同学间的合作、探讨、交流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而不是自我封闭式的努力。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其正确与否很快就被别人的发言证明或否决,学生由此产生反思,加深理解。讨论会使气氛活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在如今网络技术十分普及和发达的年代,更是为大家轻松自由的讨论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一个班级可以通过建立公共邮箱,建立公共的网络论坛而进行思想交流,互相评价,而文件夹思想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产生的web-portfolio则不光可以存放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对网上学习的过程行为进行记录,便于学习者开展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活动。

5. 对比反思法

人们在对比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认识和发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原理,在说和写的思维过程之中充分仔细地将学生说的和写的与优秀的范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差距和思维的差异,从而对自己的说和写进行反思。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历时的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进步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反思进步或退步的原因,从而促进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总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教师促进学生真正自主,从而进行将中心由教师转到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会独立成长并且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教师的一个主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杜惠蓉.反思性教学与高师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刘学惠.建立以反思性教学为核心的英语教师发展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3]苏堪宇.论学习反思[J].教育评论,2003.

篇8

指出,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国家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时代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大学生依靠教师的指导,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而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其本质是针对大学生而举办的一种“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活动,活动是动态的,其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充分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对象是科技学术活动,活动具有多样性和系统性。[1]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提升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知识贮备、研究方法、实践经验等,通过实验、研究、思考等途径,对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所呈现的能力,即是本文所以深入研究的,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兴未艾,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深入开展,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各类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各类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组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很多高校缺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组织训练,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缺少系统性的培训,往往都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机制与措施保障不到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很多高校不能得到“量体裁衣”式的开展,往往都是由于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措施,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只能做到“人云亦云”。三是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相对于“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更喜欢“得心应手”的文体类活动。原因也五花八门,如自知之明不能创新、科技创新是专家的事情等。四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不能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高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形式和内容上去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目标追求等具体情况,也缺少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性的指导。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1.管理保障机制

一是思想宣传要到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人才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先锋,要确立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增强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识,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二是组织保障要扎实。高校要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格局,夯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基础,特别是在全员重视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立目标、优化内容、明晰责任。高校要重视和推进大学生科协、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小组和研究课题的建设。三是制度保障要科学。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在运行管理、教育考核、学术规范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完善。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设定长远目标,又要立足校情实际,要制定规范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通过科学的制度保障,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要发挥大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高。四是条件保障要有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各项有力条件的支持,如专项经费的保障、师资队伍的保障、实验室设备的保障、校企合作基地的保障,等等。五是激励评价的保障。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发挥其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结果表现形式多元化。评价保障要支持个性发展, 激发个性潜能,动态、全面地反应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情况和能力状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任务,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丰富完善。

2.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指从各协同主体(如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产生组建协同联盟意愿开始,到协同利益分配结束全过程中涉及各环节的运行原理、相关制度及作用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高校可以采用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要协同推进科研创新和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尤其是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大赛,建立健全大学生参赛激励机制,建立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3.激励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评价机制,是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在顶层设计上,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宏观设计、科学指导和统筹协调。作为桥头阵地的高校需要在微观层面优化机制,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激励评价机制。高校要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机构,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价。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激励评价制度,推动大学生科技活动纳入教学和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均衡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要在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扎实推进创新学分制、学分银行等新举措,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学分、综合评价制度相结合,进而切实引导大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平台互动机制

加强平台建设是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保障,是为大学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平台支持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培养环节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重要孵化器的功能。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注意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学院、学科专业、层次举办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建设;学校层面则结合国家、省级大学生科技立项、各类学科竞赛,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平台建设,并积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2]

加强平台互动,也是实现教学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校内与企业的有效互动,可以更好发挥实践在人才培养重点的作用,充分挖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潜能。加强平台互动机制的完善,就是要引入多元发展机制,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与科技创新竞赛、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项目、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形式与科技创新内涵的建设,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平台的建设,举办各类科技创新类讲座,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引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累的学术竞赛。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是指企业最看重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为此,高校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意识到核心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学习并留心培养自己这方面能力,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3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责任教授和管理专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IPT-POPME-2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宏雷(1972-),男,河南禹州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辛俊杰(1987-),女,山东威海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处,助教,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0 引言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生力军,所以大学生的未来,直接和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国家能否持续和谐发展相关联。现在大学生最关注的往往是就业问题。因此,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安定有着紧密联系。在这个问题上,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连续出台多项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1]当然,这些措施和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单靠这些就能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比较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心态和社会整体就业观念的差异。针对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社会整体就业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能力难以企及的层面。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做的就是重视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2]

1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内涵

在探讨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就业能力一般分特殊就业能力和一般就业能力两类。特殊就业能力是针对特定职业或环境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主要表现在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上。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事的态度、做事习惯、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自我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等等。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要求,张慧丽学者把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细分为:①基本技能:阅读、写作、学习能力;②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③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执行力、自制力,抗挫折力;④发展能力:勤奋诚信、责任感、职业规划;⑤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3]

通过对大学生一般能力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基本技能中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能力中的责任感、交往能力中的团队合作能力。[4]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

通过和用人单位的接触、调查,笔者发现从企业所需人才角度出发,现在大学生主要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2.1 部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高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高低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条件限制,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说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2.2 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低 大学生刚入职时,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企业是希望大学生尽快自己学会职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别人教自己这种模式,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甚至于事情不会做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同事帮助,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那这样的话,必然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等道德素质不够强 很多企业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的诚信、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存在部分欠缺。当前,少数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影响,就业时个人资料存在虚假部分,有很多技能正式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具备,或者主动请缨的任务却没有及时完成,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计较等。这让用人单位很难放心的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2.4 部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 很多企业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员工,主要就是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或者盲目尊崇权威,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创新自信心、害怕批评、或者在进行创新过程缺乏耐心。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所处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科研环境等外在因素,他们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

3 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措施

核心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企业最看重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任何工作的求职,符合任何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势必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上述五种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相应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这些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5]

3.1 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的初等教育一直是教师为主导,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这导致到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会很不适应,因此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鼓励学生改变过往的依赖型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应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灌输给他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甚至于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3.2 要稳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是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定期举办各种专业的学术活动,开设创新系列专业学术报告会;二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创造、发明协会等社团,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三建立专项奖励基金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在于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3 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高校中任课教师应做到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多参与理论的实践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应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规定所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另外,高校可以在校内多组织一些实践操作竞赛等。这样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的补充等措施,大学生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自己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工作就更加容易处理一些实际发生问题,这样的大学生自然也是企业所青睐的人才类型。

3.4 要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自身意识、社会、家庭、学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往往习惯于淡漠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那么针对这一的情况,我们高校应该怎样办呢。必须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具体可以用分阶段、分层次这样的创新模式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由于大一到大四各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责任教育内容应按不同年龄段而各有侧重。[6]只有让一个人有了责任感,那么企业才会放心的把工作交付给他。所以说,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5 要逐步增加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和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90后”的他们中出现大批宅男宅女,即那些整日不出门、习惯在宿舍待着的人。这种足不出户的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这样会导致他们喜欢独处,渐渐不善于和他们相处,更谈不上与他人合作。学校可以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多增加一些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才可以完成的论文写作、科学研究等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就要求他们必须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思维,主动协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通过讨论交流达到小组最终的一致性,最终有效地完成任务,并在团队合作中体会群体的力量,通过和其他小组PK提高组内每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假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这样两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数百万的大学学子中,很多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所以在校期间,我们除应要求学生掌握普通高等教育所规定的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需要专业技术能力以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只有让大学生意识到这些能力在求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有意识地去锻炼和培养,就可以提前为他们的就业做好准备,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顺利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J].陕西教育,2008(3):104-107.

[2]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8(1):221-223.

[3]张慧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77-180.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9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任务[1]。大学生科研活动使学生较早地接受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一、科研能力的含义

科研能力是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2]。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实践动手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对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达的能力,组织决策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等[2]。

二、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可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枯燥和乏味,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则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经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关键是人才。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数量的多少将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为了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而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研活动,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百折不饶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4.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近几年来,由于高等学校大幅度扩大招生,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由唯文凭要求转变为能力要求,更加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吴碧红等人的调查[3]表明: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都青睐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其中36%的国有企业和57%的科研单位把“科研能力”作为招聘的第一要素;在民营企业中,也有47%的企业把“科研能力”作为招聘的第一要素。因为有科研能力的学生往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学毕业生想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在校期间的科研能力训练。

5.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高等学校不仅要依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教师共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同时也为科学研究积聚后备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始创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提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4]。我国高校也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其中清华大学在已有的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于1996年正式实施[4]。1998年,浙江大学开始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4]。随后,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加入到这一行列。目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和经验不足等诸多原因,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科研经费不足。科学研究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目前,国家对国家重点院校投入较多的科研经费,而地方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一些地方高等学校不能给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及文献资料查询平台,客观上阻碍了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2.缺乏科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当前很多高校依旧把考试和及格率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将科研能力的培养定位为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与此相关的考核验收、评优奖励等配套制度也不健全[5]。在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科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得学生创造的研究成果无法进一步推广应用,科技价值得不到体现。

3.教师队伍科研素质偏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只有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然而有些学校的部分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科研素质偏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研究思维的培养;在科研实践中,对学生的科研指导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身素质欠缺。主要表现为:(1)科研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的不正确观念,导致了学生科研意识薄弱,主动要求参与科研的人数比例偏低。(2)缺乏坚忍不拔的精神。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有些学生一开始对科研活动很感兴趣,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很快放弃。(3)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碰到问题后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直接求助于指导教师。(4)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许多人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互相协作能力较差。(5)功利思想严重。有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为了得到一张科研证书,以便在找工作时增加就业砝码。这种思想使得学生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项目中去,而是敷衍了事,导致科研质量低下。(6)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科研的基础。由于受扩招的影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入学前基础差,很多学生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缺乏激情[6],从而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很难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

四、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举措

1.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大学生科研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学校应该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大学生科研基金除了学校出资外,也可以向社会各界募集经费,例如,争取政府部门和各种科学研究机构的资金资助;学校也可以和企业联合,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寻求赞助费用。有了科研基金后,学校就可以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基地,为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支持[7]。

2.建立科研评价和激励制度。我国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等级评价机制,组织专家对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鉴定,评定等级,并纳入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中,这将激发学生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8]。同时,学校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制度,如设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学分,对于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的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支持;对于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也可在奖学金评定、毕业分配、优秀大学生评比、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在教师方面,对于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教师,可将指导工作折合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评优、人才选拔、外出培训的依据;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优秀指导教师,给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和现金奖励。通过建立科研评价和激励制度,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大学生的科研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科研能力影响着学生的科研水平。因此,学校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学校可以选派一些教师到其他高校或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其次,学校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再次,学校可以从外校或企业引进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人员到本校任教,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和指导大学生选择课题、寻找突破口、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9]。

4.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1)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例如,经常举办校、系的学术报告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科研动态;创办院校自己的学术刊物,为学生提供科研成果发表的园地;定期举办大学生科研竞赛、学术论文征文与展览活动,举办大学生科研成果或论文报告会;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优秀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10]。(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时,指导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在磨难中坚强起来。(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主体是学生,指导教师仅起辅助作用。在指导学生科研时,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科研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项目的团队成员通常由不同学科的学生所组成。这就必须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科研活动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克服利己主义思想。(5)端正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有些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为保送研究生创造条件。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通过科研活动真正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6)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研能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问题引入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开疑问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宁凯,丛军,崔永滨,黄丽丽,张迎红.《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兼谈哈尔滨学院优秀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0):124-127.

[2]井乐刚,王爱荣.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1,31(3):155-157.

[3]尹蓉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初探[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02-105.

[4]谢纪美,康文雄.关于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经验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24-127.

[5]王亚.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新举措[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647-648.

[6]秦宏伟,陈显捷.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现状和对策[J].岱宗学刊,2012,16(1):78-79.

[7]吴琦.刍议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3):79-80.

[8]王辉,付有龙,王汉成.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56-57.

篇11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传统的高校培育人才的模式,重视理论文化的教育,忽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相当于事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现状教育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创业精神以及能力的培养。

1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问题

1.1大学生创业精神概述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思想的开放和观念的独特性等。大学生创业,包含对机遇的认知,以及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具有时代性。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就会跟着改变。具体的创业源于创新精神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创新精神具有综合性,大学生创业,不止需要创新思维这一个因素,还需要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等其他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

1.2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意义

从社会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推动就业的发展,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口基数过大,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导致岗位需求大于岗位供给,或是就业人员能力以及素质不能够匹配岗位需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缓解这一现状。大学生创业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不仅考察创业精神,还需要考虑到其它因素,例如创业资金的来源或是合作伙伴的配合等多种因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相当于对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进行锻炼。同时大学生创业更具有社会意识。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贡献。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1.3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原因如下。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失去自主创业思想。传统的就业观念导致政府机关这类工作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因此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动力就会减少。大学内大多数采用学分制度和成绩制度来管理学生。用成绩来评判大学生的发展。但成绩并不能说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业需要精力以及时间,学生把精力放在成绩的提高,忽略对素质的要求,使得大学生创业机会降低。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对于创业教育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得学生创业难。高校对于创业的重视,大学生缺少创业基地,客观条件上限制了大学生创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的注重理论教育,但创业活动实践性较强。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单纯的理论教育无法使创业良好的进行。

2针对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提出改进措施

2.1从创业教育的意识方面改进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够改进大学生创业少的现状。传统社会文化观念让学生容易陷入安逸的思想状态中,不能够理解严峻的就业形式。高校在就业意识培养方面,要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就业。把学生适应社会的被动型转变为主动性。把创业意识的培养扩展为创新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如果没有良好的项目,那么在起步方面,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创新的创业意识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于机遇的把握,发现新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的成功性。

2.2从师资以及培养方式方面改进

从师资方面进行改进。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教师选用要有严格的标准。避免选用的教师,只重视理论的培养,忽视实践的锻炼。适当的时候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业的实践工作进行指导。采用案例教学的培养方式同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一些企业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讨论,针对企业的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创业的实践奠定基础。从培养方式进行改进。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建立创业基地能够把创业学生集中管理,而创业学生也能够相互交流创新思想。同时创业基地还可以设置创业实习基地,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业过程中,为学生的正式创业奠定基础。高校利用社团等学生组织,进行创业示范,鼓励其它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可以进行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参观企业的运营,吸取企业的运营方式,进行自主创业。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对于好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创业项目能够良好的运行。

2.3从政府方面改进

政府加大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方面,大学生创业一般会因为缺少运行资金而望而却步。对于能够实际运行的创业项目,政府给予资金的扶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例如税费以及办理手续等方面。尽量简化一些手续的办理,可以在创业之初,减免学生创业的税费缴纳。同时鼓励社会企业进行创业基金的捐赠和人才的输出。企业家进入高校,指导学生进行创业。

3结语

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只是高校自身的责任,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联系。自主创业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作者:吉尼斯 单位:山东大学( 威海校区) 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晨,魏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4):30~32.

[2]郭昱铄,张秀娥.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11):125,124.

篇12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即在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己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评价、约束、调控、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选择和自我内化,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克服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意识和不良行为,促使自身的能力、素质向良好方向发展。自我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律、自主的教育活动,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1]

(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为实现高效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基础。爱因斯坦指出,高等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大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所谓的专家。由此可见,大学培养人才要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要加强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自我教育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第二,推动大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某些方面对大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当代大学生若是没有个性与实践能力,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与发展。通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独立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这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符合德育发展的规律。随着德育教育的实践得知,对受教育者主体性高度尊重,才能进一步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与追求,才能帮助学生逐渐自我完善。通过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能将大学生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四,有助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或者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甚至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大学生要认清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唯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才能进一步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但是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本身处于半成熟的过渡期,自我教育能力还不够强,必然会导致大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自我认知能力不强

关于自我认知,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不仅仅是大学生。唯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知道自己什么方面需要改善,什么方面可以发扬,才能进一步进行自我教育,以完善自己,提高自我价值。大学生必须在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以后,才能进一步开展自我教育。从大学生心理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正处于迈向成熟的一个转折期,其中略带一些懵懂,但是对自身心理活动的内容、特征、过程的领域与体验也有一定的水平,其自我认知能力有所加强。而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其成长环境较为顺利,受到家长的关爱与社会的关爱程度也比较高。这是制约他们自我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使他们认知能力不强,更重要的是缺乏客观性。自我认知受到自身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心理品质以及社会经验等条件的制约,必然会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还受到认知内容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经历不够丰富,知识水平也不是很高,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待加强。

(二)自我要求比较低

每一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成才,这是形成内动力的主要因素,也就是强烈的动机。人的一切行动需要通过人的头脑,并逐渐转化为他愿望的动机,这样才会进一步行动起来。由此可见,首先要有强烈的动机,才能让大学生有自我要求的标准。有了动机,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便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现状与个人能力,构建有效的计划,进而实现目标。其目标应该是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长远的目标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也可以说是近期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是从长远目标或者大目标中划分出来的。通过小目标的实现,便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长远目标打下一定的基础。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这点素养,大部分大学生对客观因素的不足带有抱怨的心态,却没有对自我提出应有的要求,并没有切实为自己制定一个发展的目标并敢于行动,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发展形成了模式,导致出现所谓“愤青”。这类大学生仇视社会中的很多不良现象,例如:社会中存在的仗势欺人、、行贿受贿等现象,过于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却往往忽视了还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不仅没有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反而过度重视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3][4]

(三)自我实践能力不足

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理想只有靠实践才能实现,没有实践,就谈不上自我教育。因此,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自我教育的精髓。当代大学生由于欠缺于参与社会实践,导致他们对社会没有深入地了解与真实的体验,直接导致大学生对自我教育的相关理论无法掌握,达不到理论内化的标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客体。在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践方面却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例如部分大学生也明白应该成为思想境界较高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从自身道德修养提升入手,而提升修养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那么学习就需要阅读更多的优秀文章,一旦有了基础较好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但是,他们却不会付诸行动,不愿意亲身实践,不喜欢钻研晦涩的古典书籍,这些现象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实践的主动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