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留学市场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血流不畅的因素
1. 1 采血技术因素 静脉穿刺失误, 采血护士在进行采血操作时, 由于进针的力度、角度以及进针掌握不准, 过浅可以导致穿刺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内, 导致血管内血液外渗, 出现血流缓慢。过深可导致穿剌针头剌穿静脉, 出现血流停止现象。
1. 2 献血者个体因素 ①对于初次献血者来说, 精神紧张表现尤为明显。在献血过程中, 献血者血管收缩, 引起血流缓慢。②献血者自身的血管细, 管腔狭小, 采血过程中极易引起血流不畅。
1. 3 压脉带因素 在整个采血过程中, 压脉带压力并不是始终一致, 首先, 进针前脉压带压力一般为80 mmHg左右, 进针后压力降至为40~50 mmHg。在血液采集过程中, 压力过小或过大, 会导致深部静脉回流受阻或浅表静脉充盈不足, 极易引起血流不畅。
1. 4 针头因素 ①针头不锐利导致进针速度过慢。②针头的斜面紧贴血管壁, 血液流出受到影响。③针尖带有皮下组织碎片, 导致针头阻塞, 血流缓慢引起纤维蛋白析出, 凝血块堵塞针头。
1. 5 一次性血袋采血导管因各种因素造成弯曲、打折、粘连, 从而导致血流不畅或中断。
1. 6 环境因素 在冬季, 献血环境温度过低, 血管会产生生理性收缩反应, 使穿刺困难或血流不畅。
2 血液采集不畅的结果
采血不畅引起献血者穿刺静脉损伤、渗血、疼痛、血肿或进行二次穿刺时, 献血者容易产生严重恐惧心理, 发生各种类型的献血不良反应, 给献血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恐惧, 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积极性, 对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 血液采集不畅导致采血时间延长发生, 极有可能在采集的血液中出现凝块, 或纤维蛋白析出和血液采集量不足等情况的发生, 造成血液报废[2]。
3 预防及对策
3. 1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采血护士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 从自身做起, 熟练掌握正确的静脉穿刺技术:采血穿刺时针尖斜面向上、角度要合适, 针柄与皮肤呈30°为宜。一般来说, 对静脉较深者应适当增加穿刺角度, 对静脉表浅者要适当减小穿刺角度, 并从血管正中进针, 针头有落空感时再沿静脉方向推进大约0.5~1.0 cm为宜。要避开静脉瓣, 且进针动作迅速, 以减少献血者疼痛及组织损伤, 做到“一针见血”, 努力提高一针率。
3. 2 穿刺部位静脉的选择 采血护士应熟悉肘部静脉的解剖学结构及走向, 选择相对粗直、清晰、弹性好、充盈度饱满、较易固定的静脉, 一般来说, 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为首选, 头静脉和前臂正中静脉为次选。
3. 3 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采集前详细询问每一位献血者的睡眠及饮食状况, 避免疲劳和空腹献血。血液采集过程中操作应做到轻、准、稳, 对献血者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并做好对献血者的献血全程护理工作, 以保证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3. 4 作为一名血液采集护士,采血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血流情况, 防止血流中断或呈滴注状,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分析处置:首先检查采血袋采血导管是否通畅, 其次检查针尖斜面位置是否合适, 最后注意调整压脉带压力及位置是否合适, 并嘱献血者放松心情、握拳加压配合。
3. 5 采血器材的检查 采血前做好血袋的有效期及外观检查(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 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外, 还应仔细检查血袋导管有无粘连、扭曲、打折等现象, 保证采血导管管路通畅。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1年宽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每例手足口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每例患者感染来源。结果 按月份发病分布除3月无发病外,其余各月均有发病,7、8月份发病最多。按年龄发病1~5岁发病最多。按职业发病散居儿童发病最多,托幼儿童次之,学生最少。按地区发病9个街道1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夏秋季高发,流动人口多的地区高发,5岁以内儿童高发。2010~2011年手足口病由EV71病毒、Cox 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提示我们要加强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各集体单位聚集性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能力。
【关键词】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 71型; Cox A16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单位:130051 长春市宽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Cox A16型 和肠道病毒EV 71型最常见。宽城区2010年1月至12月共发病397例,2011年1月至12月共发病283例,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宽城区手足口病发病规律。1 材料和方法
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长春市宽城区2010年1月至12月和2011年1月至12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并逐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包括发病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发病就诊情况,外出史,接触史,发病7 d前外出就餐史,手足口病症状体征,就诊情况。宽城区区在手足口病高发月,自2011年开始6~10月份每月采集5份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送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2 结果
2010~2011年全年手足口病发病分别为397和283例,占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7231%和5473%,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102/10万和5776/10万,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分别为22例和30例,其中EV71型分别为13例和9例,CoxA16型两年为均1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8例和20例。病例99%有口腔溃疡,手足疱疹98%,发热比率39%。2010~2011年聚集性疫情分别为7起和3起,其中2010年4所幼儿园和3个家庭聚集性,2011年1所幼儿园和2个家庭聚集性疫情,2011年某幼儿园某班手足口聚集性疫情7 d内共发病8例,罹患率为833%,首发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确诊的手足口患儿。其余患儿发病前和潜伏期的手足口患儿有密切接触。8例患儿中发热5例,占6250%,在手、足、口腔均有疱疹,其中8份咽拭子样本分离出3株EV71毒株(阳性分离率为3750%)。2010~2011年分别有11例和2例被诊断为重症(发病率为224/10万和0408/10万),2010年我区第一例重症出现脑水肿和肺水肿等严重症状,请北京专家前来会诊,经过2个多月治疗,最后痊愈出院,其余重症病例均有高热,抽搐症状,经住院治疗,均痊愈。3 讨论31 按月份发病情况 2010~2011年分月报告发病情况显示:2010~2011年1月宽城区报告手足口病为13例、2月1例、3月0例、4月28例、5月55例、6月118例、7月167例、8月90例、9月83例、10月52例、11月49例、12月24例,构成比分别为1月191%、2月015%、3月0%、4月112%、5月809%、6月1735%、7月2456%、8月1324%、9月1221%、10月765%、11月721%和12月353%。我区手足口病季节分布显示,5月病例开始增多,6~9月为发病高峰,10~11月出现一个次高峰,12月份病例明显减少。32 地区分布 病例分布在9个街道和1个乡镇。其中兰家乡发病最多,兴业街道和柳影街道发病次之,发病率高街道流动人口较多,租房户较多,人员密集。发病率低街道外环境较好,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居民防病意识较好。33 人群分布 性别、年龄分布:1~5岁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9315%,手足口病发病最小的儿童3月龄,最大年龄16岁。男女性别比为16∶ 1。(详见附表)按年龄分布,2岁儿童发病最多,1岁和3岁次之,6岁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年龄增加各年龄组发病比率及重症比率依次降低,2010年的11例重症中7例3岁以下儿童,2011年2例重症病例均是2岁儿童,说明年龄越小儿童发生重症危险性越高。34 职业分布 幼托儿童2010年87例,2011年69例,散居儿童2010年304例2011年209例,学生2010年6例2011年5例,构成比分别为2294%、7544%、162%。我区出现手足口病病例的学校和托幼机构2010年~2011年分别为53家和40家,因出现病例建议暂时关闭的幼儿园2010年53家,2011年10家;建议部分班级停课的学校、幼儿园2010年5家,2011年累计达到30家。35 综合分析 由于近几年我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症也有增高的趋势,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的儿童免疫力低,幼托儿童相互间密切接触,部分幼儿园卫生条件差,幼儿园教室和寝室空气流通不畅,所以易引起交叉感染。36 采取的控制措施 对每个散居病例和发生病例的托幼机构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认为虽然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但只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时得当,是能够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流行的。疫点处理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①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及早的隔离治疗,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儿进行监管和随访,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的接触,杜绝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活动。②有病例发生的幼儿园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教室加强开窗通风,被褥等置于阳光下暴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③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管理。④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落实严格的晨、午检制度和病因追查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和报告。⑤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致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出黑板报、上健康教育课等宣传手段,让儿童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做好患者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提高防病意识。疫情流行期间,我们严格落实以上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报告的所有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监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及兰家乡村医分片包保,每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晨检工作进行指导。37 家庭如何进行手足口病消毒 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还需对患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日常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对污染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配制后,采取浸泡或擦拭消毒。371 粪便 可用“84”消毒液以2∶ 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0 min。372 食、饮具 煮沸或用25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min。373 生活用具、玩具等 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 min。374 患者衣、被单 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 min或用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375 盛放排泻物的容器 用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 min。376 饮用水 烧开后饮用。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82-02
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发病因素多、传播速度快,容易出现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致死的情况,目前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受到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沈阳市皇姑区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人口快速膨胀,成为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地段。为了解沈阳市皇姑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点,对沈阳市皇姑区2007-2011年肠道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市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2011年疫情年报资料及网络报告数据。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 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利用Excel2003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疫情概况:沈阳市皇姑区2007-2011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5种12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56/10万,病死率为0,无霍乱报告[1]。全市肠道类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低(11.47/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19.98/10万)。报告病例中痢疾最高,占35.27%(435/1233),其次为戊肝、肝炎(未分型)、甲肝、伤寒副伤寒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1.71%(391/1233),21.90%(270/1233),9.57%(118/1233),1.54%(19/1233),(见表1)。
2.2 人群分布:1231例病例中,男性865例,女生病例366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36: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两个年龄组形成高峰[2]:①1~5岁婴幼儿,占20.23%(249/1233),痢疾为主要病种;②40-60岁中年人,占32.73%(403/1233),尤以50岁组最为明显,戊肝和未分型肝炎为主要病种。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07-2011年肠道传染病发病各种职业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为居多,分别占报告发病数的56.81%、23.11%。
2.3 时间分布:全年均有发病,发病病例从6月开始上升,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占全年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的52.53%(660/1233),(见表2)。
3.讨论
2007-2011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为15.56/10万,这与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市民疾病防疫意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肠道传染病的防疫和治疗仍是该地区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应采取开展社区宣传活动,加强有关防疫工作,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发病病例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从6月开始上升,主要集中在6~9月份,符合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的特点,可能是由于夏季到来,沈阳市天气日渐温热,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容易受到污染腐烂变质,而且,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人体耗能大、免疫力也会相应减弱[3]。根本途径是要改善群众卫生条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卫生管理,从根本上切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餐饮业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要完善肠道门诊建设,疾控中心要加大对腹泻病人病原学监测力度。肠道传染病重要防疫,要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其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为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及时发现能力,减少异地报告病例比例,现对许昌市2004-2011年异地报告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分析,为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许昌市2004-2011年异地报告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河南省脊灰诊断小组诊断资料,河南省脊灰实验室结果。
1.2 统计方法 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个案数据库,采用SPSS17.0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概况 许昌市2004-2011年共报AFP病例181例,其中异地报告94例,占51.93%;本地报告87例,占48.17%。异地病例中报告医院为省级51例,占54.26%;市级41例,占43.62%;县级2例,占2.12%.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8个县(市、区)中除开发区外均有异地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禹州市、长葛市共53例,占总异地病例的56.38%。其中东城区、长葛市、禹州市异地病例比例大于50%。详见表1.
2.2.2 时间分布 2004-2011年均有异地AFP病例报告,主要集中于2008-2011年共67例,占总异地病例的71.28%。其中2008-2011年每年异地病例比例均超过总病例数的50%。94例异地AFP病例分布于12个月份中,主要集中于1-3月份共37例,占总异地病例的39.36%。详见表2.
2.2.3 人群分布 94例异地AFP病例中,男性62例,女性32例,男女性别比1.94:1。年龄分布于2月龄-13岁,主要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共80例,占85.11%。其中以1岁组最多共25例,占26.60%。
2.2.4 免疫史 94例异地AFP病例中,全程免疫49例,占52.13%;未全程免疫34例,占36.17%;不详11例,占11.70%。其中零剂次免疫4例,占4.26%。免疫史来源为证、卡24例,占25.53%;询问70例,占74.47%。
2.3 病毒学检测情况 经河南省脊灰实验室检测,94例异地病例采集到的187份大便标本均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检测出阳性标本33份,阳性检测率17.65%。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26份,占阳性标本的78.79%;脊灰Ⅱ型疫苗株5份,占阳性标本的15.15%;脊灰Ⅲ型疫苗株2份,占阳性标本的6.06%。
2.4 临床诊断分类 94例异地AFP病例经河南省脊灰诊断专家组最终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33例,占35.11%;周围神经炎20例,占21.28%;神经炎14例,占14.88%;脊髓炎12例,占12.77%;短暂性肢体麻痹7例,占7.45%;肠道病毒感染综合征7例,占7.45%;创伤性神经炎1例,占1.06%。
2.5 病例就诊与报告情况
2.5.1 就诊概况 94例异地AFP病例中就诊1次者18例,占19.15%;2次44例,占46.81%;3次27例,占28.72%;4次5例,占5.32%。
2.5.2 首次就诊情况 首次就诊医疗单位级别为省级6例,占6.38%;市级31例,占32.98%;县级36例,占38.30%;乡级10例,占10.64%;村级11例,占11.70%。其中首诊为AFP病例25例,占26.60%;首诊报告18例,占被首诊为AFP病例的72%。首诊与麻痹时间间隔为1天内者59例,占62.77%;1周内80例,占85.11%;2周内85例,占90.43%;≥15天9例,占9.57%。
2.6 及时性指标完成情况 94例异地AFP病例中,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96.81%,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72.34%,合格便采集率72.34%,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91.49%,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4.04%。其中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合格便采集率未达到国家指标[1]要求。
3 讨论
许昌市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监测质量逐年提高,至今已连续2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但近年来,因异地病例逐年增多,AFP病例不能及时发现,导致AFP病例监测质量下降,对于消灭脊灰工作影响深远。
许昌市2004-2011年异地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异地病例主要集中于与省会邻近且交通方便的禹州市、长葛市;自2008年起异地病例比例超过年度总病例的50%,且病例主要集中于1-3月份报告;异地病例主要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以1岁组病例居多。免疫史显示异地病例中脊灰疫苗未全程免疫儿童占36.17%,零剂次免疫儿童占4.26%。提示今后许昌市应重点加强部分地区、5岁以下人群AFP病例监测工作,并做好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
病例就诊和报告情况显示:80.85%的异地AFP病例例有2次及以上就诊史,90.43%异地病例在麻痹后14天内首次就诊。60.64%异地AFP病例首次就诊在县级及以下医院,26.60%异地病例首诊时被诊断为AFP病例,19.15%异地病例被首诊时报告。临床诊断分类中,格林巴利综合征占35.11%,脊髓炎12.77%。以上说明AFP病例首诊未被及时发现、漏报的存在以及病情严重是异致异地AFP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异地病例及时性监测指标中,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合格便采集率均未达到指标要求,说明病例不能被及时发现势必会导致以后各个环节的延迟,从而使监测系统的报告及时率、采便合格率、及时随访率和标本阳性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下降[2]。因此,今后要提高首诊地医疗机构尤其是儿科等重点科室的监测敏感性是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的关键[3],也是减少异地病例发生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