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和文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8: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史学和文学的关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篇1

“史选结合”指高校中文系(包括中文师范专业)本科教学中文学史与作品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是在开设文学史的课程前先开设作品选的课程。该课程理念提出之后得到了一部分高校的积极响应,其中师范类院校居多,下面来具体谈其对于汉师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意义。

一、纵横相交,强化积累,明确脉络

文学史的课程往往以时间作为顺序进行课程开展,其中重要的作家,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就像这条纵轴上的一个个节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进行单纯的文学史教学,那么这些节点仅仅是被机械地罗列开来。学生在提到某一文学思潮或者作家流派的时候也只能机械反应出其大致处于历史的哪一时期,其前后分别有哪些其他元素。节点本身的横向延展与拓宽,在这种纯文学史的教学中是缺省的。“史选结合”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开设文学史课程前先开设了作品选的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史的课程中能够将新的文学史知识与作品选知识发生有机联系,这种新旧知识发生关联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生在认知主体内部把文学史节点进行横向拓宽的过程,能够以作品文本为支撑更加清晰的认识作家的创作风格,文学思潮的本质,文学流派创作的个性与共性。纵向的文学史穿插横向的作品选,一方面以作品选的横向作用令文学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对发展流变的掌握更加可控,另一方面也以文学史的纵向作用让作品选的积累还原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积累。“史选结合”的模式既强化了汉师专业学生的文本积累,也内化了对于历史流变的整体脉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统摄,让学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信手拈来,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感性情绪,理性思维,双向提升

汉师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一方面文学的专业性质要求其具有感性思维与情绪,另一方面师范生的自我定位又必须让他们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不论实在职前师范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入职后成为人民教师,他们都需要用自己理性客观的思维与能力去处理学习或教学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学习中诸如不同教材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教学中诸如不同同学完全对立却各自有其合理性的观点看法等)。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那么在汉师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就也应当注重感性情绪与理性思维的双向提升。而“史选结合”的教学模式似乎与之不谋而合。

大一学年和大二上学期是开设作品选课程的主要阶段。这一时期,汉师专业学生处于一种阅读的中介过渡期。所以他们在学习作品选的课程时,对于文本的阅读依然是侧重感性情绪这一方面的,即将自我情感投射于文本,在文本中寻找一种情感的体认,不同的文本所具有和产生的感情情感不同,学生获得的再投射也就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国别,不同题材,不同风格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学生自我体认多种不同复杂情感的过程,对于这些情感的整合,内化让他们最终对于感性情绪的体验更为敏感。

而文学史的课程则更侧重理性思维,文本阅读的过程是感性的,但是文本一旦介入于文学史,还原于历史的特定语境,这就是一个需要理性条分缕析的过程。上文所提到汉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作品选课程后对于情感整合,咀嚼,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正是一种将纯粹的感性情绪转变为理性思维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在认知主体内部发生,而在此后文学史学习的过程中,这种过程被不断放大,并且因为文学史课程本身的性质而不断被加入理性的因素。这时,学生们的阅读就超越了纯粹感性的阅读,文本被置于具体时间节点,代入特定的历史语境,从而以更高的,更专业性与多元的视点去审视文本,同时,这种审视的过程也是对于文学史形成更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能够借助于文本拎清文学史的实质,达到“感性――理性――两者交融”的教学效果。

三、复合能力,教育智慧,与时俱进

汉师专业致力于培养任教于中学,小学的优秀语文教师。自2001年新课改以来,新的教育形式对语文教师的学科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尤其突出了对语文教师的学科复合能力与教育智慧的强调。

学科复合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学科史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等要素。汉语言文学,或者说语文科目都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人文学科范畴内部各元素向来就不是孤立的,“文史哲不分家”的观点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史选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汉师学生学科复合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作品选属于“文”的层面,文学史属于“史”的层面,且两者关系又密不可分,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使得学生在不同课程中吸取“文”“史”两方面的知识,以及培养研究这两方面异中有同的专业能力。

教育智慧则是专业素养,学科复合能力等元素的整合,在语文教W中处于重要地位。“史选结合”模式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杰出的教育智慧,即“化整为零,双向强化”,这种隐藏在背后哦的教育智慧会在汉师专业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引导,熏陶着他们。此外,“史选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所强调的“纵横交错,经纬互织”的教学理念也可以借由汉师专业的学生运用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中的课文揭示,再现历史,以融合历史与当下的语境解读,讲授课文,以一种更加科学合理,有机交融的方式实现“用教材教学”,而非“教教材”,这样的过程与结果都体现着独到的教学智慧。

篇2

对于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积极性和自觉性。那就是先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古诗的恐惧心理。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有利于将学生生活与古诗学习有机沟通起来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带领学生走近传统诗词。

在教学传统诗词的时候,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除了要做好对教材中所选编的内容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传统诗词,使他们对传统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教材的内容是选自《诗经》,我们就应增加讲述《诗经》的"六义"和它得以保存下来的历史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等。我们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诗词在体裁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有"风"、"骚"、"乐府"、"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律诗"、"绝句"等。也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历代有重大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具有"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田园诗人陶渊明、"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还有"唐宋家"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有关诗人的生活故事,如:屈原投汩罗江、曹植七步赋诗等。

2 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就如前面所述,在中秋佳节指导学生吟唱相关古诗一样,我进一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日常教学渗透中去。要求学生根据时令或节日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例如:快到中秋节了,我便先要求学生总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秋天到了,我便要求学生去寻找写秋天的诗句,师生一起讨论世人对秋天的感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一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古诗词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遥不可及的,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得到了巩固,有一些学生已经自己在课外背了许多的古诗了。

3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入手。

初中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课要上得有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想象力。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远古的画面进入学生的脑海。可以指导学生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也可以续写或改写古诗文,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抓住九种景物,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桃花源记》时,引领学生想象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以及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社会。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桃花源存在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加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

篇3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篇4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语文教学方面仍存有固化思想,与现实脱节的情况,因为大多数教育方法都仍使用旧有的应试模式,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思维僵化,想象力不丰富,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创新意识淡化。因此,语文教学要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贴近生活,有人情味,并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人性、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一、我国语文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无疑成为最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方法方面都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与时俱进,不至于被淘汰。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一门基本学科,在任何一个中学、小学乃至大学,必须设立的学科就是语文课,因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作和沟通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了解其他学科的奥秘与精华。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只着眼于对文字、词语、语法、写作与阅读方面的培养,这样就使语文教学的内涵趋于窄化,进而更加忽略了其中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所谓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使学生从学到的文化知识中体会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诚实守信、知荣辱、明礼节的人,并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应该有计划有方向的,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个性过强,不学习文化知识,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因此要把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要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就会使事情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亦然。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把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过于重视人文关怀而忽视了教学方面,就会导致学生过于放松和懒散,自我放逐。另一方面,如果过于重视语文教学方面,就会导致学生机械性模式化地学习,缺乏内心的感受和感情的沟通,最终变成考试的机器。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学习,有兴趣,动脑筋,最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实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达到了“人性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1.在授课中体现人文关怀

授课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间,因此教师要重点把握这一部分,不仅要针对词汇和语法等的技能训练,更要适时渗透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知识,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领略知识中讲述的另一个世界,体会作品人物中蕴涵的人性光辉。讲授课文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它也是最能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澜,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文章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同时把这些感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便是渗透人文关怀的最好题材,文章中的父亲处境艰难,刚刚失业,当作者看到父亲托人照顾他时,作者认为父亲唠叨啰嗦,后来,看到父亲辛苦地替他买橘子时,作者的眼泪落了下来,后来,看到父亲的信时,又想到父亲蹒跚的背影,泪又落了下来。文章中的细节无不引人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朱自清的这篇文章伴随着歉意和思念,那么我们呢,我们读过这篇文章,想到的是谁的背影?又要怎样报答父母的深恩呢?朱自清描写父子之间的亲情,不正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光辉吗?再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同样体现了鲁迅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和同情,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母亲的后悔和反思,正是作者体现人文关怀的代表作。

2.在课下或课后体现人文关怀

当代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在课下或课后很少给予学生关心和引导,这样就无法正常交流感情,不利于人文关怀的融入,例如有些教师上完课便急忙走了,使学生没有提问和交流的时间,或者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热情度,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告诫充耳不闻、萎靡不振。因此,教师应该多在课下对学生进行关心,问候和疏导。当学生出现疲劳,趴在桌子上的时候,老师往往大声呵斥,言辞激烈,这便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多与学生沟通,问清原委,使学生感到内心的温暖。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沟通工具,语文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在生活中和情感沟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媒介和载体,但是旧有的学习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字、词、语法等的运用,不贴近现实,缺少人文关怀,所以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时缺少情感上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并让学生在关怀中学到知识,感觉成长,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由被动地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和发现知识,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最后通过这种学习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充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因此,把人文关怀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是必要的,值得每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参考文献

篇6

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国家和民族和摇篮。因此,创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是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的教育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理念。因此教师只有在课程改革中,根据新的理念,转变角色,才能使师生角色因时、因地、因教育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游

众所周知,在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严重,认为教师的话对学生来说就应该是“圣旨”,学生对教师应该惟命是从,不能有任何不同的想法。这严重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现在倡导教师由“人类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职责就是向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服务,使学生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从这一层面说,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导游。

以往单调、固定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代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课堂上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指导、点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在说中体验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生读懂“负荆请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场面:“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会对廉颇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在场的将士,会怎么说?”“赵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奖赏他们?”学生在形象的说中既内化、丰富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真正体验了学语文的快乐。

(二)在写中体验

教学《燕子专列》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中贝蒂爱护小燕子之情,在指导学生想象小贝蒂寻找燕子的情景基础上,设计让学生在“写”中体验:中体验:“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崖缝中,寻找冻僵的燕子,在与阅读紧密的写的实践中,不断充实着学生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进了阅读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和升华。

(三)在探究中体验

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富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具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如,暑假到了,布置一项有关“研究乡土文化”的暑假作业,收集家乡民间故事,编介绍家乡小报,为家乡特色小吃设计几句精彩的广告语,写一封信向亲朋好友推荐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实践作业需要学生自主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去探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紧扣主线主动、积极、创造性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积累,独立表达等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二、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让位于互教互学。课堂上的主角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析知识的教师,不再将处于学习中心地位的学生排除在学科在学科之处,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第一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互动中,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是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例如在一次题为“感受父母的爱”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从刚刚学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爱。但前几个学生讲述的完全是从“慈爱”这个角度而言的感受,看来。学生还没有真正领悟爱的真谛。正在我想办法引导时,一名“淘气鬼”站起来,向我“挑战”了:“老师,你也讲讲你的故事。”我眼前一亮,稍思片刻后,就讲了起来:“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只有严厉,对于我的错误从不放过,有时甚至打我,我就认为他不疼我。后来我改变了看法。那年我生了一场并不太严重的病,经过治疗,一个星期后就痊愈了。这段时间父亲一直陪着我、照顾我,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妈妈私底下跟我说:“你爸爸看你生病急的都吃不进饭,一直守着你,你还说他不疼你吗……”说着,眼泪情不自禁地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淌,再看看那些小家伙,个个都那么专注,就连那个“淘气包”煞有其事地趴在桌子上,像是我的叙述勾起了他的某些回忆。在我发言后,学生们踊跃发言,看着他们不同之前的凝重表情,听着他们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欣慰极了。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益友

篇7

1、时机不当。

2、分组不科学。

3、规则不明。

4、时间不足。

5、评价不全。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第二、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第三、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第四、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分组,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篇8

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自己对待“差生”的方法,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课堂上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板书,并在其他老师及其他学生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这些“差生”竟开始主动向老师问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减少了,上课不再无精打采、东张西望了,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新知识武装自己,并注意教学相长。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与总结处理师生关系的技巧,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掌握灵活多样的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才能在处理课堂师生关系时做到游刃有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在近距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恪守师德、率先垂范。

2 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惟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习之中,“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甚至不耻下问,做学生的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 以爱为本,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是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与荣誉感。教师应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尊重与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严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地爱,不扭曲地爱。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因为爱,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与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4 发扬民主,讲求“参与效应”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由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 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篇9

预习教师将要讲授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习惯。因为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习更积极主动,保证学习的高效率。因为预习是课堂的前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既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又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应该练习熟读课文,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应该让学生对于预习文章进行熟读练习,保证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所掌握。同时,预习时应该把每个自然段详细标注一下,对文章的整体分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大大减少课堂标段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是预习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学生应该把生字标注出来,并且预习生字。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消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教参的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参考书是一个小老师,是学习的一把拐杖。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习惯,使其能够从参考书中获取更多信息。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选择教参书,因为当前市面上有许多教参书,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把关,帮助学生选择与教材紧密相连,对学生有更大帮助的参考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教参书的方法,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参书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预习时应该在自学和记住参考书的基础上展开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但是在课上教师讲课和练习习题的时候学生尽量不要使用参考书,避免分散学习精力。在养成了良好的使用教参的习惯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丰富,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语文学习的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生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留心观察中找到语文学习的素材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从形状、声音和味道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到的事物,例如观察杏之后,比较与桃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实践的习惯

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既需要学生动脑,又需要学生动手。只有多听、多读和多写,进行相关练习,才能够使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养成实践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相关的动手实践,例如,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锻炼写作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小说,把自己的世界写成小说,不求水平多高,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练习实践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只有经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够真正提高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找寻一些课外的素材让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找寻快乐。经过长时间积累,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就会更丰富,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六、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研究较早。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课程改革中,都更加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且在设计制定指导纲要时,都考虑到了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文化等基本因素,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课程内容也基于学校实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等目标。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也逐步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校文化建设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实施,主要观点是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从课程资源、活动主题、实施途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建构;第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主要观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展现,同时它也能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各地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的教学形态和课型范例,形成学科延伸式、条块分割式、系列主题式、自主课题式、项目引导式等实施样式。

这些研究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统领,将环境建设、特色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联系起来,为我们研究如何基于学校文化,整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体系,彰显校本课程特色,形成多样化实施路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也为我们研究旨在深度开发学校多年形成的文化积淀和课程资源,研究具有学校文化特质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实施路径提供了帮助。我们的研究既关注学校文化的再开发,又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实践性、创造性与有效性,对解决课程体系的缺陷、课程资源的不足、课程方式的单一等问题具有实践意义,对促进学校文化的深远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思考――走向深层的理解与认识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内部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它是校内师生创造并形成的共识性的包括价值观念、育人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在内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学校精神与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希望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优化整合已有课型和实施路径,融合校内文化资源和课程资源,从人文文化、区域文化、社团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公认性的基本理论和在实践应用方面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可模仿的多种成功路径。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向推动课程建设逐步走向深入。

方向一:从“共性”走向“个性”。在学校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对学校文化蕴含着的教育价值观、学生发展观、课程观、教学观、资源观等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体现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该基于学校文化,以校为本地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体现校本化的个性与特色。

方向二:从“分散”走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依托已有的文化积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和清晰,才能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渐变方式应该是允许的,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引导。

方向三:从“传承”走向“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连,既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展现,又促进了学校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已有活动不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已有活动资源也不一定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要从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度加以筛选,进而探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并加以实践,形成具有示范性的路径和成果。

三、实践――呈现多元的视角与路径

我们在实践中,以本校文化为基础,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进行收集与整理,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及重要意义,并通过反思性研究,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思路,从不同维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样化实施的实践研究,从而促进课程的深入实施,彰显出课程的文化特色。

本专题以如何真正通过学校文化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为重点,具体路径侧重在三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学校文化特质,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施策略,总体构建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框架,实现课程实施的序列化和系统化,形成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体系。

篇11

一、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树立“双主体”观念,提倡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理想的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共同步入教学天地。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

二、开放互动

1.形式是开放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固定的同桌学生互动,也有不定的学生与学生互动;有学习的互动,也有作业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等等。比如说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学生自主安排、师生双向批改、双向评价式的互动型作业。

2.思维是开放的

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更丰富多彩,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答案是开放的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互动答问的过程中,语文问题的答案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在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三、质疑答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火花,一旦点燃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诱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引导他们质疑问难。

四、自由创造

语文课堂上互动教学是以老师和全体学生的互动为表象,但切忌停留在学生的动的表层上,应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创新。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课堂效益就越好,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如何,应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为最好的课堂效益。

理想的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应该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互动的课堂学习中,别人的感知课文、理解知识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产生。

篇12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但是,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外界的教育环境极大限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引起了他们极高的重视。但是现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师、学生、家长等面临的升学压力,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埋没在了正规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自然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文技能技巧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进行和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综合性学习课程利用具有狭窄性、活动安排具有单一性,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无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怎样利用课程、是完全依赖课程还是进行自我创新课程、怎样进行活动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仅仅依赖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从而将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正规的语文课,透露出了课程的呆板,这也完全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另外,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上存在单一的缺点。由于语文教师被繁重的教学负担所附着,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便没有想办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这也没有迎合学生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从而也限制了该课程的创新。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衡量,这便会导致过难或过易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种种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问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所以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教授学生知识、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作用。可是,当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不过关,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综合性学习是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缺少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怀疑;其次,教师习惯性地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忽视了综合性学习方法,也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2)学生的问题受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会忽视综合性学习,抱着“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心态进行学习,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也不会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综合性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越来越差,综合性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

(3)教育体制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考试、升学,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再加上教师缺乏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教育大纲也没有对综合性学习提出明确要求,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对措施

(1)培训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优势、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轮流到兄弟学校取经;最后,学校可采用旁听、暗访以及在教师考核中增加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以提高教师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