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应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目的,帮助他们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微博等网络应用继续呈现火热态势,这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了一个社会大环境。
(一)自由与
自由、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互联网自由、开放、虚拟的环境,既让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迎合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调查中,对于“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的提问,学生们回答的排序是自由(47.2%)、免费(20.3%)、平等(18.5%)、效率(1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调查来看,学生们在网上异常的活跃。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学生们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这表明,大学生们在网上坚持主流价值思想的同时,其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更趋个性化、多元化。尽管网络大部分将能满足高校学子们追求自由与自信的思想情怀,但网络传播中的绝对自由,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的迷茫。通过对大学生“你对‘网络黑客是21世纪的游侠,值得我们崇拜’这一观点如何评价”的调查,反映出大学生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主流社会所提倡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在网上只是大学生众多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观念已难保统一;还反映出大学生道德评判能力弱化,出现双重道德人格,网上道德水平令人堪忧。
(二)时尚与粗俗混杂
崇尚个性、追求时尚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征。针对“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们看来,它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调侃幽默、形象传神、蕴含智慧、极具创意,前卫、时尚、高雅,大都热烈追捧。网络语言让大学生体验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另一个自我。其中,虽不乏标新和创意。但也存在矫情和粗俗。
(三)学习与娱乐失调
信息时代,网络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成果,成为巨大的虚拟图书馆。当今网络已成为一种博学工具,学生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所想所需。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学习平台,也为大学生开通了休闲娱乐的各种通道。网上悠扬悦耳的音乐旋律、丰富生动的影视图像、惟妙惟肖的动漫、魅力无穷的网络小说、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都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令他们流连忘返。网上娱乐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丰富而快捷的网络资源虽然开启了大学生学习新知的大门,但也使得一些学生巧走捷径,不再刻苦钻研,甚至弄虚作假。此外,就网上学习和娱乐相比,上网学习的学生仅占40.2%,在网上娱乐的则占到了59.8%,网上学习和娱乐有点失调。
(四)真情与冷漠相伴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孤独寂寞伴随其成长。他们渴望真情,希望与同龄伙伴的真心交流。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寻找真情、追求真爱架设了一道桥梁。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交往的范围,又能保护个人隐私,让校园学子真正“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二、网络的利与弊及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一)网络的利与弊
现代化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往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上学习,可以使人们知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网络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学习新的知识,得到课业辅导,而且可以进行交友聊天,与各地的朋友联络,获得各种信息。当然,网络和大千世界一样,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潮湿的角落,自从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后,一些网民,就开始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每天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在网上流连忘返,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网络是人们的好朋友,同时也是个无底深渊,所以说我们应该积极向上的对待网络,不应该整天沉溺于网络。
(二)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只不过,有的学生上网时间长,有的上网时间较短。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以下几项内容:(1)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交友和工作两个方面。(2)购物需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新潮一族,很多人都喜欢网上购物,也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和习惯。(3)娱乐需要,大学生上网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学习,大部人还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放松,享受自由的态度去上网的。在他们看来,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能让他们暂时摆脱枯燥的功课,忘掉学习的劳累,获得一种心身的解放。(4)学习需要,学习是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知识信息与网络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和发展,高校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信息也呈现出多元化、资源建设数字化和共享化等态势,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都在被颠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通过系统后台操作管理,方便快捷有效。此外,师生间交流更是多了一个渠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倾向性问题
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思想主流的前提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实惠,缺乏理想
大学生对更加现实、具体、体现个性的目标选择代替了过去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这样虽然能增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减轻心理压力,但更不能掉以轻心的是其生活缺乏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贪图享乐,怯于奉献
调查了解,近年来,金钱在有些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这些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根据我们的了解,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风气导致的。
(三)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被教育对象的长处、潜在特征、自我价值倾向、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被教育对象量身定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方法。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各高校应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采取具体可行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们端正上网态度,抵制网络诱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迷失自己,丰富自身,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马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J].北方经贸,2003(3).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China)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宝鸡文理学院的美术类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美术类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类大学生为对象分析了美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并对形成美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因素做了分析,以利于对美术类大学生的培养。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art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art students i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is also growing. The moral and personal qualities have high demands when the art students undertake majored work in the future. So the article to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as objects, and analyzed art students moral status,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which formed art students moral statu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ultivation of fine arts students.
关键词: 美术类大学生 思想道德
Key words: art students;moral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31-02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学生出现在普通高校,宝鸡文理学院的美术类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作为我院的一部分,美术类学生的生源渠道比较宽泛,对象比较特殊,且通过独立的方式进行录取工作等,使得其与其他非艺术类学生相比,在思想、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美术类大学生毕业后所进入的工作领域对其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美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1.1 政治敏感性较低,理想信念淡薄美术类大学生普遍对国家和社会大事不太关注,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存在厌烦政治的心理,他们十分关注自身专业的成长发展。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对他们有较深的影响。美术类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和参加党课学习的比例远远低于非艺术类学生。他们的业余时间多为准备各类展览所占用,参与社会事务较少,缺乏社会责任感,考虑问题容易忽视现实基础,理想化色彩浓厚,部分学生思想偏激,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理想信念相对淡薄是他们的普遍特征。这些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容易偏离正确轨道,有些甚至走向极端,把艺术与现实完全脱节,脱离艺术服务人民大众和社会需求的主旨。
1.2 由于美术类学生感性高于理性,致使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等的负面影响较深许多美术类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开始独立生活,在外寄宿写生、练画,背着画板到全国各地去写生、考试,接触社会较早,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辨别能力的限制,各种不良风气也在不断的侵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在思想和行为上偏离正轨。
1.3 集体主义观念缺乏,强调小我美术类大学生普遍注重个人追求,强调张扬个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再加上美术类专业授课及学习方式特别,生活方式相对宽松,造成学生大多缺乏纪律性,盲目追求自由,生活作风懒散,纪律松弛,不愿服从统一的安排,迟到早退,喜好我行我素,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大集体即班、级、系的概念比较弱,不宜于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同时也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在群己观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过分强调个性、自由和权利,集体观念淡薄,缺乏使命感、责任感。[1-2]
1.4 轻视综合文化素质目前,我院美术类生源来源多样且独特,而且在录取时文化课分数线比专业课分数线低,再加上一部分美术类学生是因喜欢这个专业而选择了美术,而另一部分是高考前夕因为文化课的不足而选择美术专业作为上大学的捷径。前者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把艺术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因此他们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文化课的学习;后者本身就缺乏坚实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也不牢靠,这势必导致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文化修养不够,视野不开阔,脱离正确全面的学习渠道,缺乏人文精神。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上。
2形成美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因素
2.1 社会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国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尤其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日趋明显。各种文化思潮、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必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术类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属于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却又缺乏敏锐、准确的辨别能力。他们容易对一些丑恶现象和拜金主义、自私、欺诈、崇拜权利等产生疑问和困惑,把社会主流误认为是那些支流、暗流,被这些不良风气所影响,受其熏染,使其淡化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西方文化尤其是艺术思想对美术生的冲击最直接,受其影响最深。各种流派、各种思潮、各种表现手法和多元化的行为方式融合激荡,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美术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追求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日益强烈,有的学生依靠所学的专业技能进入经济领域,使得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异常强烈,倾注了很大的心思和精力用于提高个人技能,在社会形象的塑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使得他们缺乏集体意识,自我意识太强,生活上追求个性化不注重细节,有的甚至再出时尚利己主义色彩浓厚。
2.2 学校因素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学院对担负着学生“三观” 教育重任的“两课”教学没有针对美术类大学生“轻公共课重专业课、轻理论重实践、轻被动接受重主动参与”的个性特点,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缺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没有把德育教育放在正确的位置。仅仅局限于对美术类大学生目前的道德水平和认识空间的教育,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它们的思想道德状况。
2.3 学生自身原因美术类专业学生个性鲜明,但集体意识淡薄;情感丰富,感性思维占据优势,但组织纪律性较差,不愿服从纪律约束;强调个性化发展,个人至上,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相对淡薄,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势。在美术类大学生看来“艺术就是激情”,艺术就是个人情感的外泄,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4]
大多数美术类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甚至认为“艺术就是自己的生命”。这些学生通常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更认真,相对不太重视其他文化课程,有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因为文化课基础差为通过捷径进入大学选择了美术专业也使得部分学生文化修养低,基础薄弱。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因为文化素质的下降而不理想,缺乏可塑性。所以,思想教育在美术专业学生中的先天不足,使得该工作尤为特殊、迫切、繁难。
参考文献:
[1]宋玉静.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59-60.
【中图分类号】 G 479 B 8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395-03
大学生正处在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成熟阶段,是建立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性道德教育和提高大学生性道德素养的最佳时期。为了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为今后高校开展性道德教育、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7年11月对广州地区4所高校84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东商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4所高校中16个班级的在校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为使研究具有代表性,调查时考虑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别的均衡性。共有840名大学生参加了调查,获有效问卷769份。其中一年级学生199名,二年级学生199名,三年级学生184名,四年级学生187名;男生406名,女生363名。年龄在17~23岁之间。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均为选择题。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4所高校从大一到大四年级分别选取1个班级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恋爱观态度、性态度、对大学生发生婚前的态度、自身情况、对学校性道德教育的态度、性相关知识需求及学校开展性教育的形式、获得性知识的来源等。以班级为单位,由调研员讲明要求后,学生在教室内统一填写问卷,不记名,问卷当场收回。
1.3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恋爱观态度、性态度、对大学生发生婚前的态度、自身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性观念
2.1.1 恋爱观方面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的恋爱态度趋向“顺其自然发展”和“应当正确引导”,其中“顺其自然发展”比例最高,男女生在“应当正确引导”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6,P<0.05)。在恋爱目的方面,大学生趋向“满足心理和生理需要”,而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见表1。
2.1.2 观方面 结果显示,有72.6%的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1,P<0.01);在“对未来的结婚对象是否处女(男)”问题上,男、女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59.2%的学生认为“只要对方真心爱自己,其他都可以忽略”。见表2。
2.2 性态度
2.2.1 大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的态度 有11.8%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持赞成态度,有45.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男、女生赞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9,P<0.01),见表3。
2.2.2 大学生对非婚的态度 在对大学生“婚前”、“未婚同居”、“商业性”、“有多个”4个问题的回答中,男生赞成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反对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4。
2.3.2 不同年级大学生比较 有过经历的学生达104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发生人数依次为12,22,35,35人,发生率依次为6.0%,11.1%,19.0%和18.7%,各年级学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59,P<0.01),从低年级到高级有逐渐增高趋势,其中三年级最高。
2.4 获取性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获取性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报
杂志、网络媒体、同学和朋友、影视录像,分别为79.2%,70.7%,66.1%和45.5%;从学校和家庭得到的性知识很少,分别为31.1%和13.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和宽容,并出现随着年级增高发生率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三年级发生率最高。不同性别大学生性观念和性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与男生受西方性观念的影响较大、传统性观念较为淡薄有关,因此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婚前、未婚同居、商业性、有多个的赞成率普遍高于女生(P<0.01);而女生仍受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较注重和感情,保持着较严谨的态度。
被调查的学生中,60%以上学生接触过黄色录像或刊物和有过性冲动,男、女生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有过的经历达62.3%,调查中报告有过经历的学生达13.5%(男生为15.8%,女生为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湖南陈玉凤[1]、江苏董莉萍[2]、浙江余飞颖[3]等的报道,其原因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发生率比福建江剑平[4]1997年调查的结果高出很多,而且在发生的学生中有2个及2个以上者达32人,占调查人数的4.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待婚前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当代大学生需要加强性知识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获取性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报杂志、网络媒体、同学和朋友、影视录像,学校和家庭性教育严重缺乏。国外研究表明,以学校为基础的性教育可以减少青少年中较早和较多的,高质量的性教育有助于推迟的发生[5]。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身体发育所处阶段,围绕青春期所发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有选择地介绍性科学知识[6]。同时,加强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性态度,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实行以人性主义为指导的性教育,将情感教育、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他们明白两性结合是一种社会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从而促进性道德素养的提高。高校在开展性道德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即坚持性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坚持适宜、适时、适度的性道德教育,坚持性道德教育的立体性;其次必须明确性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即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性生理知识教育、性心理知识教育、性伦理学知识教育、性法律知识教育、性病的预防教育等[7]。
高校性道德教育目标不仅要保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要能保护他们的终身健康。现在大学生恋爱结婚已成为正常现象,但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前发生仍属于不道德行为。婚前的主要后果是意外妊娠和感染性病,均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女性。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适时、适宜、适度的性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性道德教育要与性技能教育相结合,教育他们掌握安全、科学的性技能,知道如何避孕、意外怀孕后该如何处理、怎样应对性骚扰和害;还要使她们认识到早孕对身体健康和生殖健康的危害,避免婚前,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以确保其身心健康得到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玉凤,李培雄,陈景,等.湘西地区部分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42.
[2] 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现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 113-3 115.
[3] 余飞颖,许国章,马瞧勤,等.大学生性知识和调查分析.疾病监测,2005,20(12):630-634.
[4] 江剑平,黄键,黄浩,等.大学生婚前和性态度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1-12.
[5] AJAYI AA,MARANGU LT,MILL J,et al.Adolescent sexuality and fertility in Kenya:A survey of knowledge,perception and attitudes.Stud Fam Plann,1991,22(4):205-216.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微博、QQ已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势必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比如:网络上瘾,信息泛滥,乃至网络犯罪等,这些现象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有的大学生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所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比如:令人震惊的“艳照门”、“视频主任”与“微博开房局长”事件都在考验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而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就是学生。现在网络的影响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它不仅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并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高校的首要教育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网络的盛兴,“网络道德教育”这个新名词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多元,看待问题不够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同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很大,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教育者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第一,道德教育的途径单一。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教育。单一的形式使得学生把课堂的德育教育忽视,有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只要是思政课就逃课的现象。作为教育者不要总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品德败坏,要从自身找原因,学生不爱听课的原因是什么?现阶段,学生迷恋网络,那么网络的吸引力是什么?为什么教育者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有很多高校开创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先河,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通了学生互动信息平台,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渠道。现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试验阶段,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响力较小,网站的整体数量少,从事网络行为管理的人员少等等。
第二,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单一的,而且涵盖的信息量很小,而网络则是强大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及时性的。就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传播的速度惊人,短短时间全国轰动,这就是网络的传播影响力。网络教学内容表现在由通俗化走向科技化,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现阶段,各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做到科学化和系统化,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脱离网络生活,缺乏针对性。作为高校要有高度的网络敏感性,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及时了解,在课堂上要经常和学生探讨当下网络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偏颇的网络道德观念。
第三,教育方法落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读、黑板上列举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要通过网络多媒体与学生互动,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还在“一意孤行”的进行灌输教育。可喜的是,部分高校在德育教育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实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在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等。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教育,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灌输教育,而且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启发和个别教育。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教育,而不是根据书本的理念对学生灌输。教育方法落后还表现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忽视从网络生活中收集德育材料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一)发挥网络道德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第一,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它对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网络品格”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高校要积极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通过有效的途径,把网络道德作为重要的内容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现在很多学校根据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美国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求学生接受有关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的学习和短期培训,并顺利通过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
第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第三,切实发挥科技的助推作用。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好过我们的教师。学校要要发挥网络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依靠高科技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文化
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并不是互联网的普及的错。事情都有两面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网络视一种科技、一种生产力,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跳出唯知识技术的窠臼,要担起挽救网络道德危机的使命。高校的网络教育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学校必须要把教育理念提升到文化层面,也就是说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慢慢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在教育的内容方面,网络教育要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
大学生应具备自我的监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面前不屈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特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讨论、网络教育等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本项目通过对河南省100名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发现,尽管创业大学生们对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交通设施、及政府对创业的态度等创业环境要素表示满意,但是对经济水平、高校科研实力、创业融资等创业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创业环境的评分相对较低。由于经济水平和高效科研实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和借鉴国内其他省份支持大学生创业融资的有效经验,并随机采访多名大学生创业者,总结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现状
1、亲朋好友的支持
在对100名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70%创业者的创业启动资金来自于家庭或朋友的资助。很多创业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创业经验,当他们拿着创业策划书去找银行或者风投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总被别人笑话,更不用说能够融到创业的资金,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业计划根本得不到认可。而创业者的家人和朋友由于相对了解创业者,再加上浓厚的亲情关系,一般都会给与资金上的支持。亲情融资的优点在于时间上限制较少;借款的利率较低甚至没有利息;其主要缺点在于融资额度有限,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矛盾。
2、政府支持型的创业融资渠道
政府支持型的创业渠道主要来自财政专项资金、创业基金,小额信贷担保。在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方面,政府主要支持中小型科技类企业,政府无偿资助的金额一般在100万左右。对于个别重大项目政府最高会支持200万,但要求企业有相应的配套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无偿资助,或不超过150万元的财政贴息。毕业生可申请的创业资金主要散见于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而中央财政明确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每年不足20亿,加上其他共享的政策资金,不足百亿元由此创业个大学生想得到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并非易事。
创业基金政策指的是用于资助高校毕业生以其科研成果或者专利发明创办科技企业,鼓励大学生依托科技自主创新和创业,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技术创新型人才,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的由政府出面建立的创业资金又被称之为种子基金。尽管这种基金在上海、浙江等地已开始运作但是河南等大多数省份依然没有该基金。河南创业大学生根本无法享受到种子基金的优惠政策。
小额信贷担保是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在两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并要求为创业学生提供开户和结算的便利,简化其他手续和程序。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来确定。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创业者使用这种融资方式。因为这种融资渠道的资金额度有限,而且需要经过大量繁琐的程序,其数额小和漫长的申请周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初期发展。因此这种政策很难实实在在的帮助创业者融资。
3、商业型融资渠道
商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民间借贷。银行贷款是我们调查中创业者融资的最重要的渠道。当前银行贷款主要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只要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物、或质押物、担保人,即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目前有一些银行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甚至可以免抵押。比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无须任何抵押或质押,手续简便,满足农户和小企业主对小额、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只需要借款人组成联保小组或找到担保人,携带身份证,如是商户还需要携带营业执照,一同到开办小额贷款的网点提出申请并接受调查,审批通过,签订完合同后,就可以拿到贷款,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贷款。但是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大学生创业本身存在高风险,必然存在还款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尽管多数创业者由于家庭的支持,愿意用房产或其他东西作抵押,但是银行对创业者的放贷并非十分顺利。但是银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又不得不推出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河南某银行推出的金融融资产品,从面上看是支持创业政策,但其利率却高于一般的贷款利率,还款期限还非常短,这让很多创业者望而却步。至于风险投资家和民间放贷者则对大学生创业很少问津,因为多数风投家和放贷者更愿意把钱放到已初具规模有着稳定的收益的企业上。
纵观以上创业者的融资渠道,尽管渠道众多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对河南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二、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1、建立政府支持的小额担保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
在上文的分析中政府小额信贷担保的弊端在于额度小、申请周期长并且都需要抵押物。归根到底小额信贷其实是一种由政府作为中间人,由银行主导的一种向大学生贷款的一种行为。而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制于政府的无条件的约束,轻而易举的将资金带给大学生创业者,即使一部分创业者能贷出款也要走和普通企业一样的贷款程序。因此这种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基本上享受不到优惠。但是如果政府能把小额信贷担保与高校合作则效果大不相同。比如,我们可以采取类似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模式,开展大学生创业贷款。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实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信贷。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创业贷款进行适当比例的补贴,甚至对学生贷款额利息进行全额补贴。以促使这种政策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把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支持,纳入对银行各级从业人员的业绩考评体系。高校和银行联合组成专家团队对大学生创业计划进行考核。审核通过的创业者仅需将毕业证或者学位证留在高校作为抵押,便可以从银行带出创业款项。这种方式及消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也降低了创业者的融资难度,同时对高校的就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大学生创业基金是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又一重要渠道,他是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表现。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依托大学生创业基金孵化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如2005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启动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 2008年9月浙江省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包括三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推广项目。以上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设立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压力,增强了创业者创业的信心。河南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建立政策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多种渠道的筹集资金,让自愿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其中,从政府的层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3、加强金融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展融资渠道
专业性的中型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是推动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这一理论也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的证明。对于创业者来说,尤其是对于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寻求风险投资商的帮助,是一个合理、有效的途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私人权益市场的不成熟也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因此在出台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同时,需要加强风险资金的融入,在给企业带来丰富现金流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支撑作用。比如风险投投资公司目前在国内迅速发展,河南仅郑东新区就有上百家投资公司,如果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风司与大学生或者高校合作,那么河南大学生的创业融资渠道就会大大拓展。
参考文献:
[1]周秋江.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35-137.
[2]吴启运.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叨[J].科技创业月刊,2008(3):32-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90
Situa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Zhen[1], CAI Jinjun[2]
([1] Xiangtan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Xiangtan, Hu'nan 411105;
[2]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lso a major problem for long-term plaguing student management. Thus, improving attendance rate is the ke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for regional colleges. Herein, we take a school in Xiangtan University as a case to analysis attendance rate and provide some advice on the root cause of the lower rate. This work has significant value in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regional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attendance rate to class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学风也是提升高等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①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旷课、考试作弊等不良学风正逐渐侵蚀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地方高校因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其教学质量与部属“985”和“211”高校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良学风在地方高校更为突出。在评判高校学风过程中,衡量学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到课率。②③④因此,到课率一直都是教师及管理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到课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湘潭大学某学院为例,结合笔者在高教管理和教学方面的经验,分析了到课率现状并深度剖析到课率低下的原因,为高校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学生学习态度及提高到课率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高校学生到课率的现状
到课率是评判学风好坏的一个基础性指标,不仅能综合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能反映教学和管理状况。笔者在高教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中发现高校各学院到课率随着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升反降。另外,到课率在学院和班级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到课率随年级增长也有下降的趋势。笔者以工作单位湘潭大学为例,发现到课率偏低主要是由逃课引起的,根据某学院发放的学风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约60%学生逃课后选择去图书馆自习;约40%学生逃课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另外,笔者根据学工处2014年下学期对本科生1~8周考勤数据发现开学前几周到课率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校领导、校督导团及各院系领导在开学之初到课堂巡视,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到课率较高。然而,第七周和第八周正处于“五一”劳动节放假的时间,部分学生为了能“凑出”小长假而导致请假人数增加,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到课率大幅度下滑的原因。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刚进入大学之时,虽摆脱了高考带来的紧张情绪、家长与教师的严格管理,但出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学习热情很高,基本上能按照学院制度进行学习。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及自主意识的增强,加之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逃课现象日趋严重。
2 影响高校到课率的具体原因剖析
2.1 学生自身方面因素
笔者结合自身在高教管理方面近三年的经验,通过对不同学院班级学生在不同学科课程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到课率偏低与学生自身有密切联系。首先,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目前,我国教育方式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生选择学科专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和家长期望等方面的影响而存在盲目性。在进入录取高校学习并接触所学专业课程之后,部分学生会发现所学专业与自身期望有较大差距,导致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从而丧失学习动力。其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大学实行开放式自由管理模式,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通常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科最新研究的前沿动态,往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因此,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缺乏家长和老师的外力监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逃课现象,造成到课率低下。
2.2 任课教师方面因素
高等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这就说明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整理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时发现,教师业务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到课率偏低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教师的教学水平欠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上好一门专业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然而,笔者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忽视了对学生方法及学习创新性的引导与培养,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合理迁移运用,导致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最终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从而引发学生逃课。其次,部分教师责任感缺失。笔者在随堂听课及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授课却忽视了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即使有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睡觉、玩手机也不加以制止,也不做出任何惩罚性的改善措施,甚至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向学生表明可以不来上课。长此以往,任课教师放任自由的态度大大助长了学生的逃课行为,直接造成到课率低下。
2.3 学校方面因素
到课率高低不仅受到任课教师与学生自身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学校整体环境氛围的制约。高校激励机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侧重,教师的选择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导向作用,从而对到课率产生间接影响。首先,学校制度及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不重视教学。笔者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考核都偏重于科研能力,部分教师以高校考核制度为导向,不愿花时间研究教学,从而使课堂单调乏味,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到课率低下。其次,教学制度设置不合理。部分二级学院为了给学生留出时间准备考研或找工作,将原本应该四年学完的全部课程压缩到三年内完成,这种课程设置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还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下降,部分学生因无法理解课本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并以逃课方式来消极对待,造成到课率低下。第三,学校教学管理不严。虽然每所高校都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但许多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以笔者所在单位湘潭大学为例,《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中规定一学期累计逃课多少次(节)就给予相应处分,但事实上几乎没有学生因旷课受处分,即使下发了处分文件也会在毕业前予以撤销。这些原本出于人性化考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产生了消极导向,认为处分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
2.4 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功利性的社会风气不良影响。功利性的社会风气容易使得学生对课程学习采取选择性态度,对以后专业和就业有用的课程,学习热情度相应较高,而对于以后发展不大的课程则采取隐性或显性逃课方式。另外,由于部分就业单位的各种隐性规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学得好就业不一定好,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毕业就失业”的观念,在这种负面思想的潜移默化下,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导致逃课现象严重。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沉迷网络、课堂上玩手机“低头族”等特殊群体的出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直接造成了到课率低下。
第三,就业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就业形势随着高校的扩招变得越来越严峻。由于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部分学生不得不采取逃课来拓宽就业途径,从而造成到课率随年级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另外,学生还面临家长的各种期望(诸如资格证、留学等),这就要求部分学生必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在权衡利弊之后采取理性逃课的方式,利用课堂时间去做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造成诸如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课以及选修课的到课率偏低。
3 提高高校到课率的具体建议
(1)学生方面。首先,明确学习目标,从大一开始加强专业教育,指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给予指导,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专业发展潜力,从根本上提高到课率。其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经过高中灌输式教学后缺乏的是自控能力,直接表现为逃课现象。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和加强纪律教育对提高到课率有重要作用。
(2)教师方面。对教师而言,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些都是增加课堂吸引力进而提高到课率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理解学习的内涵和乐趣所在,从根源上遏制逃课现象的发生。
(3)学校方面。首先,优化课程设置和增强课程实用性是有效提高到课率的重要途径。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教风和学风,形成一个彼此激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到课率。此外,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可设立特色成长辅导室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同时还可对贫困生、考研生等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间接提高到课率。
(4)社会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对防止学生沉迷网络、避免逃课有重要意义。另外,课堂上实行“无机课堂”也能有效防止课堂“低头族”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到课率,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开展“无机课堂”在提高到课率方面已有显著效果。再者,针对就业形式严峻的社会氛围,学校可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时收集就业信息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
基金项目:湘潭大学博士启动课题(No.15KZ0848),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
注释
① 辛桂京.如何提高学生的到课率[J].科技信息,2009(33):485.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针对网络安全而引发的真实世界里各类不良社会问题的增多,使诸多关于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然,针对上述问题,法律、法规首先做出了反应;但仅仅通过法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全部解决其涉及的问题,况且运用法律手段基本上是被动的、补救性的。而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则是从另一视角对网络道德问题所做出的反应,它是主动的和预防性的措施,而且效果也是持久的。
一、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概述
1、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1)网络应用普及速度较快,对青年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进行规范的需求迫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4月《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报告》中的权威数据显示:在中国4.57亿网民中,有46.3%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达到2.12亿,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娱乐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2)我国的网络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同时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观念的的影响。传统的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和造就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一般都有着确定的模式,比如儒家伦理的“君子”就要具有“智、仁、勇”等。但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上网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它没有面对面的监督,也缺乏传统课堂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其他领域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外在教育和舆论制约手段在这里也很难实现,而且在网络活动中,网络道德主体即教育对象自我选择的比例很大,因而单纯依赖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很难实现对网络道德主体实施有效教育的目的。
(3)我国的网络道德教育重点集中在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的道德传统四个部分教育。
2、美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1)网络道德教育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据199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量中,美国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85%,而中国仅占0.1%和0.05%。”并且美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确定了因特网的技术标准。”互联网技术始创于美国,因而美国在网络技术的社会应用方面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开展较早美国的网络道德教育,他们在注重信息技术层面的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并不断加强对学生遵守网络规则与网络礼仪、保护隐私权、预防计算机犯罪等方面的教育,力图将道德标准内化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来使各种网络社会中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2)奉行网络技术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的大学生中虽然没有专门的以网络道德教育为名目的课程,但信息技术教育是美国为适应网络的特殊环境而新兴的教育活动,它赋予传统教育以全新的内容。他们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计划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技术渗透着道德要求。
关于美国大学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内容的构成,有关组织、学者对此进行过考察,部分美国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外,将关注点由信息技术拓展到信息社会的整个社会信息活动,重视学生以下基本价值观和信息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①遵守网络礼仪 ②保护隐私权③注意网络安全④预防计算机犯罪⑤尊重知识产权和负责任地使用媒体、技术与信息。
二、对于我国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方面的几点建议:
(1)增强网络时代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既是网络时代的基本规则和底线伦理教育;又是网络时代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例如,在很多西方国家,对“黑客现象”的认识也不是一棍子打倒;而是让人们学习黑客、认识黑客,使他们学会对付不法黑客进攻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加入网络行业,为IT产业创造利润,并使他们得到丰厚的报酬。对黑客行为的引导及其转化工作,是国外在网络社会条件下,网络道德教育成功的典型范例。它贯彻了德育工作中的引导转化功能,充分发挥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育教化的积极功效。
(2)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将引发东西方文化道德的巨大的碰撞、消融和吸收。面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用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西方文化重点渗透的国家。因此,我们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同时,必须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传统,认识民族文化保护和继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视为网络道德教育的灵魂,培养一代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网民,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要教育我们的大学生自觉担当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荣职责,让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熠熠生辉。
(3)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定位在培养网络道德主体的主体性角度。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的网络使用群体正处在一个培养和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成长时期。网络道德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应定位在教育对象如何自主选择的范围内,使青年大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自主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关键是引导他们学会选择。既要懂得选择什么,又要知道如何选择。还要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心,面对网上的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够不为所动。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品格、责任感的养成,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信息道德情感、信息道德意志和信息道德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1年4月[J]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3-02
一、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一)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HH高校受助大学生,其中100名为在校受助受助大学生,100名为毕业受助大学生,问卷设计如下:
1.你申请助学贷款的原因是()
A.家庭困难,无法缴费 B.自力更生
C.家长缴费,挪作他用 D.家长缴费,用来投资
2.获得助学贷款后,在今后的学业期间,你有何打算?()
A.完成学业,获得文凭 B.没有想过
C.毕业找工作,还贷款 D.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赚钱坏贷款
3.毕业后如何偿还贷款,还不了怎么办?()
A.父母想办法,可以拖 B.自己想办法,慢慢来
C.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 D.走一步,看一步,无所谓
4.如何看待奖助学金()
A.没有想法,看法
B.评比不合理
C.能要则要,不要白不要D.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5.如何争取奖助学金()
A.努力学习,实事求是 B.装穷,做假材料
C.跟领导搞好关系
D.顺其自然
6.有社会团体或企业在寒暑假给你提供较高报酬实习、见习机会,你有什么打算?目的是什么?()
A.去,赚钱
B.去,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提高能力
C.去,是提高能力的机会D.看情况
7.当你得到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无偿资助时,有社么感想?()
A.感激,以后一定报答B.没有感觉
C.激动但羞愧
D.感动但没有想法
8.毕业后你与原来无偿资助你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有何联系?()
A.忘了,无任何联系 B.偶然信息联系
C.保持电话或信息联系D.经常联系,偶然拜访
9.毕业后,助学贷款不能按时偿还,怎么办?()
A.找朋友借
B.加班加点工作赚钱偿还
C.找父母坏
D.无所谓,拖
10.你觉得受助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A.受助是自己应得的 B.无诚信道德意识
C.无能力讲诚信道德 D.没有思考过
(二)调查分析与结论
1.在回答你申请助学贷款的原因时,选A的有72%,B的有2%,C的有23%,D的3%,说明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诚信。
2.在回答获得助学贷款后,在今后的学业期间,你有何打算?选择A的有81%,B的有8%,C的有7%,D的有4%,说明绝大多数受助学生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在回答毕业后如何偿还贷款,还不了怎么办?选A的有54%,B的有21%,C的有5%,D的有2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助学生对诚信不了解,诚信观念淡薄,对父母依赖性强,无抱负。
4.在选择如何看待奖助学金时,选A的有21%,B的有45%,C的有8%,D的有24%,这说明助学金的评比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起到真正的资助作用。
5.在回答如何争取奖助学金时,选择A的有21%,B的有18%,C的有14%,D的有47%,这显示不少受助学生在受助过程中有过不道德诚信行为。
6.在回答有社会团体或企业在寒暑假给你提供较高报酬实习、见习机会,你有什么打算?目的是什么?时,选择A的有40%.B的有54%,C的有2%,D的有6%,调查表明大部分受助学生只看重经济、物资资助而非能力、机会资助。
7.在回答你得到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无偿资助时,有社么感想?时,选择A的有12%,B的有8%,C的有5%,D的有75%,调查表明大多数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
8.在回答毕业后你与原来无偿资助你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有何联系?时,选A的有66%,B的有20%,C的有10%,D的有4%,说明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极为薄弱。
9.在回答毕业后,助学贷款不能按时偿还,怎么办?选择A的有15%,B的有16%,C的有35%,D的有44%,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助学生缺乏道德信用,对信用认识不够。
10.在选择你觉得受助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选A的有24%,B的有36%,C的有15%,D的有25%,结果显示受助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信用能力较低。
总之,此项调查经过资助方、资助工作人员认可,调查结果属实。从整体上看,受助大学生存在信用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
二、高校受助大学生诚信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
(一)诚信理念及教育方面
1.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在我国,目前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政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网络诚信、个人信用诚信五个方面,在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及社会资助诸多问题中,诚信教育的不足和信用的缺失是直接导致诚信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主要原因,这其中跟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不无关联。正如人们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才能在社会上、在学生心中确立一种正确鲜明的导向。诚信教育既是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助大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也即诚信教育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项受助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准则。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缺少科学有效的诚信教育、评价和惩处措施。校园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种弊端。例如,在高校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忽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中,忽视信息的多向互动学习交流;在受助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上,忽视了操作应用、创新发现,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等等。高校开展的与国家助学贷款相配套的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评价和学生违反诚信的惩处工作措施不多、力度不够。真正的科学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制度就是要能够真正做到告诉同学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告诉同学们哪些是鲜明正确的价值诚信取向。因此,学校制定一套完备的规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2.缺乏良好的校园诚信道德及社会诚信道德
受助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上的中坚力量,其诚信信用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学校诚信教育旨在从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上来完善规范受助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人格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讲真话、办实事、诚实待人、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言行一致、考试求真实、不舞弊、不抄袭等学校诚信教育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当前,由于高校教育队伍良莠不齐,缺乏对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针对性研究,造成校园诚信没有良好的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社会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不爱惜公共财物、不遵守公共秩序、网络生活中的不诚信、学校教育的弄虚作假、家庭教育中的不诚信。二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中提出“社会变化可以直接、间接诱发教育系统的失范行为,其依据是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均有相应的氛围效应”。社会信用环境是促使受助大学生的诚信形成、维持和改变的最基本因素,但同时也是诱发受助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在当前社会上,弥漫充斥着“虚假”的空气,诸如市场经济中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及政治领域的腐败。社会诚信环境不佳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人信用制度的严重缺失,这就造成对普通个体的诚信监督不力;第二,企业信用制度和诚信管理的不规范;第三,政府信用体系亟待加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亡。诚信、信用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更是我们立党为国的灵魂。社会经济要想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坚持以诚为本,这是安身立命的大计。
(二)诚信能力方面
1.受助学生自身能力积累不足
(1)受助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积累不足
受助大学生本身学习努力程度与综合素质在既定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条件下,究竟有多少东西凝结到受助大学生身上,取决于受助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与学习状况。而受助大学生没有因为受助而产生这方面的压力与动力,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是受助大学生能否获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严进宽出”,相对来说大学生学习的压力并不太大。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意识到将来的就业压力和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重要影响。虽然“六十分万岁”的口号已经不再流行,但这种思想仍或多或少存在在某些受助大学生身上。努力学习是获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受助大学生既要学习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又要学量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与中学差别很大,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是受助大学生获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受助大学生个人努力与高校教育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受助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63 03
[作者简介]郑志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公共基础教学部讲师(浙江平湖 314200)
一、调研思路
本调研围绕“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展开。在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我国社会群体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先富群体对“先富”这个词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我们采用对包括“富二代”大学生在内的整个大学生群体做调研,通过对大众的调研,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动态。
调研以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研形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样本基本上覆盖浙江全省。抽样选取其中的重点和一般高校共六所,它们分别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嘉兴学院,并按学历层次、学科专业、年级类型、性别等进行了抽样。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9份,回收率为94.14%。同时还就部分问题进行了访谈,对所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调研分析
客观地说,公众对“富二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评判应该持理性的立场,这一群体中有一些思想道德败坏的人,但是也不乏优秀的时代青年。为了解这一群体总的思想道德现状,我们设计了“您对‘富二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印象怎么样”这一调研题目,调研结果让人失望。
在回收的659份问卷中,对“富二代”大学生思慰道德状况总体印象感觉“很好”的受访者只有1.4%,感觉“比较好”的有23.1%,而对“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印象“不太好”的受访者占了68.6%,认为“很差”的则占了7.0%。从上面的调研结果来看,对“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现状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了被调研对象的24.56%,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占了被调研对象的75.6%。虽然调研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体上能反映出真实情况,说明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状况不够乐观,必须加以重视。
1.“富二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要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养,而重中之重就足政治思慰索养。当前在我国不少大学生中存在着“政治冷漠”现象,“富二代”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值得大家的关注。
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大学牛最起码的政治思想素养。在被问到“您觉得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程度如何”时,只有13.20%的受访肯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是“爱国”的,而认为“不太爱”的占了27.50%,认为“不爱”的则占了很大的比例,占了被访者的48.30%,也有11.0%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分析可见,将近75l.80%的被访者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不够爱同,虽然这只是一种初步印象,但也足以引起大家的警惕。
同样,在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中我们得到了相似的答案,在“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怎么样”这一问题的调研中,只有3.30%受访者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申请入党态度是“积极”的,认为其态度“比较积极”的受访者占了9.40%,而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入党念度“一般”的受访者占了多数,比例达66.90%,此外有20.30%的被访者的答案是“不积极”。不难看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入党积极性不够高,其中的缘由值得探讨。
2.“富二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独立意识
理想与信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一种追求目标和执着精神,大学生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前,首先要具备的是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富二代”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回答“您觉得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怎么样”时,认为当代“富二代”大学生“有远大理想,有坚定信念”的受访者占了2.9%,认为其“有一定的理想和信念的”的受访者占了44.5%。而调研中有11.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毫无理想信念”。另有41.6%的受访者的答案是“不清楚”。从中可以发现,“富二代”大学生群体中相当多的人还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得到了近47.4%的受访者的认可,只有少数人(11.1%)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毫无理想信念,41.6%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还有数量较多的“富二代”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是很明确,需要加以引导。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解读大学生理想信念实践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即拥有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大学生,通常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而理想信念较弱的大学生则往往独立性较差,表现出相当大的依赖性。在调研中,对于“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如何”这样的问题,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较强”的受访者分别占3.9%和13.7%,而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独立意识“一般”和“弱”的则分别占61.8%和20.6%。很显然,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我国“富二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当然也不排除小部分的“富二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这样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前面关于“富二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研结论。
3.“富二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
学生自以学习为中心,“富二代”大学生在校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也是他们思想道德状况的重要体现,在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本来就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富二代”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了我们需要对其学习工作状况另加研究。
在被问到“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如何”时,只有1.70%的被访者的回答是“认真”,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对待学习工作态度“比较认真”的受访者也只占了6.80%。而相比之下,有63.0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学习工作态度一般,认为“富二代”大学生在校纯属“混日子”的受访者也达到28.50%。由此可见,将近91.50%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大学生学习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这样的调研结果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富一代”,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进了高校却又不愿意认真学习和工作,那么“富二代”大学生群体的兴趣就值得研究了。在回答另一个调研问题“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什么方面”时,认为“富二代”大学生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的受访者占1.70%,认为其主要精力花在“参加学校的活动”的受访者占7.60%。而有近34.0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恋爱”上,还有55.80%的受访者的答案是“社交”。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恋爱和社交方面,这也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而难以胜任接班“富一代”的重任或是取得独立的发展。
4.“富二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大学生必须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富二代”群体中一些人目无法纪,飚车、酗酒甚至吸毒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人们对“富二代”大学生群体的行为规范状况不免产生担忧。因为即使是“富二代”中的大学生群体,也难免会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更何况类似“胡斌飙车案”这样的事实已经发生,并且已经带给公众太多的负面影响了。然而对于“富二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状况我们也必须要客观地分析现实,不能轻率地下一个简单的结论。
在进行“您觉得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得怎么样”这一问题调研时,只有1.5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得“好”,认为其做得“较好”的受访者占了34.60%。此外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得“差”的受访者占了54.5%,而9.4%的受访者则认为现今“富二代”大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得“极差”。虽然认为现今“富二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表现“好”的受访者很少,但是认为其表现“较好”的也占了近35%。这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富二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而超过半数——54.5%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差,甚至还有近10%的受访者认为其表现极差。这说明这一群体在遵纪守法方面确实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
如果说遵纪守法这个概念比较大的话,那么“富二代”大学生群体遵守礼仪规范的状况则显得比较具体了。在进行“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礼仪规范方面做得怎么样”这一问题的调研时,有6.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礼仪规范方面做得“很好”,认为其表现“一般”、“较差”、“说不清”的则分别占到受访者的53%、19.3%和21.4%。根据这一调研结果,我们推断现今“富二代”大学生在礼仪规范方面做得“很好”的不多,比例不到10%。但是他们在这方面做得“一般”却超过了50%,做得较差的也占了近20%。这说明,现今“富二代”大学生虽然注重社交,但是在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规范方面却是需要加强的。
5.“富二代”大学生的集体现与奉献意识
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与奉献精神,这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当前“富二代”大学生的集体观与奉献意识,我们做了相关调研。
在回答“您觉得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刚队精神如何”这一问题时,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好”的被访者占了2.6%,认为“较好”的占了15.3%。而认为当前“富二代”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一般”的竞占了69.3%。此外,还有12.7%的被访者的回答是“很差”。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富二代”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整体状况是不认同的,这或许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
中国的“富一代”群体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拥有巨额的财富,但是在奉献社会方面做得显然还很不够,类似陈光标这样的寓人在中国并不多。“富二代”大学生作为“富二代”中被寄予厚望的较为先进的群体,他们的奉献意识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被问到“您认为现在的‘富二代’大学生在参加赈灾捐助等社会活动方面的态度如何”。时,认为“很积极”的占了受访者的3.3%,认为“比较积极”的占了受访者的20%,而受访者中认为当前“寓二代”大学生在参加类似赈灾捐助等社会活动方面态度“一般”的占了66.5%,认为其“漠不关心”的占了10.2%。不难看出,虽然“富二代”大学生群体在奉献社会方面比普通的大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但是从调研获得的信息来看,他们中的多数人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
三、调研初步结论
1.“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良莠不齐,不可以偏概全
调研结果显示,“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养参差不齐,这其中并不乏一些思想积极上进、具有远大理想而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优秀青年,但也有一部分思想道德涵养一般、胸无大志而庸庸碌碌的青年。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则属于社会影响较差的一类,他们思想道德败坏,仗富欺贫,甚至公然挑战法律。因此对于“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我们应该持理性态度去分析,切不可以以偏概全,轻易下论断,更不能仅凭“胡斌飙车案”等个案就给整个“富二代”大学生简单地贴上“坏二代”、“负二代”的黑色标签,因为这既失公平,也不利于对这一群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
2.“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总体状况不够乐观,加强教育迫在眉睫
但确实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总体状况不够理想,需要加强。无论是从政治思想、理想信念还是学习工作态度、日常行为规范乃至集体观念来看,思想素养较好的“富二代”大学生只占少数,而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以及较差的则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就整体而言,“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不乐观,需要引起重视。“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一方面使这一群体褴体上给社会公众中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同时也使得他们很难承担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3.加强“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方入手
加强“富二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然而这却是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动用各方力量,多管齐下方行。因为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富二代”大学生思慰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只是一个方面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富一代”家庭小环境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富二代”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这就决定了加强“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并非易事,必须从源头人手。
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媒介,它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微博不但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也应当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当在深入研究微博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以应对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使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我院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官方微博快速兴起。我校也于2011年12月份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主旨在于:努力构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平台,力争成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重要平台和展示学校形象、加强对外交流与沟通。
为了更全面解到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于2012年3月份对我院近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如表1。
1.使用状况调查。下面是笔者对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是否使用微博、使用哪些微博进行调查,从这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调查对象因年级差别呈现的倾向差异较大。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使用微博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学生们中更受欢迎。42%的大一学生、60%的大二学生、72%的大三学生都在使用腾讯微博;5%的大一学生、8%的大二学生、15%的大三学生都
在使用新浪微博。
2.使用微博关注内容调查。调查问卷也显示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关注的内容也不同。随着大学生生理年龄的增加,其思想也逐渐成熟。从问卷调查问题四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62%的大一学生、59%的大二学生、30%的大三学生会选择去关注心情状态;而20%的大一学生、48%的大二学生、69%的大三学生会选择去关注政治时事。
3.对学校、老师及家长等教育依赖程度的调查。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有句话是这么讲的:“like teachers,like students”。作为辅导员应该探索怎样通过微博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呢?如果辅导员通过微博方式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同学们是否会接受呢?调查数据显示82%的大一学生、56%的大二学生、20%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关注辅导员微博以便加强思想交流。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方式和价值观仅仅凭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在这过程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对于“高校微博可以是一种‘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渠道”的这一问题,76%的大一学生、53%的大二学生、31%的大三的学生表示认同。
4.对学生愿意采用那些方式沟通的调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生理年龄的增加,大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小,因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可能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心理压力就越大。
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南徐学院成立了“成长驿站”。其目标就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可能由于这种“面对面”交流方式的原因,前去咨询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笔者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南徐学院的“成长驿站”采用微博的形式与大家交流,你愿意关注并且积极参与交流吗?从下面的柱状分析图可以看出,有52%的大二学生和73%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关注和参与交流。由此可见,采用更为贴近学生的沟通方式(如微博)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南徐学院官方微博采取实名认证注册,大学生是否愿意实名注册接受”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65%的大一学生、60%大二学生、37%的大三学生表示愿意学院采取官方微博采取实名注册。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会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太愿意在接受心理思想教育的时候让其他人知道,具体数据见图2。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时,应采取微博这样的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贴近学生需要、受众更为广泛、使用更为便捷、学生更易接受的思想教育新途径来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分析
(一)微博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web2.0时代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式的互联网社交服务。随着微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达5000万。根据来自DCCI预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年将达到一亿左右,可见其受众之广。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平台,学生在微博上可以随时关注各方面的信息,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互动。在微博上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微博的信息传播是公开的,通过加关注就可实时掌握自己关注的信息。微博的内容简短,形式多样,信息和接收途径多样,传播及时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
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接近完成,心理发展也逐步成熟,因为所处的环境特点,在心理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更加渴望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尽早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孤独感较强,渴望扩大社交范围,渴望与更多的同龄人交往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
1.信息需求
微博的信息量大、更新快且及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微博与其他社交网络相比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在微博上,不仅仅只有被关注者的信息,还有很多由于广播式的传播方式而传递的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当然,用户在使用微博时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关注,有效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大学生正处于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微博的信息量之大正能满足大学生每天所需。
2.个性发展需求
关注自我是微博用户使用的主要目的。用户通过微博平台展露自己的感情、吐露自己的心声。大学生对自我满足及个性展现的需求性较大,渴望表现自己,进而实现自己。微博作为一个以个体用户为中心的个人空间,为用户量身定做了一个发展自身魅力、完美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渴望追求自我的大学生拥有了一个满足自我发展的渠道。
3.交往需求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伴成长,心理孤独感较强,所以他们渴望融入社会,渴望跟别人交流以获得理解和安慰。微博作为是一种基于信任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新媒介,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结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更好地融入未知的社交领域。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人际交往可以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人摆脱孤独感,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学生可通过微博扩展自己的交往圈,满足自身交往需求。
三、基于微博视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利用微博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微博使用群体的扩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微博特点的同时,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微博,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2.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微博的交往方式是“背对脸”的交互方式,能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时互动,为大学生提供一种立体交错的交互模式。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建立学校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校和社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多维互动的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引导、老师主导、家长辅助、自我提升几个环节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效果,更好地完成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引导,使虚拟和现实的教育完美结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利用微博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展开积极互动的讨论和交流,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教育内容和导向融入和同学的交流中,使学生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中中接受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能够以正确客观的态度来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舆情,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4.认识微博提升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的素养
对于处于微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微博已然为他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就对大学生群体正确使用微博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应该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客观地对待各种舆情信息,切实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比如要求学生转发健康积极向上的微博;积极关注以知名学者、知名校友、学生干部为骨干组建(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各类的微博社区;保证学生在体现自我个性的同时正确、文明地使用微博等等。
5.运用微博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通过关注学生微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学生的思想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信息、释疑解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敏感问题。笔者在针对“学院‘成长驿站’的咨询服务是否会被同学们关注”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年级的增加,由于学业、就业、情感等原因,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呈上升趋势。学生大多数不愿意选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但是大多数同学却愿意关注学院的相关微博。也就是说,微博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平台。通过建立像“成长驿站”类似的心理咨询微博社区,在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运用倾听、疏导、感化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即“以真挚的感情去感动人、感化人、感染人、影响人”。高校教育者如能够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情感感化式疏导,不仅能使教育双方心灵相通,感情融洽,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防范心理和逆反心理,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从而逐步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强,黄蓓.微博井喷式发展动力何在[J].广告大观,2010(6).
[2]钱文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策略[J].新闻界,2010(3).
[3]郑素洁.浅析新媒体博客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渗透[J].辽林工业大学报,2010(10).
[4]曾维伦,何海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10(7).
【摘要】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参与意识和竞争进取观念增强, 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观念正在形成, 开放意识和务实自强的价值取向得到拓展。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本页关键词】自然科学 工程 财会 会计期刊征稿
【正文】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参与意识和竞争进取观念增强, 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观念正在形成, 开放意识和务实自强的价值取向得到拓展。但是, 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今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新的问题, 不应忽视。其主要表现是:1.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价值观扭曲目前, 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他们往往将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相联系。在知识学习中, 学生们特别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从而, 大学校园内出现了辅修热、外语热、计算机热、考研热、出国热等等。当然, 这无可厚非。但这样一种过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 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于狭窄、功利, 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普遍下降, 出现了一些专业成绩好, 公民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2.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个人主义思想较重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行为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调节与他人、集体的关系上, 表现得无所适从。加之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 从市场领域渗透到人际关系上, 加剧了人际交往中的功利化、孤立化和情感淡化倾向, 致使一些大学生注重个人利益, 自主观念意识增强, 却冲淡了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意识。3.考试作弊泛化, 诚信失范, 社会公德意识差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数量的急剧攀升, 高校疏于管理, 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已形成了风气, 考试不作弊就等于吃亏。因此, 在大学校园里, 每逢一场考试下来教室以至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夹带, 甚至伪造证件, 雇佣“”代考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有些学生不讲信用, 随意拖欠学费, 不偿还助学贷款等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另外,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讲社会公德, 诸如卫生习惯差、酗酒、斗殴、语言不文明、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严重; 不尊重老师和同学, 在课堂上聊天、吃东西、听音乐、接打电话、互发短信取乐等。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水平滞后于他们的智力水平。
【文章来源】/article/65/3199.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7-02
2006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最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情况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引导大学生坚信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自觉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意义深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生对该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想,教学效果也尚需进一步提高。反思新课程实施六年来的成功与不足,应当明确认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该课程走进大学生头脑的必然选择。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是对其进行教法改革与创新,提升其应有的实效性的现实基础。
1.教材现状分析
新教材教学内容整合性强,学科内容跨度大,这使得其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横跨两个学科,但提纲挈领、内容精悍并衔接紧密,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教学拓展空间;二是教材在现阶段缺少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教师往往驾驭不好重点、难点,教师间的教学内容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2.教师现状分析
经过长期的累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理论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此课程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总体学历水平得到提高,业务素质得到加强,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以博士为先导、硕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但由于基础课学科跨度较大,受所学专业限制,出现了部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娴熟而法律基础方面薄弱,或者法律基础方面精通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生涩的现状,出现了部分学校用两类教师“接力”式教学,将有机联系的内容机械地分成两部分,割裂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关系。同时,此课程紧贴学生生活并联系社会现实,既要求教师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情况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又要求教师将重大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说服力。然而,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少社会经验与阅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教学形式与方法又相对单一,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学生的情况分析
当前基础课面对的大学生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年轻人,这一代人是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较之前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认知方式感性化。注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轻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学习,尤其对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说教不易接受。二是自我意识突出化。在知、情、意等方面自我意识更强,在学习中强调个性化,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三是价值取向多样化,在价值目标、价值选择上呈多样、分散的趋势。四是思维过程独立化。善于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做结论。五是信息来源海量化。以互联网为其主要来源,报纸刊物、电视等传统媒体为补充的信息来源方式,改变了教师在信息来源上的权威优势。
4.教学情况分析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基础课的“出勤率”提高,但“抬头率”和“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上百名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学生众多,教师往往不能关注每一名学生,个别学生会乘机出勤不出力,上课时讲小话、睡觉、打游戏、玩手机,或者看其他书籍等,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二是个别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关注每一名学生,心存侥幸而长期不上课;三是教学互动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是固定的一群人,而其他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即使参与,也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努力寻求教材体系和学生需求间的平衡
教学内容应立足教材,又须超越教材。以教材为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凝炼教材内容,讲清、讲透重点、难点,分析、讨论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尖锐甚至偏激的问题,教师应正面回应,不推脱,不回避。同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标尺,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并且在教学中考虑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理论学习的共性与个性,既在理论学习的方向与价值导向上具有共性,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素材。例如,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可加强对环境保护案例及法规的学习,而艺术生则可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等。
2.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基础课法律教学的前提
首先,应分批分期组织教师参与校外实践,如深入企业、农村调研丰富实践经验,真正使课堂讲授的理论建立在扎实的现实基础之上,而不是空洞地从理论到理论。其次,还应组织教师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参与校内实践,如做兼职辅导员,为学生社团做指导教师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参与学生活动和指导学生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动力之一。最后,以交流促进提高。一方面,鼓励全国优秀学校及优秀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地区,以点带面,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对这部分教师可以在申请课题与评优中予以政策性的倾斜;另一方面,选拔师资薄弱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提出一定的目标考核要求,以促进其快速成长成熟,并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教师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
3.立足“90后”大学生的特点,确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研究“90后”大学生的特点,确立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所谓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参与教学,变“要他听”为“他要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加深理解。为此,要改变只注重让学生接受抽象的结论,而忽视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做好参与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程度的内容,让各类学生都参与并有所提高。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以通过QQ在线聊天、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交流等方法,在课前、课后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学生。
第二,参与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教学内容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
第三,参与式教学时间的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互动时间和其他教育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使之既能满足学生兴趣的需求,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及时总结。通过及时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其方法。
4.探讨新型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推进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为此,可以广泛推广以下方式。
第一,推广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有助于大学生联系现实,用现实来分析理论,同时用理论来解决现实,完成从归纳到演绎,从演绎到归纳的过程。
第二,引进实践教学法。这里的实践教学法,不是仅仅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或实例进行教学,而更多的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在实践中加深对基础课的理解。为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大学生带着问题走人社会大课堂,对社会进行调查、对人生进行反思。例如,指导学生调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参与社会,在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第三,完善多媒体教学法。过去对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的使用,主要是在教学中增加录像、录音、影视资料、幻灯资料等。而多媒体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关心学生课后所关心的多媒体资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建设基础课的教学网站,加强基础课在大学生课后时间的引导力与吸引力意义深远。
三 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陈春莲.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2]潘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