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8: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供热工程项目规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 The files of heat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true record of the process of pipeline network, boilers and other heating construction of heating enterprises, which play supervision and verification o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heating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heating enterprises; file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供热企业在管网、锅炉等供热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对工程质量起着监督和验证的作用。
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点多面广,资料分散,收集填写及整编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向供热企业和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料,是实现供热工程建设档案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供热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的特点
一般供热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所形成的档案有以下特点: 一是档案资料数量大、种类多。供热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立项、核准到开工、建设和项目竣工,周期较长,期间所产生的文件包括勘测设计、招标投标、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网敷设等资料,形成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供热工程建设档案。二是档案资料综合性强。供热工程建设涉及牵涉到水、电、消防、市政、生态环境、土木工程及土地征用等各个方面,使形成的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综合性高、专业性强。三是档案资料保存价值高。供热工程建设档案产生于供热工程项目建设的参建各方,涉及到质量评定、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以及日常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依据,也是在工程建成后进行运行、维护管理期间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二、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当前,由于企业及施工各方对档案意识相当薄弱,档案管理人员对形成的原始资料不注意及时存档,未按要求定期检查参建单位工程档案整理情况,致使工程完工后资料短缺。而且,由于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实施细则未及时跟上,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造成执行不到位,而供热工程建设一般牵扯多方,且各自相互独立,容易出现档案管理工作相互推诿、搪塞以及不愿配合、不予支持等不良现象。
2、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且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的前提是人才管理,要想提高工程档案质量,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一些小型供热企业和施工单位往往只重视供热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不重视,配备的档案人员少,而且从事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的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他们身兼数职、不稳定,又不了解其专业知识、工作程序、行业标准,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不规范、不标准,使档案不能真正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工程竣工、移交上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档案归档不及时且质量不高
有的供热工程建设长达数年, 其中征地、环境保护批复等重要文件办理周期较长,而档案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又具有持续性、阶段性和成套性,部分供热企业对重点供热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未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档案资料不能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定期整理归档,远远滞后于工程建设的进度。一些锅炉、管网等工程项目的竣工图归档不完整,修改不到位,造成竣工图与工程实际不相符;数据误差时有发生,相关责任人审核签署时经常漏缺不全,有些工程图纸编制不规范、标识不统一,极易导致竣工图出现误差和失实。等到工程项目完工后需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时,又重新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击补充档案资料,而此时由于周期过长,致使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对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建议
1、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档案意识
为了实现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的有序管理,增强企业档案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工程档案宣传培训,将相关制度、归档文件范围、分类标准、整理流程到各个参建单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答疑,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提高他们做好供热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及时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归档并送交专门档案管理人员,避免档案的丢失,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
2、强化管理、完善标准,不断建立健全供热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供热工程档案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为此应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供热工程建设情况,不断建立科学、合理、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对组织体系、职责、考核以及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移交等流程,都做出明确规定,实现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有章可循。同时应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程建设目标管理, 并将其纳入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明确责任指标,严格考核,确保工程档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搜集档案
为实现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和案卷的真实性、准确性,需做好工程档案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把关工作,使其渗透于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中。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跟踪提供业务指导,确保工程竣工后的竣工图、竣工验收材料及施工期间的工程档案资料准确齐全,严格把好施工中形成的所有工程资料的质量关,尤其是工程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等档案资料,必须给予适时的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和档案移交工作。
(一)区内供热工程
区内供热工程是指规划红线以内的供热工程,包括小区内庭院供热管网、室内供热设施及换热站建设。小区内供热工程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办理开工手续,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
1、建设单位在供热工程开工建设前,向城乡建设局报送下列资料,审查核准后,办理供热工程开工手续,方可开工建设。
(1)市供热工程设计意见书;
(2)市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表;
(3)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4)施工设计图纸;
(5)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6)其他材料。
2、供热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理,在施工的同时填写相关表项,收集整理供热施工档案资料。
3、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建设单位组织供热工程验收前,向城乡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报送施工档案资料,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热公司等进行验收。
5、供热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准备施工档案资料、供热工程联合验收纪要,现场形成验收记录,并由各相关单位人员签字。
6、供热工程实行单项验收制度,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供热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供热工程验收资料报城乡建设局备案,并及时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建设工程档案。
(二)区外供热工程
区外供热工程是指规划红线以外的市政供热设施建设,包括市政供热主管网、分支管网及新建、改建、扩建热源厂等建设工程。
1、每年10月底前,供热企业向市城乡建设局提报次年的供热工程建设计划,市城乡建设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向供热企业下达供热工程建设计划。
供热企业依据供热工程建设计划和施工图纸,编制供热工程预算,经市城乡建设局和财政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工程完工后,市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对工程进行验收。
2、供热企业在供热工程开工建设前,向城乡建设局报送下列资料,审查核准后,办理供热工程开工手续,并到有关单位办理道路破挖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1)供热工程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市供热工程设计意见书;
(3)市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表;
(4)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5)施工设计图纸;
(6)规划证明文件;
(7)其他材料。
3、供热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理,在施工的同时填写相关的表项,收集整理供热施工档案资料。
4、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供热企业组织供热工程验收前,向城乡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报送施工档案资料,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
6、供热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准备施工档案资料、供热工程联合验收纪要,现场形成验收记录,并由各相关单位人员签字。
7、供热工程实行单项验收制度,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供热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供热工程验收资料报城乡建设局备案,并及时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建设工程档案。
二、供热计量设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 TN7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集中供暖是国家大力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其是一种以热水或水蒸气为热源,通过构建好的供热网络向特定区域供热的一种方式。西宁市城北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总供热面积为110平方公里,总供热量为120兆瓦。主要建设内容是“煤改气”,调整城北区“煤改气”治理改造任务为6家8台33.5蒸吨。截至目前,已完成朝阳商城2台20蒸吨“煤改气”治理改造任务。同时,为了适应新的科技,增加了DCS分散控制系统和换热站SCADA系统。实现了整个供热工程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为西宁市城北区供热单位实现高效率、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1.DCS系统概述
DCS系统全称:Distrbuted Control System,所谓DCS分散控制系统,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管理、监测和分散控制的技术,其组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
西宁城北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均是选择的工艺流程先进、高性能低消耗,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先进产品,采用的是先进的DCS分散控制系统,用以实现分散控制能很好的控制每一个控制对象,并以集中的监视和简单的操作完成控制全局的目的,其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扩展性。DCS均采用双总线网络拓扑结构,形成了一个先进可靠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网络。其最大优点就是,工作中,如果有一个一般部件出现问题,另一个备用部件就会立刻运行,来替换掉问题部件,这极大的降低了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整个运行过程都是通过微机监控,科学规范的进行,把机器的失调率降到最低,能做到节能13%左右。
2.锅炉控制系统的选择
为了达到热源厂高效有序的控制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在供热单位均采用计算机DCS集散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整个单位的生产运营协调管理,制定运营计划、调度管理、统计数据、分析经济效益等,保证供热单位在安全、有效的状况下运行。同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存储、检索、计算、显示等操作,实现生产信息的第一时间传达,力求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为以后减少供热厂的运行费用提供了保障。
3.锅炉燃煤系统对变频器的要求
集中供热中锅炉燃煤系统是产生热源的基本系统,然而一个锅炉燃煤系统运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变频器决定。因此变频器的质量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所以,一个合格的变频器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谐波的全面控制
传统的锅炉燃煤系统中包含很多传感器、变送器和其他种类繁多的测控仪表,包括DCS控制器。在现实运行中,如果变频器的总容量相对与电网来说较大时,而大功率的变频器又选型不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电磁干扰和谐波干扰,对设备的危害是很大的,其重点表现为:造成其他设备、测量仪表产生误差;变压器和其他用电设备升温较快,使一些绝缘设施老化,引发安全隐患;设备运行噪音加大等问题。所以,选用大功率变频器一定要满足工业场合下对谐波的控制要求,将谐波控制在安规定范围内,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PE公司的SD700系列变频器采用内置的交流进线电抗器,并置有EMC滤波器、dv/dt滤波器,通过内置的滤波器有效的抑制了谐波和电磁波的干扰,符合国家标准中工业场合的EMC要求。
(2)效率和节能
一般风机类电机的电容量都是按最大电容量设计,留有一定的余量,而实际运行时,大多数负载比较轻,而变频器在调速过程中是保持磁通量恒定的,这样就能保证在负荷比较低的时候,变频器和电机的效率也比较低。SD700系类变频器对工业场合设有一个磁通量优化功能,可以使电机在低负荷运转时,进行适当调整,使电机噪音和损耗都降到最低,达到节能增益的目的。
(3)售后服务,维护简单
锅炉燃煤集中供热系统关系到整个市区冬日里的生活,因此质量保证和维护系统是必不可少的。PE公司提供3年的质保服务,为设备以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SD700系列变频器是采用同一种控制板、电源板和驱动板,结构设计比较简单,一般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更换与维护工作。
4.DCS控制系统的现状
结合西宁集中供热项目特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用周期性热量作为依据实现热网平衡调节的理论方法。本项目中,热力网的改建有6个供热站,新建有4个供热站,总共热面积为110平方公里,供热面积最大的站是25平方公里,最小的供热面积为3.6平方公里。针对多个热力站,采用周期性供热能有效的维持供热的规律运行,在不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供热过程就是一个以天为周期的渐进过程。因此,热力网的热力平衡就能达到可靠的稳定。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各站同一周期单位面积的供热量的对比性,调控系统用户的热力平衡,不仅兼备了设备的差异性,热力管网络的不同等带来的影响,也使流量平衡、温度平衡、热量平衡三个平衡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系统产热量与耗热量基本平衡,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工程中所有的热力站均采用DCS分散控制系统,管网采用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系统,在每个热力站都设有一个远程控制单元RTU,并在热力单位设有与DCS系统网络相连接的RTU采集器,同时设置热网的上位监控管理站,采用网络通讯方式建立起热力站与热力单位之间信息通道,实现各个热力站的运转情况能实时准确的传达到热力单位,在热力站发生异常状况时,能保证第一时间传达到热力单位,从而进行紧急操作修复。在负荷分配上发挥出DCS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并讲计算出的结果快速传达到各个热力站,将其作为PID控制回路的设定值,从而达到最优控制,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结语
通过对西宁城北区DCS控制系统在城区供热系统中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现行DCS分散系统的应用广泛,但主要还是应用在供热厂以及锅炉厂等,其中还有许多功能的优化和改进需要我们去发现,相信以后的DCS控制系统会更加完善与实用。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城市供热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集中供热工作。市人民政府集中供热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城市供热的协调管理部门,负责城市供热规划、供热项目建设的调研、协调与管理等。
区、县人民政府为区域供热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供热和供热稳定,供热工程协调、用户间矛盾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包括:
(一)热电联产、区域锅炉、自备电站、工业余热、地热核能等集中供热;
(二)各类燃煤、燃油、燃气及电力锅炉为热源的联片供热和分散型供热;
第五条城市供热发展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城市供热应当坚持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和改造效率低、污染大的分散锅炉供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多家经营的原则。
第七条工商、规划、房产、环保、劳动、价格、公安、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水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八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供热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九条在规划建设新区和成片改造旧城区时,房地产开发单位要根据城市集中供热统一规划,预留供热站及管线位置,并无偿提供供热设施用地(土地使用权属不变)。
集中供热热交换站位置属规划预留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热交换站要严格按照供热规划和供热规定建设,由用热单位无偿提供,其土地所有权不变。提供交换站用地的小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其他小区、单位收取费用;几个小区合用的交换站,由各小区共同协商、达成共识签定协议后建站。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供热工程项目应符合城市供热发展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进行建设。供热工程项目包括:
(一)热电厂热电联产工程;
(二)锅炉房、热交换站和泵站工程;
(三)供热管网工程;
(四)其他供热工程;
第十一条供热单位根据城市供热规划和供热能力发展新用户,对不具备供热条件的不予发展。对强行接通或擅自施工的用户(小区),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经济处罚和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城市供热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三条城市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投入使用。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应当采用集中供热,并依照有关技术规范设计安装分户计量的供热采暖系统,实行分户计量收费。分户计量控制供热采暖系统的费用计入房屋建造成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图纸严格审查,不符合分户计量控制供热采暖系统设计要求的,不予审批和验收。已建成的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应按分户计量要求逐步进行改造。
建设、物价、供热等有关单位应对分户计量改造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必须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规定,达到节能标准。既有建筑应按有关要求完成供热采暖系统改造和建筑节能改造后,方可实施热计量收费。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由供热单位负责供热计量和温度调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等,购置费用纳入建房成本。供热单位应与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生产销售单位签订合同,明确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内容。
建设单位应组织供热单位参与对新建建筑安装分户热计量、温度调控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供热单位方可入网供热。
第十七条对集中供热区域内现有的分散锅炉,应当按照城市供热发展规划进行改造,逐步实行集中供热。
原锅炉房占地如需用于热交换站或其他集中供热公用设施建设,可由供热部门无偿占用(土地使用权属不变)。
第十八条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供热单位有权在已建成的热力站及用户庭院管线上发展新用户,管线需要穿越某一地段、空间或建筑物时,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设施损坏的,供热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
庭院管网是指自小区换热站至用户入户阀门之间的供热管网,包括小区楼前管网及楼内立管。
第十九条城市集中供热经营企业应取得《城市集中供热经营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后,方可从事集中供热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集中供热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设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供热规划要求,并竣工验收合格;
(二)有稳定的热源和市政府特许的经营区域;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有经过供热专业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六)有完整的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七)有完备的供热事故抢险预案,并配备专业的抢险抢修人员、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
(八)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金;
第二十一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撤销、分立、合并、变更,应在30内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之间、供热单位和用户间,应当订立供用热格式合同。
第二十三条本市供热期为当年月15日至次年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侯变化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时间;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应在月30日前做好冬季供热准备工作。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标准、规范,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质量合格的供热服务,建立健全供热运营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供热设施巡检制度,对管理范围内的供热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共用供热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发现用户自用采暖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用户及时消除。
(二)供热前应当进行供热系统充水、试压、排气、试运行等工作,并提前在供热范围内进行公告。
(三)建立用户采暖温度抽测制度,定期对用户室温进行检测,测温记录应当有用户或者其他证明人签字。
(四)供热单位应设置维修、抢修和监督投诉电话,并向用户公开。电话应有专人值班,实行24小时服务,并及时处理和回复用户反映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采暖期内用户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实行分户计量的用户,室内温度和供热时间由用户自行调控,但供热单位应当按设计供热参数保证供热。
因供热单位责任连续停止供热超过48小时的,向用户退还当日热费。
第二十六条用户认为室内温度不达标时,可要求供热单位测温。供热单位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温。用户对测温用计量器具有异议时,可申请仲裁检定,检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应当在门窗正常关闭1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将计量器具置于被测房间中央距离地面1.5米处,计量器具的稳定读数为实际室内温度。
正常测温时间为7:00---10:00,15:00---21:00,用户有特殊要求,由供用热双方协商办理。
用户对供热单位的测量结果有异议时,可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复测,也可委托社会计量中介机构进行测温。申请社会计量中介机构进行测温的,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属于供热单位责任的,供热单位应当承担供用热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每低1摄氏度退当日热费的10%;室温低于10摄氏度的,全额退还当日热费。不属于供热单位责任的,供热单位在向用户讲明原因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使其达到规定的温度,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二十七条因以下任何一种情形,热用户室内采暖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承担责任:
(一)热用户建筑围护结构不达标(50%节能标准),门窗不保温的;
(二)室内管网不符合供热设计规范或气堵、物堵不畅通的;
(三)热用户室内装修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私自改变供热管道或者安装换热设施的;
(五)室外温度持续低于供热设计规范温度(零下8℃)的;
(六)非供热单位事故故障造成供热中断的。
第二十八条供、用热双方发生争执时,当事人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请求调解处理,或申请仲裁机关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二十九条需要用热的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
新用户必须在当年度月30日前向供热单位递交申请,月31日前办理完毕供用热手续,签订集中供热《用热协议》,月1日前完成庭院管网施工及验收,逾期供热单位将无法保证当年供热。
新建居民小区供暖入住率未达到60%的,原则上不予供热;情况特殊的,由供热单位与热用户签订供热协议,方可供热。
第三十条用户需要改变内网管径和设施,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手续后方可施工。未办理手续擅自施工的,限期拆除,给其他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由于室内装修改造,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改造室内采暖设施等原因,影响采暖效果的,责任由用户自负;给单元楼内其它用户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的,责任由该用户承担。
第三十一条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接通管网、增加供热管线或散热器、扩大用热面积;
(二)在供热设备上安装放水装置及热水器等循环装置;
(三)擅自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改变用热性质;
(五)其它有损供热设施或影响供热的行为;
(六)拒绝接受供热单位的正常稽查;
(七)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供热运行方式;
第三十二条供热管网及附属设备周围外缘一点五米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挖坑、掘土、打桩;
(二)爆破作业;
(三)堆放垃圾、杂物,排放污废水;
(四)其它影响供热管网设施安全的行为。
在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垂直地面上,禁止种植树木、埋设线杆。
第三十三条占、压或施工造成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损坏的,由占、压或施工者承担责任。
第三十四条集中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维修和养护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产权归热源方的供热管线及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
(二)产权归供热单位的主干线、支线及换热站等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
(三)入户管线、庭院管网及室内供热设施,由房屋产权者负责。
第三十五条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巡视检查。用户有义务保护城市供热设施,发现供热设施损坏,应当及时通知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
对不具备管理、维修能力的用户,可委托供热单位或其它符合资质的单位进行有偿代管代修其供热设施。
第三十六条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发生紧急安全事故需要抢修时,可先施工后补办手续。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供热单位进行及时抢修。
第三十七条热源单位出口处的计量仪表,由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共同管理,用热单位安装的计量仪表,由供热单位、用热单位共同管理。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裁定。检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供热的计量仪表,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供热的计量仪表应当进行定期检测。
热计量表发生故障时,故障之前的计量热费按热表读数收取,发生故障期间的热费暂按建筑面积收取,热计量表修复后继续按热计量读数计费。热计量表系人为损坏的,本采暖期热用户按建筑面积标准进行缴费。
第三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及原有住宅楼等建筑物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验收,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供热单位不予供热。
第三十九条工程施工影响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商定保护措施,确定施工方案后方可施工,并由供热单位监督实施。
第四十条禁止损坏或擅自改拆、移动供热单位的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供热设施,确需改拆、移动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否则,不得实施。
第四十一条供热价格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
热用户应在每年十一月份向供热单位足额缴纳本采暖期热费,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未交清本采暖期热费的用户,供热单位有权停止供热,按实欠热费总额每日加收1%的滞纳金,并可依法申请仲裁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讼。
第四十二条新建筑第一年并入集中供热系统的,取暖费由开发建设单位收缴。凡交由供热经营单位收费及管理的,移交单位须负责组织住户办理《供用热合同》等手续,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房屋,由移交单位负责向供热经营单位交纳取暖费。
第四十三条市、区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取暖费列入预算,由财政部门于10月31日前直接拨付给供热经营单位。
第四十四条对未安装热计量装置的公共建筑,实现超高收费。即:房屋建筑层高以3米(含3米)为基本标准计收。层高在3—4米(含4米)的,加价30%,以此类推。
第四十五条供热单位应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标准收取热费,使用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
第四十六条用热单位或个人凡有搬迁、更名、扩建房屋、账号变更及房屋产权转移等变化时,须提前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否则其取暖费由现用户承担。
无供热单位手续,房产部门不予办理房产交易、过户手续。
第四十七条用户减少用热面积或停止用热,应当向供热企业提出申请,经供热企业核实后,变更或终止供用热合同。未办理手续的,仍按原用热面积收取热费;
用户当年不用热,必须在9月30日前到供热单位办理停热手续,由供热单位采取停热措施。逾期不予办理,取暖费正常交纳。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按规定期限供热的;
(二)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未按规定时间抢修运行故障或未按规定对热网设施维护,造成供热事故,致使热用户财产遭受损失的;
(三)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按照规定参数供热的;
(四)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未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设计安装分户控制采暖系统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热工程项目,未经审批或备案的;
(六)供热单位未取得许可证书擅自供热的;
(七)供热工程未按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施工的;
(八)城市供热工程项目竣工,未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九)未取得相应的设计、施工、监理资质证书承担城市供热工程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3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岗位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的;
(二)供热单位未按规定及时处理热用户反映问题的;
(三)私自安装、拆除供热管线、增加散热设施和热水器的;
(四)私自安装放水装置,窃用软化水的;
(五)毁坏阀门、仪表、井盖等装置,造成供热运行故障,影响他人正常采暖的;
(六)拒绝接受供热单位的正常稽查;
(七)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供热运行方式;
第五十条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在入户抄表和对用户室内供热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用户应当予以配合。用户无故拒绝配合的,供热单位有权停止供热。
供热基建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供热基建工程与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管理水平高低对供热基建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就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一、关于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热基建工程由于工期紧、材料多还有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难以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可以将其重点归类分为以下几个表现形式:设计出现偏差和错误;不按照建设程序施工;无证施工;施工管理存在缺失,擅自修改工程设计;采用不符合规格的材料、以及设备,且把关不严;操作不当。具体表现为:锅炉设备质量不符合规格,安装方面存在质量问题;锅炉烘炉、煮炉未严格遵照程序;设备及管道的安装水平差,未达到焊接标准;管道接口的安装不符合标准,如未作防腐处理;管道的回填未达标,沙子质量差不合格;发泡液密度不达标,造成保温管外部压力过大,导致外套破裂。
二、加强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表现和薄弱环节,有关单位要积极采取相应有效解决策略,具体情况如下:
2.1供热基建工程建设必须遵守质量管理原则
供热基建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实用价值,更对广大用户具有重大影响。在建设供热项目时,要坚持以下几个质量管理原则:第一,奉行质量第一原则。相关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把质量作为首要原则,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第二,奉行以人为本原则。在建设工程时,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注意控制相关人员的行为过程,尽量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危险因素。同时,还要强化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充分调动和激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奉行预防为主原则。事前全面考虑到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做好事先、事中以及事后控制,把控各类影响工程的相关因素,反复进行质量检查和核对。另外,在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员是最主要的因素。相关人员素质水平和技术能力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对此供热基建工程建设中需要严格管理人员,保证施工队伍的正规性和专业性,通过相关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质量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表现良好、技术过硬、责任感强的员工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形成重视细节、关注质量的良好风气和氛围,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工作质量。
2.2加强对原材料和配件设备的质量管理
供热基建工程中的各类原材料、零配件以及设备等都是工程的永久性构成部分,对工程的使用具有长远影响,抓好各类原材料和配件设备的控制是重要质量管理措施之一。要抓好采购、运输、存放以及检查等各个环节,系统全面地抓好监督和控制,确保各类材料、配件以及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1)控制好采购环节的产品质量。经过比较和分析,选择评价好、信誉高和质量有保障的供货商。订购产品前要向监理方进行申报,同时还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尤其针对重要的材料和产品,要求提供检查鉴定样品,经监理方审查通过后再开始进行采购。总之对原材料质量管理方面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做到供应方把关材料,质检人员把关技术,使用人员要把关具体操作规范,同时还要做到严格检验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2)严格控制各类施工产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操作规范。施工设备不会对项目工程的质量直接产生影响,但不可忽略其间接影响。在工程建设中,选择采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设备产品,对提高供热基建工程的质量具有重大影响。要求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零配件以及设备都都有出厂证书等,并由施工单位进行检差和核对,经确认质量无误符合规格后才可签订验收单。对一些永久性和进口材料产品可邀请相关权威质检部位进行验查和检测。不定期对设备产品进行检验、检查,做好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能达到标准性能。
2.3对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控制管理
首先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在施工工程前,工程师要和设计单位或部位向实施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期间,设计单位要先介绍设计文件,主要介绍应用的设计规范标准,讲解涉及工程的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介绍对规划和环保的理念和意图,工程构造、特点以及施工工艺要求,重点谈及相关施工技术、注意事项。施工单位主动提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工程师、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研究商讨后,确定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并形成文件形式。其次,要牢抓图纸会审工作。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图纸和说明书是否齐全完事;各类施工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规范以及常规要求;图纸好说明书中是否存在错标、混标以及矛盾等问题。
2.4加强施工工艺和方法的质量管理
供热基建工程中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发现和消除影响偏差和质量的制约之处,消除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相关隐患因素。在供热基建工程施工前,需反复审查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审查施工方案是否全面缜密,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到位,施工工艺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是否已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抓好焊接环节。在焊接过程中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要保持连续性,一旦焊接被中断,需立即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防裂纹,再次焊接时要认真检查是否存在裂缝,未发现任何问题才能继续施工。焊接前、中、后都要实行质量检查,要组织安排人员专门进行三级检查和验收,通过多种检验方法抓好验收评价工作。此外,还要注意管道保温,确保保护层街头的严密性、完整性以及防水性。
2.5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建立多热源联网
在实际的供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供暖面积和供暖系统的特点,需要采集室外变化的温度和供暖系统的开始端、中端和终端的温度,从而使供热系统输出满足需要的热能。在进行供热管道规划过程中,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考虑整体的热符合的分布和热源位置以及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保证经济合理和安全有效;在进行地上管网布置过程中,可以与其他管道一起敷设,这样才能进行检修,同时要避免出现腐蚀。同时,在热力网的蒸汽管道沿着绿化带进行低架敷设过程中,对于特殊的地点可以直接进行掩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缺乏,且利用率较低,与国外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供热基建工程通过实现集中供暖可有效达到减排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但目前我国供热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世波.浅析城市供热工程监理质量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4)
[2]刘永静.浅析供热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外资,2013(05)
1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
1.1电气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是电力供应公司为区域内居民生活工作建筑场所提供的基本保障,包括供热自动化技术和电子工程控制技术,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应用领域,遇到各种内外部条件的限制,很多工程项目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设计上的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本文基于该情况,结合着我公司发展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强化对电气工程及其系统的监测、控制,以及更高效地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力度,从技术应用层面进行加以探究,提出一些能够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效用的技术规范。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关于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应用面比较广,最为常见的包含三种:一,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所谓“电网调度”,它主要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自动监控体系,来取代人工监视的模式,它与传统电力工程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互联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利用互联网络,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系统内调度中心、变电站、工作站连接在一起。二、电站的自动化应用。这一点也可以与传统的变电站运营模式来对比,传统的变电站主要是通过人工来操作完成的,而现代电气工程建设,通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监控,将其所反馈的信息自动生成,无需人工来操作,无论是工作速度还是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三,发电厂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在这里结合着我公司实际情况来加以论述。关于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实际生产操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分层分布的结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以太网,进而实现对远行工作站、数据高速通讯网的建设、监控,最终实现分散测控的目的。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2.1电气工程项目系统的自动化设计
关于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价值展现以及市场发展前景,在这里以我公司冬季供热电气工程项目为例。我公司在供热项目建设中,通过换热站装置的智能控制单元的应用,并且依托着现代工业信息化技术,搭建了一种基于Web同步控制技术的企业局域网络管控平台,来实现对所服务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安全供热供电。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主要包含了三个关键点:①供热管道网络的监控系统。该系统的设计运用了GSM短信、无线电台等通讯方式,引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供热范围内各换热站点的一种集中管控,同时还可以对供热品质加以分析。通过引入现代通讯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供热工程系统的应用,不仅施工方便、性价比高,而且设置起来非常灵活,时效性、精准度非常高,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其所反馈回来的监测下的数据信息,可以有效指导工作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问题。②热网能源信息的管理系统。该子系统的设置,主要借助于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属于一种局域网络信息通讯平台。该信息管理系统,在正常运行前提下,可以对服务区域热网内对能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通过该信息平台,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去了解热网的实际运行情况。③供热始点监控系统。包括供热系统源头的自动控制系统、供热操作培训系统。所谓“供热系统源头”,简单一点讲就是指为热网提供热能的动力源,也就是行业内俗称的锅炉房。供热系统操作培训系统,注重的是人的操作,包括对整个供热系统的操作、管理等,这些都离不开人,因此,我公司尤其重视对电力电网人才的管理培训,建立模拟操作培训系统非常有必要。此外,通过建立自动化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联合体系,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平台,全新的实现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且高效、经济效果好。
2.2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上述所阐述到的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及各项装置的集成,其实现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设备的发展。当前我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展,集中体现在以下:①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建设和应用。一般情况下,在电气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中,电气设备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一次设备同二次设备的安装相距,需要达到几十米的距离,甚至更远(几百米),在这种情况下,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相互之间的连接,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桥梁”,即借助于大电流对电缆及强信号电力电缆的控制。因此,在针对电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设计中,可进一步借助二次设备的相关功能来设计布局,如此一来,可以大范围节省电缆、电力信号电缆量,降低企业施工建设成本。此外,通过上述提到的一些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②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的发展。借助于互联网络技术,积极构建自动化变电站,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电力需求。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与电子元件的自动化,逐步覆盖与实现电网调度控制的自动化。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电力设备,专门配备大屏显示器等相关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对于整个系统运行机制、效果职能的发挥起到着载体作用。
参考文献
2、采暖供热系统职工观念的转变。过去大家把供暖单位视为消费单位,是矿上的负担,现在通过改革,大家认识到供暖单位也可以创造价值。职工生活福利观念逐步淡化,有偿服务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全体职工普遍增强了当家理财、精打细算的自觉性,经营至上的观念转变为每个职工的内心深处的动力,增强了个业的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和外部竞争力。
3、职工群众满意度提高。由于水暖公司改革改变了过去“生、冷、硬”的态度,服务质量提高,办公场所、家属住宅、工业用暖等方面的质量明显提高。企业、家属对供暖工作满意度增加。
4、环保指标达到或超过公司、古交市要求。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矿锅炉脱硫正常、水质、燥音、烟尘全都符合排放标准,煤场、渣场清洁干净。
5、供暖系统科技含量明显增强,设备得到充分改善。通过努力,年全矿共投入资金750万元,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换,完成了三项科技攻关任务,为供热采暖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如果我们在采暖供热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认为主要是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目标定位,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开展采暖供热工作,用竞赛激发供暖工作的内在活力矿针对采暖供热竞赛工作,为强化采暖供热,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了“真诚送暖,情系万家”为宗旨,矿专门成立了了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后勤副矿长为常务副组长,机电、经营、安全副矿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有关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矿采暖供热竞赛活动领导组和办公室,根据总公司的采暖供竞赛方案,制订了我矿的实施方案。矿水暖公司相应成立了采暖供热竞赛领导小组,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着力强化了全矿供暖系统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搞好采暖供热竞赛工作意识,推动了活动规范运行。特别是矿职代会后,为切实把采暖供热竞赛工作的高标准认识传递下去,灌输到每名干部职工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层层分解活动内容,落实到所属的各个队组、每个职工,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采暖供热竞赛组织、管理、实施体系。紧紧围绕转变安全观念、规范职工行为等环节,突出了以良好的外部氛围熏陶人、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人、以严格的教育培训规范人三个工作重点。
1、以良好的外部氛围熏陶人。在开展采暖供热活动中矿通过全方位的舆论导向影响人。为深刻认识开展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我们实行了全员教育,开展竞赛宣传的三大战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舆论工具,及时反映“竞赛”工作动态,并对各队组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宣传,选先树优,典型激励,发挥党群部门优势,组织人员深入队组进行宣讲,组织职工操作规程考试,使干部职工的竞赛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营造外部氛围第一战役:政策宣传战。从年开始,矿宣传部、工会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橱窗、标语等形式,不断的宣传国家、公司、矿有关供热采暖的政策。第二战役:形势宣传战。矿领导利用各种会议、有关部门、各单位利用有关媒体,及时介绍兄弟矿井的在供热采暖工作中的作法,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供热采暖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宣传增强了职工竞赛的信心。第三战役:内部攻心战。我矿围绕供暖工作,开展了“工作怎样抓?竞赛怎样搞”主题大讨论活动,统一职工思想,提高认识。以提升思想境界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持续竞赛的人文环境,大力实施了“五个一”的教育工程,切实构筑了以南一沟为主的竞赛“一条街”,以锅炉房为主的竞赛“一个点”,以公司、队、班组、个人为主的竞赛达标“一条龙”活动,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竞赛“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竞赛宣传“一阵地”活动。
2、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人。管理文化是管理工作的灵魂,理念引导是制度约束的升华。在竞赛之初,矿水暖系统就提出五项承诺,“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语言文明,工作规范”、“故障24小时内解决”、“入户服务不“吃拿卡要””、公司领导树立“职务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矿水暖系统职工中树立了水暖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服务是工作永恒的主题,不管企业的体制如何改变,职工的身份如何变化,服务永远是后勤系统赖以生存、赢得民心、谋求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3、以严格的教育培训规范人。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竞赛结果的成与败,决定着供暖工作的好与坏。矿通过完善培训方式,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实现职工技能的循环提高。供热系统技术含量较高,职工培训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1212”培训思路。即: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每周坚持进行两次培训、每一名师傅带两名徒弟,帮助提高技术;每一名队干部承包一个班组,帮助抓管理。通过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现场进行技能讲解和演示,实践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营造了人人苦钻业务,争当多面手的学习氛围,职工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了提高,在矿、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比赛中,水暖公司选派_____名选手代表参赛,取得了__个第______名、______个第_______名的好成绩,______名同志被聘为、技工、高级技工、技师,为水暖公司和矿争得了荣誉。
二、新思路运作,站在推动后勤系统改革的高度,开展采暖供热竞赛活动,用创新的思路,确保采暖供热工作迈上新台阶。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矿在采暖供热工作中,在经营体制、机制运行、管理方式、科技攻关提出了供暖工作的“五个创新”、“两结合”的思路,促进了采暖供热竞赛工作向纵深发展。
1、用人制度的创新激发各层次人员的活力。保持供暖人员的合理流动,增强员工工作极积性是竞赛的保证。矿针对采暖供热人员用工性质不同、用工时间不同的繁杂情况,要求所有供暖人员要求按照竞赛标准全体起立,抽调板凳,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在年度采热供暖期间,共有____名同志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岗位,能进能退的用人体制,使职工的工作极积性得以提高。
2、管理制度的创新推动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专业化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供暖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矿坚持专业化管理与服务的原则,整合人力资源,成立联系实际道维修队,对全矿供暖、供、污水管网的维修检修实行统一的专业化管理,为保证维修效果,水暖公司为每一位职工定岗定职,合理分工,24小时值班,加大了对各供暖管网的维护检修力度,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损坏的配件及时更换,对主要供暖管路进行24小时巡视,同时给每栋楼每个办公共场所发放温度计。年,矿提前10实现了正常供暖。主动更换管路1978米,为矿节约大量资金,矿给予水暖公司4万元奖励。
3、经营体制的创新,使辅业变成了“富业”。达到了企业、集体、个人三方受益。为了达到矿井、水暖公司、职工家属三方受益的目的。矿采取的办法是,首先签订供暖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将原来直接划给水暖公司的各项消耗费用,不再直接划给他们,而是与供暖效果相结合。形成了“你掏钱,我服务;你高价,我优质”的局面,从机制上由过去的“你要我服务”变为“我为你服务”。经营管理工作中,为有效控制成本,水暖公司将燃煤、水电费及材料维修费用进行切块,层层分解到各班组和岗位,形成成本控制的链状成本单元,对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考核,建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节约一吨煤、节约一方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把棉纱、回收一个螺丝”的“五个一”活动,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年水暖公司计划成本————万元,实际消耗——万元,节约成本————万元。对于小型的水暖检修工程项目,优先考虑。年共列出夏季检修工程120余项,投入维修资金150多万元,对锅炉主体及锅炉房的主管路进行了大修,更换各种大小管道2900余米;为解决供热管网跑、冒滴、漏现象,投入100余万元,对各种管网进行维修;,三是为保证井下生产供暖,投入90余万元对南二热风炉进行了改造;四是水暖公司列入小型维修自干工程24项,投入103万元,对小型管网进行了维修;五是投资300万元,对南一、广场两个锅炉房的9台锅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投资13万元,对锅炉房煤堆进行了加高挡墙和绿网覆盖处理,确保了各项工作完成。
4、科学技术的创新为采暖供热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积极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在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上向科技要效益。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年,组织技术人员,对南二热风供暖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井下的供暖能力和供热效果;与太原海拓科技股份公司合作,对南一锅炉房低压区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热水循环的可调节性,取得了高效节能的效果;对广场锅炉房的出渣溜子压链器进行了改造,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为采暖供热工作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保证锅炉烟尘排放达到公司和古交规定标准,矿设入300万余元,采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锅炉脱硫除尘工艺和技术,对矿南一锅炉和广场锅炉房的9台锅炉进行脱硫除尘工艺改造,年10月完工。经古交环保局测定,锅炉排放物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太原市的环保标准。
三、地面质量标准化与采暖供热工作相结合为竞赛活动提供了广阔舞台从年开始,矿开始加大地面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在地面质量标准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地面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范围、行业标准、《业务保安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制定各单位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每月制定达标规划并组织实施,月底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问题单位进行“三定”,并逐月组织、规划、实施区域达标和单项工程达标会战。年,矿先后制定了《地面单位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年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完善了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水暖公司按照公司和矿的有关要求,成立了标准化工作组,实了设备包机制,做到了台台设备有人管、台台设备标准化。每月制订达标规划,以标准化带动服务工作,促进安全生产,规范职工行为,做到日清日结。每个月水暖公司对下属4个队组织3次检查考核,检查结果与队干部的抵押和职工交效益工作相结合,严格奖惩兑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四、岗位千分制考核与供热采暖工作相结合,为竞赛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进入年以来,矿开始推行《岗位千分制考核标准》,它是在煤炭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的情况下,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编制而成的,是集团公司一项制度(责任法人制度)三项工程(温暖工程、素质工程、阳光工程)在矿井管理的一种细化与量化。一项制度、三项工程是经过长期实践,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并被公司广大职工家属和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管理模式,《矿岗位千分制考核标准》就是将责任法人制度中的各种责任逐步分解,量化考核到从事矿井生产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用“法”的形式,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它涵盖了全矿所有岗位工种,从技术要求、管理权限、精神文明、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争创优秀企业文化、培养知识型员工等方面进行规范,实现了对企业员工多层次、全方位、大时空、高标准的要求。水暖公司在利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的同时借助千分制考核这个平台,量化职工工作任务,细化职工责任,职工岗位千分制的实行提高员工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供暖工作的水平。五、回顾我矿供暖供热工作,最主要的体会是: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修订版10、3规定,民用热力站最佳供热规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不具备经济比较条件时,热力站最大规模以供热范围不超过本街区为限。以上两项标准说明:民用热力站的规模不宜过大。
二 热力站规模偏大的原因分析
目前,热力站的规模普遍偏大,供暖面积一般为10万m2以上,最大的达到40~5010万m2。
1、热力站规模大的优点:
集中供热工程投资较低。在编制集中供热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城市供热规划的投资估算时,供热项目的投资只计算到热力站,故热力站的规模越大,集中供热工程的投资越少。
经济评价目标函数:投资回收年限、总费用现值PC和总费用年值AC较低。集中供热系统包括一次管网、二次管网及热力站,对供热系统进行经济分析时,首先涉及到的是热力站的规模。对某供热区,在满足同样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至数座热力站,其规模的变化必将导致组成该供热工程的总投资及各项年运行费的变化,热力站的规模大,由于同时使用系数和参差系数使站内设备容量相对减小,且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但同时压降和散热损失增加了,二次网的投资也增加了。从某些经济分析结论可知,热力站的规模越大越经济,投资回收年限越短。
运行管理人员较少,目前,热力站基本上是有人值守,每天三班,每班1~2人,热力站规模越大,运行人员相对越少。
2、热力站规模偏大的缺点:
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现象较严重,供热效果不好,用户冷热不均,有部分用户的室温达不一设计要求,投诉率较高。一般热力站是在下列条件下建成的,一种是通过新建二次管网将热量送到不同单位或不同小区的旧有庭院管网内,由于没有对旧有管网的水力工况进行核算,也没有对新建管网进行水力计算,运行时,各个用户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力失调现象。如北京南小营供热厂的一个热力站,供热面积13万m2,供热半径1.5km,热用户有市长之家、中国日报社、经贸大学、化工出版社等,集中供热第一年运行时,出现严重流量分配不均问题,一些用户反映非常强烈。一种是热用户由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共同组成,如六里桥市政策供热厂某一热力站供热面积25万m2,其中有两幢25层高层建筑,设计时将膨胀水箱置于高层屋顶上,信号管连接在回水支管上,定压点选择不当使高层建筑最上几层经常积气。还有一种是通过分水器将热分配至几条主干线上,每条主干线的口径、长度、供热面积不一样,运行时又没进行流量分配,因此,出现流过某些主干的流量偏多的问题。如首都机场某热力站。
二次循环水泵能耗偏大。目前,热力站二次水循环水泵选择的普遍偏大,运行时的流量和扬程比要求的大得多,形成了大流量的运行方式,带来了如下问题:降低了水泵运行效率,泵的运行点是由泵的性能和水系统特性两方面因素确定的点。当选择的泵型号与设计参数一致,当配管阻力的设计值和实际的配管阻力一致则水泵运行在理想状况,减少了无用的运行,实现了高效的运行。但,现有热力站水泵几乎都在使用有富裕能力的水泵,水泵工作点处于低效位置,一般水泵效率约为0.4-0.6。提高了水泵耗电费用。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电功率一般控制在单位建筑面积为0.35-0.45w/m2范围内,而大流量运行方式下,热力站循环水泵实际电功率在0.5-0.6 w/m2,有的甚至高达0.6-0.9 w/m2,采暖其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地加11-33%,甚有达100%。
出现供热量浪费现象和失水率过高的问题。当热力站规模较大时,水力工况失调和热力工况失调往往使近端用户室温超过设计室温,浪费了供热量,末端用户室温不能达标,有些用户放水,失水率过高也浪费了供热量。
现有热力站的设备不能满足分户供热、计量收费的要求。
计量收费要求在热力站内设置热量计,设置压差控制器或限流器,采用变速水泵等。目前许多热力站高有或仅安装上述部分设备,不能适用分户供热、计量收费的要求。
热力站规模越大,系统水力工况变化较大,对压差控制器、限流器、恒温阀的耐压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设计时常常把现有规格的用于定流量系统的阀套用到变流量系统上。实际运行说明,这样构成的系统不能满足热力站规模大的高压差的要求,结果是变流量供热系统的温差Δt达不到设计要求,热交换器不能有效地工作。主要原因是阀的泄漏,阀不能充分关闭或者阀的密封和阀芯遭到腐蚀等。如果热力站规模小些,则水力工况变化也小,控制上相对稳定,热力站设备的选型易于满足用户的要求。
3.形成热力站规模偏大的原因分析
仅以经济评价标准作为优化目标是导致热力站规模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优化热力站规模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即投资和成本,而且还要从节能、环境保护、供热可行性和安全性的观点来进行多目标的评价。在多目标评价方法中,可采用标准权重方法,如确定热力站规模时,应将供热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经济性居第二,三是节能性和环保性。即权重:供热可靠性为0.4,经济性为0.38,节能性和环保性为0.22。若只考虑经济性,则可能得到热力站的规模越大越优的结论。给很多人以误导。并成为建设热力站的理论根据。
投资政策的局限性。审查和评估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时,投资只估算到热力站,不考虑二次管网和用户,故热力站越大,项目投资越好控制在某范围内,投资回收其越短,项目也越易于通过。
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许多热力公司负责从热源厂购热,将热输送到热力站,物业公司负责热用户的管理。集中供热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可以分级,但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应有全局观念,而目前建设、运行受到了管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形成热力站规模偏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福利性供热和按面积收费的方法对热力站规模的影响不魇作用是将热量从热网转移到用户,将热源发生的热介质温度、压力、流量调整、变换到用户设备所要求的状态,保证局部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供热改革前,属福利性供热,按面积收费,一般采用质调节的定流量方式,不管用户有什么特殊要求,不分上班、下班,有采暖期的每个小时内都保持室温为设计值,热力站的调节、控制较简单,设备民少,运行调节对热力站的规模影响不大,这也是形成热力站的规模大的原因之一。
缺少无人值守的调节控制设备或设备价格太高。减少运行人员也成为了热力站规模偏大的间接影响因素。
三 国外热力站的规模
以前相关杂志介绍地国外楼栋式热力站,这种形式优点很多,但投资相对贵些。以下介绍丹麦哥本哈根西部集中供热系统(VEK),它是目前北欧集中供热的典型系统(见图1)。图1所示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图一 VEKS供热系统
调峰负荷分散设置在各热力站内。如:VEK调峰负荷约占负荷的7.4%,分别设置在19个热力站内。如PEC调峰负荷为总热负荷的12%,分别设置在122个热力站内。
调峰锅炉一般单台容量为1-2吨/h的燃气(油)锅炉。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自动启停,无人值守。
带有调峰锅炉房的热力站的供热规模一般约为500户,供热面积一般约为3万-3.5万m2。
VEK一次水供回水温度为115℃/55℃,PEC一次水供回水温度约为130℃/70℃。
从以上介绍可知,丹玫等北欧国家热力站的供热规模一般约为500户,供热面积约为3万至3.5万m2。
转贴于 四 确定热力站合理规模原则的探讨
1、原则
热力站的规模应符合分户供热、计量收费的要求。为了适应便于收费、调节的室内户内双管系统变流量运行的要求,热力站内应设置水泵供热量的热量表;安装实施质调的气候补偿器和安装改变水泵转速的压差控制器和变频调速水泵。为了运行稳定,供热可靠,减少噪声和振动,热力站规模可为2万m2左右,并可设置在地下室或专门的热力站柜内,实现无人值守。
提高供热可靠性能安全性。水力工况失调是造成热力工况失调的主要原因,热力工况失调意味着供热不可靠,分户供热要满足用户对热环境的要求,有时用户要求室温为20℃以上,有时却只要10℃左右。由此可见,分户供热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系统的水力平衡。从上面分析可知,热力站规模偏大可能会带来水力失调的问题。故希望热力站规模小一些。
经济性仍然是决定热力站规模的主要原因。通过一些工程的实践和采用多目标评价方法的优选,说明热力站规模在2万-3万m2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
2、技术发展、设备先进为发展无人值守热力站创造了条件
a.新型、高效、结构紧凑、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的换热器的出现和生产减少了热力站的占地面积,提高了供热可靠性。
b.采用高效率水泵。新设计制造或进口的水泵、电机的效率有明显提高警惕,泵一般提高10-20%,电动机一般提高1-5%。
c.采用用先进的流量控制方法。用电机调速控制泵的流量是最好的节是方案,其中变频调速效果最好。目前,许多厂商能提供各种性能好、价格低的变频器。
d.限流器、压差调节器、气候补偿器等调节、控制设备齐全。
五 小结
热力站的规模是供热商品化后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叙述了热力站规模较大时的优点、缺点,分析了造成规模较大的原因,探讨了满足分户供热、计量收费要求的热力站的规模,提出了确定热力站合理规模的原则。
主要参考文献
针对员工在年初就2011年度奖金问题出现的情绪不稳定现象,我们组织总经办成员对用户科、稽查科员工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导他们换位思考,不能“向钱看”而要向前看,要树立大局意识,不要自我为中心。新年上班就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今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员工的思想稳定了,认识加强了,主人翁责任感有所提高,对于分配自己的任务都在积极主动地完成。业务科的李向东、用户科的张青女、张春媚、江影、技术科李胜平等员工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为公司效力,在公司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主动突击,效果明显
1、针对管网老化、金属管、水泥管遍地,导致水质污染严重、漏失率高、水压低的现象,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①、对周家桥、粮食局、阳水沟居民区进行管网改造,采取部分管网先行垫资或合资的方式带动居民管网改造。
②、据统计,第一季度共维修管道400余处,查明漏点3处。
2、整顿用水市场,规范用水秩序。清理包月户、黑户、漏抄户、偷水户、人情关系户、空置楼盘户等共1631户,在按规定交清有关费用的情况下登记造册,重新立户。
3、整顿安装市场,规范安装秩序,采取摸底调查向县、局领导汇报,切断私装水管等措施,使安装市场混乱的局面得以遏止。
4、通过艰苦的努力,依靠自身力量组装水厂所有电器设备管道安装等,使得黄金水厂于近期竣工通水,同时建置在清水池上方625m²的仓库也已建成投入使用。
5、为确保安全供水,在琵琶湖水厂增设水泵一台作为备用水泵。
6、320万元国债资金,迎康公路管网敷设及决算审计工作已向县领导汇报多次,都有一定进展。黄金埠供热工程项目,木溪水库引水工程项目都在促进之中。
7、城区消防设施完善方案正在进行中。
三、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经过三个月的工作,我觉得水司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外部环境较差,许多行政职能部门乱作为,假公济私现象较普遍,为了不交水费、减免工程款很直接地提要求,如不同意就进行威胁甚至立马付诸行动。
2、用水市场仍然较乱,无表用水、串接水,私接偷水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不少漏抄户等。
3、由于多种原因,水费、污水处理费到位率低,一季度各种收入仅50余万元。
4、安装市场混乱,开发商强占安装市场,对我们的忠告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拒不合作。
5、企业管理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大,步子不快,小作坊思想较为严重。
6、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脱节,有只图收入不计成本的错误想法,有为了增收不顾后果的短期行为。
四、合理布局,循序渐进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集团下达的任务,下季度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320万元国债资金积极跟进,专人落实,尽早进账。
2、迎康公路管网敷设早日动工,已竣工的149万元工程款早日审计到账。
3、积极与开发商谈判,尊重事实、兼顾历史、协商解决,尽早规范安装市场。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往往由许多单位参与,各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如勘察、土建设计、工艺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跟踪审计、物资供应、业主方管理等),在参与工程建设的众多单位中,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总集成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集成,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暖通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主方的管理亦非常重要,现对暖通工程主要的几方面管理要点阐述如下:
1.设计管理
1.1作为业主方,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方案;
(1)设计的大方案:作为业主方,迅速、准确的确定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这里说的方案主要是设计最初的一个整体思路,暖通专业的内容主要是三块:采暖、通风、空调。到具体的项目,结合项目的特点、功能、建筑的要求、也就是一内一外,内部用什么形式,外部用什么形式。比如住宅采暖,内部就是分户热计量,至于是散热器、地板敷设等等具体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部就看,是自己提供热源还是市政热力,自己提供热源用什么形式,锅炉还是热泵?市政热力是直接供热还是要二次换热,而且内外要结合,比如市政提供的是60~85度的热水,户内采用散热器就可以直接供热,如果是地板敷设采暖,就要换热,当然前提是市政压力能满足的情况下。
(2)设计的小方案:主要是指具体到设计的时候,机房的面积、管井的尺寸等等一些细节的问题,机房面积适当要大一些,但不能大的离谱,否则一个空荡荡的空调机房只摆一台新风机组,投入使用后,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适当大些。
1.2熟悉暖通工程常用的设计规范及材料使用情况,主要有:
(1)送排风、防排烟风管:采用无机不燃玻镁风管(氯氧镁水泥风管),风管厚度按设计规范确定。材料需符合《JC/T646-2006玻镁风管》中相关规定。
(2)正压送风(口)井道:要求土建专业对于正压送风井道的内壁,必须抹面光滑,大于20层的住宅或者经设计测算井道尺寸以抹面施工工艺难以保证送风量时,宜采用风管送风以减少漏风来保证设计送风量。具体视每个项目的情况而定。
(3)风机:送排风风机采用管道离心风机或混流、诱导风机等,人防采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风机应有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 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风机的启停由管理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消防补风机应与消防控制系统联锁);防排烟风机采用噪声单/双速高温排烟风机。且须符合有关消防产品的规定,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风机的启停应由消防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人员双重控制。
(4)风口:普通送排风风口、防排烟风口、出屋面百叶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散流器采用铝合金喷塑材质。
(5)挡烟垂壁:地下室建筑梁超过50cm时,应借助建筑梁作为挡烟垂壁。
建筑梁无法满足使用时,采用软质挡烟防火布,材质需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6)风管软接:屋面及其它室外风机与风管连接处采用不锈钢软接;防排烟风管与风机(室内)连接处采用硅玻钛金不燃型软管。
(7)消声设备:包括消声器、消声静压箱、消声弯头。消声材料需符合设计、消防要求,消声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均匀铺设,消声材料的覆面层不得破损,搭接应顺气流,且应拉紧。
1.3要清楚暖通专业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相互间的关系。
(1)各用电设备的位置与供水、供电及控制的位置、容量是否匹配,零配件及控制设备等能否满足要求。
(2)电气线路、输水管道、通风管道的敷设位置和走向,空调机组安装的相关位置和走向是否有相互干扰,埋地管道和管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是否会发生矛盾等,如确实发生了上述问题,则应及时提出处理方案。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管路与设备的进线管位置是否相符。
(4)应明确水、电、风、气管道或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
(5)管道井的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管路有无矛盾,如发生了矛盾,则应及时地做出变更处理。
(6)各工种的安装、调试、试车、试压的配合关系是否明确,有无相互影响,一旦出现了上述问题,则应及时提出新的方案。
1.4应清楚送、回风管道,排风管道的安装、电缆的敷设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2)设备(如空调机组、送风机、回风机、循环风机、值班风机、排风机、换热器等)基础位置、尽寸、标高是否能够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3)电缆沟的位置、尺寸、标高等是否能够满足电缆敷设的需要。
(4)建筑标高的基准点和放线基准位置是否明确。
(5)通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敷设的位置与建设、结构的标高等有无矛盾,如发生了矛盾,则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多方共同协商提出能够接受的方案后,方可实施。
(6)有关建筑设计,如主体结构、 墙体结构、门窗的位置、吊顶结构、内外的装修材料与所有的安装部分有无矛盾,如发生了多工种之间的矛盾,则应邀请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1.5要与设计人员多沟通:在设计过程中,因使用功能的改变或者专业之间的矛盾,需要设计人员及时调整设计。
2.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业主方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2.1做好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工作:
(1)所有进场的工程材料、设备必须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2)所有工程材料、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并要求具有可追溯性。
2.2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1)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2)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进入工地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隐蔽工程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监理单位复验确认的情况下,才能隐蔽,并要求附有影像资料,以便备查。
(4)对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并设专人负责。
2.3做好通风、空调工程的调试工作:
(1)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试运转。
(2)试运转前,编写系统工程调试大纲。
(3)按批准的调试大纲对系统进行调试,无负荷的系统联动试运转与调试,应该在单机试运转和风管、水管系统检漏合格后进行,内容包括风量的测定与调整、空调机组运行状态测定与调试等。
(4)带负荷的系统联动试运转与调试。主要包括系统中温度及湿度等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与调试、空调机组性能参数的测定与调试以及对空气净化系统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按工艺要求进行的测定与调整。
3.安全管理
通风、空调工程是一项相对复杂、投资较大、组合工种较多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对安全生产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3.1施工单位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2参加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
3.3制定针对高处坠落、触电、物体的打击以及机械伤害等事故的防范措施;
3.4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的有关规定,应编制临时用电计划,定期检查,同时加强日常的巡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用电机具的操作安全。
3.5对设备运输、吊装、高空作业、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和保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加以控制。
3.6严格执行现场用电、用火制度。无论是电焊还是气焊作业,在焊接之前必须清理好现场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同时还必须配备专人监视火情,配置消防器材。电、气焊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离开。
4.造价管理
通风空调工程造价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通风空调设备及部件安装、通风管道制作安装、通风管道部件安装以及通风工程检测调试四个方面。在进行工程量预算时,应以定额或清单上规定的计算规则为准,并套用相应的定额基价进行预算。对于建设单位来说,造价控制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造价管理应以施工合同为依据,这是做好造价控制的前提条件;
4.2造价管理应重点控制暂定材料的价格;
4.3造价管理应做好联系单的管理工作;
4.4造价管理必须熟悉暖通专业的相关定额,比如通风空调设备安装的地脚螺栓按设备自带考虑,不另外计算费用;由于风管长度不包括部件(防火调节阀、对开多叶调节阀、蝶阀等)所占长度,因此在计算工程量时应扣除部件的本身长度。薄钢板风管刷油,仅外(或内)面刷油者,其基价乘以系数1.2;而内外均刷油乘以系数1.1。刷油包括风管、法兰、加固框、吊托架的刷油工作,不得重复计算。
4.5关于工程量计算。必须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要求编制,工程量只列实物量,所谓实物量即工程完工后的实体量,如绝热工程量只能按设计要求的绝热厚度计算,不能将施工的误差增加量计入绝热工程量。
4.6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增减要随时反映,并分析造价变化的原因。
5.结束语
设计、施工、安全、造价管理是业主方暖通工程管理的主要的几个方面,设计管理是施工、造价管理的前提,安全管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对任何一个暖通工程项目,做好设计、施工、安全、造价管理工作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及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集中供热的不断普及,工程造价管理在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供热管网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成为供热企业开展管网建设时所需解决的问题。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随着工程建设现实的需要,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不断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了造价管理制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家规定所有的费用标准,这种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节约了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计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虽然采取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等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对于供热管网工程来说,造价人员的造价估算、预算的准确性影响着投资的盈利情况,以及最后的供热工程实施效果,必须要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供热管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使得供热企业能够因有效的造价管理工作受益。
2、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的签订问题和履行上的不规范
合同的签订问题主要指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全面考虑,尤其没有充分的考虑索赔的问题,在进行结算的时候因索赔引起纠纷。在合同的履行上,供热企业的造价人员没有系统的学习熟悉合同,对现场发生的情况不甚了解,从而使得合同履约程度低,造价条款的执行力度不够。
2.2、政府过多的干预及造价管理理念的落后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干预有些时候会显得不合时宜,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并存在过多干预的情况,没有完整的认识工程造价管理。例如,材料直接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但是因为市场存在的滞后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材料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因此政府指导价应建立更为敏感的反应机制,尊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为科学的进行价格的调整,从而使得工程造价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2.3、法制不够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相继的出台了很多的法律约束和规范造价,但是因为市场和供热工程的复杂和多变性,使得法律法规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供热管网工程的造价行为,直接影响到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2.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关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从业人员并不具有造价管理相关资格证书,工程造价管理队伍整体的素质比较偏低,使工程造价管理面临很多困境。目前,针对造价人员的培训机构不断增加,但培训的内容局限性很大,基本上都是用套定额和单价完成相关的造价工作,而在投资控制、组织协调和事故索赔等容易存在问题的方面培训的并不够,只能在现实中的失误中进行学习和弥补,从而使得供热管网工程会因造价管理不当增加成本和总体投资。
2.5、对成本的重视程度不够
供热管网工程的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获益情况,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普遍出现的情况是企业对于工作造价控制还是不太重视,从而使得企业在材料、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控制,造成成本浪费。
2.6、不稳定的市场环境
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供热管网工程的造价管理更加的复杂,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市场不断的变化,材料、人工和机械的价格也在随时的发生着变化,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是动态的,不容易精确的控制和管理。除材料价格外,施工的时间和范围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造成供热管网实施成本增加。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自身效益,在竞争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博弈行为,增加造价管理工作的难度。
3、完善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3.1、逐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
进行工程造价管理,首先需要提高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进行前期工作时,制定相应的计划,进一步完善工程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投资节约意识,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的实用性,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获益。另外,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尽量设计多个方案,择优选择,完善的方案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同时,工程实施有关的各单位和部门都要有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意识,确保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顺利进行,更加的有效。
3.2、培养高素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整体改善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不足的局面。以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可以依托更为可靠的造价培训机构,加大理论结合实际的力度,培养出真正满足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才。对于企业中已经具有相关资格的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并进行有计划的审核,确保其知识和经验能够适应对工程造价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
3.3、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
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监控必须贯穿整个工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进行供热管网项目决策的时候,必须提高对投资估算工作的重视度,必须能够准确的掌握估算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第二,进一步加强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从而能够合理利用成本,全过程的进行监控才有意义。第三,一体化管理施工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综合考虑国家相关制度,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控制过程造价,以全过程造价监控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起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需要加大对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造价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个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加强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的沟通,从设计阶段就进行造价控制的工作,一直延续到工程结束,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监督相关人员认真工作,防止出现工程违法问题,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3.5、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提高造价管理水平,需要不断的完善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完善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在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有序的市场机制下进行,才能顺利实施和落到实处。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作为较为专业的造价管理专业,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提高规范化程度。
3.6、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力度
进行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造价管理工作呈现不稳定的特征,所以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供热管网工程的预算需要非常的准确,为能够进一步的准确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打下基础。其次,决策阶段,做好投资估算工作,认真细致分析造价工程有关文件的可行性。最后,在工程竣工阶段,需要做好整个过程的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加强对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监督,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供热企业的发展,使得供热企业能够通过造价管理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进行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提高造价管理意识,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供热管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供热企业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辉煌是耸立在巨大的消耗与浪费之上的。建筑业消耗着世界上40%的能源和原材料,相比其他行业,它的效率十分的底下。
2BIM
2.1BIM的定义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设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技术。它是从CAD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更加的宽泛,直观,把人们的视觉从二维带入三维的世界,甚至可以发展成4D、5D的模式。
2.2BI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BIM的国内应用现状
在我国BIM技术最早应用于香港并于2009年成立了香港BIM协会。当时在大陆,大部分的行内人士都只是听说过BIM,相当的一部分人还认为BIM是一种软件。此后,BIM技术开始在中国大陆发展,成为中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逐渐的被应用于科研院校、设计院、施工单位、地产商等建设行业相关机构。部分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处于观望状态。
2.2.2BIM的国外应用现状
BIM最早从美国发展起来,后逐渐的传入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目前BIM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美国的威斯康辛州在2009年7月成为第一个在新型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使用BIM结束的州政府;2009年8月,德克萨斯州开始应用BIM技术并计划发展详细的BIM标准;2010年9月,俄亥俄州颁布了BIM协议。BIM技术发展迅速,而且国外的研究也不仅仅如国内一样停留在建筑项目之上,而是开始研究BIM本身的作用。研究的主要方面是BIM应用对组织的影响、BIM应用的优化路径、BIM理论框架的改进以及BIM效能测度的研究等等方面。
3建筑节能
3.1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3%;高能耗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我国目前有近400亿平方米以上的高能耗建筑,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品能源消耗已达3.76亿吨标准煤,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的25%,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而我国的建筑节能状况落后,节能水平、相关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等这些都加剧了我国的能源危机。
3.2BIM技术在建筑节能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节能分析时,ANSYS、CFD等一些软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分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而BIM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型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软件所带来的问题。在建筑设计阶段由设计人员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数据共享减少综合多方面因素优化设计,重复修改所浪费的人力物力,缩短设计时间,同样的设计阶段利用BIM的能耗分析功能,进行节能优化;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建立模型,提前演绎为实际操作中控制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在暖通工程以及线路的安装阶段运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提前模拟进行碰撞试验,避免重复问题,减少检修程序;运营维护阶段提供空间管理、设施管理、隐蔽工程管理、应急管理、节能减排管理(此阶段管理合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等等。
3.3BIM在建筑节能技术上的应用
资源匮乏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尽管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再多的资源平均在每个人身上也就少得可怜了。近年来建筑业逐渐成为三大能耗产业之一,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还多,且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控制建筑能耗,在BIM基础上发展节能技术对于降低整个社会的能耗很有帮助。建筑节能主要应用于建筑护结构、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节能技术等三个方面。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在BIM中进行热工分析,材料转换、墙体的厚度、屋面形式、门窗材料类型等都可以在设计阶段转换;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在BIM中进行碰撞模拟实验,为施工阶段做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损失,而且在可以进行新型的设计尝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节能技术在BIM中,如房屋在不同的角度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地热能丰富地区的冬季取暖,利用风能为单个建筑物发电减少火力发电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在沿海地区使用潮汐能以及雨水的房屋形式等等。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是建筑业降低能耗,利用可再生能源不能能够减少化石资源的使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源。
4展望与结语
4.1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而BIM技术为建筑行业所带来的信息化时代,对建筑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都能实现全面的实施管理与信息共享。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信息管理不完善的漏洞,在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为建筑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而对于建筑节能方面,有BIM技术的加入,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都方面都可以降低能耗,不仅可以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在节能的建筑设计、护结构、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建筑设备的节能以及建筑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控制方面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做更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