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8: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成为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理论,是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模式和操作路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循环经济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据有关专家考证,“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波尔丁将循环经济定义为: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基础、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有重大区别。
传统经济模式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高强度开采和利用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对资源的利用表现为“三高一低”,即资源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在早期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以及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较强,所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凸显。但是后来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使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使人类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由于对资源、环境容量有限性认识不足,为此,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等,使人类自身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遭到大自然无声而有力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目标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用较少的资源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就是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再利用原则针对的是使用过程,目标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垃圾。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扩大产品的用途。资源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目标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也就是说循环经济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在这种循环流程中,实现了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从而达到了“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世纪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稀缺的根本出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从总量上来看,中国的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居世界第五十三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我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测算,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我国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并且,我国资源利用率也不高,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的方式使用资源,是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所以,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充分实现各类资源的内在价值,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严重局面。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治本之策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缓解资源稀缺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既面临着资源供给的压力,又面临着环境污染的挑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据中国科学院测算,2003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全国GDP的15%;因能源消耗过快引起的环境污染加剧,2004年,我国用煤19.5亿吨,CO2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S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酸雨面积达30%~40%。循环经济的初端治理模式,是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输出端的治理模式是对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治理。循环经济的这种治理模式,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大降低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所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从而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
3.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还要实现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四个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如果我国继续按照传统经济模式发展经济,不仅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由于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加快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是:
1.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广泛参与行为。为此,要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加大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公众支持和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提倡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浪费,鼓励耐久产品的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家园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营造节约、环保和循环的经济文明。
2.完善我国法律制度
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障循环经济在法制化、规范化的框架下健康发展。我国已制定了若干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但从总体上看,法制建设还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目前,在加快做好《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的同时,还应着手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机电产品绿色再制造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撑的同时,还要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以保证已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得以贯彻执行,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依靠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作保障,还必须强调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发展的制约,主要是由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三分之二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200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仅列世界第二十八位,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没有先进技术,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0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解决粮食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步入以化石能源投入和机械化生产为主导的“石油农业”生产。石油农业依靠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塑料薄膜等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2]。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农机具、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消纳,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3-7]。
为此,人们开始尝试探索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循环经济理论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Boulding)的“宇宙飞船理论”。“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名词,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W.Pearce和R.K.Turner于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9-10],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形式之一,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增加物质在农业系统中的循环再生利用和能量多级使用,得到更好更多的农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载体和实践模式是循环农业[11],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联系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受到了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提出“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力求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循环农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12]。自2010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梯度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在简述循环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以欧盟、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玛雅农场为代表的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思路方法和核心内容;以《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实践。
寄望为制定现代农业规划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1.1以欧盟为代表的综合型循环农业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主要目标是限制化学品投入,强调使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态产品,追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统一。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尤以德国为典型。
为了发展综合型循环农业,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化肥施用量限制、废弃物排放控制、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污染处罚,另外还倡导农牧业相结合、作物轮作、少耕免耕、再生资源开发等。在农业生产环节提倡清洁生产,严格限制投入品种类及数量,尤其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措施有: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杀虫剂、除草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蚀质保持地力;采用作物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根据牧场承载力核准养畜量,鼓励使用天然饲料;禁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选育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制取燃料乙醇、甲烷等,替代化石能源;实行农产品统一的生态标识认证措施。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农产品信任度和透明度,实现了有机农产品优质优价。
1.2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型循环农业美国是最早倡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主要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突出特点是引入高新技术,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建立一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美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方法是将高新技术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构建先进农业技术体系,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减量投入,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高技术型循环农业模式依靠高新技术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调精准管理,科学配方施肥,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高效施肥、灌溉以及节水等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保证了美国传统循环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美国农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对不同土层的土壤特性、水分、养分等情况进行定点定时测定和记录,并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气象资料等对补给量进行计算,做到了按需投入。美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现了高新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作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益、低投入和减少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拓展了循环农业的外延。
1.3以日本为代表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环保型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护产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产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其突出特点是生态环保。主要做法包括控制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地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使之适应盐碱地、荒漠和生态敏感区耕作,增加耕地面积,弥补耕地短缺。
在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协调资源系统关系、兼顾部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日本注重强调农业系统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各部门所包含的资源系统关系的协调,并考虑比例结构与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的统一,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此外,对国土范围内的林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发挥森林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保护绿色资源。为了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日本还建立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长期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1.4具有菲律宾特色的玛雅农场循环农业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比较早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也是发展场区范围内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
在场区范围内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全部处理的目标。主要做法是在场区范围内建设麸皮养鱼、肉食加工、沼气生产、有机肥还田以及粮食生产等的完整的循环产业体系[13]。具体方法是利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废弃面粉厂,回收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建立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再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取塘水、塘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通过发展场区农业循环经济,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形成了农林牧副渔生产良性循环的场区性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1.5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可知,在现代农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状况和科技水平,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发展道路。首先,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如美国主要依靠其掌握的高新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资源替代,把高新技术引入农业循环经济之中。再如,德国土地资源短缺,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但稀缺,所以其农业发展走的是综合发展之路,通过提升现有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效益也得到提高。
第二,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循环,其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科学技术在作物新品种开发、农业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明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如美国通过高科技手段来降低对资源的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而且在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积极作用,如日本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第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经济、法律及人文文化等整体协调。2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科学规划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农业规划应充分遵循循环经济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产业与农业争地、争水、争能源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利用效率问题更加突出。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现代农业规划,就是要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之中,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14]。不仅要强调区域或园区内经济、生产、资源环境、社会和技术5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而且要改变传统农业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和大量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的增长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的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链接、废弃物循环和绿色消费。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应包括清洁生产、“零”排放、“三生四产”和全生命周期评价等。
2.1清洁生产理论
“清洁生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源头、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循环经济的载体[15]。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产品流通、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关注生态效益,要求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资料,如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质能源等,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和危害[16-17]。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杜绝或减少污染物,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工艺路线,尽可能减少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以达到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清洁生产不但关注生态效益,同时强调经济效益,应体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零”排放理论
“零”排放理论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成熟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大气、水和土壤遗留废弃物。
农业生产的“零”排放并非绝对不排放,而是把原有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化为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循环到生产过程中再利用,实现生产链系统的循环,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系统外的排放。
2.3“三生四产”理论
“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活动、最终目标和保障,三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保障,生产是可持续的物质基础、生态是保障、生活是长远目标和检验标准,任何一个目标失衡,都将影响其他目标的实现[18]。“产前、产中、产后、产地”,简称“四产”,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完整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物质基础,产前、产中、产后环环紧扣,协调一致,才可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产地环境是建立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产地环境系统实现调控、保护与生态涵养,方可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从过程实现清洁生产,效果达到“零”排放,才可融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一个产业,可持续运行。将“三生四产”理论纳入现代农业规划,就是在农业产业过程中应考虑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前、产中和产后,还要重视产地环境系统调控,适时修复产地环境和增强耕地地力,倡导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划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限制生产区,实现实时监控,并建立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和矫治措施;同时,还应以肥沃土壤,使用优质高效肥料,营造安全、洁净环境为核心,全面保障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
2.4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全生命周期评价”原理在循环农业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之初就充分考虑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循环农业又被称为是“从摇篮到摇篮”的过程[19]。在现代农业规划中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就是对一种农产品从产地开始、直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的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考量其经济、环境、能量效益,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农产品生产系统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比较,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20]。
3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思路方法与核心内容3.1思路方法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规划现代农业,就是要掌握好2个原理,运用好3种资源,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
第一,掌握好2个原理,即物质能量循环和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在规划现代农业过程中,按照物质转化守衡定律和能量流动逐级耗散规律,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功能,促进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转化循环,有效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加工下脚料等,实现最佳生产、最大效益、最适度消费和最少废弃。第二,利用好3种资源。自然生物界由3类生物组成,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充分开发利用好动植物资源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微生物资源的分解还原功能,构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一是农业生产清洁化,包括清洁投入(清洁的原料、清洁的能源)、清洁产出(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农产品)和清洁生产(使用无毒无害化肥、农药等)。二是产业内部资源利用梯度化。合理安排产业内部的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空间结构,尽可能地减少水、肥、土、药等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产业间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在相关产业间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互惠互利关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农产品消费理性化。引导消费者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的消费档次、产品种类和品牌,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引导产品种类调整、组织管理方式和技术工艺改进,促进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结构性、泡沫性资源浪费。
3.2核心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循环结构、农业产业链和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3.2.1农业循环结构
现代农业规划中农业循环结构包括3个:第一,产业链循环结构。主要是指某一种农产品自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防控,做到源头控制、中间处理、末端循环,使污染物排放量最小。第二,农业行业内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行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交换,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立体种植、立体养殖以及农产品生态加工等都是典型的发展模式。第三,农业行业外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水稻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
3.2.2农业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及生态加工业之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如以蔗田种植业系统、制糖加工业系统、酒精酿造业系统、造纸业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通过盘活、优化、提升、扩张等步骤,建设制糖生态产业链,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
3.2.3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态技术体系。通过运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在生态产业区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等,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及清洁生产的控制指标等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最后,以这些生态技术为支撑,构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和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生态产业园区。
4案例分析
4.1《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黑龙江省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30km。地理坐标处于N45°08′~45°43′,E125°41′~126°42′之间。东、东南与阿城、五常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为邻;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相望;东北紧靠哈尔滨市区。规划范围:双城市所辖9镇15乡,东西长85km,南北宽65km,全境域总面积3112.3km2。根据双城市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将形成“1核4区10带”的格局。“1核”是指以新兴乡“中国双城有机瓜菜批发市场为核心作为生态循环农业产品物流中心;“4区”是指沿江河生态保护区、中部生态加工业集约开发区、东部高效生态农业区、西部南部生态农业优势区;“10带”是指有机玉米产业带、有机水稻产业带、有机杂粮产业带、有机蔬菜产业带、有机两瓜产业带、有机奶牛产业带、有机肉牛产业带、有机生猪产业带、有机肉鸭产业带、有机蛋鸡产业带。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4.2双城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
该规划中确定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极具双城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主导产业明确,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发展格局。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以实施有机肥项目为切入点,建设有机玉米、有机水稻、有机杂粮及有机瓜菜等有机种植示范基地;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为核心,建设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有机家禽等有机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沼气和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优化农业系统内部结构,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加强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有机农产品附加值;健全有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创建双城有机农产品品牌,扩大有机农产品出口能力,打造国家级新型食品工业基地和亚洲食品产业城。如图1所示。
4.2.1各个产业之间循环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农业循环结构,即产业之间的循环、产业内部的循环以及产业各层次之间交换。在规划中,设计了有机种植业、有机养殖业、有机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产业构成循环结构。规划期内,有机种植业达到3万hm2,以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养分生产有机玉米、水稻、瓜果蔬菜等有机食品原料,附带产生农作物秸秆、瓜秧、蔬菜剩余物等废弃物资源。有机食品原料进入农产品加工产业,一部分进入食品市场,一部分生产为饲料产品循环到有机养殖业之中,进而形成畜产品,畜禽粪便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有机肥又回到有机种植业产业内,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另外,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废弃物也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有机肥,也可回到有机种植业之内,也形成一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在该规划设计中,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能够形成多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关系,进而在农业产业系统内充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2.2各子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链
在该规划中,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包括各个子产业形成网状的农业产业链。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根据有机玉米种植规模,测算有机饲料量(包括玉米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确定发展有机奶牛达到6万头、有机肉牛6.5万头、有机生猪45万头,有机蛋鸡达到300万只,有机肉鸭达到180万只。
有机肉牛和有机奶牛养殖规模约占整个奶牛与肉牛产业的10%~15%,有机生猪和家禽养殖规模约占生猪与家禽产业的15%~20%。把双城建成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及有机家禽的示范、生产基地。有机种植业产出的玉米秸秆用于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可供应到加工业的工业锅炉,也可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另外,有机玉米秸秆可作为生产青贮饲料的原料,满足有机奶牛、肉牛业生产的饲料需求,有机奶牛、肉牛业的粪便可作为沼气和有机肥原料,满足下游农村生产与生活用能和有机种植业肥料需求。
构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4.2.3在规划区域内构建农业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在双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中专门突出了生态技术的支撑作用,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设计了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作为生态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3双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在规划中,双城市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适度集中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发展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生物有机肥、秸秆饲料等,形成产业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同时,满足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业生产用肥需求,保护产地生态环境。规划期内,双城市域内每年预计产生农作物秸秆265万t,根据各个乡镇区域范围内土壤肥力、养殖规模以及农村炊事采暖需求情况,分别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实现秸秆还田量达49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130万t/a,分布在10个乡镇;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达86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满足双城市种植业肥料、养殖业饲料和部分农村用能等需求,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化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循环经济逐渐被我国认可和引用,相比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显示了自身的优越性,因此,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对循环经济理论上进行新的探求。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