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8: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体育课堂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

篇1

在多年的初中体育老师的任职工作中,我对体育课堂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老师的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各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风气的形成!现在就如何把体育课堂管理成纪律严明、班风良好、充满温馨的体育课堂大家庭,谈谈我的经验,我的心得体会!

一:体育老师做好表率,平等对待学生

体育老师是体育课堂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信服,就必须做好表率。初中体育老师的教学对象是6—12岁的初中生,初中时期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一种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需要体育老师的指引、监督和管理。在这个时期,学生们会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好奇心强,容易染上不好的习惯。所以,在平时,体育老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体育老师要说到做到,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切不可言而无信。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靠的并不是所谓的严厉,不是让生惧怕,而是让学生真正的信服!体育老师要做好表率,就要有自己的个人魅力,要有一定的学识,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幽默感,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体育老师要注意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得体大方,因为很可能随时都会有学生注意到,稍不慎就会给学生一个不良的发展方向。再者,体育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以单凭学生成绩的好坏,平时是否听话,是否遵守学校的纪律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也许某位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他工作起来很认真,平时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也许某位学生成绩很优秀,但是却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没有同情心等待。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去慢慢、细细的了解,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看低家里比较贫困的学生,关心留守儿童,像慈父慈母一般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对于问题学生,体育老师要积极有耐心地引导其回归正途。体育课堂是由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构成,体育老师只有做好表率,平等对待学生,才能够优化个体,促进体育课堂的向前发展!

二:体育老师施教,抓好平时点滴

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岁定八十”,就是在事物在事物的初始发展状态,就能预知事物的发展未来。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如果在学生年幼的时候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么其发展前途则会显现黑暗。因此,体育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许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可以经常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开展对时事的探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会对时事的分析,学习其中的进步之处,对不好的行为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等等。在平时,体育老师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不能让学生到网吧去,甚至夜不归宿等。要从小事抓起,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体育课堂小帮手,鼓励全民共同管理

“体育课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每一位学生心中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理念。过去传统的认为体育老师是一班之主,体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必须遵守不得违抗,是不对的。现在,管理讲究民主,讲究集体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协助体育老师管理体育课堂。班干队伍的建成,可以由同学们推选,也可以由体育老师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的工作能力较强,思想品德比较好的同学组成,并且,体育老师要积极培养更多同学,让其具备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这不仅有利于体育课堂的管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堂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体育老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鼓励他们大胆地干,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让他们设计体育课堂活动,维护体育课堂秩序,在学生们在处理班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增加一分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班上班规的规定,不能仅由体育老师说了算,让同学们自己去讨论,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家都能遵守的准则,更有利于体育课堂管理。

篇2

1、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认识。(1)现在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他们意志品质较弱,对难度稍微大点的运动项目,没信心,缺乏尝试的勇气,更不用说拼搏精神了;(2)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比如较胖、瘦弱、多病等有时完不成老师规定的任务,老师又没给另外安排合适的任务,于是无所事事的他们就开始违纪,影响老师上课;(3)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认识,以为体育课就是玩的课,不重要,当然也就认为体育课上学的东西也不重要,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训练。

2、教学陈旧、内容单一。首先,因教学内容陈旧,难易不适度,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其次;运动器械太少又旧,场地不规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责任心不强,情绪不佳,上课方式单调、枯燥、没有新意。

3、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及领导都片面的认为它不重要,造成体育课经常被语、数、外挪用。即便有的体育老师想认真进行体育教学,但其由于经常被挤占,这样一来连课时都得不到保障,让体育教师也逐渐失去了上好体育课的信心,就更谈不上去了解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来提高教学质量了。此外,受市场经济的辐射影响,一些体育老师没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学上,加之学校对体育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体育老师教学上松懈,放松了对学生的常规要求。

二、体育课堂管理的实施

1、以教学主体为基础,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要以教学主体为基础,了解学生思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身体特点的分析与掌握。同时注重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与身体特点的掌握,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计实现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提高。此外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运动量的计算,以此实现科学的体育运动锻炼,实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避免运动损伤等情况的发生。

2、体育学习目的的明确性,为了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学生体育学习目标与目的的强化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基础,进行体育学习与训练。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加强常规管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积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课前认真检查,课中提醒,课后反思,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课中注意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妥善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学生的间的冲突,把矛盾最小化。

3、教学方法的优化,针对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针对性、教学趣味性实现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我们应要注重教学趣味性与多样性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实践演示与游戏活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多种方式方法的运用,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与基础训练上的枯燥。通过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培养自身的体育爱好兴趣,促进我国人口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篇3

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了解”、“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历史科学是在指导下,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历史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问题不断赋予了新的阐释。由于依托于历史科学,历史知识教学还要注意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科学的、符合时展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二、创设丰富的情境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倡导情境的创设,因为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的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运用文本插图教学,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效果 转贴于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视觉感官欣赏的需要,帮助学生把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通过插图进行轻松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而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

例如,在“商鞅变法”教学中,商鞅舌战图是反映该变法艰辛的最好实例。对此,笔者认为,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进而联系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问题,以起到追古思今的作用。

篇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下面我谈一谈对物理教学实践的一些认识。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与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照相机与眼睛?摇视力的矫正》一节时,我提问:“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我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由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的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我在课上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放在盛水的碗底的硬币,有什么发现?同学们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体验到眼睛“受骗了”。科学探究的七要素,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再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我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首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马上答出:35℃到42℃。这个提问我们也常常称为问题,但它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一看便知。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它们有哪些区别?这个提问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甚至讨论才能回答得比较全面。其次,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例学习声音的产生时,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很浓,都会思索为什么喇叭响起来,小人会跳起舞来。最后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出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所带火种丢失,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仍然寒风刺骨,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学生很活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我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并进一步提问:“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最后得出的方法有: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等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放飞学生思维与想象的翅膀。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智力会得到开发,能力会得到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篇5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自《大教学论》问世以来,课堂管理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从早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管理模式到后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教材、教师、学生的三元模式,以及越来越多的关于课堂管理的著作和研究的出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管理对于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英语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大背景的改变,学生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使得原有的英语课堂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代课堂的需求,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课堂管理中的问题

(一)课堂环境

1.教室布置。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室英语学习氛围的布置不满意。课堂里面很少能看见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事物、书籍、装饰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语言环境中综合使用这一语言的能力。脱离了一定的环境,学生难以很快将自身融入英语使用的氛围中,使得英语的使用变得难为情和尴尬。所以,在课堂中,有些学生明明可以或多或少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他们有时候会选择闭口沉默。

2.座位安排。传统的课堂里学生的座椅是固定的,每个学生坐在相应的座位上。在笔者所任教的中学,上英语课时,很少看见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或座位,几乎都是每人一个座位。而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学生的座位放置相对随意和自由,英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选择自己理想的组员或者搭档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师生关系

1.学生惧怕或不屑教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学生内心比较惧怕这门学科。很多学生由于没能学好这门学科成绩低下,上课害怕老师提问,产生紧张慌乱、注意力不集中的情绪问题。上课的时候有的甚至都不敢抬头看着老师,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看见英语老师也很畏惧。有的学生因为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扰乱课堂秩序,对老师表现出不屑的态度。

2.课堂上学生主体性不突出。传统师道尊严型师生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感,学生觉得老师难以亲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唱主角,发号施令,监督惩罚,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教师心理上会更偏向于学学习成绩优秀的、认真听话积极活跃的学生,而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则得不到充分的关注。这些师生关系中的不平等,阻碍了开放性、创造性、生动性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影响了学生自信、自主个性的形成。

(三)组织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和实际使用的。英语教师应该是英语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确保英语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学生创设探索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教学的美感艺术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投入进教学活动中。所以,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工具、手段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而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英语教学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如教学只限于教室内部,没有空间的拓展,只是针对做题和考试,没有很好地结合生活。教学材料限于课本,没有充分借助课堂以外的资源。教学评价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工具手段传统,没有很好地结合网络媒体等介质吸引学生。教师缺乏个人魅力,学生心理上不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改进策略

(一)构建和谐英语课堂环境

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我们可以在教室中开辟英语学习角,张贴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图片,英语活动,表演时的照片,世界地图,英文电影的海报等,也可以结合英语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装扮教室。比如当学生学习关于万圣节的那一单元课文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用南瓜灯、糖果、面具等万圣节中出现的东西布置。一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自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英语课堂中需要他们掌握的知识。同时,在这样有节日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然地表现和进行英语会话表达,不会感觉尴尬或紧张,从而减少学习压力。在座位安排上可以打破常规的横排竖排的布置,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在小组活动、讨论时适当走动,这样课堂就不会显得呆板,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融洽师生关系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老师是每一位学生应该做的。但是,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也是管理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等。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不必认为老师高高在上不可亲近,学生也要对自己有正确角色认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推进的。学生要有自主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一味高压政策、发号施令、监督惩罚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地听从教师的指挥安排。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与他们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激励与引导相结合,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平等、民主、和谐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三)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1.丰富课堂形式。充分把握英语学科的特点,将语言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立足点,联系课堂内外有利于英语教学的任何有利因素,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将英语教学拓宽到活动中。例如,教授慈善和服装相关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慈善活动,通过制作英文海报宣传,举行英语慈善时装表演,依托课本,结合实际活动,让学生认识学习掌握积累相关英语知识,学会交流使用。

2.结合课外资源和网络媒体设施。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拓宽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网上的优秀教学课程,也可以介绍诸如BBC,VOA,YouTube,播客等给学生,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声、光、电等多媒体在课堂上的结合使用,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教师控制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一起配合互动。如讲授“Mars”一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火星的纪录片或电影,结合课文,一步步向学生展示课文中要求掌握的英语知识。学生可以动用视觉、听觉多维度感官一起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配合优秀的微课,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

3.提升英语教师个人魅力。学生只有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才能学好这门课。有的老师教学经验、专业水平首屈一指,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上课没精打采,上课老师提问学生底下闷声不响。通俗来说,这位老师不对学生的口味。有魅力的老师就像明星,要让学生像追星一样追着,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他的课。如何才能成为有魅力的英语老师?学生普遍反映他们喜欢的老师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如英语专业方面过硬,有幽默感,有亲和力,外向活泼,模仿力强,善于表扬发现学生的长处,能够激励学生,与时俱进,不古板等。只有老师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乐意接受你的教育,跟随你的引导。

本文以初中英语日常课堂管理作为切入点,针对课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建议和解决方法,希望能给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6

1.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所采用的仍是传统模式

我国各初中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道德、能力、体育方面的考察力度,这是我国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而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模式也是如此。其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无法与时展的脚步一致,而致使初中语文教育无法正常得到展开,无法取得相应的预期结果;学生课堂效率低,对于语文的兴趣不浓,这对于我国而言是严重的一个现象;教师教课内容乏味以及管理实施力度不强,因此,其的发展较为缓慢,易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对于我国稳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认识错误

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缺乏详细的了解,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对此进行看待,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课堂管理是一项教师完全控制的模式,而其主要作用是使教师上课时受到的干扰减少,保证上课的顺利进展,而没有考虑具体的效果,这种错误的概念导致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发展受到进一步的约束和限制。

3.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形式单一以及课堂环境欠缺

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即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时间过长以及控制过度,采用完全强制性的管理,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这会使得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骤减。这对于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的初中生而言,易产生语文课乃至中国文化较为无聊的观念,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以及继承都极为不利。

二、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发展的对策

1.宣传新课程管理模式,推广其使用范围

对新课程下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宣传,主要宣传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主要的应用方式,使各学校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明白初中语文课堂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无法得到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下降,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及时的提高,最后容易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此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各初中会对此引起重视,从而达到新管理模式的广泛使用,从而到达所期望的目标。

2.改变教师的认识和观念,制定相关的规定

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学校需要要求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尽快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学校也需制定相关的规定,主要是对教师在语文课授业中的学生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较为灵活的测试,其中不单单包括书本的知识,还应包括对教师平时的教课进行突击检查等进行全面的评分,最后根据评分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正措施。如出现学生满意度低,授课管理中绝对掌控等情况则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以及一定的培训,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能够向前进一大步。

篇7

一、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现状

1. 学生学习效率低,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语文的课堂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管理上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学生学习效率低,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兴趣匮乏。九年的义务教育使学生的心里背上包袱,对学习失去兴趣,总是站在老师的对立面看待问题。

2. 由于城乡差距导致的落后

一者由于农村学生由于本身生活环境限制,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没有城市孩子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力上存在限制。二者由于农村教学设施硬件条件的限制,多媒体等电子化教学仪器的缺乏,使课堂不能生动具体,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落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中仍沿袭着传统讲课教学模式,不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教学不生动形象,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练习题和作业本上,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

2. 日常授课与公开课明显不一,教师在讲授公开课前会花很多时间精心准备演练,而平时的教学管理与在公开课上的管理明显不一致。导致在面临教育质量检查时的情况和真正的实际教学质量情况完全不一致。而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学生由于授课时间节奏和授课效率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效果亦不理想。

3. 教学效果评估缺乏有效手段,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评估仅仅是通过语文试卷考试的分数来评估。这也是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语言的变化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语言的应用艺术是有许多形式的,甚至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表达。这就使得目前的试卷评估模式不能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学的效果。

4. 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低,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较城市教师较低。而且由于城乡差距,教室、办公环境等都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部分农村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应付工作或者没有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

三、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 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结合故事情节演绎或话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方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学生在真实的课文故事体验中得到自己的领悟理解。真正有感而发理解教学内容。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理论问题。不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能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掌握知识。

2. 不搞形式主义的公开课讲授,汲取公开课和平时教学的相互优点,发挥教学应有的手段和方法,尽量利用现有的媒体电子设备等,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以教育学生为基本点出发,而不是以迎合教学检查为出发点。真正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不搞形式主义的做课排练,把日常讲学中的每一堂课都当成公开课。用心做好每一次教学内容安排。

3. 可以通过小组评比等形式组织不同的作文竞赛、诗歌竞赛、剧情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效果和体会。将此部分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总分,而不仅仅凭据试卷分数评价学生优劣。这样会极大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也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丰富学生课堂内容,延伸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能更多的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允许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不阻碍学生的思路和言路。不把课堂当成带着枷锁的任务,而是自我演绎的舞台。享受学习,享受课堂。

篇8

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地组织、提出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思考、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将它运用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问题过于“封闭式”

提问“封闭式”,指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局限在某个特定的方向范围,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封闭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与之相反的是“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蕴含创新精神,没有固定模式的答案,学生能在此类问题引导下大胆思索,打开思维,这也是当今教育所一直倡导的精神。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性、批判性的学科,它强调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学工作者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应该选取“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提问方式单一,无法进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课堂不仅仅是记载知识的渠道,更是与教师共同探究、学生进行实际体验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们应该着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索中构建一个互赢的良好平台。在物理课堂提问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让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地提出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让学生阅读完课本后,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引发学生对物理的有效思考。

3.教师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精心准备课堂中的问题,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浅显,会使得学生以为物理很好学,激发不起学生的挑战性;如果太高深,会致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云里雾里,丧失对物理这门科目的兴趣,从而无法掌握课本中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充分地注意到问题的难易程度。

4.一味传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相当关键,拥有好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学会将物理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思考、运用。教师在初中就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将有利于学生的一生。教学工作者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而是要着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导学生将环境与个人结合,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合。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多种形式

初中生有其本身独特的个性,它已经脱离了小学生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尚在启蒙阶段的特点,却还未形成高中生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要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易被初中生接受的提问形式。

1.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教材结合进行提问

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应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最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教条式的物理知识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这样其在生活中的渗透就能大大地引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关注,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个章节学习后的单元总结复习中,将课本中的例子与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发挥了教育的实质性作用,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2.进行多种层面的比较式提问

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整合初中物理教材,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进行一个对比,让学生来比较异同之处,再找出其独特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创新。

3.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争论”

学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即课堂提问下所引发的争论往往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透过这样的经验看法,我们可以有目的性地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争论的问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引发对物理知识强烈的思考,澄清一些平时物理学习中的错误思想,从而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发展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改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有理想、高素质、高能力的个性化人才,而很多任课教师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在授课的同时生怕自己讲解得不够全面,所以不敢对学生大胆地放手。所以笔者以为,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培训也是教师接受知识、开展学习的一种方式。时代在进步,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是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培训等,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并且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帮助教师充实其教育观念,并在教学中亲身实践。教师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视频等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

2.设置合理的提问,提高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积极锻炼学生思维。我们应从问题的类型、方式、语气、难易度等各个方面来设置提问,通过相应的情境设置,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对课堂提问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教师掌握更高超的提问技巧,设置合理化的提问。在设置提问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资质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课堂气氛来设置不同风格的问题,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置不同进度的问题。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提问技巧非一日可成,它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自身教学缺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掌握好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是成功地教学物理的关键,其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物理课堂上的提问,力争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情况,而且能够激发课堂活跃的气氛,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如何设计更加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课堂上如何设置提问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新课程的改革,大部分的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目标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提问的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比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还是以封闭式的问题居多。所谓开放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或者可以不固定、可以没有标准答案。然而封闭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或者答案是有多个的,但都是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这些教师虽然都非常地支持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在实施的策略上,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这堂课上,如果采用封闭式的问题,教师便会罗列影响液体蒸发的有限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们便会在这些选项中进行选择。如果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教师便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想什么因素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呢?学生们便会开动脑筋,开始思考各种因素。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封闭式的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开放式的问题会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见,开放式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部分教师还是作为提问的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授与交流。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以教师自己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思考,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向地面的方向落下?学生们往往听到这个问题后,会发散自己的想法,说出各式各样的答案。最后教师会说,同学们,苹果向地面的方向落下的正确答案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吸引力。

教师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开放性问题,但实际上是个水平非常低的问题。首先,教师只是问苹果下落的原因,但是没说明从哪个角度思考。其次,教师只是自己提问,但是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再次,教师这样的问题设计,很难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与效果。

二、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1.对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调整

若要改变上述的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教师改变其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若要使教师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则需要调整改变我国目前的教师培训模式。现在的教师培训模式大多是请专家,办讲座,专家在台上讲对新课程的解读,教师在下面听和记。通过一两次类似这样的教师培训,便要让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试问,怎么可能呢?教师要想真正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仅仅靠理论的灌输是不够的,更多的工作是应该在课程操作方面给予教师指导,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理念的感悟,逐步积累理念与实践的经验,以达到掌握新的理念及方法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培训,应该在实践培训方面多予以指导。

2.加强对问题界定的辅导

相对于过去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提问能力这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提高了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对问题可以进行界定,要明确什么问题是高水平的,什么问题是低水平的,什么是可探讨的,什么是不可探讨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加强对这一方面内容的辅导。例如,对于可探讨与不可探讨问题的三种类型的理解的辅导;对于高水平问题的特征的理解的辅导;对问题转换的辅导等等。在辅导时,不能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应该进行相关的训练。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理念及方法,方能达到解决上述课堂提问所存在问题的目的。

三、思考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需要每位物理教师不断地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与创新,在课堂中更加高效地应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还要给予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充分地互动。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华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巧问”活水来——浅析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六要[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50-01

本学期我有幸听到了我校张老师的一堂课《荷塘月色》,这节课运用的是“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为:1、情景导入2、教师整理归纳学生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3、学生齐读课文、感知课文4、学生4―6人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并以小组为单位,最终形成问题,由教者进行解答。5、课文拓展《想北平》,小组再次合作讨论,形成问题,学生间互相解决问题。6、课堂总结。

在整堂课中,由于教者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对教材很熟悉,所以老师能迅速且准确地回答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由学生自学课文《想北平》,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简短的自学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并不十分准确,对课文的中心也无从把握,这种看似很热闹的“课堂互动”,效果甚微。“问题教学法”对教学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学生有效和高质量的提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那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呢?

一、问题教学法定义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探究或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

由此,我们对问题教学法本身可以作这样的界定: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二、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学生“生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视具体问题而定。下面提供几种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1、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鼓励学生大胆有准备地提问。

上每一节课之前,作为教者,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既可可以避免由于课堂时间局限性带来的弊端,同时也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预习新课时,要布置相应的要求。一般而言,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这样的准备:a、熟读文本;b、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与写作风格;c、是否学过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有无相同之处?d、是否学过同一文体的其他文章,有何文体特点?e、是否学过相似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或其他写作手法的运用,请加以比较等问题,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储备为新的学习服务,

2、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积极高效地提问。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习能够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中发生,使学生情感的内部心理条件得以激发,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共鸣,自然进入“愤”、“悱”状态,即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状态。例如《荷塘月色》的导入:

一提到荷塘,出现在同学们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抑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的,荷塘在我们家乡再常见不过了,同学们,如果让你以“荷塘”为题说一段话,你打算选取那些景物来说?

(同学们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他是如何表现月下荷塘的?

教师用富于节奏与旋律优美的诗歌语言向学生传达强烈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灵;而幻灯极大地调动视听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感染下,自然会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提出有质疑的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最终的解决。

3、从文本表达的思想入手,学会提问的方法。

(1)比较法。抓住文章中相近或相对的有关内容进行联想比较.通过比较设疑,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激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讲授《边城》一文时,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虎耳草的句子,比较它们出现的场合,学生会发现虎耳草总是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再让学生联想一下虎耳草叶子的形状、花色,想想作者为什么让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学生通过分析后明白实际上作者是用“虎耳草”心形的叶子、洁白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是翠翠日思夜想的寄情物,它寄托了翠翠的缕缕情思,翠翠爱傩送,但又羞于出口,因此“虎耳草”便多次出现在翠翠纯真的爱情梦里。这种含蓄的写法真切地描摹出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通过这样的比较提问,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篇11

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但又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经周密思考就回答问题,造成答案不完整,甚至错误.对这类学生不能指责,以免挫伤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首先应肯定其优点,然后再正确引导,运用比较巧妙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有这类心理学生的提问,要设计一些需要周密思考或容易混淆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你能证明它们吗”中,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通过作底边上的中线证明结论外,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问题一提出,就有一位同学立即举手回答:“有!通过作底边上的高,利用‘HL’可以证明结果”.而这位很自信的同学回答却是错误的,但我并没有否定,而是要求全体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效果很不错.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设计阶梯问题,减小问题难度,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时,显得特别紧张、不安,其原因是这类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怕老师问到自己不能回答.对这类心理的学生,教师在提问时态度要和蔼可亲,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充分思考后再回答.对较难的问题可分成几个小问,减小难度,让学生一问一问的回答,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这样的提问训练,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提问质量.

三、设计的问题,要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回答问题,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或表达能力不强.对这类心理的学生,老师提问时,一方面要求不要过高,应设计要求不高的低层次问题,重在鼓励,树立自信心.当他们回答不准确时,老师应通过启发、点拨、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答案,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让他们循序渐进,在成绩方面提出能够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标达到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然后再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能学好的信心.使他们反复失败变为成功,在成功中认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转贴于

四、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的同学由于思想保守,学习的上进心不强,对困难估计过高,对有利的条件估计不足,不愿积极回答问题.对这类心理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备课和设计问题时,要把这类心理的学生考虑进去.在课堂提问时,多给他们回答的机会,并随时注意他们回答问题所用的知识,对回答问题的同学及时表扬,肯定他们对某些知识不仅掌握得好,而且能够灵活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之学习热情高涨.

篇12

一、前言

对于初中的历史教育来说,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是占最主要的一部分的。而随着近几年教育上的一些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但在初中历史教育的课堂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针对这些问题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1、课堂形式丰富多变

对于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保持课堂形式的灵活性和多面形,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实现多种方式的交流,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样以来对于教历史的教师来讲就需要能够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出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体验。此外丰富的课堂形式还体现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上,教学方法不仅要能够适应学生的特征,还要能够适应课程内容,以多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阔的思考空间,从而真正做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个体性

在初中历史的教育当中,在传统的方式当中往往会忽略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渐渐同化,而造成学生创造力丧失的结果,这样以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造成学生创造力的下降。因而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方面,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和个体的创造力,从而使得学生在能够学习到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和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反馈性

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教育方面教师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价值观的问题。就历史课堂而言,历史对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特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结合历史上的一些人物的特征来进行讲解和分析,同时与现实生活和价值观进行有效地结合,对于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对于历史课堂来说,教师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如果能够将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归纳和总结,制定出能够适应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历史教育来讲,历史可以很枯燥,也可以十分有趣,但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握。首先来说,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对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样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不仅如此,当人们对所听的内容感兴趣时,大脑会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记忆的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是人类的本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远古人类的章节的学习当中,大家在对远古人类不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远古人类的特征与现代人类进行对比,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在相貌上、生活习性上、居住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与现代人类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探索,这对学习历史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学生以后的后续学习也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个对比不难发现,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较为普遍的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讲,互动的模式一般是通过板书进行,偶尔会穿插提问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较为被动,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上,可以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使得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更要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课堂变得多样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适当应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进行某场战争的讲解时,可以选择一段与该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纪录片、电影等进行播放,这样不仅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得课堂更加多样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疲劳感和厌烦情绪,这样以来学习效率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3、采用与其他学科、生活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由于历史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而且历史就是真实发生的生活,因此历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不仅如此,还能够与生物、自然科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的讲授时单单讲授历史是不正确的,要能够结合其他学科和生活进行讲解。

举个例子来讲,在历史的课堂上会有涉及到许多科学发明,蒸汽机、电灯泡、电话、飞机等,这些是与物理科学密切相关的,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授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行拓展性讲解。另外,在历史课本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书法大家、绘画大家、文学巨匠等人物,在进行这些人物的讲解时必然会涉及到各个人物的作品以及作品特征,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将这些人物的作品节选出一段来讲,对于提高学生听课的趣味以及拓展学生知识的储备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及,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传授。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叙述可知,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探索出新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高势在必行。针对初中生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从学生的特征出发,积累和总结课堂经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授课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郑林.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问题[J].历史教学,200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