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8: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服饰市场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东莞市新兴街简介
(一)新兴街概况
东莞新兴街位于东莞莞城的繁华的商业中心区新风路中央,新风大厦对面,是一个以个体零售商聚集形成的服装卖场,是东莞最老的步行街之一。新兴街共有商铺126家,每家商铺面积为8-20平方米,里面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鞋帽、手袋、钱包、饰物、手表等应有尽有。新兴街因历史沿承下来,商贸繁华,来往顾客成群,是东莞人到东莞逛街的必到之处。
(二)东莞新兴街经营特色
东莞新兴街的以经营青少年服装饰品为主,其服饰新潮具有个性,款式新颖、前卫,适合青年学生。而且这里经营的的服饰都是中低档服饰,价格不高,符合学生消费需求,是青少年买衣购物的好去处。
2 东莞新兴街SWOT分析
(一)S-优势
(1)情感优势。东莞新兴街是东莞一条传统的步行街,伴随着土生土长的东莞人成长,东莞人对其有优厚的感情,在年长一辈的东莞人心中,基本上形成了"要逛街,到新兴"的思想。新兴街的名号也一个传一个地传到年轻人耳中,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东莞人,继续扮演着它的感情联系角色。
(2)顾客优势。东莞新兴街内的商铺基本上都是经营青少年服装用品的,其定位鲜明,与东莞素有"女人街"之称的另一条传统步行街--万豪街定位错开,为其锁定的明确的客源。据调查,东莞83%的青少年都到过新兴街购物。
(3)价格优势。东莞新兴街的服装价格在25元至150元之间,在整个东莞城区中价格是最低的,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青少年是没有收入的无产阶级,其消费都是父母的零花钱,而在一般的家庭里,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价格对青少年消费影响比较大,而新兴街的低价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4)商品优势。东莞新兴街的顾客是以青少年为主,因此,其服装产品具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新潮时尚,具有个性。青少年喜欢新颖,追求的是青春活力,而新兴街的服装恰恰迎合了青少年这种消费心理,其服装都是模仿电视上热播的青春偶像剧的服装特点而进货的,比较适合青少年。据调查,60%的消费者都是冲着其服装的款式而来的。
(5)货源优势。据了解,东莞新兴街93%的个体零售商的服装都是从虎门服装城进货,而莞城跟虎门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从莞城到虎门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新兴街的零售商们进货比较方便。
(二)W-劣势
(1)环境劣势。东莞新兴街是一条传统的步行街,自其建成运营起就鲜有装修,步行街内的空间比较窄,空气比较浑浊,步行街内采光不大好,光线比较昏暗,因此绝大多数商铺在大白天都要开着电灯,日常运营成本增加。
(2)零售商管理模式不适宜。东莞新兴街内的相当一部分零售商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家庭式管理在原始积累阶段是适宜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竞争的更加激烈,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服装零售商进一步上规模、大发展。
(三)O-机会
(1)服装零售市场潜力旺盛。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服装类实现零售额为102.57亿元,同比增长31.48%居民消费水平上升,中国的零售市场持续增长,在目前零售市场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国的服装零售市场潜力旺盛。
(2)中低服装消费需求大。据服装零售人士介绍,从消费需求角度出发,中低档服装市场仍承载着庞大的日常消费需要,从整体上看,中低档服装市场、中端品牌市场和中高品牌市场之间比例应该是5:3.5:1.5。可见,中低服装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大。
(3)直接消费者越来越多。中低档服装零售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主要为城市工薪阶层、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是出于消费阶层的中低部分。
(四)T-威胁
(1)受中档品牌挤压。以个体服装零售业为主要形式的中低档服装市场正处在振荡的边缘,而这一压力主要来自中档品牌的挤压和个体零售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低档服装市场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危机。
(2)西城楼商业街建成带来的冲击。现在,在离新兴街不远的西城楼,新建成一条有古香古色的西城楼商业步行街,预计在投入使用后,这条位于城市中心,集逛街购物,小吃美食、美景欣赏于一身的新步行街,对新兴街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3 结论
户外服装的兴起,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向往自然、向往户外的自由奔放的精神需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反映了市场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新的流行元素的出现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户外服装的兴起和流行,我们可以看出户外服装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国内外休闲品牌充斥整个市场的现状下,普通的休闲品牌已经很难在大牌云集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运动休闲服装市场更是被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国际运动品牌长期霸占,国内大的运动品牌也比比皆是,要想在运动休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户外产品最近几年才被国人认知,国外的大品牌也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例如哥伦比亚与NOTHFACE,国内户外品牌也才刚刚兴起,可以说在中国的市场上,户外产品的国有品牌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在探索摸索的阶段,还处于模仿抄袭国外户外品牌的阶段,其设计风格、功能性设计以及市场营销都处于探索阶段。例如国内最大的户外品牌探路者,虽然增长速度惊人,但年销售额也刚刚达到5亿人民币左右,与国外成熟品牌哥伦比亚2009年全年的12.4亿美元的收入相比有很大差距,说明国内户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仍有待挖掘。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内户外服装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如何打开户外服装市场又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简单地模仿国外大品牌户外服装的设计还是延续普通休闲装的设计理念,这也是国内各大户外服装品牌面临的问题。国内的户外品牌都在寻找突破点,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基本上都是延续了模仿国外的专业户外产品的设计,但这并不能适应国内庞大的普通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因为过于专业的户外装设计并不能完全适合平时的穿着,例如专业的户外冲锋衣是为了适应野外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其面料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性,而舒适性并不是专业户外冲锋衣的首选,功能性设计才是其考虑的第一要素。而普通的消费群体并不需要专业的功能性服装,日常上班或者休息日穿着并不能带给人们舒适的感觉,所以国内的户外品牌一直没办法打开市场,不能像美特斯邦威,或者是李宁达到年十几亿元的销售额。作为国内最大的户外品牌探路者的年销售额虽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在2010年也只达到了4.34亿元,远远落后于传统的休闲品牌。
最近几年,针织服装逐渐兴起,针织行业日益发达,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新的健康的穿着理念的兴起有很大关系,针织服装穿着舒适,比一般的梭织面料更加环保,所以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笔者认为针织户外休闲装就是户外品牌打开国内户外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敲门砖。普通的消费者在购买针织服装时,往往青睐的就是针织面料的舒适性、针织印花工艺的多样性等等方面,而传统的针织印花图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颜色单
文化理念薄弱,往往是模仿国外大的服装品牌的印花设计,没有创新,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人群的购买理念,所以我们看到穿着针织休闲服装的大都是年轻人,没有适合都市白领或者中老年消费群体的时尚的针织休闲服装,即使有的中老年人穿着针织服装,也是款式老旧,色彩单一,特别“土”气。而针织户外服装的出现恰恰能填补这项市场空白。针织户外服装的崭新的市场理念,为挺进针织服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人们听到传统的户外服概念时,脑海中往往出现电视上那些专业的户外登山镜头,而放弃了购买户外服装的欲望。但针织户外服装的出现能很好地弥补专业户外服装所存在的市场缺陷。第一,针织户外产品拥有户外服装的色彩,打破了人们头脑中传统针织衣服的色彩模式。第二,针织户外服装在款式设计上延续了专业户外服装的设计理念,只是缺少了专业户外服装的功能性,但是在穿着的舒适度上却大大提升,而户外的设计理念是在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很多设计点能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将专业户外的设计理念放到针织户外服装上,如圆领T恤、速干面料、帽衫、套头衫等都可以延续户外服装的设计,从而使户外针织产品在针织市场中异军突起,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第三,就是文化理念的设计,特别是户外的印花设计,如抽象化的自然景观等等印花图案出现在户外针织的服装上,迅速提升针织产品的品味,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打动那些从来不购买运动休闲针织服装的成熟消费者,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而成熟消费者正是指年龄在30-60岁之间,具有巨大购买力的消费群体,这批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衣服的品味,既能显得自己成熟稳重,又要在稳重中带有时尚与与众不同的感觉,而针织户外的文化理念恰恰能打动这批具有巨大购买力的消费群体,从而达到针织户外服装销售额的巨大提升。其次,针织户外服装存在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就是那些常年在高级写字间的都市白领,他们由于工作原因,长期被困在钢筋水泥的笼子里,加之工作的压力,所以特别渴望自由和大自然,而针织户外产品的出现恰恰能满足这部分人的心里需求,针织户外服装既能在上班时穿着,在一片西装革履中超脱自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更能在节假日出游时穿着,给人以心怡盎然,畅飞自由的感觉。
综上所述,无论从当下休闲服装的市场行情分析,还是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以及潜在的消费群体分析,针织户外服装无疑在未来的户外休闲乃至于整个休闲服装市场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这种潜力,如何将更加人文化的设计理念赋予针织户外服装,只有这样,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针织户外产品不仅能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异军突起,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主力军。
由于2012年夏季、秋季复合肥价格一直持续下滑,因此在秋季复合肥的销售中,经销商都抱着宁缺勿剩的谨慎操作方式,市场上没有库存及剩货,清理的非常彻底。因此近期全国的经销商自企业较大幅度降级或出台政策后开始冬储,冬储的积极性较高,据笔者了解当前大的复合肥企业近期收款都不错,企业生产装置也逐步开起来,目前整体复合肥生产企业开工率有所提高。
其次,生产复合肥的主要原料价格基本处于底部稳定。
尿素当前的价格中原稳定在1900元/吨左右,普遍认为1850元基本是底部,目前由于前期渠道上没货,受工业需求及冬季煤炭价格上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影响,预计短期内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磷矿石:由于磷矿石被少数资源企业垄断,很多的矿石冬季停止开采,磷矿石价格稳定略显紧张,目前30品位的磷矿石车板价稳定在550元/吨左右。
硫磺:国内硫磺港口库存为170万吨,有一大部分是企业自用。硫磺港口价格稳定在1400元/吨左右,硫磺贸易商由于亏损较大惜售心理增强,预计后市价格下滑空间不大。
钾肥:目前看港口钾肥库存大概在160万吨,再加上边贸及国产钾肥、社会库存大概总量300多万吨。钾肥稳定在60%,红钾港口价2550元/吨左右,硫酸钾到站价稳定在2900元/吨左右,目前价格稳定,国际钾肥大合同价格估计近期不会达成。
磷酸一铵:目前国内一铵市场受复合肥开工率提升的影响,现55%粉铵到站报价2400元/吨左右,较为稳定,磷酸一铵的价格也已到了成本的边缘。
服务市场是指提供劳务和服务场所及设施,不涉及或甚少涉及物质产品的交换的市场形式。传统的服务市场是狭义概念,即指生活服务的经营场所和领域。主要指旅社、洗染、照相、饮食和服务性手工业所形成的市场。现代服务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涉及的行业不仅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各行各业,而且包括物质产品交换过程中伴生的服务交换活动。现代服务市场所涉及的服务业的范围包括下述方面: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个人服务业、企业服务、教育慈善事业、各种修理服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和其他各种专业性或特殊性的服务行业。
一、服务市场的运行特点及发展趋势
1.服务市场运行的特点。服务市场或称服务产品市场,是服务产品交换关系的集合。它既是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商品市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条件或经济环境。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服务市场伴随着商品市场而存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服务市场迅猛拓展,成为独立于实物商品市场之外的有机部分,并充当市场体系中具有生命活力的组成因素。
服务市场运行中的 供求机制有别于商品市场。其突出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与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难以暴露,只有在矛盾相当尖锐激化的时候才反映出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大注意也不太关心服务市场的供求关系,这表明服务市场的供求弹性大,服务市场运行的自由度高。例如海港由于泊位少,装卸能力不足,在平时难以觉察,直到压船压港,问题积压严重时,才暴露了海港泊位少、装卸能力不足的矛盾。
2.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服务市场是伴随商品市场出现的,但服务市场的发展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在20世纪的后20年间。纵观服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如下的趋势:
(1)服务市场规模扩大快、 服务营销发展速度高。
(2)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市场结构日渐完善。
(3)国际服务市场中依然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发达国家的领先地位与发展中国家的滞后状态形成反差。
二、中国的服务市场现状
中国服务市场开放的背景:
1.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和各国间服务贸易的激增要求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
如前所述各国服务业的发展迅猛,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很快。各国间的服务贸易额激增,发展服务业成为各国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主导行业。我国香港地区也是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地区。1996年香港服务业收益占GDP的84%,服务贸易出口达388.5亿美元,进口221.6亿美元。过去十年香港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为16%,服务出口收益年平均增长率为17%。这表明,服务贸易的主导性和国际化成为时代潮流,预示着世界经济发展沿着提升服务产业的比重的历史方向发展,中国不能背离这一历史规律。
2.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已将服务市场的开放提到新的议程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市场的开放为主,辅之以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市场的开放;
第二阶段,以第三产业(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为主,辅之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市场的开放;
第三阶段,以资本市场开放为主,辅之以第一、二、三产业市场的开放这既是时间上先后继起的三个阶段,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偏重的三个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第一阶段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向第二阶段过渡。新世纪正是我国实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
3.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发展国际贸易必然要推动服务营销活动的开展
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乌拉圭回合的服务贸易谈判的参加国。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议》,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又通过三项重要的服务贸易方面的协议即《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和《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这些协议都将推动国际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重发展,甚至达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格局。中国要融入国际大市场不能不推进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
三、中国服务市场开放的影响因素
中国服务市场开放的战略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
1.经济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状态的影响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分工,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部门,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应出现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服务业经济社会,中国尚处于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尚未构成主导,三次产业的结构比尚处于18:42.2:32.8未进入产业结构的优化、高级化状态。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我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不高的情况下,服务市场的开放也会受一定的制约。
2.服务业所属行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的影响
服务市场的开放靠的是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现代服务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是金融市场、电信市场、旅游市场、运输市场等。中国这些行业的行业质量(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对国民经济影响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我国在进行服务市场开放时要考虑国家经济安全而不能随心所欲地简单地进行。行业的规模(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是影响因素,因为必须从国家财政收入和安排就业人数方面进行考虑。行业的竞争力弱小,开放度就不宜过大;当行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后,开放度才能相应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