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摊经济的管理

篇1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告别传统的简单能耗和对环境先破坏后治理的模式,要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途径,在创建全面小康的社会中发挥低碳经济概念的统领作用和低碳经济的实际价值,不断推进低碳观念和行为走向实际和深入,在确保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结构,体现科学和可持续的观念。加强对低碳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应该立足于低碳理念的宣传,要结合国家的法制化,推进低碳制度的建立、创新和完善,向低碳经济要效益、要发展潜力和后劲,形成社会上对加强低碳经济管理的共识,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有效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作用,推进低碳发展模式的形成,以实际的行动去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高效率地实现低碳经济管理应该在分析低碳经济重要价值和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建设进行了模式、方法、意识上的思考,以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制化进程、制度创新、健全政策体系等措施提高社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管理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全民对创新低碳经济管理的积极研讨,从观念、体系和思想上达到加强对低碳经济理解和完善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普及的作用,进而实现低碳经济管理的目标。

一、低碳经济管理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意识领域的方向,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管理的一方面可以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发展目标和降耗指标要求;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管理的还可以调整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经济的整体结构,创新能源利用的法师,发展新兴工业,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低碳经济管理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并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二、创新低碳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

“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重视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还对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要求,要建立以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意识,大力推广低碳产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大力推广和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社会全体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

2.加快低碳经济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低碳经济管理的尽快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适宜于低碳经济法律和法规体系的构建,完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就是已有法律法规指导低碳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在低碳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体系出依法办事、依法必纠的特点,促进低碳经济管理的走向法制化轨道。

3.创新低碳技术体系

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必然的核心,要促进各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逐步建立节能和提高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同时,加强政府及企业的国际合作,不仅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要准确估计我国能源的稀缺程度、确保能源消费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并尽量利用发达国家取得的低碳经济管理的技术经验,以先进的措施和技术促进低碳经济管理的深入发展。

4.低碳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

要发挥低碳经济管理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对低碳经济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并出善的政策。如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碳交易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财税政策不仅使财税制度日趋合理化,还有利于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倾斜力度,建立科学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在发挥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绿色采购等财税政策同时,对低碳经济管理的示范、激励工作还要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低碳经济领域,搭建低碳经济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的项目融资方式,最终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套良性的、立足我国国情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体系框架,确保低碳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活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只能走一条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低碳道路,告别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确保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目标的具体实现。低碳经济使建立在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理念更新、经济管理放过创新的根本反应,新时期,我们应该抓住低碳经济这一有利的方向和目标,以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的方式实现低碳经济对经济简化和社会发展的促进。要以法制化进程、制度创新、健全政策体系等实际工作为突破口,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丰富低碳经济管理的体系和层面,发挥低碳经济管理的主导作用,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增长、进步、恢复和保护,综合实现我国的发展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思友.论低碳经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责任[J].青年科学,2010(06):102

[2]钟柳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N].广西日报,2009-12-22

篇2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以降低企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绿色物流管理理念逐渐产生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管理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能源政策领域,它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低碳经济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自从该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相关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也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巨大的努力。

2、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是伴随着传统物流管理行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注重保护周围环境,以降低物流环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装卸、绿色仓储等环节。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的制约因素

1、规章制度缺失。尽管最近几年为了治理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规范几乎没有,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的物流标准缺失,不同企业在物流环节的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影响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不明确,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合力,对绿色物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2、技术水平落后。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管理相关的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等等,在绿色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很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难以独立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很少的企业运用条形码、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等,使得物流管理工作中缺乏信息平台,制约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基础设施薄弱。公路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西部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制约了物流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运作。另外,尽管很多地方纷纷投资建立物流园区,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园区物流企业的仓储空间较小,布局较为分散,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

4、管理人才缺乏。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现代物流技术,又要懂物流政策、经营运作等。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是传统物流工作人员,对电子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等的了解较少。同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对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精确测量,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如果超过规定配额,便实施碳汇补偿。例如,广东物流企业碳排放超过规定标准之后,可以强制其在西北山地植树造林,或者成立碳排放基金,实现碳汇补偿的目的。针对物流企业配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情况,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标准,逐步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此外,环保、商务、税收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工作,做好对物流企业碳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物流企业更好的经营,推进绿色物流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2、实行绿色运输管理。实行共同配送模式,物流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将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也可以根据配送的具体需要,分别采用空运、铁路、公路、水运等方式,加强不同运输方案和部门的联动。还可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专门提供物流服务,更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进行绿色包装管理。包装和运输的时候,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代替塑料袋等材料。具体措施如下:实行模块化包装,运用容器和包装托盘,对大小和规格进行统一,以方便包装和运输;实行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包装方式,以方便存储、运输,降低包装成本,更好的保护货物;包装的时候要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加强研究工作,开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全面进行绿色包装管理。

4、进行绿色仓储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储存点的规划工作,方便运输和管理,确保资源不浪费。设置仓储点之前,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物流中心,确定存储点设立的最佳位置,方便物资的配送。同时,做好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尽量减少物资存储成本,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加快物资流通速度,节约成本。

5、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物流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标准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监测技术、安全技术、废物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是开展绿色物流,加强绿色物流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善于抓住机遇,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更好的运用绿色物流技术。

6、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中西部推进,合理布局。做好物流园区的审批、规划工作,全面加强管理,确保布局合理,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园区规模化建设,突出园区资源优势,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的发展。

7、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高校、企业、社会都要重视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培养现代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更好的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绿色物流管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今后在物流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倡导绿色物流管理模式,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物流环节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国家为了节约能源而推行的一种经济模式,通过改进技术,降低能源的损耗,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这种低碳环境的实行下,企业可以实现低污染的排放,保证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同时通过实行这种经济方式,还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循环使用。因此,加强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提高这种经济模式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

1.增加生产成本

由于国内在低碳技术方面发展的较晚,因此相对国外其他国家,国内低碳技术还有待提升。所以,为了提高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来改进技术上不足,这样就会相应增加房地产生产成本。为了使得低碳技术得到有效的完善,房地产相关产业应该增大资金上投入,用来改善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导致房地产生产把成本的增高[1]。

2.促进房价升温

由于低碳经济技术不成熟,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在短期内,房地产行业会在低碳经济资金投入更多资金。而开发商为了提高经济上的收入,只好将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就会造成房价在短期内持续增高。同时也为了满足国家低碳经济要求,在房屋材料、技术上使用方面,企业也需要更多的资金维持。所以整体来说,随着低碳技术使用会在短期内提高房价。

3.短期内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发展

由于成本费用增加,房地产房价也随之提高,但目前国内的房屋消费水平还远远跟不上现在房价的上涨。因此,这就会给房屋销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使用低碳技术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房屋销售困难,从而阻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此外,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低碳经济提倡的是低能源、低消耗,这种发展理念下势必会给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相应的困难。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1.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

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对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行业经济发展。为了使低碳经济在房地产行业中快速发展,必须完善房地产经济制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可以解决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房地产出现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低碳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相结合。随着低碳技术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会使原本就很复杂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完善房地产管理体制,避免管理混乱的现象。

2.控制企业成本

为了减少上述低碳经济在房地产行业中应用带来的不利影响,房地产行业需要控制企业成本,避免因为使用低碳技术而带来的成本提升。在实际中,企业要控制成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工程材料选择方面,企业要遵循最优的标准,通过选取合适的工程材料,降低成本费用的支出。其次,使用合适的生产技术。在技术上选择时,企业要选择那些低排放的技术,从而降低房地产企业在改进技术上所投入的费用。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强管理现场材料,避免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法律制度上的监督力度

法律作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保障,对于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房地产经济和低碳经济有机结合[2]。因此,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法律法规对企业排放量的控制。近年来,虽然国家为了推进自然环境保护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现在法律法规在管理碳排放量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房地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当下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低碳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作为一项能源消耗庞大的工程,要减少自身企业碳排放量,需要从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促进房地产行业与低碳经济有机融合。同时,企业应加强控制成本,保证企业碳排放量。最后,国家也要以法律为主导,控制和监督企业碳排放量,从而促进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应该向其进行不断的靠拢,顺着这一思路进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英国提出的,我国在2009年正式提出,我国国际发展合作委员会指出,低碳经济就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来说,在一个比较新的层次,更好的实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解决节能以及环保的相关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是属于一种污染小、能耗低的新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的破坏进行缓解,解决气候变暖以及灾害增多这样的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在发展以及进步的科技的基础上,将能源的利用率予以提高,实现一种清洁能源的创新,这样来进一步的造福于人类。因此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大计,也是各个企业要做到的。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企业大发展来说,带来的极为重大的意义。第一,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环境。第二,提升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包括三个:低碳经营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第三,低碳经济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转型。例如说,一些企业在这种理念下就可能会选择产业转移,或者是改变经营业务,或者是进行产业调整以及技术的升级。低碳经济也会对中心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发挥出东部的资金优势以及西部的能源优势。第五,低碳经济也转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改善与升级。包括采购、财务、生产、营销等等。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策略

在这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树立一种绿色管理的观念,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宏观方向。

第一,企业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它的无形资产,在这种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就应该首先要树立一种自身绿色与环保的新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对员工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来进一步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促进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此外,在对外方面,也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予以扩大,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信任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来对企业的份额进一步的扩大,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二,开发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即开发节能环保产品,通过开展这样的研发相关活动,进一步开发出新的、环保的产品,降低企业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性的影响。开发这种节能的环保的产品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环节,也是进一步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实施绿色生产的过程。对于传统的企业生产来说,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也会消耗点大量的资源以及能源,这一些都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在绿色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工艺,实现一种绿色生产。不仅仅要做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进行循环利用,这样来减少对废弃物的排放。

第四,开展绿色营销。这也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发展的趋势。在传统的营销中,企业往往是利用产品、价格等一些传统的手段与方法进行销售。绿色营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低碳环保的概念,在营销的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通过这种绿色营销的实施,在企业管理中,就能够体现出低碳经济的思想,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要对于社会的责任勇于承担,这样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说,绿色营销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的一个优势,是能够为企业占领市场的一个法宝。

第五,建立一种新机制。首先,要定岗定员,做到责权明确。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有规定的人员,力求实现一种一岗一人,也可以考虑一人多岗,要做到责任明确。在一些企业以及经理办公室,往往是一人多岗,但是因为职务的限制,在交接部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下级指挥上级的尴尬局面,而如果是赋予工作人员相关的权利,就会使得工作处于一种合理的状态,对企业内部人员的一些不和谐气氛予以消除。其次,做好会计的监督。财务部门要切实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对每一项开支报销要进行核定,防止一些采购人员以及出差人员多报、滥报、错报的一些行为,将成本控制好,做到源头上进行节约,防止浪费。再次,做好人事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职员工作人员,将每一个员工的资料方案予以完善,确定好专人专岗,发挥出没一个员工的潜力,以及效用,防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能力,切实的让每一个员工树立起一种绿色经营管理的理念。

三、总结

总之,低碳经济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企业都起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那么就必须要遵循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于长远,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促进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禄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0;1

篇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碳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广泛的兴起。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低碳元素,低碳型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中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改善与能源的利用。

1.低碳理念的内涵

20世纪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就是在各个领域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种理念也被引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理念中,即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追求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景观形式,并且尽量减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

2.城市景观设计与低碳理念的结合

如何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整体空间格局的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出该区域的动态变化,建立城市景观格局的理念,在基础设施中灌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景观设计环节中,要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将先进的低碳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每个环节。

2.1低碳型城市景观的格局理念

2.1.1城市景观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格局中,要实现低碳型的城市设计,首先就要把城市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的扩张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打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城市的交通、工业、城市垃圾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消耗大量的能源。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与自然的连接部分,必须维持城市景观格局与当地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城市景观应当成为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应该是新一轮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2.1.2加强亲民型城市绿地的建设

城市景观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城市绿地,其分布的范围广,总体面积大,二氧化碳的吞吐量也比较大。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非常渴望能够亲近城市绿地。然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将绿地圈禁起来,用各种方式阻止城市居民进入绿地。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伤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正常心理。[2]要打破绿地壁垒,真正做到还绿于民,建设亲民型的城市绿地,这也可以提高城市景观的利用效率。

2.1.3人工景观也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体系中来

城市景观设计不一定非要刻意的模仿自然,人工景观只要设计得宜,完全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来。例如山坡梯田、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塔、水库堤坝等等,景观设计者可以将这些人工景观经过合理的利用创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形象,这样既可以发挥人工景观原有的功能,又可以避免城市景观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人工景观的利用和改造要遵循其特征,尽量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例如将城市中低产量的、废弃的农田改造成社区的农田景观,沿海城市将潮汐发电设施改造成滨海公园景观等等。这样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的消耗,又可以创造出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形象。

2.1.4重视城市中的湿地建设

湿地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还可以调节城市的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水旱平衡。湿地中还可以生活大量的动植物,丰富城市的环境。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的湿地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湿地的面积缩小,动植物数量减少,湿地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城市湿地,恢复遭到破坏的湿地,恢复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湿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景观形象,既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又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栖息地。

2.2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要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去,主要是在利用资源、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景观设计部违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发挥景观设计在净化温室气体、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3]。

2.2.1城市景观的设计不脱离当地的生态环境

城市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出对当地生态环境、地理特征的尊重。在景观的设计中,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和地表,对于当地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可以保留和改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又能打造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首先要分析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找出当地的生态特色,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布置。例如青岛市的小鱼山、第一海水浴场等城市景观,就是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建成的,既符合青岛的生态环境系统,又能降低景观建设的工程量,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2.2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低碳化的景观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减少碳排放量,就要对原有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当地的山林、水流、湖泊、海滩等,这些自然资源本来就是一种景观,不仅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观赏价值。只要在这些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利用,就可以设计出低碳环保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中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例如较大的湖泊,海滨城市的海滩等等,这些自然资源必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保护和体现。例如将城市中的水流与人工建设的水景结合起来,既节约了成本,又成为了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2.2.3构筑物的再利用

城市中老的构筑物在其失去使用功能之后一般都会被拆除,然而如果能将构筑物加以改造,改变其原有的功能,将其打造为城市景观,那么不仅可以赋予这个重要场地以新的生命,更可以节省建设成本,实现低碳环保[4]。

2.2.4使用环保材料和先进技术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环保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本土的材料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度高,也可以节省后期的维护成本。可以选择本土的植物、石料,以及废弃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利用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动植物污染处理、雨水收集等低碳技术,做到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使城市景观更加低碳环保。

3.结语

总而言之,低碳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新趋势。要建设宜居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就必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低碳景观,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设计者要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从景观的选择、设计到选材和建设,以及建成之后的保养和使用,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才能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小瑾.低技术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2(12).

篇6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关于低碳城市

1.什么是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生活中由低碳经济发展的生活理念,通过生产,消费,排放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转化,将人们的生活转化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型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理念的内涵是在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将城市建设模式的碳排放控制在低量环保的区间内,推动城市居民形成健康的节能的生活方式。现今的低碳城市理念由政府的一致规划与调动,加强建设低碳产品与技术,促进能源的节约使用,废物的循环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城市的节能减排优化作出改革,最终实现城市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目标。

2.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分布。在低碳城市发展中正确的低碳空间分布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低碳城市规划中包括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以及低碳建筑。我国提出的低碳城市布局主要表现在大力发展土地的充分利用,将过去侧重于产业与工业的城市规划布局逐渐转变为重视生活型的人文低碳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态比重,将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适度配置,减少交通与工业的布局比重,体现低碳城市的规划人文性。

3.低碳城市的不同变化。一是交通的变化,在城市发展中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增加,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低碳型交通是指在保证交通的便利性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以及新型交通工具,减小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达到低排放的要求。二是建筑楼房的变化,建筑物是城市的主体,建筑物的低碳化是低碳城市的重点之一,在新型低碳城市建筑中使用了新兴的节能建筑材料,较之于传统的建筑设施低碳建筑的优点是能有效分担取暖与制冷的部分功能,而且在低碳建筑中可以有效地做到水循环利用。三是产业的低碳化,城市的经济支柱就是产业,是衡量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城市中产业多以工业为主,碳排放量大,对环境的污染过重而且能源需求巨大,相对于工业,服务业的污染小且对能源的需求较小,所以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创新。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

1.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可开发项目相当多。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能源消耗大国之一,能源储存供给量逐渐与能源需求量不符,我国对新兴能源的开发从未间断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逐渐加深,我国的新能源利用逐渐有了成果,电动车替代耗油车就是低碳经济成果之一,电动车通过电力驱动,相对于过去的烧油车,使用起来更清洁对环境的污染更小,现在在人民群众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地位。尽管如此,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行各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深入,低碳技术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低碳经济的企业相对过少,市场占有率不够,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保护环境那么简单,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将由低碳经济所主导。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当下全球关注的主流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气候与环境上,环保与改善气候越来越走进了国家的执政策略中,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我国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中加大投入,发展新技术,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国际市场上保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对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结构能够进行调整,进行产业优化改革,为我国的产业转变奠定基础。

三、低碳城市理念下的低碳经济发展

1.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是我国的内在要求。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牺牲自然资源,牺牲能源来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事实表明,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长久之计。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走向科学发展的一条可行性道路,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发展也在走向这样的趋势,清洁能源,低碳建筑,低碳消费,这都体现着我国低碳城市经济的成果,达到低碳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目的。

2.在人民群众中提倡低碳生活。在人民生活中充分加入低碳理念,可以正确的引导民众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政府对低碳产业的补贴与资助的力度也应该加大,让低碳理念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里,支持低碳产业进行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应当大力支持,让城市居民的生活处处充满低碳。对城市居民的能源使用理念也应该进行影响,支持使用环保袋,节约能源的使用量,减少生活废物的排放和污染,让低碳生活走进城市生活,走进群众心中。

四、结束语

当下全球的发展主流模式是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良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推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将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参与下,低碳经济对大力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有着推动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波.低碳城市规划:目标选择与关键领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108).

篇7

经济学家张坤民(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场革命,它涉及到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方时姣(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理念存在一致性,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成本是一个动态拓展的概念,当外部环境有了变化,出现了新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式也要进行更新、拓展。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还停留在最基本、最原始的几个成本指标上,完全忽视了低碳经济因素的影响,未能将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扩展到低碳效益与碳排放的各项成本上来。碳排放核算是全新的领域,没有经验,只有少量的理论基础,只能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发现与总结来不断加以完善。这个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放眼全球,碳排放成本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碳排放的无形性及其对应的成本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相关的碳排放成本信息缺失,从而导致无法准确计量碳排放发生的成本。由于受诸多限制因素和条件的影响,碳排放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相当缓慢,停滞不前。体系不存在,就没有标准,更谈不上核算和控制。我们以化肥行业作为分析的对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氮肥、磷肥生产国之一,我国的化肥产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家,化肥的生产量还在增加。化肥生产量的持续增加,归功于化肥产业的持续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发展,中国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化肥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年产值8000多亿元的重要产业。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料。就粮食的增长作用而言,据估计,2008年全球有48%的人口依赖于化学氮肥提供蛋白质(Erismanetal,2008)。如果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相对缺乏的突出矛盾,这一比例应该高于全球水平。随着化肥用途的扩展,化肥的发展还支撑着畜牧业、林业、化工甚至是生物能源的发展。

我们熟知的化肥主要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四类。我国的氮肥以尿素为主,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为辅,国内生产的尿素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大颗粒尿素及小颗粒尿素,以氨气及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合成、分解分离、吸收、蒸馏、分离、干燥造粒等步骤合成尿素。我国的尿素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每年有大量尿素出口到亚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等。我国的磷肥主要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为主,以磷矿,焦炭,硅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电炉,热冷凝塔,冷冷凝塔进行分离,除渣,精制,得到可以使用的磷肥。由于我国钾肥的资源探明采集以及生产工艺的局限性,我国的钾肥大部分依赖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进口,国内自产钾肥的比重不足20%。复合肥的原材料为尿素、磷铵、氯化钾,通过造粒、干燥、冷却、筛分等环节,得到成品。化肥的生产依赖于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同时其生产与施用还产生大量污染物。化肥生产高度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2011年,中国化肥生产消耗的能源约为1.1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的3%左右。化肥生产所用的煤主要是优质无烟煤(占全国优质煤的55%),用于化肥生产消耗的电能约为64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消耗的3%;天然气约为109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耗量的30%。化肥生产消耗了我国80%的硫资源,目前国内硫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生产需求。

篇8

在以前的研究中,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仅局限于传统会计,很少涉及对环境与资源进行成本管理的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的严重,成本管理中纳入环境与资源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能够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走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学者张萌在《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中提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时,认为必须注重管理对象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由此可以得出,新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充充分突破原有的方法,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消耗并且纳入到成本管理的范畴,加快发展环境成本管理,使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双重和谐。

二、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电力、热力生产、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以及黑金属等冶炼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加剧碳排放的增加,因此,将碳排放成本纳入成本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对碳排量的关注度,使之前不可度量的环境成本有形化,企业经过定期的成本核算也可以更多的注意到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便是提高利润的一个必要手段,而环境成本伸缩性很强,将其纳入成本管理之后,企业会更注重这一方面的合理规划,即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压缩环境成本的比重,环境成本减少即预示着对资源的利用或者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逐渐减少,间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长期看来,这一做法有利于实现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企业精确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新低碳经济环境下,资源成本也是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产品成本才能使成本核算更精确,否则成本会低估。低估成本会造成企业虚增利润,不利于会计核算,不利于产品的定位以及定价,最终会影响市场平衡。

这种将资源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的方法基于一个理论叫做社会总成本理论,在社会总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新低碳经济环境为背景的成本管理要将环境与资源成本纳入其中才能更准确的计量产品成本。

三、我国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这些发展不应建立在破环环境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但在我国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成本管理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成本管理所依托的新低碳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自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开始,低碳经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放弃高碳经济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的关于低碳经济研究的论文当中也都提到过,低碳经济作为成本管理所依托的一个大环境,其发展至关重要,而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则是这一大背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法律强制性使企业配合低碳经济发展,经济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低碳经济在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尚不充分,没有相关借鉴,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也没有对其明确的规章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约束必将减缓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对落后

企业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系统,就必须建立在雄厚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有生产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人员配备,即使另外培育一线工作人员也需要资金投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无疑又是一项很大的投资,毫无疑问,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一定会排斥此种方法。另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生命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有缺点,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对于一些耗时较长的产品,利用生命周期法要全面计划,计量界限会一直延长至将来,资源计量也要从利用开始涉及多家企业和员工,这都要求企业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但目前这种标准还未形成;利用作业成本法也要求有一个合适的分配标准,如果标准不合理分配不准确仍旧不能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无异于做无用功。显而易见,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手段目前比较落后,实用性较差,这是我国环境成本管理的一个典型表现。

(三)相关人员配备不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新经济形势下,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作为一个新型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有专业人员在一线工作进行指导。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少,与此同时在培育专业人员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成本增加必将导致定价增加,从而企业在市场受欢迎程度下降失去竞争力,如此一来,环境成本核算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如果相关会计培训机构、学校能够注重培养环境成本管理方面人员或者将其作为一个模块纳入教材当中,相关人员的培训成本将不会是企业的负担。

同时,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也是我国低碳经济下成本管理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早已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这一错误观念,但是之前我们所追求到的经济利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所以目前企业的环境成本当中也应当包括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支出费用,将这一部分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系统才能使得成本核算更具体明确,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环境成本管理,严重阻碍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

四、完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措施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一)完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和环境成本管理体系

应该建立并规范环境会计准则,规范企业根据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进行计量,并且要做到准确真实地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环境成本相关信息,准则中应当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进行规定。财政部等专门机构应当定期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审查,针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披露的企业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处罚。

另外,对于环境会计应当进行立法,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约束来使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对于不按照立法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明确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具体到法律责任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共同审查碳排放量较大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将有破坏环境倾向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定期对这些企业审查、抽查,派遣监督人员分地区对于所列企业实施监督,对于有破坏环境的企业给予警告,针对违法法律制度,不定期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企业进行惩处,充分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实现低碳经济的成本管理。

(二)营造低碳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能够体现一个集体整体的价值观,在企业中有着隐形的控制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在企业文化中注入低碳意识,加强员工低碳教育也能够促进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计划顺利实现。将员工的低碳意识与工资绩效紧密联系,定期进行低碳环境下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工作,并且努力针对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充分实现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在员工之间进行考核评比之外,企业之间也应该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进行评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激励员工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在员工之间进行评比并在年底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做法可以激发职员更好的工作态度。企业之间的绩效考核除了考虑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这样才能够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工作。环境成本可能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环境成本的核算不能只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发生,还要考虑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之间的评比与考核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

篇9

1.前言

人类提倡低碳经济旨在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实现社会与环境双向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这一时期对于我国而言,基于低碳经济下我国工程经济风险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与工程业相关的企业也由此对该行业作出了改观。对于工程也而言,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依赖性较高,合理掌控我国自然资源与能源安全对工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低碳经济下的发展要求。

2.低碳经济时期我国的发展

2.1认识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且位居全球首位,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污染均位居全球排污大国榜首,当前,随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深化,成为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因低碳经济具备低碳、环保及节能等发展理念,由此对于我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具体阐述如下:(1)概括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直接原因在于干预气候变化,改善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到来的环境影响。(2)确保我国资源、能源的安全。我国属于能源大国,社会发展中对能源的依赖性极高,使用量较高的能源为煤炭,无疑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能源安全既有保障,且具有划时代意义[1]。(3)控制气温。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污染问题具有紧密关联,尤其是气温问题。目前,我国大气污染中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均源自煤炭的燃烧,导致气温相对于往年有所上升,影响全国气温。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是至今最行之高效控制我国气温的方法。

2.2低碳经济时期带来的特色

从我国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回顾性分析,我国借助不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的高消耗、加之发展伴随而来的重度污染得以实现经济的增长,虽然国民的存款逐年增加,但不容置疑我国的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了,例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该发展与我国一直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互相背离,由此,虽然我国经济水平得到提高,但却以污染环境为代价,非常不可取。如今,发展低碳经济能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减轻了因单位GDP的增长为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倡采用产业流程及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等现代化手段与对策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人类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局面[2]。

2.3探索经济时期下我国未来发展方向

虽则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为提高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益,我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谈及我国需面对的问题,已呈现了多样话,总而言之,主要问题分析如下:(1)分析并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目前,我国资源结构表现为“煤炭多油少”,汽油、柴油较为匮乏,由此,煤炭在现今及未来极其长的一段时期内均属于我国能源的统领军。为解决环境污染,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旨在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改善全国气温。(2)调整产业结构。我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可摒弃传统行业,因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随基础设施的增加,对电力、水泥及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以便于满足于建设需求。基于钢材、电力及水泥均属于高碳产业,针对为满足建设要求,对这些材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碳产业势必为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于不能摒弃高碳产业为前提下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唯一措施,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而不懈努力。(3)工业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低碳经济意在减轻碳强度,利用当前科学技术加强对我国产业的研发及发展,从根本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我国技术水平具有参差不齐特点,这就制约了产业的研发及创新,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的研发及创新能力均有限。

综上,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势必由高碳经济转向于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3.低碳经济时期我国工程所面临的风险

3.1分析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

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而言,与工程业相关的企业应尤为重视开工至竣工这一过程,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施工现场发生事故的机率相对于以往较高,基于事故对施工建设各环节(如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等)均有一定负面影响,可制约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企业带来人员或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归结为施工企业尚未建立施工计划与进度计划或已建立却缺乏完善。其次,施工企业于开工前按部就班的准备工作缺乏标准,没有到位。再者,施工现场监督力度有待于提高,严把施工各环节产生的质量尤为重要,对于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不足而言,评估为现场监督人员没有采用实际方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施工质量。此外,项目施工经理的工作责任心不高,日常工作未能按照相关规定而行,致使工期推迟,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3.2分析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

低碳经济时期利用转变我国工程经济管理观念,却无力改变工程现存风险的内在。在工程建设中,投标与报价属于重点环节,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竞争具有自由特点,投标与报价存在较高风险:(1)建筑行业在我国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大竞争力,企业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优化,均通过压价获取中标的可能。(2)投标存在的普遍风险属所设计的图量与实际情况相背离,进一步扩大了工程经济风险。综上,为减少建筑企业的风险,确保其经济正常发展,认识投标与报价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3.3低碳经济时期下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风险

我国以预防为出发点为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例如:“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概括为我国针对规划并实施工程项目后可能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整体分析、预测加以评估后提出利于预防或减轻污染的合理措施而开展跟踪监测的策略与制度。

3.4工程承包合同存在的风险

我国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至今尚未得以规避,即:于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未能全面收集关于采购材料的相关消息,如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回顾性分析,因工程项目承包出现上述风险,导致建设期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利用建筑材料,出现了难以一次性完成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材料采购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上述风险,建议于制定工程项目承包的相关合同之前应在合同中提及关于建筑材料的标准之一重要信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3]。

4.防范管理方略

关于低碳经济时期下工程风险的防范管理措施主要总结为:我国在低碳经济时期提高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与工程业相关的企业必须着重于获取无得投标单位的必要信任,促进投标人员将高碳工程向低碳工程转型,且同时抬高工程报价的总价,利于提高工程项目承包方的经济收益,从而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面向于多元化发展,原因在于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基于低碳经济时期,我国创新了工程经济管理模式,从环境保护与低碳节能双向出发,旨在尽可能降低工程经济成本与所面临的风险,确保我国低碳经济时期下工程得以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178-01

一、生态价值最大化

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筹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不同阶段。经济形势不同,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差异。但是,以往财务管理诸目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环保责任和环境风险都作为外生变量对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与环境相关的问题被归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但是,在低碳时代,与低碳、环保、节能有关的诸多要素将内化于企业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产品碳足迹的计量、企业碳资产和碳负债的披露将通过法律制度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价值将成为企业价值的最高标准和终极体现。所谓生态价值,就是将碳风险与碳责任内化之后,企业及其各利益相关群体所创造的最终价值。当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对该企业有低碳方面的要求时,企业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其经营模式,对流程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造。

二、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内涵

1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顺应当代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其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如今,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资源的过度被开采也导致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迫使人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低碳经济,方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很好的顺应经济的发展。

2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内容。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全方位的,企业在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谋求利益的同时,更应担负起其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考虑其经济行为对国家、社会、公众、环境的影响,才可能把“自己”做得更大。也就是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为此作出经常性的努力。鉴于此,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应过度的重视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还应该考虑企业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

3 引入低碳经济理念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在现有财务管理目标中引入低碳经济理念,从而让企业管理者在关注收益、股东财富、企业价值时能够关注生态资本、社会资本的消耗,同时强调对这些消耗的补偿,以保证物质资本、生态资本、社会资本的保值增值。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以其自身的健康发展推动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仅是经济体中的核心问题,同时对社会发展也具有导向性作用。顺应低碳经济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业绩,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引入低碳经济理念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符合现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的气候变暖,环境的改变也要求世界倡导一种新的生活、生产方式――低碳经济,可以说低碳经济将称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进力量,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的延伸。只有世界整体环境得到保障。全球才有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用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世界范畴的意义。

三、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评价及其弊端

1 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尽可能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有了自,有了自己的经济利润,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弊端太多。于是企业的理财目标就自然转向了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不便于企业的比较。

2 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

3 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它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但是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综合性,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四、讨论

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低碳”强调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高能耗、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因此,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理念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上,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并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的基础上。企业从财务管理方面应该考虑企业对环境的贡献,从而使企业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其朝,发展低碳经济之我见[J],能源与环境,2010(04)

2 朱少东,低碳经济下的财务创新[J],现代商业,2010(21)

3 寇改红,于新茹,中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然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4)

篇11

一、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地域性逐渐被人们忽略,尤其是在景观领域,许多地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已慢慢消失,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已渐渐淡化。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就应强调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素,如地理、气候和材料等,还应融入本地的、民族的民俗风格和历史遗留文化等要素,使得景观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色。

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形成主要由本土的地方性和本土的文化性两个因素决定。地域性景观设计是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诠释和表现,其核心是要把地方文化挖掘出来,并以景观的方式体现出来。地域特性可是实体形态的,也可是文化的,比如与本地的神话和民俗相关的象征。寻找“地域特性”往往是景观设计师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其设计作品应具有本地独特的文化品格和个性。

二、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

1.地方性的内涵

景观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受到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和已有的地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涉及到景观设计的地方性问题。景观的地方性受景观地段的具体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植物种群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尊重场地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使景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形式和材料色彩等技术条件手段都要与地区相适应,只有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景观设计应找出符合当地土地内在的品质,如当地独有的气候、温度、土壤、地形、植物等要素,找到了潜在的、内在的个性,并运用于景观设计作品当中,就会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性景观作品。

2.地方性景观要素分析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要素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地理和地形、植物、材料、水资源、土壤、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营造方式等。其中,气候、地形、植物和地方材料等要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1)气候。“野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描写我国两种反差极大的地域景观,形象地道出了典型的北国风光和江南情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迥异的风格。

(2)地形。地形是是构成地域性景观的基本元素,是连接景观中物质元素和空间关系的主线,对景观区域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产生重要的影响。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等不同的地形可以构成不同风格的地域性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地形,尤其处理好地形中地势地貌、色彩、质感等要素。

(3)植物。植物的种类繁多,它们拥有丰富多彩的效果,不同地区的植物在品种、形态、色彩、质地等特征上都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这使植物在地域性景观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之一。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还应选定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

(4)地方材料。运用地方材料是和当地景观和建筑的营造方式紧密联系的,也是表达景观地方性的重要手段。材料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特点,其色彩、质地、肌理等都要符合当地的风格特点、民风民俗、生活习性等。

三、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文化性

1.文化性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和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狭义的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科学、艺术、文学、宗教、教育、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它的形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使人类文化丰富多样。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性,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具备上述特点的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特征,它是一个地区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其文化传统,地域性景观就应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发掘有益的“基因”,在其作品中表达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使其即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并且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它们甚至成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缩影。

2.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是具有一定共同价值体系的人的集合体,它是一个经过一定历史形成的共同文化群体的主要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而形成的,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审美观。景观设计常常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一个民族所形成的特定景观形式首先应体现其民族文化,其次才体现全文类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使各民族特定景观形式既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借鉴、引进外国、外族的先进景观文化和理念,又使得自己的特定景观形式成为全人类的景观形式。在接受外来景观文化和理念影响的同时,每个民族还会不断地对自身特有的景观文化和理念进行筛选、扬弃,使得景观既体现传统的民族性,又包涵创新的时代性。

四、地域性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性景观设计作品众多,下面笔者将简要结合自己参与设计的规划设计作品――林芝宾馆的部分景观设计来加以分析。

林芝宾馆位于具有浓厚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林芝地区,为广东省政府援臧的工程项目。本规划设计理念上提出“新造园”的概念,通过对环境和交通的改造,完善功能分布,合理借景与造景。借用藏式风格的元素和符号,通过现代建构与材料的演绎,营造出全新的文化内涵的、具当代性的“新”园林度假宾馆。

本设计在整体规划上采用“双轴线”设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上放射出中央水景广场和综合楼,较好的处理了建筑南北对流的通风采光,节能环保,且各建筑皆与轴线中点相呼应。设置中央水景广场增加了景观的动感,与周边环境和建筑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观。既景观上采用具方向感的绿化布局,呼应“双轴线”,结合当地环境、建筑、材料特点,借景与造景并重。配以适合当地的植物树种,营造四季景观,突显地域特色。建筑样式上有机选用藏式风格和语言,打造“新造园”园林酒店。如图1中的宾馆周围的坐标塔,塔身材料采用当地普遍采用的木材和金属材料,给人以粗旷而朴实的感觉,塔上的花纹图案也具有浓厚的特色,塔身与四季不同的环境背景共同构成一道独特的西域风情景观。如图2中宾馆的架体上装饰了所独有的藏银,并配以丰富多彩的图案,也能体现独特的地方特色。图3中的吉祥八宝柱也是一种独特的藏族文化景观,八宝吉祥,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本设计将现代气息浓厚的酒店与历史意义深远的地方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了在一起,使得整个酒店成为了一幅极具地方特色的景观作品。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景观设计正在逐渐西化,一些地方特色和历史传统也在慢慢消失。因此,加强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对于保护我国的地方文化特色、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广大景观设计师一定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12

一、引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隐患: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日益增长,导致全球环境加剧恶化,气候温度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为了避免环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逆向物流是在顺应新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作为物流领域的新视野,逆向物流不仅强调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更强调了通过资源缩减、翻新、改制和再生循环等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强竞争力等目标。而这些目标正好是当前低碳经济所要求实现的。因此,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热点。

二、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内涵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从形式上看,是尽可能的使用较少的能源,降低碳的排放量;从本质上看,是倡导人们低排放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社会整体利用效率,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2.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最早是由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认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括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产品废弃处置、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概念逐渐被完善和充实,但逆向物流始终是企业流向消费者物品的一种倒流活动,是由供应链的下游端向上游端逆向流动的一种物品流通形式,其核心是回收价值或适当处置商品,目的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三、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关系

1.逆向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

传统物流是从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地起,终止于供应链的下游消费地,是个单链开放式的流程结构,而逆向物流的实施,使得整个物流系统形成一个循环的封闭模式。逆向物流重在对回收物进行处理,将可再利用资源再投入到生产,变废为宝,形成可再利用的能源。逆向物流所具备的这种循环性十分符合低碳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一实质。同时,物流业还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降低物流业的能耗,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打下结实的奠基石。

2.逆向物流是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

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逆向物流的开展为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利用架设了桥梁,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同时也使企业降低经营运作成本,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在竞争上的优势。这又间接的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逆向物流,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3.低碳经济是逆向物流的催化剂

随着人们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而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从而可知,为使低碳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在技术上保证了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物流领域,为逆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所以,低碳经济通过需求来引导逆向物流的发展,而低碳经济越发达,逆向物流的发展就越快。

四、逆向物流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企业缺乏对逆向物流的重视。虽然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许多企业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企业仍旧没有现代逆向物流理念,漠视信息化建设,使其一直处于陪衬的角色。更甚者,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视逆向物流为负担,将其支出作为企业的额外成本,开展逆向物流都是迫于法律法规或者消费者的责难,没有充分认识到逆行物流的作用,进而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二,缺乏健全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逆向物流系统具有一定复杂性,其来源十分分散,涉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也不确定,预测十分困难。在逆向物流系统中,从消费者或终端市场回收的物品在时间、数量和质量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哪个客户会要求退货,何时退货,退货产品的数量、质量如何,诸多信息都难以预料。鉴于逆向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的不重视、技术化水平的落后,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公认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极少数企业对退货处理过程成功地进行自动信息化处理,甚至大多数的回收处理还处于手工记录。

第三,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冲突。对回收品或退货品的逆向物流流程也包含了运输、库存、加工等过程,这些过程有时会同常规产品正向物流业务流程重叠,尤其是在库存、运输等环节可能相互冲突。一般企业为了确保正向物流业务正常运作,可能会放弃回收品物流的业务。虽然,有些企业为此采取业务流程分离的办法或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提高回收品物流运作的效率,但由于逆行物流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目标多样性、其生产运作仍然十分复杂。

五、低碳经济下逆向物流管理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逆向物流意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目标设定,不能只关心产品如何销售出去,也要对可能产生的逆向物流给予同等的关注。加强企业对逆向物流的重视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回收物品进行再次利用,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二是对广大消费者负责,把不合格的产品号回,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减少社会问题,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逆向物流,给予足够重视,理解逆向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大力发展逆向物流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对逆向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准确定位,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逆向物流管理的新理念。

第二,树立低碳理念,发展工业生态群落。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而逆向物流的目的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中可知两者所主张的都是维持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工业生态圈正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发展工业生态群落,是指利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来消化废弃物,来降低废弃物的产出。因而,将低碳意识融入到逆向物流中,发展工业生态群落,从源头上消化废弃物,降低废弃我产出,可以减少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物流量,从而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第三,积极推进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粗放型,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逆向物流的成本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低,许多废弃物因技术因素无法回收和处理而直接流入生态和社会系统中,加剧环境的污染。因此,技术水平已成为制约逆向物流发展的瓶颈。目前,在我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时,应加大逆向物流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如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如何使得回流产品后续处理简单易行,便于产品的翻新、再制造和原料的回收利用。

第四,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共享。由于企业对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视不够,再加上逆向物流本身所具有的分散、不确定等特性,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逆向物流市场网络仍未形成。如果企业不能全面、及时了解逆向物流市场信息,仍旧被动接受市场的自发性调节,逆向物流成本会一直持高不低,从而使从事逆向物流的积极性也将会降低。因此,从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网络,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搭建企业与产业、社会、个人之间良性沟通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物流管理管理系统,对进入逆向物流领域的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实现从回流入口到最后处理的全过程的信息跟踪处理,缩短逆向物流处理周期,并且可以迅速地传递退货及回收产品信息,实现制造业与销售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六、结束语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低碳经济是改变人类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逆向物流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时,应把逆向物流的发展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加大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建立逆向物流运行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来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辉.低碳经济环境下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2(21).

[2]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时代,2011(4).

[3]黄祖庆.逆向物流管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肖淑英,钱存华.循环经济下的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