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9: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

篇1

切口愈合不良是各类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尽管微创技术已经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获得广泛应用与认同[2],手术切口小、患儿痛苦少、术后康复快,但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仍然存在[3],造成患儿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使家长担忧,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十分影响医患关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4]。本文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总结小儿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成因,并探讨护理效果,希望为儿科护理提供好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共实施小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微创手术196例,男102例,女94例;年龄3~12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并行微创阑尾切除手术,抗生索预防切口感染。以2013年6月为时间点,将之前入院患儿90例列入对照组,之后入院106例列入研究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总结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性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

1.2.1循证护理总结成因 收集阑尾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文献资料以及我院儿科病例资料,参照"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证据评审、计划制定、计划实施"的循证步骤,总结造成小儿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成因,包括:①护理不当:术后护理不当、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儿看护不细致、交叉感染等易引发切口炎性病变,出现流脓、渗血等,切口感染使切口难以在预期的时间内有效愈合,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加重患儿病情。②手术操作或缝合技术欠佳:手术过程中由于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可能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皮下止血不彻底、缝合线过多或缝合时有异物存留等,易因术后腹腔内出血影响切口愈合,降低患儿抵抗力,进而造成切口感染。③患儿免疫力弱:临床合并有基础性疾病、或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患儿,其机体免疫力差,再加上儿童本身生长发育尚不完全,抵抗力差,不仅易感染,还可能因贫血、营养不足等原因延长切口愈合的时间,出现愈合不良。

1.2.2 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 ①术前做好皮肤清洁:术前1d应给患儿进行淋浴,清洁皮肤,术前注意对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消毒,观察术区皮肤是否存在炎性反应或皮肤破损。②增加营养:在确定疾病情况后,应及时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营养补充,以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和手术耐受力。③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对手术时间的预估、切口感染的危险性、患儿机体的具体状况等,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④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护士应加强无菌操作的水平,术中及时快速的协助医师操作,医师应进一步总结手术经验,做到术中细致全面、减少损伤。⑤术后感染预防:术后定期、无菌更换敷料,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切口周围皮肤变化情况,出现红肿、渗液、化脓等现象应及时处理。⑥术后合理膳食,帮助患儿被动肢体活动:合理膳食和增加营养,有助于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预防切口感染;由护士和家长经常给患儿进行肢体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⑦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避免其因疼痛、瘙痒等不适而不配合护士指导,影响护士观察切口情况、正常换药等;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看护好患儿。⑧预防交叉感染:给患儿提供舒适、亲切、温馨、卫生的住院环境,使患儿保持良好心情,提高临床依从性。减少外来人员的走动,定时开窗通风和清洁更换床品、衣物,患儿排泄后及时擦拭或尿道口,及时清理患儿的排泄物,使患儿远离传染类疾病感染者等,以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儿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评价标准:术后3~9d切口出现红、肿、痛、热等不良反应,或有渗液、渗血、波动感染等,需对切口进行二次清创或缝合均视为切口愈合不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5.614,P

3讨论

小儿属于特殊的护理人群,由于其机体器官和心智发育尚不完全,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切口恢复也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5],根据本组研究结果,临床护理不当是引发切口愈合不良的首要因素,这与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水平、责任心、临床操作能力等直接相关。因而临床护理应格外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并于患儿术后积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增加巡房频率,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研究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预防性护理的有效性。研究组患儿经预防性护理后,因护理不当和手术操作、缝合技术欠佳因素造成的切口感染率降低为零,提示提高责任心和操作技术水平可达到避免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博华,岳金霞.剖官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调查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4):304-305.

[2]于爱萍.腹腔镜手术治疗27例小儿阑尾炎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35-136.

篇2

阑尾炎是普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通过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创伤明显降低,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够较好地配合手术,术后能够较快的恢复,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我科2014年10月~12月以来对58例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41.2岁),急性阑尾炎50例,慢性阑尾炎8例,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患者3例。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评估患者 从四史五方面六心理社会等全面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既往身体情况,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控制好血压、血糖,按时服药,做好相关的饮食指导,避免高糖、高盐饮食。

2.1.2术前准备 ①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术前九项、肝肾功能、电解质等;②术前查心电图、全胸片,必要时查CT;③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④术前常规备皮,并用75%酒精消毒脐孔以防穿刺孔感染。

2.1.3心理护理 阑尾炎患者多数为急诊患者,大多腹痛难忍,加之很多患者为初次手术,且对腹腔镜手术不了解,难免紧张、恐惧。因此,应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介绍同种手术方式的恢复期患者介绍经验,打消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反应,做好安排,稳定患者情绪[1]。

2.1.3疼痛护理 运用面部表情测量图对患者正确进行疼痛评分,采取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等。协助患者取舒适,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减轻腹部张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

2.1.4健康教育 ①告知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缺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②告知术前各项辅助检查的地点、意义。③术前禁食12h,禁饮4h,告知禁食禁饮的意义。④告知术前用药的意义。⑤讲解手术衣的正确穿法。嘱其进手术室前排尿。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①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②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③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⑤观察腹部体征。⑥观察有无排气。⑦观察有无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2.2.2 术后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可预防膈下脓肿形成。

2.2.3吸氧 术后予双鼻腔吸氧4~6h,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调节。

2.2.4饮食指导 由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为微创手术,其对肠道干扰小,肠功能恢复较快[2],故肠蠕动恢复后即可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进食少量流质(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稀饭、烂面条等)、软食、普食,避免暴饮暴食。早期禁食牛奶,以防肠胀气。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促进机体恢复。

2.2.5腹腔镜术后的护理 术后有患者出现肩部酸痛,应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是因为术中建立气腹时均使用二氧化碳,手术结束时不可能所有的二氧化碳均排出,残留于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经,反射性引起肩部疼痛,一般在手术后3~5d内二氧化碳吸收后疼痛消失[3]。

2.2.6症状护理 ①由于手术创伤,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应做好疼痛护理,咳嗽时要双手捂住伤口,减少震动引起的疼痛。②由于术中采用全麻,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应向患者解释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嘱其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③术后由于肠管暂时性麻痹而使较多气体积聚在肠内不能排出,应知道患者不要张口呼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

2.2.7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的患者会留置腹腔引流管,要告知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均需妥善安置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牵拉,保持引流通畅,正确记录引流量的颜色、量,若突然引流出较多的新鲜血液或肠液,要警惕阑尾系膜出血或肠瘘的可能,要及时汇报医生。更换引流袋要注意无菌操作原则,要经常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堵塞。

3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占据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术前、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明显的提高了手术的配合度,更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篇3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42位阑尾炎病患,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21位,其中腹腔镜手术组13位男性病患,8位女性;开腹手术组11位男性病患,10位女性。在年龄、性别、手术费用、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经比较无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的比较疾病的转归与病患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虽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有很多优势,如恢复很快、住院时间较短、切口比较不容易发生感染、创伤很小等,受到很多关注。不过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方式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方式新潮,不容易被接受,手术后腹腔容易感染等,增加了病患的心理压力,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积极耐心的向病患讲解腹腔镜手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依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临床治疗,增加病患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1.2.2术后护理的比较(1)一般护理:①根据常规护理对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②在病患恢复肠胃功能后指导其进食;③帮助病患进行排尿,对于很难排尿的病患进行导尿;④在手术后6小时,要督促病患进行适当的运动,高危病患除外。(2)监测病患术后生命体征:实施腹腔镜术的病患进行护理时要依照全麻术后常规护理进行。①时刻关注病患生命体征的改变;②在术后,给予病患吸氧、心电监护;③时刻监测病患的神志状况、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④如果病患喉内有较多的浓痰,要立刻进行吸痰。(3)伤口的护理:在麻醉的药效过后,病患会出现伤口疼痛的症状,这是不能避免的。相对来说,采取腹腔镜术治疗的病患疼痛症状比较轻,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要采取放松疗法,鼓励引导病患健康积极的面对疼痛症状,达到大量减少用药的作用。要求保持腹腔引流管时刻通畅、不扭曲、不受压、不堵塞且无菌,要时常对引流管进行挤压,确保引流管通畅,时刻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速度和引流量等,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要立刻通知医生,若无异常状况出现,在手术后2~3天将引流管拔除。(4)预防术后双肩痛:腹腔镜术后比较常见临床并发症之一是术后双肩痛,是腹腔内残留的CO2刺激双侧膈神经反射造成的,发生率达到35%~63%。出现此并发症,可通过给予病患吸氧6~8h,使氧分压升高,从而促进病患腹腔遗留的CO2快速排出,来减轻疼痛。(5)饮食指导:腹腔镜术后一天,如果病患不存在显著的腹痛、腹胀,就可以食用一些流质食物。一般来说,开腹病患可以进食得时间比较晚,在术后1~2天后才能进食,这是腹部切口大,恢复肠胃功能的时间较长造成的。(6)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腔脓肿:如果病患不是因为外界吸热出现体温不断上升、排便频繁、腹痛,则可能发生了盆腔脓肿,要立即通知医生,一经证实,要立即进行引流。②切口感染:对重病区的空气进行消毒并注意自然通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外源性感染。鼓励病患积极对自身情况进行改善,增加免疫力;③肠梗阻:病患术后清醒后,要引导其采取腹式呼吸法,促进肠管的运动,避免出现肠黏连的情况。待病患血压正常后,要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1.3观察指标排气时间(h)、术后疼痛程度、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住院天数(d)、切口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在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和排气时间等几个方面,腔镜手术组都明显比开腹手术组低(P<0.05);比较两组病患手术的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篇4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3998-02

阑尾炎作为最为常见的普外科急腹症之一,在发病初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患者的体征进行确诊,手术治疗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老年患者多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无法对症状确诊,且手术耐受性差,而剖腹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等原因,故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阑尾炎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最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完善,在临床应用上发展迅速,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成为了阑尾切除的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为61岁,年龄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70.9±4.8)岁。有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心脏病患者4例,糖尿病患者7例。有腹部手术既往病史的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对老年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是使用腹腔镜技术对老年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麻后,手术方式选择三孔法,建立气腹,运用腹腔镜探查脏器和阑尾的情况。诊断确定后,分离粘连,对阑尾实施切除,并且对切除后的断端进行消毒。利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彻底的冲洗清洁[1]。两组老年阑尾炎患者在接受手术后,都有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了、手术进行时间、切口感染率、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进行观察记录。术后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根据患者的表现,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由0~10分进行赋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所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利用t检验,P

由于目前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的加快,老年阑尾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为老年人生理上会出现淋巴管和血管等系统的退行性变化,阑尾会出现脂肪浸润、粘膜变薄、血管硬化以及组织纤维化等变化,组织的供血能力相对降低,容易发生阑尾炎出现坏死或穿孔的现象[2]。老年人的腹肌萎缩,反应能力降低,症状体征与病理改变有所出入,症状体征往往和病理改变相比显得更轻,没有典型的剧烈腹痛,因为老年阑尾炎的疼痛反映迟钝,所以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腹胀和恶心,鉴别诊断的时候容易出现误诊难以确定。

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主要是腹部开刀切除,然后进行腹腔清洗和引流,但是由于手术后感染率在7%~30%以上,容易出现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和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点。对于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的患者,可以利用腹腔镜对病变位置和病变性质进行探查,对于需要转为开腹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腹腔镜对切口部位进行确定;腹腔镜手术创伤面积小,手术疼痛感较低,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胃肠功能;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面小,切口内没有缝合线,带有隔离套筒,脓液与坏疽阑尾和切口没有接触,切口的术后感染和腹腔内脓肿发生的概率都比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要低[3]。因为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后的胃肠功能能够快速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对于老年阑尾炎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5±8.5)岁。60例患者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慢性阑尾炎的患者有3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期并发慢性阑尾炎的患者有18例,胆囊息肉伴有慢性阑尾炎的患者有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伴有急性阑尾炎的有3例。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诊断确诊为相应的胆囊部病变以及急性阑尾炎。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加强营养增加患者手术耐受力,增强抵抗力,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60例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术,应用三孔法腹腔镜治疗,将患者阑尾、胆囊以及周围病变组织一并切除。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无病例转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115 min,平均时间68 min。术后1例患者进行了阑尾周围引流操作,3例患者进行胆囊周围引流操作,引流部位均在腹部右中下部,1~2 d后拔除引流管。术后护士对患者体征严密监护,按时巡房,对腹部引流状况以及引流液的颜色、流量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遵医嘱进行治疗。60例患者无阑尾残端漏、伤口感染以及胆囊漏的发生,住院时间2~5 d。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未发现有并发症状发生。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患者术前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特别是听说要采取两种疾病联合切除的手术,由于缺乏对该术式的了解,会误认为创伤性更大,进而表现更加不安。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向他们介绍胆囊部位息肉是一种常见良性疾病,阑尾炎更是外科普通疾病,而腹腔镜在临床手术中是一种常规治疗仪器,对手术的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腹腔镜手术优点多,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用时短、创伤小,使患者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倾听,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顾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重要脏器器官,如发现有功能障碍要及时给予纠正[1]。指导患者进行胸式呼吸训练,并训练患者进行病床上排便,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使患者沐浴,清洁身体,并进行剃毛操作,尤其注意脐部以及会的操作。术前摄取少量清淡食物,切勿摄入过多脂肪,术前8 h禁止进食,4 h内禁止饮水,术前给予麻醉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

3.2.1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麻醉药效未完全消退时,为患者去枕使之平卧于病床上,头偏向一侧,防止造成呼吸道误吸,待患者清醒后改为半坐卧。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测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如有体温下降、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生时应立即向医师汇报,密切观察腹部体征,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判断患者有无出现气腹。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并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调节静脉输液速度,保证药物有效准确的执行。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并轻叩患者背部鼓励患者咳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阻滞,根据情况适当给予患者超声雾化治疗,稀释痰液,防止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2]。

3.2.2 腹痛护理 患者术后有可能会出现腹部右上侧、右下侧同时疼痛现象,由于二氧化碳作用,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背部疼痛的症状,一般无需治疗2 d内会自行消退。但部分患者会产生剧烈疼痛的症状,要及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镇痛处理。有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腹部钝痛、刺痛、压痛、跳痛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汇报给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3.3.3 引流管的护理 胆囊与阑尾属于不同的两个病变区域,故安放的引流管位置也有所不同,护理人员要分清是属于胆囊引流管还是阑尾部引流管,常规给予引流管消毒,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的情况,注意不要压迫、扭曲、松脱引流管,患者翻身时要特别注意,以保证引流管的畅通无阻,防止堵塞。要注意胆囊区引流液是否有胆汁样液体流出,判断有无胆漏、阑尾残端漏的现象发生,如有异常,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2.4 创口护理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小,可用透气创可贴贴合即可。要保证伤口的清洁卫生,防止创口周围潮湿,定时给引流管伤口换药,观察是否有感染状况的发生,一旦发现伤口有渗漏现象要及时汇报给医师,并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术后要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伤口感染。

篇6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普外科界广泛接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腹腔镜常见手术[1]。阑尾切除是基层医院开展最多的常见手术。现已越来越多地在基层医院开展。因其创伤小、美观,住院时间短、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少,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尤其是年青女性[2]。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开展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851岁,平均31.5岁,均有典型阑尾炎症状和体征,发病时间4h50h,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23例,慢性阑尾炎5例,术前均排除有腹部手术史,B超排除阑尾周围脓肿,排除输尿管结石及妇科疾患,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全身麻醉,仰卧位,于脐下缘作10 mm弧形切口,气腹针建立气腹,压力达12~15 mm Hg,置入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同时取足高头低位,右侧抬高15°,于麦氏点处作麦氏切口约10 mm,置入10 mm trocar,用拨棒挑拨回盲部,显露阑尾,换用抓钳抓取阑尾头部提入trocar内,边退出trocar边排除腹腔积气,阑尾及其系膜拖出切口外,用普通止血钳钝性扩开切口下组织,使阑尾根部充分显露,直视下用丝线双重缝扎阑尾系膜,于根部结扎并切断阑尾,并做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纳入腹腔再次建立气腹,在腹腔镜直视下查无活动性出血,撤离腹腔镜器械,排除腹腔余气,各切口皮下缝合。

2 结果

3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2例因阑尾周围粘连、系膜较短改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50 min,住院时间2~4 d,术后病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7例,慢性阑尾炎9例,31例随访1~6月,均无术后出血,肠漏、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3 讨论

急慢性阑尾炎在普外科是较常见、多发性疾病。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阑尾。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其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长等缺点。伴随临床外科的发展及技术革新,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上,逐渐得到较多的应用。腹腔镜阑尾手术的适应症的范围较广,大部分的阑尾炎患者均可以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切除病变的阑尾[3]。同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比具有较多的优点。例如:在患者较为肥胖时,在进行开腹手术时应扩大其手术切口,并且阑尾所在位置较深,开腹手术切口通常对手术视野暴露不清,给手术增加难度;在对疑似阑尾炎患者,不能明确进行诊断时,腹腔镜则可作为诊断方法进行腹腔内探查,明确临床诊断并对临床治疗起到指导性用药的重要作用;异位妊娠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进行手术时,发现破裂出血的异位妊娠部位时,往往需要继续扩大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如发现其它组织器官的病变,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术中发现其他病变(胃十二指肠穿孔、肠粘连、卵巢囊肿等)可直接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需另作切口[4],能有效的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故运用腹腔镜手术可术中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本院开展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尤其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手术效果满意,阑尾系膜的缝扎及残端的包埋安全、可靠[5],阑尾炎症轻对切口未造成严重污染,切口愈合良好。笔者认为二孔法也存在局限性,如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可能会引起切口污染;阑尾系膜较短;回盲部严重粘连;后位阑尾等对手术造成了难度,可改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所以我们主张尽早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而本研究提示,病发后48 h内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间,早期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成功与否[6]。腹腔镜手术其手术切口较小,愈合时间较短,同时不易留下严重疤痕,有利于美观。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美的追求。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在术后不易发生疼痛难忍的情况。在乡镇医院,往往医疗设备及诊断都不能尽善尽美,但在近些年本院开展的腹腔镜手术后,不仅显著的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同样也提高了手术诊断率,大大降低了阑尾炎误诊率。在近几年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患者没有一例因为腹腔镜手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所以安全性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腔手术,主要的特点是微创技术。现阶段,患者对于术后小切口、体表美观有更高的要求。在腹腔镜下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适宜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及广泛应用[7]。

参 考 文 献

[1] 官伟军,郑小平,麦显强,等.HemoIok结扎锁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5):441443.

[2] 王霞,任永红,杨富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4621463.

[3] 钱立元,吴君辉,罗宏武,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价值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10,7(28):2627.

[4] 沈荣华.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与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8239.

篇7

结果:40例患者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2例,准确率为80%,8例患者经手术勘查确诊。其中37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后4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

结论: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准确,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及早的对阑尾炎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39-01

急性阑尾炎属于普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由于阑尾头部的内部压力发生增加,从而产生了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40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1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5±9.5岁。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40例均有腹痛的病史。20例患者有典型性的转移性的腹痛症状。15例患者伴有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入院查体发现:39例患者为右下腹的固定压痛患者,34例患者有反跳痛或者麦氏点肌紧张,8例患者可在右下腹碰到包块。40例患者均行腹部的B超检查和腹片X射摄片及血常规检查。

1.2方法。根据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及一般情况,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的治疗。对于能够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尽量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法为在患者的右下腹选择切口后作斜行的小切口,对于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的腹腔进行清洗,并探查阑尾,找到阑尾根部后进行常规的解剖分离,并对阑尾动脉进行结扎,进行荷包缝合并包埋阑尾残端。对于阑尾的周围发生脓肿的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一些患者,在和家属沟通后采取保守治疗[2]。

2结果

40例患者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2例,准确率为80%,8例患者经手术勘查确诊。其中37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后4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1例患者为手术切口发生感染,1例患者为术后出血。经过手术勘查,5例患者为急性单纯性的阑尾炎,25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6例患者为坏疽穿孔性的阑尾炎,4例患者为阑尾周围脓肿。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如早期的腹痛患者可以服用抗感染与其他方面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城市中的典型特点、症状的急性阑尾炎非常的少见,而高位阑尾和腹膜后阑尾及盆位阑尾的出现,给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带来和很大的误区,常出现误诊现象。针对以上情况,总结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如下:首先,观察有提示作用的重要体征,对于未有典型转移性的右下腹出现疼痛的患者,多会有右下腹的麦氏点出现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这也可作为重要的体征。第二,对患者进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B超扫查显示右下腹有腊肠状的肿物出现的患者,即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第三,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伴有感染征象,检查血常规的表现即白细胞的计数增加及核左移,同时发热症状对于诊断的意义也较大[3]。

急性阑尾炎治疗最为经典的术式是在急诊手术下行阑尾的切除术,在术中给予连续的硬脑膜外的阻滞麻醉,在右下腹作斜切口。此术式具有百年历史,其安全性和效果均较高,同时,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术式是以微创作为最大的优点,正常在经脐周的一点作观察孔,后在阑尾的周围作穿刺孔,凭借损伤较小和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对于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的患者,使用腹腔镜不便于进行腹腔清洗,且极易造成术后的感染,所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治疗的实施,需要医生严格按照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病理选择,选择好病例,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及阑尾的周围形成脓肿的患者也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同时辅之活血化瘀的治疗,对于脓肿患者也可在B超下进行穿刺引流[4]。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是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结扎阑尾系膜的线出现松脱,导致系膜的血管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即失血性休克等,对应的处理措施是及时的进行输血已扩充血容,同时采取开腹进行结扎止血;手术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最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常发生于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或者急性穿孔性的阑尾炎患者中。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术中对切口加强保护,在术后给予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药,同时进行良好的护理是预防之关键。

综上所述,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准确,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及早的对阑尾炎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凌勇.急性阑尾炎240例的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8-49

篇8

1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越性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同1次腹腔镜手术中,在腹腔内同时处理2个或2个以上不同器官病灶的手术,以往腹腔镜手术多为单病种的局部手术,而对合并疾病采用分次手术,而联合手术则通过1次手术治疗两种或多种疾病,避免患者2次手术,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1次麻醉完成两种手术,且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未见明显增加,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2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5~67岁。其中,胆囊结石56例,胆囊息肉6例,急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58例,阑尾无病变要求切除2例。术前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2种以上合并症19例。

3 手术前健康教育及护理

3.1 心理护理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是近几年来微创外科新开展的手术之一,多数患者对其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足够的腹腔镜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简单介绍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解除患者的顾虑,并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反应,做好安排,稳定患者情绪的工作[3]。

3.2 术前准备 ①告知患者必要的术前检查及准备,配合做好术前检查如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摄片、腹部B超、心电图及已婚女性患者妇科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②常规备皮,剃去耻骨联合以上的毛发,注意勿损伤脐部皮肤,用松节油棉签软化去除脐内污垢;③术前晚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可起到排空胃肠,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作用[4];④通知患者需签手术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术前晚8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及其意义,术前30 min肌内肉射注射阿托品0.1 mg,苯巴比妥钠0.1 g,告知术前晚充足睡眠的重要性;⑤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咳嗽、排痰。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有效咳嗽的练习,并在术后会主动咳嗽。

3.3 手术方法 本组62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特制的穿刺导管腹腔,再注入CO2,行人工气腹,采用3~4孔操作方法,根据胆囊和阑尾的感染情况,遵循手术的一般原则,切除阑尾或胆囊,从剑突下穿刺孔将胆囊和阑尾提出腹腔,并于右下腹放置腹腔引流管。

4 手术后的健康教育

4.1 术后护理要点 ①患者手术时采取全麻,返回病区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每小时测血压(BP),脉搏(P),呼吸(R)1次,并及时记录,监测血氧饱和度,告知患者及家属血氧饱和度,BP,P,R的正常值;②吸氧2~6 h,氧流量2~4 L/min;③指导深呼吸及鼓励咳嗽、排痰;④饮食、活动、引流管等的指导。

4.2 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出血:多因胆囊动脉撕裂出血或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术后应严密监测体温、P、R、BP、观察患者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有无四肢发冷、出冷汗等休克症状;严密观察引流液,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一旦短时间内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或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应立即告知医生;②胆汁漏:可造成胆汁性腹膜炎,多因胆囊床的迷走胆管未关闭,或术中胆总管损伤所致,若术后出现持续腹痛,伴有局部的腹膜刺激症状并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症状,则应排除胆汁漏的可能,一旦证实并发胆汁漏应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注意观察术后引流管的量和性质等。若引流液出现胆汁样内容物即可确定为胆汁漏,要求绝对卧床并保持引流管通畅,一般引流液由多到少,可望渐愈;③术后肩背部酸痛:告知患者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CO2气体刺激双侧膈神经有关,一般术后3 d即可消失,不需做特殊处理。患者醒后在床上取半坐位,可致CO2气体排出;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④残端瘘:发生主要是由于阑尾残端钛夹脱落所致,右下腹出现腹膜炎,或引流管中出现肠内容物样液体时,要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4.3 出院健康指导 ①适当休息;②指导患者定时定量采取低脂肪饮食。为预防复发,可根据结石成分选择饮食、如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卵、家禽类皮及动物的内脏。改变烹调方式,忌食油炸食品。避免食用花生、核仁类食品及减少食油用量;③指导患者对异常现象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若持续存在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白陶土样便、茶色尿液、全身不适或伤口红、肿、痛、热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检查;④若切口愈合良好,出院1周后可淋浴。

5 护理体会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联合切除术具有广阔前景,具有损伤更少、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使患者受益程度成倍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在有限医疗费用上更具实际意义。 LC和LA由于在同一个麻醉时间内完成2个手术,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方面容易有疏忽。LC和LA与常规直视下操作相比,具有它的难度及特殊的技术要求,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绝不能大意。护理人员除认真学习LC和LA的相关理论外,还应熟悉了解手术操作的过程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应临床症状的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1] 江道振,仇明.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腹部手术.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6):482-484.

[2] 张俊杰,秦长江.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26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424.

[3] 郭振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9例分析.河北医药,2003,25:440.

篇9

【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48-02

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需缝合、术后恢复快、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从而在医学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到手术之中,手术成功的机率高。现将对腹腔镜在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从2010年5月到12月到我院就诊进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为18到54岁,平均年龄为32.5岁。其中胆囊息肉者有2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3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40例,合并亚急性或慢性有89例,急性阑尾炎有11例。100例患者的病例诊断均与临床诊断相同。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10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留置引流管道。在进行手术之前做好膀胱准备,排尽尿液,不留置导管。患者术中头部抬高,采取向左方向的斜卧位的来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之后将切除的胆囊暂时放置在肝脏的上方为切胆囊切除后行阑尾切除提供更大的空间。在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做5mm的麦氏点腹腔镜造口,同时将剑突下10mm与左锁骨中线肋源5mm的腹腔镜造口均向下方稍微适量移动。再行阑尾切除术时改患者为头低足高位,在剑突下的造口做腹腔镜术行阑尾切除。利用腹部三个造口行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可在左腹下方再做一个5mm的造口来扩大手术视野。之后行腹腔探查,分离出阑尾及回盲部,吸净周围脓液及渗出液,暴露阑尾及回盲部,评估阑尾符合腹腔镜下切除的标准后,将阑尾系膜及头部用抓钳抓起后用超声刀就阑尾系膜处分离出阑尾动脉后尽量靠近阑尾断凝固切断,于阑尾根部用圈套器双道结扎,切断阑尾,用电凝烧焦阑尾残端。阑尾根部的结扎很重要,结扎不彻底可以采用间断式的方式进行残端缝合,还可以采取包埋法才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对于体积小的阑尾通过10mm的腹腔造口套管途径取出,体积大的阑尾或是发生病变的阑尾,为避免与腹壁的接触,应置于专用的袋中取出,从而降低造口感染的可能。

对于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100例手术患者,术后转至病房,麻醉消退后有负责护士对其进行氧气吸入,监护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情况并给于患者24小时的一级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呼吸情况、精神状况、创口处有无渗血以及出血等状况.

2 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后,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均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其中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3 ±8.5 )m l,,平均手术时间为(54.3±31.7 )rain,平均使用抗生素为3.3d,平均住院(5.1±2.3)d。患者出院后,医院对88例患者进行时长为50月的随访,未发现任何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症和病人的选择

患有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有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胆囊息肉入院,或以往有反复发作的急性阑尾炎者,以及在胆囊病变的基础上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的切除阑尾者。

3.2 行胆囊腹腔镜注意点

对于行胆囊腹腔镜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Calot三角的解剖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同时进行胆囊管和胆囊床的分离,暴露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视野。当胆囊脓肿或医源性的胆囊穿孔结石散落时应用标本袋取出胆囊。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损伤胆总管时及时处理是最容易的,避免胆管端-端吻合术。对于一些不符合进行肝管-空肠吻合术的患者,则处理时采引流胆汁的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将转移患者到较高水平的医院接受相关的治疗。对于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小心损伤患者胆管引起胆汁漏,并在手术结束后产生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得患者,应该立即进行相关措施进行胆汁引流,同时制止败血症状的发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抢救及治疗方案。肝右动脉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同时胆囊血管病变也很常见。当患者的胆囊出现积脓的状况时,对于行胆囊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胆瘘现象的患者应在B超或者是在CT指引下立即进行胆汁引流。

3.3 行阑尾腹腔镜注意点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机率,但是也会出现很多术后并发症,如术中周围脏器的损伤、切口的感染、腹腔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等,在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在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开放式的方法建立气腹。一旦出现术中腹腔脏器的损伤则进行开放式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发生手术感染的机率大大降低,但也应加大预防,对于发生病变的阑尾,为避免与腹壁的接触,应置于专用的袋中取出,从而降低造口感染的可能。进行阑尾切术术后预防手术切口的出血以及内脏的出血和渗血,同时在切除阑尾之时对阑尾残段以及阑尾系膜的处理上私用肽夹夹闭并用超声刀,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阑尾残端的处理应特别注意,结扎不彻底可以采用间断式的方式进行残端缝合,还可以采取包埋法才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不理想者或出现穿孔、坏疽者则行开腹手术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43-01

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痛苦轻及全身及胃肠扰乱小、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患者的欢迎,这一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推广,外科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变化快,病情多较严重,如腹腔脏器炎症、梗阻、出血、损伤、穿孔和破裂、血液循环障碍等,在临床诊断有手术指症后,为尽快明确病灶范围、性质及程度并及时予手术处理,多采用腹腔镜探查及处理,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用传统的剖腹探查,通常需要较大的腹部切口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而腹腔镜手术探查只要通过数个小孔则可以对腹腔脏器进行广泛检查,并可进行相应处理,特别是阴性探查时避免更大的创伤,护理技术的跟进,可促进早日康复。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腹腔镜探查手术的外科急腹症患者共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15~80岁,平均40岁,其中急性阑尾炎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5例,粘连性肠梗阻35例,患者均以急腹症入院,根据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对患都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指征确定后采取腹腔镜手术,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病灶进行处理,本组200例患都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探查及手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均以突发性腹痛,或进行性加重的腹痛急诊入院,且对腹腔镜手术缺乏认识,表现为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在护理工作中,迅速抢救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优缺点及医生用此手术的可靠性,及中转开腹的可能性,让家属和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解除顾虑,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而且可以增加患者术后对疼痛的耐受性,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1.2 术前准备

2.1.2.1 术前宣教 在治疗过程中,如禁食、禁饮、深呼吸,教会患者正确咳痰方法及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向患者讲解术后活动的好处及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的技巧。

2.1.2.2 术前检查 协助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如胸透、B超、CT等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四项等化验。

2.1.2.3 皮肤准备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不同,腹腔镜腹壁组织结构薄弱处―脐孔。该部位皮肤娇嫩,不易清洗,特别利于细菌生长,常规的皮肤准备方法已不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要求,通过研究认为,依照润肤油肥皂水过氧化氢液碘伏清洁消毒的操作程序,尽量减轻棉签对脐孔的刺激,可保证脐孔术术野皮肤的无损伤及无菌性,下腹部常规备皮,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1]。

2.1.2.4 留量胃管 因腹腔镜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状,一般不需留量胃管(如已确诊的阑尾炎、胆囊炎等),但遇到年老及有合并症时,应留量胃管以减少胃内食物流入腹腔[2]。

2.1.2.5 留量尿管 一般术前排空膀胱,但遇到年老及有合并症时留置尿管,预防膀胱损伤或术时的延长,且最好在手术室麻醉生效之后留置导尿管,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患者精神及身体的刺激。

2.2 术后护理

2.2.1 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管通畅,防止舌后坠和痰液堵塞气管引起窒息。清醒后,若无禁忌,可取斜卧位(床头抬高15~300),有利于引流和呼吸。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都早期下床活动,适当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并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恢复。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予吸氧及心电监护,每30分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1次,6次平稳后改1―2小时一次,观察患者血压及精神状态,一般6小时后停吸氧、心电监护。

2.2.3 引流管护理 了解引流管的位置,做标志,妥善固定,长短应适宜,利于患者休息和活动。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保持引流管的低效能放置,防止逆行感染,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胃管在肠蠕动恢复后拔除,但合并呕吐时,适度延长拔管时间,尿管于次日训练膀胱功能后拔除。

2.2.4 饮食 一般腹腔镜术后6h后可进流质饮食,但不要给患者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饮料,以预防加重肠胀气,待肠蠕动恢复后,依次半流软食,普食过度。但留置胃管或合并呕吐等暂禁食,予对症处理,静脉补充营养。待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依流质、软食、普食过度。

2.2.5 并发症观观察与护理

2.2.5.1 出血:是腹腔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如短时间内敷料大量渗血或引流管引出50∽100ml鲜红液体,且病人伴有血压下降,脉快,呼吸急促,四肢湿冷等症状,并有腹胀腹痛时,提示有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止血药物,做好输血和再次手术的准备。

2.2.5.2 感染:术后并发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有腹腔孔穿刺处感染和腹腔感染。观察体温、脉搏,检查穿刺孔局部有无红肿、硬结,早期发现有炎症时,局部理疗或热敷。如伴有腹部症状和体征时,应考虑腹腔感染,观察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根据医嘱应用敏感抗生素,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加强营养[3]。

2.2.5.3 炎性肠梗阻: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肠袢间相互粘连,致蠕动功能障碍,肠腔有机械性的不畅,多发生于手术后早期,大多已有排气、排便,进食后出现肠梗阻且症状逐渐加重。治疗需要胃肠减法,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抑制消化液分泌及全胃肠外营养支持[4]。故术后应注意观察排气、排便情况,在进食后尤应密切观察。

2.2.5.4 肩背病痛:此为腹腔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为气腹的压力及CO2对膈肌刺激痉挛产生肩背部疼痛,发生率3%―5%,持续时间12―24h,能自行消失,无需特别处理,若患者症状明显则协助患者勤翻身,多活动,适当局部按摩和热敷或腹部轻轻加压,将气体排出。病情许可时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让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隔肌的刺激,胀痛难忍者可予镇静、解症止痛等对症治疗。

2.2.5.5 皮下气肿:腹腔镜常用CO2制造气腹,CO2气体可通过穿刺部位进入皮下、阴襄等,术后仔细观察呼吸节律及皮下、阴襄有无气肿及气肿范围大小,及时发现,及时与医生联系[4]。

2.2.5.6 出院指导:腹腔镜术后如无特殊,3―5天可出院,若有术后引流,时间略长3―4天。出院后注意保持切口局部的清洁,预防感染,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适当活动避免劳累和受凉,定时随诊。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因此,护理工作在老年 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老年急腹症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对20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生理特点及急腹症的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恢复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篇11

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腹部手术; 并发症; 预防;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70-01

手术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术后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疾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影响医疗质量。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不发生任何并发症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目标,但是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性,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早期炎性肠梗阻、肠篓、尿潴留等并发症,多与术中创伤或术后处理不当以及患者的因素等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开展了腹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研究,以探讨实施干预后与常规治疗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间实施的腹部手术患者88例(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18例,肠梗阻10例,子宫切除术14例,胃穿孔12例,子宫肌瘤摘除术6例,胆囊手术6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35~64岁。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实施(1)中医心理疗法:给予开导安慰、暗示疗法、移情易性疗法、宁神静志疗法等维持患者情志稳定,安心静养,摒除杂念,减少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刺激,以保持情志平衡和脏腑功能正常,减少其他不利因素的侵袭而患病或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穴位按摩:因腹部术后多需要卧床休息,故进行穴位按摩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平卧,双腿屈膝,取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用右手大拇指指尖端垂直着力于穴位上,用力向下按摩,逐渐加力,以患者感到麻、胀、酸感觉为佳,双侧按摩,每次3 min,每天3次[1]。(3)艾灸法:尿潴留是常见腹部术后并发症之一,可以采用艾灸法预防。患者仰卧,暴露腹部(脐),取新鲜生姜片切成0.3左右薄片,以针穿数孔,置于神阙穴上,将艾绒揉成圆锥状艾柱,尖端向上放于姜片上,点燃后火力由小到大,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感受,共灸5 壮。(4)针刺治疗:如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可取穴:双侧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内关、合谷、百会,连续波(电针仪为6805-2型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频率2 Hz,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5次。(5)采用中药外敷、内服和灌肠以及超声导入治疗等方法帮助恢复胃肠功能,术后汤由党参、黄芪、法夏、竹茹、谷芽、厚朴、延胡索、云苓、大黄、木香、藿香组成,诸药配伍能补气理气止痛,通里除满而利肠胃[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口服大柴胡汤能使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3]。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恢复流质饮食时间。

1.3.2 观察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胃瘫、暂时性肠麻痹、腹胀、肠粘连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

2.2 研究组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尿潴留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发生率为8.70%(4/46);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尿潴留2例,腹泻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3例,发生率为19.05%(8/42),组间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腹部手术后由于感染、损伤、麻醉、机械刺激及迷走神经抑制等因素对胃肠道的影响,使患者胃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肠麻痹症状及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也会出现尿潴留症状,同时因患者卧床静养致使下肢易发生静脉血栓。其引发疾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较复杂,而手术方式、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镇痛方式、是否微创手术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方式是目前公认的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主要原因[4]。据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腹部各种手术后发生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在15%一50%[5]。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腹部手术后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正常进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脉络受损,气血亏虚,气机郁结,瘀血残留,胃肠气机升降失常,肠道失去受盛传导功能,而致浊阴滞留、腑气郁结不通。因此对于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要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医心理疗法、穴位按摩、针刺以及中药外敷、超声导入等方法,仔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辩证分析,施以恰当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给予满足,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日痊愈出院。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采取的防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黎莉,徐蕾,姚丽文,等.肢体锻炼加穴位按摩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上海护理,2007,7(5):28―30.

[2] 李桂娥,谭鹰,黄汉辉,等.自拟术后汤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62―63.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活动选取了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原始病例资料,共计52例。利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胆结石临床症状观察以及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在这52例胆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在24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患者的身体体重在49kg至85千克之间,平均身体体重在65.25kg左右。

1.2 门诊观察 根据对52例胆结石患者的入院门诊表现症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患者感到右侧下腹部具有疼痛感病史32日至11.6个月,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症状:21例患者感觉到腹部有剧痛感,疼痛位置一般在右下腹部,严重时,会出现大汗淋漓、休克或虚脱等,42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感,13例患者伴有发热症状,体温温度大于等于37.3摄氏度;大部分患者在腹部胆囊部位出现的疼痛,一般在2至5小时内疼痛得到有效的环节。

1.3 治疗方法 对52例胆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

1.4 护理方法

1.4.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是一种先进的新技术,患者对其了解甚微,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宣教工作,让患者对手术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心理上解除了恐惧感,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治疗。②检测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门诊观察分析,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机扫描,X光线胆囊及胆道照射造影。在CT扫描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口服浓度为百分之二的泛影普安500ml,以便充盈患者的胃肠道。通过上述检测,发现患者结石中色素性结石22例,固醇性结石30例;据检测结石大小在4.2cm,最小结石在0.45cm,单个结石患者31例,多个结石患者21例。伴有糖尿病患者15例,伴有阑尾炎患者4例等等。③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求患者术前12小时禁止饮食,4小时内禁止饮水,同时要求手术前一天为患者制定进食计划,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此外,向患者进一步明确手术注意事项。

1.4.2 术后护理 ①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方式,因此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采取去枕平卧的姿势,把患者的头部偏向另一侧,保证呼吸的正常,每2小时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②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术后1日内,患者引流管小于20ml,24小时候,引流管液体明显下降或消失。48小时后,护理人员可以将引流管去除。③创伤护理:对于术后伤口的护理工作,要保证3日进行常规换药,如果发现红肿、感染或者渗液等现象,应马上与主治医生报告。④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如果没有恶心感,可以在8小时候进食,饮食以流食为主,以清淡为主,并且易于消化,同时兼顾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⑤胆漏护理: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中胆漏的发生率要高于开腹传统手术。胆漏的主要症状为术后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对患者胆汁进行充分引流,同时补充水与电解质,保证平衡。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方式,经过30日的跟踪观察,得出以下治疗结果,52例患者,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胆漏症状,通过护理康复出院,治愈率达96.15%,总有效率达100%。小儿肺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通过上述实验护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胆结石手术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的效果,很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希望能够在今后胆结石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