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2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资助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教职工幸福感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201202)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职工不但面临着各种社会压力,同时还要承受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自身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压力。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职工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材,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教职工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稳定完善的人格、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一、工作内容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教职工心理健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增强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习如何提高幸福感,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二、工作团队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员工福利,又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实施。具体可由人事处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工会负责牵头协调,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业务支持。根据教职工具体的心理需求,还需聘请学校兼职心理教师和校外心理专家,必要时还要和校外一些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保障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原则
1.普遍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在了解和把握教职工共同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教职工中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主题和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从而有效发挥“预防和促进”的功能,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2.差异性原则
每位教职工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价值追求。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心理健康工作还应针对教职工的个体差异性,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每位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3.保密性原则
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难点在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是同事,存在双重关系,教职工难免会有所顾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个案资料不得泄露,个人记录不得公开,不得随便让人查阅或带离咨询与辅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教职工的个人隐私,对教职工的个人情况和谈话的内容严格保密,必要时可以聘请外校或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在参加一些暴露个人隐私的团体活动后,参与者也应遵循保密原则,在活动之后不得随意泄露和议论其他成员的所暴露的内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工作只有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参与的教职工畅所欲言,敞开心扉。
四、工作方式
1.心理健康调研
首先,要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工作,了解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教职工心理需求,找出共性与差异,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2.专家讲座
对不同的教职工群体,或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聘请心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压力管理、婚姻爱情心理等专题讲座,对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师生沟通方面的讲座,针对青年教工育儿方面的困惑开展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讲座,对女性教职工开展女性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等。
3.心理沙龙
定期开展一些心理沙龙,使参与者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邀请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解除教职工的一些心理困惑。
4.团体辅导
建立团体辅导室,针对教职工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惑,开展多种主题和形式的团体辅导,使参与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惑,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专场咨询
聘请校外心理专家定期到学院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和校外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教职工报销一定次数、一定金额或一定比例的咨询费用。
6.心理宣泄
建立沙盘游戏室、心理减压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面向教职工开放,使教职工在宣泄的过程中释放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7.同伴互助
提供相对温馨优雅的空间,如心灵茶座,定期对教职工开放,让教职工自行结伴,相互倾诉,缓解心理压力,相互提供心理支持。
另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学院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五、可能存在的困难
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学生有很大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组织形式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在此项工作开展初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1.工作组织上的困难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可能会出现教职工工作繁忙、家庭负担繁重、抽不出时间参加的现象,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必要时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参与者的顾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个体和团体咨询工作,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存在双重关系。因此有些教职工难免会有所顾虑,导致实际有需求但参加活动不积极的情况发生,影响工作效果。因此,可聘请校外一些心理专家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双重关系,以保证工作效果。
3.工作条件有限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所设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一些工作场所,国内一些高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件并不乐观,若对教职工开放,难免会出现场地紧张、经费不足等情况,使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为保障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有条件的,应设立一些专门针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黄淑颖.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如何[J].职业技术教育,2014(6).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职学院频繁发生的高职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高职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高职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高职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高职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高职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高职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高职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高职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高职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高职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高职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高职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转贴于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高职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高职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高职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人的一生要先后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系统教育,教师是我们的人生导航师;社会教育是终极教育,是人们行为的试金石,也是心灵的考验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内涵有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完成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与人格培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三种教育间不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更要建立一种社会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建没有围墙的大学,使高职生走出书斋,融入社区与社会,同社会共享资源,不仅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属于社会,社会需要大学,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是新时期办学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放松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一、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及障碍的认知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认知缺乏
我们都是运用已有的认知图式来理解面临的问题的。凯利的个体建构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知识、经验、阅历越丰富,也即是认知建构概念越多的人,越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以别人的观点看世界,更好地保持心理的平衡。而认知复杂性低的人,其建构的概念较少,缺乏有关的常识与认识,缺少应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不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忧心焦虑,导致自我为中心及心理失衡,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例如我接待过的一个高一男生,由于不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差异性与可塑性,在初一时,因另一男生曾笑他“腰细得像女孩子似的”,自此引发了他对自己、对他人身材的过度关注,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不但腰细,肩膀也窄,皮肤却比别的男孩细嫩,于是便认定自己长成了一副女性的身材,为此深感痛苦自卑。为防止别人看出自己的身材“异样”,他不再与同学来往,再热的天气也穿着长衫长裤,并极力逃避会暴露身材的一切体育活动。由于整日纠缠于如何医治自己的身材问题,学习无法专心,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事实上,经过三年的发育,如今他的身材是完全符合男性特征的,没有任何异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然而,他已形成了体像障碍,任凭医生与别人如何解释,他都不相信自己的身材是正常的。
(二)不合理的认知信念
每个人都是根据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等来选择进入我们大脑的信息,并给其赋予主观的意义。因此,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情景,所获得的信息量及其认识与评价是有差异的,而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不是取决于其遭遇到什么事情,而是取决于其对所遭遇的事情是如何看待的。正确的认知带来理性的情绪与行为,而错误的认知则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失调的重要原因。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把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归纳为三类:
1.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错误评价与要求上。如有的学生会过低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故而自卑、抑郁、退缩;有的学生则自视甚高,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表现出色,是老师、同学瞩目的中心,一旦有人超过自己,或不重视自己,就会陷于失落、嫉恨、焦虑之中。
2.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
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认为别人都应该理解自己、体谅自己,按自己的标准来行事,因此当别人的言行不能符合自己的意愿时就会感到苦恼、愤怒。例如不少学生,当看到自己要好的朋友有了新的朋友,并且来往比自己还密切的时候,往往会无法接受,觉得自己被遗弃、被背叛了,他们内心里认定:既然你把我当朋友,那我就应该是你最重要的那一个,如果不能做最重要的那一个,那么,这个朋友不当也罢。
3.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表现为在不能改变令自己感觉不好的环境和事物时,不是调动自己的潜能去适应环境,而是一味地抱怨这些环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甚至将自己不顺心的事都归咎于这些糟糕的环境,结果是使自己的情绪更糟。
(三)消极的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其核心是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在个人的心理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情绪情感,最终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学生中常见的消极认知模式有:
1.单向思维: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容易导致思维的固着和僵化,难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像上述案例中患体像障碍的男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一直执着于如何医治他的身材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开始正常的生活,却没想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壮,或者是通过其他方面的优秀亦可得到别人的敬佩。
2.我向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很难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如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生,曾经颇得一些老师的喜爱,她喜欢和自己信任的老师聊天,只要她有了倾诉的愿望,就抄起话筒,经常一说就是几十分钟,且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后来该老师不胜其烦,开始以各种理由挂断电话,她感觉老师对自己态度不似以前那样热情,深感失落而到我处咨询。结果,才跟她接触一次,过了几天,她居然打电话邀我跟她一起逛街。可见,这是一个不太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她以为,她喜欢的事,别人也会欣然接受。
3.负性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指人们面对周围环境时不断浮现出的未经过深思熟虑和推理判断的思想片断。当这些片断的想法能引起不良情绪时,称之为负性自动思维。例如,悲观的人,遇事习惯往不利于自己的一面解释,问老师问题,老师反问的声音大一些,就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任意推断);被一些同学取笑过自己的缺陷后,就认定所有的同学都会嘲笑自己(以偏概全);因为穿了一件紧身衣,有同学说自己新潮,就以为同学把自己看作了坏女孩从此抬不起头来(过度夸大)等,都属于此类。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建构的重点,一是要丰富学生的认知,二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以合理的认知取代之,三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与习惯。
二、认知建构的途径
(一) 灌输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要为学校总的教育目标服务,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通过讲授、为学生提供参考建议、表述教师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应对措施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心理专题讲座、心理辅导课、心理橱窗专栏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常见心理问题的排解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生涯规划等,把符合社会要求的信念、行为方式与科学知识传授、渗透给学生。
(二)情景体验法
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偶发事件、一句不经意的玩笑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一个人能否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感受,跟他自己有没有过相关的经历与类似的体验密切相关,所谓“同病相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自己教育自己,比之空洞的说教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转变。
情景的内容,要紧密围绕明确的心理主题,并与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相类似,可以是以往接触过的具有完整情境的典型案例,可以从电影电视中选择的某个片断,可以是学生自己提供的经历,方式既可以各持己见讨论辨析,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三)故事感悟法
生动有趣的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而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故事、童话、寓言与成语都蕴含着心理学原理与人生哲理,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针对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与同学闹矛盾就以转学、转班、换宿舍来解决问题的同学,我会给他们讲《猫头鹰搬家》,让他们从中领悟,如果不能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先改变自己,就算环境怎么改变,仍然会碰到类似的事情。对那些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常常疑心别人议论自己的同学,我就给他们讲《疑人偷斧》,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四)思维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其他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化解学生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例如,一个女生因一段时间热衷于交友导致成绩下降,而从快班调到了慢班,慢班的学习风气和纪律与快班相距甚远,她无法接受新环境,情绪时常处于懊恼、痛苦、自责之中,导致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我让她找出在慢班的好处(成绩在班上领先,老师对自己特别关照,可以有更多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令自己痛定思痛,会更加努力学习等),当她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些方面时,她整个精神状态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各种异常社会行为,已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世中所显现的诸多不适应,也昭示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运用教学、宣传、讨论、训练等多种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情感的培养和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单打独奏是难以奏效的。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外,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助、支持与合作,特别是良好的体制之共建,才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靠保障。为此,各高校富有成效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机制之共建。
一、学科资源联动机制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绝大数高校没有针对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各高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专业技术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中,也只有基础文化课里的德育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的同时,涉及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他的课程则是单一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培育、提高的课程。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迥异的当代大学生,面对诸多学生难以打开与解决的心结,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人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现实的,仅仅靠某一门课独自应对也是不切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需要各学科之间携手共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担当与完成培育一代新人这一历史重托。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兼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心理调试等多项功能,但德育课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等教育中,担当育人重任与排头兵的德育课,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解决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以及选修课,在向大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担当着锤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与培养社会适应力的重任,肩负着培育和塑造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术道有攻,专业有别,课程迥异,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与健康心态培育与塑造这一宏大工程,客观上要求建立课程资源连通机制,需要学科之间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学科与课程之间相互连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应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泛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软文化建设;既涉及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也牵涉到校园局部建设与美化;既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也包括系部、班级文化建设;既包括教室文化建设,也包括公寓文化建设。各种文化之间内涵有别,特点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进步、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与愉悦环境。
在大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既能使大学生精神愉悦身心放松,也能使大学生陶冶情操享受温馨,更能使当代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美化心灵、开启心智。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会为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心理负荷的大学生,排解郁闷与减缓压力,从而营造舒适恬静的外部环境。
当然,要完成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单靠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其效果也是事与愿违、差强人意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为补充,要求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作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律,但服务于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另外,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三、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的沟通机制
大学生跨进大学校园后,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将会接踵而至。这些诸多问题显现于大学生活,然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靠学校一方也是难以奏效的。
大学生虽然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迈入校园独自闯天下,但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家人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其仍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与亲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亲人家庭有着深深地情感寄托与心理依附,况且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同家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这一切注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序进行与全面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彻底解决,客观上需要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建立定期的、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以及师生间沟通机制的构建,应以教师与学校为主,社会家庭为辅。学校要定期向家庭通报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全面了解学生在社会特别是家庭的种种表现,加强同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到有针对性。
四、实践实训联合机制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校内实训,也有校外实践;既有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也有工种实习,还有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观考察等。诸多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大学生书本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过程,使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更为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体恤民情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是大学生良好心态与健康心智的一个确立过程。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素养的同时,承载着在艰苦环境下磨炼意志熏陶情操,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这一重任。这一切不仅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外延,做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更要以实践教学为载体,不断丰富、充实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做到技能培训与心理素质强化的同步展开,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学校与生产实习单位携起手来密切配合。学生走到哪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哪里,建立以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与社会四方紧密结合的联合机制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的联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建立良好心智与健全人格这一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有公办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有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旅游管理实训中心。2010年9月,我校迎来首届导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地西藏班,时至今日,我校内地西藏班办班已经有十个年头。内地西藏班是我国教育援藏、教育兴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职业教育援藏,因其为西藏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在西藏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发展中,扮演中流砥柱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帮助西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战略意义。
一、我校开展内地西藏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我校的内地西藏班学生(以下简称藏班学生),他们主要来自祖国西南边陲的农牧民子女,他们具有典型的“高原红”肤色,怪诞嬉皮的发型,色彩浓艳的藏装,从头到脚挂满了各种首饰,无所顾忌的口哨和嗨遍整个校园的藏歌等。他们在校园里的识别度非常高,他们以强烈的民族符号和民族文化闯入我校。藏班学生与内地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有语言、肤色、服装、饮食等直接能看到或者感觉到的差异;也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等隐藏不易察觉的差异。我们在适应藏文化,他们在适应内地汉文化的同时,悄然进行着跨文化的心理适应。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寒冷,饮食以牛羊肉为主。藏地学生进入到内地,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从饮食、就寝、衣着等都改变巨大。他们饮食的不适应、身体的不适应等最先表现出的就是疾病频发。一些在西藏患病的学生病情爆发,患过病的学生旧病复发,尤其是感染过结核病的学生,会在新生入学之初的结核病筛查中被检测出来。加上他们不注意饮食习惯,爱吃方便面,爱喝饮料,不喝开水,而喝生水,导致阑尾炎发病率比较高。这些学生如果生理和心理短时间内难以调整过来,就容易形成水土不服、生活不适应,想回家的学生也随着增多,从而造成藏班学生群体性的怀乡情绪。我校藏班学生主要是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疾风骤雨”的青春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乡来到遥远、陌生的内地求学三年,跨地域迁徙式学习,使他们在生活和心理上面临巨大的难题和考验。又因为这些学生受年龄、阅历所限,他们往往缺乏在新环境中,主动调适心理的能力,自制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情绪化,心理上容易大起大落。他们在新环境中不适应、情绪低落,如果感觉到孤独就容易封闭自己,产生自卑感,心理有更多戒备意识。强烈的民族情感使他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容易相互抱团,从而为教师管理学生带来困难。内地教育与中西部教育有巨大的差距,原有的母语学习环境变成汉语文化的学习环境,初中单纯的学科教学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转变等,造成藏班学生学习困难加重,厌学情绪严重蔓延。因此,藏班学生内地求学都经历着气候环境适应、日常生活适应、语言适应、学业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问题。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影响他们安心学习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笔者作为藏班班主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为藏班学生初到内地时,往往会出现自卑、孤独、挫败感、抑郁、攻击行为及各种偏差行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容易滋生藏班学生对学校常规和思想教育,专业教学及内地学生产生抵触、疏离、对抗和敌意。因此,我校针对藏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根据藏班学生的民族特点、成长规律和心理状态等,思考如何有效开展,降低因跨文化,心理适应不良,而引发心理问题的风险。从而提升藏班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促进藏班学生的身心健康。藏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对我校异地办学模式的全方位考验,也是对我校承办内地西藏班民族教育的整体考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藏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藏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二、我校开展内地西藏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校本实践
我校藏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再实践的反复验证中进行的。以下是笔者对藏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经验探索。
1.发挥班主任在藏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由于有的学校是四个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足以说明藏班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和强度很大。虽然,我校还是一个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常规做法。但是,我校的藏班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却发挥着教师、父母、保姆、医生和和心理辅导员的多重作用。因此,我校对藏班班主任的选用非常谨慎。被选用的班主任除了要参加校内的教师成长营培训,以及校外的西藏内地班举办的省、市级培训,还要参加针对藏班班主任的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以此,提高藏班班主任及时发现心理上出现异常学生的能力,以及在藏班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能力。我校现在的四名藏班班主任之中,就有一名心理教师,他们都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并常驻我校藏班管理办公室,我校藏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专门化和专业化。[1]
2.生活教育课堂。鉴于藏班学生在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问题,我校开设了生活教育课堂,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习惯。生活教育课堂由带藏班十年的资深班主任和西藏教育厅派驻我校的生活指导教师主讲,根据具体问题有时会按男女生性别分组进行,在每年的春秋季传染病高发期,还会聘请常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医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2]
3.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完善藏班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一起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藏班学生24小时寄宿在学校,藏班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几乎完全脱节,家庭心理支持系统弱小或缺失。教师通过电话联系家长,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家长所获取的信息是间歇性的。而且,藏班学生主要来自于农牧民家庭,很多学生的父母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除了担心之外,根本不懂得如何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因此,我校通过创建QQ(微信)家长群的现代传媒方式,建立家长联系机制,让藏班学生能够从家庭中,获得更多情感慰藉,而安心于学校生活。同时,我校也能够及时向家长汇报和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群群主由生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班主任每周一次,每月不低于三次委托生活指导教师向家长群或个别家长发送信息,畅通家校双向交流渠道,使藏班学生不会因为千山万水,而阻断亲情的联系。[3]
4.藏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我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体验拓展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藏班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对一些特殊学生,包括情绪困扰、行为偏差的藏班学生,教师要进行专业的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其顺利渡过心理难关。我校在凝练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个别心理咨询等,藏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集结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与《藏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帮助藏班学生健康成长。
二、心理教师必备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技能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对以下问题有专业的认识:第一,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往往存在疾病的概率较小,身体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2.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乐于接受自己,同时对他人和外界抱有开放的心态。3.心理健康的个人,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第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及我国现阶段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七个方面可作为职校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1.乐于学习和工作,奋发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对生活和工作更加热爱,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争取获得好的成绩。2.有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我接受,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CAN存在的价值,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3.有健康的情绪。心理健康的学生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4.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理解、信任和帮助他人,并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缺点和短处。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环境改变时能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不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信心,主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当然,在衡量职校生心理健康时,也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第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自立、自强、自信,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并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成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1.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现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予以接纳、关注、爱护,这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础。它可以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尊重学生,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接纳,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2.真诚:真诚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应该以“真正的我”的身份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戴假面具,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投身于心理辅导中。一方面,真诚尊重导师,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氛围,为学生免费服务,可以让他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另一方面,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例子,他们将鼓励真正的自我,和教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情绪得到发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三、避免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第一,给学生乱贴标签,随意扣上“心理有病”的帽子。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辅导教师会不时冒出“我班××心理有问题,有病”,甚至会私下议论某生“脑子有病”“神经有问题”,其实这是对学生很不负责的一种做法。其后果是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比如,内向的学生从此不再与人交流,胆小的学生从此不愿开口讲话,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从此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教师一定要谨慎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人对事泰然自若地处理,既无麻木不仁,又不大惊小怪。第二,强制要求学生去进行“心理咨询”。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重点是立足全体学生,做好心理保健工作,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动辄就去“咨询”。当然,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经过细致地观察、详细地调查、科学地分析,教师认为确实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咨询,那么辅导教师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暗示学生学校这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让他放松情绪,袒露自我,而且又会得到保护和支持,隐私绝不会被泄露。只有在学生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并自愿地走进咨询室的情况下,心理咨询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第三,对心理咨询期望值过高,希望“立竿见影”。成功的咨询往往不可能一次奏效,心理层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往往要经过一系列规范的过程才有可能见效。因此,对心理咨询不能期望过高,特别是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想要求一次咨询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只能导致治标不治本的严重后果。心理咨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只有在被充分信任的情况下,求助者才能吐露心声,袒露“真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重塑自我,然而有一点是大家必须要很清楚地认识的,那就是最终的归结点还是求助者自己帮助自己,这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
一、来华留学生存在主要心理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1]。来华留学生的主体是处于人生发展阶段中最活跃阶段即青年时期,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青年人呈现多变、创新和叛逆的特点。青年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对自我的探索、认同、人际关系、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其智力发展、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性格、性意识、成长需求都呈现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突变与渐变相统一。来华留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复杂性在于,多元文化背景下,不但要面临着青年人共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同时还要面临环境适应、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等多方面的任务。因此,留学群体的心理压力较国内本土学生压力明显增大。(一)负面情绪问题。留学生在国外经常会出现思乡感、孤独感、抑郁症和挫折感。这种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缺少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倾向消极模式情况下,孤独感、挫败感体验会相对强烈。较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体验会影响留学生的自我认同,生活满意度。(二)人际关系敏感。留学生身处异国生活和学习,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语言交流的障碍,导致留学生在社会交往上会呈现出更多的焦虑状态。与中国大学生相比,在华留学生存在更多的强迫、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留学生较多采用幻想和退避等消极的应付方式来处理上学生活中的应激事件[2]。(三)文化、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留学生的负面情绪问题、社会交往中的人际问题往往都是内在的文化、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外在体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个性差异等因素在同一个场域,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对留学生群体发挥着影响。场域中的每个个体既要保持个性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又要接纳和尊重交往对象的正当诉求和尊严。这需要个体具有一定强度的心理韧性和灵活的应对方式。当然,从生态系统角度讲,每个个体都是具体的,需要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来理解适应问题。适应能力的提升不单单是个体的问题,环境需要具有相应的包容性、丰富性,具有为个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四)学习与就业压力。来华留学生都是怀揣着个人梦醒、职业理想、甚至肩负使命来到中国的。在华学习和未来就业是留学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些包括学业成绩、作业难度、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等问题[3]。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针对留学生学习学业培养标准趋于严格,很多留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方面的压力。
二、留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的班级编制,完全有别于中国学生管理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我国高校基本上已经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然而由于管理模式、服务提供能力、留学生教育工作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原因,面向服务于本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能全面覆盖留学生,造成工作中的死角。(一)服务提供能力不足。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进一步指出“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在实际操作层面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专职教师配备尚不能达到指标要求。一是数量不足,在未能满足本土学生服务需求同时,很难能全面覆盖留学生,开展工作很难常态化。二是专业咨询教师双语交流能力限制,制约了针对留学生个体咨询服务工作。(二)工作机制和举措问题。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抗挫折能力,高校为本土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为新生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突发事件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应当说,在专职教师队伍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这些举措是有效的。然而针对留学生,这些举措存在着制约因素。以课程教学为例,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方案有别于本土学生,培养方案中未列入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课程,来华攻读本科学生未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学习。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实际上是社会工作模式,专职教师、辅导员是主动发现、主动介入和服务,而在西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是被动服务,需要学生主动咨询。特别是在心理普查环节,我国高校采取的是利用标准化量表,针对全体新生开展网络或纸质测量,同时建档。在现实操作层面,需要做好保护隐私和知情同意。(三)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问题。有效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面对困境、挫折的积极影响因素。来华留学生面对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问题时,由于身处异国常常等不到家庭和社会及时心理支持,更加容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危机事件。专业辅导教师和留管人员面对资源匮乏的辅导对象,常常显得无力,进而影响主动介入的积极性。
三、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议和对策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已经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名词,它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2014年8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国际青年日的致辞中提到:青年时期是充满重大变化的时期,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旅程可能会十分复杂,常常引发许多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次国际青年日的主题是“青年与精神健康”,口号是“精神健康事关重大”。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领域,这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为了更好的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追根溯源地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王声涛)。纵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家庭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及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长时间的家庭亲情缺失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的无助感和自卑感,这些孩子心理相对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自尊心强,处理事情的方式较为极端,容易从悲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二)学习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一是恐惧,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社交
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别注重感情的交流。但是,现在的青少年缺乏换位思考和共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导致产生友谊的对象不稳定,友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造成社交往来的挫败感。社交方面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几位的有被人误会、受人议论、当众丢面子与好友发生纠纷等。
(四)社会环境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当代青少年,还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这种模式导致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盲目性,并没有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再加上社会激烈的竞争,等到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又不知何去何从。另外,青少年受到急功近利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学校、社会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心理课程的教育在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由于学校师资缺乏,一些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混同于一般的品行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加之社会心理咨询的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不知该向哪里倾诉。
二、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润物细无声”———契合课堂45分钟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上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面对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作为学生成长期的“关键伴侣”教师,除了承担着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还是学生心理上的支柱。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摒弃传统“填鸭式”的封闭教育,转而进行共情式的开放教育,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感受教师给予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从被动约束转变为自我约束,被动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例如在《语文》课本史铁生所写的《合欢树》一文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加入“我眼中母亲”的大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诉说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朴实平常的话语、一桌倾注亲情的饭菜,彼此分享母亲操劳背后那份浓浓的母爱,利用一点课堂时间让每位学生给母亲发一条“妈妈,我爱你,您辛苦了”的短信,感悟感恩教育,让学生逾越“爱要大声说出来”的鸿沟,拉近自己与母亲、与家人、与朋友、与教师、与社会的距离。
(二)“净化心灵”——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是教师走进学生的最好机会,教师脱去威严,脱去权威,拉近距离,走下三尺讲台,走进学生的心里,同学生共呼吸,感受学生内心的纯净。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会经常去学生的宿舍,而这个时候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刻,学生会挽留教师一起聊天,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她们会把教师当作自己同学、朋友,甚至亲人。当学生对你信任的时候,也是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也是心理健康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时候。面对青春期的许多困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会自我暴露。例如女生会很关注自己体重,那么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面对体重飞涨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通过适当锻炼、科学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去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跟教师的交流,及时发现青少年在心理上的“症状”,“对症下药”开出“心理处方”,用我们“爱”的药剂去“治愈”青少年心理的创伤。
(三)“爱的力量”———让家庭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首要的作用。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父母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正确的面对孩子逆反期的这一客观事实,用爱感化孩子,理解孩子心理上、自我意识上的成人感,正视孩子独立自主的需求。学校应指导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成长的需要,理解他们,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四)“搭建平台”———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青少年不是游离的个体,他们最终要融入社会的团体里。社会环境影响着青少年方方面面的成长。例如,学生看到现在就业难的现状,对自己未来就业渺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会过怎么的生活,自己也没有目标,因此学生可能会先从思想上忽视学习,进而影响对生活的进取。面对类似的社会问题,舆论媒体的正确引导、社会团体的融入、政策法规的保障尤为重要。例如,校企合作就是转变理念、深化教育、拓宽渠道、解决就业的最好范例;学校可尝试与社区结合,通过社区开展所在辖区的用人单位进学校进行招聘,或者通过社区平台,学校将社区收集的招聘信息定期给求职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招聘的工作动态,确保青少年“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乎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兴旺,这也是一项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到社会等多方面配合的系统教育工程。我们应该真诚而又细心的关注、了解、理解、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良好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7).
望子成龙,是古今中外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可是,不少父母虽有此心却无此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的影响,家长只善眼于孩子的文化学习,其他方面都可放任自流。有些家长错误地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于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性格。
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如,贪污受贿,公款吃喝玩乐,以及坑蒙拐骗,图财害命等种种丑恶现象,也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集中问题,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根据现实情况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总体规划,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多方面去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生的心理世界各有特色,怎样更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在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心理健康老师,有适当的课时。通过课堂教学,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他们的侵害。
其次,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真实地感受,从而受到教育。比如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请有关执法人员来讲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的纪录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长期地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中去,充分地发挥我们育人的手段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友爱、团结的气氛中去学习、生活,就会排除一切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现在社会上许多孩子的父母。他们根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方式,共同指导学生在校、在家的行为,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方法,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躁动起伏、变化剧烈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心理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强烈震荡。给人们的是竞争机会的增多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给人们的则是心理的威胁和生存的压力。社会现象会使大学生在社会上遇到很多很多问题。
第一,激烈竞争的压力,这些大学生,一路“过关斩将”,能最终踏进高等学府大门者实属凤毛麟角。他们本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松上一口气了,殊不知,高等学府强手如林、高手云集,昔日的“佼佼者”,如今可能成了“平庸之辈”。以前被家长哄着、老师捧着、同学夸着的“宠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面对着比自己强得多的竞争对手,那些自尊心、自信心极强的学子们,地位的失落、心里的失衡、情绪的急躁,由此可想而知。
第二,日常生活的重负。随着高校收费和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涨,一个大学生一年中需要支付上万元不等的学杂费和日常生活费,这对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和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城镇学生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有的家庭来讲则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学生入学前为高昂的学费发愁,入学后一日三餐操心。他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又要面对生活的重负。
第三,家庭变故的干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家庭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出现的问题,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失和,车祸煤气和电力事故的不断发生,意外事故的突然袭击……种种天灾人祸,使位数不算少的大学生再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悲观、失望、烦躁、抑郁等异常心理最容易在这些学生身上突然发生。
第四,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由全省各地来到青岛的新生来说,他们好像来到一个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全新的世界,与农村生活巨大差别,来自贫富不同家庭学生生活的巨大反差,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以上所讲的几个问题不是某个人的个别问题,而是这群人或那群人所存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面对人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一味简单地采用严肃的理论教育方式,则似乎很难达到对心理问题的真正解决,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去排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应高度重视的严肃问题。我院采用SCL-900问卷,对我院大学生一年新生结果发现,3%的大学心理健康有问题,主要症状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忧郁和偏执等五个方面。
以上情况分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简单的说教是不解决问题的严厉的处罚更是适得其反。生活上的关心、心灵上的沟通、心理疾病的医治、知心朋友般的信任、关怀和亲人般温暖才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我们经常说的“心病只能用心治”这一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第一,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教育引导。成立三级心理健康网络,聘用心理咨询师,设专门地点、指定时间,对学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咨询可采用个别谈心,书面指导,心理信箱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贫困生档案,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第二,准确摸清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潜在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对那些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则可做到心里有数、早作预防,平时主动关心,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把工作做在前面。
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担任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并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认识都要有正确的引导,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还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在整个教学中算不上非常重要的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逐渐的并且是长远的,可以说是能影响人的一生。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自己心理健康。下面我们看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健康心里构建的途径。
1.树立坚定的信仰。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信仰永远都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自己首先必须信仰,而且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社会上形形的诱惑,自己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把握人生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好的形象典范。
2.做到心理健康。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学生要有耐心,要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工作中不要着急不要产生怀疑。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形态,注重自己健康心里的培养,给学生一个平和稳定的形象。并且要完善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在心理指导方面要有一定的技能,要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疏导。
在中职开展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尽管许多教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明确认识,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够深刻,难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从而导致难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科学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使教师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学生工作中,切实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广泛性
在中职学校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在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科学习进行渗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高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各科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德育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各种教育活动包含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应该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关注和关心学生,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过程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德育素质。
三、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切实保证中职生德育工作教学的效率,提高中职生的德育综合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结合知识和情感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时效性,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开展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生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新颖的科技产品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科技产品的吸引下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率。
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完善评价的体系,创新评价方法,保持学生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和自评活动,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通过借助现代新技术,如QQ群和微信群等平台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中职生德育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充分体现德育工作有效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各个学科中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组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感染和熏陶,收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作者:王振峰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物资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