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5-16 10:29: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幼儿科学教育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科学教育教案

篇1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集视频、PPT、录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其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在短时间内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微课引入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虽解决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难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本文从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入微课的原因、微課的设计与制作、微课的应用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是幼儿园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及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年龄通常较小,好奇心强,缺乏生活常识和经验,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经常做出很多危险的动作,更难以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常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目前,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安全教育教学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教师多以说教为主,很少安排实践课程;幼儿获取安全知识的渠道相对狭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教育教学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且经常与实际情况背离。

若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要工作便是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并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课程,让幼儿真正投入实践演练当中。因此,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很有必要。

二、引入微课的原因

安全教育微课为幼儿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微课巧妙地解决了传统安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所以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

安全教育微课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以安全教育为主;二是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即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基本目标;三是教学重点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安全教育微课还具有很多优势:一是与传统的模拟演练相比,节约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二是在形式上生动、活泼且形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三是能够清晰地再现一些事故场景,教会幼儿必要的安全求生手段;四是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可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

三、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若想提升安全教育微课的应用效果,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点结合幼儿目前所处的生活环境,优先选取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作为微课教学案例。例如,针对火灾、地震、交通事故、踩踏事件、电梯事故等,可以设计并制作“火灾如何逃生”“地震来了怎么办”“在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拥堵了怎么办”“被困在电梯中要做什么”等微课,使幼儿通过观看短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微课只有准确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快速地将教育内容映射在幼儿的脑海中,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选取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并在其中设计悬念和疑问,增强微课的新颖性、创新性及生动性,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如此才可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第二,提升微课的适用性。微课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生活化。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抛锚教学法融入微课教学设计。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讲解较少,主要是将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通过情境式教学、故事、安全演练等方式进行渗透。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地震安全教育中,可让幼儿在预习环节观看“地震带来的后果”的短视频,借助真实的教学环境,不仅降低了幼儿的理解难度,还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

第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精准地了解幼儿语言,尽可能多地使用“童言童语”讲课,并辅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或简单明了的旁白。这种“童言童语”式的声音提示及讲解,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幼儿在观看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在设计及制作微课时应满足主题集中、文字优美简洁、气氛良好、色彩丰富艳丽等要求,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快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微课的应用模式及不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出现既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但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模式等方面,微课尚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微课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但其中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继续探索和解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及应用日益广泛,“微课时代”已经到来。将微课应用于幼儿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微课的重要性,掌握微课设计及制作的方法,熟悉微课的应用模式及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对幼儿的安全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微课的产生可在很大程度上为现阶段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设计出更加优质、高效的微课,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使幼儿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安全事故,为其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梅.微课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王国萍.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2014(1). 

[3]张乃艳.让微课在幼儿园“火”起来[J].幼儿教育,2015(6). 

篇2

案例教学是哈佛大学的教学特色。目前,病案教学法已在国内外的医学院得到广泛应用,有一套行之有效、相当规范的操作模式,成功培育出理论联系实践、临床思维能力强的优秀医学生。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病案教学加快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启发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 病案教学的意义

病案教学法强化学生对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通过深入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精神。临床思维能力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临床医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的重要内容之一。病案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通过把真实典型的案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模拟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2 病案教学的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高年级学生由于在医学领域内整个认知前提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

2.1、病案选择:

病案教学是完成教材讲授的辅助手段,是教材内容的补充。

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谨性。病案既增加了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又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病案是对已发生的典型病例的真实写照,必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病案所描述的病程经过是真实可靠的,病案描述中不应加入评论性和分析性的语言。真实的病案可来自于教师的临床实践,也可选择于医学杂志,因为只有真实的案例才可能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重复出现,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才具有实际意义。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不受外界干扰与影响下对病例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推理,力求其结果客观真实。

实施病案教学的教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儿科医生,具有丰富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授课教师。这样的教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对各种疾病的诊治有着深切的体会,善于收集儿科典型病例,能编写出切实有用的案例。好的教师能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积极鼓励不同的观点,勇于接纳反驳,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样的教师既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典型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更易接受。实施病案教学的教师要进行有组织的培训,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病案教学法的知识,鼓励教师在临床实践中尽可能多地收集典型病例,参考有关医学资料,互相交流经验教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儿科学教程。 转贴于

2.2、病案教学的实施

病案教学法的实施需要精心准备,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2.2.1熟悉病案: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熟知儿科学的教学内容,熟悉案例,谙知病例所反映的理论知识,以便引导学生。要详细制定出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掌握儿科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熟悉病案,在教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准备发言。

2.2.2病案讨论:病案讨论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可有6-8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大家讨论参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意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班讨论。要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中有争议的问题,还要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需讨论的问题。

2.2.3概括总结: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须进行概括总结。由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广泛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全面、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尽快习惯临床思维方法。但关键是要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及案例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揭示出病案中所包括的理论,强化相应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对病例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3 病案教学的评估

对病案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是病案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的评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病案的评估:评估病案选择是否恰当,好的病案应具有代表性、实用性,能理论联系实践,这反映了病案本身的内在质量。(2)对教学内容的评估:教学内容应充实,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重点、难点突出,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3)对教师的评估:教师的讲课应思路清晰,语言生动,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互动式学习。评估可以在教师中进行,同时也可以在学生中进行。要及时将反馈意见转达以便进一步考察教学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改进。

篇3

幼儿英语教育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幼儿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并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这方面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家洛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就是十分符合乐学的概念。

一、暗示教学法简介。暗示教学法(Suggestive Teacllillg)是保加利亚心理医疗专家以及教育学家洛扎诺夫(GeorgiLozanov) 在20世纪60年代整合现代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创立的一门新兴教学法。由于这种教学是由洛扎诺夫,因此该教学法被命名为“洛扎诺夫法"。暗示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他们的潜力为主要方法,通过各种暗示的手段,从整体到个体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各种无意识因素,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成效。

二、幼儿英语教学中应用暗示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1999年10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教育工作者、社会的角色和作用,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幼儿能喜欢与人谈话、交流;能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且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英语也是语言学习,幼儿期本来就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新时期的幼儿英语教育应该更注重对幼儿的能力的培养,更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情感需求的满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从小就能形成健康完成的人格。

l、暗示教学法是能适应幼儿素质全面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走进如今一些幼儿园的英语课堂,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况:有将近6o%的幼儿英语教师每次课要用15—30分钟的时间去讲解词汇,而这个过程幼儿只需要反复、机械性的跟着老师的词卡朗诵。甚至于有老师由于教育方法的匮乏,让孩子一次跟着词卡朗诵50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幼儿英语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幼儿最终成为一台教师的复读机。虽然在教案中都有设计培养能力、心理素质、情感的目标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的上课教师依然不会关注幼儿的情感方面的需求,大多数还是只是讲解词汇,甚至让幼儿园的小孩子在课堂上抄写单词等,完全忽视幼儿素质能力的培养。

2、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个性形成的教学方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但是在今天的幼儿园英语课堂中仍是充斥传统的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和为主,课堂永远是在教室,教学环境单一,教室永远都是课堂的主题,上课永远都是单一传授加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往往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只是去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想象能力都得不到发展。

3、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潜能开发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课堂教育活动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但是现在很多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更愿意使用传统单一的课堂活动,比如出示词卡的直接法去教授幼儿单词,这种教学形式不需要设计课堂教学背景,不需要有教学暗示,不使用整合的理念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和暗示教学法的要求所不相符合的,可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幼儿虽然能记住一些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其遗忘的程度也很高。

4、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特有生理发育特性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法,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能引起世界教育人士的关注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其较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经过长期广泛的研究实验证明,暗示法不仅对语言学科有可行性,同样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得知,暗示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幼儿英语的主要教授对象是处在生长发育初期的幼儿,无可置疑他们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习对象,他们更具潜能、更具可塑性。

(二)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的需要。

如今幼儿教师被社会赋予了更深层的要求,幼儿教师不再是只是一个单纯的教授知识的教书匠,幼儿教师应该与时代接轨,转变教育观念成为高素质、创新性型的复合型教师。面对这一转变,我们的幼儿教师就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自身素质。而暗示教学法正是需要我们的幼儿英语教师能整合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知识面丰富,掌握有技巧教学手段,因为暗示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环境等外因叫上心理等内因共同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三)暗示教学法是适应幼儿园自身品牌发展的需要。

一个幼儿园要想保持竞争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办园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而暗示教学法既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升师生之间相处的和谐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较少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态,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本园的发展。因此暗示教学法的运用也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求。

(四)暗示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

幼儿英语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课堂活动应该是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这一点是在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课堂上所不能实现的。

篇4

一、立足幼师职业岗位(群)需求,精选案例,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实践性和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选择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具体事实和原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学以致用。因此,案例创设的典型性、实践性、问题性和趣味性举足轻重。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创设应满足以下几点:

1.案例创设的典型性、代表性

案例的选取既要满足教学目的的要求,自觉突显理论学习的重难点,又要具备典型性,能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对同类案例群的运用迁移能力。如笔者在讲授“幼儿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中班)”的章节,就选择了两个幼儿园实地拍摄的视频:幼儿园里三个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享玩具、建立友谊的过程;三个小朋友因为溜滑梯顺序发生矛盾,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案例的实用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大家紧紧围绕着“儿童的友谊建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习的最后,学生不仅能自己总结出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关注到了视频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的处理过程,提出了教师的态度行为会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儿童心理‘敏感期’产生深远影响”等许多发散性问题,而这些不同视角和思维的碰撞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的重要契机。

2.案例创设的实践性、问题性

活生生的案例最具有说服力。在幼儿园里真实出现、经常使用的案例会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而能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此外,案例多角度呈现的问题也更易于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笔者坚持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任务,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作为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3.案例创设的浓缩性、启发性

案例是一个学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案例所设计的问题。好的问题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更能推动课堂学习的步步深人。反之,如果问题的创设缺乏理论一致性,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滑人“学生玩耍一堂课,嬉戏小结就完事”的误区。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在案例投放之前就提出核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案例学习,通过问题的创设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设计游戏技能、指导游戏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要求学生在实例教学中既消化掌握教学活动的理论,又能独力担当起组织教学活动,并能设计、创编、组织幼儿教育教学游戏的任务。

实践证明,幼师专业的女学生占大多数,表演能力强,亲和力大,趣味性的案例教学吸引着原来呆坐在座位上死读理论的学生走出来,体验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实践学习,这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幼儿园典型教学任务,实施案例教学,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般而言,“典型案例导学——案例实践教学——评价反思”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1.整合课程,接轨“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确定典型案例教学任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敎材共有四章内容,笔者在备课的最初就按案例教学的需要打碑章节界限,把教材整合为若干板块,确定课程里适于案例教学的学习内容。诸如:(1)依据“幼师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目标”确定案例分类,如将幼儿园各独立部分结构整合相关的案例任务为:幼儿游戏活动案例、幼儿活动区活动设计案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等。(2)依据“不同性质的游戏设计与指导”分类,整合为:第一类创造性游戏;第二类规则游戏;第三类体育游戏或视频欣赏等各自归类,并细化到教学进度中,对个别实在不能进行案例情境教学的内容要合理分配。(3)依据“不同场所的硬件设施条件”分类,整合为:第一类以学校实验室、实训室现有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为主要实训依托的案倒教学;第二类以(实习)幼儿园现场教学为依托的案例模块;第三类以社区(社会)等开放性场所设施为主要依托的案例实践教学。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不同,案例的选择也各有不同。(4)依据“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分类,整合为诸如以“幼儿教育活动顺序的层次性”来整合创设案例任务。(5)依据“学习过程中某一主要学习方法”为分类点,诸如第一类以“观察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经常倡导自然条件下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的观察教学;第二类以“调查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曾创设过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

2.创设案例情境,将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某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案例情境的创设是案例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精彩的情境专题既能实现当前学习内容与现实情况的接轨,巧妙引出任务的主题,又能引导学生确定游戏计划、明确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笔者在准备“看图讲述”活动设计中,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组出示情节图片,一组放映小动漫视频。学生讨论:哪组更易于刺激幼儿说话的欲望?为什么?在熟悉的感性情境认知里,学生很快理解掌握了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要求以及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甚至还有学生就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述,提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主题。

3.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实践、体验、反思、内化

这个实践环节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信息,教师则重点把握好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创设推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幼师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深化理论,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情境模拟、观摩见习、方案设计、小组讨论等的学习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4.成果评价、实时反馈,坚持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优化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反思型幼儿教师”是我们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及时指导反馈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释疑评析游戏学习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等一系列反馈反思工作就成为课堂评价的重头戏。笔者所在的班级在这一环节里,最常用的是使用“活动设计评价表”,其内容包括:设计的意图、活动目标及设计的依据、活动准备的内容、活动流程、各关键环节的安排、活动延伸的设想等。同时,在f时的过程考核中,笔者还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学生建立“小小成长档案袋”,将学生的作业、练习、说课视频、实习资料、模拟教学活动视频、评价反思、见习随感等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和评价反思的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小组间互评、组内成员互评、档案袋等多形式、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更容易搭建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均衡发展。此外,通过完成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与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案例任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玩多种游戏,提高了学生的游戏理论水平和游戏实际操作技能,又提升了学生组织和指导教育游戏活动’设计和创编游戏方案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既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活化课程的动力与实施的压力并存一案例实践教学效果与困境的反思

篇5

句型“Whatareyoudoing?Iam….”,并能在情景中进行应用。

动词及动词短语的现在进行时的表达,即ing形式。

二、教学难点:

动词ing形式的读音。

实际情景中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话等道具。

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教师准备动词和动词短语卡片和图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并自己提前制作盘子、炒锅等图片或用玩具、实物代替。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活动一:歌曲演唱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WhatAreYouDoing?的录音,师生共同演唱。

活动二:口语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教师就学生所学过的内容,尤其是新学内容进行日常交际,目的在于运用语言。可以是学生自我介绍,也可以是学生间对话练习。如:

A:MyEnglishnameis….What’syourEnglishname?

B:MyEnglishnameis….Howdoyoudo?

A:Howdoyoudo?Whereareyoufrom?

B:Australia.

A:Whatareyoudoing?

B:I’mwaitingformymom.

A:Nicetomeetyou.Good-bye.

B:Bye.

2、Review(复习)

活动三:词汇复习

教学参考时间:4—5分钟

教师出示第一课时所学动词短语的图片,找能力好的学生认读,其他同学跟读。

教师说动词短语,学生做动作,再次复习第一课时的短语。

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单词。

鼓励学生说说前五册学生用书,特别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已涉及到一些动词和动词短语,注意比较动词原形和动词ing形式,注意发音。

教师在黑板上写好两列词,让学生连线并进行问答练习。

drawingthedishes

doingthephone

answeringabook

cookingpictures

readingdinner

3、Presentation(呈现新知)

活动四:猜猜猜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让一名学生抽取一张单词卡片,然后躲在讲台后面。教师带领其他学生问:Whatareyoudoing?,抽取卡片的学生站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边回答Iam…请五至六名学生轮流上台抽卡片,直到全班学生都初步会说句型Whatareyoudoing?再进行下面的活动。

学生同桌之间背对背,一边做动作一边用主要句型问答:Whatareyoudoing?Iam….

活动五:句子接力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学生五人一组。教师问各组的第一名学生Hello.Whatareyoudoing?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回答后转身问后面的学生:Whatareyoudoing?,依此类推,每名学生的回答不能与同组前面学生的回答重复,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游戏。

活动六:试试看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播放Let’stry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完成听录音选图的练习。录音内容如下:

(Thephonerings.)

Hello.

Hi,Sarah.It’sJohn.

Hi,John.Whatareyoudoing?

Iamreadingabook.Whatareyoudoing?

I’mdoingthedishes.

----WhatisJohndoing?

----WhatisSarahdoing?

活动七:对话学习

教学参考时间:6—7分钟

教师播放Let’s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学生自己读对话内容。

教师出示Let’stalk中的图片和道具电话,指导学生进行代换练习。

学生2人一组,练习对话。学生也根据自己情况,和准备好的图片、玩具或实物,改变对话内容,进行操练。

做小双簧的游戏:学生2人一组,一名学生在前面表演动作,如:画画,另一名学生藏在他的身后为前面的学生配音,如:Iamdrawingpictures.让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后,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

4、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八:打电话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做PairWork部分的活动。学生2人一组,每人在一张纸条上面写一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如:drawingpictures,然后2人交换纸条,分别将纸条卷起来做道具,根据各自手中纸条上的内容模拟打电话。

活动九:玩一玩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做“看口型,猜句子”的游戏: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句子说:Iam….,说到动词短语时只作相应的口型,不发出声音,让学生看口型猜短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做Let’splay的活动。请一名学生上来,背对其他学生站好。台下任意一名学生问:Whatareyoudoing?,站在前面的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Iam….,其他学生根据听到的回答在自己课本的表格里做好记录。然后换另一名学生上台,继续做游戏。示范几次后,让学生分小组做游戏。注意:教师里学生的活动范围受限制,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此活动可在室外完成。

5、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扩展活动)

活动十:看故事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教师问:Whatdoyouusuallydoat9:00p.m.?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让学生展示Storytime部分的挂图,手指挂图说“Look!ZipiscallingZoom.Whoishe?IsthatZoom?,简单表述挂图内容。

引导学生听录音阅读故事。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向学生提问:WhatisZipdoing?WhatisZoomdoing?IsZoomansweringthephone?Ishisfatherplayingcomputergames?引导学生做回答。

请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Zip和Zoom的爸爸表演故事。

教师再放一遍录音,请学生跟着录音读故事里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的发音。

活动十一: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做本单元ALet’s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P34配套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指导操作方法.。Listenandnumber是按所听内容表明序号,Askandwrite是在同学问答的基础上填写单词和动词短语。

教师播放活动手册第34页的录音,学生完成Listenandnumber部分的练习。

学生彼此了解所作的事情,将伙伴的姓名和所作的事情填写在表格里。此环节,教师注意辅导学生规范书写。

五、板书设计

Unit4WhatAreYouDoing?(II)

drawingthedishes

doingthephone

篇6

(一)内容选择不够均衡

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无外乎几种途径:一是从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或者优秀教案集选取,如福建省在2012年推出一套《领域活动指导》的教育用书,包括小中大班五大领域共六册,有些园直接从中选择认为是适合该班幼儿的内容。二是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安排相关的科学内容,如有个教师针对该班初入园小班的实际,开展“幼儿园里真快乐”的主题,安排了认识玩具的科学活动。三是教师出外学习或在幼教刊物上看到一些“优秀活动设计”,就把它们“拿来”或者修改成本班的科学活动内容。如模仿某名师的科学活动内容。四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生成的科学活动主题,如教师发现最近幼儿关注“海洋生物”而设计了相关的活动。与中小学全国或全省材(课标)不同,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来源多样,可提供借鉴的参考书也很多,教师的选择面宽、可灵活处理,带来的负效应是随意选择、内容不均衡。如有个教师自己害怕动物,在她班上几乎不开展认识动物的科学活动;某园为追求“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师经常组织幼儿开展蒸馒头、做糕点、煮小吃等开展所谓的“生活化”科学活动;有些园为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特色,所选择的多是物理科学领域的内容[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探索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这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也为幼儿今后进一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全凭教师的个人理解、偏好和专长选择、组织内容,容易出现内容不均衡、不适宜等问题。

(二)内容选择难度适宜性差

一是教师不能确定哪些内容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无法确定活动内容是否与幼儿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否匹配。有时是内容难度过大,如有位教师组织“有趣的海绵宝宝”的小班活动,内容是“感知海绵有弹性”,而且要求幼儿“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的方法,内容超出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时是内容难度幼儿年龄班不匹配,如把探索“凹凸透镜”的内容安排在前(中班),而探索“平面镜”内容安排在后(大班);把认识“空气的秘密”内容安排在前,而把认识“好玩的风”内容置后……由于对活动内容难度把握不当会出现有时幼儿“探而难究”,有时幼儿因为内容缺乏挑战性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都开展,前后重复,在探究点和探究难度上没有差别,处于同义重复阶段。如在小班下学期和大班上学期都有“(给)水搬家”的主题,其内容都是“运用工具运水”;在中班和大班均安排幼儿探索“沉与浮”;认识“磁铁吸引铁制品”这项内容在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活动都可以找到;关于“季节”的内容,其深度在小、中、大三个阶段之间没有递进关系……教师不考虑幼儿年龄差异而将相同内容重复安排在不同年龄班,内容前后重复,难度要求却没有提高,缺乏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可能在探究兴趣、需要、经验、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实践中无法准确区分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科学活动内容对特定年龄段的幼儿来说难度适宜性较差。

(三)喜“新”厌“旧”,内容的科学性差

当前,幼儿教师热衷于生成“新”内容,忽视经典的“旧”内容。在幼儿教育期刊或网站上、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或教学竞赛等场合,总会出现一些在几年前没有的“新颖”活动。对于科学教育传统的经典内容,教师一般不会选为科学展示课的内容。如沉浮游戏、磁铁实验,按照一位老师的话说是“这些活动都太滥了,大家都太熟悉了!”下面列举几项近年来较受推崇的科学活动内容:

(1)“拱形的秘密”(发现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

(2)“瓶中吹气球”(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的关系),

(3)“皮搋子家族的超能力”(发现皮搋子家族的吸附能力,了解空气与吸附之间的秘密)。仔细推敲,诸如这些所谓“新”科学活动存在表述不严谨、内容把握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等问题。如“拱形的秘密”这一内容,拱形(壳体结构)是物体材料的结构之一,幼儿生活中和自然界随处可见拱形状的建筑及物品,如拱桥、拱门、安全帽、龟壳等。如果选择该项内容,根据《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幼儿探究“拱形的秘密”内容可定位在“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探寻“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这种看不见“力”的原理。(2)(3)的内容涉及空气压力问题超出幼儿的水平,幼儿很难体验。在瓶子中能否把气球吹大除了与空气压力因素有关,还受到幼儿吹气的技巧、瓶子大小等因素影响,有些幼儿恰好是具备吹气技巧把气球吹得较大占满瓶子的空间,但他们所能发现的是该瓶子底部有洞,很难把吹气球与空气压力联系在一起。皮搋子和吸盘挂钩是利用空气压力制成的工具(利用真空原理)。幼儿操作后所能体验的是“我很用力压,吸盘才能挂在墙上”,很难揭示其背后的原理:把吸盘里的空气排出来(排出的空气是看不见的),吸盘挂钩就能牢牢吸在墙上。幼儿能探索的是这些工具在什么地方吸能吸得牢,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内容才切合《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探索并发现常见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确实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一些反映时展、幼儿喜欢又能探究的内容是必要而且必需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内容的实质而且能准确定位!有些科学的经典内容经过几代人若干年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方案和经验可以参考(当然也有一些内容会被时代和幼教发展所淘汰)。与之不同的是,教师们热衷“生成”的新内容,名为“创新”却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挤占留给传统、经典科学内容的时间。科学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实践中教师对于自己都没有正确理解的内容,就组织幼儿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已经违背了科学性的要求。

(四)内容不能准确反映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这也是目前教师选择内容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存在两种典型的情形:一是内容空洞,没有指向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目前许多科学活动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热闹”、幼儿“兴奋”,其内容盲目追求趣味性而缺少一个明确的核心概念。如某教师组织的“秋天的水果”科学活动: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知道正确吃水果的方法,爱吃水果。她的依据是“领域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呀,而且吃水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就按照书上的内容来上了”。分析其内容,第一点勉强与科学领域沾边,但对中班幼儿只是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显然是低估幼儿的前期经验,无法激发幼儿的深层探究欲望。水果可以直接吃、去皮或连皮吃、榨汁、做成沙拉或罐头、烹调成各种花样繁多的美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和各种生活小家电出现,水果吃法简直五花八门,何来“正确”之说?从“吃水果方法、爱吃水果”这一内容看,第二、三点比较偏向“健康”领域,并不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如果缺少一个值得探究的科学核心概念,探究活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内容过于追求全面,一次活动同时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教师在选定科学活动内容时,往往在一次活动中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有位教师组织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内容是“磁铁的特性”,而“磁铁”包含“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磁力能够穿透一些材料,不同的磁铁有不同的磁力,磁铁两端磁力最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等特性。又如这次“落下来”科学活动,至少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着落”、“不同物体着落速度不同”、“改变物体着落的速度”。这样的内容包含多个核心科学概念,由于核心概念过量,致使探究活动内容庞杂,真正需要探究的题目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儿童的探究必须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2]。科学教育强调基于少量的核心概念展开深入的学习,“少即多”[3]。如果一个活动内容的核心概念缺少或者太多都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导致幼儿在探究“走过场”,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无法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也就无法体验到探索发现的兴奋和满足感。

二、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标准规定

比较宽泛,给教师选择内容带来诸多困难我国幼儿园阶段还没有统一科学教育内容标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2年颁发的《指南》这两个重要幼教法规均没有详细规定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纲要》在“内容与要求”中宏观概括出科学教育内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生活中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南》举例性提出六方面的科学内容: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与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教育内容框架的支持,没有统一的“考试”,“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宽泛,给教师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教师选择内容存在诸多问题的客观原因。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不足,难以对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

有一项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力量薄弱[4]。而各种参考书、教案集虽然繁多但编写质量不高,提供的科学活动内容本身不科学,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概念性错误,如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内容定位为“认识弹性”,把有关“水的张力”概念误为“水的粘附力”等。对实践中幼儿教师选择、组织内容不仅帮助不大甚至误导。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各年龄班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和衔接,该活动内容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是什么、如果包含多个核心概念又该如何合理分解……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难以对当前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研究者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明确告诉我们哪些科学概念值得教师组织幼儿去探究?小中大班幼儿可以分别去探究哪些科学内容?”[5]

(三)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不足,使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

我国幼儿教师总体学历偏低,科学素养较弱。他们大多为文科背景出身,缺乏相应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自身缺乏对科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职前培养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育课程中,比起其他领域有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如健康领域教育先修课程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关系较密切的学科,语言领域教育有大学语文和儿童文学作为知识基础课程。而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单独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由于先前在理科学习的不愉快经历而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幼儿教师表示“科学领域太难,很多科学知识自己都不会,别说教幼儿了!”他们科学知识贮备不足,如将物体的“滚动”、“转动”混淆,他们自身都不清楚所开展活动中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在职后培训中比较倾向于幼儿科学教育实施方面,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本身的解读和选择的关注不多。林筱彬在对与在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现在获得科学基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参加幼儿园课程审议获得,其科学内容知识大都是在准备组织活动时临时得以补充的[6]。总体上看,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对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学习重点及其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清[7]。他们认为,探究活动就是幼儿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愿意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只要是跟某个事物有关的概念都可以探究,并不对某一个主题下所包含的概念做分析,也不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确定活动内容上就非常笼统、含糊,对各年龄班的科学主题与内容定位也不够清晰,无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择适合的内容。

三、提升教师对科学活动内容选择能力的建议

(一)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加强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协同研究

不仅加大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力度,还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双向沟通。幼儿科学教育研究是一个兼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4]。这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同样适用。一是可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教教研员与一线教师构建研究共同体,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对如何划分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如何把握科学领域各项目内容的核心经验、具体内容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如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编适宜的活动内容等开展合作研究,其成果尝试转化来指导实践。二是重新编写或者审定已有的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参考用书。中小学采取“一纲多本”多种教材发行的经验可资借鉴,各地区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编制适合本地区的高质量教参。要改变幼儿园教材以第一线教师为主要编写队伍的局面,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幼儿教师参与编制教参来保证内容的适宜性,还要吸收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参与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在编写体例上要有创新,以前教参只有目标、准备、活动指导建议等内容,新编的教参要增加内容分析、背景知识或资料提供,可提供少量较详细的、基于核心概念的主题活动教案以供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参考。为教师选择和准备一批经典而优秀的教学材料作为共同研讨的内容,这样教师自然就会将备课的重点转向“吃透幼儿”。教参内容选编要遵循科学性与启蒙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地方性与季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原则[8],尽量做到适宜、均衡和连续。

(二)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加强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的培养与培训

“PCK”是一种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学科知识,它使教师能够理解如何对某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和议题进行表述以适合学习者不同的能力与兴趣。“PCK”包括科学课程知识、学前儿童发展知识、教师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以及科学学习评价知识四个方面,它能使教学效能最大化。在教师培养的职前和职后阶段,都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科学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素养,入学时可文理兼招和鼓励理科背景的学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增设科学教育方向,要适当开设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大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和增加实践机会,以促进教师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基于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为教师以后工作中正确处理科学教育内容奠定基础。目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一般采取理论讲座、名师公开教学观摩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着重点在教学策略方面,对幼儿教师如何正确掌握幼儿园科学领域内容、如何将科学领域内容知识进行转化融合于科学教育活动中关注不够。因此,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重构教师培训框架内容[9],有机地将教师的三类知识(关于内容的本体性知识、关于儿童的条件性知识、关于方法的实践性知识)在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和活动案例的分析与反思中整合提升为一种动态化的、带有实践性、建构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教师优化和改进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智慧具有更强大的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教师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现状的目的。

篇7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小测验,一个话题讨论,一个综合作业。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考核项目包括:

1.小测验:共4次,占形考成绩的60%,折合课程总成绩30分。

2.话题讨论:共1次,占形考成绩的20%,折合课程总成绩10分。

3.综合作业:共1次(满分100分),占形考成绩的20%,折合课程总成绩10分。

测验一(占形考总分15%)

第一章

题目1

【1.5分】单选:结合你的亲身经历或者听过、看过的实例,说说人们往往最重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中的哪个原则?请进行选择。选择一项:

选择一项:

A.

安全性原则

B.

自然性原则

C.

趣味性原则

D.

赏识性原则

题目2

【1.5分】单选:从婴幼儿保教与教育的目标来看,其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

A.

保育先于教育

B.

情感、情绪重于认知

C.

生活多于学习

D.

个别教养多余集体活动

题目3

【1.5分】判断: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家庭而不是早教中心,最重要的关系人是父母而不是早教教师。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第二章

题目4

【3分】匹配: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学派在不同时期的两位里程碑式人物,他们的理论有继承关系,但也有新发展,请对下面的项目及相关选项进行匹配。

1.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答案: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防御机制

2.埃里克森基本观点

答案:埃里克森基本观点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性对羞耻和怀疑

3.弗洛伊德年龄划分

答案

:弗洛伊德年龄划分

口腔期(0~1岁)、期(1~3岁)

4.埃里克森年龄划分

答案

:埃里克森年龄划分

婴儿期(0~18个月)、儿童早期(18~48个月)

5.弗洛伊德影响因素

答案

:弗洛伊德影响因素

遗传

6.埃里克森影响因素

答案

:埃里克森影响因素

遗传、社会与文化

题目5

【4.5分】匹配:下面列出了蒙台梭利对婴幼儿发展敏感期的划分,请拖动右侧的年龄阶段,与相应敏感期进行匹配。

3.感官敏感期

答案:感官敏感期

0~6岁

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答案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

7.书写敏感期

答案:书写敏感期

3.5~4.5岁

8.阅读敏感期

答案:阅读敏感期

4.5~5.5岁

9.

文化敏感期

答案:文化敏感期

6~9岁

2.秩序敏感期

答案

:秩序敏感期

2~4岁

1.语言敏感期

答案

:语言敏感期

0~6岁

5.动作敏感期

答案:动作敏感期

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

答案

:社会规范敏感期

2.5~6岁

第三章

题目6

李奶奶家的小孙子出生已经四周了。每当李奶奶用手轻抚小孙子白白胖胖的脸颊时,李奶奶都高兴地乐不可支,因为她发现这时小孙子笑了,而且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1.5分】单选:李奶奶的小孙子表现出来的笑容是(

)微笑。

选择一项:

A.

自发性微笑

B.

诱发性微笑

C.

社会性微笑

D.

生理性微笑

题目7

【1.5分】单选:依照埃里克森的理论观点,李奶奶的小孙子目前处于(

),主要保教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

选择一项:

A.

口腔期

B.

C.

婴儿期

D.

儿童早期

测验二(占形考总分15%)

第四章

题目1

【1.5分】单选:下列常见的婴儿食物中,哪种食物通常最适合新生儿?(

选择一项:

A.

鱼肉泥

B.

母乳

C.

婴儿米粉

D.

蔬菜汁

题目2

【1.5分】判断:当前市场上的婴儿配方奶粉具有和母乳同等的营养价值。(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3

【1.5分】单选:下列情形中,(

)不是造成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选择一项:

A.

新生儿口疮

B.

俯卧入睡

C.

母婴同床

D.

异物覆盖

题目4

【1.5分】单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

)。

选择一项: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题目5

【1.5分】单选:0-6个月婴儿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是(

)。

选择一项:

A.

坠落

B.

窒息

C.

烫伤

D.

吞食异物

题目6

【1.5分】判断:0-3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点在于颈部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第五章

题目7

【1.5分】判断:到了6个月龄,婴儿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奶类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营养来源。(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8

【1.5分】判断:给6个月龄婴儿制作辅食时可加入食盐来增加食物口味。(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9

【1.5分】单选:7-12个月龄的婴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是在8月龄接种(

)疫苗,1岁时接种流脑和乙脑疫苗。

选择一项:

A.

卡介苗

B.

麻疹

C.

百白破混合

D.

乙肝

题目10

【1.5分】单选: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

选择一项:

A.

佝偻病

B.

水痘

C.

唐氏综合症

D.

蛔虫病

测验三(占形考总分15%)

第六章

题目1

【1.5分】单选:(

)是最容易消化的肉类,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选择一项:

A.

鱼肉

B.

鸡肉

C.

羊肉

D.

牛肉

题目2

【1.5分】单选:当学步儿出现磕碰时,教养人除了给予抚慰外,应首先(

)。

选择一项:

A.

送医院治疗

B.

消除安全隐患

C.

用手揉磕碰部位

D.

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题目3

【1.5分】单选:下列哪个措施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选择一项:

A.

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

B.

边吃边玩

C.

边看电视边吃饭用手揉磕碰部位

D.

成人全程喂

题目4

【1.5分】判断:1-2岁幼儿容易吞食异物,所以要收拾好钱币、扣子等容易让幼儿吞食的细小部件。(

选择一项: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5

【1.5分】判断:对于幼儿的逆反心理,经常用言语和行动说“不”,教养人要认真对待,要严厉制止,避免形成习惯。(

选择一项:

第七章

题目6

【1.5分】单选:引起婴幼儿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缺乏运动和(

)。

选择一项:

A.

母乳喂养

B.

消化不良

C.

疾病

D.

营养失衡

题目7

【1.5分】单选:2-3岁幼儿每餐进餐时长应控制在(

)。

选择一项:

A.

不限时间

B.

10-20分钟

C.

20-30分钟

D.

40-50分钟

题目8

【1.5分】判断:作为教养人,要适时参与幼儿的活动,积极鼓励与引导其大胆探索。(

选择一项:

题目9

【1.5分】幼儿的入园准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心理准备

B.

生活准备

C.

交往准备

D.

识字及书写准备

题目10

【1.5分】单选:幼儿户外活动的“三浴法”是指空气浴、水浴和(

选择一项:

A.

牛奶浴

B.

日光浴

C.

沙滩浴

D.

蒸汽浴

测验四(占形考总分15%)

第八章

题目1

下面是一份早教机构的半日早教活动计划,请回答相关问题。

【1.5分】判断:这份半日活动计划违背了早教活动中“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的原则

选择一项:

题目2

【1.5分】单选:婴幼儿半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

选择一项:

A.

半小时

B.

20分钟

C.

10分钟

D.

5分钟

题目3

【1.5分】判断: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择一项:

题目4

【1.5分】判断: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婴幼儿科学研究和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选择一项:

题目5

【1.5分】单选:婴幼儿保教机构的环境配备的原则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安全性原则

B.

探究性原则

C.

多样性原则

D.

个别化原则

题目6

【1.5分】判断:0-3岁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应首先作为公益性机构。

选择一项:

第九章

题目7

【1.5分】单选:当一名2.5岁幼儿可能存在智力落后问题时,一般可采用什么方法来筛查?(

选择一项:

A.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B.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C.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D.

丹佛智力发育筛查量表

题目8

【1.5分】单选:以下不属于认知障碍型的是(

)。

选择一项:

A.

唐氏综合征

B.

学习障碍

C.

智力落后

D.

哮喘

题目9

【1.5分】单选: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一项:

A.

聋哑和视觉障碍

B.

脑瘫

C.

智力落后

D.

癫痫

题目10

【1.5分】判断:全纳教育体现了渗透教育原则。

选择一项:

话题讨论(占形考总分20%)

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大家或多或少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那么当你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备选话题(5选1,各地辅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自拟讨论话题):

1.早教市场乱象纷纭:课程混乱、收费高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谈谈你身边存在哪些早教问题,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措施。

2.0-3岁婴幼儿往往容易遭受意外伤害,那么哪些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奶粉和母乳喂养,谁更受欢迎?为什么?

4.制作婴儿辅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技术活,你知道有什么好的辅食材料或辅食制作方法吗?

5.孩子有必要上早教培训班吗?说说你的看法

你可以从下列话题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展开讨论,你可以查查看有网络上的相关信息,你也可以描述你所看到早教现象,或者尝试提出改进建议等等。

3.奶粉和母乳喂养,谁更受欢迎?为什么?

答: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的:

(1)母乳营养成分好,含有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类营养要素,而且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成分也会随之改变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合。母乳中所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好,利用率高,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而不像牛奶中含的蛋白质成分不易被婴儿吸收。

(2)母乳中含有较其他乳制品含量更多的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乳糖,可以更好的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3)只要乳母自己营养充足,母乳中就会含有足量的维生素,供新生儿所吸收。

(4)母乳中含的铁有50%能被婴儿所吸收,是各种食物中吸收最好的。因此母乳含铁量虽不多,却已够婴儿需要。

(5)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母乳多,母亲就能满足婴儿在生理需要。

(6)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容易被新生儿所吸收。

(7)母乳的温度适宜、清洁卫生、无菌,并可随时供给婴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故又经济又方便。

(8)乳房里的母乳不会变质,可以永远保持新鲜。而且婴儿越吸空,乳汁分泌越多。

(9)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免疫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尤其是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物质就像抗生素一样,可以保护婴儿免收细菌感染,不易发生肺炎等疾病。

(10)母乳中有乳铁蛋白,它能阻止那些需铁的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新生儿铁元素的补给。

(11)母乳喂养有助于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喂哺,婴儿能听到他在宫内已停止过的熟悉的母亲心跳声,感受到母亲和肌肤之亲,能闻到母亲肌肤的香味,这对于稳定婴儿情绪和深信的健康发育有很大好处。此外,母亲自己喂奶,还能及时发现婴儿的寒暖、疾病,以便及早治疗。

(12)母乳喂养有利于妇科相关疾病的预防。母乳喂养不仅能促使产后子宫复旧,还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卵巢癌的发生。

所以说,母乳不仅可以提供新生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妈妈的产后恢复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坚持纯母乳喂养,会让宝宝和妈妈更加的健康哦。

综合作业(占形考总分20%)

一、单项选择题(随机抽取15道,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目1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

)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选择一项:

A.

婴儿期

B.

学龄期

C.

儿童早期

D.

学前期

题目2

婴幼儿之间互不理睬,偶尔互相触摸、微笑、发出声音和短暂的注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选择一项:

A.

6~10个月

B.

12~18个月

C.

1~6个月

D.

18~24个月

题目3

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了婴幼儿的(

选择一项:

A.

深度知觉

B.

知觉恒常性

C.

视觉偏好

D.

大小知觉

题目4

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

)。

选择一项:

A.

事业主体的多元性

B.

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C.

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

D.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题目5

下列动作中,属于精细动作的是(

选择一项:

A.

翻身

B.

仰起头部

C.

站立

D.

剥纸吃糖

题目6

当幼儿摔倒或撞着时,除了安慰幼儿外,应首先(

)。

选择一项:

A.

送医院治疗

B.

消除安全隐患

C.

用手揉磕碰部位

D.

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题目7

幼儿的入园准备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心理准备

B.

生活准备

C.

交往准备

D.

识字及书写准备

题目8

)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当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掩盖起来时,婴儿能将其找出来。

选择一项:

A.

客体永久性

B.

认识客体

C.

同化和顺应

D.

具体形象思维

题目9

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

选择一项:

A.

蛔虫病

B.

佝偻病

C.

唐氏综合症

D.

水痘

题目10

25~36个月的孩子每次进餐最好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般大约为(

)。

选择一项:

A.

5~10分钟

B.

20~30分钟

C.

60~70分钟

D.

90~100分钟

题目11

不属于婴幼儿保教机构活动设计原则的是

)。

选择一项:

A.

游戏性原则

B.

个别化原则

C.

可玩性原则

D.

生活化原则

题目12

国际上通用的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可用于(

)的儿童。

选择一项:

A.

6-9岁

B.

0~6岁

C.

0~12岁

D.

3~6岁

题目13

以下不属于身体缺陷型的是(

)。

选择一项:

A.

哮喘

B.

癫痫

C.

智力落后

D.

脑瘫

题目14

当婴儿发生急性腹泻后,(

)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选择一项:

A.

身高

B.

体重

C.

头围

D.

脑重

题目15

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一项:

A.

聋哑和视觉障碍

B.

学习障碍

C.

智力落后

D.

唐氏综合症

二、判断题(随机抽取5道,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目16

早教机构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首先考虑家长的需求。

选择一项:

题目17

保证饮食的合理、健康,这有利于预防幼儿龋齿。

选择一项:

题目18

对于1.5岁的孩子来说,坚果、花生是很不错的小零食。

选择一项:

题目19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的食品,因此母乳喂养不需要再添加维生素。

选择一项:

题目20

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中,个别教养形式多于集体活动形式。

选择一项:

三、论述题(随机抽取1道,每小题25分,共25分)

题目21

请结合实际论述应如何给7~12月龄的婴儿添加辅食。

答:从7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物,包括菜汁果汁、蛋黄和肝泥、淀粉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辅食添加的具体方法:

①从一种到多种。

②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

③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④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⑤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患病时不要添加新品种。

⑥勿强迫进食。如婴儿不接受新食物,可变化方式添加。

(2)辅食烹调制作的需求:

①为婴儿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现做现食。

篇8

正规活动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可接受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和活动教案,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教学活动。正规活动中既要有可控性又要有灵活性,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幼儿以不同方式去感知、观察、操作,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答案,使可控性与开放性互相配合协调运用,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

实践表明,正规活动主题能使幼儿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正规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既可以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单一方向层层深入地激发幼儿思考。单刀直入,简明扼要的提问,多鼓励少命令,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之下愉快地进行探索性思考,幼儿“学”的兴趣浑厚,使教育活动真正融于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将自己操作过程的发现及结果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随时有新的发现和想法,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说的话也多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教师不同的“教”有不同的效果,我们要有目的地去选择其长处,改进不足的一面。“教”要为教学内容的实施和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服务,要保证每个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那就要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性。

2、把握非正规活动契机,进一步延伸正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为一次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是难以照顾到孩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千差万别的。”教师也要立足于幼儿日常生活,把握好科学教育的契机,挖掘幼儿内在潜力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已知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正规活动开展前或结束后,适当安排非正规活动作为正规活动的延伸,采用个别、小组、自由结伴、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思考、动手做实验等,给幼儿以充分的时间,强调幼儿积极参与操作,转变教师组织者、传授者的角色。幼儿的发现和探索能力也启发了教师,因此,教师正好反过来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活跃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发挥较大的积极性,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普遍提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并遵循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关注幼儿兴趣,抓住偶发性活动时机

偶发性活动是针对偶然发生的事进行科学教育。如幼儿都喜欢的玩具易坏,遇到这种情况,以往教师就把它扔了,而现在教师会耐心地关注幼儿的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启发幼儿想办法自己修理,看能提出几种修理方案,并让尝试实施自己设计的修理方案,或拆卸一些带有机器的玩具,并使它发出声响,改变形状,这样就将以往的消极教育行为转化为积极的教育行为。

无论是正规科学活动,还是非正规科学活动或者偶发性科学活动,三者的教育目的是共同的,教师的指导平衡点都是要落到幼儿身上,都是为了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三者又有区别,三者中正规科学活动的可控性较强,开放性较弱,而非正规科学活动及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开放性较强,可控性相对较弱。可控性和开放性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结合。

篇9

一、内容的选择,源自幼儿生活

幼儿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科学知识是个人建构起来的,它不能由教师教给幼儿,而是要通过幼儿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自主建构和探究研讨。因此,我们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帮水宝宝搬家”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了解有关水的特性,还能让幼儿了解许多可以装水的的工具,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学习与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性的教育,它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细心呵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接触和了解与周围世界有关的初步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从小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二、目标的制定,便于操作落实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充分反应了该年龄段一般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要求。而每个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了解和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不会使制定的目标偏离孩子的经验。

对于小班幼儿,应该引导他们观察周围事物的明显特征,获取比较粗浅的科学经验,特别是他们他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植物的一些外在的特征,和它们与人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幼儿乐趣参加各类的科学活动,使得他们更加关注周围自然环境。例如小班科学活动《制作泡泡水》,其目标为:1、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2、尝试用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这些目标凸显了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个别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这一目标性质,在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圆的事物都十分的感兴趣,一个个圆乎乎,透明的泡泡抓住了幼儿的眼球和他们的好奇心,所以一节课下来,小朋友都十分的开心。

对于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会从生活用品变成对周围生活中某些科技产品的了解,比如手机、电脑等。在中班科学活动《自由自在的电线》中,为其制定的目标是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中班的孩子,对手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有明显的提高了,科学活动中最主要是动手去操作,主动参加科学活动,索周围自然界。

大班科学活动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范围可以更加广一些,内容能更加丰富一些。在大班科学活动《沉浮游戏》中,其目标的制定为:1、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2、初步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对其分类。3、能用箭头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大班目标制定时,我们发现记录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大班的科学活动能是幼儿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这三大领域都是相辅相成,都需要很好的制定在目标之中。

三、材料的投放,激发探索欲望

操作材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投放都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科学活动组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质量。

首先要做到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其次在准备材料时要围绕具体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本次活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就要相应的准备什么样的材料。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把它们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四、适时地指导,支持幼儿探索

篇10

二、课程设置方法

1、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并进

我园以新《纲要》为基础和指导,主要参照江苏省编教材《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同时结合我园特色教育课程,实施课程园本化。我园的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见表一)。

2、量化本土化科学特色课程具体落实标准(见表二)。

三、具体内容实施

1、系列案例的实施

(1)正规教育活动与非正规教育活动相结合。在本土化科学课程中,系列化案例需要通过正规的教育活动和非正规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才能完成。例如在中班系列案例“小鸡”中,“小鸡长什么样”、“我给小鸡起名字”、“猜猜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小鸡喜欢吃什么”、“给小鸡制定食谱”等活动都是采用的正规集体教育活动,但在喂养小鸡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非正规教育活动,如教师和幼儿一起建造小鸡的家,幼儿自主喂养小鸡并进行记录,讨论周六周日小鸡怎么办,周六周日幼儿轮流把小鸡带回家照顾,并进行记录等等。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在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活动中亲历探究,获得科学饲养小鸡的经验,促进孩子科学观察、动手实验、语言表达、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2)连续探究与周期性探究相结合。关于植物或动物观察的系列化案例中,因为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变化有时比较明显有时比较缓慢,因此可以采用连续探究和周期性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2、自然角观察的实施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可以使幼儿了解自然世界,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班老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水平和认知特点,选择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设置在室内自然角、室外种植园、室外饲养角中,并认真指导幼儿进行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对植物、动物、非生物(如土、石头、沙、种子等)进行探究。为了使自然角观察探究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要求老师在期初制定观察预案,期中进行指导开展情况交流,期末进行成果交流。

篇11

1、培训家长,让家长成为家庭亲子小实验指导师。在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中,家长是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的指导者。我园在小班启动活动,首先召开发动会,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家庭亲子小实验的目的、方法等。其次是向家长开放一节示范课,指导家长如何准备实验材料,如何提出问题、指导幼儿思考、指导幼儿实验操作等方面,让家长能成为家庭亲子小实验的指导师。在发动会后,发放班级亲子小实验的申报表,让家长自愿申报参加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在过程中,关注家长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的质量。通过家访、个别交流、科学小实验记录表的收集整理了解家长对该项活动的指导情况及效果,针对家长指导中出现的问题跟进培训,促进家长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水平不断提高。

2、选择内容,定时组织家庭亲子小实验的开展。我园以“两周一个科学小实验”开展家庭亲子小实验,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选择适宜的科学小实验内容,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根据课程实施的主题选择生活化的小实验内容,几年来,我园已初步形成了27个大、中、小家庭亲子科学小实验案例;其次,各级组请专人负责根据小实验的内容,写成可供家长参考指导的详案,上面写明小实验的重点、难点以及家长注意点,以及指导孩子做实验每一步的指导语,设计好幼儿实验记录单。然后复印分发到各班,每双周五发给幼儿。让家长根据教师的教案与提示,利用双休日带幼儿开展活动。

3、组织交流,分享家庭亲子小实验的经验。在家庭亲子小实验开展后,我们让幼儿把实验记录表带回学校,每个班在教室的外墙上开辟亲子小实验专栏,把记录表展示在墙面上,便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在记录表收齐后,各班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如在家是怎样做实验的、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等,让幼儿分享经验,教师进一步总结提升幼儿的经验。

4、重视评价,促进家庭亲子小实验有效实施。我园老师设计了家庭亲子小实验评价表,用三颗星形象地从三方面进行评价:第一颗星表示是否做了,第二颗表示是否幼儿记录,第三颗星是幼儿是否乐于表达实验过程。教师对亲子小实验的认真评价,激发了幼儿对亲子小实验的兴趣和重视。

二、家庭亲子小实验的价值与收获

1、幼儿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科学探究多依靠问题不断推进,带着问题探究知识,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鼓励幼儿提各种问题,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变得善于提问,喜欢提问。二是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家长按照实验的要求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材料,指导孩子自主完成实验和记录,家庭亲子小实验因为是“一对一”的指导,因此幼儿可以对材料进行充分的探索,幼儿通过自己的猜想假设、动手尝试、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等过程中,不断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幼儿的记录能力明显提高。根据小实验内容的不同,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记录要求,如“糖拌番茄”要求幼儿能进行过程记录,“蔬果沉浮”幼儿能运用标记符号进行记录等,幼儿运用绘画记录、符号记录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四是幼儿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幼儿在探究之后,会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因此我们在每次小实验教案中都明确提出实验后请幼儿讲一讲,家长用文字记录幼儿的实验发现。记录表回收后,各班还进行幼儿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使表达更准确、更流畅。

2、家长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和指导更科学。因为有小实验详案的引导,家长在指导幼儿探索时就不盲目,渐渐的家长也获得指导孩子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经验。阶段性家庭亲子小实验总结交流会,教师对于家长在指导小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在记录单中发现家长代替记录的问题、孩子乱涂乱画的问题等;同时为家长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家长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记录单中家长代劳等现象明显减少,使他们逐渐明确应如何科学的指导幼儿做小实验,也提升了家长对幼儿科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和科学素养。

篇12

在寻找教案之前,必须对教师自身素质进行分析,扬长避短。如口语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强的可选择上语言课,绘画能力强的可上美术课,表现力较强、唱歌比较好的就选择上音乐课或舞蹈课,而针对表现能力不是很强,但语言简洁,逻辑思维强的就选择上科学课。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优秀教案的领域范围,有目的地寻找,不至于漫无目的,浪费时间与精力。

活动领域确定后,必须明确此领域的要求,如科学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3~6岁儿童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带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去寻找相关优秀教案,我曾在《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看到一则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将幼儿生活中较常见的几种材料:纸板、易拉罐、铅笔、纸筒芯等作为教具,引导幼儿主动尝试用不同材料巧妙顶起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教师与幼儿一道津津有味地探索稳稳顶住纸板的秘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亲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培养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

二、调整优秀教案

虽然现成的优秀教案上已标明施教对象,但不同地区的孩子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差异,且许多教育方式更是因人而异,此时必须根据本园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优秀教案进行适度的调整。当我选中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后,先进行预操作:准备一些材料和铅笔、易拉罐、纸筒芯、圆形纸板,不作任何提醒与练习,让大班孩子试着用这些材料顶起圆形纸板,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都能成功顶起圆形纸板。很显然,在大班上这节课的活动设计没有挑战性。用同样的方法在中班做试验,40名幼儿中有14名幼儿轻易地把纸板顶起来了。于是根据预操作的结果,我决定将它由大班科学活动改成中班科学活动。在预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较薄的纸板容易变形,影响操作效果,在准备材料时要尽量选择硬实、不易变形的纸板,排除所有不利于操作的干扰因素。预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育对象、活动材料、活动目标等,以便活动能够科学地顺利地进行。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一则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播放获奖杂技表演、幼儿用身体部位顶住纸板的游戏现场)。

2.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幼儿用纸筒芯自由尝试顶纸板、发现成功的秘密、幼儿合作找并画出中心点)。

3.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猜想并记录、尝试并记录、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4.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5.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以上活动设计是适合大班幼儿的,程序比较复杂,而我的施教对象为中班幼儿,就不能照搬硬套,让幼儿合作找中心点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难,而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并不强。找、画中心点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进行修改,幼儿操作结束后请两个幼儿示范稳稳顶起圆形纸板,教师帮着画中心点,然后请幼儿观察教师做的记号,发现能稳稳顶住纸板的位置,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只有顶住圆形纸板的中心点,才能稳稳地顶起纸板。于是我对活动过程进行适度调整:

1.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2.探索:用不同材料(铅笔、纸筒芯、易拉罐)顶圆形纸板并讨论:为什么有的材料容易顶起纸板(纸筒芯、易拉罐),而有的材料很难顶起纸板(铅笔)?

3.二次探索:探索用铅笔成功顶起纸板的秘密――顶住中心位置(幼儿尝试顶纸板、请成功幼儿表演、老师画出中心点、幼儿观察中心点发现成功的秘密)。

4.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三、打磨出优质课

优秀教案只是上好课的前提,还有诸多因素影响着一节活动课最终的效果,如教师的组织能力、教育技巧、孩子预知的经验、教具的准备等。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打磨出一堂优质课,还需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调整、优化。经过以上环节,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响不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