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0:16: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经济伦理 富而好礼 节用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伦理思想是核心组成部分,孔子的伦理思想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与达到高度繁荣,与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有内在联系的。孔子伦理思想中经济伦理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隐含在世俗伦理思想中,通过调整社会阶层与民众的义利关系,建构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实现社会基本公平与正义。
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诸多社会活动都按既有的等级秩序展开。经济伦理关系与社会等级秩序有内在关联,社会等级秩序的建立又受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诸多思想家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即通常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如老子、孟子、庄子等。孔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也是如此,虽然孔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不是很广泛,但深入而理性,采取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这种朴素的唯物论已经为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的建立奠定了正确的哲学基础。
自古至今,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秩序的建立受对人性认识的影响。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就存在明显分歧,孟子是典型的性善论者,而荀子则是典型的性恶论者。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治者对待被统治者的态度与方式,影响了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方式。其实人性是复杂的,善与恶是人性的两极,无论用哪一极来描述人性恐怕都是不确切的。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则很中庸与辨证,“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里的“性”是指人最初的自然属性,相近而不相同,“习”则指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无善恶之分,但人的社会属性就相去甚远了,出现了善与恶的两极分化。孔子的“性相近”的人性论,没有简单判定人性的善与恶,从某些角度看,与现代的复杂人假设理论接近。这种人性观,有利于认知与理解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复杂行为。
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涵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富而好礼
古往今来,人们生产劳动的目的就是满足生活的需要,过富足安定的生活也是人们自古及今的追求。孔子认识到富贵是人们的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可以说,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使然。孔子的生活也离不开经济作为基础。在仕鲁之前,孔子主要靠兴办私学维持生存,“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并且为了扩大招生人数,采取“有教无类”的招生策略,一方面说明孔子好为人师,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为生计所迫。在鲁从政期间,俸禄比较优厚,据匡亚明先生考证,孔子在鲁国为政时的薪水为“俸粟六万”,即领取实物薪水粮约二千石。其后,开始了前往诸侯各国求官问学长达十四年的羁旅生涯,一方面收取微薄的象征礼仪性的学费,一方面获得一些官府的俸禄,维持教学与生计,但也曾困于陈蔡之间,甚至连粥都快喝不上了。所以孔子是希望人民生活富足的,因为民众富足了,才能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孔子积极鼓励人们通过努力获取富贵。
孔子反对的是富贵“不以其道得之”,提出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也就是获取富贵的道德性与正当性。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了财富与地位,也有人拥有财富与地位后为富不仁。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比物质利益需要更高的,并因此也更为根本的人类需要,即道德需要,所以民众富裕后要进行教育,使其知仁懂礼。孔子到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弟子冉有问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曰:“富之”。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富之”反映了孔子经济伦理的价值核心,实现富裕并非最终追求,终极目标是“富而好礼”。“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如何实现“富而好礼”?教育。孔子意识到,一个人在富裕之后,如果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会产生一种“富而骄奢”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不良道德状态,而这一状态反过来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富之”实现了经济活动的初级价值追求,“好礼”才能保证这种富裕在道德的约束之下,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经济伦理的有序,并使这种富贵向更高尚的层面升华。
(二)经济伦理的关系调整:重义以制利
经济伦理关系不是抽象的关系,是经济行为中的客观实在,经济伦理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手段。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意即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可以做什么,也没规定不可以做什么,行为的标准是要依从“义”。那什么是“义”呢?众所周知,在《论语》中,“利”是与“义”相对应的概念,“义”的对立面就是“利”,要了解“义”首先要清楚“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从如何对待“义”和“利”的关系上来区别“君子”与“小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人深明大义,善于从整体和全局看问题,不自私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德行差或卑鄙的小人,不明大义,只晓得个人的私利,甚至损人利己。因此在孔子看来,“利”更多带有私利的成分,“义”则带有道义的成分。落实到经济伦理关系上,孔子更重视“利”获得的道德性与正当性。
“义”与“利”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把“义”与“利”割裂开来是不现实的。孔子其实是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与获取利益的,因为孔子在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时饱受缺钱少粮的困顿。孔子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获得利益的道德性与正义性,孔子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可见,孔子并非毫无原则地反对“利”,孔子只反对在获得物质利益时所采取的不道德手段,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焉”(《论语・述而》)。儒家思想另一个集大成者荀子对于“义”“利”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认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篇》)。不加分析就说儒家只讲义不讲利,是片面的。事实上,儒家的义利观是用来调节社会集团与集团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思想武器。儒家认为,在“义”与“利”发生矛盾的时候,要着重考虑“义”,不要“见利忘义”,要以“义”为重。
(三)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均之与节用
孔子的“富民”之道把经济发展看作是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因为影响一个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从经济关系方面来看,分配问题似乎显得更为重要。《论语・季氏》载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关于“均无贫”,很多人把“均”理解为“平均”,此并非孔子的本意,唐凯麟等人(2004)研究认为,“‘均无贫’之‘均’,依朱子所注,乃‘各得其分’之意。而这个‘分’也就是依照封建等级制度所规定的权利之‘分’,这就意味着孔子所说的‘均无贫’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平均主义”。他们认为孔子忧虑的不是“相对贫困”(寡),而是分配不均,不是“绝对贫困”(贫),而是由此导致的社会不安宁。由此看来,孔子此说并非要求财富分配的绝对平均,近乎其意的解释是说无论财富的多或少,分配公平才能得人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孔子认识到人的财富要求是无限的,社会财富也不可能无限增加,另外,富与贫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孔子提倡节俭,即“节用”。于个人生活,“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于整个国家,“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从个体与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勤俭节约的要求。孔子对贫而乐的精神极为赞赏,孔子赞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在消费问题上的体现。孔子还大力提倡节俭,“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即他赞同大家节俭。“均无贫”是保障社会财富分配公平,消除相对贫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节用”则控制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使有限的社会财富发挥最大功效,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发展,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的生态观,已经朴素地认识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并且敬畏自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当然,孔子并不消极地停留在对自然的敬畏上,而主张积极地去了解自然及其规律;认为不了解自然及其规律的人,配不上称君子。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孔子不仅敬畏自然,还尊重一切自然与生物。孔子对自然界的山与水非常热爱。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山与水是自然界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倡导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当前我国一部分人追求物质享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人们应该像孔子说的那样,做个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论语・学而》),积极认真地工作,勤奋好学,增加个人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从国家层面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财富还相对贫乏。孔子的“节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循其内涵,在防治挥霍、奢侈、腐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同志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当前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公平与正义缺失的现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隐患。孔子已经注意到分配正义、社会公正问题,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为政》)?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不仅涉及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使政府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桐生.孔子人性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0(6)
2.姚电,涂平荣.孔子经济伦理思想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3.董小龙.中国儒家经济伦理思想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搞好教育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巢会后发表的宜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惫。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乃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教化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在他看来,要使人民富庶,国家强大,社会安居乐业,就必须对人们进行教育,反之,“使民不教,则民不足,民不足则无信,民无信则国不立,国不立,则仁义礼智否矣。”他还认为教育是改造和再造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把仁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家质,从而为‘德治”创造前提。因此,他提倡并率先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私学,把教育的大门向全体社会成员平等的开放。
孔子认为“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因此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有教无类”指的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弟子来自诸侯各国,分布地区较广。他不但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人学,还欲居“九夷”施教,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的弟子还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如南官敬叔、司马牛等是来自贵族阶层;颜回、曾参等是来自平民家庭;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颜回等人不仅非贵族子弟,而且也非士人,出身很卑残,孔子都肯接受为自己的学生。此外,孔子也十分注重给别人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洁身自好,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贵践界限,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普及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
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因材施教”。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也就是说,每个人先天的案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孔子还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哆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经商等),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若说孔子所推行的“有教无类”,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相对公正。那么,他所实践的“因材施教,,方法,则是对这种教育公正的进一步深化。“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先天智力的不同,并且要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孔子就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深刻了解其弟子的道德面貌、性格特征,且能准确扼要的作出鉴定评价,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论语·先进》),等等;并由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面对子路和冉有请教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前者,孔子约束其“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后者,孔子则鼓励其“闻斯行之。”(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历史需求,而且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也轰梦一种追求高效率教学原则的科学教育方法。
3、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
“成人”、“成德”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孔子培养人才首先注重的是德育。他主张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把品德修养,礼义实践列于学习文化技能之前。他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把信仰政治理想,执守道德修养,遵循仁爱学说置于学习文化技艺之前,作为根本。孔子认为一个有志向、有道德、有操守的人,才能爱人、济众、济民,所以他教学生以“忠”与“信”的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忠”是我国传统的为人的美德。孔子认为“尽己之谓忠”,作为君子要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教育学生要“主忠信”,“言忠信,行笃敬”。他认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够“笃信好学、守死普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为祟高的道德目的而献身。有了祟高的道德情感,就会对好坏行为产生一种爱与憎的情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恶不仁者”,而认为“好仁者无以尚之”。有了坚定的道德意志,就能够志于道。孔子的德育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
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竞相追求学业佳绩,忽略品格的熏陶与培养;人们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物资与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常、心灵孤寂、人格分裂,以及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嗜毒、杀人、自杀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的安宁。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反省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并认真借鉴孔子的重视德育的教育伦理思想。
4、注重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他从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方面去培养学生,以使其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四类,从德、智、行全面关心、培养学生。孔子的教育内容可概括为“六书”和“六艺”。“六书”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偏重于文化知识;“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他认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礼”是人行为的准则,侧重于德育;“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形成人的性格,侧重于美育;“书、数”是基本知识与技能,侧重于智育;“射、御”是军事课程,侧重于“体”。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又具备高尚的品质,内外兼修,全面和谐发展。
此外,孔子还认为智、仁、勇、艺、礼、乐六个方面,构成了最高标准的成人。他把这六项任务看作一个联系的整体,同时认为,这六种因素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各自有其特殊的任务。他说:“仁者不优,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这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仅仅追求在道德上的完善化的人格要全面得多。
由此可见,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砌,“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他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需要借鉴之处。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孔子对当时出现的僭礼行为极为不满,他意识到,要使自己的国家鲁国强大起来,首先要澄清、规顺各种礼制和级别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以礼正心、以礼修身、以礼治国、以礼为教等思想。在孔子看来“礼莫严于名分,罪莫大于僭窃”。“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于“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八佾》)的情景,是既不能容忍也不可纵容的,孔子多次进行了批评指正。孔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各安其职,处处呈现出和谐、安定、有序的局面。
一、孔子之礼的形成背景
孔子思想体系中关于礼的形成,我们在《论语》中便可见一二:“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之矣。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侑》)意思是说,夏礼和殷礼虽然我不能拿出证据证明它,但是都有其内容,所以依据历史形成的规律,孔子关于礼思想的形成是来源于夏殷之礼。而周礼源于夏殷之礼却高于夏殷之礼,“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因为在历经夏殷对于礼的内容和形式的演进之后,虽然还有“损益”,在传入西周之后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规范,所以孔子向往周礼,希望它能改变鲁国当时“礼崩乐坏”的窘境。“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周礼是辩证对待的,并且结合时代的变化有了更加人性化的创新。周礼在刑罚方面是坚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礼记》),而孔子则有了新的调整,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将平民与贵族身上固有的阶层之礼进行了德行改进;周礼中对于教育处处体现出阶层之别,规定学在官府,而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为当时的社会底层人士打开求知之门,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一项创造性的、十分惠民的好政策。
二、孔子礼思想的内涵
虽然之前学术界对于孔子思想核心到底是“仁”还是“礼”依然存有一定的争论,但大多已达成共识,“仁”属于内在的本源,“礼”属于外在的表征,孔子思想系统是仁礼合一。孔子从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现仁或曰提萃仁,引仁入礼,仁礼互释。发现和萃取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真实意义,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也是孔子思想精华所在。对于孔子来说,仁是内在的,绝对的;礼是外在,是相对的,但它们是互为补充的。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恭、敬、忠”看似是“礼”的内容,但是却包含着仁德、爱人之心,所以它们也是“仁”的内容;君臣父子各执己事,也看似是“礼”,实则表现了君贤臣忠、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所以亦是“仁”的内容。又如: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三年之丧”虽为礼,但是孔子说“予之不仁也”,意指人要是没有仁德之心,那么礼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乐又能干什么呢?其实,孔子的隐含意思是说,若没有仁的内心修养来规范的话,礼是发挥不了它本身作用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x。因此我们可以说,“礼”的基本精神内核是“仁”,且“礼”只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孔子还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从中可以看出,礼不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如果仅有外在形式的“礼”也不能称其为“礼”,孔子特别批判这种只表现为形式的“礼”。他认为,“礼”是通过调节、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情感,继而让人实现仁德的。于是,蒙培元先生总结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对“仁”和“礼”关系的最好表达。以“文”比“礼”,以“质”比“仁”,即礼是人文的外在表现,而仁是质朴的内在情感表达,两者合而为一,便是真正的仁人君子。所以在孔子的意识里,礼是很必要的。《论语》记载: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告朔之礼在孔子当时生活的年代已然名存实亡,子贡认为只为其名而杀羊,觉得不值,所以想要去掉“饩羊”。然而孔子依然认为应该每月朔杀羊送到祖庙祭祀,即使此礼在当时已不太流行。之所以这样做,孔子仅是想使人们勿要忘却此理。若取消这一仪式,那么再往后谁还记得有此告朔之礼?他觉得此种状况会使人甚觉惋惜。为了说明“礼”存在的必要性,孔子在此强调“惜礼”而胜过“惜羊”,而礼存在的价值也正是这种必要性。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林放问“礼之本源”,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但是却明确地摆明自己对于“礼”实质的态度。并以丧礼举例说明,他认为丧礼置办奢华,就未免只流于形式,从而忽视对本质内容的思考,而简朴虽然在形式上或许欠缺,但体现礼的本质意义,即心之仁德,丧礼也是此理,所以宁可舍“奢”取“俭”。这段话通过实例说明了礼的本质。而子夏以“绘事后素”来类比“先仁后礼”,这使子夏得到孔子的大力赞赏。子夏以绘画要在空白之后才能凸显他的色彩,联系到先有仁心而后有礼乐。正好进一步说明,“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而“礼”则是调节人和人及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首先要从思想上来体会到“礼”的存在价值,才能从行为上更好的实行“礼”。
总而言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礼”则是帮助具体实践这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外在形式,“仁”支撑着“礼”,而“礼”又规范着“仁”,“仁”是“礼”的本源,“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恪守“礼”即是践行“仁”,是仁的具体释放和施行,两者相互支撑,在有利的传承和突破的创新中获得融洽结合。
三、孔子礼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培养礼让尊重的文明素养
在当前科技、通讯极其发达的年代,各种思想与文化产生的激烈碰撞,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会在各种多元的思想观念里徘徊、犹疑不定。而孔子礼思想中传达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礼仪,做人为人处世的理念和度的把握,都给我们在迷茫的时候指明一条希望之路。孔子礼思想透显出的君臣父子朋友之间的基本的相处之道,虽然已经隔空穿越了两千年,但是在现在依然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基本标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基本礼仪,显示的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文明素养。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境况,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由此而产生的自尊感,会增强每个人的自信,而成为将来走向成功的必要基石。而这种文明素养的养成,就依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渗透,由里而外地认识到“礼”的重要性。对于礼的尊崇,孔子并不流于形式,而是更注重各种礼仪在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本质理念,如“三年之丧”、“告朔之礼”,等等。在孔子看来,各种礼仪形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所传达的核心思想,才是礼存在的本质,这是我们现代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孔子礼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奠定崇善向德的慈爱之心
孔子礼思想是他所倡导仁思想内涵的外在表现,而孝道、爱人、和谐思想均是其思想内核。孔子讲“仁者爱人”,首先从孝亲开始,然后由己及人,爱天下人。这种孝道伦理思想和天下大爱的广阔胸怀,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急需补上的重要精神食粮。每个人都有父母兄弟姐妹,这种血亲关系,是每个人天性里需要和被需要的基本感情。子女需要孝顺父母,H爱兄弟姐妹,而自己也渴望获得这种至爱亲情的滋养,这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残酷考验,而孔子思想中关于“礼”的部分,无疑是我们时常迷茫的人际交往尺度最好的标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爱和温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只有别人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爱心,别人才报之以慈善之心。所以“礼”便成为架构陌生人之间感情沟通的桥梁,从礼貌、尊重与善意中人们彼此感受到温暖,才会实现人际交往中的和谐相处。而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除了亲人外更多的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陌生人,但是他们都是别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出于对亲人的爱,我们理所当然地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幸福,受人尊重,那么推己及人,别人也是一样的。这种仁爱之心、慈善之意是孔子礼思想的重点内容,希望我们都胸怀宽广,在一个温暖、和谐的文明社会里,相互尊重,互相友爱的和谐生活。
参考文献:
孔子儒学产生的背景是顺应当时历史社会发展要求,在当时具有一定伦理思想以及治国学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孔子的儒学思想经过多年发展在后期有所改变,对孔子儒学思想的认识应该结合当时孔子的思想以及后来演变的儒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放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把握思想的内涵及本质精神,而不是过于拘泥在一些固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体主张和结论。
一、孔子儒学思想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具有很强烈的时代印记的,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约束,孔子的儒学思想中不免会有许多思想在当今看来具有落后性。但是探索其思想精髓,还是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其实和借鉴意义。
(一)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具有现实批判精神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形成初期十分侧重于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和谐,也十分重视社会政治实践学说,孔子的儒家学说既参与到了现实政治中,但又与现实政治不能混为一谈,而是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并且希望借助于道德方面的理想去转化为现实政治。研究学家认为,在孔子儒学思想中反射出的众多批判性精神都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一种反抗,表达了人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改革希望。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出发,既包含了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负面因素和表现进行批判,也包含了对现存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秩序的批判。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后,它会一直存在影响着后世人们。
(二)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具有积极创新意识
孔子儒家学说中贯穿中心的有两个字:“礼”和“仁”。从这两个字中可以折射出孔子思想的创新性,虽然在孔子思想中十分推崇“周礼”,但是并没有照搬周礼的所有思想,而是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融合在“周礼”中,对其进行适应社会的改造工作。
(三)孔子的政治思想注重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谐
首先,从人心性的角度看,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局限于人的内心世界,而是将所有外在的事物解决都放在了内在的生命和心性上,并引导人性朝着好的方向去转变。孔子思想中强调的“礼”与“仁”相对于当时比较严苛的法学思想对比更为重视社会制度的完善及和谐。但是孔子思想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与现代社会制度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去认识去思想的可取之处,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孔子在儒学思想中体现出的治国思想对我国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及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各项社会制度中起到了积极的现代启示。
(四)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
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是紧密结合的,这也是孔子一直以来所推崇的“王者之道”,其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大同和谐社会理想。在孔子是思想中一直强调要“仁者爱人”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团结、关爱,希望天下统治者实行“仁政”。孔子在这些思想以及表达中都反映出了强烈的道德元素,这些积极的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
二、在发掘孔子儒学思想中现代价值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意将孔子的思想传统与现代政治思想理论相结合
孔子政治思想的产生以及应用是受到当时历史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是历史的产物,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过程中,我国将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过于放大,从而极力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优势性,从而将两者对立起来,这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能沿用和借鉴的。无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具有其强烈的时代背景及历史约束的,但也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借鉴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现代政治思想理论,既能正确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理念也能实现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现代思想理念。
(二)孔子儒学思想精神永久传承
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经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我国在革命期间也曾经掀起打到孔家店的热潮,但是在一定时期过去后,人们开始重新思量孔子思想所包含的进步性意义,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传统文化和思想并不能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中精神精华,剔除糟粕落后的思想。孔子儒学中所传达的政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其中的精神和内涵仍然值得现代社会去借鉴。
三、总结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时期逐渐形成的一套治国之道,其中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时局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孔子政治思想中所涵盖的那些积极因素,会以不同的思想表现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政治、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一、走近诸子,感受温度
先秦诸子散文虽时代久远,有较深的哲思,但它不是冷冰冰的道德教诲,不是抽象枯燥的思想学术,不是迂远疏阔的思辩玄谈,而往往是生动活泼的、奇异美丽的、温情体贴的、对社会人生具有巨大穿透力的、语言简洁而意旨深远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感受到诸子其人可敬,更要感受到其人可亲,读其文,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譬如,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孔子、孟子是圣人,大思想家,因而也肯定是冷冰冰的,板着面孔的。为消除这种误解,所以品读“论语选读”章节之前,我制作了课件“走近孔子”。提供下列多媒体资料:
1.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
2.华夏大地多个地方举行祭孔活动;
3.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大厅里悬挂孔子画像;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人击缶齐诵《论语》;
5.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的巴黎宣言,呼吁人类在21世纪的更好生存要从2500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然后节选了孔子二三逸事,还播放了电影《孔子》的片段,其中孔子周游列国落魄时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丧家犬时,嘿嘿一笑,说真是像……引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孔子恰如一个在自己身边的智慧老人,与我们一样有血有肉,却又大大超出常人:他在苦难面前拥有一腔救世情怀,探求着从伦理的角度构建“礼”,从道德的角度构建“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救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讲孟子前则先结合《后汉书・列女传》中有关孟母的介绍,通过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孟母留孟妻等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孟子其实也曾经顽劣异常。
这样,消除学生对经典的隔膜,引导学生亲近诸子,感受到他们切实的温度。有了文化的认同、心灵的贴近,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二、读懂文本,体悟深度
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不仅要读懂文言字词,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字词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因为《先秦诸子选读》的课程价值重点体现在人文性上,学习文化经典,切不可照本宣科,只重视字词句的疏通和诵读,以致“读《论语》不知《论语》”。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试的功利性使有的老师和学生干脆将其变成普通的文言课,用大量时间去疏通、翻译文字,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本末倒置,最终导致“小学而大遗”。因为先秦诸子的散文语法句法并不典型,还有很多字义非常生僻。所以,教师教学中应重点应引导学生把握诸子思想内涵和精髓,体悟它的深度。
蹲点学校的“导教案一体”校本研究对《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设置的要求体现了这一点。字词句的梳理放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的检测,上课的重点是对文本的探究,来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和个性。
譬如,我在教授老子的《有无相生》时,引导学生利用《全程设计》和工具书,粗知文意后立马探究其内涵。老子是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贴近其生活实际的论说作浅显的诠释。比如,老子证明“无”的价值,典型例证来自日常经年,就是对车毂、器皿、屋室之中空即“无”的作用的体察。这种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异。看着学生会心一笑,我知道他们感受到了《老子》中隐藏的深邃的人生哲理。
三、融入自我,获取高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要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
比如学习了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学说,可以引导学生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哪些没有做到;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吸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有学生质疑:“齐人”穷得讨饭,怎么会有一妻一妾?因为他的这个疑问,引导学生间展开激烈的辩论,课堂生成了意外的精彩;学习《东海之大乐》河伯和北海若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以北海若那蕴蓄深厚、博大而不自满的境界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长此以往,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养成一种反省自我的习惯,学以致用。
此外,还可以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比如,学习孔子的义利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上时有出现的以黑心棉被、无根豆芽、劣质奶粉等牟利的不良现象,反思孔子义利观的现代价值;学习《有无相生》“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一章,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那些做事情即将成功,却由于不能“慎终如始”而终归失败的例子,来加以思考。这种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正确、深入看待种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先秦诸子的现代价值,进而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这才是学习《先秦诸子选读》的最高追求。
结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在《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探索中,我尝试着用我对经典的领悟来拨动学生的心灵的琴弦,引领学生感悟经典,开启智慧,涵养德行,砥砺人格。其间收获与遗憾并存,那片浩瀚的大海,那片无际的晴空,我只能引领学生进入,希望他们能如鲲鹏般“游于无穷”。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02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us'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ZHAO Xi
(Luoyang Polytechnic,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Confucius thought is broad and profound, far-reaching, in the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is not developed, the idea of teaching, especially the idea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t the time was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concept of Confucius. It now appears that Confucius's educational purposes, attitudes and methods are still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modern educators.
Keywords Confucius's Thoughts; teaching target; attitude; teaching methods
孔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许多思想理念被后人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了我国的教育史。而在现代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人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已经落后了,但笔者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1 孔子教学目的和现代教学目的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战乱频繁,奴隶制度趋于崩溃,而封建制度刚刚萌芽和发展。换句话说,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在此时,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论语》中这样记载孔子收学生的条件:“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束修”指的是一条腊肉干,也就是说孔子教育学生的学费就是一条腊肉干,与其说是学费,不如说是一种仪式。一般情况下,只要行束之礼,孔子就会收他为学徒并认真教授他各种礼仪和文识。所以孔子弟子来自各个行业,冉雍因为其父亲“贱而恶”在当时的社会中备受歧视,但是孔子并没有放弃对其教育。可见孔子是希望让能受教育的人接受教育,希望把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阶级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而这种教育思想与现代的大众化教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以“修身”为出发点,正如现代教育中的“做人”教育为始,也主要围绕着这一根本培养学生。冯友兰在《论孔子》一文中曾谈到:“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文),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社会制度及贵族的威仪(礼),有艺术修养并特别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他在强调“文”的同时,重视道德规范,德乃立身之本。他在主观上认为文化知识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据不甚重要的地信。
曾子受孔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礼仪之道方面。孟敬之看望生病的曾子时,曾子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豆之事”指行礼之仪式,“有司”类似于现代的司仪,掌管行礼仪式的专家。曾子认为行礼仪之事有专门的技能 ,而君子所贵在“道”,故而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时受到冷落。而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孔子主张“诗”“书”,认为“文”是立言的根本;“礼乐”主于“礼”,孔子一直以周公为典范,推崇周公的“礼”,并认为“礼”是立身、行事乃至“成人”的根本。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时就强调要学诗、学礼,否则无以立言立行。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这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而“兼济天下”是孔子对弟子入仕方面的要求,是以“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宗旨主于“成人”,而孔子弟子资质不同,学业各有侧重,但孔子最重视的还是他们的“德行”。孔子曾评价以“言行”闻名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称赞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仲弓虽然不一定称得上“仁”,但“佞”却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这足以证明孔子之教育重心在“成人”“成德”之上。
现在再来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我们不得不思及当代教育思想。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专业化。当代教育在适应这种变化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人”与“德”的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犯罪问题等令人担忧。古人云:“欲正其行,先正其身。”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教育中“成人”“成德”的分量呢?
2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比较
“因材施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大教W方法。《论语》中:子路与冉有同时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问:在知道了一件事情后,是不是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但是却对冉有说“可以去做”。针对这两个不同的答案,一旁的公西华备感疑惑,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可见孔子知其弟子之长短,因其材而施其教。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也概因如此。
同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所重。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礼记・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在《孔子游春》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游玩。当时,泗水正涨春潮,生机勃勃。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而弟子们都感到困惑。这时颜回在旁边解释说:“老师每次遇水必观之,想必其中有一定的道理,可否讲给我们听?”可见弟子们此时已经达到一种“愤”的状态,也就是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之心。“悱”的状态,就是孔子看到学生如饥似渴的眼神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便开始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引导和辩论。弟子听后备感震惊,都没有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受教育之深刻。由此又为孔子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埋下伏笔,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正如《孟子・尽心下》文中所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种以激发兴趣、适时引导的教育方法,远胜于呆板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
嵇文甫先生在谈论教育时曾言,“填鸭式”教学法“容易导致天才教育的歧途”。《礼记・学记》中也曾说:“语之而不知,虽舍可也。”在现行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流,而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提倡诱导学生发挥各方面才能,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现行教育中,由于社会与个人各方面的原因,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对孩子求全责备的借口,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即是要求学生成为各门功课都能得高分的考试机器,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与爱好,反而致使孩子、家长与社会都难以喘息。《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曾说学习者可以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然而“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因材施教”则可让“布衣之子”成为一代圣贤。
3 孔子的治学态度与现代治学态度的比较
孔子一生治学,求实、严谨、勤奋、直率且从容。他曾“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以自省来修身,在治学方面更是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宏论。再反观我们现代教育,虽然我们拥有了越来越优越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却显得太过功利、太过浮躁了。基础教育阶段依然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高等教育的学费却日益增高。部分教师也不安守本职工作而热衷于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走穴”活动,部分学生也不以探求真理、造福社会为学习目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似乎占据了部分学生的内心。有人曾做过相关调查,发现许多初中生视学业若无物,两极分化尤为严重,一个班里的学生,真正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学生只有十来个,而剩下的学生则热衷于睡觉、看闲书、追星等。对此,笔者认为这绝非特例,孔子思想中的求实、勤奋、严谨、直率和从容正是现代教育所缺失的。当然这几点也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应该具有的精神。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论述》中提到:“孔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以至于超越中国历史的界限,受到长期的尊重,首先在于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于他的政治思想。”尽管现代一些专家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评价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孔子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与治学态度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并且影响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因此在社会主x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得以传承,我们要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社会主义的新一代在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上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玄.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3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博学多才、通达智慧,并终其一生进行教育实践,其浩瀚学说中对体育教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以至于我国当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变迁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无不受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体育教育是“君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孔子在其传世著作《论语》中围绕着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对全面教育有着深刻的见地,如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要想成为真正的君子,就不能像器物一样只具有一种功能,而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全面发展。为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教育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君子。孔子在《宪问》一章中对全面教育给予了精辟的概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由此可见,孔子心中的全面教育包括了不可或缺的三大方面:“仁”代表着道德高尚,是德育;“知”代表着知识文化,是智育;“勇”代表着健壮勇敢,是体育。孔子认为德智体兼备是君子成人必备的素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则是孔子落实其全面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认为“勇”是成就君子的基础,孟子在《孟子·公孙篇》中对孔子“勇”的思想有着这样的论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可见,孔子把体育放在人格培养的突出位置。难能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从思想上肯定体育的重要性,更是身体力行践行身体教育。《礼记·射义》中传神地描述了这一场景:“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诸墙。”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仁、知、勇”与我国当代教育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不谋而合。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及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体育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在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可使大脑获得营养和氧气,促进大脑发育,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智力,为文化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学校体育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良好渠道,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更亲切自然,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正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君子可以立志在道,依据仁德,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来实现“成人之道”。
二、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 “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脉相通的,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因材施教、差异教学是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原则之一,它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与体育教师的灵活运用密切相关,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相同的年龄阶段,在校学生既在生理、心理上具有共性,又展现出体能状况、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在充分了解学龄阶段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授课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差异性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更要注意其身体发育情况的差别,根据差别的体能情况、体质状况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和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方式;学生的性别差异也是因材施教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男女青少年学生对体育项目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如男同学往往喜欢诸如篮球、足球、田径等对抗性强、竞争性强和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而女同学则喜欢诸如瑜伽、健美操等姿态优美、动作柔和、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努力创设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性别差异、身体发育情况差异进行分组化、个性化的教学。
在教学相长上,孔子关于“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言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孔子启发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经常温习,经常温习获得新知,这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孔子不但重视学习之快乐,对作为教师的教学之乐也有很多感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终生身体力行的目标,而孔子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佳句中则将学习和教学的境界作了“知之、好之和乐之”三个不同层次的划分,并通过递进句式突出了“乐”的最高地位。孔子认为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并视之为快乐的事业终身经营,并善于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通过快乐教学的模式,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熏陶和技能的增长。
当今教育界极力倡导的“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正是孔子乐学乐教精神的生动体现。快乐体育的诞生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认为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师在践行“快乐体育”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快乐的情绪体验进行体育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快乐地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的成功感和成就感。可见,虽然时隔两千多年,孔子因材施教、快乐教育的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仍具有很大的启发,闪耀着智慧之光。
三、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达到外“礼”内“仁”的修养境界
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仁”和“礼”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仁”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仁爱、爱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孔子思想的内在主体;“礼”是孔子思想的外壳,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长幼尊卑的秩序,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活准则,这是孔子思想的外在体现。在孔子看来,体育是为“仁”和“礼”服务的,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外“礼”内“仁”的修养境界,这充分反映了孔子体育思想中的政治倾向与实用目的。
当我们用孔子外“礼”内“仁”的思想反观当代体育教育现实时,我们会得到很多深刻的启迪。外“礼”内“仁”首先阐明了体育比赛中竞争与友爱的关系,中国有句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是体坛腐败案件的发生、锦标主义的盛行、金牌利益的强大、官员政绩链条的繁琐,追根溯源,再次折射了现代体育教育中“仁”、“礼”教育的缺席,不正当的价值观导致了不正当的竞争观,而不正当的竞争观又催生了种种不正当体育行为的发生。为此,重新审读和定位体育竞争和友爱的关系,端正体育价值观念,以外“礼”内“仁”修持体育道德,真正培养起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和友爱互助的体育观,这也是现代体育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外“礼”内“仁”也启示体育教师在施行体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注意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应该着重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和品德的熏陶,感受运动的快乐和思想的升华,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浩瀚磅礴的体育思想中体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方法,外“礼”内“仁”的修养境界是体育教育的目标,给了现代体育教育很多有益的启迪。聆听先哲的睿智教导,认真思索当下的体育教育现实,将中国传统教育精华和智慧融入现代体育教育中,让现代体育教育焕发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曹冬.孔子的体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43-44.
[2]黄力生.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136-138.
[3]黄瑞霞等.孔子的体育文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10-30.
[4]黄力生.孔子养生思想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1997(4):48-51.
[5]王斌.孔子体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3(6):77-78.
[6]史国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体育伦理思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1(11):78-81.
[7]杨树达.论语疏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西方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当今世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处于核心地位的公共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少相通之处,下面撷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对创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一、孔子对"仁"的诠释
众所周知,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即十分重视个人修养和至仁人格的培养,塑造具有高尚人格的典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等等是孔子认为所要达到的最高道德准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至仁之人,其言谈举止等,才会符合仁的标准,才能遵照仁的准则,从而对他人做出是喜爱或是厌恶的判断。
何谓"仁"?《论语》没有给"仁"做具体定义,但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爱人",指尊重人,对人好,如"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一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曰成仁,其政治、伦理之观念亦如此。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特点
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丰富,涉及广泛,意义深远,其具体思想特点如下。
(一)仁者爱人
孔子把"爱人"作为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升华的过程,有着三个层次的境界:第一个层次为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价值的肯定、尊重、珍爱和发展;第二个层次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身边至亲之人的挚爱;第三个层次为博爱,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对芸芸众生有差别的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为政》从自我之仁到至亲之仁,再推及天下之大仁的进程,孔子由内而外、由小到大地将"仁者爱人"之精神不断升华与发展。
(二)仁者知人
"知者不惑"。孔子在"爱人"的同时还提倡"知人",即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如"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只有选拔了正直、正确的人才,才能使"不仁者远矣。"《论语·为政》中有同样的记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要求季康子"举善而教不能"。这里的"知"指理性的智慧,是人格的重要因素。孔子认为"仁"与"知"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进而他指出人若不学习,就会变得"愚",就很难甚至无法"知人"。那么,如何进行学习呢?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一系列学习方法。
(三)仁道五义
什么是"仁"?孔子认为"仁"有五种具体含义,分别是恭、宽、信、敏、惠。"恭",指尊敬,尊人崇礼,敬道守法;"宽"指宽容,以广阔的胸怀海乃百川;"信",指讲信用,说到做到;"敏"有勤奋、敏捷两层含义,奋发有为,灵活应对;"惠",指恩惠,惠及他人,多多益善。做到了"恭宽信敏惠",就完成了行为层面上"仁"的建立。从本质上看,"恭宽信敏惠"是同一精神本体"仁"的五个不同方面,其中的任意一个方面都可以单独作为一种规范存在,五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独立,作为"仁"之精神的不同产物指导人们的行为。
(四)安仁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没有私欲和杂念,心怀上德,合乎仁道,不勉强而为,随心而行。这样,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化,无论自己身处富贵还是贫困都对其没有影响,因此说是仁者安仁;而真正的智者,明辨是非,坚持仁道,因此不会迷失方向,再沿着正确的道路去不懈追求,就一定会有所成,从而造福社会,所以说是智者利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孔子主张仁者"求仁而得仁",但"安"并非"安贫乐道",更非"安于现状",而是为了"仁"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杀身以成仁"。
三、孔子仁学思想对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现实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世致用上,表现为组织管理、组织建构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以人为本
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几个核心要素: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组织成员遵章守纪;导向力-号召人,引导组织成员把个人理想凝聚成组织目标;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组织成员精诚合作;激励力-鼓舞人,提升组织成员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这一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孔子仁学思想以仁为核心,因而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教育以及人的家庭和社会组织等等都是他所关心的。"以人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以仁为本"。以"仁爱"之心去对待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营造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关心人的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了这样的思想才会尊重组成成员的人格、能力及劳动成果,促使每一个成员充分展示才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知人善任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公共部门而言,选贤任能是第一要务,德才兼备是根本标准,知人善任是管理艺术。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拔知识、能力、技能与工作职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加入其中,我们现在称之为"人岗匹配",这尤其值得现代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岗位配置时借鉴。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人尽其才,唯有如此我们的公共部门才会在激烈的世界竞争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自律成仁
"恭宽信敏惠"是一种理想状态,并非人人能做到,这时孔子之"仁"强调通过自律来实现,然而个人很难做到完全自律,因而他随即提出"礼",即"克己复礼"《论语o颜渊》,意在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修身的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等。这些运用之于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是要求公共部门强调规范力,制定严谨科学的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并对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样,人人才会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整个公共部门才能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贵义轻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为君子讲究的是义,小人讲究的是利。他进一步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就是用道德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利"该取的才取,不该取得坚决不取。孔子认为"义"重于"利",精神价值应高于物质价值,要注重道德修养,重视人格尊严和气节,不在利中迷失自我而导致身败名裂。这些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对于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遇到义与利的抉择时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防止因利而滋生的腐败?在公私利益发生矛盾时如何发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是提升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人文驱动机制,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学习和探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全面推进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才选拔与任用,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今后,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探究,从孔子那里找到更多提升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之方法,以有效解决当前的人才问题、退休问题以及绩效管理问题等,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孔子是孺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祟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孺家思想就传人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孺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人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孺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是孔子孺家思想的发祥地,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却出现了文化理想的失调和价值意识的丧失,而要唤醒这些人,孔子的孺家思想不失为一剂良药。尽管孺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在学习孺家思想方面,我们反倒应该学习一下我们的邻国。
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在韩国有将近80%的人曾奉孺教或受过孺教思想的熏陶。韩国把孔子尊为“万师之表”,并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典大祭”。时至今日,孺教在韩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人韩国人的血液。韩国借鉴了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观,在大力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尽量摒弃西方文化中个人至上、金钱万能、人情淡薄等弊病,倡导孺教的敬业乐群等精神,创建了家庭和谐稳定、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而时下“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在传统孺家思想文化上的相通和共融。
在日本,有实业界一代猫主之称的著名企业家涩择荣一则写了一本《论语加算盘》的著作,总结自己成功的经营之道,那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孺家的忠恕之道,二者相得益彰,才使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比如他吸取和践行了孔子儒家思想中的“天生万物,维人为贵”的人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互式管理模式,’;“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诚信观,还有主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团队精神等等。“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因为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代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学”与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实任何宗教和哲学家的终极理想境界,无论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道教的神仙世界、儒家的大同世界,基督教的天国,都是无杀人(战争)、无偷盗、无说谎、无奸的和平、幸福、快乐的世界。而儒家的“仁学”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可以为这方面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资源。这便是儒家思想二千五百多年来常新不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仁”是儒学最高的道德原则。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在第一位的。目前,人们在感受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渴望人性的回归,得到精神的慰藉。因而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对于善待他人、扶残助弱、扶危济困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何谓“仁学”?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从哪里来呢?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只止于此,还要“推己及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作“仁”。而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这对于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来说就是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这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实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这和我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有相通之处。颜渊也曾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就是说,通过自己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颜渊继而问到如何求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礼”是求“仁”的行为标准和必由之路。但孔子的“克己复礼”不是宋学家所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适度克制,独善其身的节欲观。我们知道,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无度的欲望却无异于饮鸽止渴。因此,我们应该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和节制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不合理欲望,从而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庸”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对于中庸,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仁德。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二者都偏离中道,都是“不贤”的表现,所谓“过犹不及”、“乐而不,哀而不伤”。由此可见,中庸作为君子的德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它有广泛的适用领域。在政治领域,它表现为宽猛相济、德刑并用的治国方略,一种“致中和”为政的最高境界。子思(孔子之孙)所作的《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仅实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类似《礼记·礼运》所设计的“大同”社会蓝图,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
中庸之道适用于法律领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出发,应当在立法上适当考虑民众的利益。孔子有言“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就强调了刑罚公正问题。用今天的标准看,一种以公正和人道精神为主宰的立法与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在文化领域,中庸之道则表现为一种理性与温和的文化发展观。它反对在文化问题上搞“不破不立”,反对横扫一切文化传统,提倡文化的“损益”式发展。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所谓“损益”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要有继承、有创新,批判地继承。而回首“五四”和十年“”中我们对大成至圣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不能不说是偏激或野蛮的,是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
一、关于对儒学核心价值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 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儒家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教育,使各种人才都成为有境界、有修养的“君子”,也就是人文素养很高的优秀人才,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
1.1 孔子为主的儒家对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重视—好学。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中有一值得注意的观念就是“好学”,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在整部论语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置于全书之首。好学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特长,也是一种心智的取向,而这种能力和取向明显指向于知识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这样就把伦理德性与好学结合起来了。
1.2 儒家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学文”,更强调德性的“学道”。孔子所讲“学”不仅指“学文”,更强调“学道”。就学文而言,学是指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礼乐知识和经典知识。关于经典的学习,在《论语》中提到的有学易、诗、礼。孔子对经典的学习极为重视,“文”是好学的标志性内涵。这不仅成为后来儒学的主要特色,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实践。但是,孔子主张除了指经典和知识学习外,还有“约礼”,“修道”也都被包括在内。这样的“学”是品质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所以这样的学亦可称为“学道”。
1.3 儒家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1.3.1 “谋道”就是“志于道”,是君子的终身追求。君子是为求道而学习。“谋道”是学者的最高目的。按一般的解释“道”就是真理,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追求真理。但是,孔子更强调其中的人文价值及其社会意义,“谋道”是为了承担起社会义务,实现社会的道义原则。
1.3.2 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就需要提高修养,培养品德。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钻研学问、修养德性是孔子最关心的事情。也是体现其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孔子将“修德”提高到很高的地位,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出社会价值。
总之,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为榜样和学习的模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学”和自我的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2 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探析
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我国的教育改革与现代化过程。
2.1 德育优先是人本教育的实质
2.1.1 儒家的“修德”、“约礼”思想中的“克己”。“克己”就是以礼来约束自身。儒家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教育传统,实则是引导人们要学会在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教育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扼制各种社会弊端,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 “仁者爱人”。“爱人”有两个方面:一是孝悌为本,这主要强调亲情之爱,纵向反映与父母长辈的血缘关系,横向反映兄弟姐妹关系,这引导人们怎样处理亲属关系。二是爱有差等,即人的爱人之心是由以爱父母为中心的亲人,渐渐扩散到周围其他的人。儒家倡导的爱人之心,是要人们从爱自己的家人做起,从而逐渐培养其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
2.2 礼乐熏陶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儒家教育强调礼教,旨在使受教育者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即音乐,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优秀品性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它之所以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情感熏陶,既是出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儒家自身的教育特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各方面知识技能,又富有与时俱进的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针对“应试教育”内容枯燥和重复,学生个性压抑,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儒家教育将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课程提供有利的借鉴,也将为如何提高现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带来很多宝贵的启示。
2.3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后天习得,提倡“教学相长”,自觉学习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施教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便于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
3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反思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探索
3.1 中国现代教育的困境与期盼。
中国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的变革经历了很长时间,但仍未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运动掀起了新的教育改革。大家都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给我国人才培养造成的弊端:第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二,学生人格不健全,缺乏合作精神;第三,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教育方法上,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素质。这一切都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的背道而驰。
而针对“应试教育”弊端中的传统色彩,就有人认为在教育改革中与要与传统思想决裂,这显然是片面的。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都不能脱离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展的过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有对教育改革不利的因素,但其中也包含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以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对于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因此,全面认识儒家的教育理念,有效借鉴儒家的教育方法,完善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促进德育优先的人本教育,推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2 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建与途径
3.2.1 改变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包括学生观、师生观、质量观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学生观上,儒家文化主张忠孝,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当代的学生观,往往把听话、顺从的学生看作好学生,而把有个人主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视为坏学生;这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师生观上,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和权威的价值取向。“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我国教育中占支配地位,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绝对地服从权威。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质量观上,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注重功名。反映在当今教育上,即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依照考取高校人数多少而定的。在学生质量评价上,片面强调知识因素,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培养。
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很重要。首先,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树立教育的全面质量观,一方面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注重学生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而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3.2.2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学习。
当前的学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以充分解决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牟鈡鉴.儒学现代性探索[M]. 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2.
[2]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85-02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一直都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基督教的“黄金准则”――“我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被作为全球伦理准则之一确定下来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即“忠恕”思想被认为是这一准则的同义语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儒家“忠恕”思想含义的探讨
关于“忠恕”思想的理解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在众多观点中把“忠恕”看成整体,或并列的两个概念,仍然是两大主流观点。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儒家“忠恕”思想及其价值,我们就需要先了解这两种主要观点。
朱熹是第一种提法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也将二者分开来进行解释,但是其仍然是将“忠恕”作为统一的概念来理解的。
朱熹对“忠恕”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仅管朱熹对其作了区别解释,但是在其思想中“忠恕”不可分离。他在《朱子语类》卷六三中曰“因问‘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只是恕,何故子思将作忠恕说?’曰‘忠恕两个离不得,方忠时,未见得恕,及至恕时,忠行乎其间。’故曰‘无忠,做恕不出来。’”朱熹将“忠恕”作为“一件事”来解释,只是“忠恕”在层次上略有不同。“忠”为体,“恕”为用,其曾明确提出“忠是本根,恕是枝叶。非是别有枝叶,乃是本根中发出枝叶”的思想,“忠”中包含有“恕”,而“恕”只是“忠”的一个方面。“忠”是心之体,“恕”为心之有,二者共同统一于心这一理。
关于将“忠”与“恕”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来理解的代表人物便是冯友兰与杨伯峻。在他们的观点中,“忠”是仁的积极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仁的消极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曰:“‘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认为“忠”是积极的一面,“恕”是消极的一面,只是二者在所达到的道德层次上有所不同而已。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也写道:“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所谓的肯定与否定也就是积极与消极的意思。而他这一思想也与杨伯峻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于以上提到的对儒家“忠恕”思想的论述是两种主流的解释,也最为学者们所接受,但是这两种观点仍然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朱熹对于“忠”的解释“尽己”。关于“忠”《论语》中并未有过对其的明确定义,而且其对儒家“忠”的解释难免会带有理学特有的思想,其以理学来解释“忠恕”,显然不妥。其次关于将“忠恕”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来理解,对“忠”与“恕”的解释笔者是赞同的,关键在于“忠恕”是否可以分开,因为“忠”与“恕”作为达到仁的方法,尽管其本身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其二者又是统一在“仁”这一终极道之下。
关于儒家的“忠恕”思想现在仍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我们也并不要求所有的学者都形成一定的范式,笔者认为只要各学者在自己的框架内能够自圆其说,我们就可以认可他的思想。
二、儒家“忠恕”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要求回归传统文化的提出,其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忠恕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其有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忠恕”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
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受到人们的尊重,它为人们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道德标准,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份的“忠恕”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其对于维护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人们在很多方面没有达到共识,但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其所具有的重大的文化价值。
在现代社会,我们提出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号召,儒家文化的首要地位再次被广大学者所提起,尤其是世界宗教大会的召开,使“忠恕”思想作为基督教“黄金准则”的同义语成为了普世伦理的一条重要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忠恕”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其不仅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财富。
(二)“忠恕”思想的政治价值
当今世界并不安定,霸权主义仍在继续,不同的文化冲突更是随处可见,为了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国与国在涉及国家、领土方面的问题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还需要人们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相互理解与尊重,允许不同国家意识形态存在,不同文化传统存在,以及不同信仰宗教团体的存在,不能以本国的标准为标准,或者搞双重标准。有效的践行这一准则,便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实分相近。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们既要确保本国的合法利益,也要维护他国的合理利益,不把自己的意识思想强加于其它国家,不为了本国的利益牺牲其他国的利益。“忠恕”思想不仅有利于维护国际之间的和平与稳定,而且对于国际之间不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
(三)“忠恕”思想的经济价值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世界各国无可避免的卷入了一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经济竞争,如何在广泛的范围内维持经济的良性运转,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在这方面,儒家的“忠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资金、技术的限制,资源的分配不均等原因,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想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各经济主体充分合作外,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扶持,共同发展,也是保证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诚实、守信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忠恕”思想内涵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但这丝毫没有阻碍学者对它的热情,而这些也为现代学者研究“忠恕”思想提供了文化资源。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忠恕”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掀起回归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正规的渠道来帮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不只是儒家的“忠恕”思想及儒家文化,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传播,成为了学者们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李.论语高级解读[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6]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赵敦华.中国古代价值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2.
[9]王希.孔子忠恕思想浅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6(8).
[10]左亚文.儒家忠恕之道的语义分析与现代阐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1]张渝.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12]李存山.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J]2009.
[13]王志彦,于海英.维护国际和平寻求普世伦理――论“忠恕”之道与21世纪国际和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4]贾毅平.“忠恕之道”的市场意义[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