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0:16: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甲亢日常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脑卒中偏瘫; 家庭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城市人口中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而偏瘫是因脑卒中引起最常见的功能障碍,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为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1]。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致力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使脑卒中偏瘫的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指导,并定期随访,增加了恢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经治疗后出院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访。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46~71岁,平均年龄为(585±3.4)岁,其中患有脑出血31例,脑梗死1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家庭疗养,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在45~72岁,平均年龄为(592±4.7)岁,其中患有脑出血28例,脑梗死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部位以及病变性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均对其进行F1 m和Barthel评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通过主治医师的嘱咐给予患者家庭常规疗养,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不给予护理干预指导。
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每个月对患者行1~2次随访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患者首先进行心理障碍的康复。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给予鼓励与安慰支持,使患者消除消极的情绪,增强对疾病抗争的信心。②患者的语言功能康复。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伴有语言功能障碍,而语言功能是了解患者、沟通患者的最直接的方式。语言障碍的康复,可以使患者的心情得到好转,满足与其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对于康复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家里人要利用一切机会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对其进行指导训练。③肢体功能恢复。偏瘫患者长期卧床,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与肢体畸形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患者偏瘫期间对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愈后有很大的帮助。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并活动患肢2~3次,每次20 min。通过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避免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促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运动功能。④矫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使患者深刻的认识到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与恢复是密切相关的。让家人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禁止吸烟、饮酒、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⑤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指导患者日常更衣、洗漱、进餐、起坐、轮椅转移等训练。
1.3 疗效评定
患者的运动功能用FIM量表中有关躯体功能评分进行评分统计,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分别在患者出院前与出院后6个月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出院前的FIM评分与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病程较长且疗效不理想。患者多伴有语言功能障碍等终身残疾,致使患者的心理、生理都备受折磨。由于缺少正确的指导与康复训练,会很快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废用综合征。而通过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训练,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对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2],减轻患者的痛苦。
通过本组实验表明,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的家庭疗养,对患者的日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护理的过程中,帮助患者建立起自信心,同时逐步锻炼患者从他人照顾转化到自我照顾,从而摆脱疾病的困扰和影响,体现自我价值[3]。
综上所述,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R271.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的亢进,属于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是体内的过高甲状腺激素导致体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等系统增高兴奋性。而孕妇如果患有甲亢可能会因为围生期的诱因导致甲亢的症状发生急剧的恶化,可能发生甲状腺的危象或者是其他的器官发生衰竭,对于母婴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妊娠期间患者的内分泌腺和器官统都会有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所以对于合并甲亢的妊娠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和非孕期的甲亢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合并甲亢的孕妇要进行生命体征的严密观测,及时的发现危险因素并进行妥善的处理,切实降低病死率。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0例合并甲亢的妊娠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报告如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0例合并甲亢的妊娠患者,年龄在22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岁。结合实验室指标确诊为甲亢。病程最少为1周,最长为13年;其中初产妇有39例,有经产妇11例;甲亢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档次,其中l7例轻度,22例中度,11例重度。在妊娠期就坚持用药的患者有42例(其中27例服用的是丙硫氧嘧啶,15例服用的是甲巯咪唑);有5例在孕3周由于症状加重开始服用丙硫氧嘧啶,有3例为一直未服用任何药物,由于出现了高血压和气促等症状入院接受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由于甲亢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比较高,经常出现急躁情绪且易激动,经常失眠,两手总是颤抖而且怕热多汗,食欲较亢进,但是表现的却消瘦、体重减轻,感觉心悸、疲劳等临床症状,一般护理要保证患者的房间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要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避免临床的症状得到加重,并集中开展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引导患者按照科学作息时间进行活动休息并保持活动量[1]。因为甲亢代谢比较亢进,为胎儿提供的营养不够,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多摄入一些高蛋白质和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食物,且要富含微量元素,容易被消化,避免浓茶和咖啡以及酒的刺激,同时戒烟、辛辣食品。保持卫生和保暖,避免感染。
1.2.2 心理护理。 由于合并甲亢的妊娠患者病程长。所以在妊娠期间,情绪的稳定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特别在早期心境的波动较大,经常会从表现兴奋的状态转为消沉。妊娠期间的早孕反应,比如恶心和呕吐,或者食欲缺乏和失眠等,还会增加患者抑郁和烦恼情绪,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越是临近预产期,焦急不安的心理就越严重[2]。此时,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心理的护理,通过语言进行真诚的亲切交流,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引导患者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对患者心理的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标。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患者的经历和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背景等,做出相应护理方式,同时家属也要做好配合,确保患者从不良情绪中、从不好的心理状态中摆脱出来,配合治疗。
1.2.3 用药护理。 在妊娠期的用药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既要能够控制甲亢,还要确保胎儿发育正常,以及妊娠和分娩的安全。所以,对于病情较轻者,适当给予镇静剂,建议多卧床休息,减少药物使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等,适合妊娠期使用的是丙硫氧嘧啶,由于其通过胎盘较少,速度比较慢,一般认为每天200毫克对胎儿影响微乎其微[3]。用药时要按时定量,不能随便减或停药。用药后要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观察脉率和脉压以及食欲等,经过一周左右治疗后要复查患者的白细胞数,计数低者要应用利血生等进行治疗。
1.2.4 围生期护理。 一是做好产前护理,合并甲亢的妊娠期患者需要产科和内分泌科以及心内科协同观察治疗,并根据指标变化对药量调整。要加强营养和保健,建议左侧卧位,适当的进行床边活动,睡眠要充足。及时了解胎儿发育状况,保持情绪、避免发生感染,积极预防妊高征并预防早产。二是要做好产时护理,严密观察每个产程胎儿的胎心和孕妇的宫缩状况,全程给孕妇吸氧。尽量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精神安慰患者,使用适当镇静药物,要尽量缩短患者的第二产程,减轻心脏负担,保护会阴,必要时侧切会阴[4]。预防第三产程后出血,产后腹部使用沙袋加压,预防心力衰竭。做好预防感染和防止并发症措施。结束产程后在产房监测2小时,产妇稳定后送回病房休息。三是做好产后护理:产后应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至少持续3天。了解有无发生烦躁不安和心悸以及气促等产后的甲亢危象表现,嘱咐患者多休息,适当进行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给予富含高能量和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食物,要易消化[5]。产后要继续警惕发生心力衰竭。预防发生上呼吸道的感染,纠正贫血状况,避免劳累。
2 结果和讨论
本组50例合并甲亢妊娠患者经过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没有发生一例的甲亢危象或者发生心力衰竭情况,所有患者顺利分娩且母婴健康。
合并甲亢的妊娠围生期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容易导致发生妊高征,或者是先兆子痫和早产、流产甚至是死胎等不良后果。通过心理、饮食、运动、康复教育等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起居习惯,减少诱因,提高生活质量,总之,对于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母婴顺利经过围生期关键 。
参考文献
[1] 卢德梅.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 2 (6 ) : 402.
[2] 乐杰. 妇产科学[M].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69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高代谢症候群及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
一、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对42例甲亢病例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1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岁。高中以上文化者23例,初中以下文化者19例。
二、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异常增加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与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改变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基础代谢率增加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患者外貌发生变化,如突眼、脖子增粗、外表消瘦等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者体重不低于基础体重。
2.患者能讲述疾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3.患者每晚连续睡眠时间延长。
4.患者能够保持最佳活动水平,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5.患者能正确对待外形的变化。
6.患者能重新认识自我。
四、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放松技术等,并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情绪保持最佳状态,鼓励其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活动指导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和噪音干扰,相应调整室温。并发心动过速、甲状腺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指导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丰富的饮食,补充足量水分,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饮品,禁食含碘类食品,如海制品等。
(二)眼球护理
加强眼球护理,合并严重突眼、恶性突眼者,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睡前抬高头部,不能闭合眼睑时需涂眼膏保护球结膜,必要时带眼罩,外出时带茶色眼镜保护眼睛。
(三)病情观察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各2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变化、精神及神志状态、出汗及皮肤状况、食欲、腹泻量及次数并记录出入量、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症状。若体温增高、脉搏明显加快、焦虑不安、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甲亢危象,立即与医生联系。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四)药物护理
遵医嘱给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警惕粒细胞缺乏,定期复查血象,在用药第1个月内,每周检查白细胞1次,1个月后每2周检查1次。因需长期用药,嘱患者不要任意间断、变更药物剂量或停药。超级秘书网
(五)健康指导
1.环境要安静、避免劳累和噪音的干扰,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和休息。
2.饮食(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2)补充足量水分。(3)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4)禁食含碘的食物,如海制品。
3.日常活动(1)避免劳累。(2)减轻活动强度,把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在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如洗漱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等。
4.心理指导(1)讲解疾病的转归。(2)常见的检查注意事项。(3)鼓励患者倾诉以表达其内心感受。
5.医疗护理配合措施(1)让患者了解要遵医嘱坚持服药,经过正规治疗后,体重会增加,突眼及甲状腺肿大症状会逐渐改善的各种现象。(2)定期复查。(3)知道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是服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这种方法简便、经济、有效和安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遍应用。而抓住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131I治疗甲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131I治疗甲亢患者248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服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248例,其中男68例,女180例,年龄11~69岁,病程2个月至11年。
1.2方法根据131I治疗指征进行,治疗前行各项检查如甲状腺功能8项、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有效半衰期及甲状腺ECT等。患者服131I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且在治疗后一个半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
1.3结果痊愈221例,好转27例,发生甲减11例。
2护理的关键环节
2.1心理护理
2.1.1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131I治疗的目的、优点、操作步骤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甲亢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多虑,因此,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多给与患者鼓励,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注意避免不良的环境和语言刺激。对易激惹的患者,少和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不能随便打断患者的叙述,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打消患者自卑心理[1]。
2.1.2治疗中的心理护理给患者服131I时,应安慰患者,说明131I无色无味的性状,使患者积极配合,不滴漏。服药后向患者解析当天或一周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不适、皮肤瘙痒及甲状腺局部胀痛和压痛等轻微反应,最初两周内,甲亢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如心悸、出汗、头昏、手抖、腹泻等,此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警惕防止感染,以免诱发甲亢危象[2]。医务人员应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1.3 治疗后的心理护理患者痊愈后,仍需注意调整心态,尽量避免紧张情绪。告知患者家属要关心体贴患者,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使患者能保持健康,减少复发。
2.1.4 甲减的心理护理 目前认为131I治疗引起甲减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由于131I治疗剂量过大,使甲状腺组织受到破坏过多引起;其二是由于个体对射线敏感程度高,即使给予正确的131I量也会发生甲减;其三可能与放射性操作或治疗时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到血液中,自体免疫引起的甲状腺细胞、血管及基质萎缩性病变有关。大多数认为以个体敏感性高引起的甲减可能性最大,而当前个体敏感性无法预测,所以131I治疗后个别会产生甲减是不可避免的。对发生甲减的患者及家属,要介绍甲减的医学知识,解答各种疑问以解除患者因缺乏医学知识而带来的焦虑、不满情绪。对情绪激动、语言过激的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让其发泄心中的怨气,同时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自己发生甲减的原因是由于个体敏感性高所致,而非剂量过大引起。对于情绪悲观、低落的患者,要给予鼓励,告知患者只要配合治疗,就有希望把病治好,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服131I指导
2.2.1服131I前的指导①服131I前2~4周避免服用含碘的食物及药物。②服131I前2~4周停抗甲状腺药物及甲状腺制剂。③服131I前几日做好充分休息。④空腹服131I,教会患者正确口服131I的方法。
2.2.2服131I后的指导①服131I后2h内不可进食物,避免恶心、呕吐,严禁随地吐痰,痰液、唾液、呕吐物及大、小便在指定卫生间,便后反复用水冲2~3次,以减低辐射危害。②1周内注意充分休息,1月内不参加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及精神刺激,加强营养,预防感染,以免诱发甲亢危象。③1月内禁服含碘的药物和食物,以免影响131I的重吸收;病情严重者可于服131I 2~3天遵医嘱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以减轻症状。④为了减少对他人不必要的辐射,服131I后14天内尽可能远离他人,1月内不接触婴幼儿,育龄妇女服131I后1年内应避孕[3]。⑤交代复诊的时间,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2.3饮食指导因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也相对增多,所以,甲亢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品,忌食海产品等含碘高的食物。
2.4重视131I发放人员个人防护有研究发现,131I发放后,查发放人员的血象,除HGB、PLT两项指标发生降低外,还有粒细胞升高(131I发放7d后),研究表明利用131I治疗甲亢时,辐射对发放131I医务人员血象有一定影响,但对日常工作医务人员血象无明显影响[4]。因此,医务人员在发放131I时一定要穿防护服,使用过的物品严格按照要求存放及处理,以降低辐射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白耀.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