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

时间:2023-05-17 10:16: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篇1

从传统的教学法来看,对教师的要求只是突出了“教”,只要把教材讲清楚,至于学生会不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即以讲授为主、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这显然是过时的做法。而现代教学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即精讲多练、以练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如何在教学中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法,是当代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指导者,肩负着各项教学任务,不仅要教好而且还要教会。怎样才能达到以上目的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把课上好,英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亲切的教师形象,善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的形象往往关系到整个课堂气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会关系到整个教学全过程。

一般来说,教师应以亲切庄重的态度走上课堂,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安定课堂秩序。在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和操练、巩固的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用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正面引导,多做表扬鼓励,充分给学生参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开口。对于在学习上取得成绩的学生,要及时给以肯定,让其尝到学习的甜头,树立自信心;对于在学习上出现差错的学生,不要在课堂上随便批评,要从正面讲清问题,而且要抓紧时间给学生做辅导工作。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状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师生双方都有这样的信任感,上起课来就容易做到配合默契,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逐步提高。

2.博学多才,有良好的语言技巧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应付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英语教师是语言教师,当然应该有良好的语言技巧(但是,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必须牢记英国知名的语言学家M.West的话——“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结果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和“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这就告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要坚持精讲多练)。所以,对英语教师来说,首先要过好语音语调这一关。 其次,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教师一开始就应该用英语上课,尽量少用或不用汉语,即使对初学英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也要用英语上课,配合直观教具,加上手势、动作和表情,让学生一开始就在英语气氛中直接理解英语,只是在解释抽象的词义或复杂的句子时,才用汉语。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3.善于组织双边活动,保持课堂上的交流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个“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双边活动。任何时候,教师搞“一言堂”、“满堂灌”都是徒劳无功的。正如在《外语教学研究》一文中所讲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切忌把它变成理论课来上。”这就说明,脱离实践是学不好英语的,只有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精讲多练”、“以练为主”,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05-02

近几年“智慧校园”概念逐渐引人关注。“智慧校园”是在以往“数字校园”概念基础上的升级。其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我们称之为“泛在式学习”,即依托互联网(宽带或移动互联)虚拟教室(平台),随时随地展开学习的方式。虚拟平台上的学习与传统实体课堂的学习整合互生,形成双课堂教学模式。双课堂模式是智慧校园中重要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对教学优化和师生发展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传统实体课堂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具有集中、高效、场境效应等优势。但传统实体课堂活动主要局限于课堂上和在校时间,一旦放学,以班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就不太容易组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只存在课堂之上,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泛在”是学习本应有的形态。但没有互联网之前,学生下课之后,“泛在式学习”很难形成。一些有课外学习动力的学生,因为时空的限制,也不太容易形成学习团组。

虚拟课堂的出现,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虚拟课堂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课堂。双课堂模式,是通过寻找两个课堂的联结点,充分发挥两种课堂的优势, 实现教学的优化,最终有利于师生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各自的教学特点,特别是虚拟课堂的优势。

一、实现泛在学习

如前所述,同传统课堂相比,虚拟课堂教学具有“泛在学习”这一优势。

(1)传统课堂学生发言时可能会有心理拘束,虚拟课堂的学生能够减少心理拘束,发言更自由。

(2)传统课堂由于时空限制思考时间比较短,查阅资料根本无从谈起,虚拟课堂则可以有更多的查阅资料和思考的时间,可以使思考更从容和理性。

(3)传统课堂中主要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多,虚拟课堂为更多的生生交流提供了条件。

(4)传统课堂中的交流以单向和一点辐射为多――即教师或几个同学发言,大家都在边上听着。网络交流的方向可以是多向和多点辐射,从而最大限度实现生生交流。

(6)传统课堂主要解决共性的问题,体现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效率比较高但对个性的问题解决不理想。虚拟课堂对个性的问题解决得好,体现出个别辅导的优势。

可见,所谓“泛在”,是指最大限度延展学习时空、增加学习伙伴、扩大学习资源,虚拟课堂的出现提供了这个可能。

二、提供合作平台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主流,但一方面由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理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把课堂里的桌椅摆成了小组样式,有的教师则完全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结果,实体课堂最需要的交流场效应和教师主导性没有了,教学的深度没有了,实体课堂的优势反而丢掉了。

要想进行深度的合作探究,必须实现深度探讨;要想找到深度探讨的伙伴,必须了解同伴的认知状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集体学习空间只有课堂。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开始或已经结束,学生的讨论囿于空间限制,只能局限在小范围。一个学生如果想了解全班同学的认识,必须把同学的作业本都收集起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虚拟课堂的存在解决了这些困难――这就是工具的力量。

我们以一堂语文课为例。

在进行《致橡树》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组织学生在虚拟平台上提问讨论,学生重点讨论了《致橡树》的主题。

通过网上讨论,笔者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该诗的主题,甚至也能明白诗中大部分比喻的含意。(见链接http:///myforum/itemList.shtml?classNo=2992&topicId=32249)

学生的理解是在没有任何辅导下完全由他们自主研讨相互启发而成的。其中姜满雨同学对本诗的理解比较有特色,笔者请她在实体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理解。欣慰的是,她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能综合其他同学的观点。(见链接http:///myforum/itemDetail.shtml?classNo=2992&itemNo=614605与PPT)

如果没有网络平台的存在,学生很难在实体课堂前有如此充分的讨论。姜满雨同学也很难综合全班同学的认识。

可以说,互联网虚拟课堂的出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和可能性。

三、发现教学起点

奥苏贝尔指出,意义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状态,我们的教学就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虚拟课堂中的学生讨论,就给教师了解教学起点提供了依据。

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虚拟课堂先就所讲课题布置作业或讨论,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先完成作业或展开讨论,并提出疑问。教师可以作为平等一员参与网络讨论。

这一阶段属于整个教学流程的一部分,学生要完成教师的作业必须全员参与。全员参与过程实际是将原来传统课堂的内容提前放到虚拟课堂。此时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认知的原始状态。

一方面,学生经过自主讨论,可以解决一些原来必须在传统实体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使教学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虚拟课堂讨论中产生的共性或疑难问题。聚焦这些共性和疑难问题,实体课堂教学就找到了起点。

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传统教学因认知状态掌握不到位而产生的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

还以《致橡树》为例,学生在实体课堂前的讨论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比较集中的是对“木棉像沉重的叹息”一名不理解,也就是对舒婷内心世界的不理解。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还把《致橡树》的主题理解作为教学目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致橡树》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只有另辟蹊径,补充《神女峰》一诗,使学生对舒婷的内心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

传统实体课堂在确定教学起点后,主要完成课题聚焦、认识深化的任务,并给学生以方法规律指导。完成实体课堂任务以后,可以再回到虚拟课堂,布置学生完成更具个性或更深度的作业,以对实体课堂教学作反馈。

由此可见,我们要根据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各自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并且找到其间的联结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所谓两个课堂的联结点在于:在一种课堂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上,另一课堂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完善前一课堂的教学成果。

泛在学习的出现,使教学时空扩大了;双课堂模式亦可能成为智慧校园诸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种。

它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及时有效,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主要是教学反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虚拟课堂教师的指导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闲暇和上网条件就行,但对教师的学养要求比较高。因为学生有条件提出更深入或更具发散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学养很难应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应对挑战。

(2)传统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最具针对性的补充资料。虚拟课堂由学生自主在网上查找资料,其优势是方便快捷且资源丰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学会辨别筛选,这对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3

新课程要求的是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中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做到角色的转变、师生交往方式的转变和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己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师要从传授知识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就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不同的课堂氛围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愉悦、宽松、合作、奋进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兴趣盎然,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且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相反,消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沉闷而缺乏生机和活力,师生之间缺乏和谐相处的平台,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低效的。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做为教师首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和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其次,教师要学会移情,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体验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主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把发展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最后,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创设有实际意义和生活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做中学,体验生活的真谛。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生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学习。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的某些领域知识可能超过教师,而且现代知识资源铺天盖地,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存储器,而是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师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师生交往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因此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1]

1.师生交流由单向到多向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完成知识的传递,所以师生之间主要是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听讲。这种师生交流是单向的,而且教师的地位是居高临下的。而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交往,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这种交流互动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多方面。

新课程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之间在讨论、交流中体验生活;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即时提问,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即时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一言堂和权威,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等。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教师由权威到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在新课程下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新课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体间关系。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一种主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和谐。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要通过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创设师生之间交流和联系的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把谈话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形成教学之间的互教互学。

3.师生创建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现代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教师也不可能掌握全面的信息来源,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充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

三、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1.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当代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相联结实现的。学生学习新知识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教师要事半功倍地促进学生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当然这要求教师有对教材较高的驾驭和处理能力。

2.教材内容要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全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身边生活的热爱。

3.学习材料多样化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科书并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和成长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教师:第一,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爱好;第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四,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互相提高、进步;第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第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

篇4

现行英语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我们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灵活运用教材,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目标要求呢?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桥梁,是师生的共同语言,我们必须把握住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目标来确定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核心,任务的目的要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还要将语言和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教材时要把大纲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纲不同层次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各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双边活动的反馈。利用教材的优势活化课堂教学,拓宽教学的渠道。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

篇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在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推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培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是教学方法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者。那么,我国高校教师的现状如何,高水平教师的具体要求又怎样,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何着手呢?

一、高校教师的素质现状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其主流是好的,“双高”教师(学历高、职称高)不在少数,整体素质结构优良。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问题:(1)重学历不重学力、重职称不重学识的现象十分普遍。正如且东先生所言:“大学在乎的就是学历,整个中国认的也是学历。现在即使有钱穆和沈从文那样的人,恐怕也同样是无业游民,大学是不会破格邀请他们做教师的。”[1]这些人的学历职称上去了,但其实际水平并没有上去。正如一教授自嘲为“驴粪蛋”(外面溜溜光,里头一包糠)一样,这种现象虽非全体,但也并非个别。当今高校“拥有教师头衔的人也是满天飞舞,可是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2]这是不争的事实。连中学、小学都教不好的教师,从没站过讲台的行管人员都可以给大学生上课,只要他有一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因为现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多,且随意性大,而专业教师往往都不愿上,所以学校对任课老师的任教资格的审查力度并不是很大。另外,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开设新专业、新课程,教非所学、教非所研的现象并非个别。(2)部分教师专业相对陈旧,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是他们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除了所教专业,其他门类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或一概不知。(3)重科研不重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科研上,教学则只要能对付得过去就行。所以现在的高校,全身心投入教学,认真研究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的教师少之又少。(4)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严重缺失。在当今的高校,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育行政领导,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的风气是越来越淡薄了。师范教育出身的,还靠多年以前所学的那些残缺而浅薄陈旧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非师范出身的,则完全凭经验、凭个人的理解和主观意愿来行事。(5)大部分教师对市场社会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学校以外的世界,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完全是闭门造车,严重与社会脱节。(6)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工作压力过大,而责任心不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的说来,高校教师队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现状堪忧,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

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部分高校中,不少人简单地认为,一个人只要懂什么、会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师不过是“吃开口饭”而已,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认识实在可悲,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做了教师的和准备做教师的人也有这一类糊涂认识。自己知、自己会的与将其转化为他人知、他人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两码事。这之间有一个如何有效地转化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促进人发展的问题,有一个如何遵循与尊重人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愉快和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问题。[3]事实正是如此,正如张楚廷先生所说:“即使是硕士、博士,如果不是教育专业方向的,那么,他们并没有受到过教学的专门训练,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然而,大学教师基本职能的教学(教师职业的主要工作),是可以不必接受这种专门的职业训练就可进行的吗?教学本身并无特别的原理、原则和技巧可学吗?它的职业性不值得被关注吗?回答都应当是:不一定!”[4]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层面讲,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的;从艺术的层面讲,它具有很强的方法性与技巧性,独特性与个性化的东西很多,内涵很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同时,“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你懂得某一个学科并不等于你能教好这一学科”。[5]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系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章办事,依法从教。否则,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与引领的,教学同样如此。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邢永富教授认为:“教育思想能够认识和把握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揭示教育发展和变化的未来趋势。”“人们一旦掌握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改变教育实践中的某种被动状态,获得教育实践的自由。”[6]“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7]“人们学习和研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自觉地分析、评价和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及活动――这是提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的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8]“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由教育外行变成教育行家,都需要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能力和素养,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9]“理想的和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能够以此统率文化知识的传授、驾驭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实际上就是能够用教育思想感召人、启发人、激励人、引导人、升华人。缺乏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就成为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精神、没有人格、没有价值的过程,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人的教育。”[10]

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没有现代人才观、价值观、发展观,没有市场意识、服务(社会市场学生)意识,就不会有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智能型人才(而不是知识型人才)、高素质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些人才的。为了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人才培养使命,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主体式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并始终把这些思想与理念贯穿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实际性、针对性与时代性,也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3.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实验、去实施。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所教专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挚爱,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起码的良心,对教学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而只是将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那么教学中就会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会是一句空话。在现在的教师队伍中,在外办公司的、搞投资的、设工作室的、从事第二第三职业的人可谓比比皆是,跑课题跑职称跑官成风、休闲娱乐成风,对教学、教改则少有人问津,对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前途出路和未来发展则基本没放在心上。且东先生在《大困惑》一书中引述他人之言说:“在市场欲望蛊惑下的欺骗性教育里,我们除了残次品和市侩外,我们还能向社会输送什么?在学校迅速脱贫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教育被金钱后的奄奄一息,是理想被践踏过的尸横遍野。”[11]此语虽然尖刻,却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催人警醒。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们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认真敬业的职业态度、高度的职业责任、应有的职业道德心、饱满的职业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教师们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如果教师想到的只是去挣钱,只是去搞科研,只是去搞学历搞职称,而对课堂教学敷衍了事,不去认真研究教学,不去努力改革教学方法,那么,不仅会戕害学生,亵渎自己,教育也会因此而步入歧途,走向末路,甚至误国误民。

4.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就是破除旧的,建设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倡导并使用自主、合作、探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的个性特征,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和永不满足的求新求变品格。正如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所言:“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应具有的活动取向,包括不断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等不断超越自己的愿望和冲动。创新精神是教师的专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12]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不满现状、不落窠臼、无私无畏的人格品质,没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胆识与豪气,就会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就不会大刀阔斧地去改革,他就不会勇敢地去破旧立新、标新立异。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同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积淀创新教育素质,贯彻创新教育精神,研究创新教育方法,推动创新教育发展,争做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与先行军。

5.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时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是专家,同时还应是杂家。这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首先,广博的知识结构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挥洒自如,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而且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探讨中,对学生各种质疑的引导解答,教师均可以做到应对自如,给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恰到好处的指点;最后,还能增强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尊重,等等。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教师的学识修养应该是专、精、深、尖,应该是心无旁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认识从某种角度来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面对科学日新月异的事实,我们不能不说尚存不足。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认为教师不需要什么宽厚广博的知识――因为教师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这种看法未免有些浅薄。知识广博的教师与知识面狭窄的教师,知识深厚的教师与知识浅薄的教师,学历高的教师与学历低的教师,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教师与没受过严格训练的教师,其层次、境界、眼光、思维,乃至其人格魅力,肯定不在一个层次上,对学生潜移默化和深刻持续的影响肯定是有区别的。”[13]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科间的融合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如果教师不去学习研究、没有深入了解,就不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大学教师,对所教专业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透彻详尽的把握,是很必要的,同时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刘献君教授曾说:“大师级学者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14]要达到陈寅恪先生这样的境界,没有对专业研究的通盘了解和透彻把握,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这还不够,当今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专业学识以外,还应熟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你不懂教育学,就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懂心理学,就不懂得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不懂学科教学法,就不了解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不懂社会学与市场学,就不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懂未来学,就不了解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及未来人才之素养要求与培养方向;不懂方法学,就不了解方法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站到哲学的高度,运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哲学思维去考察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哲学思想的思辨型人才,等等。可以说,课堂教学方法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要改,既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密切相关,又与教师的学识是否渊博、眼界是否开阔、思想是否深邃、思维是否活跃密不可分。

6.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黑格尔说,方法学是所有学问中最高明的学问。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改革,是关乎人的教育、培养及其发展的学问,既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又涉及思维学、方法学、社会学与未来学;既是方法技巧问题,又是理念原则问题;既是学校教育问题,又涉及市场人才需求问题;既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又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既是教师的教学问题,又关乎学生的前途出路与持续发展问题;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又不能脱离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问题既复杂,涵盖面又广,待探讨的东西又多,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没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举步维艰,难有成效。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闻其言、察其色、观其情、知其心的敏锐观察力,有敏捷的感知力与随机应变的反应力,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深邃开阔灵动的思维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作出调整;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反思每次课堂教学方法的成与败、得与失、有效与无效,并针对具体实际进行研究,从而作出改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方法的改革,无论是开场白的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步骤的安排、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为何学)、问题的讨论设计,还是技能的训练、板书的设计及作业的布置,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去思考、去研究;至于教学中是以教师讲为主,还是以学生学为主,师生如何配合、怎样协调,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有效互动与和谐沟通,建立什么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高质优效,等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比较思维、辩证思维与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自我智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深谋远虑,出奇制胜,常教常新。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具有对市场与社会的深入了解。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为达此目的,高校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实际,全面了解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层次要求,明确认识当今社会需要的已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知识型书生型人才,而是能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只有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彻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熟练开展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过去那种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其生存与发展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具有自由、民主、开放的思想与态度。自由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民主开放是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中心地位。书让学生自己看,问题让学生自己提,思考讨论由学生自己组织;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组织形式,自主拓展学习空间,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评价考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求,不断创新,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发表不同看法。那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书本的奴隶、应试的玩偶做法完全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必须坚决废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养的高低、认识的正误、态度的积极与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教育的生存发展,事关人才的培养,事关国计民生。故此,高校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我、激励自我,大胆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大刀阔斧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高等教育不断向前推进,以不负人民和社会的重托。

参考文献:

[1][2][11]且东.大困惑――当代教育何去何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11),第1版:97-96-95.

[3][12][13]扈中平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2版:212-211-213.

[4]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2,(12),第1版:60.

篇6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动态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定位为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纽带,课内课外连接的桥梁,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迸发的兴奋点。一句话就是要把课堂变成一扇开放性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转变职业角色,以新形象和新姿态培养民主开放的教育氛围。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者即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这种传统偏见,充分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心理特征,摒弃灌输式教学;所谓引导者即语文教师要在思想和知识方面引导学生选择成长的方向,从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平等互动的长者转化。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学会反思总结。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的作用,是教师获得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反思是自觉地对当前的教育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对教学现象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语文教师要反思课程教材,反思教学模式,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观念。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促进、追求完美等优良职业品质,有助于在动态教学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独具特色的路来。

确立一个样板:教师是示范性的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自己应该表里如一,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求真,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真人。教师要无限热爱教育事业,要有春蚕般的奉献精神和蜡烛般的牺牲精神,甘于平凡和清贫,要作风正派,心胸坦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为人师表。学生“度德而师之”,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必须“以身立德”,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素养。今天,知识更迭加速,社会竞争加剧。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并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更要拓宽视野,懂得学科以外的一些知识,如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军事科技、音乐美术等等,杂学博采,使自己成为杂家通才。新课标提出了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例如,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把握一个关键:教学是创造性的

新课标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教学过程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语文动态教学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在此前提下,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是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没有统一的模板和样式,讲求的是课堂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每一次课上都应该是因时而动,因事而变,创造性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篇7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学科,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众所周知,幽默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一点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真不错!”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

一、教师语言要科学而准确

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教学质量很高。原南宁二级教师田济川老师就堪称这方面的典范。田老师向来主张语文教学给予学生乐趣,以艺术享受,让学生与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所以他在教学中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难怪他的学生称赞:“听田老师的语文课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想,这才是对一名语文教师的最高评价。言之有物,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准确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去享受明媚的阳光。

二、教师语言要文质兼美

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还未成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所感染。而语言毕竟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它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能时时以一种极具立体感的语言,从视、听、嗅、触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可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把表述对象直观化,变为让学生看得见、听得到、闻得出、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易于、乐于接受。例如,修改病句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学生在修改病句时却往往习惯于运用“肢解”的办法——把有毛病的词句硬是剜出或砍去。这样,句子是通顺了,可其表达的意思却比原句缩减了不少,有时甚至会出现内容迥异的情况。

三、教师语言要有逻辑性

性,不繁而杂。(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教师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严谨,要有严密而滴水不漏的逻辑性,决不能想到哪就说到哪,信口开河,颠三倒四。如果教师语言做不到这点,课堂教学表面上显得生动活泼,趣味性很浓厚。然而由于教师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时间花了半天,说者口干舌噪,听者不明究理,人云亦云。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要说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很难。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就按照“这个人种的葫芦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这条线索来教学的,流畅、明快,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正如她自己评价的一样:“可以说,本课的讲读,没有繁琐的提问、无效的讨论,教学要求明确,训练重点突出。我觉得,教学也要讲效率,尽量不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是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没有闲话、废话。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2-02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到几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好方法,愿与同行交流之。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爱学”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地理学家普雷斯顿·詹姆斯则把能否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看做是地理学能否存在与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的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课普遍不重视。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诱导学生爱学,使学生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喜爱上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独具匠心地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例如,我在讲初中地理课本第三册《长江》一课时,首先满怀激情地领同学们吟唱了《长江之歌》,使同学们领略了长江的雄壮气派,接着我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长江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最后结合长江也会发生全流域性洪水,指出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学生们听后异常激动,自然而然就对地理这门学科发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2.挖掘形象材料,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五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运用图片、模型、标本等传统教具,与幻灯、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模拟、演示,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只是让学生去被动地认识地理事物的表面,而是通过观察现象,去分析、联想、思考、探究内在的知识联系和运动规律,使学生由形象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活动循序转化,期间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应有发展,学生就更易学、爱学。

3.利用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学者菲尔丁曾说:“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心里。”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学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榜样的教育,不仅能给学生深刻的启迪,使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而且,更能使学生萌发向前辈地理学家学习的欲望,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如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历经游历30年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对于地理学家是一份珍贵的地理科学报告,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更是感动青少年的典范。他不仅创立了地质力学,还顶住各种压力,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主持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我国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二、不断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乐学”

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利用外部压力强迫学生学习。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改变“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系统讲解,还在于设法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1.启发式教学,引起“思”趣。“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要把握教材和学生,讲究方法,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例如,在讲授大气运动的内容时,先谈学生熟悉的风,引出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然后向学生提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运动”。这样,从学生熟悉的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打开思路,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瞧的。在讲授新知识和复习巩固旧知识时,均可以利用启发式的提问,来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2.相机诱导,掌握“思”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组织问题,是这一方法的关键。通常我总是紧扣教学内容来提问,授予学生思维的方法,经常在“为什么”的寻根问底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来分析判断解决一个个难题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比如,关于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从水土流失的含义,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标本兼治的措施方面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发散思维,来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或者,在设计练习题时,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篇9

同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也是导致这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出现此种状况除管理能力外或许还有如下两种原因。

原因之一是一些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不熟悉,同时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不足,或许备课的不充分,再加上课堂教学的生涩,生怕教学中有差错,从而导致这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几乎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对课本教材的讲解上,而忽略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结果是只见这位教师只顾一个劲地讲课,而不管学生是否听懂听不懂,因而造成教学管理跟不上去。原因之二是部分教师管理意识的淡薄。特别是一些高中教师,一方面认为学生年龄大了,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强了,教师只需认真讲课就行了,另一方面或许认为带的是平行班,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再怎么努力地教成绩也上不去,因而忽视对班级的课堂管理。

故,我们可以说教学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同样,对于实施学案教学,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不仅需要教师设计出优秀的学案和较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更需要我们教师的高质量的教学和课堂管理。可以说与学案教学相配套的管理方法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教师们的教学质量的。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断革新管理理念,制定教师和学生都应遵循的课堂规则,提高课堂管理,使课堂学习活动高效地进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案教学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一切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要求。具体来说:

一、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教学管理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交流状况、思想动态以及情绪反应等。教师都是要走进课堂的,对于任何一次进课堂的机会(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别人上课),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把这节课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不断的进行反思,审视和分析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等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做到在不断的反思中修正自己。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一起制定规则,以不断完善课堂管理方法。

二、要合理地使用课堂权力

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定的课堂权力,而这个权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是强迫学生做一些教师喜欢而学生却不一定喜欢的事情。在使用这个权力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使用不当,不仅会破坏师生感情,更会破坏原本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如在课堂上,当一位教师看到某位同学不注意听讲,或与旁边同学说话,或看其他书籍,或玩手机,或趴着睡觉时,很是生气,便直接点其姓名,让其站起来回答问题,当然这位同学是不可能回答出来的,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时注意力是不在你身上的,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而这位教师便停止讲课(而此时全班大部分学生是在认真听课的),狠狠地“教育”了他一番,并严重警告,这其实是把课堂权力变成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分散了自己以及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又或者你是一位很强势的教师,通过高压手段保证了课堂纪律,或许你觉得安静的教室是有利于你的教学的,其实这样只会降低教学效果。如在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小组讨论与交流、回答或总结问题、阐述疑问时,学生有可能迫于你的强势而不敢或不能完全在课堂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诸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只有当学生和教师有了很好的人际关系时,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课堂权力和教学经验中获益颇多。

篇10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前小测是我们检查学生对知识巩固和预习情况有效的检查模式,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首先,课前小测的形式宜多样化,分书面形式、可口头提问等,宜结合实际选用。学生作答时间约五分钟,不宜过长。其次,小测的内容应精炼,并分两部分:一是复习已讲授的知识,如基础知识或重要考点,这是小测的重点,而且最好上一节课有所提示。二是检查对新课的预习了解,以基础、简单为宜,这是对小测的补充。再次,对课前小测应及时进行有效地讲评,大约花时三分钟:出示答案、指出易错点,并突出需要注意的内容,以达到高效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课前小测最好采用“目标管理法”,要求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多给鼓励,做到持之以恒,使学生形成固有的课堂习惯之一。

实践表明:坚持课前小测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新课导入,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

1. 承上启下导入法,它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做铺垫,符合陶行知先生揭示的“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思想品德教材在编排时往往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框之间全都环环紧扣、丝丝相连。教师在讲授每一节新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前一课学习的内容,以前一课时的内容为引子,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的内容,实现教学的承上启下和平稳过渡。

2. 引言导入法,新编思想品德课本语言生动活泼,读来琅琅上口,尤其是每一课的开头都有一段十分耐读的“引言”,读来更是亲切、感人。

3. 故事导入法,小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4. 歌曲导入法,歌曲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不少学生对歌曲非常喜欢,成了新的“追星族”。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不妨迎合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歌曲这一载体,通过播放一段与新授课文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来创设情境,激发、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新的教学氛围。

5. 矛盾悬念导入法,为了吸引学生,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疑问,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矛盾情境,通过留下悬念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解决矛盾的欲望和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会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教学中来。

篇11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篇12

1围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有一项关于中外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上的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远不如外国学生。为什么?原因是在基础教育中,西方注重探索,而中国注重知识的记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在观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例如:把教学过程看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学生只需要接受就是了。忽视了教学是一项师生交往、师生互动的双边性活动,抹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应有地位。新课程理念下,上课不再是教师单向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互动式的一项活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为此,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才能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需要,又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各种创造潜能的教学模式。

1.1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教育活动是要求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1.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是有差异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所采取的教育办法,也应有所变化。面对平时学习态度差,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如果采用惩罚的办法往往达不到我们追求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摸清学生学习不好的症结所在,然后心平气和地和学生座谈,“对症下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转为主动学习的源泉;对于学习成绩不错,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教师又要起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耐挫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学习必胜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收获丰收。

1.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本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观,我们要相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环境。针对不同意见的学生我们应以一种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尤其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看法,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使教学课堂变为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基地。

2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的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微观应用,解决“如何教,怎么学”的问题,使学生能比较容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的“主人”,这对于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是重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