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17 10:17: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青年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青年研究论文

篇1

二、从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看微电影的流行

有学者将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特点概括为:新型传播技术与高科技文化产品的应用是其技术特点,社会分层所形成的多重亚文化圈是其阶层特点,右手拼命工作,左手拼命刷卡的生活方式是其消费特点,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是其价值观特点。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视为青年流行文化的一道新景观,因为其从制作、播放到观看,无论是社会功能、技术特点、文化特征还是消费特点或价值观取向,都与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文化性格相当契合,也因此才能在同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一次现代化的“重生”。

1.从社会功能上看——用后现代的外观提供感性内容,帮助释放现代性焦虑。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大众文化得以风行并在本世纪初成为近乎带有全球意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性的焦虑不无关系。所谓现代性,即现代人的社会性,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现代性与市场时代竞争秩序紧密相关。市场竞争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也带来了作为追求社会效率最大化的社会分化、收入与社会地位分化以及个人生存状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结果。现代性虽然意味着无所不能的梦想、奋斗与成功的可能,但是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致性社会关系,追求事业成功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失败、淘汰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面对心理上很脆弱的自己,以及由社会竞争、失意带来的无法抑制的焦虑。现代性引发的焦虑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2007年英国研究机构针对城市居民的步行速度作了调查,把人们行走60英尺所花费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得出排名前四位的是新加坡、哥本哈根、马德里和中国广州。英国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青年群体迫于工作压力,一日三餐花费时间总共不到40分钟,还有45%的调查对象吃饭完全以感觉饥饿为标准,常常等到处理完手里的事物才吃饭。在这个生活压力过于沉重的时代,讲究效率成为人们行事的唯一准则。同样是休闲方式,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能看到起承转合的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达到调节情绪效果的微电影显然比2小时左右的电影更符合“快餐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消遣需求。现代性带来的心理负荷有多大,大众文化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因为在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消费中,现代性的焦虑可以得到有效的宣泄和转移。当代青年的现代性精神需求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人每天面对繁忙的学习生活、沉重的就业压力,理想迷失的工作状态渴望得到情绪的释放,微电影出现填补了生活中的那些碎片时间,并帮助他们缓解、转移、释放现代性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感。微电影给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现代性与人织的舞台,用后现代碎片化外观提供一个个人性化的故事,通过高科技数码工具带给青年人轻松愉快、休闲刺激的感官体验,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的。

2.从制作主体上看——打破专业垄断与模式化创作,重新诠释艺术内涵。

微电影的低门槛、普及性和互动性催生了许多草根导演,其中绝大多数是有志于电影创作的青年。信息时代的青年强调的已不再是社会与长辈们曾经说过什么,而是一种“我行我秀”的思维方式和胆量气魄。微电影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打破传统电影由专业制作团队角色分工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的模式,强调个人只要有兴趣和技能,就可以写剧本、做演员、做导演、做摄影——这使得电影从过去曲高和寡的艺术向民主与草根靠拢。同时在线视频技术的成熟更为这些草根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播出渠道,进一步使影像艺术走下神坛、摆脱专业人士把控。在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草根秀”时代,人人都有机会用电影的形式去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从这一角度而言,电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涵已然发生了改变。同时,微电影创作的高度自由性和无模式化作业流程,也是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创作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是,不破坏和颠覆主文化的制度与秩序,但却通过自身特有的文化行为表达着对正统权威的逆向思维、不顺从、不恭敬、不在意、崇尚偏离行为倾向。正因为此,我们看到青年导演们吸收着不同的灵感元素,探讨各种人文主题,剖析出人生的不同侧面,时常以另类表达重新诠释“年轻”的涵义,由此形成当前审美取向五彩斑斓、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的微电影格局。

3.从内容生产上看——体现消解崇高的生活态度,满足颠覆传统的体验。

在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现象的各种讨论中,人们敏锐地注意到青年一代“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的性格特征及其与他们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同中国近代当代历史上激进青年的“反抗”文化不同,“游戏一代”的文化是以“拒斥”为其性格特征的,这样的拒斥在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中是以自我边缘化的姿态去对抗来自社会的角色期待、角色要求的,是以对成年人社会的支配价值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的担当团体的激烈否定为背景的。当代青年似乎对一切无法呈现于传统媒体的新鲜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种颠覆传统的。21世纪的互联网科技无限扩展了青年人的媒介触角和窥视欲望。微电影常常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碎片叙事模式和惊悚、、无厘头搞笑等元素的运用吸引青年受众,体现出消解崇高、游戏一切的生活态度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好奇心和意念幻想的欲望。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社会距离感需求,使得他们崇尚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强调自身个性的独特性。微电影以或娱乐休闲或刺激新奇或简洁感人的故事情节满足了青年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借助视频分享网站一键转载的便捷性、微博的链式传播及SNS网站的庞大社群关系,触动青年的“分享”神经,达到病毒式传播效果。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年群体会根据个性化需求选用不同的媒介、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在观看如《四夜怪谭》《酒店星座爱情故事》等游走于敏感禁忌话题边缘的微电影时,就满足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同时释放了心中压抑的情感,达到了自我宣泄的目的。

4.从营销模式上看——改变生硬灌输的广而告之,诉求情感共鸣的信息传达。

与传统电影植入式广告常常受到猛烈抨击不同,大多数青年观众对微电影广告却持宽容态度,认为与品牌传播相结合是微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有机环节,是无法避免却可以接受的。这是因为微电影改变了将产品或品牌信息生硬直白地添加到广告中向消费者“硬”性推销的传统营销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情节完整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广大网民主动关注、有趣性观看,乐于自发自愿的转载和传播,以实现产品及品牌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虽然在情节设计上难免带有商业色彩,但只要剧情设置合理、情感打动人心,观众的抵触情绪比对传统广告要小得多。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受众以青年为主体,微电影能否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是微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情感共鸣分为深浅不同的两种,浅层共鸣由文化符号构成,如特定时代的音乐、当下热点新闻事件、有代表性的符号表征等,这类共鸣发生速度快但要持续影响力却不太容易;深层共鸣以受众群体共同的心理经验、精神情感、人生经历为基础,这类共鸣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力更为显著。全球知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2011年投资拍摄的微电影《语路》讲述了l2位具有新青年标杆性先锋人物的奋斗故事,通过分享这些过来人走出困境的智慧和勇气,激励当代青年“永远向前”,使他们对品牌产生了切身体会,有效地实现了拉近和青年群体距离的营销目标。

5.从传播方式上看——满足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需求,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作为“后喻文化”形式的微电影符合当代青年逆向型行为方式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被同辈人认可的行为方式选择,更能通过参与其间而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它的传播方式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迎合了当代青年渴望得到自我身份认同和参与社会互动的心理特征,满足了青年受众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社会交往要求。首先,影片的播放在时间空间上是自主的,甚至包括播放的内容,完全由受众自主选择;其次,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青年观众可自由选择转发、参加投票或参与评论,同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影片评价在论坛、博客以及各大网站,可以在电影公司甚至演出明星的官方或个人网络空间留下自己对于影片的看法和建议。在此,匿名性评论给予了青年群体自我的无限释放,在发表影片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与观点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而不必存有太多顾忌,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使观众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释放。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为草根青年提供了参与传播的经验,这被学界认为是培养大众参与能力的最有价值的途径,使得草根阶层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社会传播活动的简单陪衬,由此获得一种参与的,进而把网络原生态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2

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起,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大批的打工妹、打工仔流向东南沿海一带,给当代中国农村的村庄社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人口流动频繁、村庄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口流出地农村青年的婚恋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也看到,在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第三次单身浪潮,但与城市青年单身问题不同的是,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出现的,如果说现在的城市青年选择单身是一种生活观念的改变,农村青年单身则是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为了对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近日赴____地区的若干村庄做了实地调查,掌握了一些实地材料,本文试图以个案的方式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呈现。

笔者调查的村庄位于____地区,属典型的农业型地区,其中__村和__村在__平原,__村则属__山区。__村有人口2253人,耕地4371亩,包括13个村民小组,17个姓氏;__村则有8个村民小组,1241口人。两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和油菜,村集体经济薄弱。__村有人口1020人,244户,6个村民小组,133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三个村庄的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村民的通婚圈扩大,本地的男女比例开始失衡,大龄男青年越来越多。

在城市,单身青年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并且条件较好的单身女青年还不在少数,但笔者在粮食主产区__平原的__村和__村调查时发现,人口外流造成了当地男女比例的失调,单身青年就是大龄男青年,女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单身问题。

案例1:在笔者调查的__村9组,共200多人口,就有4个大龄男青年,都接近30岁,家庭条件都不错,房子也不错,就是因为本地的姑娘少,在家一直找不到媳妇,后来有两个找的对象都是“二道婚”(第二次结婚)的妇女。

由于当地农村女青年大都外出打工,男青年在本地农村很难找到对象,一般都要通过外出务工到外面找对象,而那些没办法外出或出去也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则成了大龄男青年。在笔者调查的村庄,女孩子大多通过读书或外出打工留在了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鲜有回家找对象的,而男孩子如果没有读书或没有掌握技术的话,一般都要回到村庄里来生活,在村庄里完成人口再生产。这样一来,本地农村的男女平衡关系被打破,导致大龄男青年甚至光棍进一步增多,男青年不得不单身,单身男青年一般都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为了结束单身生活,很多大龄男青年不得不找那些离异妇女做老婆。在调查中,让笔者非常震惊的是,在该地农村,离过婚的妇女都成了“抢手货”,30多岁的离异妇女很容易就能找个20多岁的未婚男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二道婚’的女的找个‘头道婚’的男的容易的很”。

案例2:__某,1980年生人,__村六组人,先是在__一家家具厂打工,油漆工,工种比较好,工资也比较高,每月1000多元,但工厂里的女工少,“一个月能弄几个钱,但终身大事却解决不了”。于是,在家具厂干了2年后,他就换到了一家服装厂,一个月才600多元钱的工资,但服装厂的女工多,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找到了对象。在这之前,他曾经和邻村的一个姑娘谈过恋爱,但女方的眼光太高,“不想在家种田了”,瞧不起本地的男青年,不久两人就分手了,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找不起本地的姑娘”。所以,很多男青年在外面找的媳妇都是来自落后地区的,在笔者调查的__村,外来媳妇多是__的,占到70%。在六组,另外一个男青年也是在__打工时找到了对象,女方家里是____山区的,那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该地农村的男青年还都是在本地找对象,当时__村四组的一家农户有7个儿子,全部都是在本地农村找的媳妇;但到了90年代,随着外出务工的增多,情况开始发生变化,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几乎没有在家里找对象的了,男女青年一般都通过外出打工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女攀高门”,本地农村女青年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区域流动,有的甚至通过婚姻关系留在了城市,一般不找本地的,因为当地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外的就业机会较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这样一来,本地男青年的压力就非常大,以至于他们外出打工就是为了“骗”一个媳妇回家来,年轻小伙子在外打工并不图挣钱,只图能找个媳妇。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家长送男孩子出去打工并“不图弄几个钱,骗个姑娘就行了”,为此,有的父母还要倒过来寄钱给孩子。

案例3:在笔者调查的__村5组,30多岁以上的大龄男青年就有5个,家庭条件不差,人也不错,都在外打工,有一个35岁的还教过书,但就是找不到媳妇。在该村民小组,20多岁的男孩子有10多个,都还没有找对象,在外打工的也没有人带对象回来。由于人口流动而带来的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家长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生了姑娘就享福,生了儿子就遭罪”。当然,“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在__村6组,村民老程的儿子今年28岁,还没有结婚,在市里干建筑活。老程说,主要是老伴长期生病,不能干活,并且每年都要花1000多元的医药费,这样就把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而在农村,男青年年龄一大,就不好找对象了。在6组,大龄男青年不少于5个,老程的邻居家的三个儿子都是单身,小儿子3年前在__打工,做建筑小工,因为同事不给他用铁皮和沙子,就把别人给砍死了,因此坐牢,家里花了2万多元的钱也没有管用。在农村,2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来,就把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了。

篇3

一、现代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内涵

(一)现代师德的内涵

1.中国传统师德与西方师德的主要内容。师德一般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教育自身所“内生”的。中国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具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传统师德主要包括:立志乐道,敢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西方崇尚个人本位、平等和自由权利,因此西方教师师德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天性的发展;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三要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中国传统师德还是西方的师德,都涉及到教师的修身、治学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等问题。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师德更注重教师“修身”、教学实践中注意身体力行;而西方更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的独立意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现代师德内涵:“以人为本”的新师德。2001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现代师德的内涵应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的师德、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素质。(2)教学素质。(3)心理素质。

(二)现代教师权威的涵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尤以韦伯的观点为典型性,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传统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就是领导者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法理权威,是一切典章制度认可的权威。借鉴韦伯的观点我国教师存在着三种权威,即“传统”“人格感召”与“制度”三种权威。具体来说:

(1)专业上的权威。(2)人格上的感召力量。这是构建成现代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人格在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教师必须是公正、诚实、谦逊、守信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3)制度上的权威。

(三)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关系

现代教师权威和师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1)师德的具体内容是构成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2)重塑教师权威,有助于丰富教师师德的内涵。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师表形象、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严格的职业纪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的变革以及相伴而生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使个别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1)职业道德上,部分教师一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人格修养上,忽视人格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意识。(3)人生观价值观上,价值趋于功利化,内蕴于教师个体的人文精神在缺失。在商品经济的规则下,人的价值理性不断萎缩,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使青年教师个人幸福趋向社会给予,价值标准趋向实用,内蕴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在人生观上,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较少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教师权威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垄断了组织的管理权,话语权、决策权、平等权利。因此他在学生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在今天,传统的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环境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专业权威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知识更新频率加快。(2)人格权威上,社会的开放程度愈大,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冲撞。

三、构建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的严峻和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凸显,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师德师范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师权威进行整合和重构。

(一)建立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

构建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青年教师师德应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构建,这其中包含三个层含义:(1)师德理想。师德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2)师德原则。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实践的根本的准则。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育教学。青年教师应以提升专业知识为标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3)师德规则。师德规则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做遵守的具体的规则。这是带有可操作性的层面。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它包括:一是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二是对待自己的学生。师德规则应该根据现代师德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规则的制定,并发挥其约束的功能。

(二)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环境建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沃土。(2)建设师生之间的小环境。(3)改善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是物质上的保障,也是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安心教学,迅速成长的硬件、软件环境。其次,要对青年教师实行政策倾斜,资助和鼓励他们多参加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高校还应注重感情投资,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四)注重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

1.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构建权威意义上的影响力,必须基于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权威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人格特征。青年教师应时刻注意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

2.加强青年教师道德行为修养。教师的行为修养是取得教师威信的第一要素,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教学艺术和风格的培养,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际技能方面构筑高超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篇4

2.以学科课题研究活动为基础,提升教师适应能力

学校采取“听、说、读、写”的方式,全方位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与学的研究,通过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使新教师尽快驾驭课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选择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设定“教学示范岗”“义务辅导岗”等岗位使青年党员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分层管理,从解决身边具体问题入手

具有研究意识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基础。但是,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他们的培养也需要分层实施。我们打破教龄的界限,将青年教师按能力划分三类,即优秀教师、一般教师和薄弱教师。吸收优秀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确定个人的科研专题;一般教师以具体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材使用研究为主,确定自己的课题研究专题;薄弱教师不承担课题,以备课组活动和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为主,促进基础能力提升。

篇5

Abstract:"Scientificdevelopmentoutlook"istheessencetostrengthenteachers''''moraleducationallevelandtopromotetheteachers''''moralqualityand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youngteachersinuniversitiesanditisalsothebasicpolicyofmoraleducationalworkinuniversities.

Keywords:Scientificdevelopmentoutlook;Moraleducationinuniversity;Teachers''''moralconstruction

在科技发展异常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建设既是职业要求,也是历史责任。教师职业的特殊、神圣,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立教之本。“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是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永葆高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是强化高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之所在,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治本之策。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食粮。“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涵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1]。以人为本,人既是所有事物的前提,又是所有事物的根据与最终的本质,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

2师德建设“以人为本”的意义

高校德育对于高校教师自身来说就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更需要教师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重视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所以师德更具有自律性。师德的主体是教师,在师德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一切工作围绕服务和促进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师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高校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突出了尊重高校教师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既贴近实际走近生活,又服务社会愉悦生命;它着重突出了人自身,把人作为教育关注的对象与最终目的,注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与思考,既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又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做人的责任,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融入人的情感,师德具有发展性和开拓性。

3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纵观这一群体,他们在政治上日趋成熟,业务素质较强,时常提出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看法和主张,视野开阔,知识结构较新,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创新,在外语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上具明显优势,换句话说,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然而,在他们身上也显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冲突,诸如: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淡漠感并存的矛盾;思想观念上的思维敏锐与偏激性并存;认知难以和社会、实践趋同;务实求新,讲求实际,有积极的进取心,但缺乏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价值观上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建功立业,但价值取向过于个人功利化;追求自主性与表现被动性及依赖性相存的问题,等等。如何以人为本正视并正确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化解存在的困难、问题与矛盾,使他们的师德素质得以强化并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才华,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3.1以人为本,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奉献与敬业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活动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动机是激起行为的直接原因,它代表着人内在的心理面貌和状态,是启动、维持和终止某一行为的能动的心理力量。而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动机强弱的,则是其心理发展的成熟度。所谓心理发展的成熟度,是指教师不仅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知识、经验、能力,而且在认识、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等方面都达到某种完备程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并胜任教学工作。事业心、成就感是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以人为本,尽可能多地培养成熟度高的青年教师,既高标准严要求,重使用重培养,又要关心、爱护、扶植、尊重他们,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促使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这亦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又是师德的核心部分,教师在奉献和燃烧的同时也成就了自我。教师职业是幸福快乐的,而奉献、敬业又充满着挑战,只有幸福快乐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并具挑战性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尊重、理解、完善他们,使其最终具有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

3.2以人为本,创造祥和文明的校园环境

3.2.1以人为本的舆论环境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比如对高校从教优势的宣传,可强化青年教师的健康情绪体验。高等学校对于教师的诱惑,并非是地位怎样显赫、待遇如何优厚,而是可以有着更多的精神自由、科学活动中的选择自由、创造自由以及成就事业的机会较多、工作有弹性,加上文体活动较丰富、待遇稳定有保障,还能享受到一份宁静、悠闲与宽松的校园生活。因此,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来调节学校舆论环境,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青年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3.2.2以人为本的学术环境开启智慧活跃思维高校青年教师求知热情高,以人为本,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扶持他们参与科研,提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试验设备、图书音像资料以及重点科研课题、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的机会和必要的资金支持等软、硬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以及出国等机会;同时抓好老、中、青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到精湛的师能和高尚的师德,在学业、学术、思想上更快地提高;注重加强校际间、国内与国外、老、中、青教师之间以及青年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允许就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使之在学术探讨、交流、争鸣中开启智慧,活跃思想,承前启后,立足于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独有特有的学术风格、学术文化,注重精神理念的提升,给更多的青年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

3.2.3以人为本的人际关系与生活环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更需要高校各级党政领导以"领导就是服务"为宗旨,做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及时宣传、表彰具有良好师德的先进人物,让他们学有榜样,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教风学风的养成,爱岗、敬业、奉献,建立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可根据青年教师的性格、特点和爱好,有针对性地举办诸如中国历史文化、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文学艺术修养等各类讲座或报告,举办文艺晚会和舞会,举行各类体育竞赛,使广大教师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让青年教师在其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完善和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3.3以人为本,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中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双重任务,高校青年教师是实现双重任务的主体,“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社会尊敬的人。”[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以人为本,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修养,用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弘扬正气。

3.3.1努力认真地学政治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严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从师素质,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注意加强自我心理调适,着重对自身的心理品质、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进行重塑和再提高,简言之师德师魂就是高校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3.3.2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升华自身,钻研业务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青年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注重知识面的拓宽、知识储量的增加,在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并注意不断地用中国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充实自己,进而去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精华。

3.3.3加强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系统地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原则和方法以及一些交叉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相关的知识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力争站在发展的前沿,以开拓学科新领域。“铸师魂,养师德,练师能,作师表”,使高校青年教师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3.4以人为本,强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关键取决于教师本人能否积极参与、自觉、自律地提高道德修养。师德的内涵是“为人师表”,而“师德”的外延,就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以更高的道德风尚赢得社会的尊敬。“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4]

3.4.1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要把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师德建设要落到实处,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务考核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与聘任、职务职称晋升、评优、奖励挂钩,对在教书育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特殊津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更新教育理念,完善道德修养,将师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岗位职责中,使之正确地把握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牢记“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教师理论认知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不断增强道德自律意识,进而鉴别和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谨记:“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师德产生的效应是无以估量的。

3.4.2强化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职业道德观念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学习老一辈教师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更需要的是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教师是''''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培育者,所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大写的‘人’,而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探索完美地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5]因此,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爱是教育之本”,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奉献。关心学生,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这是师德的核心,是高校青年教师高尚心灵的体现。

3.4.3抓紧对青年教师进行国情国力教育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口多,更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便是在发达的美、英等国,其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只处于中等或中偏上的水平。真正使广大的青年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从我做起,热爱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就是该尽的职责和本分。”[5]高校青年教师要做“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以德治学”崇尚科学,探寻真知,不断创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关注自身生命价值的完善,在获得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祖国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04-27.

[2].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9-09.

篇6

1临床资料

2001年4月至2004年5月,本院诊治的青少年甲沟炎患者116例,其中复发89例,男53例,女36例,年龄12~20岁(平均16.8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21.3个月);复发1~4次(平均2次)。22例为保守治疗后复发,67例为单纯拔甲、切开排脓后复发;外伤所致(踢伤、踩伤、跌伤等)58例,修剪不当所致17例,穿鞋不当9例,其他原因如不洁修脚、拔除倒刺5例。单纯拔甲67例中,46例拔甲1次,19例拔甲2次,2例拔甲3次。89例患者就诊时12例处于炎症期,32例处于脓肿期,45例处于炎性肉芽期。根据临床表现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炎症期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脓肿期、炎性肉芽期及反复复发者一般均需手术治疗。本组炎症期中9例先采取保守治疗,最终89例都作了手术。31例行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17例行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梭形切皮整形术,29例行拔甲加甲边切除及1/5甲基质切除术,12例因末节趾骨粗隆过大而引起嵌甲,采用部分末节趾骨及趾端软组织切除术。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2.3年。其中88例术后换药7~14d,伤口愈合良好,趾端外形良好,能正常行走;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

2复发原因

2.1嵌甲性甲沟炎

趾甲嵌入甲沟软组织内,导致甲沟部软组织受到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细菌侵入产生炎症感染,是引起甲沟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嵌甲可能与首次治疗不彻底有关,甲沟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拔除患甲,拔甲虽可暂时解除软组织受压,对控制甲沟感染有很好的疗效,但术后趾甲再生时可再次产生挤压,仍出现趾甲嵌入甲沟而引起甲沟炎复发,未能根治。而且多次拔除趾甲也可造成甲床和甲基的破坏,从而使患者的趾甲变形和甲缘内聚形成嵌甲,还会造成甲的发育及营养障碍,发生甲畸形、分裂甲等,使嵌甲加重[2,3]。此外,拇趾末节趾骨爪粗隆上翘、趾端甲唇肥大,使趾甲弧度变大,甲缘向两旁软组织内生长及甲沟变深也是嵌甲常见的原因。而首次嵌甲后继发的甲沟远端炎性组织增生、隆起,甚至出现炎性肉芽肿,阻塞甲沟远端,导致下次嵌甲更容易发生[4]。真菌感染引起的厚甲症等也易形成嵌甲,据报道约有15%的患者直接或间接与甲癣有关[5]。患趾先天性局部畸形,如拇趾的明显外翻、甲营养不良、趾甲外缘斜向生长,也可形成嵌甲。

2.2运动外伤

青少年喜爱运动且活动量较大,使甲板边与甲周皮肤的摩擦相对增多,或运动时直接损伤,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甲沟炎[2]。

2.3穿鞋不当

长时间穿一双运动鞋而不更换,导致鞋内和足部滋生大量细菌。本组9例因长期穿着较硬较紧的运动鞋使足部尤其是足趾受到挤压,使甲沟炎反复发作。女性患者穿着尖头高跟鞋时,对足趾的侧向挤压更为严重,加重了局部软组织损伤。

2.4修剪不正确

不正确的修剪趾甲,导致细菌从受伤处入侵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本组12例有频繁修剪趾甲的习惯,在不慎损伤感染后,因感觉患趾疼痛而反复剪、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使炎症不断加剧。

2.5其他不良生活习惯

不注意清洗足部,而趾甲沟处裂隙较深,极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而引起甲沟炎反复发作。此现象在男性青少年患者中尤为常见。本组3例患者经常拔除倒刺,造成局部损伤而致反复感染;2例在足浴店等不洁场所修脚,造成交叉感染经久不愈。

3防治对策

3.1早期

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趾甲的解剖结构并告知反复发作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病因,从而引起重视并加以避免。并可向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促其积极配合治疗。保守治疗及护理:甲沟炎复发早期,可每日用热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足,水温50℃~70℃;也可局部照射红外线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局部应用2%碘酊或5%碘伏消毒,4~6次/d,配合鱼石脂软膏或止痛消炎膏外敷,促进肿痛及炎症消退。对于急性期可口服抗生素,伴有真菌感染者,同时治疗灰指甲。同时避免患足继续受压、受伤,保持清洁干燥。

3.2手术治疗及护理

足部甲沟炎复发多数是因趾甲嵌入甲沟软组织内所致,所以治疗嵌甲特别是甲根部嵌甲是甲沟炎根治的关键。术前清洗患足并做好患趾皮肤消毒,术中彻底拔除患甲,切除足够的骨、皮肤及皮下组织,使甲唇降低,甲沟外翻变浅。对甲沟远端有糜烂、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者,应小心层层剥离,保护甲床缘和甲沟旁皮肤血运[4]。术后做好伤口换药及护理。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拔甲术后伤口未愈前尽量减少活动,鼓励穿着拖鞋,以减轻局部受压及疼痛。伴有足癣、甲癣的患者可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3.2避免运动外伤

运动中应尽量避免踩踏伤及踢伤、扭伤等,对于甲沟炎多次复发的患者,尤需注意。对于拔甲后伤口初愈的患者,应注意减少运动频率及强度,以减轻患趾承受的压力,利于新甲良好生长。

3.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脚,经常更换鞋袜,尤其是在运动出汗后更应及时换洗,并选择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修剪趾甲时切勿剪得过短过深,防止损伤甲床及甲周软组织而引发感染,以将拇趾两侧的甲角留在甲沟远端以外为宜。此外,甲沟旁的“倒刺”不要逆拔,可用剪刀小心剪除;不到足浴店等不洁公共场所修脚;患有足癣者应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林玲.复发性甲沟炎30例治疗体会.湖南医学,1998,15(4):253.

2杨建强,沈锷.嵌甲症治疗的相关问题.黑龙江医学,2005,29(2):123.

篇7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 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 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篇8

今天,上千万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近千万接近成瘾者存在的事实,说明网络这一高科技产物在带给人类社会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挑战显然是信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网络的发现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原因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关系密切。而网络游戏是通过我们人性深处寻求交往与认同、刺激与娱乐、成就感以及追求自由与自尊的需求来实现的。网络之所以吸引人甚至令人上瘾,也正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变幻莫测的“崭新世界”。网络通过它全新的吸引力,使参与者的个性几近灭失。网络诱因中最大的动因也许是由于我们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理性和欲望的集合体。而发现或追求它本身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快乐感,当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的兴奋感渐成习惯、甚至无法被有效取代时,即可能成为不能自拔的网络成瘾者。适度的娱乐本身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青少年偶尔迷恋于网聊、或沉醉于网络游戏,本都属于正常人性之范围。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那种过分的向往和迷恋,因为它将违背人类身体发育和智力成长的基本规律。

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我们人类对自身的再发现。同时也是对人类集体智慧和理性的考验。网络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蒙昧的,成人可以不考虑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甚至让孩子们盲目服从的时代行将结束。对于东方文化而言、其意义和影响也许是深远的。因此,重新认识幼稚与少年,重新认识网络时代,重新认识成人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我们的教育看来已不容迟缓。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思考,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对“网络迷恋者”这一特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关注,发现其普遍的教育学、社会学意义也许更大。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三说”:(1)“多因说”,指学校、社会、家庭、网吧,各自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2)“产业责任说”,指的是作为新型产业的网络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和终端经营者的网吧,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3)“三大缺失说”,则是由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提出,即:“父亲功能”的缺失,游戏缺失和同伴的缺失等,是青少年迷恋网络的重要原因。以上“三说”角度不同、各有道理。就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多因一果”这一判断来看,分歧较小。然而就青少年身体与心理成长的特点来看,应当说学校教育是诸多因素之中的重中之重。

诚然,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背后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关系密切的影响因素。然而,究竟什么是较有针对性的社会可控变量?究竟谁是管理边界更清晰、更易于把握的社会理性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在社会调控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通过提醒、明示、引导、供给、鼓励或禁止等政策措施来实现管理和调控的;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的多限于以提供生存与情感支撑,传递诸如自保的、防范的、基本公德方面的常识等;而学校则是以传播认知理性(包括新知识)或价值理性,也即是通过启蒙与教化来实现管理和疏导的。就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学校教育所拥有的时空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同步进行学生动员与教化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难看出,在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之间,与学校及社会监管相关的资源,其公共理性、社会理性之边界更清晰,且可把握性更强。而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包括政府的发现与调控)两方面比较的话,学校教育是一线的、常态化、专门化的公共性资源,因此,其时效性、可行性也更强。相比之下家庭教育虽然也是常态的、责任伦理明确的单元,但其在社会理性方面的确定性较差。虽然,这一判断与传统的家庭理念有些出入,但就日益一体化、现代化的人类社会而言,做出这一宏观判断也许不无道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应当提及的是,2006年5月,由“团中央”、“少工委”、“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牵头,有关研究机构、各大网络媒体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框架工程性方案”正式出台。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文明健康上网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学校教育的配合,其长效性是值得担心的。

二、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

网络迷恋如同其它形式的“路径依赖”一样,也是一种生命运动的惯性。要改变它非得生发新的吸引力或助推力不可,这个“力”可以是外界环境要素的改变,也可以是自身认识的改变。自身认识的改变则主要取决于教育。以陶宏开教授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特别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界,尽管素质教育已倡导了多年,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却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理性、教育爱心与快乐教育的缺乏成为教育的“三大短板”。时下,教育的弊端与教育不快乐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究其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和教育产业化风潮使得公共教育失去了公平、失去了大爱、失去了从容不迫与心平气和,也失去了教育应该有的担当。在今天的校园里,即便是一些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也难免不被过分功利的环境所同化。我们的教育离开真诚与关爱已经很久了。娱乐的理性化是网络时代提出的特有的课题,如果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就难以得到缓解。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唯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为我们的问题和不幸,提供持久地解决方法。”

在有效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学校教育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力。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杨博士提出“五招并施”治“网瘾”——“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上瘾;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最后,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以上“五招”的实施,无一不与学校教育的积极作为相关。也有的学者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边界,对于认识和预防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是非常必要的。

1.教育是理性选择之源。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理性的养成愈来愈依赖于教育。无论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公共教育的内在理性。网络内容健康与否的识别,文明健康上网等均属于理性选择和理,理当诉诸于教育。这里的教育所指的主要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带有更强的社会公共理性。学校教育是每个孩童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它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勿须多言。青少年成长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学或中学渡过的。这一阶段,他们遇到怎样的学校、怎样的教育、怎样的老师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育的大爱或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更是举足轻重。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他们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有相当多的例子可以证明,教育的激励或教师的关爱,在孩子成长中是多么重要。生在网络时代对网络没有兴趣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适度或过度使用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理性选择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投入以及“教育产业化”的思潮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教育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理性,从容与爱心。关心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成了一种奢望。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更是使大多数受教育的孩子被抛在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部分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种不健全教育所遗弃的结果。因而反思当下的教育,改变办学思路应当是今后教育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孩子“回归”校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基础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是占据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它担负着文明启蒙和理性的承继功能。每一代人都无法选择他们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他们首先要被动地适应一切先在的生存文化系统,当然也包括网络生存或娱乐方式。如果教育不介入的话,他们就只能听信传言或随大流。教育引导对于孩童来说,应当是完整的,个体的知识感,道德感,是非感是在群体(学校)教育中实现的。

但是,我们的教育在其功能和机制,特别是应试取向等方面无法适应一个民族全面的进步和全社会进化的要求。尽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职责,然而不是通过更为有效的途径培养人才,而是由牺牲一代或几代人的“海选”来培养所谓的人才,应当说是严重的失职或不理。不仅违背人类社会进化的多数准则,也严重忽略了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的原则。罗素说:“除了一些罕见的英雄事例之外,不论你选择哪一种人生准则,它都不应该与快乐不相容。”看来、让教育和学习成为一件伴随孩子成长的快乐事情,也应提到日程上。而这可以大大增强学校教育对于大多数孩子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孩子乐于校园生活,当然对当下的学校教育的改进也需要有耐心。但是我们期待教育能守望公平、播撒爱心、传承智慧、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应当不算过分。

2.家庭教育功能的局限性。家庭,一般说来是提供感情与生存支撑的。在传播知识与理性方面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知识文化结构与精力配置都不可能完全适应不断变革与发展的社会和成长中的青少年,这是其一。其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大多数是从赤贫中走过来的,生存的艰辛已经够负担了,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其和谐状态与生存状况。其三,青少年从小学到中学约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的(除睡眠之外),高中更是达80%以上、甚至更多。其四,在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一些个案问题上,家庭教育难咎其职,比如家庭不和睦、教育不得法,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离心力,不出大的漏子已经是万幸的了。然而在青少年一味地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共性”问题上,大教育、大环境理当伴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家庭的理性与文明,快乐与和谐也会自然而然地提上日程。目前、对于大多数尚处于打理生计阶段的家庭,我们能指望它完成抚养、抚育、保持基本的和谐已经是较高的要求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在大多数人的成长中,只能起到理性的补充作用。给社会提供健康合格的公民,应当更多的期待公共教育。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强调学校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极端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家庭教育可以无所作为。家庭也应意识到,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提前,而青少年体力与智力成长的不平衡本身又明显地限制着他们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理性地介入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真正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健康、文明上网,特别是弄明白过度上网的不良预后等等,都可以使孩子的成长变得离我们的期望更近。

由以上讨论不难看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潜在的追随者步其后尘的最好方法,还是要指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机制性变革与功能性改进。当然高质量的教育也必须置身于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背景之下。对此,政府也在不懈的努力之中。一个法制公平、社会正义、人们相对安居乐业的环境,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及其改进都是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前提。

三、网络生存状态的观察与启示

网络生存的视听状态、运动状态、人际虚拟状态,乃至生理特殊化状态及其未来潜在的对人类体质遗传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长期上网者身上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病状已有报道,其影响也许不仅仅是当下的,极可能是长远的。网络化生存是未来不可逆转的一种选择(诸如:阅读、信息、娱乐等)。无数经验的和科学的证据告诉我们:运动不仅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长久进化的保证之一。值得担忧的是,如今的网络化生存是以指尖活动为特征的生存娱乐方式,一旦把握和引导不当,势必对人自身或其后代的身体素质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未成年人长期沉溺于网络,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个人的体力、智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长时间迷恋网络,生活和睡眠规律被破坏,对记忆与学习的影响是负面的;一些过分沉迷者会与他所在的社会及群体格格不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未成年人不仅是身体与智力成长期,也是社会价值建构、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缺课”会对其一生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互联网视听信息过多,一方面会使青少年产生信息接收疲劳——“认知疲劳”,从而加剧对简单游戏的迷恋,另一方面,还会使感觉处于懒散与麻木状态(嗅觉、触觉);对于少数极度沉迷的青少年而言,潜存着体质下降与体质遗传蜕化危险。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与关注。

四、网络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和专家们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还只是端倪性的”。预期将会像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一样更大规模的进入千家万户,因而会有比现在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并且会依赖甚至喜欢网络,传统媒体将部分地被网络媒体所取代,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能即时、高效互动的媒体动态来看,网络成瘾的问题也许会更加普遍、甚至漫延至成年人,它将会带来一个更为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变化;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潜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与不良嗜好成瘾问题的研究与跟踪,将是一个应当长期重视的事情。PC的电磁辐射,也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从小上网、甚至有可能伴随其成长及至结婚生子,因此,更远的担忧也许是:常态化的网络生存会不会对人类的遗传基础发生实质性影响,进而对个体或民族的发展及进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应该提醒的是:已有的重度网络依赖者,实际造成的影响,可能不止是当下的、负面的病态及其相关治疗成本;他们作为一个新时代尝试者的亲身的体验或教训是否还应该给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提示些其它的什么?这也有待于我们给予进一步的关注。

网络信息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的时代已经开始,今日的网络宽带为科学发展与科技进步提供了知识、信息与技术资源共享的平台,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知识,信息与资源正在向我们聚拢而来,这将推动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人类的集体洞察力正在跨越千年。在我国,互联网的全部意义尚未充分显现出来,随着城乡差别、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及数字化鸿沟的缩小,互联网将会有更多人参与和使用,其“潜能”必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此刻,如果我们能有足够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的话,何愁网络信息时代的未来会不如我们所愿呢。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罗素回忆录.希望出版社,2006

2.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河南教育网,2005.03.11

篇9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的主要受害者,青少年吸毒问题越来越严重。据2004、2005、2006三年的《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在这三年的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吸毒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3%;70.4%;69.3%。可见青少年吸毒者所占比例居高,吸毒现象的严重。

一﹑青少年吸毒者的基本构成及特征

(一)文化程度

青少年吸毒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以危害大省贵州为例,2003—2005年,贵州青少年吸毒者文化水平为小学和初中的所占人数百分比分别为:78.11,77.31,75.57.[1]

(二)年龄分布状况

在我国,一般按照的“青少年”概念多是从犯罪学意义上使用的。“青少年”包括一部分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少年,也包括一部分18岁以上的成年人。青少年一般是指:14周岁到35周岁的人。

目前,青少年吸毒者的年龄以18-35周岁的人数居多。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育较快,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更容易走上吸毒之路。

(三)地域分布

目前,青少年吸毒者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东南地区。具体而言,以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福建等省居多。这一类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在那青少年很容易接触到,从而吸毒。以云南省为例,云南地处中国版图的西南地区,是世界四大毒源之一“金三角”的辐射地,这里有着种植原生植物,如罂粟,的古老传统,此外,国际贸易频繁。青少年接触的机率较其他地方大。

(四)家庭状况

青少年吸毒者大多是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走向吸毒之路的。青少年在这种家庭中,往往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他们根本没有心思、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青少年在家感觉不到温暖,从而走向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影响,而走上吸毒之路。总的来说,青少年吸毒者多出在家庭环境不好的问题家庭当中。

二、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1、对缺乏正确的认识

青少年因为心理发育不成熟,头脑比较简单,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有些青少年由于没有或严重缺乏关于知识的认识,导致判断失误而发生盲目吸毒的。

青少年初吸者对的无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的概念、特征、种类、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认知缺乏,甚至根本不知;二是对吸食的害处及因此导致的对个体身心伤害、对家庭危害和对社会危害的认识不足;三是对于国家关于问题的政策、法规不了解,没能形成一种意识,即缺乏法制观念。

由于缺乏对的正确认识,有的青少年把与日常香烟混淆,认为随时可吸、可戒并不可怕,结果一吸而不可收;有的青少年听信不法分子、毒贩鼓吹的“吸毒可以使人飘飘欲仙”、“吸毒就没有一切烦恼,精神特爽”、“吸这玩意有个性”等歪调,经不住他们的诱惑和教唆而去吸食;有的青少年听说能“减肥”,便为追求苗条而吸毒,结果人可能“苗条”了,但这是一种病理性身体干枯;有的青少年认为只是一种兴奋剂,为了玩乐高兴尽兴而吸食;等等。有关调查显示,有70%的青少年吸毒者是在对无知的情况下吸食的。

2、好奇心理的驱使,追求“时髦”和“享乐”

《中国青少年报》在1998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有关问卷调查中,其中问到“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一下吗?”,得出的结果令人震惊,有73%的孩子愿意尝试,对此“表示愿意试一试”。青少年往往抱着“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吸毒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体会一下吸毒的感觉”、“不信它就那么神”、“抽着玩玩”、“试一试”、“尝尝新鲜”等心态,在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这种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往往就是他们走上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尚未形成,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想搞个水落石出,以满足认识上的欲望。原本上,好奇心是青少年求知上进的动力,但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某种事物不加分析,也不加考虑后果,一味猎奇。他们甚至觉得吸毒是件新奇、刺激的事,有种神秘色彩,非要尝试究竟是什么滋味,但并不了解其毒所在,其害有多深,结果极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

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展现给成长中的青少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青少年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差,有些青少年把吸毒与抽洋烟、喝洋酒看成一种“时髦”,在他们眼中,吸毒是富有者的象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吸这玩意有个性”、“吸毒是身份的象征,是时髦”、“有钱,有本事才吸这个”。

3、盲目交友,个人交友不慎。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进行交往,并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朋友等关系。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交友应当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误悔恨终生。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看,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

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在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和刻意的模仿心理极强。在这些心理的驱动下,他们看到同伙吸毒,往往自己也会跟着吸。一名青少年吸毒者曾直言不讳的说自己吸毒的原因就是“我吸毒,是为了成为其中的一员”。青少年力求心理上和行为上与他们所在的群体保持一致。有的就是对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些成员的崇拜,而盲目地模仿其各种思想和行为,包括吸毒这样的一种理念和行为。

(二)、客观方面

1、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德国一名负责管理的官员在探究西方青少年吸毒泛滥成灾的原因时曾说过:“青少年学他们父母的榜样,这些为人父母的也使用社会已接受的,如酒精和尼古丁等。”据河南报报道,焦作市曾经就破获一案件,一个家庭共7个成员全部参与吸贩毒的案件,涉及祖孙三代人。作为人生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成长。本身言行不检点的父母常常成为其子女的恶的榜样,成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在有的问题家庭中,青少年正是学他们吸毒的父母的样子,而开始接触并吸毒的。

此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求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2、学校教育管理的失误

当今社会,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一味的追求学生的升学率。许多中小学校仍是以提高学生升学率为重点,学校教育围绕着学生的分数转。学校盲目的提高升学率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教育。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老师只是不断的加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负担,很少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等。许多普及类的课程,学校没有开设,如生理知识课、教育课等。学校视教育部委的有关普及基本素质、知识的文件不见,盲目的进行笼统的“语、数、外”教育。同时,有的学校甚至歧视“差生”,对其逃学、旷课不理不问,任之由之,使他们混迹于社会,过早的流入社会。他们很可能在社会上染上种种恶习,包括吸毒行为。

3、社会综合因素的作用

多年来,打击犯罪似乎只是公安部门的任务,海关、卫生、工商、交通等部门一直缺乏因有的配合,导致公安部门“孤军奋战”,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一段时间以来施虐社会,有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使得青少年很容易接触,被毒贩教唆欺骗而吸毒。

社会管理不善。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不善,青少年离开学校以后,几乎就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有的地方,青少年可以随时出入歌厅、舞厅、酒吧等成年人场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接触的概率极高。

三、青少年吸毒的矫治对策

(一)、增强青少年自身的认知能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应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形成自己的健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其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丰富自己。

这一时期,认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具体方面,对于,青少年应了解其基本的知识,如它的性质、特征等等。明白的社会危害性,提高自己的防毒性。并同有关犯罪作斗争。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

体来说,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首先应自己远离,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榜样。其次,尽可能的教与青少年一些知识,使他们更早地对有一些了解,打下预防的基础。再次,父母双方应和睦相处,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应严格、科学的管理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不让他们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东西。不让他们进入迪厅、舞厅、酒吧等成年人活动场所。

(三)、发挥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

学校应把防毒、禁毒教育作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以禁毒知识讲座、以案示例、观看禁毒展览、自护教育等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禁毒教育,增强拒绝、远离的自觉性,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向青少年特别是处于流行区域内的青少年普及的有关知识:的识别、种类、吸毒的危害等。让青少年清楚了解犯罪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什么危害,达到让青少年不去错用、误用、试用,主动避开,以减少吸毒现象发生。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辅导、教育和咨询,以纠正他们偏离的人格和不良行为,使他们提高对的抵御能力。

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减少青少年吸毒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青少年的价值尚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很大。因此,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抵制侵蚀。

开展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能使人精神焕发,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青少年对药物追求,防止因无聊的生活而导致吸毒。

对于有人格障碍或处境困难、有问题的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避免其误入吸毒歧途。

(四)、净化社会风气,建立相关预防机制

1、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净化文化环境,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不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倡导健康向上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趣;帮助教育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增强抵御外界诱惑的免疫力,并学会通过正当途径释放心理能量。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贪污腐化等现象,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很大冲击。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惩治腐败,努力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彻底清理文化市场,逐步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等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设施。加强社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监督管理。

2、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

社会各界应以防范新型为重点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我国禁毒人民战争”,遏制了问题的蔓延发展。防止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建立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宣传图片、政策法制教育等形式为表现的社会预防教育体制。

3、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做好对青少年吸毒者的戒毒和帮教工作。

全国各级公安以及有关禁毒部门应协调组织,严格执法,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可以成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支持有关行业协会的工作,加强了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2]

对于青少年吸毒者,应建立专门的戒毒所。针对青少年的特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他们更多一些关爱,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具体而言,在青少年吸毒所的民警对于青少年吸毒者,一方面进行现有的戒毒治疗,另一方面应对其进行教育,给他们讲解的危害知识,使他们主动的戒毒。

四、青少年吸毒防治出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发展问题关乎着社会的进步。因此,对于青少年吸毒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青少年自己应自觉拒绝;家庭教育需要对青少年加强知识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防治教育课;社会应不断的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篇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富国富民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之一,人们对财富也很关注。教育青少年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理智地支配财富,培育良好的财富品质,从而树立健康的财富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青少年财富观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反思,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并加强教育工作。

一、青少年财富观存在的问题

(一)在财富获取方面

一些青少年贪欲太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目睹多彩的外部世界,又看到其他同学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自己得不到满足,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要”的习惯,并且是无节制地“要”、蛮横地“要”,通过向父母长辈“要”来满足欲望和虚荣。更有少数青少年由于通过正常途径“要”不到他们满意的结果而误入歧途,进行偷盗甚至抢劫。

(二)在财富支配方面

一些青少年消费无节制,这主要表现为浪费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可以说是“乱用”。时下,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青少年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羡慕“一掷千金”的生活,在消费方面超越甚至是大大超越自身和家庭的正常消费水平。“太爱乱花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非典型性”特征。

(三)在财富意识方面

很多青少年,尤其是一些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财富意识,更不用说相应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他们不知道“财富”“金钱”意味着什么,没有“多”与“少”的概念,除了“要”就是“用”。调查显示,相比日本、美国、韩国等国的学生,中国学生对金钱的意识是最低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只关心学习。对金钱:中国孩子“最没感觉”。

(四)在财富价值观方面

部分青少年片面夸大财富在人生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有钱就“理直气壮”,无钱就“英雄气短”,“金钱第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一些青少年。他们把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把今后“赚大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未能认识到财富的真正意义。拜金主义在青少年中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二、青少年财富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现买的强烈冲击

许多人将“发财致富”作为“第一要务”,笃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健康的财富观,从而催生了拼命追逐金钱、比阔斗富、坑蒙拐骗、欺诈失信等丑恶财富行为。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极坏的财富思想和言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人们在迷惑、矛盾甚至是痛苦的选择中,价值观发生动摇或跨塌。学校处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不健康的财富行为,对学生的财富观形成强烈冲击。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财富观教育。一些家长不重视财富观教育,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谈论钱,以防止孩子染上“铜臭”;一些家长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和进行了财富观教育,但教育方法不科学,往往将孩子应该做的事和应尽之责任以物质(或金钱)交换或奖励的方式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只认钱而缺乏责任感,以为金钱可以交换一切;一些家长没有采取行动,只“说”而不让孩子“做”,不愿意青少年在读书期间参与财富实践活动,从而使得青少年理财能力差,财富意识淡薄,不按财富规律办事。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未能很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健康财富观教育。学校教育仍然重书本知识,教育没有面对生动的同时也是五花八门的财富思想和行为,没有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问题、教育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加强财富观教育。

三、厘清青少年财富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财富意识培育

财富先是以金钱的形式体现出来。青少年财富意识的发展,大致有四个层次:8~11岁少年具有简单的金钱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12~14岁少年具有了较为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买卖行为不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15~17岁少年具有了全面的财富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财富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还认识到财富的社会功能;18岁以上的青少年具有了创新的财富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财富进行财富增值的自觉意识。财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形成对财富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是财富观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二)财富价值观教育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财富的本质。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财富的创造与增加是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父母和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所以青少年必须珍惜财富。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认识到:拥有必要的财富是个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石。但财富不是人们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人在某些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手段与途径。学校要使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在创造中获得财富,在获取财富中向社会与他人奉献,而不是为金钱所奴役。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潇洒的人生,才是充实而高尚的人生。

(三)财富品质培养

财富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财富思想在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青少年在一贯的财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财富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以下财富品质尤为必要。一是诚信。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培育青少年财富品质首先必须使他们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二是自立。要求青少年在财富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自立意识,教育青少年抵制金钱的不良诱惑,不能为财富左右,不能为了金钱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青少年要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存发展的意识,要有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精神,不能始终依赖父母,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三是勤奋。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四是节俭。要教育青少年懂得,提倡消费不等于奢侈,而是对消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做到量入为出、用之有度。

(四)财商的提高

教育不应该忽略财商,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各方面的成功。在财商教育中,重要的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也即是培养青少年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的能力。社会上很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中出现的“月光族”“啃老族”现象,无不显示着理财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不断丰裕的情况下,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这是青少年经济社会化的必然之路,这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实所需,更是青少年的未来所需;不仅是青少年本人所需,更是青少年未来家庭所需。

四、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一)要抓住关键环节

学校与家庭都应主动将财富观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中,纳入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之中,不能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盲点。在正确把握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现有机结合,系统的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互促进,就能各施其能,各用其功。在这之中,必须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例如,教育青少年合理地对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其他用品的需求,克服贪欲。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零花钱制度给家长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机会来教导孩子们有关金钱及其功能的知识。”“零花钱无所谓好坏,而给零花钱的办法却注入了各种价值导向。”因此,家长给青少年零花钱的同时,要进行财富价值观的引导。

(二)要勇于直面现实

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德育活动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财富现象以及日益变化的学生校园财富行为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敢于正视、敢于分析、敢于教育,既不在传统的财富思想里墨守陈规,也不在现实的经济洪流面前迷失方向。例如,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富豪排行榜”,教师应该理性分析,可结合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慈善捐赠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教育学生评判他人的标准除了金钱外,还有品行、性格、特长等,从而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面对不时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学校要适时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对校园贫富差异,学生会感受到财富的多寡不均,产生心理不平衡。针对这种现象,对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远离“金钱的优越感”,防止他们患上“富裕病”。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教导他们坦然地对待财富差距,同时用多元标准去评价别人。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它是磨炼学生心性、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三)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篇11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笔者在自己的一系列著述中(参阅孙抱弘:“社会环境·接受图式·养成途径——青少年素质养成机制的跨学科思考”,载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 2002年第2期;“人的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载《学术季刊》1999年第4期;“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底蕴”,载《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5期;“思维与理性——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追求”,载《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7期;《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7月版),都坚持认为无论在青少年工作、教育还是研究方面,都应以青少年自身成长的特点为依据。其实,一般来说,青少年成长的特点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的特点,这就是要以人为本,从人性、国民性的生成、发展以及与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去具体把握、去实际体察。这里,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性假设”。在此,笔者十分赞同湖南社科院的黄海先生对青少年研究“中层理论”的呼唤(黄海:“田野、叙事和结构:青少年研究的人类学路径”,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试图将“人性假设”作为解释性青少年研究的“中层理论”之一提出来,并结合当今荣辱知行教育问题略作展开与阐析,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笔者提出的“人性假设”包括:人的属性、人的理性行动的分类或层次性、人的理性行动形成的不同过程与类型,以及日常生活里人与社会互动的多种状态等一系列理论的分析与阐释。“人性假设”作为进行解释性研究的中层理论,对于研究对象的解读,对于相应工作、教育的政策制定,均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为此,笔者在本文中以“人性假设”的理论框架为依据,以荣辱知行教育问题为例,对这一教育的人性基础与实践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力图提出能贴近实际、获取实效的对策和建议。

1.人的属性

人的属性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性、生物性、动物性与人的特性——最主要的是理性。我们往往将前三层次统称为“物性”,而第四层次则往往以“理性”代表之(王海明:“人性是什么”,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年第5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人的“物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凡人总有“物性”,这种“物性”总是带有天生的扩张性、自利性。生物进化论的研究认为,没有这种“物性”的物种很可能就会灭绝。对于人的属性中的这种“物性”我们必须承认而不能否认,对于这种“物性”我们只能适当控制而不可能消灭。所以,可以说:文化传承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反人性的,时尚恶习中的“存人欲灭天理”也是反人性的,只不过是一种极端认识与行为的两个侧面。

人的“理性”,是由文化、文明作为载体而传承。人的理性才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的特有属性,也是人能够调控“物性”,弃恶从善、公私兼顾乃至先人后己的依凭。当然人的教化有优劣,人的理性也有高低,于是对“物性”的调控也有强弱。不过,人类的历史一再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物性”总是不可能完全被理性所自觉控制。图1中处于物性与理性之间的“生存理性”正是这种物性与理性犬牙交错状态的最恰切描述与定位。

2.理性的层次性

尽管各学科可能因为分类依据的差异,在对理性的界定上也有差异,但一般都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主要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也包括生存、交往、契约等理性认知与行为,这些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运行与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价值理性主要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这两种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理性的内核主要是求真,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往往是求真而趋善美,求善美以求真为基础。工具理性是基础,价值理性是导向,片面的工具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的导向,只求真不趋善尚美,那就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已经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证实。

3.人之属性的传承与特性

从现代生物学的视角看,生物性(物性)与文化性(理性)构成了人的属性的两翼。个人从其降生的那一刻起,就传承了这两个属性。生物性(物性)来自于母体的基因遗传,文化性(理性)来自于家庭、社会(包括学校)的传承。生物学家指出“自私的基因”是生物性机体内的“程序”,这一程序为每一个体设定了行为方式。而人类独有的文化性(理性)的作用就在于控制生物的自我扩张性,发挥这种作用的最佳选择就是改装每个人的行为程序。实现这种选择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文化、文明的传承与熏陶,提升人的理性,通过由低到高的发展积累,使物性得到有效的控制。

1.人的理性行动的具体类型

人的理性行动的具体类型相当复杂,众多学科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吸纳马克斯·韦伯、伯森斯和哈贝马斯以及国内苏国勋教授的相关观点(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理论假设。

这里,笔者把人的行动理性大致分为六个层次,依次为传统性、情感性、信念性、经济技术类工具理性、交往契约类工具理性和价值类人文理性。这六类行动理性的类型与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行动的主观意念要素与行动的客观情境及责任取向。

由于经济技术类工具理性、交往契约类工具理性和价值类人文理性的主观意念涵盖了手段、目的、价值、后果四项要素,所以属于较高层次的理性;而这以下的三类行动的理性程度依次递减——信念性行动往往凭一时的激情不计行动的后果,其极端者为某些利益集团或族群利益,可以不顾一切;情感性行动更不顾及价值与后果,为家族、朋友的一私之利,可以置社会的、人类的利益于不顾;传统性行动则目的、价值、后果皆不计,只是为习俗所左右,为行动而行动,执著手段,或无所为而为,或为金钱(物的权威)、为愚忠(人的权威)而为。

当然,属于较高层次的三类理性行动必定也要在客观情境中的责任取向上,在对价值的定义的理解上分出高下:经济技术类理性往往是

纯工具性的理性,其行动的客观情境往往是非社会的,不考虑人的价值,过度追求和强调物的价值,从而使理性萎缩,以至最终否定了理性;交往契约类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其实更是一种公民理性、社会理性,其关注的是人的平等交往和互相了解,通过契约与诚信的交往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以此理性而行动自然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富有理性者,一个真正的人,但不一定也不必是一个高尚的人;价值类人文理性行动无疑最为理性,因为其“客观情境与责任取向”是面向人类,面向全球以至宇宙,立足普世伦理,关注人类终级价值的逐步实现。以上是对行动理性类型各层次的分析,落实到某个具体行动者身上,因时空、情境与心绪的变化不定,则将出现多种复杂的情况,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具体的分析。

2.人的理性形成过程的不同类型

人的理性形成的过程大体上等同于社会学所提出的人的社会化过程。不过,这里不同于传统社会化理论的是:笔者根据人类理性行动的动态形成过程,提出人的个体的两类社会化的假设。我们将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理解为主要是人类理想生活的教育,这个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的课堂里完成,这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第一类或初步的社会化进程。由于未成年人的不成熟特性,即生理发展、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局限,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理性水平主要停留在传统性、情感性与信念性的水平上。与此同时,在学校课堂之外,特别是当未成年人成年以后或进入社会以后,他们就进入了另一个与学校的理想生活大相径庭的日常生活世界,也就是跨入了第二类社会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他们更多接受的是日常生活的教育,完成的是生存现实的社会化。面对生存问题,他们较自然地生成了生存、技术和经济的工具理性,并在一定的社会习俗与规范的引导、约束下逐步生成交往理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则在探索与追求中,达到系统的价值理性的信仰与行为的层面,但有些就可能永远止步在较低层次的理性层面上。

这里要指出的:首先,第一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信念性行动与第二类社会化进程中的系统性的价值理性行动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行动,前者是被组织的、灌输的、原子式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后者则是自组织的、内生的由系统的信仰生成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这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一时的信念,后者为恒久的信仰,前者会受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后者则几乎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其次,这两类社会化,第一类是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初级阶段的社会化,第二类是以成年人为主的较高阶段的社会化。两者尽管有一定的先后之分,但在一定的时空中有部分的交叉、重叠与过渡是完全可能的。有些未成年人因其成长环境与天资禀赋而较早进入第二类社会化进程,有的成年人出于同样原因终身未能进入或完成第二类社会化进程也是可能的。人的两类社会化的假设可能有助于我们更贴近实际地解释作为个体的人在成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更科学地分析与应对国民素质提升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也将更有效地支持青少年的研究。

3.日常生活中人与社会互动的不同人性基础与利益取向

日常生活中人与社会的互动,至少呈现三种状态或境界:一是遵奉社会规范;二是追求道德品性;三是无视社会规范,更不追求道德品性,而是自我膨胀,极端自私自利。极端的自私自利是人性中物性、物欲的恶性显现,其负面性明明白白。这里要阐释的是,社会规范的遵奉与人类德性的追求,因其理性基础与利益取向的不同,而显示出明确的区分,正是这一区分,使得我们走出了传统社会中将伦理与道德混为一谈的认识陷阱,并使我们有充分的认识与实践的张力,去解读当代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去构建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去对荣辱知行等社会行为进行多维的立体的把握和设想多层次、分阶段的提升路径。这一理论假设如下:

人类为了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总是要在一定的理性指引下,实现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小到家庭与社区、大到人类和宇宙)的协调统一。这种协调统一因其前提(利益取向)不同,而分出层次性:从理想的角度出发,无疑是要统一于道德品性的追求层面,以实现人类的价值理性,营造无私助人利他的社会风尚;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与素质水平,在现阶段这种统一只能依托于人的工具理性。具体到公共伦理规范层面就是要通过自律或他律的规范遵奉——即通过自我约束——先以利他再利己,来获取个人的合法利益。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在德性追求层面还是在伦理规范遵奉层面,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其主要的区别是在于利益指向的不同:前者是纯粹的助人利他,并无利己的诉求;后者是以遵奉规范——约束自我——利他最终实现利己,这里的顺序不可颠倒,即必须从约束自我—利他出发。这种利益的不同指向充分体现了理性追求的差异,即:一为消极之工具理性;一为积极之价值理性。在现阶段这种差异应予承认和肯定,因为能够具有消极理性,就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合格的公民了。

以上“人性假设”的整合性框架能深入地、整体而动态地解释人类理的类型、要素及其层次,解释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发生机制;从而也能较为科学地揭示人的荣辱知行取向的形成原由。

荣辱的知行状态总是与人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社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也总是与人的理性的层次性与利益取向联系在一起。

日常生活里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祖国、人民)、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荣辱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大致可作以下归纳:(1)人与自我即人的自我修养:这包括辛勤劳动与艰苦奋斗;(2)人与人的关系处理:这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与团结互助;(3)人与社会(国家、人民)的关系处理:这包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4)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这包括崇尚科学、学习知识。

由于个体处在不同的理性发展阶段上,因此对于这涉及人类四大关系的八个方面,每个个体可能也可以出于人性不同的层次和利益取向,从而对这八荣八耻的遵奉与践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可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如同前述的理论假设中,伦理遵奉与道德追求的不同利益取向一样,对于这八荣八耻的遵奉践行可以也允许在不同的人性、理性基础和层次上,体现出不同的利益取向。

第一,对于自我修养的荣辱知行,如果从利己的利益取向出发,其底线就是两个“为耻”,因为从自我的角度而言,好逸恶劳,骄奢逸归根结底是使自己堕落,使自身的物性极度膨胀。而如果是利他、利社会的无私取向,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理性诉求则是自觉的。

第二,对于人际关系的荣辱知行,即使从利己的利益取向出发,也不能逾越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和违法乱纪的底线,要利己就要守法、守信、互助双赢,维护公共利益,这是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当然也是个人获取合法利益的保证。

第三,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荣辱观念与行为取向,即使从利己的角度看,只有国家富强、人民团结、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出现“国强民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局面,每个社会成员才能安居乐业;而危害祖国、背离人民则是整个人类都不齿的恶行。

第四,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利己的角度看,也应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不受大自然的惩罚,才能使每个人的子孙后代可持续的发展。

篇12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西汉始,已有人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在宋代学术成就中,金石学已占重要地位。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步入鼎盛时期。可见对出土文字资料的研究,古已有之。

若从学术史角度看,对研究最具价值的应推简帛类出土文献。李学勤曾提出走出疑古时代,重建学术史。在甲骨文、金文和简帛这几种主要的出土文献中,他认为甲骨文和金文都有自己的局限,而最重要的应该是简帛类文献。李零认为由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商代和西周社会史和学术史都很困难,没有办法和战国秦汉相比。简帛类发现中,文书是研究古代早期社会史的史料,古书是研究早期学术史的史料。它们提供的信息虽晚,但很重要,其实是史料的主体。特别是写学术史,出土的古书才是第一手资料。

本文选取清华简《系年》为例论出土文献对历史研究的价值。清华简是指2008年秋天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过碳十四测年,属于战国中晚期。清华简连同其残断的在内,一共约有两千五百枚,经过缀合排比,集成六十多篇。其中被整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是一部史书。原来没有篇题,整理者拟提为《系年》,一共分为23章,记载从西周初到战国早期的历史,对这对段时期的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批出土文献为传世文献提供了新的佐证,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纠正《史记》之误,很好地实现了“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可见在《史记》中,对“共和”的理解是二公行政。而《系年》记载“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此处的记载中,共伯名和,是指一位人物。这与《竹书纪年》的记载可互相印证。《史记・周本纪》索隐引《纪年》:“共伯和干王位”。意思都是说在厉王离开之后,共伯和执掌王权。且根据《系年》记载“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宗”完整的叙述了十四年来共伯和得到权力和失去权力的整个过程。

30年代有学者怀疑《左传》为汉代刘歆伪作。而《系年》中的很多史实与《左传》、《国语》可互相印证。如《系年》第二章与《左传》定公四年祝佗说的一段话都是讲周初封分的问题,可互相印证,做进一步研究。《系年》简文为战国时期作品。由此可知《左传》记载的大量事实符合战国时期的记载,并非汉代伪作。

此外李学勤认为《系年》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竹书纪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二者作者的年代、地域互不相同,却有不少可以对比研究的地方。如《系年》第二章中提到的“惠王”,其记载与古本《竹书纪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嫡),故称携王。”文意相近。

其次,这批简文对一些事件的叙述较为完整,可补充史实。如从对平王东迁与在这个事件中列国所起到的作用、卫国国都的迁移、楚灭息、蔡两国而强于江汉之间等,对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系年》对卫国国都的迁移情况有很完整的叙述。第四章主要记载“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翟遂居卫,卫人乃东涉河,迁于曹……戴公卒,齐桓公会诸侯以城楚丘……翟人或涉河,伐卫于楚丘,卫人自楚丘迁于帝丘。”李学勤先生认为《系年》的记载解决了对《康诰》等的疑问。由于殷商故土分为邶、、卫,康即在殷的故土内,并一定是在卫,因此叔封称为“卫叔封”。

再次,《系年》在史书的写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价值。《系年》的写作特点是,仅叙述从周代开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且在以时间为前提的情况下,分国别和事件进行具体的叙述。这可以从每一章所述内容中看出。如第一章讲述了周从武王始作帝籍到宣王始弃帝籍的事。第二章叙述周权没落的过程及各诸侯国的动向。第三章交代秦国的起始到强大。第四章讲述卫国的建立及国都的多次迁移。第五章讲述楚国在江汉间崛起的过程。可见《系年》的写作方式介于《左传》和《史记》之间,并且可能更偏离《左传》而偏向《史记》。《系年》第五章叙楚国在江汉间的崛起过程:

“蔡哀侯娶妻於陈,息侯亦娶妻於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於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於蔡,蔡哀侯率师以救息,文王败之於莘,获哀侯以归。文王为客於息,蔡侯与从,息侯以文王饮酒,蔡侯知息侯之诱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见之。”文王命见之,息侯辞,王固命见之。既见之,还。明岁,起师伐息,克之,杀息侯,取息妫以归,是生堵敖及成王。文王以北启,出方城,圾於汝,改旅於陈,焉取顿以恐陈侯。”

以上记载显示蔡国、息国、陈国与楚国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勾勒了楚国崛起的过程。《左传》对其事记载如下:

《左传》庄公十年:“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於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熬及成王焉。……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由于楚、蔡莘之战发生于庄公十年;楚文王灭息发生于庄公十四年。所以《左传》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两个片断。虽然这两个片断能够连接起来,但两个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有所缺失。《系年》的记述更完整。

从史书内容来看《左传》多应验占卜预言等记载。《史记》对一些国家起源的记载中存在史实与神话传说混杂的现象。两书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而《系年》对列国史实的记载从平王东迁,列国登上政治舞台开始。若有追述其始也仅从周初开始。如对秦国起源从三之乱写起,对卫国起始从周初封分开始。整个写作风格客观而理性,除第一章提到“商王不恭上帝”外均为客观的史实叙述。

新发现总会带来新问题。《系年》的研究提出了更多问题,有待学者研究。如以往认为“三监”是指管叔、蔡叔和纣子武庚。而清《系年》第三章记载:“杀三监而立子耿”,根据学者的研究子耿即纣子武庚禄父。整理者认为简文中的,“杀三监”是指杀三监的周人吏卒。但是对“三监”究竟指什么并没有很确切的材料确证。有待以后新见。

综上,以清华简《系年》为代表的简帛类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佐证了正史,又对正史和今人研究成果提出挑战,引领对出土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李学勤.《李学勤:解读清华简 从《系年》看《纪年》》[J].《光明日报》2012年02月27日15版.

[3]李学勤.《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迷》[J].《文史知识》2012年第3期.

[4]王国维.《古史新证》[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第3版(2009年10月1日).

注解

①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李学勤:《李学勤:解读清华简 从《系年》看《纪年》》,《光明日报》2012年02月27日15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