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展望范文

时间:2023-05-17 10:1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发展展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发展展望

篇1

中图分类号:F259.2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物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西安地理位置优越,硬件设施初具模型,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观念和管理水平。西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没有在民众的心中占据多少位置。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市场下的客户要求。因此,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管理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西安第三方物流问题分析

西安第三方物流问题主要是:脱离现实的物流观念和管理水平的低下。具体表现如下:

1.1脱离现实的物流观念

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物品采购都习惯于实物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限制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问题,虽说现在网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不得不说百分之八十的消费人群还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一个行业如果只是服务于少部分人群那么它的发展前景无疑是被束缚着。并且物流并不单指快递一个业务,第三方物流所包含的更多。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并没有利用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因为需求量较少,所以导致物流的发展动力减少。此外,西安作为一个传统都市,第三方物流进入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大型综合性企业的兴起,都是以小聚居的方式占据市场。简而言之,处于西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没有在民众的心中占据多少位置。

1.2管理水平的低下

由于第三方物流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大多数企业都是由原来的仓储物流改造过来的,他们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因为科技及市场的不断发展,他们又不得不从事新的物流项目。而此时问题便显现出来了,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市场下的客户要求。在得不偿失之下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开展新市场和保守旧产业选择的两难之下。为了取得长足的进步,只有创建新的管理模式以及构建适应新市场下完善的管理模式。现阶段西安的第三方物流可以说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旧的大型物流企业有心改变却因难以割舍老的利益,新产业又是个无底洞而搞得无从下手。而新兴的企业却因资金不足经验欠缺不知所措,尽是迷茫。

2西安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西安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不只是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的优势不言而喻,怎样把这种地理,文化,经济优势变成实打实的物流产能优势是关键所在。改变传统观念,观念的更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利用好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做好仓储加工,大多数企业更愿意将产品的配送和仓储业务外包出去。信息化在物流发展中的良好应用也尤为重要。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2.1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新的物流理念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消费人群。适应新的消费方式,改变旧的消费观念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一大助力。二是物流企业。老的企业大刀阔斧的改变现状加大对新业务的资金投入,借鉴并学习新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创造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改变守旧模式。新兴企业不留余力的投入到第三方物流的建设之中。充分利用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正确的利用资金投入,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一个运行良好效益优秀的企业必定制度完善,管理统一。为了顺应社会的潮流,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必不可少。里面一定要包括资产置换、兼并联合、重组再生等方面。在经营理念方面也要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国有民营、民有民营并存,可承包可租赁。其主要目的还是找出一条适应西安适应我国的特色第三方物流发展方向。

2.2重视人才培养,科技致胜

物流是一项集科技、技术、人才、信息为一体的工作。企业要想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而西安却是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每年毕业于西安各大高校的优秀人才数不胜数。人才是企业进步的核心,而技术由人带来。如此大的人才基数正满足了物流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度。在各个行业中,各项竞争因素中人才的竞争才是最重要的,具备人才就具备了在未来的一席之地。尤其像第三方物流这种新型行业,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人才的积累与培养正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2.3地理优势

西安位于我国中心,未来物流的发展必定处于我国整个物流的衔接位置。不单只是做自己的物流,更多的是做我国这个整体物流的重要部分。首先应当学习国外的物流模式,建设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转整条道路上的外贸物资。不单只是接与送还要做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丝绸之路延生到我国东部,南部以及北部。到时候顾客需要国外产品时不需要从国外采购再配送而是直接从西安配送。各大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将产品放到西安的配送中心,只要顾客购买都是从我国最中心的西安发货。这样既减轻了各生产企业的库存压力,又减少了终端用户的成本。因为这部分风险都由物流中心承担,而物流企业就可以在这中间收取服务于保管费用。

2.4仓储加工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腾出流动资金投入到核心产业中,大多数企业更愿意将产品的配送和仓储业务外包出去。而这部分便是物流企业的利润源所在。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产品包装一般是单个包装,这导致在运输中很是费力。而合理包装适于运输又会导致费用升高。为了保证运输又费用合理。物流企业可以将大包装变小,小包装合包处理。从而从中赚取包装的加工费用。对于一些特殊产品,为了保证产品的价值。运用特殊的包装方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电子设备,可以在原外包装的外面在加一层薄塑料纸,这样既防潮防雨。又不会致使运输中里面的电子元器件过热而损坏。然后将较小的东西合包不至于占地方。总而言之将原有产品进行必要且合理的包装是一个很大的利益点。

2.5物流信息化

对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货物所处位置极为重要。而物流公司随时了解了货物状态可以随时对紧急状况进行处理。物流公司不但要对所有车辆进行GPS定位还要对车内货物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尤其像电子产品或者生鲜产品。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一定的价值,在物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信息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我们好好的利用它,让它更好的为物流业服务。

3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西安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加快西安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不能单单只靠物流企业。政府的财政投入、政策支持、法律完善、民众的观念改变缺一不可。并在此基础上物流企业投入人才,资金,完善管理模式,将西安的第三方物流推向更远处。从而实现物流业的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宁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监管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1)

[2]王维.物联网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仓储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潘小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中南大学.(2013)

[4]潘小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中南大学.(2013)

篇2

实现集群网络效应的具体途径则需要通过集群结构的互动与群内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来获得。

1.集群结构

集群各成员企业实质上组成了一个分工网络,分工网络的不同结构模式决定了集群整体竞争优势(Collectiveefficiency)的差异。集群结构描述了集群中资源的占有、分布状况,反映了资源整合中的协同效应。集群结构与群内各企业行为的交互作用决定着绩效,即集群整体及各成员企业各自的竞争优势。其中,中卫型集群和市场型集群是两种最基本的集群结构。中卫型集群结构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企业(focalfirm),与众多小企业形成垂直分工的企业网络;市场型集群结构则是集群内规模相当的成员企业间形成水平、垂直分工的混合企业网络。

1.1集群结构模式特征

中卫型企业群内企业相互依赖性强,集群结构度(Structuredness)高,同质性(Homogeneity)低,大企业将内部分权的过程纳入到集群中,企业之间形成垂直分工合作的关系。例如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依赖中小型供应商的广泛网络。而市场型企业间相互依赖性较弱,集群结构度相对较低,而同质性则高。这种结构的典型例子包括美国的硅谷(SiliconValley)。由给出的集群定义可以知道,一般而论,集群结构的模式类型主要由群内企业所从事的产业特性决定。资本密集的产业,如汽车、飞机等产业多为中卫型结构;而劳动密集的产业,如服装、制鞋等,则多是市场型的。

1.2集群规模

集群规模是决定集群结构互动的基础,它描述了集群控制利用资源的总量状况,反映了集群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的广度。具体可以从集群成员的数量、市场占有及生产规模来测度。

成员的数量。成员数量决定了专业化市场的容量,原因在于:第一,成员数量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规模经济上起着激励作用,规模不经济将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激励;第二,大量的成员企业也有力地缩短了区域品牌形成的时间。

市场占有和生产规模。在市场型集群结构中,各成员企业通过专业化提高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员企业间在日益加剧的竞争的同时,也通过紧密的合作实现集群整体对群外市场占有程度的提高。

2.集群成员企业的竞合机制

集群重塑了竞争形态,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了更大的群体之间。群内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存在合作,这种新型竞合关系则必须在成员企业所形成的竞合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新型竞合机制形成的核心是不同类型集群内成员企业发挥的不同角色作用;成员企业长期形成的交易关系则成为产生这一机制的环境变量;而集群内第三方关系的存在是此种机制的联接(linkage)。

2.1集群核心企业的角色作用

在集群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作为中小企业的成员企业的成长路径分析,得出集群内核心企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类型的集群中,核心企业所发挥的这种作用是有差异的。

(1)中卫型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作用支持作用。核心企业为作为其零部件供应商或分包商的企业提供了进入支持(supportersofstartups)。核心企业通过建立中卫型集群的网络关系(networkrelationships),帮助企业改善其新进入(newness)的学习进程(learningprocess),并降低了中小企业由于新进入影响所致的损失。

促进发展作用。核心企业通过建立培训体系、人力资源交换等多种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tools)向企业转移知识资源(knowledgeresources)、技术能力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也通过开展学习竞赛(learningraces)提高对企业的控制与要求。

提供模仿的原型(archetypes)。核心企业在关注自己的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外包为企业提供了经由模仿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途径。

(2)市场型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又称为领先企业leadingfirms)作用虽然群内企业只有不断使最终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得以生存下来,力图独立生产成品和销售产品,但领先企业可以为集群网络效应的实现发挥决定性作用:

寻找市场的先行者。领先企业对新市场的开发将带动群内众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促进了集群整体的成长。

作为孵化器(incubators)。领先企业通过激励创新,一方面,可能为未来的企业家提供技术、管理能力的储备,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帮助他们创办自己的企业。另外,领先企业的创新过程使其有强烈冲动在该集群地区转移推广相关的技术能力,这一过程刺激了新企业的建立。

2.2集群外部环境

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性及彼此交易关系的长期性带来了企业之间行为的长期性,使成员企业对彼此未来行为的预期确定性增强,信誉在集群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合作机制的产生也是基于合作中获得的远期效益,对未来的展望会使两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压制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在博弈论中,这种效应被称为“未来的阴影”)。

2.3第三方关系的存在

群内企业双方的合作可能受到第三方的影响。如果双方同时和第三方合作,那他们之间的合作就可能加强,第三方在这里充当了调解人的角色。双方同时与第三方竞争时,面对共同的竞争者也容易激发更紧密的合作。另外,集群中诸如家族关系、地缘关系、人际网络等带来的第三方关系的存在成为集群强化这种合作机制的联接因素。

3.集群成员企业实现竞合行为方式的途径

既然集群内企业的内部竞争是在集群间竞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企业对于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的压力使得群内企业处于不断的竞合博弈中,形成了新型的竞合关系,而成员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就成为实现集群竞争优势的行为方式。?

在中卫型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是产业链上的垂直一体化关系,主要是提供中间产品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企业)与利用这些中间产品制造最终产品的组装企业(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此类集群中,核心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与核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集群内部的合作趋向于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内部的摩擦则将钝化总体的竞争优势。其中,核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零和”博弈,短期虽然可能带来核心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但长期也使产业链的协作变得不稳定,带来产品质量的降低、生产周期的延长等损坏集群竞争力的恶果,最终导致核心企业利益受损。

日本汽车产业的“面对面竞争”(即由少数参加者参加,在某种程度共享有关相互行为信息情况下的竞争。伊藤、松井(1989)将其称为“面对面竞争”)的特征很好的说明了此类企业间的竞合形式:

组装企业一般让其他2-3家零部件企业形成“面对面竞争”,其特征包括:

(1)具有名次竞争的性质。参加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到相互的行为,而且利益取决于竞争对手的行动;

(2)管理下的竞争。组装企业通过将自己的评价标准告之所有参加竞争者的方式来管理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

篇3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睬,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应当重视这一工作。中小企业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中小企业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需要再提高。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企业领导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

2.软件开发商所提供软件的功能和适用性有局限。由于软件开发商所依托的信息来源有局限性,造成商品化软件在开发过程对各种业务流程的理解和企业实际有差异。特别是在财务软件所覆盖市场非常大的情况下,众多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在核算与管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对电算化水平的要求也不一致。

3.会计电算化软件依然为偏重核算型。目前,尽管会计电算化软件突出向管理型转变,但大量的商品化软件只提供解决总账、报表、固定资产、材料采购、现金银行管理功能、合并报表等核算模块,并不能很好解决成本、投资、预算、分析、控制等会计管理功能。作为企业经营者关心是是通过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单纯核算模式必然会导致软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4.会计电算化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尚有差距。现阶段的电算化发展只是局限在孤立的会计系统的应用上,其会计信息的积累过程与其他业务部分统计信息是密切相关、截然不可分的,不仅对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实效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5.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个称职的财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计划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必须尽快树立起现代管理观念,坚持管理方法、手段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导致了财会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会计电算化。

(一)树立竞争观念,增强电算化意识,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

对中小企业来说,领导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重视会计电算化。即使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也应适应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兴起的新形势,结合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方法,对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更新。对软件供应商来说,所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并遵循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条例,不能为追求软件销售数量或一味满足用户提出的某些要求,置制度、规范于不顾。

(二)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大力提高会计软件质量

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开发企业众多而产生的品种多样化,国家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质量监控,造成国产软件数据格式和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大力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三)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还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中小企业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作为企业财会部门的人员必须参加电算化培训,以便能够适应电算化下的业务处理工作。

三、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需要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会计技术

在中小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主要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小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财力,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

(二)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中小企业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四、中小企业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2.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4.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五、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展望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方式处理经济业务,已成为不可逆的潮流。首先,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会计电算化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再次,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会计电算化制度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企业、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2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2.1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特点

权属档案是专业性材料。房地产权属管理工作特别是权属登记工作,这个工作是非常繁琐,涉及的范围是很广,同时也是有政府政策干涉,有很强的政策性。这个档案的各种材料也是很广泛,文件里面的名词和专业的术语也很多,可以说专业性很强,很多都是用表格式和一些规范的格式来表达出来的。

2.2具有动态性特点

动态性是整个房地产档案最显著的特点。很多房地产的权力和房地产环境情况特点一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比如房子的买卖,房子的交换和房屋的损坏倒塌,等等活跃的房地产权属发生的任何变化,都是影响整个房地产的所有权归属。财产在不断的变化,也在不断的转移,房地产档案管理动态性是要加强现代化管理。

2.3.市场价值性

房地产属于有价值的不动资产。因此,房地产的价值性拥有很强的市场追求。这也是房地产档案与其他的档案不同一个特点。价值量大,才能推动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大的市场需求条件下才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

2.4 综合性、全面性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具有综合性。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档案与专门的房管机构不同,不仅有房地产权属登记档案,更多的是专业的项目档案、合同档案,以及企业内部行政、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涉及内容庞杂,领域宽泛,种类繁多。这就要求在档案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以防出现规范没有涉及到的空白区。

2.5 法律法规性特点

任何的档案文件都是需要要法律效率的,法律性是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人民法院确认房屋产权、处理房地产纠纷的重要依据。房地产档案拥有法律效力才能保证房产拥有者的权利。

3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展望

3.1 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都是电子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子信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房地产的档案现代化管理也是如此的。房地产档案管理要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把电子管理工程建设起来,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各种档案考核,档案管理之中去。同时,也要建立一套非常严格,紧密的系统来规范档案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之中的各种操作程序也是要实行电子信息化。

3.2 简便化、效率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房地产档案管理将会朝着越来越简便化发展。发地产的档案管理一般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房地产档案的管理,未来这一工作将变得更加简单。房地产的档案管理也会在政府人员的要求和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会减少手续,都会降低要求。房地产的档案办理程序也将减少,这样大大加速了房地产企业办事效率。也同时,推动了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促进整个行业经济快速发展。

3.3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透明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档案管理也变得更加透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对经济财富追求的手段,这样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弊端。未来房地产档案管理一律通过网上交易,网络管理,让人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可以看到房地产信息的交易,房地产的档案管理。这样也增加房地产行业的档案透明度。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是将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4 为适应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发展趋势的工作措施

4.1 加强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

房地产的现代化发展是需要人才支撑的,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是提高产业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手写记录慢慢地在向着现代化管理转变。现代化管理需要现代化管理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培训。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培育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策略是必需的。

4.2 加快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

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都是用一些纸质文件和手写程序。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今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了。传统的手写纸质文件都将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这样的办事方式效率很慢,程序很复杂,同时也是非常不环保的。每天可能都要消费大量的纸,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政府也是不支持,环保人士也是不支持。推行现代化管理就必需要实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化档案管理也是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

4.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有一个重要循环,那就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它代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将这一循环应用到档案的规范管理之中,才可以保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循环发展离不开对管理的评估和检查,离不开对检查反馈结果的修正和改善。这就要求档案部门要定期听取业务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改正,进而有效推动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4 合作管理提高竞争力

现代化的管理也是需要合作才能实行的。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需要寻求多个企业的合作,行业的合作也将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之中,可以互相学习,吸收各自的发展经验和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房地产的档案管理在合作和交流之中不断地进步。

4.5规范企业档案管理有效责任机制

篇5

由于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计算机由最初阶段的军事科研应用领域逐渐发展到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这显示出计算机产业有着相当巨大的规模,并且对整个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有着带动作用,并且因此导致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计算机这属于信息社会当中必须的工具,这也是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当中的硬件就是各种计算器械和设备,而软件就是在计算机系统当的相关文件和程序。

1.软件开发的过程

软件开发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软件危机”,软件产品开发周期长,错误多,难以维护和适应修改。当时的荷兰物理学家E.W.Di-jkstra提出“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最早理论: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2)软件的编制每次都是从零开始,这是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本原因。整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到七十年代才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第二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3)在1998年日本京都召开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一致认为软件开发技术离不开构件和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现简称“架构”,由此出现了第三大技术理论体系: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4)后来随着分布式的出现,出现了第四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服务的架构。

2.2013 年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

软件开发技术是时下最主流的高端技术,研究软件开发有哪些进步的最佳方式就是从软件开发的开发方法入手,软件开发方法的变化历程见证了软件开发与过去相比的所有进步。

2012年是国内云计算实现落地的一年,特别是微软和上海政府的成功合作,给国内实现云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落地了,我们如何使用这片“云”?拿什么使用?答案是云应用。谈到云应用,当然离不开云开发。可以说,云计算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国内超过百万的开发者当中,特别是移动开发,盈利的不到2成,绝大部分开发者都面临资金、技术和用户的多重短板;横跨多平台的复杂开发和测试环境,让开发者团队在不同的平台甚至不同的编程语言损耗开发精力。而云开发恰恰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移动开发。毫无疑问,移动开发是开发领域的一个子集,包含在开发之中。但先如今,仿佛其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桌面开发。

第三个关键词:BYOD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现在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目前,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允许员工自带智能设备使用企业内部应用。企业的目标是在满足员工自身对于新科技和个性化追求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和投入。

BYOD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但同时,企业也更加需要软件的支持。作为员工,我们需要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更有效率的办公,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管理这些软件。

3.软件开发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为了做到有效替代人力劳动,则开发出计算机来进行工作,而其中的思想渊源则是所具有的通过机器来做到操作的目的。而当整个计算机械的水平达到已成程度和水平,那么才能在现实当中出现软件,在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运算过程当中,人类则是依据自己脑海当中的想法来让机器进行工作,而这就必须做到人和机器两者之间对话的实现,要不就是对于人的思想机器能够做到有效而准确的接收并且对于那些运算去执行。而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著名的法国纺织机械师为对笨拙并且繁琐的编织机进行改变,则使用带孔纸带来进行有效控制,而到了八十年代另外的机械师杰卡德对于布乔的设计做出有效的改变,而在十九世纪初设计出自动提花编织机,这一机器则开启了机器自动化的序幕,并目在穿孔卡片当中做到使用软件程序做到对硬件运算的有效控制。而在之后的时间从演化速度来看,发展硬件比软件显得更为迅速。

这其中的原因为在早期的计算机当中,并没有严格划分硬件和软件。并且长期以来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仅仅是对于大规模简单运算的完成,斌不会做到简单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从实际上来看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也就是计算机技术。

而在二十世纪伊始,所存在的软件也就是延伸硬件其中的某种功能,在这段时期内保护软件则是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保护上进行体现,要想在某项计算机技术当中得到保护或者得到专利的申请,则必须实现出现某种功能。这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都维持着发展硬件比软件更快的速度。

软件开发行业的前景,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成长:全球软件市场以每年 13%的平均速度增长,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2)高智力投入:所需固定资产少,生成成本少,纯脑力活动为主;(3)服务性强:软件产品售后服务工作量大,而且软件开发商在做系统集成时必须对用户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用户的密切配合,因此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点;(4)高附加值:软件的相对附加值高,大约是CPU的2倍、存储芯片的3倍、硬盘的5倍;(5)全球性强:尤其因特网的出现,给软件开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软件产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到全球,同时,软件开发又是一个受名族文化、风俗、习惯影响较小的产业。

综上所述,由于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扩大,因此软件开发行业将会继续研发和发展,在开发方法上更进一步,研发出更省时省力,让开发人员方便的软件开发方法,从而方便用户,提高软件开发的水平和知名度。 [科]

【参考文献】

[1]周博文,杜山泽.《社会管理创新:从伦理观念、管理理念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载于《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篇6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研项目:“MOOC环境下课程设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acjyyb2014124)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3日

前言

“物联网”一词,美国于1999年提出,当时称为传感网。其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自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美国的“智慧地球”和日本的“I-Japan战略2015”以及中国政府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到许多国家都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到宏观经济,小到企业及个人,物联网可谓是无处不在。然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规划,企业财务管理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化

(一)感知的全面性使财务管理体系趋于完善。物联网感知的全面性,体现在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上。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为“物体”,而物体又是无处不在的,其所发生的行为更是千变万化,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任务变得繁重而艰巨。一次简单的交易,其背后的资金流动状况、客户的反映情况、运输费用、手续费用等等,都隐含着大量信息。再如要对资产进行定价,则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利率、期间利润等,其在物联网时代下的复杂化使得这些信息难以准确取得。信息的获取程度,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许多行业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企业如果与供应商、银行、运输等部门大力合作,可以打破行业、区域、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顾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财务管理体系也将趋于完善。

(二)传递的可靠性使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和完备。物联网传递的可靠性,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的营运从采购这一环节开始已经被刻上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然后在产品、产成品入库、销售等其他环节中,也会被嵌套上感应器以便实时与电子标签进行“互动”,因此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也将被导入到数据仓库中。这一系列的数据读取和操作在物联网的环境下都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其中只有大量物品的自动“交流”,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更容易且方便地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而且极大地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当物流周转于各个环节时,物品电子标签数据的存储量变大,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这也保证了数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信息系统采用的是“实时处理”,即数据会在所有交易发生时就立即被收集和更新,在时间上不会存在滞后性,因而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就具备了及时性,同时也为这些数据的分析增值。

(三)处理的智能化使财务管理更加高效。物联网处理的智能化特点,即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随着物智能化的发展和物与网络的链接,不仅人的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物的行为也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数据等结构化数据,还有声音、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由于企业财务大数据处理条件的困难,这些大数据的处理必须应用智能云计算的模式。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上百种解释。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企业采用这种云计算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数据信息和资料的管理效率。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路径分析及展望

物联网技术和其他基本应用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一样,都具有普通适用性。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革,如今它已经在物流、安保、交通、智能家居、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性、普适性以及其与财务数据信息和管理体系等许多要求相契合,它必然会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动力,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一)物联网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路径

1、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几种主流观点。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实务中多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然而,当很多企业越来越难以独自承担高成本时,物联网所带来的高收益,使得企业与物联网各方合作成为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兼顾各方利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2、财务管理人员精英化。物联网的使用,必然颠覆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应该对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了解和适应物联网的运作模式,熟练应用物联网进行存货盘存、成本控制、对账报账等财务活动。物联网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企业在这时可以适度裁员,保留企业的精英部分,节省薪金支出。企业员工的减少也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从而进一步降低沟通成本。

3、财务管理数据集成化。集成是实现成本数据、财务数据从业务源头的自动采集,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和数出一门。企业应该如何集成数据?这需要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数据来源于各方面,比以往庞大很多。财务人员必须学会运用物联网模式集成数据,才能化繁为简,提高工作效率。

4、财务管理体系安全化。物联网的应用需在产品中植入智能电子标签,它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方便的进行管理。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其他企业和个人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感知和收集,比如某产品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应该在物联网安全使用方面下大工夫,形成一套健全的安全体系。为了使企业机密信息不流向共享平台,不被商业竞争对手获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成局域网或专业网。企业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物联网维护人员,建立一些紧急的处理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与稳定。

(二)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前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记账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记录账目信息向电算化的会计流程转变,下一步将是计算机化向全面信息化的转变。而物联网在各个领域中的相继成功实现也必然会带给企业财务方面更大范围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任何组织、任何单位都需要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赢得财务优势,比如开发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引进或培养兼具会计和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成功地赢在信息化时展的前沿。

物联网的产生是对信息化的量化和标准化,能够实现每一个物体行为信息的准确化。相信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能够将这些物联网的特点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王洪伟.物联网视域下会计信息化发展展望[J].统计与管理,2014.4.

[3]李梦云.物联网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展望[J].现代企业,2013.4.

篇7

目前,国内外就网上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上支付系统安全性、信用问题以及法律问题。如:对于安全性的网上支付结构框架、 对网上支付系统的安全协议的研究、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以及对网站信任的研究、网上支付系统风险的定量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而本文主要就国内网上支付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即首先分析国内网上支付行业构成、网上支付企业分类、网上支付产业特征以及网上支付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然后提出使用情景规划模型,希望可以对网上支付企业提出战略建议并就未来提出关键问题。

本文提出使用的情景规划模型主要是在大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入适当定量分析,从而来对国内网上支付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一、国内网上支付产业分析

1、网上支付行业的构成

网上支付的原动力是顾客要购买网上商户的产品或服务,这个时候顾客为此向网上商户支付货款,需要利用银行的系统实现银行划款。但就目前国内的环境或体系而言,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主动的满足和推动顾客和商户对网上支付的所有需求,因此网上支付企业的出现成为必然。同时网上支付产业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调控。所以,网上支付行业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顾客、商户、银行、网上支付企业和政府。

2、网上支付企业的分类

目前国内网上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三类:(1)银行网上支付,金融背景与业务熟悉是这类支付平台的最大优势,比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2)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其中又分为寡头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以银联电子支付为代表)和非寡头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如IPS环讯、快钱、网银在线);(3)依托大型B2C、C2C网站的非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比如支付宝、财付通和安付通。三种不同类型的网上支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目标客户和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都不尽相同,三者之间往往也表现出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3、网上支付市场现阶段的特征

(1)网上支付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目前国内提供网上支付的企业有40余家,并且提供的产品(服务)差异性极小,买方可以充分自由方便地选择。(2)国内网上支付发展不平衡。在目前中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C2C网上支付已经趋于成熟,B2C网上支付正处于市场开拓阶段,而B2B网上支付的条件和环境尚未成熟,中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发展不均衡,未来中国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其他特征。主要表现在网上支付企业趋向行业细分化和银行与支付企业的竞争日益凸显。

4、网上支付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网上支付企业主要面临网络安全、市场竞争、投入成本、盈利压力、服务与创新不足以及法律和政策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另外,网上支付企业如何能清晰地洞察目前市场环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又采取何种竞争合作策略、同时在面对顾客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时,如何改变经营策略都是困扰网上支付企业的问题。

二、情景规划模型介绍

1、情景规划概念

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开发的一种战略设计和战略对话的工具,它以相关人员为主体,运用想象力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挖掘、归类,从而提高组织感知其经营环境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的含义、改变心智模式以及据此采取行动的能力。由于情景规划在理念与方法上与行动学习的一致性,它既可以看成是行动学习的一种形式,又可作为其他行动学习项目,尤其是战略性行动学习的破冰项目。

2、情景规划MACTOR工具

MACTOR是法国教授M.Godet等创造的一种定性定量结合的角色战略分析方法,MACTOR是进行情景规划建模时常用的一种方法。MACTOR方法的模型框图见图1。

三、情景规划模型应用于网上支付企业研究

考虑本文主要是提出将情景规划模型应用于网上支付企业的研究,因此不具体进行定量分析,下面主要确定影响网上支付产业的关键角色以及关键角色之间争夺的主要目标,然后简单介绍通过Mactor方法来如何对网上支付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1、确定关键角色

通过国内网上支付产业分析可以得知,影响网上支付行业的关键角色包括如下7个 :A1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A2寡头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A3寡头非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A4顾客、A5银行、A6商户、A7国家法规。

2、确定战略争夺领域和各种目标

确定了影响国内网上支付产业的关键角色以后,同时需要确定各个角色之间的战略冲突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战略领域的目标上。而对于每个目标,各个角色可能是同意、反对或者中立。具体参见表1。

3、Mactor方法对网上支付企业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使用Mactor方法,通过建立目标角色矩阵(简单定位)及其意见集中和分散矩阵、目标角色评价矩阵及其意见集中和分散矩阵、直接影响矩阵、直接间接影响矩阵、加权数值定位矩阵及其集中和分散矩阵等矩阵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关键角色之间的意见集中和分散程度,各个角色对其他角色的影响度,各个角色对于其他角色的依赖度,各个角色对于所有目标的总影响能。这样可以就各角色(主要是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寡头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寡头非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网上支付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包括网上支付市场构成、网上支付企业划分、网上支付行业现阶段特征以及网上支付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国内外就网上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上支付系统安全性、信用问题以及法律问题。而本文主要研究国内不同的网上支付企业在各自特征和拥有资源不同、网上支付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网上支付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战略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使用情景规划模型这种战略工具来对网上支付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参考文献】

[1] 于英川:现代决策理论和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

[2] 邱昭良:情景规划理论和应用介绍.首届学习型组织理论前沿与趋势研讨会,2004.

篇8

1.2网络市场定位不清,行业政策难以有效把握电子商务系统能够为客户提供商品信息并实现在线交易,这也是企业电子商务推广的目标定位。目前,很多行业在发展中容易受到政策影响,电子商务在开展过程中也会受到政策性的影响,这就容易造成部分客户群不能实现与企业电子商务的有效合作,导致市场效率不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政策因素没有进行有效分析,没有对客户进行细分,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最大价值。尤其是各种行业体制的改革,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行业在商品供应、销售方面的重新分配,这些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市场的定位。

1.3网络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电子商务与传统产品网络营销有所区别,尤其是在人才选择方面,网络推广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商品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营销推广能力,需要行业技术、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电子商务人员还需要了解产品成本、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和相关商业重组知识。但目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人员整体素质欠缺,企业也只是对员工进行基本的企业文化、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的培训,在网络应用、营销技能、职业素质、法律法规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培训,这就导致了企业电子商务网络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1.4网络营销手段单一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方面,往往采用单一的服务式营销,通过网络直接向客户进行产品推销,这就容易引起客户的疑虑和反感,不利于产品的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属于粗放式的销售模式,没有对市场进行分析定位。因此,企业电子商务要做好市场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开展多样化的网络营销手段。

2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有效策略

2.1完善网络平台,找准市场定位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终端市场群体将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市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电子商务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渠道,整合产业链,在发展终端市场的同时要兼顾发展第二终端的采购业务,不断降低营销成本,拓展营销渠道,找准市场定位,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中化、精密化、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电子商务的网络市场定位,增强网络竞争力。在进行市场定位、拓展网络销售平台方面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和政府采购来提高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

2.1.1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营销是一种较好的经营模式,能够丰富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完善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上营销,不仅能够降低实体店铺成本,提升价格方面的商务销售优势,而且能够提供更好的附加服务。开展网上营销要提供特色的产品服务,将产品订购、配送、咨询等特色服务融入到网店当中,可以提品信息,要标注产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产品日期、价格等内容;另外要提品查询功能、在线支付功能和配送服务,做好产品售后咨询和服务工作,对有疑问的客户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客户投诉,保障优质的服务。

2.1.2建立多元化采购平台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建立起多元化的采购合作模式,通过完善采购渠道,做好多元化采购布局,以电子商务模式提供多元化采购服务。这样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商品采购、配送工作,有利于加强基层产品监督工作,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多元化采购平台,能够实现企业B2B电子商务模式,实现自主采购、在线竞价、在线议价、在线付款等网络服务手段,完成产品购销的全程网络服务。

2.2优化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就需要不断优化交易系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服务。首先,可以提供低成本、操作简单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标准化的B2B、B2C网络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将生产企业同销售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品销售产业链。其次,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方面,要进行市场定位,根据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3拓展网络推广渠道,提升网站竞争力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需要做好网络推广宣传,不断提高网站的竞争力。首先,企业要做好网站的业内推广工作,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借助行业媒体、第三方合作组织进行宣传,例如利用相关的网站、报刊、行业协会进行宣传,这样能够快速地提高企业知名度。其次,要做好网络推广工作,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宣传活动,如以产品咨询活动、产品打折活动进行推广,也可以通过线下推广拓展渠道,如通过电视、杂志、电梯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例如,目前淘宝网的“双十一”活动,在开始之前就会通过网站、报纸杂志、广告等途径,开展强大的营销活动,而淘宝网每年也通过“双十一”活动获得客观的收益。

2.4细分客户,开展多样化营销开展网络营销,就要对目标群体进行细分,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方式。首先,对于第三方市场,可以提供订单管理、采购维护、区域配送等服务,这样可以为区域商提供低价供货平台。其次,针对基层公司,可以建立区域渠道商系统,将中小产品公司进行有机整合,并与这些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由公司对周边市场进行协调、维护。最后,与独家商建立供应渠道,为商提供种类、价格方面的优越条件,建立具有价格优势的第三方供应体系。这样就能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细分客户,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高企业电子商务营销效率。

2.5加强网络人才建设,提高团队素质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是确保电子商务健康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不断加强团队素质建设,提高企业电子商务人才建设。首先,要不断提高团队的网络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加大团队营销知识以及网络应用知识的培训,让电子商务人员具备高素质的网络营销技能和服务意识。其次,提高人员的整体意识,引导人员树立优质服务、高效技能、不断学习的意识,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篇9

动漫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动画和漫画的统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漫的概念日益广泛,如动漫画、游戏、角色扮演、舞台剧以及以动漫形式表现的各种应用服务等都可以称为动漫,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的通知》中认为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目前,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1、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世界动漫市场整体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基本上是美、日、韩三足鼎立的态势,占据世界的份额极大。美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是一个以动画电影为基点带动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典型国家。日本起步虽然晚于美国,但已成为了当今的动漫大国,其动漫作品不仅占据了东亚和东南亚市场,而且突破重围,大举进军欧美。韩国是动漫产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动漫产业的产量已占全球相关产业的30%,成为世界第三的动漫产业大国。尤其韩国的网游产业更是占据世界的半壁江山。第二梯队是以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北美的加拿大等其他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市场始终在美国、日本的强大影响下,很大一部分针对只是本土市场,只有少数卖到国外;第三梯队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原创能力欠佳、产业运作经验和产业资本匮乏,使他们在动漫产业还出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2、韩国网游产业发展的概况

韩国作为动漫产业的后起之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网络技术,采用网络游戏为载体来发展动漫产业的模式。韩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网络游戏的大国,而成就这样一个行业用了不到10年时间,应该说,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2.1 金融危机使得游戏业成为韩国发展重点

经历了1 997年的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意识到专门依靠发展重型工业来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不行的,从而决定进行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把战略重点由重工业转向娱乐产业,并由政府出资,通过韩国文化观光部建立文化振兴院来扶持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由文化观光部出面组建了韩国游戏支持中心,向韩国游戏产业提供了从资金到技术上的多方面支持。从此,科技含量极高而能源消耗极低的游戏制作及相关产业开始走上高速发展了道路。

2.2 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为了发展动漫娱乐产业,可以说韩国政府下了大力气,韩国文化振兴院拿出15.5亿元韩币来支持178项文化事业,建立了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四处。建成后的产业基地,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动漫产业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产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四大策略。韩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如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加强产业管理与支援等。

2.3 人才的培养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大量的人才是不行的,韩国政府和企业意识到高素质的人才是游戏设计、开发工作的核心。因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公司有一半以上以研发为主,因而人才的培育机构蓬勃发展,韩国政府还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推动产学研结合,新建汉城游戏学院等专业的职业培训学校,对于游戏人才免去兵役的优厚条件。高校特别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并以网络游戏公司为实习基地向众多的企业输送定制化的人才,保证网络游戏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4 市场环境的培养

韩国的网游产业当中,本土游戏在国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它没有美国的电影产业,也没有日本的漫画产业,环境完全由政府来营造的,一般城市的宽带网普及率达到80%~90%,可见网络普及率是惊人的。另外韩国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和Flas产业,为网游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3、韩国网游产业的启示

3.1 动漫产业的优势不完全取决于时间的先后

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很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韩国动漫产业虽然发展比较晚,但已超过很多国家。可见,优势和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发展的先后。先发展可形成先发展的优势,后发展也有后发展的优势。

3.2 产业的定位十分重要

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韩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行业门类主要包括: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服装、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及其他相关产业。

发展动漫产业定位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因此,动漫产业的发应当规划先行做好产业定位,在此前提下,进行招商,招商之后要做好服务,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动漫产业集经济、艺术、文化、科学于一身,以市场为导向为方向。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对接。就动漫企业而言,动漫品牌的定位是一个动漫企业形象得以树立的核心。对政府来说,本地发展的动漫产品首先符合当地爱好者的喜爱,才能够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准确的定位要求设计者必须贴近动漫消费者的生活,深入研究动漫消费者的行为和潜在的心理需求,分析动漫消费者可能需要什么,设计才能真正在市场循环中最大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设计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日韩的动漫市场定位可以看出,动漫消费群体定位要十分确当才能够健康发展。我国大部分动漫市场以前几乎完全锁定在低幼儿童这一群体,从这点来看过于狭隘。也许有人知道日本不管男女老少大都喜欢动漫作品。其实动漫的消费是可以引导的,韩国的网游市场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生产者不能仅仅迎合和满足消费者,还要引导消费。

3.3 政府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

中国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一系列的企业,这些企业仅仅是政府完成计划的附属物,没有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权。随着政府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 变、经济体制的转轨及政府为企业发展所建立的市场体系等都与企业成长紧密相关。发展动漫产业也是一样,也是一个市场,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韩国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政府并不投资制片,但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责在于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引导动漫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动漫企业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为动漫企业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为此做好配套的准备。因此,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是动漫企业成长的坚实后盾和必不可少的力量。

3.4 人才的培养不可忽略

在发展某一产业时,人才是不可缺乏的,否则变为一则空文,韩国政府采取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办动画专业,其实在我国并不缺动漫制作人才,很多设备也是世界一流,但缺少动漫创意人才,动漫产业中与其他产业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有无核心的动漫形象。一般说来,动漫播出收回的成本只占到动漫制作费用的一小部分,而盈利的部分只能靠动漫形象的后续产品获得,没有核心的动漫形象,动漫就不能称为产业了。看来要健康发展动漫产业,培养创意型的人才应该成为动漫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5 动漫文化氛围必不可少

篇10

网络经济的实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形成的网络经济,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短短的4年时间,因特网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5000万,而达到这一规模,收音机、电视和电脑则分别花了38年、13年和16年。证据表明,因特网的出现完全可以与印刷术、蒸汽机、电话和装配线等相媲美。

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不能因为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泡沫”,而否定网络经济本身,以及它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尽管一哄而起的网络“激情”所导致的一轮“泡沫”已经破灭,网络经济大潮并不会因而停滞不前,相反,在股市的喧器和震荡之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同时,人们也日益清醒、冷静地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扎根于实体经济。生产力变革的最终实现,取决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否进一步整合。只有当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使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才有可能消除,尽管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因此,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应当这样定义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按照这个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各类网站企业或网络公司只不过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它们中的一些不景气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兴企业的破产。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

可以这样断言,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看来,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至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长方面。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

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谁就是成功者。这里并不是说企业可以忽视发展科技,而是要把技术研发看成是工具、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的。

(2)企业经营方式。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这不仅要求交易双方和服务部门的商业信用和支付的银行信用高度成熟,而且要求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的高度整合与兼容,使网上市场成为交易参与者密切关联和利益攸关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其间,一些传统的规则和惯例的确在发生变化。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网上交易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扩张和普及,就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是由于,一方面每个采购合约中投标企业数量增加,增强了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谈判可以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虚拟垂直一体化”就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描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国际品牌为龙头,通过原厂委托制造(OEM)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其极端的形式是全部产品均为外包生产,品牌公司只负责设计和营销。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大小的意义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大企业同样好地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

(4)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形成内部的高度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网寻找客户、扩大新的销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职能。第三步是对价值链或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电子化管理的高效运作,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发生实质性变化。最后是通过网上销售扩大相关的服务范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

(5)企业组织结构。网络经济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从而使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运行的环境呈现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又为应对这种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推动着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经济时代严密的企业层级制组织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下,非层级制正呈如鱼得水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趋势。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经济还会继续展示其巨大的变革力量。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

中国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时代背景,已容不得我们对信息化和网络经济有模糊的认识和肤浅的理解。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言,企业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和态度将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为此,我们只能丢掉幻想,积极参与,勇于创新,急起直追。

篇11

(一)系统结构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采用B/S 模式。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 C/S 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 tier 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二)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网站主要以展示为主,故无需设计太过复杂,有相应栏目模块即可,只需将护理信息清楚分类。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对于前台,只求页面美观、整洁,色调符合护理部的工作性质,能够实现文章分类陈列及文章阅读功能即可。后台设计尽量简单,方便她们完成添加、修改、删除文章,后台管理系统还要求界面友好、菜单清楚、便于操作,同时要做到对文章的任何操作,都能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同时注意网站管理员的权限分配问题。

(三)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依据网站的数据处理需求,对应数据表的设计及功能如下:文章信息表:存放护理部上传的文章信息栏目信息表:存放网站所有栏目的信息管理员信息表:存放网站管理员信息参考文献

二、网站设计

网站设计是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主要目标是将设计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为下一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应符合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

(一)前台设计

网站前台功能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采用了多个动态模块,能够让用户自主、独立地完成网站中大多数内容的更新,增强了企业给外界的认知度。网站内容及结构框架设计上力求体现简捷性与人性化的思想,设计以展示企业风采形象为主,淡蓝色的设计主题给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在框架编排、色彩搭配以及 Flash 动画的适当穿插都做到恰到好处,使整个网站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感。设计主要有首页、护理新闻、学科介绍、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天使风采。

1.网页色调设计

网页的和谐是指整个页面符合美的法则,和谐不仅要看页面的结构形式,而且要看作品所形成的视觉效果能否与人的视觉感受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网页能够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网页的主色调的选择尤为重要,网页主色调的选择既要符合美学的诠释,同时也要适合于用户的客观环境,本网站选则蓝色为网站的主色调,辅以白色作为衬托,即有天空一般明亮的感觉,也符合企业员工工作制服的形象。

2.网页布局设计

网页布局能决定网页是否美观。合理的布局,可以将页面中的文字、图像等内容完美、直接地展现给访问者,同时合理安排网页空间,优化网页的页面效果和下载速度。反之,如果页面布局不合理,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显示将十分糟糕,页面中的各个元素显示效果可能会重叠或丢失。本网站主要使用了“三”型和“T”型布局。网站首页采用了“三”型结构布局,“三”型结构布局的网页布局常见于国外的网站,这种网页布局是在页面上横向的两条色块将整个网页划分为上、中、下 3 个区域,层次分明。网页的二级目录网页和文章阅读网页采用了“T”型结构布局,“T”型结构布局的网页顶部一般是网站标志和广告条,页面的左侧是主菜单,右侧是主要内容。这种网页布局的优点是页面结构清晰,内容主次分明。

(二)后台设计

考虑到网站的精简实用性,网站后台应尽可能简单实用,易于学习,方便企业更新、修改文章。网站后台主要分为两块内容,第一块功能为文章管理,负责文章的添加、修改、删除,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存放图片。第二块功能为管理员管理,主要负责,添加,删除管理员账号,确保网站后台的安全保密。

1.文章管理

本模块功能旨在完善挂网文章的各种操作,其要点是要做到文章的定位,要将文章挂到指定的目录下,并能做到动态修改,及图片的保存功能。为网页美观,要解决文章的排版问题。

2.管理员管理

管理员管理是最重要的部分,本模块关系到网站的安全和保密问题,所以要指定严格的验证。其次,管理员体系要做到等级化,合理的管理体系应由一名超级管理员管理普通管理员,再由普通管理员具体负责网站更新、修改等功能。

三、具体实施

(一)网页制作

网页由三步工序组成,首先在 Visual Studio2005 中,在网站中新建一个空白网页,根据网页设计内容,初步定好框架,设置好格式。然后,根据网页中的内容设计实现特定功能的用户控件,将控件拖入网页相对应处。最后,将网页拖入Dreamweaver中进行页面排版,美化。具体步骤如下图(图1):

(二)数据库表制作

篇12

(一)企业战略网络的概念

企业的战略网络在我国学术界尚未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义和研究方向,这是由于“企业”与“网路”之间的天然对立性决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必然是市场竞争。然而企业战略网络却是将同行业的企业联系起来,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进行战略合作,以求将战略核心竞争力进行最大化[1]。而实际上,通过企业间的战略网络的建立和发展,确实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战略网络的优势

企业战略网络在理论上与企业发展的四个方面相关联,即产业集群、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和供应链。它们同样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形式之一,但企业战略网络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地位。

首先,战略网络与产业集群看似相似,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关键的在于战略网络中企业间的合作极为紧密,能达成异常紧密的企业联系。而战略网络作为企业之间基于战略合作的组织形式,则其具体表现形式的时间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战略联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战略联盟,战略性、紧密性、系统性更强。而供应链其实也是战略网络的一种形式,但是供应链更多的是关注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战略网络建立从理论上要高于产业集群、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和供应链四种固有的合作形式,具有较高的优势。

(三)企业战略网络的视角

企业建立起战略网络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式,在另一方面而言,与企业竞争的排他性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无法从一个整体全面的视角去探究。进行企业战略网络研究所包括的理论基础大致有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分工理论等,因此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需要针对具体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二、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

(一)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

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基本上是企业间为了降低竞争压力、实现优势互补,而自主形成的网络组织。并且为了加强联系的紧密度,避免出现某一方通过各种方式补足了自身的短板、抛弃以前的“战略合作伙伴”加强自身发展的状况,而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利益纠缠,最终导致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导致兼具开放性的稳定网络。

(二)企业战略网络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网络发展,在近年来有了更加明显的态势。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得不持续地加以增强,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不得不深化战略网络的发展,通过同类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达到增强企业发展效果的目的。

三、企业战略网络与市场转型

(一)企业战略网络与市场转型之间的联系

企业战略网络的发展,从根本上而言仍然是为了利益而追求共赢。由于企业间相互合作、互相弥补不足,在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之后,自然会导致企业为迎合这一合作方式而进行企业转型。企业会丢弃冗余的部门,仅保留优势的生产方式、技术或其他的生产要素,将全部的资源投入到优势生产要素上来,不断深化企业战略网络间的协作,促使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战略转型的风险

通过企业战略网络额进行的产业转型,具有着显而易见的风险问题。首先在于,为了迎合企业之间战略网络的需要而裁剪了多余的生产部门,很容易导致企业发展状况逐渐带有针对性过高的特点,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下降了。企业逐渐变成了战略网络这一“整体”上的一个部门,发展的自主性受到了限制。另外,以这种方式进行发展的企业,人才储备也会变得更加单一化,失去了丰富的人才库会在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应对风险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