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经济专业范文

时间:2023-05-17 10:17: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与经济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管理与经济专业

篇1

居住地:厦门

电 话:157********(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3个月]

公 司:XXX伟创力公司

行 业:外企

职 位:机动小组组长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学 校:厦门理工学院

自我评价

我个性开朗,自律性好,擅于总结经验;注重信诺,具有高度责任感;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工作有条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组织与执行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压力下工作。四年的会展专业学习,让我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多次的实习经验,使我在展览与会议流程方面的策划能力、操作和执行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基本上我能从事会展(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及其相关项目的调研、立项、招商、招展、营销、推广、实施、预算、运营管理及评估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外企

目标地点: 厦门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策划专员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伟创力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外企

机动部 机动小组组长

1.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如人力资源部的职工信息整理与入档;

2.负责在机场接待与会人员和大会现场的咨询服务和就餐安排;

3.积极配合分责人的工作,学习了如何组织和管理露天集会活动,以及了解露天活动举办应该注意的事项;

4.学习了大型外资生产企业的组织架构与日常管理。

2012/7—2013 /7:XXX会议中心[ 1年]

所属行业:政府机构

策划部 策划员

1.负责赢时代全球搜索引擎营销大会的会前资料准备,咨询以及现场服务;

2.积极学习会议的操作流程,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会议的出席率;

3.进行完整的实践操作,自己的提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完成了现场讲解人员的分配与管理;

4.获台交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1/7—2012 /7:XXX博览中心[ 1年]

所属行业:展会

策划部 实习生

1. 负责厦门国际石材展观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2.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拦问和定点访问,克服被拒绝的心理障碍;

3. 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客户沟通,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

4. 认真完成问卷填写并及时追问观众真实意见;

5. 获厦门会展协会优秀信息采集员。

教育经历

2007/9 --2011 /7 厦门理工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篇2

虽说我国开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已经有较长的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我国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也显示出其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

1、与现实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由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和现实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所以,这两个专业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必然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教育产品(学生)和科研产品(论文、研究报告)都必须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2,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外联系,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我国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大量经济管理方面人才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由于国外教育培养水平的先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就成为必然选择。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要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中,社会对于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通晓专业性外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就更是迫在眉睫。

1、紧跟国外同专业前沿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专业研究也处于学科前沿,其教学更是如此。作为国内同专业,通过引进外国最新版本教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掌握的学科知识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陈旧。

2、掌握专业外语

以前大多数高校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仅仅将这门课程当作英语课程的辅助课程来学习,死记硬背某些英文单词,过后不久就忘记了。通过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将外语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外语词汇,一举两得。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据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反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远远高于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双语教学使学生处在新的起点上,如果成功会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随着双语教学课程的增加,甚至到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完全取消专业外语课程,而学生并不会因此缺乏专业词汇的培养。

3、适应社会需要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历来是高校教育的推动力量。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对“英语+经济管理”类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仅仅依靠英语课程甚至专业英语课程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脱钩问题,只有通过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外语词汇,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自如运用,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目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2005年长沙理工大学对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双语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有多位老师进行双语教学,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综合来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与教师的素质

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师英语素质都对双语教学存在重要影响。由于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特别是外语要求较高,这使得很多英语水平较差学生上课无法听懂,甚至教师授课中也存在语言错误等问题,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领会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影响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吸收。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双语师资问题是几乎所有推广双语教学的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缺乏外语社会环境,双语教师短缺现象显得尤其突出,可以说已经成为阻碍当前我国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瓶颈问题。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科型的:外语教师只能讲授英语课程,几乎没有其他科目的知识背景;学科教师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正是因为如此,聘请外语教师讲授双语课程会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聘请不能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则会以牺牲双语教学为代价。

要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双语教师的长期需求,单靠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只是权益之计,应该从学生的英语教学入手。有些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英语,但是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之后根本没有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听、说还是在专业英语方面都有很大缺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的。

2、先进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结合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用并不广泛。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事物,多媒体、优秀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到双语教学当中,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逐步采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对现实进行思考,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用双语授课,特别是在用英语授课时,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陌生的语言无法激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使用中文时,教师有时仅仅是使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调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强调了重点,而使用英语则不能简单地在语音语速上作文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应运用到双语教学当中,配合图表手势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图式,能达到事倍功半之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是一大挑战。

3、创建良好的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双语环境的支持,双语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双语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和他们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语言是英语。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广告牌等公共设施标志都是用英语和汉语或马来语标记的。在这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双语教学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国,双语教学缺乏课堂以外的现实环境,学生感受不到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没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压力,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和热情。在整个社会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我国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对于双语教学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要主动创建双语环境。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建设,通过设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和教师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和听到英语,逐步使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学校还要主动加强同国际学校的友好关系,通过将部分师生送出国门或者邀请外国学校师生来校访问等途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开放性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双语教学的效果问题

双语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其效果,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辅相成,要达到两个目标─这正是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但在现实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几位已经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教学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进度问题,使用双语教学的进度普遍比非双语教学的课程进度较慢,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知识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常常受到鼓励,自信心增强,有成就感,往往越学越有劲,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干脆放弃,因为上课听不懂,自己看书又有较大的困难,教师也不能再放慢速度迁就这类学生,因此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半热一半冷,热的是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冷的是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要迅速提高这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那末要他们使用英语来学专业知识就更加难以办到了,对于这类学生以及学其他语种的学生(如日语、俄语、法语等)在双语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一类学生 授课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愉快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教师的角色是和学生探讨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做到这一步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民教师的传统形象会被打破。

参考文献:

[1]肖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争鸣:《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山西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北方经贸,2005年第五期。

[4]杨四耕 戴云:《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摘自《学校双语课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课题组《愉快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年底月1日。

[6]王学良:《双语大家谈》百度论坛,2004年6月18日。

[7]张正东:《论双语教学》百度论坛,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国外语,2005年第一期。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97-02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由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院校,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呈现出了十分活跃的态势,实践中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模式。但是与新时展需要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十分有必要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吉林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林业经济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被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率为97.33%,回收问卷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对现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认同感的学生占71%,其中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非常合理的;3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是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生仍然占29%,其中2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7%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合理。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的设置仍不满意:(1)53.25%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2)44.16%的学生认为课程门数太多;(3)37.66%的学生认为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4)19.48%的学生认为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和交叉;(5)54.55%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多,实践机会太少。

2.专业课授课内容及实践性调查。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日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课授课内容看,认为授课内容陈旧的学生占51.37%,其中认为授课内容很陈旧的学生占5.48%;认为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符的学生占43.84%。从专业课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程度看,认为所学的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的学生占60%以上,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的学生占55%以上。

3.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参与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较为喜欢的授课方式有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喜欢教师单向传授方式的学生仅占27.40%。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有90%以上的学生愿意配合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授课,表明学生课堂参与意愿很高,在课堂上希望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4.学生能力培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希望学校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见图1);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侧重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见图2)。

图1 理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图2 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5.师资素质满意度调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从学历学位结构看,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本次调查中,93.15%的学生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是满意的,其中专业教师的责任感、专业学术背景及个人魅力三个方面最令学生满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萎缩,是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面临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经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都从事与“三农”有关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相继改革,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都进入非农行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无太大差别。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在农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本硕连读强化班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就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弱,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从本次对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见,学生感到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安排的太多,连续上课的时间太长;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步伐,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专业课程设置上以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为主导,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等。

(三)实践基地不足,可持续利用不够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薄弱环节,其原因一方面与该专业具有农村和农业经济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关。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使得教师理论课程工作量较大,实践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比例过低。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但受到实习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仍然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相结合,制约了其专业素质和原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建议

(一)拓宽专业内涵,确定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对各种微观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较快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懂经济、会管理、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带头人”,这些都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农经专业开始逐步分化,或是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向发展;或是向应用经济管理方向发展为涉农企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定位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专业所在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容忽视,要抓住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定位。总之,要坚持“注重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意做到四个转变,即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宏观管理向侧重微观管理转变。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增加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构建基础课、专业属性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扩展课四个课程模块。以基础课保障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专业属性课突出专业培养特点,以专业扩展课拓展学生视野和沟通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以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并运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原创能力

加大实习和实训时间,以校内校外相结合,村社与企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建立并实施基地依托式、科研参与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力分解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按课内实践、课外实习(实训)、综合性生产实习三个层次,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施“三段式”实践模式。第一种模式即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单科实践,在课堂上突出案例教学,依托课程实践环节,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引导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到农村参观考察,目标在于对某一课程的相应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模式即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学会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目标在于认识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及其相应能力的培养;第三种模式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实岗锻炼,依托毕业实习,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启迪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篇4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合资企业

行 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职 位:品质部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学 校:西南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根据个人及团队实际状况,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措施,使团队保持良好的士气,取得突出的改善;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善于收集迅息、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品质部主管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合资企业[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生产管理期间提升了生产现场的执行能力,成功建立和推动了生产效率考核机制,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2.重新整合完善了公司内部品质运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使公司质量体系逐步完善,为公司业务扩展提供了条件。

3.同时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沟通合作,改善了与客户的协作关系,为公司正常运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4.使公司品质标准与品质实绩得了较大提升,降低了产品成本。

2011 /6—2012 /6 :XX电子厂[1年]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监督、维护、改进和工厂日常品质管理及供应商的辅导。

2.完善了部门的运作流程,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工作热情及效率,使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有了新的突破。

3.将品管手法与IE手法运用于日常问题的发现与改善,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与作业品质。

教育经历

2007 /9—2011 /6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本科

证 书

2009 /6 大学英语六级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13-03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重视和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逐渐成为高校的共识。当今大多数地方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高等学校扩招后设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高校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到位,往往按照理工实验室的思路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同时受各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形式、管理制度、经费渠道等诸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经济管理实验室现状,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实现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一、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它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忽视实验室体制、管理、内涵建设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投入偏大。由于当今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经济管理类专业对教学设备等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投入产出效益较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发展迅猛。有些地方高校依照学科或专业来建设实验室,容易导致实验室规模过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大。除非学校财政特别充裕或能获得有关部门、基金的资助,一般的地方高校很难按照专业模式筹集建设完整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有些学校实力较弱,只能先建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相关实验室的建设一般比较滞后,即使建设了实验教学大楼,却无力再行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导致实验室不能正常运转,影响实验室功能的正常发挥。

2.实验室资源共享欠缺,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由于实验室建设规划中的局限性,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可能只为相关专业或学科提供教学服务,而实验教学并不能象理论教学那样均匀地安排,在现行实验室体系模式下,由于实验室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结果是实验教学高峰期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大多数时间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又不高,造成实验室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总体上看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使用效率不高。

3.实验室功能不全,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按照实验室的类型和功能,实验室可划分为计算机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全真实验室三大类型,计算机实验室通常用以进行专业软件操作、经济行为模拟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专业技能操作和实践活动;全真实验室通过场景仿真和角色模拟,让学生真实地参与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三类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是学生从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合成演练到创业模拟与实践的过程,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而大多数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仍停留在计算机类实验室层面,少量设置模拟实验室,几乎没有全真实验室,这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缩短社会工作的适应期非常不利。

4.缺乏合理的实验室规划,增加了管理难度。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是在高校扩招后逐渐设立的,实验室建设普遍按照专业来设置,由于开设新专业的不可预见性及学校管理机制、经费渠道等条件限制,形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规划有一定的困难。一般获批一个新专业后学校才可能考虑配备一个专业实验室,并划归专业相应所属院(系)或实验教学中心管理。随着新开专业的不断增多,实验室建设规模相应扩大,实验室管理体制上仍处在二阶层级,缺少科学划分与整合。这种松散式的实验室结构体系,必然增加对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成本;从实验室的工作量和节约支出出发,实验室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不可能太多,因此管理人员少,往往会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同行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5.实验教学及实验室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受高等教育传统观念影响,地方高校实验室人员定位不合理,教师一般定位为教学人员,而实验室人员则定位为教辅人员,学校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待遇等实行区别对待。忽略对实验室人员进修与培训,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实验人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验室的健康发展,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影响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篇6

现阶段电视节目的定位特点已从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走向了面对细分受众的专门性。专业化栏目的定位使节目具有了新鲜感、成熟感、品质感、对象感,试以《天天福彩》栏目为例说明。

1.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门的受众群体。《天天福彩》栏目是以彩民、老人以及受救助者为目标受众的,特别是在分众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指望一个节目照顾所有大众的需要是不可能的。因而专业化节目已从面向所有受众,走向细分受众,进而走向适位受众和一对一受众的格局。

2009年,《天天福彩》栏目开始尝试栏目专业化定位,一周7天的节目,每期节目长度10分钟,设有彩市信息、福彩新闻、福彩养老、紧急救助、大奖公告、有奖问答等六大板块。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固定了自己独有的收视群。比如福彩养老板块,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临近,不但老年观众会给予关注,中青年观众也成为很大的收视群体。紧急救助板块使得众多的困难群体有了一个寻求帮助的窗口。这些板块的安排能够提升观众的兴趣度,从今年栏目的收视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2.栏目专业化培养了专业记者。《天天福彩》栏目的编导长期制播福彩专业领域的节目,现在已逐渐成为老人护理、老人饮食、彩票知识、紧急救助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型记者。他们既是这一领域的传播者,又是这一方面的实践者。既具备了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又具备了商业经营素质。

3.栏目专业化促进了栏目的形象包装。形象包装是强化栏目个性和特色、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手段。《天天福彩》栏目重视和加强栏目的整体形象包装,从栏目名称的确定、标志的设计、片头的制作、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到栏目开始曲、结束曲都带有专业化的色彩。使这种包装成为本栏目个性特色,积累了栏目的再创造、再提升的形象包装经验。

专业化栏目的运作靠科学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的个人绩效考核办法。每月栏目负责人根据每人工作量进行工资、奖金额度的调整。同时,每个员工都可以随时调阅、查询自己的实际工作量,避免有人弄虚作假。

2.实行责任到人制。《天天福彩》栏目每天播出,类似于新闻栏目的播出频率,人手少、工作量大,不可能把每个人的工作细化得特别具体,每个人都要相互兼顾许多其他的相关工作。因此,就要求栏目组的人员做到“有人负责我服从,没人负责我负责“。具体做法就是当福彩中心通知采访或有求助电话时,第一个接电话的人如果手头有事就向栏目负责人汇报,如果手头没事就要对此事负责到底。此举避免了推诿扯皮、挑活捡活的现象发生。

3.实行好作品奖励制。《天天福彩》栏目是创收性栏目,有时客户要求上的一些节目可视性不高,片子播出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为了不影响栏目的收视率,鼓励编导们的创作热情,栏目每个月对所播出的节目进行点评,挑选出两个有创意、制作水平高的节目进行奖励。此举不但可以提高栏目组的学习氛围,激发编导们的工作热情,而且对栏目的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提高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客户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创新和效益决定专业化栏目的发展趋势

1.加强《天天福彩》栏目专业化的宣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谁了解自己面对的受众,谁会向受众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身形象,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专业化栏目,一些固定的领域是节目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有一批固定的受众,这样以栏目名义开展一些受众参与的经济活动和公益活动,能赢得社会的好感,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28-02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国各大院校的物业管理类专业也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加快了实践教学的步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不高,主要原因是所学与实际需要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如何完善既适于学生学习又对应市场需要的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应重点考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问题。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

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多投入学校基础建设,资金方面仅能满足正常的理论教学开展,不足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安排学生去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参观,走马观花,学生回校后感觉一无所获。参观并没有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产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参观的任务,实践效果很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管理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监控和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以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践报告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严重抑制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年轻化,“双师型”教师缺乏

从实践教学环节师资结构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且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行业背景,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而由这些教师为主组成的师资力量在实训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其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教师本身也需要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融入生产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性教学的能力。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实践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入物业管理行业工作以后,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物业产业的服务意识。实践教学还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基本技能,物业管理行业是服务行业,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最重要的不是高深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不是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是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间就是学生接受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个工作。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毕业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挥高学历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思考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方面能力是很难单方面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提高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物业行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菜单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业务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子系统。

1.专业认知实习。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安排若干学时,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见习、观看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程度,初步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课程实习。课程实习由专业基础课实验(训)、专业必修课实验(训)等教学环节组成,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该环节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应突出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在各类物业服务活动中的实务操作技能,学生也可以在这一环节看到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特征,课程实习是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模块。

3.业务技能实习。业务技能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可组织学生设计并负责完成物业管理企业具体工作项目,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物业企业的实际运作,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性。

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岗,亲身实践专业知识与理论,使其将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服务,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初。由物业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指定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带教学生,进行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物业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物业行业、企业的实践有效结合,通过对专业实习中的操作与思考,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素质教育成果最有效的方法。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阶段性评估。根据各实习队在各阶段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计划的实施进度、落实情况进行评分。这是整个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不论是学习,还是具体计划的执行,都应注重过程,不能忽视过程中的评估。

2.考试评估。试卷以主观题为主,考题在设计上摆脱传统考试的僵化内容,而且充分结合实践基地的具体实际,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实务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比例分配标准,从学生实务能力、专业知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各实习队和个人予以评分,得出最后成绩。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是全面提高实践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思想,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的培训,在政策、经费、时间等多方而提供有利条件,支持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应给骨干教师适时提供外出进修或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教师能够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和拓展。

2.提高青年实践教学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双师素质。加大实践教学教改科研推进力度,充分持续地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利用假期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工作,促进“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使青年实践教学教师早日具备双师素质。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实践师资培养提供保障。要想做好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就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留住实践师资人才。建立实践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使激励约束机制与分配制度相衔接,建立教师梯队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要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除搞好实践教材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之外,还必须搞好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阵地和依托,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建设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合格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1.校内实践基地。对于校内实践基地,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验室教师、资金安排上要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实验室日常维护和设施设备的购置要有明确规章制度,人员实行岗位制,职责要落实到人。

2.校外实践基地。物业管理专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的情况掌握比较全面,而且协会本身及其拥有的行业人才队伍,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和实践所需师资的重要资源。物业管理协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具有一定的行业权威性。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可以促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好的条件。

[项目来源: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J2009066)。]

参考文献:

1.徐放.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1)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王香兰.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篇8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87-02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会展经济开始以独立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条件。由于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会展产业对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会展产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为会展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如今全国设有会展专业的高校已有20余所,在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的有30余所,二者合计已有约60所高校踏入了会展学历教育的领地。但是以管理为主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需求却又十分紧张。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教育,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与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发展。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这表明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为会展业服务的中国会展经济于管理教育专业却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国会展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我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会展教育则是刚起步,尚未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从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开始招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少数几家高等院校开办该专业,所以从师资队伍情况看,主要由相关专业教学岗位转到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因此许多以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和英语等学科为专业的教师缺乏对会展专业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 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而会展业又是一个实务性、操作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行业,因此对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专业教材及相关专业材料少,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

由于我国开办专业时间较短和会展理论研究的落后等原因,由我国教师专家编写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严重不足。而国外直接翻译引进的教材又存在着与我国实际情况不衔接的情况,因此许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着专业教材选择余地小甚至是没有教材可选、没有教材可用的局面。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介绍,面对会展领域的研究和著作出版工作处在一个“三无”状态,一无“我国自己的会展科学理论和会展管理学科体系”;二无“系统、全面的会展领域书籍出版规划”;三无“专业的会展图书筛选、引进、出版、消化吸收的专业机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材的缺乏,限制了该专业建设和发展。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不明确

介于以上等诸多原因,造成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完善。有的高校会展管理专业甚至所有课程中竟然只有《会展学概论》一门课程为会展学学科专项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更是不明确,其余课程皆由其他相关学科课程拼凑而成。有的课程开设学期先后顺序不合理,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全面,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试想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综合性的会展管理人才。

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对策

(一)全力培养专业教师出国深造,聘请行业专家辅助授课

目前,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会展业发展的时间长,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教育也较为成熟。因此,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到这样的国家培训学习,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回国后再根据我国会展业的实际情况,投入到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当中,势必会给我们带来较多的收益和效果。同时在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聘请行业内专家或资深从业人士授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补充。这些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座谈等形式把最新、最前沿的会展业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有效补充学生这方面的空白。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会展行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又能让会展行业的精英领导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科素质,为将来的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的选拔提供了空间和契机。

(二)各大高校联合组织权威教师力量编写专业教材

会展就是整合资源,会展教育资源也需要整合。尤其是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不是十分成熟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在整合全国高校的优势资源为会展教育服务,所以有关部门或高校自身应该组织起来,联合编写出版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相关教材,尽快填补我国这方面专业课程教材不足的情况,让高校教育行业能够在教材水平上有整体的进步,这样也能使该专业在全国的教学水平上有整体的提高。

(三)明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构造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应建立在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课程的设置要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突出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各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有机配置,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会展经济与管理课程的构成大致分为基本理论和政治素质课群、外语及计算机能力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

(四)完善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

就目前会展业发展急需提高的诸多方面中,展览业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会展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会展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会展教育是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基础,学校培养是会展教育的基石。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于培养会展业的核心管理人才,通过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各项理论与知识、专业技能与方法、了解国际会展项目营运流程与管理方法、熟悉先进的会展管理软件、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及专业文档写作能力、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展项目市场调研、策划、营销、运营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知识型、应用型会展项目管理高技能人才。学校要将优秀会展企业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样,会展企业也要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和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可按企业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建立起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培养中国会展业的优秀管理人才。

篇9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9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提出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试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偏重于经济理论分析型人才培养,面向农业宏观管理。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使该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以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方针为指导,主动适应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唯一的出路。

对大多数本科农林院校的农经专业来说,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关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专业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法对学生视角的课程和教学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含大二)以上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就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大二学生进入春季学期后半段,面临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等问题,个人发展定位已经迫在眉睫;所有被调查学生均已了解培养计划和专业课程。调查的高校包括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专业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认知、态度;对自身能力、复合型人才及相关能力的认知等问题。调查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即方便快捷又能避免外部干扰,保证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态度。调查共有177名本科生参与,收回有效问卷175份。

1 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课设置现状

我国农林高校普遍开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个别综合性大学亦有该专业。但其基本课程体系相似,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以某校为例,课程平台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五部分。其中后三个课程平台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与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

调查发现,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趋向,大部分农林高校对专业课进行了划分,大方向是将科研能力与素养导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分开来。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按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划分为:工商管理或农业企业管理、现代农业、农村公共管理、信息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管理等。本科生三年级后按培养方向进行课程教学。

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三类,专业基础课包括必修和限修课,专业课有必修、限修和选修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属于必修课。对调查结果总结分析,认为当前课程设置特点是:(1)必修课设计宽泛,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也包括工商管理学科中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2)方向课设计集中,几乎都是某领域的专业课。(3)实践教学受到重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均为必修。因此,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框架已基本合理,未来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要优化课程门类、合理设计学时、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学现状

(1)课堂阐述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法应用最少。教学方法对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教师单方面灌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阐述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平均综合得分为5.68;其后依次是案例教学或留课后阅读等口头学习作业、课上汇报或讨论;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是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的学习任务。然而,有72.57%的学生对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为一般满意,仅8.57%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这说明传统阐述式课堂教学依然得到大部分师生的认同,但只有18.8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因此继续改革教学法非常必要。

(2)学生对专业课学时安排分歧较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学时安排体现了课程对本科生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对学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认为必修课、限修课和选修课合理的学生分别占51.43%、38.29%和34.29%;认为必修课学时多或少的人数大体相当,认为学时多的略占优势;但是对限修和选修课,更多人认为学时偏多。这说明课业负担与学生主观的收获和个人成长是不匹配的,可能是教学效果和质量让学生感到学时浪费,也可能是学生个人发展认知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带来的结果。

在全部样本中,38.8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学时安排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例最大。有81.14%的被调查者对这样的学时安排是否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持否定态度或者不清楚。因此,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时安排、培养方向的凝练和突出程度还有待提高。

(3)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度高,实践考察是学生最期望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形式。调查中有77.71%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表示一般满意,14.2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满意,同时有6.86%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比较不满意。这说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被大部分学生认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调查设计了“您认为哪种考试方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结果显示:70.8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考查(例如通过完成作业、答辩或完成调查等方式)更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后依次是理论考查(如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和开卷考试,分别占14.29%和10.29%;只有4.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闭卷考试。可见,在闭卷考试居主导情况下,学生认为更公平合理,也比较满意,但却更加渴望实践。

3 本科生对课程设置认知及态度

(1)专业课设置不能满足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课程是针对本专业才培养目标设置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0.8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的设置不是很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5.14%的被调查者认为满足不了;同时44%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满足。这说明本科生对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课看法明确,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前课程设置没有达到农经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效果按知识、能力、技能的顺序渐弱。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农业经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获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对农林、农村知识的广泛了解两项得分最高,分别为5.77和4.57;其次是学习能力、对统计学经济学等必修课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别得分4.21、3.51和3.17;得分最低的是分析和认识“三农”问题的能力、口才和表达能力,得分只有2.85和2.38。

(3)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均衡,满意度不高。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最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分最高;其后依次是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一技之长(如计算机、英语、写作等)、团队合作能力;得分最低的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1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60.57%的学生认为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课设置中非常薄弱的环节,虽然注意到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各种能力培养程度不平衡,距离学生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4)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有41.7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紧密程度一般,占比最大;认为不紧密和非常紧密的被调查者均为16%;25.71%的被调查者认为紧密。这说明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就业导向没有受到重视,本科生在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感到脱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除继续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以外,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优化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突出的问题。首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导向不具体。对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课程设置形式高于内容。作为一个元老级别的专业学科,过去更重视理论和宏观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及时与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衔接;课程考核方式无法灵活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较为明确的考核学生在知识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和效果。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忽略了复合型人才双面性的特点,缺乏与就业相衔接的契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只是考虑到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法通过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首先要明确培养导向。应将该专业的社会服务导置于重要地位,将服务学生就业作为必要条件,并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要深刻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明确社会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理论宽度、知识广度和能力的要求,进而形成培养的总体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为细化具体目标作为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前瞻社会发展潮流和人才市场形势,提高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耦合程度。

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坚持为三农服务”作为出发点,将“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作为改革的导向。注重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农林、农村知识的通识教育,为学生在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创造条件。提高专业课中综合运用等相关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与就业的紧密性。

三是要改善教学方法手段,有效的提高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改变传统方式的教师一言堂阐述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讨论、互动频繁使课堂氛围活跃,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或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中,增加实践考查环节的占比,例如通过作业、答辩、调研等方式,结合理论内容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相结合来全方位的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提高情况。

最后,强化实践课程、增加实践机会。实践教学不仅要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更要重视实践课程内容建设,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4-4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201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JG14DB354

参考文献

[1] 柯水发,李红勋,王庭秦.基于学生视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1(3):1-7.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19-02

一、 大学课程改革的原因

我国高校现行课程,有其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它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和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现行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也就是说,学校的培养与未来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

1、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要求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

当今世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相比,日常生活需要全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具有使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繁荣不再在于它是否拥有原材料。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科学知识和技术专长已成为财富和权力的关键。知识的指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与技术创新,已形成了“以知识为本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并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排斥和就业不足之间的关系是全社会所面临的两个尖锐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只能通过知识来解决。学术失败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现在起,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将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必备的知识。

新的工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条件需要哪些新的技能?而高校应如何培养这些技能?这就要求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

2、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要求对大学课程进行改革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相继进入大众化阶段。美国甚至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其他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也正在积极地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世纪后也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使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加,而且使高等教育的目标、结构以至高等教育的性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由于人们在观念上再不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那些具有一定资格者的权利,无论他们是打算从事什么行业的,还是来自什么阶层的。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改革大学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模式增加高等教育机构。

二、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管类课程和教学改革也再不断深化。但是在当代,大学教育体系纯以培养人才为职能的国家已基本上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既重人才培养,也重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高教体制。因此,以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来衡量,大学的课程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课程改革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经管类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

虽然高校对经管类课程改革的号召轰轰烈烈,但大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缺乏深入思考,他们简单地认为课程改革主要是编辑经管类教材或制作课件,没有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课程改革,因此,课程改革成效不太明显。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对经管类课程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不知如何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很难体会到经济与管理的本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经管类课程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3、教学内容与改革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市场需要综合性的人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不符合市场的需要。有很多大学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反映,某些专业课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有些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由于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与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4、课程观落后

在我国,学科课程或知识课程的观念与操作方式根深蒂固, 而且课程实施的时空狭窄, 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视野狭隘,心灵压抑。这种课程观,在课程概念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显示其不适应性。

5、教师的教学和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篇12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了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星级酒店高素质的中基层管理者,在专业教学环节、实习实训以及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都主要是针对星级酒店开展的。酒店管理专业的针对经济型酒店的人才培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明显滞后于行业大规模发展的现状。对经济型酒店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其他方面明显不足,涉及很少,相关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培养这些基本方面给予的关注度都不够。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校企合作等环节等方面都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加大力度,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做好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统筹的建议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方面需要加强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应该比较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各个方面做好二者之间的统筹工作,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的能力,能够胜任行业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建议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分析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的人才需求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国内星级酒店大多数是全服务酒店,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因此岗位设置完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客人提供高标准的服务。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针对星级酒店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现代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销售等一线业务部门,培养熟悉星级酒店各项主要业务,具有全面专业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良好服务意识、较高服务管理能力的能胜任现代酒店接待服务工作的高素质的中基层管理者。而经济型酒店一般都为有限服务酒店,大多数只提供“住宿+简餐”式的服务,员工技能要求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掌握多个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复合性强。结合经济型酒店人才需求现状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将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职业经理人。主要培养既能熟练掌握一线服务部门的各种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要具备规划、组织、协调、决策等管理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经济型酒店店长或者是店长助理、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可以考虑将酒店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类。一类为酒店专业的通识类课程,这类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酒店职业礼仪》、《饭店管理概论》、《普通话》、《酒店英语》、《酒店服务心理学》等课程,通过学习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第二类是专业核心课程,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经济型酒店专业知识模块。如《客房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内容,可以考虑保留通常的客房服务流程及技巧等内容,并增加适合经济型酒店客房特点的客房设施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客房布草管理等内容,从而突出客房这一核心产品。第三类课程是针对经济型酒店行业特点而开设的,增加《经济型酒店管理实务》、《经济型酒店总务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经济型酒店经营管理中相关知识和技能。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增加适应经济型酒店经营实际的有关网络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三)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专兼职教师共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可定期邀请星级酒店的部门经理和经济型酒店的中高层管理者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根据企业的特点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开设专题讲座或参与人才建设的有关工作,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发展的多种类型。

(四)在教学实习实践环节做好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的衔接。拓宽专业的实习实践领域,除了保持原有的星级酒店实习实践基地,增加与行业内一些知名的品牌经济型酒店合作关系,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建设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锻炼。

为了做好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统筹,在专业实践环节可以考虑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高星级酒店顶岗实践,让学生掌握星级酒店的业务流程,熟悉星级酒店的岗位职责,并能够满足星级酒店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经济型酒店的专业实践。有了一定的从业基础之后,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经济型酒店对员工的复合性的要求,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多个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星级酒店的从业经历参与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中。因此,在经济型酒店的实习阶段,除了一线岗位的实习,还可以与经济型酒店拓展合作方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 “管理培训生”人才培养机制,从中有计划的挑选优秀实习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供“部门经理助理”的岗位,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种分阶分层次专业实习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实践经历,让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满足行业的多样化要求。当然,在分阶段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应该互相合作,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尤其是在两个阶段的交替之际。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一时期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关注,以便他们顺利的完成岗位上、心理上的过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