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1 08:17: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根据实验教材进行,提前准备好各种实验设备,上课时讲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然后学生以机械式模仿的方式进行实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次,高校内部的实验室仍然是相对独立封闭的,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设备、时间、环境都是固定且有限的,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这些因素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来说都是不利的。为此,实验室的开放势在必行。
二、从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内容和对象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自我提升
(一)时间开放需要体现灵活特性
除了安排开放在教学大纲内规定的必须开放的课堂实验教学时间外,其余闲暇时间也应开放。对与教学大纲内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提前现场熟悉仪器,为此学生要对实验进行提早预习和准备。让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其他实验项目及熟悉实验内容等。实验室这边应安排值班老师和学生,并提供联系方式,方便有兴趣的学生来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段和空闲的实验室。
(二)内容上面要呈现出深度和梯度
对于已经安排在教学大纲内的规定课堂实验内容,实验室必须对其有所保障。但是鉴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授课面,在实验内容上面做出更改。
为此,在现在的实验教学计划中,删减了部分基础和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增加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设计性实验环节,从而在实验的内容上面体现了一定的深度,也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有了梯度的呈现。当然,在设计层阶段,不同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性,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实验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设定实验内容和主题,自行收集相关实验内容的资料,以独立或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方案、方法的设计。教师更多的时候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援助,建设一个学生自己设定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环节,以及碰到问题自行解决困的自我能力提升的路径。
(三)实验室开放不仅要有宽度还要有一定的厚度
实验室除了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应当是可以进行科研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所具备的各种资源,可以使得他在各项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各种技术开发中承担更重要的分量。因此,实验室开放的对象不能仅限于上课的学生,同时要吸引有科研能力和有科研项目的老师进入实验室基地,这可以使实验室在内涵上面呈现出深度。授课的教师可以从平时的教学中,挖掘出部分学有余力、善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较为优秀的学生,同时吸收这部分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和学科竞赛中来,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实验室的宽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会得到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都会加大。同时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对事物细节的把握等方面更会有提升。
三、开放实验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每年设有专项经费用来支持对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给学生在物质上提供保障。同时,学校给学生提供很多很好的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这些平台包含有: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有良好的竞技平台、优质的实验室资源,以及高水平老师的引领,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到各项竞赛、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近三年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由实验教学团队成员指导本科生成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超20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近几年来,在各种国家、省级竞赛中表现也很抢眼:2016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三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获奖名单揭晓,首次参赛的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闯入本科组APP开发与设计项目决赛的7组(19人)全部获得名次,其中,获二等奖1组,三等奖6组,学院也被大赛组委会授予“最佳院校组织奖”。2015年8月上旬,全国29所高校584位选手参赛的第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上,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表现抢眼,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5年在8月初,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的“ZEDC杯”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决赛上,我院队伍荣获二等奖。2015年5月17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宁波市政公路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荣获三等奖一项。
由此可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实验室开放有客观需求。从获得的成绩来看,开放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实验室开放,通过为他们提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营造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外部环境,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材、教师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使得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又多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建设开放式教学实验室需重视的几个方面工作
在多数院校,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都是有保障的,也就意味着学校对教学实验室的重要性也是认可的。但多数的意识只是局限于实验室为开设的教学课程服务,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如今,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通过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一)实验室科研与教学团队建设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还需要组建高素质的实验团队。因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要求教师在实验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要有很深的造诣。这需要老师自我提升教学素养和业务能力,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给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各种业务进修的机会,使得实验队伍能够跟上发展的脚步,从而提高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实验的内容也应该随着学校发展的要求及时的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地培养和训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给予重视,同时实验教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三)在物质上保障实验室开放式教学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进取、探索、创造、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上述思维品质的契机,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掌握化学知识的人门向导和手段,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以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构筑知识框架,是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且对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独到的优势。化学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39-0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1,2]。近年来,创新药物的研制日益受到重视,对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增长。为此,本校药学院将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的研究型通用药学人才,实现本科教育向创新基础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型[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院各学科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创新药学人才的途径[4-6]。《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是本教学团队于2004年开设的本科药学专业选修课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10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融合多学科,涉及的知识广,包括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方法、流程、法规,以及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等。我们并不是通过安排更多学时数来达到教学目的,而是在18学时的小型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将知识介绍和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为从事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程涉及多学科领域,包括生药、天然药化、药物分析、制剂和药事管理等。若详细讲述各方面的相关内容需要大量的学时数,可能会使学生重复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甚至会让有些学生感到课程繁重而却步。因此,我们在有限的18学时中,围绕中药新药研发,精心选择各研究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更注重介绍了解各领域的途径,提供各学科“接口”,便于学生在课后自主拓展知识。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研究内容与方法,中药的现状与发展等三大部分。中药新药研发的相关政策法规较多,且不时更新。在课堂上,我们重点介绍《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以及中药新药申报的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中药新药的类型、申报资料和流程的基本框架;同时分析近年注册分类的变动内容及原因,让学生体会我国中药新药的研究方向。其他的诸多法规,在课上仅指引学生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最新版法规,并强调在研发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法规的变动。中药新药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本课程选择提纯工艺、制剂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这几项重要的研发内容展开讲述。由于每一方面仅2学时,因此我们让学生在课上掌握核心环节,初步但较全面地了解传统和现代的方法;增加自学的内容,将各种方法、技术的具体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拓展;介绍相关的参考书,并让学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中药的现状与发展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我国中药新药的现状以及研究与开发中药的策略。这部分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研讨主题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全面,而是根据中药的发展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适时调整,在促进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发展中药新药的使命感。
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内容多样,且学生层次不一,高、低年级的学生都有,单一的方法很难适用于所有内容与学生,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法在国内教育界颇受认可,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已逐步推广应用,但在具体课程中尚需摸索。我们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的设备,灵活运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讲授法。该法是传统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学生可以直接、快速地掌握知识。我们主要应用该法介绍中药新药研发与申报的基本流程、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各研究领域的核心理论知识与重要方法,使学生,尤其是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很快了解研发的概貌和重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穿插提示学生可拓展的自学内容并介绍相关的参考文献。这样,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能够了解主线和重点,课后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兴趣自主学习。此外,讲授法还用于介绍新药研发的实际经验,因为经验很难从书本中获得,是教师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积累。
2.案例教学法。现代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教学效果良好,因而逐渐推广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7,8]。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案例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分析,扮演的是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我们在讲授基础知识之后,常引入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比如在介绍完提取工艺的各种方法之后,给出一个不完全合理的提取工艺实例。多数学生通过回顾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能够找出工艺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并设计出新路线;少数思维活跃的学生能联想到之前讲过的,甚至是课外获得的知识,延伸至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探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研讨教学法。该法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经成为各国高校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9]。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互相研讨,最后教师补充并总结。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案例教学法类似,案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问题,但研讨法中的问题更宽泛,不局限于案例。
关于研讨主题,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案例,这在上一点案例教学法中已介绍;第二类是较具体的问题,如新版中药注册分类与上一版的改动之处及变动原因。这种主题的范围较窄,目标明确,学生查阅和整理文献比较容易,刚开始的研讨通常设计这类主题,让学生体会研讨的过程,但又不会感到漫无目标、无所适从;第三类是宽泛的主题,学生可以自行拟定具体题目,如增强我国中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学生可以自拟题为提高质量是我国中药产品走向国际的关键。这类主题只是定方向,具体目标不太明确,学生需要广泛阅读文献,缜密思考,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难度相对较大。学生经过一两次前两类主题的研讨之后,我们设计这类主题,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创新药物的立题与设计至关重要。
学生研讨的形式也分为三种:一种是学生独立准备并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第二种是小组合作准备,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发言;第三种是以所持的观点不同分为两组进行辩论。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形式研讨,学生从准备到课堂研讨的整个过程,自主探索、积极思维、相互学习,不仅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四、不断更新参考资料
全课程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授课。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生药、天然药物、药物分析、制剂和药事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需紧跟政策法规,所以参考资料不是固定的教材,而是不断更新的书籍、文献、法规等。我们除了建议学生参看一些书籍和最新的文献外,还教给学生查阅和获得文献的方法,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使可以吸收新鲜知识,课程结束之后能够自主摄取新信息。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都有重要影响。刚开课的几年,我们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学生靠死记硬背课堂知识就可以应付考试,使得部分学生对拓展课外知识的热情不高。为此,我们将考核方式改为课堂交流讨论的表现情况(占40%)与课程论文(占60%)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讨论占部分成绩的驱动下,一些原来对讨论热情不高或因不善言辞而不愿发言的学生,也认真投入课前准备与课堂交流。虽然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是被考核压力所启发出来的,但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他们逐步体会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乐趣,逐渐增大胆量、敢于表达观点。全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研讨气氛活跃,迸发的观点更为全面、新颖。课程论文代替闭卷考试,可以综合展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十分重要。
总之,本团队在10余年的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为目的,在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上不断改革,不仅“授之予鱼”,更注重“授之予渔”,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为今后研究与开发中药创新药物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在余.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7,23(2).
[2]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3]叶德泳,朱依谆,侯爱君,毛华,常英.实施CHIPS教学探索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新途径[J].药学教育,2009,25(6).
[4]张伟.从LBL到PBL:《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5]卢懿,戚建平,汪亚勤,张奇志,方晓玲,吴伟.基于能力培养的《药剂学》研究型教学的建设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6]李炜,叶德泳,仇缀百,鹿文博.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药物设计学课程建设[J].药学教育,2011,27(1).
1.1 教学模式
陈旧,方法单一目前,中医药院校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普遍依附于理论课开设,实行的仍然是实验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而且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将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其实验成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像一名讲解员,而学生就像一位操作工,做一步看一步,手忙脚乱。由于没有实验考试,学生也容易产生一种只注重实验报告轻实验操作过程的心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
简单落后,操作工艺技术、配套教学设备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院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单向验证性实验,而且仅局限于散剂、丸剂、煎膏剂、颗粒剂等老剂型的制备实验,选取这些老剂型的代表制剂,给出既定的处方、工艺,学生进行简单的制备操作实验,而对于其剂型的选择、处方设计、制备方法的选择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考察基本未涉及,对于剂型制备完成后的质量检验也缺乏关注。实验过程中多采用手工作坊式操作,如采用手工挤压制粒、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手工熔封安瓿等,与制药企业机械化的生产实际相差太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与生产实际相似的制剂设备的特点与使用技术、实验记录与报告的书写,与制药生产实际中药品研发的技术要求严重脱节,没有直观的药品生产GMP 概念。
1.3 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近年来,各院校对实验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时有限,教学仪器设备仍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很多院校虽然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到了校外实训基地后,也只能参观一下,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之实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和基础科研工作,很少深入到药厂一线,对药厂实际生产情况知之甚少,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讲课内容枯燥,照本宣科,无法讲清实际生产情况,导致教学成了空中楼阁。
2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与措施
2.1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2.1.1 独立设课,增加教学课时
将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设课,增加实验课时,使实验课时略超过理论课时,达到1.2∶1 左右。
2.1.2 充分利用
现代教学手段,轻松式教学在实验教学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视频、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轻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片剂的制备实验开始前,先播放在药厂中拍摄的压片机的生产、检修(如更换冲模)视频,应用视频技术对实际操作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企业大生产压片机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课后,通过网络共享,学生还可以反复学习,加强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3 课堂上师生互动
教学,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不再以板书讲解为主,而是通过设问、现场引导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例如,在每次实验开始前,教师根据实验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提问,或随机抽取学生上台讲解实验,由原来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讲,学生回答或讲解的效果纳入学生实验的平时成绩。这样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既可以督促学生克服惰性,做好课前预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验开始后,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不再手忙脚乱,而且能够对实验过程出现异常结果和现象进行正确地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认真写出实验小结体会,为避免学生间相互抄袭,要求当场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结果与讨论、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当场评分。
2.1.4 课堂外实行开放
自助式教学法,弥补实验课时不足开放自助式教学法具有开放、自主和自助的特点。这种方法从实验项目、参与人员到实验时间都是开放的,学生以预约形式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完成各种实验。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验的主体。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加强操作训练,不仅可以对实验课中失败的实验项目进行分析、重做, 还可以对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预做;学生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通过预约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各种学科竞赛培训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的创新试验研究和科技活动,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自选实验,自主探索,凸显学生与学习的自主性。
2.1.5 加强实验
考核,期末安排实验考试学生一人一组,临时抽签选题(题库为整个学期的实验项目),口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口试在操作考试前进行,内容应涵盖实验课的相关知识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最后综合学生口试、操作、实验结果当场评分。这样,将考试作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加强学生对平时实验课的重视。
2.2 与时俱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2.2.1 精简验证性
实验删减临床应用较少剂型(如散剂、煎膏剂)的制备实验;保留常用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注射剂等)制备实验;适当增加新剂型(如滴丸)制备实验;避免重复性实验操作,如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的制备前期工序(如药材的提取、浓缩、精制、制软材、制粒、干燥)基本一致,可增加每组药材用量,3 个制剂的制备实验合在一起开设,制成干颗粒经整粒后,1/3 使用颗粒包装机进行颗粒分装,1/3 使用胶囊填充机进行胶囊填充,1/3 添加适量剂后使用压片机压片,同时增加胶囊剂与片剂的崩解度比较实验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同种药物制成的不同剂型对药物崩解时限的影响。
2.2.2 增加综合性
实验一是从市场购买中药制剂样品,整合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分析化学的相关实验内容开设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重量或片重差异、含量测定、崩解时限以及溶出度检查等质量评价综合实验。二是将新技术、新工艺(如缓释技术、控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引入到普通剂型(如片剂)中,并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试验。
2.2.3 增设设计性实验
在某一阶段性实验结束后,有意识地就该阶段的剂型和技术,适当安排一个阶段性的设计题。例如,在各常见剂型制备实验完成后,给学生某一处方,要求学生根据处方临床用途及各药材性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来选择合适剂型,设计药材提取纯化工艺、处方筛选、成型工艺、制定质量标准等试验研究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全班研讨,选出较佳方案后再予以实施,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最优方案。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相互依赖的弊病,又验证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科研工作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2.4 加强药厂见习、实训环节为加强理论联系
实践,避免学生纸上谈兵,适当安排课时组织学生到药厂(或医院制剂室、模拟药厂)进行实地参观,利用假期安排两周左右基地轮岗实训。学生通过轮岗实训,使其能基本掌握制药企业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等相关岗位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3 面向企业生产实际,搭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
2.3.1 最大限度模拟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场景,开展模拟药厂和模拟药房建设我校模拟药厂总投资约300 万元,先后购置了热回流提取双效浓缩机组、V 型混合机、槽型混合机、摇摆式制粒机、多功能流化制粒包衣机、旋振筛、中药制丸机,胶囊填充机、软胶囊制备机、滴丸制备机、旋转式压片机、抛光机、铝塑泡罩包装机、颗粒包装机、电子计数瓶装机、口服液灌轧机、安瓿拉丝灌封机、印字机等一批中试生产设备,可以完成中药材的提取、浓缩、干燥,原辅料的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制丸)、压片、胶囊填充、包装(袋包装、瓶包装、泡罩包装)以及洗瓶、配液、灌装、封口、印字等制剂单元操作。通过组织学生到模拟药厂进行认识见习、生产实训,让学生重点掌握与制剂生产、质检有关的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制剂生产、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我校模拟药店完全模拟社会药房建设,中药饮片柜台、处方药柜台、非处方药柜台、保健品柜台、收银台一应俱全。通过组织学生到模拟药店现场参观见习、开展药师工作实践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药房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职责、药品摆放和饮片斗谱原则、药品调剂的操作程序、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药物的处方调配和保管制度以及其他药店相关事项,为学生储备今后作为药师为临床药学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
2.3.2 校企协同培养,与药厂共建中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药学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我校与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共建了湖南省中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基地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和有效的管理运行模式,基地立足于学校教学资源,依托企业产业优势,通过实施专业教育进企业、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岗位、技术能手进校园人才培养工程,将课堂由学校延伸到企业,产学结合,在实战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制剂技能和综合素质。
2.3.3 借鉴电子、电力等其他专业领域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限制了学生在制药企业生产真实场景中进行实习实训的机会,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药物制剂生产虚拟仿真系统通过采用3D 技术模拟药厂生产车间的实际状态,以药品生产实践操作为主线,整合现代药品生产工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将原来繁杂的现场讲解、演示委托给计算机,利用电脑仿真具有的可重复性与自动引导性的特点,设置各种可能的选项、障碍、问题,引导操作者逐步熟悉和掌握制药企业的洁净区管理、制剂生产设备操作、检验岗位操作、生产文书填报、GMP 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扮演生产人员角色, 弥补了当前实验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对各制剂岗位操作的仿真实习与仿真操作考核,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切身体验中加深了对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实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实训系统通过设立课堂教学、仿真操练、在线考核功能模块,可以满足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使得24h 开放实验室成为可能,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目前,国内已开发出药品生产(GMP)虚拟实训仿真平台、中药制药(GMP)实训仿真平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实训仿真系统、药房管理虚拟实训系统等药学类相关仿真教学软件,为中药药剂学虚实结合的现代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软件支持。
2.4 提高实验教学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师资队伍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托我校药学院建立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一是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去药品生产企业进修实习,让他们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接受技能培训,丰富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药品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二是聘请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充实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制订和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建立《实验教学的学生评教制度》,严格规范实验教学流程和教师的授课行为,督促教师严谨治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2-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有体系是理论学科逻辑体系,对老师的评价也仅满足于讲清楚程序化的理论内容。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强调的“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目标相差甚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以改革,充分体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思想,改革实践性教学。
一、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三者之间的桥梁或枢纽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功能体系构成中,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具有中心地位,同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本身就是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的,如果将三者隔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创新学习能力的失去、科学研究能力的降低、社会服务能力的减弱。高校教学环节主要由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作业练习、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在这些环节体系的运行中必须充分体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理念,即在传授学习高深、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实践机会和创新机会。不单要提供时间,而且要提供空间、提供内容,如思维的空间、动手的空间等,提供真正创新的内容,以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在讲基础理论时必须讲清楚基础理论建立的背景,在讲实践内容时必须讲清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而在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善会计理论。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较短的适应期后或不需要适应期而立即胜任岗位要求。由此可见,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是融合在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如对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应当在学科逻辑体系学习的同时,开设与之相匹配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内容的同时,明确会计实务操作是如何进行或完成的;在进行会计实践操作中明确其会计理论依据出于何处。如果没有会计实践性教学,则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胜任企业会计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90-03
Abstract As the medical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ntered a new stage,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with the reform of current med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a preliminary study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as well.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1 前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的竞争。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高等教育在围绕服务国家创新事业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并实践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目前,我国药学教育模式分支狭窄,复合型人才培养困难,药学专业各门学科课程之间联系密切,但又相对独立,学科课程内容总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2]。因此,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创建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面对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高标准需求,培养出“科学基础全面、专业技能扎实、勇于创新、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并且能适应现代医药的快速发展”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已成为现阶段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与国际药学科技技术接轨越来越深入,整个社会也进一步开放,相关企业对具有开阔视野的药学人才需求量呈现不断放大的迹象,药学人才培养向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2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在药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药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具备高素质,拥有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新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工作岗位需求,且满足社会各岗位需求的行业人才[3]。当今世界最缺的是人才,最贵的也是人才。目前,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药学人才有多个培养方向,如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其呈现出单一的教育模式,没有综合多学科知识体系,只趋向于单方面发展。立足于现今社会的创新人才建设,面向医药行业多元化需求,培养出知识和能力复合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是势在必行的。真正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是专业知识多方面发展的,这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建立全新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医药行业[3],在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同时,夯实药学学生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即专业培养与多元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的能力,对学生步入社会满足多元化工作岗位的需求,并适应药学学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多学科协作在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的药学人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药学教育模式改革是发展药学人才的关键突破点,以多学科协作来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是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是药学学科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4]。创新药物的研发建立在多学科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因此,药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是促进药学学科飞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如生物学与药学有最广泛的交叉渗透,药理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等解析药物潜在的分子机制来进行研究和探索的。
化学是药学学科基础骨干学科之一。药物化学是有机化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延伸,药物反应和药物合成都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奠基。现今上市的各类西药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而得到的,没有化学反应也就不会成就如今琳琅满目的药品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多学科协作,互相交融整合,才能完善药物发展,也才能推动药学学科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4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思想基础,更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5]。思想是实践的先锋,只有改变原先老旧的思想,树立先进的思想,才能稳定发展的方向不动摇。依据现代社会药学行业的需求以及药学学科的整合特色,高等院校应转变原先的教学观念,树立多学科交融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药学与药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药学与相关专业技术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即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将原来的“单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原来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点的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并拓展教学内容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合药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即多学科融合,做到博学而精深,同时应注重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6]。以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上应覆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多种药学教育资源基础,使药学教育由单纯的化学或生物模式,向化学―生物―医学融合模式转换,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保障。以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跟踪交叉学科最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药学知识教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7]。
2)专业实验方面,应使实验项目多层次化,减少验证型实验,开发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增加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实验能力。注重教研结合,开设学科前沿实验,并将现今先进科研成果相关实验理论知识及科研经验融入实验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改变,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实验教学[8]。
3)为培养并激发药学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应增设更多的创新实验竞赛项目,使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举措,开展大学生科技社外活动,成立跨多学科合作团队。相关调查[9]也表明,设立多学科协作的导师―学生互动平台,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多学科活动可以快速拓展药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让药学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得到综合与升华,促进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注重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药学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教育模式,即通过实践训练项目和创业辅导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药学人才培养院校可以与知名药企进行友好合作,共建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在现有院校与药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在科学研就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使不同社会分工教育、科研发展与药物生产在整体资源分布上实现各自优势。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各高校药学人才教育实践中面临各种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药学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得的各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和实践深化,并扩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互利共赢局面[10]。
5 展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是需要一步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药学教改也需要慢慢实践,人才教育质量的提高更需一代一代学者不懈努力地探索。现阶段药学培养方式还存在许多漏洞,比如说教学内容单一不连贯,重视理论传授、轻视技能培养等。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转变传统药学专业的教育理念,在药学教育培养与社会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之间搭起桥梁,这将会培养出更多学科知识构架连贯的、富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邢道荣,郑葵阳,刘宜升,等.医学生科研素质训练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杨雪,来丽娜,李瑞燕,等.药学专业多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70-71.
[3]张群,贾志敏,游文玮,等.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成果[J].基础医学教育,2010,12(6):597-600.
[4]葛立军,朱振洪,万海同.多学科交叉在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5-7.
[5]白童.关于构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6.
[6]郭双平,刘一雄,李侠,等.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344-346.
[7]高志刚,王世盛,宋其玲,等.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6,32(1):18-21.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传统,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部分高校管理者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仍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在:(1)部分管理者缺失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没有顺应时展,进行理念的改革创新,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2)部分高校看到其他学校的改革成绩后,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个性缺失,缺乏创新意识。
2.动力不足,效率不高
由于动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这同样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部分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教师的职称、学历、科研项目等内容,忽视了高校办学的最初目的。(2)高校教师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高校都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的指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人才培养的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
3.途径较少,意识不强
所谓途径较少是指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都是通过研究训练、科技比赛等形式。形式单一,范围有限,故培养效果也有限。而意识不强是指学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单位合作的意识不强。因为大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后没有采取相应的协同措施,没有为学生打通更多的人才培养渠道,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的重担全部落到高校身上,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明_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首先,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抓住“创新”二字,分析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现、分析与探究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增强师生自主能力,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为了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高校应积极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教师、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方面,学校应改变传统的评估观念与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质量作为评估指标,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革创新。在学生方面,教师应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分析、思考与自主探索,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关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协同创新,加强与各单位的协同合作,为人才培养创建多个平台。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2)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在企业的资助下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在平台上引导学生将科研与学习相融合,从而促进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视野将更加宽阔,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先进,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85-03
作为我国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世纪,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以及标志就是不同领域的全方位创新,正如同志在199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过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全面复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教育及创新战略。然而,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的失衡,已经成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是我国完成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只有按照合理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进一步满足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我国很早就强调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多年相关人才战略实践表明,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相关机构认为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极其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
1.陈旧的知识传播目标体系。所谓知识中心论是指通过健全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常规评价标准多以学历和文凭为基准)。然而,在此评价体系下,为了全面加快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速度,高等学校势必会设置更多的必修课,尽量减少或者忽视选修课;增加更多的理论课程,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实践教育;加强更多的教师的主体性,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因此,这种以一定目标为出发点的知识结构教育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极为明显,其在实践中的主要不良性的表现为:(1)在该种教育体系下,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以单纯的书面知识为主,严重缺少实践操作,最终导致受教育者主动性难以发挥。(2)知识中心论式的强制型教育体系也扼杀了创新所需要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严重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面对面式授课使得大多数老师对授课内容的重视度极高,备课十分充分,课程整体规划严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变,易使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变为“本本主义”或者“题海战术”,而严重地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会使得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难以发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形式,以强制性管理为主的人才培养约束机制严重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实践工程中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具体缺陷主要表现在:(1)在宏观方面,上级管理机构对高校采取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使得高校很难发挥其独特的办学特性以及鲜明的人才创新体制,从而严重限制了高等学校办学的主动权。(2)在微观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严重缺乏应变机制。不仅要管学生顺利升学,甚至有时还要管理学生生活、就业等其他方面,类似这样全过程式的管理约束机制使得学校不仅要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进行管理,甚至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而此类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范围,除了要管学生的课内、校内活动,甚至还要管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而在管理方法上,过于标准化、强制性的管理约束机制也使得学校教育学习气氛过于压抑、沉闷。而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因此几乎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丧失了自由思考和自由学习的机会。
二、妨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1.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学校应严格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现阶段由于负面因素的存在,影响学校在该过程中完全发挥其在教育体制中的主导性作用。(1)旧的教育观念妨碍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是指人类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自觉行为。因而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后期的教育活动。如果一味地采用落后、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活动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发生了。因此,教育活动创新应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基础。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20世纪早期的传统精英模式教育逐渐转向当前的大众化知识教育。在此阶段,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也应及时从传统的学校内部或者考试式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综合评价标准。因此及时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教育活动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校的本位管理模式妨碍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上级管理机构,现在阶段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采用级别及权限式管理对高等学校进行管理。以大学的行政级管理模式为例,大学的行政管理级别分为部级学校、省市级学校等,而因上级管理机构的不同,不同的大学在获取经费及自行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区别,因而,行政级别的不同也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作为本位管理的突出特点,级别管理采用的按部就班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得学校自身的可操控空间变小。而教育创新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性的约束。因而,教育主管机构应在当前本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革,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人才质量创新的目的。
2.教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除了受学校影响之外,也受到教育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限制。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实现创新,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够也会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匮乏的创新意识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教育行为过程的直接传播者及组织者。因而作为实施教育创新的主体,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间接地影响教育体制的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然而,因自身缺乏目标性的课程意识,大多数教师将教育过程更多地的理解为是向传统的向学生“授业解惑”。在如此陈旧的思想观念及墨守成规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很难培养出敢于打破常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因此,作为教育行为的灵魂,高校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教师淡漠的责任感妨碍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与教师的创新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学习的榜样,也对人才的创新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培养有自主创新思维及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最终归宿。而作为教育本身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道德修养也决定着国家最终衡量教育创新的标准。而目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从整体上看是应试能力明显强于创新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被动式、强制性的教育体制严重阻碍学生参与教育创新。目前,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下,高校学生的民主参与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大学生缺乏参与教育创新的途径。作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得不到学生的支持,教育创新体制是很难得以真正实现的。(2)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弱化了参与教育创新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教育必须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大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水平,而对学校的创新性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因此,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分层、分类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更多地运用过程性培养模式、诊断性评价。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同时,为不断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高效、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兴达.河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7.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社会亟需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认为“在当今及以后很长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已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创新人才培育的主体,各高校如何衡量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各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一、构建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充分性分析:社会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创新人才,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共识。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仍然是众说纷纭,仁者见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大多处于摸索阶段,更多的是结合本校的文化底蕴、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在校期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型人才的就业创业环节严重脱节。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从宏观指导到微观局部都没有在战略高度上意识到构建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必要性分析:构建创新人才评价体系首先有利于社会和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从而为创新型国家储备更多的后备力量。其次有利于高校根据评价指标来选拔人才,根据人才的特点因势利导加以培养,建立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后,大学生目前创新能力不足已是共识,即使有一定创新素质的在大学教育的大环境下也“泯然众人矣”,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能让更多的“怪才”、“偏才”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二、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评价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又名态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对企业内外部各方面进行综合和概括,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然后利用外部的力量进行评价,下面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进行其创新人才的SWOT分析。
S――strengths(优势)。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相同度高,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有创业创新方面独特的优势,这都为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提供了方便。
W――weaknesses(劣势)。经济管理类特别是管理类作为年轻的学科门类,肩负着我国学科发展的重任,扩招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起步晚、专业设置趋同化、专业特色不鲜明、专业冷热度转变快、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因素导致近年来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愈发严峻。综合型大学追求“宽口径、厚基础”,理工类追求“实验技能”、财经类追求“专业核心”,不同类别的学校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使其在就业中脱颖而出是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O――opportunities(机会)。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之际,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之严峻的新就业形势,后金融危机时代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经管类专业大多是应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这就为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好的机会。
T――threats(威胁)。经管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多的是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度不够,虽然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要求我们在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能提供评价、监督和预测等功能,然而创新活动涉及到人、任务、环境之间的互动,创新人才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标选取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指标选取要求具有明确的内涵和意义,计算方法简单,科学实用,全面反映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2)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求具有可比、可操作性,统计口径尽可能保持一致,确保同类指标在各高校间的可比性。(3)独立性原则:创新人才目前概念比较模糊,在标准上也不尽相同,甚至彼此间相互交叉、包含。这就要求指标选取时减少在概念上的重叠性和统计分析上的相关性,确保指标的独立性,不能简单表现为各种指标的堆积。(4)定量原则:选取的指标可以含有定量指标也可以含有定性指标,但必须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以便利于数据处理。(5)可持续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专业要求的更新,在评价过程中便于将不能全面评价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的指标删除,引进新的指标。
2.体系构建。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评价需要一个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对创新人才的各项指标逐步深化、逐步求精与完善的过程。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共识性的分类方法和采用标准,对现有指标进行了完善,构建了包含创新知识维、素质技能维、实践能力维、创新能动维和创新能力结构维五个维度和经管类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13个三级指标的三层级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3.指标解释。(1)创新知识维。创新知识维包括经管类专业基础知识、经管类专业相关知识和创新专业知识。传统教育理念下,习惯认为一个人知识的拥有量越多,创新能力也就越强。但掌握一定的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条件,这也说明了创新人才不一定非要来自于所谓的“优生”,我们要更加关注那些我们认为的“怪才”、“偏才”。我们强调知识与创新不是成正比的,但也不完全否认知识维度的重要性。经管类专业的创新专业知识一般要求熟练掌握《创业学》、《企业战略管理》、《商务沟通》等知识,使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2)素质、技能维。该维度由身体素质能力和创新基本技能组成。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保障,即使拥有再丰富的知识储备都难以付诸于创新实际,至少会影响到创新的正常实施。创新基本技能维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包括清晰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独立思考、辨识和理解的能力。(3)实践能力维。实践能力维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情况两个三级指标。经管类专业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如何指导实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多是平时对理论学习不太重视或理论水平不太强的同学,而那些理论功底强的同学对于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贯穿理论知识甚至有些显得束手无策。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学生申请专利数、数、参与项目或课题数来衡量;成果转化情况一般考察学生利用学校创业基地或孵化器进行实践所获结果。这两个指标操作起来不如前面的指标方便,但可信度高,对创新人才评价也更为客观。(4)创新能动维。经管类专业学生大多是文科背景,缺乏理工科学生的严谨,但对于新鲜事物有先天敏锐的触觉,普遍的弱点是缺乏持久的冲动。作为经管类创新人才,创新能动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它又是创新活动能否最够取得成果的关键因素。该维度我们选取了进取性、成功自信和抗风险能力三个指标来进行衡量。(5)创新能力结构维。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能力结构显现出不同的能力结构,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能力结构维度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经管类创新人才用现有知识无法解释或实践中无法继续时开辟新途径的启明星,我们很难去用定量去进行评价创新思维,可以借助心理学上某些成熟的技术或方法进行创新思维测验。创新精神包括进行创新具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属于非智力的因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创新人才的决策力,经管类专业所面临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大多属于主观决策,决策者如果优柔寡断或墨守成规,决策效率会大大降低,也会丧失创新活动成功的最佳时机,这也要求决策者高瞻远瞩,运筹各方面的信息,创造性解决问题。
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各类高校必须结合学校定位、所开设经管类专业的特色构建经管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经验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提炼。归根到底,新就业形势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更好的创新人才成长氛围,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延臣,张楠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意义[J].教育经济研究.2010(9):67~68
[2]潘经强.新就业形势下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4~17
[3]赵文彦,曾月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于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4~17
[4]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10] 刘宇文,张鑫鑫.从外部激励走向内部激励: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动力转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16-20.
[11] 巴连良.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 曹爱华.大学教师科研激励制度的前提假设探析[J].高教探索,2007(4):2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6-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意味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纲要》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转型期的非常时刻,我们不能只注重“量”的增长,而忽略了“质”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与重大课题。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人才培养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分析和发现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基本前提是剖析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近年来学者们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研究队伍,还是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不少研究成果对后来者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与中国相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较大,比如:ABC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巴雷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1951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后来由戴明将休哈特的PDSA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物质的存在方式总在不断变化中,在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在对国内学者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有的侧重分析了内部因素,有的侧重分析了外部因素,还有的对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1)内部因素分析。李勇、陈建成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制度、大学文化。鄢高翔、沈兆梅认为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为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规模扩大、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薇、张国宾认为当前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为:教师、管理、教学环节、学风。倪丽娟、陈辉认为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大学定位偏差、教学工作规范性差、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评估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问题。李远贵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教育理念、课程结构和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谢斌、姚利民认为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课程因素、教学因素、学生个人因素、校园环境因素。潘武玲阐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为:在观念层面主要体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创新素质与传授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认识不同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在办学实践层面主要存在着师资、课程设置、办学的物资保障、科研和实习基地等问题;在环境层面,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文化环境也都存在着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因素。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对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申世英分析了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7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办学理念偏差、办学定位不准,管理缺乏规范、运行机制不畅,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改革滞后、培养特色不明,生源成分复杂、学习风气不正,办学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领导精力分散、重视力度不够。
(2)外部因素分析。娄国栋认为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在因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学习终身化、就业多样化。么新鹤、查永军认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
(3)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包寒蕊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以高校为界限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高校的受教育者、高校的教育者、高校的管理者、高校人才培养的条件和高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土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韩文英认为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生、教师、独立学院的管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课程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陆瑞德从系统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才自身的内在因素;另一类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高校和社会因素。闾晓兵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人才培养质量观;教育内部的影响因素——现实性因素(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基础性因素(师生自身素质);流动性因素(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教育外部的影响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
以上学者研究内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陆瑞德以人才为中心,人之外的其他一切为外部因素;闾晓兵将教育作为整体,从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分开来研究;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则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无论是从哪种研究角度,最终得出的结论大部分还是达成共识的。他们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因素是学生个人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因素;其次是经费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再次是办学条件、社会、高效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环境;最后是人才培养质量观、质量监督体系、校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如下图所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过不少的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即使是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学校其重要性程度也是不同的,为此所提出的解决措施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针对性。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分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要素开始,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素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即:分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主次,然后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核心因素展开现状分析,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鄢高翔,沈兆梅.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9)
3.倪丽娟,陈辉.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
4.谢斌,姚利民.试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J].湖南大学高教所,高教研究,1998(4)
5.申世英.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J].丽水学院学报,2008(3)
6.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理论研究,2010(6)
7.刘怀忠.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教育,2001(2)
8.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9.闾晓兵.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东南大学,2005
10.陆瑞德.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1.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2(2)
12.么新鹤,查永军.改革教育拨款制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13.潘武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2)
14.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学位论文,2005
15.李国志.论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J].教育管理,2010(35)
16.李勇,陈建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9)
br> ”的策略,进行创新人才的交流和共享,在不影响创新人才开发与利用的前提下,减少企业人才使用成本,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
培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培训员工参加的积极性较高,即使企业不愿支付培训的费用,员工也愿意自己付,但要求员工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企业的鼓励与支持。
践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但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相对缺乏。将两者优势进行互补机制,联合培养创新人才,通过联合办学,使企业的人才需求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企业的创新需求成为学校教育开发的重要内容。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为企业高效、优质的培育各类急需的创新人才,使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重。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问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创新人才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谈谈企业创新人才的几种培养途径:
才的培育途径
资本显着不同的一个特点是,人力资本并不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容易产生投资者与收益者的分离,使创新人才培育企业不能独自享受创新人才创造的价值收益。另外,企业还可能在付出了培育成本后,得不到预期收益。主要是由于员工或是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或是因为待遇问题跳槽,从而使创新人才培育的企业蒙受损失等。
是政府、学校的责任,企业充当的只是配角。恰恰相反机制,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本身就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学校作为教学、科研的主体,经过学校培养出来人才的是创新人才的半成品,他们需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和历练,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并非一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高学历高职称和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否为创新人才,除了看学历和职称外 ,重点需要企业通过实践对其创新能力进行检验。 存在的问题 力的作用日益加大。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关于创新人才的培育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企业视角来分析创新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企业创新人才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孙莉,朱国进.创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2)
[2]杨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苏北经济欠发达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3]李美云.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技与经济,2006,(20)
[4]何旭明,屈林岩.科学发展观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人才,2006,(10)
[5]卢宏明.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6]张黎.创新人才素质浅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95-97
[7]平旭.德育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1(2):52-54
[8]张纹.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德育创新[J].理论研究,2000(1l):6-7
[9]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
[10]郝敬习,赵子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J].中国计量学院学,2000(6):26
[11]陈然,黄雪雄.谈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J].高等农业教育,2000(8):14-15
[12]黄楠森.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5-7
[13]赵修渝.关于知识创新的人才素质的研究[J].探索,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