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1 08:17: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薪酬体系优化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薪资项目不规范。经调研汇集,C集团下属各单位现使用的薪资项目多达396个,原因是大多数煤矿企业均成立于建国初期,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资发放项目,尤为突出的是津贴补贴类项目繁多,比如知识分子补贴、肉食补贴、书报洗理费等;同时,同一个薪资内容在各个单位的称呼各异,薪资项目名称参差不齐,比如同是“年功工资”的称呼就各不相同,有称呼“年资工资”、“工龄工资”、“工龄补贴”、“年资津贴”等。
3、对所属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没有分类设计。省国资委对省属企业出台了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管理办法,C集团依照此规定,也对所属各二级单位统一制定了一套针对所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管理和考核办法,以充分调动所属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真正做到职责明确,考核有据,激励充分,约束严明。其中:基本年薪=集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M×R,M为基本年薪调节系数,由集团根据当年集团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情况确定;R值为基本年薪等次系数,由集团根据各所属单位考核年度的经营总资产规模综合确定。绩效年薪=基本年薪×N×绩效考核得分/100,N为绩效年薪调节系数,由集团根据当年集团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情况确定。由于C集团所属各二级单位的行业跨度较大,企业之间规模档次差距较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设计绩效考核办法时没有进行区别分类,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考核,导致考核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不符,存在较大分歧。
4、对所属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企业管理者薪酬水平既要与经营责任和经营风险相适应,更要与经营绩效挂钩,其绩效考核得分以集团与所属二级单位当年签订的绩效合同为依据,其中一级考核指标和权重为:利润总额(15%);净资产收益率(15%);销售收入(15%);工业增加值(10%);资产负债率(10%);销售回款率(5%);重大项目建设管理(5%);安全责任目标(10%);节能减排(5%);制度执行(5%);稳定工作(5%)。由于没有进行分类设计,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考核,往往是规模较小单位的绩效考核得分偏低,而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即便经济效益一般,考核也能得高分;相反,部分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利润指标很高,企业成长性也较好,而绩效考核得分却很低,考核结果不客观。
5、对企业管理者的特殊激励政策不配套。企业管理者在完成当期工作目标后,若出现当期或任期经营业绩完成较好,资本运营工作成绩特别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或产品升级方面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有效等情况时,还应该配套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者勇担重任,管理创新,为企业的中长期作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贡献。由于上级对省属企业管理者的中长期激励政策存在很多壁垒和可操作性,因而所提出的管理层持股、增值奖股、期股(权)或分红权激励等政策,在国有企业内往往无法落实。
6、监督执行不到位。由于C集团企业规模较大,下属分子公司众多,集团公司的定位为战略管控型,所以集团对所属单位的日常薪酬管控主要以工资总额数为管控方式。集团所能及时掌握的薪酬信息除了工资总额数,人均工资水平增长或下降幅度等外,便无法进行数据深层分析和数据挖掘,比如无法对引起工资总额变动的原因,人均工资水平变动的合理性,薪资水平区间分布趋势,分配是否科学,人员流动是否正常等进行有效监督。
二、薪酬制度体系优化的原则
1、化繁为简,规范统一。对现有的薪酬结构进行认真梳理,将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分门别类进行规范,对不规范的薪资项目清理统一。
2、科学分类,一企一策。按主营业务或资产占比摸清所属单位的行业分类,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业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3、实行激励与约束、奖励与奉献相统一。按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企业管理者薪酬水平既要同经营责任和经营风险相适应,更要与经营绩效贡献挂钩。
4、完善配套激励。按绩效考核激励与其他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5、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企业管理者薪酬增长与职工工资增长相协调,与社会及市场调节相适应,促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51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有的军人薪酬体系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需求。因此,为促进军队的全面建设,必须对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1对军人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1.1是提高军人薪酬整体水平和外部公平性的要求
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军队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卫国家和领土安全。因此,军人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强制性、特殊性和危险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军队的薪酬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但是,就目前来讲,军人的薪酬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当地地方人员的收入水平相比,约70%地区的军人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并且缺乏相应的外部竞争。根据军人劳动的特点可知,一是军人在高负荷的军事劳动中容易造成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损伤;二是由于国家和军队对军人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和限制,军人不能够从事该职业以外的第二职业;三是由于其主要从事的是军事劳动,而且劳动活动比较单一,军人在转换职业时成本较大,甚至浪费其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出现人力资源折旧的情况。因此,必须对军人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在政策上对吸引具有航空航天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人才进行支持,在经济上对军人的人力资本折旧、劳动损伤和超额劳动时间等进行补偿。
1.2是平衡军人薪酬结构和提高内部公平性的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讲,所谓薪酬结构,指的是在同一组织内部,根据不同职位或不同技能的薪酬水平所进行的排列形式。在薪酬结构中,薪酬水平是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别的,决定薪酬极差的标准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的差级也是有一定的层次的。就目前来讲,我国军人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辅工资。在军人基本工资中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军人干部工资整体起点比较低,达不到同级公务员工资水平的30%~56%;其二,由于军人的军职、职责和工资等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军人的职务等级和工资等级缺乏相应的一致性关系,使得军人职务极差数额较小;其三,军人现行的军龄工资与其对国防事业的贡献不相应,整体来说比较低;其四,在军人基本工资中,不能够反应军人岗位的贡献程度。此外。在辅工资方面,虽然通过军人薪酬工资调整,增加了军人的地区津贴和特殊训练津贴等种类,但是,军人的辅工资依然不高。
1.3是丰富军人薪酬激励内容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军队急需培养并引进各种优秀的复合型和技术性等人才,以满足新军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从事军事劳动过程中,为提高军人的身体素质、知识储备和军事技能等综合能力,军队现役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在军事征募过程中,要在对比其同级部门工资福利收益差别的基础上,以提高军人的待遇来吸引从军人员。为吸引并留用高技术人员,军队要根据其个人能力、贡献程度和努力程度等,增加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另外,军事劳动本身具有强制性、迫切性、危险性和高标准性,军人在从事军事劳动时会在精神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提高军人基本工资和薪酬福利等的同时,还要对军人的情感进行管理,注重培养、引进并留用有关军人心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以有效释放军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2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的优化措施
2.1建立健全军人绩效工资评价制度
当前,为更好的提高军人积极性,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水平,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划定全军统一的绩效工资等级,各单位可根据具体的工作绩效标准,按照相关的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对号入座”的方式评定每个军人的工作成绩,并按照有关的审批程序,一次性发放军人的绩效工资。另一方面,军队总部要设置专门科目,根据各单位的工资总额及其具体的分配程序和方式,由各单位按一定的比例向军人发放绩效工资。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要确定其相关的工资标准,对于军人的工作业绩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一刀切”或“论资排辈”等情况的发生。在考核过程中,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军人的政治思想、军事技能、履行职责、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遵纪守法等进行综合考核。
2.2建立相关的补偿机制
第一,要建立军人纪律约束补偿机制。
我们知道,军队施行的是封闭式管理。首先,军人每天都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和限制,缺乏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信息闭塞,生活方式单一,交通不畅,知识更新慢,相应增加了其感情成本。其次,根据国家和军队的相关规定,军人不能有第二职业,使得军人的收入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最后,军人往往在节假日还要进行正常的演习拉练和执行任务等。总之,军人在封闭式的管理中受到的约束颇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建立相应的军人纪律约束补偿机制。比如,可借鉴国外的相关机制建设成果,根据我国有关的政策规定,对军人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等进行一定的补偿。
第二,要建立军人职业风险补偿机制。
军人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所从事的军事活动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无论是在军事训练,还是在战争中,军人都存在着人身安危。虽然多数军人都受到过专门的军事学习与培训,但是由于其所学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大批军人在专业和择业时并没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军人的职业风险进行补偿,对于激励军人献身国防、降低军人失业风险、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建立并完善军人津贴制度
第一,要建立军人特殊任务津贴制度。
近年来,随着军队职能的增加,军人除了要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外,还要对一些危害人类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展开非战争军事行动。在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有些军人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建立军人特殊任务津贴制度,就是要对军人特殊的劳动价值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军人的特殊任务津贴应包括任务岗位津贴、人员体能消耗补贴和劳动保健补贴等。其中,任务岗位津贴要以军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的职务等级、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为依据;人员体能消耗补贴要以军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所消耗的体力和热量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等为依据;劳动保健补贴要以执行特殊任务的劳动强度、业务分类、自然条件和风险程度等为依据。
第二,要完善军人岗位津贴和补助制度。
自军队建设以来,军人的津贴都是围绕国家的相关政策而制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应完善相应的岗位津贴和补助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军人所在岗位的具体劳动,合理确定享受岗位津贴的对象。另一方面,要根据军人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等确定其相应的岗位津贴标准。此外,完善军人各种相关的补助制度,有利于吸引并挽留优秀的军人,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优化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军人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军队建设中来,才能够提高军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慈溪市颖光制衣有限公司(Cixi Yingguang Garment Co.,Ltd.),以下简称YG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公司坐落在中国服装名城——宁波,紧邻杭州湾大桥,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公司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壮大,现已经拥有厂房10000平方米,在职员工1500余人。公司巨资引进日本、欧美先进的设备,年成衣生产能力达100万打。
公司实力雄厚,集织造、染整、成衣为一体,是一家大型针织休闲服装制造企业,浙江服装行业中的佼佼者。公司视信誉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命脉,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认可。始终以“质量为本,诚信经营”的理念,努力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公司组织紧密,企业管理及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引入国际标准管理体系ISO9000,实现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公司重视人才,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各专业人员来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及公司产品的含金量,研发部门人数近百人,已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公司拥有注册品牌——“颖光”(YINGGUANG)、“依村”(YICUN),其品牌服装在国内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颖光”品牌服装畅销意大利市场,并在其他国家市场也被看好。公司提供OEM服务,其主营产品或服务为各类针织服装生产,月生产能力为600000件,年出口额能力约为10000 万, 年营业额约为15000万。
针对公司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公司也正在征求更多的著名针织品牌的合作开发生产项目,共同开拓双方的市场。如果能同更多的著名针织服装品牌合作,就可以减少双方在生产管理、成品的生产开发、原材料的的储存等各项环节的工作量及各项人力、物力的大副投入。目前,公司已具备先进的生产管理队伍,一流的进口设备,资深的设计师,广泛的市场分析来源,及时的国外市场信息来源,提供的成品以质量为先,已具备了服务于多家品牌的各项实力。
公司组织结构情况:
组织结构说明:
局总部薪酬考核体系有诸多弊病,但突出问题有三:一是薪酬结构不合理,二是岗位工资设定不科学,三是绩效考核未有效发挥作用。这些问题最终影响到局总部管理工作上,导致职能部门能力未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弱化,基层单位意见较大;员工收入水平主要受个人资历决定,干多干少一个样,考核流于形式,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积极性不高,遇事习惯于推诿拖延,形成了不良的机关作风。必须认识到,公局总部现有薪酬考核体系运行十年,一批年纪大、资历长的老员工成为现有制度的受益团体,数量不在少数,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可能对当前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多数总部员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甚少,传统的人事管理思维和文化氛围还比较浓厚,若实施激烈的变革可能会超出员工心理承受范围;薪酬、绩效方面的制度调整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改革,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也需要一定时间。为使局总部薪酬考核体系改革对管理工作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取得实际效果,让员工真正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人力资源部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确定了打组合拳、分三步走的计划,推进薪酬考核体系改革。
1.薪酬结构合理调整薪酬结构调整难度最低,影响最小。按比例普遍调高员工岗位工资,调整岗位工资、考核工资、业绩贡献奖三者比例构成,使平时发放的岗位工资和考核工资占到员工年收入的80%。在薪酬总额未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薪酬结构优化调整,增加了员工日常可支配收入,降低了一次性发放业绩贡献奖的个税负担,员工尝到了甜头,对局总部后续改革的期待和信心大增。
2.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实现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主要实施了五项措施:第一,从基础管理工作入手,重新梳理编制部门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为科学确定部门和各岗位KPI指标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科学设定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工作实际将考核指标分为经营绩效、基础绩效和创新创效三类指标。将中交集团对局考核的25项经济指标全部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作为经营绩效指标,将部门主要日常管理工作和一些通用要求指标作为基础绩效指标,将重要程度高的超额完成经营指标、技术创新、成本节约、解决突出问题、风险防范等指标列为创新创效指标。员工个人考核指标类似建立。通过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实现了考核指标导向清晰明确,有效地将经营压力和管理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第三,优化考核方式。期初提交考核计划表,期末对照总结考核打分。经营绩效指标全部以数据说话,由预算考核部门直接打分。基础绩效指标为减分项,按标准完成不予扣分。创新创效为加分项,需要考核组成员进行研究评分。将考核组对部门打分由过去个人分散打分调整为开会集中打分,并由工作人员对制度规定加分条件和分值等现场解释说明,不仅避免了尺度宽严把握不一的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效率,将原来打分周期由一个月缩短为3个小时以内。部门考核得分即为部门负责人得分,员工考核得分由部门负责人打分。第四,增加考核得分面谈反馈环节。员工考核得分与员工本人见面,部门负责人除点评员工工作表现、解释加扣分依据外,还要针对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双方签字后提交人力资源部。绩效面谈反馈公开、公正,让员工不仅得到了直接绩效反馈指导,而且体会到尊重与受重视,同时也更加密切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工作关系。第五,拓展了绩效考核得分应用范围。不仅与收入分配挂钩,还与岗位任职、培训等挂钩。
3.基于岗位测评的薪酬体系建立开展岗位测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岗位薪酬层级和岗位工资标准,实现以人定薪向以岗定薪转变。这项工作专业性强,又涉及打破员工既有利益格局,难度和复杂程度最大。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同时也让员工更易接受,选择引入较中立的第三方咨询公司主导开展岗位测评工作。结合局总部管理实际情况,岗位测评采用了较为适用的要素计点法,分为以下六步进行实施:第一,成立岗位测评工作小组,由咨询公司专家、局领导、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第二,确定测评要素。根据各部门负责人《岗位测评要素调查表》问卷调查和面谈,初步确定岗位测评要素,再经专家进行适宜度评估,最终确定4个一级要素共15项测评指标。第三,确定要素分值权重。组成专家小组对一级要素和15项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要素和各测评指标权重。根据岗位测评的权重计算结果,确定总点数为1000点,每一个评价要素的最高点值为1000乘以相应的权重。最低点值的确定根据企业的工资现实倍数比,确定一个最高和最低点值的倍数比,最终将最低点确定为100点,100点乘以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即得到各评价要素的最低点值。各个等级的点数分配一般按照等差原则匀速分配,遇到性质或价值差异大的适当调整。第四,形成岗位评估模型和评估要素等级说明书。经过以上工作,形成局总部岗位评估模型,编制完成评估要素等级说明书。经专家抽取不同部门不同层级若干岗位试打分,认为能够较准确反映岗位实际情况。第五,组织测评打分。对岗位测评工作小组成员进行为期一天的培训,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对岗不对人,严格按照评估要素等级说明书标准进行打分。第六,打分结果应用。根据对局总部179个岗位打分结果,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分级,并确定相应层级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实施效果
经过近2年的实施,局总部薪酬和绩效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之前局总部每次工资调整或工资制度改革,总有员工找领导说情走后门,甚至哭哭啼啼,大吵大闹。究其原因,还是岗位工资确定标准不合理、不量化、人为决定因素大,找了闹了可能就调高一些。但本次岗位工资调整整体平稳,出乎领导预料,对个别员工反映情况予以解释或重新打分,基本维持结果不变。自此实现了局总部员工工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管理目标。绩效管理实现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局总部职能部门和员工个人对管理该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更加明确,改变了过去责任不清、互相推脱的不良习气,形成了管理合力。员工绩效量化评定,并注重过程管理和反馈提高,真正让员工体验到绩效管理不仅是考更是帮,不仅是压力更是动力。
三、管理经验和改进建议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架构;薪酬分配体系;优化设计
一、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现状
1.企业人力资源架构现状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原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2011年9月起划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700名职工、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制造型企业。现行人力资源架构主要采用直线职能制+经济责任承包经营制,即总厂层面以职能部门为主,从职能管理角度对各分厂、事业部实施专业业务对口管理;下设分厂、事业部,对分厂、事业部实施经济责任承包制考核,由总厂对承包单位经济经营效益、工资总额等指标进行管控,各分厂、事业部内部设立相应职能管理岗位和直线管理的班组等机构,由各分厂、事业部内部统一调配、管理。
2.企业薪酬分配体系现状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自1993年三项制度改革以来,实行以工资总额工效挂钩及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的薪酬分配管理体制,由上级单位对总厂实行工资总额控制,总厂对各分厂、事业部根据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情况实施工资总额控制;各岗位薪酬分配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奖金、各类津补贴等。其中奖金模块的分配模式,对生产技能工人采取计件工资或定额工时制考核方式确定;对总厂职能管理及设计研发人员采取部门经责制考核确定奖金总额、各部门内部考核分配为主,各分厂、事业部职能管理及设计研发人员采取各单位内部考核+专业线季度考核分配方式为主;对营销类人员采取与订货额+回款率指标考核挂钩的分配方式为主;对中层管理人员采取年度考核、集中兑现的方式为主进行分配。
二、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架构存在的问题
总厂实行“划小核算单位”管理以来,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日趋合理,各单位经营管理活力凸显。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1)职能管理人员队伍相对庞大。总厂实行划小核算单位、各单位承包经营管理体系后,为适应总厂管理需求,各单位均建立起相对完备的职能管理人员队伍,完善了总厂管理职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人员队伍相对庞大、管理成本升高的局面。
(2)业务流程相关岗位间工作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划小核算单位后,部分同类产品营销、技术及生产职能分散在不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以上职能在衔接过程有可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不及时或内部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造成总厂经济效益的损失。
2.薪酬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厂自1993年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以来,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十几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现有的薪酬分配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保障、激励作用,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岗位等级序列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自1993年三改以来,总厂岗位等级序列并未进行过大的调整,仅对个别人员或岗位的岗位等级进行适当微调,由于近年来内外部环境和形式变化,很多岗位职责发生了变化,现行岗位等级序列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管理需要,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调整。
(2)薪酬模块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岗位技能工资制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补贴等。其中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劳动价值,技能工资等级体现企业对职工技能水平的激励,工龄工资主要保障老职工工龄年功贡献,奖金主要用于激励职工工作绩效表现,各类津补贴主要用于为职工提供福利保障。但是总厂岗位工资及技能工资标准根据1993年工资水平制定,虽然经过历次调整,但总的水平依然偏低,仍很难满足对现有岗位价值和技能水平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工资总额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奖金分配相关的考核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3)总厂内部不同单位、岗位间收入不平衡。总厂采取“划小核算单位”管理以来,针对不同类型岗位人员采取不同的奖金分配办法,增强了薪酬的激励效果,激发了职工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但客观上也造成了不同单位或不同岗位间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问题。比如:工作性质和职责甚至工作量相似的职能管理岗位,在不同分厂之间收入存在差距,仅因为不同分厂经营效益不同造成;营销人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产品或项目招投标工作,却因分配方式不同导致奖金收入存在差距;生产技能人员由于劳务派遣等身份不同而与正式职工产生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4)总厂部分岗位薪酬水平与外部市场薪酬水平存在差距。总厂近年来坚持市场化经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过自身努力发展取得了行业领先的地位,但部分岗位职工整体薪酬水平与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相应岗位市场薪酬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总厂人员流失率的升高和部分优秀管理及技术人员招聘的困难,也对在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打击。
三、解决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问题的策略
总厂在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不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将其割裂开来单独解决,而是应依托总厂人力资源变革行动计划,总体考虑、采用系统方法全面解决。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1.开展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理清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明晰岗位劳动价值
通过开展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工作,理清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职责分工与工作衔接界面,构建更加合理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体系,促成各部门及岗位实现责权对等、工作量饱满、忙闲程度均衡的理想工作状态,为进一步实现薪酬分配体系的完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组织对劳动要素合理配点、组织各层级职工代表对所有岗位进行打点测评、对打点测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现实情况的岗位等级序列,为构建能够更加真实反映岗位劳动价值的岗位工资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2.开展定岗定编、劳动定额及工时定额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岗位竞聘管理制度
应用工作负荷度调查、工作日志写实、同业同规模企业对标等方式方法,结合总厂人力资源现状及总厂实际管理沿革等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标准;应用科学的测评方法精确测量各类不同工种、不同产品生产过程的劳动定额或工时定额,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及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考核分配机制创造基础;逐步建立岗位竞聘管理和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岗位间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配置,使得总厂人力资源架构与薪酬分配机制能够发挥最大的激励效益。
3.优化完善各单位工资总额确定机制及各类岗位人员薪酬分配机制
每年确定各单位工资总额时,不仅要考虑单位经责制效益考核指标,还应结合定岗定编原则,将员工平均收入水平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尽量缩小同类型单位间工作职责及工作量相似岗位的收入差距。
对于不同类别岗位人员薪酬分配,主要在于奖金分配机制的分类考核、分类管理。对于总厂职能管理人员,建议应在现行季度部门考核兑现奖金的基础上,增设“职级工资制”模块,即以员工原始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资格、工作业绩等情况为基础,经综合考虑,为每位职工设定一个职位级别,每个职级设若干档,共设8级职级,当职工学历、职称、工作业绩考核成绩获得提升或工作年限达到一定年限时按一定规则升档或升级,作为提升职工立足岗位、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精神的激励工具;对基层单位职能管理岗位人员,除实行职级工资制外,可对于不同单位间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相似的岗位尽量拉平岗位工资标准,在定岗定编和奖金分配方面,可参考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规模大小给予适当倾斜,对于未达到定岗定编标准人数、工作量较大的岗位可在奖金分配系数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对于营销和技术人员,可考虑参考项目制管理模式,按一定比例配置相关营销和技术人员组成某产品销售项目组,参照订货额、回款率等指标及项目内部分工协作方式,确定奖金分配方案;对于技术研发人员亦可采取项目立项、项目费用承包等方式,灵活制定合理的分配考核方式。
4.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化薪酬对接机制及灵活的招聘策略
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常见所需条件为:(结合你的选题修改)
1、获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掌握薪酬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广泛阅读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
随着中国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逐渐出现,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公立医院的薪酬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而薪酬体系设计是建立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益,而且能在医疗卫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优化设计思路
1、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支付方式
医院在支付薪酬上,对收入较低的一般员工多应用经济性的薪酬;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应将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工资较高但是缺少培训和发展机会,仍然缺乏吸引力和激励性。当员工的需要被满足时,员工就能够被激励,工作就有了积极性,医院也相对受益。反之亦然。此外,有些医院在工资、奖金等薪酬的经济性支付外,还专门为员工的家属提供特别的福利,比如在节日之际邀请家属参加联欢活动、让员工和家属一起旅游、给孩子们提供礼物等等,让员工感到特别有“面子”。对于大型公立医院里的研发人员,根据项目管理法则,可以按研发项目中的若干关键阶段设置多个目标,对按计划完成者实行奖励,而不是按工作时间支付薪酬。另外,将研发人员的部分薪酬与产品的效益状况挂钩、增加加薪机会,使薪酬支付更加灵敏地体现员工的业绩。
2、重视对团队薪酬奖励的支付
医院是协作性较强的团队,要突出科室整体绩效的薪酬引导,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薪酬。对优秀科室或团队的考核标准和奖本文由收集整理励标准,要事先规定清楚并保证科室或团队成员都能理解。具体的奖励薪酬支付方式归纳为三类。一类是以节约成本为基础的奖励,比如将某科室员工节约的成本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奖励给员工所在科室。另一类是以分享利润为基础的奖励,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分红的方式。第三类是在工资总额中拿出一部分设定为奖励基金,根据团队目标的完成情况、医院文化的倡导方向设定考核和评选标准进行奖励。
3、薪酬设计要结合发展战略
进行薪酬制度优化设计时,要考虑医院的发展战略,而在这其中,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医院发展目标实现的经济、技术、设备的保障,以及员工个人发展和医院期望的个人收入等,都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得体现。这种体现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薪酬设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引入宽带薪酬体系进行设计后,应该时刻关注医院发展的需求和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不断的对薪酬制度进行改进和维护,适时地对宽带薪酬的中位线数值及宽带内的薪酬浮动范围进行调整,使之更有助于医院的发展,而不是滞后于医院的发展。
4、注重薪酬支付时间的确定
中国公立医院激励性薪酬支付时间的设计在薪酬支付时间上要注意及时性,薪酬的发放应当及时。但是我们不可能按照小时、按周来支付薪酬,按照每日支付薪酬,给人力资源部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我们也不可能按照年来支付薪酬,按照每年支付薪酬,一是因为人们往往看重眼前利益,激励性就会减弱,二是员工生活需要医院及时付酬。我们采取每月支付薪酬,同时,进行年度考核保持激励的稳定持续性。年薪制的薪酬支付也常采用基薪按月支付,风险薪酬年度支付的方式发放。长期激励如股权激励、预期激励方面,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目前的体制问题,实施还有困难。当然,公立医院在薪酬设计中必须规定薪酬支付时间,注意要及时兑现,不能拖时间。奖励方面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
5、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
要打破医院“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实践中引入宽带薪酬体系并不是只升不降,关键要与个人绩效挂钩,所以医院要在有效地考核之后,对年度考核成绩差的员工采取惩罚措施,降低原工资级别档次,执行时间可以同于考核周期,。这样,能从正面和反面双重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加强辅助薪酬和福利的设计
(一)领导对薪酬管理重视不足
医院部分领导对薪酬管理者的能力水平不能做出充分的考量与调整,这直接导致薪酬管理优化的滞后。在其决策层,一些领导的年龄较大,思想开放程度不够,他们并不认为薪酬管理者的水平对薪酬管理价值的影响很大,个别人甚至存在任人唯亲、任人惟近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医院的薪酬管理实际来看,薪酬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致使薪酬管理行为缺乏动态支持。在某一个职位的职能范围发生变更后,并没有动态评估该职能职位的指标性评价,致使薪酬调整成为一句空话,薪酬管理难以形成动态性跟踪与发展。
(二)薪酬激励机制不成熟
医院在当前建立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基本是以绩效为导向,以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等为隐性指标,激励效果显然不足。在医院工作中,薪酬体系的完善建立,是对员工或团队价值的直接体现。虽然医院在薪酬管理方面不断成熟化,但是绩效考评与市场的链接度、与员工的流动性结合显然不够。在市场发生变化、员工发生流失或新聘等情况时,薪酬管理不能紧跟着进行调查、分析、调整,这使得薪酬激励仅停留在传统阶段,无法紧随政策、紧跟形势,适应新常态,适应新问题。
(三)薪酬体系缺乏公平性
缺乏内部流动机制,城乡医院薪酬福利待遇差距较大。乡镇医院的客户群体大多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职工付出了同样的劳动,所得的报酬差异较大,有些条件好的地区付出的劳动较少,但所得报酬较多;有些经济环境较差的农村地区,劳动强度很高,但所获经济报酬却很少。造成了内部的不公平,薪酬区域上的两极分化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公立医院改革后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一)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薪酬体系的设计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一是竞争性:二是公平性。本文的薪酬体系优化是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的,特别是如何构建一套既充满公平性,又充满竞争性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出公平性、要构建合理的薪酬结构、要设定好绩效考核标准。
(二)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公立医院改后后,应该更加重视薪酬福利及绩效管理,为此,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体系优化。
1.薪酬福利管理体系
薪酬总额划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四个部分,并按照平行导向的理念进行薪酬管理,即依据生活导向确定基本工资,依据管理导向确定岗位工资,依据业绩导向确定绩效工资,依据荣誉导向确定机动奖金额度。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对不同岗位划分不同的薪酬比例结构。
2.绩效管理体系
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
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全辖员工的考核与评价,绩效管理体系还应包括绩效沟通与反馈、考核结果的确认与申诉等环节,做到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薪酬激励体系优化方法
1.加强领导对薪酬管理的关注
要想提升领导重视度,薪酬管理者必须将薪酬管理制度革新的价值与看点陈述清楚。在领导的首肯下,积极争取在员工中形成广泛认同。要从资金支持上下功夫,争取多重渠道对薪酬管理体制进行推介、宣传,将企业领导的重视度提上去,医院的发展才更加有动力。此外,在薪酬管理体系中,建议提出让领导挂帅,分属分担某一个部门的薪酬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提经验,领导的参与,将让薪酬管理更加游刃有余,符合实际。
2.优化动态薪酬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某种能让企业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机制。一般而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激励机制是通过晋升渠道的优化设计、薪酬体制的差别化定位、以及一般培训的加强来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一、通过设置晋升渠道让员工奋发有为
激励机制首先要通过晋升渠道的优化设计来不断刺激员工奋发工作。一般而言,加薪和晋升等两大重点最能刺激员工奋发工作。其次才是公平感、学习机会、忠诚度、责任感、长远发展机会等方面。激励机制的其中之一便是优化设计员工的晋升通道,差别化定位薪酬工资。这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晋升通道双层化。晋升通道双层化设置是指设置领导岗和技术岗等双重晋升通道。企业内部的领导岗往往是固定的,过多的设置反而会出现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想要大量的员工都有奔头,仅仅靠这些领导岗是不够的。所以应该在领导岗的基础上设置大量的技术岗。与此同时,领导岗和技术岗在地位、机会等方面的职务定位不应相差太大,否则只会弱化技术岗的激励效应。二是员工晋升程序化。企业的员工考核体系要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强调员工考核一律按照自身贡献、个人能力等硬性指标来操作,杜绝任何走后门、找关系试图晋升的办法。对于那些不好好干工作、一心讨巧的投机员工要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勤奋工作、干好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既要晋升,也得降职。在多年的国营化运作中,企业内部参照政府部门的做法,岗位设置只升不降。激励机制不仅仅要求按照自身能力和贡献大小设置晋升渠道,还要求按照自身能力和贡献大小设置下降渠道。只有做到上升渠道和下降渠道的同步设置,才能真正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奋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设置薪酬体制提升员工积极性
激励机制其次是通过薪酬工资的差别化定位来提升员工积极性。像前述晋升通道一样,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工资的差别化定位让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有较大地增长空间。激励机制要求设置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薪酬体制。一般来说,员工工资要与自身岗位相符合,与自身业绩相符合,与企业的年度利润相结合。具体而言,激励机制要求员工薪酬可设置为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等几个方面。基本工资方面,其设置也要根据员工的学历、工作年限、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水平而定。在企业内部,有且只能体现员工资历的只能体现在基本工资方面,且其相差不宜太大。岗位津贴方面,主要体现出员工的岗位差别,公司可按市场岗、管理岗、技术岗、操作岗等岗位分别部署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是员工根据自身贡献的业绩而获取的工资,可包括季度性的、周期性的和年度性的。绩效工资的设定要尤为重视,这是解决员工因薪酬问题而离职的关键所在。绩效工资的设定层级不一定要多,但差距要体现出来,让员工感到干得好就能获取高工资,通过这种办法留住员工。其他工资主要为过年过节的福利工资,这种工资的设置差距不宜太大。
依据岗位价值大小而公平地设置薪酬体系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员工积极性的一大办法。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岗位工资设置的不公平,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离职。因此能否依据岗位价值大小而公平地设置薪酬体系十分关键。公司领导层组成专门的薪酬岗位工资制定领导小组,严格核定市场岗、管理岗、技术岗、操作岗等岗位人员应有的工资,切实改变原有的不依据岗位价值大小设置公平性薪酬体系的情况。举个例子,企业领导能够公平公正,坚持根据公平性的原则设计薪酬体系,那么下面的员工就会踏实工作,企业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多。
三、通过一般培训让员工踏实工作
激励机制再则可以通过一般培训让员工踏实工作。除了设置合理的晋升渠道、依据岗位价值大小设计公平性薪酬体系之外,不断提升员工积极性还应加强员工的一般性培训。所谓员工的一般性培训是指员工在一个企业培训获得的收益,对于其他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仍然有用,而员工获得的这种收益是终生适用的。因此,一般性培训能实际大幅度增加员工的收益,这是员工希望看到的。举个例子,现实中很多企业不太愿意通过一般性培训的方式培训员工,而是喜欢通过特殊性培训的方式培训员工。特殊性培训是指员工在一个企业培训获得的收益,对于其他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没有作用或者很少有用。这是很多企业愿意看到的。但员工就不会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因为他不能切实地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但如果公司领导反其道而行之,偏偏选择一般性培训,让员工切切实实地获得收益,那么员工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激励机制的一大要义便是要求企业分管领导要放开视野,以战略性的眼光审视员工培训方式,加大一般性培训的力度。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企业经常性地通过一般性培训方式培训员工,肯定会更加认同这个企业,对这个企业也将会更有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为这个企业服务。
综上, 激励机制是指某种能让企业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机制。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设置晋升渠道、设置薪酬体制、加强一般培训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具体而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者,通过设置晋升渠道让员工奋发有为,二者,通过设置薪酬体制提升员工积极性,三者,通过一般培训让员工踏实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晓峰.从以人为本看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1、符合专业方向,理论与实际结合、实操性强。
2、自己有兴趣的。
3、自己熟悉的。
4、自己已掌握了较多资料的。别瞎撞闯。下面是结构(与你们须进入的系统内的结构完全一致。建议先别进系统,先按规范写好,经导师审阅通过后再拷贝入系统。)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论文类别 论文题目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 (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下面是各栏如何填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类别 应用研究性论文 或 管理(设计)论文题目 用自己定的题研究目的(“目的”是在理由、原因基础上说清楚自己最终想实现的东西,可在介绍研究对象简单背景基础上说明为什么要选这一题目(的原因或必要性),然后指出论文设计目的。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研究设计方案:应该写你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先作什么、再作什么。
预期结果:毕业论文完成、尤其论文研究得到的东西或设计的方案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常见所需条件为:(结合你的选题修改)
1、获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掌握XXX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广泛阅读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
3、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科学院相关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解和熟悉;
4、需要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
5、全面了解目标单位在薪酬体系方面的情况,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的书面调查或面谈,希望得到单位相关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帮助。
完成时间(例):
完成论文开题。
完成文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
完成问题调研、原因分析
模型构建,对策分析
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完成论文初稿
论文修改,完成论文定稿
递交答辩申请准备答辩(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即附上你的论文的“章、节、目”三级写作提纲。
二、MBA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下面提供一份具体的例子:
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类别 管理(设计)论文题目 S研究所薪酬体系设计研究目的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向员工传达了在组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并且为向员工支付报酬建立起了政策和程序。一个设计良好的薪酬体系直接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相联系,从而使员工能够把他们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组织在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去。S研究所作为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MBA论文开题报告是高技能、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目前共有各类工作人员1000多人,其中知识员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S研究所先后执行过以资历为中心、以岗位为中心的薪酬制度。2019年~2019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提出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S研究所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目前已对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按国家统一的工资政策和标准进行了调整,但没有对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激励性薪酬(奖金)和福利等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还没有形成完全体现以岗位绩效为中心的完整薪酬体系。本次研究主要从S研究所人员结构及特点入手,在借鉴国内外科研机构薪酬体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S研究所实际从薪酬结构、岗位职务设计、岗位价值评价、岗位绩效考评和绩效奖励分配等方面对整个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形成一套符合研究所实际情况和时展潮流的完善薪酬体系。
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研究设计方案:本文以现代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S研究所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所的发展战略,在对该所旧有的薪酬体系的问题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科学方法设计一套适合该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薪酬体系。研究设计详细思路还可见三级大纲(附后)预期结果: 通过对国内外科研机构薪酬制度的对比分析并结合S研究所实际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该体系应该能体现足够的内部公平性、激励性,并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性。希望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薪酬体系了解自己的薪酬具体与那些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组织的价值倾向以及努力方向,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些参照和启发。
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常见所需条件为:(结合你的选题修改)
1、获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掌握薪酬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广泛阅读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
3、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科学院相关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解和熟悉;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员培训、薪酬设计、员工奖励等方式,能够有效的刺激员工人力价值的发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项目部作为企业中一种基本的组织管理形式,对其实施有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科学的项目部绩效考核系统,能牵引项目部实现预期目标,从而推动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
目前,企业项目部的绩效考核一般是从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与其他员工的相处情况等方面进行的,考核内容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对企业整体目标的有效支撑。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应确保考核目标与实际工作相符合、考核指标和权重设计合理、考核结果运用得当,然而一般企业在进行项目部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时,往往存在目标与实际脱节、考核指标和权重设计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下文中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优化项目部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探讨。
一、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绩效考核目标
在对公司项目部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设计时,应围绕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问题展开,可将达到以下效果作为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目标:
第一,对工作目标逐级分解和考核,促进项目部各项具体目标的实现;
第二,加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纵向与横向沟通协作;
第三,与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相互配合,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规范考核工作流程,提高项目部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开展项目部岗位分析
确定公司项目部绩效考核目标后,需要对公司项目部各岗位工作有一个透彻的分析,充分了解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任务、流程等要素。只有将绩效考核与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绩效考核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岗位分析流程如图1:
二、绩效考核体系指标的设计
(一)项目部层面的 KPI 指标
项目部的总体管理目标是项目部日常工作的导向和指引,更是项目部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对项目部层面的KPI指标进行设计时,在明确认知项目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可借鉴平衡计分卡(BSC)的分析框架,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行、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计,如图2所示:
初步分解完成后,需要将上述四个维度的关键要素,遵循“SMART”原则,转化为可衡量的量化指标。如表1所示:
(二)部门(主管)层面的 KPI 指标
部门(主管)层面的KPI指标设计需要以项目部层面的指标为依据,同时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综合考虑部门主管、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对项目部KPI进行细化分解。同样,以项目部物资设备处为例,对部门(主管)层面的KPI指标设置进行说明,则如下表2:
(三)一般员工的 KPI 指标
一般员工的KPI指标设计方式与管理层的相似,部门的管理人员要依据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以及对部门的贡献来进行KPI设计,务必使得所设计的指标能够将项目部目标、部门绩效指标、各岗位职责、岗位之间的协作结合起来,做到目标分解、上下贯通。仍以物资管理处为例,将该部门一般员工的KPI指标设计如下:
三、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设计
(一)项目管理层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
参照《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一书中对公司绩效的测评以及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在对公司项目管理层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设计时,将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内容做出如下设计:财务 40%,客户 30%,内部运行 10%,学习与成长 20%。在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权重分配时,需要采用的是对比法,每一类的考核指标权重都需要对经理、主管、员工等各层级人员的评分进行加权,计算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数,最后对参评人所评的相同项的分数进行相加归一,计算出每项指标在大类中的权重。在权重分配时,还应综合考虑项目部的管理成熟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当前的重点工作等因素。
(二)普通员工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
由于员工的层次和工作内容存在差异,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在对员工进行绩效指标权重设计时,需要遵循拾遗补缺原则、战略目标和经营重点为导向的原则、系统优化原则等,利用配对比较法进行设计。
四、结束语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既能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也能加深对员工的了解,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司项目部为切入点,就如何设计项目部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榕.延长石油KH项目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参与市场竞争是发展的重要渠道,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则是企业共同的愿望。因而,企业对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均比较重视,同时也在尝试以各种手段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薪酬管理体系对此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是企业必须要加强重视的一项要素。
一、构建创新型薪酬管理体系
1.基于薪酬管理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真正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要注重维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企业对此大多都比较重视,但由于采取的方法存在差异,最终的结局是各不相同的,表现为有的企业濒临倒闭而有的企业则始终充满活力。基于薪酬管理视角来讲,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下述三点有关:首先,“薪酬不公”。这种情况会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不仅会使得企业的人才补给难以实现,严重时还会造成骨干离职,造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大量流失,进而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薪酬体系无法产生激励效应。薪酬是包括工资在内的多项酬劳的总称,并非单指工资,但是,很多企业现行的薪酬体系却都是“只重工资”,员工福利长期被忽略。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潜力无法被激发出来,工作态度不积极的情况十分普遍,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薪酬结构有待优化。我国很多企业对于薪酬结构的理解和认识都比较片面,往往并不重视完善和优化报酬结构。这种情况会使得企业核心人才工作态度消极,对他们创造性及潜能的发挥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对策建议
(1)调整薪酬制度为了减轻“薪酬不公”对自身核心竞争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需立足现实,进一步调整薪酬制度。具体来讲,现阶段企业薪酬制度的调整措施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于企业的核心人才,建议企业创建利益关联机制,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比如,企业可通过让其持股或者适当提升其薪酬标准等方式,提高其对自身薪酬的满意度,进而达到留住人才以及激发潜能的目的。其次,对于普通员工,建议企业参照行业标准及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并结合自身实际,尽量做到“内外公平”。此举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部人才流失问题,还能够吸引外部人才,为企业正常进行人才补给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内外公平”方面,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有市场调查、员工调查,前者可帮助企业掌握市场与行业状况,有助于薪酬的科学调整;后者则可以使企业了解员工对现行薪酬制度的看法,可保证调整的针对性。(2)重视薪酬机制的激励作用薪酬机制可对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薪酬机制合理、水平适中的情况下,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就会比较高,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相对比较积极。所以,企业应充分重视薪酬的激励作用,并就此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实行“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的方式,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或者,企业也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企业运转的角度来讲,上述做法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来带动执行力的增强,有助于企业运转效率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关于这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企业在完善全面薪酬体系的过程中,需结合员工需求与自身特点,不可照搬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状况相适应。(3)优化分配机制分配机制可以通过影响员工心理,影响其工作态度。所以,要想防止此项机制产生负面效应,企业就必须要注重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以提升分配的公平性。优化分配机制的一般思路为:首先,分配需向关键岗位员工以及核心人才、对企业贡献大的人才倾斜。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财富的重要来源,所以,核心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往往远远大于一般员工,对于这个群体,企业需在肯定他们贡献的基础上,在薪酬方面给予一定的表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励这个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其他员工传递出“企业尊重人才”的理念,形成一种激励效应。其次,分配需向关键要素倾斜。通常而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管理以及知识等,分配时倾向这些要素,可对员工形成引导,有助于潜能激发。同时,企业还需立足各项评价的结果,保证分配差距,以实现内部公平,维持优秀员工的进取热情。
二、结语
综上所述,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极为显著,体现在人力资源、员工态度及潜能激发等多个方面。所以,现代企业有必要从调整薪酬制度、重视薪酬机制的激励作用、优化分配机制开始,逐步构建创新型薪酬管理体系,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连翀.青岛ZF国际大酒店的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J].环球市场,2016,(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