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0:11: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16
著名学者钱理群是这样评价经典诵读的意义的,他说:“读文学经典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因此,许多教育学者、专家纷纷倡导经典诵读活动,从2007年开始,经典诵读活动就已经在各地兴起并如火如荼地展开。该活动的目的是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传承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健全人格。
一、中华经典诵读开展之现状
据各类调查资料显示,经典诵读活动从2007年起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阅读活动却往往流于形式化、浮于表面,在中学课堂的文化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的设置上,极少有学校或教师将经典诵读纳入到规范、有序的课程体系中;其次,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将经典诵读作为课本学习的一个辅助,没有充分重视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中;再次,问题出现在学生层面上,往往因为经典诵读材料不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欠缺,缺乏深入阅读经典的兴趣;另外,就整个学校层面而言,很多学校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还在开发之中,经典诵读的资源很匮乏,尤其是农村学校。
二、经典诵读开展之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意义
1. 体现在学科方面: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价值
广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文化的未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宝藏,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广大中学生的神圣使命。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传统的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
(1)拓宽学生的于都视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科学研究显示,正常人的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脑细胞),它们彼此是孤立存在的,但是当其收到视、听、嗅、味、触觉的刺激时,每一个孤立的神经元就会形成发达的神经网络。这就意味着,听的愈多或者看的愈多,大脑的功能就会愈强,表现在外的就是记忆力更强,注意力更易于集中。而中学阶段恰恰时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大量优秀的文化经典的刺激,会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2)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传统经典作品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既有能教会我们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中庸》,亦有包含着学习之道、修身之法的《论语》,还有教会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大学》……这些无一不蕴含着作者个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沉淀,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古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说话方式会潜移默化成学生的成长体验、思维方式。这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逻辑性,提升学生写作的语感,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
2. 体现在人格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经典教育不是简单的识字、背诵,它是综合性、立体化的工程。就其内容而言,它不仅牵涉到了中华经典文化,还包含有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每一种艺术文化中都有其真善美的存在。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感知到这些真善美的存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基于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不自觉地用圣人思想来规范自己地言行,进而成为心地纯良、懂孝悌、明事理、知谦让的人,实现所谓的“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最终实现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三、中小学经典诵读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1. 经典诵读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经典诵读对于语文学科的学科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经典诵读的教育,把它从课外活动中提升起来,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些经典诵读的内容、方法指导外,还应当设置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如课外古诗文的朗读、背诵比赛,“经典我推荐”等活动,使学生通过经典诵读的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内容选取上应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应当从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认知水平出l,遵循实际,选取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经典。我们既不能不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盲目地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视为经典。对经典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契合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还有具备有一定的教育启蒙意义。以此保证中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能将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
3. 避免浅尝辄止,注意三方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28
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防病治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由各大医家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从而慢慢造就了中医学这个民族的瑰宝。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经典正是我们了解、认识中医学的重要途径。通常提到的经典,主要是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门中医学科。不读经典,难为大医,然而现在中医院校的经典教育正面临着被忽视的尴尬境地。
1经典教学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专家有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纂的过程中,基于各种考虑,必然经过了很大的修改,中基、中诊、方剂都是便于入门的教材,而经典才是了解中医理论以及临床的重要途径。
2中医经典教学的现状
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下滑,经常有医生提到现在学生的经典功底太差,课程设置也不如当年。回收的问卷中,60%的同学都认为现在的经典教学不够满意,几乎所有的专家也都对中医经典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质疑。
(1)大量的西医课程冲淡了中医学习。现在的高等中医院校普遍大量开展西医课程,甚至到了本末倒置的地步。有些院校大力宣扬西医学科目的重要性,导致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加崇尚西医,用西医方式思考。据调查显示,同样在5年的时间内,西医院校学生只需要用1/60的时间学习中医(约60课时),而中医院校学生却需要用1/3的时间学习西医(约1200学时)。[1]
(2)对传统知识的掌握不足。中医经典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古代文学,由于撰写年代的资源限制,大多简短精要,语言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一些对中国古代文学了解不够深的同学,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开展国学类课程势在必行。
(3)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分布不合理。自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办以来,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变动。刚刚建校时中医经典学习的课时非常的多。甚至《内经》一门课就有414个学时,四门课程加起来一共最多有859课时。[2]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报告经典课程时间太短,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经典课程单门课时都不超过80课时。甚至沦落成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的《黄帝内经》课时竟然只有短短36学时。
(4)考核方式单一。现代中医院校对经典科目的忽视,导致现在对于经典科目的考核不够严格。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检验与督促的重要方式。现在的经典考试大多采用期末突击的方法,不在意背诵与理解。很多学生真正掌握的经典知识都很少。朗读与背诵是学习经典的最好方法,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并没有保证学生基本的读背。[3]3对当前经典教学方式的改进
现在的中医经典教学显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医经典学习的问题,研究者特意向学生与参与调查的专家请教,博采众长。通过与学生的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法,和针对专家的德尔菲法,我们将学生与专家的意见整合如下。
3.1西医课程与中医课程的平衡
(1)浓缩西医课程。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西医是中医医患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医学生掌握西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杂而多却不精。专家认为西医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西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必须要进行,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应该重点学习,而部分西医临床课程可以选修,为中医学的课程让出时间。
(2)拓展中医课程。中医类的课程被西医学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为了找到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人才的平衡点,在浓缩西医课程的基础上,应当拓展中医课程。包括拓展经典学科的学时,开设大量中医学类的临床训练课程,使中医学的学习更加贴近临床。甚至可以开设中医各家学说、古籍学习、国学的选修课,拓展中医学子的中医思维。
(3)开设选修课。除必要的西医课程和大量中医必修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开设中医和西医学科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西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西医类的学科,而一心钻研中医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医类的学科。
3.2加强对传统知识的学习
在中医学习过程中,不论是中医经典课程,还是古籍文献查阅,都离不开扎实的古代文学功底。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所以对“国学”的了解对于中医学生而言,是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古语有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所以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医院校入校的第一学期,不会学习医学类的学科,首先会学习基础学科。这一点上可以效仿西医院校,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先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课程,为中医思维与文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增长经典学科的课时
比较黄帝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大部分专家都选择了黄帝内经。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体现,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由现代人编撰的中医基础理论,不如用大量的时间学内经。所以经典学科的课时增长到100学时以上是十分必要的。
3.4考核方式的改进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
较差学生读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三、对策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着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随着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文化泡沫泛滥,各种适于耳目之娱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这些因素V致使中职生难能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学经典阅读被冷落。经典的缺失导致部分中职生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少文化素养。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这种阅读状况,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汲取营养。文学教育的概念通常被界定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思想、艺术感情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引起阅读鉴赏文学、尝试进行文学研究的欲望,甚至进行文学创作兴趣的教育。
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关系:
第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学教育属于语文教育,而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己在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体现出来了。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教材就编有侧重语言教育的《语言文字应用》与侧重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教材。
第二、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自、密、相关。正所谓,不识字,何谈文学没有语文教育,何谈文学教育语文的“人文性”需要有一个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文学教育就会显得十分空泛。语文教育的基础功能,即“工具性”,就是文学教育实现“人文性”的载体。可见,文学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课教学时,应将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在教学中实现交融。
第三、文学教育虽然从属于语文教育,但不等于语文教育,它有自身的教育特点。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地用语文教育的要求来框定文学教育,也不能用文学教育的要求来批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教育的作用,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文学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又学素养。
一、引言
进入网络时代,我们身边的图书逐渐趋于数字化、电子化,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阅读,而是趋向于电子阅读。人们可以通过影像、音频或者图片等方式进行阅读。
二、汉语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里沧海桑田,朝代更替,中华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博大精深。我国拥有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汇聚了无数文人的精神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人文智慧的体现。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实现了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与共享,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近年来,不少国外文化传入中国,这些国外文化有利也有弊,对我们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内心世界。
三、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关系
(一)网络时代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模式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网络阅读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即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获取尽可能最多的信息。一般纸质形式的汉语言文学作品都比较昂贵,而信息化电子形式下的汉语言文学经典却比较便宜。因此,人们宁愿选择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在线阅读。各种各样的在线阅读方式不仅方便,而且还减少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网络时代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存在的模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存在形式不再单一,而是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传统的纸质阅读变成有声阅读、影像阅读等。由于阅读的人群不一样,因而他们的阅读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青少年活泼好动,理解能力稍差,因而多选择影像阅读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图片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并加深记忆。老年人由于年纪大,看书时间长了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因而多选择有声阅读的模式。总之,网络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存在模式,并且更加便于读者想象和理解。
(三)W络时代使人们难以得到经典文学的体验
虽然在线阅读非常方便,但是读者几乎很难通过在线阅读得到较好的文学体验。首先,网络阅读缺乏深度,会严重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其次,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时髦。很多读者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毫无营养、毫无文学价值的网络作品吸引,或者受到网络上其他不良内容的干扰。这些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非常容易对读者的内心造成负面影响。阅读经典需要读者平心静气。杂乱无章的网络环境不利于读者阅读,可能会让读者得到适得其反的阅读效果。
(四)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净化网络环境
由于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上也会出现一些道德败坏、素质低下的网民肆意传播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提升网民素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文明、科学、规范的网络环境。
四、汉语言文学和网络阅读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经典阅读与网络视频相结合
对于部分人来说,只有文字的书本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也不能提起阅读兴趣。在网络时代,人们对音像作品十分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文字与网络视频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把文字转化为视频,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学校学习经典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文学作品阅读社团,课余时间整理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用电子设备做成演示文稿的形式,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学校应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说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文学经典通过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分享读书心得,让大家感受读书的快乐;还可以把学生的交流视频到网站上,供众多文学爱好者交流点评,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改变课堂形式,增强学生体验
纸质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网络时代的影响力远不如以前。要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需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当学习篇幅较长的经典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把该文章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动力,然后再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探索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进行话剧表演时,只有良好的舞台效果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演道具、灯光的调整和角色的分配,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真实的身心体验,还可以让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人物关系及文章内涵。
学生想要真正地走进经典阅读,就必须要一点一滴地阅读积累,达到最终的艺术境界。因此,对于经典就要精读,细读,以达到深度了解。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学习文字表面的知识,还应当借助网络平台查询与该文学作品相关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这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结束语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发挥出自身价值。网民应自行遵守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净化网络环境,使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价值发扬光大。这样有利于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与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今后的发展。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无论在何处,当代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在本文中指出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能够将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动向、新特征凸显出来而采用的权宜性的称呼。
其一:在不断扩张资本支配力的情况下,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通过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不断将消费理念制造出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增加,能够极大的扩大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利润最大化。虽然现代社会的活力充足,但也让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形势加剧。
其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常常通过事物的表面才能够得以存在。”在商品营销中品牌与包装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于精神性的因素往往会受到重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才能够将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走向摸清,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考察出来。
二.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尚书・尧典》中记载到:“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这里的“乐”指的是诗、歌、舞的统称,在古代的“乐教”中已经将文学教育包含在内。不管在何处,现代社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学教育。独立的文学教育就是专业化的文学教育,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使得不断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就是现代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特别是专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现代专业教育通常是指文学教育、科学原理教育和技术教育。为了能够将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培养出来,一般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定位成文学知识教育,写作能力教育和文学阅读能力则可以定位为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学原理。在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代表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核心课程语文主要由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组成,现代文学教育往往会被视为读写能力教育、文学知识教育、思想规训等。
然而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其对人文教育已经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趋向于书本理论知识。从五四文化的变迁到当今时代文化的变革,文学危机一直都不曾断层过。所以,文学教育是应对文学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文学教育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文学史知识教学等内容,其中经典文本的研读最为重要。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够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与空泛的阅读方法进行弥补,对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当对研读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时,受教育者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经典文本中的人文境界,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使得文学教育能够将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落实。对于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文学史功进行训练。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能够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文学史知识概论,这会使得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相关的文学史知识,但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文学本身,甚至不能够辨别出作品的优劣程度。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知识概论进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这样才能让学者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四.结语
文学经典危机对整体的文学教育影响深远,为了能够让文学经典危机得到全面的应对,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种文学特色,不断改善整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者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文学教育,在好学力行中不断臻于至善。
参考文献
引言
在新兴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高职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学情愫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文学情愫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但是由于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对作品进行阐释,以至于教学过程不是特别顺利,更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此,本文简单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含义,而且对我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融合的条件及相关的教育价值做出了研究。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是人类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人文价值的内涵。人文教育能体现出对人类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体现在爱护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自主地创造出特有的联系,从而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融合的条件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的时代性。现代文学经典往往以其精巧的结构内容、优秀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思想打动了作者自己,并且其作品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时间如沙漏一般,能把文化糟粕筛掉,使经典永存于人们记忆的长河。问题一是一部分同学不了解、甚至不能辨别这些“真假经典”,而是缺乏阅读、学习现代经典著作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中的现实意义和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如在讲解《雷雨》时,教师可以以当时大家族的家庭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家族中的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对家的理解与思考,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中含有庞博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那是非常有困难的事情。况且高职语文的教育对象又都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水平低是非常普遍的事实,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有太多急于求成的案例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起到了错误的影响。使得学生渐渐忽视经典学习,因此,在文学经典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文学经典教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制定严谨、科学、可实践性强的的计划。此外,我们还需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关爱同学,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发展。
3.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分类对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可能会涉及不同的领域,我们把这些经典分类对比,使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学经典作品体系,便于教师有序教学,也便于学生学习比较。如我们可以把《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分为一类。两部作品都是在的背景下,黑暗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使我们对当时社会上的小人物产生同情,对黑暗的社会产生由衷的憎恶。
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结合中的教学价值
1.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已经是每个学科的重点要求了,而人才的培育需要三观正确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的融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同时,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的时代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制定正确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分类对比,多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现代文学经典的现实意义。
2.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人文教学中,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的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方便快捷的网络(网页、图片、视频、音效、等),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魅力。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理解与记忆,文学经典作品与多彩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计划的安排,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是促使高职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两大模块,两者的融合对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灵活的方式来扬长避短,从而培育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为高职语文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研究的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
那么,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在现有的文化范畴中,渗透“经典文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教师要注“长流水”
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内涵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经典名篇,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简捷的桥梁,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这既庄严又神圣的重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有“长流水”来洗涤、渗入、引导学生。
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有许多许多,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语文教师要潜心学习、流水长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有所教”、“能所教”。
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中就选用了许多精辟的经典文章,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能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深入其中、真情流露,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文素养、个人内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文化熏陶,课堂要有“大语文”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在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传授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共鸣与提高。课文教材所选择的优秀作品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精选出来的千锤百炼的珍品。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注重汲取经典精美的语言,用严整而灵活的形式将深刻丰富的哲理传授给学生,这样定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增长文化知识,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欣赏能力,得到文化熏陶。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知识需求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汲取知识的需要,因此语文学习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在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有广阔的天地发展语言,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后,便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三、拓展思维,德文共进,学生要与“经典同行”
经典文化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学习经典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全方位修身养性,正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享有一个快乐的经典人生。
我认识到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就是从一位同事孩子的表现受到启发开始的。这个孩子从三岁起妈妈就让他背诵古代的《三字经》、《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由浅入深地涉及。
在一年级时,孩子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一面:识字量比同龄孩子多出许多倍,自己已经可以查着字典读《三国演义》了;课堂回答问题想象力极为丰富,有许多奇思妙想令老师惊喜;因大量背诵文言文,自然而然明白了许多古代文字的含义,学习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甚至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自己的文章并加上译文了……所有这些都让我惊叹并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学生们是不是也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精髓呢?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不断渗透经典文学的精华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我们要通过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学的熏陶渐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学识、良好的道德品行,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博于学,明于思,笃于实,志于人”。
四、升华经典,全面开花,语文要持“本色发展”
经典文化的教学仅仅持一班之力、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校的重视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充分挖掘了“中和”文化的内涵,倡导“中和”精神,“儒雅”的校园文化在一花、一石、一路中随处可见。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学前到五年级,经典名篇涉及全面;学习经典的活动层出不穷,“书香味”、“书卷气”萦绕在老师的身边,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了学校做坚实的后盾,教师传授经典文化的劲头更足了。
由于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处于完善阶段,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突出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诗词教学内容,利用经典诗词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教学
(一)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
由于小学经典诗词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经典诗词缺乏趣味性,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无法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情境构建的方式能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形成一定的知识认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逐步产生对经典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感知经典诗词带来的韵律美,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整体认知水平。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能力成熟的重要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较为浅显,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学生对诗词的个人理解和思考,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感受,体会诗词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诗词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能够以良好的环境实现对学生的感染,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特点,明确学生基本的诗词认知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确保情境中涵盖经典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等内容,促使经典诗词在情境中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到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就目前我国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缺乏深刻的情境认知,对于情境的设计缺乏主观思考,导致情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无法有效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在小学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诗词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体会诗词的平仄变化,而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经典文学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经过相关教学研究和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对于创设情境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和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情境的构建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情境的创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对经典诗词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各个方面对经典诗词的因素进行应用,让情境更加贴合经典诗词教学的需求。现阶段,由于教师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比较传统、落后,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无法真正投入情境中进行具体的学习,促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在情境中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导致情境的应用效果较差。
三、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经典诗词故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诗词的独特魅力,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情境的创设,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确保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诗词情境更加真实、有效。大部分传统的经典诗词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以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为引导,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经典诗词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另外,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触发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的思考和认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深刻的诗词感受和理解。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忆江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词的故事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班级中形成一定的文艺氛围,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的诗词氛围中,引导学生感悟江南对于诗人的独特意义,体会江南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情境更加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得教学内容增加经典诗词,经典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让经典诗词内容真正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设计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确保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自主投入情境学习中。多媒体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情境的生动性,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因素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情境的创设更有效。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本首诗词主要描写山岭,有着一定的宏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山岭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中所呈现的景色,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境中,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三)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投入情境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为了确保教学情境设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投入情境中。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变化和思想体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实现对我国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赋予经典诗词新的教育意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对写作经典诗词的诗人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体验。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服饰、道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呈现诗词的内容,构建较为全面的诗词场面,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和表演诗词内容,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
(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情境的文学内涵
教学情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获得更加自主的诗词体验,由于经典诗词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设置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内涵。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教学情境所创设的主题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与情境主题较为贴切,能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诗词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的设置主要为游戏的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经典诗词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和展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诗词场面的描述,每位成员描写一句话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五)以诗人角度出发,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
在古诗词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只是单一的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不足以更好的对情境进行创设。所以,教师可以深挖古诗词中的语文要素,并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扩展,帮助学生更好地代入到诗人的视角中,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诗人角度作为主要的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诗词认知,以诗人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诗词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产生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教学情境更加丰富,延伸教学情境的价值。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经典诗词内容并不多,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引导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诗人的诗词汇总为中心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深化教学情境的意义。例如,在进行杜甫经典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诗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感受杜甫的诗词变化,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为课外诗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诗词理解,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应用“同境异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
在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促使学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采取同境异情的教学方法,实现经典诗词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准确把握经典诗词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实际上,同境异情的情境创造方式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创作方式,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思路的创新,完成诗词的写作,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创作自信,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在学生的自主创作过程中也能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意境的创作,让学生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文学创意,从而体现学生对经典诗词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安排学生进行朗读,使得诗词的意境得以突出表现
在经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入感知其中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由于经典诗词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大部分的小学语文经典诗词能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赋予一定的情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诗词的印象,还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因此,教师在设置经典诗词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增加朗读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经典诗词进行断句,划分朗读过程中的重音和轻音,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使得朗读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另外,学生在朗读情境中需要投入其中,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对经典诗词进行反复品读,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有效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到经典诗词的意境中。为了确保朗读情境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工具和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快进入朗读的状态中,教师可以在校外租古代衣服,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身穿古人的衣服,体会古人在写诗过程中的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富有感情的朗读经典诗词,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经典诗词所营造的画面中,在画面中能够感知诗人的情绪,同时能够体会诗人写诗的意境,带给学生更加突出的诗词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文学素养,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的文学意识,而教学情境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促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梅.感受诗词魅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2).
[2]岳俊.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6Z).
[3]尼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探微[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