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23 08:51: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篇1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3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要求是:紧密结合全省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六小”工程及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妥善解决关系民生的吃水、行路、上学等问题。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投入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主要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到2012年:

¬¬----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l00万亩,达到2178万亩;

¬¬----新增集雨节灌面积l00万亩,达到650万亩;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l50万亩,达到378万亩;

¬¬----新修梯田面积300万亩,达到3161万亩;

¬¬----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0万户,达到100万户,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1.5%;

¬¬----年均解决l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新增通乡油路7154公里、通村油路10800公里、通达工程12067公里。

¬¬----解决全省l.46万无电农户的通电问题,确保户户用上电。

三、建设重点

(一)加强水利和基本农田建设

一是重点抓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等大中型骨干工程建设。一方面着力抓好在建工程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要围绕国家批复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规划,严格落实省政府批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继续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工作。把握好工作节奏,稳步开展日光温室建设工作。优先实施技术路线合理、条件成熟、群众接受程度高的项目。坚持各项措施整体推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5年内改造干支渠821公里,发展渠灌103万亩,管灌21万亩,大田及温室滴灌50万亩;加快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设,九甸峡水利枢纽在实现首台机组发电的基础上,加快后序机组安装调试,尽快实现三台机组满负荷发电目标;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在加快干渠工程建设的同时,切实做好受益区水资源配置工作和田间工程配套,确保到2012年工程全面建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l9万亩,实现年调水任务2.19亿立方米,解决榆中、会宁、安定、陇西、渭源、临洮等6个县65万城镇人口、90万农村人口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引大入秦工程近期着力抓好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建设,在五年内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实现年调水4.4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70万亩以上目标;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田间配套步伐,全面实现新增灌溉面积40.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4万亩的建设目标;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抓紧完成剩余田间配套任务,实现新增灌溉面积l2万亩,有效解决沿线东乡、和政、临夏三县人畜饮水;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优先在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共5县1市项目区内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等工程,近期治理达到遏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趋势的目标,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草场和森林资源,充分发挥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和黄河、长江上游河源区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和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盐环定场黄二期工程加强向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汇报衔接,积极配合做好环境评价、土地预审等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抓紧争取资金、完成剩余“退耕变‘节水”’工程的同时,全力配合黄委会做好二期项目争取工作;及早谋划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抓好灌区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发挥已有工程效益。在河西和沿黄提水灌区实施好国家重点支持的1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资金支持,实施5处5—30万亩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省内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扶持全省50处1~5万亩灌区和万亩以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同时,按照国家总体要求,三年内完成我省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7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大中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小型水利建设途径,力争5年内将有水资源条件的l00万亩旱川(塬、台)地发展成水地。

三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契机,以张掖、敦煌和武威三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酒泉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为重点,在河西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56,逐步减少农业用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创建河西地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省内其它区域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工作,在重点流域和电力提灌区积极推行高效节水技术。在广大旱作农业区,积极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要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重点,5年内力争推广面积达到l000万亩。适宜雨水利用工程的地区,加快干旱山区抗旱水源和集雨节灌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认真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五年内开发整理土地67.5万亩,其中新增耕地30万亩。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梯田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五年内新修梯田300万亩。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二)加强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

一是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以中东部退耕还林重点区和陇南适宜建设区为重点建设区域,兼顾河西、临夏、甘南等适宜推广区域,以“一池三改”为基本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等模式。五年全省新增户用沼气70万户,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4000个,其中:中东部退耕还林重点区(庆阳、平凉、定西、天水、白银、兰州等市),新增户用沼气38.5万户,新建220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陇南适宜建设区(陇南市、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等),新增户用沼气9万户,新建482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河西建设区(武威、张掖、金昌、嘉峪关和酒泉等市),新增户用沼气16.5万户,新建100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临夏、甘南建设区(临夏、甘南两州),新增户用沼气6万户,新建32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五年基本实现每个项目村均有村级后续服务网点、服务工具和服务人员的目标。

二是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抓紧抓实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兑现工作,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建设,解决好退耕农户、退牧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将退耕还林延伸到林草、林药间种。同时,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按照国家批复规划面积组织实施,使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在粮食生产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确保粮食的稳定高

产。天然林保护工程要以全面落实好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为核心,加快公益林培育步伐,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发展循环农业。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建设技术,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河西地区(酒泉、张掖、武威三市)与农村沼气建设相结合,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制种废弃物-有机肥¬-种植业”等循环模式;中部定西市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25个,重点推广“马铃薯-加工淀粉-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等循环农业模式;陇东庆阳、平凉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养殖业废弃物-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等循环再利用技术;陇南、天水两市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75个,重点推广“果品-加工果汁-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等循环农业模式;甘南、临夏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秸秆-养畜-有机肥”的过腹还田等循环模式。

四是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森林及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资金管理。近期要切实抓好全省公益林资源调查工作,将符合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标准的林地纳入区划界定范围。力争将我省目前尚未纳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草场和1477.68万亩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草原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加强农村安全饮水、道路和农电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五年内在全省13个市(州)、85个县(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216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5610处,解决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稳步提高村镇自来水入户率,使农村饮水安全程度大幅度提升。同时,加快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建立完善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水环境预测、预报、评价、管理、服务体系,制定重要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制度,使饮用水源区水质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

二是加快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通乡通村油路工程建设。按照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要求5年内新建、优化、改建农村公路37421公里。其中:通乡油路7154公里,通村油路10800公里,通达工程l2067公里,养护维修工程2000公里,改建提高等级5400公里。

三是提高农村电网改造进程,确保户户用上电。对居住相对集中、距大电网相对较近的约0.58万无电户。采用大电网延伸方式解决通电;对居住极为分散、距大电网过远、大电网延伸无法保证供电电压的约0.88万无电户,采用风光电、小水电等其它方式解决用电。同时配套解决扶贫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搬迁农户的用电问题。

(四)加强农村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退市还路”等工程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产品批发市场两大系统建设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农家店、农资店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覆盖范围,今年将实现从63个县(区)扩大到73个县(区),覆盖率达到84.9%,五年内力争全部覆盖。依托甘肃省新农村商务网络优势资源,加强与市州涉农网的紧密合作,定期汇总信息,建立连接全省、辐射乡村的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通过配发手机短信特服号、在大型区域性或专业性批发市场配置无线多媒体显示屏等,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户、市场多向连通的信息收集网络。同时,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双百市场”和“退市还路”工程的实施,改造提升大型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功能,带动农民围绕当地市场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和服务工作,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二是推进供销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加快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构筑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重点建立以省农资公司及市、县、社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和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的农资连锁经营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使供销社系统的化肥经营总量继续保持在社会份额的80%以上,连锁销售额占到农资类销售总额的80%以上;围绕区域特色农产品和支柱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经营企业、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把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贮存、销售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各类农产品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信息、科技和农产品产加销等综合性、系列化服务。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农产品购销和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人。继续扶持、建设大宗骨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按需求组织生产。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新的各类各级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大中城市探索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本着“开放办社”的原则,构筑日用工业品连锁经营体系。培育经营日用消费品经营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改造和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城乡双向流通。用五年左右时间,发展龙头企业100个,发展2000个小超市、便民店。

三是加大惠农力度,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按照省政府以及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开辟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政策,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减免政策,改善“绿色通道”服务设施,提高文明优质服务质量,切实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通行,积极支持鲜活农产品快捷、顺畅、低成本流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集中力量整县推进的方式,在2010年前确保完成的41122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2007年、2008年两国家下达我省224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补助资金l.12亿元已经到位,省、市、县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今年年内任务如期完成。2009年一2010年,将全面完成剩余18722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2011年至2012年,着力解决20户以下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力争到2012年,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以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建立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政务管理服务系统和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增强“l2316”热线服务“三农”的功能。通过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和金农工程的实施,完成1个省级、87个县级农业信息站和4461个村级信息点建设,到2012年,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70%的村。

六是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全面启动实施“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建设集应急预警指挥、气象灾害监测、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气象灾害专业服务和技术保障等六位一体的气象应急响应服务系统。为社会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启动开展“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DAB)试点”工作,解决现有其他方式(如手机短信、电话等)无法覆盖边远、偏僻农村、牧区、荒漠等边远地区的缺陷。建设全省“农信通”气象预警系统,先期在渭源、华亭、陇南二县一市建立150个试点,建成全省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在全省各市、县建设81个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2008年建成全省气象预警手机小区广播系统.在全省建成30%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2008年底建成“个市一县可视会商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的思路,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与国家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工作,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家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上对我省有所倾斜,确保每年争取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各级政府要确保每年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呈递增之势。对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设资金,省上应设立专项予以支持。对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要统筹兼顾,资金安排中保持一定的比例。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三是整合支农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不断总结经验,推广“临泽模式”,按照“渠道不乱、职责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省级协调,县级整合、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切实解决支农投资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整体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篇2

(一)突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危桥改造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5974万元,完成土石方383万立方米,整修渠道177公里,其中硬化渠道49公里,疏浚店埠河3.68公里,建设大中塘264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解决了4万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危桥改造工程1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座,出色完成了国家级小(一)型水库重点项目稻香水库主体工程。

(二)构建网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今年,我县要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260.3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基层177.93公里、混凝土面层55.94公里。国债项目范栏路、石高路全长33公里,已经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沿线桥涵配套设施全部建成,路基土方工程完成25%;省交通厅通乡公路项目马店路、王黄路、八青路共38公里的三、四级油路、水泥路改建任务,已经完成12公里路基补强工程;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已完成店埠河大桥、南淝河大桥东段建设,路基土方工程完成80%以上。

(三)美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新村居建设日新月异。白龙清水、八斗小普、马湖小陶等新村居建设基本完成,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色产业优势渐显,土地复垦全面展开,拆迁农户陆续入住。其中白龙清水村原村址占地335亩,规划新建后仅占地60亩,新增耕地275亩。二是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村4个;完成农村改水3.9万立方米、改厕1631个,植树17万株,建设垃圾填埋场1.2万平方米;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改造快速推进,拆迁房屋60余万平方米。三是生态家园建设蒸蒸日上。启动100立方米沼气工程建设2处,改造和新建沼气池340口、巩固已建沼气池260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80平方米、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生态生产模式1300余户,户均每年可节支增收2000多元。四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了我县生态农业发展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个,总投资近10亿元,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批准立项。五是“缩村让地”和“整村推进”等项目亮点纷呈。上半年,实施国家、省、市、县土地整理项目55个,总规模7.1万亩,新增耕地1.38万亩。其中白龙镇长王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15个自然村庄、1227户拆迁,总规模1.3万亩、预算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土地丈量测绘、规划设计、论证评审等工作,新村居建设已经展开。六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做大粮油业、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园艺业的思路,把着力调整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涌现出一大批规模较大、特色各异、市场反应较好的专业村和主导产业品种。清水的花卉、小陶的果树、建华的净菜等都初具规模。其中元疃丰宝科技示范园已发展成为合肥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之一;撮镇建华社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发展合作生产,带动周边8000多农民共同致富。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1-6月份,完成养殖业投资近2亿元,新增养殖场(小区)2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以上。

(四)精益求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精心实施农村配网建设“四大工程”,即基本性支出工程、农网完善工程、雪灾恢复重建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等,总投资2686万元。已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3.6公里、400V线路185.9公里、新增和更换配电变压器55台。其中,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落实一个电气化镇(元疃镇)和15个电气化村建设任务,总投资1020万元。目前,前期勘察、测量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马湖乡小陶电气化村一期建设已经竣工;省级10KV农网组合式配电台区建设试点工作也在白龙镇长王新村顺利启动。

(五)积聚潜力,继续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是拓宽投资渠道。努力争取,并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我县世行加灌三期项目(2005-2009年)计划投资3532.6万元,治理面积7.5万亩。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2293万元,为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省财政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路、渠、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期还将继续投入农业产业开发,逐步将其打造成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新、优品种的应用和测土配方施肥、机插秧、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半年,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181台,农机总动力达5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3%。全县机耕率超过70%,小麦、水稻机收率达80%以上。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和认定,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规模达到1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获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总量达到35个,年产量达10.6万吨。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蔬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4%。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县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瓜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家,其中省级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4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3家,超亿元的9家,超5亿元的1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总数增加到18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个,比上年末增长17%;新引进农业招商项目4个,总投资1.45亿元,到位资金1.2亿元(含续建项目)。

(六)改善民生,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农村通信、广播、电视和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整合农村广播网络。上半年更新改造村控台42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400户,“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完善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完成16所乡镇卫生院2007年度国债项目建设,其中石塘镇、包公镇等7所卫生院已投入使用。5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完成规划设计,建成一个县财政将补助5万元。三是强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新扩建农村中小学6所,投资2793万元,已全部动工;加快51个中小学危改进程,已竣工18个,消除D级危房1660平方米、新建9134平方米。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参合率达97.17%,比去年提高7.02个百分点;土地矛盾和纠纷趋缓,调处力度加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序开展,已办理投保2323人,上半年已向460人发放养老金40.3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人数增加到14857户、32734人,覆盖率提高0.98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现有规划有的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长远需要,有的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还有一些关键性规划亟待建立。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重要设施,特别是农村公益设施相对缺乏。三是对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市场化运作不够,一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四是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保障能力不足等。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并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力度,加强农村发展能力建设,做到全面规划、科学决策。

(二)多元投入,进一步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切实加大江淮分水岭、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力度,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努力构建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群众积极、社会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调动各方面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资、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篇3

1.1大部分的农村缺乏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农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还是来自砖井、压井,虽然较多街道居民用上了“自来水”,但这些“自来水”也是来自地下钻井,只是相比较农户所饮用的地表水水质稍好而已。无论是街道居民的生活用水,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质都严重不达标,因为饮水不安全所导致的各类疾病频发。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1.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国现有的较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而且普遍都存在着建设标准较低以及工程不配套等问题,这也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而至于那些农村较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一些损毁、老化等现象,导致了有些地区的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工程防旱抗洪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一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生产只能是靠天收,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农民的收入缺乏有效保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1.3工程管理严重滞后,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自在农村实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济意识普遍显著增强,但农民的集体意识却日益淡化,表现在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上就是大家只知道用水,却不愿管水。比如,很多农民在塘、埂、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等,无形中使很多的水利基础设施受到损坏。同时,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日渐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意识在农村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农村的河道、沟滩、桥头、坝头成为各种垃圾的堆放地,这也给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小压力。这种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带病运行的普遍现象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的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农作物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并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1.4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水利项目缺乏有效规划尽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快速,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水利的发展。虽然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农村现实需求相比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数量大面积广,平均分摊下来导致单位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常出现水利配套资金不到位等现象,进一步影响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水利项目的通病就是普遍缺乏统一而有效的规划,这也致使部分项目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等不良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农村水利项目由于盲目进行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

1.5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阻碍农村水利发展乡镇水利站的人员岗位设置已逐步得到改善,但总体而言,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专业技术角度讲,部分水利技术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部分人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况且,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诸如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2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阻碍我国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资金投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农村“两工”取消后,农民筹资投劳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设施总体状况趋于滑坡。客观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农民的民主思想不断增强而农业比较效益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仅仅单纯依靠以往的行政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效果。鉴于此,综合各方面因素从多层面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新的保障机制,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各级政府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1强化农村水利宣传教育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等同于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因此,对待农村水利事业也可以像对待植树造林一样,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各阶层出资出力,共同办好农村水利事业。没有过硬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就等同于无源之水,农业、农村也就不可能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民的安居乐业也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农村水利的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有效组成部分。为此,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2.2加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农民。鉴于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存在着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同时,又由于缺乏日常必要的维护,导致水利工程难以发挥效益。而自从农村取消“两工”后,除了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该转变思想,广泛开流节源,除用好国家安排的各项惠农、支农资金以外,还应设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特别是考虑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对解决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以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3重视农村水利发展规划编制

科学、合理的水利发展规划有利于从宏观上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鉴于水资源存在的相互关联性,故而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时要统筹考虑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实际,想方设法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整体效益。在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时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制作水利发展规划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只有通过摸清情况、统一认识,科学地编制农村水利发展建设规划,才能达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最终才能够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推动农村水利建设更上新台阶。

2.4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建设

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利从业者队伍。可以说,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和保证。加强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只有通过扎实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使他们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增强他们在基层面临纷繁复杂情况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从业者队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人才和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2.5建立健全水利政策法规

立法可以保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可以避免因为人员变动、个体认识等客观原因而影响农村水利的长期稳定持续地发展。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法规体系,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在认真贯彻执行现有水利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强一些水利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加大水利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严肃查处和打击水事违法案件;要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激励政策,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政策,调动广大干群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篇4

某某镇政府

二00五年十二月十日

某某镇2006年移民点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某某镇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某某镇政府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期限:一年(2006年)

实施单位:某某镇某某村、中沟村、观蒲村、泥沟村

二、项目背景

某某镇现有移民400多人,形成移民点5个,分别位于横沟村新四组、某某村十组、观蒲四组农场、中沟村六组和泥沟村四组。近年来,通过多方支持和移民们的辛勤劳动,移民点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我镇对移民点的建设也非常重视,积极争取国家“三西”扶贫资金,先后完成观蒲村移民点水塔、渠道建设,某某村移民点道路及人畜饮水设施改造,横沟村移民点水塔等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各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非常落后,移民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道路难行、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比较普遍。由于镇政府资金有限,以上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因吃水、灌溉等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各村也积极组织村民进行讨论,并拿出了工程实施方案及筹资筹劳意见。为此,镇政府决定2006年争取国家扶贫资金,对中沟六组、横沟四组移、观蒲农场、某某九组等移民点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以解决各移民点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观蒲农场移民点道路建设。新建观蒲农场至观蒲五组道路1.3公里、桥涵2座;

2、中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50立小型水塔1座,新建道路2公里,改造人畜饮水管线2000米;

3、某某村移民点水利设施建设

改造原有机井1眼,配套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2公里,新建“u”型渠道2公里;

4、泥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道路2公里,改造人畜饮水管线4500米,衬砌农渠(c段渠)2.4公里。

四、实施期限及步骤

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一年(2006年)。项目计划批准下达后由有关各村分别负责实施,争取于年内完工。

五、投资概算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85.13万元。其中:观蒲村道路建设10.05万元,中沟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25万元,某某移民点水利工程建设18.5万元,泥沟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31.58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30.13万元(包括受益农户筹资筹劳),申请国家扶贫资金55万元。

项目投资概算见后附投资概算表。

六、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投资意义为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将使各移民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移民点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这将推进我镇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七、项目管理

项目获得批准后,将在项目建设上执行“四制”管理,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始终,严格执行。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上保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管理单位、承担单位将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使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某某水利站负责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技术设计,并负责完成观蒲村道路路基实地测量。市农林局和某某镇政府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组织项目验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做到“三到位”即资金到位、建设到位、服务到位。

附表1

某某镇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工程量

单位

单价

总投资

备注

1

观蒲村道路建设

1.3

km

105000

2

中沟村基础设施建设

250000

2.1

50立水塔

1

60000

60000

2.2

道路

2

km

170000

2.3

人畜饮水管线

2

km

20000

3

某某村水利设施建设

km

185000

3.1

原机井改造

1

50000

50000

3.2

变压器

1

15000

15000

3.3

高压输电线路

1.2

km

50000

60000

3.4

渠道建设

2

km

30000

60000

4

泥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315800

4.1

道路

2

km

170000

人畜饮水管线

4500

m

10

45000

渠道

2.4

km

42000

100800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在占全国总人口64%的农村地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探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

我国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是财政、信贷和农村集体。然后,由于种种原因,以上几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投入乏力,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1.国家财政资金。据统计,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13.8%。既便2004年占16.4%,按人均投入量计算,是同年国家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1/7。由此可见,以前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资源配置向工业和城市倾斜,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额偏低,这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2.信贷资金。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收益率低等特点,因此,农村信用社存在“慎贷”现象。此外,农村信用社改革未到位、资本充足率低、仅吸收一部分农村资金、可贷资金有限,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不足。据统计,1997~2004年间,农业贷款最高额仅占国家信贷总量的2.6%.

3.集体投资。税费改革前,自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预算外收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预算外收入,从而削弱了乡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目前,一些乡村推行“一事议”制度筹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体现了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当然,由于农民收入的差异性,使不同农民对基础设施需求和其所具有的投资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性。况且“一事一议”制度既不是一项法律制度也不是一项农民自愿制度安排,实际操作难度大,协调成本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目前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如农电资产等存在管理权限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的状况。在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模糊的情况下,承贷主体缺位,金融机构根本无法给予建设资金支持,造成贷款投入难。

2.财政投入乏力。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我国大部分县乡财政目前还属于“吃饭财政”,债务负担沉重,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制约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农村信用社便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所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而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

4.农村投资环境不优。农村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和民间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当前我国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与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政府信用缺失,许多案例表明,民间资本经政府特许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回报阶段,出于利益纷争,政府难免会出现信用危机,以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违反协议而不受约束,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以便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另一方面,农村贷款户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金融机构对继续加大支持存在着畏惧心理。

三、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应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采用不同方式明确其产权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主体。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可实行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节水灌溉等,在尽可能明晰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组建使用者协会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可以将部分所有权移交给受益农户,明确由农户负责工程的保养管护工作,并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和使用方向;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总量,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一是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向农村倾斜,国家要继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把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政府应建立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偿制度,把部分财政拨款和财政信贷转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贴息资金或投资补偿资金,既能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又能降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成本,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5-0013-0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在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达成协议的前提下,由政府向项目公司授予特许权,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当特许期限期满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所有,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借鉴BOT融资方式在国内外的一些做法,探索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十五”时期的投资力度更大一些,初步测算,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约为4500亿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约2000亿元,中央政府直接投入1600亿元,财政性投资合计3600亿元。按照10亿农民和5年投资期计算,每年投资量似乎很高了,达到了72亿元,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除了中央政府投入基本上可以保证外,各级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其投入是很难保证的。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还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46%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数千亿元,人均投入量是农村的几十倍,档次和规模均远远高于农村。这与我国农村具有近10亿农民、占据着全国近70%人口的现实极不协调,更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些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总量和相对量是远远不够的。

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入不足;二是投入机制的制约,中央和地方投入职责不清等问题突出,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过度依赖中央,地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化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必要性

1.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短缺的前两个成因可以看出,中央及各级政府资金、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不能完全独立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而BOT模式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设资金的短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基本上是政府免费供给,致使需求无度、消费不讲节约,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BOT投资机制使公共产品部门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公共产品国有民营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基础设施无人维护,年久失修,功能缺失,寿命缩短,甚至有部分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引入BOT模式后,在协议、契约的约束下和个人利益驱使下,这一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4.作为发展中国家,以BOT方式吸引外资建设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可使公众得到更好的服务,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长远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BOT融资不构成政府外债,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并将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私营发起人。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我国农村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除政府财力有限、投资不足外,还有政策性原因,即对非政府、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限制。实施BOT模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打破单一投资体制形成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垄断局面,形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有利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采用BOT方式已具备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稳定,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这为利用外资进行BOT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利用内资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着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BOT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包括:

1.国内资金宽裕。这可从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国内储蓄状况得到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从1990年开始,中国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连年增加,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未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202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运行报告)。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由1990年的7034亿元增至2005年的141050亿元,年均增长31.8%。1997年国内储蓄率高达41.2%。与时同时,除1993年外,其余各年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皆高于新增贷款,而且这一存贷差的规模正在扩大,储蓄存差已从1991年的341亿元增至2005年的92472亿元(樊学栋,2006)。社会资金相对宽裕。

2.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成长迅速,已具备相当实力。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到199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非国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60%、50%。据统计,2002年仅民营经济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48.5%,近几年来,呈稳定发展态势。另外,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也都有了长足发展,这为开展内资的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具备相当规模。BOT方式的突出特点是负债比例高,它的发展需要有能够将充裕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市

场。而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证券市场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资本市场逐渐规范成熟,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采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行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

4.农村基础设施对私投资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巨大,经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长期收益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对私人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国内、外私营部门愿意采用BOT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有国外BOT项目的成功案例及国内BOT项目的尝试经验可供借鉴。国外利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已经很多,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澳大利亚的悉尼过海隧道工程等。在我国,自1984年的广东省沙角B电场第一个采用BOT方式以来,我国也进行了多起BOT试点项目,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这为我们利用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BOT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BOT模式引入我国虽然已经20多年,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并未推广成型,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更是很少应用,而且其运作复杂,涉及面广,参与方多,项目周期长,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对BOT的建设方式及其意义认识不够;有关BOT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BOT方面的专业人才,未形成适合中国国情BOT运作方式;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要完善我国BOT的法律保障体系,设立专门的BOT项目主管机构,对BOT进行管理外,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BOT融资模式的认识。农村地区对BOT投融资模式知之甚少,为了促进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设立一些BOT项目咨询机构,负责BOT融资模式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宣传,让地方政府相关人员了解BOT融资模式的运行方式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加速BOT模式的引进。

2.对BOT项目提供优惠政策。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具有外部经济性,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条件较差,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运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这就决定了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BOT项目成本和风险较高,收益率较低,投资资金回收较慢,因此政府应对BOT项目给予政策上的鼓励支持,提供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项目更加宽松的条件。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第一,给予BOT项目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对农村基础设施新上任的BOT项目,从赢利年份起享受一定的优惠所得税率等。第二,适当延长BOT项目收费经营期限。

篇8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

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r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设施不完善

1.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由于我国在水利灌溉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出现年久失修、更新缓慢的问题。而且,就目前而言,有些地区的农村还没有安上自来水。

2.农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低,无法规模生产,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大部分道路设施建设与城市相差很大,距离国家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道路方面,很多农村存在道路状况差的现象,道路仍为泥土地,路窄,没有排水系统,平时车辆和行人通过都不方便。

4.农村电网也存在较大问题,一部分地方存在电压不稳、限电、没有网络、信号无法覆盖的现象,不能保证农村的电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资金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政府财政部门的拨款,二是来自社会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来自政府财政部门的拨款或是来自社会的资金支持都远远不足。另外,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与政府部门相挂钩,关系十分紧密,导致很多民间资本无法涉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同时由于农业收益的薄弱性和缓慢性,使很多人主观上不愿意投资。而政府财政部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又比较混乱。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专项基金建立时存在科目比较分散的问题。尽管投资的多主体和多投资渠道有利于财政支农投资总量,但在使用情况上看,部门基本上各自为政,资金缺乏统筹协调,难以同一运作,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形成不了合力。

(三)发展不均衡

近些年虽然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是现有设施无论在种类还是在地区间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种类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宗教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等公益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有线电视、通信网络等个人付费使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较快;在地区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而在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西部省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则十分迟缓。

三、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应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继续完善自来水设施建设,把服务做到细处,确保每村每户都用上自来水,确保水源充足、干净,管理到位。最后,在常年干旱地建设人工增雨基地,进行人工降雨;在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另外,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构建城乡交通网,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早日完成农村交通信息网建设。在加大农村道路建设的同时,进行道路质量检测,注重排水等系统建设,使农村交通设施达到城市水平,加大城乡间交流。同时,应按照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健全农村电网等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城乡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使城乡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从总体上来看,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在地区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则是必要要求。

(三)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基础设施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模式,使其均衡发展

例如,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小型水利和电网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采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划拨的方式。因为水电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它的投资周期比其它项目投资周期长,投资数额多,是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私人投资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应以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再以交通为例,它的投融资方式应以市场供给为主。因为道路交通设施是一类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服务收费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并且需求弹性不大,所以应该采取以市场供给为主,并根据受益人的具体情况收取相应费用弥补建设成本的方式提供。

(四)加强管理,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额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要想提高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必须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按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相应的管理部门定编定岗,减少兼职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便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三是改革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通过福利待遇的调整让更多优秀的管理者愿意留在这个系统工作;四是建立有效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引导制度,通过减免学费、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文化部门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菊.关于农村文化设施及服务惠民、便民、利民问题的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0(11):1719

篇9

一、地域概况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地处上党盆地北部,是山西省的经济十强县,以煤焦、化工为主的典型的能源经济为支柱产业。2011年地区总产值268.8亿元,财政收入35.7亿元,在周边县区名列前茅。该县下辖11个乡镇323个行政村,总人口27.24万,其中城镇人口10.77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万;乡村人口16.46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72元,在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拉动内需政策推动下,农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39元,同比增长40.8%,对农村支付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增加。

二、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得益于相对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襄垣县在周边县区中金融机构最多,业务种类也相对齐全。目前该县金融机构数量已达24家,包括邮政局储蓄所在内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3个,业务范围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典当等各门类。随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关政策的落实,该县又陆续成立了2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村镇银行。

为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该县各金融机构累计安装ATM等自助设备32台,布放POS机325台。同时,依托农行、信用联社为主体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惠农卡转账电话、银行卡助农取款等创新型的农村支付结算工具,大力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2年10月末,该县共发放惠农卡66789张,布放惠农卡转账电话525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62%。面向农民发放信合通卡67541张,福农卡2621张,设置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13个,利用惠农卡转账电话和助农取款POS机累计办理取款业务1970笔,金额44.72万元,为辖区农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和便利。

三、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自助设备、POS机等终端机具分布集中,功能受限

剔除涉农机构在政策因素引导下集中布放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后,常规的终端机具布放呈现向经济相对发达区域高度集中的明显特点。在襄垣县现有的32台ATM机中,79%集中在县城中心地带,112台POS机中,90%集中在县城中心。

在终端机具的使用中,功能限制较为突出,如该县农行布放的惠农卡转账电话只能使用“惠农卡”、联社布放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终端也只能受理本行发行的借记卡,对跨行卡种只受理查询业务,而邮储银行的ATM机只能办理取款业务不能办理转账。

(二)对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缺乏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建设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是造成设施建设中心城区集中,偏远村镇稀缺的根本原因。终端机具的布放和运维成本都较高,一台离行式自助服务终端的购置成本在20万元以上,每年需持续投入的实时监控、加钞、押运、通讯、故障检修、突出事件处置等物资和人力成本至少要十多万元,向偏远落后地区拓展安装更是风险大,收益预期差,违背市场规律,片面要求金融企业不顾盈利性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长期来看,必然难以为继,农村支付基础设施的投入亟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来代替市场的激励。

(三)银行卡和机具的使用率偏低

目前,农村居民的银行卡持有率很高,而使用率过低是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发展“瓶颈”所在。以襄垣县为例,仅农行和联社向农村居民发放的银行卡已共计13.4万张,即便考虑到一人持双卡的因素,持卡农村人口的比例也至少在60%以上,但使用率却明显偏低。全县6万多张惠农卡,卡均存款仅104元,有存款的有效卡仅5263张;525台转账电话中,仅74台发生过业务。213台助农取款POS机截至目前平均交易量仅8.5笔/台。究其原因,农民存在现金偏好,未形成用卡习惯是一方面,“钱到账”尚未全面实现也是重要原因,涉农银行卡所的业务种类少、存量资金小,如惠农卡目前仅全县的新农合和新农保,联社信合通卡仅了部分三农补贴的发放。缺乏能够有效推动农民进一步认识和使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外部需求环境。

(四)对特约商户或服务点的管理和培训不到位,受理环境待优化

虽然,各金融机构对发展特约商户普遍采取地市级以上机构集中审批制,但负责特约商户初审、上报、实地考察和日常培训管理的一般仍是各基层网点。目前,人员紧张,素质偏低等情况在基层金融网点普遍存在,老员工对信息化、电子化类的新业务缺乏驾驭能力,新员工又难以及时走上管理岗位,这使得对特约商户和服务点的管理和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商户中随意拒刷,不合理操作、忽视客户信息保密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为增加了农村居民使用银行卡的顾虑。

四、相关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拉动内需、健全地方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根据各村镇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策,尤其对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农村要明确相关金融服务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实行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的建设模式,明确建设目标,并将其纳入对镇、村一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和商户形成投入激励。

(二)人民银行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部门,在充分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农村支付工具创新实践的同时,要注重对辖区相关业务开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合理指导和外部环境协调

篇1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不仅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缺失,农村的服务性设施也有很大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当时农村的一大特点。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另外,通信、电网和自来水等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不通畅,农村自然环境差或资金不足无法修建公路,使得上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引进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阶段,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同时,要加快农村医疗与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加强农村的组织管理,科学实施和管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由整体出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政府的投入平均到各级政府后,并不能满足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了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村级道路整治等项目,虽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后劲不足。

(二)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和保障

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无法长远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劳务输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

三、对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政策趋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全面,使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也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更大的支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放到重要位置上。制订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地增加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家农业投资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使融资方式单一,政府应该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尽可能多的发展农村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电网、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各方面一起带动农村经济更快速良好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编制一套可持续的系统的规划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总体上做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配合,权责分明,调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2004(9)

篇11

一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二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三是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抓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1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水质,发展和扩大供水市场。

二、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突破性地发展“五小”(即小井、小塘、小库、小渠、小窖)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建设好五大万亩灌区。把灌区生态林网与农村路网相结合,力争把各灌区打造成“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人水和谐,洪旱无虞,环境优美”的山区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区,逐步构建“以水为线,依林铺路,小镇连景”的生态水利风景区,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

篇12

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主要包括农用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一而言,农村道路设施主要是通过降低农业物质投入产品的流通成本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电力供应是通过促使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田水利设施通过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和改善生产条件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普遍推行,形成了当今农村事实上的小农经济。在农村小生产条件下,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越发展,农户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就越明显,甚至成为农户的基本需求。有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农业投资效益降低造成的。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已成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我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国家的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供给水平却较低。近几年,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数额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国家重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轻一般农村生产性建设,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60%都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防汛保安的大型工程,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县乡两级政府承担供给的主要支出责任。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以上,而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仅有20%左右。在此情况下,相当部分县乡政府由于缺乏可支配资金,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许多已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二是农户投资意愿不强。实行以后,农户作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曾在80年代大到一个,然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土地制度改革能量的释放完毕,农户依靠土地收入增速变得缓慢,加之农民就业范围在逐步扩大,农户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意愿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户投资意愿虽有所增强,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资金来源看,农户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额中,基本上均为自筹资金,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模式,投资能力不足; 从投资方向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具有高度分散、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特征,资金投向分散;从投资项目看,农户投资在住房上的投资占其一生投资的60%,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偏少,投资结构不合理。

三是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不高。生产性基础设施私人投资的动力,来自营利组织和个人的“经济人”动机。市场机制的本质是不同的市场主体以自愿交易的方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现实中生产性基础设施私人投资还受制于制度瓶颈,如产品产权不明晰、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等,这些都阻碍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二)生产性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兴建时比较重视,建成后不注重管护。一些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仍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管理”的管护模式,相当部分工程设施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由此导致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必然造成“公共地的悲剧”。随着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增加,相应的管理维修费用也越来越大,乡镇政府和村庄的负担越来越重,生产性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捉襟见肘。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毁损严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群众集体修建的,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增加的多数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供应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的水库、水渠等设施。而原有的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状况十分严重,不少地方病险水利设施已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抗灾、灌溉能力非常脆弱,仅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加权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13,其中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为0.407。小水库、小塘坝蓄水能力不到原有蓄水量的60%。近几年来,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但与实际需要比还是杯水车薪。

二是农村公路总体水平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公路管养不力和公路路面质量差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方面,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养护资金不到位,管理养护责任不落实,无法保证正常养护,特别是乡、村公路没有专门的养护人员,缺乏专业化的技术装备,导致养护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市县政府,组织实施者实乡村一级,交通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由于县、乡公路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并受专业技术水平所限,难以掌控辖区内所有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导致大部分的村级公路技术等级低下,工程质量不高,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农村电网建设是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中的重要部分,是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在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电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导致成本浪费、路线过长等弊端。不仅如此,在农村农电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平水不高都是目前比较明显的问题。

二、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加大投入,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加大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所需。一是明确政府财政投资是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渠道,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应明确今后每一财政年度要以不低于上年度政府新增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增加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规定市(州)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二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投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政府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政府可采取投资参股、国家资本金投入和担保、政府财政贴息等投资方式参与投资;对一般性盈利、竞争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完全实行市场运作,用投资回报前景好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三是积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农户增加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适度控制生活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构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市场化管理的新机制。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确保其使用效率。对已建经营性设施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其产权进行卖断,所变卖资产由村委会集中起来就地专门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其循环发展。对容易管护和维修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实行有偿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对管护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村委会按照目标责任管理合同书的规定定期支付其劳动报酬。探索产权个体化激励机制,对山坪塘、蓄水池等农户自建、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基础设施,核发个人产权所有证,明确农户享有相应的产权及长期收益权。

(三)适当提高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能力

现有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质量较差、标准较低,难以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今后的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要强调数量、广度和速度,更要强调质量与标准。要使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能够抗击多种灾害的危害。尤其要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