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5-23 08:51: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效沟通心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效沟通心理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33-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王维佳(1983-),女,浙江绍兴人,助教,学士,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快速,这就要求高校能培养出更多的旅游专业学生,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目前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急需建立一个旅游教学信息系统。

教学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教育信息化三个不同的管道。这种教学方法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校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缺乏旅游教学管理系统。鉴于教学和教务工作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始构建教学和教务综合信息系统。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着重建立的是外语方面的教学信息系统,对专业课程很少涉及。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非旅游专业的学生也有想从事旅游业的意愿。对于高校而言更需要有一套教学系统,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模拟考试。另外,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急需运用教学信息化管理。

2.硬件设施完善。随我院现代教学的深入,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不断增加,构建一个旅游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目前,我校有网络教学实验室四间,在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和实施上也吸取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和教学设备,实现旅游网络教学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不能有效的对外开放。由于现行的旅游教学材料以书面文档的形式保存,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上级教育机构或学生一般需要通过借阅、复印等方式获得相关的课件材料,不仅效率很低,而且也会导致材料的丢失损坏。校内信息资源不能有效的对外开放,导致各校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成资源浪费。

2.所授知识的滞后性。旅游业是一门新兴产业,国外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也只有近一百年左右,中国的旅游学科研究仅仅只有二十年,因此旅游学科的理念在不断的更新。目前高校的授课模式是以书本为主,教授的都是理论知识,且与社会中所需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

3.教师与学生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工具。在学习旅游专业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了疑问只能在课堂上,或是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向教师请教。但是,学生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而教师又常常需要向每个学生内容相同的信息,这种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没有什么效率。不仅如此这个缺陷还使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进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

这样的诟病在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的时候格外突出,一方面考试内容和资料的查阅相对比较繁复,另一方面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目前我校的导游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50%左右,略高与社会上的平均水平。2008年,将学校所存的资料分发给学生并加以一定的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试的通过率在70%以上。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辅导利用率并不高,也不可取。

二、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功能

1.后台管理的功能。后台管理功能指的是实现对网站的管理,实行对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应用权限的分配。使得管理员可以管理和各项信息,如旅游产品、校内外新闻、旅游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公告等;使得教师可以进行专业、课程、套题、题目的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等。

2.在线考试的功能。旅游教学信息系统应包括一个在线导游证书考试系统。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或想从事旅游业的其他专业学生而言,考取导游证书十分重要。考试系统采用智能化组卷技术,实现自动组卷、自动评卷、多媒体试卷、考试结果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还可在网上直接提问。

3.网络教学的功能。网上教学系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的操作大大增加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很自主、很独立的状态下学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可以在线阅读、下载课件和教材等服务,系统的学习论坛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构建

1.硬件构建。旅游教学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成主要由服务器系统、学生学习及查询系统和教师监控管理系统组成,通过校园网将以上系统联系起来,并通过Internet与外网进行资源共享(如下图)。

2.软件系统。本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构架的系统管理员界面,B/S构架的教师管理界面和C/S(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构架的学生学厅。系统管理员界面和教师管理界面采用B/S三层架构 (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来完成。管理员和教师用户在公网或内部网可通过浏览器直接接入管理系统,从而对整个系统实施管理,整个网络采用 TCP/ I P协议。

系统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应用到了ASP技术。ASP是有Microsoft推出的动态Web设计技术,是一个基于Web服务器端的开发和脚本运行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并返回用户端。

管理机可以使用Windows XP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 NT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应能够提供:WWW服务、FTP服务、数据库服务、邮件服务和新闻组服务。所以除操作系统以外,还需在管理机和服务器上安装以下软件:

管理机:IIS4.0或以上版本,用于实现WWW及FTP服务,提供ASP开发环境;IE4.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Outlook Express 5.0,用于收发电子邮件。

服务器:IIS4.0或以上版本;SQL Server,建立历年导游资格证考试试题、各课程课件的数据;Outlook Express 5.0,用于收发电子邮件。

四、结论

旅游教学信息系统的建立,可构建一个完整的旅游教学系统、学习服务平台,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了旅游教学的网络化、远程化和数字化。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袁守华.基于Web的课程网络个人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1):49-53.

[2]汪琼,李晓明.网络课程实施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5-18.

篇2

一、国内外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提出“数字化校园计划”,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越过了数字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正向技术应用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发展。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发展变化,无线系统正逐步成为高等院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用户使用也更加便利。总结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特点是:不强调系统的高度集成,而比较关注数字资源的提供,关注学生活动本身,管理信息系统相对弱化。在美国,教学管理计算机化与网络化己开展多年。他们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面向全局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是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集中统一存放在中央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由校园网上的计算机通过客户/服务器方式进行,即数据集中存储,分布操作。它将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统筹考虑,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目的,强调系统间数据的流通。在发达国家,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应用较早,也比较成熟,对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国内,2002年,全国重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在珠海召开,会后,各高校纷纷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各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新热点,掀起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新。十三年过去了,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基础硬件建设阶段、校园网综合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学实施阶段,正向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理念转变;重校内资源、轻校外资源;重管理系统、轻教学系统等,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要重视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高等学院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了十几年。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高等院校信息化的建设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据北京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材料。北京大学目前每学期已有600多门课程采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校内有超过两万名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所选课程。另外,我国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仅有4所大学进行远程教育试点教学,参与学生最初也只有7000多名。目前已发展到80多所大学,共有学生170多万名。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基于 B/S 的开发模式非常适合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具体情况,学校的计算机电脑配置年限不同,性能差别较大;学校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一种易学易用的系统,尽量少培训或不培训;客户端只要装上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以及浏览器即可,大大减少了对客户端机器的软硬件要求。在系统维护方面,系统维护是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最大的一部分。C/S 程序由于其本身的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而B/S结构,客户端不必安装及维护,开发和维护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需要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而不必更换客户端软件,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这样就减轻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成本。选择基于B/S的模式,它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现有的校园网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真正的实现校院的管理一体化,信息无障碍交流。

 

二、可行性分析

 

2.1 运行可行性

 

2.1.1 WEB服务器

 

为了保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稳定,在B/S模式下的中间层Web应用服务器程序使用Tomcat,其具有扩展性好,支持负载平衡与邮件服务等开发系统常用的功能。使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的小型WEB服务器。

 

2.1.2 后台数据库

 

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使用我校综合学工系统的HP DL580G7服务器,操作系统为Linux,数据库软件采用综合教务系统的Oracle10g(10.2.0.1.0),做到最大限度和综合学工系统数据共享。

 

2.1.3 客户机

 

在B/S模式下的客户端只须安装浏览器(如IE、FireFox、Chrome等),无须开发前端应用程序。要求浏览器启用JavaScript和Cookie功能,目前绝大多数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浏览器均满足这一要求。

 

三、概要设计

 

3.1系统功能需求

 

通过与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及学生等多方的详细交流,确定整个系统分为注册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生鉴定管理等模块,其对各个模块主要功能的要求如下。

 

3.1.1注册管理功能:

 

(1)填写信息:对刚报到的学生进行信息采集,以供其它部门使用学生信息。

 

(2)删除信息:对退学以及其它情况离开学校的学生信息进行删除。

 

(3)修改信息: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的信息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

 

(4)查询信息: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4.1.2选课管理功能:

 

(1)学生信息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学生信息分配该学生应选的课程。

 

2)考试课程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信息。

 

(3)教师信息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老师信息分配该教师应开的课程。

 

(4)选课审核管理:教务处老师会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审核。

 

(5)退课审核管理:教务处老师会对学生退课情况进行审核。

 

4.1.3考务管理功能:

 

(1)学生信息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学生信息审核是否有资格参加考试。

 

(2)课程信息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课程信息编排考试情况。

 

(3)考场管理:教务处老师根据教室情况编排考场情况。

 

(4)监考管理: 教务处老师根据教室情况和监考老师情况分配考场。

 

4.1.4成绩管理功能:

 

(1)学生信息管理:根据成绩增加、删除以及修改学生信息。

 

(2)课程信息管理:根据课程信息来查看成绩。

 

(3)教师信息管理:根据学生成绩来查看老师的一些信息。

 

(4)成绩审核管理:教务处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审核。

 

(5)成绩查询打印管理: 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查询并打印成绩。

 

4.1.5学生鉴定管理:

 

(1)学生信息管理:根据学生鉴定表信息来增加、删除以及修改学生信息。

 

(2)学生鉴定审核管理:老师将会对系统自动生成的鉴定进行审核。

 

(3)学生鉴定查询打印:可以查询打印学生鉴定。

 

3.2 总体架构图

 

篇3

1 建立WEB开发实训室的必要性

目前网络技术专业部分专业素质课程主要是课堂面授+上机实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而且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这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融为一体,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多模块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撑。

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Web开发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但网络公司更愿意接受有经验的学生实习,所以有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时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Web开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高效率的多人协作开发,依赖于团队精神,协同开发是重要基石。WEB开发实训室设计6人一组,分组实施,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体架构的把握能力,高效完成各种课程设计及相关项目。

鉴于以上几点,高职院校中网络技术专业建设WEB开发实训室是必要的。

2 WEB开发实训室的建设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研及建设实践,在建设Web开发实训室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充分利用学院已有教学资源,这里主要是由Web开发课程授课教师直接参与实训室建设。本专业教师已经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静态网站开发、动态网站开发等方面有较强的能力,通过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二是,实训室计算机的配置不能太低,软件选择最流行、使用面最广,须放在3-5年的时间内不能太落后的思想上,同时保证在此期间内能很好的满足专业课的顺利进行。三是同时具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实训要求,实训室教师机和学生机安装双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Linux,能够为网络操作系统(Linux)实训,也可以提供Linux培训和认证考试。

3 WEB开发实训室的主要功能

该实训室可以承担《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基于Java的Web应用开发》、《平面设计与制作》、《JSP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数据库构建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Linux)》等专业课程,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JAVA程序设计》综合实训、《ASP.NET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软件测试》综合实训等课程综合实训。可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JAVA程序设计综合实训、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软件测试综合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基于Java的Web应用开发等实训项目。除此之外,还可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内容,主要有:网站建设与动态网页制作及训练、中小型企业网构建、Web应用(网络编程)设计与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站建设、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项目、数据库高级管理与维护技术、.NET企业级应用开发、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与技术等。

4 Web开发实训室建设基本要求

篇4

一、国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概况

在发达国家中高校学生公寓一般是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义务。与美国相比之下,法国传达的信息,法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是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的社会化结合的一种模式,实施了这样的一种方案。普遍法国的高校相关部门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的社会化结合的这种模式,这种方案只针对在校学生的教学、科研等学识性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其他公寓管理方面的完全交给一个以提供专门服务为己任的行政性国家公立机构即大学事务中心来负责管理,这个专属后勤性质类工作保证了宿舍管理系统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因为在这个专门的大学事务中心也有自己强大的宿舍管理系统。通过对美国和法国的高校公寓管理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达到以下几点好处:

(1)能够实现高效管理。针对全国高等院校办学结构和学生层次的多样化情况,使用高效率高质量新信息管理技术对学生公寓可以实现高效管理,同时为是为了进一步能够让高等院校的学生生活环境提供便利安全并且舒适合理。

(2)能够及时有效准确的将学生公寓信息收集整合。公寓管理系统包含了学生公寓的各项信息,日常事务以及安全卫生状况等各项具体管理信息,通过该系统方便了公寓管理部门迅速收集相关信息,简化以往的复杂统计工作。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观念落后。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化改革,公寓管理渐渐由服务角色替代了过去的管理角色,因此,公寓管理的职责不明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在很多学生中普遍认为,物业公司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服务,对于自己的行为无从约束、管理。并且,在物业公司部分管理员中残留着日常卫生、安全、维修等才是其对学生的管理范围的思想,不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局部“真空”由此产生。

2.管理员素质、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在各高校学生公寓中担任管理人员的基本是来自社会上。目前,实施的新劳动法也也在人员待遇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因而,在过程中对于应聘人员队伍的影响较为不利,而管理人员本身没有较高的素质,管理能力也缺乏,在面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时候,在管理的时候更为困难,容易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放开去管理,更难以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无法做到说服教育学生明显的违章违纪行为,更容易导致矛盾恶化。

3.在社会法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增强了学生的维权意识,然而,有时这种意识却过于强烈。有的学生认为自身缴费入住,那公寓就是自己的私人空间,因此,其他人在宿舍无人的情况下随便进行各项活动肯定是不能允许的,如收缴违章电器,或者维修人员在宿舍无人时进门工作的情况。这些认识误区,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学生公寓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也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满意公寓管理的现有的工作。

4.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进入公寓的消费品不断更新,因此,公寓管理的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即是安全问题。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宿舍也进入了一些诸如电脑、相机和摄像机等贵重物品,因而,良好防盗措施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此外,大功率电器的进入,如热得快、电暖壶、电热毯这些东西,意外事故产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还有在宿舍抽烟、私拉电线、无人时使用充电器不及时关闭电源等现象,往往也会导致火灾。

2. 1 宿舍MIS 的主要模式

一种信息的管理可以新生报到,宿舍分派入住,失物招领,卫生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管理操作的一种系统称作MIS系统。宿舍MIS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学生公寓的信息系统正规化管理通过网络地基建立的一个平台来展示。

2. 2 宿舍MIS 所具有的功能

公寓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对住宿学生日常生活状况信息的查询通过这个平台,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公寓学生信息更新整合、适时维护、调用查询以及数据统计等工作进行更快速的完成。

2. 3 现在国内宿舍MIS 存在的问题

(1)在进展过程中,管理方法没能统一,没有固定的实践标准。由于在进行信息化学生公寓管理的系统操作中管理样本不固定,同时也没有进行规范,使得信息化管理的进行中反馈出的信息由于管理方式的盲目性,没有固定模式,相互信息交换出现弊端。

(2)信息化管理都是机械运动,各有各的管辖范围,相互之间不链接。由于现有公寓管理信息化系统个为一体不相关联,共享信息给管理人员时时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因此导致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导致了低效、高出错率的信息化管理,无法全面、具体的做到对于学生信息的更新。

(3)研究调查中,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实行一种全面的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了能够更好把当前高等院校公寓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为了更完善的为高校服务。但是现有的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仍然结构比较墨守陈规,管理的内容也不完善,不新颖,不但不能很好的合理利用时间,不方便相关信息的了解,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三、学生宿舍MIS 解决方案

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5]。通过上述分析,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公寓管理模块、来访管理模块和收费管理模块,卫生评比模块。

(1)明确BS为宿舍MIS 核心;

(2)根据宿舍MIS四方面的固定模版达到信息需求,从而验证MIS的合理性。

(3)信息采集反馈再加工,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及时传递的职能进行划分,将宿舍管理组织落。

(4)坚持MIS 原则,即实现宿舍管理的实际创新,整体,经济实用性等原则,同时要追求宿舍化高新技术。

(5)对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硬性要求进行专业的培训。

(6)做好系统相互之间的结合与联系在学生公寓管理研究中及时做好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系统设计,操控好实际系统的应用实施。

四、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调研文献和构建学生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案,有效研究和总结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在对前人实践中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义的方案和目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Wu Jinfei,Liu Hai. The access control research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EEE,201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06-02

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管理的关键,学生宿舍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做到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管理沟通,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宿舍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在学生宿舍管理中进行管理沟通的重要性

不论是什么组织,要想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都要与其成员进行沟通,而如何实现与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组织管理成功,就成为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关键,由此出现了管理沟通的概念。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沟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与学生的沟通,即向学生宣传各种安全管理或设施管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各种宿舍服务,以及文化活动等的组织;二是与宿舍管理人员的沟通,例如召开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共同制定宿舍管理方案等;三是与学校上级管理的沟通,例如向上级汇报宿舍管理工作等。

管理沟通在学生宿舍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管理沟通能够传递宿舍管理信息。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属于内部沟通,而与学校和学生的沟通则属于外部沟通,通过管理沟通能够将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联系起来,实现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二是通过管理沟通能够增进宿管办与学生之间的了解。通过管理沟通,宿管办关于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内容能够传达给学生,同时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意见和服务需求也能够反映给宿管办的工作人员,使双方的了解加深,协调学生与宿管办之间的关系。三是提高宿舍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有效的沟通,宿管办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宿舍管理的不足在哪里,不断根据沟通得到的信息对服务进行调整,提高宿舍服务水平。

二、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沟通所使用的所传达的信息编码不当。宿管人员在传达信息时所使用编码不当,导致信息传达不完整或不准确,使接受信息的学生或学校其他人员对信息产生误解,与宿管中心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从而导致管理失败。宿管人员在与学生或学校之间进行沟通时用词模糊或选词错误,使沟通要表达的意思无法通过词语如实地表达出来,导致宿管中心的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得宿舍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

2.沟通双方之间是单线关系。目前宿管中心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单线沟通,即只有宿管中心向学生传达管理中心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规定这一个方向,而缺少从学生方接收信息这一方向,也就是缺少反馈机制。学生对于管理中心的一些建议和服务要求无法传达给管理中心,使得管理中心提供的服务和管理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继而导致双方之间关系恶化,这样的沟通是不成立的。而反馈机制的缺失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管理沟通方面的理解不足,认为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的管理安排,使得沟通双方的地位不平等,而导致学生方面的信息和意见无法及时传达给管理中心人员,影响了管理中心与学生之间的正常沟通。

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沟通的科学策略

1.正确对待和重视管理沟通。在新时期,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导,而且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主导,高校管理人员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控制式、领导式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这种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合于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

2.保证传达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沟通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学校宿管中心人员在向学生传达信息时首先要保证信息是完全的,即信息中要包含必要的五要素――人物、地点、时间、原因等,同时要注意用词的恰当性,确保用词能够准确全面地表达出宿管中心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完整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学生能够对宿管中心的各项管理要求和规定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帮助促进学生对宿管中心的理解。

3.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宿舍管理中心人员应该建立多样的反馈途径给学生,实现双向沟通。通过反馈渠道,学生对宿管中心的意见和服务需求就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宿管中心,宿管中心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管理工作,实现学生宿舍的科学化管理。同时,除了正式的反馈沟通渠道外,宿管中心人员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贴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需求,如师生聚会或是宿舍联欢会等,借由这些活动来获得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反馈意见。

4.塑造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塑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一是面向学生开展多样灵活的宣传教育。重视宣传教育在沟通中的作用,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例如消防演习、控烟活动等,还可以采取板报、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向学生传达宿管中心关于宿舍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管理内容。二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主动交流。宿管中心的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服务需求有哪些,宿管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还有什么等,通过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能够加强学生与宿管中心之间的联系,改善双方的关系,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宿管中心的管理效率。三是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的沟通关系。宿管中心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重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向宿管中心提意见,调动学生对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四是注重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需要沟通者有技巧地实施才能实现,因而宿管中心人员在平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技巧的运用,提高双方沟通的水平,从而获得对宿舍管理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帮助调整宿舍中心的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学生宿舍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语

沟通是管理的手段,也是进行管理前提,有效的沟通是管理成功的关键,管理者向被管理者传递的管理信息能否被其迅速理解并接受是进行管理沟通的目的,也是学生宿舍管理的理想状态。因而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管理沟通科学方法的研究,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的宿舍环境。

参考文献:

[1]姚云婵.发挥高校宿舍教育的“纳米效应”――浅析宿舍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J].大学教育,2013,(02).

[2]连奇波,邬丹盛,马珍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新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篇6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从关注物质、能源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关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知识社会。相应地,仅仅作为语言知识承载者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创建“学习者共同体”,改革传统教学工厂式组织形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学习者共同体”中,无论专家、课程开发者,还是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学习者,所有学习者都以协同性活动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某一方为中心。这将从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教学模式的双重超越,完成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过渡。因此,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应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完善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学习者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他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和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发展,指出学生个体学习知识不仅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在社会背景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人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种共同活动,这种社会性的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的完善,因为社会互动是信息传递的桥梁,知识就是在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的。

1989年,美国学者布朗(Brown,J.S.)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广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建构,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与同伴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交流。他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这一概念。“学习者共同体”或译为“学习者社区”,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强调人际心理沟通与相容,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文化,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崭新的、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知识结构:变“惰性知识”为“生产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需要反复运用、不断建构和生成,在无数次实践中得到矫正和完善的过程。概念性知识就如同是一套工具,不仅在运用中被充分理解、实现其存在价值,而且还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人类的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惰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惰性知识”是指贮存于人类大脑之中,很少或很难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们通常来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头脑中也会积累很多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生产性知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难以解决而被刻意回避。这一现象在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早起晚睡,忙于背单词、短语,但仍然无法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量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而成为了“惰性知识”。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者共同体”的优势,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头脑中的“惰性空间”,实现“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化。

(二)转变思维模式: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

“学习者共同体”不仅为激活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平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外部世界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因而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和可传达性的特征。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知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的、完全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环境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可以在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参与合作、协商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他知识的建构更加科学、系统。

(三)转变教育观念:变课堂学习为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拓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共同体”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鼓励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文化。在“共同体”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化,不再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应该以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组建真正的“学习者共同体”,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吸纳者和学习者。社会要发展,学习者就必须树立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学生要勤于钻研,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在学术问题上积极探索、兼收并蓄,既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学习者共同体”无疑为这种超越和挑战提供了极佳的土壤。

三、“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导思想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规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建构英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共同体”实现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探求知识建构和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场地,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资源(书籍、报刊、Internet资源等)创设学习情境,以最大的效力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建构。第三,以协作学习为载体。通过包括师生、专家等在内的礼会性因素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既有自己对英语知识建构的心得,也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对英语知识的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提供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知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用生动形象、鲜活可靠的信息手段(如录像、PPT等)向学生展示该知识点学习前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该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考虑学生能力不同、性别搭配、人数不定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要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析该知识点的深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精心布置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语音语调比赛等符合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中进行讨论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共同讨论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步,同专家合作并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网上交流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不足,继续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分组讨论、发言及与专家学者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教学效果

1.提出有吸引力的英语知识点背景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完成“对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抽象以及对内在知识的重组和具体化”。

2.鼓励学生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可以创造“学习者其同体”载体,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帮助、提高,在共享集体心得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学习英语知识点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促进了高校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存储,推动该知识点在教学情景中转移。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应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时,通过论坛或E—mail方式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将相关英语知识点学习得更透彻、更深入,解决方案也更完善、更合理。

3.精心设计教学背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共同体”的本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即学生是主体,教师者辅助。

4.同专家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仪器使用、方法、学识、眼界等的局限性,增长才干,积累相关知识。在同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实际上已经形成“网络共同体”,它是“学习者共同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在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中,师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共同体”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通过修改完善来提升“学习者共同体”的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动、应用语言知识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事项

篇7

帮助企业――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发现组织管理盲点,排除组织氛围中的不健康因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了解组织行为的不足;完善压力管理系统;管理团队冲突;顺利度过裁员期、并购期和企业变革时期;帮助企业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等等。

帮助企业管理层――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艺术,减少来自于员工的投诉,使管理层更多地集中精力在促进生产方面;组建高效团队;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减少招聘及培训支出;实现高效沟通;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等等。

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困惑;提升士气;排解工作压力;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改善人际沟通;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这三方面的提升,其最终实现的是消除组织破坏性因素,释放组织生产力,培育企业未来竞争的优势,其落脚点是企业而不是员工个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EAP、心理学是为企业管理服务而不是为员工个人服务。

有了这样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在上面这个具体的案例上,组织目前迫切需要处理的是即将步入中年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说是大部分企业的中坚力量,家庭离不开,企业很需要,内外压力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峰值。

这样的一个群体,如果对自身定位不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一旦遇到新生代的冲击则势必影响工作积极性;如果是家庭关系没有理顺,后院起火,整日里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就势必影响工作状态。这就是企业有必要引入EAP项目的原因,同时所要聚焦的是这样一个群体。

那么EAP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见到效果呢?

首先需要在组织层面帮助这个群体解决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减压系统、企业文化等。

具体到员工个人,他们自己需要解决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事业发展、婚姻情感、亲子教育等问题。

组织层面的问题需要通过项目调研,通过心理测评、各层级员工访谈、组织机构调查等手段来为组织做一些诊断,找到目前组织生涯规划、压力状况、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报告建议的方式正式提交企业,由企业自行改善处理。如果企业已经有所了解,可以更加清晰地定位组织层面的不足,则诊断可免。

篇8

1.心理学

心理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探究出一套符合人内心活动的方法体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行为。心理学从学科性质上来讲是一门内环境系统科学,心理学将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和活动的导向。心理学的工作机制在于通过引用各种行为机制,进而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心理学是在对社会的心理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再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特点,实现协调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并组建一支高效率的团体。这样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和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心理学视作一门实现民主决策、高效管理的科学。心理学所包含的人际沟通、情感、动机这三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尤其突出,其中人际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

2.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具体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工作中开展各种相应的管理活动,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合理组织和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并对人才提出一定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对企业组织中人员的绩效、行为、态度等所制定的政策、规章等管理活动,从整体上来讲,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人力资源规划、劳动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实现企业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更好地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第一是战略性,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战略人才的支持,企业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二是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来招聘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并对人才进行集中管理,最终实现对人才的高效利用;第三是导向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相似,都需要通过制定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需要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

二、心理学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了解员工内心的心理活动,对员工的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并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逐渐完善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1.主体的同一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将人作为研究导向的,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两门科学的研究主体相同,这就让两门科学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内心的想法,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员工所受到的工作压力与同时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效益。

2.心理学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思想基础

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企业需要在新形势条件下思考如何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是复杂多变的,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遵从个体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心理学能够提供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心理学能够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遵循以人文本的理念,个体的行为是受到心理活动指导的。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的个性特点,并结合每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帮助不同的员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直接奖励和间接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提升个人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心理学注重通过掌握个体内心心理活动的规律来激发个体的工作潜力,并提升个体的工作能力,在激发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心理学应用到企业人才招聘中企业在进行内部结构变动和人才引进时,需要对人才的选拔依据制定标准,只有正确选择并运用好这个标准,才能为企业吸纳更加优秀的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内部人才选拔中,除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外,还要重视人才的心理素质,只有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企业人才,才能在企业面临发展困境时与企业共进退;当企业面对各种难题时,能够抱持冷静的态度进行处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当其在企业内部遇到困难与不顺时,首先反思自身的不足与劣势,而不是采取一蹶不振、自怨自艾的消极态度。此外,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员工处于积极的工作态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2.心理学应用到人才培养和提升中当应聘人员进入企业,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对其的培养和提升工作。企业是一个需要发挥员工合力的组织,特别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将个人与团队合作融为一体,才能显著提升个人价值。为了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做好培训与能力提升工作。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心理学可以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并通过长时间的心理强化影响,不断提升员工个体对企业的认同与归属感。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将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文化相结合,让员工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也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个人关怀。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员工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需要与企业保持同步。在企业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员工借助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思想意识影响。例如常见的企业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行为习惯等,都可以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延伸与塑造,从而使员工的行为表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促进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篇9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目前心理学的思潮,心理学家运用比较完善的实验办法和有效的测量手段,探索在普通人群里积极挖掘开放、积极的动机、潜能、能力等,也是探寻人类幸福和快乐的秘诀,帮助人们获得幸福感、成就感。

二、高校教务工作内容和特点

高校教务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高校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的窗口之一,面向师生,其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教务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元化的动态过程。高校教务工作具有连续性、繁杂性、严密性、服务性等特点。高校的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教学发展是连续的一个过程,贯穿整个学期。教务管理纷繁复杂,包含了专业、课程、课时、班级、成绩、实习、毕设、师资、学生等多个环节,严密性要求强。教务管理者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和遵循原则,头脑清醒,处理问题冷静高效。同时,教务工作者作为沟通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为师生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与服务。

高校教务工作者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由于自身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自身的焦虑积聚,很容易产生工作的内源性动力不足。于是,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导自身在职业发展中持续地调整目标,调整心态,适应自身的心理需求,接纳自我,并且培养自身职业的使命感和成就感,这显得尤为重要。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教务工作者内源性动力的意义

1.高校教务工作群体的特点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存在内在需求性。高校教务工作者,一般都是大学以上学历毕业,很多甚至是硕博研究生,学历较高,知识丰富,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然而言,需求层次也较高。高校教务工作群体注重物质基础,同样看重精神层面,自尊心较强,自我意识较强,也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施展知识、能力和才干,同样期待别人的认可。高校教务工作群体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营养,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2.高校教务工作管理和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存在外在需求性。教务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繁重琐碎,而且业务性强,凸显管理和服务作用的特点。教务工作中的管理,体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安排、统筹规划、协调协作,对师生的教务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教务工作中的服务,体现在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

3.融合教育者?c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务工作者要培养、发展和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帮助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在教务工作过程中多多使用正面意义的词汇,比如尊重、快乐、感受等,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正能量的氛围。高校教务工作者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务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的咨询问题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保持平等的信任的关系。高校教务工作者尊重学生,耐心服务,帮助学生自我评价,也协助学生努力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鼓励学生发挥自身长处。

4.高校教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人精神层面的塑造是一致的。谢尔顿和劳拉?金的话较为深刻地反映出积极心理学的精髓――“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这门学科不仅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提升精神境界,也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观念,超出思维定式的束缚。然而,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积极心理学有利于积极创新心理、积极人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因此,用积极心理学的创新观点,着力培养创新人格,从而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等。

高校教务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应具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也应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等。积极心理学使教务工作者在个人素养和能力上主动地自我提升。

5.高校教务工作者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更好地构建。为使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必不可少;而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对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犹如油对于齿轮、汽油对于汽车一样至关重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杂、时间性强、精确度高,可能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性格迥异的师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或产生误解、引发冲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心理压力自然较大。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需要,就成为衡量教务管理人员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容易发现平凡的教务管理的工作价值。

篇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面对新时期大学生需要更认真、细致、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技能和素养,本文从辅导员的实践出发并融合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探讨如何培养高效的学生班级团队。通过班级团队建设,打造班级共同体,使班级成为学生共同拥有的、热爱的精神港湾;在团队中每个学生都享受爱,受到尊重,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能体会到快乐和成功。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在创建学生团队的应用

(一)学生团队的特点。高效的班级团队的基本条件:1、规模适中,一般不超过30人;2、互补的技能、才能,即团队各成员至少具备某种专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技能;3、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的产生的前提,并可以为成员提供指导和动力;4、可行的目标以使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5、共同手段或方法来达成目标实现;6、相互之间的责任。

(二)如何建设学生团队。当今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依靠个人的力量已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这就需要一种团队凝聚力,只有拥有了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一批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合作的成员,班级才能不断前进、取得辉煌成绩。(1)设计学生团队基本要素。在班级团队建设实际运行过程中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通常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和一些常见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团队建设工作。团队成员自我的深入认识,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基本价值观差异等;通过这些分析,最后获得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对团队目的的看法,以建立起团队运行的规则。(2)分析每一个团队的优势和弱点。团队要取得任务成功又面对外部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找出团队目前的综合能力对要达到的团队目的之间的差距,以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3)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团队任务的启动。团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团队应把握时机来进行分析与解决;以及团队面对内、外部冲突时应在什么时机进行舒缓或消除;以及在何时与何地取得相应的资源支持等;都必须因势利导。

三、运用积极心理引导成员完善团队建设

怎样行动涉及到团队运行问题。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应该采取积极的心理引导,使他们自主明确的岗位职责,形成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在团队建设中都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也是导致团队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听取成员的见解。在团队里,需要每个人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团队精心制定的战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础上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对于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和每一个项目流程都要落到实处。 另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关键要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分哪几个阶段和具体确定工作指标,这是确保任务完成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团队执行力的关键。

(二)鼓励成员的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团队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做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成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成员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让团队成员明白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人才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在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方面的锻造。

(三)团队分工与合作。从内而言,经由积聚松散个体到扩大群体规模直至组织结构、功能均衡发展的过程。团队指导者(辅导员)拥有教练、发动团体的能力;管理层(班委会、团支部)拥有发动部属的能力;成员(学生)拥有发动自我的能力,最终形成上中下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动态运作。

(四)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的沟通和协调作用。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等各种情形。辅导员、学生干部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其次,团队成员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辅导员、学生干部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环境,使之适应,以利于团队的完善。

四、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带来团队高业绩。

(一)团队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团队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团队因工作目标而产生、为工作目标而存在。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同时,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

(二)团队凝聚力在内部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学生是校园中的独立个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团队的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团队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高团队凝聚力会让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提高团队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一、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一)高效学习的概念

 

高效率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依据课程学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依照科学合理的规律进行求知理解,从而以较少的时间、精力投入换取最大学习成效的一类学习方法。其与传统的试错式学习法与经验积累学习法存在本质的差异,高效学习能促进学生获取更深入、全面的知识技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全面培养发展的教学目标。下图即为中学生高校学习模式。

 

二、运用心理学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具体实证分析

 

(一)选择性注意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分析

 

选择性注意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必备条件基础,学生只有在学习进程中快速注意、认知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信息,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才能有效、高速地获取课程知识技能,避免在求知过程中因选择性注意缺失造成的学习效率与成果下降。

 

研究表明,学优生在选择性注意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学困生,前者不仅能快速投入对知识内容的认知活动中,而且对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干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因此,教师在中学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心理意识。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育中采取师生情感互动法,以真诚的教学与沟通态度打动、感染学生,令学生将思想精力集中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上,经由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与交流,优化课堂教育环境与氛围,通过构建师生间轻松、愉悦的互动关系,减少紧张、松懈等情绪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令其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同时可采取针对性的课堂教授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摒弃过于空套、泛泛而论的语言,而多加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语调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令其将精力与热情迅速投入教师所讲知识内容中,进而培养学生调节选择性注意的能力,保持最佳的精力运用在知识求学上。

 

(二)元认知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分析

 

元认知在中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影响主要是调控其学习认知与活动。元认知是学生对个人在学习进程中思维与学习方式的调节与控制能力。具备元认知的学生能及时意识到自身在学习思路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做及时的调整改进,以适应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其是中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对此,在课程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通过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问题,定期对学习状况做总结与反思,采用同学间相互学习情况评价与交流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建立。而学生也应在日常学习中时刻关注自身学习思路和活动与课程学识的契合度,在感到学习吃力或成效不大时深入反思自身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认知思维与方法,从而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三)学习策略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分析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定会采取某种学习策略进行知识认知。研究表明,学优生的学习策略要明显优于学困生,二者之间学习策略的差异,是决定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策略是学生依据具体知识内容与求知情境所选用的知识信息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手段,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时学习成果,做针对性引导辅助,指引学生及时纠正自身在学习策略上存在的问题,选取适合于自身学习能力与特性的学习策略。

 

(四)内隐认知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分析

 

内隐认知是学生无需意识与注意投入的学识认知活动。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无意识情况下记忆理解知识内容的现象,对此,教师可在学生求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能力,在知识讲解中加入易于学生理解、能激发学生无意识认知的图片或事物,令学生在学习中对抽象知识概念产生内隐认知加工活动,进而优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理解效率,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教学的生动性,经由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兴趣,并在词汇感知中自动带入语境并有效学习词汇。比如在每堂课前教师应安排热身(Warming up)与阅读前(Pre-reading)两部分,以激发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对本堂课内容话题预想猜测(predicting)的热情,由此展开对当堂课文的阅读理解活动,在已学知识的构建与辅助下,自动优化对课文知识内容的认知与掌握深度。

 

(五)非智力因素实现中学生高效学习分析

 

非智力因素可称为心理因素,是指学生的性格、动机、兴趣等不直接参与学识认知过程,但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起到影响的各类思想、意识因素。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带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消极的心理因素则会挫伤学生求学的积极性,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兴趣教学做充分引入,令学生在兴趣爱好的激发下生成积极向上的情绪与动机,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求学,令中学生在心理因素的推动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篇12

姓 名:邹XX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

户 籍:湖北 年龄:28

现所在地:陕西 身高:173cm

联系电话:189********

电子邮箱:.com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心理咨询师/公关咨询

工作年限: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到职日期:随时

教育经历

2013-09 - 2015-07 南昌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

专业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行业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需要而设置的。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为提高个体、群体、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2009-09 - 2013-07 南昌大学 应用心理学 本科

专业描述: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优秀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开朗有活力、稳重大方,带人热情真诚、诚实守信、有原则,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沟通、适应力强。有两年团支书经历,锻炼、塑造了我。

范文二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身高: ***

学历: *** 工作年限: ***

居住区域: ***

户口所在地: ***

工作经历

在北京旅游局下属旅游公司工作18年曾从事办公室文秘6年,主要从事公文写作和对外宣传。后又在管理科工作3年,担任管理组组长,主要是对外接待和协助领导做人事管理,为新员工做入岗培训,协助领导组织、筹备各种大型旅游接待活动,按时向上级汇报整体工作情况。从事8年的会计工作,主要从事公司总账会计工作。能够独立制单、记账、报表,熟练使用用友及久其财务软件,有着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能够处理复杂的财务往来业务。本人工作态度认真努力,热爱学习不断上进,能够高效完成日常工作。原单位多次被领导和同事评选为年度个人先进工作者。

教育经历

1993年毕业于北京商业学院

20072009 在北京华夏心理学校学习心理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