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5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层公寓建筑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类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直接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多元化和多功能化。转换层的引入解决了传统高层建筑所有的不足,因此探讨转换层结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结构转换层的定义和必要性探析
所为结构转换层,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转换层。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不断地向多功能和综合型方向发展着,很多高层建筑在顶部设置作为住宅和宾馆等;在中间部分用作办公区,而下层一般作为商场和餐馆及其他各种休闲娱乐场所,这根据专业术语,可以按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来解释。通常在建筑的设计当中,一般而言都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厦、餐厅和娱乐设施等设置于多功能综合性的高层建筑的下面部分,而将较小的柱网、较小规格的住宅、公寓、办公功能的建筑设置于中层和上层部分。
为了实现这种要求的结构布置,因此决定了现代化的多功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所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怎么样来将它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着竖向组合在一起,这就成为现代化的多功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设计和施工技术之所在。这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通过设置一种被称之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帮助完成不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通俗点来说,就是上下两部分的结构不一样,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没办法很好的契合,安全性也受到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在结构上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
根据专业性的解释,结构上的转换层,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它在主要满足结构安全功能要求的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帮助解决一些特殊建筑技术性的功能要求,比如,可以在结构转换层空间里面布置管道、设备等等,这样也能很好地将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2 结构转换层的功能及其结构设计分类
1.结构转换层的功能
(1)结构转换层广泛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之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使建筑在空间的利用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高层建筑的空间一般而言都是固定的,而面对现代建筑多功能化的要求显然需要突变求改革,所以,建筑设计者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引入合适的结构转换层,这既能增加高层建筑剪力墙的间距,同时也使得高层建筑的框架柱更好地来适应现代化建筑的设计要求。
(2)结构转换层的存在为多功能的高层建筑提供了更多更开阔的出入口。现代高层建筑功能的扩大化,对建筑的各项要求也随之提升,出入口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传统的高层建筑所设计的出入口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需要增加更加宽广的出入口来更好地适应发展。二结构转换层的存在可以改变柱距来形成更宽广的出入口。
2.结构转换层的分类
主要介绍以下四种比较普遍的结构转换层形式,通过这几种形式来实现高层建筑上、下结构形式与柱网的变化:
(1)力梁式转换结构:这种结构一般适合于高层建筑的负荷比较大、跨度比较长、层数也比较多的建筑之中。优点是受力明确、设计大方简单、而且施工相对比较方便,是目前在高层建筑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换层结构之一。
(2)箱形结构转换层:该结构设计通过一个整层的结构来实现现代化高层建筑中上下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使得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尺度变大,从而提高了整体对外界的抗承受能力。
(3)斜柱转换结构:此种结构主要运用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大且柱距比较大的建筑中。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的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利用桁架和斜柱转换层来进行高层建筑面积的扩大,并且还能更好地设置通道和门窗等,充分利用转换层的建筑空间。
(4)板式结构转换层:当不便采用梁式转换层时,可以选择采用板式转换层。这种板的厚度一般比较大,形成厚板式转换层。
3 转换层的工程设计
1.对转换层结构形式的选择
主要考虑从受力方式、经济上的考量以及建筑的抗震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
2.对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控制剪切刚度比是为了避免高层建筑竖向刚度相差太过于悬殊。保证转换层下部整体结构有合适的刚度、强度和抗震能力,尽量强化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弱化上部结构的刚度。
4 转换层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中大量使用支撑材料,大大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开支。转换层的空间尺寸大而且结构复杂,在施工中难度大且支撑体系复杂,按照常规的混凝土浇筑,使得支撑材料的使用量过大,增加施工成本。
(2)转换成层本身的自重对下部结构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转换层的自重和支撑体系的重量都要由下部的结构来承担,这对下部结构而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特性,容易造成裂缝;而且钢筋安装的正确性和骨架的稳定性也是格外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
2.解决措施
(1)合理有效地布置支撑体系。在布置转换层支撑体系的时候,务必要结合高层建筑下部的结构特点,使用悬空的支撑体系,灵活设置,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直接作用于下部的重量。
(2)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在浇筑混凝土时使用分层的方法,将前期浇筑的部分作为载体来为支撑体系减少荷载。
(3)提高钢筋和下料等的处理水平,同时提高混凝土浇筑操作的规范性,切实提高浇筑的质量。
5 总结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是必然趋势,但是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其结构的整体性要求也比较高,施工过程十分复杂,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困难重重。所以,从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去探讨如何保障质量,保障施工效果,对我国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当前高层建筑的层数一般在二十层到五十层之间,特别是二十层到三十五层比较多,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建筑在这个高度范围内的就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从中也能够看出这种高度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经济的进步,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别是高层建筑很少出现单一的功能,一般都是地下部分是停车场,地上部分是住宅或者是办公区,当前来看,在高层建筑中存在转换层结构的占百分之八十,可见对转换层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转换层施工。要想做好转换层,就必须对其中的各个部分严格限制。从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来看,转换层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如果转换层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上层的建设,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各个施工部分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满足施工要求,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还能够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2.1 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模板支撑体系:
2.1.1 一次性支模。从转换层底一直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需要模板支撑材料,适用于施工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位置较低的情况。
2.1.2 荷载传递法支模。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若干层楼板,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设计来确定。另一种方案是充分利用转换层支撑柱的传力作用;使一部分通过楼面设置的竖向支撑构成的梁下排架体系传递给下面若干个楼层。
2.1.3 叠合浇筑法支模。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化梁(板)分2次或3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需考虑承受第1次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同时应对叠层浇筑的转换验算。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2.2.1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预测监控混凝土在浇筑后1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情况。
2.2.2 应采用以下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表面及面采取保湿措施;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高度100。
2.2.3 施工方法:首先应该进行转换层结构周围的混凝土浇筑,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冰水进行搅拌,进而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保证煤层的厚度在三百到五百毫米之间,并在前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最好是采用叠合梁原理进行浇筑,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温度过大而产生裂缝。
2.3 钢筋工程施工。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2.4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
2.4.1 采用择期张拉技术,即待转换结构上部施工数层之后再张拉预应力,在此之前转换结构下的支撑必须加强。
2.4.2 在预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用以反拱,该部分的预应力筋是使用阶段不需要的。
3 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模板安装、拆除的质量控制。
3.1.1 梁侧模板的安装。①应采用30mm×2.5mm的扁铁作为拉片,其长度为梁截面宽度加2倍钢模板肋高,两端适当位置钻孔。②钢模外侧应用以8钢管扣件夹具竖向夹住梁的模板,每根小横杆上设置一付夹具,并用水平背杆将这些夹具横向连通。③梁、板支撑的部分横向水平杆的端部应顶住梁的两侧模板,并与钢管扣件夹具连接,以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④为确保混凝土不漏浆,应采用塑料泡沫条或毛草纸对拼缝进行嵌缝。⑤当梁、板的跨度不小于4000mm时。若无设计要求,梁、板底模应按全长跨度的2%起拱量起拱。
3.1.2 底板模板的安装。底板模板最好是使用二百厘米乘一百厘米乘一点八厘米的竹压板,竹压板的四周最好是包上铁皮,这样能够减轻碰撞带来的损害。在安装模板之后应该用钉子固定。在接缝处可以使用五厘米的不干胶进行封闭,避免出现渗漏。在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应该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相关标准的检测,在合格之后才能够浇筑混凝土。
3.1.3 模板的拆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于模板来说,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针对梁来说,如果跨度小于八米,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五时,如果梁的跨度超过八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就可以拆除模板了。在拆除之前,应该向相关项目负责人申请,经过检测达到要求才可以拆除。
3.2 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钢筋是建筑物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材料,钢筋的安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所以为了保证钢筋安装的准确性,应该最好相关的措施。也就是使用二十五的短节钢筋横向放置于两层钢筋之间,同时放置楞头铁间趾使其隔开。
梁底部的钢筋应该浇筑厚度达二十五毫米的钢筋,通常我们可以使用二十或二十以上的混凝土作为垫块,但是对于截面高度超过一百二十厘米的框架梁,钢筋的截面直径超过了二十五,而且钢筋的数目还比较多,钢筋总体的重量比较大,细块混凝土垫层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必须使用长度为一点四倍梁截面宽的钢筋做垫块,短钢筋和纵向受力钢筋应该呈四十五度角铺设。
3.3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同的施工要求所选择的混凝土配合比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该项工程需要做好施工所使用的水泥、砂子、外加剂等的试验,找出最佳的配合比。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施工冷缝,应该添加减水剂。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82-02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质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的主要原因。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多为框剪或筒体结构,主体结构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到位准确情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给水排水施工需要精确的施工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严格的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1 给排水工程设计
1.1 建筑给水
1.1.1 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
我国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为热镀锌钢管,近几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给排水管道,如PP-R管、PVC管、PE管、ABS管等,他们都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采用PP-R管等可热熔连接管材时,可将接头设置于地面下,当选择铝塑复合管等非热熔连接管材时,应将连接接头设置于地面上,防止漏水时检修困难。
1.1.2 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在给水排水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选取加压供水设备,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1.1.3 管道设备的布置
对管道布置进行优化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的情况下减少工程造价。但是相对于城市管网优化设计,建筑管网具有特殊性,且管网覆盖面小、管径小,造价自然低,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针对高层建筑管网的特殊性,不断提高管道的质量和性能,通过进行管道的优化改善管道设备的布置。
1.2 建筑排水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比较长、泄水量大、落差高、产生的能量比较大,往往会在管道内产生气压波动,最终造成卫生器具的破坏,从而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的效果和质量,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
1)卫生间出现渗漏情况,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到下层,因此要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保证卫生间所有的管道进行严格注水试压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
2)如果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应该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沿卫生间地面墙角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
3)在施工中要注意和各个专业的协同配合,由于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置于外墙,为了减小对外观的影响,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建议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凹槽处,尽量降低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4)高层建筑为减少空调凝结水的自由散落,因此在空调机旁要设置凝结水排水立管,卧室大多采用分体式空调机排水,在离地面2 100m处的冷凝水排水立管上接入三通口,将空调凝结水排水软管接入。
2 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方法予以解决。
2.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工序,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最终影响到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当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凿开,重新进行埋设,即费工又费时,因此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预埋,保证对设备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非常熟悉,并绘制出预埋图,才能顺利的完成预埋工作;当预埋完成后,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情况。
2.2样板层
为了保证标准层的管道安装、尺寸、位置都满足要求,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正确,就需要在施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一个样板层,可以在制作样板房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处理,最后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验收。
2.3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具有外墙面积大、高度高、功能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等优点,有效的执行施工组织、监督工作。
3 施工质量控制
3.1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要熟悉工程相关文件,并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就可以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错误,作出相关专业的位置、尺寸、标高协调,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矛盾冲突,统一各方面的意见,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3.2事中控制
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进行控制:1)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材料检验制度;2)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3)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在给水排水工程完成后,要做好竣工验收,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情况可以按照工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进而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
4 结论
现代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满意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一、高层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1.概述
在上个世纪初已经出现了高层建筑,并且一直在持续的发展。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特点,给人们的视觉带来较大的冲击力,是城市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并且,由于城市用地的紧缺,也给高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动力。正是因为这样,有关人员正积极的开展关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和理念等问题,这些研究无疑会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
2.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2.1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的建筑已经达到80 多层,在中外建筑行业上处于领先水平;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也产生了新的结构形式,例如作为建筑业的基础物质的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对建筑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外形更加复杂化,现在新建的很多高层建筑不像之前那样大多是很规则的外形,现在更多的是表达美的曲线外形或部队称的结构,这些都充分利用了会计发展的力量[1]。
2.2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主要指:细部尺度、街道和城市尺度、整体尺度等。在关于整体尺度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均衡性的方面,要想使高层建筑很完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就需要处理好顶部、裙房、主体的尺度问题,整体尺度做好了才能保证细部尺度的合理和优美,才能保证其他小部分的结构的丰富;在街道和城市的尺度上,要使高层建筑能够给城市带来美感,如果设计的不合理,不仅影响人们的视觉还会使人感觉到突兀等不舒服的感觉,高层建筑应该一般较大,宜将裙房设计在沿街的部分,这样就能减少高层建筑给道路带来压迫感;细部尺度,就是设计师在进行相关的细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尺度问题,包括要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们的观赏和使用要求。
2.3 高层建筑的生态性设计
高层建筑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需要,但是高层建筑在建设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且给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所以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考虑高层建筑的运行的生态性。建筑的体型系数和建筑平面会对建筑的采暖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建筑体型系数的减少会降低建筑的采暖成本,所以在设计是要予以考虑,一般来说圆形建筑的面积最优[2]。还应合理的基址,高层建筑的很多设计都和基址有关系,应积极遮蔽带和植被开发的潜能。还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对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能耗。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能够合理的进行设计高层建筑能够实现很好的生态性,在设计时应从宏观到微观的方面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生态性发展,使城市和建筑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2.4 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常常追求形式上的美观,却经常忽略对节能方面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效益低、能耗高等问题,导致建筑的使用成本增加,所以在设计时需考虑到节能问题。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选址和建筑的朝向,如果建筑的容积率太高,就无法满足人们日照的需求,不仅影响建筑的舒适度还会是采光成本增加。一般在满足采光的前提下,靠南的窗户的面积一般要加大,靠北面的窗户要减小,这样在能够获得太阳光照和热量和同时又保证热量的损失较小。
其次要优化维围护的结构和墙体的设计。在一些温度比较低的地区,在设计墙体时可以采取粘土实心砖和空心砖符合墙体、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建筑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其他因素对高层建筑节能的影响,高层建筑的护墙体的耗能较大,占到整个建筑的四分之一。建筑的外形影响着建筑的外露面积,外露面积越大建筑的散热就越多。因此,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不应太过复杂的外形。
2.5 高层建筑的环保设计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对环保的体现,向建筑无污染、可循环的方向努力。这就要求设计者再设计时,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地质、人文等条件合理的进行设计工作;还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建筑的整体设计,重视绿色科技的应用,因为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提高建筑的造价,但是对于长期使用来说会带来较大的效益。
3.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
3.1 要控制高层建筑的数量
虽然高层建筑对城市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很多建筑并没有体现预期的效果,只是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并且,如果建设太多的高层建筑,不仅会使建设的成本增加,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
3.2 在规划时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密集度
密集的建筑群有较多的优点,例如会使办公很方便。但是如果城市中的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太过密集,就会增加城市中的空间的压力,会造成交通拥挤等问题,还有就是高层建筑普遍采用玻璃幕墙会导致光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3.3 城市街道与高层建筑
在城市中,高层建筑一般建在中心的发达区域,由于这些区域人员较多,本来交通就存在较严重的拥堵问题,因此高层建筑会加剧这一问题。所以在高层建筑在规划时,要尽量的将城市街道拓宽,方便人们的出行。
二、城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随着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质量问题就成了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要说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首先必须明确高层建筑的特点。文章首先说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然后结合特点重点分析了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最后分析了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混凝土裂缝问题。
1.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①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
工程量大对高层建筑来说就是指工程本身施工多,涉及到的项目和单位较多,尤其是对部门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施更是这样。此外,对很多工程来说,设计并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设计的同时在施工。无疑,这就要求不同的部门协同合作,有效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量大的基础上完成预期的任务。
②高空作业比例大
这个特点显而易见,因为高层建筑本身的高度,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运输很大数量的施工用品,比如人员、材料、制品、机具设备等。在这些因素里面人是最为宝贵的,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必备的人员保护措施,确保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要对水电、通讯、吊物等因素采取有效及时的处理方法,同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物体坠落,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③施工周期较长
正是因为高层建筑在技术上有很多难点,加之本身工程量大,所以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很长,几年不等。有效缩短工程施工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地制宜,在结构和装饰施工上下功夫。这就是说对不同的高层结构来设计的不同的施工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资金预算,促进高层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下一步的基础。
④安全保护要求严格
顾名思义,高层建筑一定是在高度上非常突出的建筑,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安全保护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高层建筑一般彩玉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立体作业等作业方式,给安全保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⑤基础埋置较深
因为高度的增加,所以,为了保障高层建筑建筑体的稳固性,其地基要比一般建筑物深。具体数据就是说不能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如果使用桩基,不应该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1,这就是说建筑必须有一层地下室。因此,对于27 米高的建筑物而言,它的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4m。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层建筑物,有些在20m 以下埋藏。
1.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安全技术
(1)高层脚手架地基一定要牢固,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坚硬度,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脚手架整体和局部沉降的危险。
高层脚手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牢固连墙点,依靠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加强整片脚手架的稳定性。搭设脚手架时要保证质量,并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应将井架一侧中间立柱接高(高出顶端2m)作为接闪器,在井架立杆下端设置接地器,同时将卷扬机的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最上端必须安装避雷针,并连接于接地装置上;起重机的避雷针应能保护整个起重机。
(2)高层建筑施工其它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额定起重量起吊重物,不得超载及斜拉重物;使用中应健全保养制度,安全防护装置要保持齐全有效;起重机械必须按国家标准安装,经动力设备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等。
2、钢筋工程。
(1)进场检验。
进厂检验就是在钢筋进场之前,对其质量、数量、品种、级别、规格等因素进行抽取试件检验,以此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钢筋严禁入场,符合规定的钢筋要确保其数量。
(2)拼接安装。
钢筋的拼接安装就是指对柱、梁的安装。这个过程一定要认真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不是达到了垫平、垫实的标准;此外,柱在安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安装柱的时候进行合理科学的检测,确保它的位置的精确;检查主次梁的主要因素包括它的垂直度、平直度和侧向弯曲度、螺栓的拧紧程度、是否对摩擦面进行清理等。
(3)焊接涂刷。
钢筋工程必不可少地要进行焊接,但是为了保证其质量,在焊接时又必须保证焊缝表面的美观,做到无裂纹、焊瘤的遗留,焊缝无气孔、夹渣、弧坑裂纹;涂刷构件时要在构件表面无毛刺、焊渣、水、油污等异物的前提下进行涂刷,不论是遍数还是厚度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1.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全程养护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做级配实验和配合比实验。在实验时要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和规范,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并把实验结果作为实际施工中的严格参照标准。
2)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易性等因素,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确保混凝土没有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方法开展。浇筑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加上安全的覆盖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没有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施工冷缝的出现。
3)现在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大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形式,这种工艺的特点在于能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缩短施工周期的特点。采用这种形式有严格的规定,在施工时不仅要严格控制浇筑、振捣的过程,而且要执行严格科学的混凝土养护制度,按照混凝土的质量、品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而且要保证养护人员专业素质。
(2)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
3)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对水化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5)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6)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或拆模过早。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高层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较好的审美体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和规划工作。高层建筑在希望发达国家发展较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在我国的发展也较快,只要相关设计者能够做好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工作,那么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浩,金凌,段步忠,邵阳.高层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施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246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高层建筑作为集约土地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加之随着城市计划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率较高,人口呈密集状态,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建筑内使用的燃气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易燃的气体,加之前述因素,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难度正不断加大,业界对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应加强对高层燃气系统的建造准则和技术进行分析,须以环境友好、可靠、安全的工程理念为基础来提高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指数,力求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建造准则
1、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一般都会配备电表房、水表房及消防设备房、燃气表房、垃圾房等必备的设备房间,对于燃气表而言,通常情况下同一层的住户燃气表都集中设计在同层的燃气表房内,保证每个燃气表上面都清楚地标示出业主单位名称。将燃气表集中安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燃气系统设计理念,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维护住户的隐私空间,另外也为燃气公司收集用户数据提供了方便。基于安全的建造准则,应在燃气表房门贴上提醒注意安全的标志,并附上燃气供应商的名称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通的处理电话。燃气专用的管线与燃气表房的位置不能靠近消防隔火房间,不能设置在楼道电梯、电表房及逃生通道附近,须采用不可燃的材料建造燃气表房门,房门应设计为向外开启且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耐火功能,还应进行房门自动关闭的设置,建造时注意燃气表房间一面靠近建筑物外墙,保证房间有良好的通风性。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燃气表房和燃气管井具置的设定会对整个的建筑布局,如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防火分区的设置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整个燃气系统的设计时,应注意谋求建筑与技术间的和谐,力求做到建筑物配备系统与环境间的和谐,从而达到既协调又合理布局,实现最大的使用价值。在进行燃气管井和燃气表房的设计时,应注意符合以下的建造准则:第一,在建筑内设计燃气管道时,应注意确保燃气管道经过地区的通风环境;第二,特别注意公共通道内防止燃气发生泄露和扩散;第三,若发生燃气泄漏,应尽快将泄露的燃气排出建筑物;第四,注意将可能产生的爆炸的破坏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在爆炸发生时被保护的通道(如楼梯)依然能够使用。
2、高层建筑物是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在便于维修及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的基础上,建筑燃气系统的管线应被安装在建筑物内的管道竖井中,这样能够使管道长度减少,扩大建筑物的利用空间。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立管应安装在专用的管井中,通常管井会从地面贯通裙楼,与各层燃气表房相连接,燃气管井应采用不可燃并有两小时的耐火性的材料进行建造,在燃气管井最低和最高位置设置通风口联通外界,通风口的面积须大于0.1m2。在进行燃气管井设计时应预留检修口,注意从公共通道能直接到达检修口。建造检修门时,应配备有自动关闭功能、不漏烟气的装置,选取的材料须为不可燃且同墙体有相同级别的耐火性能,而且应将检修门保持关闭状态,在门上贴上警示牌。从安全准则角度出发,高层建筑的燃气供应管道的供应气压宜低于150kPa,设置在专用套管、内管道上的运行压力则不应该高于40kPa。应尽量避免采用法兰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管道,最好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管道连接,使用前两种连接方式的条件为管道有拆卸必要或者无法保证管道现场焊接的正常施工以及在进行路线设置时管道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燃气供应系统的建造技术
作为燃气供应系统安全控制链中的末端,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设置在用户室内的燃具的安全条件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供气系统设计建造是以用户能安全且不间断使用燃气为最终目标。大多数的新建住宅楼宇,用户室内的燃具也是与室内装修相配套一并交付用户使用的,因此作为楼宇燃气供应系统的组成部分,燃具的安全技术条件也需在整个燃气系统设计建造过程中予以详细考虑。否则,整个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功亏一篑。燃具的安全技术条件反映在3个方面:① 燃具设计是本质安全的,其性能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包括失误一安全功能(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一安全功能(发生故障时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② 燃具的安装技术条件也能完全保证安全运行。③ 用户的正确使用行为。
2、美观是建筑设计者追求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燃气系统设计中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方案优化,支管暗埋技术是设计的重难点。外漏的管道除会占用建筑的空间外,还会对居住环境的美化造成障碍,另外管道铺设时外露时间过长,就会在管道上堆积灰尘,使管道生锈,影响居民的生活。在综合考虑安全原则后,应对建筑的管件、管子进行暗埋,加强对其铺设方式、材料质量的标准考察。传统的暗埋方法是在建筑物建成后进行打凿,在墙身或者是建筑物楼板上开洞铺设管道,待完成后再进行填补,这种方式会影响建筑物内部结构,严重的话会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降低。现在的建筑物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建筑物内的燃气表房到每家每户的用气端支管暗埋的方式主要是:当建筑物处在建筑混凝土的建造期间时,从墙体或者楼板上扎钢筋钉的模板,将需铺设的燃气管线或者其他的设备管线,如电信、电力等管线一并铺设,注意不同管线间保持安全距离。暗埋的管线应尽量采用最短的路径,燃气表终端的用户支管在保证对特定用户的燃气供应外,不应穿越其他用户的私人空间,对建筑物的密闭性、通风性、隔音性等都不能造成影响,更不能穿过建筑的抗震缝、沉降缝等变形缝。不能采用诸如卡接、压接、胀接等机械的连接方式暗埋的燃气管道,应优先选择焊接的方式连接管道,尽量将焊接的次数减少,在管道拐弯时,使用冷弯的方法铺设管道。
为减小用户使用燃气压力的波动范围,克服附加压力对燃具的影响,提高燃具燃烧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实现安全及环保,在工程实践中,在用户的燃气表前设置独立的用户调压器。基于本质安全的设计准则,每一个用户调压器可内置一套压力保护的安全装置,亦称限流器,限流器可在出现以下任何一项情况时,能自动切断燃气供应:① 上游压力低于或超过正常值的一定比例;② 下游压力未达到(因流量过大)或超过预设的压力值。当用气条件正常后,限流器无需手动,可自动复位而恢复燃气供应。此类限流器多用于由于下游需求的非正常的突然增大(如漏气发生)而燃气流量突然增大的情况,此时限流器自动关闭,可防止漏出更多的燃气而导致危险发生。另外还有一种安全的做法是将燃具前的阀门选择为有限流功能的阀门,或普通阀后加装一个限流阀。该限流阀也是一个安全装置,正常情况下开启,当燃气流量超过设定值(一般而言是额定流量的1.5倍)时会自动关闭。这样,限流阀就可以防止下游管道或燃具发生燃气大量漏出的危险(特别是因连接燃具的胶管松脱或破裂)。
一、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概论
受建筑物荷载的影响,建筑物下一定范围内土层将产生应力和变形,而应力和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就是地基。另外为满足稳定性要求及使建筑物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一般要将建筑物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埋入的这部分结构,起着支撑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作用,埋入的这部分结构称为基础。一般是在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天然地基不能承受得住建筑物的荷载,地基会发生大的变形,建筑物的稳定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可考虑采用桩基础。
二、地基基础的设计
(一)选用合理的地基基础类型
如果想把地基基础设计得更好,就要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功能的要求、荷载大小与荷载的分布状况、原料的供应与施工的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设计出既合理又科学的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类型的选用可大致按一下几点。
1. 上部建筑结构荷载较小时,可选择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又称刚性基础,是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而且不配置钢筋的基础。无筋扩展基础都是用抗弯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在受弯时很容易因弯曲变形过大而拉坏。在一般情况下,六层及六层以下的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楼,宜采用刚性基础,六层以上的房屋宜采用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性能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柔性基础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
2. 在有地下室、基础没有防水的要求、柱网和荷载都比较均衡以及地基条件比较稳固的情况下,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该选择独立柱基,在抗震等级较高以及基础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还需设置独立基础间拉梁;如果在建筑物没有地下室,地基相对比较差,荷载也比较大的情况下,柱下独立基础也可以改成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使地基的整体性更加稳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还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选择筏板基础。
3. 建筑物如果有防水的要求,可以选择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都建有地下室,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筏板基础。假如地下室设有隔墙,建筑物可以选择箱形基础。如果地基比较差时,为保证地基的强度与沉降达到满足的要求,也可以选择桩基或人工地基。不管选择那种基础类型都要把基础底板和地下室的外墙处理好,以防地下室底板漏水。剪结构的房屋若没有设地下室,地下水位较深,地基条件相对比较好,荷载力比较均衡,也可以选择单独柱基或者墙下条基,在抗震设防地区内,柱基下要设拉梁,并且拉梁、柱要和墙下条形基础相互连在一起。
(二)合理设计桩基础
一般低层和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尽量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但是当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可采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方案。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井基础、箱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桩基础应用最为广泛。桩基础具有较大的整体性和刚性,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便于机械化施工、适应性强等特点。桩基础能适应高、重、大的建筑物的要求。以下是关于桩基础的设置需注意的问题。
1. 桩平面布置应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荷载的重心和桩的重心需相互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2. 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置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不适合布置桩。
3. 桩的直径比较大时,适合使用一柱一桩:筒体可以选用群桩,注意设定好桩的中心距离。
4. 伸缩缝和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
5.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承受巨大的倾覆弯矩,因此在较长的墙肢两端应布置基桩。
三、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基础施工在工程建筑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环节,处理的好与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是否正常进行。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这些问题也需要其它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
1、倒塌问题
在进行施工中,如果出现有倒塌现象的发生,地基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从而整个工程的建设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周围的建筑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当然也有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等现象,同时也造成经济损失。所以,为了防避其倒塌问题发生。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和施工前,需要进一步考察地质的结构和质量,对周边的环境要熟悉了解。在实施设计方案中,确保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
2、保护地基不够全面
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保护地基不够全面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长江以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地基就会比较容易进水,地基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就要依据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合理的技术来保护地基。
3、施工存在的遗漏
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可能因为比较大意,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或者在施工中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实际的基坑与先前设计出来的基坑会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制定出来的方案没有达到要求,这样整个地基在承载力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建筑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施工单位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要加大管理力度,改善管理措施。在操作中,如果出现问题时,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处理,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得到保证,建筑在后期使用中会更加的可靠和安全。
四、桩基础是在建筑中经常采用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经常运用到的一种基础类型是桩基础,桩基础主要包含有预制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方式。桩基础施工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振动沉桩,另一种是静力压桩。
运用振动沉桩来施工,一般是在桩的顶部安装振动器,桩经过振动后产生的效果和本身重力综合产生作用,让它自动沉降在地基土层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施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效果相对比较好,可以减少劳动力,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大量地降低施工成本。
静力压桩的含义是:利用桩架比自身的重力重所产生的反力作用,目的是把桩压入到土层处。在压桩的过程中,土层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同时土层也会产生反力作用,所以,在操作时不能出现有停顿,要一直运行下去,粘土中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操作,它不仅造价低而且产生的噪音也很小,工艺也相对比较简单,质量也得到相对的保证,这样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节奏快,加上我国的建筑用地数目有限,土地资源缺乏,它是世界各个城市生产和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克服各方面因素限制,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高层建筑的好处有很多,它可以集中人口,城市化或者城镇化的首要步骤是集中农村人口,把农村的务农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集中在一起,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特性,建筑里的房间多、人口多、而且交通方便,方便人们交流和帮助,提高经济效率。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建筑使用的土地需求上升,高层建筑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最后,高层建筑的地基数量少,可以减轻建筑工人的压力,缩短建筑工期,提高建筑效率。
一、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形式
地基对建筑的重要性就像基础对知识的重要性,建筑物的基础是指地基,地基是建筑的基石,建筑物在施工时是一线工人把钢筋混凝土一层一层累积起来的,建筑物的垂直高度一般会很高,这种高度产生的压力会通过建筑物本身材料最终传给地基,所以,地基是承载和分散压力的最后载体,地基的建设也就尤为重要,整个建筑物的质量都集中在地基上,它关乎国家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下面将介绍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1、地基设计要注意的情况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和处理地基时,不能照搬书本的专业知识,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建筑物后来完成时的垂直结构、使用的混凝土总体的质量以及产生的总重量,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且在具体施工时,现场监管人员要及时观测并向上级反应出现的相关问题,保证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对已经订好的地基设计方法,要按照建筑物的等级和防震要求来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在具体施工时一定不能忽视现场监督的力量,为施工质量检验来及时提供有用的数据。按照地质情况和实际要求来具体施工。
2、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在施工项目的整体策划中,常常会出现设计的地基强度不够、抗震性以及抗压性不强,沉降不对称的现象,所以在对建筑物中地基基础进行设计时,要按照施工现场真实情况进行。建筑建设方面发展越来越快,对施工项目的地基要求越来越高。地基的建筑有很多种类,在不同的建筑现场选择不同的建筑地基方法,在建筑中要关注此种建筑工艺的限制性以及优缺点,每个建筑项目都要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处置标准、施工技术、工程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以便选择最佳的地基建筑方法。
3、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策划要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筑的地基重量不能比地基本身能够承受负荷的重量大,防止对地基土质稳定性产生影响。第二,要掌控好基础的变形幅度,将变形幅度掌控在地基能够准则的范畴内,掌控好由于地基对建筑物上部建筑或者建筑物功用能力的影响。第三,在建筑地基时,要了解清楚所要建设的地基基础所要承受的强度、持久性以及刚度,保证地基基础的建筑符合建筑物的需要。
二、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地基涉及到的施工工序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各个工序的有序进行。在施工现场,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所有影响因素,采用放坡的方式,进行工程施工。在选择支护形式时,必须要由专家以及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讨论和认证后,按照施工方案科学施工,从而来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地基的原材料的产地、标准和规格都应该受到严格审格,符合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在泥土的选材上,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分析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天气比较干燥,土壤比较干燥,最底层的泥土的要求可以相对不清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一些特定固体,稳定性高、材质坚固、密度好,这些特点可以在建筑地基时做辅助。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废物,有些垃圾的有机含量很多,会产生热量,会产生腐蚀功能,这样的垃圾不适合做填充物。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在具体的地基建设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自然土壤和地理环境,地下河流布局等情况,在打地基或者地桩时要它们的分布情况,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这些不利情况。这些情况的设计和实际施工要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同时,也要经过特定的技术和设备监测,在仔细甄选众多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后,要用专业知识来为一切工作做基础。
2、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掌控好,建筑高层楼宇地基基础所使用的材料是保证地基建筑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筑整体的品质直接受建筑地基材料的影响,在建筑中要保证建筑材料复合标准,就是使用的建筑基础的材料必须是生产合格的商品同时适合建筑物本身建筑品质的标准。在建筑地基中,每个环节的品质都要掌握好,对于提供材料的生产厂家要开展能力审查,关系重大的可以开展调查,可以去供应材料的生产厂家去观摩考核,保证材料的质量。建筑过程中对于购进的材料一定要经过建筑机构以及监理机构的检验和审核,供应材料的厂家对于销售到建筑现场的每批货物都要提供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对于关键材料,可以开展化学实验,保证原材料的品质。
3、高层建筑地基水泥灌桩的质量控制高层楼宇的地基,在建筑过程中大多是使用水泥灌桩方法稳固地基,地基的建筑质量直接受到钻孔技术方法每个环节的影响。钻孔技术和水泥灌桩技术是保证建筑物品质的重点。在建筑之前要对钻孔设备展开仔细精密的检测,保证其底座和顶端部分都是平稳的,防止在建筑中由于底座的位置左右或者上下的晃动对灌桩产生影响。当钻孔设备所钻孔达到标准深度之后,要对孔的直径、孔的竖直度展开全面的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邀请监管工程的工作人员对孔展开检查,是否合格,同时对检查内容进行登记,此时钻孔工作完成。在灌浆过程中最关键的材料是混凝土,现在很多的建筑机构都是用购进后就能够直接使用的商品混凝土对孔进行灌桩,这时建筑机构以及监管机构要对购进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展开严格的检查,在建筑单位检查商品混凝土的品质如何时同时保证此材料符合建筑标准。
4、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在建筑高层楼宇的地基机构中,要提高建筑部门的品质管制,推动品质掌控的执行,设立完成的品质掌控机制是确保高层楼宇建筑品质的主要点。施工单位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品质保障机制能够掌控住高层楼宇地基基础的建筑品质。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全建筑过程的品质监管以及建筑过程的登记、监管等能够对保证高层楼宇地基基础建筑的品质起着有效的作用,为建筑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地基是保证建筑物质量不能忽视的部分,也是相关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时首先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基础设计是建筑物的基本设计,加上现在的技术很发达,可以利用现有软件来进行测算。因此,我们要学会应用,和专业人员多多交流,积累相关的知识,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基工程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对施工的系统性要求极高。在施工时,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以及环境的调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要采用现代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施工技术和水平,创造优质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更先进,设备更完善、功能更齐全。它具有用水要求高、水流量大等特点,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转。
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
与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消防系统静水压力大,如果只采用一个区供水,不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及配件容易被破坏。因此,供水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1.2高层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多,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危险大,而且扑救困难。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要比低层建筑高。由于目前我国消防设备能力有限,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自救。
1.3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稳定管道的压力,保护水封不被破坏,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通气管系统或采用新型单立管系统。另外,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应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管道材料,并采用柔性接口。
1.4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因此,高层建筑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
1.5高层建筑动力设备多,管线长,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必须考虑设备和管道的防振动和噪声的技术措施。
2.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给水排水系统方案设计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热水系统方案设计。结合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主要特征,进行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2.1给水系统方案设计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给水方式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生活给水系统的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条文,高层民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且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置减压阀。除此之外应该合理确定给水系统垂直分区,保证给水设备卫生器具的正常使用,避免压力过高,出现不必要的能量浪费。给水器材出水过猛,当启闭这些器材时易产生水击,使管网产生噪声、振动甚至管件破裂,致使卫生洁具给水零件容易破坏。
就目前我国城市给水状况而言,市政水压一般只能满足建筑五至六层的生活用水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就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因此合理划分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控制最不利点的最低工作压力和最低静水压力,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方式主要如下几种:
2.1.1水泵水箱联合供水;该供水方式供水可靠,但缺点是该种供水系统需设水泵吸水箱和屋顶高位水箱两个水箱,容易产生水质二次污染;另外将水一次提升至屋顶水箱,低区再通过减压阀减压供水,存在不节能和减压阀因减压比过大,造成减压阀失灵的隐患,而且因屋顶水箱容积较大,增加土建工程量,且固定的屋顶水箱在地震时存在鞭稍效应,对建筑物安全不利。
2.1.2地下生活调节水箱通过变频加压设备供水;该供水方式取消了高位水箱,减少了一个水质可能受到污染的环节,水压稳定,供水可靠,能克服第一种供水方式不能满足顶层燃气热水器等对水压的要求的缺点,几个供水分区的设备可集中放置,方便管理,变频加压设备可配置气压罐及小流量泵,当用水量较小时,主泵可休眠,可依靠小流量泵或气压罐维持供水流量和压力,可用于市政管网压力较小的情况。
2.1.3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供水;其优点与第二种相同,不同之处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其缺点是调节水量较少,在市网较长时间停水时不能满足用水要求。可用于市政管网压力较大,供水量全天大于用水量的情况,但该方式一般会影响其他地方供水,建议在限定条件下使用。
2.2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2.2.1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
1)组成
2)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气管系统、清通气设备、抽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等几部分组成。
3)管道布置
4)在对排水管道进行选择时,要根据所排污、废水的不同性质进行,遵循符合技术标准和经济节约两大因素。进行管道布置设计时,要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并且尽量不要越过变形缝,同时要保证其安全性和方便使用维护。具体的对管道进行铺设工作时,要注意在管道与管道之间、管道与墙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管道要穿墙或穿楼板进行铺设时,要有预留洞。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度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
2.2.2排水设计
1)生活排污系统
2)高层建筑的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分为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或分流两种。将卫生间的污、废水排入同一立管中,不需要使用专用通气立管。而合流入粪池的方式就是污、废水合流排水体制。它的管道布设简单,但是它需要增大化粪池的容积,工程造价较高。污、废水的分流体制是将卫生间生活污水和废水分别排入两根立管,进行排出的方法。它的管道布设较复杂,但它能够改善排水和通气的效果。
3)排水通气系统
4)高层建筑物的排水通气系统中使用了各种通气管和通气阀。其主要是通过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来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通气阀是一种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气阀件。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
4.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对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及安全意义重大,作为给排水设计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不断总结和完善设计技术,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建筑科技水平、材料工业水平和综合技术水平,也是建设部门财力雄厚的象征。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原则与体系
结构的简单性。应将复杂的变成简单、将结构的受力与传力途径设计越简单、直接和明确就越好、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抗扭为主导的关键性传力构件、传力途径越复杂就越易形成内力与变形的不协调和难以预料的薄弱环节。同理,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应该运用最简单、最直接、概念很清除地计算方法,切忌使用概念含糊不清,有的甚至连概念都看不出来,系数套系数的繁琐计算方法。
结构的规则性。建筑平面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宜规则、对称、均匀、减少偏心,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建筑平面规则、结构布置均匀,有利于防止薄弱层的结构过早破坏、倒塌,使地震作用能在各结构之间重分布,增加结构的超静定的数量,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结构的均匀性。沿建筑物竖向的结构布置宜规则、均匀,避免刚度、承载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以限制结构在竖向某楼层或少数几个楼层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以致在这此部位因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和过大的变形而使结构不安全。
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体系。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划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个统一规定,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60m为超高层建筑。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二、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整体强度的控制方面,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确保高层建筑整体强度。
转换层施工技术。主要表现在:控制网的布置、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分为顶层、转换层以上标准层、转换层、转换层以下等四个层面。在转换层施工中,主楼的垂直度和施工测量数据都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钢筋制作和绑扎工艺要在钢筋沿体周围一定的距离安置一定数量的U形钢支架,钢筋捆绑的科学顺序为:架设U形支架,放置开口底箍、绑扎牢固,放置内开口箍,从中间向两边分层放置水平主筋、绑扎牢固,从两侧插入水平开口箍。只有严格遵守钢筋制作和绑扎工艺,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质量要求。
连体结构施工技术。抗震性能要求,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一般是由两栋或多栋建筑之间设置的架空连接体而形成、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的跨度因建筑的实际需要及用途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在国内现阶段应用的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施工技术中,连接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一般采用刚性或柔性连接两种形式、由于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得竖向刚度容易发生突变,结构扭转效应也相对较大,且竖向与水平地震组合作用对连接体及其附近主体结构有不利影响,受力复杂、因此,在连体机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一定要强化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全面保障建。
三、高层建筑的施工的细节技术分析
材料的选用。钢结构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差。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耐火钢的研究成功并投入生产,为钢结构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宝钢的B400RNQ和B490RNQ两种型号的耐火钢,达到600℃时其屈服强度还有150-220MPa。
制作与安装。土建、钢结构、玻璃幕墙和各类设备的安装,使用的测量仪器和使用的钢尺必须由国家法定的同一计量部门由同一标准鉴定;定位轴线、标高和地脚螺栓根据实际确定;钢柱的制作与交装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验收标准。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
高层建筑层数多、功能复杂、用水要求高为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1、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高层建筑的供水系应进行合理竖向分区、选择经济合理的供水方案,常见的供水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1.1分区减压供水。管理简单,设备成本低。先将建筑用水量全部由水泵提升到屋顶水箱,通过减压水箱或减压阀减压分送至各个供水点。
1.2并联供水方式。节约电耗,供水安全可靠。分区域设置水箱和水泵,将水泵集中布置在地下室内,分别向各个区域提升供水。
1.3市政低区与高区水箱供水。系统简单、供水可靠、节约能源、管理简单,适用于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按供水压力要求分为高、低区,低区直接利用市政压力供水;高区设置屋顶水箱供水。
1.4无水箱供水。优点是不设置高位水箱,减少二次污染,减少结构荷载,对于建筑抗震和建筑的设计处理十分有利。
2、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污废排水系统根据建筑功能结构需求,采用横向枝状管道与各种卫生器具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排水管网,并与高层建筑的自身结构相配置,实现排水功能。
雨水或冰雪融水的排放,采用单独管式排放原则,利用雨水斗等附件进行收集排出。
3、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消火栓系统
3.1.1室内消火栓系统。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由于建筑高度高,多设置高位消防水箱。由于高位消防水箱设置高度难以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应设增压设备,并联给水方式的分区消防水箱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相同。除串联消防给水系统外,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注意不应进入高位消防水箱。
3.1.2室外消火栓系统。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并应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分别引入一条进水管,若条件不允许需要在消防水池内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量,且要能满足消防救火设施的取水要求。室外消火栓的设置形式分为地上式与地下式两种,地上式醒目,地下式防冻。
3.2自动喷淋系统
3.2.1自动喷淋采用分区串连供水。
3.2.2报警阀设置位置应考虑报警阀出口动压控制 120米,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最高部位报警阀可能难以设置于一层,可抬高至裙房屋面或避难层。
3.2.3每个报警阀供水高差应小于50米,控制喷头数小于800个。报警阀位于报警阀间内,房间尽量位于有人值班部位,便于水力警铃的声音能听见。注意报警阀的同径试水装置,可合并回水池。
3.2.4喷淋加压泵的选用,应按作用面积确定喷头数,根据喷头数确定流量,大面积(不小于2000m2)的水流指示器处压力一般可采用30米,小于2000m2的一般可采用25米,并按规范复核。复杂系统可根据使用情况配置两用一备的加压泵,大部分分区启动一台加压泵,部分分区启动两台加压泵,主要是库房及大空间分区。
3.2.5消防水箱高度不足时,应设置喷淋稳压系统。稳压罐有最高、最低工作压力,注意最低压力满足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最高压力不能影响主泵的启动。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1、给水工程设计
1.1选用合适的给水设备。给水管道推广使用塑料管道,塑料给水管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便于安装、抗压强度高、使用周期较长等特点。在选择给水管道的时候,要结合压力和温度,以及周围环境和安装方法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还应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工程的等级来确定。
1.2确定给水方式。主要的加压供水方式有:高位水箱供水、气压水箱供水、无水箱变频泵供水。应从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以及供水的可靠性等方面来确定合适的供水方式。
1.3管道的布置。管道布置应满足水量和水压的基本要求,合理的管道布置。
2、排水工程设计
2.1设置专用的透气管。
2.2底层设有商铺或商场的建筑上部的排水立管一定要在底层设置转换,以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功能。住宅底层卫生器排水管不宜接到立管,应尽量单独排出。
2.3卫生器具的布置应结合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做到方便、合理。坐便器的排水口各型号各不相同,应结合自身需求和房屋设计进行合理地选择和布局,排水口应避开下部梁位置布置。
3、消防工程设计
3.1消防水池。目前消防水池的设计中最大问题就在于消防水池过多造成的浪费.一方面既占用了大量的建筑面积(平均每座水池占用100多m2).增加了投资.也因长期不用造成水污染。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a.优先选择是要加强城市环状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然后适当加大高层建筑的进水管,使得进水管在保证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同时能够在火灾时补充消防水池的容积,达到经济合理。
b.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有关市政部门能够牵头对共用水池进行合理地管理,这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合理公正的规划控制。
3.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设计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喷淋系统也可以利用消火栓系统的消防泵,无需单独设喷淋泵,从而节省投资和减少泵房面积。考虑到喷淋系统的作用时间与消火栓系统不同,该系统泵后的管道分开设置,以便当火灾时间大于1h后切断喷淋系统的供水。
三、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要点
施工过程中由于给排水管道的渗漏、堵塞、施工作业管理混乱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可以采用“强化预留预埋” 、“上封下开施工” 、“分区分层安装”、“试验样板房”的方法。
1、给排水施工工艺流程
全面了解图纸、技术资料;施工测量;开挖沟槽和砌筑管道;预留孔洞及预埋构件;管件的制作加工;制作及安装支架;预制管道;安装管道;连接管道与设备;试压及清洗;调试和试运转;竣工验收。
2、给排水施工方法
2.1强化预留预埋。高层建筑大多数为框剪或简单结构,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随主体结构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和管井洞必须准确到位。强化预留预埋,熟悉配件尺寸和安装工艺,确定套管、孔洞和管井,同时考虑土建与安装施工误差,留有余地,减少对结构的反复打凿。
2.2分区分层施工。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施工时间、充分利用建筑的垂直空间组织施工作业,避免作业层管理混乱。分层分区施工是以水量大的集中用水点进行分区;根据水压的高、中、低进行分区;根据安装工作量进行分区的原则进行分区的。
2.3上封下开安装。上封下开试的安装工艺适用于不能一次直接安装完的垂直总管和干管,在水平安装到该段垂直管的最低点应留出一段距离,在水平管和垂直管之间留一个开口。安装垂直管时上口用塞头封闭,避免杂物入内,系统贯通前需要检查管内是否有杂物,以保证垂直管畅通。
2.4试压样板房。试压样品房是为了确认各种管道、管件、支架的材质和布置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结构作为样板房。保证样板房所使用的配件与设计相符,明确安装尺寸、定位坐标等。
四、小结
随着高层综合体的不断涌现和其建筑规模的不断加大,本着技术、安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技术以适应高层建筑的新要求,精心的组织施工,在各个施工工序上严把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使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建筑的高层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高层建筑比一般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遭雷击,损失将非常严重。普通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防雷装置把强大的
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泄入大地,在附近空间产生了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上感应
出雷电过电压,因此普通建筑物防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反而可能会引入雷电。因此,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一、高层建筑防雷设计
高层建筑综合防雷设计要点,应将外部防雷设计和内部防雷设计进行整体统一的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防雷更加安全、可靠。
1、外部防雷设计(1)接闪器的设计。
外部防雷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把它泄入大地,其设计通常采用滚球法和网格法。在设计时,用一40×4镀锌扁钢在建筑物顶部,沿女儿墙、楼梯间、电梯机房屋顶四周暗敷,并焊接连通成环状作为避雷连接线,避雷短针(用Φ12镀锌圆钢高600mm,间距3m)与避雷连接线焊接连通作防雷接闪器。
(2)引下线的设计。
引下线应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环均
相互焊接连通,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在设计时要注意引下线尽
可能短,并尽可能地利用建筑物内四个角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在30 m以上部位,每隔两层,
沿建筑物四周敷设一道水平避雷带与各根引下线相焊接;当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
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高层建筑30m以上部分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金属构件和较大的金属装饰件均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具体施工时,将引下线和楼层的主梁连接,由圈梁与主梁的钢筋引出至预埋件,然后将预埋件焊一条与金属门窗相连接。
(3)接地装置的设计。
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每种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并不一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符合规定的,应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达不到规范中规定的条件或基础包在防水卷材层内时,
可做周圈式接地装置,但应将周圈式接地装置预先埋在基础槽的最外边(必须离开建筑物3m以外);对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物,必须做独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当土壤电阻率大,使用接地极较多时,也可做周圈式接地装置,减少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有利于改善建筑物内的地电位分布,减小跨步电压;采用独立式接地方式时,以钻孔深埋接地极(约4~12m)的效果为最好,接地极可采用0.25m左右,2~3mm厚的铜板,再用编织扁铜线将各接地极相连;在楼群间进出,相互联接的线路,也需穿钢管或铠装或双金属屏蔽层,并两端接地,以杜绝过电压自芯线引入。
2、内部防雷设计
(1)等电位联接。
在做等电位连接时,每层外墙的金属栏杆、门窗等与均压环连通(每一构件不少于两处);玻璃幕墙的支架、钢龙骨等(每层、多点)与均压环连通成等电位,以防侧击雷;架空或埋地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外皮及其保护钢管等,在进出建筑物处(通过与由基础接地主钢筋网焊接引出的200×200×6预埋钢板相连通)与防雷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联结;各管道井及各电梯井所在处,均由基础接地主钢筋网焊接引出一40×4镀锌扁钢与金属管道及电梯导轨作等电位联结;把接闪装置与梁、板、柱和基础可靠地焊接、绑扎或搭接在一起,同时再把各种金属设备和金属管线与之焊接或卡接在一起,使整个建筑物成为良好的等电位体。
(2)屏蔽设施。
屏蔽的主要目的是使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精密仪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可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即建筑物内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网笼,即笼式避雷网;当钢筋密度不够时,可按各种设备的不同需要增加网格的密度,从而实现屏蔽。良好的屏蔽不仅使等电位和分流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对防御雷电电磁脉冲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建筑物的整体屏蔽还能防球雷、侧击和绕击雷的袭击。
二、高层建筑防雷施工技术策略
1、基础接地与人工接地装置
(1)建筑物基础
基础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特别是在设计接地电阻值比较小、技术要求比
较高的情况下,就更加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以保证质量。除了认真按
设计图纸施工外还要认真检查施工质量,创新和改进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达
到设计图纸要求的目标。
(2)室外人工接地体
室外接地体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接地极有镀锌角钢、镀锌圆钢、镀锌钢管等。接地
线有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
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防雷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的一段导线。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
置。引下线可以是由若干并联的电流通路,其电流通路的长度应是最短的。
3、接地电阻测试
检测接地电阻的工作要摆脱单纯检测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还要注意均压措施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由于接地体属于隐蔽工程,地下部分的检测难度很大,因此要认真查看露出地
面部分的施工工艺,做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确保用户使用安全。测量铝门窗接地电阻值时应该注意按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有关事项进行。另外还要注意阴雨天地面潮湿使测量值不准时,尽量不测量;土建基础周围水泥砂浆地面较多,测量时有关探针必须插入土壤中,且间距合适;测量时测试导线与铝门窗夹层处应轻轻打磨掉氧化层或喷涂层,位置应选在与防雷引线连接一侧边框的较隐蔽处;由于接触不良,土壤潮湿不同,摇表转速不同和其他人为与自然因素,每次测量同一门窗读数都不会完全相同,但只要电阻值在设计值范围内都属合格。
参考文献:
[1]关润培. 论高层建筑采用防雷保护技术及综合布线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高层建筑是越来越普遍,用电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能安全可靠的用电,高层建筑需要经过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包括电力负荷的计算、设备的选型、配电干线的方式以及为了确保用电可靠和安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应本着安全合理、可靠经济的原则,根据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和资源情况以及使用和设计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设计高层建筑电气结构和计算各项设备的性能数据以便选择,由于需求和制造所考虑的角度不同,对某些设备性能数据的要求也往往不同。
1高层建筑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上,对于其的一些相关要求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要做到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因为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比较大,其中一、二类负荷较多。对于用电设备的电能质量,要达到相关的要求。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物高,所以它的供配电线路就会比较的长,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及电压损失,配电变压器可以依照相关的情况来上楼分层进行相关的布置。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面要做到简单但是可靠,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运行比较的灵活,检修起来是比较方便为好。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过多。在变配电设备的布置上,要尽量做到安装和维护的简便性。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高层的民用建筑,这些高层建筑的地下层常常有两层,我们在设计时最好将总配电室设在地下一层。在供配电系统的网络设计上要合情合理。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低压配电网络,很多情况下是采用混合式配电系统,要适应建筑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它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部分,对于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结果会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问题。
2关于高层建筑供电系统设计方面的探讨
2.1关于电力负荷的确定
在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商,最好是要依据高层建筑的性质和高层建筑的规模来看,相应地来明确建筑的相关电力负荷的等级,并且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最好要结合当地的供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而再来确定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等级和容量。
对于国内高层建筑来说,它们的电源一般主要是采用l0KV的电源,对于超大型的高层建筑(群)也有些是采取35 K V的电源,有时候甚至会采用110 K V的电源。对于电源回路数而言,我们应该要尽量根据电力的负荷等级要求来进行相关的选取。比如说一级负荷的要求,是要由两路独立的电源对其进行供电;而对于二级负荷的要求,则是由两个回路的电源来进行供电,但是不一定要求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来说,它不仅包括了高压供配电系统,而且还包括着低压供配电系统。而对于一个好的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技术方面的因素,一般是规范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工程投资这个方面,还有怎样对其运行管理等等多个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2.2关于供电电源及电压的相关确定。
在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之中,为了使得供电系统达到更加合理的状态,应该尽量要根据负荷的等级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各级负荷的供电电源来说,要使得它们达到设计规范的规定。用电单位要根据用电的容量、用电设备的特性、供电的距离等等因素来进行考虑。
2.3变配电所的布置。
对于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来说,它们的负荷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很大的一部分是一、二级负荷,所以常常变电所的规模一般来说会比较的大。总配电所最好是设置在地下层内,因为变配电所应该要靠近用电负荷。对于高层建筑的总变配电所来说,管线进出的程度会比较多,有高压也有低压的电缆。
2.4对于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形式的采用确定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高压系统采用10kv的高压来进线,结线型式运用单母线来运行,变压器低压侧采取的是单母线分段结线,变压器的低压侧要设置应急母线段,用来保证在应急的情况下能够使得一级负荷进行供电。
2.5关于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要正确选取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最好采用补偿无功功率的措施,要尽量减少电压偏差,要降低系统的阻抗,最好使得三相负荷比较平衡。
2.6关于应急电源设备的选取。
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如果是能够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则可以选取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专用线路,而使得其是出于独立于正常电源的装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选取那些蓄电池静止型的供电装置,来进行不断供电。
2.7对于功率因数的方法的确定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就是提高变压器和电动机的负载率到75~80%,以及选择本身功率因数较高的设备。对于非线性负载电路(在通信企业中主要为整流器),则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将畸变电流波形校正为正弦波,同时迫使它跟踪输入正弦电压相位的变化,使高频开关整流器输入电路呈现电阻性,提高总功率因数。
3关于工程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探讨
在那些高层建筑物之中,当向楼层各个配电点进行供电的时候,如果是采取分区树干式来进行配电的话会比较适宜。但是,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者重要负荷,应该采取低压配电系统,并且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的方式来进行配电。在地下室中,一般来说负荷都会比较大,从低压配电系统采取放射式的配电方式;对于从低压配电房到地上的各层的配电箱上,我们可以采用树干式的方法来进行配电。而从层间配电箱到负荷这部分,我们则最好采取放射式来进行配电。由树干式系统供电的配电箱,其进线开关宜选用带保护的开关,由放射式系统供电的配电箱,其进线可以用隔离开关。单相用电设备的配置应力求三相平衡。对于一般动力、照明来说,应该由低压配电柜正常电源来对其进行供电。
4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高速发展,现代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它们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在这些新建的高楼大厦之中,它们都装备着各种的机电设施。但是,我们也知道,目前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较的多,而火灾事故死亡人员大部分是因为烟雾窒息而死亡,因此,高层建筑的供配电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准确计算负荷的容量,不能够求快而出现计算错误。供电电源的选择也很重要,另外变配电所的布置是否合理也要妥善进行处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都关系到以后的最终工程结果,高层建筑的供配电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对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