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51: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截止到*6年底,*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027.36亿元,首超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08.15亿元,增长25.4%。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95.15亿元,比增29.5%。当年实现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7614.55亿元)的比重为2.76%。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6.8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7%;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占6.3%。*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法人单位增长29.5%,个体工商户增长15.9%,均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在法人单位中,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78.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90.5%;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占9.5%。与上年相比,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降低了2.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形成
1.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6年,传统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9.23万人,实现增加值42.41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4.5%,增加值增长9.9%;新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6年,新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实现增加值20.82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略有减少,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16.7%;相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6年,相关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34.97万人,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11.6%,增加值增长39.8%。
*6年,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8.8:9.9:71.3,资产之比为24.3:19.3:56.4,营业收入之比为13.9:14.4:71.7,增加值之比为21.5:10.6:67.9。与上年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在拥有资产和实现收入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而传统文化产业在这几个指标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减少。表明*省文化产业中,新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经营性产业单位发展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6年,经营性产业单位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比为92.3∶7.7,拥有资产比为87.5∶12.5,全年营业收入比为96.4∶3.6,实现增加值比为90.5∶9.5。说明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具体行业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6年实现增加值12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4.4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8.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5.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拥有资产140.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新闻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的规模最小,从业人员分别只有831人和1310人。
3.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呈现多样化形态。*6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有1.24万个,占92.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667个,占5.0%;外商投资单位370个,占2.8%。与上年对比,内资单位减少415家,所占比重减少0.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加33个,所占比重增加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单位增加29个,所占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在全部文化产业单位中,内资单位实现增加值125.8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59.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50.01亿元,占23.8%;外商投资单位34.21亿元,占16.3%。
(三)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显,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以*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剧院、昙石山博物馆等省级重点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高了*省城市群的文化品位,推动了*省文化设施建设迈向更高层次。*6年,全省共有219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大剧院、厦门园博园项目、莆田妈祖文化城项目等10项文化产业项目名列其中。在183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中,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莆仙戏大剧院等7个项目名列其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461家,占11.2%,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578家,约占62.5%;在文化流通企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73家,占3.3%,年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43家,约占42.4%;在文化服务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117家,占1.9%,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854家,约占13.8%。逐步形成了以*省广播影视集团、*日报报业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广电集团、厦门日报社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二、*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6年8月份,*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剧本奖;10月份,*省选送的越剧《唐琬》获“*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6年,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6年,*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6年,*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8年3月建成,届时*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6年*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6年*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6年,*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6年*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6年*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提高认识。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之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之时;其次,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政府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化服务的统筹者,既要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大力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进步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在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层次分明的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场所。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0%的乡镇(街道)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继续推进*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以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在建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省少儿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海峡出版综合大楼、*省档案局新馆、省艺术馆新馆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目标,重点开发富有*省特色的绿色、红色和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升*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加强重点旅游区开发,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经济区和旅游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区块。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推出50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三)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省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加快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厦门海峡艺术中心、闽南文化生态区、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吸引外资、台资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内地山区和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新建500座,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强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完成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发射转播台(站)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村村通模拟卫星电视接收机改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建或改造农村数字固定放映点80个、流动放映点80个,实现“每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省扶持建立30个“共享工程示范区、县”,400个乡镇(街道)共享工程服务站点、500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服务点。
(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项目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B-15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3月6日
当今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代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文化产业又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皮影和剪纸等民俗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大力发展,庆阳市香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自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提出了以“民间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全力打造庆阳文化品牌,走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子,实现小香包、大产业、大效益”的发展思路。政府连续举办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为庆阳市的香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形成了110多家企业、39个基地、89个营销公司、15万多人的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北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亿元。其中,在“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香包一项销售达258万元人民币,引进协议资金24.7亿元。而在第四届香包民俗文化节上,成交数目则达132万件,销售增加为3,018万元,吸引国内外游客800多人,引进合同项目182个,签约资金37.37亿元。
(二)产品种类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品,造型简单质朴。以产品的多样化及特色功能为标准可划分为:环具皮影类、艺术观赏类、立体壁饰类、缀饰小件类、生活用品类。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按佩戴方式分有: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型。按外观造型分有:方型、菱形、柱形、圆型、三角型、八角型、仿生型。按图样大致分:天地阴阳图样、富贵吉祥图、爱情繁衍图样。庆阳香包将中国传统的和民俗文化融入到香包的创作中。例如,象征吉祥的庆阳虎、狮图案等。另外,各县区根据各自的区域特色创作特色不同的香包。例如,宁县以“龙”文化为中心,开发出“九龙腾飞迎盛世”大型刺绣屏风、“锦绣牡丹”四扇屏等精品和农耕文化布塑生活场景工艺精品。
(三)产业模式初步形成。庆阳香包原本属于 “炕头经济”,是妇女们在农闲季节进行绣制,即不耽误正常农业生产,还可以增加收入。现如今庆阳香包形成了以“农户+基地+公司”为主的经营模式。香包生产基地是一些专门从事香包生产设计的大户,一般都设在农民自己家里,业务繁忙的时候,这些大户会将原材料交给同村的其他农户去做。农户则将加工好的香包交付给基地,然后由基地统一交付给专门的公司。公司专门从事香包收藏、展览、设计、生产和销售。现如今整个庆阳市的香包生产基地就有30多个,每个基地还可带动当地20多户农民实现就业。其中每个基地年均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而一些香包大户年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香包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香包生产规模过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庆阳市香包的生产主要以农户为主,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效率不高,在发展上投入少,设备陈旧,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户的生产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各家的利润空间也会逐渐被压缩。部分农户可能为了保持价格优势而牺牲产品质量,香包粗制滥造、填充物低劣,不符合卫生要求。
(二)销售渠道单一,香包销路不畅。虽然庆阳香包都是由公司统一销售,但这些公司规模也较小,在市场推销上没有形成健全的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大多数主要靠节会推销产品,市场占有率极低。
(三)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特色渐失。庆阳香包大多数从业者是当地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的专业技能缺乏,香包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方式粗放。而且现在从事手工刺绣的人才越来越少,刺绣工艺逐渐失传,研究人才更是奇缺。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现阶段庆阳香包的生产缺乏创新点,将香包生产平庸化,从而使很多精品香包丧失特色降格为大众化香包,也为品牌的建立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近几年由于香包制作者认识上的误区,把香包当作纯工艺品,似乎在张扬个性,似乎谁能制造出最大的,谁就名声大,技术高,反而有失庆阳香包的文化底蕴,丢掉了原汁原味的民俗精华。
(四)缺乏品牌意识。在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目前更注重的只是产品的初级开发,而缺乏品牌的保护。大多数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而香包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其制作相对简单,很容易仿制,若没有可以赢得市场的自主品牌,已经开拓的市场就有可能被别人抢占,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是庆阳香包不断开拓并根植于市场的必由之路。
三、发展建议
(一)政府应该给予香包产业足够的重视,做好市场服务、监督和引导。首先,政府应该规范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秩序,成立质监和市场管理机构,配置人员设施,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市场的监督;其次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市场准入标准,严把质量价格关,加快香包品牌的注册,确保香包产业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再次,政府还应该给予有发展前景的香包生产销售公司以税收、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扶持香包龙头企业,并由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兼并小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的优势,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谈判能力,获取更高的利润;最后,政府还应该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为香包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庆阳香包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定的人才支撑。所以,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政策环境。
(三)要坚持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加强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在庆阳香包的制作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精细加工、改进工艺,设计开发新产品。而庆阳香包目前的主要功能还集中在装饰上,各企业应不断拓宽用途,把香包生产设计的范围扩大到各类家庭日常用品、会议服务产品、招待宴会产品等方面。另外,庆阳香包在创新的同时还应该继续传承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将传统特色和现代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庆阳香包与岐黄医学一脉相承,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有防病治病的特殊功效。而现代香包与古代香包相比不仅不香而且也失去了原有的药用价值。所以,各企业应该在香包的填充上多做研究,开发多种芳香宜人的中药丸剂、散剂、膏剂,或加工提纯庆阳香包的特别香精,使庆阳香包在香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四)勇于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产业模式多样化。传统的 “农户+基地+公司”产业模式虽然可以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轨,基地的介入也可以有助于维护各方面的利益,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模式导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络机制不完善,而且违约行为严重,所以庆阳香包产业可以在传统香包经济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后盾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例如,团体会展模式:由文化部门或大公司牵头,组织参加内地大城市及港澳地区举办的各种艺术博览会,招商引资,扩大宣传,开发市场。网络模式:建立专业网站,为远程有需求者提供便利,为庆阳香包开拓更大的市场。产业集群模式:构建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民俗文化展示和商贸中心,对香包产业进行升级组团包装,构建香包产业集群。
主要参考文献:
[1]霍学喜,谭文枫,牛军让.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化项目组织管理浅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6.2.
[2]陆文丽.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6.
[3]王新红.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临沧教育学报,2006.9.
[4]陈秋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9.
[5]赵丽彦.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开发透析[J].神州民俗,2009.2.
一、茶文化及其产业的兴起
1、茶文化的内涵
(1)茶文化的概念。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无论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从古至今,茶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茶已经由物质文化上升到了精神文化,是融多种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实际生活中,以以下几种形态构筑成为茶文化,即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心理势态文化、行为艺术文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主要是从研究茶产业的基本品种栽培、相关产品制造、专业加工技术、运输过程保存、品种化学成分及成品疗效价值等有关方面出发,专指人们进行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当然也涵盖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如: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心理势态形成了茶德,造就了茶道,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应用茶叶的同时从中提炼出超越茶叶本身意义的价值观念;行为艺术文化将端茶待客之礼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茶叶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相关法律制度文化则在法律法规方面为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2)茶文化的典型特征。茶文化是典型的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着重渲染精神层面文化上的产物,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就不难看出,他不仅从自然现象方面讲茶之源、之出、之造、之具,而且在谈茶的生长、烹煮时又融进了辩证思维,提出哲理。茶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各具特色,人们又可通过品茶、饮茶来达到雅志、修身、交友等的一些高层次追求,成为精神的象征。茶文化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茶,可解人烦渴消人处暑,可养人性情怡人情操,可医人病症可入人药方,可娱人以乐进而放松身心。在茶叶文化之旅中,可品味茶的芬芳,享受茶的内涵,更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拥抱久违的乡土气息。
(3)茶文化的功能。发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茶文化隶属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哲学思想都介入茶文化。儒家的饮茶之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将茶叶与人们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认为饮茶能够修身平气护心元、陶智养德增心智、修品炼行广心胸。道家的饮茶之人认为茶的自然本性中含有“静、虚、清、淡”的一面符合道家的核心思想 “虚静自然”、“无为而治”,以及“道法自然”。佛家的饮茶之人认为,饮茶之后能涤烦去燥,内心宁静,这是参禅悟道最佳的状态,因此,茶事也就成为了佛家禅事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积极的作用,做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容纳包涵了譬如坚忍谦虚、节俭奉献等等的传统美德,推广茶文化,必能使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蕴含“最中国”的别样美丽!
整合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交往。礼俗生活与茶紧密联系。在百姓生活中,以茶待客是一种基本的礼节。在婚姻礼俗中,茶也被当做媒介物和吉祥如意之灵物。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带去了茶,也将汉族饮茶习惯带到了边疆。茶也用于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中,在产茶区,丧者要枕茶枕,手中要拿茶包等。茶也具有良好的交际功能,一杯清茶饮下去,能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思维清晰;待人以茶常被视为高雅之举,也表示友善与尊敬他人之意,在现代的一些外事活动、招商引资、亲友聚会等活动中都能够借助茶来增强会晤交往时和睦融洽气氛。
提倡清廉俭德,倡导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一些人在精神层面和心态层面出现了用功力去衡量一切现象、去评判一切事物。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奉为人生信条。而茶文化中清廉俭德的教化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的第一章中就写明饮茶对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俭德之人最为适宜。在当代,中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都体现出“重义轻利”、“德治教化”等价值观。以茶为伴,在飘渺的茶香中使人忘却名利之争,在微涩的口感中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以茶为媒,扩大对外交流。茶文化具有国际性,不光是在亚洲范围内流传,也传到世界各地,融入本地的生活方式,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具典雅之气,从而发展成为风情各异的饮茶风俗。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就是茶叶。18世纪,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就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是当时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茶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世界各国的茶叶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超越了国界、种族、流派,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及特点
茶文化产业,它是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它开发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商品价值,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创立了一个广阔的经济领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以具体的茶文化产品和有形的茶文化服务为依托,体现了精神性和商品性相结合的双重属性,茶文化产业是介于茶文化元素的概念和茶叶经济产业的概念两者之间,其着眼点在于产业的建设、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注重点在于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茶文化产业是一种休闲文化产业,人们可以从茶文化产品和服务中获得身心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茶文化产业是一种审美文化产业,由于文化的参与和渲染,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日常品茶、包装、茶具,以及茶叶的选购、冲泡,乃至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出中国美的创造和鉴赏,品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指责,臻于极致。显而易见,茶文化产业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养生文化产业。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普遍追求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茶的自然品质也符合当代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风气。
二、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生态条件优越,无污染。陕西是秦巴茶文化的发祥地,是黑茶的发源地。陕茶始于西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仅全陕西省就有21个县、区种植、生产多品种的茶叶。各地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62942公顷,年茶叶总产量高达12827吨。茶叶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陕茶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茶园全部在秦巴山区,属江北高纬度茶区,湿度大,阳光照射率高,常有水雾笼罩,绿植覆盖率为50%左右,特别符合茶树生长特性。受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度的影响,茶芽生长缓慢,嫩度非常好。又因为生长周期长,微量元素涵盖率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多,茶多酚含量甚至可以达到28%以上,咖啡碱含量达到4.5%以上,氨基酸含量达到3%以上,水津出物达到43%;而江南茶区的上述各值分别平均为23%、2.5%、1.8%和37%。
(2)产量增多、品质提高。有资料表明,2003年陕西产茶量为7952吨,2006年陕西产茶量为12827吨,而到了2013年陕西省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茶产量为4.3万吨,产值55.9亿元,陕西的茶产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阶段,目前,省级标准化茶园24个,其中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9个。这为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势头强劲、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陕西省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省级龙头茶业,创建了“茶叶基地+龙头茶企+养茶农户”的新型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规模经济。已经重点打造了“午子仙毫”、“宁强雀舌”、“紫阳毛尖”、“秦岭泉茗”等大品牌。
2、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树品种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陕西茶园整体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茶园鲜芽萌发时间不同,叶片颜色不一致,芽叶大小不等,种植技术落后,广种薄收,单产低。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受地理条件限制,茶叶初加工还依赖于半手工操作,现代机械化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大多数茶农还都使用的是传统机械加工茶叶,产能严重偏低。
(2)经营分散、管理混乱。长期以来,陕西省内的茶叶从生产到经营,始终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经营,并没有稳扎稳打的形成以强有力的龙头企业为链接,将销售市场和产茶基地连接起来的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并且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管理经营培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招架,从而使茶企业的优势潜力难以发挥。茶叶经营的营销网络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注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抓起的人少。而且,茶叶品牌多但是没有名牌产品,对茶叶的副产品开发不足。
(3)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商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开发的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在茶园建设上,新建和改造茶园步伐比较缓慢,企业规模小,虽然引进了一些名茶加工机械,但也是杯水车薪,在更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上缓慢,影响着茶叶开发步伐。
(4)专业人才缺乏,宣传不够致市场占有率低。从一定程度来讲,相关茶叶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率极低,并且在这一群体中,受过正规茶文化教育的人员更加稀少,所以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陕西虽然有着久远的茶叶历史,但是,对茶文化的提炼不够,只能通过整理民间传说,来作为佐证茶文化的历史资料,使得拓展陕西茶历史工作难度较大,以至于陕西茶文化提炼和宣传滞后于全国其他省份。
三、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低产茶园产能,打造茶园优质生态环境
对于低产茶园,最有效的改造方式就是提升其产能,加大推广先进茶叶技术,不断引进新茶品种,全面有效提升低产茶园产能,建立健全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并增加专项研制多花色品种的茶叶门类,将乌龙茶、花茶、和特种保健茶不断推向市场,促进茶叶的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产值。加快茶叶加工体系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淘汰落后的设备,有效增强精细加工的技术工艺能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轻劳动强度,继续严抓茶叶产品质量,以期做到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2、深入研究茶文化,加大茶文化的宣传与拓展,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
陕西省做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广博,具体在南宋时期,中央政府专设茶马司于汉中,负责该区域茶事。应进一步加大陕西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走茶产品与禅文化一体化的经营道路,要认真提炼和宣扬茶文化,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发茶旅游产业。可以根据茶文化的特点,推出茶园生态游,努力打造以茶产地为主的休闲游;茶叶节庆游,依托茶叶节,展开“茶与文化;茶与健康;茶与城市;茶与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以提升陕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他如茶文化旅游,各地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独有特色等等,再结合游客的需求偏好,如探秘心理、增广见闻需求、爱茶成痴状态等等,创建和组合出别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茶乡夏令营,茶乡健康游等等。
3、加强从业人员生态文化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化生产水平
茶农是茶产业文化中组织化程度低的单一个体,他们主要凭借的是传统经验对茶树进行栽培,以及对茶叶进行进一步加工,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和茶农的培训,将茶农的传统制茶经验与现代化生态科技相结合,培养茶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调整目前茶文化行业内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导,调整其知识结构,尽快发挥这些人才在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完善产业政策,实施系统工程
产业政策是茶产业文化的有效保障。基于我国茶叶品种多样化,地域之间的竞争激烈,同行业和各部门壁垒难以打破等原因,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使茶产业文化体系中的各方参与者准确定位自身属性,明确产业主题,兼顾产业交叉,推动产业辐射,坚持走国家、集体、社团、个人一起兴办茶文化产业之路,制定投融资政策,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将多种所有制成份引导进来,丰富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多样性,打造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研究[M].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8.
[2]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3] 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M].产业与科级论坛,2009.01.
[4] 吴澎,黄晓琴.茶文化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7.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2015年1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了唯一进入文化部公示程序的文化产业项目;2015年1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赴日本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1~8月,有42项文化产业项目入选国家级项目库或规划。借着政策的顺风车,全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各项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问题,如果顺利解决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就是其缩影。
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是自治区文化厅下设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是在我国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局面下的特殊产物,主要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相关创作研究、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于2014年在原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基础上由多家单位合并而成,剧院下设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杂技团、京剧团、交响乐团、民乐团、二人台艺术团、乌力格尔蒙古剧团(话剧中心)、歌舞团9个艺术团体,负责创作、演出、推广具有草原文化特色、反映独特内蒙古文化的艺术作品,在文化艺术上繁荣少数民族歌舞剧、蒙古剧、歌剧、音乐剧、交响乐、二人台等艺术形式,同时肩负着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活动、公益性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2015年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出团受邀远赴新加坡,并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以“大爱草原”为主题的歌舞盛宴;2016年9月,应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邀请,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青年合唱团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无伴奏合唱在哈首都上演;2016年5月、11月、12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开启了惠民演出季;2017年2月,剧院又在美国休斯敦斯坦福中心举办了“欢乐春节”文艺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成立的这两三年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改革大潮中刚刚成立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尚有待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