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范文

时间:2023-05-23 08:51: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

篇1

然而,在整个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当前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一是法制建设滞后。国土资源管理五大领域(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地质环境),目前只有地质环境没有立法。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地质环境管理不像土地、矿产管理一样,不仅不能给各级财政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还需要各级财政大量投入。三是基层管理薄弱,基础工作不牢。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地质环境管理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

地质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环境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各类建筑的工程基础。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强力支撑。为提高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程度,促进人与地质环境和谐相处,当前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四点”。

着力突出“亮点”,打造生态“名片”

地质公园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修复、地学生态重建、地质科学普及、地学旅游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当地居民就业、促进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对地质遗迹及其依附的“青山绿水”进行积极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的地质公园建设,克服了传统模式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能两全的困境,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地质公园是地质环境工作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新的发展模式必然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衡阳市有常宁庙前、南岳两家省级地质公园。对这两家公园,我们要完善建设、加强管理、提质升级(国家级),使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使地质遗迹依附的山更清、水更绿,所在地区的业更兴、民更富,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

着力消除“暗点”,修复矿山生态

长期以来,由于普遍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倾向,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地貌破坏和生态退化。据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市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的土地达1834.52公顷,其中林地736.91公顷,未利用地或居民建筑用地593.77公顷,耕地335.46公顷;废渣堆放地486处,累计积存量6794.77万吨。矿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暗点”。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矿山环境恶化趋势迫在眉捷。实现矿山环境“不留新的暗点,消除旧的暗点”,一要明确责任。对新建、在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强化地方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二要加大投入。对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问题矿山,申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逐步治理;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理。三要创新机制。包括提高采矿权准入的环境门槛,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重要矿业遗迹通过建立国家矿山公园的方式进行保护和抢救。

着力防堵“漏点”,保障人居安全

衡阳市是一个地质灾害相对多发区,并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据《衡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年)》,全市查明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灾害点39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28处,高易发区10个、重点防治区8个,受灾害威胁的群众3.4万余人。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只要有隐患在,灾害就随时可能发生。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居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隐患不放,抓住“漏点”不放,对隐患进行“查、防、治”。“查”,就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做到隐患不漏查。“防”,就是实行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群测群防,及时躲避地质灾害;同时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防止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做到隐患及灾害不漏防。“治”,就是对无法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工程治理投资大于搬迁避让投入的,则实施搬迁避让,做到该治的隐患不漏治。

着力弥补“空白点”,拓展服务领域随着国土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潜伏着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并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显露。然而,这一问题在许多地方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地质环境工作应及时调整思路,填补空位,超前部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的勘查、评价、监测工作,并加强监管,研究区域地质环境容量,提议开发建设总体规模,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地质环境保障。

篇2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原则,着力打造新村建设亮点、新村规划点和集居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创新、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节约资源、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巡查,促进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确保耕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新村建设,做好管、用、建的疏堵结合,减少乱搭乱建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引导群众科学规划、节约集约、规范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和国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是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对规划、国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利用户长会、代表会、院坝会等形式多样的规划、国土法律法规宣传。

(二)进一步落实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制

一是镇与各村、社区签订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书,奖惩兑现;二是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农房审批建设试行3000元责任金制度(包括房屋建设风貌责任金、规范建设和垃圾清运责任责任金、安全责任金),引导农户节约集约用地、合法建设;四是机关干部实行规划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一岗双责”制度,增大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管理力度。

(三)进一步做好规划定点与土地开发利用工作

1.做好新村规划。按区政府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实施点灯省级新村聚居点建设项目和完成点灯、菜胜、水库、劳动、工农、峰洞6村集聚点规划。

2.健全农房审批会商制度。农房审批,由农户在每月1—10日提交村组签字的书面申请到便民中心,11—15日规建、国土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1—30日规建、国土到现场定点集中会审,会审后通知建房户。

3.切实加强土地开发。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及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落实申报光荣、扇子、工农、光华、峰洞等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幸福、峰洞土地增减挂钩立项工作;做好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点灯、水库、劳动、菜胜4个村,建设规模11100亩,预计新增耕地1330亩)。

4.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规划和详规,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标志牌及界桩安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正确引导合理合法利用土地。

5.积极推进合法用地。协助成贵高铁、宜屏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报征任务;依法推进德隆酒业、国荣商贸、幸福砖厂等征地征收供地工作;协助成贵高铁的土地权属调查。

6.深化农户产权保护。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证)确权颁证。

(四)进一步强化土地巡查和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与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坚持动态巡查片区包干责任制,以集中巡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规范巡查台帐,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监督和查处力度;完成2012年度卫片监测图斑的不规范用地行为的查处、整改工作。

篇3

坚持有保有压,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发挥计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方向的调控作用,及时将国家下达我省的18万亩农用地转用计划分解下达各地。其中省控独立选址计划6.7万亩,优先保证了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用地,全年共安排6批、144个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提高计划使用效益,对57个投资1亿美元左右的外资项目及重大民资项目,实行建设用地由省点供,涉及总投资55亿美元、312亿人民币。点供项目遍布苏南、苏中和苏北,其中投资额超过3亿美元和20亿人民币的项目比去年增加69%。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积极参与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开展全省新开工项目用地清理工作,合理制定违规用地的处理措施。主动为南水北调、“六路一桥”等省内重点急需建设项目做好用地服务工作。*年,土地供应基本满足了全省经济发展合理的用地需求,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得到了有力保障。

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解难题、保发展的工作着力点,加快形成控增量、用存量的倒逼机制。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从规划选址、用地标准、投资强度等方面,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关。*年,省级建设用地项目预审233个,核减项目用地3000多亩。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开展全省存量建设用地专项检查,大大提高了供地率。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工作,并通报排名结果。全省有40家开发区达到了省定投资强度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南京、常州、镇江、淮安、江阴、东台等地,积极引导新上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和闲置土地。无锡市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机制,对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扬州、宿迁、昆山等地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既节约了用地,又降低了企业成本。*年,全省使用存量土地占到了供地总量的四分之一。

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是全国首批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试点省份。全省第一批75个、1.51万亩挂钩试点项目区的挂钩周转指标,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使用。第二批71个挂钩试点项目区1.77万亩指标和方案,也已通过国家审查。推进易地开垦耕地直接挂钩,全省通过直接挂钩方式易地开垦耕地19.05万亩,苏南向苏北注入资金13.47亿元,实现苏南、苏北之间资金、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土地开发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组织实施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年来,全省投入资金32.8亿元,实施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589个,开发整理土地139.8万亩。其中,全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完成新增耕地33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二)强化监管,保护资源获得新进展。一年来,我们综合运用了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管理,资源保护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落实。

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省政府下发了《江苏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各省辖市市长是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第一责任人。南京、南通、泰州等市制定出台了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提高占用耕地成本,省政府调整了耕地开垦费标准,苏北、苏中、苏南分别提高到每平方米9元、11元、13元。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启动了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金坛、兴化、睢宁、大丰、东海等5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初步确定宜兴、新沂、赣榆、洪泽等7个县(市)为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继续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全省县级达标率实现60%以上,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已全面达标。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制度建设,重点抓好项目库和省以上投资项目的实施验收,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连云港、盐城等地加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复垦整理专项资金和项目实施全程监察机制。

土地审批和供应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13个省辖市前期研究工作全面完成。编制并实施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严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关口,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建立建设用地网上全程实时跟踪监管体系,完善地价动态分析和信息制度。全省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探索工业项目用地的公开竞价出让办法,无锡、扬州、昆山、江阴等地成功举行工业用地挂牌、拍卖出让,其中扬州市所有县(市、区)都试行了工业用地公开出让,为在全省全面实行提供了经验。

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第一阶段的整顿工作,国家九部委检查验收组对我省整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省查处无证开采268起、越界开采64起,限期整改213家,关闭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矿山201家,对重点矿区进行了集中整治。徐州市加大矿山整合力度,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进一步提高。省政府批准了11个省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全省首轮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圆满完成。全年颁发采矿许可证1184个、勘查许可证101个、地质调查证10个。完成重要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68个。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突破1亿元。全年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采矿权875宗、成交价款8589万元,出让转让探矿权11宗、价款2219万元,矿业权评估项目29宗、评估价值1.67亿元。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加强,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地质勘查项目,全年获得批准项目44个,财政投入经费5707万元,比上年增长87.7%。11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2个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3亿元。全省在建的11个地热钻井中,有5个成功出水。

开展新一轮限制开山采石工作。全省调整划定开山采石禁采区88个、禁采带62条,禁采区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11%。探索露采矿山开采现场监督管理模式,制定出台了暂行办法,苏州、南京、镇江等市进行了监理试点。以露采废弃矿山为重点,大力开展“百矿环境整治”工程。全省实施治理矿山项目130个,投入资金2亿多元,其中年度国家财政投入3150万元、省财政投入2152万元,为历年最多。实现山体整治与复绿面积194万平方米、废弃地整治1.71万亩。沪宁高速南京段沿线等热点区域的采石宕口,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恢复。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争取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10个、资金3150万元。

(三)严格执法,维护权益实现新突破。从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出发,我们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力度,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资源权益。

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有效遏制乱占滥用耕地。开发区清理整顿全面完成,开发区规划面积和四至范围得到落实。全省共保留开发区136个,其中国家级27个、省级109个,规划面积847.86平方公里,我省开发区的数量和规划面积均列全国第二位,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列全国第一。经过整顿,新增省级开发区34个。对违法用地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省级巡查和立案查处力度,先后对13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43个开发区和165个乡镇开展土地执法巡回检查。利用卫片对部分市县的新增建设用地进行监测检查。会同省监察厅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省厅公开查处12起违法用地典型案件,目前基本处理到位,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预防为主的机制逐步健全,大丰市局建立“全员执法、全面覆盖、全程管理”的执法监察制度,昆山、江宁局实行“110”土地联合执法机制,有效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扶持,省政府规定在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每个被征地农民就业扶持费1000-*0元。泰州市认真实施“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制度,保证被征地农民知情权、监督权。太仓市实施被征地农民接轨城镇社保、医保、就业政策,被征地农民就业率80%,纳入“城保”覆盖率87%。加强土地权属登记发证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至*年底,全省累计发放土地证书2333万本,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覆盖率,分别为85.2%、66.8%、81.8%。全年共受理各类土地权属纠纷692件,妥善解决争议659件,促进了社会稳定。

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政府批准实施了《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全省汛期共发生滑坡、崩塌等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20起,成功预报灾害11起,避免了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镇江、徐州、连云港、常州、扬州、无锡等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检查指导。由于各地防治措施到位,全省未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加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治理力度,全年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7个、投入资金91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备案727个。开展仪征、丹徒、新沂等7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开展苏中地区网络建设,完善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四)创新管理,服务社会树立新形象。*年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管理创新年”,各级部门坚持行政为民,推进管理创新,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展示了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推进依法行政,政务信息实现全面、实时公开。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制定了厅重大事项会办会审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运作,扩大网上审批范围。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编制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建立了政务信息网上实时、公开机制。年内政务信息2346条,其中国土资源审批结果1856条。我厅政务公开的做法,得到了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肯定和推广。宿迁、淮安等6个市局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南京市局对所有行政许可项目、行政执法事项实行全程网上审批。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23件。开展了《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活动。省厅及南通、昆山、金坛、东台市局等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编制实施了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基本建成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13个市及所辖县(市、区)局的局域网全部建成,广域网全部连通。完善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在金坛、大丰、兴化等7个地区开展建设用地远程报批试点,初步实现了报件网上传输。完善省厅门户网站建设,在省级机关网站测评中名列第八。组织开展了全省系统网站测评活动,增强网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南通市局将土地登记发证从1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徐州市局开通了网上直接申请办证业务。金坛市局建立基层国土资源所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让数据在网上跑,不让百姓到处跑”。南京地质博物馆改造后重新对外开馆,强化了对社会地质科普宣传的功能。

坚持科技创新,基础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完善“以图管地、以证管地”的地籍管理机制,组织开展“515”大比例尺的城乡地籍一体化工程。*年,全省城市市区地籍调查完成94.3%、建制镇完成82.8%、农村居民点完成50%。有40%县(市)开展了1:1000、1:5000比例尺的土地更新调查。全省1:1万基础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部建成。“515”现代地籍成果,在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加强对综合统计资料整理和分析,深入开展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强化地质资料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年汇交成果地质资料78种,完成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存储1016档。编撰出版了省地质资料馆馆藏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实现了资料信息的社会共享。

(五)完善体制,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适应新形势、履行新职能、完成新任务,一年多来,我们在全省系统深入推进“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队伍管理体制理顺,运行机制健全,队伍素质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出台了系统领导班子建设规定、省厅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办法、省厅干部教育培训规定,规范了干部人事工作。强化市局领导班子建设。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拓展干部使用空间,积极进行县(市、区)局主要领导职级高配、市局非领导职务选配工作,先后对11个市局、38名干部进行了考察任用,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篇4

       卷首语

        (3)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而来? 无

        科技风云

        (7)最低温度:“无限逼近”开辟科学新领域 杨书卷

        特别栏目

        (8)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无

        封面图片说明

        (8)地质灾害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的意义 无

        科技事件

        (9)陡山沱组球形化石新解难获认同 李娜

        特别栏目

        (10)科技界声音 无

        科技工作大家谈

        (11)中国风电产业不可忽视的专利问题 耿洁 刘旭彤

        特别栏目

        (12)科学共同体要闻 无

        (13)科技期刊亮点 无

        (14)科技要闻 无

        本刊专稿

        (15)钱学森与《科技导报》 苏青

        研究论文

        (17)中国地质灾害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 赵洲 侯恩科

        (23)基于演化涌现的复杂信息网络设计优化 赵东杰 何宇 杨海涛 王华 李智 赵洪利

        无

        (27)“第8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学术会议(ccscw2012)学术会议、第23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2012)学术会议”征文

        研究论文

        (28)硫化矿石低温氧化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李孜军 王晓磊 石东平

        (33)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肝包虫图像分割 田翔华 木拉提·哈米提 朱从旭 孔德伟

        无

        (37)“第七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2012)”征文 无

        研究论文

        (38)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军事通信网络中心化方法比较 熊金石 李建华 杨迎辉 郭威武

        (42)小型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设计 王冬来 吕强 刘峰

        无

        (45)“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征文 无

        研究论文

        (46)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曹兰柱 霍丽红

        (50)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的rst-gce法评价 陈沅江 陈熠

        (58)冲击噪声背景下一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杨磊 马杰

        综述文章

        (61)爆炸箔起爆系统的发展 吕军军 李明愉 曾庆轩 郑

猛 冯长根

        科技评论

        (65)“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征文 无

        无

        (66)机械史成就鼓舞机械行业创新发展 罗圣国

        科技评论

        (67)科研:业绩多多,成果是零 文双春

        (68)这次长三角植物学研讨会 高建国

        无

        (68)讲座后的一点思考 黄锦芳

        主编心语

        (69)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18)——让优秀博士生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 冯长根

        特别栏目

        (69)中国生态学学会 无

        走向职场

        (70)求职的经历和经验——刘广福博士访谈 王华锋

        (71)科技人才招聘 无

        (75)全球招聘新闻 无

        无

        (80)《科技导报》征稿 无

        特别栏目

        (81)完词填空 无

        (81)推理小游戏——水有一半吗? 无

        (81)好玩的数学——24整除 无

篇5

陈万选: “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管理好两个市场,集中精力抓大事,成果显著,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

一是为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调剂和使用自治区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和国家鼓励发展的工业项目用地,重点支持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海公铁路扩能改造、旧城改造、滨河新区建设、棚户区搬迁改造、110国道扩建、神华、君正、海吉氯大麦深加工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2001年至今共提供建设用地3453.21公顷,平均每年土地供应量493.32公顷;每年开采各类矿产2600余吨。上述两种资源的保障供给,保证了煤-电-化、煤-焦-化、煤-电-冶金一体化特色经济框架的形成,促进了建材、化工、能源、特色冶金、高效农业五大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和矿业城市顺利转型。

二是培育和发展国土资源有形市场。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原则,积极培育规范土地使用和矿业权两个市场,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土地和矿业有形市场建设,国土资源市场要素市场日趋成熟,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能力迅速提高,建立了土地储备机制。至2010年底,全市以招拍挂方式有偿出让土地365宗,面积890.3公顷,土地收益43亿元。2002年市政府《乌海市普通建筑用矿产资源采矿权有偿出让办法》出台后,全市共有偿出让采矿权98宗,矿产收益6800多万元。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仅滨河新区成片土地储备一项创新,就实现盈利2.58亿元,从而保证了滨河新区重大项目的土地动拆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整顿和规范资源开发市场秩序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乌海市土地市场秩序和矿产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始终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市、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按照整顿方案的分工,各司其职,联合执法打击非法行为,效果明显,多次受到自治区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共清理出市委、市政府违规设立的文件37个,当年停止执行9个;清理取消开发区6个,只保留了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解决了建设用地不依法报批问题,依法上缴了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清理了城区闲置土地,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落实了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经过自上而下的治理整顿和改革创新,不仅使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而且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管理制度上的许多问题。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中,连续8年联合公安、煤炭等19个成员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开展拉网式、不间断、大规模集中整顿,重拳打击,使一度屡禁不止的非法采矿活动得到全面控制,消声灭迹。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6万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800多台(次),封堵非法采矿井口1600处(次),没收违法采出矿产品1.8万吨。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使采矿权由670余家减至213家,依法关闭地方煤矿101个,仅保留54家,单井开产量全部达到百万吨以上。实现了全市矿山“布局合理、规模提高、产业提升”的目标。

四是土地开发整顿,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乌海市国土资源局用创新的思路和理念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并以此为载体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乌海市土地整理中心成立以来,共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个,总投资5316万元,整理面积3131.4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733.69公顷。通过整理使项目区内的中低产田全部变成“林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开发建设的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不仅改造了荒沙地,而且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工厂化作业、城市化生活”,主要以日光温室瓜果蔬菜生产和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突破12000元,不仅成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而且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还为解决易地安置失地农民开辟了一条道路,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记者: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乌海市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陈万选: 一是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服务与监管的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保持国土资源政策的联系性和稳定性,主动参与宏观调控、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促进发展与保护资源“双赢”的局面;二是继续严格土地审批和供应管理,全力保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用地报批,加强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全程管理,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强地籍基础工作;三是强化矿业权管理,完善矿政管理基础工作,全力推进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利用矿业权实地核查和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成果,继续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动态监管和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强化矿业权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四是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严格执行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地质环境面貌;五是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营造和谐国土资源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普法宣传和新闻宣传报道,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篇6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019-02

国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国土资源中的重点,需要相关部门提高认知度,结合我国基本情况建构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深度贯彻落实十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1 研究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意义

1.1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国土资源保护为基础

国土资源是我国居民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资源的基本保证。生态文明的进步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是超越工业文明的阶段性新型文明。在生态文明发展进程中,需要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建立健全完整的思维框架,以确保社会形态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十报告中,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改革的政策,要求人们在工业行为建立的过程中,健全生态结构的合理化应用体系,从而保证整体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实现国土资源的有效维护[1]。

1.2 国土资源维护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国土资源的维护是项目的核心思想,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发展结构的升级,真正实现国土综合开发整治,确保社会发展进程和国土资源结构之间形成统筹和谐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人们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满足国土资源维护以及统筹管控效果,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土资源框架的完整度,科学利用以及保护,能从根本上实现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生态文明建设中土地利用缺乏集约型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国每年的建筑用地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且整体缺口也在延伸,但是,用地管理系统粗放、浪费都是非常明显的问题。另外,在国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新城区低密度和分散化也是较为突出的特征。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较为有限,加之耕地面积锐减,导致我国农产品供给也逼近危险边缘[2]。

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矿产资源缺乏管控机制

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结构较为特殊,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的能源就是煤矿,而且较为优质的化学能源非常稀缺,整体资源分布和发展结构并不能适应社会的消费需求。另外,矿产资源结构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者很严重的矛盾。加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一些地方反复开采和大矿小开问题严重,矿产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亟待加强。

2.3 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地质灾害缺乏预警机制

正是基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多样性,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国对于地质灾害项目的防治工作缺乏全面且稳定的管控手段,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体制较为落后,整体工作处于停滞状态。面对水资源供需关系和地下水开采不规范等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必要重视。

2.4 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资源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近几年,海洋资源的开发项目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只有提升开发力度,才能在保证生态系统健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措施。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生态系统退化以及海洋生物数量锐减,都是导致海洋生态灾害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2013年,我国海水为劣4类近岸海域的面积约为6.8平方公里[3]。

3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分析

3.1 强化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性

在国土资源保护的过程中,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角度M行宏观调控,其一,要统筹管控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建立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其二,要统筹管控各个区域的项目资源发展,在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建立健全完整的发展规划。其三,要统筹各个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确保行业能深度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统一。

3.2 强化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力度

要强化管控措施的同时,提升管理项目的实效性,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生态文明保护机制。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更加完整的环境调研报告,针对各类问题进行集中的管控,确保监测项目具有规划性[4]。只有针对地下水以及土壤环境进行集中的维护和项目分析,才能确保对各行业提供更加完整的地质信息,从而在提升监测力度的同时,保证国土资源的有效维护。

3.3 强化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约控制力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进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合理化的控制和项目维护,健全布局结构,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土地资源管控的过程中,要强化土地整治项目的合理性,提高农田维护以及质量管理的效力,切实维护耕地综合生产的项目发展目标。在资源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中,只有秉持节约和长远发展的态度,才能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的社会需求,建立更加绿色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赢[5]。

3.4 强化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循环利用性

循环利用策略主要应用于煤矿资源的管理项目中,要求相关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实现高效利用、高效采选、高效循环处理等,实现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以及综合利用率的整合,提升矿产资源项目的管理效率,依托先进技术进行整体管控体制的升级,从而实现资源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5 优化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源结构安排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较为复杂,要实现统筹管理,就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建立健全合理化管控措施,提升管理项目的实效性价值,确保资源应用效果贴合市场需求的同时,贴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也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更加环保的消费观念,从思想意识层面和主观行为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6]。

4 结语

总之,在国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充分践行可持续发展路径,提高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的同时,建构更加完善的发展路径,从而保证整体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获得长足发展。只有积极转变思想意识和管理行为,才能真正落实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萌.国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J].当代经济,2013,18(22):8-10.

[2]余振国.珍惜地球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25(4):22-27.

[3]李烈干,莫国金,廖世锋,等.构筑国土资源生态安全屏障――广西梧州市土地整治亮点频现[J].南方国土资源,2013,15(12):56-58.

篇7

宣传方案1

 

一、主要任务

 

1、快速、及时,准确报道全区各级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区动员大会情况,大力宣传复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2、大力宣传全区在干部学习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社会道德风尚、城乡基层创建、人文环境建设、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及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典型的力量带动各项工作健康扎实深入开展。

 

3、跟踪报道全区规划管理整治、建设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开展情况。

 

4、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整治及争创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二、工作措施

 

1、成立“文明城市全民共建行动”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由台长任组长,副台长、总编辑同志为副组长,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推进。

 

2、落实责任,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反映灵敏,确保工作流程紧张高效、有条不紊。

 

3、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丰富报道形式,充分利用广电的各种优势和手段,多角度、立体式展示全区各行各业在争创工作中的亮点,确保报道时效性。

 

4、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各项宣传工作不出纰漏,安全优质,确保争创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双丰收。

 

宣传方案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文件精神,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全局开展“部门法主题宣传行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成立组织

 

成立以局长同志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相关责任科室为成员的部门法主题宣传活动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分管领导和盐政科长负责向县政府法制办请示汇报,加强协调沟通,其他人员密切配合实施。

 

二、活动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在运用好传统普法手段和形式的同时,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引入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介扩展普法方式,不断加大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协调力度,做到法治宣传广播有声、荧屏有影、报刊有文。

 

三、活动实施

 

按照县法制办的总体要求,结合县盐务局实际,制定活动具体方案。首先,利用LED屏全天滚动宣传此次活动,为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重点学习国务院颁发的《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管理条例》,将法规条例中的重点章节、重点条款贴进宣传栏;第三,积极主动与县卫生、电视台、联通等单位协调联系,争取支持,通过县电视台等媒体部门法规进行全天滚动播放。最后积极开展“执法服务社区行”活动,联合有关单位在县城大型社区及务大乡镇集市设置宣传咨询点,开展真假碘盐鉴别和健康咨询活动,布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提高全民食盐安全健康意识。

 

四、有关要求

 

(一)围绕“部门法宣传”活动主题,明确活动重点。要积极主动争取县政府法制办指导支持,加强与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协作,加强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形成食盐市场监管合力,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的食盐安全。

 

(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服务效果。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此次宣传活动,努力提升活动成效。

宣传方案3

 

今年xx月xx日,是xx个全国“土地日”。为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政策和法规宣传,促进全社会形成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努力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针对我市当前工作实际,拟定本宣传方案。

 

一、宣传主题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二、宣传重点

 

1、深入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维护农民权益等重要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2、深入宣传“阳光国土”三年行动,主要围绕基层基础年工作方案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夯实10个方面工作基础,展现国土资源基层基础年有关体制机制改革、服务保障发展、基础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果。

 

3、深入宣传当前国土资源重点工作,主要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年行动计划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利用试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城中村改造工作等重点难点工作的宣传。

 

4、深入宣传宁波市国土资源市情。全面介绍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正确解读主要调查数据,深刻分析我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国土资源的关心、关注和忧患、责任意识。

 

三、宣传方式

 

(一)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视察国土资源工作

 

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视察我市开发造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表土剥离、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利用等项目现场,并就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工作,提高保护耕地保障发展水平作重要指示。

 

责任部门:规划耕保处牵头,办公室、利用处、整理中心配合

 

实施时间:xx月xx日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系列宣传

 

1、向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会汇报我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成果。

 

2、以市政府名义适时召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新闻会。

 

3、会同市统计局等部门共同《宁波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

 

4、制作专题片,并于xx月x日在宁波电视台开展公益性宣传播放。

 

责任部门:审批地籍处牵头,办公室配合

 

实施时间:x月下旬-x月上旬

 

(三)走进国土系列——村干部走进国土

 

邀请30名村干部代表走进国土,通过举办座谈会、走访美丽乡村等形式,介绍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绩,并听取意见建议。

 

责任部门:办公室牵头,法制监察局、规划耕保处、利用处、审批地籍处、地矿处配合

 

实施时间:xx月下旬

 

(四)阳光国土走进“阳光热线”

 

由局主要领导带队,相关处(室、局)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走进宁波电视台“阳光热线”节目组,开通阳光热线,重点就“阳光国土”三年行动及国土资源领域重点改革、重点工作等情况,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宣传政策,解答疑问。

 

责任部门:办公室牵头,监察室、各业务处室和事业单位配合

 

实施时间:xx月xx日

 

(五)公开曝光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件

 

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媒体公开曝光一批国土资源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有效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土地矿产管理秩序。

 

责任部门:法制监察局牵头,监察支队配合

 

实施时间xx月xx日

 

(六)组织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广场咨询活动

 

深入广场、社区设摊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活动,分发土地日宣传品,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宣传政策,解答疑问。

 

责任部门:法制监察局牵头,局团委配合

 

实施时间:xx月xx日

 

(七)举办国土杯“珍惜资源”微故事创作大赛

 

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主题,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国土杯“珍惜资源”微故事创作大赛,深入宣传国土资源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意识。

 

责任部门:局团委牵头,办公室、规划耕保处、利用处配合

 

实施时间:xx月中旬—xx月底

 

(八)打造“阳光国土”专版并群发“土地日”宣传短信

 

在6月25日《宁波日报》开辟阳光国土专版,重点宣传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阳光征地拆迁等。同时,群发“土地日”宣传口号短信,扩大国土资源影响力。

 

责任部门: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和事业单位配合

 

实施时间:xx月xx日

 

(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

 

开展汛期地质灾害专项检查和专题宣传报道工作,联合气象局等部门及时发送报道地质灾害防治相关信息。

 

责任部门:地矿处牵头,地质环境站配合

 

实施时间:xx月下旬—xx月

 

(十)指导各地做好xxx专题宣传工作

 

指导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广泛开展xx系统宣传活动。

 

责任部门:办公室、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

 

实施时间:xx月xx—xx日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宣传方案,落实工作经费,狠抓组织实施,切实搞好第xx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2、创新宣传方式。要探索开展创意新、形式活、时间长、影响大的宣传活动。要根据“三贴近”要求,注重宣传效果,面向社会公众,根据各自条件,创新宣传手段,改进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形成宣传合力。要积极向当地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汇报,争取当地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对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还要与有关单位加强联系,争取一同参与宣传活动,以增强宣传力度。

篇8

中图分类号: TD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34-02

引言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山东省淄博市最南端,面积约1635.66平方公里,辖9镇4乡,633个行政村,56万人口。目前沂源县下设13个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在群众和用地单位、办矿单位心目中的形象,怎样才能做到既要保护好国家资源,又能保障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做到既要弄清辖区内资源家底,又要充分发挥资源监管职能?该文通过对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做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总结了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就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沂源县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沂源县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制理顺,编制合理。目前全县下设13个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第二,场所固定,设备齐全。目前,13个基层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配备执法必用的录像、通讯工具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包。第三,年龄搭配合理,文化素质高。13个基层所人员年龄结构搭配合理,其中年龄段在20-30岁的占10%,年龄段在30-40岁的占 65%左右,年龄段在40-50岁的占25%。在岗人员文化素质高,大多具备从事多年国土资源管理经验,其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大专文化程度的占50%,大本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5%。第四,机构健全、执法有力。13个基层部门都设置了执法中队,配备一名执法中队长和一名副中队长;执法中队负责对辖区内违法案件进行调查查处,并配合县局执法大队做好重大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目前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

我本人先后到南麻所、悦庄所、东里所、燕崖所及土门所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期间,重点对矿产资源管理实施的主要做法与个别负责同志和群众进行了交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随着国土资源管理形势的发展,南麻所对内部管理相关制度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出台了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大厅服务管理制度、例会制度、财务制度、会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年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全面规范办公秩序,严格实行挂牌上岗服务制度、AB岗制度。内部坚持每天早点名、定期查岗、随时抽查人员在岗情况,并坚持重大事项会办、交办制度,有效规范了内部管理行为。

(二)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近年来,通过送法“到企业、进村组”等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活动,做到日常宣传与重大节日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为宣传契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站等宣传媒体向辖区内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法规知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三)充分发挥矿管部门职能,积极主动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东里镇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矿产资源情况、矿产资源的位置、面积等,通过调查摸底和实地勘察,了解和掌握可利用矿产的全面情况,为招商引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既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实行动态巡查,落实管理责任。燕崖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自垂直管理以来,参照县局做法先后出台了《燕崖矿产资源管理动态巡查制度》等巡查规章制度。规定燕崖所监察中队每周必须至少开展2-3次执法动态巡查,对发现的、违法采矿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对重大违法案件要上报县局集中查处;同时办法对监管责任进行分解,明确了执法中队的工作职责,对违反职责依法追究办法进行了细化明确。加大动态巡查力度,落实巡查责任。具体主要抓好了“五个落实”:1. 人员落实。巡查人员由监察中队、村协管员、组信息员等人组成;2. 时间落实。除特殊情况外,确定每周一、三、五为固定巡查日;3. 方法落实。主要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法,改变以前动态巡查以点、查地质灾害易发区为主的做法;4. 要求落实。在具体巡查时,本着谁巡查谁负责的原则,每次巡查结束后,参巡人员要登记签字,认真做好巡查记录;5. 责任落实。监察中队长对辖区的执法巡查负总责,巡查人员发现违法用地行为,要立即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要立即汇报,如果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制止、瞒报违法用地事实的,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对策建议

要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作用,实行重心下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切实改善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对当前做好繁重复杂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监管作用的保证。对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度、考勤考核制度、重大责任失误终究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现场勘查负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监管管理制度。制度有了,再跟上严厉的问责制;谁违反了制度,就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实行问责,切实筑牢基层矿产资源监管防线。

(二)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员素质,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有力武器。当前,矿产资源管理任务繁重,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利益,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量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就无法开展,没有较强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工作协调能力,繁杂的地籍权属纠纷、矿权纠纷就得不到公正、公平处理。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迫在眉睫。

(三)切实改善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监管作用的前提。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人员少,管辖的国土面积大,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办公设备,有些调查就无法取证,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心态就无法树立,没有良好的待遇,工作积极性就无法调动。因此,创造条件,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对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监管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基层矿产资源部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哨阵地,与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矛盾最突出。既要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工作任务,又要做好辖区内矿产执法动态巡查;既要做好各类矿产资源登记材料的受理和报批工作、及时办理登记发证;又要为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主动服务、当好参谋,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可谓是事务繁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国土部门亟需面临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或许值得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借鉴。参考文献:

[1] 袁可林,吕忠义,李玉华.如何充分发挥土地协管员作用[J].资源导刊,2008(09).

[2] 梁一鸣.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构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3).

篇9

突发事件的直播第一核心要素就是快。新闻主播是突发事件演播室直播中除导播之外的另一个指挥官。灾害发生之时,也是新闻资源较缺乏的一个时段。此时,主播第一时间的心理素质和对现场的控制驾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直播节目正在进行中,导播通过耳机告诉主持人,前方记者有很重要的信息要,马上连线。就是三、四秒的时间,电视画面从播放的新闻消息马上切回到演播室。前方记者及时通报了前方救灾指挥部刚刚召开的新闻会的情况。由于传输效果不佳,当说到最新的受灾统计数据时,信号完全中断。正准备插播其他新闻时,信号又再次接通。主持人及时地调整思路,简单向观众做了介绍后,又就几分钟之前的最新结果这个问题重新提问,前方记者感受到了演播室的这种要求,在第二次的回答中,语言清楚清晰、铿锵有力。

由于现场直播是同步传送,所有发生在现场的新闻事件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观众,主持人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后方演播室都必须跟随新闻事件的发展,所有的报道都要一气呵成,没有任何修改或再加工的余地,这就要求直播主持人要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以较佳状态完成。与此同时,在现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前方新闻事件的发展偏离了前期准备工作和直播计划,那么主持人就要发挥自己的现场控制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好,在了解新闻事件之后及时作出恰当准确的报道。主持人的应付自如,镇定、敏捷的反应,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都是成功的现场直播节目的必要保证。

具备对整个直播节目内容的全方位把握能力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作为直播报道直接面对观众的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所有报道意图都要通过主持人的主持来实现。主持人一旦出现失误,不仅影响整个报道,而且最终影响现场直播的传播效果。因此,主持人作为现场直播的门面和中流砥柱,不仅要熟悉整个直播的程序和环节,还要对所要报道的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对直播节目的主旨和内容有全方位的把握。还是以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

8月8日,抢险救援第一天,当天的直播从早上10时整开始,第一时段延续到中午1时。接着第二时段的直播从晚上7时30分开始,一切紧张有序。当晚直播亮点应该是对地质专家的采访。当晚8时30分左右,演播室请进了地质专家、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王所长准备很充分,专门带来一张舟曲县地质情况分区图,工作人员将地图张贴在王所长的身后。在访谈中,王所长介绍了舟曲县城的地质地理环境,分析了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以及应对的措施。演播室内,主播和摄像将注意力集中在专家身后的地图上。专家的手顺着地图,分区分颜色进行讲解,让大家对舟曲县城以及全县的地质灾害分布范围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而且看图解说也让专家的点评更加深入、更加细致,观众更易接受。

现场直播的新闻事件都是正在发生的,对于它的大致发展方向,它的来龙去脉,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主持人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在主持中能够把握好主持的分寸,从而使主持的基调、风格、节奏都与报道的新闻事件合拍,使整个报道浑然一体。同时,对整体节目的全方位把握也有助于主持人增强自信,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报道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

具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

对于直播而言,主持人的首要语言能力就是现场描述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看图说话”。但话怎么说才会有味道、怎么说才会有吸引力?单纯的有一说一当然不能满足目前受众的资讯诉求。理想状态是,主持人的描述具有感染力、语言富有个性、点评得体到位。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主持人的必备素质,在直播中,对主持人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在现场直播主持中,主持人话一出口就直接到了观众的耳中,不可能重新来过,是一次成型。尽管主持人在直播前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彩排,但在现场高度紧张的直播主持中,没有任何重新来过的机会,只能一次通过。所以,只有极佳的表达能力才能承担现场直播的重任。

比如: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组织“心连心”艺术团下乡,在江西革命老区遂川做首场慰问演出的那天,场面非常热闹。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落下了阵阵雨点,顿时场面开始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对乡亲们说:“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她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乡亲们,我们演员都商量好了,如果雨下大了,只要大家不走,我们演员就绝不会走。”赵忠祥的话让现场的观众为之动容,他们用热情的掌声向全体工作人员致意,慰问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天有不测风云。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让演出继续进行,把可能出现的对演出气氛的破坏降到最低。赵忠祥展现的非凡的沟通能力,把演员、观众的情绪和自然现象的变幻巧妙地融为一体,把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看作是老天爷被动情的歌声所感动,于是演出效果被升华了,一个偶然因素转化成为一个带有必然色彩的有利因素。同时,他所用的排比句带给人的听觉以强烈的刺激,出色的表达能力加强了传播效果。

具备理性与情感并重的能力

正确的事件报道应该成为主持人或事件和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渠道,它除了告知观众发生了什么,还要体现主持人对事件的正确看法,使观众在事件报道中,看到事件本身,看到自身意志与情感的体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求报道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在观众与事件中的人物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观众从中找到情感共鸣。

以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主持人的表现为例。

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的四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中断原先的播出安排,转变成全天24小时直播方式。CCTV在报道灾区现场时,记者鄂文松讲述一所学校的孩子遇难情形,泣不成声;海霞在播报震区灾情时,泪水盈盈;赵普在介绍前方近况时,强忍悲痛,声音哽咽。四川电视台的主持人宁远在介绍灾情时语音低沉,悲恸不已;亲历现场的记者张倩在讲述见闻时,泪如雨下。还有央视的康辉、文静、张泉灵、张羽等在播报新闻时都情感鲜明,与平时的镇定、冷静大不相同。即使是老牌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等也声音哽咽,眼圈发红。这么多主持人在荧屏上反常态的表现,是中国电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观众对新闻主持人有了新的认识,新闻研究者和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对此也引起了更多的思考,即新闻主持人能不能像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流露自己的情感。

从理论上而言,新闻工作者应置身事实之外,冷静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本身。其理由很简单,因为新闻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而不是推介记者或媒体的观点;记者和编辑在从事新闻活动时不是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和立场的普通公民,而是从属于大众媒介的媒体职业工作者。认知产生情绪,情绪体现在报道情感中,有情感因素的报道能够使观众产生感动,激发起观赏情绪。新闻主持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和个人情感,这并不是说他可以无所顾忌地任凭情感流淌,更不是说他能恣情放纵。中国传媒大学的叶子教授在《现代电视新闻学》一书中说:“好的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情绪情感的作用大致是沿着以下轨道进行的:事实——记者感知——创作激情——报道情感——观众情感——观众观赏情绪——社会效果。”我们从新闻主持人的角度可以对这句话作两层理解,一是说新闻主持人需要有“报道情感”,二是说新闻主持人的情感流露要有分寸,需要控制,必须充分注意到“观众情感”和“社会效果”。因此,主持人情感流露是必要的,但应该学会情感的掌控与把握。

电视新闻播音是形象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它的传播优势,充分发挥各种电视手段,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艺术元素,利用新闻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营造、创设情绪感染力,以强化新闻的信息与内涵,已成为新闻播音的重要表现手段。新闻主播不仅要有独特的内涵,同时要有丰富、微妙、多样、多面、理性的情感魅力。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参考书目:

1.蔡长虹著: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陈 振,杨 浩著: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2003。

3.李 丰,宋丽萍著: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2003。

篇10

今天,县局决定召开的这次上半年工作总结暨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大会,是继年初全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之后,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措施、靠实责任、抓促落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总结工作、团结鼓劲的大会,也是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刘局长对今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胡书记宣读了县局党组《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意见》。下面,我就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以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讲三方面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要求,经各分管领导认真负责、狠抓落实,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积极工作,上半年绝大部分工作已按期完成,部分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25”宣传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眉户剧《三战万能嘴》、音乐快板《土地颂》、配乐诗朗诵《我爱我的国土》将保护耕地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机相结合,主题突出,创作新颖,时代感召力强,《中国国土资源报---综合新闻》发表了图文报道,在全市“6·25”宣传中树立了亮点。

——机关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定了机关接待及陪餐、小车保养及维修、固定资产管理、职工灶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了《基层国土资源所财务管理制度》,并更新了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及政务公开栏,建立了地籍股、耕保股、测绘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岗位职责。

——国土资源所建设规范有序,工作成效显著。岗位配置健全,人员分工明确,硬件建设到位,制度建设规范,山河、宫河、湫头、永和4所已建成使用,榆林子所已动工建设。各所办公设施配置齐全,制度、职责建立上墙,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的目标。

——违法案件查处及工作力度加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县局、各所土地动态巡查分片包干负责制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所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收效良好。工作力度加大,措施到位,土地纠纷调处率、案件办结率有所提高,土地违法问题较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项目建设、土地储备工作成绩显著。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永正南住、榆林子马家、宫河东山头3个项目片土地平整基本完成,道路、林网、水利等配套建设已开始,周家项目片拆迁工作正在进行;省级投资耕地补充项目土地平整、宫河雷村道路绿化任务已全面完成;国家投资正宁县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列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同时,配合市局积极筹备了全市国土资源项目资金管理暨招投标现场会。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有新突破,统征包干政策落实到位,保障了用地需求。

——基础业务工作稳步拓展。积极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配合省厅测绘局地图院完成了县城区独立坐标系统改造扩建前期基础工作,申报了项目文本和图件;按期完成并上报了全县统一年产值测算工作,加强了建设用地申报及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完成了砖瓦企业采矿权登记年检工作,正南煤田详查和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年各项工作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一是在宣传教育方面,工作还不到位,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受教育的范围只局限于部分干部群众,这要求全局上下特别是各所要切实负起工作责任,进一步扩大宣传,坚定不移地把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及市政府“两令”精神贯彻落实好;二是在执法监察方面,我县土地市场还不够规范,乡镇企业、公益事业、各类工业园区违法用地较多,案件查处难度大,市上把我县作为督点县之一要求限期整改落实,执法队和监察股要切实拿到手上,加大工作力度,彻底扭转我县土地市场混乱的局面;三是在农宅清理方面,各所重视不够,工作进展慢,大部分所仅清理2个村,突出反映在清查、处理、发证率低,时间过半,任务欠帐大,希望所里会后要高度重视,深思细纠,研究对策,务必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四是在基础业务方面,个别工作只停留在安排上,调查研究不够,工作方法不活,没有实质性进展,影响了整体工作完成;五是在作风建设方面,个别同志工作作风欠扎实,创新不够,缺乏勤政敬业精神,工作效率低,纪律观念不强,自律能力较差;六是在协作配合方面,有些同志组织观念淡薄,上下配合不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政令不畅。这些问题,希望有关责任部门、同志们认真克服,下决心解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入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关于下半年工作

1、宣传教育工作。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下半年宣传教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1认真搞好区域网建设,尽快与市局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办公;(2)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办好国土资源简报,力争年内在省、市级报刊上刊登宣传报道2篇;(3)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年内举办地质业务知识培训班一期,1/3干部职工外出学习,接受教育;12月底,以业务知识和办案程序为重点,组织基层所开展集中培训一次。

2、耕地保护工作。(1)积极衔接,认真报批城镇、乡村及农民建宅用地手续,力争城镇、乡镇企业用地报批手续8月底完成,农民建宅用地报批手续年底完成。摸清全县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根据市政府2号令精神,搞好用地报批工作;(2)继续清理已审批的建设用地,重点清理邮电、通讯和金融用地情况;(3)配合能源企业搞好用地工作,特别是搞好正南煤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工作;(4)与中心配合继续搞好国家建设用地统征包干工作,并严格执行用地跟踪管理;(5)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按市局要求科学开展修编。

3、执法监察工作。(1)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及省、市要求,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加大乡镇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处理力度,特别是对市上挂牌督办的用地案件务必于8月中旬全部处理完毕;(2)积极开展省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力争一次创建达标,年内通过省级验收;(3)进一步加大砖瓦企业、预制厂用地处理工作力度,年内全面完成,处理率达到90%以上;(4)配合县上“清税”工作组完成土地市场交易中土地出让金征收工作。

4、地籍管理工作。(1)配合省测绘局搞好县城独立坐标系改造扩建工作;(2)做好县域地图编制及出版工作;(3)按市局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地籍变更调查工作;(4)完成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达标工作;(5)与房管局协调,做好拓宽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工作,登记发证不低于200本;(6)积极与省规划院联系,搞好地籍数据库交接及培训工作,(7)向省测绘局申报由省级颁发的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丙级测绘资质。

5、地质矿产工作。(1)搞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配合搞好正南煤田地质灾害评估工作;(3)配合能源勘探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4)开展砂石企业采矿权清理工作,全力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

6、项目工作。(1)全面搞好2003年省级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扫尾补救工作,力争年底通过省市验收;(2)积极协调力争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第二批资金7月底到位,及时开展周家项目片土地平整工程招投标工作。搞好永正南住、榆林子马家、宫河东山头项目片水、路、林、电配套建设,并做好平整土地水毁、塌陷等完善工作;(3)做好2006年基本农田整理项目860公顷、2983万元呈报工作,力争年底立项;(4)积极衔接争取山河后庄子地质灾害项目立项批复。

7、土地收购储备工作。(1)加强储备土地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储备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2)搞好征地统征包干工作,完成国有土地改变用途征收土地出让金30万元任务。

8、标准化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榆林子所建设,搞好职工家属楼工程建设和机关文化活动室建设;(2)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市局要求,规范建立学习、会议、业务等“”登记簿,进一步完善基层所标准化建设;(3)加强财务管理及后勤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资金和票据管理,强化收入、严控支出,搞好接待工作。

9、基层所工作。(1)继续搞好农宅清理登记发证工作,要注意做好五点:一要做到全面处理,提高登记率。二要与乡镇搞好协作配合。三要对典型违法案件要立案查处。四要想方设法提高规费收入额度。五要搞好档案资料整理;(2)坚持土地动态巡查工作,重点转入乡村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跟踪管理;(3)加大国土宣传力度,要保证年初确定的固定性标语刷写数量,并且要规范;(4)强化制度建设,力争年内基层所标准化建设达标;(5)加强机关事务管理,特别是要严控水、电、煤开支,严格请销假制度;(6)配合县局搞好其他各项工作。

三、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是选贤任能、重在识人,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问题,我再强调两方面:

一是对被推荐人选的条件要求。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全面准确、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衡量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具体是:

在德的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原则和政治觉悟(即党性要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团结同志,品行端正,公道正派;

在能的方面,要具有胜任工作应当具备的组织领导能力。包括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心理素质等;

在勤的方面,要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绩的方面,要工作实绩突出,独立工作能力强,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廉的方面,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自爱、自省、自重,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总之,按照省市选拔后备干部的要求,要选用那些“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同时,根据我局干部队伍现状,要适当放宽对工作阅历长、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同志的选拔任用,充实到基层工作领导岗位。本次推荐后备干部人选,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在干部中推荐产生。对于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工人,县局将积极与市局衔接争取名额,不断优化用人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对参加推荐人员要求。在座的参加民主推荐的同志,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在推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要片面的看。要看主流,看本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点突出的人,缺点也就突出。要看他的缺点是否足以影响他的任职,不能说凡有缺点的人都不能任职。

篇11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要求,经各分管领导认真负责、狠抓落实,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积极工作,上半年绝大部分工作已按期完成,部分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25”宣传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眉户剧《三战万能嘴》、音乐快板《土地颂》、配乐诗朗诵《我爱我的国土》将保护耕地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机相结合,主题突出,创作新颖,时代感召力强,《中国国土资源报---综合新闻》发表了图文报道,在全市“6·25”宣传中树立了亮点。

——机关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定了机关接待及陪餐、小车保养及维修、固定资产管理、职工灶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了《基层国土资源所财务管理制度》,并更新了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及政务公开栏,建立了地籍股、耕保股、测绘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岗位职责。

——国土资源所建设规范有序,工作成效显著。岗位配置健全,人员分工明确,硬件建设到位,制度建设规范,山河、宫河、湫头、永和4所已建成使用,*子所已动工建设。各所办公设施配置齐全,制度、职责建立上墙,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的目标。

——违法案件查处及工作力度加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县局、各所土地动态巡查分片包干负责制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所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收效良好。工作力度加大,措施到位,土地纠纷调处率、案件办结率有所提高,土地违法问题较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项目建设、土地储备工作成绩显著。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永正南住、*子马家、宫河东山头3个项目片土地平整基本完成,道路、林网、水利等配套建设已开始,周家项目片拆迁工作正在进行;省级投资耕地补充项目土地平整、宫河雷村道路绿化任务已全面完成;国家投资正宁县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列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同时,配合市局积极筹备了全市国土资源项目资金管理暨招投标现场会。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有新突破,统征包干政策落实到位,保障了用地需求。

——基础业务工作稳步拓展。积极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配合省厅测绘局地图院完成了县城区独立坐标系统改造扩建前期基础工作,申报了项目文本和图件;按期完成并上报了全县统一年产值测算工作,加强了建设用地申报及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完成了砖瓦企业采矿权登记年检工作,正南煤田详查和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年各项工作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一是在宣传教育方面,工作还不到位,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受教育的范围只局限于部分干部群众,这要求全局上下特别是各所要切实负起工作责任,进一步扩大宣传,坚定不移地把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及市政府“两令”精神贯彻落实好;二是在执法监察方面,我县土地市场还不够规范,乡镇企业、公益事业、各类工业园区违法用地较多,案件查处难度大,市上把我县作为督点县之一要求限期整改落实,执法队和监察股要切实拿到手上,加大工作力度,彻底扭转我县土地市场混乱的局面;三是在农宅清理方面,各所重视不够,工作进展慢,大部分所仅清理2个村,突出反映在清查、处理、发证率低,时间过半,任务欠帐大,希望所里会后要高度重视,深思细纠,研究对策,务必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四是在基础业务方面,个别工作只停留在安排上,调查研究不够,工作方法不活,没有实质性进展,影响了整体工作完成;五是在作风建设方面,个别同志工作作风欠扎实,创新不够,缺乏勤政敬业精神,工作效率低,纪律观念不强,自律能力较差;六是在协作配合方面,有些同志组织观念淡薄,上下配合不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政令不畅。这些问题,希望有关责任部门、同志们认真克服,下决心解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入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二、关于下半年工作

1、宣传教育工作。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下半年宣传教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1)认真搞好区域网建设,尽快与市局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办公;(2)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办好国土资源简报,力争年内在省、市级报刊上刊登宣传报道2篇;(3)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年内举办地质业务知识培训班一期,1/3干部职工外出学习,接受教育;12月底,以业务知识和办案程序为重点,组织基层所开展集中培训一次。

2、耕地保护工作。(1)积极衔接,认真报批城镇、乡村及农民建宅用地手续,力争城镇、乡镇企业用地报批手续8月底完成,农民建宅用地报批手续年底完成。摸清全县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根据市政府2号令精神,搞好用地报批工作;(2)继续清理已审批的建设用地,重点清理邮电、通讯和金融用地情况;(3)配合能源企业搞好用地工作,特别是搞好正南煤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工作;(4)与中心配合继续搞好国家建设用地统征包干工作,并严格执行用地跟踪管理;(5)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按市局要求科学开展修编。

3、执法监察工作。(1)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及省、市要求,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加大乡镇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处理力度,特别是对市上挂牌督办的用地案件务必于8月中旬全部处理完毕;(2)积极开展省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力争一次创建达标,年内通过省级验收;(3)进一步加大砖瓦企业、预制厂用地处理工作力度,年内全面完成,处理率达到90%以上;(4)配合县上“清税”工作组完成土地市场交易中土地出让金征收工作。

4、地籍管理工作。(1)配合省测绘局搞好县城独立坐标系改造扩建工作;(2)做好县域地图编制及出版工作;(3)按市局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地籍变更调查工作;(4)完成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达标工作;(5)与房管局协调,做好拓宽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工作,登记发证不低于200本;(6)积极与省规划院联系,搞好地籍数据库交接及培训工作,(7)向省测绘局申报由省级颁发的国土资源勘测规划室丙级测绘资质。

5、地质矿产工作。(1)搞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配合搞好正南煤田地质灾害评估工作;(3)配合能源勘探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4)开展砂石企业采矿权清理工作,全力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

6、项目工作。(1)全面搞好20*年省级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扫尾补救工作,力争年底通过省市验收;(2)积极协调力争国家投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第二批资金7月底到位,及时开展周家项目片土地平整工程招投标工作。搞好永正南住、*子马家、宫河东山头项目片水、路、林、电配套建设,并做好平整土地水毁、塌陷等完善工作;(3)做好2006年基本农田整理项目860公顷、2983万元呈报工作,力争年底立项;(4)积极衔接争取山河后庄子地质灾害项目立项批复。

7、土地收购储备工作。(1)加强储备土地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储备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2)搞好征地统征包干工作,完成国有土地改变用途征收土地出让金30万元任务。

8、标准化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子所建设,搞好职工家属楼工程建设和机关文化活动室建设;(2)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市局要求,规范建立学习、会议、业务等“”登记簿,进一步完善基层所标准化建设;(3)加强财务管理及后勤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资金和票据管理,强化收入、严控支出,搞好接待工作。9、基层所工作。(1)继续搞好农宅清理登记发证工作,要注意做好五点:一要做到全面处理,提高登记率。二要与乡镇搞好协作配合。三要对典型违法案件要立案查处。四要想方设法提高规费收入额度。五要搞好档案资料整理;(2)坚持土地动态巡查工作,重点转入乡村企业、公共设施违法用地跟踪管理;(3)加大国土宣传力度,要保证年初确定的固定性标语刷写数量,并且要规范;(4)强化制度建设,力争年内基层所标准化建设达标;(5)加强机关事务管理,特别是要严控水、电、煤开支,严格请销假制度;(6)配合县局搞好其他各项工作。

三、关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民主推荐后备干部,是选贤任能、重在识人,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关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问题,我再强调两方面:

一是对被推荐人选的条件要求。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全面准确、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衡量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具体是:

在德的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原则和政治觉悟(即党性要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团结同志,品行端正,公道正派;

在能的方面,要具有胜任工作应当具备的组织领导能力。包括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心理素质等;

在勤的方面,要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绩的方面,要工作实绩突出,独立工作能力强,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廉的方面,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自爱、自省、自重,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总之,按照省市选拔后备干部的要求,要选用那些“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同时,根据我局干部队伍现状,要适当放宽对工作阅历长、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同志的选拔任用,充实到基层工作领导岗位。本次推荐后备干部人选,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在干部中推荐产生。对于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工人,县局将积极与市局衔接争取名额,不断优化用人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对参加推荐人员要求。在座的参加民主推荐的同志,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在推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人要全面地看,不要片面的看。要看主流,看本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点突出的人,缺点也就突出。要看他的缺点是否足以影响他的任职,不能说凡有缺点的人都不能任职。

篇12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护优先、永续利用,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原则,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努力把市建成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产业发达、生态文化浓厚、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态文明展示区。

二、总体目标

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

初步建成“六大体系”即: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完备的管理决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生态支撑体系。2015年。

三、主要任务

一)展示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加强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统一管理,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基本方针,实施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战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

确保自然资源安全;开展景区文物古迹普查建档工作,1加强生态资源和文物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古树名木及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抢救修复濒危文物,进一步挖掘恢复文化遗迹,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旅游产品。

确保所有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对酸雨的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确保宾馆饭店和职工食堂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景区内实行“禁鸣”严格控制交通和旅游噪声。加快固废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进程。对可再利用的固废进行分类回收,禁止在景区内焚烧、填埋垃圾。

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3抓好饮用水源管理。加强景区水源地保护和水库水质安全管理。划定保护范围,竖立水源地保护标牌。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监测水源水质并备案,依法查处影响景区水环境的违法行为。

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加快构建以遥感技术、GPS全覆盖系统为核心的景区数字化体系,4提升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近期建设重点:

加快温泉、天海和玉屏楼污水处理设施新、扩、改建工程建设,一是实施景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提高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完善垃圾分拣房、游步道两侧垃圾池等基础设施,二是实施景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转运网络工程。实现建筑垃圾及固体生活垃圾下山,取缔核心景区内生活垃圾焚烧点。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加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三是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控设施、森林防火设施、核心景区防火水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展示母亲河秀美风采。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抓好江中心城区段、江山水画廊、月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开发式保护原则。着力推进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水质。

提高污水纳管率。加快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1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园区内排污管网、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提升生态用水调蓄功能,3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流域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有效的河道监管,严禁非法采砂,加快河道生态恢复。加强各类水库、水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期建设重点:

建设湖边水利枢纽和花山坝工程,一是加快实施三江口至花山16公里、总投资120亿的江延伸综合开发工程。建设码头,营造景观水面,实现河道通航,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宽疏浚河道,兴建防洪堤岸,使防洪标准近期达到25年一遇;同步建设发电、污水处理、供水等设施。

完善中心城区和休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二是2009年底前。处理负荷大于70%建成歙县─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并投入运行。完成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年底前,各区县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转运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平方公里。三是加快实施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年底。

四是加快歙县南源口至深渡镇10公里的江山水画廊开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山水画廊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景点开发。

三)展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

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坚持把保护好自然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好生态功能修复和提升,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珍稀树种栽培、速生丰产林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为抓手,1发挥林业生态主体功能。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种、林分结构,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2012年,各类经济林面积达140万亩,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6立方米/亩,林业产值超过50亿元,林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市。加快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防火工程建设,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建设。将全市森林火灾灾害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湿地的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3严格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城乡饮用水源地。完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4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从严审批矿产权,禁止在地质灾害重发区、易发区和环境敏感区开采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区灾害的矿山实行限期整治。

近期建设重点:

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监测预警、检疫御灾、控灾减灾、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实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

全面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二是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强全市54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监测工作。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三是年底前。解决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展示绚丽的城市魅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

着力抓好城市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1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城市整体风貌与自然山水、厚重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彰显精巧、雅致、徽韵、生态的城市特色。

合理规划餐饮布局,2强化城市大气环境监管。继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规范建设油烟排放通道。加强城市建筑及道路运输土石抛洒管理,降低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交通沿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实施专项治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继续开展并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

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3加强城市水体景观保护。对流经城镇的河道及水体实施专项环境整治。取缔沿河排污口,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合理控制城市景观水体水位,严厉查处影响城市水体景观的违法行为。

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查处整治力度,4严格城市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进一步巩固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达标成果,确保城市良好的声环境质量。

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观,5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促生态文明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弘扬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建设重点:

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城市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及户外显示屏中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照明设备。餐饮、工业等行业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

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严厉查处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的违法行为。

及时查处城市居民反映的烟尘和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切实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

五)展示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提高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的监管,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理”四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推进养殖业废弃物利用,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立农牧循环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利用。有效控制大型畜禽养殖场(区)环境污染。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

控制肥料面源污染,3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快实施病虫绿色无害化防控和专业化防治工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其技术。

大力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4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近期建设重点:

50个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完成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及镇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和处置网络建设。年。150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力争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村50个。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年。

建成3.8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设施、5个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0处农村养殖大户中小型沼气工程。新建、扩建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基地建设。年。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途径。

六)展示科学发展新态势。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1加快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我市经济园区和主导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坚持以天然气、太阳能、沼气、水电、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积极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信息、金融、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方向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2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经济园区建设。以推进市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集中度大、关联性强、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体系;引导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特色文化、新型印刷包装、新型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茧丝绸服装、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优化区域布局,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茶叶、竹木业、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管理模式,4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乡村旅游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环乡村旅游圈、沿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三大板块和景区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四大类型,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增长点。

近期建设重点:

结合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一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研究制定我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配套完善园区排污管网、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二是加快市循环经济园建设。

依托十大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经济“双十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十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不断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四是积极开展以优秀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七)展示交通生命线的勃勃生机。加强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建设。

使其成为展示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窗口。着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省道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沿线可视范围内,1加强交通干线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已建成的交通干线以及乡村公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护。严禁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开荒毁林。建设沿线生态护坡及复绿工程,积极美化、绿化沿线两侧的荒山、丘陵及山体,沿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加强在建交通项目环境监管。对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绿化工程未达标的工程,不得验收。

规范农村居民住宅建设,3规范沿线城镇及乡村建设。加强沿线城镇、村建设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逐步统一建筑风格,严格道路两侧的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的农民新村。落实沿线城镇及农村居民垃圾处置措施,减少沿线城镇及乡村垃圾污染,杜绝产生“白色污染带”现象。

近期建设重点:

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措施,一是加强已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消灭沿线荒山和山体。

将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切实加强在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

确保交通干线环境优美。三是加强对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工业烟尘排放和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

八)展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水平。加强、等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环境管理秩序,持续开展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合理开发利用。

着力抓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1科学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本着突出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并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

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景区河道;禁止乱堆乱倒生活垃圾,2加快景点景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确保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出景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3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从源头防止和控制项目开发对景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近期建设重点:

推进中心湖区、乌石湿地景区、黄金群岛景区、平湖三峡景区、太平史韵景区等5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一是加强太平湖景区开发与保护。加强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以牯牛降、齐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加强古村落(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以、、屯溪老街等为代表的古村落(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古村落生态水系整修和水口园林恢复工程,使之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和水口园林景观。

各旅游景点景区内淘汰、禁用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茶炉及大灶,三是年。全面使用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燃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