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价值追求范文

时间:2023-05-23 08:51: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课改的价值追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这场全民性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去,使我国的教育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新课改价值追求与目标

(一)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教育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变化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教育要着眼于把人类知识中基本的部分,把对不同人才成长起基础性奠基作用的部分传授给新生一代,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再造就的可能。

2.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新课改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扭转教育现状的教育不公平的局面。同时还要实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3.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本着求真的价值追求

广大课程研究者及一线教师应以“求真”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抱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扎实稳妥而不盲目地推进改革。

(二)新课改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具体目标表现在六个方面:(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影响新课改价值形成的现当代主要教育思潮

我国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自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当代出现的一些重要教育思潮做轮廓式地了解。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由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复归到塑造人的精神与道德,使人摆脱社会的束缚,以人的完善达到社会完善之目的。

(二)后F代主义教育思潮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以培养求知者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潮,它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三、正确把握新课改的目标与理念

(一)新理念的合理性辩析

新课改既然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一大改革与创新,是时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对教育教学必然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新课改能在旧的教育教学基础上推陈出新,它以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传承文化、培养建设国家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改革创新,能在新时代下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

(二)新理念贯彻中的适切性叩问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66-01

1 新课改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1.1教材与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高考是三位一体的,标准是目标与预设,教材代表实践的过程,而高考则是对过程的检验,但实际情况则是教材与高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首先,从内容设置看,教材多按话题来组合,极大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弱化了工具性特征,各套教材普遍缺乏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两种弥补与应对方式:一是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零星穿插相关知识,做一定训练,此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高三总复习时集中学习,此则为时已晚,学习仓促,学生不能充分内化,劳而少功。目前高中语文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课时的安排是与教材相结合并定量的,考试内容又必须补充,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次,个案化的教材编制模式及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与高考不对接,造成师生无所适从,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边缘化。教材编制以单篇文章为基本单位,师生也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进行解读。解读侧重于作家与背景、字词、结构思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与之对应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情况较好,诗歌与现代文阅读在解读的方面与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割裂,而社科文阅读根本没涉及。这造成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是虽对文本进行常规的解读,但情感与理智相矛盾,情感上弃之不舍,理智上认为作用甚微;二是对文章进行简化处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花大力气进行专题训练,甚至主张文章可学可不学,直接进行专题训练即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所学不能在考试中迁移运用,思维方式依然是自己的原生态,不知具体学什么、怎么学,空焦虑,对教材与课堂教学轻视,课堂之外几乎不学语文。另外,尽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案化的文本解读时已尽最大可能与高考对接,但学生仍固守个案学习不能在高考中直接呈现,所以对其中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视而不见。

1.2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式或是形式主义的伪新课堂

虽然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考试所迫,因为考试更多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用灌输法可以增大信息量,做题训练可快速提高应试能力,而合作、探究、自主体验既费时间又可能影响成绩,不如用传统方法更省事见效。二可能与学生的水平、素质有关。欠发达地区、非重点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培养这些能力又较慢,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速成办法。

新课标强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整堂课全由学生解说,教师可有可无,看似学生自主学习,实则是个别学生在特意准备下的表演。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闹,让无效活动冲击课堂。

1.3功利主义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新课改的运行

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普及并深入人心,但其贯彻实施却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追求教育的最大最迫切的价值和功用不是培养健全的人,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走上更好的平台。要走上这一平台,必须拿到“通行证”,就要高考成绩说了算。成绩好,一切皆好。这就导致日常教学中产生两种现象:一是重结果不重过程;二是重知识积累与应试能力培养,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一带而过。如此,新课改理念的旗帜表面被高举,实则被解构;新课改的实施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实则遭阻遏。

新课改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太过完美,现实太多羁绊,当理想与现实冲撞,通往理想的道路该如何走?

2 路在前方,路如何走

2.1修订教材,改革高考

新教材如果能添加系统的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会掌握规则、理论,养成思维习惯,迁移运用更具理性,从而避免由大量感性材料的感知进而归纳规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精力耗费,更能修正教材重人文轻工具的偏颇,较全面地覆盖高考考点,与高考接轨。

笔者中学时系统地学习过语法,至今印象深刻,受益无穷。当时的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一个语法专项,第一单元是名词,第二单元是动词,依次排开形成词性系统,进而是短语系统,进而是句子结构分析及句群分析。可以说,以前教材的语法编排是相当完美的,当然语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教材如果能保留以前教材的这些精华,是否会在解决与高考的矛盾方面有所裨益呢?

另外,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改变,但可以改试题。如果能变革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导向,而突出人文关怀,展现对美的感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自觉,是不是可以改变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轻视的现状?

2.2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唯有变革成绩决定一切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才可能健康运行。减轻成绩权重,加入过程性评价,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比如,可以截取教师一段时期的常规教学视频,分析其是否按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以此作出评价,这也可使投机行为与形式主义作风无处遁形。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要实行,还需相关的技术、人力等条件,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与愿望。

2.3新课改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与深度参与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59-02

一、高考地理教学任务的改革概况

1.高考地理教学试卷的改革

首先,先来看下高考改革的根本动向所在。随着高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评价理念已经呈现出各种弊端,进而由新型理念所替代。整体上来看,其改革的指向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个是关于评价目标的变化,认知性评价理念转向为文化综合素养的评价。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已经被基本淘汰了。第二点是关于评价目的的变化,由以选拔为主导转向综合性地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第三点是关于评价维度的转移,可以说由单纯的固定知识与技能向情感交流,价值观等更多维度的评价。第四点是关于评价方式的变化,它由原本的追求客观性和单一答案,转向个体综合认知判断以及和理解多元性的评价。其次,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一步说,现有教学任务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用来融合进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大小。当然这一目标变化也是经过国家审改后的,其新课程高考地理考试标准和试卷结构的相关技术指标是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这些文件的。再次,试题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改变。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重点考查的是对知识灵活运用程度,联系具体事件进行信息处理,给予综合解答的能力。关于命题取材方面,取材早已脱离了教材内容的限制,大多从新鲜的社会事件进行取材,这些材料往往结合了教育目标的潜在导向,能够间接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而关于试题的设计上也越来越新颖,比如设置新的情境,考查学生全面的知识运用能力,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能力。同时,增加试题的思考维度,使得答案不再过于单一,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得分。鼓励学生具有创意思维的答案,给予相应加分。而在试卷的整体结构方面,大体上呈现出题量减少,客观题不断减少,增加主观题增多的趋势。在试卷难度的控制方面,迎合国家扩招的变化,适当放低了难度,保持在0.50—0.55之间,但保留其选拔区分学生基础能力的功能。

2.高考地理教学目标的改革

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双向选择,全面评价的考试选拔模式。教学目标最重要变化的就是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力的相关培养上。国家对传统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的基本教学目标进行了新课改下的转变。

3.高考地理教学理念的改革

新的教学理念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重要表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内容变化所引导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情况。新形势下,针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先前传统的教学指示下发展并丰富的。这些教学指示有: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

二、高考地理改革后的教学改进意见

1.加深对高考改革后教学任务的全面理解

高中地理老师需要根据国家新课改的相关指示,对高考试题的价值追求的做出深入解读和理解。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下,高考命题者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诸多目标,而使命制的试题呈现出的特点。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老师,就要求从具体教学指标对自身进行反思和领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记忆能力,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能力,这是最为基础的学习目标。第二,学生的领会能力,这是指能解读材料的综合能力。第三是学生的运用能力,指能将习得的材料经过自己的思维整理,应用到新情境之中。第四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第五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指能将部分元素进行思维的整合,嵌套入新整体的能力。第六个是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主要是指对材料作出多角度的价值判断能力。评价不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的最高层次,同样它是联系情感领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上这些新课改后的基础教学培养指标,其偏重有所变化。老师应当越来越偏重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的相关培养,比如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能力,而对基本能力,如记忆力的考查则权重减轻。

2.加强对学生的教学配合工作

老师应根据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做好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相应的与新课改适应的教学工作。具体来说,比如根据高等学校对新生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能力的要求来开发相关的教学应用软件,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活动,和各个中学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甚至与国家的省级重点学校进行关于地理教学的合作交流活动,来快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的理念悟性。同时,需要对学生应对新课改下的考试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学生的应对能力不足所在,并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题。让学生和老师共同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感悟并适应新课改下中学地理课程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如此,在多方配合努力下,才能让地理老师更精研于新课改下地理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力.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追求及教学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吴玉峰.高中地理新课程活动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篇4

1.追求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忽视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分教师引导的探究式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2.过分追求教学情境化,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实施中,许多人提出了情境体验式学习,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借助想象、虚拟的场景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为此,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历史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流于形式,反而干扰了学习效果。

3.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了数学学习的内涵

数学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教师应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理念。在讲授数学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力求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经常是刻意地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直接挂钩,初衷很好,但效果不佳。

二、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1.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该“主导”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存在为了体现自主学习,整节课让学生看书、讨论、互相提问,教师过少讲授和参与讨论的现象,导致学生真正思考、探究的不多,变自主为自由,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2.情境创设忽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重视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将教学融入教学情境中。通常,教学情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实背景,二是问题的知识背景。而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直接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忘记了学生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自己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而将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即“以旧代新”。而且这种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教学前,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连一些与情境创设有关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情境创设教学的效果往往就体现不出来。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常让他们感到很迷茫,这显然与新课改的精神不一致。

篇5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新课改实行以来,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讨论就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央到地方,从老师到学生,课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第一话题。可见课改对于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在教师的努力之下课改才会有所成就,为中国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课改的内容颇多,我们在不断摸索。以下我就课改的一个小部分: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时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不仅将课程与教学打通,而且初步改变了“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的看法。当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指挥,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与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不再是要学生学会,而是要指导学生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如:(1)赋予历史课太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职能,特别是思想教育功能;(2)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标下应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

一、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

原来的教学大纲只强调对人、对国家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在新课改中融入了对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新课标提出:“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等,这是历史教学目标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然而,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附属物,视为可有可无,结果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维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要注重知识目标,又要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每堂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以内容目标代替教学目标。

内容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某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课程中的“内容目标”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忽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融合、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适时地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消除教学中的疑惑;其次,教师应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教师质疑,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并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疑、多思、深思的学习习惯。最后,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方法灵活多变,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五、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必须针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状况不断进行修改。

教学目标确定后应用于实践的收效如何是教师在课后首先要确定的,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要针对情况做出调整。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调整目标,甚至不同班级上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不同,不可以用死板的目标衡量每一个学生。

篇6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学政治新课改之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新问题。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准学习和实践新课改。

我们以往推行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分数第一。对分数的追求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模式中,禁锢了师生思维的开发;二是脱离社会环境,忽视实践能力,片面追求书面知识。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了社会现实,一旦踏入社会,难以适应现存的激烈竞争,从而产生大量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解放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并非提倡不要读书,不要练习、不要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教育方式更加多样。不再将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而是用更科学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较为轻松地学习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开放思维和促进兴趣发展。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搞好政治新课改?

一、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的关系

现行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们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推进中学政治新课改应注意的事项

中学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解放和发散人的思维,鼓励创新。从本质上讲,新课改的精神正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必将有利于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改革。新课改的这些内容与要求,正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提出与推进的,它的改革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是和谐统一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新要求、新转变也正是在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仍然很艰巨,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1.书面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为主,组织教学活动。不能单纯讲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要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更准确、牢固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2.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又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进行反映的过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解力。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与教科书上的死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现实题材中。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班级活动等开拓学生视野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能力。

4.培养研究型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师大方向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利用各自的特长,主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篇7

“情感教学”一词现用得比较普遍,学界对“情感教学”的概念大多未能从课堂教学的本身进行深层挖掘。通过对教学情感现有研究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可以概括出教学情感的基本内涵。教学情感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适应学生特点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价值因素的推动作用,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生态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协调发展的教学。

课堂教学情感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是基于课堂这一具体环境下的教学情感,其内涵与外延均应规定于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又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试着这样界定课堂教学情感,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以教学为主题的教学互动过程及与之融为一体的教学情感环境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情感的具体形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建构的情感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受教学影响和熏陶而构成的,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说就是处于具体教学活动本身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情感的冲突缘起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迥异,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维碰撞,实现课堂教学情感建构。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情感的冲突主要来自于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下新模式的碰撞。这种碰撞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课堂教学情感顺利开展,给新时期课改实施造成困惑和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缘起主要表现如下:

1.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导致情感教学自我迷失

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缺失与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虚化直接相关。在实际教案的编写中,教师尽管写上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种目标大多是教学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附带物。在实际课堂授课中,教案内容通常是讲授知识的行进秩序,情感目标自然无从着落。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点串讲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情感教学目标的人为性缺失。教师受这种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固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案中设置的情感目标置若不闻,从而导致了课堂情感教学的方向性迷失。

2.教学内容的泛化导致课堂教学情感效能低化

受传统教学评价和“高考成败论英雄”的影响,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教学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诉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灌输给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课堂教学,教师很轻松,只需课前把知识结构备好,无需因情感教学需要而精心设计情境教学。在新高考和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的多元性、答题能力的综合性使教师意识到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并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考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开始强调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强调新材料、新语境的实际运用,由于现行高中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编写模式,更要求教师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创新。尤其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对教师能力要求更强,这就造成了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自我能力感下降,对新时期课堂教学感到无所适从,致使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的效能低下。

3.课堂模式的单一化导致教师教学情感堂无法施展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课堂教学一直遵循一种固定化的教学步骤。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师生交往的情感文本也逐渐被课件所“屏蔽”。集知识、能力、情感等为一体的言语也逐渐被视频、音频等教学材料所替代。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新课改的全面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师生互动多、追求达成率”成为课堂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然而小组合作中大多学生无所事事,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教师长期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熏陶,在新课程实施中显然无法施展有效的情感教学。

反观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固化的冲突,造成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严重缺失,这对重新建构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情感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三、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建策略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不仅使教师课堂情感教学陷入了困境,更主要的是制约了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所界定的课堂教学情感,是指在课堂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实现情感价值观教学有机结合体。那么建构课堂教学情感就应主要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来寻求重建策略。

1.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定位情感目标的目的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很多人看到了“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的弊端,但实际上未能真正认识到情感教学的价值诉求,或出于在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而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情感教学的意涵功能。情感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知情并进”,在课堂上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优化情感本身教育的最好载体。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三维目标,而不只是流于形式,更应该关注如何对情感目标重新定位和思考,确立情感目标教学目的性。

2.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实现教学情感的迁移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教材中的地位,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价值观本身作为目标,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意志、兴趣等心理品质方面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就是一种知识迁移。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以便进行知识迁移的讲解。课堂上可采用迁移方法盘活课堂,让学生轻松地记住知识点。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师生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对话,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中,创设情感氛围,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对最终实现对学生情感教学将大有裨益。

3.在愉悦课堂环境中构建可持续型师生关系

篇8

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而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中那支待燃的火把,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留给学生。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要用智慧去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好教师,首先要做个“好学生”。他应是学生易接近的“兄长(大姐)。”学生需要老师,可他们更需要朋友,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现代教育正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化,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能力以及学生效果的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在发展中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为学生着想的创新型的开拓者

一个好教师,不难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时刻在学生创新教育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能自觉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追求独特教学风格的实践者

创立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位好教师,上好课不仅仅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更要力争体现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博采众长,虚心治学,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六、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积极的倾听者

篇9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对于班级这个集体来说,班主任既是指导者也是组织者;对于学校领导来说,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助手,班主任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以及信念追求均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德育状况带来不同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进行,新课改背景下有许多事物发生了改变,而德育工作依然是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教师必须创新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工作现状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在很大长度上给中学的德育发展带来了强烈影响,学校既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事实上,我国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多样性特征,中学时期中学生的心理从简单向复杂不断转变,非常容易迷失价值与方向,这一时期的学生通常存在心理素质脆弱和道德素养低下的状况;再加上大多数中学采取扩招政策,将招生门槛不断放低,便使得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学生很难实现良好的管理与教育。鉴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

二、创新方法

1、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

经由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活性形式的物质形态,即为班级文化。班级的存在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场所,班级文化是否建设良好直接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效果造成影响。而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无外乎有如下几条:

1)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对于班级来说,与其有关的物质文化可以包括班级环境布置以及学生对班级环境提出的要求。事实上,物质文化既是班级文化的建设根本,也能够体现出班级所具有的精神风貌,若是班级环境干净整洁,那么不仅可以展现出该班级所具有的特色与文化气息,还会使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良好的心情,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感。

2)努力推动制度文化的规范化

不仅是企业与事业单位才存在制度文化,班级作为一个人群聚集体同样可以具有制度文化。而制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为班级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能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推行制度文化建设,基于本班特色制订出具有人性化特色、符合自身特色、具有激励作用的道德规范,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性。以笔者所在中学某班级A为例,该班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汇总分析后的结果用于班级班规的制定与完善。为了确保规章制度可以被落实,班主任应设立奖惩制度,并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随后分阶段对班级整体以及个人的表现作出总结,并按照行为好坏作出奖励或惩罚。

3)塑造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其由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精神面貌构成。若要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则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班会讲座、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强的集体荣誉意识与更加正确的利益价值观,如此可以避免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其二是吸取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使学生得到道德的引导,从而自觉坚持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其三是以正确精神文化作为导向,在中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形之前进行心理塑形,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的感悟,还能提高教师的现实感召力,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

2、更新德育观念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德育工作理念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导者,应与学生做到充分交流、平等对话以及协同活动,建立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予以认真倾听和用心对待。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改变德育工作的“封闭性”特色,使其向着开放式的方向不断改变,简单的说,便是将校园小课堂扩展为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现实中的切身道德体验。

三、结语

新课改要求学校不仅要实行文化教育,还应加强道德教育,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高秋芬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55-01

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一度走进了只重视学生知识积累不重视学生能力提高的误区,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新课改后,我们的教学面对更复杂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重点强调,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由于新课改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建议,加上考核评价上的倒逼机制也使得我们的教学不得不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教师在新课改中是积极实践、积极探索、积极革新的,以往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积累不重视能力提高的情况有所改善,这是我们要认识到的。但同时不可否认,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做法本就是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原来一些比较顽固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除此之外,新课改后我们的教学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过分追求形式革新,过分追求课堂活跃,不问实际效果,脱离基础发展能力等,这些问题都已经严重制约了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既要看到进步,也要正视问题。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抓好高中物理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是我们面临的极为迫切的课题。我们认为,要想有所突破,极为关键的是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1.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不可分割的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我们往往只看眼前,只看成绩,往往太功利,需求捷径,抛开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去追求短平快的结果。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仅是丢了西瓜,芝麻也没拣着,相反,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扭转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新课改以前只重视基础、不重视能力的做法和新课改以来明确和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后脱离基础谈能力的做法,虽然做法不同,但同样都证明了我们在教学中把基础和能力人为割裂的理念和实践,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新课改之所以更强调能力,是针对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和以往教学中学生能力得不到大幅提高的现实开展的,并不是让我们让我们忽略基础,况且,新课改同样对夯实双基有明确要求。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学习只有方法,而无捷径,没有良好的基础,谈不上技能的提高。同时,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积累的基础阶段,而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这些知识就没有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体现不出他们的价值。知识积累的过程正是为了能够厚积薄发,取得突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知识巩固和发挥生命力的过程。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迫切需要在质上提升,同样,能力提高之后就会迫切需求更多的知识,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教育的本意正是这样,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是教育的内在之意,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也正是寻求教育的回归。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基础学习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2.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做到注重学生基础学习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

篇11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教育问题事关国民素质和国家兴衰。为了适应国家改革之大局,近年来教育界纷纷推行新课改运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尽管不少人认为,新课改是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等的深刻变革,但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境。探究造成困境之根源,寻找解决困境之路径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

(一)新课改更多是理念层面的变化,实践层面突破不大

如目标与目标实际达成的背离。高中政治课实行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三个目标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在实践教学中,三维目标总是被分割执行。教师面临升学率的压力,往往偏重于知识灌输和能力目标中的考试能力培训,而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感情、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自觉不自觉的被忽视,出现了目标与目标实际达成的背离。制定出好的三维目标不是目的,真正实现目标才是新课改的追求,但实践层面突破不大。

(二)新教材和练习题老化的矛盾

据笔者深入调研发现,教师即使是完全按照新课改的课本上课,学生仍然无法很好的完成课后作业、单元练习和考试试卷中的某些试题。原因是教材是新内容,但课后作业、练习题和考试试卷中有部分题是按照老版教材的知识点而设计,而这些知识点在新的课本中已经被删掉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倒逼老师补充老版教材的部分知识点,这样又影响教学进度。

(三)新课改的高要求与教学资源有限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要求与课时有限的矛盾。新课改后教材增加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注重宽、广、新,虽有减少的知识点和内容,但减少的远少于增加的内容。同时,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经验与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有限的课时内很难达到活动应有的效果。第二、高要求与教学设备有限的矛盾。新课改在各方面都提出了较传统教材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技术上要求用新的科技武装课堂,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有些中学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中学很难提供这样的技术手段。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不具备新课改的条件,还是新教材老教法。例如不少学校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并且缺乏这方面的技术支持。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上具有开放性、交叉性、综合性、即时性、前沿性、学科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拥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但是由于某些学校地处偏僻,教学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大量的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应用现在还没法满足。第三、高要求与教师素质迅速提升的矛盾。如调研中发现,有的一线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中提倡的学习方式。认为新课改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如果没有这些似乎就不是新课改。课堂上过分强调分组、交流、讨论,以至于“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课堂异常地“活跃”,但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本该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却让学生合作,本该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本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时却直接告诉结论,完全没有把握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导致新的学习方式形式化。

二、新课改陷入困境的根源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产生困境,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

(一)体制根源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改革未动,体制先动”。要将新课改和考试制度变化结合起来。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没有进一步的改革的情况下,只改教材,效果并不能持续。

考试制度同评价体系相关。现存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标准等。以分数为评价标准是不科学的指标。新课改后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的标准仍是以分数为主,然而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不能很好的通过分数表现出来的。仅仅使用分数评价标准评价教学是不科学的。重结果评价而轻过程评价标准是教学评价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考试制度未进一步改革的情况下,应试思维仍是主流,学校把“考试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这就逼迫一线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考试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考试制度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是新课改陷入困境的体制根源。

(二)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除了考试制度及其评价指标外,相关配套改革滞后也是造成新课改困境的重要原因。新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兵突进。没有相应配套改革,新课改就会陷入困境。首先,习题配套改革滞后。教材改了,但相应的习题配套没有跟上。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从而打击学习积极性。对老师而言,不得不使用新版教材,同时要兼顾传统教材,实在难以把握其中的度。其次,一线教师素质提升滞后。一线教师的素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课改的成败。新课改的理念再好、教材再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再先进,如果没有一线教师的充分领会和消化,并在实践中开创性的开展教学,要取得新课改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在新课改全面推行前,广大的一线教师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调研数据显示,在新课改在全面推行后,好些地方才组织培训中学分管教学的领导,等分管领导培训回来才启动本校一线教师新课改培训。本来一线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要想改变长期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接收新课改的新教学模式,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线师资的培训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新课改困境,影响新课改的效果。再次,教学设备配套配套改革滞后。新课改归根结底是为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采用新的理念取代传统理念,采用新的方法取代旧的方法,采用新的技术取代旧的技术。然而,新的技术的采用需要相关教学设备的配套。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支撑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设备基本到位,但对经济落后地区支撑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设备没有到位。这导致新课改在实践中效果参差不齐,导致经济落后地区新课改效果大打折扣。

三、解决之路径

造成新课改之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消除困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思考。

(一)制度层面的改革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取得新课改成功的保障。首先,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分数指标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历史证明,许多大有成就者读书期间考试的分数并不怎样。以分数为指标判断学生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需要建立以分数为参考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改变对教师的绩效评价指标。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的绩效评价是以学生的分数和学生考取的大学来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功利的。应该建立更长远的追踪考评机制,中学教师绩效应该更多的体现在结果上,也就是其是否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上,而不能体现在急功近利的考试分数指标上。再次,改革单一的高校招生制度。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渠道,改变唯分数录取的招生制度。可以探索学生申请入学的招生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等,申请自己理想的学校,学校依申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从而决定是否录取的制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相关配套改革

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政府教育经费的支持。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改善不同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及教学条件,这是解决新课改困境的路径之一。其次,完善相关配套改革,包括梳理出适合新课改的配套习题、配套试卷等,而不是打着新课改旗号的旧习题、旧试卷等。

篇12

1.新课改的理念。

首先要首先明确地理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理念既有教育理念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是指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理想期待,是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状态”的判定及认可,注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和育人的价值。我认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涉及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结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目标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在结构调整卜,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明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在教学策略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例如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该版教材主要选取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教师可以增加地方性自然灾害的介绍。如部沿海居民每年深受台风之害,因此课堂上就将“洪涝灾害”替换为“台风”,并探究台风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面对台风江苏及沿海居民的防灾、减灾活动。

(5)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如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的教学,要将教学目标中“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多使用“给出”“说出”“标出”这样的动词,不仅使教学目标从抽象变为具体,从笼统变为准确,从模糊变为清晰,又可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操作,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操作。

2.教育理念及方式的转变。

还要明确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制定符合高中生地理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从实践上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水平。

(1)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不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发展自我和具有自主理性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造就负责任的公民;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注重活动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思维。

(3)注重实践性。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鼓励学生利用课本资源走出课堂,依靠学校已有的条件参与实践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