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有47%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10%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违法事件的报道频频亮相各种媒体。从2002年北京一名大学生用硫酸伤黑熊,到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四名同寝室学生以及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学生刺杀教授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究竟何在?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最近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现代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际困难,心理压力大。“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现代化家电的普及、城市中家庭独生子女多,使得这一代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造成他们不会交际,人际沟通能力差,从而导致他们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之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二、心灵空虚,依赖网络。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最终荒废了学业,丧失了奋斗的意志。
三、角色转换不适应,造成心理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学中评判学生优秀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是包括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等,这些多样化的评判标准,使部分高中时成绩优异而其他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易于产生失落和自卑。
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大学生所学科目多且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产生挫败感,伴之而来的就是紧张不安的情绪,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易患焦虑症。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使得他们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这样极可能会导致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不会独立生活和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五、情感困惑和危机。当代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早于心理成熟。有较强烈的与异往的冲动,但是由于心理成熟不够,缺乏与异往的能力,缺乏处理性冲动的困扰及处理恋爱中的情感纠葛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六、独生子女多,任性骄横。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一大诱因。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许多不良习性,任性、自私、不关心他人和以自我为中心已成为他们的通病。而这些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有时可能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七、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八、就业压力转换为心理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而不能胜任等。这些都会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这种压力不能以正常的渠道宣泄出来,就可能出现乱砸东西、酗酒打架,甚至消极厌世等。
以上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而有效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心理咨询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除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问题的轻重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防患于未然。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受纳程度,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要把先进的思想理念、人生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道德灌输给学生。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外观形象和部分内涵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力度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各种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使学生从中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高校从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骨干的辅导员,他们长期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十分熟悉学生的情况,所以,很有利于对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开展心理辅导的工作。
1 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
(1)情绪不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存在飘忽不定、喜怒无常的情绪,而且经常为一些小事大哭大笑、闷闷不乐、大吵大闹或耿耿于怀。有55%的学生在问卷“你是不是总感到莫名的烦恼、不安和焦虑”中说“是”。而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2)意志脆弱。意志就是人所进行的执行、决定与选择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人们完成一项活动时的激励。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自觉性、自制力和主体性是主要的体现,在现在的大学生当中很少有人经历,脆弱性经常在坚韧性、坚强意志上常表现出来。
(3)适应能力差。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一项重要的特征。目前,对新环境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适应,但有一部分学生,同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而很难完成。在被调查学生当中,表示一年后还不能适应的有25%的学生,表示能很快能适应大学生活的有38%的学生,有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或是回家陪读。
2 当代大学生比较突出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则是祖国的发展希望,是我们国家的明天,但是大学生的心里问题却越发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网络成瘾问题、校园适应问题、恋爱问题、就业压力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等。
(1)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问题。对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在新环境中,集体式的、独立的大学生生活要学会过,这就需要他们要有奉献精神和独立意识。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总会引起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大学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类似的复杂环境,和中学不同,基本上吃、住、行都由自己安排,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上大学,基本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等到他们上了大学之后,没有及时地确立起来新的学习目标,大学的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上很难适应。
(2)恋爱问题。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大学校园里从前遮遮掩掩的爱情也开始不掩人耳目了,变得大大方方起来。我国多数大学生年龄都在17到23岁之间,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还缺乏处理恋爱问题和恋爱经验的能力。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压力大, 和异性的交往往往忽略了,进入大学之后,思想变得非常活跃,受到例如电视、书刊、电影等多种媒体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潜意识当中,对异性的渴求更加地强烈,恋爱中出现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认识,恋爱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不能正确的处理,致使他们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了。
(3)求职择业困难引起的心理焦虑。随着我国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致使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在择业过程中,就业的心理准备部分学生还没有做好,好高骛远,对自我定位和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科学;在择业中,还有部分学生没思考仔细,盲目地从众。对大学生而言,这些状况都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焦虑、烦躁、恐惧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学生来说,都能破坏他们的心理防线,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和择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就业责任加大了。这一变化对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来说心理平衡被烦躁、焦虑、恐惧,打破了,让他们对处境无能为力,失去对前途的希望,缺乏对生活的信心。
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学生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正确、科学地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必然性,需要充分认识其心理问题的可塑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提出几点主要建议和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加大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情,还要引起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目前,类似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在高校虽然多数建立,来帮助消除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障碍。有资料显示,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人员很少,并且大多是非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教育的效果、时间都不好保障。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给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
环境。
(2)掌握动态更新健康教育观念。做到宏观调控与微观疏导紧密结合。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确立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和研究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并及时指引学生克服消极思想,利用有利因素,要及时给予疏导和规劝,对大学生的合理要求,要及时给予高度重视。让大学生在清楚明白结果的情况下,最后由自己来做出决定和选择,而不是由别人来代替决定。
(3)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的力量是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涌现出来的。所以,高校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个性成熟水平等。唯有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过硬和通晓心理卫生知识,才可以培养出心理健康,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还比较薄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还没有普及的背景下,“个性模特”和“心理医生”的角色为教师自觉而富有成效地扮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Abstract: the use of brick masonry building is an architectural form of the wide range of current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masonry buildings exist many problems, which reduces the ability to resist earthquake disaster of buildings, to the seismic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buried hidden dange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rom the seismic design problems, a series of measures adopted in design proces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asonry building;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平面不规则
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砖混结构,建筑物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 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平面布局凹凸不齐, 局部突出的尺寸太大, 外墙拐角过多, 地震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结构易受破坏;平面刚度不均匀。建筑设计要求虚实对比, 使窗间墙宽窄不一, 使窗间墙刚度分布不均,地震时变形不协调,宽墙段因刚度大而容易受剪破坏, 窄墙段则易发生弯曲破坏, 致使薄弱部位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2、 竖向刚度不均匀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 局部设置大空间房屋, 造成竖向墙体不连续, 产生刚度突变和出现薄弱层。转换承重梁过多, 传力复杂,对抗震极为不利;建筑立面设计过分追求立面效果, 出现“头重脚轻” 造成房屋重心过高。有些建筑物采用错落的立面, 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过高,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而造成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不均匀。外墙窗尺寸越来越大, 而窗间墙尺寸则越来越小,有的开间甚至取消整门外墙,在外墙上设带形通窗、 玻璃幕墙, 使外纵墙几乎完全丧失抗震能力。地震时变形不协调, 薄弱部门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3、 砖混结构建筑物设计中构造柱设置过多, 抗震砖墙不足资料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但构造柱对墙体的抗裂效果不明显,一些砖混结构在墙体数量少, 抗震不足时, 往往以增加构造柱来弥补, 造成构造柱两侧的砖砌体长度不足, 致使构造柱不能有效地与砖砌体协同工作,形成了 “头重脚轻” 的结构体系,对抗震极为不利。
二、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 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 立面宜尽可能简洁、 规则, 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 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 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 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 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 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 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 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使不可避免时, 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 将体型复杂, 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兼顾建筑造型,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将平面布置、 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 简洁、 美观大方; 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三、建筑物总高度和总层数不应超过规范限值
新规范对建筑物总高度和总层数的限值有很明确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注意总高度的计算方法和坡屋面时顶层高度的取值。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工程的抗震电算文件结果分析比较感觉到, 砖混砌体房屋层数越多, 高度越高, 结构抗震越难合格。建筑高度和层数越接近规范限值, 地震造成的破坏越严重。所以控制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对减小地震危害作用很大。楼盖重量约占建筑物总总量的一半左右,多一层楼盖即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地震作用,而且增大了地震侵覆力矩,在中强地震下, 因地震侵覆力矩过大, 可能导致建筑底部墙体的压力或剪力超过材料容许值而被破坏。所以应尽量减少层数, 降低层高, 采用轻质建筑材料以减轻建筑物自重。
四、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 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 错动、 倒塌等现象, 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 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纵、 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 沿平面内宜对齐, 沿竖向应上下连续, 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
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 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 间距大, 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 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 拉震能力低; 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 墙混合承重的房屋, 由于其限制了纵、 横墙的侧向变形, 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 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
时, 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 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 也可在纵、 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 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如 2Φ6@500, 以加强房屋整体性, 防止纵、 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五、有效设置圈梁与构造柱
砌体房屋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共同组成砖混结构的 “弱框架” , 使结构在遭遇 “大震” 时可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 这种变形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使结构不致发生倒塌, 遭遇设防地震时,结构部分进入非弹性变形, 损坏控制在可修范围内。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圈梁是提高多层砖房抗震性能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利于减轻震害。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以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板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能有效约束板, 使砖墙平面外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可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对楼屋盖进行平面内约束, 可以提高楼屋盖的水平刚度, 同时能保证楼盖能起到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 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 且不延伸出两道圈梁间的墙体,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 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 提高墙体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有效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竖向刚度和抵御不均匀沉陷的作用。新抗震规范规定: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 遇到洞口应上下搭接, 圈梁宜与板设在同一标高处, 断面高度大于等于 120mm,配筋应符合规范规定。砖混结构设置构造柱能提高房屋的延性,可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百分之十到三十。
六、在合理位置的墙段内设置水平钢筋
在抗震验算中,多层砖混房屋底层往往不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即使有时在适当部位加设构造柱也不能完全满足抗震承力验算。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可在抗震力不够的承重墙段内配置水平钢筋, 使地震力由砌体及水平钢筋共同承担。一些试验表明,配筋多孔砖墙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墙段的抗震性能, 减少脆性, 增加延性, 增强砖混房屋的抗震性能。水平配筋砖砌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水平钢筋宜采用 HPB235、HRB335 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0.07%, 也不宜大于 0.17%, 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钢筋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180mm。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心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500名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教育,试验组孕妇接受产前干预。然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褥期应对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褥期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心理干预能改善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产后期; 适应;心理学
应对是个体对外界压力事件(应激源)的反应,是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解决已存在问题的一种适应过程。孕产期是育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孕产妇在生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 [1],而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心理压力尤为关键。为了探索改善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建立档案的孕妇500名。选取标准:孕周在30周以上;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将500名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试验组年龄21~42岁,对照组22~40岁。其他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组时的应对方式状况 两组研究对象入组时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为Z检验,为χ2检验
表2 两组入组时应对方式比较
1.3 方法
1.3.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表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夫妻居住方式、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等6个条目。(2)应对方式量表:采用解亚宁[2]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编的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将前13项评分相加得到积极应对方式分,后7项相加得到消极应对方式。 经常采取计3分,有时采取计2分,很少采取计1分,不采取计0分。
1.3.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试验组孕妇在常规产前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干预内容分3次进行。第1次干预主要讲解产前心理调适过程,应对措施的重要性,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的区别,积极应对的具体措施及如何选择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等;第2次主要讲解产时及产后心理调适过程、分娩期及产褥期缓解压力的具体措施等;第3次主要针对前两次的内容进行讨论、指导。干预后发放书面材料,并告知其存在疑问可随时电话咨询。
1.4 统计学处理 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进行两组一般资料的可比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进行两组干预前后对应方式的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褥期应对方式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积极应对的例数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的例数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产褥期应对方式比较
2.2 两组产褥期应对措施的比较 试验组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都是积极应对方式,其采用率均在85%以上,见表4。而对照组最常采取的应对措施为“自己安慰自己”,这一条目属于消极应对方式,其他采用率均在50%以下,见表5。
表4 试验组产褥期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n250)
表5 对照组产褥期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n250)
3 讨论
3.1 产前心理干预方式 常见的健康教育方式有一对一讲解、集中授课、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提供热线电话咨询等。综合考虑授课效果及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研究采用小组干预的形式,根据其来门诊的时间进行分组,每周5~6对夫妇,每次干预前1日电话联系,确保其能按时到达,对于因故未能到达者,随下一组接受干预,每次干预后都发放资料,并提供热线电话咨询,最终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3.2 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实验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改善了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应对过程是评估、情绪、应对三部分的循环过程,在一个特定压力背景下,对事件的评估产生情绪并促使应对,应对又反过来影响对情景的再评估。产前开展心理干预,可以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进行正确的评估,有利于保持自身情绪的压力,积极地对应措施在缓解心理压力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再次促进孕产妇对妊娠分娩这一事件的正确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促进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
3.3 两组产褥期所选择的应对措施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褥期经常采取的前5项应对措施中,采取最多的是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其次是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向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等,均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其采用率均在85%以上。其原因可能为心理干预提高了孕产妇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高者认为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个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健康状态[3],能坦然面对和积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照组经常采取的前5位应对措施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最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自己安慰自己,属于消极应对方式,其采取率为52.8%,其余4种常用的应对措施属于积极应对方式,但其采用率均在50%以下。这可能是由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产褥期妇女缺乏相关知识,不懂得主动采取措施缓解不良情绪,即使使用应对措施也是盲目选择,进一步体现了产前健康教育在改善产褥期妇女方式中的作用。
产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褥期妇女的应对方式,能帮助孕产妇减轻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产育健康的后代。
参 考 文 献
[1] 胡娟.成都市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
1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1-12月,共收治30例恶性肿瘤病人,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46岁;其中肺癌10例,胃癌11例,胰腺癌1例,直肠癌4例,乳腺癌4例。经心理疏导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2心理体验及应对措施
2.1心理反应及对应措施[2]
恶性肿瘤病人最初得知诊断结果后,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常常表现为怀疑、恐惧、震惊、不知所措。绝大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诊断的真实性、对自己的病情心存侥幸或恐惧,会不知所措,同时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及预后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自身状况,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对其病情进行科学、合理、乐观的解释,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可请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引导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配合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经济压力及应对措施
癌症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大部分家庭都感到难以承受。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问题不仅需要家庭和亲属的帮助,而且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因此医护人员一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可以指导患者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病人因经济原因造成的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2.3角色[3]的改变、适应及应对措施
患者生病后,整个家庭原有的生活方式被打乱,家属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患者的身体上,患者突然成为家庭的重心。由于患者生病,患者无法继续工作、学习或照顾家人,使患者的角色发生变化。这提示医护人员、照料者及家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导,并在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力所能及的参加社会活动,使患者能尽快转移重心,适应新角色。
2.4获取信息的愿望及应对措施
病人及家属经受巨大的心理冲击后,渴望获得疾病的所有信息,而信息的缺乏会加重他们的身心压力及负担。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定期举办知识讲座,邀请抗癌的成功人士及癌症康复俱乐部等组织介绍经验和提供疾病最新的诊疗方法和护理进展的新信息,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支持。
2.5应对方式及干预措施
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面对疾病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主要有回避、屈服、积极面对等[4]。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应对方式,对病情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对部分采取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应充分调动患者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其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对积极应对的患者,应继续鼓励,进一步增强治病的信心。
2.6治疗间歇期的心理应对措施
患者在各种治疗的间歇期,会出现不同的副反应,医护人员应经常电话随访,了解病情,向患者说明药物的效果,疾病的现状及预后,指导患者心情舒畅、正确对待各种反应,以缓解病情,配合治疗。有研究[5]发现配偶的支持及关爱可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信心,因此建议家属多多陪伴,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痛苦。
3小结
通过对患者各种心理体验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可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及治疗,生活中注意自我保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达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孙燕.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0.
[2]黄津芳.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0-102.
引言
公共卫生管理是我国全民性的事业,对于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管理问题更加变得越来越重要,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以及全民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几年,频繁发生各类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有效发展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1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况
公共卫生管理即公共的卫生方面的管理,是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保护、增进人们健康以及防护疾病的管理活动[1]。公共卫生管理包括许多方面,比如流感传播、洪涝灾害以及地震灾害等这些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及生命安全问题的管理。公共卫生管理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灾害提前做好预测及卫生方面的工作,有效减少疾病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经造成危害的病毒或疾病以最短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事件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管理不是个人的,是关乎广大民众的,所以需要广大民众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很多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农村人口占有我国人口的70%,然而其医疗只有不到20%[2];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农村地区出现就医难、医药少的不利现象,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着不健全的严重问题;第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素质水平比较高,而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城市或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比较低,使得整体上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第三,财政资金的投入不够,在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当中,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的缺乏,使得其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事业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所以每当一些地区出现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当地的人民群众只能以被动的方式等待救助,相应的主动措施很是缺乏,很难全面保证人民的基本健康和生命安全。
3加强及改进公共卫生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比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的保障体系和全国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将大大有利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所以,在现在公共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的同时要有效改革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逐渐消灭我国广大农村的卫生防疫盲区,规范化的建设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有效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医疗保障差距,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安全健康保障。
3.2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
制约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及其专业素质的缺乏,所必要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第一,在面试、聘用的环节要严格把控,关注的重点放在人才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保证聘用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二,对工作人员做定期的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对于条件优秀的人员可将其送去专业的机构进修,有效保障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水平[3]。
3.3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为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只有积极发展起来了,财政的总收入才会有所增加,进而才能对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鼓励社会有条件的人士加入公共卫生管理的事业当中,给予这些社会资源相关的优惠政策,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有效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建设。
4结束语
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时也不是依靠少部分的人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共同完成,它是全民性的事业,关乎国民健康,所以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效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就要对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防止疾病,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和壮大,维护我国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蓓蓓.试析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08(16):322.
新疆地处大西北边疆,准噶尔盆地,分南、北两疆,克拉玛依市位于北疆边塞;中心医院地处北疆地区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一家中型综合性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医院,床位编制900余张,在编工作人员1200余名,具有先进的医疗水平、疆内领先的科技项目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研究生队伍也随着医院科技含量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要迅速扩大,突出有专科性、病种性,各项管理制度越发成熟和完善。
1 健康教育的实施
2003年院领导在目前医院发展的基础上率先在疆内倡导“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号召,大力宣传健康促进医院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模式,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护理部副主任兼健康教育办主任,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稳步向前发展。2005年又逢卫生部向全国发起《全国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对我院来说是注入了新的契机,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使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更加深入发展,更普及、更多样化,健康教育办反复为临床及医技科室设计实用性强、简单易懂的《住院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门诊、急诊、医技科室《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及各项考核检查单等;成立质量控制委员会并定期检查考核;同时建议院领导将健康教育纳入科室考核指标中(目前已通过并在执行);请北京健康教育专家钮文异等教授来院讲座;组织本院专家、主任成立健康教育讲师团,在市广播电台以直播互动的形式讲座;讲师团在社区、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根据国际、国内卫生宣传日为广大市民宣传健康保健知识;编写并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指导书等宣传资料。使我院健康促进工作步入正规化管理的轨道。
2 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2000年健康教育仅在护理队伍中开展,没有普及,2003年开始扩展到医生和医技人员,健康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在不断的深入和普及。良好的形式、良好的空间、接受教育对象的增多,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同时感到困惑和不安,其因素是担心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主要表现在:(1)科室主任不重视,认为健康教育是宣传科的任务;(2)医生不理解,认为是护士的责任;(3)医技科室有抵触情绪,认为是社区的职责;(4)即便科室认为健康教育纳入考核指标中没必要;(5)科室不愿为健康教育投资;(6)科室领导有敏捷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但对此项工作理解误差很大,不能长远的看医院和社会的发展。诸多的原因,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起色,科室健康指导工作大多仍是护士在做而护士长检查,长期以来病人本身对护士讲解就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从医行为不能如期进行,从形式上是医护共同指导,而实际是护士全部负责,针对这些问题,健康教育办多次在院网和院周会上指出,并充分强调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希望科室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但效果甚微。
3 问题原因分析
2005年9月,健康教育办带着诸多的问题,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河北省承德召开的《全国医院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与培训会议》,会议上听取大量的经验交流和事例,咨询有经验的医院并索取资料。并对照目前我院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集中的主要问题:(1)患者是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并希望能解答有关健康保健咨询问题;(2)愿意接受医生的指导;(3)多数医生指导内容太专业化,听不懂;(4)少数民族、山区牧民有语言障碍;(5)护士操作性工作多,指导时间有限。其次在医生中了解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科室医生中的主要问题:(1)医生时间用在查房、书写病历及思考治疗、诊断上多,健康指导时间很少;(2)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已经可以满足需要;(3)健康指导信息少;(4)过去医学教学无健康教育指导内容;(5)指导效果见效慢,信心不足。最后对医技人员调查结果显示:(1)病人流动性大,不固定;(2)工作性质是操作设备或仪器,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3)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知道该从那些方面指导;(4)工作性质是窗口服务,不便与病人交流。通过对三类人群的原因分析后,找出根源,制定应对措施。
4 应对措施
4.1 针对患者的应对措施
针对住院患者文化水平不等、语言种类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1,2]。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强硬执行,根据接受程度、耐受时间长短,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方式,如主动示范、图谱、电视录像、广播电教、耐心倾听为主、耐心解释,对文化程度高者提供科普资料、手册、健康报、简单易懂的医学及生理常识等,并告知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行为干预,使其能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总之要明确行为干预的效果是循序渐进的长期效应。
4.2 针对医务人员的应对措施
(1)强化健康教育知识,明确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疾病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它在实现所有健康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2)在健康教育中,主要对象不仅是患者,对亚健康者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与患者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在特定场合有意无意进行着的健康指导活动,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医院的整体形象,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场合,宣传健康知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瞬间或固定时间交谈,向他们传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知识,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窗口服务人员,可以利用发放健康指导宣传单或手册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解释和回答问题。(3)积极与大众媒介沟通,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与媒体处理好关系,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收集科室健康教育的活动资料,利用网络收集健康教育新动向及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将信息反馈于科室,增加科室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核算与管理的途径,利用图片展板宣传科室健康教育近况等,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
Security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Outpatient Pediatrics Transfusion
MIN Hong-ying
(Changzhou Zhonglou District Yongho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Changzhou 213000,Jiangsu,China)
Abstract: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ecurity risks of the infusion in communit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nd suggest the relative nursing measures. Nurses should carefully check the names and number of children before infusion. Nurs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in children during the infusion. Nurses should promptly tak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when exception would happened. At the same time, do not forget to do health promotion work of parents, which could reduce the unnecessary medical dispu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countermeasures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caused by medical malpractice, which improved greatly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services.
Key words:Outpatient of pediatrics transfusion; Security risks; Measures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以及血液注入静脉中,通过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速度较口服给药快且方便。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又由于年龄较小,常常不愿意接受口服给药,故近年来静脉注射给药在临床上的使用率大大提高[1],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500例患儿的输液病历记录,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药品问题主要存在于两方面:①首先,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药品的种类繁多,新药层出不尽,而每种要都有多种规格、制剂,同种药物有的有多种商品名称,导致医生对新药的规格、小儿的用药量以及用药配伍禁忌不能够很好把握,用药剂量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②个别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如注射液中有悬浊物、杂质不能够溶解,部分药品外包装非常相似,容易混淆[2]。
1.2医生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社区儿科门诊部的医生相对较少,流动性较大,不固定,患者又多,工作超负荷,常常见到医生遗嘱上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导致护士及家属不满意;②由于市场上的新药不断推进,配伍禁忌对照表更改相对滞后,小儿的用药量也较难把握,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1.3护士方面①缺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就诊期间陪同的家属可能不止一个,环境嘈杂,护士工作量增大,情绪容易波动。输液期间及输液后没有及时告知注意事项,容易导致误解产生,从而引发纠纷[3]。②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社区儿科门诊部较小,患者密度较大,同名同姓、同音者时有,再加上嘈杂的环境,使得患儿家属误听误答,导致交错输入药物;③护士自身存在问题:近年来护士不断年轻化,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沟通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遇事不够沉稳,再加上一些护士责任心不够强,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观察患者不够仔细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或误会,引发纠纷。
1.4医院输液环境方面社区医院输液室结构狭小,设施简单,光线较暗,卫生间较小。由于患儿年龄小,输液扎针时多半哭闹,造成输液场所比较嘈杂。再者由于输液室小,不同病种的患者都在一起,没有隔离措施,致使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大,所承受的心理负担也增加,容易引发纠纷。
2应对措施
2.1医生方面①医生熟悉所用药品的各种规格、制剂,对刚上市的新药,在使用前要仔细查看配伍禁忌手册,如若手册上未记载,最好不用或酌情使用该药。②医院要及时组织医生学习药品法,反馈药品的使用情况,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药品的最新动态,合理使用药品。③医生要规范书写医嘱,尽量字迹清晰,如若接诊护士发现医嘱出现问题,应及时回复护士。④药剂科医生要严格把关药品的发放,杜绝药品的错发、漏发。
2.2护士方面①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好动,所以输液时保持微笑,动作轻柔,要及时向家长讲解输液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增进与家长的距离,增强他们对护士的信任。②同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保持输液环境安静。还要勤加观察,随时巡视,解决患者的相关需求,尽量做到“眼勤、手勤、口勤”,遇到特殊问题及时联系医生[4]。③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及时参加医院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2.3输液环境方面 医院要改善输液环境,增加基础设施,扩大、更换输液室,配备紫外灯,及时打扫并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同病种患者最好隔离开,避免交叉污染。
3讨论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第一战线,儿科门诊是儿童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有其特殊的管理方式,门诊输液更有着别与其他输液的特点所在,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故越来越受到医院及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调查得出,现今儿科门诊,尤其是输液方面,对于以下四类儿童,越来越多的医院都采取了静脉留置针方式:①患儿合作程度欠佳,好动,哭闹,使用普通输液针容易发生肿胀;②输液天数较多的患儿;③门诊输液药物种类繁多,容易发生静脉炎,严防渗漏的患儿;④急诊需要建立安全的静脉通道,以便及时抢救的患儿[5]。采用该输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患儿的不适,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也正走向人性化道路,督促人性化护理在门诊部的应用,尤其是儿科门诊,更多的医院都在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良好的心态关心患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加强输液室的硬件设施,现今很多门诊输液室的内部装饰都趋向于幼儿园化,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抵触,使得他们更易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 社区医院儿科门诊部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通过原因分析,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提倡人性化管理,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侯群英.浅谈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70-71.
[2]杨爱玲.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河北医药,2011,33(1):1104-1105.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24-02
0 引言
对于现阶段的供配电系统而言,具有设备技术先进、集成度高、防误能力强等特点,给设备的安装、检修带来了一定的考验。特别是在变电站设备的安装、检修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及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很容易造成人身、设备、电网事故。为此,在今后的电力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变电站设备安装与检修工作,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处理,以保证供配电设备可靠、稳定运行。
1 工程概况
35kV山阳变电站地处XX区,本工程安装、检修内容:
1)更换35kV主变 2台,型号:SZ11-20000/±×2.5%/10.5;
2)更换35kV少油断路器为35kV六氟化硫断路器3台,型号LW36-40.5P;
3)更换35kV电流互感器12台、隔离开关12组、带电显示装置2套,更换35kV配电装置室内网门,对原35kV避雷器进行检修;
4)新增10kV消弧线圈成套装置2套,型号:XHDCZ-630/10.5;
5)调换主变10kV开关柜2台、分段引线柜1台、分段开关柜1台,调换馈线柜20台、站用变柜2台、压变避雷器柜2台、电容器开关柜2台。型号:KYN28A-12,断路器型号为VS1;
6)调换10kV站用变2台,型号:YBN-12/0.4;
7)主变保护、35KV分段自切保护改为微机保护,改造站用电屏、直流屏、接地检测装置、主变电度表屏;
8)对原电容器组进行检修,取消电容器钟控控制回路,采取监控系统的VQC控制电容器投切;
9)综合自动化设备组屏包括监控主机及逆变电源屏、远动通信及公用测控屏、交换机屏。
以下为笔者对本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1 缺乏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与应对措施
一套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变电站设备安装、检修质量的基础。对于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工程而言,在具体的安装与检修过程中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将严重影响安装与检修工作质量。为了确保该项目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以下几种管理制度:1)质量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列出质量控制主项和一般项,将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方法、操作工艺、技术配合等问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若发生技术变更,则应重新组织交底。因交底差错或不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追究交底者责任。不按交底要求施工造成质量问题的,追究施工操作者责任;2)技术复核制度。为做好质量预控工作,确保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对关键工序进行技术专项复核;3)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隐蔽项目完工并自检合格后,由质量工程师召集质检员、监理代表、设计代表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检,直至符合要求。;4)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按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中要施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工程计量管理制度。贯彻本公司计量机具管理制度,所有计量器具、仪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竣工资料管理制度。竣工移交的文件资料由工程部统一管理,其数量、内容和格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规定执行,满足招标方要求。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与应对措施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决定变电站设备安装、检修安全的直接因素。在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初期,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现象较为普遍,给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因施工人员职责不明,使工程责任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如在交直流屏检修、控制及保护屏安装和一、二次电缆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职责不明的现象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为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1)现场负责人认真召开现场站班会,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作业任务、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危险源危险点、人员分工等清楚明白,引导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自觉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2)施工项目开工前,引导他们认真接受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措施的交底,做好现场安全健康、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安全互保,施工中互相关心安全,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下班前及时清理现场。作业中发现不安全问题应妥善处理和向上级报告;3)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认真检查。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或非本专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及工器具;4)现场负责人认真召开每日收工会,总结当日施工情况,对违章违纪进行讲评;5)认真参加工地安全活动,积极提出改进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帮助新工人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2.3 技术管理落后与应对措施
对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的技术管理工作而言,应严格贯彻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具体工作由技术负责人执行,实施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确保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技术管理落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工作的效率。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落实施工图交底、审核、整理工作;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项施工方案;3)认真落实作业指导书及规程规范的选用工作;4)认真解决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及有关技术问题;5)加强施工技术方面问题进行对外联系、竣工资料编制等工作的开展。
2.4 忽视关键过程控制点的识别与应对措施
在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关键过程控制点的识别,强化对于该部分内容的质量控制与验收。然而在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为此,笔者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应将该项工程分设为主变压器安装、35kV六氟化硫断路器安装、硬母线安装、接地网安装以及二次调试等五个关键工序,实施对过程参数和特性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填写好《主变压器安装关键工序把关卡》、《SF6断路器工序把关卡》等内容,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检测分析的形式提供改进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还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产品说明书、图纸及有关资料,熟悉产品结构尺寸及安装要求,复核基础水平误差及中心线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以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忽视了安装、检修质量管理与应对措施
在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质量工程师负责检查指导和监督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工作;做好各种质量记录和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审核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在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忽视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质量的提升。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ISO-9001:2000整合管理体系进行控制,从材料设备采购、中间验收、关键工序及最终验收均必须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2)对所用的试验、检验、计量、监测器具由专人负责保管,以保持其过程能力。具体按(MSP-12)《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3)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文件、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施工图执行;4)在工地设立专职质检员,质检员持证上岗,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并赋予质检员“质量否决权”的权力;5)开工前,技术部门做好技术资料的准备,并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的特点,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对每个班组进行全员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6)严格执行工序交接验收制度和工艺质量标准,实施质量计划工序管理卡的管理方式;确定质保程序实施细则及各分项工程的W点;发挥工序控制中的监督点作用,上道工序保证下道工序执行,下道工序要检查上道工序质量,让质保体系运转在工序交接上得到体现;7)坚持预防为主、检查为辅的原则,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6 忽视了安装、检修工作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在35kV山阳变电站安装及检修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工作重心偏向于对工程质量与工程工期的控制,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给整个工程项目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遵照现行《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对本工程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2)完善各级安全监察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基础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认真做好公司内部的各种安全管理台帐;3)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考核奖惩细则》《临时工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4)完善安全经济风险制,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逐级签订安全风险责任合同;5)工地安全员固定在施工现场,掌握安全动态,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各兼职安全员分别抓好各自施工区域的安全督促,及时向项目经理和安全监察员提供安全信息;6)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施工中严格执行有关技术安全措施和安全规程,狠抓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7)坚持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完好和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持证上岗。
3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工作对提升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对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额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对提升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质量的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促进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周红.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14.
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公路总里程和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公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则更为严重。因此,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大量资料表明,公路沿线两侧的生态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对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措施。
1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决策,设计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1.1公路设计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是联接城乡间、城市间的重要通道,是人类联系的走廊,应利用地形数据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对平纵横进行精细调整,反复推敲,设计出合理的路线为指导施工提供设计图表。此外,相互交错的公路也使生态呈现岛屿化和条块化,景观呈现破碎状态。公路给自然环境及生态安全等带来极大威胁,尤其是公路沿线的工业区、民用建筑及商业的涌现,致使道路沿线呈现出城镇化和街道化的景象,自然景观和农村景观遭到破坏。与此同时,公路的水泥及沥青路面的渗透性较差,热容量小,且反射率大,加上下垫面温度高和无蒸发耗热,致使温度快速升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灰尘含量严重超标,从而形成一条热浪带,使气候出现局部恶化的局面。公路的工程设计应尽可能考虑生态防护,绿化方案应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1.2公路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阶段,对表土的清理、河道的改移、土石方的开挖及料场的开采等均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地形,增加水土流失,甚至会使运营阶段遭遇路桥冲毁和洪水泛滥的问题,进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工程施工期会产生大量扬尘,落后工艺生产的沥青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严重污染空气。加上施工期噪声污染和振动都严重污染着声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临时用地、预制场、拌和场及营地等,也个地下水质及植被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会导致树木及植被枯死。此外,施工废弃物对河道的侵占、填挖等改变了水文条件,进而使河道淤塞导致行洪困难,致使水土流失、滑坡和地基下陷问题突出。
1.3公路运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运营阶段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给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大气污染不仅降低能见度,还给运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甚至造成光化学烟雾及酸雨,进而引起多种疾病。同时,交通所致的噪声污染是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干扰者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加上公路维护中有害物质对水土的侵入,也使地下水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公路所用的消冰盐,严重影响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则使大量农作物减产。
2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影响的应对措施
公路设计阶段对所确定的设计方案,应从适应环境保护方面做好以下工作:在公路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时,应从全局和远景来把握项目,使其具有协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2.1公路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环境破坏的应对措施
对于公路路线走向、桥位、隧道等设置设计应进行科学论证。在论证时应以区域的环境保护为基础,充分考虑公路沿线的生态及环境保护问题。选用路线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及治理的费用,并将环境破坏程度作为选比项目设计的重要条件。同时,应以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公路设计的目标,进而确定其环保的总体设计原则。对于工程设计应优化其纵平面线形,降低公路边坡高度;山区应充分利用先进设计软件和数据模型来精细调整其纵横面,并对此进行反复推敲,精雕细琢,重视细节设计,强调人文景观和公路景观,这是工程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在审核设计时也应重视横断面设计。
2.2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环境破坏的应对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前应对开挖范围进一步明确,不能为图施工方便而对沿线植被任意破坏。同时也要明确临时借地的范围边界,严控制对其的不合理占用。保存被剥离的表层土,利用其改良其他或本地地面土地,或恢复沿线遭受破坏的土地。在制定范围堆置弃渣,严禁任意丢弃,以免其流入水体。采用水平作业方式进行施工取土,开挖的同时也进行土地平整及绿化,取土应有计划性并及时还耕。施工过程中还应重视公路用地范围及路面的美化,及时再造景观,重视视野内的环境美化,及时科学地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避免滑坡及边坡坍塌的发生。
2.3公路工程建设运营阶段环境破坏的应对措施
公路运营阶段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的长期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噪声污染方面防治噪声可采用声屏障的设置、高建围墙、密植绿化树木、封闭建筑外走廊及设置双层窗等。强化交管,公路出口及入口处设置噪声监控站,严禁噪声较大的车辆上路。鉴于大气污染,应按照当地土壤及气候特点,在公路两侧尤其是环境敏感区密植灌木和乔木,以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同时也降低噪声污染和改善公路景观。此外还应通过收费站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检查,禁止超标排放车辆上路。严格监控和检查危险品车辆,以防事故的发生。
3总结
公路工程建设稍有不慎就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而,应强化公路建设的环保宣传及教育,将环境保护作为公路建设全程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措施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最低,促使公路建设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弓成,李春义,赵廷宁,曹世雄.近自然绿道建设在我国公路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湖北神宜公路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6):773-778.
目前,肾内科疾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每年有超过百万的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器官的衰退,以及由不良生活习惯和其他原因引发的肾脏疾病,使得肾内科临床科室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治疗中,面临极大的风险。因为此类疾病的常见性和多发性,使得其恶化的程度及风险都在加大,尤其是近年来,此类疾病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院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中,就安全护理实施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238例老年肾内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在60~80之间,平均年龄在(69.22+2.13岁。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8例、IgA肾病患者6、间质性肾炎19、急性肾衰竭16、慢性肾衰竭39、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32、高血压肾损害57、糖尿病肾病31。在对其治疗中,都按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医治。我院医务人员皆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消除主观原因对患者治愈的影响。
1.2方法
对我院肾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性分析,对影响患者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的区分,并以相对应措施,对这些隐患予以改正,以完善其护理管理。安全隐患概括起来可分为: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观察不精细缘故、潜在的感染隐患。在实施其应对措施时,可从: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方面进行努力。通过实施应对措施前后患者自身的感染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状况、临床用药的合理率等三方面进行比对。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使护理中风险降到最低。
1.3统计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y±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y2检验组间比较,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结果
3、讨论
护理安全,是医务人员在对病人实施护理过程中,正常工作以外,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患者病情的恶化、残障和死亡等。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全部消除,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但是可以排除不可抗因素之外的其他努力,以减少其不安全的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即是说,找出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尽管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并不能阻挡肾内科疾病的发展步伐。肾脏患者的逐年上升趋势,在老年人之间尤其明显。为保障护理安全,不同的医师,不同的医务人员,都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懈奋斗着。自由对患者的情况和医院情况进行详细的辨别,才能更深入细致的提高其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在安全防范措施上,适当采用增加护患沟通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2],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安全的保证[1]。
老年肾脏科室,是近年来由于老年肾内科病患的增多而设立的专门科室,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慢过程,在护理期间,很容易因不良护理方式而导致病情恶化和感染,应用安全隐患应对措施护理,对于其康复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很快令患者康复[5]。
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是肾病患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老年病的病种在不断增加,利尿剂、强心剂等的广泛使用,激素类药物的不断使用,西医的副作用凸显出人体所不能承重的范围。
护理活动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患者,多半会有并发症的发生,身体浮肿,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变弱,尤其是血液透视患者,因活动受限,心理产生极端情绪,有可能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安全[6]。
在对患者行,心理干预治疗中,要注意定期观察病人病情,康复后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长期服用西药的其他病患诱发的肾脏类疾病,要对西药进行慎用。在预防感染上,要时刻注意因免疫反应而使细菌入侵体内。对于老年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过重,有病早治疗,同时在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治疗中,注意多做沟通和疏导工作,让他们消除对疾病的惶恐情绪。
我国老龄化的上升趋势,使得老奶奶群体患肾脏并发症的概率也很大,对于肾脏的保护,及时清理机体废物,使得肾脏疾病的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临床治疗极为复杂,且护理时间较长,使得护理安全成为促成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璐,张宝珍,李俊梅;肾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
[2]李春艳;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3)
[3]黎芳;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影响[J];河北医药;2013(9)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步推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国家财政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如1996年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2001年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由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实施内部控制),目前我国会计内部控制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目的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保障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护航。
三、常见问题与应对
由于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企业在建立自身内控制度时往往经验不足,可参考借鉴资料不多,因此构建的内控制度一般不够完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且往往在出现问题后未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进而导致整个内控体系运行不畅,甚至形态虚设。该类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其普遍。现将中小型企业在内部控制度建立、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内部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部分中小企业在内部组织架构设计上不科学,常见问题表现为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能缺失、分工不明、权责分配不合理、信息传递不畅等,从而导致管控环节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出现问题时要么推诿扯皮、要么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人人都不负责。
解决该项问题,企业可在内部组织架构设置时从职能设计、框架设计、协调设计等几个方面入手,纵向的分层次、横向的分部门,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在满足会计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各机构和岗位的权利、责任,确保不存在权责交叉重叠、只有权利而没有相应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同时形成组织结构图,配套业务流程图,制定并下发岗(职)位说明书,编制权限指引等手段,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二)风险管控制度把控力较弱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是关键。但就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来看,普遍对自身风险把控能力较弱。常见如在重大决策上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由领导一人直接拍板,频繁出现决策失误重要部门和岗位无监督机制,现象屡见不鲜:岗位分工不合理,出纳与会计一人兼任,发票与印章一人统管,缺少必要的程序文件控制等。
解决该项问题,建立规范的程序控制制度是关键。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尽可能的完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尤其是对资金活动相对较为复杂企业。企业应针对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来源,确定风险控制点,并通过如下措施进行风险把控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②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能够使相关人员互相制约、相互监督。③记录控制。记录控制是指在进行业务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记录业务中的关键环节,以保证业务的真实、及时和正确,也便于后续的审计管理。④文件控制。文件控制是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⑤岗位轮换控制。通过对某些关键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制度,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三)缺少改进机制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尚不具备一个整体框架,形成的制度很多都是从其它途径获取,再经过简单拼凑而来的甚至是直接从别的企业一字不改,照搬而来。这样形成的制度往往与本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般都较差。
解决该项问题,首先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可进行适当的借鉴,但必须消化为与自身目标、指标相适应的制度。在制度建立后还应当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制度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考评是否达到了预期管理目标,考评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等等。如诺发现问题及时优化调整,以保证整个内控制度设置合理,运行高效。
(四)既成制度执行力差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已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照章执行,部分企业管理者甚至带头不遵守内控规定,频频使用例外原则者通员工则经常强调“灵活性”而不按规定程序操作。长此以往,导致使已建立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