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20 07:14: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汽车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汽车国际贸易论文

篇1

(一)吉利与锰铜公司合作经营

2006年12月20日,吉利与锰铜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吉利海外之路的偿试。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伦敦出租车在中国的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每月仅生产400台,一半以上出口英国,上海每月销售40到50辆。根据锰铜控股2009年财报,该公司全年亏损730万英镑,而2008年财年亏损1420万英镑。

(二)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又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收购金额为5亿美元。根据上汽原有计划,上汽可以借双龙技术和研发优势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双龙汽车可以借上汽在中国的资金、渠道优势进入中国,双方实现共盈。但以后的经营并没有按照初衷进行。并购双龙汽车后,一些深层次的因素,诸如人员整合、与双龙工会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上汽在整合国际资源等方面人才、经验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机,后聘有国际运作经验人士化解了危机,在2006年、2007年一度实现赢利。2008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韩国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等原因萎缩,欧美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韩国双龙现金流陷入严重危机,至2010年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案以失败而告终。

(三)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

北汽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技术等核心技术,可用于中高级轿车和SUV等车型。北汽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整体研发技术管理体系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车并购案。吉利完成收购,总资金需要在18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对吉利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吉利的年营业收入是140亿元,赢利为12亿元,积累如此大的资金,需要15年的时间。如此之大的资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估量。横亘在吉利面前的,还有4大挑战:人才关、技术关、经营关和品牌关。

(五)腾中收购悍马案

2009年10月9日,通用汽车与中国民企四川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悍马,腾中重工将为此次收购付出10亿美元,其中收购悍马品牌付出5.5亿美元,其余4.5亿美元用于在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悍马生产线。 2010年2月24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宣布腾中重工无法完成对其旗下悍马品牌汽车的收购,此项交易失败。

二、案例分析

(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自主品牌开发,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品牌优势。

(二)对国外品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热衷,有的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马是个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目前发展战略,而国内企业却还热衷于收购,说明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汽车并购时,对社会环境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对当前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并就灵的思想。

篇2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篇3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

篇4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

篇5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一)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要处于比较劣势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如六、七十年代,日本纺织工业大举对海外投资正是在日本已基本完成了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已经处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性产业”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弗农的产品生命同期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从新产品阶段到标准化阶段,同类产品的新加入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时竞争的焦点集中于价格,因此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生产者主要考虑的因素。20世纪70、80年代,家用电器在日本的生产已进入标准化阶段,家电产业逐渐成为组装加工业,日本逐渐将生产中心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及中国,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

(三)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继承了垄断优势论的观点,吸收了内部化理论的内涵,又引入了区位理论,这构成了该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3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样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面向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劳动力资源属于自然因素,而自然因素又是构成一国区位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较为注重将企业的原有优势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一)资源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由于日本是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岛国,在其战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保证所需原材料、能源的供应,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领域。如日本在中东地区以开发油田为目的的直接投资和为开发亚洲地区自然资源而进行的直接投资。

(二)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型投资:由于日元不断升值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内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使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为了提高竞争力,日本企业不得不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亚洲各国投资增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亚洲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三)边际产业对外转移型投资:日本对亚洲和东盟国家的投资往往是既结合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配合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而进行的。通常是日本将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该产业仍处于成长中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四)市场导向型投资:即为维持和扩大当地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投资,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绕过贸易壁垒。如60年代以后,亚洲各国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纷纷采取高关税和数量限制等措施,为维持国际市场份额,迫使日本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五)专利与信息收集型投资:这集中表现在日本对欧美的投资上,因为欧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欧美市场对日本企业来讲,重要性在于专利与信息收集,商品筹划与开发研究等知识关系方面,因而大型跨国公司向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偏重于技术型产业。

(六)规避贸易摩擦型投资: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产品大量涌入欧美,日本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其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欧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日本产品的进口。为了规避贸易摩擦,日本采取由直接贸易往来转为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直接投资方式,或将生产基地转到发展中国家通过第三国输入的迂回战略,从而达到缓和贸易摩擦,维持已有市场份额的目的。

三、日本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绩效分析

(一)日本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规避日美国际贸易摩擦的成效

1.减缓了日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美国际贸易摩擦

战后,日本“贸易立国—出口主导”的经济战略使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从1965年首次出现以后就开始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呈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由1980年的69.59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549.01亿美元。贸易失衡引发了日美之间旷日持久的国际贸易摩擦。而日本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对日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虽然日本的海外子公司在设立初期常常会从日本进口原料、配件、资本货物等,但当其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后,为避免投资摩擦,企业从东道国采购零部件、半成品的比率也会提高,而曾经从日本进口的成品将在东道国当地生产,由此会减少日本的出口;同时日本国内生产向海外的转移也刺激了日本从海外子公司的进口,即原来的出口产品逆进口到投资国。

2.减轻了自愿出口限制措施对其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愿出口限制措施是日本为缓解日美国际贸易摩擦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例如在50年代的日美纺织品国际贸易摩擦、70年代的日美彩电摩擦、80年代的日美汽车国际贸易摩擦中,日本均迫于美国的压力,对出口到美国的相关产品实施了自愿出口限制。自愿出口限制是进口配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通过对进口商品规定最高数量或金额,直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种方式对自愿出口限制实施国的经济及其国内相关生产厂商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3.对外直接投资既促进了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更使日本在国际贸易摩擦中获得了不断扩大的回旋空间,立于比较主动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展开正规的、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其中对东亚的投资产业结构明显倾向于劳动密集型和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上。而这些制造业又是日本国内早已标准化或将要淘汰的“夕阳产业”及环境污染型产业。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规避国际贸易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虽然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却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而且这种不利影响正在不断显现。

1.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上引发了新的摩擦

篇6

一、 全球价值链及增加值贸易

1995年Krugman最早提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概念,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中,各个不同的国家通过某一特定阶段的生产活动而得到的增加值的收入。全球价值链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在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过程时,除了要研究生产活动在各行业不同商品间的分配,也要研究各种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分配。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越来越多的GVC分工产品被生产出来,因此很多国家都实现了增加就业,和创造收入,但同时也使得以传统的用“贸易流量”做为统计标准的的贸易统计数据,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贸易值“重复统计”的问题,这一结果显然使得各个贸易参与国家和地区夸大了贸易利得,而且加剧了贸易各国的贸易失衡现象,而使得贸易实际和贸易统计之间严重失真。因此,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贸易情况。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一些学者以现有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提出了“增加值”的概念,最终形成了“增加值贸易”新型贸易统计方法。利用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可以计算一个国家出口的货物商品和服务商品中,不同国家对增加值的具体贡献流量,剔除了传统统计方法对贸易的重复计算的项目,真实有效的反映了国际贸易的收入和利益来源,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采用这种统计方法,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中。

二、 基于增加值统计方法的总出口分解

1. 传统贸易统计和增加值贸易统计的区别。以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之间的汽车贸易为例,说明传统贸易统计和增加值统计方法之间的区别,表中的箭头表示出口,见表1。具体的贸易情况如下:马来西亚向泰国出口价值10单位的零部件,美国向泰国出口价值15单位的零部件,泰国利用进口的价值25单位的零部件,加上本国价值40单位的资本、劳动和本国价值35单位的中间品,生产出的汽车价值为100单位,然后向美国出口,以满足美国的最终消费的需求。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总贸易额为100单位;按照增加值统计方法,总贸易额为75单位。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传统贸易统计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而增加值统计方法以商品增加值为统计口径。与增加值统计方法相比,传统贸易统计会夸大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因此,增加值统计方法有助于区分一国的总出口中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只有国内增加值才是一国的实际出口额,真正衡量一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2. 出口分解。按照增加值统计方法,一国的总出口可以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国内增加值部分按照进一步的分解又可以分解为中间产品出口部分和最终产品出口部分,其中最终产品被进口国完全消费,以满足进口国的消费需要,中间产品的出口又被分解成为三部分,即进口国加工后又再次出口到本国的中间产品、进口国加工后留在本国使用而不再出口的中间产品、进口国加工后再次出口到第三国家的中间产品(见图1)。

三、 中国服务业各部门竞争力分析

本文将服务业细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教育、健康及公共服务。

本文通过对WIOD数据库的数据,画出1995年~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来直观地反映中国服务业出口和分类型服务业出口的发展趋势和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见图2。

根据图2,中国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在1995年~2002年上升、在2002年~2006年下降、在2006年~2011年上升,从总体发展态势来看,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服务业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在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DV占比逐年下降;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逐年上升,在2003年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相对较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教育和公共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明显低于其他服务行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及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部门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四、 我国服务业开放存在的问题

1. 服务业开放呈开放不足与过度开放的不均衡现象。在服务业开放上,我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的一些服务行业开放程度然仍很低,开放明显不足,在国际上与同类服务业竞争的能力较低,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第二,一些服务行业开放过度,政府部门监管不足,导致发展秩序混乱。具体来说,我国在在金融、医疗、信息等行业,对外资仍然存在较大限制,市场垄断现象比较严重。明显存在开放不足。而在商业服务业上体现的更多是过度的开放,其结果就是使得我国在商业服务业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环节。

2. 制度壁垒成为阻碍服务业开放进程的最大障碍。制度壁垒是我国服务业开放的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在项目建立之前各个部门都对其有着审批的程序,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由商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商务部门管理和前期的审批,另外土地部门、消防部门、环境评价等职能部门也会在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对其进行不同的审批。一旦这些审批中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服务业开放进程,此外,政府在审批管理中往往存在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审批的时间一般都远远超过预计的时间。而一旦审批通过后,往往又忽视了后期的监管,所以这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

3. 我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服务业开放存在着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双重失衡的问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运输、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处在服务产业价值链的中下端,附加值较低,无法提高我国服务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而金融、医疗、通讯等高端服务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总之,传统的服务行业占比较大而知识技术类型的高层次服务业占比较低,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行业中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大型企业相对缺乏,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而产业链的互相延伸延、专业化的分工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五、 加快服务业开放、提升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根据上述分析,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及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竞争力较弱。因此我国应该努力构建知识密集型行业技术外溢平台。首先,通过降低生产中的固定成本来提高引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具体来说就是为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平台。随着进一步的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产业的发展与贸易发展速度更加匹配,相应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其次,外资政策选择应该把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起来,外商直接投资往往具有较强的外溢性,因此我们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时要提前分析引进后有可能对产业和贸易发展造成的影响。引进外商投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性在短期内会造成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贸易发展速度的情况。

2.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用产业化的思想来推进部分服务业发展。我国在一些行业如通讯、金融等行业存在严重的垄断经营现象,表现在市场不透明,准入限制多。为了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政府应该减少人为的障碍,形成规范管理,建立透明公开和统一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使得资源充分的流动。另外我国在准入审批制度上也存在缺陷,应该尽量减少行政性审批制度,最大程度上减少市场准入的阻碍。另外,在服务业中,有些行业具有公益性质,如文化体育,教育。我国往往把这些行业当作公益福利性质的事业来经营,而忽视了对这些行业的商业运作。这一结果将导致过多的依赖政府投入,因此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我们要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用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去经营营利性机构,即用产业化经营服务业。

3. 加强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开放,减少自然人流动限制。服务贸易有四提供模式,我国在这四种模式的承诺上存在差异,比如,在市场准入的方面,境外消费的承诺要明显高于跨境交付的承诺;而对于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两种服务贸易模式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国民待遇中,境外消费和跨境支付这两种模式的承诺情况明显要高于市场准入;尽管商业存在比市场准入的限制低;但是在自然人流动的模式上仍然存在不少限制。近几年我国成立了上海自贸区,它的成立打破了传统的商业存在模式,在其相应的配套政策中就有一条是加大力度放宽自然人流动的限制。这一举措推动了服务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的服务业的发展经验也说明,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活力离不开自然人流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泽芳,宁凌.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考察――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6):21-30.

[2] 陈雯,李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出口规模的透视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J].财贸经济,2014,(7):107-115.

[3] 闫云凤.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与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15,(1):74-80,128.

[4] 康振宇,徐鹏.全球价值链时代的中日贸易分析――基于增加值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5,(4):75-84.

[5] 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6] 何伟,何忠伟.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其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74-79,110.

[7] 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s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8] 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9] 史自力,谢婧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10]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11] 冯学钢,赖坤.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7).

[12] 黄华云.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上海案例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

[13] 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14] 罗楠,杜兆恩.基于多种贸易理论的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模式探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15]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09.

[16] 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9.

[17]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沈阳: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0.

[18] 蒋庚华.中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篇7

一、横向购并战略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优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2.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贸易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为加工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采用原产国标准,计一算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率、外汇增加额,则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出口收益、出口创汇状况。

3.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应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追求。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在一国市场上从事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不仅有本国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出口收入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转移价格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将大打折扣〔但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十分显著,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现念的普及和社会现代化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主性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下降,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各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单纯考虑本国利益的自主贸易保护政策难有生存余地。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市场相互开放,要求各国对跨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否则经济全球化的链条将会中断。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贸易对方国的利益,遵循国际惯例,双边、诸边和多边因素对一国外贸政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保护越来越困难。

经济贸易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经济贸易运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尚不完善,影响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如今,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水平。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经济规划内容或交叉或冲突,使规划的制定未能具备针对性和确定性,使经济发展规划无法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规划的内容过于关注政绩,反而背离了经济规划的作用,规划显然成为了抓牢政绩的一项手段。这些不良现象必然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影响贸易运营效果。

(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目前,在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各种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项目较少。出现这些落差的原因在于专项转移项目规模较大,涉及的资金支付也较大。因此,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运营过程中,相关政策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支付机制,影响了经济贸易布局的有效调整。

(三)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多,影响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往往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这种反作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完成来体现。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形势尚未弄清,使公共服务能力处于低洼状态。一旦公共服务领域不景气,社会负担就会越大越多,对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是一种隐形的挑战。

(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最忌讳地方保护,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地方保护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贸易的步伐,使市场经济贸易的方向有所偏离,使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变得模糊,使地方的经济效益被放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缺乏了地方地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互惠。最终,地方经济贸易会长期处于关门过日子的状态,反而使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脚步过于缓慢。

二、市场经济贸易实现有效运营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大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对自身的权力有清醒的认知。一旦职责明确,权力运营妥当,就可以使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正常的发挥,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贸易的需求,使经济贸易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健康运营。二是政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盘的考虑,而不应孤立地看待地方经济贸易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使发展规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理性科学。如此,规划内容才能以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为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政绩内容,使政府摆正自身位置和经济贸易发展规划的位置,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减少麻烦。

(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经济贸易布局有效调整。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支付做到有据可依,使资金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确保真实客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杜绝违法乱纪犯罪现象,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更易于调整,使经济贸易资源达到优质配置整合。

(三)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力度,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机遇。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更是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国必须以社会保障的高度,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负担会相应减少,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贸易,为市场经济贸易的稳步运营提供机遇。

篇8

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理论界有两种流派:一种是向来占主流地位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我们称之为传统贸易理论;另一种是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和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迪克西特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新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各国间进行自由贸易,由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对关税、进口限额等保护贸易或限制贸易的政策持否定态度,它考虑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最优配置经济资源的问题。按照李嘉图的学说,各国都应该致力于自身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换自身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按照赫可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各国应该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进口那些使用本国非密集要素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量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作用空前加强等现象,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于是新的贸易理论随之产生。新贸易理论对前者进行了否定,认为国际商品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两个基本特征,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借助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等政策手段,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实现规模经济,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进口征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

以上两种理论归结到国家外贸政策上就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对这两种政策国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更适合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切实际;另一种则恰恰相反。下面笔者将从他们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来分析着两种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一、主张传统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我国现阶段不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赖以实施的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不乐观

1、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特性,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应具有规模经济。据发达国家经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商业航空部门、半导体、电信设备部门、汽车部门等。而在我国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重复生产,地理集中度偏低,达不到最小有效规模。

2、战略性贸易政策易导致新的市场扭曲,首先,将扭曲微观经济主体。我国许多重要行业多属国有企业,企业在内部转制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不是市场竞争中自然产生的,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扶持反倒会使其依赖性增强,甚至引起大量的非生产性寻租,造成效率流失。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全面实施必然需要政府的大量补贴或经济支持,这往往过多占用稀缺经济资源,导致过高的机会成本,从而削弱我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

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还取决于单方面采取战略性行动,即假定外国没有采取相应报复措施。显然,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达到。

4、鉴别战略部门需要大量、及时、充分、可靠的信息,而且政策制定稍有失误都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传统的贸易理论更适合我国

1、我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发达国家。有资料显示,与我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与我国资本劳动比率差别大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如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是我国的四大贸易伙伴。以2007年出口为例,至2007年11月底,我国出口额为11,036亿美元,对上面四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就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2.9%。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理应并且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2、我国出口商品更多地面临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控制能力差。我国目前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部分是粗加工的轻纺产品和一般机电产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且不具备生产资料的独占性、规模收益和专利技术等形成垄断的因素。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3、当前世界经济正趋步走向全球化、一体化,各国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日益融为一体,特别是WTO的加入,各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逐步取消,顺应这股国际潮流,才会有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二、主张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传统贸易理论会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且许多假设与现实不符

1、传统贸易理论会导致我国外贸条件恶化,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陷阱。比较优势论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长期内却导致各国贸易条件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需求弹性低,且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需求弹性高,且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将日趋恶化。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积极改变外贸条件。

2、由于主流贸易理论的诸多基本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它就更不能解释世界贸易中的如下现象:首先是里昂惕夫之谜展现的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该理论不符;其次是国际贸易伙伴结构揭示出的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而非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最后是国际贸易内容主要是资本品与资本品之间的贸易而非资本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新贸易理论恰恰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从而可以为我国外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二)新贸易理论、特别是国家干预的政策可以为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发挥很好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产业高度化。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的产业结构级别通常不同)的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级别决定的,两者间的贸易越自由对发达国越有利,而同产业结构的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则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不会使某国自然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政策主张倾向于干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减少管制,促进自由贸易;另一方面似乎是一种所谓“战略贸易理论”的形成正掀起为保护正言的逆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得到启示:接受现有国际贸易格局的产业发展政策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一种低水平增长,并且在国际贸易利益这块日益膨胀的“馅饼”中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小;干预的贸易理论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手段。

2、有利于控制本国市场,开拓国外市场。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框架内的多种贸易干预措施可以防止或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增加本国企业成本竞争性;其次,出口补贴可降低本国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和利益;最后,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紧密结合可以支持具有高度技术机会和外在型产业的发展。

三、这两种贸易理论在我国目前都有其适用性,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一)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出口自身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是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所在,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有利可图。就这方面而言不是新贸易理论可以替代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的对外贸易目标不是片面追求量,追求向外度,而是在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篇9

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贸易活动的基础,将不再是对产品的拥有量。而是对技术和知识的拥有量,国际电子商务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创造商机和发掘利润空间,对于以全球为市场,以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而言。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使复杂的国际贸易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在国际贸易中,使其优势更加充分体现。

一、国际电子商务的兴起

国际电子商务在20年前商贸界开始积极推行电子数据交换的时候就产生了,电子数据交换(简称EDI)最早起源于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企业内部制定了电子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到70年代,美国汽车等行业制定了行业EDI标准。80年代以后,将其Z应用于贸易后。被称为无纸贸易,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商业文件以标准格式进行传输,大大地提高了单据处理速度。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90年代以来,在因特网上出现了日益广泛的经济贸易活动——通过因特网实现查询、采购、产品介绍、广告、订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网上交易活动,随着这些网上交易活动的飞速发展,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才应运而生,并迅速演绎为一场波及全球的商海新潮。

二、国际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因特网开始实现商用,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国际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并对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应用及影响。将国际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与传统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其交易式达到了理想状态,其通用的交易程序如下,首先,在交易前,传统交易是通过交易会、报刊信息、电视广告,甚至亲朋好友的引荐来寻找贸易伙伴,而国际电子商务则在各种商务网上和寻找交易机会,其庞大的信息源是传统贸易所无法比拟的。

(二)国际贸易运行方式和环境中的应用及影响。“虚拟市场”的兴起。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跨国公司内部网络销售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电子数据交换工程是信息技术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的结合,进出口商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结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这种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

(三)在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应用及影响。“虚拟公司”的出现。现代信息沟通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由众多公司相互联合而成的公司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四)对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及影响。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缔结一种现代化的贸易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种信息较为完整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在计算机网络上为进出口提供包括进出口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不断向网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网上推销与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销售网络,为制造商与贸易商创造商机,并提供成交后的进出口服务。

(五)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应用及影响。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问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El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的进出口公司地位相对降低,从而引发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六)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的应用及影响。国际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广告功能,情报功能,业务功能。

(七)对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应用及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在网上可以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使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尽展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世界各地公司、企业之间进行直观的生产和协调。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日益超过国家的界限,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八)对世界技术贸易的应用及影响。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现马上“家喻户晓”,成为同行业赶超的目标。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也随之增加。

(九)对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的扩大的应用及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同时,公司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承接来自不同国家的业务,而不必担心国际差旅费和日程安排面的问题。

四、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需求、突破口和战略

(一)面向市场的企业级电子商务应用是中国企业信息化跨世纪的热点

这里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回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电子商务成功之路怎么走,我们经过近10年的实践研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主体推动力是企业,并发现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需求主体是以市场为核心的,调查表明尽管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以市场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但正在以16%,的增长速度由内部管理信息化应用转向外部市场信息化应用,面向市场的企业级应用是中国电子商务跨世纪的热点和主体。

(二)国际电子商务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实的突破口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仍处在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客观讲在国内全面展开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尽管可能发展速度很快。估计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普及过程,且受众多因素制约,应用效果不会太好,而在国际商务领域,全面展开国际电子商务对策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实突破口。

(三)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方案必须符合国情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国情化的道路,概念应该放宽。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的需求是什么,据调查95%的出口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应该集中在如何帮助企业缔造全球贸易良机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大多数企业并不关心业务是否实现EDI运作。所以当前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解决方案都应该以满足中国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近期不一定追求是否无纸贸易和网上付款等具体狭义环节。

五、中国利用国际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的策略

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国际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国际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快速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才可能在2l世纪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赢得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球国际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的。“信息贫困化”被视为下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国际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必须做到,(1)打破行业分割管理体制,提高资源效益,(2)改革现行收费制度,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

(二)强关键技术研究

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改变国内网络“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三)推动社会公众认识

在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这是推行国际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共同经验。我国政府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虽然中央政府已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但地方各级政府对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不够,在推广国际电子商务的活动中缺乏主动性,措施不得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国际电子商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四)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推行国际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五)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现行国际贸易法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方式而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国际电子商务方式,对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国际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对国际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对于国际性讨论对话活动,我国政府虽有参与,但不够积极。

(七)参加国际公约和贸易伙伴协议

六、结论

信息经济是从信息角度对经济的描述,也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转换,这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变迁。这种经济变迁包容力之大,乃至涵盖了在世纪之交的产业社会——知识社会转换历程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刭企业内部管理的社会经济变革,现有宏观,又有微观。

篇10

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贸易活动的基础,将不再是对产品的拥有量。而是对技术和知识的拥有量,国际电子商务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创造商机和发掘利润空间,对于以全球为市场,以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而言。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使复杂的国际贸易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在国际贸易中,使其优势更加充分体现。

一、国际电子商务的兴起

国际电子商务在20年前商贸界开始积极推行电子数据交换的时候就产生了,电子数据交换(简称edi)最早起源于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企业内部制定了电子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到70年代,美国汽车等行业制定了行业edi标准。80年代以后,将其z应用于贸易后。被称为无纸贸易,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商业文件以标准格式进行传输,大大地提高了单据处理速度。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90年代以来,在因特网上出现了日益广泛的经济贸易活动——通过因特网实现查询、采购、产品介绍、广告、订购、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网上交易活动,随着这些网上交易活动的飞速发展,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才应运而生,并迅速演绎为一场波及全球的商海新潮。

二、国际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因特网开始实现商用,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WWw.133229.COM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国际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并对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应用及影响。将国际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与传统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其交易式达到了理想状态,其通用的交易程序如下,首先,在交易前,传统交易是通过交易会、报刊信息、电视广告,甚至亲朋好友的引荐来寻找贸易伙伴,而国际电子商务则在各种商务网上和寻找交易机会,其庞大的信息源是传统贸易所无法比拟的。

(二)国际贸易运行方式和环境中的应用及影响。“虚拟市场”的兴起。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跨国公司内部网络销售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电子数据交换工程是信息技术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的结合,进出口商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结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这种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

(三)在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应用及影响。“虚拟公司”的出现。现代信息沟通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由众多公司相互联合而成的公司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四)对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及影响。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缔结一种现代化的贸易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种信息较为完整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在计算机网络上为进出口提供包括进出口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不断向网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网上推销与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销售网络,为制造商与贸易商创造商机,并提供成交后的进出口服务。

(五)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应用及影响。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问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el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的进出口公司地位相对降低,从而引发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六)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的应用及影响。国际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广告功能,情报功能,业务功能。

(七)对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应用及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在网上可以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使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尽展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优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世界各地公司、企业之间进行直观的生产和协调。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日益超过国家的界限,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八)对世界技术贸易的应用及影响。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现马上“家喻户晓”,成为同行业赶超的目标。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也随之增加。

(九)对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的扩大的应用及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同时,公司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承接来自不同国家的业务,而不必担心国际差旅费和日程安排面的问题。

四、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需求、突破口和战略

(一)面向市场的企业级电子商务应用是中国企业信息化跨世纪的热点

这里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回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电子商务成功之路怎么走,我们经过近10年的实践研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主体推动力是企业,并发现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需求主体是以市场为核心的,调查表明尽管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以市场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但正在以16%,的增长速度由内部管理信息化应用转向外部市场信息化应用,面向市场的企业级应用是中国电子商务跨世纪的热点和主体。

(二)国际电子商务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实的突破口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仍处在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客观讲在国内全面展开面向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尽管可能发展速度很快。估计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普及过程,且受众多因素制约,应用效果不会太好,而在国际商务领域,全面展开国际电子商务对策是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实突破口。

(三)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方案必须符合国情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国情化的道路,概念应该放宽。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的需求是什么,据调查95%的出口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应该集中在如何帮助企业缔造全球贸易良机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大多数企业并不关心业务是否实现edi运作。所以当前中国企业国际电子商务战略及解决方案都应该以满足中国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近期不一定追求是否无纸贸易和网上付款等具体狭义环节。

五、中国利用国际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的策略

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国际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国际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快速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才可能在2l世纪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赢得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球国际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的。“信息贫困化”被视为下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国际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必须做到,(1)打破行业分割管理体制,提高资源效益,(2)改革现行收费制度,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

(二)强关键技术研究

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改变国内网络“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三)推动社会公众认识

在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这是推行国际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共同经验。我国政府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虽然中央政府已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但地方各级政府对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不够,在推广国际电子商务的活动中缺乏主动性,措施不得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国际电子商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四)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推行国际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五)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现行国际贸易法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方式而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国际电子商务方式,对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国际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对国际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对于国际性讨论对话活动,我国政府虽有参与,但不够积极。

(七)参加国际公约和贸易伙伴协议

六、结论

信息经济是从信息角度对经济的描述,也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转换,这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变迁。这种经济变迁包容力之大,乃至涵盖了在世纪之交的产业社会——知识社会转换历程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刭企业内部管理的社会经济变革,现有宏观,又有微观。

篇11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奋进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后,利用TCI指数、MI指数和GL指数测度了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扩大高新产品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出口产品和企业集中度较高,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新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1.2亿美元国际贸易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9.7%。出口额占全省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通过高新产品出口,拉动了我省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产品集中度较高。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全钢子午线轮胎、镀锌板等新材料出口4.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2.6%,生物医药及器械出口4.6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0.6%,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9%,光机电一体化1.5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0.1%。高新产品出口呈现产业集聚现象,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目录。高新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以上四类产品出口额占总额高达92%。

(三)出口企业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丰原集团、华文国际、华安进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业累计出口10.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0%。户均出口规模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也日益增强。

(四)出口主体性质多元化。全省高新产品出口中,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6%,国有企业出口5.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5%,集体民营企业出口4.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9%。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随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下面将从TCI、MI和GL三大指数,详细分析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竞争力情况,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而扬长避短,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1]。贸易竞争力指数(TCI:Trade CompetitionIndex)是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指数取值范围为-1≤TCI≤1国际贸易论文,当0≤TCI≤1时,意味着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TCI≤0,意味着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九类产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数: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电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软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机电一体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医疗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环保与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现代农业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至2009年间,TCI指数均大于0,处于0≤TCI≤0.4区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TCI指数呈现逐年走高态势,这意味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从细分的产品类别来看,9大类产品中,有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与海洋等多类产品TCI指数长期处于≤0状态,说明这些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相当弱,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TCI指数之所以趋于正数,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主要得益于新材料(历年TCI指数平均数大于0.5)、生物医疗器械(历年TCI指数平均数大于0.5)所表现出来的较强出口竞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总体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但从产品大类内部来看,发展还极其不平衡,要提升全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使用Michaely指数衡量。我们引用Michaely指数(MI指数)来衡量与测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Michaely指数测度公式可以表示为:。其中,MIij表示j经济体在商品i上的Michaely指数;Xij,Mij分别表示j经济体商品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表示j经济体m种商品的出口总额;表示j经济体m种商品的进口总额。MI指数的变动区间为[-1,1],0≤MI≤1时,意味着产品具有比较优势,-1≤MI≤0时,意味着产品具有比较劣势。

表2: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M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05407

0.01775

0.0323

0.012469

0.0657

0.067

0.066099

其中:

电子信息

0.022859

0.02632

0.0175

-0.00024

0.0113

0.0093

0.019484

软件

0.0005

0.000382

0.0003

0.0002

0.000215

航空航天

-0.009079

-0.004

-0.003

-0.01622

-0.002

-0.001

-0.00139

光机电一体化

-0.054121

-0.0589

-0.045

-0.0331

-0.028

-0.025

-0.022339

生物医疗器械

0.033839

0.03649

0.0342

0.02634

0.0322

0.0392

0.037236

新材料

0.028404

0.03327

0.0409

0.05342

0.0572

0.0459

0.042217

新能源

-0.019132

-0.0149

-0.013

-0.00677

-0.003

-0.002

-0.006506

环境保护与海洋

-0.008138

-0.0009

0.0003

-0.01144

-0.002

0.0007

-0.002767

现代农业

-0.000042

0.00039

0.0001

0.000093

0.0003

0.0005

-0.00005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从表2不难看出,2003年至2009年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MI指数一直大于0国际贸易论文,表明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核心期刊目录。但从表2不难看出,历年的高新产品MI指数都没有突破0.1,这说明全省的高新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相当微弱。此外,从分商品大类来看,全省仍然有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与海洋、新能源四大类高新产品MI指数长期处于负值,意味着这四类产品仍然处于比较劣势。与TCI指数有相似之处,全省高新产品的MI指数推高,得益于新材料和生物医疗器械的比较优势,而这两类产品与前面的光机电一体化等产品相比,附加值、技术含量均低于前者,因此,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MI指数虽然为正数,但其含金量不高,要真正实现高新产品比较优势,还必须下大力气培育提高光机电一体化等产品的比较优势。

(三)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衡量。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研究兴起以来,Verdoorn、Grubel和Lloyd(1975)[2]、Krugman(1979)[3]、Falvey等人分别对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及利益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和比较,进而推动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运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1975年由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具体计算公式为:GL=1-∣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4]。GL指数在0与1之间变动,0表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1表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通常以0.5为界限,GL指数大于0.5的是产业内贸易,反之为产业间贸易[5]。

从表3容易看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3-2009年的GL指数均大于0.5,说明高新产品出口属于产业内贸易。但值得一提的是,从具体分类来看,生物医疗器械和新材料2003、2004年的GL指数均大于0.5,属于产业内贸易,之后的2005至2009年的GL指数一直小于0.5,属于产业间贸易。高新技术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只有上述两类可以归为产业间贸易,其余七类应该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总体来看,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表3: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GL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983403

0.86049

0.7611

0.843624

0.6286

0.6371

0.632064

其中:

电子信息

0.385455

0.3168

0.3831

0.889392

0.4211

0.5752

0.459202

软件

航空航天

0.01952

0.12985

0.0372

0.029712

0.1463

0.2235

0.405757

光机电一体化

0.327773

0.41409

0.4078

0.562543

0.5943

0.6623

0.726384

生物医疗器械

0.641564

0.53672

0.442

0.487371

0.3397

0.3672

0.349209

新材料

0.667619

0.58097

0.4625

0.254209

0.2066

0.3473

0.300748

新能源

0.418554

0.54222

0.5579

0.773805

0.967

0.9617

0.886751

环境保护与海洋

0.506302

0.99276

0.8433

0.59336

0.6383

0.7393

0.77261

现代农业

0.03727

0.0896

0.263736

0.0215

0.0034

0.507937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

三、几个简短结论

由上文的数量分析国际贸易论文,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简短的结论:第一,从贸易竞争力指数(TCI)来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具备一定竞争力,并呈现逐年走强态势。但高新产品出口中,内部发展不均衡,光机电一体化等大类商品贸易竞争力仍然不足。第二,从Michaely指数来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亦呈现逐步走高态势,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产品出口上。第三,从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是产业内贸易为主,除了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大类产品,其余七类均表现为产业内贸易。总体来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在不断提升,但其内部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真正提升其出口竞争力、出口比较优势和改变目前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

四、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知,目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竞争力,特别是部分新材料、生物医药产品优势明显,但要实现高新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还要进一步加强光机电一体化等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培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培育的内在因素是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与此同时,政府的积极引导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将就政府层面可以做的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一)用足用好政策资金。促进企业形成创新动力,增加企业科研投入,做好研发项目储备,制定科研项目标准,发挥政策资金促进效应。对各项鼓励政策,落实到位,跟踪问效,确保成效核心期刊目录。以合芜蚌地区为重点,落实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项目国际贸易论文,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二)加快基地集群建设。抓好国家级基地建设,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后劲。安徽省蚌埠市国家级科技兴贸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于2006年获批,目前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基地内企业的出口逆势上扬,今后要继续在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做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扩大进出口银行优惠信贷等多方面,加强国家级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柠檬酸、对氨基苯酚、赖氨酸、L乳酸、香兰素等一批产品出口竞争力,用好国家级出口基地的金子招牌,扩大基地内企业出口规模。

(三)搞好融资服务工作。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外向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难题,要继续大力推动进出口银行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使用进出口银行小企业统借统还优惠贷款业务,增加统借统还试点县(市)数量。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创新的担保方式,与省担保集团加强合作交流,为科技企业出口提供资金保障。

(四)开展出口市场开拓。积极组织好企业参加知名的境外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展等,如德国柏林的电子消费展,阿根廷的医药原料展等。推动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带着产品,走出国门,参与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分棉.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动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5).

[2]Grubel,H,G. and Lloyd,P.J.(1975),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Macmillan,London.

篇12

据报道,陕西省最大的果品出口企业华圣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去年初承接了欧洲商300吨“粉红女士”苹果的预约订单,但到秋冬交货时,跑遍全省果区却只收到20吨合格产品,得来不易的国际订单就这样飞了,究其原因,是一些果农图省钱省事不套袋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所致。另据报道,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闻名海外,欧洲是它多年的传统市场,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被索赔,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此类事件不胜举,这就是贸易中常见的绿色贸易壁垒。

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绿色贸易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其合法性已经得到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认可。从狭义上讲,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供给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目标本无必要的贸易障碍。目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依赖其科技的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从而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当代全球有许多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如土壤遭到破坏、气

候变化和能源浪费、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荒漠化、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并不一定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但是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环境保护,则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影响。这就为某些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依据,即对特定的环境问题,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贸易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

2.2各国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口号的绿色行为最初只不过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但在60年代以后,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运动,各种绿色组织、绿党等相继出现,逐渐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环境问题也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政治问题,并不可避免的波及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于是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种措施,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

2.3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及绿色观念的发展和深人。许多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不断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也深深地教育了广大人民,保护生态环境是枚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人们的环境意识迅速觉醒和提高,要求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呼声也不断高涨。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由重视物质价值转向以强调非物质价值为特点的绿色价值观,绿色观念得以不断发展并深人人心。

2.4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冷战结束后,经济优先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及其所占比重的大小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不同,在环境保护资金和环保技术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各种环保问题在不同国家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程度不同,决定着各国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水平高低有别的环境标准又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增减又直接影响到一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 辩证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

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来看,合法的绿色贸易壁垒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深得民心,能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保护水平,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客观上促进了全世界环保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来说,它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

3.1有利影响。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有助于国内外贸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开发绿色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降低能耗与原料消耗,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拓宽环保产品的市场。

3.1.1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和环境管理经验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利于我国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尽快适应出口对象国在贸易中的环境法规和措施,其中关键是生产过程和方法的要求。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要求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使之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向发展,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突破发达国家在外贸中环境法规和措施构筑的绿色壁垒。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发达国家在贸易中的环保措施可以起到促进我国外贸环境管理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1.2为环保产业面向出口带来了巨大潜力。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世界环保产业市场在不断地快速增长,发达国家环保市场的年增长率为6%,以东亚、拉美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环保市场增长率则超过1000,大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到2000年,环保产业市场已达到5430亿美元左右。同时,绿色产品市场也在迅速崛起,1993年,我国环保产品出口为1亿美元,不到全球环保市场的0.l oo,同年,我国环保市场需求占世界的0.80o,环保产品产值为17.3亿美元,进口1.”亿美元。面对巨大的全球市场,我国的环保产品出口有着巨大的潜力。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计委等5个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到1993年底,我国环保产业企业的数量达8651个,全国环保产品共出口45500台(套),创外汇3164.6万美元。

3.1.3绿色产品极具出口潜力。发达国家的环保法规和措施促使企业进行绿色产品的开发和采用环境无害的新技术。随着绿色浪潮的到来,各种绿色产品应运而生,诸如绿色食品、绿色玩具、绿色化妆品、绿色汽车、绿色住宅等。据报导,美国仅在1990年就有600种新的绿色产品问世。我国也适应这一绿色潮流,改变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国际绿色产品市场在稳步增长,我国参与的绿色产品国际贸易额不到世界总额的0.l %,这就为我国绿色产品走向国际提供了可能的市场发展余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面市的无氟冰箱已达10余个品牌,微波炉生产厂家已超过20家,各种不含磷洗涤用品、绿色装饰材料、绿色食品等也从无到有,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3.1.4促使企业转变营销观念。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和措施,也促使企业由过去旧的营销观念转变为更全面、更先进的观念。它的内容包括:企业提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关心和增进社会福利,它强调将企业利润、消费需要和社会利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这样,有意识的指导行动,使企业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储存、运输和营销等过程中就会自觉地考虑到社会利益(包括环境利益),并采用“绿色营销”战略,使环境意识深人人心。现在,绿色产品除采用一般的销售渠道外,还建立了绿色产品销售专门通道。精明的厂家纷纷设立绿色产品专柜、绿色产品专卖店、绿色专柜、绿色走廊等。这些销售绿色产品的商店、柜台等多采用绿色材料装饰,并挂着绿色产品的宣传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标语。此外,企业在销售绿色产品的过程中,为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在出售绿色产品的同时还附加绿色服务,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介绍环保知识,开展以绿色为主题的促销赞助环保活动等。企业采取的这些绿色营销手段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的同时受到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了环保意识,从而能够自发、主动地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3.1.5促进我国对进出口产品的环境管理。前面已经提到,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十分严格的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制。因此,一些环境质量较差的产品将很难再进人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通过强化环境管理给自己罩上了巨大的保护网。这样,那些不符合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就只好将目标转向环境管制相对松懈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许多进口产品的环境质量十分低劣,以某省为例,1994年对进口化妆品的一次抽查中,共抽取29种(32个)样品,有5种(7个)样品有毒元素汞的含量超过标准规定,不合格率达21.9%,其中有泰国产的“丽曼维他命E芦荟珍珠膏”,其标签注明“绝不含汞”,而实际汞含量却超标4倍之多。进口食品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36种人参和花旗参类食品饮品中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超过国家标准。进口骆驼啧食用油微生物指标超标竟达10倍。某些发达国家竟然企图将发展中国家变成其废物处理厂,每年约有5000万吨的危险废物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洋垃圾进口事件在我国屡禁不止,一些生活垃圾以其它名义运进国内。以上事实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再不采取措施制止这种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国各有关部门应行动起来,加强进口商品的环境管理,阻止不符合我国环境标准的产品进人我国境内。

3.2不利影响。由于国内环保教育不足,公众环保意识较弱,在环保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贸易企业会由于产品不符合要求而面临出口困境,无疑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另外,一些增加环保投人的企业,短期内成本会增加,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发达国家环境管理内容繁杂,且不易收集,加大了有关机构的指导难度。

4 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中国应知难而进,紧跟发达国家,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

4.1建立我国正常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此举既能有效地保护我国人民与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绿色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就像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正当权益一样,谁控制了国际环境技术指标,谁就占据了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建立绿色贸易体系应成为我国应对WTO的战略措施。

4.3通过适当的宣传方式和培训,引起各级政府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影响的高度重视,学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绿色贸易措施,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

4.4建立统一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体系。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涉及到经济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监督、商检等政府有关部门,国家要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国际市场上的各种竞争。

4.5加强对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及中长期跟踪和预测研究。当前特别要对我国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容量大的产品技术领域的环境标准国际化研究,如移动电话辐射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