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知识笔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血管的头号杀手。它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活力增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进行性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也是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发病急,突然发作心绞痛,多在休息时发作,呈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疼痛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可持续1~2天以内,用硝酸甘油药物无效,常并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这些是心梗的主要死因。为了能够减少心梗的死亡率,我们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救治心肌梗死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必要性是非常关键的,体会如下:
1、重要的抢救措施
(1)急救护理,立即将病人送到抢救室,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首先,病人要保持安静的条件下,这样有利于病人的休息,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尽量避免造成大范围梗死。(2)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因患者心前区剧烈疼痛、胸闷、气短、精神紧张,会加重心肌缺氧,应用镇静止痛药后可以减轻疼痛,使患者精神放松。根据患者轻重之分可给予安定注射液10~20mg或给予杜冷丁50~100mg肌注,必要时也可静点硝酸甘油,也可应用罂粟碱。(3)改善缺氧状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肌有明显的缺血缺氧,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可以改善缺氧,减轻心绞痛,又能避免心肌大范围梗死的发生,这样做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的有效措施。我们目前常用面罩吸氧,另一种是鼻导管吸氧,这两种均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如病情稳定后,可改为间断吸氧。(4)密切观察各项监测指标,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患者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病情发展趋势及纠正酸中毒等,更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观察T波和ST段有无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进展的心电图改变。
2、溶栓的急救措施
尽早应用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药物或冠状动脉成形术以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保护心室功能,是积极的治疗措施。因大多数患者发病是有濒死感,极度恐惧,所以我们溶栓前要向患者耐心解释溶栓的必要性和目的,在患者同意下进行,用药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用药期间密切注意出血倾向。
3、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也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死因,因此,要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及早发现症状,及时处理,减少死亡。
4、心理治疗、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往往突然发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不仅感觉疼痛,并且心理有很大的压力,精神紧张。另外患者对本病缺乏了饵,思想情绪上有改变,思想顾虑、恐惧。这样情况下我们医护人员必须首先做好解释工作,给患者讲清楚有关的医学知识,打消患者的顾虑和恐惧,更好的进行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
5、恢复期的护理
在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恢复期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及急诊经过上述抢救后,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心脏情况,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所以要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趋于平衡后才能考虑恢复期。(2)急救药品、氧气、急救盒、吸引器和气管插管等,如有变化立即进行抢救。(3)向患者做好精神安慰工作,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心脏复苏抢救。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必要的处理是否恰当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以后进行治疗和病情预后起关键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6、护理指南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必须绝对卧床休息,1周内绝对休息,2周床上活动,3周室内适当活动,4周室外适当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塞的重要措施。
7、观察心理
【关键词】护患沟通;重要性;沟通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32-02沟通在临床护理中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工作方法,良好的沟通技巧既利于对患者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制定出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又利于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和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由此可见,良好的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涉及法律关系的医疗纠纷事件不断发生,护理工作中如何降低和防范医疗纠纷,成为医院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护理语言的巧妙运用是完成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通过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的促进护患双方的理解和交流,解除患者疼痛和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因而,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护患沟通涉及许多专业知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护理人员语言清晰准确、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否则既无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又无法为患者所接受,导致沟通失败,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情绪和治疗效果。护理人员的语言是患者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中肯、具有情感化的语言犹如一剂良药,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和战胜心理障碍,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因而,医院应当督促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护患沟通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制度,加大沟通的力度和可操作性探索。2.临床护理中导致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分析
常见的导致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谈话不切主题。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中居于主动地位,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当围绕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不能不切主题,否则,既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也可能导致患者胡乱猜测自己的病情或怀疑护理人员对其不关心。
2.2信息发出速度与数量超载。处于身心不适状态下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下降,所以,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与沟通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适中的规律,注重信息输出的速度和数量,增强患者对护理治疗的适应性,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切不可急于求成,适得其反。
2.3健康教育教条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纠正患者不良的健康习惯和行为,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背景、年龄等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只是教条式的说教,使得患者被动的接受信息,从而对健康教育知识失去兴趣,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有区别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
2.4工作情绪化。一些患者由于个人观点与护理人员不同或粗鲁的对待护理人员以发泄自己的痛苦,如果护理人员不能采取有效地沟通方式就会导致沟通的失败。另外,如果护理人员在社会或生活中遇到矛盾,将这种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也会造成沟通的失败。因而,护理人员应当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保持充沛的精力,认真、细心的对待患者,理解、鼓舞患者。
2.5过早作出结论。在沟通中常会发现一些护理人员不能耐心的听患者讲诉困扰他们的问题,而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致使患者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信息交流无法进行,护患沟通中断。
2.6虚假与不恰当的保证。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或治疗产生焦虑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温和的语言去安慰病人,但许多护理人员在不了解患者病情时,轻松的告诉患者“病情没什么大碍”、“不必担心”等虚假保证,这样的回答会使患者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因而不愿将自己真实感受表达出来,造成了沟通上的失败。
2.7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表达不一致。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在交流沟通中,语调、声音和表情的共同运用能够表达出生动的信息,由此可见,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的结合能传递出有效的信息。在沟通中,语言表达主要起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非语言表达则能准确的表达人的感情和思想,所以,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应当注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表达的一致性,避免因信息表达不一致而引起的沟通障碍。3.临床护理中进行良好护患沟通的有效方式
3.1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主要是依靠交流者目光、表情以及动作的表达来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在使用非语言沟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面带微笑,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愉悦患者的心情,缩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眼神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交流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心情,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端庄、大方的举止,举止得体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带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适当的触摸,患者处于焦虑时,适当的触摸能使患者平静下来,有利于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2]
3.2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主要方式,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当注意语言的态度、语气和说话的方式,使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创设融洽的语言气氛和氛围。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对患者尊重、同情、耐心、关怀,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护理人员要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使患者将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讲诉出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对于患者家属的询问要耐心地解答,不要打断话题,更不要不懂装懂搪塞应付,要耐心地安慰患者及其家属;要做到三个掌握和四个留意。三个掌握是指要掌握患者的病情、护理以及诊断检查结果;掌握患者与其家属的心里因素;掌握患者医药费使用情况。四个留意就是指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留意患者的交流沟通感受;留意患者对交流的渴望程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08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报道,每年有15%~20%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因此导致的下肢截肢占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博士首创,应用于临床已逾10年,其具有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及促进肉芽组织生成等特点。在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进行早期正规创面换药基础上,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外科手术治疗患者30例。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糖尿病足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30年,溃疡面多分布在脚趾、脚底处。面积1.5cm×1.5cm~2.5cm×2.5cm。
方法:患者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高,空腹血糖波动在15.0~18.0mmol/L。用注射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7.0~80.mmol/L。尽量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脓液。根据创面大小放置VSD敷料,充分填塞、覆盖,使其紧贴创面,再在VSD敷料外覆盖生物半透薄膜,覆盖范围应超过创源3cm,保持创面的封闭性,连接负压装置,负压200~400mmHg。持续负压治疗7天1个疗程。
护理:①基础护理:患者全身皮肤弹性差,感觉减退,抗感染能力下降,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及时清洁足部分泌物并按时换药,注意保暖,避免烫伤、冻伤等。脚趾甲应先洗后剪,不要过短避免伤及周围皮肤。②饮食指导:患者应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要摄入过量的糖类。多食用谷类、豆类及瘦肉、鱼、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不可随意添加食物,严格限制甜食。③监测血糖:每天按时监测血糖,如空腹、晚餐前、临睡前及凌晨3时血糖。据血糖调节胰岛素注射量,嘱患者手边放有饼干及糖块,以防低血糖的发生。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脱落、漏气等。嘱其患者家属不要牵扯、折叠、压迫引流管。注意观察管腔是否有堵塞,根据具体原因处理。
结 果
针刺伤后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保护系统通过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能使护士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我科自2009年3~9月应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9月使用BD公司安全型留置针患者468例,男352例,女116例,最小1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41+1.8岁,溺水患者3例,心跳呼吸骤停18例,车祸、刀伤298例,烧伤患者46例, 心肌梗塞39例,中毒56例,高热抽搐12例,呼吸困难30例。
1.2穿刺部位的选择 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关节部位、瘢痕硬结、不完整的皮肤上穿刺,尽量选择前臂掌侧中间部位。
1.3穿刺导管的选择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导管。护士应根据治疗方案、时间、能力和可获得的设备护理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导管的类型。
1.4按无菌技术原则,静脉输液小组培训的方法进行穿刺,固定。一般急诊紧急情况下的留置针保留48小时须更换。
2 护理体会
2.1 在置管前做好宣教工作,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方法,并告诉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首先检查留置针是否无菌,打开外包装,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针翼,光滑面向上,拇指、无名指指握住接肝素帽Y型处,使导管成一直线,向右转动安全套,使针尖的斜面成45,使针翼向右折叠使凸面向上,此时针尖的斜面向上,以15~30对对准血管进针,见回血后放低角度进针2~3mm,向后拔白色尾部0.5cm,带针蕊缓慢进针,直到导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快速成直线拔出尾部安全套,针蕊自动回纳入安全帽内,用3M透明贴固定好。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套管针往返移动,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
2.2留置时间因患者个体差异和药物差异而不同,作者主张留置时间3~4天,急诊情况下48小时内,高浓度、化疗、高刺激性药物会降低留置针留置时间,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在输入这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中间断输入[1]。每次输注前先回抽是否有回血,再用生理盐水冲管,结束时脉冲式冲管后正压封管,常规成人用50~100u的肝素盐水,小儿用5~10u的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
2.3留置期间,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提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除留置针,更换其它部位穿刺,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红外线理疗,必要时抽血培养。
2.4静脉留置针有利于于抢救和治疗,由于静脉留置针管腔大,可随需要调节输液速度,特别在要求滴速较快的药物、输血等。如同时需静脉抽血,可在静脉留置针内抽血,然后接输注的液体,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病情突变时,可随时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2.5因为我们接触的患者当中,有可能有感染肝炎或HIV的患者,而这种新的安全留置针增加了护士的职业安全性[2],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起的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72-02
鼻塞式cpap主要是通过鼻子至呼吸回路内的呼吸终端为存在自主呼吸新生儿提供正压,让新生儿的肺泡即使在异常状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扩张运动,防止肺泡的萎缩凹陷,能够改善人体通气功能,减少肺功能存在的分流现象,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呼吸衰竭66例新生儿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应用鼻塞式cpap来治疗呼吸衰竭的66例新生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1小时至28天,平均年龄为69小时。原发性疾病类型:13例新生儿湿肺,11例早产儿呼吸暂停,10例rdsⅰ至ⅱ期,18例中度、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吸入综合征。
1.2应用方法: 利用美国国产的鼻塞式cpap与新生儿鼻腔和呼吸器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鼻塞型号的适宜,初始气流量应为6至8l/min,患者病情改善后调整为3至5 l/min;初始吸入氧的浓度为100%,后可调整为40%至60%,同时吸入时间应小于4小时;初始压力应保持在4至6cmh2o范围内,动脉血压应保持在50至70mmhg范围内,并同时降低吸入氧的浓度。若吸入氧的浓度在40%时,须降低鼻塞式cpap压力,每次须下降1.5 cmh2o,每2至3小时调整一次。当鼻塞式cpap压力下降为2至3cmh2o时,可停止使用,改用一般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装置,最后停止使用氧气[2]。
1.3护理方法: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应用心电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每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监测结果。由于鼻塞式cpap可导致患者胸腔内部负压的上升,经静脉回流的血量有所减少,并出现心搏出量下降现象,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血压、心率等进行严密观察。(2)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观察,可及时调整患者鼻塞式cpap压力及吸入氧浓度,使得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应维持在90%至95%范围内。(3)鼻塞式cpap压力监测。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提高气道密封性,保证鼻塞式cpap压力,同时对鼻塞进行有效检查,防止使用时间过长,及时对口鼻腔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对鼻塞式cpap氧流量、压力、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整。及时清理管道内部遗留的冷凝水[3]。(4)呼吸道监测护理。对口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让医务人员掌握准确吸痰方法,注意负压值不能太大,每2至4小时吸痰一次,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秒,防止呼吸道内黏膜受损,出现充血水肿症状。每两小时更换一次,同时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工作。(5)保温、保湿护理。在鼻塞式cpap中设置具有保温保湿作用的装置,使得气体温度保持在34至37℃,而相对湿度则保持在60%以上。但是注意温度和湿度不能太高,避免呼吸道内部黏膜受损。(6)保暖与营养护理。将患儿放置在具有舒适的保暖床或者暖箱里,并控制好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氧耗量。按时对患儿进行喂养,注意必须通过静脉喂养或者胃管喂养的方式,不能直接进行口喂养。对患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和控制[4]。(7)每两天更换一cpap管道,以避免管道受到感染。(8)并发症的预防。在鼻塞式cpap应用过程中,必须将其从患儿口进入胃中,使得患儿能够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防止吸入性肺炎、腹胀、窒息等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对胃肠具有良好的减压效果。鼻导管安置必须松紧适宜,以防止鼻导管过紧导致的鼻唇肿胀症状。
1.4疗效标准: 病情完全缓解: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吭吭的声音等症状完
全消失;病情有所改善: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吭吭的声音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无效: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本组实验的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和护理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 ;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 ,总有效率为 93.9%。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发原因很多,而吸氧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由于cpap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通气器,具有添加功能剩余气量、跨肺压力及气道直径,降低气道阻力,使得患者自主呼吸规律等优点。而其中鼻塞式cpap则具有安装简便、维持容易、气道阻力较低、无损伤等优点,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但是,鼻塞式cpap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关研究表明,有2%的患者存在气胸并发症,而它并不是鼻塞式cpap的禁忌症,鼻腔常常受到分泌物的堵塞,并引起腹胀症状,有些患者的鼻中隔会受到损伤等,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鼻塞式cpap治疗时,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生命体质进行严密观察、保证血氧的饱和度,保证cpap的运行压力,呼吸道护理,气道保温保湿,保暖和营养供给,管道清洁及并发症的预防等,以提高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本组实验的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 ;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 ,总有效率为93.9%。证实,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总之,对存在呼吸衰竭新生儿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方法,并做好适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梁丹,任丽巍.新生儿呼吸衰竭中鼻塞式cpap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7(19):98-99.
[2]周秀娟,陈传兵,张玉红.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9,9(06):56-57.
11一般资料本院儿科2009年2月~2010年8月收治4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男25例,女21例;入院时间最短生后7 min,最长1 d;胎龄37周7例;出生体重2500 g 4例。46例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四肢发凉,体温不升,立即给予常规鼻导管或头罩吸氧,30~60 min后临床症状未改善。检测动脉血气分析报告:动脉血氧分压(PaO2)≤50 mm Hg 10例, PaO2450 mm Hg 35例。pH值745 5例。血氧饱和度(SpO2)≤85%,泡沫试验可疑者,立即停用常规吸氧方法,改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
12方法
121上CPAP前的准备备好装置,管道连接正确,分别插入氧气管接头和空压管接头,根据体重备好专用帽子、小枕,根据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塞,以保证鼻塞与鼻孔紧密连接不漏气。
122本组患者使用德国stiphan christina呼吸机中的N-CPAP模式,开始初调值吸入氧浓度(FiO2)04~06,呼吸末压力为3~5 cm H2O,流量6~8 L/min,根据病情及经皮氧饱和度作适当调整,并于使用N-CPAP治疗后1、6、24 h分别进行血气分析,治疗后24 h摄胸片了解肺膨胀情况。PEEP从3 cm H2O(1 cm H2O=0098 kPa)开始,最大用8 cm H2O,保持FiO2≤50%,SaO2≥90%,PaO2>60 mm Hg,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标准为使用CPAP后患儿病情稳定,发绀、、三凹征及呼吸急促于1 h后明显缓解或消失,4 h后体温回升,并于5 d内顺利撤离CPAP,改用鼻导管给氧或头罩给氧,并逐步停氧。经治疗后1 h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自主呼吸频率过快(>60次/min),FiO2>50%,改用其他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者为无效。2结果
2135例新生儿缺氧症状经NCPAP治疗后5~30 mim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气分析6~24 h均明显改善,NCPAP工作时间33~98 h,3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22本组有11例患者使用CPAP缺氧症状,无改善立即改用机械通气,其中死亡3例,均为有严重并发症者,严重畸形1例(21-三体综合征,单心房,单心室),严重感染伴出生体重
31保暖低温可引起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加可引起酸中毒,还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加重病情,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更快,如不及时保暖体温下降更明显。应做好接收新生儿的准备工作,病房室温22 ℃~24 ℃,湿度55%~65%。准备好开放式辐射台,预热早产儿的暖箱根据该患儿的体重、日龄及病情给予设置箱温,保持皮温在365 ℃~37 ℃之间,使体内耗氧量最低。防止散热,护理患儿时护理人员的双手必须温暖,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每4 h监测体温一次,注意体温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如面色、心率、血压、体温,特别是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SaO2的变化,同时严密观察其口唇、面色及四肢末梢有无发绀,哭声等情况,并随时进行再评估,定时行血气分析,了解PaO2、PaCO2情况,及时调整NCPAP压力及FiO2,如出现呼吸频率过快或频繁呼吸暂停、缺氧不能改善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立即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
33呼吸道管理
331管道紧密连接并固定,防止扭曲,确保管道的密闭与通畅以维持有效的气道压力,保证鼻塞与鼻孔紧密连接不漏气。如果CPAP管道连接不紧密、不牢固,气道不通畅,会造成压力的不稳定,致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气压伤或治疗无效。
332保持气道湿化,及时添加湿化瓶中的蒸馏水,使气体加温在33 ℃~35 ℃,相对湿度在60%以上。及时倾倒管道内的冷凝水。管道和鼻塞应每2 d更换1次,以防气道感染。
333正确,颈部放1个香蕉枕,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不能过伸。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分泌物,定时清洁鼻塞。
334使患儿安静,哭闹时予以安抚,用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NNS),以保持呼吸道密闭, 压力保持在4~6 cm H2O,在5 cm H2O以下较为安全,可避免因为压力过高造成气胸。
335根据病情定时吸痰,吸痰前要翻身、拍背,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负压不宜过大(70~80 mm Hg),每次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0 s,必要时可用复苏气囊正压给氧。痰液粘稠可予雾化后再吸痰。
336监测CPAP运转情况,定时检查各参数并记录,按时监测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CPAP机参数。
34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341动态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CPAP压力,以预防和减少气压伤的发生。
342使用NCPAP时,患儿易吞入空气而引起腹胀,严重者可阻碍膈肌运动而对呼吸造成影响。可给予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并抬高头部30°,抚摸患儿胸腹部减少患儿哭吵。
343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可暂禁食,口腔护理2次/d。
344患儿皮肤娇嫩,应每2 h松解一次检查调整鼻塞的位置、松紧,检查鼻腔内有无分泌物以防气道堵塞,给予按摩鼻部并涂以红霉素软膏防长时间压迫引起鼻黏膜坏死,鼻中隔损伤,面部皮肤受压处可垫棉球或海绵。
345有感染的危险,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应彻底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眼睛、口腔、脐部、臀部 以及皮肤褶皱处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有异常及时处理。4讨论NRDS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有关。PS是由肺泡Ⅱ型细胞产生,它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呼气时肺泡张开,保留一部分功能性残气,防止肺泡萎陷。笔者采用NCPAP治疗NRDS,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防止肺泡萎陷,并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1],增加了肺泡氧弥散面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从而改善氧合。同时由于其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防止肺泡塌陷,使维持肺泡扩张的PS量减少,节省了PS消耗。新型鼻塞CPAP机(stiphan christina)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肺部感染的机会,存在空-氧混合装置,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氧浓度、呼气末压力,对气道进行湿化、加温。近几年正逐步用于新生儿科临床,并挽救了许多重危新生儿的宝贵生命。同时笔者还注意到,虽然NCPAP相对比机械通气安全,但CPAP有发生气压伤、腹胀,对心、肾功能的影响,鼻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2]。如不及时观察、护理及预防会产生严重后果,所以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对本病的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技术,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密切注意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四肢循环、哭声反应的变化,加强对NCPAP管道的护理及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基础。配合医师确保不失治疗或抢救的时机,明显提高了抢救新生儿的成功率。参 考 文 献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危险系数高,护理难度、强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胸腹腔镜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已经成为近年来开展的胸部微创新技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肺部感染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微小且美观、住院时间短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微创优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3.53岁。选取同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33岁。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按常规接受胃镜检查、消化道钡透摄片、胸部CT增强扫描、心肺功能检查及病理确诊。
1.2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下床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日等临床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记量数据形成组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胸腹腔镜组均治愈出院,开胸组治愈出院14例,死亡1例。胸腹腔镜组15例中,使用镇痛药物6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1.87 d,平均留置胸管时间7.73d,均无并发症发生。同期行开胸组15例中,使用镇痛药物13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9.53 d,平均留置胸管时间13.67 d,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见表1。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该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恐惧、绝望、忧虑、紧张不安等心理问题。从而不配合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以真诚、关心、耐心的态度多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医院环境,消除环境因素给患者带来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介绍疾病、手术方式等相关知识,向患者解释恶性肿瘤并不是不治之症,讲解肿瘤治疗的新进展,同患者共同分析目前状况,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手术效果及手术的风险,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1.2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要注意患者呼吸功能、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等情况,给予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
3.2术后护理
3.2.1生命体征监测 去枕平卧8 h,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呕吐物堵塞气管。面罩持续吸氧,24 h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至平稳,注意患者面色、、神志、尿量的变化及口唇红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2呼吸道管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状态,全麻清醒后予半卧位,改鼻导管吸氧,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应每1~2 h为患者扣背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2]。
3.2.3保持各种引流管在位通畅 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堵塞、扭曲、、脱落的情况发生,应定时挤压引流管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
3.2.4疼痛护理 疼痛是影响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主要因素,术后取舒适,如患者有疼痛,应及时给予充分止痛,有利于改善呼吸及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2.5饮食护理 由于食管癌术后会形成胸腔胃,食管暂时丧失平卧进食的能力,易产生食物反流,故进食量应适量控制,少量多餐,进食后30 min勿平卧,忌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3.2.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食管癌根治手术常见并发症为肺漏气、活动性出血、胸腔积液、肺炎、吻合口瘘和乳糜胸等,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各类并发症,加强观察和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4 讨论
传统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对比,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根治效果一致。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存在着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恢复慢、术后平均住院日长等不足之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轻、下床活动时间早,胃肠功能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术后平均住院日短等优点,即使肺功能及一般条件较差的患者也能耐受手术[3]。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克服了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许多缺陷,减少了护理难度及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及时发现患者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各种不利于康复的因素给予有效的干预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窦炎;鼻窦负压置换;不适;护理对策
慢性鼻寞炎是儿童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问歇性或经常性鼻塞、黏液或黏脓性鼻涕,头部钝痛或闷胀,甚至有嗅觉减退或消失,并伴记忆下降。由于鼻窦炎脓液刺激,还叮引发咽鼓管炎性水肿,继而引发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因其疗效町靠,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鼻窦炎治疗的常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慢性鼻窦炎。但因儿童合作性及耐受性差,治疗过程中难免引起诸多不适的感觉,容易导致患儿抗拒治疗,甚至引起家长的误解,而影响治疗的川利进行。笔者对2009年3~6月在我院接受鼻窦负压置换治疗的75例患儿进行网顾性分析,并提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股资料75例中男1l8例、女27例,年龄3~15岁。患儿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长期鼻塞、头痛、脓涕,经CT检查确诊为筛窦炎38例,全剐鼻实炎37例。
1.2 治疗方法鼻窦负压氍换足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诺通滴鼻液即0.05盐酸赛洛唑啉或0.5麻黄素碱溶液1~2m1)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患儿取仰卧垂头位,躺于治疗台,肩部与治疗台平齐,头后仰下垂,鼻孔向上,使下颌部与外耳道口连线与水平线(即治疗台平丽)垂直。操作者站在患儿头端,将药液自患儿前鼻孔外侧缓慢滴入l~2ml,以淹没所有窦口为宦,嘱患儿张口呼吸,吸引器压力控制在24.0~26.7kPa,以指压一侧鼻翼同时用连接吸引器的橄榄头塞入另一侧鼻孔(不能漏气),并嘱患儿连续发出“开、开、开”的声音,使后鼻孔关闭,以便对侧鼻腔产生间断性负,如此町使药液更多地吸人和储留于患侧鼻腔内。间步吸引1~2s,暂停1~2s的fii=J时中断“开”音和鼻翼压迫开放,同样方法吸引另一侧鼻腔,如此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每侧抽吸超过8~10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E11次,5~7d为1个疗程。治疗后嘱患儿坐起,叶出口内残药液及分泌物,并嗽口。部分约液将于鼻赛内,发挥其治疗作用。
1.3 结果75例患儿共进行治疗487例次。按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治愈35例,好转40例。治疗过程巾患儿出现恐惧、哭25例次,头晕15例次,头痛8例次,叶35例次,鼻痛55例次,鼻f十;血5例次。出现以症状者均暂停治疗,安抚患儿,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以对症处理,患儿均情绪稳定、症状得到控制后完成治疗。
2 患儿治疗中发生不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1 恐惧、哭闹本组发牛25例次。行鼻腔负压置换治疗必须采取强迫,即仰卧垂头位,患儿因为不适会产生害怕、哭闹甚至抵抗。操作前需耐心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治疗的重要性和治疗后的效果,介绍治疗原理及操作过程,对年幼的患儿采取诱导鼓励的方法,如“你真棒,做得真好”等鼓励性语,还可给予肢体}的,女l1拉下。、摸脸,调动主观能动性。或请已治疗的患儿给他们介绍治疗体会,以解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其安全感,使之积极配合。也需要向家长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时指导家长用两肘部夹住忠儿身体,两手固定其头部,保持这种姿势直到治疗结束。
2.2 头晕、头痛本组发牛头晕15例次。与术中紧张情绪或改变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有关。治疗时嘱患儿头缓慢后仰、下,同时深呼吸;药物滴入鼻孔后嘱其张¨呼吸,不能憋气;治疗后,保持治疗3~5min,此时鼻腔内有部分药液通过开放的窦口进入鼻窦内充分吸收,然后平躺一会再缓慢坐起。若发生头晕,立即测量血压,本组患儿命体征稳定,予以安抚及平躺于治疗台上,休息5~10min后症状缓解。
本组发生头痛8例次。主要原因为治疗持续时问过长或治疗疗程过长,吸引器负压过大。鼻窦置换治疗是利用吸引器使鼻腔和鼻窦产牛间断性负压,在“开”中断的时刻,软腭复位而鼻腔和鼻咽腔与外界开放,此时鼻腔压力与大气压相等而窦内是负压(鼻腔内脓液被排出后形成),通过鼻腔内药液和鼻窦内正负压交替改变达到治疗目的。还可借助负压作用将药液灌入鼻窦内,反复清除各鼻窦内的分泌物。但如果吸引时间过长或吸引压力过大反而会引起患儿头痛。因此,治疗时吸引器的压力必须控制在24.0~26.7kPa,每次每侧抽吸8~1O次,抽吸时问1~2S.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治疗前对患儿进行相关培训,使之了解治疗过程,以按照提示语顺利配合,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本组8例患儿经相关训练后再次治疗无头痛发生。
2.3 呕吐本组35例次发生呕吐。主要与患儿滴药过程中头部后仰不够,药液从鼻咽后部流人口咽直接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呕吐,也与患儿进食过饱、进食时间过短有关。治疗时需将患儿头部尽量后仰,药液自前鼻孔外侧缓慢滴入,每侧鼻孑L滴人1~2ml,不可过多。治疗前lh禁食禁饮,让患儿胃相对排空,治疗后用温开水嗽口,以清除口咽残留药液。出现呕吐需停止操作,安抚患儿并协助其坐起,轻拍患儿背部,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发生意外,待患儿不适感缓解再行治疗。
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开放骨折临床较多见, 早期处理不当往往会并发创伤性骨髓炎, 胫骨前软组织少, 血液循环差, 合并大面积贴骨瘢痕或皮肤缺损较常见, 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骨缺损骨外露[1]。本科采用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3例, 在骨髓炎治疗、创面修复、缩短疗程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07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8例;年龄22~48岁, 平均年龄32.5岁;车祸伤12例, 压砸伤7例, 其他原因外伤4例, 均有窦道, 15例形成局部贴骨瘢痕, 病程7~18个月, 平均病程8.6个月。
1. 2 护理
1. 2. 1 术前护理 ①一般护理:入院常规检查, 进行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全身情况, 本组贫血患者1例, 低蛋白血症患者2例, 高血压患者3例, 糖尿病患者1例, 给予定时检测相关指标, 请内科会诊, 同时行饮食调护和药物治疗, 患者均顺利手术, 未明显影响手术结果。②患肢护理:因患肢长期石膏外固定, 创面开放时间长, 周围污垢多,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卫生处置, 清洁创面周围皮肤, 每日用温水热敷、清洗, 并在表面涂擦石蜡油或植物油, 1次/d, 使表皮痂皮自行脱落, 不损伤皮肤。本组2例患者患有足藓, 给予达克宁软膏局部外用, 2次/d, 2周后痊愈。术前1 d剃去患肢汗毛, 创面无菌换药。③心理护理:慢性骨髓炎患者住院时间长, 手术次数多, 经济负担重, 多数患者焦虑不安, 心理压力大,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即进行相关沟通, 请同类康复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在身心两方面做好准备[2]。
1. 2. 2 术后护理 ①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 患肢中立位抬高15 cm, 患肢感觉恢复后进行足踝部的屈伸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②VSD护理:本科使用VSD敷料(商品名为维斯第)覆盖创面, 持续负压吸引和引流管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也是护理的重点。术后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 有效指征为:敷料瘪陷、管型暴露、触摸有硬实感。如敷料隆起, 触摸无硬实感, 应立即查找原因:是否为负压源不足、引流管弯曲、打折、VSD敷料或引流管漏气、引流管堵塞等, 根据问题原因对症处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告知患者不要随便牵拉引流管和撕揭封闭的薄膜, 不要在薄膜表面使用热敷或尖锐物品。根据术前药敏实验结果, 遵医嘱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局部冲洗, 保持VSD敷料湿润。引流袋为一次性带凝固剂密封袋, 容量为2000 ml, 引流液达到1600 ml给予更换, 如引流液较少, 更换1次/周。本组患者平均更换VSD敷料3~5次, 肉芽组织均生长满意, 顺利植皮。③外固定架护理:外固定支架具有能稳定固定骨折端、医源性损伤小、置入针远离感染灶、便于术后换药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注意保持针眼局部清洁干燥, 定期换药。患者更换、功能锻炼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肢, 防止针道过大活动。本组2例患者出现针眼红肿、 有分泌物, 给予及时换药、 口服抗生素后恢复正常。④供、受皮区护理:供皮区适当加压包扎, 注意观察远端趾动、血运情况, 防止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受皮区注意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 保持局部温度。⑤功能锻炼:慢性骨髓炎患者病情迁延时间较长, 活动受限, 大部分患者肌肉萎缩明显, 踝关节屈伸困难。患者入院后即指导其进行全身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消退即可鼓励患者进行患肢足趾、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练习3~5次/d, 每部位5~10 min/次。根据植骨范围的大小, 遵医嘱指导患者尽早下地, 进行床边部分负重站立、行走, 注意宣教家属辅助, 防止二次损伤。
2 结果
本组23例创面修复术后皮瓣及皮片均成活, 创面均Ⅰ期愈合。2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 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23例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10~18个月, 平均13.5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感染复发而放弃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复发。
3 讨论
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长, 迁延不愈, 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采用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 护理工作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本研究根据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特点其临床护理重点如下:①VSD护理:VSD敷料覆盖创面术后12 h开通负压, 因术中彻底清创, 切除贴骨瘢痕, 截除断端硬化骨, 窦道部分的骨质完全清除, 断面出血较多, 术后12 h内使用负压引流增加出血量。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常规行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堵塞, 保持敷料湿润[3]。本科原术后常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 但部分患者植骨范围较小, 可早期下床活动, 受引流管路限制, 影响下床活动范围, 后在医嘱允许患者下床活动后改用便携式医用负压吸引器和一次性使用医用体外引流瓶, 方便患者日常生活和进行功能锻炼。②外固定架护理:本科采用无菌纱布条缠绕针眼周围, 3~5 d碘伏消毒更换1次。本组2例患者出现针眼红肿、 有分泌物, 均为1级轻度感染, 给予及时换药、 口服抗生素后恢复正常。③功能锻炼:患者入院后即指导其进行全身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消退即鼓励患者进行患肢活动。根据植骨范围的大小, 遵医嘱指导患者尽早下地床边部分负重站立、行走, 以增加局部应力刺激, 促进骨痂生长[4]。注意指导家属辅助, 做好防跌倒、防坠床宣教, 本组无二次损伤发生。
总之, 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期间, 遵医嘱准确用药、术后严密观察, 给予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都能促进患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宋素萍.全方位护理对胫骨骨髓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8):744-745.
[2] 赵春珊.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护理.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 132-133.
【关键词】:麻痹性外斜视钛钉缝线护理
动眼神经于中脑脚间窝发出,经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出,经海绵窦侧壁入眶,颅内与眶内的毗邻病变均可累及动眼神经[1]。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因动眼神经所支配的患眼上、下直肌、内直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受累,而出现患眼内转、上转、下转不能,伴有麻痹性上睑下垂及患眼瞳孔散大。因为受累肌肉太多,手术治疗困难,手术的目的只能改善第一眼位的外观,术后眼球的运动任然很差,患者因此也很难恢复双眼视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外直肌超常量后退联合内直肌超常量缩短,但大多患者术后仍残留较大度数的外斜。近两年作者设计了借助钛钉的内直肌眶骨固定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外斜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报告固定性内斜视12例12眼,其中男7例,女5例,全部为外伤性。年龄38-56岁。手术据发病时间为6个月至1年,均为保守治疗无效者,内科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所有患者角膜映光斜视度均>-45°,三棱镜检测(krimsky法)斜视度为-80Δ~-160Δ。患眼为完全性上睑下垂,内、上、下转动不能。患者主动要求手术改善外观。视力均在0.4以下,部分患者有复视。
1.2方法2%利多卡因结膜下及内毗皮下浸润麻醉。置开睑器,作鼻颞侧结膜梯形切口。外直肌后徙12mm。分离内直肌至肌止点后5mm,保留肌鞘。于内直肌肌止点处予置1-0丝线。于内眦泪前嵴部皮肤为中点切开皮肤15mm。分离至内毗韧带前方,见内眦韧带下方眶骨,用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暴露眶骨,将十字自钻自攻钛钉旋转固定于眶骨,钛钉头部与眶骨间保留约2mm空隙。用虹膜恢复器于内直肌相对的鼻侧眶内,向内毗韧带上方作一隧道。将内直肌肌止点的予置线由隧道穿过,牵拉内直肌使眼球至内斜5°位,并将予置线打结固定于钛钉,保留缝线残端约20mm,以备过矫或欠矫时调整。切除鼻侧多余的结膜,间断缝合球结膜,皮肤。
1.3结果术后2周复查眼位由内斜位转为基本正位(-5°~+5°);术后1月时复查,1例眼位-25°,局麻下打开结膜筋膜探查,乃缝线线头松动所致,调整缝线后眼位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斜视患者入院后,最担心的是术中疼痛及术后自己形象的改变,害怕手术不成功,术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加强患者对“斜视”的认识和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多给予鼓励、安慰,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和恐惧手术的心理,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向患者讲明手术的优缺点及麻醉方式,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出凝血时间监侧,若手术需全麻进行,术前禁饮食至少8小时。
2.1.2用药护理术前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预防术后感染,一般常用妥布霉素眼液4次/天。
2.1.3术前准备术前认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与眼部情况,完善各项临床检查;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洗头、沐浴、剪指甲等;如需全麻术前要禁饮食至少6h,术日更换手术衣,术前30min冲洗结膜囊。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患者术后由平车送回病室,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术眼敷料是否清洁,患者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如有不适或术眼疼痛应给予对症处理。
2.2.2眼部护理术后应给与冰袋冰敷术眼3h以减轻疼痛及出血,术后第一天即可拆开纱布开始点眼液,对于害怕术眼疼痛不愿睁眼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心理护理,以配合点眼,减轻术后反应及加快伤口愈合,鼓励患者早睁眼视物,可帮助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
2.2.3健康教育交代患者术后应保持脸部清洁,不用不洁手帕檫脸及眼,保护术眼勿按压、术后2周内尽量减少眼球转动,不得揉眼,避免用眼疲劳,适度休息;交代患者按医嘱正确使用眼药,教会患者正确点眼的方法;注重术后复诊:出院1周后复查,以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各复查1次,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3总结动眼神经完全麻痹所引起的外斜视是眼科手术治疗中最困难的疾病之一,手术的目的只能改善第一眼位的外观,术后眼球的运动任然很差。vonNoorden[2]认为可以采用超大量外直肌后徙内直肌截除术治疗。但是手术效果是无效的。CallahanA[3]提出用暂时牵线使眼球正位。上斜肌转位术由Jackson[4]提出,并被许多医生采用。
既往我院对于动眼神经麻痹者一般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徙手术,后退10~12mm。但由于长期大角度外斜视,伴内转受限,患眼外直肌均有不同程度挛缩和内直肌的麻痹,常规的外斜矫正术后容易出现回退现象,患眼再次外斜。Salazarleon[5]1994年采用阔筋膜作为牵引眼球替代物,固定鼻侧眶缘,使眼位改善。收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受Salazar-leon用阔筋膜作为眼球牵引物的启发,受以上启发,我国的卢炜[6]、焦永红等[7]对于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卢炜提出了内直肌眶缘固定术矫正动眼神经麻痹性外斜视,用缝线牵拉内直肌缝合固定于内眦部眶骨骨膜或内眦韧带,但由于骨膜及内眦韧带受牵拉后具有伸展性,可随时间的延长而松弛,从而增加外斜欠矫或复发的缝线。
基于上述弊端,我们将该方法做一改良,即借助钛钉将牵拉缝线固定于内眦部眶骨骨质,手术获得第一眼位基本正位,手术后眼位回退量小,手术既获成功,手术成功的关键离不开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和观察。
参考文献
[1]杜小鹏,汤亚南,卢丽萍.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71-72
[2]vonNoordenGK.BinocularVisionandOcularMotility.StLouis,Mo:CVMosby;1985:367
[3]CallahanA.ArchOpthalmol.196166∶241
[4]HelvestonEM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AcadermyofOphthalmologyandOtolarynglology.1975;722-726
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该病与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具有迁延不愈或治愈后又复发的特征[1]。反复发作的鼻窦炎不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也该患者带来沉重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疾病困扰,容易让患者产生紧张、恐惧、惶恐不安的情感状态。如何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是耳鼻喉科护士的重要任务[2-3]。叙事医学护理模式,是具备叙事医学知识和能力的护士开展的,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的护理活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关怀[4]。在叙事医学护理中,护士通过聆听患者内心的诉求,尊重患者的需求,理解患者表达的思想,体验患者的感受,从而为其提供充满尊重、人道和共情的医学护理。本科室自2018年3月开始采用叙事医学护理模式,为慢性鼻窦炎患者提供人道关怀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8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证实鼻腔和鼻窦黏膜慢性炎症,病史及症状持续超过12周。排除标准:非慢性鼻窦炎患者,或症状持续时间不足12周。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22~46岁,平均(36.2±3.8)岁;平均病程(4.2±1.8)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3~45岁,平均(37.2±4.1)岁;平均病程(4.1±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耳鼻喉科日常护理进行护理管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体感需求调整病房的温湿度,避免环境因素加重患者的症状;指导患者高维生素、低脂及高蛋白饮食;及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叙事医学护理,具体包括:(1)病情评估。入院当天,评估患者心理状態,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护理应对方式。(2)叙事医学教育。①引导患者述说对疾病的治疗期望,鼓励患者通过讲述疾病的故事宣泄负面心理情绪。②认识自我。指导患者学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记录自己认知、情感、行为变化情况,然后接受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治疗。③分享与支持。在倾听患者叙述故事的同时,鼓励患者分享“积极故事”,有效调整“消极心理”,充分肯定患者健康的心态,及时排除患者负面的情绪。④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定期组织交流活动,通过护理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生活质量评分通过门诊随访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别。评分量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该量表是世界卫生组织研制,并用于测量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分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每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其相应生存质量越好。
1.3.2自我效能测评采用Schwarze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改变。GSES量表共有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5]。GSES采用4点李克特量表评分,每个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量表评分10~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好,表明其自我照护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情感职能、活力和总体健康更为显著(P<0.001),见表1。
2.2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测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为(34.5±1.7)分,高于对照组的(33.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P=0.017)。
3讨论
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睡眠有明显的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24
Comparative effect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comfort care and routine care to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Liu Xiaoyan Zhang Ling Wu Zongxia et al.
Abstract:Objective:Comparative effect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comfort care and routine care to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Selected in January 2012 January-December 5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as a control group,2013 January- December 5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comfort care as the observer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situations.
Result:①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leep quality index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Comfort C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improving sleep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words:Comfort Care Routine care Esophageal cancer Quality of life Sleep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19-01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早、中期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案 [1]。由于食管癌手术创伤较大,痛苦性较高,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存在焦虑、精神紧张等心理障碍,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睡眠,对术后康复非常不利,为此给予积极地护理干预非常必要。舒适护理是一种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达到最愉快状态的一种具有个体化的护理模式 [2]。我院自2013年对食管癌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证实对改善生活质量及睡眠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013年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0例,2012年50例,列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56-71岁,平均(64.95±5.22)岁,包括中段食道癌13例,下段22例,中下段15例,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57-72岁,平均(64.22±5.87)岁,中段食道癌12例,下段24例,中下段14例,给予舒适护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输液、吸氧、测量体温、翻身、心电监护、吸痰等基础护理及相应的对症护理。观察组:①生理舒适护理:病室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50-60%,保持病室安静,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尽量轻盈,将呼吸机及监护治疗仪器音量调至最小;病室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同病室患者使用屏风分隔,保持患者床铺整洁,被褥厚薄、枕头高度适中,指导其采取舒适的睡姿。减少夜间输液量,如输液量较大,应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选择滴注时间长的液体安排在夜间 [4]。指导患者睡前饮用热开水、牛奶等热饮,用热水洗脚、洗漱。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与适量止痛药,睡眠障碍严重者给予适量镇静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药物反应及并发症。②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致力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患者处于被尊重的满足感中,责任护士每天到患者床前进行交流沟通不得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5min,鼓励患者诉说病痛,进行积极地心理安慰,增加其安全感,减少负性心理刺激,随时解决其需求。③社会舒适护理:选择性的放宽家属探视,在不影响治疗及其他患者的情况下,延长探视时间,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与患者分享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不允许家属在患者面前谈论负面话题,如治疗费用、治疗失败的个例等,避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干预7d后由经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对其生活质量与睡眠情况进行调查。
1.3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价。生活质量评价:应用WHOQOL-100生活质量量表 [3]评估,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睡眠质量评价:应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4]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睡眠改善疗效评价:痊愈:PSQI指数降低≥75%,显效:PSOI指数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9.0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PSQI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SQI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n=50,X±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
2.2 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者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23例,有效率54%。观察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