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建设职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税收组织收入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物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全县地税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实现了地税收入的稳步增长。19*年-20*年全县地税系统税收收入累积达到8.77亿元,以年均21.9%的速度高速增长。20*年全县地税总收入达到1.708亿元,同比增收4386万元,同比增长34.2%,地税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8%,地方税收收入增幅超过全县GDP增长速度10%高出19.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的连年超额完成为支持全县经济建设,保证稳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发挥直接调节作用
国家的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有利于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积极搞好经济税收比对分析,认真研究运用税收政策拓宽税基,壮大财力,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拓宽了税基,调节了经济,而且对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税局出台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福利企业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培育了后续税源。
(三)加强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
一是因地制宜研究税源管理新途径。税收征管始终是潜在经济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的基础和前提,加强税收征管和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遵从度,又是实现税收收入超税基增长的主观动因。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征管基础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大力清理欠税,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堵漏增收,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二是优化纳税服务,把优化服务体现到依法治税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全县地税系统正在推行网上申报、“税银一体化”;实行约谈制度,推行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认真落实文明办税“六公开”,大力推行“阳光作业”,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温馨导税”和规范化礼仪服务,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使纳税人能够积极履行纳税义务。
二、当前地方税收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源结构不合理
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地税收入的视角来审视分析当前进贤县地方经济税收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县从近几年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及2005年开展文明、花园城市创建,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建筑业的飞速增长,而之后我县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减少。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急速增温,拉动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增长,使得全县整体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20*年税收收入分产业情况来看,制造业税收入库1201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仅占7%;建筑业税收入库6439万元,但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占37.7%;金融保险业税收入库830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4.8%;房地产业税收入4*4万元,所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占29%,邮电通信业税收入库791万元,占税收总额的4.6%,商业税收入库331万元,占税收总额2%,服务业(包括饮食业)税收入库1282万元,占税收总额的7.5%,其他税收入库1262万元,占税收总额7.4%。
从以上我县地方税收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数据可以看出20*年以来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所占比重很大,达到全年税收总额的66.7%,而制造业税收却只占7%,服务业税收也逐年增长,达到税收总额的7.5%,商业税收所占比重不大,仅达到税收总额的2%,税源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力及稳定的税源增长点仍将继续困扰我县的地方税收工作。
(二)一些税收征管措施还不适宜经济发展要求,削弱了税收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征管手段落后。尽管近年来税务系统不断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的管理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许多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导致对税源的发展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预测、分析和监控。
(三)税收执法环境不够协调,影响了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
在税收调控过程中,一方面,一些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还不够默契,涉税信息的共享度比较低,影响了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一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不够强,税收法制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偷逃骗税现象客观存在。
三、如何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推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经济与税收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税收基数中,含有不少特殊因素,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比例确定税收收入计划,难免使税收收入计划与经济增长之间发生脱节。因而,在处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评估各乡镇税收规模与征管绩效差异时,要遵循“经济-税源-税收”的思路,税收分析不仅要关注收入总量增减变化,更要分析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变化的原因,要切实转变以往将GDP总量、增速与地方税收规模、增幅简单挂钩的思维方式。要逐步创造条件,根据税收与GDP的内在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税收收入进行科学预测,按照经济规律和税收法规征税,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合理地增长,实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优化经济结构,培植壮大税源
要充分认识税源经济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支撑。积极涵养税源,逐步建立新老税源交替,大小税源并举,支柱税源多元化的多层次地方税源体系,是确保税收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财源建设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它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增强财政实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有机结合。新财税体系,对中央与地方税作了明确划分,财力分配关系更加明确,今后的格局是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快结构协调,运行质量高,哪个地方财力就多。因此,我们要树立“围绕经济抓税收,围绕税收促经济”的大税收观念,把发展经济培植税源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应着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摆脱只依托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等行业,这种靠资源累积滚动的增长方式不是一个地区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资源转换、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路子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
2、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发展烟花、医疗器械、钢结构、文化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一体化特色经济,进一步做大优势企业,做强烟花、医疗器械、建材、钢结构、文化产业五个优势产业集群,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由于地方税收与第三产业相关度最高,因此第三产业权重越高,越有利与地方税收增长。近年来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反映出第三产业的优势,因此现阶段我县的产业结构是有利于地方税收发展的。为此,应围绕构建“新城区”服务中心,加大对轻工业、房地产、服务业等非资源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实现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这样必将会加快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地方税收的增长比例会逐年增加。
(三)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1、由于废铜是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管好、用好废铜资源也是我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其次还应调整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在企业所得税政策中按政策规定调增计税工资成本,认真落实福利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对废铜冶炼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提高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近年我县房地产行业市场火爆,价格不断盘升,利润大但税负较轻,应适度的调高该行业的税负,对增加财政收入及给房价降温都会起到溢滞的作用。
3、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贤县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中坚力量,属于税源培植的重要方面。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蓄积经济增长后劲,税收政策应起到主要引导作用。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取消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标准列支利息的限制,对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应按实准予税前扣除;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允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征税。通过税收政策调控,引导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加强税源管理,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是完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县域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实现县域税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工作方针,科学下达税收计划,达到营造环境、涵养税源的目的。
二是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逐步实现全面税源监控。税源监控是对税收来源状况、发展及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是做好税收预测、提高均衡入库水平的前提。要按照“总体规划、集中数据、方便查询、全面监控”的原则,在新的征管软件系统平台上,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功能齐全、传输及时、反应迅速、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源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情况。同时,要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与税收征收情况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督。要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能力估算,研究各产业、各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收入规模与相关的国内生产总值、行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实现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测算各产业、各行业重点税源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和税负状况,适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变化情况,为实施精细化税源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
三是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规范税收管理权限。我们要拓宽地税工作新思路,实现地税工作重心向税收征管、向基层转移,以继续深化征管改革为运行平台,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权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促进县域经济和税收的良性互动发展。
(五)打好“服务牌”,全力优化税收环境
1、用足用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涵养税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首先,要认真疏理新办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同时抓好纳税辅导,让纳税人不但了解政策,而且要用足政策;要强化对税收优惠政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保证基层地税机关不折不扣地将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决不允许因税收任务而不执行或不及时落实已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执法检查,防止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42-02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政府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经济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信息,离不开高校图书馆这一地方信息中心。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值得图书情报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一 高校图书馆情报职能概述
第一,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成二次或三次文献,使之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文献进行深度加工、浓缩,通过载体将得出的信息传递给用户的功能。
第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合理利用现有知识资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等提供文献参考、信息咨询、情报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放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二 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情报咨询服务,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向社会的延伸和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献
我国的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是中华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真实客观记录,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宝藏。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历史文献,对今天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历史文献是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历史文献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研究的参考价值、发展的借鉴作用、建设的铺垫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特色数据库
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专业人员制作的一些特色数据库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依托这一资源,选择适合的主题,系统地从馆藏文献中摘录有关信息,运用信息重组技术,深度加工和序化,实现从文献的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的提供,制作出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继而广泛而直接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3.课题查新服务
科技查新工作为地方科研立项、科研成果鉴定、评奖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在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和公证性、避免重复浪费、提高科研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查新工作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领域,强化了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图书馆开放服务的重要模式,应作为情报服务的重点来抓。
4.情报素养的培训服务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对用户的培训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服务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机关人员的情报素养,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情报意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5.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开展远程信息服务
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网络导航,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某些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的网络资源,建立专题的网址库进行网络导航。层次更高的情报信息开发是建立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即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对某一或某些专题信息进行上网查询、浏览,并参考有关文献,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总结、组织、归类、设置类目。高校图书馆可在此基础上开展远程信息服务,比如,为地方的研究与开发服务进行课题论证、科技查新、定题跟踪情报服务、协助科研成果鉴定等,形成专题性的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或综述、述评、学科动态之类的三次文献产品,或把情报咨询、原文传递、代查代检的结果等,通过网络传递给用户。
三 加强高校图书馆情报职能的措施
1.狠抓情报咨询队伍建设
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图书情报咨询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情报咨询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情报方面的知识、方法、手段,特别是对本校的专业特点要了解。图书情报咨询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有对文献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整理、报道述评能力;能够熟练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能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另外,在考虑情报咨询队伍建设时,要争取各专业的资深教师参加,让他们成为兼职情报咨询人员。
2.搞好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1)搞好所设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2)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第一,依靠馆藏资源和高校相关学科的优势,为地方农林产业提供技术信息。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结合泰安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林学院和园艺学院等院系为泰安市的泰山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大棚蔬菜、花卉和泰山女儿茶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山东农大报共同出版了科技信息专刊,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介绍给农民朋友。
第二,随着各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地方政府决策机构必须要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游客的需求,这样才能合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发利用新的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报学知识,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准确掌握旅游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作为驻泰高校图书馆,配合泰安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设想,利用馆藏的泰山文献资源建立了以泰山自然风光、泰山旅游指南、森林植被、物种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泰山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政府决策者制订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同时,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还不断挖掘泰山景区的内在文化底蕴,为新的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信息支持。
3.规范图书情报服务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高校图书馆通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可以树立起图书馆和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体现出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赢得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可以从这种重视和支持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而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服务对象所属领域,熟悉本馆馆藏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报咨询服务工作。强化社会用户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他们获取信息搜索的能力,也是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用户开展用户教育的方式有:(1)举办有关图书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特别是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训班;(2)通过编印小册子、宣传材料简报,进行文献信息知识和检索方法的教育;(3)利用可能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等宣传、介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和项目,吸引和培养信息用户;(5)在网络上建立Internet教室、Internet导航、用E-mail发送教程,通过网络进行培训。
第三,建立合理适当的收费标准。
4.加强自动化情报检索设备配置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小型机、超级微机、高档微机和普通微机、光盘、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以及其他外部设备。
5.主动与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协作关系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协作关系的建立,为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了平台,大大提高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
6.塑造良好的公关形象
树立公关观念,开展公关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自身影响,争取社会和公众的支持,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图书馆事业,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情报服务,是图书馆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图书馆服务走向开放性、社会化、多元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加强自身情报职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柳卫莉.地方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着缺位现象
所谓缺位是指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未能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及时地向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转型,政府未能真正做政府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市场却无法做到的事。当前,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仍然比较薄弱,政府应当承担的一些公共职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投资少,教育经费短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学难,城市孩子上学贵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二,医疗保障方面步伐缓慢。医疗保障属于政府应尽的职能,政府在这方面也存在着职能缺位。比如,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频频出现。第三,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对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愈来愈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的出现。第四,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虽然我国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造成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使法律缺少了应有的威严。
2、政府实行经济管理职能方面存在着越位现象
所谓越位是指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未能随市场的发育向市场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型,政府依然在做市场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当前,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企业没有真正的投融资自,政府对投融资风险问题管得过多,政府对企业的投融资项目要经过层层审批,导致企业立项困难,因而失去很多市场机会。同时,由政府许可证制度、地方保护主义等形成的行政性垄断阻碍了资金、技术、产品、劳动力在各产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和一般均衡价格的形成,市场运行紊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对策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中国政府必须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反思总结、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公平稳定的竞争环境,要建立健全经济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针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职能缺位问题,中国政府必须从中国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上来。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问题方面多下功夫,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2、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还企业自
中国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缺乏对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适度的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各种资源的模式,将这种职能交给市场,使政府权力从“无限”变成“有限”。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功能,转变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还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3、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首先,要建立行政审批法,确保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其次要改革行政审批体制,建立行政审批听证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最后要建立行政审批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审批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监管机制,完善审批追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廉洁、公正、透明、便利的审批制度,将政府行政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4、完善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建设
政府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控制、确立规范化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法律是保证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在健全有关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法律法规的同时,努力完善政府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政府行为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能够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的,就把它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各级政府要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依法行政,减少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同时也是一个既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在总结经验,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在多方努力与协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军.经济转型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0(8)
[2]梁文群,张永红.转型经济中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探讨[J].经济师,2005(5)
[3]于立,刘妍,宫长亮.经济全球化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J].科技与管理,2005(2)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65-04
回顾高等学校职能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在延伸、拓展的。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及在中国的稳步推进,积极走出“象牙塔”并日益融入社会的高校职能必将蕴含更为丰富、更富时代气息的崭新内涵。
1 相关概念
1.1 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的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
1.2 职能及高校职能
职能是人、事物或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一种育人机构有着自身的独特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发挥决定了高等学校在社会系统中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2]。
关于高等学校的职能的研究,近年来颇为热门。有学者提出高等学校具备五大职能: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科技孵化器和就业指导[3]。也有学者提出了四大职能:即培养高级人才、发展高深学问、参与社会生活和对外学术交流[4]。还有学者提出了多项职能,即高校除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外,至少还具有文化创造与导向、个人的社会升迁等职能[5]。不过,最主流、最经典的观点还是高校的“三职能说”。“四职能说”、“五职能说”、“多职能说”均是对高等学校职能的细化及拓展,它们均可宽泛地归类到传统的“三职能说”中。因而,目前关于高等学校职能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高等学校职能的分类上,而应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决定高校组织特色、影响高校运转效率的职能内涵的探究上,尤其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
2 新农村建设与高校职能的关系
2.1 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校从职能内涵上相呼应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任何重大的社会变化、变革都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作出相应的改变,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6]。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在一次由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高等学校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看,不论什么层次、类型、级别的高校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回应社会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优势,将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去。
从“职能”的定义得知,职能就是功能或者应起的作用,组织发生作用,实际上是组织的职能在发挥作用。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看,组织的职能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组织职能的界定和划分必须与组织的环境相适应,这个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从本质上讲,要求高校调整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高校的职能发生转变,要求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就是要求高校职能与外部社会环境相适应。
2.2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职能内涵应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
近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新办学校的数量增长迅速、生源减少、学生就业难、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等。面对巨大变化的环境,高校如仍抱守先前固有的职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但这种调整和转变只有与国家、社会或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时,高校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谋求自身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分布区域广,实施时间长,投入规模大,参与机构众,高校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主动拓展和更新职能内涵。如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那么,高校就应该积极拓展人才培养职能的内涵,把培育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业科技作支撑,那么高校就应该加强涉农的科学研究,充实高校科研职能的内涵;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卫生、医疗等大量的服务,那么高校就应该发挥自己所长,组织力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此丰富其社会服务内涵。
3 高校职能内涵
3.1 人才培养的内涵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产生并存在的原动力。直到现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仍然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
知识的传授是各高校日常教学的最基本工作,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有相对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要注意完善和拓展,除了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学科外,要更加重视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的学科专业的建设,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如农村理论政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村规划设计、农村环境保护、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体系。
相较于知识的传授,育人的工作更加重要。《礼记·大学》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当今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7]。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人的思想、意志、品质、能力的重要性,是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除了这些,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农村特需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如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人口观、“三农”问题、民风民俗、适应能力、基层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3.2 科学研究内涵
国家教育部对科研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一项职能始于19世纪德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及其所获得的成就。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和依赖性的不断增强, 高等学校在创造知识、发展科学上的优势日益明显。高等学校拥有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 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以及信息手段等优越条件,可以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 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能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出自高等学校,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绝大多数重要成果也出自高等学校[8]。但另外一方面,长期以来高校往往都只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型研究;重视工商领域的研究,忽视农业领域的研究。所以,相对来讲,高校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还是有限的,农业科技成果偏少,水平偏低。据统计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相差15~20年,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9]。因此,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时把握农业和农村的现实科技需求, 加大对农业科研课题的投入力度, 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改革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把在服务 “三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克难攻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供成果支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模式之上。
3.3 社会服务内涵
关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定义,学界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高等学校应用知识去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应用知识的目的[10],也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就是高等学校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 以培养专业人才职能和发展知识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11]。中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王伟廉指出:“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逻辑,高校的社会服务不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也被高校自身发展所需要。”本研究采用潘懋元等的观点,即社会服务是指直接服务,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只是一种间接的服务。
必须承认,由于农村往往地处偏远,条件落后,比较效益低,高校服务农村的积极性不高,通常只是被动应付,主动的服务远远没有实现常态化。如前所述,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服务农村社会需要应是高校的制度化服务内涵。服务的内容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
4 高校职能实现的途径
4.1 人才培养
4.1.1 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 高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就业在农村、创业在农村、成功在农村的职业发展理念。一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之路,融入历史发展洪流中,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切实转变择业观念,努力钻研理论和技术,成长为身怀致富技艺、立志到农村建功立业、与广大农民齐奔小康的人才。二是要大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者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响应号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贡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弘扬奉献精神,激发青春热情,把自己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12]。
4.1.2 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 高校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方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要坚持以能力提高、素质提升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实践精神。注重学科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吸收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努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教育、管理、文化人才的多种需求[13]。
4.1.3 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 “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农村脱贫、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培训,开设一些如水产养殖、观赏园艺、畜牧草业、林业资源等短期培训班,丰富农村业余科技活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通过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
4.2 科学研究
4.2.1 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农村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实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教学实习、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间的关系,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发挥高校信息密集优势和技术优势,服务农户,发展农村经济,带动产业发展[14]。
4.2.2 积极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校地、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之一。高校可以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通过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共进双赢,而且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加大农村科技开发投入、持续提高农村科技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可采取知识产权许可、入股合作办企业和自己创办企业,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为主的横向合作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等多种方式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支柱产业,服务新农村建设[15]。
4.3 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直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切入点就在于为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当然,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需求差异很大,各高校应根据供需双方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以下的服务切入点可供借鉴。
4.3.1 提供民主政治服务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其基本权利得到行使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有赖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的优势,传播民主管理的理念。如定期在农村开展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开展村干部培训班,传授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指导农民建立自治组织,以集体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湖北高校在以“校村结对”形式服务新农村过程中推出了协助“结对村”强化领导班子、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共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3.2 提供农村文化服务 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新文化。高校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向乡村传播文明、健康、时代气息浓厚的新文化,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农村提供直接的文化给养。如湖北高校通过与“结对村”联办文艺节目、建设“农家书屋”、送办公设备构建远程教育体系等方式,初步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农村。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3.3 鼓励专家、教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选派科技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中间,面对面地解决一些实际的科技难题。可由各省教育厅牵头联合有关院校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口合作,通过“校村结对”、“科技大篷车”、“教授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形式或途径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村生产第一线,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广泛开展合作攻关,对新农村建设中所涉及的科技问题进行答疑解难。
参考文献:
[1] 陈 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的职责和使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74-75.
[2] 谢开勇.对高校职能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87-89.
[3] 王洪才.论当代高等学校的五大职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6):11-14.
[4] 高耀明.论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J].嘉兴教育学院学报,1996(Z1):44-45.
[5] 王伟廉.试论高等教育学的改造[J].中国高教研究,1994(1):63-65.
[6] .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l-02(2).
[7] 尹艳秋.必要的乌托邦: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与建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8] 沈振峰,胡紫玲,赵 静.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15-217.
[9] 严桂花.高等学校职能内涵及其关系解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76.
[10] 徐 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1]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2] 张维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