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 完善教学改革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是经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辽宁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纳入国家中职改革与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担负着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实用人才的双重任务。虽然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化教学改革是继续发展并保持教学优势的关键因素。构建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进一步丰富学校的实践经验,完善教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1.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校建立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如辽中县经纪人协会、沈阳市大光绿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辽中县龙湾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辽中县养士堡镇果蔬经济区等,可以为中职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促使学以致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立足之地,中职校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专业,它更多地关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我国“三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此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丰富自身地专业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地方县域经济的发展。
2 中职农村综合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策略
2.1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走进中职校进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好地面对社会竞争,而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实习基地规章制度体系,学校应当注重与合作企业之间达成协议,改善实习基地的教学条件,科学合理规划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情况,加强学生实习全过程及实习教师的管理,并尽量做出详尽规定,以确保实习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引导实习教师进一步积累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及专业经验,促进教学相长。
其次,中职校与合作企业要对现有的监控和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革新,以免导致学生由于脱离学校管控发生实习考核失真的情况,应当实行学校与实习基地联合考核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由校方和企业方及时对实习内容进行修正,调整相应的实习岗位,以争取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应当给予其相应的表彰,进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2.2 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由于学生实习的需要,中职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建立联系。很多中职校对于将近毕业的学生都会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巩固学习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但是大多数中职校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基地都难以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而且未与实习基地进行良好沟通,使得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如一些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被学校安排到与所学主干专业课程不相干的岗位实习,或被安排到工厂的流水线上进行实习,由此导致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影响实践效果。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对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当的专业实习基地,同时与实习基地融洽沟通,尽量为学生提供最优良的实习条件,以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3 重点突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的专业特色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更多的是面向农村,以促进“三农”经济发展为目标,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校在建设学生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实习基地是否能够充分突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的专业特色,是否可以促使本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并能够提高其专业实践技能,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对于此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通过专业特色实践,必然能够促进其构建起新农村责任意识,以更好地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4 结束语
对于中职校来说,实习基地建设是其培养优秀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应当更多地加强与实习基地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企业间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乔淑英,马立源,王丽君.关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47-48.
[2]李心刚.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B12):59-62.
[3]张治国,赵志根,郑永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139-141.
[4]李远会,张晓燕,向嵩,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150-151,16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型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所具有的地位越来越高。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关键就在于要管理好农村经济,只有合理地管理农村经济,才能使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力地提高。那么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呢?所谓农村经济管理,就是将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应用到农村经济的管理上,同时还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包含层面有很多,首先农村经济管理包括建立农村财务和资金管理系统。所谓的农村财务和资金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公开透明的方法,对农村的财务和资金进行管理,从而避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资金贪污和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财务资金管理系统还能够对农村的资金和资产进行合理地分配和管理,这样一来对农村的发展就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对农村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产,也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产和开发,同时还可以让农民了解到土地资源的转让、承包等相关操作的具体方法和细节,从而使农民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固定资产的增加。最后,农村经济管理还包括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培养[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可以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注重对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培养和建设对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好坏,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与时展相结合,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且培养建设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是非常重要的,这便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2.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
现如今,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不仅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型农村经济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才能使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可见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农村经济管理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能够对农村资产进行更好地管理。农村资产包括农村固定资产和可变资产,这两种资产是农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农村资产,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的第二个意义,就是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只有对农村经济进行正确有效的管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农村经济管理的第三个意义,就是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合理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进而拉动内需。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新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好农村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这将会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提。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不能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只有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农村经济管理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这导致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1.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而且包括他们所掌握的管理学专业知识素养。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才能够使工作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谈话,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胜任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
2.将新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相结合
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将新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这对于技术的创新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更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
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那么将会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造成很消极的影响,这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完善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正常进行[2]。
三、结语
本文阐述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及其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方法。希望这些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帮助,为我国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卢红 单位: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办事处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而且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无法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今,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正在逐渐增多,这也给农村经济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经济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作用。
(二)土地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地区,土地制度也不够健全,土地产权比较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农村,很多土地都是荒废状态,这些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很不利的影响。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不完全,导致国家其它政策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案例:王庄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也很便捷,整个村庄拥有575口人,村庄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王庄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人数不断增多,人口的流动性也比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土地上堆放着生活垃圾,大量废水被排入荒地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王庄村经济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种植业是王庄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大量的土地被荒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资金利用率较低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农业种植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农民收入一直不高。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相对分散,降低了这部分资金的利用率,也出现了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新形势下,要想加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经济管理意识,贯彻落实国家经济管理政策,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经济管理部门应该鼓励农民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管理人员也应该多听取农民的意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制定经济管理方案。最后,国家和当地政府应该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国家也应该不断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新形势下,国家还应该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事实上,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不断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民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国家还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鼓励群众自主创业,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国家和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
(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宽带建设。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网络作为基础,做好农村区域内网络建设,完善宽带设施,保证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正常使用。作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和网络运营商合作,完善农村当地的网络建设,采取合理的建设方式,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其次,注重网线网络的应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最小的投资完成网络建设,保证网络通信更加的稳定、快速。网络运营商需要根据农村网络特点,完善网络联系,推动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后,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缓解农民压力。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宽带给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政府部门采取资金和补贴措施,保证农村网络建设的同时,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经济最新信息,引导农村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强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功能,加强农村经济建设,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援助,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选择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革新信息化管理手段,时期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面对农村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落后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将其很好的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管理方式,以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作为基础,做好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目前,智能手机在农村普遍应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大,借助智能手机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目前,部分农村对信息化理解不够深入,对信息化经济效益难以理解,没有体会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政府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示范基础建设,让农村了解信息化手段带来的经济发展,展示先进的信息化经济管理手段,切身体会信息化管理手段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村更加乐于接受信息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并且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不同的单位和部门,需要其加强协作与交流,推动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手段推广中,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交流,保证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三、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少数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问题。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院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体现“实用性”,强调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应立足农村,主动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能型复合人才需要。
一、农村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1.内容繁多。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市场营销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更有大量的农村经济知识,为了培养全面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全面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对于农村知识,通常应该开设植物生产技术实践与设施农业实践,有条件还应该开设动物实验课和水产实验课,使学生对农村动植物生产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对于经济管理知识,通常应该开设会计实验课与财务管理实验课及电子商务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同时,又能加强财务核算,及时有效地将农作物、农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村减支增收。
2.独立性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尽管繁杂众多,但不少的不同课程之间缺少时间上前后逻辑关系,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独成一体。如农村植物生产技术实验与农村家禽生产技术实验课、设施农业实验课就可以不分时间先后单独开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如农村会计学模拟实验与农村财务管理实验、电子商务实验也可以独立开设。
3.农业课实验时间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首先必须掌握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及概况,了解农作物及家禽水产生产规律,所以要进行农村经济实验,但农村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自身特点,生长周期较长,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比一般企业生产实验与会计实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集中完成,常常比较分散,这也给农村经济实验课程开设增加了难度。
4.农业课实验可以容纳人数多。农业课实验有的在农村田园,有的在大棚进行,也有的在圈场里面进行,不管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为众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就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创造了大好条件。
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实践技能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锻炼。
1.鼓励少数课程自学。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面太广太宽,而实践技能靠多方面培养,特别是农村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学校短短几年内有所突破,同时,农村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也较长,所以,可以对少数课程鼓励学生边实践边自学,到时,参加班级考试,只要能通过即可。
2.院校与乡村协同培养。从目前现实看,我们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在大城市,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学校在城市,但知识要在农村获取,为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大专院校与广大农村组织联合一起,共同培养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有选择性的将部分课程放在农村组织讲学,推行学分互认机制。
3.推行学分制。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分制有着较多的优点,只要在一定课程范围内,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学完最低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允许学生获取学历证书。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较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加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少、教学体系不完善,从而凸现出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注重单纯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实践。而忽视课外实践和与组织、企业建立联合教学的校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能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强调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手段与目标协调、课内外实验与校内外实践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广泛性,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手段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四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个从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个基础三横四纵”,即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三个教学层次,四大教学内容为骨干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实践
本层次实践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增多知识或者社会阅历。如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入学军训、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实践……等。
2.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方面专业动手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如农作物生产实践、会计模拟实践……等。
3.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
五、创新实验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四大内容
实验形式太过单一,会引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进而使实验课效果与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实验课效果,必须创新实验形式,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形式上,既要有手工实验,又要有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有校园实践,又要有实习基地实践,还要有农村田园实践;既要有班级团体集中实验,又要有学生个人单独实践;既要有单项实验,又要有综合模拟实验。如果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与效果。
在实验内容上,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内容极多,要实习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在大学四年内,不可能对所有农村作物的生长特点都进行一一实践,而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
1.课内随堂实验教学
课内随堂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任课老师在讲解理论课的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对重点单节重点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实验,以增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个感性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如农作物、水产品的认知识别实验,农业会计基础里面会计凭证填制,让学生对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报表的样式等有个基本掌握。
2.校内单项实践教学
校内单项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大专院校现有的资源,结合部分课程特点,在完成该课程理论课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再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集中式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为期10天的集中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操作技巧有个更充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增强学生日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村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打下牢固基础。又如农村会计基础集中实验,通过对会计流程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农村会计首先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与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日后掌握与分析财务状态提供基础。农村财务管理集中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中资金筹集、运用、投资等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毕业后及时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将有限资金有效率地运用到各项资源中。
3.农村单项实践教学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既懂农村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四年之间,少不了农村实地实践,农村单项实践主要是指学完某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到农村实地进行该课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知识领悟度。如农作物生产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农作物进行实践,通过对该农作物生长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性,熟悉农作物气候季节性变化,熟悉农作物管理及种植技巧,为以后农村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又如设施农业实践,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实践要求学生亲自进入大棚……等农业设施,在那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特点,熟练掌握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为以后指导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农村综合实践教学
目前大专院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动手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一般都在大学第四学年进行综合实践,有的一年,更多的是半年,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农村有些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长物之间还具有一定连贯性,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应该为大上学年一整年较好。通过大四一年的毕业前综合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作物、水产品……等生产特点与规律性有个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的掌握,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与工作特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迟永财,李忠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现状与思考.吉林农业,1999(11).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占全世界21%的人口,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虽然我国领土面积大,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粮食生产压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1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1.1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但是,我国土地制度并不健全,还存在诸多的漏洞,难以保障新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进入城市,造成大量土地荒芜,土地无法流转出去,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
1.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农村经济也随着发生变化。我国土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这一制度使得土地经营分散,不利于土地集约化管理。我国农村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机制和方法,使经济管理的职能没有发挥应有效果,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1.3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渐被忽视。许多乡镇基层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不再重视,致使农村建设队伍落后[2]。这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好多人不愿意在农村发展,老一辈人员退休,新的管理队伍与农民的互动性不强,空有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
2新形势下优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一是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政府要注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必要的完善,把城市和农村经济联系在一起,对城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开展惠农政策,放低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门槛,对农村孩子教育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农民定居城市。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3]。二是要健全土地承包责任制。目前,我国土地制度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加速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有效利用。一般土地承包时间动辄几十年,土地流转速度慢,而且土地使用权分散,不利于现在农业规模化生产要求。通过改革,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减少了土地资源浪费,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了保障。2.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1)制定管理机制。一方面,国家政府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为经济管理活动的进行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农村基础管理人员也要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农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运行机制经营运作,推动乡镇机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行政管理体制。(2)提高农民的参与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管理不仅是政府和基层干部的工作,更要把农民纳入管理范畴。首先,增强农民的管理意识,让农民认识到自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次,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不断的完善管理方法,实现民主管理。最后,对那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农民,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优惠,例如,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给予农民补贴优惠,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认识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性,配合政府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2.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推进“三支一扶”政策,选拔优质管理人员。国家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制定了“三支一扶”政策,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的方式,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加入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在工作期间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贴,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5]。大学生的素质比较高,思想开放,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为农村经济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定期组织培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虽然大学生的素质比较高,但是他们缺乏管理经验和对农村的了解。因此,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要对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教育,不断充实他们的业务知识,改进工作方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实力,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3结语
综上所述,落后的经济管理制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这一困境,我们要通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艳香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郝各庄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李丽美.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考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140-140.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39―01
1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资金扶持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很多基层领导还没有足够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农经管理工作。
1.2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农村自身的情况,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比较复杂,因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较多,涉及的人员也多,同时农村经济管理的政策性又较强,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时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管理有效开展。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有可完善之处,导致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在很多市场主体中已经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然而农村的发展速度比城市慢,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还不够深入,因此,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尤其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需要完善健全、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4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工作人员是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确保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既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没有思想上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工作热情,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1.5资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很多农村都存在着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所得费用的减少,从而造成集体资产的损失。另外,很多农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也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同时,由于农村干部缺少理财的概念,很少接触理财的信息,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导致对现有资产只会保管,不会投资,使资金(产)的回报率很低。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高认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领导,要经常督促其抓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而使基层干部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营造全民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氛围,重点宣传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对自身工作的认识。
2.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健全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推进法治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对农经管理执法责任权责体系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立完善的追责体系、激励体系.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全程、动态的追踪,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治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作用。
2.3规范日常工作
目前很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不够规范,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村级财务管理还是农民相关补贴等都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起来没有制度可循,造成很多工作没有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出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日常工作制度,使日常工作得到更好的规范。
2.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民主管理审计工作上,使审计职能得到强化,并促进农村委托制度的积极推行,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改革,保证农村资源要素的安全与合理流动。
1.2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结合起来,将经济管理与监督工作做好,同时将农民负担的反弹防治工作做好。
1.3在农村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
可以从提高农民进入农村市场的进入程度着眼,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联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积极引进现今的合作经验,促进经济资质专业合作的真正实现。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管理上,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因为一些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应该加强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现象得到改变,就要对这些落后现象进行充分认识,对农村经济管理情况展开深入调查。特别是要深入探讨涉及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想将经济信息监测搞好,就需要进行调查体系的改革,对农民收入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经济调查奠定基础。这些工作的落实不仅为政府的农业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贯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将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落实好,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相关工作要得到逐步的加强,在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中展开培训工作。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使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得到真正实现。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乡镇地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展开具体的工作,合理编制经济管理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制度,保证所有地区都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经济管理财政预算中涵盖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管理工作与行政监督工作应该由地方农村经济管理机构负责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得到不断改善与强化,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1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了农村工业、商业、运输、借贷等多方面内容,这也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懂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借贷知识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是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的是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来不断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以壮大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2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侧重点有所偏颇
农村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发展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要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如果侧重点有所偏颇,不科学合理,就会使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过于形式化,使培养内容不符合实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培养的模式和理念都过于统一,那么就会限制人才能力的发挥。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个性化稍有逊色,这种统一的集体性培养的片面化,不利于人才的优化。
2.2人才培养受益面小,重专业轻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果仅针对这一小部分骨干对象能力的提升进行培养,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整个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不是针对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针对全体农民,受益面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利于人才结构的优化和能力的发挥。另外,全能型人才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目前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能力和德育关注度少。虽然在培养体系中设置了一定的德育内容,但是没有起到培养的根本作用,只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是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现代化需求的。
3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3.1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通过专业的培养以培训出更多更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大环境的缺乏,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没有专业队伍的培养,所以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知识广泛、经验先进、技术能力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培养队伍,在提升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效率的同时为农村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管理人才,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和经济信息化。专业的培训队伍是专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保障,对人才能力发挥也起着关键作用。
3.2强化认知
人们要改变对传统经济管理人才的认识,要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地位,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都要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强调其重要性。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机构来协调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此来提升人们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认知和对经济管理人才地位的重视。通过政府带动地方,提高地方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上下协力,一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信息化培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想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深入的进行,就要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进行信息化培训,在提升经济管理人才信息化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全方位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以信息化为基础来进行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诠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多角度、多层面性。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伴随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那么相对应的经济管理也要向信息化和技术化转移,信息化能使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获得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做好经济管理工作。
3.4加强以点带面的培养
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是最近几年才推行的工作,所以这方面技术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特别是缺乏不仅懂农村经济又懂网络技术的人才。基层单位只能采集和初级信息,不能更好的开发,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信息的作用,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
1.2应用能力差
农村文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民都没有具备信息化的意识。目前出去务工的农村青年也日益居多,剩下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科技素质、接受能力都相对较低,限制了农民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忽视了信息的作用。
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2.1加强政府职能作用
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多种业务相结合,所以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因此政府是整个建设中的主要角色,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的资金投入。正确规划资金,统筹管理,避免资金浪费。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通信网络运营商、引导社会资金都能有效的帮助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集体、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对有关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税收等等来引导社会力量的投入。
2.2加强合作,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和规范农村信息交流共享的制度,统一颁布制度,逐步推进农村经济信息网站、系统、资源方面的整合和集成,实现整个农村经济信息的共享。同时要重视农村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抓住各个地方的农村经济特色,掌握农民实际需要的情况;开拓农业信息渠道和信息源,加强信息整理工作,去伪留真,去粗留精,保障农村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完整性,保障农村经济信息网络能够为农民需求提供最贴切的服务,让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农民都能得到有效的农村经济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特别是网络运营商、媒体传播等单位的合作,让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开拓渠道的目的。
2.3重视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1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现状
1.1 信息网络技术服务推广不足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主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村企业经营方面有很大的效果,但是,不同的使用者对经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要求也不同,对我国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农村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在推广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区对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了利用,但是,很多的使用者对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缺失,导致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推广方面出现了受到限制的问题。
1.2 信息化手段成本较高
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信息化经济管理方式要对成本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很多的农村地区居民认为网络、电脑的使用成本高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农民的收入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对网络进行建立和使用方面,农村地区的居民更愿意将其使用在其他方面。
农村地区的居民在消费观念上和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认为上网和电话的资费过高,因此,对网络的建立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度,而且,一些地区的人们确实没有能力进行支付,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出现了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通常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其在建立以后要对维护工作进行重视,对信息资源搜集以及软件开发要进行重视,不然会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农业信息过于单一,没有时效性,失去了信息的价值。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利用,失去原有的价值导致农民对信息出现了更加不重视的情况,而且,在积极性方面也会比较差,导致农村信息化减少出现了非常缓慢的情况。
1.3 专业的信息化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很多的管理人员只具备较低的文化水平,对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很多的管理人员只能对基本的信息进行和收集,对较为复杂的统计工作和高级信息工作不了解,不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1.4 应用能力差
很多的农村地区居民在文化程度方面比较低,因此,在信息化程度方面也比较低,出现了不具备信息化意识的情况。很多的新生代人员选择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还是在依赖老一辈的人员,这些人员在文化水平、科技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方面也比较差,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没有进行很好的发展,应用效果无法实现。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措施
为了能够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提升,要从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以及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自身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1 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就是跨专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调配,要更好地参与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实现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间的共同发展。政府要将信息化农村管理方式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进行推动,加大资金的投入,对资金进行使用,建立健全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中心,从整体上对农村经济信息管理化作业进行调控。
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多种业务相结合,所以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因此政府是整个建设中的主要角色,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的资金投入。正确规划资金,统筹管理,避免资金浪费。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通信网络运营商、引导社会资金都能有效的帮助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集体、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对有关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税收等等来引导社会力量的投入。
2.2 加强各个单位的合作程度
农村经济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其需要各个专业和各个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这其中的关系非常的复杂。农村经济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要进行建立,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部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对基层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进行重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和私人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这些企业的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建立完整的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体系。
2.3 重视信息化培训与人才引进工作
在着手规划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同时,还应对农民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使建立的信息化经济管理网络体系能够更好地被农民所使用,并让农民从利益上体会到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进而更愿意接近与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另一方面,对于信息化经济管理网络体系的建立与使用,相关部门还应引进更多较为专业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在对农民的培训上以及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上作出贡献。
2.4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的建立
2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
2.1农村财务和资产管理
加强农村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并使其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审计职能较为薄弱,因此应强化审计职能,并且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模式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同时,还要强化农村财务民主管理,使农村的会计委托制度得以推广。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作用,在有能力的地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在试点工作中总结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试点的示范作用,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地区实现全面推广。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经济的根本,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和资源,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
2.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的切实减轻,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目前,农民的减负问题已经基本落实,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农民的负担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反弹的现象。具体措施就是强化对于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以及落实和健全相关的制度。在处理农民负担问题时,要切实加强针对问题的落实进度进行监督和跟踪调查。
2.3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以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推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遵循农村市场发展的规律,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强化农民专业合作,使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开展专业合作的试点和示范工作,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当地的培育和规范工作是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点环节,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应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推进工作机制的转变,确保机构队伍的稳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和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的组织形式。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3.1提高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切实落实我国的农村政策,使政策的制度化和长期稳定化得以实现。为了解决当前农村的重要矛盾,应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获得繁荣与发展,使农民的收入获得稳步持续增加,以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体的讲,作为各地各级农业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及时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村经济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经济支持。
3.2加强经济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农村经济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应根据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建立和健全农村管理工作体系,并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对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在我国的乡镇地区,加强经济管理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机构的人员进行编制,实现定岗定员,既要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又要避免某些地区经济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确保所有的地区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经济管理工作。此外,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制订经济管理的财政预算时,应将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都纳入其中。
3.3提高农村经济执法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依照依法治国的方针,推动法规制度建设的完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首先要做的就是执法责任制度的建立,岗位执法责任的划分与明确是提高农村经济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避免了执法混乱现象的出现,也防止了出现问题后的互相推诿。其次,还应该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工作规章制度是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应以此为指导,合理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等问题。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更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农民减负的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还应注意对农村财务管理加以规范。
3.4加强调查研究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解决新的问题和情况,并在机遇和挑战下求得发展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管理应重视调查研究、转变工作方法,调查研究应讲求方法,注意其系统性,深层地研究涉及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管理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农村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统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进行农村政策的制定时,需要根据本地情况考虑多种因素,而农村经济信息无疑是最能体现农村经济现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