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的课堂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文作者:张庭洁工作单位:乐清市柳市职业技术学校
”坐在下面听课的我,差点以为这5分钟就这么虚度下去呢,这随机应变出乎意料。第三,营造了一种新型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会教学的苦和乐,感同身受教师的辛苦。当三位小教师上好课之后,他们无一例外提到,当老师不好当,很辛苦。有个还套用了一句广告语:做人难,做老师难,做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更难。当这几位学生多次准备,精心修改的教案、课件在班内展示后,其余学生一片哗然,都说:上一堂课要准备这么多,实在累人。生生之间的配合更融洽更协调了。第四,调整教师的教学状态,激发教学热情。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教师素质高低,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密切关系。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心有所思,亦有所感。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次实践过程中的想法。多年的教学生涯,职高生的现状,难免让人产生疲软,教学的激情大大减弱。但仔细想来,其实职高生并不是一无是处,或许成绩不理想,或许言行不端正,但是仔细观察,都有他们的闪光处。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学生对文本的一些看法,有其独特性、可取性。对文本的处理,随着与学生多次的探讨,也常常会有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更是一种进步。学生的心得体会也有其认识的深度,出乎自己的意料。“小教师”上课中,不少学生向我提议:“老师,我也想尝试当回老师。”这积极性使得学生上课投入,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但是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敏捷,信息来源广泛,且动手能力比较强,敢于尝试,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这个“小教师”的实践,以点带面,以少数学生的行动带动影响整个班级,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次的实践,就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进行的。有人说,学情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出发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学有所得。职高学生的学习现状,使得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就算教师在台上讲得激情四溢,学生大部分无精打采,何谈成效?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学是个双边关系,“教”是“学”的过程和手段,“学”是“教”的归宿和终极。“教”的立足点、出发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我们教学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必须关注学生。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职高学生大多数好动,敢于尝试,惟有结合职高学生的特色,结合职业高中的学业特色,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如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团体合作的社会,有竞争也有合作。这次的研究可以增强“学习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当我们教师习惯性的将课堂的沉闷归罪于学生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的教学是否与学生有互动、有交流?教师与学生都希望经历这样的课堂:在愉悦中传递知识,在愉悦中增长智慧。一堂好课,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特级教师李观博说过: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都说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其实,生与生的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就是很好的合作学习,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使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留心、多观察、多反思、多总结,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学习情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加以适宜的鼓励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借助各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的追求。
二、提升课堂教学持续性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持续性的关键,同时,新课标也明确的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我们知道,能否“创新”的关键和基础在于有没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基础前提又是需要对事物产生质疑,所以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保障课堂教学持续性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长期有效发展的基础。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对某个问题、某个观点产生质疑,便会自主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从开始质疑,到自主探究,最后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当中,不但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充实与丰富,其自主自学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这么理解,“质疑”能被当做是一种宏观的学习方法,在质疑精神的指导下,不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能够被最大限度发挥出效用,使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得到延长
(三)能够强化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
要想真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持续性,主要是要从学生方面来做工作,必须要将学生摆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质疑”这种能力的本身就是最为主观的一种心理与思维活动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能够强化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完全迎合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标准要求,也满足了提升课堂教学持续性的基本条件。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持续性
前面已经说到,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基础、又是关键,所以培养与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持续性。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质疑。站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上来看,学习的过程并非是学习者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进行自身知识构建。也就是说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视作知识“构建者”,不能使其被动接收,因为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体不能被其他角色所替代。这就要求老师转变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知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教师的“权威性”、“主导性”与“唯一性”。如果老师能够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学生便不会再存在惧怕批评的负面心理,而将天生的“质疑”能力发挥出来。老师要适当的处理好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提升学习成绩,首先就要学会提出质疑,只有产生了质疑,才能使自身知识结构更加丰富。这样的话学生的质疑能力便会被潜移默化的增强。
第二,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性,这就会使得课堂气氛拘谨、沉闷,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而不敢“质疑”。在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下,老师要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要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推心置腹,使学生可以对老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各种体验、质疑真切的表达出来。要使课堂气氛能够符合时代下的教学要求,能够更具自由行、开放性与情感性,建立起学生和教师之间双向的沟通、交流途径。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知道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会得到老师的尊重,便会积极的提出质疑。
第三,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质疑。
虽然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质疑能力,但在挖掘与培养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必须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引导他们对事物产生质疑。如实体情境,展现实物、标本、组织学生游览参观,以激发思考质疑;再如模象情境,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有问可提,以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想象、联想。
(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第一,明确质疑的标准与要求。建立了开放、平等的课堂次序后,学生便会积极的质疑,但要让学生明白一点,不能因为“质疑”而去“质疑”,也就是说不能为了迎合老师提出的质疑要求,而刻意的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产生质疑,这种应付了事的行为对真正质疑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在一个就是一旦产生了“质疑”,就立即向老师、想同学寻求帮助,首先要通过自己对问题的分析,来尝试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其自主探究等综合素质能力也同样能够得到增强。
第二,培养学生科学的质疑方法。质疑并非一个宏观的概念,它也包含有一些细节性的方法,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比如比较质疑、逆向质疑、追根质疑、拓展质疑以及自由质疑,这些质疑方法都具有自身特点,可以被运用于各种学习场合,如果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特征,来选用适当的质疑方法,其质疑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表情都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影响。为此,教师应把激情带进课堂。一进教室就要立刻进入角色,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用自己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献给学生,使学生时刻体验到教师的可亲、可近,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去学习知识。其次,老师要把欢乐带进课堂,每节课都可以设计插入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采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换取学生的阵阵笑声,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让他们在乐中求知。教师还要让学生全体参与活动,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其次,教师是一位合格的司机,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驶车辆。
我根据教材内容自制了投影片,由于学校透明胶片用完了,我就利用玻璃片代替,自制了投影片。在教学第十册《燕子》一课时,"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为使学生理解"落"字的妙用,我让学生看插图、教学挂图,用投影片显示出一只小蜻蜒落在荷叶尖上、树叶上的画面,做到文到画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再将简笔画换成静画片,或用硬壳纸剪成实物,涂上色彩,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去体味、想象小燕子那轻盈的体态,同时也让他们体味了作者用词的精炼,使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针对班内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经过一段时间地观察了解后,我对班内学生进行了分类,如能歌善舞的、爱好朗诵的、口技好的、手技棒的等,每一类找出几个优秀学生,每逢班级内有游戏活动,我先安排几个优秀学生为一组,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再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样课堂就活了起来。
喜欢游戏活动是少年儿童天然的本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参与一项活动,扮演一个角色,这样就能使学生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想角色所想,体验角色之悟。通过全员参与,可以产生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团体合作和协调一致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33-01
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历史课程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历史教师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能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升华教育功能,能否让学生增益智慧,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教学语言有关。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语言,即使是电化教学,也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教师语言的艺术赋予课堂教学以诱人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学语言的效果,离开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便无法开展;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也会影响教学任务。从语言的内部特征来说,历史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科学准确、简明生动的原则。
一、要有历史特色
历史教师的语言,所表达的是具体的历史知识,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教师的语言就要准确反映时代特色。不恰当的类比、武断的臆想、过分的夸张,都不是一种严肃科学的态度。首先要体现历史术语的准确性。
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文献的原文,不仅可以渲染历史的时代特色,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致。如讲到唐、宋两代经济,说明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可例举王建《汴路即事》诗句:“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意思是:来白天南海北、操着不同方言的人都汇聚在这里进行商业贸易,草市很繁荣。宋代的“草市”已具有相当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也可举陆游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清帘上酒楼”。有的教师担心引用原话原文会增加难度,其实,有时候引用一句原话、一节原文,看似增加了难度,但却加深了时代气息,简化或者概括了教材内容,更加便于学生记忆巩固。原话和原文的引用能渲染时代气息。鼓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也将在其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语言要生动、幽默
历史教学的语言要注意通俗、形象、幽默。通俗的首要一点,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来表达。书面语言虽然肃整,但没有口头语言明白流畅。在情感方面,口头语言显得更自然一些。如人民版必修一册中“美苏争锋”可以说“美苏争霸”;“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理解为“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PK’”。历史教学语言适当运用一些流行口头语,激发学生思维,不会让人觉得历史课枯燥乏味、呆板无趣;也彰显历史教师能与时俱进,善于学习。
历史教学内容比较概括,教师应用比喻、用当时的诗歌、民谣、谚语等再现历史现象,使抽象变得具体。如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是因罗马天主教教廷在德国的势力最大,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当时有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这句谚语非常形象表明罗马天主教教廷贪婪、德国受罗马天主教教廷剥削最重。大凡引用原文、诗歌、民谣等,一般都要板书,让学生看清、听懂,否则往往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要使讲述形象生动,还要补充一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如有的教师讲《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中的黄海战役时,补充了邓世昌落水后甩开仆从抛给他的救生圈,赶走爱犬衔发相救的细节,就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幽默是一种生动有趣而且含意深刻的语言艺术,给人愉快,发人深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幽默题材。如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他认为治理天下犹如众人抬木头,前面的人喊号子,后面的人相应和。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大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幽默的题材加上幽默的语言,能使整段内容活跃起来。
从历史教学的外部特征来说,还要注意到语言正确清晰,悦耳动听;语调丰富多变,充满感情;语节明朗,快慢适中;表情爱憎分明,褒贬得当。这种无实质性内容的交流可以起到修饰的作用,尤其在表达信息的感彩方面更为重要。据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语言外部特征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已为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所验证。
三、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心理节奏
人在一天之中,由于受到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心理节奏并不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教材的组织处理、教学形式的变化、课堂结构的设计与学生心理节奏保持和谐统一,而且语速快慢、语调高低也要与学生心理保持一致。
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教师和教育科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的发展。下面笔者就评课的内容、方法、技巧以及应达到的功效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是告诉我们,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即评课)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课改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最后的落脚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建立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教师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好的评价体系来“催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才不是“一潭死水”。所以,要狠抓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评价,切实做到让学生“减负”,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评课是教研员指导服务教学必不可少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该评些什么内容,怎样评,评课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评课后又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功效呢?
1 评课的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所产生作用的分析和评价。一是评价教师是否认真研究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教学内容;二是评价教师授课内容是否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不偏不倚,不过易不过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评价教师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实现预期目标;四是评价时我们还应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时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2 评课的艺术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课堂教学评价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都必须坚持科学、坚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评课应该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挑刺”、找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不少的弊端,没有发挥评课应有的功效,如:有的听后不评;有的评得很随意,不痛不痒,让人听后觉得毫无意义;有的评得却抓不住关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的评课者充当老好人,净说好话,使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有的则是追赶时髦,流行什么教育理论就用什么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带给大家多少收益。
其实,评课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评课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性,这就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以理服人,实话实说。评课最忌“就课论人”“评课评人”。评课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既要关注细小的细节,更要关注教育观,并且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给执教者与其他听课者学习借鉴的机会,评课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创设心理零距离。评课时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诚恳地提出该课的改进之处,让执教者感觉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一种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从而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激励为主,共同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快速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评价一堂不够成功或不够完美的课,一定不能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下定性结论,否则会让执教者丧失进取的信心,评课者要挖掘出执教者的优点,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这样,执教者才会痛有所悟、喜有所获,想方设法提高执教水平。这样才能激励听评双方共同提高。
――因人而异,重点突出。评课要根据执教的不同情况、课堂教学的不同形式而有所侧重,而且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骨干教师的要求就要提高一些,抓个性特点,挖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评课也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部分详细谈,理论联系实际,哪里需要改进,那里很有特色,哪个环节很有新意,都要评清楚,要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方法多样化、艺术化。评课的方法和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要讲究艺术,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注意评价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方法的多样性,可从评价方式上、内容上尽量将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以提高评课的准确性。做到六个关注:关注课型、关注教学思路、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学习成效、关注教学风格和关注评价方式,尤其要从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从学生学的状态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成败,但评议时也要为自己的观点留有余地,评课也是一种交流、探讨,不能说谁的观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
3 评课应达到的功效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因而提出问题理所当然也应成为教学的起点。教师提问之所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因为它在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认识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更深入地研究它,并在教学实践中更自觉地运用它,以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一、反馈学生信息,掌控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认知体系,作为各自独立的认知主体,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如何在复杂变化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依靠反馈信息来调节教学,掌控进度,课堂有效提问就能让教师及时获取这种反馈信息,也成为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最好载体。
课堂提问的反馈作用是双向、及时而且有益的。作为教师,从学生问答中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进度,特别是检验其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程度,洞悉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找到学生知识的漏洞及发生错误的原因。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好是由于教师本身讲解没到位,或难点处理得比较生硬,教师就应该在全面掌握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反省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或错误等,然后,根据课堂提问中的反馈信息,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学生,从自身问答及教师反馈评价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自身的学习态度、方法等,使学习更富有成效。通过课堂有效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是非常及时、准确、有效的,是教师掌控教学节奏的依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当学生答案错误时,恰巧是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反面实例,成为学生深刻理解教学问题的大好时机。由于学生回答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反馈创造性地“设计”出多种方案,迅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蕴含着教师浓厚的教学艺术功底。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课堂提问的反馈功能,善于捕捉和利用反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契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也就是说新思维的产生总是与问题有关联,问题既是新思维的起点,又是新思维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主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手段。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的关注某一方面的信息,当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时候,启发性思维才算真正展开。教师通过有效的运用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完成对知识的发现、理解、研究、创造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备教学提问技巧的老师,能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语言生动表达清晰,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而有序,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朝着共同的教学目标驶进。不仅如此教师若能在课前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提出一些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并需要一定主观努力才能解答的问题,就能激发其参与课堂的兴趣,主动思考并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发现新的问题或者得到新的结论,就是勇于探索、发展创新思维的过程。有效的提问可以改变学生懒于思考、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改变唯教材、书本权威的思维习惯。当教师以某个提问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矛盾之处的注意并使其产生疑问时,学生就能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三、增进师生情感互动,化解课堂突发事件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说:“人类的教学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而这种交往是否和谐是以语言作为参考媒介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的交往过程,而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大部分是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通过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同学科价值观,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交往和互动,而低水平的提问却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陷入被动应对的状态。
课堂教学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思想只有伴随着情感,才能焕发出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的教学过程理应成为一座充满情感色彩的乐园。师生之间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答对了的学生获得成就感,答错了的学生激发起追求新知识的斗志,这是单纯的组织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到“教师的教”,也感到“自己的学”,不仅是教师“要我学”,而更多的是“我要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说,教师有效提问是师生双向参与、进行积极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能化解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变尴尬为亮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课前并未预设到的状况,如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没有想到而一时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者学生为了哗众取宠故意说出无厘头的答案,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往往会处于尴尬境地。教师若能掌握一定提问技巧,增强自身课堂应变能力,善于即时性设问,就能将变尴尬变为亮点。一位政治老师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设计提问“你将来打算就业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职业?”一位学生回答“我将来找个富婆就不用找工作了?”同学们一边摇头一边大笑。老师并未批评他,而是马上追问旁边摇头的同学:“你为什么摇头,你同意他的做法吗?”好几位学生争先恐后的说了很多反对的理由,课堂交流互动非常热烈,在对错误观点的驳斥中学生在情感上普遍认同就业的重要意义,原本尴尬的课堂片段成为教学出彩的亮点。
总之,教师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功能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这三点,而是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当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置问题,让隐藏在高效提问背后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的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大凡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一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一不在追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合理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 发音的技巧
讲课不同于闲聊,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合理使用嗓子,不懂得发音的技巧,结果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么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嘶哑,损害自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巧,才会拥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第二、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第三、声调的掌握
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的变化,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合理掌握声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语音语调的变化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导致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提高音量、降低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
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使课堂语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比如:有的教师望文生义,对概念的解释不进行细致的推敲,“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责任的人”等等,这些解释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N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今天说一样,明天说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即使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应该给学生讲明白,我们取哪种说法,使学生心中径渭分明。比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讲到教育的起源这一问题时,就有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等多种理论,教师应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什么理论最正确,应采取什么理论。
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第二、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一个学生作文没有按时交,他告诉教师忘在家里了,这时教师可以对他说:“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你的作文了。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般而言,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和兴趣,而初一、初二的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对其将来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故利益对他们而言是很渺茫的东西,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生物学习有趣,他们就愿意学习,反之则排斥。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动植物,小学科学课也提及一些生物学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已有生物学知识,花心思设置课堂学习情景,利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标本等)和教学媒体(幻灯、录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激发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我要学”知识的内驱力,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在学习“鸟”这节的内容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很多关于鸟的感性认识,但形态结构学生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上课时让学生想想他们见过的鸟,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鸟飞翔的图片,再用本节导言“想一想,议一议”提出问题情景:人缚上翅膀为什么不能像鸟一样飞?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再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提出的是学生的兴趣在初中与其对教师的认可相联系,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导致他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因此,教学行为的情感性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行为能将情感与理性结合,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将“苦学”变成“乐学”。
2.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事半功倍,使教学行为行之有效。不同学生学习方式不同,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典型的生物学习过程是:泛读(预习)———精读(理解消化)———复习。泛读即指课前的预习,把要学习的内容粗读一遍,大概知道要学些什么,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精读即理解消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学习气氛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疑,将知识融会贯通。复习分为课后复习和阶段复习,课后复习是每节课的学习后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再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阶段复习是将一单元或几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有序的系统,再学习已学过的知识。生物学习这几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消化”过程,只有认真完成这个过程,知识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一过程时要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学习生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内容时,安排实验,出示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学习生理过程时,用录像、多媒体等将生理过程再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总结概括整个过程;学习生物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生态系统时,可让学生亲临现场,感悟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如:对视觉学习者,引导他们多看教材内容,为他们提供直观教具(挂图、图片)和参考书,让他们在主要内容处勾勾划划;对于动觉学习者,则为他们创造动手的机会(实验、参与教师制作教具、课外活动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摸索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听觉学习者,为他们创造听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描述主要内容等)。教师要在学生日常学习中逐步引导学生摸索学习方法,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套科学的、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二、授“业”,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
课堂教学是教学行为的主阵地,具体到每一堂生物课,有效教学行为则是那些能促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设置合理的教学行为目标,讲清重、难点,驾驭课堂,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学习。
1.设置合理的教学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不仅让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也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有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就有了中心。初中生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而定。目标应具全面性,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完成,不宜过多过杂。
2.讲清重、难点
讲清重、难点是使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重要手段。重、难点是每节生物课的核心内容,生物教师要抓住初中生以感性认识为主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挂图、模型、标本等)和教学媒体(幻灯、录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更易使学生理解知识。如讲到以结构为重点内容的“花的结构”,教师可以带学生解剖花,或展示花的模型、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掌握这个内容,又如讲到以生理过程为重、难点的“果实和种子形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形成过程用动画效果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生理过程完成的全过程,也随着动画画面理解近乎枯燥的双受精的概念以及花各部分结构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变化。这样的讲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和获取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学习内容,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教学目标、讲授知识点,目的都是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教师讲的时间不宜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内化知识,合作交流,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3.重视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有效教学行为的重要环节。每节生物课中各知识点间有一定联系,通过小结,可以将这些点“串”起来,一节课就有了系统性,同样生物学新旧知识之间也存在必然联系,在总结中可以承前启教研之窗后,为下一节新课埋下伏笔。课堂教学结束时,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验、实践、主动学习、合作、交流、讨论等)进行充分肯定,让学生感受经过努力达成目标的成功感,新知识更有效地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中。
4.驾驭课堂
教师有效驾驭课堂,使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保障。试想一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讨论或交流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忽视课堂纪律,教师无法驾驭的教学行为能有效吗?要有效驾驭课堂,首先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能吸引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问题、生活常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思考,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和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适时点拨让学生敢问、善问,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学习成果,体会学习的快乐。其次要灵活地处理课堂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如课堂上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闲聊、睡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教师要及时纠正和制止;教室内外突发的异常事件干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说服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回教学中……教师处理突发事件要遵循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原则,妥善处理,赢得学生的尊重。
关键词:教学语言;知识性;趣味性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我们常见这样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造诣很深,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常常使听者大失所望,这说明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的效率。也即,课堂语言的恰切使用实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要素。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日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将之具体为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凝炼性四个特征。
1 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以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应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尤其语文学科中口头预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他们忽视的。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也即,要在每一个45分钟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份”,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力争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知识要点。
随着现在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语文教学中记叙文所涉及的历史、政治问题;知识小论文所涉及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数学等问题。这当儿,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你那圈“智慧光环”,认真而力求准确地应付类似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不仅树立起了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45分钟课堂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2 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原本预期的效果便 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
从客观角度分析,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媒体领域的渐渐“入侵”,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当我发现安排在下午的课中,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便加重语气提醒说:“某某同学有些‘目似螟,意暇甚’了吧”!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某某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好得多。“目似螟,意暇甚”一句,学生在初一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名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这个例子显示了课堂教学语言趣味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含蓄、温故知新式幽默固然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性过强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地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3 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
心理因素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这样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比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从某某 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位同学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是大有利于教学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45-02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界作斗争。征服自然,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如此循环过程之中,给自然界打上人类的烙印,从物质到精神,把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然而,人类本身,也在不断地形成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变迁,久而久之,产生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变成文本,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性,还有更多的精神性质。关于物质文化的保存,多采用画图画的方式,刻在甲骨文上,后来又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得以把人类的物质文化保存下来。关于精神文化,则是代代之间的言传身教,行动的感染在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在这个看似简单形式过程中,也在传递着一定的思想、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诞生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时代教学的主流。人类对教育又有了新的诠释方式。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渐渐地领悟到教育不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潜在因素包含其中,并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之中重于智育的培养。例如:环境对人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重要性,同伴的影响等等。社会迅速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式,课堂上教师知识的权威,也时刻会遭到学生的挑战。面对高科技、新理念,课堂上的教师权威,变成了“缺席的在场者”。
一、后喻文化与时展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预言,人类发展的历史将经历三种文化:第一种是前喻文化,指现代社会出现与成熟之前,那个时代,总是成人教育与指点孩子,文化传承是自上而下的,年轻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这个时代的教育主要是经验主义的教育理念。第二种文化是同喻文化,同喻文化大抵流行于工业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必需的本领更多是向同辈人学来的,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这种文化形式,优越于前喻文化,因为它融入了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存在建构的理念。第三种文化是后喻文化,即目前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即使日常生活知识也日新月异,许多方面都是孩子教大人。老一代人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社会才能进步。纵观人类发展,如果说前喻文化发展得最为漫长,影响也最为深远的话,那么同喻文化已经短暂得不值一提,而且有被后喻文化取代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社会的匆匆来临所促成的。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祖父母在年轻时所学东西够用一辈子,但是到了父母这一代,现代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他们当初所学知识,如果不经常读书看报,不断补充的话,基本上就已经没有用了。到了我们这一代,经济与信息发展并行,如果每天“宅”在家里,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权威与学生
教师一直被视为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凭借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前喻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根据自己基于文本的研读与建构,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师精力的有限性,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将会越来越少地知晓现代最先进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不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尤其面对多媒体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代教学中,很多教室都会配有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任何一种媒体软件对学生呈现用语言所无法描述的东西。比如:在初中数学课上,就会有很多的这样的例子。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不像是小学生那样,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具体事例作为依托,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说明。老师在给学生呈现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节是关于轴对称图形,对于一名手上没有任何图片素材的教师来说,如果只是空口说,怎么折、怎么弄就会是轴对称图形,关于那一条对称轴对称,或者是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地演练过,也没有真正地见证到这个“奇迹”,教师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只会是身在云里雾里。面对本来就觉得数学很难,提不起半点兴趣的学生,也许这个时候早就睡得昏天暗地了。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一些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这些以电子图片的形式展现,并能运用动画技术进行操作,情况将大相径庭。这样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学生因为对数学没有兴趣,提不起半点精神在课堂上鼾声四起……
同样道理,老师讲到全等三角形定理,如果只是把定理呈现给学生,叫学生背上十遍、二十遍,然后进行应用,做题,或是老师比较熟练,会在黑板上借用粉笔的力量,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给同学们展示,可是老师不管用什么手段,肯定不能画出两个完全全等的三角形,这样会对自己的说服力大打折扣。相反,如果老师采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示动画效果的全等三角形,相信肯定会有很多学生终生难忘。也不用费那么多的口舌解说,把学生弄得似懂非懂,心里带着十万个为什么去做题。
然而,教师与学生是有区别的。从精力上,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群体,不仅具有课堂上的知识权威者这一种社会角色,在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中,面对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递着书本的知识。但是人与人之间又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每一位教师的身上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历史,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他(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迥异的家庭文化背景,受训于不同的学校,怀揣着不同的教育理想,这些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断地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以及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么丰富的教育事项,是很难用一个词去评定教师的。
三、教师权威与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凭借自己年幼时教师所教以及现在身为人师,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早已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本领。在课堂上,又将知识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当然,提起教师,从古至今,人们对其有着固定的刻板印象,戴着眼镜,胳膊底下夹着一本书,手拿教鞭,现代老师的印象又是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各种教学方法应对自如,是学生所崇拜的偶像,这种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在课堂教学中,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这种模式,在中国传承了几乎上下五千年,然而在现代的社会中,这种方式在不断受到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的不断改进在冲击教师的权威,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对于现代的高科技,学生会比教师掌握得更加熟练,研究得更加到位。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课件,教师费尽心思没有实现的技术,但拿到课堂上,学生简单的几个操作就将其变幻得惟妙惟肖。教师不禁感叹学生的技术之到位,思想之超前。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方法的权威,换位的学习方式在这里会发生前所未有地影响和效果。
四、教师与新课改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以来,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都在作着调整。变化最大的当属师生关系,由以前的授受关系,变成了现在主体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教师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然而承接教育改革文本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是教师生活展开和存续的主要场域,学校场域独特的时间性、空间性制约着生存于其中的每一位教师,教师在这样的生活中生成的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当学校场域依循的日常性和地方性遭遇到教育改革文本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时,教师的生活世界呈现出紧张,教师的日常行动也会变得非常丰富。换句话说,教师是游走于国家教育改革文本和学校日常生活之间的行动者。那么教师的日常行动是如何解读教育改革的文本的?教育改革文本中是如何预估教师行动的丰富性的?面对教育改革文本的理论性、抽象性与简约性的概念性话语,教师如何把它们转化为日常生活世界可资借鉴的操作性语言?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面对新课改,教师是幸运的,因为自己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教师是不幸的,由于自己要学习太多的东西。
五、后喻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诚然,后喻文化着实存在于生活中间,由于每个人精力有限,生存空间有限。这种限制性,就昭示着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大千世界上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教师要从心理上承认某一个特定领域学生所了解到的最前沿知识超过自己。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其父辈的关于某一方面的专业储备以及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是远远多与教师在课本上的所学。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放下自己的权威,承认自己的不足,跟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才是最大的出路。
六、反思
面对现实,后喻文化已经着实存在于人们生活中间,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这种限制性,就昭示着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大千世界上各个领悟的知识和文化。面对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作为“帮助少年起飞”的行动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特长,更不能漠视自己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特定知识的“欠缺”。所以,教师应正确树立自己的教师观,也许虚心是最好的良药。后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并被社会所认可,在现在这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后喻文化理念,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召示着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新知识,放下自己的权威,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也许教学的真谛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1]常亚慧.教师夹缝中的行动者[J].当代教师教育,2008,(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39-01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他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国外教育家们也是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
1 生动有趣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走进学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雨果曾经说过:“语言就是力量”。生动的教学口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为了能达到语言的生动性,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节奏,利用声调的高低、升降、快慢以及长短的变化,形成抑扬顿挫的音效,使之符合学生的听觉的需要;教师还必须讲究遣词造句,讲究语言表达的修辞,讲究多种句式的变换,增强语言的效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堂课,它的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那我就先来谈谈课堂导入的语言艺术。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教《这儿真好》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唉!我是一只可怜的熊,我住在这座荒岛上一个朋友也没有,谁能帮我找到朋友吗?”……借着这股东风,我继续引导:“我们文中也有一只小熊,他也没有朋友,看看是谁帮他找朋友,他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我们一起去读读吧!”学生的兴趣一下又转向课文了,接下来听到的便是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我们老师设计导入语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会精心设计导入语,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2 教师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乐学,就要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兴趣,教师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员走进文本,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记得在练习中学用字词句环节,引导学生学完第一部分后,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动物叫声,我并不急着直接去让学生说,而是创设了语境:“我们今天去动物园,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小鸡,它――(生:叽叽叽地叫),小花猫也跑过来了,它――(生:喵喵喵地叫),小青蛙在荷叶上,它――(生:呱呱呱地叫),那动物园还有哪些动物呢?他们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就被打开了,“有老虎,嗷嗷嗷。有鸭子,嘎嘎嘎。有小狗,汪汪汪……有的同学是声情并茂,学狼叫还不忘加上动作,其他同学看得也是津津有味,课堂教学进入了。
3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简练、准确,做到言简意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中《司马光》一课时,因学生对司马光一点儿都不了解,课前我向学生介绍司马光,由此引入课文,去学习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而使课堂语言少而精,首先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加以精心设计。先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突出重点,切记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解决,结果是什么都解决不好。许多课堂实践都可以证明,教师讲授的内容越复杂,学生则越抓不住重点;对讲授的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做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兴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有利于记忆的巩固。相反,如果教师拖泥带水地刻意追求“详尽”,常常会出现由于某些词语的干扰或者句子的修饰成分较繁琐而导致学生离开问题核心,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教师的课堂用语只能讲“三分话”。
4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92-02
一个教师要想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影响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导入技能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前对如何导入新课必须作好精心的设计。
(一)图片导入法:在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我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美丽的草原、飞翔的雄鹰、成群的牛羊,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有哪些景致、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你看懂了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出示课文,让学生图文对照,感悟到“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这样的导入法,简便直观,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趣味导入法:用趣味导入法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江雪》一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回忆:在我们的记忆里下雪的时候,堆雪人的场景,再引导学生想象在大雪纷飞的江边,一位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垂钓的情景,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课堂增添了几分情趣。
二、教学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简捷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弄通想懂;讲解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一)把握讲解的时机
知识的关键点或者解决知识困难的环节,应当放在学生处于一种最渴望得到知识的境况中时再讲,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让知识的关键在水到渠成的时候讲解。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解《中国石拱桥》时,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按照黑板上的赵州桥挂图,用准确的词说明桥与拱的位置,学生讲,老师就按学生的说明画出桥与拱的位置图,结果,学生总说不准确,这时老师让学生看课文“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学生就体会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
(二)讲解要有启发性
教师不能把知识灌给学生,而应该通过讲解,给学生设置思考的点和线,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如讲解《让它们自由生息》时,“但是见小小生灵这般对人毫不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提问“假如你是这里的一只鸟儿,你会怎样夸奖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呢?”启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技巧,课堂上巧妙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一)设问精当,注重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满情趣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所提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联系学生实际;要按班级中上水平学生设计问题,让多数学生参与,并适当兼顾“两头”和某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教《“0”的突破》时,我通过介绍奥运会的知识及许海峰的资料,给学生讲解了许海峰夺取奥运会冠军的过程,并在讲解时提出“当比赛中出现意外时,许海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最后问“夺得冠军有什么意义?”让同学们开动脑筋,寻找答案。
(二)归纳总结,平等交流,激发学生提问
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的系统与组合,认识的明晰与深化,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表达习惯的形成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对其发言予以分析评价,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同时,师生在教学层面上是平等的,我们教师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促使学生履行提问的义务。我们种下“提问的种子”,到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看到结出来的“果”。我认为,这才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秘籍。
四、教学结课技能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首婉转悠扬的动听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笔者借鉴名家名师的授课方法,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如下几种结课方法:
(一)悬念留疑法
悬念式结课,即结课时留下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效应。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
(二)前后照应法
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回应法使教学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让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同时还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起点”的喜悦感,有助于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知识延伸法
一堂有品位的好课,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扩张,真正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如∶“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同学们一下子举出了许多例子,兴趣很浓,教师延伸提出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什么?”这样就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去探索课本以外的奥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