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4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网络结构;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01-04
The Influence of Fitting betw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ype
on th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ZENG Deming, WEN Jinyan, YU Xianyu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innovation type into consideration to explain the reason of debates’ existence, and to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network structure to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eply based on network structure embeddedness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network structures transform dissimilar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nd create diverse innovation circumstances; matching with different innovation types will lead to dissimila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 technical innovation network; network structur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ive innovation
1 引言
技术创新网络作为在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协作关系的总体结构[1],其结构特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Zukin和DiMaggio(1990)所提出的三个结构嵌入性维度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网络结构特征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1)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一种观点认为,强联结所带来的隐性知识转移和高水平信任将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3]。另一种观点认为,弱联结作为信息桥可避免强联结所带来的重复类似信息,其传递的异质信息比强联结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4,5]。(2)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一部分学者认为,伴随高密度网络的组织间信任、共享准则和共同行为模式将促进隐性知识转移[6],放大网络制裁效果[7,8],给企业带来更高创新绩效[7,9,10]。另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疏松网络可通过获取异质信息,减少信息冗余,占据信息控制优势[11,12],获得比强联结更高的创新产出
[13,14]。(3)中心度与创新绩效。绝大部分研究表明,网络中心位置通常正向影响企业绩效[9,15~17]。企业中心度增高,将赢得更多联结渠道、学习机会和各方支持,更及时接触有价值资源,提高创新效率[15]。除以上三个方面,也有部分学者对网络规模、稳定性、资源丰富程度[9]、节点度[17]等特征变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所得结论并不统一。
从文献回顾可发现,当前关于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且争议产生尚无定论。有学者引入企业间学习能力、产业环境[18,19]等变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新绩效。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所基于的技术轨迹、知识基础及成本风险都不同,要成功实现这两种创新活动对资源支持、网络结构特征要求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网络结构,其功能和所传递知识特征不同,将影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模式,产生有差异的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引入创新类型——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来阐述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新绩效。针对技术创新网络,分析网络结构嵌入性三个维度——联结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分别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配适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网络结构对企业探索式、利用式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强联结、密集网络结构与利用式创新搭配,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搭配则适得其反;弱联结、疏松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搭配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与利用式创新搭配则产出不高;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2 联结强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联结强度概念由Granovetter(1973)首次提出,并将其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他认为,可通过“某一联结所花时间、情感投入程度、亲密程度、互惠”对联结强度加以测量[4]。目前,关于联结强度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强联结能使信息搜寻者更好理解和利用新知识,更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3];也有学者认为,弱联结有助于企业获取高效用外部知识,比强联结更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4,5]。强弱联结某种程度上都有利于技术创新,但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是否与不同创新类型配适将产生创新绩效的差异呢?
2.1 强联结与创新类型适配
强联结能很好地提高成员间的社会资本[20],促进实现成员间双向、频繁的深度知识交流互动[5,9],有利于复杂粘滞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转移[21]。随着联结强度上升,知识传递者的传递意愿和传递能力增强,成功获取和转移网络中复杂、隐性知识可能性将上升;强联结网络可减少环境不确定性,提升组织间适应性学习[22],伙伴间关系更为紧密、稳定持久,能长期为联结伙伴提供稳定知识流。利用式创新面对的问题较明确,是对现有知识的演绎和拓展,长期且稳定的信息流以及对专业复杂知识深入挖掘才有助于其实现[23]。因此,强联结网络提供的高质量稳定知识流将有力推动利用式创新。强联结对企业创新并非百利而无一害,一般企业都倾向于与熟悉企业建立强联结[22],如此将限定组织间的知识交流领域,且随着联结强度增加,网络节点间的势能差逐渐减少,知识高度同质化,网络内企业难以接触异质性知识。这将阻碍对知识丰富性和异质性要求较高的探索式创新的开展。
从信任方面看,强联结企业间更易于产生对彼此的信任。强联结网络所需要的特定关系资产投资将锁定合作关系,提高关系转换成本,使信任构建和维持更容易。节点间在强关系中建立的信任能有效减少合作不确定性和企业间冲突,提升交流信息意愿和传递信息质量[23],提高创新成功率。其中声誉信任还能带来间接效益,吸引更多优质合作者[15]。强联结中产生的信任程度越高,合作关系更趋于稳定,高质量信息传递将更为默契,这可有力促进利用式创新。但获取和维持大量节点高水平信任将产生高成本,并带来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且成本和风险将随关系强度增加而升高。对于探索式创新来说,其问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维持大量异质联结是必须的,而维持大量强联结所导致的高成本将阻碍创新的进行。同时,探索式创新要求企业保持行动灵活性,根据创新进程动态选择合作伙伴,强联结所需的关系特定资产投资不利于企业转换伙伴,这也将阻碍探索式创新。
综合强联结优劣势及两种创新活动特点发现,一方面,强联结网络中默契转移的复杂、隐性知识及形成的信任机制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高质量信息流,这将有力促进需要企业长期在强关系中传递复杂知识才能有效实现的利用式创新的开展,提高利用式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强联结易导致网络知识同质化,增加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限制企业独立创新行为,不利于企业获取多样化知识灵活开展探索式创新。因此,强联结网络与利用式创新配适将带来较高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配适则适得其反。
2.2 弱联结与创新类型适配
从信息冗余度来看,企业一般倾向于与自身相似的企业建立强联结[22],导致节点间资源高度相似,从强联结网络中获得的将是高冗余信息;与之相反,弱联结一般存在于各个处于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异质组织间,可接触和传递不同群体的多样化知识,比强联结更能充当跨越社会边界获取非冗余信息及资源的桥梁[4]。弱联结相比强联结其优势还体现在:弱联结网络对外开放度较大,方便实现跨界组织交流;较少被关系网络约束,更有利于企业脱离常规共识搜寻新知识[5];可提升网络成员对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反应速度[24]。如此,维持较多弱联结的企业更易吸收新观念、新方法,更快速地对技术环境变化进行反应,更趋向从新视角看待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探索式创新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全新的,沒有明确目的和可演绎的知识基础[23],这类创新需要更全面、新鲜的异质知识支撑,企业与大量节点保持弱联结才是提高创新绩效的明智之举。但弱联结的高灵活性和联系短暂性,无法实现复杂、隐性知识有效转移,无法与网络节点进行深度合作和资源调配,不利于利用式创新。
从成本角度看,弱联结中获取知识和维持联系成本比强联结低,如维持强联结同时还需保证信息多样性,高成本将成为开展探索式创新的障碍[24]。相比强联结中重复获取信息造成的成本上升和资源浪费[5],弱联结有很大优势:(1)其信息非冗余特征意味着增加弱联结就是增加异质知识获取机会,节省重复管理费用。(2)节点间交互频率较低,联结成本低。(3)转换联结对象代价较小,企业可保持行动独立性,灵活应对技术环境变化。(4)强调市场化交易原则,不要求关系承诺,企业创新活动可避免关系锁定。因而,选择具有“桥”功能的弱联结更有利于节约资源,以便建立更多新关系,接触和吸收更多探索式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
Granovetter提出,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弱联结对企业更有帮助,在知识信息资源传递过程中,弱联结比强联结更有力度、更为有效[4]。总之,弱联结相比强联结的优势在于,其低信息冗余度有利于拓展网络资源多样性;低维系成本节省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伙伴转换成本,规避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因此,弱联结所带来的知识多样性、低成本和企业行为灵活性有利于探索式创新活动实现,获得较高的探索式创新绩效。然而,弱联结的联结短暂性和不确定性不易形成关系资本,易产生机会主义风险,不利于组织间深入沟通和隐性知识转移,阻碍利用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配适将导致低创新绩效。
3 网络密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网络密度指网络中企业联结稠密程度,可用冗余度或非冗余度测度。冗余度高表明企业所处网络联系紧密,低则表明所处网络联系较为松散[18]。现有关于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疏松网络比密集网络使节点更及时获取非重复信息,增加节点创造性和创新[11,13,14]。另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密集网络中形成的社会资本可提升节点间合作和知识共享水平,使企业获取比置于疏松网络更高的创新绩效[7,10]。Phelps认为,出现这种相矛盾结论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所关注的联系类型、背景、结果变量存在差异[10]。而本文将立足于创新类型来研究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争议存在原因。
3.1 密集网络与创新类型配适
从知识转移角度看,尽管技术创新网络提供成员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但并不能保证知识获取、转移和同化的效率。技术知识的缄默性和嵌入性使成员获取、转移和同化知识变得困难,降低成员成功整合知识的潜力。密集网络促进知识转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高密度网络具有闭合系统的某些功能,更易发展信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2)信任和互惠企业间人员交互频繁,将形成伙伴间特定知识共享路径,有助于隐性、嵌入性知识获取和转移[5]。(3)提高网络密度将增强网络传输能力,加速知识的交换与整合[6]。(4)密集网络促进社会交互频率、联合问题解决和三边关系处理,这可提升企业吸收和应用来自日益增加的多样的异质知识的能力。总之,相关研究证明密集网络比富有结构洞的疏松网络更有利于转移和集中复杂缄默知识[21],有助于成员对复杂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开发,推动企业利用式创新。然而随着网络密度提升,企业间联结数量迅速增多,不可避免带来重复知识信息,增加重复管理成本,增加筛选新鲜信息的难度;闭合网络中知识信息迅速流动容易导致各节点知识趋同。这些特征都将阻碍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
从治理机制看,高密度网络中节点间相互影响力更强,如高密度网络中的制裁效果将被放大,企业违反行为准则更易受到其他企业制裁。高密度网络成员间容易产生信任和互惠,减少机会主义,提升合作水平。密集网络之所以能提升信任和互惠,首先在于伙伴间共享相同第三伙伴团体,企业可通过第三方加深对当前以及未来伙伴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他方的知识基础信任[25]。其次,企业可比较从不同成员获取的信息,辨别信息的完全性和扭曲度。最后,密集网络可通过增加机会主义成本提升信任,密集网络中企业行为更加可见,投机行为将损害企业声誉和现有网络关系,也将减少未来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如此,密集网络将产生强制和威慑的信任,对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易而言就像非正式卫士[25]。总之,密集网络中合作关系更为稳定紧密,信息和知识较少被扭曲,企业可获得丰富的高质量信息[21],这都十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活动。但为使合作更安全,密集网络中的企业倾向于与熟悉组织合作,由此产生的锁定观念会将外界成员排除在外;其提供的规范环境将导致成员被迫维持失去优势的联系;密集网络中高凝聚力和分享标准的发展,将产生强烈的行为一致压力而非有差异行为[22]。这都将阻碍探索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带来低探索式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网络密度的提高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影响不同。网络密度提高可加速知识和资源流动,信任关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的形成能促进企业间关系专有资产的投入和隐性知识转移,这将促进利用式创新。高密度网络具有封闭性趋向,企业获取重复性知识的可能性增大,重复管理成本升高,且随着共享准则和共同行为模式的建立,企业创新独立性降低,创新将受到准则束缚,不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因此,在其他条件稳定时,网络密度提高将提升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降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
3.2 疏松网络与创新类型适配
从知识角度看,拥有丰富结构洞的疏松网络能让企业接触到不同新鲜知识流,打破密集网络产生冗余趋势,并使知识合并重组成为可能。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可获得非冗余异质联系[14],通过接触彼此不相连合作伙伴,触及差异化信息领域,占据信息优势[11];非冗余网络还可缩小企业间距离,通过接触更宽范围的各种知识资源扩大网络触及范围[6]。从投资效率角度而言,企业与网络节点的最佳合作关系是“非重复关系”,企业只需打通主信息通道建立起关键网络,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绩效。因此,结构洞能最小化合作伙伴间的冗余联系,使企业能以最低成本构建有效且信息富足的疏松网络。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企业处于具有丰富结构洞的疏松网络中比密集网络能接触到更多异质知识,减少重复信息管理成本,有利于推动偏离现有知识基础的新知识创造,促进探索式创新产出。另一方面,疏松网络结构中缺少促进深度合作的紧密联系,缺乏促进深度理解企业边界知识的互动,抑制隐性知识的转移[8],不利于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从网络结构自主性来看,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越自主越好[11]。根据结构洞理论,如果企业与许多彼此不相连的个体有联结,那么这种结构对自治将非常有利;如果企业作为两个互不关联簇群间的桥梁,则这种结构带来的收益将进一步放大[23]。因此,结构洞作为一个网络间的“好位置”,是行动者可占据控制优势以获利的空间[27]。同时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可更方便查明潜在交易伙伴或合作者的资质,更快地获知机会与威胁,提升创新成功率。处在富有结构洞的疏松网络中的中心企业拥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可控制他人的信息传递来实现自身信息最大程度不重复,这十分有利于企业灵活控制异质信息获取来开展探索式创新。但疏松网络也展现出阻碍利用式创新的特征,在低密度的技术创新网络中,网络制裁效果将大大减弱,信息不对称也将加大机会主义风险,降低合作伙伴对核心技术知识的转移意愿,这十分不利于对稳定环境和隐性知识获取要求较高的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网络非冗余程度越高,占据大量结构洞的企业可接触到更多异质知识流,节约大量重复联结成本,并能获取作为网络自治节点控制其他节点的益处,这十分有利于探索式创新的展开。疏松的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配适能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利用式创新要求对专业知识深度理解,要求能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创新,[JP3]然而疏松网络缺少促进合作的紧密联系,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机会主义风险较高,阻碍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4 网络中心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中心度可用来衡量企业充当网络中心枢纽的程度[11]和对资源获取与控制的程度。中心度高说明企业处于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位置,中心度低则表明企业处于网络边缘。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新知识获取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而占据不同网络位置的节点拥有有差别的新知识获取机会。众多学术研究表明,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将影响企业绩效,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能赢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获取更高创新绩效[9,15~17]。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是网络知识资源汇聚点,集结各个创新主体的知识信息,因而能获得更高创新绩效。Tsal(2001)也通过研究业务单元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最具有创新能力、效益最好的业务单元总是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
从知识获取来看,一方面,高中心度伴随的资产、信息和声誉流高速流动,让企业更快获取、丰富新信息[7],使企业明显占据信息优势;高中心度企业拥有更多企业间联结,意味着拥有更多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源,准确掌握行业技术动态,获取有价值信息。如此高中心度所带来的丰富新鲜信息资源十分有利于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提高创新产出。另一方面,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拥有更多联结强度高的直接联系,更深嵌入到网络关系中,有利于复杂、嵌入性知识的转移,推进企业与节点深入交流合作,推动利用式创新活动的开展。
从资源控制来看,高中心度暗示着更高权力地位,中心节点拥有更多接触资源的机会,且可通过多渠道比较信息,避免受扭曲和不完全信息误导;高中心度企业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结构洞数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此外,网络中心位置使企业更易获得技术创新需要的互补资产和技术。企业的中心度越高对于其他企业的吸引力就越大,能吸引更多拥有互补性技能的优秀企业合作,可在众多有联系的节点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拥有更多机会被挑选为合作伙伴[12,15]。这些优势使企业占据网络主导地位,方便集合各方资源促进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随着中心度的提高,企业对这个由大量关系组成的网络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加,其创新轨迹更易受到现有网络关系和网络规则的约束。
总之,对探索式创新而言,一方面,高中心度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可接触到更多样化的知识信息资源,占据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吸引更多优质合作者,有利于探索式创新;另一方面,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意味着是行业代表和网络规则制定者,更易受到网络规则约束,探索式创新所需的知识往往是对原有技术的偏离,所以中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也会抑制探索式创新[28]。所以,当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时,一定程度提高网络中心度能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但过高的网络中心度(高中心度产生的负面效应超过其带来的优势时)也将阻碍探索式创新。对利用式创新而言,中心企业拥有更多强联结,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且对网络信息和资源拥有较大调配能力,将有力推动利用式创新。因此,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5 结论
从结构嵌入性视角着眼,基于理论分析推演技术创新网络联结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适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具有不同特征的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作用方式不同,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有差异的影响。强联结、密集的网络结构与利用式创新搭配,能取得较高的企业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搭配则适得其反;弱联结、疏松的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活动搭配能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与利用式创新搭配则产出不高;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由此通过创新类型来有效解释出现争议的原因,有利于对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解。研究结论还局限于理论逻辑推理,缺乏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这也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研究为企业如何根据创新类型建立适配的网络结构提供了指导。根据分析,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网络联结强度、网络密度,使企业置于网络中心位置来开展渐进式创新,以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尽量与众多网络节点保持弱联系,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提升网络位置的中心度来促进探索式创新。此外,企业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只限于单一的探索式创新或利用式创新,企业要根据创新活动的均衡来构建配适的网络结构,保持技术创新网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动态中调整网络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大洲. 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 一个文献综述[J]. 科研管理, 2001, 22(5): 96-103.
[2]Matthew S K. Learning by Associ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1(6): 621-643.
[3]任胜刚. 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1): 69-80.
[4]Granovetter M S.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
[5]Hansen M T.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1): 82-112.
[6]Schilling M A, Phelps C C.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Networks: The Impact of Large-Scale Network Structure on Firm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7): 1113 – 1126.
[7]Gnyawali D R, Madhavan R.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edness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3): 431-445.
[8]Giovanna P. Enhanc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 by Balancing Cohesiveness and Bridging Ties[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8, 41(1): 395-419.
[9]李志刚, 汤书昆, 梁晓艳,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7, 25(4): 777-782.
[10]Phelps C C.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4): 890-913.
[11]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2]钱锡红, 徐万里, 杨永福. 企业网络位置、间接联系与创新绩效[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 78-88.
[13]Burts R 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0, 22: 345-423.
[14]Mcevily Zaheer.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 Stra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12): 1133-1156.
[15]Powell W W, Koput K, Smith Doerr 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the Locus of Innovm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 l16-145.
[16]Colazo J A. Collaborati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New Software Development: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of Open Source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0, 14(5): 735-758.
[17]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王剑峰. 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12): 1891-1900.
[18]Rowley T, Behrens D, Krackhardt D. 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etor Indust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 2000, 21(3): 369-386.
[19]Eisingerich A B, Bell S J, Tracey P. 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etwork Stength, Network Opennes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2): 239-253.
[20]周青.技术联盟与创新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5.
[21]Dyer J H,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45-367.
[22]Kraatz M S. Learning by Associ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6): 621-43
[23]蔡宁, 潘松挺. 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4): 137- 144.
[24]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l): 37-69
[25]Gulati R, Nohria N, Zaheer A. Strategic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 2000, 21(3): 203-215.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网络是为了应对系统型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技术创新关系连接形成的网络组织[1],网络结构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机会与限制[2].目前社会网络研究学者倾向于从真实网络中抽象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统计特性从结构角度分析创新系统的功能并揭示结构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研究更多地强调成员个体之间,成员与整体网络之间的互动,对于网络内子群体的形成发展以及群体对整体系统影响的讨论很少.事实上,关于网络子群体的分析是理解创新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嵌入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派系是网络子群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派系的拓扑结构特征为:网络密度为1;任何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邻接且距离为1;组内关系到组外关系比例达到最大;至少包含3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3].“派系式”技术合作是创新网络中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体现为技术联盟式的合作创新结构.
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初期,派系以小规模的创新联盟或是集群的形式出现,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协作研发,研发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产生连接,形成彼此沟通,紧密合作的小团体,使得网络以一个或多个子网络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基于资源禀赋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强弱变化,网络中的派系结构也会相应出现变化.国外学者对于1992-2006年的全球智能卡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中存在若干互动频繁的高密度子网络,派系合作十分稳定[4].对美国 “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就是通过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充分利用资源并分摊风险[5],逐渐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入到多样化的应用创新中,促进了技术和产业组织的大规模融合[6].
派系特有的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间全连通的网络特征对创新网络整体绩效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之间全连通有利于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各方知识基础上的信任[7].派系中企业拥有共同的合作者,他们了解合作各方的可靠性、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目标等信息,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对联盟成立前的评估以及联盟成立后的管理有着重要价值;派系成员直接联系,更容易实现成员间知识、信息和技术,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派系看似冗余的关系还可以回避知识需求匹配限制[8].Melissa等[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聚集度和高联结强度的创新网络比不具有这些网络特征的创新网络更具有创新产出能力.
与以上观点相反,Burt[10]认为网络结构洞加强企业知识的创造,断开的节点使企业及时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创造力与创新.Granovetter[11]认为强联结造成网络成员的知识冗余,而弱联结的网络成员之间联系不密切,知识差异化显著,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网络创新.派系封闭以及强联系的特性限制了群内企业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边界,降低了企业获取独特知识的能力;派系内部创新源的一致性使企业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缺乏,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网络内部成员竞相模仿而不是追求创新.
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对整体网络创新绩效究竟有什么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网络所呈现出来的核心结构特点与其他产业具有共性,研究其技术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将其1985-2009年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的合作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图刻画派系结构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现象,并对派系结构在整体系统创新产出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及派系演进
我国汽车企业多达三千多家,目前均进入快速成长期[12],合作申请专利是汽车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国际学术界在采用合作专利构建技术合作关系时均使用3年或5年的窗口期,鉴于我国汽车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活跃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本文采用5年的窗口期将1985-2009年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所有合作专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前言
一般而言,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持续稳定的运行,往往会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对网络中的诸多信息进行整理与应用。现阶段,许多人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有着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及管理的标准等,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是有利于改善并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就此,本文对论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以下研究分析。
2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功能
2.1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有效管理功能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具备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有效管理功能,能够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以及修复。比如,当高中生进行计算机课程时,往往一间教室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利用同一区域的用计算机网络,因此一旦发现某处计算机的网络出现问题时,整个教室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故障问题便存在着难排查、难修复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所以,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利于迅速解决计算机网络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网络故障对计算机应用的影响。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有效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够迅速查找出网络故障发生的地方;第二,计算机网络管理还可以避免其他不良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干扰,并且当计算机网络一旦发生故障,依靠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能够迅速将故障网络与其他网络进行断开;第三,计算机网络管理也能够有效减少网络故障问题出现后,对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将计算机网络进行重新配置。另一方面,当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对出现的网络故障进行有效修复时,也能够将网络有效还原到未发生故障前的状态[1]。其次,也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检测故障情况时,计算机网络管理还能够将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记录与处理,尤其是发生某些比较严重网络的故障,也能够通过网络管理及时间发出警报,从而的提高对网络故障检测和排除的速度,以便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2.2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够对网络配置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于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管理也是计算机网络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关系着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网络可以实现初始化,而再通过对网络的再次配置,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而配置管理不仅可以对网络继续定义、监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系统中一些特殊的功能效果,比如能够便于高中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的利用,避免高中生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
2.3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网络性能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数据,并且数据与数据之间进行交换也是计算机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所以,计算机的数据交换也是计算机比较重要的一项非性能。一般而言,唯有正确认识网络系统数据交换的作用,才能够将网络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利用,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网络性能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网络性能管理能够将学生网络对功能的要求自动生成新的网络配置,并且对网络的应用状况进行有效监控从而能够是网络设备的性能实现使用最大化。比如,在学校应用计算机时,教师的主机能够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控制。
2.4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网络限制管理
倘若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所存在信息材料是私密的、有偿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也应当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监控、记录、限制等,或者进行计费管理、比如,在学校应用计算机时,可以对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时间进行限制,一旦学生下课,计算机能够自动进行关机[2]。或者,当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时能够对部分需要加密的资源进行加密。或者,当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做作业、设计等时,高中生能够将使用做好的作业或设计进行加密等等。
3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
3.1计算机网络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用品
由于,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受到。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管理最主要的因素不仅仅在于网络管理技术,更是与网络管理者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越来越大,人们对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常见,对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应用也越来越灵活,因此计算机网络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比如,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查阅资料、阅读、参加比赛、学习等等,但是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网络问题。所以,就计算机网络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用品这一点而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可以针对计算机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创新管理。
3.2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灵活性、应用性与智能性
现阶段,大多数计算机网络用户都比较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的有效管理,并且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不但是注重管理软件的应用,更是希望计算机网络管理及技术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良好的管理,有效解决网络故障,清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垃圾。再者,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使用者也不再对不注重网络管理结构和内容进行过多的注重,而是注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对网计算机中的软件、网速、安全性的有效管理。比如,当同一时段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学生过多时,计算机网络管理及时应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提速,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并且能够对使用者的信息进行加密等。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稿,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因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正常、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应用也是当前的一大重要问题。在高中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接收更多的知识,因此针对高中对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应用,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创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TM7 文献标识码:A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造成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设备逐渐复杂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技术中的某些旧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将逐渐排斥。电力通信技术已经以多种形式发展成今天的网状的网络,以保证为日益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的需求服务。因此,增强技术创新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
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因此,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网元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并且随着通信设备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网的规模和灵活性越来越大。网元管理系统有监控和对设备性能及安全的管理,在通信网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已随处可见。
1.1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厂商,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问题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等多项内容。国际上的许多大公司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国内的许多厂商也利用TMN来建设网络管理系统。TMN的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
1.2兼容其他网络管理系统标准
在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的网管系统对电力通信的建设是有好处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和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将SNMP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1.3网络化网管系统
异构互联网是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之间的互联,组成一个范围极大的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络管理系统。一种或者是几种标准互联网接口作为系统互联的限制约定是目前网管系统之间互联的最可行的方法,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会有所改变。
1.4综合性接入
网络管理系统必须满足各种要求。由于TMN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有限,所以,通信设备并不多,网管系统通过各种网管部件将通信设备转换成标准接口,实现网管对通信设备的接入。对于层次多、智能水平低的电力通信网络,整个网络管理系统就会变得不经济。因此,要用接入能力强的网管系统,将通信设备集中转换,再接入高层次网管。建立综合性的网管系统完成任务,对于中等以下的网络完全可以依靠综合接入网管系统,这是一种经济的方案,既可以综合接入又建立了分层管理,而且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大量的网元系统来说,可以改造成综合接入网管系统再接入高层TMN网管。
1.5应用功能不断完善和客户应用接口的开放性
如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网管系统应用功能的完善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得到客户的认可是网管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开放性,应该要满足第三方应用程序,不断的推出新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管理方式和管理功能不一样,开放性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1.6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
网管系统的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要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风格和一致的名词术语,并且要用统一的管理操作界面控制同类功能设备,在同一平台上控制网络的运行。网络系统应该不依赖于某个制造厂商,而应该具备独立性。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发展,确保网管系统的选择不受限制,网管系统要保证公平和有效,这一点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尤为重要。
1.7网管系统的人机界面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网管界面的设计中要把对象化的思想贯穿其中,将图形上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将它所表达的数据对象联合起来,实现数据及其界面的统一。这种设计方法保证了网管数据与界面的统一,保证了系统的适应能力。因界面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系统的第一印象,因此,网管系统应采用新技术对其改造,提高其界面的可观赏性。GIS是一种支持地理信息数据并采用矢量图的方法,是一种可视性较强的信息技术。Web为人们提供了可接受并且使用方便的数据浏览界面,支持图片、视频等,并且支持数据库的浏览和各种数据格式。因此,利用web的优势作为信息的媒介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例,江门电力系统综合数据网采用网管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思想,将它所表达的数据对象联合起来,实现数据及其界面的统一。江门电力系统综合数据网网管优化后,人机界面如图1—2所示。
2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技术的创新
2.1电力通信网络技术步入正轨
电力通信专业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努力改变经营方式,使其管理基础不断增强,发展质量和社会形象不断提升,进而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2探索电网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