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合理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24 08:4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市政合理化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市政合理化建议

篇1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质量问题却频繁发生。所以,质量问题逐渐的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中并引起了大家的格外注意。良好的项目管理不仅可以使市政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出本身的价值而且还是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重点所在。业主在市政项目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理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项目的管理中来,并从市政工程项目的各个角度来对市政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1市政工程中业主项目管理论述

现如今,市政工程中业主项目管理模式分为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业主自行组织团队并管理团队。第二,由政府直接控制并进行管理。第三,由业主方聘请专人团队管理。一般而言,政府直接控制管理的项目必定是由政府来作为投资方。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是直接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所以管理主体自然而然就属于政府人员了,但是有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好项目也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2市政工程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存在的现状问题

2.1项目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风险按照产生的因素不同主要分为:经济、社会、自然以及政治风险,而自然风险属于不可避免的风险并隐藏在所有的工程项目中,但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由于绝大部分业主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往往最为容易忽略,所以会经常出现对项目投资失败的情况。

2.2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不规范

在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业主对监理人员的存在认为是多余的,并认为只要自己时刻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就可以了。另外,还存在部分业主对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足够的信任度,仍旧还是按照以前全抓全管的项目管理方式,有时候甚至不经过监理人员就直接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使得监理单位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本身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给业主的工作量带来更大的负担,从而造成市政工程项目不能够及时完工并且在质量问题上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2.3进度控制重视程度不够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常大部分的业主都只是一味的重视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度,而对于进度控制往往选择忽略掉,部分业主为了能够把工期缩到最短,一味的要求设计方和施工方加班加点的赶工期,从来不考虑其他任何客观因素,从而造成事故频繁发生。另外,由于存在部分业主资金短时间内不能够及时到位,导致支付工程款延后,从而使得整个工期整体出现延后甚至会出现停工的情况。

2.4安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外,安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于绝大多数的业主中,他们基本认为把项目承包给承包商,把监督职能交付给监理单位后,包括安全在内的所有责任都属于监理单位和承包商了,而业主却没必要参与了。

3市政工程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合理化建议

3.1加强对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第一,分散风险。比如,在研究性阶段,首先对风险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并进行合理化的评判后,再根据所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项目。另外也可以选择和开发商合作一起进行开发,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第二,加强风险预警措施。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不断收集各种信息并对此加以分析和总结,一旦发现风险的信号出现,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三,与此同时还应该从国外引进相关的管理经验,并建立一套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加强诚信建设和建立更加完善的约束机制。

3.2规范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第一,业主在授予监理单位监督权限的同时,监理单位应该履行业主的委托发挥出其相应的职能,另外,业主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监理单位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能够为业主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加强对监理例会的重视程度。业主通过监理单位的例会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监理单位是否已经按照要求履行其职责。另外,业主除了要委托监理单位履行其监督职责之外,还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监理单位人员的周报以及日记等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和巡视,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充分掌握整个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第三,业主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及时履行相应的职责,例如为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资料、服务、以及及时支付报酬等。同时还要求业主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出现越权行为更不能随意对任何施工员下达任何命令。

3.3加大力度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第一,业主必须要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对设计方的进度进行跟进,并且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最大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第二,积极配合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不能让外部因素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进度。另外,业主还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严格依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监工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一旦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按照合同要求,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业主方应及时支付工程款以及解决承包商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项目的顺利完工。

3.4加大力度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

在市政基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必须要求业主进行参与,并且还要积极主动和监理单位相互配合好,以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确保施工每一阶段的安全性,并时刻要求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对于一些施工人员没有安全性意识的,一经发现必须严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业主方也应该加大对市政项目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在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管控,并尽最大程度地采取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完工,从而为实现项目的建设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暴雨导致的城市严重内涝时有报道,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北京7月21日的暴雨,再次掀起了今夏关于城市内涝的讨论。尽快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只有两套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即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堤坝可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威胁,完善的排水管网可解决重现期内的暴雨径流。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分别属于水务与市政两个专业,在学术研究上,两者也分属于水力学课和城市给排水学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防洪与排水分属两项专项规划,是在用地布局完成之后所做的专业规划。

每一次城市内涝,下水道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老化,地下工程改造难度大,等等。毋庸置疑,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要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涝及排水系统中整理分析。首先需要弄清城市洪涝灾害的性质及其防御体系的概念。

一、城市外来水性质及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概念

城市外来水的性质,分洪水,雨水两种。所引起的灾害分别为洪灾与涝灾。

洪灾,是因大雨或融雪(客水或外水)引起的河流暴涨,所引起城市河道洪水泛滥给城市造成的严重损失称为洪灾。为了防御外来客水而设置的堤防,泄洪区等工程设施及非工程措施称为城市的防洪系统。其建设标准为城市《防洪设计标准》。其标准是以城市行洪河道所抵御的洪水(客水)为依据的。

内涝,是由于城区降雨而形成的地表径流,进而形成积水(内水)不能及时排出所造成淹没损失。城市的雨水管网,排涝泵站,排涝河道(又称内河),湖泊以及低洼承泄区等成为城市的排涝系统。在目前的国家标准规范中,只有《城市防洪规范》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中所采用的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雨水管网的设计是采用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一定重现期的雨水流量作为设计标准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城市的工程体系里城市排涝系统这一项至今还是空白。

二、城市外洪内涝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

城市的外来洪水和城市内涝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叠加的关系:行洪河道洪水的水位高,则涝水就难以排出;而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强,则会增加行洪河道的洪水流量,加大防洪压力及洪水泛滥的可能性;当出现流域性洪水灾害时,平原发生洪水泛滥的地区早已积涝成灾。

为何内涝只发生在城市?这与城市的特点导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缺失有关:建筑物多,绿地少,路面硬化度高,使得城市的绿地及土壤的蓄水功能大大减弱。许多城市的河道,湖泊和池塘在建设中被填为平地,雨水调蓄的功能消失。在城市的暴雨中仅仅依靠排水系统的雨水管网的收集,远远超出了雨水管网的设计能力。

而在城市规划师的角度,城市内涝更多的凸现的是城市系统规划的不足。科学的城市规划编制,应当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规划与建设中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解决外洪内涝的切实手段。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增强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一、在城市规划中构建完整的防洪排涝相结合的体系

(一)在城镇体系规划阶段以区域为基础构建防洪排涝体系

作为追求区域整体效益的城镇体系规划,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与协调。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及更大区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中,以流域或汇水区域为对象,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对策措施,构建区域性的蓄滞洪区,建设区域性的防洪排涝及调蓄雨水的工程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从区域范围大大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

(二)在总规的用地功能布局阶段进行防洪排涝安全布局

防洪排涝的安全布局,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不同地段洪涝灾害的风险差异,通过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的合理的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度。防洪排涝安全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1.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

2.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多样,不同用地的重要性,人员聚集程度不同,受灾后的损失和影响程度不同。合理的建设用的布局,能减少灾害损失,也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现代治水观念,必须在城市用地布局中高度重视。

3.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考虑防洪排涝需要,为行洪和雨水调蓄留出足够的用地。

(三)城市地表水(蓝线)专项规划在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地表水是城市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城市地表水体,汇集和吸纳地表降水,作为一个缓冲,暴雨时期降水不直接汇入到江河,对减轻江河压力有很大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水面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可见城市水面面积在防洪排涝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开发建设的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一些重要的城市地表水体正在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危险。城市地表水体是一种公共资源,对公共资源保护的首要问题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被列入城市总规的强制性内容。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城市加强水体保护和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编制城市地表水体保护(蓝线)规划,通过对地表水体进行有力的保护,极大发挥了城市地表水体调蓄雨水的作用,使得城市地表水体成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四)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绿地系统中的第一特性为生态性。在绿地系统的生态性中,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涵养水源,蓄水防洪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契型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从以下几点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1.构建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地布局的破碎化和片段化,使得绿地系统“点”“线”“面”断裂,缺乏连贯性,不能形成绿廊或绿链,每块绿地只能单独作用,绿地生态功能难以发挥。因此,在绿地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中应当注意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绿地网,增强绿地的蓄水功能。

2.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避免过分强调绿地的景观功能。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为突出城市景观,城市绿地几乎都高出地面,导致暴雨时城市的雨水不能往绿地里流,而往路上流。因此,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适当采用“沉降式”绿地设计,可以有效减缓市政管道的排水压力,有效的起到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的作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37-02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日常教学环节来组织实施,实效性不尽如人意。此外,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主体多元化、占有分散、活动要素交叉重复、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也是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基于资源整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

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化和制度化,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教学专项经费拨付、考核方法、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等;提出一整套包括课程目标、基本内容框架、实施体系、运作模式在内的实施方案;教学部门每学期结合不同课程制订较为科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及指导手册,对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考核和总结等具体环节进行规范。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克服实践教学无章可循的问题,并形成了多方齐抓共管“大思政”工作局面,详见图1。

二、构建与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一体化”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三门思政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系统设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05方案”课程逻辑体系、主要知识点和资源整合原则,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三门课程互通有无,相互协调,既能保持整体上的统一性,又各自具有独立性,共同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总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体现高职院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经过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以下“四大模块”,详见表1。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模块内容分阶段实施,各有所侧重。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侧重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文明等方面的体验及实践活动;在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时,侧重依托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在学生顶岗实习时,侧重组织创业就业形势以及职业道德的体验及实践活动。

(二)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个性化设计。在强调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同时,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目标,切实贯彻“以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选择,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对教育精神的主动内化,以及主动探究等形式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首先,提供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供学生选择,实现教学内容的主体选择。其次,引入多种自我教育方式,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目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次,创造各种条件和平台,使学生可以发挥个体特长,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个性化设计。详见表2。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实习实训集成设计,同时并重。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专业实训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专业实训过程中设计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锻炼。

三、加强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多方合力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动与当地的有关单位和机关、社区,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小城镇、校友所在单位等社会资源以及大学生创业基地、就业基地、军民共建单位、科教合作单位等联系。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利用其科研、人才优势为基地单位提供服务,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场地和环境,从而形成“互利互惠”的长期协作关系。

(二)构建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为构建更多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把握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这一机遇,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专业实习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实习实训全过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依托各专业实训基地,做到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同时建设、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以企业为依托、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不仅满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节省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学期有计划地分批轮流安排各专业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使学生受锻炼,基地也从中受益,达到了双赢结果。

(三)加强学校横向管理机构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拥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但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较少,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就业以及后勤管理部门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资源、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丰富的校外资源。通过加强各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整合。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力量过于单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将辅导员、班主任及校外指导教师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让他们参与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数量不足的缺憾。

四、形成稳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时主要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可行性,二是方向性,三是整体性。当然,实践最后结果(调查报告、问卷分析、观察体会等)是最重要的,但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最好有量化的办法,以便于操作。为解决以上关键问题,形成一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必须丰富评价内容,至少要包括如下观测点: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学习态度、交流能力及写作能力。评价内容注重将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方面的考查,如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在企业实训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实践教学的态度以及企业调研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被纳入考核范围。另一方面,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合理,除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让辅导员和其他学生也参与进来,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

除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外,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考核办法,把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范围之列,从而激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秦丽君,刘增安.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0)

[2]王金全,邓永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篇4

1 从理念渗透和认识提高入手,系统规划,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危机”文化

四十年来,巴陵石化几经风雨和变革,无数次跨越生死线、闯过成亡关,时至今日,其生存发展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但与先进企业比,仍然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危机”始终存在。因之,我们致力于将“以人为本”的危机文化理念、精神、价值等植根于全员的思想意识深处,形成统一认识、统一行为准则和共同追求。

1.1 是理念渗透,营造氛围。为使危机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联系实际,强力渗透,开展全面普及企业精神、理念、标识等活动。将企业文化手册、形象手册下发给每个职工,利用各种会议、学习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利用内部网、宣传栏、会议室、学习室等媒介广泛宣传,并通过举办以弘扬企业精神和理念为主题的会议、晚会及各类互动式文体活动、竞赛考核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宣教渗透。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经营现状和企业目标,借鉴先进企业经验,开展文化创新创建大讨论,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推出了《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使职工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广造舆论,倾力打造企业文化长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建塑氛围,企业凝聚力、感召力持续增强。

1.2 是完善管理,精细运作。推进落实精细管理是文化建塑的重要环节。坚持“严格、精细、创新、发展”的治厂方针,不断完善《目标绩效千分制考核细则》,建立了精细化管理标准、考核、奖惩三大体系。修订岗位责任制、7S现场运行办法、职工行为准则和禁忌等企业制度,对中层干部、一般管理人员、班组长分别按《综合管理制度》、《班组长考核办法》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办法》等,进行分层级千分制倒扣分动态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并实行末位淘汰。认真落实“走动式”管理,要求各级管理干部深入生产现场,不定时不间断巡回监督检查,做到管理无盲区、监督无死角、考核无漏洞。全面推行“闭环”管理,即每天工作一小结一通报、每周一总结一分析,促使职工做放心事、上标准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管理逐步由传统型、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精细型、自觉型的转变。

1.3 是强化学习,协调推进。建设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重点抓三个环节:首先,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强化对“不学无术,无术无岗、学以致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等理念的渗透,使“我要学习”变成了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其次是健全学习、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两极班子学习制度”、“党员和党支部学习制度”及一般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等,建立“三支队伍”学习培训基地,完善“学习+激励”模式,逐步养成了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第三是创新学习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读书交流、“导师带徒”、开辟学习专栏以及组织各种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专题授课等形式,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素养。

2 加强“两项建设”,发展“两个优势”,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

办好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实现预定目标靠的是执行,二者相互补充而最终落实在执行力上。

2.1 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多年来,我们毫不放松针对职工的责任描述和意识灌输,每年举办责任建设专刊3期以上,切合实际开展“什么是责任”大讨论,责任意识深入人心,即,责任不仅仅是企业对个人的要求,更是个人对自身、家庭、社会应尽的义务,促使职工以感恩的心态、只争朝夕、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树立“责任就是用心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做好我自己”的观念。同时狠抓责任落实和执行力建设。首先是抓好制度建设。改革原有用人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中不合理成分,确立清晰、有效的工作标准、程序,分清了职责,克服了推委扯皮等现象,形成了市场化的执行力机制。其次,加强观念意识引导。06年组织人人读《没有任何借囗》的读书活动,使“执行没有借囗”成为全体职工的信条。第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定期督查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考核讲评,并按经济责任制和“千分制细则”严格奖罚兑现,保证了各阶段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2.2 是保持和发展好管理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按市场规律办事情、创效益、谋发展,用市场机制规范企业的一切工作和行为,形成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奖励培训机制、产销研一体化机制等,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05年实行科研协议工作制以来,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追求自主创新和自我超越的热情高涨。产品技术创新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思维,锂系橡胶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创效产品牌号达到40个之多;坚持内涵有效发展理念,走“低投入、高产出、适时投入、快速产出”路子,近年完成了年产2万吨SEBS一期工程、500吨K树脂本体试验装置等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内还将完成20万吨/年SBS装置扩能改造,装置规模总量接近40万吨。

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好结合文章,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3.1 是与安全环保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HSE管理体系,做到管理严、作风硬、检查细、制度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严守法规、杜绝三违、预防为主、警钟长鸣”的安全生产方针,突出抓好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及技改、生产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环保预警机制;同时抓好人性化教育引导,通过抓三基建设,组织事故反思、反事故演练等做法,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

篇5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相对灵活而自由的时间,例如晨间来园、集体活动之间的休息、点心后以及起床后,这些时间一般不会安排具体而有规律的游戏活动,并且由于参与在这段时间内的幼儿人数不固定,无法开展完整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们是自主活动时间。

一、放胆让幼儿自主选区,以幼儿的兴趣为兴趣

首先在不影响一日活动其他游戏的情况下,为幼儿准备几个相对分散的区角,也许只是一个柜子就够了,然后为幼儿准备多于他们人数的活动内容材料,这样既能避免传统以组为单位选区的被动,也确保幼儿人人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材料。

有时我们总怕过度放任幼儿去自主,他们会“乱来”,其实在活动开展之前只要和他们介绍清楚,他们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班级里的幼儿普遍变得更活跃、更乐于交往了,也有了初步的分配时间的观念。

二、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料,以幼儿的经验为经验

有人会奇怪,平时的一日活动那么多,哪里还有时间给他们准备数量庞大的活动材料呀,并且你辛苦制作的材料除了要坚固耐用还得合他们的口味呀,都说孩子是最善变的,说不定不到一天他们就对活动材料不感兴趣了。其实有一个很轻松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些,想知道孩子们喜欢玩什么?就直接问他们呗。先收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些活动,然后和他们讨论这些活动需要哪些材料,再分头准备,我们准备一些可以手工制作的坚固耐用的自制材料,而幼儿可以和家长收集成品材料,当然也欢迎家长参与制作自制材料,这样用最短的时间就能收集到大量的活动材料。

接下来就是让这些材料投入活动,并进行观察,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很大,因为一些幼儿并不感兴趣的材料会浮出水面,教师将进行分析,并试图将其更新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因为材料中相当一部分是幼儿自己准备的,对于这些材料他们了如指掌,并有着一种想要推荐给好友的强烈想法,所以生生互动之中,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没有教师和外界任何引导下顺利地达成共享。

三、放心让幼儿自主定规则,以幼儿的观念为观念

在教室最大的一个角落里,我们安排的是建构区,给幼儿提供的仅仅是一箱积木而已,但我现在一有空,最想去的却是这个区,因为这里有着太多的意外,太多的可能,太多的“故事”。

篇6

近代以来,法国一直是接受移民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国人曾经因为“共和模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一政策也被称为当时最成功的移民政策。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的移民政策却日趋严格,移民群体和法国主流社会的矛盾也逐渐升级。本文将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法国移民政策“共和模式”的得与失。

一、法国“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内涵和渊源

所谓法国“共和模式” 又称雅各宾模式 ( Jacobin Model) ,它发端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 19世纪后期基本得以确立,它是法国吸收与同化外来移民政策的框架。法国“共和模式” 的核心是在共和、平等、世俗的基础上赋予合法的外来移民以平等的公民资格, 旨在平等地对待外国移民,使其完全融入法国社会,但移民必须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成为完全的法国公民。

首先,“共和模式”在法国的殖民时期就已初见雏形。法国在其广大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传播法国的文化和教授法语同化殖民地人民。法国的殖民地统治模式体现了“同化”政策,这种模式也与现在的移民整合一脉相承。

第二,“共和模式”强调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并不是群体。个人必须首先接受统一的共和国价值观和法国文化,才能获得法国公民资格。出于族群可能会强化个体的差异,激化冲突,进而危害到社会的统一的考虑,法国反对以文化、宗教、种族等基础建立起来的社群。

第三,“共和模式”源自于法兰西至上的文化优越感。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优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福利。这种民族优越感使其觉得其他文明理所当然的应当融入到法国的优越文化中。

二、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共和模式”早期成功的分析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得到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对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区分出移民采取的4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Berry的模型得到了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双向的,移民群体和主流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受到两者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当两个群体的适应策略较为接近或者一致集中于较好倾向的时候,群体之间就会出现融洽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起,法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是来自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1851 年,来自以上四国的移民占全法外来移民总数的 58 %;此后从 1872 年到 1936 年,以上四国移民所占比例均在 70 %以上。这些早期移民在法国自发的学习法语,接受法国的文化,与法国本族人通婚,成为法国公民。而且由于周边国家也同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宗教也是以天主教为主,和法国在体制、文化和宗教上与法国的差别较小,接受法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并不难,只要移民接受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获得法国国籍,享受与法国公民同等的权利。早期欧洲移民群体自觉选择向法国的文化价值观靠拢,在接受的过中鲜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法国政府在“共和同化”原则下的一系列同化措施也为早期欧洲移民融入法国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早期的移民同化过程中,“共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赞赏。

三、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 “共和模式”后期困境的分析

相反,当双方的适应策略出现较大差异,比如主流社会认可同化,移民群体认可整合的时候,双方最容易出现问题。当双方均采取较坏选择的时候,如主流社会采取的策略是隔离或者排斥,而移民群体也采取隔离或者边缘化策略的时候,群体间最容易引发各种冲突。

二战后,来自北非的穆斯林移民成为移民群体的主力。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广大穆斯林们从生活到思想都深深打着伊斯兰文化的烙印,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在伊斯兰宗教范围展开的。伊斯兰教的宗教特性使法国主流社会担心伊斯兰教可能会对法国的民族性产生威胁,但在很长时间内,出于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考量(二战后,法国需要大量需要廉价劳动力),法国政府在对穆斯林的宗教传统方面,采取的是消极的宽容政策。在政教分离原则的指导下,法国政府当局相信“只有将伊斯兰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传统的)思想,穆斯林才能与共和国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而对于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来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它还标志着穆斯林的种族身份,蕴涵着神圣情感,支配着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穆斯林移民希望在保持自身的宗教和文化上融入法国社会,实质上是整合的策略。一面是政府致力于将移民同化入法国文化和主流社会之中,另一面是穆斯林移民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接受同化,这就导致了适应策略的不同。所以适应策略的不同是导致了穆斯林移民群体和法国社会矛盾升级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强求一律,只能导致人类文明失去活力、僵化衰落。地球村中的每个成员只有采取包容差异性的态度,世界才会在包容宽仁中通向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和谐之路,妄图以“一”统“多”,只会引起对抗,导致纷争不断,难以共容。

参考文献

篇7

近代以来,法国一直是接受移民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国人曾经因为“共和模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一政策也被称为当时最成功的移民政策。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的移民政策却日趋严格,移民群体和法国主流社会的矛盾也逐渐升级。本文将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法国移民政策“共和模式”的得与失。

一、法国“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内涵和渊源

所谓法国“共和模式” 又称雅各宾模式 ( Jacobin Model) ,它发端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 19世纪后期基本得以确立,它是法国吸收与同化外来移民政策的框架。法国“共和模式” 的核心是在共和、平等、世俗的基础上赋予合法的外来移民以平等的公民资格, 旨在平等地对待外国移民,使其完全融入法国社会,但移民必须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成为完全的法国公民。

首先,“共和模式”在法国的殖民时期就已初见雏形。法国在其广大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传播法国的文化和教授法语同化殖民地人民。法国的殖民地统治模式体现了“同化”政策,这种模式也与现在的移民整合一脉相承。

第二,“共和模式”强调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并不是群体。个人必须首先接受统一的共和国价值观和法国文化,才能获得法国公民资格。出于族群可能会强化个体的差异,激化冲突,进而危害到社会的统一的考虑,法国反对以文化、宗教、种族等基础建立起来的社群。

第三,“共和模式”源自于法兰西至上的文化优越感。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优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福利。这种民族优越感使其觉得其他文明理所当然的应当融入到法国的优越文化中。

二、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共和模式”早期成功的分析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得到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对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区分出移民采取的4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Berry的模型得到了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双向的,移民群体和主流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受到两者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当两个群体的适应策略较为接近或者一致集中于较好倾向的时候,群体之间就会出现融洽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起,法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是来自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1851 年,来自以上四国的移民占全法外来移民总数的 58 %;此后从 1872 年到 1936 年,以上四国移民所占比例均在 70 %以上。这些早期移民在法国自发的学习法语,接受法国的文化,与法国本族人通婚,成为法国公民。而且由于周边国家也同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宗教也是以天主教为主,和法国在体制、文化和宗教上与法国的差别较小,接受法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并不难,只要移民接受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获得法国国籍,享受与法国公民同等的权利。早期欧洲移民群体自觉选择向法国的文化价值观靠拢,在接受的过中鲜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法国政府在“共和同化”原则下的一系列同化措施也为早期欧洲移民融入法国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早期的移民同化过程中,“共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赞赏。

三、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 “共和模式”后期困境的分析

相反,当双方的适应策略出现较大差异,比如主流社会认可同化,移民群体认可整合的时候,双方最容易出现问题。当双方均采取较坏选择的时候,如主流社会采取的策略是隔离或者排斥,而移民群体也采取隔离或者边缘化策略的时候,群体间最容易引发各种冲突。

二战后,来自北非的穆斯林移民成为移民群体的主力。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广大穆斯林们从生活到思想都深深打着伊斯兰文化的烙印,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在伊斯兰宗教范围展开的。伊斯兰教的宗教特性使法国主流社会担心伊斯兰教可能会对法国的民族性产生威胁,但在很长时间内,出于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考量(二战后,法国需要大量需要廉价劳动力),法国政府在对穆斯林的宗教传统方面,采取的是消极的宽容政策。在政教分离原则的指导下,法国政府当局相信“只有将伊斯兰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传统的)思想,穆斯林才能与共和国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而对于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来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它还标志着穆斯林的种族身份,蕴涵着神圣情感,支配着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穆斯林移民希望在保持自身的宗教和文化上融入法国社会,实质上是整合的策略。一面是政府致力于将移民同化入法国文化和主流社会之中,另一面是穆斯林移民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接受同化,这就导致了适应策略的不同。所以适应策略的不同是导致了穆斯林移民群体和法国社会矛盾升级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强求一律,只能导致人类文明失去活力、僵化衰落。地球村中的每个成员只有采取包容差异性的态度,世界才会在包容宽仁中通向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和谐之路,妄图以“一”统“多”,只会引起对抗,导致纷争不断,难以共容。

参考文献

篇8

国家教育与发展规范要求我国高职教育以提高质量为主,以毕业生就业为向导,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此外,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职业特征要求学校礼仪专业具备相应的就业向导功能与职业教育属性。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学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人才,然而社会的用人需求量并没有增长,并且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特别注重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与沟通技能等基本礼仪素质,这成了高职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就业现状和高职生礼仪素质情况

1.1就业现状

通过访问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利益要求在不断提高。假设将专业能力作为“硬性条件”,那么礼仪素质则是“软条件”,这对高职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现阶段,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的“硬性条件”指标在不断下降,人际沟通技能、敬业精神和礼仪素养等“软条件”指标却成了用人单位考察求职者的重点内容。

调查发现,所有人力资源主管都提到了对求职者第一印象的重要意义,其中移动通讯、地铁、铁路等行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更看中形象气质佳的求职者。人力资源主管表示求职人员的礼仪素养是本人基本素养的一种直接反应。在实际的面试沟通过程中,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是考察求职者业务技能的重要指标[1]。

1.2高职生礼仪素质情况

现阶段,我国高职生多是“90后”,学生的成长背景和“60后”、“70后”、“80后”相比明显不同,“90后”在成长,网络也在高速发展,因此他们能够很快知晓全球最前沿的资讯、动态信息。然而“90后”的自尊心大都较强,缺乏自信心和责任心,礼仪素质偏低。

其一,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对于权利和义务概念比较模糊。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多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关注和体谅他人,要求多,付出少,缺乏责任感,义务和权利概念模糊。

其二,自信心不足,缺乏交流沟通能力。部分高职生害怕走向社会,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感到无比恐惧,不知道怎样和他人相处,不知道怎样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知道怎样设计自我形象。高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在求职过程中,经常怯场,自信心明显不足[2]。

其三,对礼仪知识了解过少。一些高职生对于礼仪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与形式化层面上,甚至有些高职生将礼仪课程视为单纯地修饰仪容仪表与展示形体姿态等。由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礼仪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这些高职生在面试过程中,礼仪素质偏低。

高职生礼仪素质方面出现的问题,对高职生的个人形象和整体素质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未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为了全面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对高职生进行礼仪教育。

2.利用礼仪教育实践平台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高职院校的所有工作都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向导,就业教育需要贯穿整个高职院校的全部教育内容和课程教学。礼仪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充分结合高职生的专业岗位需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礼仪教育体系,并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高职生成为特色突出、礼仪形象良好、技能专长的优秀人才,全面提高职校生的就业竞争力[3]。

2.1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礼仪教学需要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中,其教学内容定位与角色定位均需要符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就业导向性特点。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编排,需要充分体现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这一特征,需要按照不同专业学生从事的具体岗位要求设置礼仪教学内容,按照学生专业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让礼仪教学安排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唯有设置差异化的教学课程,才能够让高职生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例如:针对理工类的专业,学校需要注重实践训练和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针对文科类的专业,学校需要注重商务礼仪和训练实践;针对航空服务类的专业,学校需要注重在航空服务工作中,增强服务技能、加强演礼训练和服务礼仪学习等[4]。

2.2利用“四重结合”课程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方式需要以高职生实际情况和专业特征为基础,联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四重结合”课程教学方式,即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外活动和课内教学相结合、习惯养成和系统学习相结合、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礼仪课程教学方式,以此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礼仪教学的内化效果,并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礼仪素养。

2.3加强情景模拟教学演练

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结合授课的内容要求,营造特定职业环境,并让学生在模拟场景内进行角色演习,如身临其境[5]。

例如:针对商贸和旅游专业,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其次,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模拟活动中,在模拟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增强高职生的自信心,培养高职生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加强技能训练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

进行礼仪技能训练是全面增强高职生礼仪运用能力的核心,也是高职生形成良好职业素质行为的主要方式。要想提高高职生的礼仪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参加更多的训练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此外,高职院校在礼仪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6]。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关系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充分运用礼仪教育实践平台,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加强我国高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和实践训练,以此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让高职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祁彦科,邹远勤,刘文丽.运用礼仪教育实践平台强化高职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05):130-135.

[2]陈观胜,李翠红,孙贤伟.三螺旋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礼仪素质教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1(07):145-153.

[3]何元凯,王玉琼,梁雪峰.高职生礼仪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22(09):112-114.

[4]黄旭雨,罗立民,张进德.浅析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1,20(06):121-122.

篇9

1.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整治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策略

1.1从我们的城市规划的多年经验来看,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新的系统工程,并且相对比较复杂,其对城镇体系的合理性建设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意义

对于城镇建设的资源方面,合理的建设能够对其建设进行不断的加强,在产业的优势互补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益处,在周边村镇和中心城镇的核心凝聚力的强化方面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能够做到规避重复建设的目的,使得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效果得以有效的显现。从区域的大环境出发,产业的权衡、资源的差异、合理的分工,这都是构建合理城镇体系的时候很好的出发点,合理分工。

1.2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土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宏观调控策略

国家对土地的调控方面,下发过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目前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工业用地的低成本,耕地的乱占、违规用地的增加等都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我们应该看到,土地的利用形式的方面,有着复杂而且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工程具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1.3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状况不容乐观,土地整治的必须采取严格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

当前形式下,土地在投入方面,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特别对于机械化可科技方面,投入就相对更低一些。城镇的用地规模目前属于不断增加的态势,可是居民点的居住面积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反之,有很多的地域存在着不断增加的现象。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有效的保护耕地的面积,并且要切实保证粮食的安全,对于土地整治的力度加强方面,也应该加大力度。

2.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加强土地整治,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策略

2.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型节地型农业

(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应以切实保护耕地为前提。一直以来,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人们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就是觉得土地是不会用尽的资源库。怎么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耕地的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要从人和土地的关系入手,摆清认识,共创和谐自然的相处之道。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粮食安全,是一个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非常大的压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围绕着土地资源利用效果来进行,要加大农业科技的相关投入,节地型农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已经从平面向立体化转变,对土地的三维立体空间的利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发展新型节地型农业实际上也是减轻粮食安全压力、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的好方法。

2.2加强土地整治,努力提高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1)加强土地整治力度,努力提高宅基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整治。

(2)在管理上有所区分进行规范。农村宅基地与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宅基地属于福利性用地,根据当前相关文件规定,不允许宅基地经营性使用,这有别于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二是地籍调查结果表明,宅基地使用权变更频率较低,其权属状态比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更为稳定;三是宅基地在农民心目中地位很高。因此,应将两种用地的使用关系分别进行规范,在管理上加以区别。

(3)构建宅基地节约、集约化利用的新机制。对于宅基地的管理方面,还有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提高宅基地节约、集约化利用程度,改革现行宅基地管理制度,在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构建“坚持集体所有、允许自由流转”为核心的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的新机制。

2.3土地整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核心内容

针对土地整治的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在于合理流动和经营性使用,其权属状态具有的不稳定性强调合理规划、合理使用土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达到节约、集约使用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3.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整治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实践策略

实践经验证明,土地整治,只要我们能够努力的想办法,不但可以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的进行保障,对于保护耕地,也有着一定的效果。经过调查研究,土地整治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实践策略总结如下:

(1)采取“清”的土地整治策略。即土地整治是在摸清乡镇非农用地的基数,建立各类非农用地土地储备库的基础上。

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讲,如果不能进行清楚的了解,详尽的规划,那对于土地来说,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浪费。全面了解乡镇非农用地基本情况,对全乡镇非农用地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统计,十分准确地对全部可利用、可规划的非农用地进行了全面普查。

(2)采取“变”的土地整治策略。即土地整治是利用十地的“弹性”.变荒地为项目可用地。

每个村都有部分荒地、荒坡,这些非农用地地块未经开发、杂草丛生,闭置未用,这不仅仅对土地资源是非常大的浪费,对于环境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采取“转”的土地整治策略。即土地整治是运用灵活、科学有效的方式把非农用地及一些非工业用地转为工业项目用地。

(4)采取“改”的土地整治策略。土地整治对于可利用的非农用地土地资源来讲,“变”和“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合理调整配置,是盘活存量非农用地土地资源。而“改”则是对非农用地进行的扩充增量。

为解决非农用地可用土地资源少的问题,则应采取加大投入的办法,储备更多的非农用地土地资源。通过对非农用地土地资源来合理调整配置,特别是对非农用地的土地进行扩充增量,盘活了存量非农用地土地资源,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保护了现有的耕地,利用了存量非农用地,改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5)采取“联”的土地整治策略。即土地整治是联合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停产和倒闭企业,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土地和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

篇10

大家好!

我是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系2007级的本科生蒲松柏。时光荏苒,不觉已与厦门大学情系三年有余,从漳州到厦门,从囊萤到海韵,逝者如斯却点滴于心。

2007年的金秋九月,自己手捧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登上了南行的列车,在自动化系如家的氛围里开启了自己书香生活。到现在也仍难忘记,入校当天自动化系学长给我上的大学第一课,学长侃侃而谈大学里“一朝不起床,便把课来翘”,“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埋怨工科课业繁重以及大学四年终究不过一个it行业打工者的悲哀。那个晚上给我带来的冲击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度过大学的时光,是奋起拼搏改变命运,还是安于现状随波逐流?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第一条路,今天站在这里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工科人所得到的收获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综合人才!

自动化的英文是automation,而我们却常常打趣自称“outman”,作为典型的工科男,我时常因为不知道谁新出了专辑,谁又新拍了电影而被鄙视,却又时常因为一段代码的成功运行,一块电板的成功焊接而兴奋地歇斯底里。过去三年里图书馆、自习室、教室、寝室是我最熟悉的生活模式,学习并不轻松,我的辅导员郑晖阁老师曾说过:“当人没有办法改变客观环境时,就努力地改变自己”。所以我总是给自己寻找学习的乐趣,我喜欢网络技术,时常编写节日祝福网页赠送朋友、同学;我喜欢创意,曾经还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水创意”全国50

强;我喜欢汽车,甚至曾经利用课余时间给大众公司的汽车研究所写过一封信与他们交流我对混合动力的看法。别人眼中清贫乐道的工科生活,却让我过得乐不思蜀,常常一早就窝进图书馆,到闭馆也舍不得离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去学,是工科学习给我带来的启示,三年里正是刻苦严谨的工科精神和坚持兴趣主导的自娱精神让我多次获得了校级及国家级奖学金,辅助实验室开展远程油量检测的科研工作;我曾分别参加全国“高教社”及“电工”杯数学建模大赛,均获全国二等奖,三年来我的总成绩在全系119人之中归属三甲,现已顺利通过中科院光电技术所的考核,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在大三阶段,我出任学院团委书记助理与其他主席团成员一起为学院发展出力,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我的双学位学习,没有节假日的生活节奏让我倍感压力,我却还常常需要为一份策划与一个活动熬夜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使我想到过放弃,但是自我锻炼的要求和老师的信任使我咬牙坚持,从那时起每天早上出门前我都对自己说一次:我能!我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作息规律,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及同学学习,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最终学院学生会获得了学校“优秀学生会”的称号,我也用事实回馈着自己每天的承诺。回首三年的学生工作,我常问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学生工作而自己又奉献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想一颗愿意历练自我、相信自己的心才是我能够坚持与不断进步的动力,那些无数个酸甜苦辣的瞬间也因此变得价值无比,熠熠生辉。

大学之外的风景,也给了我别样的收获,正是得益于大学期间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良好表现,今年8月我代表厦门大学与其他9所高校的代表在华晨宝马公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由于宝马的生产基地远在郊区,我们不得不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从东北大学乘坐通勤车到生产基地,晚上11点再乘坐通勤车回到宿舍。为了充分锻炼我们的意志,宝马公司安排我们在任务相对繁重的装配车间工作,车间35摄氏度的高温,让我们一度笑称“宝马的车间无冬天”,面对造价数十万的轿车,我们工作时不敢有一丝怠慢与放松,时常只能放弃午餐在车间休息室小憩一下,困顿地回到宿舍到头就睡。原本以为在宝马的日子将以这种方式走到尽头,没想到一个事件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6分09秒是一

个专属于装配车间的节奏,它意味着每6分09秒就有一辆宝马轿车下线等待出售,如果流水线的节拍控制出现问题将会对宝马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记得在一天中午,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车间休息室吃着早上准备的面包,突然发现原本应该停工的流水线还在运转,在车辆下线处已经有3辆未完全装配的车靠在了一起,这对于宝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车间事故,我迅速地联系了车间负责人,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事后,华晨宝马副总裁柯汉先生对我进行了表扬,并真诚地感谢我为宝马做出的努力,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真切地明白了做一件事,细心与责任心的意义,激情总会在时间的洗涤下褪色,而唯有责任心才是我们坚持走到最后的动力,对于学习,生活,为人亦是如此。虽然在实习阶段我有些怀念大学象牙塔的舒适生活,但却在实习结束时无比感谢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历练,活动尾声我作为实习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做了发言,并与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交流了实习期间的收获和心得,辽宁电视台、《大前程—金色年华》杂志及多家网络及平面媒体对我进行了报道,丰富的实习经验给我带来了丰硕的收获。在宝马的一个月里我参加了宝马的诸多活动,宝马企业文化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宝马的厚重历史;宝马企业社会贡献讲座让我对宝马的社会责任有了更加全面与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参观宝马4s销售店,让我对宝马产品有了全面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敬老院之行让我看到了社会中还有那么多急需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动力,是让我们不断强大自己去回馈社会的警示!十个天南地北的朋友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齐聚沈阳,一个月也让我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勇于接受社会的检验,让我在行动中探求真知,在实践中对自己合理定位,努力成长成为知行合一的综合人才。

在厦门大学求学四载,“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我深深地感谢陪伴自己一路前行的母校、老师与同学。明年凤凰花再次红遍枝头时,我也将离开这片深爱的土地,回首往昔,历历在目,心中充满留念与不舍,在此我想向敬爱母校的即将到来的90华诞献上一个学子最诚挚的祝福,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与灿烂!放眼未来征程,我的心将与母校一路同行!

篇11

1999年岁末,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由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与香港MPI广告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成都市运兴公交有限公司成立了。运兴公司的组建是成都市公交集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它标志着成都公交迈出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第一步。对于运兴公司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来说,历史也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改革是一种探索,改革是一种开拓。在改革的过程中注定会经历风雨,注定会遇到困惑。公司刚成立时,一些管理人员和很多员工心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的认为成都的公交发展势头良好,为什么还要去搞合资;也有的认为合资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那将意味着自己的工资会大幅上涨;更多的则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害怕国企职工的身份改变后,自己的合法权益会受到损伤。面对这一情况,运兴公司新成立的领导班子认为,打开局面必须从转变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思想观念,消除顾虑,理顺情绪入手,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企业运作规律的管理新路子。

此时的运兴公司犹如一艘驶离了平静的港湾,行进在茫茫大海中的轮船,要确保航向的正确靠什么?要靠统一思想,特别是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

首先,党委把运兴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做好稳定干部员工队伍的工作,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实现各方利益上协调用力,努力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使投资者、企业、员工的利益趋于一致,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地发展。其次,加强组织建设,无论机制如何变,人员如何精减,党的组织网络必须建。实行了党政交叉兼职,由少数专职政工人员做的“小政工”变为由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兼职人员作用的“大政工”,实行“一岗双责”。明确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辩证统一的关系,两个文明一起抓,两副担子一起挑。第三,突出重点,坚持做到“三个不放松”,一是抓领导班子和党员骨干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放松;二是抓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不放松;三是抓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放松,坚持把党管干部与董事会聘任相结合。第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变应变”,走改革求加强的道路,在“变”的过程中努力探索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积极营造企业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第五,工会工作的开展,要围绕企业经营生产,力求体现是企业的帮手,而不是企业的对手,用实际行动消除外商的顾虑。第六,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格局上要在继承传统优良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党委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抓管理层和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以重点转变管理人员观念来带动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大力宣传公交引进外资是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十五大精神,符合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是“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举措;教育全体员工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克服“小富即安”的观念,让员工明白,引进外资既能促进成都公交的发展,又能更好地占领和活跃客运市场。针对部分管理者的思想情绪,明确运兴的改革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科学管理,尤其财务管理实行一级核算,有利于资金的统一使用和监控,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各级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变化,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方式,增强工作责任心。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热点”和“焦点”访谈,让该热的问题热起来,该冷的问题冷下去。广泛宣传员工的身份虽由过去的行政化劳动关系转变为市场化、契约化劳动关系,但“企业依我而发展,我依企业而生存”的关系没有改变,员工只有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得到更多的实惠。

由于工作到位,制度落实,员工们的思想顾虑渐渐消除,全公司上下认识逐步统一,公司的各项业务指标逐步上升,公司规模也逐步扩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不但相互取得了信任,也为公司的平稳发展打开了局面。

以人为本 再铸辉煌

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它的管理制度内部,必定包含着“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因素。运兴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每一位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为员工交纳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包括短期合同工和农民工。对在法定假日和休息日加班的员工分别按300%和200%给予加班费或进行补休。员工在婚假、产假、工伤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严格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所属的各个调度室都已全部安装上了空调,配备了微波炉,冷热饮水机,工作柜等。公司还按规定定期给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如:劳保手套、眼镜、肥皂、洗衣粉等,夏季还为员工发放茶叶、白糖等降暑用品。公司十分注重员工的身体健康,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对已婚的女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妇科普查,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每三年进行一次体检。公司每月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福利费,主要用于制作工作服、员工体检身体、春节团拜、困难补助、节假日发放物品。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建立了履行《集体合同》监督小组,组织员工代表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自查,提出意见。以《集体合同》为法律依据来规范公司和员工的各项权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较好地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为更好地“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运兴公司行政和工会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了各种岗位技能的培训,每年都制定了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司、乘、调、保人员在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计划,认真执行司、乘、调人员上岗操作程序,对一线司、乘、调和管理者、职能人员进行了普通话轮训,开展了驾驶员、保修工岗位技术练兵,组织了25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到西南财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MBA培训。2004年,运兴公司在4月、7月还分别对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4路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6路全体司乘人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培训,2005年4月又对1路的员工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培训。内容有上岗程序、旅游交通知识、英语、语言艺术、服务工作中矛盾处理办法、礼仪以及军训等,这种大规模、全脱产、强化军事培训的形式开公交培训工作之先河。

篇1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characters of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stage, completion stage and acceptance stage in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o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ell.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preparation stage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对象是技术文件。技术文件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内容极为丰富。所以,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专职管理机构,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将技术管理活动与施工具体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满足施工生产和科技研究的需要,使市政工程施工多、快、好、省地实现施工目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原则

1.1 严格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按照市政工程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具设备安全施工等具体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对采用的新技术应经过实验。

1.2 遵守经济节约的原则。要把企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1.3 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国家不同时期的技术经济状况而制定的,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护农田、保护历史文物、施工机械化、施工管理科学化等。

2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根据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力量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保证施工过程连续、均衡、节奏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使用。为此,要抓好以下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2.1 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

要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系统。要制定明确的总工程师职责、主任工程师职责、专职工程师职责、技术负责人职责,使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明职、明责。

2.2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的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具有多变和内容繁杂等特点,因而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把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技术活动无论在室内或作业现场,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检查制度,从而保证技术工作有条理、有目的开展。

2.2.1 建立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会审图纸的内容有:

2.2.1.1合法性。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

2.2.1.2整体性。审查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

2.2.1.3 主结构、主部位。审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

2.2.1.4 施工技术装备。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

2.2.1.5 路、桥、涵。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图有否矛盾,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

2.2.1.6 设计选用材料。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质量、规格、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

2.2.1.7 疑问解释。将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

2.2.1.8 合理化建议。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2.2.2 建立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综合性记录。

2.2.2.1 日期、气候。

2.2.2.2 工程部位、施工组队。

2.2.2.3 施工活动记载。主要记录工程施工(包括主要部分、分项工程)的起止日期,施工中的停水、停电、停工,质量、安全、设备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设计单位现场解决问题,技术交底、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工程作出的指示或决定等。施工日记是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施工日记从施工开始时就必须以单位技术负责人为主、全体技术人员参加进行,直至工程竣工,不允许中断。在做好施工日记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是按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验收规范填写各种记录表格,起到检验施工操作和技术资料的作用,是工程的重要档案。

2.2.3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通过技术交底,可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明确施工任务及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程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向工人交底的内容是:

2.2.3.1 图纸交底。主要是施工设计图的交底。

2.2.3.2 工艺交底。主要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其他工种配合等的交底。

2.2.3.3 材料交底。主要是所用材料的规格、品种、质量以及使用要求的交底。

2.2.3.4 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

2.2.3.5 措施交底。主要是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交底。

2.2.3.6 样板或实际样品交底。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2.4 建立工程验收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还必须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2.3 建立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企业标准3个等级。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

2.3.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标准与规程;

2.3.2 加强技术监督与检查;

2.3.3 分解技术标准和规程,使其具体化。

2.4 建立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是在市政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5 建立信息收集和科技研究制度

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道等。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收集,建立信息系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现场交流等活动。

3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图纸会审。坚持图纸会审制度,坚持按图施工。

3.2优化方案。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3.3 贯彻规程。坚决执行规范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措施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4 严格检查制度。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的检查,根据实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资源使用计划。

3.5做好记录。做好施工日记,做好施工记录,实事求是的做好施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3.6 资料收集整理。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4 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4.1 实验检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

4.2预验收。组织预验收,填写竣工报告。

4.3 总结。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交工技术资料一是指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审查、整理、检查有无差错,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达标竣工资料;二是按竣工图如实绘制。

4.4交工。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归档;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5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个工期长、工程量大、涉及面广且复杂的生产活动,因此,工程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内容,按其工作的性质不同,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管理、财务计划管理、物质设备管理和安全保卫管理等。在这些管理内容中,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