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公民个人的内在道德素养外化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素养。公民的个人道德素养是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素养的基础。因此,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文明,既包括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在因素,也包括公民道德素质的外在表象的总和,强调的是“两个素养”的同质、同步发展。
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不仅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还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创建中具有灵魂性的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就是要通过创建活动,促使公民在参与创建中启发道德自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自律方式来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从创建工作的传统意义上来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过程是一个在强调公民内在修养基础上,调动各方凝心聚力的共建、共享美好社会环境的过程。社会公共环境与个人品德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内容涵盖了公民道德建设各个方面,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两个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公民道德建设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社区等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具体抓手,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涵,纳入到各项具体的文明创建活动当中,体现在群众性文明创建的各个方面。引导社会把精神文明创建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上,真正使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成为提升“两个素养”的过程,确实推进“两个素养”同质、同步发展。
要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坚持教行并举,着力推进公民个人道德习惯养成和公共道德环境培育
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一方面要抓教育、抓自省,提升个体的内在素养,打牢人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要抓外在的公共道德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示范活动,推动道德要求的行为化、习惯化,努力构建美好的道德环境。
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对公民个人的道德意识的培育。公民道德建设主要以个人内在自觉性为基础,从而达到对社会规范的认可和个人行为的约束。目前,我们的道德教育除公民个人自主教育外,还有来自社会教育的三个方面:一是各有关部门开展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教育、每年“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对推进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二是通过大众媒体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活动。在现代社会,通过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体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在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发挥文学艺术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宣传引导作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总是为人类服务,能够给人类带来真的启示、善的感染、美的享受。在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文艺的宣传教育功能,关键是要把我们道德内涵融入在文艺作品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采用多种形式把这样的作品送到群众中去,让公民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化和教育。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启发公民道德意识、明确公民道德规范,推动人们去自觉实践道德行为。我们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加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公民个人的道德行为习惯,带动其他公民的行为趋向道德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阶段,必须把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建立公共道德素养的需要,有计划地推出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并使用这些道德实践活动常年化、经常化,使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道德的召唤。
要正确处理集中推进与日常教化的关系,坚持道德制度化方向,深入持久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因此提升两个素养:就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推进机制,即道德的制度化。制度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方向。在道德建设中,制度伦理有着两方面含义,即制度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制度化。如何将道德制度化?首先是要将道德的要求纳入到行业守则、村规民约、公民公约等公民日常行为规范中。
规范的遵守,一靠自觉,二靠监督。监督机制至关重要,这是确立社会公共道德秩序的必要条件。完善的监督包括大众监督、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从当前情况看,大众监督虽然比较薄弱,但在一些社区、乡村,公民的自觉意识较好,老年人协会、道德评议会等民间议事、监督机构较发达。这些机构在公民道德建设等基层思想建设中发挥着良好作用。组织监督机制应该是健全的、有效的,有些地区对公务人员提升政审中纳入了社区访问一项,一些组织对社会公德意识不佳的组织成员实施惩处,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组织的实质性监督。但组织在对单位、部门、区域的集体违规的监督上还缺乏强有力的制衡性。舆论监督成效越来越明显,但媒体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张口费”、“封口费”事件成为媒体监督的毒瘤。问题的存在,就是改进的方向。因此,只有加强三类监督的横向联系,实现相互协调、功能互补,才能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有效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公民道德环境。
但不论我们做得如何规范,公民道德建设一方面有其自身的重点问题需要突破。在不同的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同需要,及时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组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各项专题性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集中性活动。
通过全面开展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让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林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为指导,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明确阶段性任务,立足当前,逐步推进,使局机关环境面貌和职工精神生活明显改善。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全面开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纲要
(1)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在局内开展学习活动。
(2)以股为单位,开展评比,听取各股室意见和建议。
(二)全面开展林业局职工精神生活建设工作
(1)组织职工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精神文明教育电影,在全局展开评议,讨论学习,并写出观后感。
(2)组织职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开展拓展训练,以宣讲爱国主义来激励职工士气,以丰富多彩的训练来提升职工精神境界。
(3)组织开展“挂包帮”活动,在走访基层过程中,再次淬炼林业职工的先进性,充实精神世界。
(4)完善职工阅览室、职工休息室等硬件设施,组织职工借阅书籍和开展活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
(5)组织每月两次“铁军讲坛”,讨论身边的先进模范,开展职工评比活动,鼓励大家争做先进。
三、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和步骤
我局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由局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小组牵头,负责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与全面部署阶段
召开林业系统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搞好调查摸底工作。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方案,全面部署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二)集中学习和持续推进阶段
按照制订的工作方案,在全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建立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并通过局办公室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报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三)完善提高与总结阶段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巩固和扩大建设成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在全体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公民”的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氛围。真正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感,明确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任务和时限,成立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责任到人。
(三)保障投入,健全机制。
全力保证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力、物理和财力投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宣传督导、考核评比、督查问责等机制,确保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逐步实现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加强督查,确保落实。
加强工作督查,对各部门、下属单位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进度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开展评比。
五、宣传报道
二、自制与不能自制
自制和不能自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对相反的中间品质。自制就是人对欲望的自觉有理性的控制,从而使人的实践符合德性的生活,进而使人努力做节制。自制是我们要在习惯中养成并达到幸福生活的过渡性的、不可让渡、不可超越的底线伦理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生命活动实践的现实中,我们要战胜过度的欲望,以避免不能自制。不能自制是一种应该避免的品质;所以他认为所谓的不能自制者是由于受到感情影响而违背了正确的逻各斯,并且放弃了自己的正确的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能自制说明一个人有正确的判断或者知识但不能运用。
三、自制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自制有助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升。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①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而公民的道德素质是需要在公民的道德实践中体现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人的行为体现人的品质。同样我们也要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来分析和判断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当然我们不能完全从他的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道德的,因为有时候行为具有偶然性。对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我们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行为中判断,而自制的人虽不具备德性,虽不是道德责任意识很强,但是经过一些列有德性的行为的修养也是可以形成节制的美德进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因为自制是离德性比较近的一种品质,若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走向德性这一边而形成节制美德的。当一个人通过一系列有德性道德实践形成了节制的美德之后,他就是一个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了,此时他的道德责任意识就会更强。而这一系列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自制,所以,自制有助于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提升。
2、有利于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②党的十明确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任务,亚里士多德的自制观念强调个体欲求满足与社会需求满意、自由与道义互存关系,这种将个体善与公共善相结合的观念,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公民道德意识的增强,追求善作为每个公民的最高价值目标,因而当整个社会提出将善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时,也正好与公民所追求的的目标一致,这样也正好实现了个体欲求与社会需求满意,也正好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制观念所强调的内容。所以,当党的十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任务时,也正是每个道德意识增强的公民所需要的,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每个有自制观念的公民都会为自身由自制到节制美德的实现而积极参与其中,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实践付出自己的努力,进而加快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公民、公民道德与现代文明
概念的清晰是研究的前提基础,大会主题内在要求了公民、公民道德的概念需要放在“现代文明”之中加以把握,学者们在坚持这一立场之下,分别从历史溯源、中西对比、哲学辨析等角度对何谓公民、何谓公民道德展开研究。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首先点出了现代文明的特征,现代文明即是全面的现代化,现代化又体现为全球化、专业化和公民化,因而公民对人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代化身份。江苏省委党校杨明教授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回溯了中国公民身份变迁的历史并认为相对于削足适履地使用西方公民概念,这才是中国公民道德研究与建设的现实起点。中国的公民概念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臣民一国民一人民一公民的演变过程,直到1982年宪法“公民”内涵才得以确立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一身份标识成为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每一个个体的“元身份”,是人们身份的最大公约数。而公民道德的生成是中国不断追求现代化的自然结果,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详细论述了其意义、方法、原则等问题,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20字的具体规范。公民道德的提出凸显了对“公民”这一道德主体的关注,使得道德建设与发展有了最广泛的基础,也体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路。
与杨明教授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公民是一个西方社会思想史的概念,最初发祥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能够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人,这从源头上规定了公民概念的政治性,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参与权上的平等性,同时在西方政治传统中公民概念与臣民相对。公民身份是一种政治身份和法律身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群教授进一步指出法律承认的公民仅仅是一种公民资格,要成为现实的公民则需要相应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的行为实践达到好公民的境界,但是我们也应当区分公民的政治教育和公民的道德敦育之不同,前者的目标是培养好公民,后者是培养一个善者,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好人是好公民的前提,最好的境界是好人与好公民的同一。
尔南大学樊和平(樊浩)教授提供了系列研究文章,以道德哲学之思辨把握公民道德的内涵。他认为从语词结构上公民道德不能一般地诠释为“公民之道德”,而应该诠释为“成为公民的道德”或“作为公民条件的道德”,“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公”与“民”的同一,其同一体不是道德,而是伦理。公民道德的尖端性难题是伦理之“公”如何存在,道德之“民”如何生成。伦理之“公”既存在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辩证,又在中国社会具体呈现为“计划经济――单位制”――“市场经济――后单位制”的现实形态,伦理之“公”既存在于客观上、制度上的公正、正义、伦理善、社会善,又要求个体将伦理之“公”变为道德上的“公”之造诣。道德之“民”是一个诞生的过程,诞生于伦理,并由“伦理人”向“道德人”进发,最后在“成人”中最终完成。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同一,同一于精神。由此,中国社会期待着伦理的涅磐,精神的日出。
二、公民道德研究的道德哲学立场
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可能演绎出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于公民道德来说亦是如此,不同的道德哲学立场对公民道德的认知与演绎也不相同,进而会导致不一样的实践态度。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认为在现代文明日渐开放与民主的全球化趋势下,在当代做/成为一个好公民比传统德性伦理学做/成为一个好人更加紧要,而做/成为一个好公民就要关注公共善,从“我们”而不是“我”出发。“我们”的范同是“我”加上“他者”,而且是“多元他者”,“多元他者”包括他人、世界和超越界。从西方哲学史被遮蔽的他者中重新阐发他者的伦理意义,潘小慧教授回顾了列维纳斯、德里达、德勒兹等对他者的研究,并认为当今我们需要的公民道德是一种“心中有他者”或“为他者”的伦理学。
与潘小慧教授的“我们”包含着“他者/多元他者”不同,德国Kassei大学的Philippe Brunozzi教授认为“他者”很难定义,也很难真正作为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我们”的立场是一个公共的、每个人关注他跟每个人相联系的立场,每个人都考虑到别人,这一立场不是为了证明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是为了辨识分享的经验,并试图创造我们分享的道德世界。这一从“我们”出发的共享理由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非常重要。
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Christian Piller教授提供了一个修正功利主义的方案,他认为善恶是什么以及如何趋利避害是功利主义的基本考虑,伦理学成了思考善最大化的练习。但是在进行功利考量的时候被认为是社会最大的善往往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善的,对另一部分的人来说可能是恶的,因而在考虑goodness的时候还要考虑goodness for,即对谁来说是善的,要将对社会最大善的考量转向关注人及人与人的关系。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制定也应从对谁有益(goodness for)出发,而不是善本身的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我们反思公民道德问题应该从一个更广泛的道德哲学层面人手,即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伦理生活涉及了认知层面的人是什么,这是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道德主体的理解;评价层面的人为什么活着,即人生目的问题;规范层面的如何活着,这关联着人的实践层面;最后就是活得怎么样的问题,与“生存感”相联系,生存感的核心是意义感。道德实践也涉及认知层面的是什么,评价层面的应当做什么,规范层面的盘如何做,道德实践要求人要有道德感,使得个人的道德意识“实有诸己”。当下的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要特别关注生存感和道德感。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
公民道德不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今中外的公民道德建设资源都能为我所用,对“他山之石”可以加以批判性改造,对传统可以加以创造性转化。
成中英教授是海外知名新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的,当人们没有历史身份认同的时候,现代化将变得空洞。因而在公民化要求我们实现“公”的权利,促进民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儒家的资源,要对儒家主动进行现代化转化。儒家的“五伦”与公民道德有点关联的是“君臣之义”,但这显然小够,因而要在“五伦”之外倡导第六伦,成教授称之为“公伦”。儒家能提供给公民道德建设最大的启示是从人的内在性看公民道德,注重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将内在性的道德转化为外在性的规范。这样使得公民道德既发挥了德性,又履行了责任,再主张了权利。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从“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谈起,他认为尽管“全球幸福指数”统计指标存在地区差异性以及民族适应性的问题,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德行导致幸福,行为良好的人更幸福,而幸福与否对公民道德有直接的影响,即幸福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好公民。“全球幸福指数”的五项指标有三项涉及到了伦理道德,即政府廉洁、个人德性以及生活选择的自由度,从中启示我们从公民的幸福促进公民道德的角度要完善制度层面,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培养个体的善恶心;提升公民的选择自由和选择能力。
韩国交通大学洪容教授提供了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韩国,公民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目标设定中最重要的部分,人才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公民道德教育,具体方法是增加学生的道德性涵养,培养健全人格及民主市民意识,开放多方面的能力。台湾中央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叶光辉教授从台湾对待老龄社会的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个孝道双元模型,模型反映了孝道具有公德与私德的双重特征,在个人、家庭到社会的不同层次上具有多元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孝道不仅仅是家庭的私德问题,已经是社会的公德问题,因而从双元模型来看。养老的责任要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
从整体来看,与会专家学者关注最多的还是中国文化传统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意义。中山大学李萍教授通过对200名法律系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发现,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不容忽视,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植根于生活在某一文化体中人们的意识,因而公民教育要考虑文化传统预制性因素并以文化的本源性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认为整合社会秩序、培养公民离不开社会教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有必要重建礼义之邦,以再显“礼义之邦”的风采;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另辟蹊径,从诚信的角度思考公民道德建设,“诚”来自于儒家,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信”来自法家,是外在的立信,儒法结合才能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提出“道德殿堂”概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道德典范构成了“道德殿堂”的真实性内容,当下所提倡的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殿堂”的时代特色,能够为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教化。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
如何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或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何者优先的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如何操作的问题,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关于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张从底层设计开始,由基础而建设;二是主张先进行顶层设计,制度或体制优先;另一种与前两种的整体设计不同,而是从具体的现象、具体的群体入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底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甘教授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把公民当公民看待而非臣民,这又取决于能否把公民当人来看待,是否把人当人看,意味着是否把人作为自由、自主的,具有个体之地位和价值的自我目的者来看待。回到中国社会,关键是要完成三大转换:由义务伦理向权利伦理转换;由血亲出发的特殊的、天然的伦理向普世伦理的转变;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转变。这是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必须加入这一全球的进程之中。吴潜涛教授认为公共性、公共精神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生活成为人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是要成就国家、民族的公民道德,具体做到三大结合:最底线的道德要求与公民道德的其他规范相结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与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相结合;最后是二者与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相结合。
顶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杨通进研究员、孙春晨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杨通进研究员认为制度层面的完善比个人美德的养成对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更重要,因为制度的伦理功能大于个人美德,制度保障了人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制度是维护道德的中坚力量,同时制度伦理是判断社会道德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抓手应是制度创新,具体来说要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以吏德建设为突破口。孙春晨研究员认为一个和谐、有序、安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必然有助于公民道德品性的培育和整个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怨气较重,信任危机存在,部分社会群体道德败坏,导致了道德状况令人堪忧,亟待以伦理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为公民道德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王小锡教授认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公民道德的自觉,“四位一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美德)整体推进,创制道德实践体系,完善社会诚信建设机制,治理突出道德问题,关注“特殊群体道德”,切实规避道德风险等措施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第三种路径的研究有很多,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认为当下社会心态问题重重,这是转型期的特有心态,表明了公民意识的觉醒,道德要求多样化、多元化,但是如果不积极疏导也会带来社会恶果,因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社会心态建设与疏导非常重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周晓虹教授与葛晨虹教授观点相似,他认为对当代中国来说,除了中国经验,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中国体验,中国体验呈现积极与消极同时存在、人格的边际化、社会心态的两极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来自于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的Robert Weller教授从人类学田野调查出发观察到大型的宗教组织虽然人际关系主要由弱关系构成,但是能够发挥比小型宗教组织强关系更大的社会作用,强关系主导下的组织救助的多是熟人或者具有血缘、亲缘的人,而弱关系更容易救助陌生人,有助于推进更广泛的慈善,这恰恰是公民道德的特征,弱关系的宗教组织有助于推进公民道德的养成。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从政务诚信的角度探讨公民道德发展的政治伦理条件,她认为政府的公共信任奠定了公民认同国家的道德基础,因而政府要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创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坚持诚信的价值取向,方能增强公民国家认同信念。苏州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探讨了企业家的财富德性,生产财富是企业家的身份认定,财富的内涵要从创造财富的主体来规定,因而人赋予财富以终极目的,企业家对待财富应“取之有道”、“回馈社会”。南京大学林闵钢教授主张以中产阶级为道德的中间力量建设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基础性、主体性、合法性的地位应归属中产阶级。
五、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即是公民道德建设未来要达成的结果,与会学者们认为公民道德同样承载了“中国梦”的内容,因而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教授强调公民道德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比任何经济建设更复杂,也更缓慢,我们要有耐心。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认为公民的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核心价值的基础,公民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因而在公民认同推进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建设公民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为人们进入公共生活搭建平台,因此推进公民认同最终要建构核心价值,论证政治伦理基础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的稳定。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大力弘扬北京精神,进一步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十大工程包括:北京精神宣传培育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公共文明引导工程、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程、“雷锋精神”弘扬工程、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育工程、农村居民和新市民道德建设工程、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示范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推进工程。
学雷锋志愿者带动学雷锋日常化、常态化
北京市年初下发《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部署,除每周六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活动日”以外,北京市的学雷锋活动还包括组织学雷锋宣传周活动、学雷锋树典型活动、“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岗位学雷锋”活动、创作推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化产品、以创建活动带动完善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等总共7大项。
今年3月以来,北京市开展的“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已经吸引246万多名公众报名,成为学雷锋志愿活动的中坚力量。246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将体现学雷锋“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特点,形成学雷锋活动人人参与、学雷锋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
“十个一”工程建设农村文明新生活
今年起,北京市将实施的“十个一”农村文明创建工程,从10个方面解决农村的文化队伍、场地、设施、资金等难题,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十个一”文明创建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文明宣传员、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网络宣传视屏)、一所市民文明学校、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乡村大戏台、一支特色文体队伍、一支志愿服务队、一个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站等项目。“十个一”建设将以“全国文明村”、“首都文明村”和“北京最美的乡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自三月集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以来,xx县民政局严格按照县精神文明委《关于开展2016年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文明委[2016]x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教育月活动顺利开展。局党组高度重视宣传教育月活动,将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作了局党组会议的重要议题,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切入点和活动载体,落实专人具体负责这一活动的开展。一是在干部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开展生动活动的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深入推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通过近一个月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化“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一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县“双创”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融入到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中去,并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细化措施,真抓实干,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二是利用每周学习日活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县上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了解县上近期重点工作,把“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融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要求职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深入基层,贴近民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顺民意、解民忧、促和谐,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快捷便宜实在的帮助,从而促进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利用“植树节”组织职工到烈士陵园和福利中心进行植树绿化活动。
三、深入推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进社区活动,民政局分管领导会同基层政权股深入社区进行指导、督促,有效地推进了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一是以各项活动为载体,深化“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如杨柳河社区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广场文艺活动,宣传文明县城建设,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喜闻乐见的广场文艺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城西社区、城中、城北、城东社区以关爱活动为载体,在助老助残活动中,组织市民和青年志愿者为残疾人、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进家庭活动,受到残疾人朋友的欢迎和广大市民的称赞。二是市民培训,以市民学校为阵地,加强市明文明知识、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市民素质。三是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加强文明劝导工作。城北、城中社区组织社区干部和协管员、青年志愿者走进公园和街道进行文明劝导,为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落实;三是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不平衡,有的活动形式多,效果好,有的开展得还不够深入。针对存在的问题,局党组要求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一是集思广益,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出谋划策,更生动有效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二是找准工作与道德教育、作风建设的结合点,形成长效机制,激励广大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指导,调查研究,共同做好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为建设“生态xx,鸽子花都”作用应有的贡献。
一、领导重视,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以后,我局把学习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职责,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措施,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人,把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形成一个全体人员关心、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去年以来,我局认真组织学习《纲要》内容,深入地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充分利用标语、画报、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宣传阵地和多种宣传形式,形成了有效的道德教育平台,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探索机关干部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重视道德实践,为群众参与道德建设提供平台 道德建设溶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行为当中,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我们通过实践的教育,来提高大家的道德素质。近年来,我们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当中,进一步地突出道德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我们组织了“文明执法”、“与社区共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还利用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爱护环境卫生、争当文明市民的责任意识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职工道德意识的增强,有力地推动了道德建设的稳步发展。
四、解决突出问题,为实际工作提供助推力我局在道德建设的问题上,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宣传,更重要的是关注在群众当中反映强烈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社会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干部职工的道德素质,为整个社会文明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极大地增强了干部职工对道德的认识。
0 引言
近期,“最美现象”频现,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呼唤,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自省,它彰显了公众的道德自觉。但伴随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道德意识淡漠,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党的十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强调了公众道德自觉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国内学术界已有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它们主要围绕什么是公民道德建设、怎样构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探讨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但对公民道德建设中基于最美现象培育公众道德自觉,公众道德自觉在最美事件中的形成,如何发挥其内在机制,公众道德自觉的内涵及意义等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公众出现的“不美”现象的提出应对之策,如何让最美现象常态化等方面研究相对缺乏。
本课题以基于最美现象的公众道德自觉培育为研究对象,探索二者的联系,同时研究基于最美现象的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1 主要观点
1.1 最美现象中公众道德自觉的形成机制
公众道德自觉的形成,经历了从民间发掘、命名最美的认同,到网络热议、媒介传播的体验、反省,到政府表彰和社会团体响应的积聚共识。
首先,由最美个体内心道德迸发,公众发掘并推崇,体现了公众最美精神的判断和认同;
其次,在舆论传播与互动热议中,公众体验到了善行的难能可贵,促使公众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对美好道德情操的呼唤,对重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和谐美好社会的强烈期许;
第三,政府对最美人物的表彰与奖励,社会团体对最美人物的热捧与褒奖,进一步积聚了公众的向善共识,激发公众通过个体实践为社会道德建设注入正能量的觉醒和自觉。
第四,离不开政府倡导、舆论宣传、制度环境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作用,是内部动力与外部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公众的广泛参与性、最美典型的草根性、政府与公众的上下互动性。
1.2 公民道德自觉培育需要更多的“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对推进公众道德自觉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公众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深化公众道德建设,就要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能让“好人”受伤、做好事受伤应得到社会的救助和奖励,已成社会共识,但现有制度不能发挥鼓励、保护和保障“好人”的作用,制度保障、激励不健全的情况需要切实改变,有权制订规则的各级部门都有责任出台相应的规则。
(2)发展民间志愿团体。“最美现象”的形成,需要有人来组织、来带头,志愿者团体是能承担起这项任务的,我国志愿者团体不多,开展活动更少,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团体的成立,鼓励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
(3)搭建道德实践平台。要让公众养成帮助人的习惯,必须尽可能多的搭建道德践行的平台,让公众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自觉;同时表彰鼓励道德行为。各级政府道德年度楷模人物评选已成常态化,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起了积极作用。
(4)营造道德建设氛围。文化部门要开展道德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新闻媒体应创新方式、加大宣传、发掘、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营造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氛围尽好责任。
2 培育机制
2.1 培育公众道德自觉的主要途径
第一,加大最美发掘力度,激发公众向善潮流。最美典型的草根性,在公众面前更具亲和力,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有效,助长了公众认同追随的热情。要推崇社会基层的凡人善举,褒扬群众身边涌现的平民英雄,发掘民间草根最美,在各行各业树立先进模范,让公众找到贴近自身且可以效法的模本,引导公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激发公众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以德立身,以善施人,把美德善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
第二,利用媒介传播最美精神,唤醒公众的道德反省意识。首先以最美人物为原型创作文艺作品,运用艺术手段,塑造感人形象,使最美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建立道德网页,开设网上道德论坛,开设道德栏目,引导公众通过短信、网帖、热线电话等形式,发动公众参与讨论最美精神,对道德热点问题开展评议,开启公众道德价值理性。
第三,开展最美道德实践活动,加深公众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与最美人物面对面对话、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听取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最美精神的情感共鸣;同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爱心结对、扶贫帮困等形式的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参与道德实践,让生活与道德同行。
第四,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增强公众的道德认同意识。深入阐发传统道德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增强公众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同;同时,提炼具有广泛认同、体现公众价值追求的地方精神文化,加以倡导和弘扬,使之成为涵养公众道德自觉的精神源泉。
第五,缔造和谐道德环境,提高公众道德自觉能力。要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建立法律、制度保障,法制在一定程度介入道德领域,对道德行为加以规范;政府部门要重视政策的导向作用,构建公正廉明的政务环境,增加公众的道德张力,提高公众的道德行为自觉能力。
2.2 注重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促进“最美现象”常态化
“最美现象”在全社会产生强烈思想共鸣和实践共振,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具积极推动作用。推进“最美现象”常态化,关键要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制度化,要完备的制度来保障,保证常态化。
第一,建立道德楷模褒奖制度,把民间的道德自发行为引导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自觉。通过设立国家、省、市三级道德模范评选和奖励制度,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与道德模范为伍,与身边好人同行”的氛围。
第二,出台国家层面保护救助人权益的法规。尽快通过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有效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善举行为。《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已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于2013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全国开风气之先。
第三,建立关爱英雄的社会救助制度。设立道德模范关怀基金,对英模及其家属进行褒奖和抚恤,提供优惠的社会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得到应有的社会回报等。
第四,建立道德失范问责追究制度。道德问题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但对于公职人员的失职行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健全道德回馈制度,树立道德应有权威。
2.3 公民道德自觉培育需要更多的“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对推进公众道德自觉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公众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深化公众道德建设,就要更多“最美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能让“好人”受伤、做好事受伤应得到社会的救助和奖励,已成社会共识,但现有制度不能发挥鼓励、保护和保障“好人”的作用,制度保障、激励不健全的情况需要切实改变,有权制订规则的各级部门都有责任出台相应的规则。
(2)发展民间志愿团体。“最美现象”的形成,需要有人来组织、来带头,志愿者团体是能承担起这项任务的,我国志愿者团体不多,开展活动更少,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团体的成立,鼓励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
(3)搭建道德实践平台。要让公众养成帮助人的习惯,必须尽可能多的搭建道德践行的平台,让公众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自觉;同时表彰鼓励道德行为。各级政府道德年度楷模人物评选已成常态化,对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起了积极作用。
(4)营造道德建设氛围。文化部门要开展道德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新闻媒体应创新方式、加大宣传、发掘、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营造公众道德自觉培育的氛围尽好责任。
3 应用价值和意义
“最美现象”是来自基层群众的自觉行为,回应了公众对当前道德危机的诸多质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引导人们追随美好的德行,自觉践行道德自觉。
1)能体现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传统美德与时代风尚。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2)能强化公众道德自觉共识。公众用“美”,而且是“最美”来评价,是高度赞美,并热情地加以关注、传递,体现了公众的期盼。
3)能夯实公众道德自觉的信心。“最美现象”提醒人们心中自有良知在,特定的情境,道德良知被唤醒,“行将失望”转变为“心存希望,能做到问心无愧、良心得安,更有生命的质量和存在的价值。
4)掀起公众道德自觉的热潮。“最美现象”热遍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公众结合道德的学习教育,开展公众道德自觉的宣传教育,倡导公众践行道德规范,掀起了公众道德自觉建设的热潮。
5)提供了公众道德自觉的范例。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最美现象”中,形成了公众道德自觉建设的合力。参与不带“功利性”,带着真心和诚意,打动着公众的内心,是公众内心道德体验后发出的,是真性情的流露。
4 结束语
“最美现象”是多方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公众道德自觉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对公众正确的道德价值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守秩序、见难不帮时有发生;假冒伪劣、见死不救层出不穷;道德素质低下,道德自觉缺失。而道德自觉是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它促进主体向着真、善、美的目标迈进。在追求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道德觉悟和道德品质,完善自身道德人格塑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公民的道德觉悟,唤醒公众的道德反省、自觉、自律意识。实现公众道德自觉,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精神文明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汪荣有.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J].道德与文明,2013(1).
[2]段治乾.伦理自发与道德自觉[J].社会科学,2014(7).
[3]方世南.主题道德自觉:价值、功能与实现路径[J].江海学刊,2014(6).
在当今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二、三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与传统农民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一组统计数据中,新生代认同“农民”身份的只有32.3%,在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有11.9%,而只有1.4%的新生代农民考虑过未来“回家务农”,这些数据与传统农民工54.8%和11%相比有极大的差距。在另一组数据中,有55.9%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意愿“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17.6%的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数据对比说明,相对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③在国家层面,农民工市民化同样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会也明确表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改革核心。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仅是农民工自身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国家的改革的核心。
客观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确实受到资源、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从其自身来讲,城市人的歧视、排斥、不认同也大大阻碍着融入的速度。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间人与人、人与环境相处的基本规则与遵循,虽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但却直接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融入关系。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受到城市人的歧视、排斥,主要就是由于前文所讲的公德乃至道德体系的差距,尤其是在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日常接触频繁,但却不遵守甚至破坏社会公德,导致其不被城市人所接纳。所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能够有效提高其自身素质,使城市人认同其身份,有助于加速其市民化进程。
二、有助于拓宽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领域
早在2001年,中央就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各界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内容也不断拓展,虽然成果很多,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可以说是给沉浸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喜悦当中的中国人当头一棒,而层出不穷的扶老人遭讹诈,救人溺水身亡,被救者却不现身等事件,使得学术界从理论支撑、法律制定、日常教育等多方面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但是从知网检索情况来看,道德建设相关结果为119567篇,公民道德相关结果为18258篇,社会公德相关结果为11450篇,农民工相关结果为61670篇,而农民工道德相关结果为709篇,农民工公德相关结果为52篇。由此不难看出,在公民道德建设研究上我们忽视了城市中这21%的人口,而在农民工的研究上,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研究上,忽视了对农民工本身的研究。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却把这城市五分之一的特殊群体,自动化地归为“市民”,不知是“提前”完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是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公德对于我国农民工道德建设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一是提升自身,新生代农民工公德的提升,有益于获得城市认同,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快市民化进程;二是带动周边,新生代农民工公德的提升,又能够反作用于周边城市人,使得城市人受其影响,公德水平得到提高;三是促进整体,新生代农民工公德的提升,是用五分之一的人口带动、提升全民素质,促进全社会公德的整体提升。公德作为道德体系的基础,与人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公德水平的提升对于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公德,更离不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公德能够积极地拓宽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领域,促使其取得更为全面的研究成果。
三、有助于全面加快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50%的城镇化率、95%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等硬性指标,也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城市中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不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且市民化意愿也不断提高,对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正视他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殊地位,突出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生存发展、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多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由于经济、户籍、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市中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与城市人有着明显的差距,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思想,也对其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城市内陌生、冷漠、高速的生活节奏又与农村完全不同,极为容易使其产生反感,甚至是厌恶的情绪,更可能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社会公德作为道德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教育、引导、管理等方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有助于培养其自身素质,有助于促使其融入城市生活,有助于获得城市认同,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重大引擎,从而全面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
一、群众文化的特点
(一)影响力大
群众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原因包含三个方面。首先,群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较高。为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人民群众会利用闲暇时间不断接受知识,参加活动。而群众文化的发展为人民建立了可参与的平台,因此参与度较高。其次,群众文化抓住了人民从众心理,是其自发参与活动,潜移默化间接受了先进的文化知识。最后,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类繁多,且趣味性较高,人民在参与时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因此其影响力较大。
(二)内容具有普及性
群众文化的内容通常浅显易懂,不论年纪大小皆能充分参与其中,体现出其普及性的特点。此外,群众文化的通俗性特点也被广泛接受,文化来源于生活,而群众文化活动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用人民所喜好的方式传播文化,接受度更高。
(三)活动丰富
群众文化的活动较为丰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也得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对人民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意愿带来更多元化的平台,且其涉及范围较广,因此能够传播的文化知识也较为丰富。
二、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群众文化的种类丰富、有趣,能够吸引人民的注意力。例如,赛龙舟旨在向人民传播中国传统端午节的知识等。此外,群众文化的自发参与度较高,真正做到将人民群体作为传播主体,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着其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如下。
(一)反映真实情况,促进公民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专业文化活动的参与度高与其活动的广泛、普及息相关。但也正因为其参与度较高,活动较为丰富,且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公民对文化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能够被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对其进行研讨,能够了解道德建设中缺少的因素。组织者能够针对其状况进行设计活动,促进人民的道德思想得以有效发展,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础。
(二)促进文化传播,培养公民道德意识
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引发人民自发参加,用有趣的方式向人民转播文化,从而用独特的方法影响着人民的思想。此外,群众文化能够有效地展现出群众中榜样人物,经过群众的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能够自发将榜样人物作为行为标杆,根据模仿与竞争心态提升自己,从而培养公民道德意识。
(三)宣传文化教育,普及文化知识
道德建设需要人民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意识,但传播之前需要人民具备优良的文化底蕴,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向人民宣传文化教育,激发人民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普及文化知识的目标。宣传文化教育是培养人民文化意识的基础,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活动,健康、文明且积极、向上。并且其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自发设计、策划来开展相关活动,达到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目的。因此,群众文化的普及性较强,能够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之中,能够有效地向人民宣传文化教育,结合人民的学习兴趣及基本需求,加强其文化教育。例如,举办“学雷锋”活动、宣传雷锋知识,加强人民对乐于助人的深入理解,从而将其运用入生活之中;开展“好少年”评比活动,使得青少年踊跃参加,使得文化宣传教育充分深入至各年龄阶段,展现出有效的教育意义。群众文化不设门槛,活动种类多样,可以成为人民教育的一大途径。很多管理人员有效利用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将传统文化及先进知识与活动进行融合,用有趣的方法引导人民接受文化的教育。组织者在充分考虑人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及文化面貌的基础上,组织与之相关的活动,使其接受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规范行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例如,可以组织书法比赛、剪纸活动,用行为号召人民进行参加,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民可以通过参赛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较少的人民能够通过参加活动更多了解知识。
(四)加强人民团结意识,提升社会凝聚力
团结向上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亦是民族精神。只有人民之间团结向上,社会凝聚力才能有效提升,民族才能得以发展。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人民的沟通与合作,使得人民的团结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其感情沟通,加强其合作意识,调整人民的心态,使其凝聚在一起,构建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其次,部分活动会将人民分组进行,例如赛龙舟活动,只有同组参与者共同努力,整组才会取得胜利。同组人民会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团结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团结向上的含义及重要性。一旦人民养成了团结向上的习惯,社会凝聚力将有效提升,对其道德建设也有着推进的作用。
三、结语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群众文化能够有效把握住人民的特点,用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动力,并通过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引导其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丰富文化知识含量。群众文化为人民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人民自觉性,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最终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2、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沟通心灵!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4、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5、9月20日—为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
6、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7、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8、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9、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0、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1、服务社会讲奉献,扶贫济困献爱心。
12、道德从点滴积累,文明从你我做起!
13、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14、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15、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甘做人梯,乐于奉献。
16、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17、树立道德楷模,争当文明标兵!
18、举止有礼,语言文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9、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20、严以律己知廉耻,自觉远离黄毒赌。
21、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
22、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善待自然,造福人类。
23、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
24、让城市更加美丽,让文明与你同行!
25、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崇尚科学。
26、人人关心道德建设,人人参与道德实践。
27、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
2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29、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30、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讲文明,树新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抓管理,促教学,培养合格“四有”新人。
32、德法并举,标本兼治,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33、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4、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35、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36、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公民!
37、讲道德,献爱心,争做文明人
38、人人参与文明建设,养成美德从我做起。
39、认真学习、宣传、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0、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41、人人遵守文明公约,同心同德维护安定。
42、革除社会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43、倡导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
4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5、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46、讲文明礼貌,树道德新风。
47、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8、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
49、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50、邻里团结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夫妻和睦。
51、倡导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
以学校作为“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的各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使在校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也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促进“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让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切实受益是“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乡妇联整合多方资源,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以文艺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今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乡妇联、乡团委及**乡中心学校联合举办了主题分别为“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三万三讲’活动、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感恩、礼仪、诚信争创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演讲内容紧紧围绕“感恩、孝道、诚信”,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儿童在娱乐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抓住奥运会契机,加强未成年人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为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传传达给我们团结,协作的信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未成年人容易受周围环境、事务的影响,变得冷漠,残酷。乡妇联抓住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契机,通过开展“微笑迎奥运、文明庆城运、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倡议活动,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3.建设关爱家园,爱护特殊儿童。
乡妇联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措施:第一,发挥各方力量,在全乡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利益的犯罪行为。第二,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第三,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家长”,设置“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生活上的温暖,同时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节假日期间,镇妇联走访、慰问艾滋病患儿,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献出片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