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成人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249-02
2003年SRSS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初步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同时重视并加强了对大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2006年以来,中国陆续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对做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规定。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为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和法规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1]。
可以看到,中国大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正在有序开展。那么,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必须的。目前,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已经开展得比较成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借鉴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经验加以开展。
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益经验
中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形成了一些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比较系统的工作方法。
高校中的公共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宿安全。俗话说,衣食住行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高校中的食堂和宿舍是大学生三点一线生活中的重要的两点。食堂的卫生和安全是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食堂环境卫生的清洁整齐,食堂中各种主、副食品的新鲜,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都是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则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现代高校的住宿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大多数大学生都居住在四人间的宿舍里。80后大学生充满活力,对于各类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笔记本电脑、苹果IPOD、黑莓手机成为他们的最爱,与此相关的情况是宿舍里电线乱接,插头无数,火灾的隐患日益突显出来。高校宿舍与居民住宅不同,是大学生聚居居住、集体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注重宿舍安全对维护校园的安全秩序,维护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日益重要。另外,有一部分大三、大四学生习惯在校外租房生活,他们在租房过程中,被骗、被盗、被抢,甚至被杀等情况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和高校安定的一大因素。如何加强大学生租房安全教育和管理,是目前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社会交际安全。过去的大学校园被人们诗意地称为象牙塔,学生们和社会的联系较少。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高校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联系越来越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各阶层人员的交往机会也就随之增加。在这些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稚嫩,容易受到一些欺骗和伤害,特别是在兼职勤工俭学的时候,容易被拖欠工资和欺骗。(3)学生运动和校外活动安全。运动损伤或伤害事故,将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现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也非常强,在节假日常会组织班级校外参观访问和自助旅游。在这些校外活动过程中,交通安全和突发事件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安全。所以,对于这些校外活动,学校要派专人指导和陪同引导,防患与未然。(4)实验者与实验室的安全。现代高等教育离不开教学实验,在实验中,常常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以及水、电、煤气等,实验者及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实验者缺乏安全防护基础知识,在出现事故时其不知所措或处理方法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2]。
高校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方法。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的公共安全情况,将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公共安全教育。(1)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安全知识系列讲座。利用课余时间,请一些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讲解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2)应对一些多发事件,如火灾,组织大学生模拟场景学习实用知识。纠正一些错误的逃生方法,普及一些正确的做法,在模拟实践中巩固所学到的安全知识。(3)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疏导,可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可聘请专业人士或培养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在教学计划内开辟专门的课时用于心理辅导课,对于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心态。(4)对于社会上的各种骗术和就业陷阱,学校要从正面上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防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受骗上当,蒙受经济损失。
三、借鉴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经验,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和管理探索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类别复杂,其中有很多业余函授的社会学员,也有很多考不上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形式和类别也是多样化的,有双修日学习的业余形式,寒、暑假集中学习的函授形式,还有脱产学习的形式。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主要的对象是那些应届高中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相对薄弱,对他们尤其需要开展有效的公共安全教育。可以借鉴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经验,同时又要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和管理探索。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成教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要相对薄弱许多。要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措施,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使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走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避免安全教育出现随意性[3]。针对成教学生特点,需要设置班主任制度对脱产班的学生进行相对于高校大学生更为严格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对成教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定期开展班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讲解一些安全知识和常识。在每个宿舍设立安全员,监督大家的生活习惯,防止水电引发的安全事故。成教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学校周边和社会上的“四厅一吧”(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和网吧)随处可见,一些成教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容易受诱惑、犯错误。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外出时间段的监督,晚上可以限制学生进入宿舍的时间,9点之前,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按时回到宿舍。同时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外出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短途旅游,到一些红色旅游目的地接受思想的洗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开设专门的安全讲座,请一些专业人士讲解在突发状况下正确的避险方法,扫除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加强成教学生在面临紧急状况时的反映和处理能力。比如在火灾现场的逃生技能和地震中的避险位置,让学生避免心中无数,在危险来临之时才能从容应对,从而避免危险、转危为安。同时,要利用办学依托的高校资源,使成教学生和大学生结对。采用大学生教、成教学生学习的方式,将所在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传递给成教学生,让成教学生在相对轻松氛围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创设一个温馨交流的场所,班主任老师定期和成教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生活上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老师协商解决,和谐师生关系。确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按照“迅速到场,及时上报,妥善处理”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保护学生”为目的,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网络与成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网络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成教学生安全问题的新特点,要特别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教育和研究,分析把握成教学生心理和网络信息使用方面的新问题,预防和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如何预防成教学生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失德、网络犯罪等信息安全问题,使成教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随意接受他人的邀请,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他人,避免上当受骗,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4],这应摆在目前成教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突出位置上。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尤其是成教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通过举办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是对成教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4]。对成教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的问题容易被忽视,要进行以学习校纪校规和学生守则为主题的始业教育,成教新生一进校,就要对其进行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熟悉校纪校规,特别是涉及日常行为安全的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严重违反校纪行为的人要予以严肃处理,以便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综上所述,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成教学生的切身利益。借鉴普通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经验和有效方法,切实推进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为成教学生营造出安全、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提升成教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光远.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104.
教育无小事,教育者的每一时刻都担负着学生安全的重任。
课堂教学是落实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围绕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主旨,在40分钟的课堂上给学生以安全的守护和必要的安全常识。在教育过程中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关爱生命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走廊文化、读书演讲、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事故案例的演示,让师生充分了解引起法律、交通、消防、食品卫生、防火、防水、防电、劳动、实验、体育运动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其危险性,掌握必要的安全与救护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实践和传承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每一次的传统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教育契机之时,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时机,着力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和参与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这类安全教育的过程细节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最有效时机。
0引言
国家教育部门近年来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分类标准体系,也健全了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状态常态监测)。[1]因此,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之一,它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对专业进行的合格性评价。从2008年开始,安全类专业开始认证试点,10年来,安全类专业认证工作总体上经历了试点工作组、分委员会以及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过程。目前,我国安全类共计有166个专业点,安全类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校已经达到30所,占全国该专业总数的18%。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促进了安全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有力推动了产业和教育的融合,也增强了安全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我国安全事业健康发展的适应性,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从2014年开始,南华大学结合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以及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开展了系统和深入的教学改革实践,2015年安全工程专业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第一次现场考查,并顺利通过了专业认证,有效期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2018年6月20-22日,教育部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4人莅临南华大学,对安全工程专业进行了第二次现场考查,如果通过,有效期为6年。在准备专业认证以及前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本科教育以及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其实施的情况进行了的总结。
1将实践教学与专业认证标准进行对接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专业认证的开始阶段,基层教学单位(学院和系)应该严格按照工程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来规划和准备本科教学工作。例如,在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第五部分中对实践教学有具体的要求,即“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两者至少占到总学分的20%。专业要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工作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3]”在最新的专业(安全工程)补充标准中也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实践环节包括四部分:“(1)专业实验;(2)认识实习;(3)生产实习;(4)课程设计。”补充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2)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该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指导。[4]”具体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没有全部列出,读者可以参阅相关文献。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2.1实践教学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不强。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形成一套单独的、完整的实践教学系统。不管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还是专业实习等环节,没有按照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规律从低到高,分层次进行设置,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方面的训练。(2)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校通常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即先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设备和操作方法等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按老师的讲解和要求做实验。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被动的完成实验,没有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各类实习,大多也是走马观花,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3)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当前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修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学生上实验课时往往是多人共用一台设备,造成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怠慢,甚至不做实验,编造数据等。(4)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存在漏洞。目前,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还不完善,在学生实验、实习与实训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比如:实验组织和管理比较松散,学生实验准备不足,有的学生不能完成所做的实验;学生实习不能全过程参与;课程设计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对于各种实践考核,主要按报告给定成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5)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薄弱。当前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人员相对偏少且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和专业技能。高校教师由于有比较严格的科研业绩考核的任务,比如发表SCI和EI论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这样难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2.2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采取的改革措施
(1)结合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强对同类高校的调研,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专业补充标准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梳理。近年来先后调研了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修订,删除了部分重复和重叠的内容,使得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四类实践环节层次更加分明,形成闭环的封闭结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2)进一步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引导学生申请和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和项目,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改进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近年来,依托环境风洞实验室,开出了风速、风压动态测试等创新性实验项目;2018年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获批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课题超过20项,参与的学生超过100人;以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为抓手,不断推进安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与企业现场生产与施工高度融合,如安卓1401班的生产实习分别在中建一局华南区域公司和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完成,时间长达3个月,效果良好。(3)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积极申请新的本科实验设备,淘汰过时和落伍的设备,积极利用学校其他学院和专业的实验设备开展一些实验,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近年来,专业先后投入了400万元的经费,重点建设了环境风洞实验室、建筑与地下工程安全实验室,以及对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和电气安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更新。(4)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对于实验课,要求任课教师加强监控,做好分组教学及签到,做好实验的预习、实验之前的安全教育;对于课程设计,要求指导老师至少集中辅导三次,最后采取答辩的形式来给定成绩;对于实习,以安全工程卓越班为试点,进一步拓展实习基地,延长实习时间,比如将生产实习的时间由2周延长为2个月以上,企业深度参与到实习教学过程中去;对于毕业设计(论文),则要求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内容尽量结合起来,学生深度参与到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当中去。近年来,完善了本科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定了和修订了实践教学记录本;完善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管理。(5)鼓励近年来新引进的博士到外单位挂职锻炼或者攻读博士后,鼓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去企业进行短期的交流和培训,促进新进教师工程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先后有2位青年教师去中建一局华南区域公司进行短期交流,有2位青年教师去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进行短期交流和学习,有1位教师去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挂职锻炼,有5位青年博士申请进入到清华大学、南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和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博士后培养。
3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实践教学体系。
3.1专业实验
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安全工程专业可开设安全人机工程实验、通风与职业卫生实验、防火防爆实验、电气安全实验、安全监控与监测实验以及特种设备与机械安全实验等。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开了建筑与地下安全实验以及核与辐射安全实验。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大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安全工程专业而言,可开设以下几门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电气安全课程设计、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安全设施课程设计、化工安全课程设计、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等。南华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了四门课程设计,分别为: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包含露天开采、建筑施工、加油站等)、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包括化工厂、加油加气站等)、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包括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支撑、临时用电等)和建筑消防课程设计。
3.3专业实习
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一般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7]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单位主要有: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湖南宏华机械厂,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厂有限公司,衡阳市内的建筑工地;生产实习的单位主要有:中国五矿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五矿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建一局华南区域公司,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和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毕业设计主要分散在学生的就业意向单位。近年来,学院和系加强了对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如学生实习前需要单位开具实习的接收函,学校需要给用人单位开具实习计划及学生名单及联系方式,学生实习完成后需要用人单位开具实习鉴定意见等。
3.4毕业设计(论文)
2、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与管理,及时掌握子女在校或在家的思想行为动态。
3、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交通、饮食、用电、用气、防火、防骗、防盗、防抢、防暴、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增强子女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密切注意子女的思想行为动态,杜绝子女利用节假日私自或结伴进入不安全场所(营业性歌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网吧、江河湖海、深山沟涧等)活动,发现情况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禁止子女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伤人的物品及管制刀具入校,禁止子女驾驶机动车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对子女早恋、旷课、逃课、吸烟、喝酒、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应严加管束。
在培训中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安排了培训的重要内容。其次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他们的精彩讲解,让我们感慨很多,体会很深。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人员,在时刻敲响安全警钟的同时,更要明白,新时代赋予我们幼儿教师的使命,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教师。本次培训中尤其是对依法思考和依法管理及处理安全事故,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此,我就这几天的培训谈几点初浅的感悟!
一、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名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核心。正如在培训中说道“仁者,爱人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二、广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知法懂法用法
你是一个好园长、好老师,但并不代表你的合法权益不会被受到侵害。在给我们分享的真实案例中,使我们更清楚的明白了“有无过错”的关键性的环节是,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必须要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高小强教授也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培训过程中实际辩论了事故处理中所运用的法律条例。因此我们必须学好法律、遵守法律、善于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运用法律保护幼儿,保护教师,保护幼儿园,保护自己!
三、多读书,促成长
一、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本专业常用英语词汇及相关的语法和习惯表达方式,提高对本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能够从外文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目前,大学教师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消极的接受语言知识,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语言的实践中,应用语言的能力差;与此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词汇量大,涉及面广,学起来感觉到枯燥乏味和负担重重,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以上这些不足,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既能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的定义及原则
任务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中的应用指的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为交流工具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任务。该方法以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为评判标准,关注的重点不是自己的语法,单词发音以及句子是否正确,学生就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该方法的直接受益者。
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组织策划任务活动应紧密围绕教材、大纲、重要知识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学习。
三、任务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1、任务前的准备
把全班同学按5至8人分若干小组。分组时注意英语水平的差异,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员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协调组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分歧,总结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以教材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目标任务。
2、任务下达
根据教学的内容,下达任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完成任务,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思路、知识和方法。确定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读懂安全评价报告,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明确安全评价报告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明确每部分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安全评价报告在用词、造句、时态、语态等方面的文体特点。
(1)第一层次任务: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安全评价的流程。学生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轮流用英语讲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这些观点进行组内讨论,组长围绕一个和多个讨论结果,通过协商或讨论作出决定,做总结发言;教师把各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评判总结;从讨论的结果看,学生会讨论出安全评价报告比较显而易见的组成部分。如被评价对象的概况、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等。最后教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做陈述性总结。(2)第二层次任务,发给学生几份不同的真实安全评价报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分析其中一个类似的评价过程,如道化学评价的过程,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结果用英语向全班汇报;教师把各组汇报结果再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各组的总结,体会差别。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疏漏的地方指点出来,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3、完成任务
通过完成以上任务,学生已对安全评价报告的结构和评价内容有了清楚的了解,同时教师此时鼓励学生尝试着去写评价报告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完成,可以互相讨论,查阅资料,随时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尽量让其它学生来解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逐渐引导、指点,互动地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4、任务评价
完成任务后,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各式各样的评价中, 全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提高的目的。例如:每组选一个代表上讲台陈述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陈述完毕,本组组长为本组任务完成情况打分,占总分数的20%,其他小组也为陈述小组打分,占总分的30%,教师对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客观、公正评分,占总分的50%,并作简单的评议。
四、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1)学生在任务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听、说、读等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2)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讲授转变成师生相互交流,由学生的个人作业转变为小组的团队合作,增强了师生交流和学生的团结协作。
五、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任务教学法受到大多数同学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学校大环境及就业的影响,尤其是面临找工作、诸多考试的压力,如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课考试、考研等等。学生便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这些事情上面,甚至在专业英语课堂上也做这些事情。其次,少数同学还是青睐老师讲授的方式,对于任务教学法不适应。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教学法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不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习得英语语言。由此可见,任务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易于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当今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信息安全技术已成为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在技术型信息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为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各高等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实际应用需求,以精心设计的任务为主要线索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串联,将课程内容和工程实践相结合,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实践性要求高的课程教学。本文以《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章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基础,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任务驱动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任务线索设计是该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任务,从而驱动教学过程。学生在任务线索的驱动下,开展有目标的学习、思考、讨论,最后通过工程实践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是为了理清课程的设计轮廓,明确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任务设计奠定基础。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后续课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安全知识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了解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掌握信息安全支撑技术、安全互联与接入控制技术、网络计算环境安全技术及应用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机制和应用;了解信息安全新技术。掌握增强和维护安全信息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安全问题。
虚拟专用网技术在整个教材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是电信、联通等服务提供商构建安全专用网络的关键技术,讲述的重点为L2TP的工作原理,难点为L2TP协议的网络适应性分析、安全性分析等。虚拟专用网技术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PPP协议(家庭如何上网)、能够利用现有的L2TP软件构建远程拨号VPN。并结合自己工程与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加实践环节,增强其成就感。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通信协议技术的最新发展、理解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特点分析是为了把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过程设计。任职培训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在知识层次方面,任职培训学生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学习计算机专业大概为23%、通信专业为19%、计算数学与软件15%、数学专业为13%,其他专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0%。而本门课程要求前期必修课为《计算机网络》、《C语言编程技术》等,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学习过《计算机网络》课的学生占23%,但本科期间缺乏实践或缺乏实体对照思维,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甚少。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为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非常厌烦,听不进去就干脆不学;学生对编程、实际操作等课程非常感兴趣;对课后作业来说,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但作业的完成,只代表了这道题会做了,并不代表实践能力很强,学生可能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就不知道如何去用,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三)教材分析
课程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安全技术》。该教材从信息安全支撑技术、安全互联与接入控制技术、网络计算环境安全技术及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典型信息安全技术的原理、安全性分析及应用。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要求,选用不同章节,可应用于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等本科高年级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此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身从事网络安全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经验,增加教材的可利用性,在一定程度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任务线索设计
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拟定了课程教学的指导思路:以实际任务为驱动,通过课程内容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地思考,并通过自身实践案例讲述,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树立学生自信心入手,从实际出发引导并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从工程经验、实践场景的角度启发学生学习,增强其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的任务要能够将课程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为此,设计的任务线索是“假设你是某大型科研单位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该单位的各分支机构位于不同的地域且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各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互联网相连。为保障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安全通信,请为该单位设计一个安全互联的协议。”将该任务作为贯穿课程的一条红线,将课程涉及的PPP协议、L2TP协议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任务进行对比检查,明确各个知识点在整个任务线索中的位置作用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实现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辅助教学方法设计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采用的辅助教学方法有:
问题导入法。在课程开始,教师提问“家庭如何上网”,从学生的回答中,介绍PPP协议的工作原理。 分析PPP协议的安全性机制,从安全性机制以及远程拨号安全通信需求,引入L2TP协议。然后,从网络链路层的作用入手,引入L2TP协议的基础协议为PPP协议(点对点网络链路建立协议),说明PPP协议在L2TP中的重要性。
情感引导法。通过思想与情感的传递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教师通过将学科研究的思路、遇到问题怎样去查阅资料等方法传递给学生,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渴望和再应用,很大程度上能够去除学生“潜意识中的胆怯”,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方式。
心理暗示法。任职培训学生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畏难情绪。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到学生队伍中,心理暗示学生“一定能行”,引导学生畅想,发表各自的见解,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思维碰撞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交流讨论法。针对L2TP的安全性,让学生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知识观点的碰撞激发学生的灵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将教师的工程经验、实际网络安全部署以及贴身案例等,融入到整个L2TP协议的授课当中,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的、工程的角度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扩大其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想象空间。
三、结语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5-001
1983年,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期,上海市教育局编写的《怎样开展校外教育》中提到“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但同时也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诸方面的密切配合。各种校外教育机构的建立,各种校外教育形式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
一、实施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在我国由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自我保护教育与培训,缺乏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万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40-50万未成年人受到车祸、中毒、火灾、溺水、触电、地震、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遭受意外伤害的未成年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伤害。面对可怕的伤亡数据和残酷的现实教训,全社会在痛惜之中,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事实证明,只有事先防患于未然,促使未成年人从安全的“襁褓”中早日爬出,才能确保孩子们能在事发时急中生智,脱险求生。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长效化的教育机制来提高未成年人对于生命安全危机的知晓度和应对社会潜在安全风险的能力,从而指引孩子们走在平安、健康的人生道路上,去实现各自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二、实施未成年人校外安全自护教育的关键主体
1.校外教育单位
“校外教育是指脱离于校内教育之外的,由官方的或民间的、专业的或业余的教育机构及人员对青少年实施的教育活动,其目标指向为青少年的健康、全面、个性发展。校外教育同校内教育一样,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
各地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对学生开展校外安全自护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公共安全职能部门
各级公共安全职能部门除在本单位内开展面向学生的安全宣传和教育,还可以协同学校、少年宫等校外单位,一方提供适龄学生的健全学习场地和设备,一方派出业务素质优秀的宣讲专员,协力为未成年人上好校外安全教育实践课。
3.家庭主要成员
社会大众普遍认同对未成年人开展安全自护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当前迫切性。然而,调查发现有一些学生家长只寄希望于学校、社会对其子女开展安全教育,而忽略了自身的监护、看管和教育责任。
三、教育主体开展未成年人自护教育的可行方式
保障未成年人校外安全自护教育务实、长效,是一切校外安全自护教育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将场馆建设、教师培养、教学改进的具体任务践行到日常校外安全教育工作中,才能开启校外安全自护教育新局面。
校外教育是开放式的社会教育,它必须以社会为依托,紧紧依靠社会,广泛协同社会各界力量,把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为自己的管理力量、教育内容、教育师资、教育手段和资金渠道,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自护教育制度。
1.立足校外教育单位
沧浪少年宫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办各种专题的短期体验培训活动,如自护夏令营、自护冬令营;定期举行交通、消防、地震、急救等自护知识宣传展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1月9日消防日”专题活动;主办自护主题征文和座谈交流活动;制作“星光自护我能行”网络电子杂志;开展自护安全问卷调查,使未成年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形式趣味、内容新颖的学习过程中,将安全自护理念和知识内化为习惯。
2.发挥学校协同作用
沧浪少年宫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健全宫校合作教学机制,利用学校协同配合,最大限度弥补实践场馆活动时间有限,学生有效参与度欠缺的遗憾,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当前沧浪少年宫正设想通过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来进一步打造集约型、现代化的安全自护教育模式。
其一,可以在少年宫网站开辟安全自护专页,利用网络资源,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使网络成为传播安全自护重要性和具体技能的主阵地。设置每日登陆签到功能,确保广大在校学生在班级教师的督导下,坚持长期关注安全事故新闻和安全自护常识。
其二,可以建立网上答题系统,定期更新试题,让学生进行网上答题,答题可分自测模式和竞赛模式。是否登陆网站答题,除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之外,学校教师还必须加强具体时间下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确保学生在此项日常学习中的高参与度。
3.引进职能部门参与
校外教育单位应当与消防大队、地震馆、交通大队、红十字会、心理辅导机构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联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星光自护学校教师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共同设计切实高效的自护实践活动方案,定期对师生开展讲座指导,提出校外安全自护基地建设改进意见。
4.扩大家庭教育影响
针对目前中国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家长本身也缺乏系统的安全常识和正确的自护自救能力,无法对孩子进行系统有效的自护教育的现实情形,沧浪少年宫开展了“苏州星光自护家长志愿团”系列活动,包括讲座、亲子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自护能力的培养,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学生自护教育落到实处,并适时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座谈等方式,监控家长协同配合孩子进行自护知识学习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33-02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园艺产品安全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须加强监管工作,而这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相关的课程建设密不可分。园艺产品安全生产是其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
园艺产品安全生产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涵盖园艺、土壤、环境、食品等多学科知识,涉及面较广,因此授课难度较大,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很难适应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是该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来讲授该课程的实践经验,对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探索,努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园艺产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②园艺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③园艺产品流通和服务环节的安全性;④园艺产品卫生安全法规与标准;⑤园艺产品安全监管的机构和制度等。
本课程内容跨越多个学科,因此知识点多且分散,加之受到课时限制,部分主讲教师仅侧重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对标准、法规及质量控制等内容重视不够,这就使得本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交叉、重复较多,不能完全体现本课程的精髓。
2.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目前,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主要以传统的“灌输式”讲授为主,这与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不相匹配。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单纯地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经常会从生产和生活中发现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但限于课时,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达不到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此外,本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过多,分布密度较大,让学生疲于消极接受,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本课程除理论课程教学外,还配置有一定学时的实验课程,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现有实验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实验内容创新性不强,难以体现本课程的特色,甚至有部分实验与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重合,造成重复开设。加之受到时间和经费等的限制,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为验证型实验。实验的准备工作基本上由教师来完成,如有些实验的标准曲线制作是教师提前完成的,学生只能按照既有框架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这会大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实验课程应有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从产地到餐桌”的多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在室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到田间或工厂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本课程会安排一定学时的实习,但现有实习内容主要以参观为主,且时间有限,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甚至会让学生认为实习像是去郊游,很难对生产具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二、园艺产品安全生产教学改革探索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1.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1)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向课程管理者和方向指引者的角色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原则。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时数比设定为1∶1,使二者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中,对授课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以内容精要的形式讲授,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设定■时间为实验教学时间,另■时间为实习基地和校外相关单位实习实践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1)开启互助学习模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学能力,增强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具体来说,围绕新近发生的园艺产品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布置讨论方向,但不给出具体内容,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课后进行资料收集和演讲准备,学习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讨论和演讲采用无领导小组形式,即先对指定方向进行限时分组讨论,让每位学生充分参与讨论环节,然后由教师抽选小组中任意一位学生陈述组内意见。采用此项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学与互学相结合,理解、消化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尝试双语教学,拓展专业视野。通过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跟踪园艺产品安全生产学科发展前沿,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提高专业资料阅读能力,开拓专业视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课程双语教学可采取过渡型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授课尽量采用简单词句,关键部分或难点知识用汉语来解释说明;二是考虑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在课件内容中适当加入中文说明,对重点及难点内容采用双语注释;三是课前发给学生相关背景及自学课件,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时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保持注意力并及时做好笔记。
3.重视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1)实验教学。精选和开设有代表性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在实验课程开始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准备实验材料、器材和试剂等,草拟实验操作步骤或改进措施。引导学生以互助小组的形式做对比实验设计,提前做好不同处理,在实验课中分析测定。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和管理为主,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分析并解决。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处理实验结果,根据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由个人提交实验报告或以小组形式提交实验小论文。(2)实习教学。实习教学不仅可以完善教学环节,还可以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联系校外相关企业,开拓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践行专业知识、锻炼自身能力的平台,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4.考核方式多元化,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传统的闭卷考试,使学生的学习方向受到误导,以高分为傲,或是“60分万岁”,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因此,亟须改变原有的单一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引导、激励和改进的作用。本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因此,考核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对生产现状及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为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演讲、实验操作及实践设计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课堂讨论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和分析结果给出分数;专题演讲部分,让学生对国内外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并演讲陈述,主要考查学生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和思辨能力,根据专题调研方案的可行性和演讲陈述情况给出分数;实验操作及实践设计部分,利用实验室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现场考查。此外,根据生产情况,让学生在专题中设计生产关键技术环节,以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期末考试部分,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专题演讲、实验操作及实践设计和期末考试分别占总成绩的10%、20%、30%和40%。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与展望
随着产业的发展,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发展方向,及时总结经验,更新知识,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06-02
国家安监局公布的《中国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精湛、实际操作技能高强的实用型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安全生产人才总量将达到860万人,而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山东省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培养以面向矿业安全工程为主要应用领域的高级人才。专业“厚基础”的同时,就业方向也比较分散,因此,充分认识毕业生近年来在实践、创新等方面明显弱化等问题,提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及推广,对于提升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安全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较多,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广泛,因此会存在专业方向特色不突出、核心专业课知识体系重叠、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这就造成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基础、轻专业”问题,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出现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的现象。
2.缺乏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量化比例很难合理分配,且部分领导及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知性不够深入,没能充分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验证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3.与学生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体系及平台尚未建立。由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等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使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动性,且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及平台没有建立,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素质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4.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进行改革,与其配套的评价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鲜有不及格或不能毕业的情况出现,且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培养效果进行审核,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造成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衡量人才培养成效。
二、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要求与设计
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旨在培养集创新与实践能力一体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工程人才。针对目前我校安全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着重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求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以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煤矿行业标准培养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依托专业已有的学科平台,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之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体系是核心,主要包含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体系,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
三、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优化各个环节,构建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安全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改革旨在将教育从专业课灌输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环节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本专业在保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突出工程创新和知识应用,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通识+学科基础+专业+现场实践”的课程体系。该体系首先强调层次性、实践性,其次,增大使用校企合作研发教材、讲义的比例,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部分核心专业教材。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进行系统化整合,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与工程应用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通识内容厚实,学科基础宽宏,专业核心精细,实践基础扎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2.强化渗透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培养模式。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模式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及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等措施将工程技能、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充实到实际教学中,推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强化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着系统性原则,遵循认知及教育规律,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构建“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循序渐进实践模式。首先,注重深度校企合作,外聘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派教师现场挂职锻炼,我校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了人才培养全面合作协议,为教师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其次,强化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考虑专业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各种实习、设计环节,结合企业工程实际,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实践硬件条件;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3.利用学科平台,建立完善的学生创新体系及创新平台。发挥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学科平台及科研优势,扩展传统实践教学体系,把开放实验、创新实验纳入培养计划,实施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以科研为途径,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以学术交流为途径,支撑创新意识教育培养新模式;以综合竞赛为途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课堂教学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等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实践任务的综合实训基地平台;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平台;通过学校、学院各类社团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开放式、多元化的学生层面创新平台支撑创新体系实施。
4.注重培养结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为了探究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培养出能够系统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理论、技能的专业人才。需要构建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该机制中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课程评价拟包括所有教学环节,并通过对不同环节分别赋权,对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由校督导、学生、授课教师参与,以督导组在一个学期内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为依据。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作业、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实习报告、课程考试等,以这些内容对授课目标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课程评价结果,结合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在学院教学委员会领导下,由系教学小组,对相关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具体指标进行分类、赋权,根据课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四、结束语
卓越安全工程师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其与普通教育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更科学、合理,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创新及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G612
随着整个社会对生命重视程度的提高,安全日益成槭芄刈⒌幕疤猓尤其对孩童这样的弱势群体,在保护的同时,提升其自身的防范、避险和自救能力也成为了家长的心愿和学校的责任。
由于危险存在于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其来源复杂、危害程度难料,因此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复杂多样,很难全面涵盖。同时,对危险的过度强调,也会抑制儿童探索、挑战的勇气,所以如何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能让孩子在个性上有气势磅礴的勇气,又在方法上有如履薄冰的谨慎,也就非常重要了。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
在各种课程理论中,提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包括基础性、适宜性、生活化、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在此基础上,针对选择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及确定内容分配的轻重缓急,我们特别强调三个方面。
(一)重视安全隐患的严重性
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中国孩子的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在独自荡秋千而没有老师守护,于是非常气愤地对教师表示了不满,但当老师送孩子和家长离园时,老师却发现家长接孩子的汽车上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而家长对老师的提醒显得满不在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家长对荡秋千这种轻微的安全隐患如此在意,但对行车安全这种重大的安全隐患不以为然。这个案例反映出两者在思考“什么样的安全隐患更值得重视”这个问题时的不同倾向,一方更重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另一方更关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实上,对于事故,没有人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事故的出现正是因为防不胜防,因此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安全教育,我们都不能因为其发生的可能性低而忽视,在确定安全教育各项内容的轻重缓急时,更需要重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不可逆伤害或损失的问题。
(二)关注教育内容的年龄针对性
安全教育的目标既然是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幼儿能在何种程度上自我保护应该选择最适合其年龄特征的方式。比如关于“过马路”的安全教育,“红绿灯”往往是幼儿园会选择的教学内容,甚至因其规则简单经常成为小班的一种游戏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十字路口红绿灯数量众多,幼儿选择看哪一个红绿灯往往是一个难题,因此让幼儿懂得红绿灯的规则并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而事实上即使幼儿能掌握看红绿灯过马路的方式,家长也很难放心让孩子自己过马路,因此该教育的实效性也很低。成人带领孩子过马路的时候真正希望孩子能怎样做?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要求孩子拉着成人的手或者紧跟成人,这才是关于“过马路”这一主题真正应该帮助幼儿掌握的自我保护策略。而红绿灯的规则也可以作为社会认知的一部分介绍给幼儿,当幼儿的经验积累和规则意识都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掌握这一安全技能了。注重年龄针对性也就是要关注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关注在实际情景中孩子的真实行为会是怎样的,以及我们希望孩子的具体行为是怎样的。
(三)实现教育内容的融合与日常化
安全教育常常被当作一个专门的内容在实施,比如地震避险、火灾逃生等,也正是因为各种问题的安全教育都作为单独的内容在实施,才导致前面提到的重视发生频率而不重视严重性的问题,因为内容繁多,发生的小问题都没解决,谁有精力解决可能发生的大问题?只有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规则、养成习惯、形成行动模式、提高行动能力,并通过教学把要求幼儿应该怎样做变成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过程,幼儿才能自发地做出安全行为。
危害幼儿人身安全的事故,层出不穷,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呢。首先,每日入园时,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查四问”?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携带危险物品,确保安全隐患不入幼儿园。其次,注意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如小班幼儿入园时,处在分离焦虑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与群体,游戏是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克服分离焦虑的好方法。教师通过创设自由、宽松、舒适、安全的游戏环境,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玩“家”游戏。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体验到家的温馨,感觉到家的安全。幼儿安全教育要关注细节,给孩子灌输人身安全知识。最后,家长是教师最有力的助手与伙伴。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安全教育。幼儿园可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或者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或者黑板报等,宣传幼儿自我保护措施等知识,弥补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缺口。家长也要及时提升自身的安全教育方法,在家时,不是限制孩子做这做那,做得少,出现危险的几率就小,而应当转变思想,给孩子讲安全知识,如电源插孔不能摸,因为有电会很危险;一个人在家时万一有紧急情况可以请邻居帮忙;喝生水会生病等。这样一来,在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下,孩子必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一定的人身安全意识以及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情感安全教育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长辈对孩子投入了全部的爱。但家长只重视了爱的投入,而忽视了爱的反馈,他们生怕孩子受委屈,吃苦受累,凡事都替孩子考虑,凡事都替孩子料理,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长的这种教养方式,必然会导致孩子依赖性的增强,责任感的降低,形成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不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品质。未成年人犯罪率在逐年递增。专家在研究这些孩子时发现一个共同点——不健全的人格,有阴影的童年。可见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情感教育多么的重要。这一点美国做得很好,美国在经历了9·11事件后,怎样在经历灾难后给儿童以情感上的安全得到了幼儿园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儿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幼儿园中照料孩子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孩子在经过大的灾难或者惊吓后很容易留下阴影,为此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安全教育。首先,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讨论可能使孩子害怕的灾难等(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成人自己在面对灾难时的害怕恐惧感觉,会给孩子以安慰,但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灾难是可以控制的,帮助会及时到达,如成人可以说:“虽然我看到爆炸时非常害怕,但是我知道马上就会有人来救我的,而事实的确如此”。)其次,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并与家长沟通,建立一个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生活环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要求孩子去体谅、理解、关心他人有点苛刻,等他长大后自然会懂得的;有的家长却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比如,别人打你,你就要还手等。父母把孩子都视为掌上明珠,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掉了。”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习惯。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及行为,任其发展。孩子养成了一些消极的情绪、情感,因为家长与孩子的交往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家长的言行孩子看得很清楚。有些家长非常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但有家长在外时,比较注意自己的举止,对周围的人也很友善,可一回到家,就觉得没什么好讲究,对自己的亲人往往缺乏关心和同情,殊不知孩子也失去了各种情感学习的榜样。我们注意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情感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并要求家长对周围的人施以同情、关心、爱护,日久天长,让这种无声的默默教育在孩子心灵中产生影响,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如爷爷奶奶病了,要激发幼儿对长辈的爱心。如帮爷爷奶奶端水、拿药等,从中让孩子感受到给予他人关爱的快乐!这种情感是孩子们在环境的渲染下自发形成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的。幼儿情感安全教育是一个新的焦点,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幼儿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它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情感安全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