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诚信档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 要:供电企业是我国电力生产事业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的根本所在。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利于真实反映供电企业整体信用状况,促进供电企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提供有力支撑。对此,本文扼要分析了建立供电企业呈现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管理机制制定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供电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机制;诚信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49-0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正所谓“企业无信不兴”,只有讲诚信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所以,我国应立足于电力行业发展需要,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并搭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倡导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间诚信互利,实现廉洁从业,为供电企业运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从而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一、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供电企业而言,诚信档案是相关机构对其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而得到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是其整体信用状况的真实体现,也是其获得商业信任的绿色通行证,更是用电客户消费的指南和重要参考。在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要大力推行诚信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方便、高效”的电力,力争让每位用户用上电、用好电,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用电客户的信赖和拥护,获得有优化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持续发展壮大,健康运转,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诚信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是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电力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来,供电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就遵照生产企业核算,这就决定了其以盈利为目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获利、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诚信是企业的经营之道、生命之本,所以供电企业要切实抓好诚信建设,同时,也要求建立建立供电企业呈现档案,真实记录各供电企业的信用情况,通过“优胜劣汰”生存法则淘汰那些诚信不好的供电企业,或是促进这部分供电企业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取得社会信任。另一方面,电力行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急功近利的诱惑,难免一些供电企业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经营,而用电客户却“蒙在鼓里”,对此有必要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将供电企业不诚信行为暴露在公众面前,为用电客户选择供电企业提供参考,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机制
(一)搭建多方平台,强化供电企业诚信监督力度
1、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信息平台
这一平台将不同区域的供电企业的同文档格式、同类别等信息汇聚于此,政府提供了供电企业监管信息端口,并免费提供给大众查询、参考,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诚信档案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消费者投诉维权平台
消费者投诉维权平台与供电企业诚信信息服务平台的有机结合,为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搭建了面对面,点对点的沟通渠道,从征信角度化解了有关纠纷,也将诚信监督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利于为供电企业塑造良好形象。
3、企业诚信查询平台
将各地区供电企业信用档案输入该平台,而用电客户则可以通过该平台能查询供电企业信用状态,从中选择信用良好的,以确保用好电。
(二)加强供电企业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
在经济市场上,诚信是企业命脉。为建立供电企业诚信档案,首要工作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恪守职业道德,切实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进行诚信教育中,供电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制定符合自身业务特征的诚信准则,并严格遵守。与此同时,还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清楚知道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什么,为用电客户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恪守诚实守信原则,只有这样,供电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三)加大政府对供电企业监管力度,促使供电企业诚信经营
要想使供电企业诚信经营,除了依靠市场调节之外,还要加大政府调控,对此,政府要建立全社会的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制度,使诚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由政府机构牵头、民间行业系统协助,搭建供电企业信用平台,将供电企业的基本情况、管理业绩、诚信行为等记录在案,便于政府部门掌握供电企业动态的诚信状态,并及时公示于众,便于大众查询并受其监督。
供电企业不诚信行为主要包括:被行政执法部门查实的或经群众投诉、举报经执法部门查实的各种违背法律、法规等行为;被媒体曝光的事件及有调查、调解权的群众团体调查属实的各种违背法律、法规及违反公众利益和道德与诚信的各种行为;等等。不诚信行为一经查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或吊销资质,用制度保障供电企业诚信经营。
此外,为确保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实施,应从三方面加大政府管理力度。第一,加快出台与完善关于供电企业的诚信档案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第二,监督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定期评估供电企业诚实守信情况,使这一管理工作呈常态化发展;第三,鼓励民间行业系统制定与之相关的诚信档案管理条例,从行业角度监督供电企业诚信行为,持续加快诚信档案建设速度。
(四)完善供电企业征信系统,完善诚信档案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诚信档案的征信机制尚处于建设阶段,以致于电力企业征信系统不能切实发挥自身作用。加之,大部分供电企业的诚信档案都是由商业部通过各种渠道自行征集而成,使得诚信档案记录侧重于经济诚信,忽略了非经济方面的诚信记录,如经营方法、管理水平等。对此,要进一步拓展供电企业征信途径,通过信用平台、群众监督、宣传等方式扩大征集范围,完善征信系统。同时,注重诚信档案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如果信用档案内容发生变化,供电企业要及时提出申请,并提交变化后的信息,以提高诚信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和即时性。
(五)引入诚信评估机制,提高诚信档案管理的社会关注度
在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引入成熟的诚信评估机制,通过对供电企业诚信定级,使其重视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具体就是根据供电企业的诚信行为与社会满意度,为供电企业诚信定等级,以此为依据惩处“失信于民”的供电企业,迫使供电企业注重诚信建设,恪守诚实守信原则。由于我国诚信档案管理处于研讨阶段,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等都不成熟,所以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的企业诚信评估机制将供电企业的诚信等级分为半颗星至五颗星,由社会诚信评估机构根据诚信档案记录对供电企业的诚信进行定级。这一成熟且成功的企业诚信评估机制,值得我国供电行业借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的诚信档案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其在经营管理、资金贷款和市场竞争中的一系列诚信记录。所以,加强供电企业诚信档案管理,促使供电企业坚持恪守诚实守信原则,诚信经营,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让广大用电客户用上电、用好电,从而提高社会满意度,塑造良好形象,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彩英.建立企业诚信档案的必要性分析[J].兰台世界,2011(7):12.
[2] 路玲.关于企业信用档案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9):88.
[3] 任越,倪丽娟.浅析数字档案馆产生与发展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影响[J].黑龙江档案,2011(2):8.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尤其在财务会计活动中的诚信问题日渐突出,作为记录和反映市场主体经济业务的重要证据和史料的会计档案也出现了严重诚信危机。某些民企管理者出于损公利己的目的,而置《会计法》、《档案法》于不顾,任意伪造财务报表、篡改会计记录及伪造或变造票据、凭证,导致会计档案信息的严重虚假,损害了国家利益,也制约了民企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混乱
这是个体私营企业会计档案出现诚信危机的源头。一些应当建立会计档案的业户不建档或资料混乱,不按《会计法》、《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的规定进行立卷、归档和管理;一些业户在“档外设档”,采取真资料内部归档,而以虚假会计资料形成伪档案应付调查,建立两套档案,分别管理,分别存放,因工商和税务机关无搜查权利,因而可以瞒天过海;对基础性的会计档案资料如企业原始凭证、会计记帐凭证等不按规定的要求填写,填制不符合规范,通过夸大和缩小的方式达到隐匿事实的目的,并且不能按要求把有关账簿完整归档,而全凭自己的利益需要,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生产经营和经济业务活动缺乏必要的原始会计记录、计量、确认等基础性工作制度,使会计档案信息源建设缺乏可信的基础。
2、档案资料不符合会计规范
表现有:转帐凭证后面不附据以说明转帐理由的原始凭证,无根据肆意进行转帐和调帐现象严重;记帐时不记摘要或记录模糊不清;借贷方发生额在双方互相以红兰字进行串位,使得累计发生额严重脱离业务发生的实际数额,给利用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者带来极大不便;帐、表、物互不相符,尤其是往来帐目因挂帐或列帐不符的情况更严重;不及时处理应处理的款项而长期无原则挂帐;混淆长期投资与应收款项的区别,其管理与核算极为混乱和随意,等等。
3、业主短期利益思想严重
相当一部分个体私营业主出于短期行为和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为了近期、局部的利益,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在会计档案资料上弄虚作假,会计人员作为个体私营业主的雇员,不得不奉命造成假档案,作假会计资料,使会计档案信息严重失真;有些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或知情不举,甚至为业主的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与业主串通作弊。
■二、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1、法律与自律问题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尤其是财务会计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民企会计档案应从法律与自律两方面着手。我国目前已有《会计法》、《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条例》等一些可对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起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形成具体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规章或制度。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法律机制的不完善,势必妨碍企业在对密切关系自身根本经济利益的会计档案资料管理上自律机制的形成或有效运行。故应在尽快构建有针对性的法制体系的同时,由作为民企管理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作为会计档案管理者的财政部门颁发自律准则,逐步让民营企业为了切身利益而规范自己的会计资料建档行为,建立起政府监管与民营企业自律监管相结合的会计档案监管体系。
2、真实与信用问题
真实性是档案的生命所在,会计档案尤其如此。但目前由于民企经营机制的不完善和部分民企管理者素质不高,导致民企经营管理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极其严重,相当一部分企业自设三套帐,即面向工商一套,面向税务一套,自留一套,这必然造成企业会计档案的信用危机,背信者得益,守信者吃亏。为此,国家工商、财政和档案部门必须建立起民营企业会计档案信用评估体系,运用科学方法,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个人财务信用、财会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内对外会计记录等各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评估和预测,从而确定民营企业会计档案资料信息的信用级别。工商部门应定期对民营企业各类会计档案资料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做出具体明确的会计信用调查评估报告,根据报告进行量分评级。调查报告经审核后,也必须归档备案。
3、服务机制问题
一方面,民营企业内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要定期向工商、税务部门及其他国家有关的利益方提供本企业财务会计行为信用报告,为做好对民营企业运行监控和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应用户的要求,编制财务会计信用报告,为用户是否与其发生经济关系提供参考。此外,可利用会计档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其无形的监督作用,可促使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家族式民企摒弃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管理体制问题
迄今为止,民营企业会计档案还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民营企业管理档案时,只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管理标准,往往是各家有各家的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没有一定的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为此,需要探讨建立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开展档案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将制度和规定纳入企业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之中。从民营企业整体角度来看,除财会部门自身之外,民企领导层、经营管理部门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会形成一些会计资料或与会计工作有关的资料,资料形成分散,往往会影响档案的收集。这就需要一方面提高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归档,配合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会计资料的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查找和补救,以确保会计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企业效益情况、企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人员现代化手段的管理应用能力和水平等。
目前,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普遍落后于技术、工程、管理等部门,多数企业还没有实现OA、CAD辅助设计等产生的电子文档的接收、保管,大量应当归档保存的电子格式的档案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管,造成大量的原始电子档案信息丢失;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财力,进行现有纸质文档的电子化转换。因此,解决已有电子档案信息的归档,是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实施紧跟战略,力争同步发展,就是要为档案部门创造良好的现代化管理环境。
要提高各类人员的电子档案归档意识。让业务人员明白,归档是企业财富的积累,是为利用档案奠定基础。做好文件资料的归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于国家、于企业、于业务人员本身,百利而无一害,今天是档案的归档者,明天就可能成为档案的利用者,克服归档时越简单越好,归档内容越少越好,利用时档案内容越丰富越好的错误心理。
要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设备。要想接收、保管和有效利用电子档案,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和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档案部门连计算机这样简单地存储、阅读手段都没有,如何进行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企业在进行现代化办公规划时,一定要把档案现代化一同规划发展。我们在公司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统筹规划档案管理现代化软件、硬件、加工服务费用,选用清华紫光成熟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委托专业化数字化加工团队,开展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在OA(办公)、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主动参与前期策划和流程制定,把档案法规、制度的要求和流程融入系统规则中,靠系统控制归档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建立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并且通过有效控制手段使制度得以落实。笔者所在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在公司制度中规定设备和基建工程开箱、验收必须通知档案人员参加,对档案资料进行验收,电子档案必须与纸质档案同步归档,业务部门在办理付款、转固时,在转固申请单上专门设置了档案验收意见一栏,必须有档案部门对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确认后,财务部门才能受理,有效地解决了归档难的问题。
要提高档案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素质水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现代化管理能力、水平,必要时可以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唐车公司应用PDM、ERP等现代化管理系统以后,档案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设计工艺人员在系统内部完成图纸、工艺文件等设计,更改也必须在系统内部起草通知,对系统图纸更新后正式,由档案人员负责打印底图归档和提供生产过程用图,这样就保证系统图纸、馆藏底图、生产现场蓝图的一致性。但同时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过去设计人员打印好图纸,按结构部位整理好办理移交,现在不仅档案人员进行图纸整理排序,还要到系统中完成下载打印,必须能够熟练使用CAD软件,必须懂得机械制图知识。目前,公司档案人员中有2名同志列入工程系列,享受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实施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程中,为适应工作需要,公司还专门为档案馆招聘了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总之,无论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培养,还是软件应用、硬件设施投入上,都要力求与业务部门协调、配套,融为一体,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二.在档案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路线上,“要以主动争主动,充分利用成熟成果,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除了通过传统归档程序,及时完整接收以外来电子文件、程序为主的电子档案,我们更应该把电子档案归档的关注点放在企业内部正在形成的各类电子信息上。
档案部门在战术上,要以主动争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成熟软件成果,借船出海、借鸡生蛋。要借助专业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部门技术力量,为档案管理所用,走联合开发、联合受益之路。因为,档案信息是在业务部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如果每个部门在工作中都重视档案的积累、考虑档案管理的要求,那么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今后查考、利用的价值和效果。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的统一,是档案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密切合作的基础。最有效的技术路线就是档案部门参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等全过程,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不要片面追求档案部门自力更生的单打独斗、另起炉灶。
1、在PDM系统中要建立统一的图档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产品研发过程中生成的各类图纸、明细、文档,为生产、物资、财务等部门利用和档案管理保存提供准确、一致、完整的产品技术数据;建立产品技术文档库及技术文档管理系统,实现产品技术文档的电子化和成套管理,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打印、下载和保存;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形成产品结构树。实现产品设计结构与产品设计文档、图形的有机联系,实现明细表的自动生成和更新;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对设计更改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2、在OA、PDM、ERP系统中要实现电子文档的自动归档保存,要给档案人员必要的权限设置,要考虑档案人员批量下载功能和拼图打印功能的实现,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接收、保管、下载、打印、备份以及今后著录、管理、利用、查询。要在系统结构设置时,充分考虑以后使用专门档案管理软件时预留必要的接口设置。唐车公司在PDM系统中还设置了档案人员任务提示,当有图纸归档时,系统自动生成下载任务提示,方便及时进行图纸打印。我们在设计规划数字化档案馆系统中,请软件开发人员把条形码扫描、打印功能与管理软件集成,便于借助扫码器和系统实现档案的无序(随意)存放、有序(定位)查找。
3、实现上述功能以后,可以将企业设计开发、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原始电子化档案数据进行保存,不仅数据真实、完整、准确,而且,可以减少今后档案人员手工录入工作量,使企业档案信息更加完整,方便查询利用。
4、企业档案部门之间应加强横向沟通和联系,互相学习借鉴,交流经验。档案管理如何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做好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是企业档案部门面临的普遍问题,各个企业的主营业务不同、生产模式不同,但是,信息化的平台、工作的流程、产生的电子文档格式,档案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是相同或接近的,所以,先行单位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单位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三、在档案现代化管理过程中注意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1、把好电子文档归档关,做到收得进。通过系统定制把归档要求程序化,依靠管理流程控制,不归档电子文件不能办理转固、付款,对归档的电子文档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可读性等审核;归档内容包括各类系统中的数据,图纸文件的电子版本,设备说明书、编程手册、维修手册、使用手册、地基图,合同、技术协议、系统文件的电子文档,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照片、录音、视频等音像资料。
2、把好电子档案的保管关,做到管得好。电子档案由于载体的特殊性,主要包括光盘、磁盘、磁带、硬盘、光盘塔、磁盘阵列、服务器等,对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防光、防潮、防有害气体、防磁等要求,比传统的纸质档案更加严格,一旦发生问题就可能造成档案数据失去,损失将更大,所以,对包括装具、环境温湿度、防光等环境要求也更高,而且,还必须采取不同载体异质异地备份、定期检查复制等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备案机制
Key words:construction market;credit system;record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24-02
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工作,把诚信建设列入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诚信建设的机制与途径,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些实践反映了建筑市场诚信建设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企业备案机制上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建筑企业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本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 现代市场诚信体系下的备案制度已发生重大改变
全新的建筑市场备案制度已经全面推行。与传统的建筑企业备案制度相比较,当前建筑市场的备案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改变。传统的建筑企业备案制度相对比较简单,建筑企业往往在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各级建委、招投标中心、建设管理处)进行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的备案等级,往往是原件及复印件拿到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关于企业资料的基础性书面材料。随着市场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又增加了设立企业办事处等备案要求。而随着建筑市场诚信系统的建设全面推行,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今天的建筑市场备案制度也已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正以互联网为载体,以诚信信息网站为平台,以企业全面的资料和人员、设备、业绩、信誉等情况为内容,以多方位的考察、评价为管理体制,强调各类企业资料时刻完善更新,企业行为完全监控,使得现代的建筑企业备案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级、更完善的平台。
2 现代市场诚信体系下的备案制度形式和要求
2.1 改革以审批为主的市场准入管理方式,推行网络备案制度。减行政审批手续,推行网络告知承诺制度,告知承诺制就是在企业提交备案申请时,建筑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形式,将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备案规定需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清楚地告知申请人。一切备案资料,包括执照等级,营业情况,人员状况,设备情况,资信能力、拥有业绩等等资料,均通过网络上报,网络审核通过后,完成备案。
2.2 改革以静态管理为主的企业资质管理方式,积极引入动态管理。一是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动态管理。资质变更、人员的变动、注册资金的改变都要第一时间在备案网站上进行修改,并重新上传扫描件,申请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网络审核。二是加强日常的备案管理和检查制度,包括对备案人员到位率的检查,对企业备案营业场地的检查,对企业备案场所日常台帐建立情况的检查,对有在建工程的备案企业的工地检查。所有检查都和备案制度紧密相连,是日常的管理和检查成为企业备案工作的一部分。
2.3 以备案管理工作为评价平台,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将企业的备案管理检查工作与企业的市场信用行为密切挂钩;设立市场信用等级名单,对备案工作日常管理好的,如备案资料及时更新上报,备案人员满足到位率,基础台帐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企业,进行季度或年度信用等级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纳入当地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中,直接影响企业在当地招投标工作的成效。并设立诚信黑名单制度,备案日常管理不到位的企业,甚至会被列为黑名单,会被取消当地的备案资格,清理出当地的建筑业市场。
3 企业做好现代市场诚信体系下的备案的深远意义
3.1 做好备案工作是企业完善自身管理、梳理自身情况的要求。在备案中,往往要求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资质情况、工程业绩、技术力量、承包合同履约情况、奖惩情况、合同纠纷及处理结果记录、现场质量安全事故记录、材料合同支付情况、职工工资拖欠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统一的网络备案,这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企业全局的高度来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备案。
3.2 做好备案工作是进入各级市场的准入要求。2007年1月12日,建设部颁布《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各级政府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备案工作作为市场诚信建设的基础一环,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建筑企业要想进入各级建筑市场,必须现进行诚信体系备案,通过备案后,方能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并在后期的备案工作中,加强管理和完善,使得市场准入资格得以延续。所以做好备案工作已成为企业市场准入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进行招投标活动的先决条件,并直接在招投标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局集团公司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备案为例,局集团公司先必须在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网络备案,通过备案后方能进入浙江省交通运输建筑市场。在备案管理工作如若获得信用等级,就在在招投标活动中直接获得加分,使企业在招投标经营活动获得主动地位。局集团公司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备案中,获得AA等级可加1分,A级0.5分,B级不加分,C级倒扣1分甚至无报名资格。AA级能同时报两个标段,A级只能报一个标段。局集团公司经过周密安排、细致准备,做好了备案工作,取得了A级信用等级。
4 对做好现代市场诚信体系下的备案工作的探索
4.1 重视企业备案工作,认识到备案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性第一步工作。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的备案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备案工作已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并且能左右企业在招投标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必须加大对企业备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局集团公司在杭州市的备案为例,局集团公司先要在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网站发起备案申请,受理后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在杭州市建管处主管的网站“杭州市建设信用网”上进行备案登记,把企业的基本资料、履约状况、财务状况、工程业绩、技术力量、人员状况、项目经理状况、奖惩情况、职工工资支付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统一的网络备案,在“杭州市建设信用网”上通过审核后,取得备案资格,然后申领企业IC卡和项目从业人员IC卡,日后的企业投标报名和项目经理开标均持IC卡进行,不接受任何纸质资料报名,项目经理开标无IC卡,取消开标资格。
4.2 多方面采集信息,建立诚信信息档案库。按照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的思路,提前做好备案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整的收集企业的各类信息资料,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企业备案的信息档案库,把企业的基本情况,资质等级,资质类比,财务状况,工程业绩,人员状况等等信息资料都收集到企业备案信息档案库中,按照各地网络备案工作的不同要求,分门别类进行筛选,做到及时准确、规范有效的完成各类不同要求放入备案工作。
4.3 加强企业备案工作的日常更新维护。企业将备案信用信息录入网络系统,通过网络传输到有形建筑市场监管平台,通过了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核,取得了备案资格后,并不是备案工作的结束,更要加强日常的更新维护工作。及时关注备案网站上的各类信息。
4.3.1 及时更新企业资料。如企业财务数据年度更新,企业设备新增情况,人员变动情况、业绩完成情况、资信等级变化情况、合同项目履约情况。这些情况一旦有更新,应立即和主管备案的建设单位联系,进行数据的更新,以确保企业最新最全的资料信息在备案网站上体现公布。
4.3.2 做好企业信息资料的及时变更。如企业注册资金的变更,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变动,企业备案网站上主要人员的变动,项目经理资质等级变动和增项,以及其他情况的变化,都要及时在备案网站上更新,以免在现实经营活动中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经营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而在有别于学生“自制简历”的“诚信档案”中,据了解,学生的各科成绩、在校获奖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情况、在校期间的品行情况等内容都确保真实;另外,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档案中还更有其需要还贷的时间和金额,以供其将来就业的单位监督。对于符合“诚信人才”条件的,由大学生毕业院校和人才管理部门共同在“诚信档案”中盖章,用人单位只要提取“诚信人才”的档案,即可了解到应聘人才的所有真实情况,不用再担心聘到“以次充好”的“赝品”了。
作为已经步入成年的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都不具备,那么就是教育的失败,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失败。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中出现的恶意拖欠学费,骗取助学补助,参与违法活动,就业频繁违约等现象,都损害了他们的群体形象。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笔者在从事就业安置工作这几年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诚信状况对其就业有较大影响。这几年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乐观,既有综合素质,实操技能水平又较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但如果学生技术好,而诚信不好,企业也不太爱用,甚至从此不与本所学校合作。
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在职校进行招聘时提供虚假信息,在学生就业后的薪资待遇和社保等方面违背当初许诺,甚至拖欠工资,这些不仅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声誉,也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形成并完善有效的记录机制。既详实记录了毕业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成绩考核、行为表现、奖惩情况和身心发展等各方面内容。也详细记录了用人单位近几年在学校招聘学生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就业生意见反馈。通过这些记录,企业、学校用人单位三方可以做到互相了解。
2.诚信档案的内容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就是全面、真实反映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状况的一种电子档案。该档案由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合作共建,包含的信息有个人维护信息、学校维护的信息和企业维护信息。该信用档案与信用主体一一对应,具有特定结构空间和维护权限,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同记录信用主体信用活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包括体现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的指标。指标间逻辑清晰,相对独立。同一份信用档案必须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资产增值。信用档案主要由学生填写部分、学校填写部分和企业填写部分等内容构成。
第一、学生维护填写部分,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培训经历、项目经验、任职记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工作履历、证件证书等、对用人单位评价等;
第二、校方维护填写部分,信息包括:学习成绩、毕业评语、在校优良记录、在校不良记录、助学贷款记录等;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助学补助的使用情况、学杂费交款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承担责任及履行义务情况。档案将依据记录在案的经济状况,对学生诚信档案进行终身、动态化管理,与学生的毕业推荐联系起来。诚信档案中不仅记录学生的失信行为,也会记录诚信行为。
第三、企业填写部分,包括岗位表现、职务变动、培训记录、离职记录,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描述,毕业生的潜力开发及职业发展描述,毕业生职业道德评估。
第四、社会相关部门(如人才中心)填写,包括档案查询记录、调查、认证、评估、投诉与申诉记录和其他与个人相关的信用信息记录。
诚信档案电子交互平台,具有一整套完善、清晰的分级维护权限设置控制体系,分别设置不同层级的维护密码控制权限,拥有相关密码权限的学生、学校、企业才能通过各自的密码授权,分级管理、审核、维护相关的档案信息,并在后台服务器和档案日志管理系统中,分别实现永久隐性备份和显现记载档案维护、查询、下载、更改、篡改、甚至恶意泄漏等相关纪录。不仅保障档案信息不会被恶意攻击、篡改、泄漏,而且保障信用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全面性。
3.诚信档案的作用
首先、降低学生就业成本。信用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信用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各种资质、资格和有效证书原件录入的定性锁定,是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在校各种表现的重要依据,该档案不仅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求职成本,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在第三方社会公共平台上提供各类证明与信用报告,其中包括各类证书证件一揽子认证证明、各类优良记录、任职记录的认证证明。学生就不需再另行花费时间、费用往返母校或原单位开具各类证明。随着电子信用档案和纸质信用档案将逐步取代个人求职简历以及各种证件证书,给学生求职就业带来方便,节约就业成本,使学生就业赢在起跑线上。
其次、展示就业诚信意愿。建立信用档案,起码表明了毕业生和企业的诚信意愿和基本态度。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便捷沟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相互展示各自信用信息的平台。
再次、提高诚信自律意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高的信用分值,可以累积诚信资产,大幅提高个人或用人单位的可信度。
最后、延续档案维护价值。在第三方平台建立终身的信用档案,学校在学生离校后,仍然可以通过电子信用档案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跟踪与互动,延续了信用档案的使用价值。
由此可见,对毕业生,诚信档案记录了他的工作和成长的经历,有效地增加了他对企业的认同感,满足了他的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也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对企业,通过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促进毕业生的成长;有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有效地把握员工的主导需求并对其进行激励,建立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为建立企业人才库准备基础数据。对学校,通过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诚信档案,为今后学校更好开展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就业安置将更有规律可循。
4. 依据诚信档案实施毕业生培训方案
依据诚信档案实施毕业生培训方案共有9个步骤,它们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毕业生在“循环”中不断成长。见图1。
参考文献:
[1]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刘艳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关键词: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缺失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客观上要求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以限制不诚信者的社会活动空间,制约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在我国目前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必须从居于道德基础地位的诚信重建开始。因此,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诚信识别体系是指通过对当事人相关社会活动表现的记载、记录或评价,使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查询了解、辨识当事人诚信情况的系统。社会诚信识别体系以诚信档案的形式记录记载和披露诚信活动主题的诚信信息,只要当事人在社会诚信识别系统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社会各界便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很方便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诚信档案信息,作为选择交易对象、合作伙伴、雇员等活动的参考。
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由征信组织、诚信活动主体、诚信信息使用者、诚信识别网站、诚信档案等构成。
征信机构是指从事诚信或资信征集、调查的单位或组织。政府不宜直接设立和经营征信机构,以避免政府企业垄断信用市场,应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征信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信用信息服务。在目前法制不够健全、人们觉悟有待提高的社会环境下,宜首先成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然后由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设立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征信活动比较合适。
诚信活动主题是指按照一定的诚信规则参加社会活动的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
诚信信息使用者是指查询、了解他人的诚信信息,为自己选择社会活动的相对人提供参考的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
诚信识别网站是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技术基础。在现代通讯技术条件下,诚信识别系统必须借助于网络通讯工具,将当事人的诚信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在网站上建立成档案,才能使社会各界方便地查询使用诚信信息,社会诚信识别体系才易于被大家接受、认可。
诚信档案是社会诚信识别系统的核心。诚信档案是指对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诚信的有关信息材料系统地记录或记载。诚信档案按行业应分为个人诚信档案、企业单位诚信档案、事业单位诚信档案、社会中介诚信档案、民间团体诚信档案、政府部门诚信档案等。将文书档案复制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形成电子档案,可为社会各界查询使用诚信信息提供便利。
二、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整体操作思路
(一)坚定信心,以正面引导为出发点
公民个人或社会组织建立诚信档案有以下好处:
1.向世人展示出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经商、诚信做官的决心。
2.自愿建立诚信档案,公开自己的诚信信息,本身就是高度的诚信。如果社会活动主题连建立自己的诚信档案、接受社会监督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其诚信度就会首先受到怀疑。
3.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的形式,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使不熟悉自己的人通过诚信档案认识自己,并可以通过向社会诚信服务中心提供不诚信信息的方式制约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把自己同那些不诚信者区分开来,从而博得社会的信任。
另外还可以通过由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对各方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信息披露前必要的沟通、档案建立者发表保留意见、提供信息的可证实性材料及披露信息提供者的身份等方式来防止不正当竞争及对档案建立者的恶意攻击,减少建立诚信档案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
1.出资单位。如果发起单位既是牵头单位又是出资单位最好,如果牵头单位不直接出资,那么要保证出资单位的收益权。欲投资征信业的出资单位,应积极出资筹划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因为建立社会诚信联合会的目的是为企业投资征信业开创良好的局面打下社会基础,因此,企业只有掌握了筹建社会诚信联合会的主动权,才能保证收益权。
2.成立社会诚信联合会的可行性。成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有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符合中央建设诚信社会的要求,如果由社会资金举办社会事务,政府何乐而不为,应该大力支持。
3.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作为社会自律组织建立,由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设立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征信业务。为保证出资单位的收益权,应在社会自律联合会章程中规定出资筹建社会诚信联合会的企业应负责提供诚信联合会的日常运行经费,并在社会诚信联合会领导下按商业模式负责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的运作,享有独立的投资权和收益权。
4.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的方式。假如能直接申请成立全国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则是最好的方案,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则应首先申请成立区域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诚信联合会可以由个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发起成立,由社会影响较大的单位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以人流、物流、信息流跨地域性为理由,申请成为中国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
5.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应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支机构,负责各地的有关事务。
6.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的中心任务是:号召会员诚信自律,建立社会诚信识别系统,为会员提供诚信服务的平台,使会员能够将自己的诚信形象展示给社会,使社会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活动发展空间。为保证中心任务的有效开展,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还应开展以下工作:
(1)号召会员自觉抵制或共同抵制不诚信行为。
(2)对遭受不诚信行为侵害的会员提供必要的法律或道义的援助。
(一)欧美模式。欧美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通过中央银行或者是金融监管部门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对信用档案进行管理。政府是主要使用这一信息的部门,并且为商业银行的防范贷款风险和央行金融监管等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出资建立信贷系统及全国的数据库,其属于非盈利性质的。以法国为例,政府在信用档案管理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央银行建立了中央信贷等级体系,它在国家的信用体系中是主体,有政府出资对全国的数据进行建立并且收集个人以及企业的信用档案,在该数据库作为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提供无偿服务。因此各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义务向中央银行申请获得信息。这种形式的诚信档案建立有着较强的国家强制性,对国家的权利进行了充分利用。由于能够获得国家支持,信用档案的建立成本很低,国家信用档案的管理可以成为一种非营利性活动,并且这种模式能够获得十分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很少会涉及法律问题。
在欧美,大学生申请贷款十分容易,并且政府无需担心不还贷的问题。英国和美国比较相似,每一名英国人生下来后就会获得一个社会保险号码,利用该号码来申请助学贷款、领取收入、纳税和申领退休金等。这就意味着这一号码等同于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是伴随自己一生的,欠债不还,就意味着放弃了同自己信用联系着的一系列的切身利益。
(二)日本模式。在日本,信用档案主要通过银行的帮助建立会员征信机构负责管理。全国的银行个人信用信息中心主要担负着建立信用档案和提供多种业务机构的责任,也就是说日本的诚信档案建立是由银行协会建立的,各个金融机构可以自愿参加,需要定期缴纳一定的会费,在会员的范围中,提供信用档案无偿使用,其是非盈利性质的。这一中心付费手机信息,提供有偿服务,保持中心的持续发展,但是这种收费并不是盈利性的。同时在日本还存在一些商业性质的征信公司作为有效的补充,如帝国数据银行等。该模式中,会员必须对信息机构的规则进行遵守,并且自觉履行向信用机构提供全面的信用义务。
二、国外诚信档案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无论是以政府还是市场为主导都是存在一定的利弊的,以政府为主可以使得信息的获得更为便利,并且可以提供无偿利用,但是长期间的发展,会导致各个部门积极性不强。以市场为主导可以运用市场的主动性,防止出现政府的直接干预,提升管理的效率。我国实施的是相对集中的行政管理方式,基于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基础上,对市场的主动性实现积极调动,将市场运作为主,政府管理为辅。当前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政府机构及商业征信公司共同建立和共享的个人信用管理系统,在当前的运行上来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国外的很多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会纳入到个人信用档案的范畴,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作为个人信用档案的一个子类实现管理。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档案的流向及管理不会出现问题,并且可以直接将其诚信档案转到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中。这种做法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当前,我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设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要性,各个地区的做法不同,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建设单位并不明确。尤其是对毕业生的档案该怎样管理,如何转换为个人信用档案等问题并不存在任何的定论,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作用发挥。
个人诚信档案是每个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诚信的真实记录,是公民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真实凭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国家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无论是在招生人学还是进校求学以及最后的求职、就业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种种欺诈失信行为,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不仅站污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对此,本文就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信用记录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信用意识会逐步增强。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意识到诚信是一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资产无论对于将来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大学生步人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前途的公证书,它警示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川建立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讲信用、负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上大量假文凭、假证书、虚假求职简历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伪,担负起打假的重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作出信用评分,出具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信用档案的内容将作为用人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让毕业生带着个人信用档案踏上求职之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了社会。对个人来说,有了一张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竟争市场上多了一份举足轻重的竟争优势;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就等于有了一份清晰可信的关于应聘者品质的鉴定。
第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为了使大学生能按时偿还贷款,各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做起来又缺乏依据,显得底气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一间题,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失为上策。通过这一举措把学生的贷款情况与个人档案一并输人微机,将学生步人社会之前的第一张信誉卡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能使银行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而且方便了银行与学生的准确、快速联系。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以及时还贷为荣、恶意拖欠为耻,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有利于助学贷款的继续开展。
第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个细胞,没有个人的诚信,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信用度之和反映了全社会的信用度。对一个人而言,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不讲信用,无异于自杀,害人害社会,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信用环境是衡量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发展之本。综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对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信用体系。而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也会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
个人档案是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就目前而言,刚人校园的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金融信贷、投资保险方面,还是在奖励、惩罚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为他们今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奠定基础。为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将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在我国,无论国家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有一个与其一生相伴随的人事档案,大学生也是如此。在他进人大学校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档案的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充实。在人事档案的工资之后再加上一项个人信用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几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涉及、了解并证实有关个人履历等方面的情况,都习惯查阅相关人的个人人事档案,因为它记录着个人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原始情况。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是对人事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人生刚刚掀开精彩的第一页,最绚丽的蓝图要靠自己去描绘,个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诚信缺失正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学生诚信缺失,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具体表现为:诚信意识淡薄、爱慕虚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贷款不还、偷盗财物、奖学金评选弄虚作假,就业材料掺水、随意毁约等。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诚信,让社会对其能力产生了怀疑,在很多用人单位的心目中留下“眼高手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坏印象,大学生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直接导致招聘单位对大学生不信任,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就业,使得大学生整体声誉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必将引起就业市场中的信任危机。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主要的教育形式应是一种养成教育。在教育学生树立以诚信为“做人之本,立身之基”的观念的基础上,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辩论、写作比赛,通过墙报、案例宣传、行为辩识等途径,表彰诚信行为,无疑是强化诚信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教化的教育层次上,还应当在实施教育的动态过程中,适时把握学生的诚信状态,并根据大学生的信用情况建立起开放式的个人信用档案,形成完善有效的记录机制。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高等学校除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以外,还有责任向社会提供足以说明人才质量的资料,这些可以在诚信档案中加以反映。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可为用人单位提供查询大学生诚信的窗口,也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跟随终身的网上档案。简言之,“诚信档案”就是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第二身份证”,有了这张“第二身份证”,说明你的诚信得到肯定,找工作也将十分方便,相反就可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社会通行证,一定要能体现学生诚信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诚信承诺书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校《大学生诚信行为规范细则》编制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行为的一种慎重的承诺。学生自愿的在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地签写自己的名字,践行自己的承诺,并愿意接受监督。
2.个人基本信息,即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学号、所在院系、学历、所学专业、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及详细居住地址等。
3.个人诚信记录,即学生诚信历史资料:包括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情况、学杂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等。
4.学习诚信记录,即学生入学以来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相关情况的历史资料。包括奖学金获得情况、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情况、英语四六八级考试通过情况、有无考试违纪、处分情况、体育成绩等。
5.社会实践诚信记录。主要记载着学生入学以来参加的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学业实践活动。如:爱心募捐、帮助孤残老人;或是获得体育、劳技、科技方面的大小奖项等情况。
6.毕业生去向记录。记录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联系方式。包括学生就业单位、升学学校、出国留学所在地,学生家庭地址、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与学生长期有联系的人的地址及学生贷款的介绍人、见证人的联系方式等。
诚信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抽象的说教到具体实践。建立诚信档案实质上是以一种契约的形式来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度。诚实守信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随着市场经济日趋规范化、法制化,诚信已日益成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源,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社会资源。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为大学生积累人生财富,铸就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竞争力。大学生涯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都还不成熟,善变而容易随波逐流。而且,他们自我意识强烈、责任感缺乏、日常生活不拘小节、控制力差等特点,又往往使以抽象教导方式为主的德育实效性不强。而诚信档案以有形的记录为新的切人点,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诚信评价的全面、动态的记录,把道德实践要求融入到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时刻提醒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断诱导他们远离失信败德行为,为德育注入实质性内容,使德育不再仅仅停留在理性教化的层面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体身上,并最终促使大学生从他律变成自律,形成一种内在的守信用、重承诺的行为规范,使他们达到诚信的知与行统一,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
2.诚信档案的建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诚信档案的建立就是在关注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上,充分针对当今大学生希望在未来就业、立业和社会生活中拥有优势资源的心理,着手于眼前行为,着眼于未来发展,通过为大学生建立人生中的第一份信用记录过程来引导其树立牢固的诚信观念。良好的诚信档案不仅为塑造诚信大学生形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凭证,而且将使大学生拥有一笔受益终生的宝贵资源和无形财富,成为他们就业时“无声胜有声”的自荐表、立业时优先享用社会资源的信用卡,以及发展中颇具公信力的“公证书”。有了一份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因此,建立和有效利用诚信档案,会使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诚信这一美德不仅意味着一种付出和奉献,也是一种获取和得到,从而主动地实践诚信,不断警示自己时刻注意言行,在行动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自己的诚信度,珍惜和维护自己良好的诚信记录。这种既讲道理又解决实事、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着眼的举措,无疑既能有效地避免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又能大大提高它的实效性。
3.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高校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延续性。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定期的诚信舆论宣传和较为分散的诚信社会实践活动等模式出现,没有形成规范的、固定的教育机制,因此一般也没有被纳入到学校正规的管理体系中去。而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把诚信教育切切实实地融人到学校许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在诚信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实簏与利用的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将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机制和赏罚机制、诚信档案利用反馈机制等都将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平、操作性强的高校诚信教育管理机制将逐步地作为制度保障和完善起来,这对于把诚信教育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无疑有着显著的意义。
4.诚信档案能有效制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加大不诚信者的“成本”,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做人都有很好的制约作用。对于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而言,自然不用担心诚信档案对自己今后的求职与发展有何不利的影响,反而因有了诚信档案,用人单位轻点鼠标就会对自己知根知底,会使今后求职少费一些口舌去证明自己。相反,那些缺诚失信的大学生求职时就再也难以夸夸其谈了。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选拔良才,降低风险,节省费用,对企业而言自然是利好。而且,当大学生们得知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表现都将记录在案,并会影响到今后的择业时,谁还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而缺诚失信呢?可以说,给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就犹如给大学生们头上套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会迫使在校大学生们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兰台世界,2006,(3).
[2]谭磊.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推动高校诚信教育.云梦学刊,2006,(4).
[3]郑凌云.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南方论刊,2006,(2).
[4]靳敏.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6,(7).
[5]秦丽君,池卫东,李虎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探索.教育探索,2007,(9).
[6]周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大学生诚信档案从提出概念到2004年正式建立也不过两年时间,之前和之后国内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征信法规。信用制度仅仅在我国《民法通则》、《票据法》、《担保法》、《刑法》、《合同法》等法规中简单提及,而已有的法律甚至阻碍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如《商业银行法》规定了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禁止银行将客户资料向其他部门提供,而且,按法律规定,如果要采集数据,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当前,大学普遍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信息、银行信用信息、在校奖惩情况等记入档案。那么,不论是作为信息提供者的银行还是信息需求者的高校,都面临违法的尴尬。
同样,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其他信息纳入征信范围也缺乏合法性前提。这主要是一个个人隐私的界定和使用问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只规定了未经权利人许可而公布、披露他人隐私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但对什么是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和披露没有进一步的规定。在没有获得法律授权之前,高校的征信行为多少有些盲目,并可能在未来引发侵权争议。
我国现在于上海、深圳、石家庄新华区等地建立了信用档案,事实证明,没有法律作为坚强的后盾,这些地方的信用档案无法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和威力,而且备受人们的怀疑。如,2002年6月14日的《中国青年报》以《将公民的不良行为上网对不对?》为题,对石家庄新华区的“社区信用档案系统”提出了质疑,原定推出的上海大学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也面临“难产”的尴尬。
地方立法中,上海已出台《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央行也有意将征信体系的建设尽快向全国范围推广,目前正抓紧制定有关征信法规,以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反观美国,在它发达的信用体系背后是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核心的45项法律,对个人信用档案的收集和共享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诚实守信,对违反信用者也规定了具体的惩罚条款,同时也注意维护公民的个人隐私等正当权益。特别是《公平信用报告法》和《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这两项法律对个人信用档案的收集和共享及个人信息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是规范信用报告行业的基本法。①高校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贸然建档,有些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的意味。
二、高校尚不具备建档所需的物质支撑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设要以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基础,从信息采集到最终形成信用评估报告的整个过程花费不菲,并要有一定的通讯、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持。仅就这一点而言,目前我国国内许多高校尚不具备建设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客观条件。事实上,国内也只有少数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高校开展了这项工作。
高校建档的资金从哪里来?易家言在他的《中国教育的尖锐问题:学校、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中说:“中国的学校实际是一级教育中的党政社团组织,它在办社会,它在发挥政府的职能,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校。高等学校除教育之外,其他的如政府和社会功能越多,内部结构就越复杂。组成结构本身和结构的运行需要支付成本,于是这些与孩子的教育根本无关的费用都要由越来越高的学费来承担。”
已建立的高校诚信档案相互之间并未实现完全联网,这种分散式的信用档案管理模式会产生的结果是,在建设初期,信用数据的采集任务浩繁、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各个分散的信用档案管理机构很可能会不堪重负,重复投资严重。而建成后因为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留在当地的信用档案是否转出?如不转出,信用档案受到地域、时间限制,其功能被大大削弱。如转出,谁来承接?建档后实现动态管理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高额的运行成本也是个难题。
大量的投入必定寻求回报,即征信数据的有偿使用可以鼓励高校建档,现状却是由于社会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我国对个人征信服务的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尤其是银行等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和实施风险管理时并不要求由公正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进行评分,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也就没有市场,无法商业化运作。投入了却没有产出,高校的建档热情能持续多久?
三、具体实施和监督环节存在的问题
1、征信数据的来源
以往由于信息长期被各行政机关封闭管理和分割使用,社会公众难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个人信息,信用机构也无法以合法身份采集、加工和出售这些信息。近年来,上海市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颁布《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授予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信息采集权,打破征信领域中的条块分割,使上海成为全国最早启动个人信用征信的城市。在《上海市信用服务指南》中,征信信息的来源包括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其中,直接来源是被征信对象,间接来源包括行政和司法部门(工商、税务、统计、海关、技监、劳动人事、公安、法院等机关)、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贸促会等)、媒体传播机构、与被征信对象存在业务关系的合作企业、金融机构、其他征信机构及被征信对象股东和附属机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解决了在全国范围内信息采集公开合法的问题。根据该法的精神,高校仅能选择从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中收集所需信息,而这些信息中又有多少与大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实际相关?即使相关,所载信息又往往与其他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重复。明确不重复的只剩学生在校成绩、奖惩情况了,这又与学生档案记载重复。那么,高校还有必要建立诚信档案吗?
2、采集内容的界定
哪些信息应纳入诚信档案,各高校不尽相同。一般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经济信息、操行信息、信用信息、大学生去向记录。但对这一界定存在争议。如,个人基本信息、经济信息中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父母身份证号码、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在校期间的消费表现等,究竟是征信必需的可公示材料,还是纯粹个人私生活内容或个人隐私?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学生的信用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诚实守信等方面,与此无关的情况如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表现、学业成绩、专业素质等应排除在外,否则,就是学生的普通档案了。这也意味着信用和道德并不一致。对于道德和信用的关系,先期建立社区信用档案的石家庄市新华区坚持“一个人的总信用,应该包括他生活在社区中的方方面面,而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信用的体现面之广,几乎可以包括道德的所有内容,道德就是对社会的承诺。”这样看来,信用档案几乎就等同于“道德档案”。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应当记入信用档案的呢?在这个问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所有的建档行为都具有相当的盲目性。
3、市场需求不足
最有可能青睐诚信档案的用人单位实际上对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作用持保留态度。在招聘中,虽然企业对于员工的诚信问题相当重视,但不少企业认为,中国现有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仅凭一纸证书无法说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市场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漠然戳中了诚信档案的软肋:公平性。
4、如何实现公平
首先,诚信标准的公平。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由谁制订?制订者的权威性由谁授予?虽然通行的做法是诚信得分由学生个人自评、经由班委和学院双重审核并打分。一个大学生,诚信如何,到底谁最有发言权?是代表“管”方的班委和学院,还是他的普通同学?不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诚信档案本身的客观性、中立性就令人怀疑。而一项充满悬疑制度,我们还能指望它推进社会诚信吗?
其次,在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中谁来监督信用的监督者(高校)?没有监督和竞争,谁能保证高校不产生寻租冲动?有人质疑,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诚信档案”很难不被形式化、庸俗化。
参考文献:
[1]《诚信档案可解大学生“诚信危机”?》,《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4月11日。
[2]刘勇强:《美国的个人人信用档案管理》,《档案时空》2005年第四期。
0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的不断聚集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公司上市成为了很多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加,很多上市公司出现违规披露信息、延迟披露、有重大遗漏等问题,社会各界也逐渐意识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1年建立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基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公平性6个方面对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考评,从此上市公司诚信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步的引起各界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度量上市公司诚信的标准。2013年,深交所网站了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上市公司诚信记录和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好坏将与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李仁茜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深交所诚信档案和自律监管工作报告》中,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自律监管报告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郁玉环在《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统计分析》一文中以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深交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中“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按上市公司五种不同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与对应分析,以研究深市上市公司不同类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孙红霞等在《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的市场风险状况研究》中利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诚信档案资料,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中小企业板存在的风险,为进一步完善风险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来了解上市公司的诚信度及其信息披露程度,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以及关注上市公司的各界人士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1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分析
1.1 信息披露考评的含义
信息披露考评是采用公司自评与本所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从高到底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通报,记入诚信档案,同时向社会公开。信息披露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对上市公司采取处罚、处分及其他监管措施情况;上市公司与本所配合情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情况。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直接反应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产生直接影响,促使其及时、完整、真实的进行信息披露。
1.2 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描述统计分析
本章选取深圳交易所公布的2010~2012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上市板块、行业、地区等角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诚信档案”的手工收集。
1.2.1 不同板块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统计分析
总体上看,深证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信息披露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12年的信息披露状况均优于前两年,深证主板的A、B级的公司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达到了80%,中小企业板的百分比之和达到了88.4%,创业板的百分比之和达到了90.1%,深证主板的D级公司数最多,2011年达到了16家,其次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均要优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但随着公司数的增多,其信息披露的程度也出现了下降,个别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出现了不合格现象。在主板中,2012年A级的公司数为55个,占总体的11.5%,B级的公司数为328个,占总体的68.5%,均大于2010年和2011年的公司数,2011年的D级公司数最多,为16家。中小企业板块中,2011年的A、B级的公司数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和最大,但其D级的公司数最多,达到了7家。在创业板方面,2012年的A级的公司数为60个,其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6.9%,均大于2010年和2011年,B级的公司数为260个,也都大于2010年和2011年,但其占总体的百分比为73.2%,要小于2010年的73.9%,D级公司数最少的是2010年,2012年的D级公司数为2,可见随着创业板公司数量的增加,个别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也随之下降。
1.2.2 不同行业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交叉分析
从交叉分析横向来看,农林牧渔、采矿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在2010~2012年间有所改善,制造业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没有太大的变化,水电煤气、建筑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金融业的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很高,并且在三年中有了很大的提高;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的信息披露程度有所下降;房地产商务服务、科研服务、公共环保、卫生、综合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都交流少,但其信息披露状况都比较好。从交叉分析的纵向分析来看,制造业中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2012年的上市公司数占总体的比重达到了70.4%,但其A级的公司数在A级公司数总体中所占比重均在70%以下,D级的公司数在D级公司数总体中的比重达到了84.2%,D级公司数的比重呈现出了一种上升的趋势,可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其次为信息技术行业,其2012年的公司数为98家,占总体公司数的6.4%,信息披露程度较高,不存在评级为D的公司,A级的公司数在A级公司数总体中的比重也比较高;然后是房地产业,2012年的公司数为68家,占总体公司数的4.4%,2010年和2011年的D级公司数均为3家,分别占D级公司数总体的18.8%和12.5%,2012年有1家公司的评级为D级,可见房地产业的信息披露程度有所改善;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仓储、住宿餐饮、信息技术、金融业、商务服务、卫生、公共环保、科研服务等行业不存在评级为D级的公司。
1.2.3 不同地区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交叉分析
从交叉分析的横向来看,在东北地区中,2012年的信息披露考评明显优于前两年,A、B级的公司总数在东北总体中所占比重为85.7%,2011年的信息披露考评最差;华北地区A级公司数在2011年和2012年中达到了31家,且在华北总体中的比重最高为18.3%,D级公司数在2011年最多为4家,总体上华北地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有所改善;华东地区在2012年A级公司数达到了109家,在华东总体中所占比重为17.9%,B级的公司数达到了436家,所占比重为71.7%;华南地区的D级公司数最多的是2012年,达到了7家,占华南总体的2%,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比较好的在2011年,其A、B级的公司数占华南总体的比重之和达到了87.2%;华中地区的A级公司数在三年中有所增加,且比重也有所提高,华中地区的信息披露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西北地区在2011年的信息披露考评较差,且其A、B级的公司数占西北地区公司总数的比重均高于2011年;在2010~2012年间,西南地区的D级公司数均只有1家,2010年和2012年的考评结果基本相同,2011年多的C级公司数有明显的增加。从交叉分析纵向来看,在2010年,华东地区的A级公司数最多,其公司数为60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为39%,其次为华南,公司数为35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为22.7%,D级公司数最多的为华南和和华中,公司数均为4家,在D级公司总数中的比重为25%,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有1家公司的考评为D级;2011年,华南地区的A级公司数最多,其公司数为51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为22%,其次为华北,公司数为31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为18.3%,D级公司数最多的是东北地区,其公司数达到了6家,占D级公司数的25%,华北、华东和华南的D级公司数都为4家;在2012年,华东地区的A级公司数最多,达到了109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的占比为17.9%,其次为华南,其A级公司数为56家,在A级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为15.6%,D级公司数最多的是华南,其D级公司数为7家,在D级总数中的比重为36.8%,其次为华东和华中,分别有3家公司的评级为D级。华南地区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有所下降,有待进一步提高,华北和华东地区的信息披露程度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改善的程度较慢。
2 结论与建议
制造业是上市公司数最多的行业,也是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最差的行业,且在近三年内信息披露程度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较高,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仓储、住宿餐饮、信息技术、金融业、商务服务、卫生、公共环保、科研服务等行业的信息披露情况较好,所有公司的考评都在C级以上。华东地区的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程度较高,A级的公司数也是所有地区中最多的,华南地区的信息披露程度较差,并且呈下降趋势,华北和华东地区的信息披露程度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他地区的信息披露情况均表现一般,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改善。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相对下降,应该针对确定的板块、地区及行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强监管,同时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促使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李仁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深交所诚信档案和自律监管工作报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