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2: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学英语教育叙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对于教育的研究改革在不断深入中, 教育叙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不断有人参与到对它的研究当中。但是, 现在多数的关于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向都是集中于学生, 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的方面。教育叙事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 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什么是教育叙事
所谓的教育叙事, 就是教育工作者叙述在工作过程中的事件、故事、感受等的一种行为。通过教师的叙述和回忆, 教师自己或者他人可以从回忆的过程中仔细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从而自我总结, 不断修改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他人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提升教学质量。
2.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教育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许多英语教师只针对于教学工作埋头苦干, 对于教学研究, 研究的方法不感兴趣, 甚至一知半解。但是, 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帮助研究, 通过研究促进教育, 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教育叙事研究相对复杂, 需要选定一些样本, 通过实验, 采集准确的数据, 接着对数据所呈现出的规律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统计软件, 这一复杂的过程让许多英语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畏惧不已。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研究上贡献甚少, 浪费了推进教育进步的许多机会。教育叙事研究特别注重培养优秀生, 提高差等生, 在这两个方向寻找问题, 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十分注重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找到解决英语教育教学的方法, 而且实验表明, 结果往往是令人喜悦的。通过叙述故事, 讲述经验来总结教育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2 教育叙事对教师生活的影响
前文已经提过, 教育叙述就是让教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讲述出来, 供别人总结参考, 让自己不断反思进步。中小学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不顺心、疑惑、烦恼通通讲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 有利于教师自身情绪的调节, 也有利于教师在回忆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和总结经验, 既可以改善心情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除了口头的表述, 文字的书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叙事的方法, 微信、微博、QQ都是很好的平台。这种网络平台也给老师和学生架起了很好的沟通桥梁。老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来传达自己对学生的一些建议,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老师的想法以及教师工作的艰辛, 很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让学生和老师成为无话不谈的亦师亦友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别的教师的教育叙事作品, 以自身为参照, 对比学习, 更好的评价自身的工作, 同时吸收一些方法, 提高教学的质量。
2.3 教育叙事对教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 课堂上的交流与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课堂游戏来提升教学氛围, 活动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把教育叙事作为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总结来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过程中反省, 反省过后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来吸收其他教师的教育叙事成果, 通过评价与建议帮助其他老师进步, 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叙事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写作水平, 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大大提高。通过互联网, 增长了教师的知识, 扩大了教师的思维观念, 频繁了教师之间的交流, 更是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3. 小结
虽然教育叙事研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 但是, 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育叙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 对于提高英语教学, 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教育叙事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中十分重要。英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 架起一个多方交流的模式, 通过平台以教育叙事的方式与其他老师、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加深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使其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英语教师在讲述自己教学过程中, 对教育叙事进行探究, 推广教育经验, 提升教育质量, 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改善教育生活使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基础英语教育, 2010, (6) :81.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比较法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如Lesson17中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de”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Lesson 1 中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中学英语教育首先担负着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任务,所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的战略措施。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中等学生争光,帮助后进生过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呢?
一、采用层次目标教学,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层次目标即教师依据学生现实的认知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能够达到的教学目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共同的特点,但也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都是不相等的。所以我们必须针对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目标分层。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程度都是不等的,可分上、中、下等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我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类学生实现高级教学目标,二类学生实现中级目标,三类学生实现低级目标。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布置作业,考试分层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我按照自己所订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施以教学。在课堂上提问时,我让一类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二类学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三类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
以人教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2的Unit3为例,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
(1)What is a computer?
(2)What is a mobile phone?
三类学生回答以上两个可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一类、二类学生不仅要直接回答这两个问题,还要使用自己的语言综合、归纳后再进行回答。布置作业时我也分层次,一类学生做深度、难度的题,二类学生做基础题,努力做难题,三类学生做较容易的基础题。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我们常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劣,其结果断送了很多中学生的前程,我们对过去的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齐步走”做统一测试卷的方法。我们每学完一单元,就编制综合测验题,有基础知识和有些难度的题,要求一、二类学生全部做,三类学生只做基础知识题,满分150分。这样,每类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抓学生目的教育。
在高一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我向学生强调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反复向学生宣传英语在世界的广泛用途,以及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在课文的教学中,注重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在教学人教课标教材有关“Einstein”,“Madame Curie”的单元时,我教育学生对科学执著追求,对事业一丝不苟,以科学家的高贵品质激励自己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从而端正态度,认真刻苦学习。
2.教师教学方法要得当。
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不久这种积极性就会消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不得法。如果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熟悉教学原则,就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在课堂上利用和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操练和表演。以高中英语课本中“Music”所在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对话内容是关于举行一场音乐会的计划(Plan for the music for a party),课文关于音乐和世界上的音乐(Music和Worid music)。在学习本单元对话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的音乐家有哪些、乐器有哪些、音乐可分为多少类型,然后播放了几种音乐:通俗音乐(pop music)、民间音乐(folk music)、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还播放了印度音乐(Indian music)和起源于非洲的爵士音乐(jazz)。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讨论各类音乐有何特点。学习完对话后,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如:计划开生日晚会、英语晚会、乡村音乐会等,自编自演对话。每次对话练习,至少有五对学生上台表演。有的自愿,有的由老师点名。这种方法使情景和语言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或台上或台下,很受学生欢迎,每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3.尊重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其积极性。
当前,中职教育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如何将哲学跟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融为一体,让哲学教学更好地为中职教育服务呢?笔者结合实际尝试给予探讨。
一、中职学校哲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主导思想跟不上中职教育的需要
我们知道,中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哲学的教学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水平,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实施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按照中学计划,而有的教师则运用大专的教学计划,没有科学性及针对性,无法与新形势下的要求相适应,变成了制约与影响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2.教学模式单一阻碍中职教育的发展
中职院校中的哲学课程的目标为让中职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哲学的基础性知识,增强中职生在生活与工作当中运用哲学的实际能力。然而,目前中职院校的哲学课程的教学一直都是沿用以往传统的单一性的教学形式。中职生只是依赖于课本及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丧失了该有的课程教学效率,制约了中职生的内在学习潜力的发挥,导致中职生唯有被动地去接受相关的知识。
3.教学手段落后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对于哲学这一课程的教学都不大关注,尽管教师为能预防中职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慢慢地在兴趣方面使力气,选择的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可实际的教学成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大部分院校依然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室一直让专业课所占用,几乎与哲学这种公共课无缘。
二、哲学教学适应中职教育需要的对策
1.中职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
转变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该让学校从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迷茫当中解放出来,注重哲学的教学,把单纯性的技术培训转变成技术与职业素养兼顾的教育,让中职生能够终身获益。
2.加强哲学教师的培训
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中职院校应该大力引入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育教学人才,以充实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此外,思政教师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了解中职生实习的各个环节,掌握最前沿的市场资讯,从而增强自身的素质水平,满足中职院校对哲学课程教学的需要。可以借助激励性机制,以及奖罚分明的制度,对优秀的思政教师实施奖励,而对平庸或者不称职的教师进行批评、缓聘、低聘,同时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3.改革哲学教学模式
哲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相关特点,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树立创新的理念;借助训练的方式来启发中职生;选择以生为本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中职生对哲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进行结合。譬如游戏式、小组合作以及模拟对话等,将教和学搞得生动而有趣,给中职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中职院校还可适时地将中职生带到社会中去磨炼,促使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让中职生懂得认知,懂得做事,促使他们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有益改造。
4.设法切合中职生的实际
大家一直将思想政治品质看作是为人的最关键的一种素质。哲学课的目的在于帮助中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善于用所学的知识去解析与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但是思政课一般很难受到中职生的青睐,其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比如,现行的课文中所列出的“要点”内容通常有一大堆,如果教师照搬照套,学生势必会反感。可是在学生面临复杂、极富变化的现实社会时,其又非常容易生出困惑之感,需要寻求精神上的资助与思想上的引导。所以,哲学课程的教师应避免太过依靠教学参考书,而应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改良思政课程的要求,以方便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霁,肖和平.哲学知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2]谭英俊.哲学基础知识[J].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89-92.
一、学前教育中开展叙事教学的目的
1.儿童心智成长的目的。
英国学者卡里瑟斯指出:“讲故事是最强有力的人类活动,是为了懂得一系列行动中一个人自己和他人的心情、计划和信仰,还有精神状态的变化。”[3]因此,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教学是幼儿园实施综合性教育的一种手段。故事不仅内容含有各方面的知识,还能把幼儿带到广阔的天地,增长知识、启发想象、锻炼记忆。经常听故事的幼儿,可以从中学习语音、词汇,模仿成人说话,听故事对儿童连贯性语言的发展启示很大。听故事是幼儿生活的需要,是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
2.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叙事教学法有助于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环境创设能力、师幼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调节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家长资源利用能力、自我评价意识的提升。因此,叙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学习、工作、反思、提升、成长、发展的同义词。叙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地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深入、有效地唤醒教师情感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的基本形式
1.教师研究自我,以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等自身经验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杜威说:“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4]在幼儿教育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师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实践出发,针对日常教育经验的文化处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作为教学叙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亲切感,更容易内化幼儿对生活知识的认识。
2.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激发儿童的听讲兴趣,促进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是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对孩子认识历史、民俗和发挥创造性起到很大作用。
4.教师利用有关经验的故事、案例等作为教学叙事材料。
教师利用那些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的故事或案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来提高教学的逼真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熟知的周围人的生活故事,促进学生对榜样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搜集学生所熟悉的区域内的相关生活案例,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的生长、生产或经营故事作为教学叙事材料,不仅可以使儿童对特定事物的认识,还可以聚焦社会,让儿童知晓时事动态。
三、学前教育中叙事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
1.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活现故事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入背景音乐或者背景图片、视频片段,创设意境,使幼儿在意境和情境中感受故事内容。背景材料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控制力,提升儿童的故事理解能力。
2.利用创意阅读提高儿童的自我掌握故事能力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创意阅读故事书,先让他们自我理解故事情节,然后教师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对故事深入理解。在提问中,教师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让儿童充分体验到自我掌握故事的成功与快乐,以此提高其自信心。
3.利用角色扮演形式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天性,将故事中的人物分角色让儿童扮演。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早准备好形象的道具,比如面具、爪子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对各种故事情节透彻地掌握。
4.利用故事复述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自信心
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怎样,主要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前还主要看测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则主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无疑成为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仪。于是,人们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所画的圈子内,探测着、研究着、品评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考评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国家教育部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
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
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
更有甚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进生之别。结果“重点”是保证了,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何谈“有教无类”?何谈提高学生素质?怎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
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近年来,随着改革步伐加快和改革力度加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之发生转变,尤其是普通高校扩招后,成人英语学习者生源群体发生新的变化,从学习需求到学习行为都与之前不同。因此,深入了解现阶段学习者群体状况、学习需求及行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人对现阶段成人学习者需求和行为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现阶段学习者需求状况分析
(一)学习者的变化。近年来,成人英语学习者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其中大多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英语基础不错,学习能力也较强。首先,在终身学习化社会,学习者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大,工作变更、岗位技术含量的提高,都迫使学习者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以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其次,工学矛盾是学习者的主要矛盾,十年前许多单位鼓励员工参加学习,允许其占用一定的工作时间,甚至还提供一部分费用。十年后,学习者多数要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而要想成功毕业,需要占用大部分业余时间。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尊重个性化需求,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最终实现个性化教育。
(二)学习需求变化。社会发展不断加剧成人英语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文凭不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学习者希望真正提高能力水平。同样对英语的需求也是如此,包括学习者所从事工作的实际需求,这些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就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学生大多来自各行各业,并且熟悉业务工作,但是面临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成为部分学生的自觉要求。其二,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外在压力。目前,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一种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许多部门都把学习英语作为晋升职称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制定了严格的考试规范。再有,组织人事部门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熟练掌握英语的才会受到优先考虑。
(三)学习媒体的变化。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载体所替代。成人英语教学面临新机遇,一方面办学的多元化迎合了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落后使得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利用新环境、新媒体、新理念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习者,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变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成人英语学习者需求变化应对
在终身学习化社会的中成人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因此要从成人个体入手。成人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和在普通教育中学习者收到外界的影响不同。成人高校就是要提供成人学习者合适的平台,来满足他们各种不同的需求。
(一)了解学习者学习动机,切实考虑学习者需要。
在课程的设置上,要适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多样化,设置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学习内容。首先远程教育下的成人英语学习者不同于全日制的学生,我们必须采取顺水推舟的策略。其次,根据成人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在教材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补充相应材料,做到难易适中。合适的教材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信心。此外还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展开学习,鼓励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面授与网授相结合。
网络教育环境下的资源建设是构筑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除文字教材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其他学习资源包括CD、DVD和CAI课件。关于教学方式,要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组织课堂辅导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整合优化多种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向所有在册学生免费提供课程学习资源。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网上教学文本和辅导文本、直播课堂、文章阅读、IP课件等。
(三)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完善支持服务系统。
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才能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互动性。我所了解的电大在线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资源和信息相对匮乏,其中大多是来自中央电大的资源和信息,并且缺少更新和补充。狠抓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发挥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有效作用,我们要具有更要强的服务意识,扎实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三、结语
在终身学习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从传统办学到现念、技术支持下的多样化办学,从面授教学到远程教学,成人英语学习形式已经多样化。与此同时,学习选择日趋多样化,大众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时代正在形成。针对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新特点,深入研究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建立学习制度,都是具有挑战性的世纪课题。外语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是很复杂的,要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终身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如果不认真的进行学习者需求的分析,不能因材施教,要想满足英语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王琪丰,成人教育学习者需求分析与成人高等教育应对策略[J],网络财富,2010(12)
[2]刘军,开放英语“网络互动式教学”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8)
民办院校的很多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差,运用能力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让他们愿意去改变现状,努力学习。单词量少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另外一个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适用于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词汇教学方法一直是困扰众多英语教师的难题。
1.叙事教学法简介
2010年,在各学者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氛围下,四川外语学院的熊沐清、邓达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叙事教学法。这种方法不仅符合人类的思维规律,还符合了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符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这种方法是将教学中的某个过程如一些单词,一个课文,一个语法项目等用叙事的方式表达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有如身临其境一般投入到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积极并带有兴趣地习得语言知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正面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力等,力图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叙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特点
叙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特点
第一,叙事教学法在在词汇教学中以“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愿参与到活动中,而并非普通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被动参与的状况。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上课积极参与的习惯,他们便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第二,词汇教学中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词汇,而且能开创学生的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掌握教学目标的效果。
第三,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终极目标并不是掌握多少词汇,也不是纯粹地记忆某些语法项目,而是为了交流。仅仅是能记住单词的发音和意思并不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单词。而叙事教学法,能突破传统教学法死记硬背的屏障,让词汇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出现,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词汇的用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的能力。
叙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步趣:编写材料,设置情境,布置作业等。
3.叙事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叙事教学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词汇教W,是脱离了以往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无数次地抄写某一个单词仅仅为了记住它的拼写,也不会生搬硬套以记住某个单词的用法。Toolan等人认为,叙述是人类最基本的言语活动。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来进行词汇教学。
3.1复述
复述就是让学生就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将新学的词汇贯穿在整个叙述中。这与普通意义上的复核不同的地方是,以前老师仅仅是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并没有特别要求使用新学的单词。投有特定的要求,学生一般会选择使用原本已经掌握的单词或者相对简单的单词来复述,这样就达不到对新单词的掌握及应用。除了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复核,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的作业,比如让学生用新学的单词复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或者教师指定题目让学生用新学的单词进行复述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新学词汇的用法,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叙事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3.2撰写故事
目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在教育教学方面,主要包括例如军事院校的教学演练、医学院校的模拟实训、体育院校的虚拟训练、工科院校的自动化机床操作、高职院校的模拟汽车驾驶、飞行驾驶等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1 虚拟现实技术简述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一项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这种信息技术之后,许多学者用户便倍加关注与重视,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综合的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传感器技术等相结合,来模拟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
简单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的接口,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很好的自然的来进行交互,方便用户的操作,减轻用户的负担,从而,提高整个环节的效率。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以及自主性。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教育教学中应用现状
2.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美国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国际顶尖者,拥有着许多的这种研究机构。甚至早在1992年,美国便确认了虚拟现实技术会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将现有的软硬件设备的教学效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效果将比较,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同时,英国的很多院校相当的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并且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著名的诺丁汉大学对虚拟现实技术项目的研究对于在教育教学上有着相当有益的作用,不断的探索出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的输入输出设备等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 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在虚拟现实技术刚刚出现不久,便开始关注该领域,先后的进行课题的研究和学术的探讨,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的分布式飞行模拟的实验、浙江大学进行的建筑方面的虚拟规划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所进行的人机交互方面的演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还有许多的高校也都进行了不同学科的试验,取得一定的成果。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1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现在的许多教学模式已经改变到了普遍的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操作,而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教学的课堂当中,比如当向学生展示某一概念或展示某一虚幻的场景或环境时,便可以应用这种智能的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教学,制作和操作上都简单实用,这样,便能很好的来弥补传统课堂单一的不足,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学的内容。
3.2 在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场感,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和现实社会相同的操作,比如模拟汽车驾驶和飞行驾驶、模拟果树栽培的技能、模拟体育某项运动的练习、,模拟电器维修等各种职业技能的演习。通过搭建这样的仿真场景,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反复的练习操作,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
3.3 在实验实训课堂中的应用
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辅助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工具,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比如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给学生一种穿越的感觉;又比如学生可以虚拟为老师,老师虚拟为学生,这样师生身份互换,大家可以一起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讨论;再比如英语课堂上可以虚拟英语的情景和环境,将虚拟人物进行导入,与不同情景的人物进行交流等。对于有些实验课程,有些耗时耗力的实验,导致很久才会检验出实验结果,这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实验所需进行配置,非常便捷,又可重复使用。
3.4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尤为迅速,使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系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远程教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虚拟教师、实验设备等,虚拟现实技术不单可以向互联网上的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境,还可以重现曾经发生的某个场景或环境,让学生对内容进行唤醒,目前,有些远程教育的学院已经开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网上教学,这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势必会取得较大的成果。
3.5 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特殊教育是我们全社会所关注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特殊教育的教学当中,利用于东跟踪器,可以采用基于运动跟踪的方式来获取手语三维运动的数据,通过获得到的准确数据,来进行特殊教育的教学,目前,已经由中国科学院开发法了集语音、情感、体势为一体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这一系统对于听觉障碍的人们来使用电视、电话、网络等媒体有很大的帮助,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同时,借助标准化的手语,也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整体标准,改善这群受特殊教育人群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社会的存在感。
4 结束语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所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上能够为全体的师生提供较为逼真生动的模拟环境,同时,又可以师生共同参与,分角色扮演,大大的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缺陷,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趋势下,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开展推进一定会促进我们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威, 王中帅.浅谈虚拟现实技术无线[J].互联科技,2014(07).
[2]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J].研究实验室科学,2014(03).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而且把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表述出来。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叙事,还要对所述事件进行分析,写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2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教师本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除了课堂教学的叙事以外,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
3 教育叙事材料的发掘和选择
教育叙事包括课堂题材和课外题材,课堂(课外)题材是发掘教学(或活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精彩场面即亮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就学生题材而言,包括学生的“思维火花”(创意性思维活动、对问题的不同见解、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方法、超常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情感,学生的家庭故事,学生成长故事。教师题材的发掘方面,包括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困惑、教学探索活动、难以忘怀的事、教学中的遗憾。
4 教育叙事的方式
一般是先叙事,后解释。叙事的写法是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整理成一份有情节的有内在线索的故事。在整体上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性,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相应的教育主题或教育道理。而且各个教育主题和教育道理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具体的“写法”要么显示为“夹叙夹议”,要么显示为“先叙后议”。
教学叙事示例片段:例如:笔者开设“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公开课内容,有这样一个片段:
上课时,教师请学生阅读第102页第二段:“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请指出其中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从中找出与现代设计一般原则不一致的内容。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有的小组指出: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应改为淀粉);也有小组指出:实验中曝光的部分形成的产物会转移到遮光的部分,这样实验结果不可靠。
教师在听了各组学生发言后,还指出了两点: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叶片没有脱色),蓝色不易观察;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这个实验没有证明有氧气产生。
听课老师的反映:有的老师听过以后,认为这样处理很好,值得推广。但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处理应该放在一轮复习中进行,那样效果会更好。
反思: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素质比较高,上新课时可以这样处理,如果在一般班级可以在复习课中进行。这种处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的经典实验,如果用现代观点来分析,可能也会有不足。同时,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产物转移_的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延伸,介绍常用测定光合作’用产物的方法:半叶法。这样既可以排除了光合作用产物的转移问题,又能定量测定。
5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根据前面对教育叙事的理解,叙事还是停留在讲故事加感想阶段,叙事是研究的开始,也是提供材料的阶段,要形成研究成果,不仅要有叙事,还要有一个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教育思想:叙事研究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时时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采用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如上述教学叙事片段中,通过学生讨论、质疑课本中科学史内容,体现了合作学习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00-01
我们都知道,让初中生用汉语叙述一件事情是很简单的,而让其用英语叙述则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叙事”进行练习,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如用“Who,When,Where,What”等单词串联组句),就能让学生在叙事时更有条理,从而提高听说能力。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些做法。
一、设置任务,激发学生听读兴趣
在听读训练之前,教师要精心选择听读材料,如选择陌生单词比较少而叙事性比较强的材料,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效概括材料内容。在听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层层推进的题目,如第一遍听读时,只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一般是比较简单的内容,看看哪个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强。第二遍再听时,要让学生听出重难点,如让学生把嵌有陌生单词的句子听出来,看看谁有这个能力,或是把文中出现的陌生单词猜出来,激发学生听读斗志,以及挑战困难的勇气。学生在听读后,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写出来,或是讨论句子的含义,猜测单词的意思。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听读热情高涨。
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3“This is my sister”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家庭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找出文中所出现的人物,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听完录音以后,教师让学生运用家庭成员的关系进行人物介绍,让学生在“叙事”中提高“说”的能力。如Father’s mother is my grandmother.Father’s father is my grandfather.Father’s brother is my uncle.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继续介绍aunt,brother,sister等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师继续布置任务,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型和短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层层设置任务,学生只有认真听读,学会介绍的方式,才能更加顺畅地完成自我家庭成员介绍的任务。
二、设计游戏,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边玩边学。“叙事”性游戏方式有很多,如复述故事、讲故事比赛等,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是“心有灵犀”的游戏,即模仿电视节目中的竞猜游戏,把学过的单词做成卡片放在一起,由一个同学抽出来,用动作和语言去描述单词的意思,另一个同学猜测单词并要求准确拼读出单词,这样该组就可以得分。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可以适当放宽学生组织语言的时间,如给学生三次叙述的机会,让学生表达清楚。在自己表达清楚后,搭档才能准确说出答案。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刚刚学习的单词放在一起,做成卡片放在箱子里,让每一组用抽签的方式抽单词,使比赛活动更加公平。如单词“monkey”,叙述者开始描述:It is a kind of animal.It likes to eat bananas.It has long tail.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其他同伴一直在认真听,这就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如果同伴还没猜出来,叙述者可以辅之动作,如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的样子,使同伴恍然大悟,很兴奋地猜出来。全体同学的思维都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听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听说交流的欲望,使思维更加灵活,在叙事表达时更加顺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挂图、简笔画等教具,为学生叙事创设相应的氛围。如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利用简笔画生动形象地表现故事情节等。在听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的故事情节,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来;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把教室布置成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运用叙事性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实践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52-01
情绪,虽然不属于人的理性范围,但它对人的行为却起着较大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喜欢课堂教学,喜欢哪一种体育运动,在运动中能否全身心的投入,都学生的情绪有关。可以说,体育教学能否成功进行,学生能否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调节策略有很大关系。
1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流程
1.1含义。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最佳情绪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性。该模式涉及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四种主要情绪因素,是一种充分人性化,以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为目的的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教师引导和发挥学生正负情绪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活动效能。
1.2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不是一只“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观点),也不是一台“较慢的电子计算机”(认知心理学观点),而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人本主义学习观关注个人情感,信念和意图对学习的作用。Rogers 等强调人类有先天学习的愿望,当学生理解到学习与自身关系时,就会自我启动学习,在无威胁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他还指出,教师如果能够真正体谅学生,信任学生,在师生交流中能够有同情和理解,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促进者。
1.3情绪心理学。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情绪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正情绪协调组织认知活动,而负情绪破坏阻断认知活动。Hoffman(1986)也提出了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情绪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进行选择性加工;组织回忆;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还有研究表明愉快情绪强度同认知水平之间呈倒 U 形相关,即在中等愉快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1.4教学流程。综合国内外有关实践及我们的认识,我认为确定该模式应有如下教学程序:
1.4.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1.4.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
1.4.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1.4.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2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2.1好奇策略: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一般认为好奇是认知冲类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墨非)当人的认知预期与现实相反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不平衡,导致为恢复认知平衡的探究行为。引起好奇的三种变量是:变化、不一致和不确定性。
如体育教学中的纵马分腿腾越技术。当纵马一摆好,有的学生马上发出惊讶声,产生了好奇。因为他们以往接触的是跳箱和横马练习。长度的突然改变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以往只要跳箱横马一摆好,有的学生就进行尝试练习。现在,没有一个敢于尝试的,向老师发出许多疑问。这时教师如能做两种示范动作,一是短程助跑,轻松飞越;二是全程助跑产生第二次腾空的飞越。马上就使学生的焦虑心态放松下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究行为。
2.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兴趣是当个体的要求、能力、技能与某种活动提供的机遇和要求匹配时产生的。影响个体兴趣的因素有个体归属(文化价值、认同感、社会支持)、情绪经验、胜任力、目标关联和背景知识等。影响情景兴趣的因素有动手、认知失调、新奇性、社会交往作用、榜样、游戏等、如篮球教学中的持球突破技术和掩护战术,若把持球突破和投篮、传球、假动作结合运用,其攻击性和灵活性就更加显著,个体兴趣的增强促使个体力求掌握此项技术。当个人摆脱防守困难时,利用掩护战术就可以轻松摆脱防守,找到进攻机会,况且掩护配合又变化多端,情景兴趣的增强促使对此战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2.4焦虑调节策略: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一讲解一组织”学生“听一看一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项目自身魅力所能引发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因此体育课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创造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情绪环境,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体验。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课堂中短暂的情景性情绪使学生渐渐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